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共2篇)(共2篇)
1.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篇一
【推荐】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2篇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1再过几个月,我们即将踏进初中的大门,对我来讲,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回忆起来,成长是快乐的。
记得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干过一件很无知的事,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在幼儿园我突然看到一棵树上的叶子很像妈妈在家买回来的青菜叶子,我好奇树叶的样子;这是什么?可以吃吗?我来尝尝看。我向上一蹦,摘到一片叶子,我把叶子放在嘴巴里一嚼,一瞬间我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苦味,我捂住嘴赶紧吐了出来。
放学后,我跑回家问妈妈:“怎么幼儿园里树上的叶子好苦啊,这是为什么啊?妈妈当时就笑了,说:“傻孩子,还好你没有中毒,有些树叶是有毒的,树叶不能吃呢。听了妈妈的话,在心里我还是觉得树叶是能吃的。直到我三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一本百科全书,上面写着有些树叶不能吃。到那时我才相信树叶是真的不能吃。我还知道红军长征过草地,有些饿了就是吃了有毒的树叶,死在了长征路上。想起来真后怕,还好像妈妈说的一样没中毒,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我又去了新西兰游学,在分寄宿家庭的时候,我一个人一个家庭。当时我觉得很无助,别的同学都是两人一个家庭,可以相互帮忙,可我没有人来帮我。什么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完成。而且这个家庭的父母只给我做吃的,其他都不管我,那时我还不会洗衣服。我一下子从熟悉妈妈时时刻刻帮我做事情的环境换到一个没人帮我的环境里,感觉我从妈妈手中的宝变成一棵草了,突然感到好无助。每到洗衣服的时候,我只有硬着头皮坐在卫生间自己洗。从不会洗衣服到会洗衣服再到把自己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做好,这中间,我学会了很多。
在去新西兰之前,我连衣服都不会穿,所有事情都是妈妈替我做。从新西兰回来之后,我不仅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可以帮妈妈做很多事情了。妈妈再也不再担心我了。
通过幼儿园吃树叶这件事我成长了好多,我知道叶子是不能吃的,要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去新西兰这件事,我变得独立,不用别人帮我做事情了。
成长总是在不经意间,我从一个无知的幼儿园小孩成长为一名六年级小学生。这中间有坎坷、有挫折、有欢笑也有快乐。现在,我长大了。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及赏析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这里指小船。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鉴赏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68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李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篇二
抱琴倚栏忘却弦铮弄,怅惋入眸玉簟秋。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是你的倩影,曙光夕阳便是你清澈明亮温柔的双眸。燕雀在电线上疏疏落落站立着抑扬顿挫的音符,仿佛相思曲在我的心里流淌。游戏在花间的蝶儿意欲阻挡经年落寞穿过时空,用美丽的薄翅铸成一道透明的围墙。迷蒙之中的雾里看花,终是水波望月的无奈。崩溃的烟雨打湿了于心不忍的绝望,红玫瑰的血红渲染了苟且偷生的晚霞;且看那淡淡的一抹残阳痕迹凸显在我们寂寞的流年。酸酸的愁绪在目光中凝结,忧伤了满心慵懒的疲惫。
停伫在寂寞的湖畔,绵绵不断的相思泪雨试图叫醒残缺的红藕香;复原粘贴她完好的影像。未用相如赋,此情此意心笔诉。寂寥如夜仿佛千军万马将我紧紧包围,透过旌旗招展的时光空隙;我看到孤独的灵魂勇敢的厮杀。沉淀下来的硝烟缕缕飘进隧洞,古色古香的暧昧晕醉在风口。喧闹的惆怅声声敲击着耳鼓,狠狠紊乱了颤动的神经。我不是在寂寞的时候想你,而是想你的时候;寂寞了那一指芳华。
只因爱你,思念无处不在;只因想你,惆怅无时不伤。寂寞花开寂寞凋零,你的眼神惹了我一世情缘。傻傻的等待痴痴的守候,难以掩饰的指尖动了静止温婉的琴弦。脑海中时时回放着往日温馨的时光,幸福神舟就在爱琴海一上一下浪漫的飘浮。秋季微冷的那一天,突然的暴风雨掀翻了行进中的.幸福之舟;打破了这温馨浪漫的意境。是谁又吹起了破碎的金光流年?是谁又落进了破碎的落寞流年?
奈何残风零落秋?都只为这如影随身的寂寞缠绕心头。一纸相思几多伤感几多惆怅?半世落寞几多珠泪抛?柔柔媚媚似水年华,酸酸甜甜幸福牵挂。倾城绝恋划出流光溢彩的抛物线,链接你我清晰的电波在宇宙间传送。左岸,我排遣不去深深思念和孤单的寂寞;右岸,你的伤感比那璀璨的烟花更孤单寂寞。漫步红尘欲偕君手联袂,孤独、思念、无奈、忧伤和沉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主题。
红藕香残玉簟秋,断断续续零落在云端。翘起足尖拈来一丝云水禅心,贴在独处的岁月;幻想它在雪山之巅悄然开放。意欲甩掉孤寂的烦恼,藏起忧伤的习惯。无法抹平你因思念我而皱起的娥眉,无法擦干你因思念我而流出的泪痕。你心依旧我情依然,刻骨的思念仿佛无形的彩虹桥梁根深蒂固的架在我们彼此的心房;谱写一曲千年不变的芦笙恋歌。触摸人间沧桑的厚重,悦尽柳陌香尘的孤独和寂寞。
不经意间,深秋已凝结在晨露里。深沉静谧的金色托起一片红色的枫叶,在崇山峻岭中摇曳落寞的情绪。摊开手掌意欲抓住散碎零落的温馨时光,砍翻孤独寂寥的黑夜。篝火旁歇斯底里的野性狂欢,大声宣泄着醉卧阑珊的不满。寂寞沙丘独跳月,诠释着人生首、腹、尾三段式的忧伤结构。彼岸桃源,无奈离殇的章回体划分成四季模式,消瘦了一弯玉兔一阕诗词一片原野一场风花雪月。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推荐阅读:
一剪梅李清照课件10-04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示例07-21
诗歌朗诵李清照一剪梅09-11
一剪梅李清照思想感情10-14
李清照渔家傲诗词赏析06-29
浅谈李清照诗词赏析10-14
《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原文赏析06-16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与赏析06-21
李清照的《如梦令》翻译及赏析08-27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赏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