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5则范文(精选4篇)
1.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5则范文 篇一
文言人物传记阅读相关知识一览
家世出身:名号、籍贯、家世(贫家、世家)
才能品格:孝、悌、信、智、敏、忠、正、刚、义、直、清、廉、俭、宽、仁、慈、勇、谨、慎
进学起身:汉以前---察举制:举、荐、征、召、辟
隋唐后---科举制:进士及第、中、举
官职升调:授职---任、授、拜、除、封(爵位)、赠(追封已故者)、起(民间 征
聘或罢官后授职)、简、赏
升职---擢、拔、陟(zhì)、复(复职)、进
调职---迁(升迁或平调)、转、徙、出(外放或外调)、补(任命补
缺)、调、放(贬官放逐、京官调任外地、委任委派)、改(改任官
职)
免职---谪、解、去(调职或去职)、免、革、黜、左迁、夺
兼职---兼、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署(代理)
其他---致仕(辞官)、解甲(武将辞免职)、解组(辞官)、解褐(任
职)、乞骸骨(年老辞职)
官吏职责:朝官:临朝面君---进谏、应对
起草诏令
修史参政
地方官:处理政务---公文往来、接待迎送、微服寻访
刑狱诉讼---察检旧案、平冤昭雪、决断难案
赋税徭役---减免赋税、省减徭役、课督税收
兴修水利---开渠疏水、修堤筑堰
兴学教化---移风易俗、兴办乡学
武官:带兵---勒兵整顿、赏罚分明
行军---行营起居、驻营扎寨
平叛---用计收降、武力镇压
战争---战前部署、英勇作战
人物关系:职场---上级、同列、下级(卑亢、争让、慈严)
家庭---事亲、待子、亲属、对己(孝逆、宽严、奢俭、公私、谨率)人物矛盾:正义邪恶
文言文翻译指津:
三条标准---信、达、雅
五字要诀---留(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译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词语)、增(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两个处理---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2.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篇二
蚌埠四中王蕊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灵巧多样的写作技巧。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学习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便是人物传记,且要求学习时要再读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我人物形象,体味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
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表明时间的词语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既罢,归国,„„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同样以《廉颇》为例,表明蔺相如官职升迁的语句如下: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里所说的“五个W”指的是五个用“W”开头的英语字母: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
古代写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名、字、号以及死后的封号(谥号)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记载,往往与传主的思想品行有关,尤其是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志趣爱好,体现的是传主的性格特征等,绝非多此一举之作。写祖先、父亲,其实是通过写他的家庭背景和影响,来表明他思想性格的传承关系和形成原因。写他小时候的情况,表明他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个性。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看成是这一人物传记的一个总写,下面写到的几件事情则是对这一总写的几个分写,是对这一总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化描写。从这一总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笔下的传主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
3.文言文两则阅读答案 篇三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0.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6.(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7.D(2分)
8.B(2分)
9.(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0.读文赏荷:(5分)(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1.卖油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2.《童趣》文言文阅读答案
3.文言文《临皋闲题》阅读答案
4.文言文伤仲永阅读答案
5.童趣文言文阅读答案
6.文言文阅读:《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7.文言文《管宁割席》阅读答案
8.文言文颜回好学阅读题答案
9.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4.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5则范文 篇四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修饰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5则范文】推荐阅读:
文言人物传记高频08-12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10-09
传记英语范文11-07
人物传记范文写同学07-21
高中传记范文800字左右11-16
人物传记范文1000字11-27
《约翰道尔顿》人物传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0-11
读雷锋传记有感07-31
人物传记101-05
写作 学写传记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