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

2024-09-28

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4篇)

1.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 篇一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运用论文

1在当下高校中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

1.1简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即模拟俱乐部的形式,让学生在组织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现阶段的俱乐部教学主要有2种形式,分别是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其中,课内教学是指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教学者组织进行,即将这种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外教学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自主组织,或在学校以及相关学生社团的组织下进行自主锻炼,课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而积极自主的进行课外锻炼,同时,为课外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成效,值得进行推广。

1.2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从学生自己的兴趣以及意愿出发的,众所周知,高校的教学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也有更大的灵活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较差,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难对运动产生兴趣,而今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可以将相同兴趣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集体内,让在该项目中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统一指导。这样,相同爱好的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共同话题,班级内部运动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有擅长的项目和不擅长的项目,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也是因材施教,将学生加以分类,进行专项教学。除此之外,学校的硬件器材也难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进行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使用器材的冲突,也方便器材管理者进行管理。

1.3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在起步阶段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教学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项运动项目的素质,而调查显示,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者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相关理论知识等还较为薄弱,教师擅长的专项项目大多集中于几个传统项目,如:田径、健美操、足球、篮球等等。专修羽毛球、排球、网球、定向运动的教学者相对来说数量较少。而这些教师还会因为硬件器材跟不上而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其次,是学生思想观念以及接受教育模式上的阻碍,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大多数高校学生仍然保留着学习是为了考试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要让学生迈开腿、走出去进行锻炼是较为困难的,在没有考试的压力下,多数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参加某种学习或者锻炼,而俱乐部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学生的自觉性。因此,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教学中,教学者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正常开展。

2将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的措施

2.1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观念

高等院校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其科研能力的高低上,还应该体现在其对于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而培养人才,除了要注重智力培养,还要注重身体素质上的加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在体育设施以及器材上要加大购买与维护投入。除此之外,对于各种俱乐部的运营,高校也可以直接放手给学生,甚至让学生进行自主运营,实现资金的`多渠道来源。在教育教学上,不仅要开设传统的例如羽毛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还要与时俱进,开设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新型项目,例如:瑜伽、攀岩、射击等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其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新的尝试中发现自身更多的潜力。只有这样,俱乐部教学模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让学生真正得到身体素质上的提高。

2.2使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成效低下等等问题。在俱乐部教育模式下,可以进行“一体化,分层次”教学。一体化是指体育教育与其他教学一体化,避免学生的运动时间被其他专业课挤占,而分层次是指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将水平相近、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班级,从而方便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之余,教学者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势,对突出的学生进行训练,选取大学生运动会中的小裁判员与教练员。扩大体育人才后备培养,为高教体育教育做出贡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新颖性以及娱乐性,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进行终身锻炼的可能性。

2.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现今的体育教学考核大多采取定量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不周。在素质教育理念中,学生的成绩不能仅仅依靠分数决定,还要多方位、全面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例如对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运动技能的提高速度等等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合理的评价体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运动的信心,提高学生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2.4对俱乐部的运作经营体系进行完善

俱乐部的开展,最终目标仍然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对这一点一定要充分认识,不能舍本求末。俱乐部在运营过程中,应当选拔专业素质过硬、交际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管理骨干,让每个俱乐部都有相关的责任人,分层次逐级管理,实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合理配置,合理规划学生的运动时间,对学校的硬件器材进行维护和管理,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避免因学生的自主选择而出现某个项目选择人数过多的现象。在一阶段的俱乐部活动参与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反馈总结,并且为俱乐部更好的发展提出意见,方便教学者进行不断完善,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

3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仍不够成熟,其实施过程也遇到了许多阻力,但这个模式的提出仍为高校体育教学解决了一些固有弊端,许多高校体育教学者已经意识到当下教育模式的不足,并且开始积极改进。将俱乐部教学模式真正大规模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还需要社会、学校与教学者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理论知识建设,大力推广俱乐部教学模式。

2.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 篇二

排舞与国际标准交谊舞有着紧密的联系。交谊舞一般要求男女结伴起舞,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喜欢跳舞而又没有舞伴的人群。而排舞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不要求舞伴,也没有年龄限制,排成排,舞步活跃。排舞运动不仅能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同时能增强人体的协调性,集时尚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排舞已逐渐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开展起来。社会发展要求当下高校应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计划的推行和实施,给各个高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对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排舞的概念和特点

排舞是以一段完整的歌曲或音乐为伴奏,以国际流行的多元化操舞动作为舞码元素,编者按照一定的重复规律编好的一套完整的动作,是一项兼容各种风格、新型时尚的全球化大众健身运动。排舞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和多变的步伐为基础手段,使练习者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身心、塑造形体以及增强身体协调性的健身目的,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

根据排舞的定义,排舞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丰富的音乐题材。排舞的音乐选择可以是乡村歌曲、西洋老歌,可以是爵士、拉丁、华尔兹,也可以是世界名曲和流行歌曲,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可以选择喜欢和适合自己的音乐题材。(2)多元性的动作元素。排舞的舞步选择自由度比较大,集恰恰、伦巴、华尔兹、摇滚等基本舞步为一体,曲目选择有简有繁,节奏有快有慢,除了步伐的统一外,未对其它动作进行统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其多元性。(3)舞步与音乐的高度结合。每一支排舞舞曲的舞序都是统一的,都与独特的舞步相对应。不同的舞曲对应不同的舞步。(4)形式多样,易推广。排舞不受场地、器材等方面的限制,有很强的参与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排舞运动,享受排舞带来的快乐。

2 价值工程理念及其在教学计划制定中的作用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一门技术、经济、管理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为出发和归结点,从统筹功能与费用的角度,促进技术与经济、企业与市场、生产与流通、质量与成本的有机结合。它的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目前价值工程已成为我国大力推广的应用科学,不仅可以在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可以有效的运用在教学和社会领域。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即V(价值)=F(功能)/C(成本)。根据这一反应功能、成本与价值的关系式,导出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可有5种途径:成本不变,提高功能;保持功能,降低成本;既提高功能,又降低成本;稍增加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稍降低功能,大幅度减低成本。灵活而系统的运用这5种途径,综合各方因素,最终达到最好的效果。

新形势下,学校同样需要面对判断形势、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的问题。价值工程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高校构建上给出了理论指导,在指导高校构建方面,对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的指导是主要方面之一。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应用价值工程,能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教学的价值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确定培养目标和方向,通过对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各组成要素及组成环节进行功能成本系统分析,将专业课程的重要度进行量化,从而合理分配师资、学时及各种教学资源,使高校的有限资源及学生有限的学分和学时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达到即保证教学质量,又极大的节约资源的效果。价值工程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计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的市场价值。

3 排舞在高校的发展现状

排舞在各个高校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一些地区发展较为迅速,有些地区则较为缓慢,排舞发展较好的地区有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江西几个省份。上海体育学院在2007年就已经开设了排舞选修课程,全院每年举行一次排舞大赛,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形成良好的排舞学习和发展的榜样,值得各个高校借鉴学习。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排舞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

4 高校开设排舞课程的可行性

4.1 健身排舞的价值分析

研究表明,排舞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有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美学价值。排舞属于中等耐力有氧运动,大多是2~5min之间,最初的能量来源是血糖的分解,后期则是体内脂肪的氧化,持续的排舞运动能提高人体各个机能系统的活跃性,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改善机体健康状态。以下表2是排舞与其它项目的心率比较。

4.2 高校开设排舞课程应具备的条件

4.2.1 教学环境

健美操和体育舞蹈都有具体的场地要求,而排舞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广阔、平整的地面即可进行。由于排舞是伴随着音乐进行的,所以音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4.2.2 教师队伍

由于排舞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高校中大部分教师未能接受专业的排舞专业培训,排舞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可以通过对有舞蹈基础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不定期的排舞培训,使排舞教师掌握排舞训练的技术要领和理论知识,并能了解排舞未来的发展趋势。培训方式可以是学校组织教师出去参加培训,也可以聘请排舞专业教师来学校进行教授。此外排舞教师也应当通过自学不断完善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排舞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排舞课程的内容设置

排舞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排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排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排舞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理论部分和事件部分。理论部分包含内容:(1)排舞运动概念,包括排舞运动的概念、起源、发展、风格分类、动作分类、基本特征、规则变化等;(2)排舞运动的价值及锻炼原则和方法,包括排舞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社会价值、健身期间营养保健、运动损伤预防和自我监督等;(3)排舞运动与终身体育,以排舞运动作为终身锻炼项目。无论在校园或是工作后,随时组建和加入终身锻炼团队,让排舞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推进体育生活化。实践部分包含以下内容:(1)常规性排舞,即初级套路;(2)分段型排舞,即中级套路;(3)表演型排舞,即中高级套路;(4)分组创编并比赛表演。

4.4 排舞课程的教学方法

排舞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的示范、讲解。第二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模仿练习。第三阶段是互动自编阶段,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部分曲目进行创新,之后各个小组进行比赛考核。

学习初期应选择4×8拍,前后两个方向动作套路。选择以节奏简单、欢快的有氧运动为主,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学习中期,可以选择4×8拍的组合,四个方向变化动作,或是6×8拍,两个方向变化动作。对于之前学过排舞或是身体协调能力较好的学生,可选择6×8拍,2-4个方向动作变化,或是8×8拍。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身体情况确定。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5 排舞在高校试行效果的调查分析

实践证明排舞的运动特点和功能符合大学体育的指导思想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下表3是成都大学排舞课程试行半年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能够明确体育课程的学习目的。结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排舞课程的设计符合大学体育教学的原则和目标。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排舞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改进,排舞套路的编排应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应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舞曲进行教学,教学的舞曲和套路应及时更新和创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小结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高校引入排舞课程后,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排舞集娱乐、健身为一体,能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还具有健心和一定的社会和美学价值,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被列入世界几大健身项目之首。高校开设排舞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排舞课程对促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和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荣辉,王秀丽.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变迁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03).

[2]胡宝华,陆海荣.从新兴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程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J].运动,2010(03).

[3]贾珍珍.健身排舞在西安市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4]张冰妹.排舞的锻炼价值及媒体推广策略[J].中国报业,2012(02).

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引入排舞的研究 篇三

高校全健排舞现状对策1全健排舞的概念

全健排舞(Quan Jian LineDance),指编舞者按照自己所选伴奏音乐的结构,以国际多元化舞步为元素,创编成一套有方向及节奏重复规律的成套舞蹈动作。一般采用多人排成排共舞的形式,也就是排舞。它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西部乡村舞蹈,起初用吉它和拍手起舞,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舞和拉丁式的舞步,舞步多样,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以独享,又可以集体共乐的健身休闲形式,它是一种能够有效锻炼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的健身项目。

1.1全健排舞运动项目的特点

1.1.1多样性和丰富性

全健排舞融入了越来越多时尚的舞蹈和音乐素材。全健排舞在 2007年建立了全国排舞标准曲库,全国排舞委员会择优每年向全国发布60首全新的曲目,到2013年3月25日为止,已通过举办全国排舞培训班来推出了264首风格各异的排舞曲目,并配套出版了成套培训及考核教材,此外,许多国家还把具有本地民族风格特色的舞蹈和音乐元素融入到排舞中来,大大丰富了排舞的内容,多元的舞曲可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人的需求。

1.1.2 统一性和自由性

全健排舞比赛四统一原则。为确保比赛公正性,全健排舞比赛所使用的规则、舞码、音乐、中文名称必须是全国排舞委员会公布的统一版本。比赛时使用非全健排舞舞码版本或音乐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全健排舞曲目,特指由全国排舞委员会及国内外排舞专家创编或筛选并向全国发布的、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兼具有一定健心、健身、健脑效果的成套排舞曲目。全健排舞舞码是指编舞者规定的舞步动作。所以,同一支曲目在全世界的跳法都是统一的,在这个一致的排舞舞码标准下,排舞的舞者可以在世界各地享受以舞会友的乐趣,虽然排舞的舞码要求全世界统一,但对舞者的躯干和上肢动作并无统一要求,这就出现了排舞炫技,排舞炫技指利用原排舞舞码元素,提炼、编排或增加一定难度排舞动作的表演。每个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跳出自己的风格,展现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诠释,相比其它的一些健身项目,全健排舞更具自由性。

1.1.3灵活性和广泛性

首先,全健排舞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灵活性极强,除了音乐,不需要任何器材,即使没有音乐,大家还可以用拍手或吉它伴奏的形式一起舞蹈,而且,全健排舞摆脱了舞伴的束缚,可以单独跳,双人舞,还可以数十人、成千上万集体一起跳,参与的形式非常灵活。其次,参加排舞练习的门槛较低,“凡是会走路的人都会跳排舞”,另外,参加排舞练习几乎不需要经济投人,不管是身着运动服还是休闲服,甚至是工作服都能参与锻炼。

1.2 全健排舞的价值

1.2.1健心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说注意是受指向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全健排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练习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1.2.2增强记忆价值

在全健排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通过全健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

2高校开展全健排舞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1高校开展全健排舞的现状

目前,全健排舞在高校里逐渐开展起来,将成为高校体育里的主要教学内容,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投入到学习排舞的热情之中,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虽然全健排舞已进入高校,但是,发展非常缓慢,本文从江西省高校排舞开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找出影响排舞在高校中发展的主要因素:(1)重视程度方面,宣传力度不够,校领导对排舞的认识和认知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校领导和学生也是通过观看社区广场的排舞,才有了初步的认识。(2)师资队伍方面,女性排舞教师明显高于男性教师,排舞专业的教师大都是从其他专项转变过来,非常缺少专业排舞教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潜力。(3)教学方面,普通高校排舞教材运用范围小,多以实践教材为主,理论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缺少创新,考试内容不全面,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4)场地设备方面,普通高校教学场地简单,场地设施较差,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对场地和设备表示不满意。(5)课外活动方面,普通高校开展情况不乐观,大多学校对课外活动开展排舞运动没有意识,开展排舞的高校大都是自发组织,缺少教师的指导。(6)排舞的群体参与方面,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总体参与人数相对其他体育项目较少。(7)团体组织活动方面,校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也没有把排舞更好的运用大型表演活动中。

2.2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1)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组织活动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如南昌大学在2012年校运动会开幕式上由全校23个学院组成的23支队伍每队24人集体表演全健排舞《我相信》,列为健美操比赛的规定项目,纳入校运会团体总分,校领导坐在主席台观看,这场面规模之壮观,振奋人心,扣人心弦,令所有人感到满意,激发了很多学生想学习排舞。(2)师资队伍应加大,提倡男女都学习排舞,体育课男生也要开设排舞选项班。建议学校要经常派送教师去参加这个培训班学习,不断充实新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学校应该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改造场地设备,让排舞课都进室内馆里上课,有镜子、能穿美丽漂亮的服装,这样才能提高上课的积极性。(4)组织安排好课外活动,成立全健排舞俱乐部,加强组织联赛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

3结论

学习排舞可以娱乐身心、强身健体、促进沟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全民健身的进行,同时对人们锻炼身体和缓解压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所以,解决好影响全健排舞在高校开展的主要因素,加快全健排舞在高校的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燕.排舞的健身价值与学校推广的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2008,(04):46-47.

[2]张文英,吴步阳.从全民健身视角审视排舞的发展前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40-141.

4.普通高校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 篇四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上一篇:律师授课介绍词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