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
1.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一
小学六年级英语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六
(话题21-24)
(21)正在发生的事情:现在进行的动作和发生的事 be doing something
1)I’m/You’re/He’s /She’s /We’re/They’re(not)working.2)Are you playing football? Yes, I am/we are.3)Is he/she taking exercise?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4)Are they going shopping?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5)What are you doing? I’m/We’re cleaning the room.6)What’s he/she doing? He’s/She’s having supper.7)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reading.(22)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活动 daily routine
get up brush one’s teeth, wash one’s face, make breakfast ,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work,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classes, play basketball, play football, run ,jump, go home, have lunch, have supper, do one’s homework, watch TV, do some reading, take a bath, go to bed
1)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6 o’clock.2)Shen Zhen often takes a bath at 9 o’clock in the morning.3)My mother is never late for work.(23)计划与打算:计划和将要进行的动作和发生的事 be going to do …
1)I’m/You’re /He’s/She’s /We’re/They’re(not)going to visit the museum.2)Are you going to swim? Yes, I am/we are.No, I’m not/we aren’t.3)Is he/she going to see Miss Wang?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m /We’re going to visit the farm.5)I/You/He/She/They/We will go skiing.6)Are you going to be busy tomorrow? Yes, I am/we are.go swimming, go shopping, go climbing, go skiing, go walking, go running, go fishing, go skating, go sightseeing,…
(24)能力和可能:可能进行的动作和发生的事
1)I/You/He/She/We/They can(can’t)come here tomorrow.2)Can he/she visit the factory today? Yes, he/she can.No, he/she can’t.3)Can they go by bus? Yes, they can.No, they can’t.4)May I visit the factory this afternoon? Yes, of course /Sure/Certainly.5)May I sit here? Yes, of course/please do.注意: 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can do(+动词原形).
2.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二
1. 熟练掌握课本上的概念、定理、性质、判定、推论等,在开始做题前,做到对课本上知识心中有数.
2. 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 把题目涉及到的性质、判定,已知的直接条件,隐含条件,全部标注在图上,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线或符号来标注;
4. 逆向推理出题目结论需要些什么样的条件,一环扣一环的打开题目的面纱,最后直指已知条件.
三角形的角( 多边形的角)
1. 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多边形( n边) 的内角和为( n - 2) 180°.
4多边形( n边) 的外角和为360°.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7正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
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例题讲解与方法归纳
例1如图. 已知∠BDC = 142°,∠B =34°,∠C = 28°,求∠A的度数.
分析: 要求∠A的度数,我们可以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来进行求解,已知∠B、∠C与∠BDC,但是要弄清楚∠BDC不是四边形ABCD的内角,它是一个凹四边形,我们首先得找到四个内角,如图分别是∠A、∠B、∠C与∠1
解: ∵∠BDC = 142°∠B = 34°∠C = 28°
又∵∠1 + ∠BDC = 360°
∴∠1 = 360° - ∠BDC = 360° - 142° = 218°
在四边ABCD中有∠A + ∠B + ∠C + ∠1 = 360°
∴∠A = 360° - ∠B - ∠C - ∠1 = 360° - 34° - 28° - 218° = 80°
方法归纳: 充分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n - 2) 180°,多边形的任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互补.
巩固与提高:
( 1) 如右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四个外角,若∠A = 120°,则∠1 + ∠2 +∠3 + ∠4 =____.
( 2) 如右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 + ∠2 =_______.
( 3)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_______.
( 4) 在△ABC中,∠C = 60°,∠A - ∠B = 20°,则∠B =____ .
例2如图,求∠A + ∠B + ∠C + ∠D + ∠E的度数 .
分析: 初看此图,很多同学要把它想成一个多边形,然后就想用多边形内角和来求解,这样本题就走了歪路. 此题刚开始接触时,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陌生的,而我们要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来解决,把这个五角星的五个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性质求解:
解: 如图在以B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标出∠1与∠2,可知∠1是以C、E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一个外角,∠2是以A、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根据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以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有:
∠1 = ∠C + ∠E ∠2 = ∠A + ∠D
∴∠A + ∠B + ∠C + ∠D + ∠E = ∠B + ∠1 + ∠2 = 180°
方法归纳: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来解决,把这个五角星的五个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性质求解.
巩固与提高:
( 1) 如图,求∠A + ∠B + ∠C + ∠D + ∠E的度数.
( 2) 如图求∠A + ∠B + ∠C + ∠D + ∠E + ∠F的度数.
例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一个外角的和为13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 这个外角的度数是多少?
分析: 内角和不知,外角不知,有两个未知数,只有一个等量关系,显然要直接求出来,有难度.
思路: 这个外角有一个取值范围,大于0°,小于180°,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解: 设此多边形为n边形,设角度数为X°
则有0° < X° < 180°
∴ ( n - 2) 180° + X = 1300°
即( n - 2) 180° = 1300° - X
而1300÷180° = 7……40°
∴ n - 2 = 7 X = 40°
∴ n = 9 X = 40°
方法归纳: 多边形( n边) 的内角和为( n - 2) 180°. 多边形( n边) 的外角和为360°.
正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
巩固与提高:
( 1) 一个九边形所有内角的度数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_.
( 2)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9∶2,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例4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C > ∠B,求∠DAF与∠C、∠B的关系?
证明∵∠CAB = 1800 - ∠B - ∠ACB
又∵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
∴∠CAD =1/2∠CAB = 900 -1/2∠B -1/2∠C
在直角三角形CAF中
∠CAF = 900 - ∠C
方法归纳: 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BC同一边上的高和角平分线的夹角∠DAF =1/2( ∠C - ∠B) ,( ∠C > ∠B) .
巩固与提高:
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 = 44°,∠ACB = 68°,求∠DAF的度数.
例5如图,已知AB∥CD,∠C = 125°,∠A = 45°,那么∠E的大小为____.
解: 如图∵AB∥CD,∠C = 125°,∠A = 45°
∴∠1 = ∠C = 125°
∠1 = ∠A + ∠E
∴∠E = 125° - 45° = 80°
方法归纳: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巩固与提高:
( 1) 如图,在△ABC中,∠A = 80°,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CD = 150°,则∠B =_______.
( 2) 如图,用“> ”连接∠1,∠2,∠3,∠4为______.
( 3) 如图7,D,E分别在BC,AC上,AD,BE交于F,试说明:
∠AFB = ∠CAD + ∠C + ∠EBC
二、三角形的边
1、知识点:
1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一点( 这一点可在内部、外面、顶点上) ;
3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4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2、例题讲解
例1如图AD是△ABC中线,AB = 4,AC = 6.
求AD的取值范围.
分析: 已知AB = 4,AC = 6,求AD,三边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无法应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性质.
思路: 把三边归到一个三角形中.
解: 如图延长AD到E,使DA = DE
又∵AD是中线,∴BD = CD
在△ABD与△ECD中.
∴ AB = EC
在△ACE中,AC = 6,AE = 2AD,EC = AB = 4
6 - 4 < AE < 6 + 4
AD =1/2AE
∴ 1 < AD < 5
例2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 a - b - c | - | b + a - c |=____ .
分析: 要化简这个式子,就要打开绝对值,而打开绝对值,就要知道绝对值里面的式子是正还是负,然后,打开、合并就行了.
解∵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a - b - c < 0 b + a - c > 0
∴ | a - b - c | - | b + a - c | = - ( a - b - c) - ( b + a - c)= - a + b + c - b - a + c= 2c - 2a
例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0,则它的周长为_____.
分析: 两边分别为5和10,因为是等腰,第三边可能是5. 也可能是10.
解: 1当5为腰时,底为10,三边分别为5、5、10
5 + 5 = 10,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这种情况构不成三角形,不成立.
2当10为腰时,底为5,则三边分别是10、10、5成立
∴周长为10 + 10 + 5 = 25.
方法归纳: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巩固与提高:
1. 下列长度的各级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4 B. 4,5,6
C. 6,2,3 D. 6,8,15
2. 最大角小于90°的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
3.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4则它的周长为 ____.
4.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第三边长X为奇数,则X的值为_____ .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cm,
( 1) 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 2) 已知其中一边长为8cm,求其他两边长.
6. 已知a、b、c为三角形三边,化简
| a + b - c | - | a - b + c | - | b - a - c |
7. △ABC为一等腰三角形,D是AC中点,BD把△ABC的周长分12和15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长.
数学八年级( 上) ( 人教版)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三角形的角( 多边形的角)
例 1 ( 1) 300° ( 2) 270° ( 3) 100° ( 4) 70°
例2 ( 1) 解: 如图连接AC
∠1 = ∠D + ∠E = ∠2 + ∠3
∠2 + ∠A + ∠B + ∠3 + ∠C = 1800
∴∠A + ∠B + ∠C + ∠D + ∠E = 1800
( 2) 解如图∠1 = ∠A + ∠B
∠2 = ∠C + ∠D
∠3 = ∠E + ∠F
∴∠A + ∠B + ∠C + ∠D + ∠E + ∠F = ∠1 + ∠2 + ∠3 = 3600
例3 ( 1) 解: 设这个内角为X,则有
( 2) 解: 设此多边形边数为n,则有
( n - 2) ·180°∶ 360° = 9∶ 2
( n - 2) ∶ 2 = 9∶ 2
∴ n - 2 = 9 n = 11
例 4 ∠DAF =1/2( ∠C - ∠B) = 12°
二、三角形的边
1、B; 2、锐角三角形; 3、10; 4、5; 5、( 1) 7. 2 ( 2 ) 8 14 14; 6、- a + 3b- 3c
7、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上半部分为12时,下半部门为15
设 AD = X,则 AB = 2X
则有3X = 12,X = 4
BC + CD = 15 BC + X = 15 BC = 11
三边分别是8、8、11成立.
2当上半部门为15时,下半部分为12
设 AD = X,CD = X,AB = 2X
则有3X = 15,X = 5
BC + CD = 12,BC + 5 = 12 BC = 7
则三边分别为10、10、7成立.
( 二)
三角形全等证明及角平分线性质应用方法归纳
一、全等三角形证明:
1. 知识点
1“边边边”“SSS”; 2“边角边”“SAS”;
3“角边角”“ASA”; 4“角角边”“AAS”;
5“斜边直角边”“HL”.
填出下面的判定
( 2) 已知一边一角
例1如图,点E,F在AC上,AB∥CD,AB = CD,AE = CF,
求证: △ABF≌△CDE.
证明分析: 直接条件AB = CD
间接条件AE = CF,可得AE + EF = CF + EF
即 AF = CE
AB∥CD可得∠A = ∠C
在△ABF和△CDE中
AB = CD,∠A = ∠C,AF = CE,
△ABF≌△CDE( SAS) .
例2如图,为修公路,需测量出被大石头阻挡的∠A的大小,为此,小张师傅在直线AC上取点D,使CD = AC,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CE = BC,连接DE,则只要测出∠D的度数,就知∠A的度数,请说明理由.
[分析]只要构造出△ABC≌△DEC即可,由题意可知所给条件满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AS”,
证明: 由题意知AD,BE交于点C,所以
∠ACB = ∠DCE( 对顶角相等)
∴△ABC≌DEC( SAS) ∴∠A = ∠D
因此,只要测出∠D的度数,就知道∠A的度数了.
例3已知: 如图,AB = AE,∠1 = ∠2,∠B = ∠E,求证: BC = ED.
证明分析,要证BC = ED
只需要证△ABC≌AED
直接条件有AB = AE,∠B = ∠E
间接条件∠1 = ∠2,可得∠1 + ∠BAD = ∠2 + ∠BAD
∴∠EAD = ∠BAC
∴在△AED与△ABC中
∴△AED≌△ABC( ASA)
BC = ED
例4如图,在△ABC中,∠C = 900,点D是AB边上的一点,DM⊥AB且DM =AC,过点M作ME∥BC可得∠B = ∠MED
证明在△ABC与△MED中
∠MDE = ∠ACB,∠B = ∠MED
DM = AC,∴∠ABC = ∠MED( AAS)
3、巩固练习
1、如图,AB = AE,∠ABC = ∠AED,BC = ED,点F是CD的中点. 求证: AF⊥CD.
2、如图,点B,C,D,F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B = EC,AD = EF,BC = DF,探索AB与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点E,F在BC上,AE⊥BC,DF⊥BC,AC = DB,BE = CF,求证: AC∥DB.
4、如图,在△ABC中,AB = CB,∠ABC = 90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AE = CF.
( 1) 求证: Rt△ABE≌Rt△CBF;
( 2) 若∠CAE = 300,求∠ACF的度数.
5、如图,AB = AC,∠BAD = ∠CAE,AD = AE,求证: △ABE≌△ACD
6、如图,已知AB = AD,BC = DC,求证: OB = OD
二、应用三角形特殊性质证明类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1. 知识点
1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垢点在角平分线上
3垂直平分线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边对等角,底边上三线合一
5直角三角形性质: 30 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例题讲解与方法疏理
角平分线类的题型可以按事下步骤进行
1、作出角平分线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所作两条线段相等还有一个直角相等,还有一条公共边可以利用HL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 + ∠C = 180°求证:AD = CD
分析: 要证AD = CD,通常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或者角平分线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来完成,显然; 图中两个现成的三角形不全等,而已知条件告诉我们BD平分∠ABC,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先作出角平分线到角两边的垂线,过D点作BA、BC垂线分别定于E. F两点.
证明: 如图过D作BA、BC垂线定于E、F两点
∵BD平分∠ABC DE⊥BA DF⊥BC
∴ DE = DF ∠DEA = ∠DFC = 90°
又∵∠A + ∠C = 180°即∠BAD + ∠C = 180°
又∵∠BAD + ∠DAE = 180°
∴∠C = ∠DAE
在△DFC与△DEA中
∴ AD = CD
例2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BAC的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D,求证: CD平分∠CAN
分析: 已知条件BD平分∠ABC,就充分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过D作BM、BD垂线,证全等而题目求证CD平分∠CAN,就要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也需要过D点作CA与CN的垂线才能利用判定.
证明: 过D作DE⊥BM DF⊥BN DG⊥AC
∵BD平分∠BAC DE⊥BM DF⊥BN
∴ DE = DF
又∵AD平分∠MAC DE⊥AM DG⊥AC
∴ DG = DE = DF
又∵DG⊥AC DF⊥CN点D在∠CAN内部
∴CD平分∠CAN
例3已知,如图: 四边形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点E在AD上
求证: BC = AB + CD
分析: 要求证: BC = AB + CD,简单的证明三角形全等无法达到题目的要求,而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类题型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就比较复杂了,要求比较高,多数人找不到从何“下手”,因为现有的认知,不能满足问题的需要,问题比较陌生; 这就需要我们把问题进行转化,把它化成我们熟悉的已知的类型,可以作以下转化:
1、把BC边截短,在BC上找一点G使BE = BA那么问题就能化成只需要证明GC = CD,问题就解决了.
证明: 方法一: 如图,在BC上取一点F,使BF = BA,连接EF.
∵EC,EB分别平分∠BCD和∠ABC
∴∠1 = ∠2∠3 = ∠4
在△ABE和△FBE中
∴∠A = ∠5,∵AB∥CD,∴∠A + ∠D = 180°
而∠5 + ∠6 = 180°,∠6 = ∠D
在△FEC和△DEC中
∴ FC = CD,∴ BC = BF + CF = AB + CD
2、把短边AB或CD补长,如图延长BA到F,使AF = CD问题就转化成求证: BC = BF.
方法二: 如图,延长BA、CE交于点F
∵EC,EB分别平分∠BCD和∠ABC
∴∠1 = ∠2∠3 = ∠4
∠2 = 1 /2∠ABC,∠3 = 1 /2∠BCD
又∵AB∥CD,∴∠ABC + ∠BCD = 1800
∴∠2 + ∠3 = 1 /2( ∠ABC + ∠BCD) = 900∠BEC = 900
在△BEC与△BEF中
∠BEC = ∠BEF = 90°
∴△BEC≌△BEF( ASA) ,
∴ BC = BF,EC = EF
∵AB∥CD,∴∠EAF = ∠D,∠F = ∠4
在△EAF和△EDC中
∴ CD = AF,∴ BC = BF = BA + AF = AB + CD.
3、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BD = DC,ED⊥DF,求证: BE + CF > EF
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E,EF⊥AB于点F,EG⊥AC的延长线于G,则BF = CG,为什么?
3、如图,在△ABC中,∠B = 90°,AD为∠BAC的平分线,DF⊥AC于点F,DE = DC,那么BE与CF相等吗? 请说明理由:
4、. 如图,已知AB = AC,BD = DC,DE⊥AB且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且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 DE = DF
数学八年级( 上) ( 人教版)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二)
一、全等三角形证明
1、证明: 如图,连接 AC,AD
∴在△ACF和∠ADF中,
∴△ACF≌△ADF( SSS) ,∴∠AFD = ∠AFC
又∵∠AFD + ∠AFC = 1800,∴∠AFD = ∠AFC = 900,∠AF⊥CD,
2、解: AB与EC的位置是AB∥EC
理由如下: ∵BC = DF,∴BD = CF
∴△ABD≌△ECF( SSS) ,∴∠B = ∠ECF,,∴AB∥EC
3、∵ BE = CF,∴ BE + EF = CF + EF,即 BF = CE
∵AE⊥BC,DF⊥BC,∴∠AEC = ∠DFB = 900
在 Rt△AEC 和 Rt△DFB 中
∴∠ACE = ∠DBF,∴AC∥DB
4、( 1) 证明: ∠ABC = 900,∴∠CBF = ∠ABE = 900,
在 Rt△ABE 和 Rt△CBF 中,∵ AF = CF,AB = BC,
∴ Rt△ABE≌Rt△CBF( HL) .
( 2) 解: ∵AB = BC,∠ABC = 900,∴∠CAB = ∠ACB = 450
∴∠BAE = ∠CAB - ∠CAE = 450 - 300 = 150,
由( 1) 知Rt△ABE≌Rt△CBF,∴∠BCF = ∠BAE = 150
∴∠ACF = ∠BCF + ∠ACB = 150 + 450 = 600
5、证明: ∵∠BAD = ∠CAE,∴∠BAD + ∠DAE = ∠CAE + ∠DAE
∴∠BAE = ∠CAD,在△ABE和△ACD中,
∴△ABE≌△ACD( SAS)
6、
∴△ABC≌△ADC( SSS) ,∴∠BCO = ∠DCO
∴△BCO≌△DCO( SAS) ,∴OB = OD
1证明: 延长FD到C,使DG = DF,连接BC,EG
∴△BDG≌△CDF( SAS)
∴ BG = CF
∵ ED⊥DF,
∴∠EDG = ∠EDF = 90°
∴△EDG≌∠EDF( SAS) ,∴EG = EF
在△EBG中,BE + BG > EG,∴BE + CF > EF
2、解: 连接BE和CE
∵ EF⊥AB,EG⊥AC,
∴∠BFE = ∠G = 90°
∴△BED≌△CED( SAS) ,∴BE = CE
∵AE平分∠BAC,EF⊥AB,EG⊥AC,∴EF = EG,
∴ Rt△EBF≌Rt△ECG( HL) ,∴ BF = CG,
3、解: BE = CF,理由:
∵AD为∠BAC的平分线,
∵DF⊥AC,∴∠AFD = ∠B = 90°.
∴ BD = DF,
∴ Rt△EBD≌Rt△CFD( HL) ,∴ BE = CF
∴△ACD≌△ABD ( SSS )
∴∠CAD = ∠BAD
又∵DE⊥AB,DF⊥AC,
3.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三
1. win a prize 获奖
2. do a school survey 做一个学校调查
3. meet the standard of a strict teacher 满足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要求
4. score two goals in a row 连续踢进两个球
5. learn to play the keyboard 学会弹琴
6.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
7. guide sb. to do sth. 指导某人做某事
8. put in more effort 更加努力
9. look back at 回首
10. make a great/ big mess 弄得一团糟
11. keep one’s cool 保持冷静
12.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望做某事
13. get a business degree 取得一个商业学位
14. believe in sb. 信任某人
15. first of all 首先
16. full of energy 充满活力
17. thirsty of knowledge 渴求知识
18. hope for the future 对未来的希望
19. never fail to be thankful to sb. 一定要向某人表达感激
20. ahead of sb. 在某人前面
21. be responsible for one’s decision and action 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22. go one’s separate ways 走自己的路
23. set out on your new journey 开始你的新旅程
24. separate from sb. 与某人分别
【重点语句】
1. —What happened in Grade 7 that was special? 在七年级时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
—Our team w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我们队赢了学校的篮球比赛。
2.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你上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我的英語说得比以前更好。
3. —How do you think things will be differ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你认为在高中会有什么不同?
—I think that I’ll have to study much harder for exams. 我想我会为考试更加努力学习。
4.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next year? 你明年的计划是什么?
—I’m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volleyball team. 我打算加入学校排球队。
5.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你期望做什么?
4.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 篇四
六年级下册
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文要点分析
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
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日中:正午。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决:判断。孰:谁。汝:你。(2)句子: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第二课《匆匆》(散文)
(写作特色: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1、背诵课文。2、知识点:
《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本文是他24岁时所写),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3、理解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月亮缺了,又再圆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比喻句。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写出了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仿写:像一粒细沙躺在茫茫的沙滩上,我的日子落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响,也没法找寻。(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句。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仿写1: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写作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下过去;思索的时候,日子从紧皱的双眉前过去。
仿写2: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枕边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前过去。
仿写3:散步的时候,日子从我懒散的步伐间跃过;写字的时候,日子从我的笔尖跨过;弹琴的时候,日子从我的指间轻轻地流过。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露珠,被阳光蒸发了,如春水,被大海包容了。
过去的日子如彩虹,被白云遮挡了,如昙花,被白天送走了。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欢乐的飞鸟,我能做自由的蝴蝶,我还能做嬉笑的精灵。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的是回顾曾经的幸与不幸,我能做的是展望未来的美好与欢乐,我还能做的是把握有限的今天。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一棵献给人们一片阴凉的大树,我能做一朵点缀世界的美丽花朵,我还能做一片默默无闻的小草。
4、背诵《明日歌》。
5、关注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流星赶月、斗转星移、稍纵即逝、白驹过隙 转眼间、眨眼间、一瞬间、霎时间、一刹那、弹指间、顷刻间
6、有关珍惜时间的成语: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只争朝夕、争分夺秒
一刻千金、见缝插针
7、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第三课《桃花心木》(写作特点:借物喻人)
1、熟读第4、13、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不确定,时多时少。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第四课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第五课 手指
《手指》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回顾.拓展一》
1、日积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说明了人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说明了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说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第二单元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人》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饶有趣味的风俗。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写作特色: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
1、熟读第1、2、7、11、12自然段。
2、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3、《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时间 自然段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腊月初旬
到年底 1——6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糖;大扫除;购置年货 略写 除夕 7 家家灯火通宵,炮声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详写 初一 8——9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详写 初六 10 店铺开张;伙计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略写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元宵节11——12 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详写 正月十九 13 春节结束,小孩上学,大人忙活 略写
写作特色:文章详写了腊
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个部分,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各节日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 除夕:喜庆、团圆; 初一:悠闲、快乐; 十五:红火、美丽。
4、作业本P11造句(用带点词打比方造句)
(1)下雨了,人们撑着伞在街上行走,从高处往下看,这不是伞,而是一片流动的彩色蘑菇。....(2)过年了,我送给爸爸一些礼物,差不多就是一些心意。...
5、阅读链接:
《北京的春节》里“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而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过年》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除夕》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了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三篇略读课文
《藏戏》写作特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写作特色: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和田的维吾人》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饶有趣味的风俗。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回顾 拓展二》
1、日积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元日》写的是春节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乞巧节、重阳节等。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第三单元主题“我的理想”。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物的事迹: 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 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录)
1、熟读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理解句子:(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问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这样写的好处: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第十一课 灯光(回忆往事)
本文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匆匆》《顶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体裁:议论文)
1、背诵全文。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P57第3题: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4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5、用关联词造句:
例1:因为班干部是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什么干得不好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例2:因为优异的成绩都是勤奋学习换来的,所以,如果你不肯流汗,就只能流泪了。
6、学写本文第4小节中的排比句
例1:人生的意义在于执着的追求,在于不懈的努力,在于顽强的拼搏。......例2: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要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努力生活。......例3: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例4: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大树,您是高山,您是大海 ...... 一夜的工作
本课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写作特色:本文选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质朴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崇高人格,中心突出,有详有略。
回顾 拓展三 《囚歌》叶挺
第四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相互交替,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
3、理解句子:P71 10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的含义?)前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十五课《凡卡》
1、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2、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
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暗示式结尾的好处: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凡卡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4、造句(作业本P28)(1)„„仿佛„„似的——
例1: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仿佛是为了迎接太阳公公,有人特意把它挂上去似的。
例2:这几天,这儿的湖面特别干净,垃圾们仿佛知道上级要来检查,都躲起来了似的。来源:新 课 标 第 一 网(2)„„先„„再„„还„„
例1:星期天,妈妈要做很多家务,她先把全家的衣服洗了,再擦家具、拖地,还要给全家人烧菜、做饭„„
例2:要预习课文了,我先把课文通读一遍,再打开《词语手册》读读词语意思、做做练习,还要在书上写上一些自己读书后的思考和不懂的问题。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第16课
《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部分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表现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17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突出地表现了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 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 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回顾 拓展四
1、《日积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课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2、知识点: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第五单元教材中,无论是赞美居里夫人卓越的精神品质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还是体现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团结合作、锲而不舍的《千年梦圆在今朝》,亦或是说明生活中善于观察、不断发问、见微知著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是强调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我最好的老师》,“科学精神”是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第十八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题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恒。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还指她伟大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2、重点背诵2、4、5、6自然段。
3、理解句子: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 13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里程碑。
这里的“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4、写作方法: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5、作业本P33造句
(1)这次考试,小明并不是考得最好的人,但他是进步最快的一人。....(2)我的祖国现在并不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国家。....(3)虽然鲁迅先生身体状况一直不佳,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4)最近她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但她却一如既往地坚持锻炼,硬是坚持了下来,终于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第19课《千年圆梦在今朝》
1、第四自然段为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2、本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熟读1、2、6、7、8自然段。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列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写作特色:引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首尾呼应
4、理解句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 14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的印象。
(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仿写:(作业本P36)
善于学习的人,能从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获得成功。......(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记叙文)
1、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2、写法特色: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发现一个道理。回顾.拓展五
1、《日积月累》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意思相近的词语为: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第二部分:小学易读读错字音 一年上册:
1.挨 üi 挨着; ái挨饿,挨打,挨骂。2.饮 yĭn冷饮; yìn 饮马,饮牛。一年下册:
1.血 xuâ鲜血;xiþ出血(口语)。2.兴 xÿnɡ兴奋;xìnɡ高兴。2.砸缸zá。3.束手无策 shù 不读sù。4.有的放矢 shǐ。二年上册:
1.为 wãi因为;wâi为什么。2.分享 xiǎnɡ,不读xiánɡ。3.潜水qián,不读qiǎn。4.泊 湖泊pō;停泊bï。
5.塑像sù。6.校 jiào校对;xiào学校。7.奔 奔向 bân 奔跑býn 8.俩liǎ 他俩,后面不能用“个”字或其他量词;liǎng 伎俩。9.匹pĭ,不读pÿ
10.吐tǔ 使东西从嘴里出来,不要随地吐痰; tù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东西从嘴里涌出:上吐下泻,吐血,退还(侵吞的财物),吐出赃款。
11.幅fú,一幅画,不读fǔ。12其他qí,不读qÿ。13.孵蛋 fū,不读fú。14.而且ãr,不读þr。
15.结 jiý 结实,结巴;jiã 结网,领结。16.积极jÿ,不读jí。17.窜进cuün ,不读cuàn。二年下册:
1.弄巧成拙 zhuō,不读zhuï。
2.花丛cïnɡ,不读cǒnɡ。3.一束shù。4.潜伏qián,不读qiǎn。5.纯净 chún,不读cún。6.草茎 jÿnɡ,不读jìnɡ。
7.擦玻璃cü。8.冤枉 wǎnɡ,不读wünɡ。9.夹 jiü夹住;jiá 夹被。10.降 jiànɡ降落;xiánɡ投降。11.倒 dǎo倒下 ;dào 倒影。12.溜 liū溜达 ;liù 大溜。13.节 jiý节骨眼; jiã两节火车。14.供 ɡōnɡ供应;ɡînɡ 供认。15.成绩jì,不读jÿ。16.混 hùn混入;hún混浊。17.模 mú模样;mï 楷模,模范。18.填表 tián,不读tiün。19.趟 tànɡ赶趟;tünɡ 趟水。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20.吒 zhü哪吒 ;zhà 同“咤”生气时对人大声喊叫。
21.哪 nǎ哪里;nã哪吒 ;na助词,干哪;nþi哪个,哪年,哪些。22.尽 jìn尽力;jǐn 尽管。23.异地 yì 不读yí。24.颤 chàn颤抖;zhàn同“站”②战栗,寒颤。三年上册:
1.露 lù(显出来,现出来。露骨,暴露思想,揭露,展露);lîu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2.禁 jÿn不禁;jìn禁止。3.呈现chãnɡ,不读chþnɡ。4.薄 báo薄片;bï 单薄;bî 薄荷。5.存在 cún,不读chún。3.茄 qiã茄子;jiü雪茄。6.烹调pýnɡ。7.稚气zhì 8.应 yÿnɡ应该,yìnɡ应用.9.倭瓜wō。10.抹 mǒ 抹上;mü抹布;mî转弯抹角。
11燊 shýn兴盛的样子。周燊(人名)《读海》12.珉 mín。13.泯 mǐn。14.光明锃亮zânɡ,不读zhânɡ
15.迅速 sù。16.禺 yú,番(pün)禺。17.隅 yú角落,城隅。18.触角chù,不读chǔ。19.勒 lâ勾勒;lýi勒紧。20.坠下zhuì,不读zuì。
21.蒙 mãnɡ蒙蒙细雨;mýnɡ蒙头转向;mþnɡ蒙古。22.约 yuý节约,yüo用秤称,约一斤。23.佛 fú仿佛;fï佛像。
24.召 zhào号召,不读zhüo。(周朝国名,在陕西省凤翔一带;姓)25.脊背jǐ,不读jí。26.骨 ɡū骨朵儿;ɡǔ骨头。27.百啭zhuàn,不读zhuǎn。28.鲫鱼 jì,不读jǐ。28.著 zhù著名;zhuï穿著。29.杆 ɡün桅杆;ɡǎn枪杆。30.咆哮 xiào,不读xiüo。三年下册:
1.压 yü 压力 ;yà 压板。2.晃 huǎnɡ 晃眼;huànɡ 晃动。3.载 zǎi记载;zài 载重。4.舍 shþ舍弃;shâ 宿舍。5.似 sì相似 ;shì 似的。6.剥 bō剥削;büo 剥花生。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7.翁媪ǎo(老年妇人)。8.盛 shânɡ 丰盛;chãnɡ 盛饭。9.仍然rãnɡ 10.禁 jÿn不禁;jìn 禁止。11.揠苗助长yà 12.转 zhuǎn转告;zhuàn 转向,转动。
13.圈 quün圆圈;juàn 羊圈。14.钻 zuün钻研;zuàn 钻石。15.羸弱 lãi;赢利yínɡ;嬴yíng(姓)16.劲 jìng刚劲;jìn 使劲。
17.壳kã 坚硬的外皮;qiào坚硬的外皮,贝壳;地壳。18.倔 juã倔强;juâ 真倔。19.蕾lþi 花蕾,不读lãi。20.蔓 wàn瓜蔓;mán蔓菁(jÿng);màn蔓延。
21.喝 hý喝水;hâ喝彩。22.脉 mài山脉 ;mî含情脉脉。23.违反 wãi,不读wþi。24.塞 süi塞车;sâ堵塞。25.咫尺zhǐ。26.将 jiüng将来;jiàng将领。
27.踮脚diǎn。28.担 dün担水;dàn 一担水。29.孑孓jiã juã。30.炊烟 chuÿ;不读cuÿ。31.懵懂 mþng(不明事理)。32.幢 zhuàng一幢楼;chuáng人影幢幢。四年上册:
1.谁 shãi ;shuí。2.少儿不宜yí,不读yì。3.兴 xÿnɡ兴奋;xìnɡ高兴。
4.缩 suō缩影;sù缩砂密。5.血 xuâ贫血;xiþ流血,鸡血(口语)。6.晶体jÿnɡ,不读jìnɡ。7.拈 niün用手搓或拿东西。
8.粘 nián同黏(粘液);zhün不粘锅。9.沾zhün沾沾自喜。10.撮cuō。11.唇chún。12.音符fú,不读fŭ。13.奏zîu节奏。14.熟悉xÿ,不读 xí。15.号hào号子;háo怒号。四年下册:
1.竹篙hüo。2.奇葩pü。3.诤言zhânɡ。3.浚湖 jùn(疏通,挖)4.磨 mî磨盘;mï 磨刀。5.吁 xū长吁短叹;yù呼吁。6.讣告fù 不读bŭ。7.混 hùn混入;hún混水。
8.屏 pínɡ屏幕;bǐnɡ 屏息凝视。9.宿 sù住宿;xiŭ 一宿。10.闷 mýn闷热;mân 闷闷不乐。11.杳无音信yăo。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五年上册:
1.椽柱 chuán;不读cuán。2.厦 shà大厦;xià厦门。
3.允许 yǔn;不读rǔn。4.累 lâi 劳累;lãi果实累累;lþi积累。5.晕 yūn晕倒;yùn光晕。6.晶莹剔透 tÿ,不读tì。
7.浸透jìn,不读qìn。8.狙击jū,不读zǔ。9.玫瑰ɡuÿ不读ɡuì。10.静谧mì。11.祈求qí,不读qǐ。12.伎俩jì。13.恬静tián。14.撩 liüo撩起;liáo撩拨,景色撩人。
15.逮 dǎi逮老鼠;dài逮捕。16.抛弃püo,不读pōu。17.嫉妒jí,不读jì。18.胆怯 qiâ,不读quâ。19.吭 hánɡ引吭高歌;kýnɡ吭声。20.轧 ɡá轧轧;yà倾轧;zhá轧钢。
21.笳 jiü胡笳,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22.解剖 pōu 不读püo。23.黏稠nián。24.枇杷 pí pá 连读时第二个字为轻声。
25.咽yün咽喉;yàn咽下;yâ哽咽。26.逞强 chþnɡ不读chãnɡ。27.唾沫 tuî不读tù。28.供 ɡōnɡ提供;ɡînɡ上供,供佛。29.哺育bǔ,不读pǔ。30.夹 jiü夹缝;jiá夹袄。五年下册
1.韦wãi不读wþi。2.邗 hán。邗江,地名,在江苏省扬州。3.木屐jÿ。4.匙 chí 舀汤用的小勺子;shi钥匙。5.唾手可得tuî,不读cuî。6.投掷 zhì,不读zhâng。7.高跷 qiüo,不读qiào。8.腻nì。
9.嗨 hýi表示惊讶或赞叹,同“嘿”;hüi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10.扳动bün 11.玉簪zün 12.戛然jiá,不读ɡá。13.簸 bǒ颠簸;bî簸箕。
14.坊 fánɡ作坊;fănɡ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引申为街市,市中店铺。15.和 hã和谐;hâ附和;huî和面;huï和药;hú和了。16.纤细xiün。
17.菌jūn 细菌;jùn,就是蕈(xùn),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某些菌类,形状略像伞,种类很 19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多。18.教诲huì,不读huǐ。
19.爱憎分明zýnɡ,不读zânɡ。20.侮辱 wǔrǔ。六年上册:
1.勉强 qiǎng,不读qiáng。2.崇拜 chïng,不读cïng。3.凑巧 cîu,不读chîu。4.豆荚 jiá,不读jiü。5.削弱 xuý,不读xiüo。6.河沿 yán,不读yàn。7拧螺丝 nĭng,不读níng。8.笤帚 zhǒu。
9.木屑 xiâ,不读xuâ。10.景阳冈 güng,不读 gǎng。11.石碣 jiã,不读 jiý。12.镌刻 juün。13.遂心 suì 犯罪未遂,一般读四声;半身不遂 suí。14.抡起 lūn 一般读一声;抡材(选择,选拔)lún。15.寻思 xún,不读 xín。16.骨髓 suĭ,不读 suí。17.脂肪 zhÿ,不读zhĭ。18雪橇 qiüo,不读 qiào。19.友谊 yì,不读 yí。20.好莱坞 wù,不读 wū。六年下册
1.《山中访友》树冠guün 旋转zhuǎn
唱和hâ
津jÿn津乐道
短暂zàn 2.《山雨》
湿润rùn
啼啭zhuàn
3.《草虫的村落》 草茎jÿng
洞穴xuã 背býi着 散聚sǎn 4.《索溪峪的“野”》
胆颤zhàn 窈yǎo窕tiǎo 自个gþ儿 5.《詹天佑》
联结jiã 要yüo挟xiã 恶劣liâ 6.《怀念母亲》
奔býn丧
薄bï暗风里夹jiü着雨 7.《彩色的翅膀》
沉闷mân 气氛fýn 晕yùn船拖蔓wàn
8.《中华少年》九曲qū黄河刚劲jìng 牙yá牙学语 哈hǎ达 欢歌劲jìng舞 给jǐ予9.《穷人》 勉强qiǎng 仍rãng旧 自作zuî自受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强qiáng制
12.《用心灵去倾听》
乘chãng机
召zhào唤 13.《只有一个地球》
扁piün舟
提供gōng 14.《大瀑布的葬礼》
乘chãng兴而来号召zhào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薄bï雾 血xuâ液 滋润rùn 运载zài 松脂zhÿ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16.《青山不老》
所处chǔ
劲jìng挺
17、《少年闰土》
允yǔn许 颈jǐng上 奔býn来 窜cuàn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扎zü好绷带 起了蒙mãng 模mï模糊糊 咳kã嗽 19.《一面》
憎zýng恶wù 虐nûâ待 第六组 毛茸茸rōng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塑sù料 模mú样 旋xuán涡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暖和huo 23.《最后一头战象》
势不可当düng
镌juün刻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xián27、《蒙娜丽莎之约》 肖xiào像 脸颊jiá 悄qiǎo然 回顾 拓展八
曲高和hâ寡
响遏â行云
第三部分:词语、名言积累
一、叠字词
1.AABB: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 2.ABAB:通红通红 鲜红鲜红 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 研究研究 3.ABAC:一心一意 一模一样
半信半疑 人山人海
十全十美 4.AABC:津津有味 多多益善
栩栩如生 济济一堂
头头是道 5.ABCC: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生气勃勃 得意洋洋 喜气洋洋 6.ABB: 红通通 红彤彤 黄灿灿 金灿灿 绿油油
7.ABAB(声音)哗啦哗啦 轰隆轰隆 嘀嗒嘀嗒
叮咚叮咚 淅沥淅沥
二、成语归类
1.描写人物仪表: 仪表堂堂 衣冠楚楚 文质彬彬 眉清目秀 如花似玉 2.反映优秀品质: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拾金不昧 临危不惧 3.带有“鼎”的成语:
鼎足之势 钟鸣鼎食 人声鼎沸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4.带有数字的成语:
一干二净 两面三刀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5.历史故事的成语: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6.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公无私 承前启后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远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7.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8.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9.形容很专心的成语: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一志 目不转睛 10.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头重脚轻 口是心非 耳闻目睹 11.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12.描写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13.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高耸入云 寸草不生 连绵起伏 14.描写水的成语:
水平如镜 波澜壮阔 水流湍急 惊涛拍岸 波涛汹涌 17.表示心情的成语:高兴:兴高采烈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心旷神怡 沾沾自喜
伤心:垂头丧气 心灰意冷 悲痛欲绝 心如刀绞 万箭穿心 18.表示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喋喋不休 19.带有动物名称的:闻鸡起舞、狐假虎威、胆小如鼠、龙飞凤舞、画蛇添足 20.描写人物神态的: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21.描写自然环境的:
雨:和风细雨 风雨交加 狂风暴雨 急风暴雨 暴风骤雨
花: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五彩缤纷
天气:风和日丽 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22.含有夸张手法的成语: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步登天 一日三秋 23.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24.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技压群芳 技压群雄 声情并茂 神通广大 炉火纯青 25.反映朋友间情谊深厚的成语:深情厚谊、情同手足、情深义重 同甘共苦 肝胆相照26.反映景色优美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翠色欲流 27.形容人多的成语: 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人如潮涌 28.形容情况险急: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火烧眉毛 刻不容缓 29.反映场面热闹的成语: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30.有比喻的成语:归心似箭、视死如归、胆小如鼠、守口如瓶
31.含有“不”的成语:与众不同 宁死不屈 水泄不通 目不识丁 力不从心 32.描写地貌的成语:连绵不断 高耸入云 危峰兀立 拔地而起 一望无边
33.含有人物的成语:江郎才尽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塞翁失马、孟母三迁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34.描写冬天的词语: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35.含有昆虫的成语: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蜻蜓点水
蛛丝马迹
36.“想”的成语:深思熟虑 胡思乱想 朝思暮想 左思右想 异想天开 37.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三、诗句、名言警句:
1.描写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描写夏天的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小池》)3.描写秋天的诗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4.描写冬天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雨表(唐•柳宗元《江雪》)5.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的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地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描述军旅生活的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7.描写月亮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描写友情(离别、送别)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0.咏物言志诗: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1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1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13.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示儿》 14.心情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 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 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早发白帝城》 15.歌颂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16.勤奋学习的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7.珍惜时间的名言: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8.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谚语:
(气象)
(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农业谚语)(1)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学习谚语):(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五、对联:
语文学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
(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春联)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格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景区联)风景这边独好 江山如此多娇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做人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六、歇后语:
(夸奖赞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歇后语)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七、名著故事
1.罗贯中《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孔明三所周瑜》
2.吴承恩《西游记》:《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高老庄收伏猪八戒》《真假美猴王》
3.施耐庵《水浒传》:《景阳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 4.曹雪芹《红楼婪》的小故事:《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
5.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五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长方形旋转形成圆柱体,绕哪一边旋转哪一边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另一边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形成圆锥,绕哪一条直角边旋转哪一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3.圆柱的特征:
3.(1)圆柱有3个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2个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3)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指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高=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rh
圆柱的底面积S=∏r2
6.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S底×2
7.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给圆柱形水池的四壁和底面抹水泥等。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通风管、压路机、贴商标纸等。
8.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Sh。
换一个角度观察,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V=S侧÷2
×r
9.圆柱的底面积=体积
÷
高
圆柱的高=体积
÷
底面积
10.浸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11.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
Sh
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
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都相等,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与高都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
12.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13.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k(一定)。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15.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
16.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7.几何形体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18.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
+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19.圆的周长: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
20.圆的面积:3.14×12=3.14
3.14×22=12.56
3.14×32=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3.14×72=153.86
3.14×82=200.96
3.14×92=254.34
3.14×102=314
3.14×1.52=7.065
6.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六
知识点一
整数
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的范围:除自然数外,整数还包括负整数。但在小学阶段里,整数通常指的是自然数。
知识点二
自然数
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
知识点三 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知识点四 整数的改写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比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知识点五 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知识点六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知识点七 2、3、5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0,这个数一定同时是2、5、3 的倍数。
知识点八 奇数、偶数
1、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2、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3、数的奇偶性:
(1)两个相同性质的数(都是偶数或都是奇数)相加减,结果都是偶数。(2)两个不同性质的数(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相加减,结果是奇数。
知识点九 质数、合数
1、质数的含义: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合数的含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1)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一定是质数,有3个或3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2)个位上是0、2、4、6、8和5的数(除了2和5)一定不是质数,质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是1、3、7和9(2和5除外)
知识点十 负数
1、负数的定义:像-1,-2,-15„这样的数叫作负数。“-”叫负号,读作:负。
2、负数的大小比较: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数的认识
知识点一 小数
1、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写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3、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确定好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就化成了分数。
6、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就化成了百分数。
7、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都小于1,带小数大于或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无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
(3)无限小数的分类:在无限小数中又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节: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作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循环点:记循环小数时,在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上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小数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圆点叫作循环点。
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二 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
3、分数大小比较:
(1)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2)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先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或者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知识点三 百分数。
百分数的定义:像2%,5%,120%„这样的分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知识点四 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
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数。所以分数可以有单位,百分数不能有单位。
知识点五 比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的意义的应用: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数。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可以化简比。六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练习题(一)
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
然
数,这
个
数
写
作(),读作()。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4、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5、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21、()。
6、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棵树。
7、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8、两个数的积是45.6,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积是()。
9、将一条57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是()米。
10、4/7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11、3/7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2、三个分数的和是21/10,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1∶2∶3,这三个分数 分别是()、()、()。
13、小明有一摞书,分别平均分给5人、6人、7人后,都剩下3本,这摞书至少有()本。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
(二)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2、比7/9小而比5/9大的分数,只有6/9一个数。()3、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1米的7/9与7米的1/9同样长。()
5、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 100%。()6、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7、0.47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0.48。()
8、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
9、4和0.25互为倒数。()
1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11、5.0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0。()12、600006000是由6个亿和6个千组成的.
()
1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
14、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被除数.()
15、饲养场鸡比鸭多7/9,则鸭比鸡少7/9。()
二、填空
1、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读作()万人,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2、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已顺利通车,累计投资二十九亿四千二百万元,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以“亿元”作单位的数是()亿元。
3、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平方米”作
单
位()。
4、你知道全国小学生的人数吗?这个数是由1个亿、2个千万、8个百万和9个十万5个千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
(三)一、填空 1、3/5米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也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2、分数单位是1/9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3、、把0.65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6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5、、是21的倍数,又是21的因数,这个数最小是()。
6、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7、找规律填数。
(1)1、2、4、()、16、()、64
(2)有一列数,2、5、8、11、14、„„问104在这列数中是第()个数。
8、5是8的()%,8是5的()%,5比8少
()%,8比5多()%。
9、一件衣服以原价的八五折出售,可以把()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
10.某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是96%,也就是()是()的96%。
11、做800个零件,有760个是正品,这批零件的正品率是()%
12、一批货物有1000吨,第一次运走20%,第二次运25%,剩下的货物占这批货物的()%。
13、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300元减120 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折。
14、跑完240米的一段路,小明用40秒,小亮用50秒,小明和小亮所用时间比是(),所走的速度比是
()
例题精讲。
例题1:我国普通小学在校生有108645000人,读作:(),其中6在()位上,万位上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亿人。
分析:(这道题是对数的读法、数的改写这两个知识点的运用)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个级的3个0都不读;从低位到高位,一级一级地数,6在十万位上,万位上的数是4;先把108645000这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在把改写后的数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一亿零八百六十四万五千
十万
1.09
提示:在读数位较多的数时,可用“,”进行分级后再一级一级读。
例题2 : 填一填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这个数写作:()
(2)把0.66,66.6%,0.67,按从小到大顺序填入下面的括号。
()<()<()<()
(3)的分子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4)2厘米与4米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分析:(1)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把66.6%和 都改写成小数,然后按照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3)的分子加上8,则分子变成12,分子4扩大到原来的3倍是12,要想分数值不变,分母也得扩大到原来的3倍,9扩大到原来的3倍是27,再想9加几得27。
(4)先统一单位,4米=400厘米,再把2:400化成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解答:(1)写作:8844.43米
(2)(0.66)<(66.6%)<()<(0.67)
(3)18(4)1:200
例题3:一段路甲走了 时,乙走了 时,甲、乙的速度比是多少?
分析:一段路的总路程可以看作单位“1”,则甲的速度是1÷ =,乙的速度是1÷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8倍,这样就化成了最简整数比。解答: : = ×18: ×18=27:20
答:甲、乙的速度比是27:20。
提示: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将未知的总量看作单位“1”,然后进行计算,注意结果要写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专题训练
1、爸爸的手表每6时快2秒,如果不调整,一天要快多少秒?
2、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 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小明、小红、小刚三人定期去少年宫学习。小明每过5天去一次,小红每过6天去一次,小刚每过9天去一次。如果9月10日这一天他们三人在少年宫相遇,那么下次相遇在哪一天?
4、一只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早到傍晚共向上爬5米,夜间下滑4米,像这样,从某天清晨开始,它需要几天才能爬上柱子的顶端?
5、填一填。
(1)0.25=()÷12= =6:()=()%
(2)把 的分子减去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减去()(3)把0.46扩大()倍是460,把56缩小到它的 是()(4)6.2098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千分位是()。
6、一个数的 正好是3的40%,求这个数。
7、某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720台,比原计划多生产机床120台,去年实际生产的机床数超过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8、工程队修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5,再修490米后,已修的与未修的长度的比值恰好是3,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9、一桶油连桶共重40千克。倒出一部分油后,桶里的油还剩40%,这时连桶称共重19.6千克,这个桶原来共装油多少千克?
7.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 篇七
cloudy adj. 多云的
sunny adj. 晴朗的
snow v. 下雪 n. 雪 weather n. 天气
cook v. 做饭 bad adj. 坏的;糟的
park n. 公园 message n. 信息;消息
problem n. 困难;难题
dry adj. 干燥的
cold adj. 寒冷的;冷的
hot adj. 热的
warm adj. 温暖的 visit v. 拜访;参观
summer n. 夏天;夏季 sit v. 坐
juice n. 果汁;饮料
soon adv. 不久;很快
vacation n. 假期 hard adv. 努力地 adj. 困难的
mountain n. 高山 country n. 国;国家
skate v. 滑冰 snowy adj. 下雪的
winter n. 冬天;冬季 rainy adj. 阴雨的;多雨的
1.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北京的天气怎么样?
—It’s sunny.
天气晴朗。
(1) weather作名词意为“天气”,是不可数名词,前面不能用冠词a / an修饰。
例如:
What fine weather! 多好的天气啊!
(2) 询问天气用How is the weather?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来表示。回答一般用It’s ...。
例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hanghai?
上海什么天气?
—It’s cloudy. 多云。
(3)在表示天气状况的名词后面加-y可以变成表示天气状况的形容词。
例如:
rain—rainy;cloud—cloudy;wind—windy;snow—snowy
注意:如果名词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这时应双写词尾的辅音字母再加-y。如sun—sunny等表示天气状况的词。
2. One girl is skating on a river and a man is taking a photo of a snowman. 一个女孩正在河上滑冰,一个男人正在拍一幅雪人的照片。
take a photo of... 意为“拍……的照片”。
例如:
He is taking a photo of a cat. 他正在拍一幅猫的照片。
1. 以What和How开头的现在进行时句型结构。(见Unit 6第四部分语法讲解)
【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12-20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2-04
六年级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07-20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归纳01-27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20101-27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全册常用短语归纳教案08-05
英语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