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之我见

2024-06-17

减负提质之我见(共3篇)

1.减负提质之我见 篇一

减负增效之我见

梁坤

“减负”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增效”,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减负并不是要把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业负担中的某些部分减去,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不等于不要管理。相反更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如何做到“减负增效”?我觉得“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抓好课堂教学,这是“减负增效”的根本,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教研活动。经常补充自己的知识,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应该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学生学会足够的知识,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我作为语文老师,在我的课堂上我强调两个词语:听和说。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即指通过听觉器官,由对语言的注意、感受、思维、反应等一系列过程所构成的一种语文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音乐家可以从乐曲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一个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出更深刻的思维和反应。如果对语言不能很好地进行注意、感受、思维和反应,即缺乏“听”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功夫”、要加强“听说”教学的研究,特别要从小学抓起。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二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

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身教胜于言教”。要想让学生倾听,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带头倾听。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感悟,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那么在课堂上具体怎样做呢?

1、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

2、教给学生说的方向:紧扣课文内容说;结合自己经历说;联系身边现象说。

3、提示学生说的方式:运用关联词语说;提示开头说;词语串联说;提示概要扩张说等等。

以上是本人对于“减负增效”的一点肤浅看法,总之,让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但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2014-5-28

2.减负提质之我见 篇二

一、优化作业设计, 是减负增效的重要举措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与设计作业交给学生完成是有区别的。两者不仅体现着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 还折射出教师解放自己的能力。传统的作业布置, 完全由教师做主, 教师布置什么, 学生就必须完成什么。学生听命于教师, 学生会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作业, 然而, 时间一久, 大部分学生就丧失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有了明确的作业任务, 他们才知道做什么, 怎么做, 没有明确作业, 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传统作业的内容大部分是教材中的练习题, 还有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 以及从书店购买的各类过关性习题。教师布置作业有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作业量过多, 挤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缩小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健康。有的学生甚至厌倦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情绪上抵触, 态度上消极, 行为上应付, 使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可见, 传统作业布置的内容与方式, 不仅有悖于新的教学理念, 从效果看, 也有必要去辩证地否定了。

二、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

(一) 作业设计要精挑细选

作业量要“少”。数量是衡量作业负担多少的重要标尺。作业的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当然也影响教师的工作。量少下来了, 教师就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找题, 也不必花大量时间去批改作业和讲评作业, 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案上, 使教学效果更好,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业题要“精”。教师选择题型时一定要依据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从教材和资料中选择比较新颖和典型的, 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有较好效果的题来给学生做。题型可以是选择题, 可以是填空题, 也可以是简答题和探究题等, 应不拘一格。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学生喜欢做, 有兴趣去做, 觉得有挑战性, 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 从而乐在其中。多做经典题,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难度要“适中”。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所以学生都做同一难度的题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对易的、较难的、难的、很难的题各有选取,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 做好不同难度层次的题,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

(二) 由统一性作业向选择性作业转变

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 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 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而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地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 将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变换作业形式, 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 每人搜集一道题, 题型不限, 让学生说明推荐本题的理由, 分析解题思路与过程。学生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 必须要认真阅读课本, 并回顾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重点难点, 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还可能要搜集本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相关资料, 找到有代表性的类型题, 而且只有自己先弄懂才能推荐出来。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要认真听课, 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培养了创新意识, 增添了学习信心, 同时使享受学习成为现实, 使学生成为作业的真正主人。

(三) 由单一性作业向综合性作业转变

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也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编写的容量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以及实际发展的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开发教材。在我的身边, 就有这样的老师, 把教材当作唯一资源, 作业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 每日要学生做反复、单一地演练。要求学生每天都抄写数遍课文, 做数十题目。机械的训练,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事实上, 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不在多, 而在于精, 作业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练习, 要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 由独立性作业向合作性作业转变

过去的作业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性操作, 学生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作业的。由独立走向合作, 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 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 学会合作。既然倡导学生合作性作业, 教师就要考虑完成作业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 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的结对子,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可以寻求同伴、家长、教师的帮助。从策略上, 教师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 也就是说学生很不容易独立完成, 激发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 既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也是人生的体验过程。要让学生感到, 作业是一种享受。

(五) 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就要有反馈环节

作业设计只是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上的一个逗号而已。要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就要将作业的批改同作业评价的过程相衔接。批改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 也是对作业设计是否合理的反馈。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如果作业的正确率不够高, 完成情况也不算理想, 就说明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需要调整内容和难度。一次作业, 就是一次对话,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作业的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这种平等的对话, 才能将正确的信息反馈给教师, 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推进中学作业改革, 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 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 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 技能在作业中掌握, 能力在作业中形成,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 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

3.英语课堂减负增效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英语;减负;增效

“减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代价。“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轻松,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愉快,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一、改革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具体做法是:①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自己说出的知识点就决不从教师口中说出;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结论就一定不要教师包办;能让学生对话表演的课文,老师坚决创造让学生动嘴的机会。②对于英语单词,本人放弃了过去领读若干遍让学生死记单词的方法,变为教给学生拼读单词的方法和记忆记单词的规律,并让学生回去听录音5分钟左右,大大缩短了对单词的讲解时间,也缩短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时间。③对于课文和“reading”部分,做到精选要背的内容,不必要的内容做到坚决不背,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读背任务。④课堂活动多,让学生对话、表演、学会交流是我常用的手法,学生乐于参与。⑤讲课详略得当,重点内容多训练多讲解,一般内容少讲解,超过大纲要求的内容坚决不讲解,句型、时代多变化,涉及的词汇多与新学内容有关,让学生能得到及时巩固。⑥不让英语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发现学生犯困、打盹时及时活跃课堂气氛,寻找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与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整合,生动有趣而又能达成教学目标。这些做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都喜欢上英语课。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认真学习,乐于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常的做法有:①用对比或比较的方法将有关的新旧知识点结合起来。②特地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故事。③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丰富学生的视听。几乎每节课都有与之对应的课件,有时到网上下载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有时截取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有时寻找一篇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认为:过量的是负担,适度的是动力;被动的是负担,自发的是享受。我们对作业进行了改革,变传统为开放,变被动为自主,变单一为多元,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唱响“减负增效”之曲子。

三、作业设置层次性——注重个体差异

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确保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消化好”,后进生“吃得消”,使各层次都能获得成功感。分层设置作业时,针对我们班级的情况,我把学生大致分为两个小组,A、B组。因为班级的优等生很少,平时英语能够考到90分以上的也只有一两个,所以我把及格的同学和五十几分的划在A组,其余的学困生放在B组。有的老师把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的“套餐”形式,但是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里面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自觉性比较差,懒惰的学生占多数。如果给出选做的话,估计很多会做的学生都不会去做的。所以一般对我而言,我都是把作业设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就是分层次,不同题目,适当降低难度。比如我在布置一篇阅读课文的作业时,针对A组学生,我会让他们完成文章的总结,填完整空格,A组中好的同学让他们阅读课文去直接进行填写,而基础中等的同学,我会给出单词,让他们进行选择后再填写。B组的同学,我给他们设计的是判断题和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填空式的。这样就降低了难度。而且作业反映出来的情况也是好很多,基本上没有了空白。第二种形式就是同题不同做法。像第一种中提到过的总结文章中对A组里面的两类同学的做法就是同题不同做法。还有就是在每次做英语试卷的时候,我会把题目布置得比较少,但是要求他们必须写出每个题选这个答案的原因。但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对A组的同学我要求原因至少要写70%以上的题目,而B组的则只需要写到30%以上就可以了。除了笔头作业以外,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还要设计一些口头和听力的作业,但是苦于班级自觉地同学相对较少,我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在课堂开始几分钟或者早上和中午来完成的。布置高质量的作业是门大学问。作业布置得太少,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不至于厌烦呢?这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的课题。我在以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从学生本身的能力出发,为他们设计切实有效地英语作业。

上一篇:银河镇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下一篇:人物描写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