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2024-10-03

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共8篇)

1.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篇一

一、常用财务指标一般分类及计算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二.营运能力指标

(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

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

(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

(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指标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标

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4.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百者权益×100%

(二)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

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2.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四.发展能力指标

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4.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二、常用财务指标具体运用分析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产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产周转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比率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产权比率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有形净值债务率

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意义: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不考虑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为不能偿债。

分析提示: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4)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意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销售净利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意义: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公式:资产净利率=净利润/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5.1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是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1)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意义: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流动负债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末负债总额

意义: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5.2获取现金的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销售额

意义: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公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股数由企业根据实际股数填列。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资产总额

意义: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5.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公式: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取数方法: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指前五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和;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也从现金流量表相关栏目取数,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数;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取数;

存货增加,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数。取存货的减少栏的相反数即存货的增加;现金股利,从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润或股利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数。如果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项目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则取数方式为: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减去附表中财务费用。

意义: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达到1,说明企业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公式: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每股现金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现金股利

意义: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3)营运指数

公式: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经营应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 非付现费用

=净利润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 待摊费用摊销 + 递 延资产摊销

意义: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三、主要经营业绩考核评议指标

1、考核评价基本指标:

⑴、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⑵、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⑶、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⑷、、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⑸、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增长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⑹、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考核评价修正指标:

⑴、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⑵、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100%

⑶、成本费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⑷、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⑸、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⑹、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年末资产总额×100%

⑺、资产损失率=待处理资产净损失÷资产总额×100%

⑻、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⑼、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⑽、现金流动比率=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100%

⑾、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⑿、经营亏损挂账率=经营亏损挂账额÷年末所有者权益×100%

⒀、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额÷年初总资产×100%

3、评价内容:

⑴、财务效益状况:

A、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B、修正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⑵、资产营运状况:

A、基本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B、修正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率。

⑶、偿债能力状况:

A、基本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

B、修正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比率、⑷、发展能力状况:

A、基本指标: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B、修正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

4、其他非财务指标评议事项:

⑴、领导班子基本素质:

⑵、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

⑶、基础管理比较水平:

⑷、在岗员工素质状况:

⑸、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

⑹、行业或区域影响力:

⑺、企业经营发展策略:

⑻、长期发展能力预测:

5、企业效绩评价得分总表

根据企业效绩评价得分总表所得分数与标准值(行业、规模)相比较,来分析其优劣。

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各项指标的权重×(指标的实际值÷标准值)

综合分数=∑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综合分数应大于100)

注:根据基本指标和权数计算出基本分数、根据修正指标和修正系数计算出修正后分数、根据其他非财务指标评议事项计算出评议分数,最后计算出综合分数,与行业标准值相比较,可知该企业优劣状况。

2.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篇二

一、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分析

(一) 会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 财务报表统计数据时运用货币计量使得报表信息并未完全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

众所周知, 列入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然而在会计实务中, 企业有很多经济资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或者是受到会计管理的制约并未在报表汇总得到体现。

2. 企业会计政策运用上的差异使得企业自身的历史与未来对比、企业间的对比意义不大。

企业在不同会计年度间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不同企业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形成的信息具有极大的不可比性。对不同企业来说, 他们之间的可比性比单一企业更难达到。由于不同企业在有关存货计价、折旧方法、收入确认以及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等方面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运用比率分析法对各企业进行有目的的比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006年之前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就以上三种计价方法, 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 后进先出法计算的销售毛利比其他两种方法核算下的毛利小, 进而达到减少企业利润的目的;但是如果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或者企业购买的原材料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时, 我们可以推算出相反的结果。因此, 企业可以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想达到的目标, 充分考虑每一种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 决定采用何种计价方法。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计价方法, 国家取消此方法的一个原因正是由于该方法可以达到随意控制利润的目的。

3. 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

财务报表之上, 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目前历史成本仍然是多数国家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种模式存在的基本假定之一是货币计量且假定货币的单位价值保持不变, 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检验性。然而, 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因素使物价无法保持稳定, 有关的会计数据的相关性就会产生不准确性, 所以造成了会计上资产难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利润难以反映真实业绩, 资产负债表的某些数据缺乏实际解释, 相应的分析指标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坚持历史成本管理原则, 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 会使得信息使用者不知晓自己所面对的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 也就很难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有实质参考价值。

4.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认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在企业对外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 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 并且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其结果会使得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差较大, 进而误导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我们经常看到管理者为了修饰流动比率, 在报表日前将短期债务还掉, 日后再借回来的情况。

(二) 财务比率分析自身的局限性

1.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企业人为修饰财务比率从而误导投资者。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不同比率的重视程度不同, 比如在进行申请贷款时, 银行非常看重企业的清偿能力, 企业可能会对反映清偿能力的财务比率进行修饰, 满足银行的要求, 达到借款的目的。股东对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会比较看重, 企业也可以作相应的修饰, 改变报表比率。这些修饰通常会误导报表使用者, 使得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以流动比率为例, 企业管理者为了虚构良好的流动比率, 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一般企业的流动比率都大于1, 此时等额减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就能致该比率上升。企业可以采用推迟赊购货物、暂时偿还债务等方法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流动项目的单项变化也可以粉饰流动比率, 例如, 虚列应收账款、少提坏账;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推迟结转销售成本, 等等。这些方法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债权人若过分偏信流动比率, 债务人便有动力虚构漂亮的流动比率, 使流动比率的利用价值更低。

2. 比率分析职能对财务数据紧凑型比较, 对财务数据以外的信息没有考虑, 可能造成对实际情况的误解。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其整体状况的一个总结, 其中财务报表是用数据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除了财务报表, 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信息会在财务报告中向外公布。而比率分析由于其自身的计算和比较过程只是涉及财务数据的比较, 所以如果分析人员不注意参考非数字信息来对比率进行分析, 就会造成对报表理解的偏差, 而误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3. 财务比率指标体系结构不严密。

财务比率分析以单个比率为单位, 每一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个方面, 如流动比率只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管理效率, 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等。而这些比率分析是以单个比率为中心, 每一类比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 就导致了整个指标体系结构的不严密。

4. 部分财务比率本身并不科学, 难以达到分析目的。

财务比率分析的正确性, 离不开财务比率本身的科学性。但是, 现有流行的财务比率, 由于缺乏系统研究, 存在这较为严重的科学性差的问题。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严重问题, 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以下将对这些问题提出修正方案, 在此不赘述。

二、解决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 将各种比率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 否则难以准确地判断公司的整体情况

因为单个财务比率的意义也不大, 难以说明问题, 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一家公司的整体经营和财务状况时, 应注意将公司的财务比率与宏观经济形势、该公司所在行业、行业内的主要竞争者、公司以往的业绩这四方面的同类比率进行比较, 才能了解公司所处经济周期、在行业内地位以及相对以往, 公司业绩的升降趋势, 从而更系统地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状况。

(二) 注意非货币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因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问题, 有些是难以用货币表示的, 甚至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比货币信息更重要。因此, 要十分注意非货币性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三) 注意财务比率是否经过人为的“包装”

如前所述, 企业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 往往人为操纵会计信息, 如进行利润调整, 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或减少所得税缴纳的目的。因此, 使用者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时应该将连续多期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比较, 以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 制定正确的决策方案。

(四) 几种财务比率的修正

针对以上提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问题, 下面将提出其修正的方法:

1.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修正方法。

实务界现在采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不管税制改革如何变化, 企业的结算方式如何变化, 几十年来没有变化过。其比率的双方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但是众所周知, 中国的税制改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早已实行了增值税制。在结算方式上, 中国现阶段企业也广泛使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这就是说, 第一, 在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之间, 存在着计算口径的差异:应收账款包括了企业应该收回的销项增值税;第二, 推动企业营业收入的商业债券也不仅仅是应收账款, 还包括应收票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 应该考虑一个新的比率, 即商业债权周转率, 计算方法如下:商业债权周转率=营业收入* (1+17%) / (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票据) 。

经过以上公式的计算, 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应在实务界推广并运用。

2. 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修正方法。

与前面的情况类似, 实务界现在采用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不管企业的投资状况和经营状况如何变化, 几十年都没有变过。其比率的双方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余额或者平均资产总额。

为了解决此问题, 应该考虑将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进行改造, 分别改造为经营流动资产周转率和经营资产周转率, 即在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 分别减去短期投资和投资的经营流动资产、以经营资产来代替。

经过上述改进和调整, 有关财务比率的计算工作量将加大, 资料收集难度将增加, 但所反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其可靠性将会大大提高, 投资者和债权人被误导的可能性则会大大降低, 从而使得财务报表的可用性大大提高。

摘要: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是使用者在阅读报表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但财务比率分析也有其局限性, 这就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引发财务比率分析局限性的两个方面:比率分析方法自身和计算比率的会计信息自身的局限性作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局限性,改进

参考文献

3.财务指标分析计算公式 篇三

一、偿债能力分析数据: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100%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二、运营能力分析数据:

平均(-----)余额=(年初数+年末数)/2(-----)周转期(天数)=360/(----)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2、预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3、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4、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5、预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6、营运资金周转率(次数)=360/(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7、流动资金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金额

8、预计营运资金量=上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1-上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9、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三、获利能力分析数据:

1、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财务费用中)】/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所有者权益)×100%

3、(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额收入-上年销售额收入)/上年销售收入×100%

4、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上期利润)/上期利润×100%

4.自考财务报表分析公式总结 篇四

1、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注意:固定资产余额指的是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价扣减累计折旧后的金额

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固定资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P191)

1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公式:

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净资产收益率:

(1)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额 其中:净资产平均额=(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净资产收益率可分解为: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重

3、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100% 其中:平均长期资金=[(期初长期负债+期初股东权益)+(期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重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数)=总资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不考虑其他的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

末长期负债+期末股东权益)]/2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4、其他比率:

(1)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2)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资产平均总额

(3)流动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流动资产平均额=销售净利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4)固定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固定资产平均额=销售净利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

(二)每股现金流量(P223)

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三)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四)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五)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5.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常用公式 篇五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它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

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比率=(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事业支出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它费用)÷事业支出×100%

二、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数÷上期支出总数-1)×100%

2、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

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4、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车比重衡量行政单位小汽车占有情况。

6.财务比率分析法的矛盾与化解 篇六

一、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与化解

常见的财务分析比率, 按财务报表来划分, 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比率、损益表比率、现金流量表比率以及各表之间相互结合构成的比率等。我们知道,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起财务状况的报表;损益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显然,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项目时点值, 属静态指标;而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是项目的时期值, 属动态指标。因此, 资产负债表比率是静态指标的比较, 损益表比率、现金流量表比率以及两表结合比率都属于动态指标的比较, 它们不存在该矛盾;而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结合比率、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 它们的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则是一静一动, 明显存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充斥该矛盾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利润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资产经增加额之比等。

二、应计制指标与现今制指标的矛盾与化解

作为财务报告确认基础目前有应计制和现金制。我们知道, 前者用来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确认基础;后者则是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因此,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提供的适应计制指标, 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则是现金制指标。可以看出, 资产负债表比率、损益表比率和两表结合的比率都属于应计制指标的比较, 现金流量表比率都是现金制指标的比较, 它们不存该矛盾;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和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 其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 明显存在应计制指标与现金制指标的矛盾。该矛盾涉及的指标有: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长期负债之比、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之比、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息支出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等。

三、现行价格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与化解

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的比率, 其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常用价值量指标计算。对于指标价值量的确定, 原则上要求按采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在我国, 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因而, 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项目作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在计量单位上具有可比性。计量属性是指一个项目要予以数量化或计量的方面, 如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收入等。在一般情况下, 财务报表以历时成本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盘亏的财产、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等, 现行成本计量盘盈的财产, 现行市价计量货币性资产, 可变现净值 (低于历史成本) 计量存货等等。这样, 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就存在以现行价格计量和不变价格计量两种可能。如果比率的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分别是用现行价格与不变价格来计量的, 那么该比率就存在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比如现金比率, 分子是现行市价计量的现金, 分母是以净利成本计量的流动负债。结合具体的财务报表, 可能存在此矛盾的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参考文献

[1].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 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 2000, (4) :47-511.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 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 2000, (4) :47-51

[2].颜剩勇, 工于价值计量对象初探[J]。时代财会, 2002, (12) :22-232.颜剩勇, 工于价值计量对象初探[J]。时代财会, 2002, (12) :22-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7.财务比率分析及公式 篇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财务报表分析越来越得到企业自身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作为财务分析基本方法之一的比率分析法, 更是具有适应性强、系统性好的独特优势。它不仅能为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而且为外部信息需要者提供可靠的企业信息, 但同时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

(一)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一是财务报表的主观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一线生产、销售等部门的采集和统计, 出于确保职位、获取奖励等原因这些部门有时上报的数据并不完全真实准确, 甚至可能出现虚报、瞒报的情况。此外, 企业为了对外展示良好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会选择有利于实现自己目的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或利用其他手段美化数据, 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分析的有效性。财务人员执业能力有限和职业素养不高等原因, 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对会计法规、制度、准则的理解认识不同, 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差错和失误,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会计政策、会计方法选用的不同造成的差异性。依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不同企业在选择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时不尽相同, 同业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也会有所不同, 如发出存货计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等, 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借款费用的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等, 都可以ke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方法。即使完全相似的两个企业因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其财务报表数据有所不同, 使得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发生歪曲。

三是非货币信息在报表中得不到反映。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 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较大, 对信息使用者非常有用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非货币信息却无法获得全面的反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以知识技能为特征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财富, 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而在现行的财务分析报告中很难得到体现。我国环保法的日渐完善, 企业要严格的履行环境治理义务, 污染环境的企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 注重当前盈利能力, 更要重视环境保护治理, 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

一是财务比率指标的定义不严谨。我国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的。从指标体系看, 财务比率自身就存在不严谨的地方, 有意义不清或者定义不够科学的个别比率, 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该指标对以主营业务为主、对外长期投资较少的企业比较适用, 能够恰当地反映其全部资产的管理水平;而对外进行长期股权、债权投资的企业就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因为对外的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对一个企业的主营收入没有直接的推动贡献。

二是财务比率分析系统化的缺陷。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 每一个财务比率指标所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个方面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 缺乏全面性, 不利于全面评价企业, 往往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计算得出的分析结论, 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其他因素, 这样的结论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情况, 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

三是财务比率分析忽视了资源的动态化。财务比率分析是对于静态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属于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 其本身忽略了流过企业的各种资源的动态化, 但这些动态变化对企业进行经济预测决策却是极其重要的。同时, 不同行业的企业, 其经营特点和理念决定了它的独特性, 同一财务比率具有不可比性, 比如, 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周期长, 存货周转速度慢,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小型商品生产企业的经营周期短, 存货周转速度快,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如果忽略了它们的差异, 将两者的财务比率进行对比分析, 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

三、财务比率分析的改进建议

(一) 财务报表本身缺陷的改进意见

1. 加强财务报表的监管。

一方面要加强财务报表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道德水平, 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分工, 充分发挥企业内控监管作用。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 为财务分析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2. 加强披露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由于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较大, 因此, 在对企业之间的财务情况进行比较的时候, 必须先分析其使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的一贯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扩大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范围。

财务报表除披露财务信息, 还应该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尽可能完整的提供企业的各项经济事项, 如人力资源信息, 环境资源信息以及社会责任信息。在财务报表不能完全的反映经济事项时, 可以适当的通过附注披露能够让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

(二) 财务比率分析局限性的改进措施

1. 完善财务比率指标的定义及意义。

对于财务比率指标定义不准确、不科学的, 应该在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在实践中总结归纳更加科学、准确的定义, 形成规范, 有利于更好在财务分析中为企业自身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

2. 注重各种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

单一的财务比率分析意义不大, 不能完全体现企业财务状况, 难以说明问题, 应该根据分析的要求和目的, 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 综合运用各种财务比率系统性的分析考虑, 能够得出比较正确全面的结论。

3. 加强企业动态资源的分析。

任何企业都是一个运营的状态, 不能为了分析企业就停止企业的运营, 因此, 在运用财务比率计算报表静态数据的同时, 考虑行业的特点, 结合企业动态资源综合分析, 能够做出更准确, 更全面的分析结论。

四、结束语

虽然比率分析不能解决财务分析所有的问题, 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 但是运用比率分析和其他分析方法综合判断, 对于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改善经营管理和有利决策服务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摘要:笔者认为财务比率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 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容易对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 本文从财务报表本身的缺陷和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局限性,措施

参考文献

[1]于燕.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 2005 (3) .

[2]赵彬.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应对之策.经营管理, 2010 (5) .

8.关于财务生死比率的探讨 篇八

一、财务比率的概念及意义

数字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财务的比率分析就是延续这样的思想, 比率分析就是将一个数字与另一个数字相比而得出一个比率, 并且评价这个比率是否反映出公司的弱点或实力。财务比率分析一是纵向的期间比较, 以此确定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是否取得了改善或是更加恶化 (趋势分析) ;二是比较财务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 以此确定哪一个部门或哪一项工作表现更出色 (结构分析) ;三是横向的行业比较, 以此确定公司的表现是否优于竞争者, 最终为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正确定位。

IBM的最新广告利用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说明实时响应能力:当地震波到达时, 地动仪内部的一根立柱就会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 该方向的龙嘴随之张开, 吐出一个小铜球, 掉到下方的蛤蟆口中, 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财务比率起的也是类似的作用。

二、关于企业生死的财务比率解读

财务比率可以有很多种, 一般常用的也有十几种。实际上如果你愿意, 你可以做任意的比率计算, 只要你能明白比较的意义。比如:把损益表里的所有数字除以销售收入, 可以看出每卖出100元的产品或提供100元的服务时, 成本是多少钱, 各种费用是多少钱, 最终能盈利多少钱, 这样可以很快发现利润被哪种费用消耗掉了。

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数字除以总资产, 可以看出资产的分布情况;除以销售收入可以看出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和提供100元的服务时, 多少资产 (如存货) 被占用了, 或者多少借款被占用了。财富500强的美国公司通常用的四种财务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流动比率、负债权益比、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笔者的观点是:任何单一的财务比率不足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构建一个指标体系, 分析其风险影响程度, 才能揭示企业的生存危机。

第一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国资委对央企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是:超过70%是重点关注对象, 超过85%的是重点监控对象, 同时也是对央企高管的主要绩效考核指标。说其是生死比率是因为其直接揭示了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资不抵债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大于100%, 就应该申报破产。财富500强的美国公司最常用的四种财务比率, 排除了该指标, 而更关注流动比率, 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也就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也许是因为赔老本的企业很少的缘故。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指企业短期的可变现的权利和义务, 流动比率反映的是资产的流动性, 就是俗话说的量入为出。企业要有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一般应该是流动负债的1.5倍至2倍。在流动资产中, 去掉变现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存货外, 剩下的如现金和应收账款, 一般应该大于流动负债, 否则日常的现金流就会出现问题。这种测试方法也叫酸性测试, 好像企业的PH值试纸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 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 流动比率也一般更低。所以, 完全可以用流动比率来代替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但事实上有多数企业出现负资产, 仍未破产。除了体制的原因外, 主要是有现金流, 特别是对哪些轻资产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技术服务企业。可见, 短期的负资产不能致企业于死命。

第二个指标是负债权益比, 指全部负债占股东权益的比率。股东权益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股东的资本投资, 二是企业盈利, 借债本身并不能增加股东权益。负债权益比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结构, 显示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 所以也叫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如同它山之石, 借用好了可以攻玉, 借用不好容易砸自己的脚。负债权益比是一个敏感的指数, 太高了不好, 资本风险太大;太低了也不好, 显得资本运营能力差。在美国市场, 负债权益比一般是1:1, 在日本市场是2:1。在我国根据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重点关注的监管要求推算为2.8:1。长期贷款时, 银行看重的就是负债权益比, 长期负债如果超过净资产的一半, 银行会怀疑企业还贷的能力。德隆投资公司的资金链条之所以突然断裂,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负债权益比太高, 银行不敢再向其融资了。这个指标之所以是生死比率依赖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实现的收入规模, 二是企业的收入利润率是否高于同期贷款利率。所以这个指标只有与利润率、收入负债率综合考虑才能揭示企业风险程度。

第三个指标是利润率, 包括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毛利润率指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毛利润率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获利空间的大小。净利润率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利润率是损益表的重要指数。但是, 毛利润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净利润高, 管理成本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把当期银行贷款利率 (最新短期贷款年利率为5.4%, 中长期贷款年利率为5.31%) 作为机会成本考虑, 企业的净利润 (息税前利润) 率应该不低于6%。利润率反映企业的亏盈状况, 但亏损并不能致企业于死地, 只有持续的亏损导致资不抵债, 导致现金流断裂的那一天, 才会破产。而且利润作为高管层主要的业绩指标, 常常被操控, 多数企业的利润是做出来的, 不是算出来的。所以, 利润率还算不上高风险指标。

第四个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也叫权益报酬率 (ROE) , 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 它衡量公司股东的每一块钱的盈利, 所谓一本万利指的就是10000:1的净资产收益率。对于投资者来说, 衡量一个项目或金融产品是否值得投资, 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1 5%是很多投资者的底线。紧抱价值投资原则不放的沃伦·巴菲特最看重的财务比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他所管理的资产公司平均年收益率都在30%以上。

净资产收益率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 揭示经营与投资的关系。杜邦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唐纳森·布郎发现, 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广义财务杠杆) 正相关。

通过提高销售利润率, 加快资产周转以及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可以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从而发明了杜邦分析法。利润率低必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低, 但如果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高的话, 也可实现预期的权益报酬。

第五个指标是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涉及的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要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一般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4.5次, 平均80天周转一次 (西方是15天) ;存货周转率是6次, 平均60天周转一次;固定资产周转率是4次, 平均90天周转一次;总资产周转率是3次, 平均120天周转一次。

第六个指标是收入负债率,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叫GDP负债率, 是一国的外债余额与经济总规模 (GNP或GDP) 的比率, 用于测度一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 或一国外债的整体风险。国际公认的标准是负债率应该控制在20%以下, 即20%是所谓的“警戒线水平” (郎咸平教授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对此的观点是60%) 。笔者的观点是40%, 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远远小于利润表上的账面收入。研究人员发现, 在一般的传统企业中, 由于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影响, 现金的增长往往只是销售增长的平方根, 比如销售增长1倍, 现金只增长41%, 这与计算经济库存量的原理一样。

迪拜危机是因为迪拜达到了103%, 希腊危机是因为希腊2009年达到了99%, 美国2009年已达到了90%, 当美国达到150%时, 宋鸿斌先生在《货币战争》断言:美元破产, 2024年世界将出现新的统一货币。“黄金的重新货币化, 将使中国改革30年积累的2万亿美元的财富遭到彻底地洗劫, 相当于中国13亿老白姓为西方白干了30年。”考虑到企业创造的产值, 只有收入实现后才能转化为货币和债权, 所以用收入负债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生死更准确。它直接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联系起来, 揭示了负债占收入的比重。这就是许多企业虽然负资产但仍未破产的原因之一。这也是重要的生死比率。

第七个指标是现金转换周期 (Cash Conversion Cycle, 简称CCC) 。

CCC=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

该指标用来衡量现金的周转速度。商业活动中有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资金流动循环:现金购买库存-库存产生销量-销售带来应收款-应收款必然转化为现金, 如图1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速度。理论上说, C C C的天数是零最好, 这样就不需要用自己的钱, 至少是流动资金就可以赚钱了。如果速度太快, 该指标是负数, 戴尔电脑公司的财报公布的CCC是负数, 因为它的库存时间为零, 而应付款的时间远远长于应收款的时间。它的现金周转快到可以从中盈利的程度。它不用向外融资, 它可以借钱给别人, 或者做短期投资, 用钱赚钱。

国内一些零售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并不是靠销售商品, 而是靠赚取负利率, 一些大卖场普遍以90天为借款期限, 如果3个月的销售款不用还, 一天销售10万的话, 90天就有900万, 大卖场手中就一直有大额现金在流动, 而且销售额越大资金额也越大, 但把这部分的钱存在银行, 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存款利息。如果速度太慢, 就无法减少资产以获取现金来偿还债务, 只有通过外部融资, 而代价就是融资成本。如果放弃外部融资, 结果就是现金流断裂, 导致企业破产。该指标揭示了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减少应收款的时间, 加快库存的周转期, 延长应付款的时间, 这样可以在收入和费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提高变现能力, 用钱来赚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一个实物的正反面, 实际上平均存货周转天数60天, 也就成了CCC的健康指标, 也是企业必需的流资规模。

由于比率有时也会被操纵。一些国有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 争取早日上市, 会采用一些人为的方法, 比如大量增加贷款投放来做大不良贷款率的分母, 或者通过借新还旧的办法缩小不良贷款率的分子。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比率, 常常会被误导。好在财务报告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 要想操纵所有的比率几乎不可能。所以, 以上涉及到大小共1 1个指标共同构成了财务生死比率指标体系, 用流动比率代替资产负债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转周转率是一个实物的正反面, 看成一个指标 (第八个指标) 。存货周转率是第九个指标。以这九个指标建立起来的财务生死比率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健康指数。

三、财务生死比率的健康指标和风险影响程度

如何衡量和评价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和风险程度, 就是对这九个财务比率指标的综合应用, 如图2和表1所示。在企业经营实践中, 当一个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经营状况逐步恶化时, 可测试这九个比率超过警戒指标的可能性和揭示的风险程度评估企业的风险高低。揭示高风险的财务比率有三个:收入负债率、权益回报率、现金周转速度;中度风险财务比率有三个:流动比率、负债权益率、利润率;低风险财务比率主要是计算高风险比率用到的附属指标: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当一个企业流动比率小于2, 表明这个企业的日常现金流已有问题;加之财务杠杆超过2.8倍, 则表明债务危机出现;一旦收入负债率超过40%, 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现金流断流、企业休克的情况。

当一个企业利润率下降, 但仍有盈利, 则可以加速资产流动和提高财务杠杆, 实现薄利多销, 以保证股东权益报酬。企业仍然可以持续经营。但这样会推动收入负债率的提高, 一旦收入负债率超过40%, 则企业就到了破产的边缘。

当一个企业出现亏损, 利润率负增长, 而流动比率大于2, 财务杠杆小于2.8, 则可缩短现金转换周期, 渡过难关。

当一个企业出现亏损, 利润率负增长, 而流动比例小于2, 财务杠杆大于2.8倍, 则只能加速企业的破产。这个时候恐怕只能考虑清产方案了。

摘要:财务比率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本文解读了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 分析了当比率超过警戒指标时相应的风险程度, 认为任何单一的财务比率不足以衡量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构建指标体系, 分析其风险影响程度, 才能揭示企业的生存危机。

上一篇:坚守纪律底线人民网下一篇:高中英语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