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2024-06-18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精选15篇)

1.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篇一

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张广才岭宽厚的背脊,覆盖着一米多深的积雪。云杉次生林深处,伐木队正执行封山前最后一次作业。队长是有25年经验的李树国,阳光直射赤道,已是春分时节,但这里,寒冷还未远离。储存一冬的食物消耗殆尽,妻子泰洪芝决定到山下采购。在东北,一桌好菜离不开鱼。炖鱼的同时,可以在四周贴上玉米饼,鱼肉飘香之际,正是饼子焦酥之时。3月的夜晚,零下15摄氏度,制作冻豆腐最适宜的温度。低温让豆腐中的蛋白质与水分子继续分离,冰冻后的水,把豆腐均匀的质地变得像海绵一样,这是李树国最喜爱的食物。七八公里之外,有条溪流从不封冻,当地人称为活水,用它炖鱼最好。干货,放入热水,曾经的色泽和风味瞬间复活,这不仅是炖鱼的配菜,也是冬季里最主要的维生素来源。油烧热,鱼很快焦黄成形,加入溪水漫炖。半小时后,豆腐出场,蜂窝状的冻豆腐,充分吸收汤汁,饱胀丰满。一餐铁锅炖鱼,漫长的冬季已接近尾声。

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分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天目山,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高宝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信号。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当地称作雷笋。竹笋10天之内可以食用,10天之后就会长成竹子。雷笋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高宝良夫妇脚不停歇,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挖750公斤。深山里,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以竹笋为中心。削蔸,去皮,剥壳,雷笋在女人们手中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毕。雷笋脆嫩爽口,无论炒,炖,焖,煨,皆成美味。竹子,原生中国,临安,15万人以竹子为生。刚刚完工的茶熜,被高宝良夫妇用来制作另一种美味。笋,用香料熬煮入味,撕成一指宽的笋丝,炭火的热力将水分蒸发。这是江南一带最流行的佐茶小食,也是夫妇俩最重要的经济来源。1个月后,雷笋季节结束,属于山里人的美食故事才刚刚开始。残枝败叶下,泥土裂开一条细缝,笋头将出未出,这就是非常稀有的黄泥拱,一座山头或许只能找到三四棵,但它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更为细密爽脆,甚至有类似梨子的口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出土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必须以分钟计算。咸肉配黄泥拱,这是高家经常的做法。竹笋与咸肉在口感上形成巨大反差,只需要大火蒸7分钟,肉的浓烈与笋的清新,相互对抗的同时也相互交融,这种笋农们独享的美味,是中式饮食中一种极高的境界。

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沈敦树,上堡乡农民,他用另外一种方式感知季节变化。成形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了24个节气来指导农事。3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月蝴蝶化茧,砍取枝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待到9,10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中国农民用祖先的经验获得丰沛的回报。

水稻长出五六片叶子,需要分株,是插秧的季节。儿子远在北京,老沈唤回在省城工作的女儿回家帮忙,沈敦树坚信,儿女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土地才是农家的根本。

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但大自然已经备好各种野菜。鄱阳湖水边,野芹菜和藜蒿最为旺盛,做成蒿粑,不仅美味,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北方山里,腌一罐木兰芽的习惯至今不改,蒸榆钱饭则是几代人记忆里最初的美食。

燕山余脉,安德文焦急地等待着一场倒春寒。本该谷雨生发的香椿,临近立夏还未发芽。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来。香椿芽长成只需要两三天,多一天便老。筷子粗细的野菜,只生长在这座大山的背阴处。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爱它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中国,世界上唯一将香椿嫩芽当作美食的国家。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叫香椿鱼。也可以切碎,摊鸡蛋,或与豆腐凉拌,都是独特的春季美食。一个星期,两茬香椿,叶子还在生长,却不再适合食用。对老安来说,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上堡,秧苗长出了新根,沈敦树渴盼一场春雨的到来。沈家决定用一种美食来寄托他们最真切的期望。头年的大米,加入韭菜,磨出绿色的米浆。晾干的栀子果用水冲泡,调和出泥土般的黄色,第三层,大米的白色,最后,是喜庆的茄红。一层层添加蒸熟,反复九次,做出的米糕就叫九层皮。春季秧苗青葱,秋季稻谷金黄,打出大米雪白,过上日子红火

对地球上所有的稻作民族来说,这大概就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以及这一心愿所应有的色彩。风雨一路向北,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是初夏时节。千岛湖,清澈的水中,一种美味正在酝酿。1个月前,松树授粉的季节,雄花球上,干燥的花粉随风飘落,滋养着中国最优质的家鱼。不过,现在还不是吃鱼的最好季节,渔民们另有目标。汉字里的“时节”二字,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气转暖,螺蛳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迁徙,这种腹足纲软体动物,自古以来就是水乡居民的美食。江南人都是吃螺蛳的高手,唇齿之间,轻轻一嘬,螺肉应声入口,实在无从下手,还可以借用牙签。螺肉本无大味,吃螺蛳,除了螺肉的紧致口感,享受的更是吸食本身的乐趣。然而,最好的螺蛳,还藏在更深的山里。开化,位于钱塘江源头,深谷幽涧,是余云山的战场。自制的防水面罩,用牙齿咬住,清水下的世界一目了然。自从做了螺蛳捕手,老余成为这里最了解季节变化的人。余云山捕获的这种清水螺蛳,鲜味中微含清苦,口感滑润。妻子每天5点去市场贩螺,外壳墨绿细长的青蛳,由于生长水体高度净洁,品质优良,因而价格可观。一把紫苏,去腥提鲜,是青蛳最好的配搭。因为作息的差异,午餐是一家人唯一的共处时间。在女儿眼中,夏季父亲基本都在沉睡,她不知道的是,青蛳也是昼伏夜出。余云山要在水温下降之前,抓紧时间,这是他最好的收获季节。充满危险的劳作要持续整个夏天。

阳光和温度,造就美味,更带来多彩的世界,冰消水融,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成植物发育,成熟。不同的积温,滋养出种类繁多的作物。阳光下,果实积累糖分,食物脱水得以储存。兰屿,面积45平方公里的火山岛,达悟族世代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到6月的飞鱼季节,海洋会准时掀起男人们的集体心跳。为了躲避天敌,飞鱼进化出独一无二的技能。快速摆动尾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冲出水面,开启滑翔模式,奋力踩水,收起网口,依靠口袋战术和默契配合,才能有可观的收获。不过,在巴布的爷爷看来,年轻人的狂欢是对大海的不敬。飞鱼不仅是达悟族的食物,更是他们的信仰。过度的工业捕捞,曾经使兰屿附近的生态持续恶化,直到几年前才略有缓解。拼板舟,达悟人选取13种木材,精心制作出造型独特的船只。是他们出海捕捞飞鱼的座驾。收获五六条鱼,够一家人一天食用,就可以收工回家。只在每年鱼汛的结尾,达悟人才多捕一些,用来制作鱼干。在飞鱼离开的日子里,补充蛋白质。鱼干的加工并不复杂,简单腌制后用林投树根串绑,曝晒3日,即成美味。简单的食物,本真的生活,离大海最近的爷爷,深深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又一次捕鱼归来,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嫩的鱼肉交流。这是达悟人与上天和大海的约定。

自然,并不永远眷顾人类。湖南,艳阳高照,冠市镇的鱼塘接近干涸。何连荣一家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困境。缺水,让稻子停止灌浆,只留下干瘪的谷壳。为了挽救30亩稻田,何家用尽各种办法,做最后的努力。尽管全国总体粮食丰产已经持续10年,但局部极端天气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仍然是巨大的。干枯的稻秸被付之一炬,一家人准备尽快种上旱地作物。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除了阳光,生命离不开水,中国的降水从东南到西北呈递减态势。吐鲁番,极度干旱,是中国最炎热的地区。贫瘠的砾石戈壁并未灭绝生机,天山冰川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这里,是中国最甜蜜的所在。低矮的葡萄架下,哈力旦一家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吐鲁番,常年少有云层遮挡,充足的日照,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白天采摘,傍晚挂进晾房,方形的花孔,避免葡萄被阳光直射而滋生酸味,又便于热空气流动。现在,葡萄的主人终于可以休息,等待温度和时间成就的味道。1个月后,比吐鲁番更甘甜的葡萄成熟。果实含糖量达到30%,伊比布拉要用葡萄汁制作一种热量极高的美食,玛仁糖。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烘烤后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匀的玛仁糖,趁热切好,在中国其他地区,这种食物被称为切糕。它不仅是最具西域风情的甜点,也是当地人重要的热量来源。玛仁糖做好,吐鲁番的葡萄也到了华丽变身的时刻。含水量只剩下20%,果糖量高达60%,这就是超越时节,穿越四季的葡萄干。一锅家常的手抓饭,是对这一年忙碌最好的庆祝。新疆特有的黄萝卜切条,羊肉的油脂可以帮助胡萝卜素在肠道中溶解。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人体能够吸收的维生素A。西红柿将大米染成鲜亮的橙黄色,小火焖到汤汁收干,葡萄的酸甜中和了羊肉的厚重。不仅去油解腻,更为抓饭带来了丰富的味觉层次。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总会得到最甘甜的回报。

让我们回到夏天的故事,只有盛夏,水温超过18摄氏度,一种美食才会在水下孕育。长江和青戈江在芜湖交汇,许师傅将面搓揉成雪花状,压实,擀薄,小刀切好。面条滑爽绵糯,是芜湖一年四季小吃的代表。但是,要把小刀面吃出酣畅淋漓的美感,还要耐心等候三伏天的到来。温暖的水下,青虾开始繁殖,4到6厘米大小的母虾,包裹着上千粒虾子。河道缓流处,昨晚下水的丁字形筒状虾篓,盛满收获,用竹篓筛出虾卵,1公斤虾能收集50克虾子。日积月累,一个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浇上葱姜汁,用黄酒蒸熟,在阳光下晾晒半小时,小火焙干。最后,连同未去皮的大蒜一起装进袋中,密封保存。盛夏的江城,小刀面旺火煮沸,拌葱花,酱油,再加上大骨高汤。100克面条,10克虾子,虾子和高汤的相逢,色白,汤清,味浓。虾子小刀面,正是芜湖溽热的苦夏给予当地人的最佳补偿。

对于时间,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感悟,破茧成蝶,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是时间的脚步。而在四季变换中,中国人不懈地寻找美食的秘密。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爱,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在餐桌的方寸之间,也能通过食物的变化。体察时间流逝,四季轮转。

经过春季到夏季的滋养,千岛湖家鱼最肥美的季节到了。欢腾的一幕,在几十个渔民拉住的阔眼渔网里,盛大上演。围网捕鱼,开启了丰收的序幕。中国人坚信,信守与时节的约定,就一定能在秋天收获丰厚的酬劳。

空气里满是诱人的甜香,吴江人采摘桂花,为的是让它们在舌尖上第二次绽放。长枳的柠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泽,无论是咸桂花还是甜桂花酱,都能把专属于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续到深秋和隆冬。

一场秋雨之后,来自天空的身影,不断提醒着杨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这里萌发。褐色小伞状的蕈子,其貌不扬,却被历代美食家奉为珍馐。尽管名气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年只要时节一到,杨福星就会匆匆上山,赶赴与这些宝藏一年一度的约会。板栗壳烧旺,干辣椒炸香,再加入嫩姜片,激出雁来蕈的奇鲜,类似松针的清香。蕈子汁水透出时,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几分钟。汁水浓稠,雁来蕈酱就可以出锅了。看上去乌沉沉的东西,却有着柔韧的质地。不过现在,一盘好菜才完成了一半。

雨前的桂花,在雨后已经腌好,无论做馅儿还是调料,都极有风味。新鲜的板栗,最适合用来搭配鸡肉。肉豆腐,精肉和猪肝,用猪肠捆绑卤制,做出的扎肝最解馋。秋季,用味厚的食物补偿苦夏的亏空,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俗称“贴秋膘”,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

雁来蕈酱等候的最佳搭档,远在百里之外的长荡湖。这是产蛋3年以上的老鸭,鸭肉与雁来蕈同烧。材质上的大荤大素,激发出滋味上的大开大阖,同季食材间的碰撞,把秋天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中国的厨师依靠丰富的经验,在时节的变化里,寻找到各种精彩的食物组合,并流传至今。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历138天的漫长生长期,收获还在继续,气温已是零下。

3000公里外,丰收过后的上堡,干燥的秋风劲吹。老沈家的第三代,开始了一生的旅程,新生的婴儿在秋收之后满月,是宴请亲朋庆贺的时候。满月酒,要按照历书,挑出最好的日子,菜单沿用五碗四盘的传统。肉菜的多少检验着主人家的诚意,这是稻农们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刻。春播种,夏长赢,等到秋天,颗粒归仓,儿孙满堂,这是中国人收获的季节。

最早进入冬季的是东北,大雪已经落下,土地开始封冻。李树国夫妇藏好粮食,以度过漫漫长冬。冬季,不仅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时间,也是忙碌一年的人们归家,用团聚犒劳自己的季节。春节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工作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他们带上简单的家当,借助一切交通工具,横跨千里,归心似箭,为的是一顿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这是农业文明留给现代中国的印记,也是我们关于时节故事的尾声。

江西上堡,越冬的水田已经蓄水沤肥。湖南衡阳,何连荣一家期盼新年风调雨顺。飞鱼季又至兰屿,巴布接替了爷爷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2.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篇二

舌头呢,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体察百味,感知冷暖。从母亲那儿的第一口乳汁,到长大旅途中的每一顿饭菜,舌尖,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深深埋藏在味道里的岁月与情感……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朋友的味道,交织在舌尖,奏出甜蜜或思念,盈满整个人生。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舌尖上的中国”了。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舌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而也为劳动人民沟壑纵横的皮肤感到心酸。《舌尖》最吸引人的一点,绝不是告诉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在哪儿吃,和谁吃,怎么吃,乃至要用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吃。看《舌尖》看得眼泪汪汪的,断然不只我一人。不是为了尝不到的美味,而是被那句“家乡味儿”点了泪穴。

便也无怪乎某些人吃到久违的食物时,不禁泪流满面。味觉啊,也是情的来源。

我自然是没什么背井离乡之类沧桑的经历的。唯一一次吃出眼泪,是军训完回家的那个晚上。你可以想见,被以大盘装的统一饭食冲刷了一个星期的舌头,忽然触碰到了自己至亲之人用心准备的精美菜肴时,是怎样的悸动。所有沉睡的味蕾就在此刻被调动起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若是在这抑扬顿挫的解说下,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与泪水一同被勾引出来,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3.舌尖上的中国 篇三

谁想来感受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电视纪录片激起了很多饕餮客尝鲜的欲望。

关于中国美食的电视节目数不胜数,但很少有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这部最新的七集高清纪录片,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由曾拿过大奖的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执导,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该纪录片也用镜头记录下各种菜肴精致悦目的制作过程,理所当然地会吸引美食家以及普通观众的关注。

陈晓卿表示,如今电视上充斥着各色美食,尤其是一些顶级大厨的推荐菜式和近距离观察高级菜肴复杂精细的烹饪过程。

“如今有许多令人食欲大增的美食节目,但如何做菜只是我们饮食文化中的一方面。”陈晓卿说。

“我们的节目则别出心裁,试图呈现出更多有关菜肴的文化元素,如饮食习惯和饮食道德。”

该片每集时长50分钟,主题涵盖了从食材到腌制品等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有一集就主要讲述了主食。

这一集通过追溯水稻种植的历史,解释了为何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则是面食。但所有主食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馕和江苏省的黄桥烧饼都被归入面食类。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是,它并不仅仅展现美食。每一集都聚焦于不同的人群,讲述着人们和食物的美食奇遇。

“俗话说,‘人如其食’。”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于去年7月开始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长达9个月。

例如,在讲述腌制食品的一集中,故事围绕一位北京白领女性展开。女孩回到吉林老家,第一次为孤单的母亲腌制泡菜。

另一集则记录了子女们纷纷从各大城市返回浙江老家同父母一起过年、制作年糕的美好时刻。

《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捕捉到了社会的变革,例如大家庭中成员分散在各处,大家都在外工作,留下空巢老人在家乡生活。这种情况下,美食可以提醒人们去追忆美好时光,也成为家庭团聚时的餐桌佳品。

陈晓卿说,尽管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而在录制烹饪过程时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捕捉到生动的画面,摄像机必须放置在或炸、或蒸、或炖的食物旁边。

摄像师们则必须密切观察现场,多次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以免溅到油。

陈晓卿说,仅仅七集的纪录片也许不足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成就。他正在筹备拍摄第二、三部续集。

4.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篇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高调亮相在社会普遍关注食品安全敏感期。此片主要内容讲饮食文化,让我们见识美食光鲜的一面,饮食男女无所不爱。而片中拉拉杂杂地介绍全国各地的家乡菜和其中的故事,也让游子感动落泪。“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同样,也让游子内心潜伏的乡愁得到寄托。

用味觉见证时代文化的变迁是这部7集纪录片的主题。它用恰当的力度挠到各位吃货的痒穴,成功的在大众市场落地,同时也打破了国内观众对纪录片这种节目形态的偏见。其实纪录片不止为了学术研究、政治宣传而存在,它早该回归普罗大众的身边。

就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现状来看,此片水准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在业界中堪称带头大哥。片子大气、和谐的展现中华美食,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在故事架构上,主线铺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一段由普通民众(厨子)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汇编成民间美食历史;暗夹私货娓娓道来我国百花竞艳的美食背后,有段心酸史——人间美味山中可寻,厨艺只能口舌相传。饮食文化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传承问题。片子中出现的一些人可能就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

这部纪录片相比《美丽的中国》(WildChina)——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实地取景记录大量野生动植物的状态和人类生存的活动,前者仍处于依葫芦画瓢的阶段。为了在制作上达到国际范,器材使用了索尼F3、单反相机(带短片拍摄功能)。在保证高画质的前提上,充分利用其便携式和低成本的优点。片中各种场景为追求浅景深都用到大光圈的镜头来拍摄,焦外成像呈奶油般的效果让人眼馋。行云流水般的剪辑、活灵活现地运用各种转场技法,不难看出,陈晓卿(此片总导演)的导演风格近似张艺谋式——他们都是http:///zawen摄影摄像专业出身,把主要工夫放在打磨画质上。

然此种种卖相,终会顾此失彼——掩盖不住如何讲故事的短板。贯穿故事的线索上,设置戏剧性、话题性的兴奋点也很重要。此片中也见故事的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渔民捕鱼的故事,从打鱼前准备然后遇到失败到最后捕获返航,是一种很生硬且模式化的故事结构。明眼人看到了故事开始就猜到结局走向。其实,(电视剧评论)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是长时间不断累积取其精华的过程,把故事讲好是一个精细活,得靠片子本身来叙述。华丽丽的画质下是镜头语言的缺失,片中大都为固定镜头,略显单调。例如纪录片引以为傲的跟拍镜头(手持摄像)在片中难寻,缺失真实感、动感,弱化了镜头语言。镜头语言之外,旁白应是点睛之笔,表达画面之外的东西,更忌讳用来架构故事,太多的旁白会影响观众的思考和情绪。有时观众内心屏蔽做作和文绉绉的语言,诸如“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这种调子就是显摆和多余。总的来说不留痕迹的旁白才重要,扶正它只是辅助镜头语言的位置。如此大杂烩般的片子,较真的说更像一部旅游、美食类专题片。

5.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五

作为一个吃货来说,吃东西必然是最幸福的,我常常会看关于美食的电影或者电视节目,但是当我是第一次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堪称完美的画面,独特的旁白,垂涎欲滴的美食,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大地的美食集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坡,从无际草原到广袤的黑土地;从宁静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美食丰富多彩,无处不在,见过的没见过的,吃过没吃过的,统统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各种美食充满了地域特色,不仅让我了解了各地美食,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美食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

最最吸引我的是那色香味俱全的各色美食,大草原的奶豆腐,澳门的虾酱,东北的酸菜炖粉条,湖南的臭豆腐,陕西的臊子面、肉夹馍,云南的腊肠……看得我是垂涎欲滴啊!纪录片里最精彩的是把各种美食从选料,到制作过程,再到成品,讲述的非常细致,甚至连最不起眼的大米,也变得神秘而充满色彩。

6.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六

名片一——鲨鱼烟

鲨鱼烟是把台北独有的一种鱼的鱼头分门别类地收拾好,然后,在烧红的大铁锅内加入红糖和白砂糖,顿时锅里起火冒烟,立刻把放在笼屉上的“鲨鱼”放锅上、加盖笼盖儿。锅里开始时是冒白烟,等几分钟后就会变成黄烟,这时糖烟就把“鲨鱼”给熏熟了。看着金黄透亮的“鲨鱼烟”,能不有口味吗?等到上桌时,“鲨鱼烟”蘸着汤料吃,既香、嫩、纯,又爽口、营养。“鲨鱼烟”台北饮食文化的名片啊!

名片二——凤梨酥

台北南投县埔里的凤梨采摘后,先削皮,然后把凤梨切成小丁丁,与水、白糖放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好几个小时,直到三者全部均匀地融合在一起,以能拉出丝为止。这就是凤梨酥的馅料,黄黄的,晶莹剔透,看着很像田黄石,很是温润,让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用淡奶油、蛋黄、面搅拌均匀,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做凤梨酥的面皮用。最后,用一比一的比例的面皮包住馅料,放在模具里压平后,放在烤箱里烤十几分钟,甜而不腻,寓意发达的凤梨酥就做好了。“凤梨酥”台北饮食文化的又一名片啊!

名片三——黄粑

黄粑是这样制作的:先把糯米放在笼屉上蒸两个小时;然后,把米放入锅中,加入红糖、小米米浆,在高温下搅拌40分钟后,磨平、切片、放入模具成型。最后,用黄粑叶即良姜叶包上,在上笼蒸。泸州流传着“先是黄粑,再喝酒,就不醉人”的说法。因为,黄粑里有糯米、红糖,红糖很是暖胃、养胃,另外,这良姜叶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所以吃过黄粑后喝酒就不醉人。“黄粑”泸州饮食文化的再一张名片啊!

怎样,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文化让您大开眼界吧?我们常见炭火烤肉串,可是台北的市民却用糖烟熏蒸“鲨鱼”,是不是很有创意啊?有空,您也试一试吧!

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彰显的是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有力佐证啊!

7.《舌尖上的中国Ⅰ》节目形态分析 篇七

一、选材纯朴自然, 散发浓郁人文气息

《舌尖》的选材源自生活, 取于民众。与大多数美食纪录片所呈现的饕餮盛宴不同, 《舌尖》选取的美食来自原生态生活, 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普通菜肴与人人都可以随时享受的地方小吃, 体现出一样食材百样做法的民间生活图景。《舌尖》的另一大亮点是以普通百姓作为主人公借他们质朴的语言来贯穿情节, 营造出质朴、自然的浓厚人文气息。

片中的美食大多都来自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如云南香格里拉的酥油煎松茸、浙江遂昌老包家餐桌上的油焖冬笋和腌笃鲜、大理诺邓的莴笋炒火腿以及火腿炒饭, 还有来自吉林查干湖石把头家的垮炖杂鱼、海南渔民餐桌上的马鲛鱼酸菜汤等, 无一不是接近平常人的美食。此外, 《舌尖》还用镜头记录了人们通过采摘、挖掘、熬制、捕捞等手段从大自然中获得馈赠。在“自然的馈赠”中镜头来到大理北部云龙县诺邓山区跟随老黄及其儿子树江一起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法制盐、选火腿、做火腿;接着镜头又跟着圣武、茂荣两兄弟来到湖北嘉鱼县拍摄职业挖藕人在藕田劳作的过程;之后镜头由南至北来到吉林查干湖, 记录当地人捕鱼以及传统祭鱼活动;捕完冰湖里的鱼之后镜头又转移到南方, 跟随林红旗的远洋捕捞船出海呈现他们捕鱼的点点滴滴。在“主食的故事”中记录了内陆省份山西丁村人对面食创造性的吃法以及寿星吃带有亲朋好友美好祝福的长寿面的乡俗;之后画面转到黄土高原的窑洞陕西绥德老黄家, 用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制作黄馍馍的全过程;当然到了陕西不得不提岐山县的臊子面, 臊子面的汤汁是用肉汤炒制的配料, 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岐山县人们过寿有搭台唱戏, 一起吃臊子面的习俗。《舌尖》通过对家常菜肴与民生百态的捕捉、描摹反映出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

二、亲切、流畅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舌尖》所展现的每一种美食都有与之对应的人物, 节目用旁观式记录的方法将主人公的故事与美食自然的衔接在一起且以第一人称讲述与第三人称讲述 (旁白) 相结合的叙述方法来突出节目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一) 一、三人称叙述方式完美结合

《舌尖》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旁白的叙述方式来链接情节, 既有真实主观的表达又有客观冷静的描述, 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与故事性。同时, 第一人称的讲述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节目效果亲切流畅。在“时间的味道”中节目先采用第三人称的讲述“比咸鱼更让大奥人骄傲的是虾膏和虾酱……”将虾膏、虾酱相关故事的主人公76岁的顾少芬引入观众的视线;接着用第一人称讲述“每年出海捕虾的季节是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借主人公来讲述美食的制作时间和食用方法;再通过第三人称来描述美食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随着“在当下……百年老铺还是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前进”的解说, 将观众的注意力再一次引到主人公的身上, 接着引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前我们也有制作共三种虾子产品……”;之后再用第三人称讲述百年老铺的经营情况, 又通过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自己的家人。如此, 一、三人称相互转换、完美结合, 节目表达流畅、自然, 给观众呈现出具有真实情感与故事性的情节以及美味食物的制作等。

(二) 交叉式叙事, 增强了节目看点

交叉式叙事是指在叙述过程中将将多个内容分成许多部分进行穿插讲述以丰富节目内容, 形成跳跃式感观, 不断设置悬念, 推动情节的发展。《舌尖》的内容在地域上从南到北, 在季节上历经春夏秋冬, 在情节上多个故事交叉讲述, 信息含量大、悬念设置巧妙、过度自然灵活、趣味性强。如在第二集《主食的味道》中, 编导先是用“中国, 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的解说词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山西襄汾县, 讲述丁村人对面食的百样制作;随着“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做准备的时候, 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的解说观众的视线又被拉到陕北绥德县, 在这里节目巧妙地过度为丁村人是如何过寿宴的设下悬念。观众跟着镜头在陕西观看了老黄加工、制作、出售黄馍馍的全过程;接着镜头从冬季的黄土高坡转向秋季小麦丰收的黑龙江, 再到新疆库丰县的烤馕……;之后镜头再次回归到山西丁村为人们呈现当地人准备寿宴的独特民风, 与节目开头交相呼应, 引人入胜。

三、食物的转化、储藏彰显人类无穷智慧

食物的转化是人们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尝试的伟大成果。转化的原材料最典型的当属大豆, 大豆在诞生之初由于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使肠胃大量胀气, 因而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为了找寻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豆腐可以说是大豆的第一个变种, 虽然豆腐的产生属于偶然, 但自从豆腐诞生以后人们找到了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并在豆腐的基础上不断萌生转化的智慧, 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食物。比如, 毛豆腐、臭豆腐、豆腐脑等。在内蒙古草原上转化的典型原材料是鲜牛奶, 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食, 人们喝奶茶, 吃奶豆腐, 从这些奶制品中获取能量。奶豆腐是人们为了更长久的保存牛奶, 储存食物而进行的智慧型转化。与奶豆腐相类似的还有位于云南大理白族制作的乳扇, 它和奶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糯米在酒曲的催化下发酵后转化而成的糯米酒;绍兴的酱油;东北的大豆酱以及经过三十多天发酵后转化成酸菜的白菜。这些是食物转化的代表折射出人们食物转化的灵感与智慧。

在人类智慧长河中, 人们为了使食物储藏的时间长一点发明了用盐来腌制食物的方法。无论是东北的辣白菜、浙江金华的火腿、南方的腊味还是湘西苗族人的腌鱼都无外乎是用盐来保持食物的鲜美并使它们得以长久保存。无论是转化还是储藏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舌尖》中不时流露出中国人对家庭、家乡的热爱之情, 节目蕴涵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主食的故事”中结尾通过对白波 (生活在北京的山西人) 一家人团圆场景的记录, 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从小吃惯什么东西, 你会一直留在你那个身体里面, 觉得这东西一吃就是那个味……食物的记忆。”借白波之口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浓厚感情。在“时间的味道”中主人公金顺姬讲述自己永远忘不了的家乡的味道—辣白菜来展示中国人那种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如今, 《舌尖》第二季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节目将继续传承美食与人文共存的特征, 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情感的盛宴。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不落传统纪录片窠臼, 采用国际式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方法而打造的一档走向国际、宣扬中国传统美食、表现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纪录片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集视觉、味觉、听觉等为一体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强大的心灵震撼, 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盛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

参考文献

8.《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篇八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简明评析】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唯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9.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 篇九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二:舌尖上的中国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10.舌尖上的中国:匮乏的博大 篇十

博大首先体现于自然条件。中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因此食材类别极为多元。

第二个则在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传统观念。国人不但对食材选择百无禁忌,并且对每个可食部分都会以专门的烹饪方式予以利用。以物尽其用为典型特征之一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发育出来的?

“吃掉所有动物的能力”

1980年代初,哑剧《吃鸡爪》夸张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利用动物蛋白上的勤劳和机智。同期,央视台某生活栏目曾介绍各地如何利用鸡爪,脱颖而出的当然是一位精致的上海人。这位鸡爪爱好者的绝活,是把鸡脚腕后那几根细小的骨头啃咬干净后制作成牙签。

在多数国家会遭歧视的鸡爪,在中国至少有制作成凤爪和煲汤两大烹饪类别。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绝对比例的猪身上,猪耳、猪蹄、猪尾都能被送进肠胃。同样是爱吃猪肉的德国人,他们除了肘子之外(肘子基本也只有一种做法),就只能做成香肠——而且猪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制成香肠。

相信不少人应该能判断出来,中国人对食材,尤其是对动物性食物的充分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长期食物相对匮乏导致的。也因此,这种智慧似乎并不为中国之外的世界所欣赏。有本叫《不足挂齿的烹调法》的书,以略带嘲讽的口气介绍中国人拥有“几乎将所有的动物当作食物来吃的能力”。

中国形成与其他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主要是在明清两代。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今日饮食文化的成型也是这个时期,对应起来,大致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点,向前后各拓展两个世纪。中世纪后欧洲人营养的大幅改善,由英国开始,再是低地国家,然后是今天的德国、法国。工业革命后速度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末已开始第二工业革命的国家,即使是温饱线上挣扎的穷人,也渐渐摆脱了土豆、玉米和薯类等高热量低营养的主食。而中国人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前,始终没有脱离靠高热量低营养食物果腹的生存境地。

人类社会自进入农业文明后,扩大了提供热量的食物来源,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但蛋白质的摄入量却始终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

周期性地达到生产力水平允许的人口极限,迫使中国人不断从生存环境中扩大食物来源,甚至植物性食物亦是如此,某些被中国人纳入食谱的植物,甚至有害健康。人类从进化中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不可口者多有害。

人口密度决定怎么吃

今日欧洲饮食文化中,熏肉、香肠种类之庞杂,也许是在制冷技术发明前,肉类就占据相当比例而催生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种肉类加工烹饪方式与中国相比,可谓时间和人力效率上的极端:欧洲是朝着节省人力、时间和燃料耗费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则是朝着耗费更多人力、时间和燃料的方式发展。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是我们熟悉的注重提高效率的工业化方向,而后者,通常称为“内卷化”。“内卷化”一词存在不同定义,这里的用法取自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的解读:

因为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较早,人口很早就达到当时经济水平所能承受的上限,故宋代达到人口高峰后,技术和生产组织不再朝着节省人力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可让更多人“糊口”的方向发展——劳动力相比可提高效率的机械要便宜得多。

自汉到宋以前,中国人口始终在7千万以下,宋代中国人口超过1亿,虽然蒙元入侵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但明代因为可提供高热量且易栽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引进,人口达到更高峰值,有专家甚至认为在满清入侵前曾达到2亿以上。

而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上,人口密度从来不曾达到中国水准,在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减员前,欧洲人口密度较高的西南欧,其人口密度大约只有宋代中国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会对人们吃什么、如何吃有决定性影响。在欧洲,不但农业耕作始终大量使用大型牲畜,而且留有大量土地保持半耕半牧,而中国除耕牛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其他大型牲畜,牛如此重要,使得中国长期禁止屠宰耕牛。

中国人对肉食的烹饪也带有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对肉类食物每一部分都以不同方式精细加工,其基础便是对人力极大程度的使用。猪耳、猪蹄等不易剔除表皮粗毛的部分,必须施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并辅以较高的工时。

当然,为了吃到一口肉,对严重缺乏肉食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耗费多少人力都是值得的,人们对食物上愿意花费的人力、时间和精力,与其珍贵程度成正比。所以,只有食物尤其是肉类匮乏的人民,才会穷尽自己的才智,为了每一点点珍贵的肉食都变得可口,单独发明出更多的烹饪技术。

当食物丰富之后

由于肉食充分,欧洲的烹饪技术带有强烈的大口吃肉风格,即便是烹饪技术精湛的法国、意大利也是如此。而缺少肉食的中国人,自然会演化出小口吃肉的烹饪方式——只要是肉,都尽可能切分成小块,与各种配菜充分搭配,让有限的肉食提供更多的美味享受。相对而言,中国的烹饪较之肉类充足的饮食文化,油盐的口味都更重。

随着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跨越式增长,传统中国式的耗费人力时间的烹饪方式正在逐渐消亡。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便于简单烹饪的肉,虽然内脏等部位依然被视为肉食,但家庭烹饪已越来越少选择它们作为食材。

虽然买个猪头回家,用松脂甚至沥青拔毛火烫,再反复侍弄的技术,依然留存于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已至为罕见。继承中国传统复杂而琐碎烹饪技术的任务,被交给了餐馆。

我们或许不免揣测,下一代中国人,将不会再视猪牛羊身上各个奇怪部分弄出来的菜为美食,而是变得像西方人一樣,只接受“正经部分”口感均质、稳定的肉食。在肉类变得极大丰富时,以“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烹饪方式便不太合适了。

(转载自“大象公会”)

11.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篇十一

关键词:美食圣经,舌尖体,叙事化

所有的成功一定是必然因素加偶然因素。《舌尖上的中国》能够持续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两个因素必不可少。

首先,偶然因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我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刘德源先生在1980年代曾经指出:“纪录片事业是一个社会良知系统。”美女人人爱看,美食人人爱吃,自然人的本性加上媒体的力量、经济发展、网络发达,一部美食圣经自然而然地出炉,也算是一个偶然成功的例子吧。

其次,必然因素。一是风格创新。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2007年BBC的《美丽中国》的影子,那部片子能把工业化的中国拍得充满了田园牧歌的芬芳,表达了美景正在中国慢慢消逝的忧伤,相当成功。舌尖的成片风格多少有点类同。在第一季中,剧组跟随藏族少女卓玛深入到原始森林采集松茸,并对食物制作流程的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令人仿佛置身于现场,这跟之前央视那种到一个地方,一个半懂不懂的主持人找一个老店尝两口,说好吃的俗套节目完全在风格上是一种创新。当然,你可以说央视纪录片频道资金雄厚、技术完善,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等。但在笔者看来,风格决定了一切,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诉一个挖藕的工作过程,人们自然能被这种获取食物的不易触动,进而领悟到食物背后的人文情节,且容易被欢乐的捧着食物的人感动,被食物本身感动。二是制作精细。一个好节目一定要精益求精,以细节取胜。一批人带着一堆装备辗转大半个中国,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十几个小时,这就是这种大型纪录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只有一个途径:精益求精,精中取胜。最后,作品在镜头的精细度、语言逻辑,声画配合这些方面都是高分。特别是很多荒僻的地方,如剧组晚上跟着东北大叔去到冰面上钓鱼,应该没有太多的人造灯光条件可以借用,而从成片的质量上看,摄影团队肯定下了相当之大的功夫才让画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真正的纪录片工作者对于自己通过画面和声音发现的东西怀有激情,对他们来说,发现比发明更有意义。他们可以当触媒者。《舌尖》能成功,靠的是精致的画面、精细的文字说明、精良的制作以及优美的镜头画面和配乐,以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载体,讲述着平凡的人生故事,让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产生共鸣。三是叙事化风格。所有人都爱听故事,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案,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讲清楚你的故事BBC会请专门的机构做观众的心理分析,数据分析精确到哪个情节,多少分多少秒观众开始流失了,所以,BBC的叙事,都是按照观众的心理感受,有科学依据而制定出的标准,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节,也不可以超过8分钟,8分钟一过,必须要出新的内容。《舌尖》这部纪录片叙事,每一个主人公篇幅长度,怎么开篇,怎么设置悬念,如何结构,一集多少人,多少个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标准制作,在镜头和声画方面也做得很贴近普通观众,很能打动人心。

《舌尖》,令人耳目一新,其声画衔接比较紧密,穿插之中不给观众太多的感情空当,用叙事来把握片中节奏和观众情感。这跟电影切快镜头一个道理,一部片看下来很流畅很充实,让观众投身其间。

第二季里面,明显导演的人文和家园情怀分量更重,煽情因素增多,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反而不如第一季好看,但播出后依然很火。第二季的分集名字是: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感觉第二季还是基本继承了第一季的优良。至于很多网友反映不好看,除了观众的期望值太高等原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手法第二季比第一季落了下乘。第一季里从头到尾,都在讲中国人和食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的厨房哲学,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并不像是专门被请来上电视的,而就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人,但他们承载了同一种中国人对待食物的观念,传承了同一种美食文化。而看第二季整集看下来就是感觉,这些上电视的人怎么这么熟悉呢?山区的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开车货车奔波的夫妻,被现代化机械取代而找不到活的麦客,因为过度捕捞难以捞到鱼的渔民。切入点带了太多的媒体情绪,似乎急于博得观众对于其关注底层人民这种行为的认同。

其次,《舌尖》第一季之所以会火,就是因为好好地去寻找美食,研究美食,然后顺便讲了下美食相关的故事。就好像你遇到一厨师,先好好请教人家的拿手菜,好好研究怎么做,然后边吃边聊,厨师一开心,和你讲了点关于这菜的故事,权当下酒小料,口福有了,段子也有了。第二季之所以跑偏,就是因为先去找了个故事,然后请主人公顺便做了个菜。关注的不是美食,而是故事,有点刻意的感觉。

12.“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策划专题 篇十二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饮食文化的跨地域传播成为必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仅仅再是为了解渴充饥,而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行为。青岛广电中视出品的《丝绸之路上的美食》(20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的《美食世家》(2011)以及《世界流行的美食》(英国)、《寿司之神》(日本)、《面条之路》(韩国)、《安东尼奥•卡路西奥的意大利美食》(意大利)、《吉米的食品工厂》(英国)、《香料之路》(英国)等陆续播出或通过网络传播,备受人们关注,美食纪录片市场已经养成。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美食类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顺理成章地乘上了这一东风。

考察当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大幅度挺进,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但也不忘过去的情感记忆,怀旧成为他们对过去和传统的一种怀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怀旧情怀一旦受某些事物的触发,便表现得尤为强烈。《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的是中国最乡土、最原始的食材,最普通的食物,流传了上百上千年的食文化,甚至大部分食物都远离了现代的食品工艺,是对受众怀旧情怀的一种释放。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网络购物的盛行,使跨地域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舌尖上的中国》挑拨观众味蕾之时,观众通过网络购物或亲自动手制作或往目标城市消费,定制感兴趣的食物,将情怀化为实在的体验,既得到心理满足,又得到味觉享受。淘宝网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的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近800万件。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两倍。第一集介绍云南诺邓火腿,某淘宝店立即接到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的当晚。

逢时———媒体环境分析

机遇对《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纪录片是国际通行的影视语言,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中国电视业和观众边缘化,发展比较缓慢。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来自各国的纪录片的引进,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的纪录片传播平台的建立,均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1.独立的纪录片传播平台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开播,同时开通了中文版和英文国际版,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全天24小时播出,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开办不到一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持续发力,稳步增长,日平均收视率超过0.7%,其具有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央视最年轻的运作团队,是中国最大的纪录片制作、播出和营销平台,并正向全媒体产业链发展。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22:30开办纪录片展播栏目《魅力纪录》,央视高端原创纪录片都将在该栏目首播。开播一个多月后,收视率超过原有电视剧时段30%,同时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回归电视荧屏。在综合频道次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对培育中国纪录片市场和受众意义重大。《舌尖上的中国》(七集)被列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2年大型高清纪录片重点项目。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魅力纪录》首播,这是《魅力纪录》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之后,在纪录频道重播。《舌尖上的中国》借助优质平台播出,实现了品牌叠加效应,网罗了大批观众。

2.以网络影响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若仅以收视率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唯一评价体系,纪录片显然不能与电视剧或娱乐节目相媲美,也难有竞争力,《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如此。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网民总量的不断攀升,网络影响力成为了一个新的电视评价指标。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共计5.38亿,他们用鼠标和显示屏决定着影响力。《舌尖上的中国》真正走红其实是在网络,不受时间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进度的点播,给影像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网络影响力提升着社会影响力,网上网下并形成了互动。

选材———作品内容分析

“资源稀缺性、优质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构成电视纪录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集中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创新能力上。”[3]无论是借势,还是逢时,都仅仅为其成功提供了可能,作品内容才是重点。尽管《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褒贬不一,有人举大旗拥护,也有人挥大棒诟病,但瑕不掩瑜,该片在内容上仍有诸多独到之处,这恰恰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1.讲故事,以美食和人为主角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主角其实不仅仅是美食,还有与美食相关的人。如果仅仅讲美食,比他更专业、更精美的纪录片很多,但那些刺激到的只是味蕾,要想深入人心还需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由人生产、由人品尝的,该片选取了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人的故事,在展现美食的同时,反映了当下部分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境况,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云南的卓玛和妈妈在松针下捡拾松茸,湖北嘉鱼的职业挖藕人圣武、茂荣兄弟每年只身出门7个月采挖莲藕等。用独立的故事,分布在每一集,该片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将绝对个人经验转变为可供流传、分享共赏的集体意识,使观众有所触动。

2.接地气,大众化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关注八大菜系或名家名菜,而是选择了中国不同地域最普通的家常菜,老百姓厨房里最简单的食材,平民化的视角,使草根生活得以呈现,接地气,实现大众化表达。本片拍摄之前,摄制组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三个前期调研员,做了四个月的田野调查。于是,找到了黑陶匠人扎西及他的儿子李小龙、云南建水制豆腐为生的王翠华和姚贵文、陕西卖黄馍馍的老黄、吉林查干湖渔把头石宝柱等人及附载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镜头中出现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广东顺德的村宴、浙江宁波的年糕等。片中共有拍摄地点70个,为避免沿用固有模式,摄制组让一些在校学生和喜欢旅游的人帮忙找拍摄点。片中每个故事的开篇从主要人物做的事情入手,即所谓的“小切口”,用猎奇式的表述,选择极端化的故事和最鲜活的素材,遵循8分钟原则,将地貌地域、人文历史等内容穿插入故事之中,片子可看性较强,对观众有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习惯,多用短镜头,快节奏,如第一集50分钟的片子有1400个镜头。

3.画面自然丰富且有质感

范文网

1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十三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从香格里拉采松茸到浙江挖冬笋,从西安泡馍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5月14日开播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这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成为热点话题。该剧被誉为“吃货必追剧”最大原因,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美食之旅。这部纪录片不仅在娱乐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现实意义。“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写,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

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集,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

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的雾气;

过年,全家人会忙碌于各种面食和肉食之间,聚集着各色美食的同时,也是在享受着一家人团聚的愉悦感。

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牛肉,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

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4.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篇十四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 国产纪录片在众多题材上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有宏大历史题材如《故宫》、《圆明园》, 也有《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把镜头对准社会的, 还有人物纪录片如《梅兰芳》、《百年巨匠》系列等, 唯独缺乏用影像抒写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作品。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多民族人口的不断融合与变迁所带来的饮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广袤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饮食文化特色与沿袭更赋予了中华美食取之不尽的话题财富, 它牢牢抓住了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的兴趣点。

《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 也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 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 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它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新鲜的食材、精致的做工、诱人的菜肴, 直接从感官入手, 用堪称完美的镜头建构起这部纪录片独具特色的语言符号, 把每一道菜肴的色、香、味, 展现得淋漓尽致, 挑逗着观众的味蕾, 引起了观众的心理共鸣。

从凡人俗物入题,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 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 一个个食材背后, 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二、注重受众的情感体验

七集系列片展现的是诸多的美食以及由美食引发的故事, 它没有正面去宣扬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而将中国千百年来所传承的饮食文化巧妙地通过产生过程和制作工艺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把不同地区的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文化娓娓道来。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松茸出土后, 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 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 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 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里的规矩。”通过这一细节, 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关注。只是这些主题的揭示很含蓄, 因为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用简短的一两句话点题而没有像之前许多影片一样抒发大段的议论, 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升华, 让人感受到创作者传达到的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

曾经有一位海外华人称看完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后没有流口水, 却是莫名的一直鼻酸。可能是身处异国他乡, 每天见到的都是白皮肤高鼻梁各色眼睛各色头发的外国人, 在开篇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的面孔, 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感动, 甚至流泪。将饮食文化用纪录片这样一种代入感很强的艺术形式来表达, 那些平时能够在菜市场经常见到的食材鲜活的用镜头细细展现, 勾起的不仅仅是观众对于食物的记忆, 更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对于某些人, 某些过往的情感。

三、视听语言的艺术营造

在拍摄技巧上, 本片采用大量特写镜头, 大胆细致地刻画了各种美食的细节, 摄像用光将美食的松、软、酥、细、腻、肥、厚、油、滑、呈现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特写使用, 使观众清晰得看到这些人对美食的依恋, 对丰收的喜悦, 从而引起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另外, 《舌尖上的中国》多次运用变速摄影来表现美感, 在表现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时, 巧妙地运用了降格摄影来传达一种快节奏美感, 在表现时间的推移时运用升格摄影营造一种沧海桑田的氛围。

在剪辑上, 传统纪录片节奏冗长, 画面变化节奏舒缓, 大多采用严肃而庄重的语气将观众带入到犹如时空穿越般的语境中,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活泼、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每一集的开篇导语, 镜头节奏轻快、画面信息丰富, 剪辑富有动感, 迅速将观众带入情境。每一集都采用并列交叉剪辑手法, 并不以事情发展为主线, 与解说词相配合。例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的是腌制食品。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 火腿, 烧腊, 咸鱼 (腌鱼) , 腌菜, 泡菜, 渍菜, 以及盐渍, 糖渍, 油浸, 晾晒, 风干, 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 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地中国美食, 贯穿南北东西, 呈现着各地中国人的生活。

在声音上,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意味深长的解说词、抒情性强的音乐以及写意性强的音响, 抒发出了一定的艺术美和情怀美。此外, 制作过程中同期声的使用, 如油炸声, 切菜声, 这些真实的声音为美食镜头提高了丰富真切的表现力。

四、传播学理念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与其传播平台——中央电视台息息相关。作为中央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权威性、覆盖率、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稳定的受众群体。此外, 微博和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则为它提供了更加灵活且范围跟多元的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传播平台和营销渠道从单一化过渡到多元化, 受众的成分也呈现出越来越“融合”的趋势——他们中有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互联网的网民, 而更多的受众则身兼上述两种或三种身份。《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电视和网络的收视狂潮, 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网民们乐此不疲的“微互动”是密切相关的。

如今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态势, 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从主题立意到情感传达, 从美学追求到传播媒介, 都是一次探索和创新, 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对象。无论如何变革, 我们应坚守文化中固有的精神气质, 也许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出版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2]任远.《电视编辑学》.出版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

15.中国人舌尖上的世界滋味 篇十五

世界是平的。站在国内街头,只要举目四望,就可从市招中体会一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美式炸鸡、法式糕点,现在到处都有越南小吃、泰缅料理、韩国石锅拌饭,更不消说新疆大盘鸡、蒙古手抓肉了。

真要细数生活与饮食的变迁,大家不免惊讶,原来古人也时时都有新体验,并不稍逊现代。

汤饼其实是面条

一万年前,西亚地区居民首先驯化野生小麦,不但制成各种主食,也用来酿酒。西方啤酒的年岁,比起咱们的杜康还要久些。此后,小麦不断向各地传播,六千多年前,出现于欧洲。三千多年前,到达东亚地区。大概殷商时期,华北地区居民已经逐渐将麦子作为主食。

尽管都是麦子,各地食用的方式还不一样:西亚与埃及的居民用保温耐热的石材砌成炉子,柴火烧热后,把擀平的面团放入,一会儿就烤出一张张薄饼,统称为面包。中亚游牧民族经常迁徙,炉子搬运不易,就发展出变通之法:先在地上挖个窄口广腹的大洞,称为坦都尔(Tandoor),无论面团或是食材,都由横放改成直立烧烤,面饼则称之为馕(Naan)。最早波斯人这么称呼,至今仍广泛流通于西亚到南亚各地,印度、新疆,都称之为馕,也都以之为主食。

咱中国发展出来的烹饪技巧不同,打石器时代开始,国人便使用陶制的“甑”。陶土制成的两截锅具,下头烧水,上头有一口打了眼的土锅,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入甑中蒸着吃,流行数千年而不衰。《西游记》中,各种妖怪想方设法诱捕唐僧,却不约而同都要把法师蒸了,就是这个道理。

国人还会拿一口大锅(鼎),将各种食材一块放入,煮成一大锅,统称为羹。肉多些,叫肉羹;菜多些,自然算是菜羹。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太公给煮了,刘邦还不忘调侃,咱们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麦子进入中国以后,也还是磨成粉,揉成面团。东汉刘熙写的《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烹调时,一方面迁就既有的工具,也为了节省燃料,老祖宗就把面团放入甑里头蒸,是为蒸饼,要放到鼎汤中,就是汤饼,都是简单、省事而且经济的做法。

蒸饼,现在称为馒头;汤饼自然与面条关系匪浅。魏文帝曹丕要试试人称“敷粉何郎”的何晏是否真的擦脂抹粉,宣他大热天入宫,还赏吃汤饼。何晏汗流浃背,用袖子擦拭,不但没有“糊妆”,还“色转皎洁”,说明他没有敷粉。咱们也因此知道,何晏吃的应该是热汤面。

到了汉代,跟外国接触变得频繁,浸染不同文化,饮食的内容与方法也有些变异。馕也在此后大量进入中国,当时称为胡饼或炉饼,以别于汤饼、炊饼。制馕的方法也开始在中国推广,各地都有贴炉烧饼。坦都尔式烧烤其实不难,找口大缸,模拟窑的状态,炭火烧热后,面团贴到炉壁上,利用辐射热,一会儿就能香味四溢。这种窑烤坊方式自西而东,由北向南,走入群众。除了各地都有的烧饼油条、锅盔之外,还有些地方特色,陕西的泡馍、北京的芝麻烧饼、山东的杠子头,江苏的黄桥烧饼都是。南方烤饼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是魏晋时期南迁的移民传入,也可能与宋代以后海上交通发达,阿拉伯人在华南聚居有关。

10世纪以后,泉州成了世界贸易中心之一,许多阿拉伯商人到此经商,也得吃饭。馕不仅便于保存,取用也方便,因此广受欢迎。明朝中叶,戚继光长期练兵抗倭,常以馕为军粮。往后,闽南地区就将烤小圆饼命名为继光饼,或者就称之为“光饼”,大清朝中,又随着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可是鲜少有人知道光饼因何得名。

原本我国各地都有馅饼,无论猪、羊、牛肉皆可为馅,或油煎为馅饼;或干锅烙成烙饼、盒子;如果贴炉烘烤,则成了烤饼。上世纪60年代,有些渡海来台的居民还会烤饼手艺,弄一个大汽油桶,内层敷上水泥,加个上盖,就是座简便的坦都尔烤炉。把瘦肉切块调味,可得多放些糖、酱油,包入面皮中,洒上少许芝麻,进炉烧烤。一下子就肉香四溢,点心、正餐皆宜,吸引许多客人等着出炉。

这种贴炉烤饼大约最早是几位福州老乡经营,“福州饼”听在本地人耳中,竟成了“胡椒饼”。不少人还纳闷,为何胡椒饼中胡椒不多?现在台湾各地的胡椒饼,都应当正名为福州饼才是。

古人也有个思乡的胃

西方传入的胡食种类甚多,在本土化过程中也产生一些的适应问题。许多人习惯祖辈相传的味道,对洋食物还真有些排斥。《太平御览》记载,东汉灵帝好胡风,不仅喜欢中亚风情的装扮,还吃胡食、听胡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洋玩意蔚然成风,京师中的达官贵人纷纷仿效,乐此不疲。南方人到了北方,就颇不以为然,晋朝的张翰,任官中央,没事总要想起故乡吴郡(苏州)的莼羹、鲈鱼。

4世纪以后,匈奴、羌等外族纷纷进入中国建立政权,他们的文化也成了主流,除了胡饼以外,其它各色食物也都能上桌。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更有大批胡人进入京师,城中充满异国美食,热闹非凡,当时有个“四夷里”,就像是清朝末年的东交民巷,专门接待外族,市面上贩卖的也多为胡食。

魏孝文帝时的王肃是王导的后代,幼年时居住南方,饮食习惯不同于洛阳。初到洛阳之际,不惯胡式羊肉、酪浆,经常想念鲫鱼羹与茶。日子长了以后,虽然渐渐习惯,大家还是知道他的好恶。一回,王肃陪孝文帝吃饭,羊肉与酪粥当前,孝文帝不免好奇问:羊肉与鱼羹孰美?茗饮与酪浆又是哪一个好?王肃回答巧妙,两不得罪,史家特为书之。

不只是王肃,其它居住在洛阳的南方人也都思念家乡饮食。商人灵机一动,就在洛阳城边的伊水、洛河边上,捕捞贩卖鱼虾,称为“鱼鳖市”。洛阳本地人并不喜欢,且颇不值,每每称南方人为“吴儿”,甚至称为“鱼鳖之徒”。士族杨元慎批评这些吴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认为他们在都城中,各种美食都有,还这么怀念家乡食物,不如回去南方,继续“网鱼漉鳖”,没事还可以整些蛙羹、蚌臛,果腹充肠。

到了唐代,中国面对中亚地区,文化更为开阔,外国食物纷纷进入中国,甚至改变了贵族阶级的饮食习惯,《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其中还有些罕见食材,骆驼蹄子就相当著名。杜甫诗中提到过“驼蹄羹”,拿骆驼蹄子炖羹,想来不假。可另一道西域传入的“浑羊殁忽”,就有点玄。一般认为,这道菜做法类似“三套鸭”:将鹅洗净、调味,套入羊腹中,上火烧炙。不过真相如何,就没法细究。

除了新食材,还有新技法。中国原本有甘蔗,也知道利用甘蔗的甜味调理食物,周代御厨都使用柘(甘蔗)浆熬煮八珍,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但甘蔗汁制糖之法,却要到唐代,才自西域引入,从此,国人的甜食花样又多了许多。

辣椒传入之前,国人吃什么

16世纪以后,欧洲商人跟着阿拉伯人的脚步到了世界各地,将各地的物种到处搬移,人类历史进入“物种交换”时期。现在国人常吃的马铃薯、花生、玉米、蕃茄等,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这些作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不妨碍庄稼。原本不能种稻的隙地、碛地,都可以长粮食,解决许多地方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光有主食,也得要有下饭的菜,辣椒便可派上用场。

《笑林广记》有这么个笑话:某人因家中贫穷,光有饭而无菜,只好置一木制咸鱼,进餐时看着咸鱼吃饭。一天,小儿子告状,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此人甚为生气,怒道:咸死他。这个故事应当发生在辣椒成为食材之前,否则,备一碗辣椒油,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辣椒并不是灌木的椒科,应当与蕃茄、青椒一样,属茄科作物,我们应当称为辣茄才是。可是国人觉得辣椒和茄子没法联系到一起,叫成辣茄,恐不称头。唯一可以联想的,只有花椒一项,认为这种新植物本质属辛辣一路,与椒相似,因而称为辣椒。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

多年前到西安旅游,见识了辣椒的饮食意义。西安有“辣子一道菜”的说法,所有馆子都备有油泼辣子,可是本地人并不买现成,都喜欢自制。市面上有许多贩卖干辣椒的店家,将电动磨子一转,干辣椒立马磨成不同粗细的辣椒面。配上八角、花椒、桂皮、胡椒、茴香、肉寇、丁香等香料,拿油一过,就成了自制的油泼辣子。平时吃面下饭都可,一碗光面,淋上两匙油泼辣子,就是一餐。“辣子一道菜”并非浪得虚名。

不只是陕西,西南省份许多人都能吃辣。四川同胞三伏天吃麻辣烫,算是好样的,而湖南、湖北也不遑多让,有“辣不怕、不怕辣和怕不辣”的说法。这些地方吃辣椒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东南省份的饮食就少了辣味。究其原因,应当是鱼米之乡,食物供应较为充裕,并无以辣、油等物下饭的必要。江浙、闽南地区的食物向来不使用辣椒,真要提味,顶多是葱姜两味。千字文中的“果珍李萘、菜重芥姜”,正是江南实情。

抽文

上一篇:公司消防器材管理制度下一篇:六年级语文小教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