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古诗(共14篇)
1.刘禹锡的古诗 篇一
关于刘禹锡的古诗
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
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
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
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
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
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
却向五云翻翅飞.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
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
听唱纥那声.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
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
长作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
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
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
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
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颭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2.刘禹锡的古诗 篇二
一、白描艺术手法运用
刘禹锡写的《竹枝词》共两组。一组是九首,另一组为二首。《竹枝词》作为刘禹锡词中颇具特色的代表,最大的特色就是带有一定的民歌特色,广泛地使用白描手法,使得语言表现通俗易懂。在《竹枝词》中民间的口语、俚俗之语都融入在其中,没有太多复杂、绚丽的辞藻修饰,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词中有一句就将街头叫卖的元素加入其中,“胡梳坠什捎家走,十个铜元拣样挑”其中“捎家走”和“拣样挑”就是小商贩在街头叫卖的话语,刘禹锡都将它们入词,使得词中充满了生活气息。白描手法的运用,让词变得不再那么艰难晦涩,人人都能够读得懂,人人都能够学得会,直白的表现出民间的人们的生活风貌。白描使得语言表现的朴素简练,突出所描绘事物的主体性特点,不重视对周围环境的渲染与烘托,不看重浓墨重彩的辞藻修饰,以简练的笔墨直白的描绘生动形象的事物。
白描手法往往就以重点的几句话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正是因为白描手法的不崇尚华丽的特点,使得其在,叙事上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白描手法运用的好,就能够表现出一种形神具备的特点。白描手法朴实地表现出民间老百姓的生活特色,让人们看到一幅广阔的民间生活画卷。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他将这种艺术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在《竹枝词九首》中之一就有“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其中“南人上来歌一曲”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一种白描的创作手法,直接用“歌一曲”来表达南人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使得在内容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通俗易懂,使得人们能够较为直接的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竹枝词九首》之六中就有这方面的体现。“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就是表现出一种对于世事的无奈,“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描绘怨妇的由爱生恨的情愫,而实际上也蕴含着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概。在词中对于“景”与“情”的描绘,都充满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作者在看到民间一排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描绘了一些失意的人和事,而这些失意的人和事成了作者自我倾诉的方式。
二、充分挖掘民俗元素
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充分地挖掘民俗素材,对民间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描绘,使得词作中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更加地贴近百姓的生活,使得他们也能够读者词重点的内容。民俗生活的丰富性开阔了词人的眼界,词人在如此丰富的民俗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以及诗词创作的宗旨。艺术来源于生活,诗词也同样来源于生活。市井百姓生活在诗人笔下,变得越加生动形象。刘禹锡善于挖掘民俗元素,充分的吸取巴蜀地区民歌元素,将其融入在诗词中,使得词作变得更加的“接地气”,词不再是“高雅”之物,而是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民间老百姓的创造力的无穷的,他们的生活状态,成为刘禹锡创作《竹枝词》的素材,这样一种对于民间文化的挖掘,为后世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禹锡与白居易作为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们诗词创造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创作。通俗易懂的《竹枝词》的创作,开拓了中唐时期词创作的风气,充分了表现了那一时期巴蜀地区的民俗生活,让人们从艺术的恶角度感知民间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在整个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刘禹锡在这一点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为宋代词创作从民间吸取养分奠定了基础,后世很多词人的创作都从刘禹锡的词中吸取了营养。对于民俗元素的挖掘,使得刘禹锡的《竹枝词》别具特色,人们阅读《竹枝词》仿佛就是在品赏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充满民间生活乐趣,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能够流传至今。
三、结语
刘禹锡的《竹枝词》在中唐词作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在创作中广泛的使用白描的艺术手法,不断地从民俗文化中吸取养分,融入了民间俚语、口语与民歌等,使得诗词中变得简单精炼,通俗易懂,对于民俗文化的渗入,使得作品别具地域性特色,为后世诗词创作的开拓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铁峰.“竹枝无限情”——论刘禹锡《竹枝词》的创作[J].娄底师专学报,2002(01).
[2]刘铁峰.骚怨情怀:刘禹锡《竹枝词》新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1(06).
[3]冯小萍.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特色[J].益阳师专学报,2000(01).
3.论刘禹锡的乐府诗 篇三
关键词:刘禹锡;乐府诗;民俗题材;开掘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63—05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歌大家,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成就昭然。正如卞孝萱、卞敏在《刘禹锡评传》中所说:“刘禹锡诗的题材广泛丰富,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前朝史事;是时事政治,还是个人经历;是风土民情,还是山川景物,都有所涉及……诗人的喜悦和悲哀、爱慕和憎恶、歌颂和讽刺,都鲜明、自然。真切地流于笔端。”[1]这种特点在其乐府诗中也表现得很鲜明,统观刘禹锡留存的一百余首乐府诗,无论是旧题拟作,还是新题创制,诗人都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地汲取社会生活营养和民歌艺术表现手法,使乐府舊题或新题,从取材视角与内容选取,乃至艺术手法,都展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新变,特别是在反映民间生活习俗和风物方面,更是超越前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
刘禹锡的乐府诗分为旧题乐府和新题乐府。所谓旧题乐府,就是唐人拟写前代题目的乐府诗。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一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2]往题即旧题乐府。新题乐府与旧题相对而言,是唐人自制新题目所作的乐府诗。胡震亨认为:“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其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又有曰引者,曰曲者,曰谣者,曰辞者,曰篇者,因有曰咏者,曰吟者,曰叹者,曰唱者,曰弄者,复有曰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乐者,凡此多属之乐府,然非必尽谱之于乐。”[3]胡氏这一界定,较为客观地区分了新旧乐府诗的创作。据此,我们从《刘禹锡集》中所录乐府诗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录的刘诗比照来看,刘禹锡旧题乐府数量不多,但内容富有新意,特别是在题材上较之唐前旧题,体现了难得的创新性开掘。
首先是对民风习俗题材的着意开掘。罗宗强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指出,中唐诗人“一变盛唐诗歌那种风骨远韵,那种多层意境,那种理想化的倾向,而转向尚实、尚俗、务尽。”[4]刘禹锡正是中唐时期转向现实生活,并在创作中展现出“尚俗”特色的杰出代表。如其收录在清商曲辞中的《贾客词》和《采菱行》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贾客词》原是由专咏商人生活的古题《估客乐》演变而来。据《乐府诗集》卷48引《古今乐录》云:“《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柞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5]是为齐武帝首创,但武帝唱的是感怀追忆之辞:“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诸。感忆追往事,意满辞不叙。”后释宝月根据武帝所唱,重作《估客乐》:“郎作十里行,依作九里送。拔依头上钗,与郎资路用。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歌中诉说了漂泊经历,还描写了与情人的依依惜别,充满着感慨追忆之情。李白也有一首同题拟作:“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在内容与形式上大致也是沿袭古题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人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以反映商人生活为主的乐府旧题《估客乐》,也从最初的“感忆之声”,一变而为针贬商贾唯利是图、与官权勾结的时事讽刺诗。刘禹锡的《贾客词》就是反映这种变化的代表作品,诗中对商人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谋取暴利作了揭示,以贬斥不义之商贾。在题引中,诗人表明了写作意图:“五方之贾,以财相雄,而盐贾尤炽。或曰:‘贾雄则农伤。’予感之,作是词。”诗歌从商人从商动机写起,说他们是“所游唯利并”。再写商人为牟利而用尽心机,对商机是“乘时取重轻”,对顾客是“心计析秋毫,捶钩侔悬衡”。为谋取更大利益,甚至不惜冒险航海远游经商。虽说他们家财万贯,妻女饰金珠垂,“妻约雕金钊,女垂贯珠缨。”富傲一方。但却勾结官权,“高货比封君,奇货通幸卿。”是靠玩弄手段谋取利益而为富不仁的人。诗人对商贾的贬斥,言婉意曲,影刺深刻。在内容上,虽不免有重农轻商之偏颇,但它突破了古题《估客乐》那种感怀追忆和离愁别怨的题材范围,赋予了诗歌更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感。
刘禹锡旧题乐府对劳动生活风情习俗也有新的开掘,如其《采菱行》就描写了武陵的采菱劳动风习。《采菱曲》、《采莲曲》六朝已有,但内容多涉艳情,表面咏采莲,实则咏采莲美女,对采莲女的艳丽和荡漾情思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如鲍照《采菱曲七首》中的二首:“睽阔逢暄新,凄怨值妍华。秋心殊不那,春思乱如麻。”“思今怀近忆,望古怀远识。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又如江洪的《采菱曲》二首所写的:“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白日和清风,轻云杂高树。忽然当此时,采菱复相遇。”[6]诗中所写主要是相思情怀,采莲劳动只不过是衬托的背景。刘禹锡的拟作没有单纯沿袭古题意,而是表现了民间采菱女的纯朴本色,并着意于当地采菱生活习俗的挖掘。刘禹锡在序引中说:“武陵俗嗜芰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白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从序言看,这首诗是对武陵采菱风俗的真实反映,而非对古题的简单拟写。诗中以主要笔墨对紧张的采菱劳动场面作了详细描写:“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挠破轻浪。长鬓弱袂动参差,钗影文浮浮荡漾。”也表现了采菱女对劳动的专注,“采菱不顾马上郎。”还描写了她们活泼、可爱的情态。“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以清新的笔调描写繁忙的劳动场面和采莲女清纯的形象,在乐府创作中应是一个突破和升华,较之唐前乐府诗采莲女形象确有不同。“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苹满衣。”这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实则形象地表现了采菱女的朴质与勤劳。“家家竹楼临广陌”,写的是武陵的居住习俗,湖畔江边,水乡人家,竹楼错落有致,景致迷人。在采菱时节,这里商船云集,酒店中商人通宵欢饮,踏歌相应,“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真实地描写了沅湘一带采菱时节的生活习俗。
以组诗的形式来反映民俗现象也是刘禹锡旧题乐府的一个创新,如其《荆州歌》。旧题《荆州乐》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有三首,其解题说:“《荆州乐》盖出于清商曲江陵乐,荆州即江陵也。有纪南城,在江陵县东。梁简文帝《荆州歌》云:‘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是也。”古辞原为七言,其本意写妇人思君之情。第一首为梁宗同题作,为五言体式,描写城里的景色:“迢递楼雉悬,参差台观杂。城阙自相望,云霞纷飒沓。”[7]第二首是李白的同题作,为七言,诗中以景物起兴,表现妾对君的愁思,有明显的复古倾向:“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飞鸣奈妾何。”而刘禹锡的《荆州歌》,虽祖古意,却有新创:“诸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青伴,乘暖着轻衣。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暮春时节,暖风送爽,景色秀美,人们纷纷乘时郊游踏青。诗中的描写充满了民俗生活情趣,语言含蓄委婉。据《岁时广记》卷一八引《辇下岁时记》;“三月上巳,有锡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饮踏青。”[8]诗人以乐府诗来反映荆州当地的春日踏青的习俗,别有情趣。后段所写“沙头樯竿”,其实是对古意“妾思君”的含蓄描写。把古意与眼前的情景融合起来,更显得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其次是刘禹锡在乐府旧题中突出了叙事艺术手法。刘禹锡的旧题乐府特别注重叙事艺术,对现实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尽量以生动有趣的画面来表现。与后世其他旧题拟作相比较,更体现出他对汉乐府叙事性经典价值的继承和创造性发挥。如在《壮士行》中,他对叙事艺术的追求就很明显。《壮士行》在《乐府诗集》中录有三首,其解题说:“燕荆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篇》盖出于此。”[9]其古意为悲歌。张华的旧题有所翻新,刻划的是慷慨赴敌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充……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诗歌令人悲慨而振奋。贾岛的《壮士吟》,为五言绝句:“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诗歌表现的是壮士的悲壮行为,一如古意。
刘禹锡的《壮士行》在格调上沿袭了张华的路子,但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具体描写了壮士与猛虎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塑造了打虎壮士的勇武威猛形象。诗人绘声绘色地叙述了打虎英雄为民除害壮举的全过程,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行。先是叙写风从虎行,猛虎咆哮的惊骇场面:“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連吼入黄茅。”然后描述壮士不为所惧,立马飞箭,一箭立毙,虎血飞溅的过程:“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最后写百姓奔走欢欣,举杯相庆。“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整首诗的叙事清楚生动,把场面和人物都写活了。
刘禹锡在叙事中对细节描写也很重视,如其《阿娇怨》就很典型。《阿娇怨》亦作《长门怨》,《乐府诗集》解题云:“《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攻文章,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作《长门赋》,帝见而伤之,复得亲幸。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也。”可知古题所写的是失宠妃子的自伤之词,历代多有拟作。如沈期同题作:“月皎风冷冷,长门次掖庭……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李白的同题作是七言:“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10]这两首古题乐府,格式虽有不同,但内容都以愁怨悲切为主,表现了被冷落而幽居深宫妃子的哀苦愁思,不离本事。就连素以豪情见长的李白,也难脱离悲怆愁的情调。而刘禹锡的同题拟作却大胆突破了本事的束缚,以细节来揭示主人的内心世界:“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诗歌以主人公移居长门宫前的一个生活细节,来表现陈皇后盼幸心切的心理活动。她以为皇上的会临幸,便精心准备,安排打扫庭院,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但最后宫女却报说皇上去了平阳公主家。叙事至此而止,没有进一步写主人公的失望和愁苦之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去思索体味。这种以细节刻划人物内心活动的叙事手法,使诗歌的内蕴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
刘禹锡的其他旧题乐府,如《步虚词》、《团扇郎》《三阁词》等,也都在叙事性和生动性方面体现了不同的特色。总之,刘禹锡的乐府旧题融入民俗题材,不拘泥于前人或同时代诗人的写作模式,大胆创新和开掘,并以高超的叙事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感情变化,为丰富乐府旧题的创作作出了贡献。
二
刘禹锡的新题乐府诗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丰富。其中最具新意的主要有三类,即反映农村劳动生活及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题材;描绘各地山水风物,表现内心情感的题材;描写婚恋习俗和地方风情的题材。
刘禹锡被贬谪远州作地方官二十余年,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既有对民风俚俗的体察,也有对农村劳动生活和风情近距离体验。因此,在其新题乐府诗中,农村劳动生活习俗和农村风物是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刘禹锡所描写的农业生产劳动场面,不仅是乐府诗中所绝无仅有,就是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中也几乎未曾涉笔。如《插田歌》、《畲田行》等诗,就是诗人在这一陌生领域中的全新开掘与尝试。刘禹锡任官连州时,对城外农民的插田很感兴趣,曾多次亲临观察,心有所感,而自创新题乐府,写下了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插田歌》。“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诗歌描写春暖花开时节,田野充满了生机,田埂平整如线,春燕来回翻飞,闪动着水光。农民正紧张而忙碌地插田,农妇身着“白裙”,农夫身披“绿蓑衣”。春耕春种虽然繁重劳累,但农家却是苦中为乐,边插秧边唱着地方俚语小曲,甚至相互嬉戏调笑。“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情调轻松而愉悦,生动地表现了田家的劳动热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其实,诗歌在不经意间还对中唐连州的农田耕作和水稻种植技术,以及农田水渠灌溉水平作了描述。在乐府诗中,像这样对劳动场景作直接描写的诗歌很难看到,大多是以描写田园生活和农村风光来抒发闲适情调与隐逸意趣。因此,刘诗能如此描写更显可贵。
《畲田行》是刘禹锡对巴蜀山区畲田风俗的直观描写。畲田是一种原始粗放而具有浓郁神异色彩的耕种习俗,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劳耕序》中曾解释说:“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侯,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11]中唐巴蜀山区的耕种习俗是当地民众所世代相传,刘禹锡有实地考察体验,故而感受深切,描写也生动。“何处好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巴蜀山区环境恶劣,百姓生活很艰难,祖祖辈辈在贫瘠的山地上耕种,形成了靠天吃饭,敬奉神灵的传统观念,就连耕种劳动,也要祭祀祈求于神灵。田是大事,事关年成,草率不得。所以,先要钻龟卜卦,卜算阴晴,祈求上天降下甘露。如卜得雨卦,才会在下雨前,把山上的树木荒草砍倒,点火焚烧。并以火光逼走老蛟,以爆竹惊走山鬼。“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然后再“下种暖灰中”,在暖灰中掘坑播种,以使庄稼茁壮生长,获得好收成。在乐府诗中描写原始的生产习俗,使人们得以认识古老的巴蜀田风俗,刘禹锡应该是最早的开拓者。
巴蜀荆楚一带的荒僻山区,历来交通不便,十分闭塞,经济文化很落后,是一片几乎与世隔绝、远离文明的蛮荒之地。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土人情、环境气候等与中原地区多有不同。这使被贬于此的刘禹锡接触到更多奇特的民风习俗,也使他的新题乐府创作具有了肥沃的土壤,创作出更多具有风俗题材内容的诗歌。如《莫徭歌》,描写的就是当地莫徭人与中原迥异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爱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诗中对莫徭人独特的市易、婚姻、居住、耕种和习性等生活风俗都作了生动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蛮子歌》描写的是当地蛮人的民风习俗:“蛮语钩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诗人对蛮人的语音、服饰、生活习性和民族传统祭祀习俗等,都有逼真形象的描写,使人们通过诗歌,也能认识了解到远离都市文明的山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刘禹锡把少数民族风物习俗作为乐府诗的创作题材,不仅大大拓展了乐府的创作领域,而且也丰富充实了乐府的内容,同时还为人们了解边远少数民族的风俗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蕴藏于社会生活中的传统风俗是最具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生活事象,也是诗歌创作的不竭源泉。刘禹锡的乐府创作之所以能独辟蹊径,超越前人,就是善于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不受固有观念的束缚,把民俗作为诗中的意象,并以人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其在《竞渡曲》中对竞渡习俗的描写,“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龙舟竞渡是朗州五月五的重要节俗,刘禹锡在题注中说:“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揖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对龙舟竞渡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以寻觅沉江的屈原影响最大。如《隋唐嘉话》卷下载:“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以南,所向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戏。”又《乐府诗集》卷九四记:“……《荆楚岁时记》云:‘旧传屈原死于汨罗,时人伤之,竞以舟楫拯之,因以成俗。’《岁华纪丽》云:‘因勾践以成风,拯屈原而为曲’是也。”[12]刘禹锡对屈原素怀崇敬之情,因此对竞渡节日特别关注。诗人对龙舟竞渡作具体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这一节日民俗。“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蚊龙得雨鬣动,饮河形影联。”端午节的沅江两岸,彩旗招展,观众如云,尽情观赏龙舟竞渡。竞赛时,但见鼓声雷动,每条参赛的彩绘龙舟都奋勇争先,破浪疾进,比赛场面盛大而热烈。“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竞舟民俗活动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所以参赛者和观赏者都十分踊跃,以至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给节日增添了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刘禹锡在乐府诗中,对沅湘一带的踏歌习俗也有生动的描绘。如其《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又如《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是巴蜀民间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要边走边唱,并踏地为节。这是刘禹锡学习当地民歌后的新创,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当地男女在月夜之时,载歌载舞,踏歌传情的迷人风情,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楚地那奇异多姿的民俗情调。
刘禹锡一生坎坷,二十多年间在不同的远州任职,生活奔波劳顿。但其中也领略到了各地的奇山异水,感受了不同的风物民情。并在乐府诗中,对各地山川的壮丽景色进行了传神的描绘。如其《九华山歌》,这是诗人途经九华山,见其雄奇高耸、神异壮美,因感慨而作,是诗人描写自然景物的力作。“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诗人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开篇就把壮美的九华山作了形象描绘,并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让人感觉到那高耸入云的九华山,似乎就是九条巨龙在冲天飞腾时,突遇霹雳雷击而轰然化为峰峦。远远看去“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辉兮江漾影。”虽然“迥秀长在无人境处”,但将来一定能以其雄姿名动天下。“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诗人以乐府歌行体的形式,把九华山写得气势恢宏,情感喷涌,使人感到震撼。在《浪淘沙词九首》中,诗人又以飞动的笔墨,描写了黄河、洛水、汴水、长江、锦江、沅江、钱塘江等江河的独特景色。在其诗中,或写黄河之奔腾壮阔;或摹洛水的碧流清浅;或绘汴水之波旋水碧;或状长江之浪急卷沙;或描钱塘江的汹涌涛声。不同的景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想象,同时还点缀以各地的风物习俗与人物情态,既赞美壮丽景色,又抒发人生情怀,在清丽的景色中,蕴含着深刻的事理哲思。如其《浪淘沙詞》之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诗人以大浪淘沙终见金的比喻,表明了对自我价值的自信。在《春有情篇》中,诗人是以拟人的手法,来描绘春天迷人的情趣:“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雨颇催发色,云轻不作阴。”诗中把花、草、雨、云都人格化了,把春天的蓬勃生机和自然精灵描写得十分精妙。在刘禹锡的乐府诗中,像这种体物入微、清新自然的描写还很多,这是诗人对乐府艺术最具活力的创新性贡献。
刘禹锡对巴蜀荆楚一带极富地域情调的婚恋习俗,也有不同程度的描写,而且诗歌格调清新健康,自然朴实,一扫六朝浮艳之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刘禹锡的笔下,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执着主动,表现出独特的求爱方式。如《踏歌词》其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声。”夜下的春江大堤,月色,年轻美丽的少女结伴而行,不时以动听的情歌和优美的舞姿来寻求心目中的情郎。为了吸引情郎,她们踏地而歌,以传情思;振袖而舞,以表爱意。但唱尽新词,唱到“红霞映树”,唱来阵阵鹧鸪声,也没有唱来心中的如意情郎。这种大胆率真的求爱方式,张扬了朗州少女追求自由爱情的独特个性。朗州少女重义多情,渴望真爱。一旦有喜欢的情郎,她们往往会以少女的纯情,在歌中尽情诉说相思;以女性的柔美舞姿,博取情郎的欢爱,共度人生的美好时刻。如:《踏歌词》其三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她们既能珍惜眼前的欢会幸福,也期望与情郎永结同心,长相斯守,白头到老。
夔州男女的示爱方式也是踏歌传情。比较而言,女性用情专一痴情,而男性则显得薄情负心。如《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清风徐来,杨柳飘拂,江水平静如练。听到岸上传来熟悉的歌声,少女的春心不禁为之荡漾。女子对爱情是一往情深,而男子却往往用情不一,“东边日出西边雨”,朝三暮四,难以捉摸。诗歌语谐双关,形象地表现了怀春少女的微妙心态。在婚姻问题上,女性最易于受到身心的伤害,当青春流失,容颜不在,就会被薄情郎所冷落或抛弃,给她们带来心灵上的伤痛。如《竹枝词二首》其二所写:“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水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看到满山的山桃红花和奔流不息的蜀江春水,女子就会触景伤怀,愁思浓浓,萦绕于心。初恋之时,女子对男子一无返顾,犹如奔腾的春江水。而男子的情感却像红花一样,虽盛开红艳一时,却很快就凋谢了,留给女子的是无尽的思绪和感伤。类似的诗歌还有如“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竹枝词二首》其四)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浪淘沙九首》之四)“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秋扇词》)等等。这些乐府诗借景言情,随物感兴,形象地表现了不同的婚恋习俗,真实地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寄望与痴情,对薄情郎君变心负情的幽怨和懊恨。在乐府诗中,能以如此清新明快的笔调,表现民间的婚恋习俗,而且道风俗而不俚,言情爱而不艳,确实为乐府描写这类题材开辟了一片清新脱俗的新天地。
总之,刘禹锡的乐府诗创作,既有对乐府旧题题材内容上的继承发展,也有对乐府新题的创制开掘,以及对诗歌体式的某些新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乐府创作题材内容的领域,为乐府诗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卞孝萱,卞敏.刘禹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263.
[2][3]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
[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7.
[5][6][7][9][10]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622-1028.
[8][11][12]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3:182-208.
4.浪淘沙刘禹锡古诗翻译 篇四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组诗作品。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下面是浪淘沙刘禹锡古诗翻译,请参考!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1,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2,碧流清浅见琼砂3。
无端陌上狂风疾4,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5,清淮晓色鸭头春6。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7,青楼春望日将斜8。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9。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10,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11,将向中流匹晚霞12。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13,淘金女伴满江隈14。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15,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16,莫言迁客似沙沉17。
千淘万漉虽辛苦18,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19,回唱迎神三两声20。
词句注释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张骞走一个多月,见到织女。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骞还。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牛郎,就中断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
2.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玉般砂砾。
4.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5.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
6.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7.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
8.青楼:旧称歌女、妓所居之处为青楼。
9.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10.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11.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锦缎。
12.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13.澄洲:江中清新秀丽小洲。
14.江隈:江湾。
15.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16.谗言:毁谤话。
17.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官。
18.漉:水慢慢地渗下。
19.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
20.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译文
其一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天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琼砂。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狂风,惊得鸳鸯逃出水中浪花。
其三
汴水往东流去,河水泛着很细水波纹,清清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春色。您看渡口流水淘沙地方,渡过人世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波浪卷着泥沙,青楼上少妇凝望春光,直到夕阳西下。衔泥燕子都争着回巢,只有那冤家就一点也不想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开满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其六
朝阳照在江雾初开小洲上,淘金女伴早已布满江滨。美人首饰和侯王金印,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黄金。
其七
八月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浪头冲向岸边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雪堆。
其八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黄金。
其九
5.浪淘沙刘禹锡古诗赏析 篇五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本诗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句意思: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词语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白话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自称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晚期著名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后任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刘禹锡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被世人称“濓溪先生”。
【赏析】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那么,这首诗是赞美银河的吧吗?不,是赞美黄河。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 刘禹锡浪淘沙鉴赏
★ 浪淘沙 古诗
★ 浪淘沙刘禹锡拼音带字
★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之一:凉州词、浪淘沙 教案教学设计
★ 刘禹锡经典诗句
★ 《浪淘沙》阅读答案
★ 宋词浪淘沙欧阳修
★ 李煜浪淘沙教案设计
★ 浪淘沙的诗意
6.刘禹锡的古诗 篇六
在人们的印象中, 李程的影响力和文坛地位其实远逊于他的两位好友兼政见不同的著名人物———刘禹锡和柳宗元。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交往轶闻却绕不开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或曰“二王八司马”事件。
公元805年, 即唐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驾崩, 其子李诵继承大宝, 是为顺宗。李诵任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 以及刘禹锡、柳宗元、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进行改革。顺宗备位东宫二十余年, 对于朝政的积弊和黑暗面看得十分清楚, 他甫一亲政就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 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 并且力图一举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惜乎行事不密、计划败露, 宦官俱文珍逼迫顺宗退位, 最终导致“二王”被贬逐, 刘禹锡、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 革新宣告失败。可以说, 在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和以俱文珍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斗争中, 李程与刘禹锡、柳宗元分别站到了两个阵营当中, 这既是现实的无奈、也是历史的选择。
然而, 出乎世人意料之外的是, 就在时过境迁的十几年之后, 李程和刘禹锡、柳宗元之间仍然保留着一份难得的友谊。论常情而言, 李程身居庙堂之高且出将入相、荣宠数朝而刘禹锡、柳宗元则仕途坎坷、身遭贬谪, 沦为落难飘零之人。由于三人政见不同、势悬霄壤, 本该视若陌路、毫无交往才对。可是, 就在公元821年, 刘禹锡由连州刺史调任夔州刺史之际, 戏剧性地在武昌与李程相逢。《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五收录了《鄂渚寄表臣二首》《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重寄表臣二首》等多篇诗文, 其中《答表臣赠别二首》这样写道:
昔为瑶池侣, 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 风雪一徘徊。嘶马立未还, 行舟路将转。江头暝色深, 挥袖依稀见。
诗中流露出对于李、刘二人的友谊愉快的回忆和珍惜之情, 酬唱和答频率之高, 实属罕见, 通过这一侧面却也反映了李程和刘禹锡的真诚交往。
根据傅璇琮先生《翰林学士传论》的研究, 认为在李程的内心深处对刘禹锡和柳宗元是怀有一定歉意的。公元804年, 即永贞二十年, 柳宗元和李程同为监察御史。后来, 柳宗元改迁礼部员外郎而李程则身居白玉堂、待诏凤凰池———入内廷为翰林学士。李、柳共事且结下文缘、友谊的起点盖始于此。公元819年, 即元和十四年, 当柳宗元在柳州任上病逝之后, 灵柩北归、途经武昌。时任鄂岳观察使的李程, 专门委托刘禹锡代作祭文、聊寄哀思。李程、刘禹锡和柳宗元因堪称杰作的《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 (《刘禹锡集笺证》外集卷五) 而被历史定格在一起:
昔者与君, 交臂相得。一言一笑, 未始有极。驰声日下, 骛名天衢。射策差池, 高科齐驱。携手书殿, 分曹蓝田。心志协同, 追欢相续。或秋月衔觞, 或春日驰毂。甸服载期, 同并宪府。视察之列, 斯焉接武。君迁外郎, 予侍内闱。出处虽间, 音尘不亏。
7.刘禹锡的古诗 篇七
据悉,惠装创立于2013年5月,是国内最早的装修平台之一。然而在如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并不出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家装平台多达200家,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深圳起家的老牌装修平台土巴兔,在上海创立的品牌齐家,还有在成都起家后到北京设总部的惠装,以及在2015年风起云涌的众多家装品牌,诸如爱空间,美家帮等,众多投资纷纷投向了互联网家装这片蓝海。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惠装“轻点,疼”虽说有些暴力,却又不失讨巧,迅速将其推到了大众面前。据悉,短短3天,获得2亿多曝光,截止被禁前#轻点,疼#微博话题量突破1.2亿,百度指数飙升10倍多,攫取近5万用户。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惠装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逐渐被人们熟知。
关于策划打脸黑家装事件的起因,惠装创始人兼CEO刘禹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件来源于3.15打假,3.15变成了每年一次的集中打假、维权渠道,虽然3.15晚会已经曝光了衣、食、住、行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但尚未揭露过传统家装市场的黑幕。而事实上,家装行业报价黑幕、报价陷阱大量存在。
“传统装修行业都是先签合同先交钱,合同上很多东西是不清晰的,普通装户根本看不出来漏洞,但交了钱各种问题就来了,处处都是陷阱。此外,装修公司那边临时组成施工队,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装修很难达到业主的要求。业主不仅多掏了钱,而且后续质量问题更是多到让人心塞,却又找不到人来负责解决问题了。”他表示,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惠装一直秉承比传统公司省40%的理念,此次惠装的打脸事件旨在揭露传统家装的痛处和价格黑幕,让广大业主知晓内情,终结传统装修的暴力时代,开启家装电商新时代。
“去中介化”则是惠装打造家装新电商模式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让商品服务到消费者最短距离。据刘禹锡介绍,惠装采用“工长模式”,让业主直达装修队,用户通过惠装APP就可以在线选择、预约工长,通过APP下订单。在原材料方面,惠装坚持F2C(工厂直达业主)模式,货到付款。
8.刘禹锡的诗歌 篇八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刘禹锡的古诗代表作品详见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刘禹锡唐诗代表作品赏析
刘禹锡代表作品精选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竹枝》诗二首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浪淘沙》三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
岂有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经典名句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三首》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同上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同上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9.黄禹锡沉浮录 篇九
1月15日,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首尔大学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其论文数据造假一事再次向民众道歉。此前,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这位曾被誉为“克隆之父”的明星瞬间陨落。
“民族英雄”的神话
现年53岁的黄禹锡,出生在韩国南部农村的一个贫穷家庭。五岁时父亲中风去世,家中六个孩子的生活全靠母亲维持。黄禹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汉城大学。然而,他没有报考大学的医学院,而是上了兽医学院。后来,黄禹锡非常幸运地得到去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的机会,并在29岁那年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又回到了兽医学院。
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为黄禹锡提供了充分展示才能的天地,从此他踏上了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之路。他的勤奋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有了回报,1995年,他研制出超级乳牛;1999年,培育出全球首头克隆牛。2004年2月,黄禹锡的科研组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各国科学界赞扬,黄禹锡也因此在韩国迅速走红。2005年5月,他再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韩国为之沸腾。2005年8月4日,黄禹锡的科研组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只克隆狗。
黄禹锡创造了奇迹,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从此,韩国媒体为黄禹锡研究成果开辟专栏报道,举国上下对黄禹锡寄予厚望,将其视为韩国诺贝尔奖第一候选人。韩国科学技术部也高度评价黄禹锡的研究成果,并于2005年6月24日将黄禹锡评为“最高科学家”。
随之而来的是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各种荣誉。韩国政府为黄禹锡提供了大约4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去年10月,韩国还专门为他的克隆研究建立了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卢武铉总统为其举行启动仪式。韩国政府有关人员透露,韩国政府还曾经试图为他争取诺贝尔奖。大韩航空公司为他提供十年的免费机票。在韩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科学家享受过如此优厚的待遇。
卵子风波
然而仅仅两年间,“克隆之父”黄禹锡经历了从“民族英雄”到“造假者”的大起大落。
事件的起因源于黄禹锡科研组发表在2004年2月《科学》杂志上的论文,题为《从克隆胚胎中提取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证据》。论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轰动。同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披露,黄禹锡科研组两名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卵子捐献者名录上,并对此提出道德质疑。一年多来,黄禹锡对各方质疑和指责不予理会。直到2005年5月,《科学》杂志又发表黄禹锡的论文后,争论再度浮出水面。
卵子风波使黄禹锡的科研伦理争议戏剧性地升级。迫于各方压力,黄禹锡不得不承认,他领导的科研组在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时接受了两名下属女研究员捐献的卵子。他说:“当时,某研究员有意捐献卵子,但考虑到她年轻未婚,没有同意。而后她又两次表示愿意捐献卵子,但都没有答应。”另一名女研究员的情况也较为类似。黄禹锡曾解释说:“在韩国米兹梅迪(Mizmedi)医院向科研组提供很多卵子时,我曾怀疑过其中一部分是不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但医院理事长卢圣一说,所有卵子都没有问题,只管专心搞科研就行,所以我没有进一步确认。”而卢圣一12月承认,该院曾向提供卵子的女性支付了每人150万韩元(约一万元人民币)的补偿金。
论文造假
事实上,2005年10月后,黄禹锡遇到的麻烦就接连不断,先是“卵子风波”导致他公开道歉并辞去一切职务,接着,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MBC)在其节目中质疑他的研究成果有造假之嫌。
早在2005年5月,《科学》杂志发表了黄禹锡的论文后,MBC的新闻调查类节目《PD手册》以一系列DNA检测结果为依据,质疑黄禹锡的研究成果,称其中一些培育出来的胚胎干细胞与患者基因不吻合。MBC说,记者是通过两名在美国工作的韩国科研人员了解到黄禹锡的研究成果有造假嫌疑的。然而,致命的一击来自研究小组内部。黄禹锡的项目合作伙伴、米兹梅迪医院理事长卢圣一披露说,黄禹锡科研组培育出的11个胚胎干细胞系中有九个是伪造的,其余两个的真实性也无法确定。然而,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黄禹锡否认了造假指控,他说:“确实成功培育出了与患者基因完全相同的胚胎干细胞系,掌握了这方面的核心技术,但疏于管理导致后来出现了很多失误。”他同时表示:“作为相关研究的总负责人,我真心向国民道歉。”对于胚胎干细胞系的下落,黄禹锡说:“今年初,干细胞实验室所在学校的临时建筑物发生了严重污染事故,致使六个胚胎干细胞系无法存活。当时我们向政府部门作了申报。”
然而,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此后公布的报告却证实:黄禹锡科研组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存在造假行为。首尔大学研究处处长卢贞惠指出,一切均非单纯失误,而是刻意捏造实验数据,“是违反科学研究基础的严重行为”。
在首尔大学公布了上述调查结果后,韩国科技部和政界都表示接受这一结论。黄禹锡本人已要求撤回2005年刊登在《科学》上的论文,并宣布辞去首尔大学的教授职务。韩国科技部也宣布,停止向黄禹锡提供研究经费。尽管如此,黄禹锡事件给韩国政府和国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短时期可能难以消除。路透社称,如果黄禹锡最终被确定有造假行为,那将是近年来国际科学界最大的丑闻之一;韩通社也认为,“那将使‘韩国’这一商标在国际社会遭受打击,韩国的国家信誉度也将打折扣”。还有韩国媒体说,黄禹锡事件是对韩国全民的“毁灭性打击”。
“高速文化”加速造假研究
黄禹锡为什么要造假?这是一个让人十分困惑的问题。一名黄禹锡科研组成员在接受MBC电视台采访时说,黄禹锡完全被迅速发表研究成果的想法冲昏了头脑。不过,造假事件揭示的问题却远非如此简单。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课题,由于它能够给研究者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利益,所以这一领域就像一个竞技场,黄禹锡则是在其中迷失方向的人。
黄禹锡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也是全社会制造的。韩国政府对生命科学的支持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论证。政府对生命科学过分热衷,助长了研究中的浮躁风气。面对黄禹锡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实现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研究,政府表现出的不是理性的审视,而是头脑发热的盲从,这已经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也助长了这种造假行为。黄禹锡自培育出超级乳牛、克隆牛、克隆狗以后,韩国各界就视他为“最高科学家”、“民族英雄”等,这种浮躁的社会气氛,对黄禹锡无疑是一种捧杀。韩国国内有人指出,这种“急功近利”的文化与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急于取得国际认可的浮躁心态有关。
这一事件还暴露出韩国的科研管理漏洞百出。根据韩国科技部提供的资料,黄禹锡科研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后,政府组建了“黄禹锡科研组支援与监督小组”。然而,该小组至今只开过一次会,这表明政府的监督有名无实。此外,按照新通过的《生命伦理法》,首尔大学应该于2005年1月成立一个伦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包括黄禹锡研究在内的生命研究,而最新消息显示,这个委员会的人选是黄禹锡亲自选定的。在这样的监督环境下,黄禹锡的造假和违反科研伦理原则的行为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10.刘禹锡的古诗 篇十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命运, 与残疾皇帝唐顺宗李诵的不幸命运紧密相连。
顺宗经过25年苦苦等待, 几次差点丢掉太子宝座, 眼看就要君临天下, 却不幸罹患风疾, 瘫痪在床, 不能讲话了。即使如此, 在他执政的近二百天里, 依然领导了著名的“永贞革新”运动, 岂料命运弄人, 他旋即被逼禅位其子, 唐宪宗李纯登基, 政局遽变, 改革瞬间失败, 改革派饱受摧折, 酿成了在有唐一代影响深远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促使唐顺宗发动“永贞革新”的历史原因, 是其老子唐德宗李适的诸多弊政引发的天下大乱。德宗生于歌舞升平的天宝年间, 少年时期目睹了惊心动魄的马嵬坡之变, 宫廷斗争的血腥与残酷, 强烈地刺激了他。即位之后, 他的聪颖敏感变成了猜忌多疑, 雄心勃勃演绎成了刚愎自用。他“长于深宫之中, 黯于经国之务”, 对国家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 弊政丛生, 民怨沸腾, 在与藩镇军阀的战争中接连败北, 最后酿成了继“安史之乱”之后的又一次大动乱, 史称“建中之乱”。
建中二年 (781年) , 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 其子李惟岳要求继袭其位, 得到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支持, 德宗拒不同意, 四镇就联合起兵, 反抗朝廷。平叛战争进行得异常残酷。德宗调兵遣将, 派怀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军平叛, 岂料李希烈与叛贼勾结, 自称天下都元帅, 割据一方, 战火迅速从河北扩展到河南。
由于军费开支浩大, 中央财政捉襟见肘, 长安米价飞涨, 国家太仓连供应皇帝与六宫膳食的粮食储备也不足十天了。为解燃眉之急, 朝廷只有巧立名目, 横征暴敛, 导致民心丧尽, 诱发了更大的动乱。
建中四年 (783年) 十月初, 李希烈围困襄城 (今河南襄城县) , 德宗急调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部救援。姚令言率五千人来到长安, 准备稍事停留, 领到军饷后开赴前线。这一天雨雪霏霏, 寒风刺骨, 将士们长途跋涉来到京城, 盼望得到一份赏赐养家糊口, 朝廷却一毛不拔, 士卒们怨气冲天。第二天在城郊列队准备出发时, 皇帝犒劳将士的饭菜, 竟是糙米烂蔬菜, 不见一丝肉星。士卒们的愤怒, 终于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踢翻饭筐菜盆, 纷纷高喊:“老子去前线卖命, 连饭都吃不饱, 太他妈不把老子当人啦!”
正当这个节骨眼儿上, 有人煽动说, 皇宫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大家赶紧去抢啊!———于是, 乱兵们擎着旗帜, 全副武装杀回京城, 等唐德宗下令赏赐时, 已经无济于事了, 乱兵如决堤之潮水, 很快涌入长安城。德宗下令禁军将领白志贞召集禁军, 守卫皇宫, 可是等了许久, 却不见一名兵丁前来护驾。原来, 白志贞乃贪吝之徒, 早把招募禁军变成了发财途径, 许多长安市井富人纷纷向他行贿, 把名字补入军籍, 根本不肯进入兵营服役。这些冒牌禁军, 怎么能守卫皇宫呢?
到了这一刻, 手足无措的唐德宗, 只好像“安史之乱”时的唐玄宗一样, 带着诸王与贵妃, 仓皇逃往奉天 (今陕西乾县) , 转眼之间, 京城长安就落入了乱军之手。乱军拥立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帝, 国号“秦”;李希烈也乘机自称皇帝, 国号“大楚”。唐军后来虽经浴血奋战, 先后消灭了这两个割据政权, 大唐江山, 已经近乎崩溃了。
唐贞元二十一年 (805年) 正月二十三日, 64岁的唐德宗驾崩, 唐顺宗李诵即位, 改元永贞。李诵身有残疾, 却雄心勃勃, 决心割除弊政, 振兴大唐。他利用任太子以来所形成的政治集团, 即东宫集团, 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
以唐顺宗为首的东宫集团, 其主要成员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二王八司马”, 即王伾、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 其中又以“二王刘柳” (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 为核心。《旧唐书·刘禹锡传》说:王叔文当时“引禹锡和宗元入禁中, 与之图议, 言无不从”。
那时候, 刘禹锡34岁, 任屯田员外郎, 柳宗元33岁, 任礼部员外郎。当上了“员外郎”, 也就为日后当宰辅铺平了道路。刘柳二人英姿勃勃, 才华横溢, 官运亨通, 前程似锦, 成了中唐时期万众瞩目的诗坛、政坛两栖明星。他们的踌躇满志、神采奕奕, 是不难想象的。
11.刘禹锡的名言名句 篇十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刘禹锡的.名句,关于其名句还有哪些呢?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5、天与人交相胜。
6、兰在幽林亦自芳。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9、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1、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2、教化之移人也如置邮焉。
13、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14、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15、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16、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17、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18、五刃之伤,药之可平,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19、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20、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
21、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22、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23、千里之缪,不容秋毫。
24、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5、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26、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27、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28、雷雨江山起卧龙。
29、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礼让汰惨急。
30、弘爱人屈己之道,酌因时适变之宜。
3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32、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33、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
34、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35、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
36、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37、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3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9、进退维谷,冰炭在怀。
40、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41、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4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3、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44、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千去。
45、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4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48、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嗤可以时久而息。
4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0、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51、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52、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5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4、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
55、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56、花红昌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7、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58、在此为美兮,在彼为蚩。
59、朝来入忘树,孤客最先闻。
60、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61、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62、空气恶浊的酒馆是罪恶的渊薮,能把贤人变成笨蛋!
63、东边日出西边南,道是无晴却有晴。
64、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12.宜城歌刘禹锡的阅读 篇十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注释】
①宜城:县名,本名率道,天宝七载更名。唐属襄州,在今湖北宜城西北。汉代古宜城则在今宜城东南。此诗疑元和十年春作于返京途中。
②孤骤:宜城驿。《纪宜城驿》云: 此驿置在古宜城内。
③荒台:驿旁有楚昭王庙及殿城。全诗校: 荒,一作花。树,一作柏。
④石碣:石碑。阳:碑的正面。
⑤靡靡:迟缓。《 王风 黍离》: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⑥宿麦:隔年才熟的麦。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 诗豪 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 汉寿城春望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的刘禹锡的诗全集栏目。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共创《忆江南》词牌。
【繁体对照】
全唐诗卷354_2【宜城歌】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13.美丽的刘禹锡公园作文 篇十三
一进入禹锡园,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高高的刘禹锡雕像。他一手抚摸着胡子,一手握着笔,眼睛凝视着远方,那样子像是刚刚写完一首豪诗正在细细的品味呢!刘禹锡身后的古典建筑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建筑典雅雄伟,非常好看。爸爸拿出相机“咔嚓咔嚓”照了好几张相呢。他说,这些建筑都是按照唐代风格建筑的。
穿过这些建筑群,我看到了一座座牌坊。有荥阳坊、洛阳坊、汝阳坊。我仔细的数了数一共十二座牌坊。爸爸说;“这一座座牌坊都是刘禹锡生前居住过的地方,每一个都代表了刘禹锡的一段人生经历。”
14.刘禹锡的诗句 篇十四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刘禹锡《望洞庭》
5.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6.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
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刘禹锡《陋室铭》
9.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0.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1.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3.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14.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5.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6.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刘禹锡《秋词二首》
17.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18.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9.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20.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21.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3.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4.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的古诗】推荐阅读:
望洞庭 刘禹锡 古诗12-29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10-17
刘禹锡的名言11-24
乌衣巷刘禹锡的赏析08-29
古代名人的故事:刘禹锡的佛缘09-20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的全诗翻译赏析08-24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自然观07-12
葡萄歌刘禹锡07-05
诗豪刘禹锡简介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