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2024-12-0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精选8篇)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一

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阶段性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兄弟乡镇:

今天,有幸借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乡(镇)现场会,和大家一同学习交流体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经验做法,非常高兴,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0月30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会后,常村镇立即行动,迅速在全镇抛起了一场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的人居环境清理大行动,现将活动开展以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

一、措施有力,上下联动

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及有关所站长为成员的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实行所有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分包村,村两委干部分包重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办公室,抽调人员充实力量,办公室配套有必要的办公设备。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了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县动员会后,我镇立即召开了由各村三委干部、全体机关干部、镇直有关单位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了层层发动,对各村、各单位一把手施加压力,明确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工作成效要立杆见影。会后,各单位也相继召开了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悬挂横幅30多条,张贴临时性标语230多条,固定性宣传栏10个,还充分利用广播啦吧等进行宣讲,镇里出动2台宣传车不间断巡回宣传,强力宣传有关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目前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清洁家园改善居住环境的热情高涨,一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攻坚战正隆隆烈烈地进行着。

三、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为了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要求,我们突出把省道逍白公路沿线的行政村和市道曹常线及县道丁铁线沿线的行政村作为重点,把镇区及镇直单位作为重中之重,把位于偏远、居住深山环境条件先天不错的部分村作为后期治理。截直11月12日,我镇有20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镇直单位有12个,前期镇级投入财政资金6万元,投入专用垃圾清运车2辆,启动垃圾填埋点2处,投入专业清洁队18个人员160

人。每天群众自愿行动人数约3000人,自觉对居住的房前屋后进行清运整治,院内物品摆放有序,做到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通过整治,镇区内已不存在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做到了垃圾定点定时清运掩埋,各类主干道路路肩的杂草已全部清除,路上无挡道占路杂物,路沟内及视线范围内无塑料袋、破衣服等垃圾堆放,基本实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

下一步,我镇将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去落实,自行加压,强力推进,形成效机制,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整治工作持久长效,为迎接省委的考核验收做出常村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二

在国家重视三农的背景下, 农村环境问题亟待改善。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推进农村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5个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多年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不完善。农村人口多, 居住地密集。随着人口增加, 生活垃圾日益增大, 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居民没有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 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粪便等无序堆放, 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 直接影响村民的生存环境。突出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巨大,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农村生活污染增加, 农村工矿污染凸显,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 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也极大地影响着总体环境质量。

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不断对农村环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着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 解决了一些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

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差距较大,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就是在充分考虑农村环境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体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指的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主, 对地域空间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确保实效、多方投入、逐步推广”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 在重点解决“问题村”污染问题基础上, 通过“抓点、带线、促面”, 集中资金分批分片滚动推进, 确保和扩大“以奖促治”惠民政策效果, 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农村环境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但是,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规模与资金需求差距较大, 基层环保力量与农村环保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支持不能满足环境整治任务的要求。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农村环保工作的严峻现状, 正确把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实质, 通过连片整治工作, 带动一个地方整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真正起到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示范推广的作用;要确保实现两个目标, 即出成效, 出经验;要切实抓好3个环节, 即选好示范区域、编好实施方案、做好督察考核;要积极建立4项机制, 即建立目标责任制、资金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扩大考核范围;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落实保护规划;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 重点控制规模化养殖和秸秆焚烧污染;开展农村环保专项执法行动, 推进监管能力和监察制度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国计民生, 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将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 与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相结合, 与污染减排工作相结合, 切实提高连片整治成效, 开创农村新面貌。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粪便均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质量也会迅速下降。

农村生活垃圾未经有效处理, 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地表水体渗透土壤或水源, 再侵入人体, 损伤人体健康。生活垃圾中的剩菜剩饭与一次性快餐盒、木筷等一起被扔掉, 剩餐混杂其他垃圾, 滋生蚊蝇、产生大量细菌。同时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3 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求

农村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普遍缺乏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 个村垃圾任意堆放, 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 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滤液, 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 造成对地表水域的污染, 整治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整治区经济的发展, 农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其中环境质量的提高也是保障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由此,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水源保护、区域城乡一体化结合在一起。为使“以奖促治”政策发挥更大成效, 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确定2010年~2012年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2亿元支持第一批8个省 (区、市) 开展示范工作 (其中2010年为20亿元)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 要求要严格落实资金配套, 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农村环保资金, 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杠杆效应, 建立多元化资金配套渠道。

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培养社区居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为顺利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贡献力量。

摘要: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 解决了很多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参考文献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三

安伟一行先后到汤阴县韩庄镇大黄村、工官屯村、部落村,宜沟镇吴指挥营村、张家庄村和汤阴县洁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到安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实地查看,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安阳市组建了最高规格的指挥部,从14个部门抽调19名业务骨干组成指挥部办公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的目标高出省定目标,组织动员全市126个市直单位和74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200个行政村,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体系。

安伟对安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安阳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是平原地区的后起之秀,并拟将汤阴县的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4.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篇四

一、强化组织领导

XX镇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王显飞任组长、镇长张永任副组长、其他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使环境整治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工作得以有序顺利的开展。

二、盯紧目标任务

(一)近期工作。全面开展农XX镇“三清两改一提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农村水源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提升村容村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清理农村生活垃圾。一是XX镇各村以每月“党员活动日”为契机组织辖区内党员干部清理村道沿线散落垃圾;二是各村有固定公益岗位人员(保洁员)按时护路;三是带动群众自觉维护各庭院的环境卫生。半年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8吨。

2、清洁农村水源水体。一是全镇共有9条河流,河段长每周巡查一次河道,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二是今年实施分散供水安装管道27700米。通过整治达到了河道水体干净,农户饮水清洁安全。

3、清理蓄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物。XX镇共有8个养殖场,各自建了粪池净化处理,能够很好的处理畜禽养殖粪污。同时农技站发放宣传资料,大力宣传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禁畜禽散养。半年来共清理粪污850吨。

4、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全镇截止6月底前已改厕414户,计划今年在枣树坪村改建一座公厕,确保群众免费入厕、方便入厕。

5、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各村利用会议、走村入户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健康生活知识,引导他们养成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同时,驻村干部每月入户帮助村民打扫卫生,并形成每个月定期检查农户卫生来督促农户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6、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硬化:全镇11个村的村道路已达到100%的水泥硬化路,有80%的组已通水泥路。亮化:全镇11个行政村,其中龙须坝村、方家梁村、田湾村、窝窝店村已安装节能路灯。绿化:鼓励村民在农宅的庭院及周围种植花草及果树,从而达到绿化。我镇村民房前屋后均已达到绿化标准。净化:通过会议、微信等方式多次宣传禁止污水直排,确保无臭水、黑水现象发生。序化:驻村干部以进村入户帮扶贫困户为契机,帮助他们把物品堆放有序,清除裸露垃圾及畜禽粪便,确保院落干将整洁。文化:全镇11个村均建有文化室,且配备有图书、音箱、健身器材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7、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各行政村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打扫卫生,清理道路,确保道干净无杂草。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XX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三、下一步工作

紧紧围绕XX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三清两改一提升”,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清垃圾:清理XX镇街道路、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XX镇路口、主干道、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

清水体:重点清理XX镇河道白色垃圾,确保无臭水现象的发生;

清粪污:随时督查养殖场(户)清理畜禽粪便,做到场(院)干净卫生;

改厕:继续加大农户改厕力度,确保农户都用上卫生厕所

改不良习惯: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家家户户室内室外干净整治;

5.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五

农村教师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改善,不仅要依赖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力量及学校本身,还要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工同作用的过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大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办公设备、实验用品等不充足或陈旧,教师的住宿条件也极为不便。虽然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也有了相应的增加,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寄宿制校舍和办公用房,但是每年的相关配套投入难以得保证,例如办公费用、北方学校冬季的取暖费用等。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不仅是力度的问题,还应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政策,只有这样,学校才会健康发展,才能给教师提供发挥自己才智的舞台,给教师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给予农村学校相应的政策倾斜。

农村学校远离城市,交通、信息不发达,很多政策性措施、基本建设,先进理念等大多在城市优先推行,所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也应从以下方面优先发展。

1、在职称评定,评先选先、编制管理、培训活动,教学研究活动等向农村学校倾斜,保证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样缩小城乡差距,能够使农村教师感觉到教育行政部门对自身的尊重,产生心理上的平等。

2、各项保障措施向农村学校覆盖。

要抛弃口头上的表扬,把物质需要方面的待遇落到实处,如建设教师周转宿舍,解决暂时有困难年轻教师的住宿问题;把农村教师也纳入医疗、住房政策范围内,使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医疗保险、住房等惠民政策中。

3、优先向农村学校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农村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减少原有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工作环境。

1、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实行民主管理,创新性教育教学,让教师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才智参与到学校管理,让所有教师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

2、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交流与沟通。

学校要适当组织丰富的活动,如教学研讨会,体育竞赛、文化活动等,让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的教师都能参与进来,在教学工作上不但能够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而且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股凝聚力,达到共同办好学校的目的。

3、创造条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帮助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为教师搭建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桥梁,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各种才能,让他们在充满希望的环境中工作,以保持教师不断向上和进取的精神。

4、要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

学校要改变一成不变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以单一的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要用发展的思想来评价教师,教师的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进步,都可以是教师完善自我的过程,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引导教师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主流价值之中。

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善于优化教育环境,保持学校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1、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地方乡镇政府,要在思想上重视当地教育的发展,要以科教兴农,百年树人的高度关心当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积极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教学成果等,让社会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增加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认知程度,使教师能感受到社会对自己劳动的认可。

2、加强对学校的安全管理。

教师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全心投入工作。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要重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到常态管理工作中。一是在基础设施上要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在教师队伍的稳定上,要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消除其对学校或其他教师可能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

五、农村学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和调整。

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无论是工作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应当尊重自己的选择,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而不是整日的怨天尤人,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学校和自身的发展。

1、规划发展,制定目标。

农村学校教师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把自身的发展同学校、学生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所承担的任务,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都要向着高标准的方向努力,要珍惜时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2、丰富生活,放松精神。

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学会丰富自己的生活,放松精神,每天的工作任务要尽可能的在工作时间内完成。要有效率地工作,给自己留有充足的时间,满足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与沟通,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坚持不懈的参与,不但能够减缓工作压力,而且还能增强与外界联系。

3、改善行为,调整心态。

6.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六

科学规划农村环保项目切实解决“脏、乱、差”现象

全国各地农村生活条件良莠不齐,部分部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养殖区和生活区交

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基本是无处理或直接排放农田,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近村、屯耕地受生活垃圾污染严重,既影响了环境质量又不利于畜牧业发展。还有一些村屯集中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饮用水有污染现象。

为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各环保部门都应该着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科学规划环保蓝图,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和项目建设及效果的跟踪考核,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得到根本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实质性改善,农村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近年来,许多村民为了提高种植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但影响通气透水及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而且使部分粮食和蔬菜含有残留毒害物。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省市应该对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环境现场评估和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建立土地使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样品备案制度。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重要敏感区和浓度高值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对土壤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严格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强土地保护,开展土地修复试点,初步形成土地修复机制。

推广清洁能源新技术保护农村空气质量

由于地理位置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有些农村居民向来以燃烧秸秆、树枝等原始燃料做饭、取暖。不但污染环境,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不同类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大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推广应用太阳能、小型风能、秸秆气化、秸秆压块成型制炭等新能源技术,在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时,要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逐步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还要建立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和农业环境监管。因为农村的环保监管一直

7.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七

大足县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新农村建设考核结果位居重庆市第一, 建设亮点得到巩固。新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大力推进巴渝新居集中居民点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意见》, 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宅基地改革;已建成27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农村“巴渝新居”中心示范点, 涉及农户1277户;整治环境8200平方米;复耕面积35440平方米;改建院坝10万平方米;硬化村级公路100公里, 新修人行便道350公里;行政村通达率达100%, 通畅率达81.4%。配套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 购置垃圾桶160个, 垃圾清运车3辆;建垃圾转运站4个, 农业废弃物收集池21口, 农业废弃物发酵池21口, 35平方米污水处理池3个;安装田间频振式杀虫灯10盏, 村主管网1168米, 改造厕所20个, 种植绿化树苗250株。

8.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篇八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建设活动较多以及需要加强保护村庄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规划内容要明确公共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的要求;充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规划成果要通俗易懂,主要项目要达到可实施的深度,相关要求可纳入村规民约。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规划编制要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要以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要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做好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提升农房节能性能。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推行城乡区域供水,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任务。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电,全面解决不通电农村居民用电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考虑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需求,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公用设施,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结合水土保持等工程,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四、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中央政府投资要重点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沼气、河道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培育市场化的专业管护队伍,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将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河道管护等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要科学编制规划,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安排年度建设任务,规划及年度工作情况要及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备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对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上一篇:入户申请审批表怎么填下一篇:公民环保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