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2024-11-01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共8篇)(共8篇)

1.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篇一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宣政办发„2006‟23号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区长副区长工作分工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各区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区人民政府实行区长负责制,副区长协助区长工作。现将区长、副区长工作分工通知如下:

区长王刚同志领导区人民政府全面工作。负责财政、规划、审计、监察、街道、机构编制、重点功能街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和2008年奥运会相关方面工作。

分管区政府办、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区研究室。

常务副区长王永新同志协助区长负责区人民政府常务工作,— 1 —

协助区长负责机构编制、重点功能街区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负责综合经济、发展改革、教育、科技、人事、统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建议提案办理方面工作。

分管区发改委、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国资委(区国企监事会)、区统计局、区信访办、区方志办、区信息办、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发展服务中心(筹建)、区行政学院。

协助区长分管区政府办。

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区直机关工委、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

副区长杜灵欣同志协助区长负责街道和2008年奥运会相关工作。负责城市管理、交通、劳动保障、外事(港澳)、档案、保密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工作。

分管区劳动保障局、区市政管委(区“08”环境办)、区环保局、区外办、区街道办、区人防办、区城管监察大队、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宣武交通支队、区保密局、区档案局(区档案馆)、区园林局、区环卫中心。

联系区武装部、区文明办和驻区各部队。

副区长王瑞珠同志协助区长负责财政工作。负责税务、卫生、体育、人口计生和药品监督管理方面工作。

分管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人口计生委、区体育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药监宣武分局。

联系区红十字会、国税直属税务分局和驻区金融机构。

副区长税勇同志协助区长负责规划、重点功能街区建设和文 — 2 —

化创意产业工作。负责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文化旅游和文物方面工作。

分管规划宣武分局、区建委(区房管局)、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国土宣武分局、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心。

联系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区文联。

副区长范宝同志负责公安、安全、消防、司法、民政、民族宗教、侨务、社区建设和双拥方面工作。

分管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民宗侨办、区法制办、公安宣武分局(消防支队)、安全宣武分局、区综治办。

联系区台办、区残联和区侨联。

副区长李岩同志负责商务、工业、市场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民营经济和对外联络方面工作。

分管区商务局、区安监局、工商宣武分局、区质监局。

联系区工商联、区私个协和友好市区及外地驻京办事处(联络处)。

区长助理谢全林同志协助常务副区长分管区发展服务中心(筹建),兼任区外办主任。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2.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篇二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 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 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1]。南京各所中学在把“每天运动一小时”落实到实处的同时, 又根据《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要求“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2 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南京市玄武区各个学校都在有声有色的开展和开发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2.1 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正确的目标和依据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修正, 使之更符合学校的需求,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很多学校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时, 只依据国家关于校本课程的政策和地方关于校本课程的要求制定计划, 没有体现国家课程具体化和体现学校追求课程个性化的需要;没有把学校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作为依据。

2.2 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校本课程培训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教师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校本课程开设了许多年, 有些教师仍处于被动的执行状态, 只不过由过去的执行国家的和地方的课程计划变成现在的执行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没有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没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有些教师还不清楚校本课程的概念, 或理解的较为片面。

玄武区教委以及学校缺乏校本课程的培训, 现在最常见的形式是校级公开课、观摩课, 形式较为单一。利用网络、组织专家进行讲座或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等形式很少使用。新的培训方式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 由专家协作指导, 教师主动参与, 以问题为导向, 以反思为中介, 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倡导基于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2.3 场地器材不足以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体育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场地器材, 玄武区很多中学的运动场地比较小, 有的甚至连一片正规的田径场都没有。近几年玄武区财政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 修建了塑胶跑道, 添置了运动器材, 这在安全性大大增强, 但面积小的现状却无法改变。

研究显示, 学校的运动器材是充足的, 比如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等, 由于场地的限制使一些器械闲置, 形成较大的浪费。学校在开发一些球类项目的校本课程时, 往往是少数学生在运动, 大部分学生当观众。

2.4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将“以书本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学校和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关注学生的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 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 改变了教师被动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具体内容的局面, 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的“教书匠”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决策者”[3]。

研究发现, 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安全第一”, 许多教师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名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仍按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的主动性, 没有调动起来,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 以学生为中心就无从谈起。

2.5 体育校本课程过于关注特色

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必然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研究发现:很多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时, 首先考虑的是别的学校有没有开发过, 其次考虑的是这个项目有没有特色, 最后才考虑能否适合学生的发展。这显然违背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就造成了别的学校开发过的, 即使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也把它放弃。

3 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对策研究

3.1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依据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体现五个目标领域, 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知道营养和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3.2 提高体育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2.1 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促使体育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 即体育教师是: (1) 实现课程标准的决策者; (2) 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 (3)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 (4) 体育教育研究者; (5) 终身学习者。这一要求提高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 同时对教师又是一次挑战。要改变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必须通过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 体育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他的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将对课程改革起着关键的作用。强化课程意识, 转变课程观念是体育教师有效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基本前提[4]。体育教师要通过自学和参加校本课程的培训, 提高开发校本课程的水平, 教师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 国家、地方和学校并存的课程观, 教师即是课程的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究, 逐渐提高课程理论水平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 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

3.2.2 加强体育教师科研开发能力

英国的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腾豪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 必须让教师从事课程研究和编制工作, 使教师把教学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5],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就是科研活动的过程。

在中学,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重, 教师都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参考书, 并且考试都是统一的标准, 因此教师没有创造激情。如今,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必须体现“校本化”, 依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本校的学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其他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不能生搬硬套, 因为学校之间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只有在本校的基础上开发的校本课程才适合本校的发展。

3.3 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

采用各种办法扩大运动面积, 这是学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玄武区财政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加大, 场地条件有所改善。比如十三中、九中合并了几所学校的同时, 在城郊建立新的分校, 有效的增大了运动面积。比如梅园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建立了多层的运动场馆, 在增大运动面积的同时又解决了下雨天没法上体育课的局面。

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 在每天的1的小时的运动时间内, 没有必要区分运动区和教学区, 把所有能用的地方充分挖掘出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进行一些占地比较小运动项目。

3.4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纲要的撰写、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的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5 开发符合学校特色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

在开发过程中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尤其是大中城市更为明显。但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肥胖型、瘦弱型的青少年比比皆是, 身体素质不均衡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一线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 根据学校的资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 探索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方法, 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摘要:以教育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 对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市玄武区中学都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但校本培训机制不完善,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 场地小器材不足, 开发的内容较少, 组织形式较单一, 没有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价值, 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校本课程对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没有以人为本, 也没有较好的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习领域目标”, 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南京,玄武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27 (4) :12-13.

[2]胡承志.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1) 125-127.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6.

[4]杨占明.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体育教师的素质准备[J].湖北体育科技, 2005, (1) :16-18.

3.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卫生局委员会 篇三

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卫生局委员会 北 京 市 宣 武 区 卫 生 局

2009

年12月24 日

【业务工作】

宣武区迎接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验收 12月15日,宣武区接受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检查组验收。此次检查是在区县验收的基础上对辖区的两所学校进行考核。检查组查阅了相关文字资料、查看了校园环境、卫生室设施、学生常见病干预等,现场还考核了学生和老师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检查组对两所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认可,认为学校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得力,切实把健康促进学校理念落到实处。

12月18日,宣武区召开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联席会,对近两年开展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截止到2009年11月,宣武区共有29所学校获得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称号,占全区学校的61.7%,目前又有15所学校申报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宣武区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深度、广度上不断拓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内涵,使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扎实推进。(疾控中心)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地下空间经营场所卫生监管近日,宣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地下空间经营场所的卫生监管。一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地下空间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全面部署检查工作。二是细致摸底排查辖区内利用地下空间是否存在无证经营的餐饮服务、住宿、二次供水经营单位,是否存在擅自改变经营条件而造成安全隐患等违法行为,全面掌握辖区地下空间的经营使用情况。三是建立明细台账,积极落实整改,对 排查中发现的卫生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处理,做到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四是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协调沟通配合,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宣武区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培训 12月14日,疾控中心举办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关知识培训,辖区18家医疗机构的45名医务人员参加。疾控中心从国内外的流行趋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方面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做了全面介绍。为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培训还着重强调了城区医疗机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控要点和注意事项。此次培训加深了医务人员对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认识,为此类虫媒疾病的防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疾控中心)方便居民 服务社区 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魏染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慢病药费的报销工作。从12月份起手工书写录入发票改为电脑录入,医务人员用休息时间提前学习录入相关工作。目前来站上报销的人数逐渐增多,有的患者一次报销100多张单据,每张都需要录入系统,而且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都需要重新输机,工作量较大。医务人员为了不耽误病人报销,不辞辛苦、加班工作,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深入开展2009工作检查近日,宣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2009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检查考核方案,全面部署考核工作。二是各部门根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量化指标体系》的考核内容,逐项对照筹备,积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三是领导小组用为期一周的时间深入各部门,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抽查书面档案资料和卫生监督工作平台数据,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四是现场反馈,及时与各部门沟通情况,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是通报检查结果,召开中层干部会,对监督执法制度、监督执法工作和科 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年底前完成整改。六是各部门以考核为契机,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疾控中心对辖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再动员近期,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将延期至2010年1月15日。疾控中心于12月17日对接种工作进行了再次培训,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结合接种工作进行辖区疫情防控情况的摸底调查并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中心将继续本着安全接种的原则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覆盖率,保护辖区居民健康。(疾控中心)

市社管中心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研 12月15日,北京市社管中心调研组到畅柳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健康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调研组通过系统抽取了200户、600余份健康档案,对其中的基本情况、慢病控制率、综合管理率等进行了现场核查。通过此次调研,为制定健康档案管理办法提供了有力数据并为社区开展好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做好医保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准备工作 12月15日,北京市医保中心对宣武中医医院的医保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准备工作进行了现场认证验收。经过医保中心有关专家的全面检查与考核,医院各项工作指标都达到了验收标准,顺利通过验收。为做好医保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工作,医院开展各类培训13次,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改造工作。医院将继续做好此项工作,把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提供给患者。(宣武中医医院)

积极开展监测 加强食品安全 自今年3月,区疾控中心正式纳入北京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单位后,中心结合宣武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宣武区监测计划,积极开展辖区内样品采集检测工作。截至2009年12月份,疾控中心共采集检测样品283 件,圆满完成了2009年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疾控中心将继续扎实做好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预警,为建立宣武区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网络预警提供依据。(疾控中心)

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家庭保健员健康培训

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第三期社区家庭保健员健康知识宣传培训。此次培训聘请友谊医院专家进行讲座,共有108名家庭保健员参加。老师深入浅出地从几方面详细讲解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号召居民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讲座还就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自我防控知识进行了讲解。

(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宣武区完成健康档案评价调研现场调查 按照北京市健康档案评价调研工作的整体部署,宣武区于今年5月开展健康档案使用情况抽样调查,抽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调研。采用现场调查、问卷测评及小组访谈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经过调研,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为下一步调研报告的书写奠定基础。(社管中心)

【党建工作】

倾听百姓意见 提高服务水平近日,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访谈和满意度调查,专门听取了居民对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访谈中居民普遍反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已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社区站点的布局上趋向均衡化,方便居民就医。居民纷纷表示通过沟通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中心也对居民的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便继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宣武中医医院召开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 12月16日,宣武中 医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大家畅谈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的自身问题并开展了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区委第四指导组对民主生活会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医院通过这次会议有所收获和提高,让宣武中医院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宣武中医医院)

学习科学发展观 医疗服务上水平近日,妇幼保健院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再部署。医院将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学习交流会、学习实践活动知识竞赛,使各项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医院将深入查找并及时解决问题,使医院的服务水平、医疗质量、奉献意识再上台阶、上水平、上层次,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百姓得实惠。(妇幼保健院)

【简讯】

近日,区妇幼保健院后勤增设晚餐,食品样式较多,为值班医护人员及广大住院病人家属提供了方便,受到大家好评。

(妇幼保健院)12月18日,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100多名离退休人员举行新春联谊会。(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月15日,区妇幼保健院召开学习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妇幼保健院)12月21日,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对全体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

(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篇四

发布日期:2015-05-26

2015年玄武区小学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玄教〔2015〕73号

各小学: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合法权益,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5年我区小学入学工作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报名要求

1、新生入学年龄应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生),任何学校不得招收不足6周岁的儿童入学。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批准。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视不同情况放宽到7周岁或8周岁。

2、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一致的,可正常报名。原则上每套住房六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在施教区学校就读。

(1)属下面情况之一并持有相应证明材料的,按正常入学办理: ①儿童户籍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一方,并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父母离异,儿童户口随法定监护人,并在施教区常住。

②儿童户口单立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其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

③适龄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即随父母户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落户,其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未分配住房,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

(2)适龄儿童为现役军人子女,且监护人及适龄儿童户口在我区部队房屋并实际常住的,可以按正常入学办理。

(3)拆迁家庭子女按以下要求入学报名:

①拆迁家庭未安置或未购买新房的,在原施教区小学报名。

②已安置或购买新房且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应到安置或购房所在地的施教区小学报名。

③所安置或购买新房已交付但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凭相关证明材料,由安置或购房所在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3、各学校要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入学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动员工作,依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相关工作要求,注意尊重家长和孩子意愿,妥善安排残疾儿童到施教区学校随班就读或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任何学校不得拒收施教区内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学。

4、依据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规划〔2015〕28号)要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区公办小学就读,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区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或暂住证;

(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

(4)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5)随迁子女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证件。

符合以上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携带相关材料,于7月4日,统一到指定报名点报名登记,待我区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完成后,统筹安排就读,不参加电脑派位。

5、集体户或户籍空挂且家庭无房产等其他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就读,不参加电脑派位。

二、招生办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好地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据《南京市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宁教〔2015〕18号)文件精神,采取控制热点学校招生规模、空余学额实行电脑派位等方式,确保2015年小学免试就近入学符合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

1、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学位。施教区内适龄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应在规定日期办理子女入学报名手续。逾期未办理报名手续及报名登记工作开始后,适龄儿童家庭住房或户籍变更的,由学校登记情况并报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2、区内热点公办小学空余学额实行电脑派位。全区小学新生统一报名登记结束后,根据小学招生计划及新生报名登记等情况,确定并公布有空余学额的热点公办小学名单及电脑派位计划。

符合正常入学条件的本区适龄儿童,可在报名登记的施教区小学申请参加区内1所实行空余学额电脑派位热点公办小学的报名。参加电脑派位的适龄儿童,监护人须填写电脑派位申请表并签字确认,逾期未报名的,不得补报。申请电脑派位报名人数超过学校空余学额数的,实行电脑派位、等额录取;申请电脑派位报名人数未超过学校空余学额数的,实行全额录取。凡不符合正常入学条件,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不参加电脑派位。

3、对以下对象给予适当照顾: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模及对玄武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子女等。

三、时间安排

各小学要严格按照本办法精神和相关工作会议要求,精心制定工作计划,严格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全区小学招生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在招生报名前,要公布施教区范围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1、5月30日至31日,玄武区户籍新生报名登记。适龄儿童监护人应到施教区学校为适龄儿童报名登记。报名登记时须出具监护人及适龄儿童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及儿童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证明)。适龄儿童监护人应确保相关证件的真实有效,如有隐瞒,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其正常入学资格,并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就读。2、6月7日,公布区内实行电脑派位的热点公办小学名单及电脑派位计划。3、6月14日至15日,符合正常入学条件的小学新生填报电脑派位志愿。4、6月28日,区内热点公办小学空余学额电脑派位。5、7月4日,符合政策条件的区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指定报名点报名登记。6、8月10日前,学校向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将新生名单张榜公布。任何学校不得让学生提前或推迟入学。7、9月30日前,学校完成新生学籍注册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小学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2、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若施教区内实际报名学生数与招生计划数不符,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前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区教育局申请,经审批同意方可调整招生计划。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不得以各种学科竞赛成绩作为依据进行招生;不得提前签约录取学生;不得分设任何名义的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不得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

3、区教育局将适时对招生情况进行督查,发现违规招生、违规收费行为的,一经查实,坚决查处,取消相关学校和个人的评优、表彰、奖励资格,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凡属本施教区内发生的有关招生矛盾和入学问题,学校要及时、主动、妥善地处理,严禁推诿,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本办法由玄武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玄武区教育局 2015年5月26日

5.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篇五

——北京宣武培智学校的参观心得

2014年4月 10日,我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一种内心的冲动,到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参观学习。走进到宣武培智的校园,迎着春天明媚的阳光,零距离接触这里诗情画意般的校园文化,感受他们在管理、课程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成效与做法,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思路拓宽了许多。

以“以爱育爱”为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以“我爱学习,我爱生活”为校训的宣武区培智学校,处处体现着“有爱无碍”的人文关怀。走在这里的校园,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说过:“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宣武区培智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这里校园面积不是很大,但幽雅洁净,校园随处干净整洁、美丽大方。尤其是这里环境布置,别具一格,温馨务实。学校整体布局以“社区化”为主题,各分区既具有独立风格又相互辉映。你看,灰色平房区的学习社区、蓝色平房区的生活社区、绿色平房区的康复社区、橙色平房区的服务社区,组成了这里亮丽温馨的校园环境。不管是各社区,按春夏秋冬来布置各个楼道、墙壁处处是课程,校园文化中无处不渗透着生活知识、浸润着爱的教育。他们以这样无声的方式于无声处创造着文化建设和“无碍校园”。宣武培智爱的教育不仅体现在“无声”处,更体现在“有声”处。他们一直执着致力于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爱”的能力。教育科研培

训、师德师风培训,通过培训内容的经常化、常态化提高教师基本功。通过“科教研室设置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实现校本研究的科学实施,并收获了累累硕果。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他们获得的课程成果有:141篇论文、案例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11篇获市级奖项34篇获区级奖项;17篇课程成果在《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而且不断涌现“教坛新秀”,教师基本功荣获嘉奖者。这里成果,没有学校领导班子精干务实、坚持不懈的带头培育及钻研,没有教师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及投入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在这里,每一分子都在各自的岗位,在每个环节充分地、恰到好处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以此实现了学校管理的高效运行;学校的教师队伍工作扎实、敬业爱岗。有人说:“有了好领导,就有一所好学校”。正是因为这些领导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们,教师们自觉地做好份内份外的事。

“加强课程建设”是宣武培智的重头工作。基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基于学生需求、基于家庭的期望,根据生活化教育理论、个别化教育思想、建构性教育理论以及支持性教育理论,他们确定了以“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为背景的课程建设。个别化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个别化课程内容与方法策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生活化课程他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选择教学主题,并模拟生活环境和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一体化的课程价值追求在于学生的教育训练、康复训练、就业指导、休闲娱乐等整合一体,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四者结合。将智障儿童融入社区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教育及训练。课程建设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在这些课程目标及课程网络的统领下,课程实施得以有目标、有计划、可持续发展。课堂目标的制定以“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为原则,确定班级教学方向及个体教学重点。在课程实施中进行集体教学、分组分层教学、个别训练以及家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我想,基于特殊儿童接受能力欠缺,学习能力及生活技能有限,个体差异大的特点,“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课程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必然的课程定位。但是真正要做好课程的实施,将课程目标融入到各个教学领域及环节,没有特殊教育领导人前瞻性的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锲而不舍的追求及奋斗精神,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者集体群策群力,坚持不懈并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是难以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的。

走进宣武培智,就是走进学生生活的各个社区。这里不仅满足于课程建设,课堂实施,更通过无处不在的模拟社区化环境培养学生的社区生活经验及能力。他们把从生活中来的问题搬到校园,模拟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技能体验各种社区生活。更重要的是,宣武培智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内容,如校内模拟超市、医院、家居生活、社区生活等,并结合实际,将学生带出校门,体验社区生活,如综合商场购物活动、快餐店点餐、乘坐地铁等。而细化的课程

内容,即是为完成社区生活需要的能力服务。他们采用主题教学,细化的知识点最后再整合成到主题活动所需的能力。处处为学生“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区”考虑和着想。

宣武培智的职业课程对于开展职业训练的学校也非常有借鉴价值。他们的职业教育模式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开展。对智障学生加宽专业课和基础课,培训职业知识与技能,合理调试职业训练模块内容,培养学生以适应社会生活自理、参与社区、掌握专业职能的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学生技能。

宣武培智是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以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及需求进行设置及实施。学校发展至今天,是一所有“宽度”、有“高度”、又有“厚度”的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宣武培智,我们不无感觉自己也变得有了更多的“厚度”,把这里的工作理念,这里人的工作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路必将走得更顺、更宽。因为我们需要科学、务实的课程建设,需要敬业、钻研的特殊教育精神,更需要有一股不放弃、不停歇的勇气及脚步。

在参观学习时,我始终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敞开心扉去凝视、去倾听、去交流、去捕捉、去汲取。我始终不忘对照自己和学校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吸收别人经验,寻求加快教育发展的良计妙策。收获多了,反思也随之多了:

反思一:办好一所学校,学校管理是关键。

孔老夫子早就告诫我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就包含着这个道理吧!管理者要做一番实事,就要对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引领,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应将教师吸引到学校管理中来,建立教师愿意共享的远景,并提供通向未来的桥梁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感染全体师生,让文化环境成为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另外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激励能使管理这个湖泊具有源头活水和美丽的涟漪,当然激励除了物质激励以外,还有环境激励和精神激励。

反思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升华。

宣武培智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培养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人作为发展目标,秉持“以爱育爱,有爱无碍” ”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和熏染教师“爱学习、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抓活动、重实践,培养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区生活能力。开拓出了学校勃勃发展的局面,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令人鼓舞。由此,我想,我们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实际,努力打造品牌,树立起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三: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动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和发展的重要指南,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是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工作力度,坚持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题实验研究为重心,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核心,不断推动学校向纵深发展。认真分析宣武培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重视。学校校长参与主研,全员参与。二是方案具体,措施落实。从计划制定、资料收集、具体个案记录、论文撰写都有完善的安排,科研工作材料非常齐全,并且学校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目标,并把此项工作与评优评先、评职称、考核挂钩,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几年的坚持,许多教师硕果累累,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极高。

反思四:教育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宣武培智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开发到课程的具体实施,宣武培智事无巨细,环环相扣,从学生生活及实际出发,永远不离开科学、务实、有效的宗旨及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自信而坚定。

6.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篇六

2009年,区商务委以“安全生产年”为主线,按照“平安北京”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市商务委、区安委会指导及有关部门大力配合下,深入开展“三项行动”,进一步推进行业监管部门和经营单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努力夯实全区商务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障基础。全年我区商务系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国庆平安行动”目标,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我委组织开展了各种专项行动,制定各类方案、预案12项;举办三期安全生产培训班,151个规模以上商业系统企业参加,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率100%;向辖区内商务系统企业共发放各式宣传材料15000余份,实现了对全区3200余家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宣传的全覆盖;包括市区领导带队在内的检查1070人次,共检查商务系统企业371家次,发现隐患462项,已整改445项。整改率达到98%;填写检查记录386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5份;成立了15个安全生产促进组,依托促进组组织企业自查互查300余家次,开展应急演练300余家次;搭建了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发送安全信息3000余条;成立了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招募登记首都治安志愿者1028名。

一、2009年商务行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一)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大规模安全生产培训活动。6月份,利用安全生产月这一契机,我委联合区安监局、区消防支队、区公安局组织规模以上商务系统开展了两次集中培训,参会企业共130余家,市商务委领导和李岩副区长参加培训动员会,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要求;9月,我委组织国庆庆典重点区域大栅栏西街内规模以上企业全体从业人员,及规模以下商业企业负责人百余人进行了开街前安全生产培训。

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接待企业群众咨询300余人次;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我委还与辖区规模以上商务系统企业签订了《宣武区商务系统经营单位维护商业系统安全稳定,实现平安北京行动目标责任书》,根据要求,区内规模以上商务行业企业均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签订了责任书,华堂右安门店、全聚德和平门店等多家企业更是与每位职工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

三是组织多形式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我委共接受企业和群众咨询8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0余份。例如2月组织了“加强安全生产、规范促销行为”宣传工作;4月以两个《规定》实施两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8月为深入开展“国庆平安行动”,对全区1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和3200余家规模以下企业下发“致商务系统行业的一封信”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宣武区商务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国庆平安的通知”等。

四是评选商务系统内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进一步推进宣武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倡导先进安全生产经验及理念,根据一年来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我委对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先进单位以及朱斌等15名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彰。

(二)商务行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开展情况

2009年,区商务委通过企业自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保证了辖区内商务系统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庆平安行动。按照市区各项工作部署,09年我委开展了雷霆行动、夏季火灾隐患检查专项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共计12项。特别是2009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盛典年,区商务委全委动员,以商务行业“国庆平安行动”工作为主线,结合商务行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合围攻坚行动”、“护航行动”和刀具下架等专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以全时段覆盖、全范围覆盖、全责任覆盖的工作标准,推动我区商务行业落实国庆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维护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通过各类专项行动,我委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达到了良好的震慑及督促效果。

二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年出动包括市区领导带队在内的检查1070人次,共检查商务系统企业3571家次,发现隐患462项,已整改445项,做到了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全覆盖。并重点对天虹百货、京商联超市等新张企业进行了开业前检查以及配合区安监局、区消防支队等单位对大栅栏西街、京都国华酒楼等企业进行联合检查10余次。

(三)商务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开展情况

第一、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今年,我委首先为每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档案,对每家企业的地址、安全生产负责人、经营面积等安全生产基本信息进行了逐一登记;二是实行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备案制度,要求各企业将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隐患排查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到监督管理科进行备案;三是下发安全生产管理“六项记录”,对安全生产例会记录、隐患排查记录、培训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规划化、统一化管理。通过这三项措施,我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第二、推进“安全生产促进组”工作。我委整合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以“区域划片”为原则,以互查、互动、互学为活动方式,搭建了15个安全生产促进组。半年来,绝大部分促进组组长积极响应,身先士卒,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开展企业自查和互查活动,促进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各促进组共召开小组会60余次,组织企业自查互查300余家次。例如西广内餐饮组克服了组内企业较多不好组织的困难,多次召开小组会,进行企业间互查,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另外,依托促进组,我们还组织企业开展应急演练300余家次,尤其在国庆平安行动期间,各促进组集中进行了国庆安保应急演练,并组织组内企业观摩。例如:6月26日菜市口餐饮组在翔达海鲜大酒楼进行了防火应急演练;9月15日,牛街商业街组在菜百进行了综合应急演练等。安全生产促进组的成立,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2009年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落实情况

全年实现了对区商务系统152家规模以上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每家最少检查2次;组织企业进行应急演练每家最少2次;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率100%;实现对全区3000余家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宣传的全覆盖。

三、2009年商务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 今年,我委搭建了宣武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信息平台,这是我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一步,大大加强了我委与各企业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国庆平安行动期间,区商务委利用信息平台向企业发出安全生产信息2000余条,其中包括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做好节日期间刀具管理、规范使用液化石油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臵警示标识等多项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接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日报告”平安短信700余条,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四、2010年商务行业安全生产志愿者队伍建设打算 今年,区商务局按照市商务委的工作要求,在商务行业内广泛开展首都治安志愿者招募登记工作,宣武区商务系统151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参与了此项工作,招募登记首都治安志愿者1028名,有效维护了行业内部安全生产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为国庆安保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明年,我委要进一步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拓宽治安志愿者工作领域,实行一岗三责制,员工不仅是营业员,还是安全员、志愿者,通过志愿者队伍建设,让每位员工由被动的“要我安全”意识向主动的“我要安全”意识转变,行动上做到“我管安全”、“我会安全”,从而在效果上达到“人人保安全”的目的。

五、2010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打算 2009年我区商务系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明年,我们要借鉴奥运、国庆安全生产工作优良经验,在保持全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对辖区内各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区安全生产促进组良好发展,构筑宣武区商务系统网状安全生产体系。

一是拍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电教片。明年,我委将结合企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特点,制定宣武区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培训通用教材,并拍摄并制作通俗易懂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电教片。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010年,我委将进一步丰富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把短期培训变为长期性培训,把被动培训变为主动学习。加大对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力度,要求各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一方面要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责任要落实到人、到岗;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职工自觉守法意识。

三是大力推动促进组工作。明年,我委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促进组建设,引导和支持促进组工作,鼓励企业间通过促进组互帮互查、共同进步,重点发挥促进组的联动作用,做到“一方需求、八方支援”,真正实现群防群治,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反馈调整促进组布局、完善促进组工作方式、为企业做好服务,最终实现区商务委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构筑宣武区商务系统网状安全生产体系。四是加强地下空间经营单位的检查工作。宣武区商务行业共有地下空间经营单位96处,包括商市场42处,餐饮54处。其中规模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中有地下空间的共43家,包括商业零售经营单位25家、餐饮经营单位18家,占宣武区商务系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28%。按市商务委工作部署,从2009年11月底开始,我委在商务系统内开展了地下空间大检查专项行动,目前已检查经营单位11家,其中商业零售经营单位5家,餐饮经营单位6家,共发现隐患9处,主要是安全指示标识缺少,安全出口有杂物阻挡等问题。明年,我委将对地下空间经营单位建立专门台帐,对经营面积、安全出口设臵等方面进行详细登记,并在日常检查工作中作为重点来抓,切实确保地下空间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7.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 篇七

印发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朝政发„2008‟10号

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七月七日

— 1 — 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区“十一五”期间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政发„2007‟9号)要求,为加强我区能源节约管理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相关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三条 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每年支持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

第四条 区发展改革委作为区节能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并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

第二章

资金适用原则及支持领域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区属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朝阳区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和企业。

第六条 专项资金支持领域

(一)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二)自主创新的节能产品研发项目;

(三)节能产品、技术应用及推广项目;

(四)节能减排诊断、清洁生产咨询项目;

(五)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项目;

(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

(七)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创建项目;

(八)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奖励。

第三章

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

第七条 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分为贷款贴息、财政补助和直接奖励。

第八条 贷款贴息范围及标准

(一)贷款贴息范围

1.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2.自主创新的节能产品研发项目; 3.节能产品、技术应用及推广项目。

(二)贷款贴息标准

根据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合同(1年以上,含1年),按照贷款实际到位和支付利息情况,给予100%贷款贴息。贴息额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项目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的,按照实际利

— 3 — 率给予贴息。贴息期限1年,每个项目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本区确定的重点项目,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每个项目每年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技术改造项目用于土建工程的资金,不得超过投资总额的30%;贷款贴息补助项目的自筹资金,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30%。

第九条 财政补助范围及标准

(一)财政补助范围

1.节能减排诊断、清洁生产咨询项目;

2.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项目; 3.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

(二)财政补助标准

对节能减排诊断项目,给予项目诊断费用100%的补助;对清洁生产咨询项目,给予项目咨询费用与市支持资金差额部分的100%补助;对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下(表)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按照每平方米17.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供热制冷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和再生水源热泵的建设项目,按照每平方米2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项目,给予项目投资的50%补助,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第十条 直接奖励范围及标准

(一)直接奖励范围

— 4 — 1.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项目;

2.在节能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包括: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超额完成节能任务且节能量在全区前5名的重点耗能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纳税关系仍留在本区,且提前1年以上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的重点耗能企业;教育、卫生、大型公建等领域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在节电、节水、节气、节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事业单位或企业;为本区重点耗能企业做节能减排诊断和清洁生产咨询数量达到20家以上,且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的中介机构。

(二)直接奖励标准

1.对列入国家、北京市、本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2.对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四章

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贷款贴息项目、财政补助项目、直接奖励项目由相关部门及单位自愿申报。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报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向

— 5 — 区发展改革委提出书面申请,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申请工作每年安排1次。本区确定的重点项目不受此限。

第十四条 区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节能项目的申报、初审、审核、验收及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等工作。区发展改革委通过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专项资金拨付计划,报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五条 区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的拨付,参与节能项目会审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资金管理与监督,并对重点项目组织实施效绩考评工作。

第十六条 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和各委办局负责组织本辖区、本系统的项目推荐工作,并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七条 节能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节能项目支持资金后,按照国家相关财务规定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种财政性优惠或补贴政策,不可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第五章

监督检查

— 6 — 第十九条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对专项资金的实施及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向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和区审计局报送项目竣工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每半年向区发展改革委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建设情况。

第二十一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须退回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并在3年内不得申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新技术不具备行业权威部门认定报告的;

(二)已享受奖励资金补助的企业,经复查节能减排效果达不到申报时规定要求的;

(三)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节能专项资金的;

(四)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细则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8.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篇八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张家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首都功能核心区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务实进取、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47.72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44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3.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7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历史文化保护稳步推进。“三个十工程”完成26项,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等4个项目进展顺利。按照“三个巩固、三个加快”原则,有序推进前门西区建设,启动前门东区修缮整治。时间博物馆主体结构完工。智珠寺古建筑群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全区文物修缮率达到68%。深化与故宫博物院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平安故宫”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故宫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东城区成功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完成永外、体育馆路和天坛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达标工程建设,建成10个数字文化社区,万米以上文化广场达到5个。全市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对外开放,社区博物馆达到6家。开通全国首个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网站,成立10家街道文联组织。围绕纪念北京建都860周年,举办前门历史文化节、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皇城国际旅游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等高品质文化活动,《前门人家》、《隆福寺》等优秀原创剧目首演。国内首家公益性油画专业美术馆——大都美术馆建成开馆。史志研究成果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东城区档案馆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新国标一级档案馆。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左右,文化艺术业、广告会展业、新闻出版业成为主体。创新产业培育和孵化机制,组建胡同工厂孵化器产业联盟,发起设立全市首家专门面向文化产业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继续深化“戏剧东城”品牌,演艺市场繁荣发展。全方位、多渠道推介东城旅游文化资源,预计旅游接待总人数7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11亿元,继续位居全市前列。重组成立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形成文化资产运营、文化地产开发、文化金融服务三大运营平台。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建设取得新进步

功能区集聚作用增强。完成中关村东城园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制定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收入850亿元,增速达到124%。继续实施王府井品牌升级战略,新增5家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总数达到41家。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成为全市首批“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积极调整商业业态,联想全球首家品牌形象店等知名商家入驻。稳步推进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和平里商务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永外现代商贸区加快业态调整升级。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持“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6%左右。金融业结构不断优化,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支撑作用明显。实施消费拉动战略,组织开展东城区商业资源整体营销,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位居全市首位。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重点企业加快集聚,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商务服务业平稳增长,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落实鼓励措施,积极培育中医药、低碳、体育等新兴产业。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整合招大选强政策和工作机构,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中海油财务公司等优质企业落户东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7家。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推动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两家中小企业服务分中心。加强和改进行政服务,深化并联审批工作,推出“朝九晚五”全天候办公新举措。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制定鼓励节约能源办法,完成370万平方米热计量改造工作。以用能大户和公共机构为重点,推进节能管理、监测监察及评价考核等工作,和平里医院和史家胡同小学成为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东城区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和“北京市节能先进区县”称号。

三、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围绕“九横八纵”主干路网,实施“九个明显提升”工程,在26条大街试点推行“门前管理责任制”,推进15条市区级道路环境建设达标工作,灯市口大街被评为市级精品大街。实施39条主要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高标准完成24条胡同和16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513条背街小巷实现环卫达标。全面推广城管“非现场执法”工作模式,执法效果明显提升。集中力量开展拆违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735处、4.74万平方米,有效遏制新生违法建设。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坚持多元增绿,实施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侧绿地、北中轴路绿化景观提升等10项绿化美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3.92万平方米。淘汰老旧机动车1.98万辆,调整退出3家高污染行业企业,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垃圾分类减量达标小区达到172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交通环境继续优化。完成北花市大街、分司厅胡同等10项道路疏堵工程,新增五道营等20条“单行单停”胡同,增加居民区停车位2546个。建成159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5000辆自行车投入运营。

四、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民生项目全面推进。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住房改善问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对接安置房建设,继续实施危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祈西一号地、西革新里项目基本完成搬迁,豆各庄、北苑宾馆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定福家园A组团、焦化厂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7000套保障性住房摇号配租配售工作,其中经济适用房5232套、限价房492套、公租房1175套、廉租房101套。完成90栋、26.36万平方米直管公房抗震加固,竣工规模位居全市前列,4656户居民受益。完成全市首个成规模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惠及居民1500户。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就业服务联盟”等服务枢纽作用,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785人,实现创业1330人,带动就业3961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162.46亿元,累计支出147.12亿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全面落实救助政策,全年对低保对象及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发放各类救助金1.07亿元。探索符合区情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社会组织合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配餐等居家养老服务。推进机构养老,试点“公建民营”和“医养融合”模式,汇晨老年公寓正式运营,引进隆福医院开设门诊。深入开展“阳光爱心八进门”助残行动,积极改善残疾人公共服务环境。

社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研究制定“两网融合”实施方案。围绕促进居民自治,构建和谐社区主线,完善“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社区治理模式。拓展社会组织培育新渠道,率先开展公益创投。全市首家社区级邻里服务中心在广外南里社区建成启用,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东城区成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0%。新改建40家固定门店式早餐店,进一步提高了早餐便利度。

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坚持精品特色战略,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增加幼儿园学位近3000个,有效缓解入园难。学区化管理和学校联盟机制进一步深化,联盟校达到30个,新成立8个“名校长工作室”和28个“名师工作室”。继续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50.4%。新增50个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东城区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改扩建并开诊。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易额、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长,新增5家市级科普基地。全面推进“智慧东城”建设,启动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任务,建成49个“智慧社区”。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标准体系。

“平安东城”建设深入推进。开展打防整治,持续加大社会面防控力度,百户发案数城六区最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加强重点地区保障,与西城区相互延伸执法边界,确保中轴线两侧安全秩序。深化信访代理制和“3+X”多元矛盾调解体系建设,信访总量、区级集体访实现“双下降”。顺利通过“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全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率继续下降。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集中开展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综合治理。

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社会环境,侨务工作不断加强,对台交流进一步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和对口支援扎实推进。落实征兵新政策,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我区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北京市各项政策措施,在区委领导下,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实施“一会制”,全区性会议数量同比下降40%;规范各级各类节庆活动,数量同比减少50%。大幅压缩预算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三个体系”建设向区级和基层延伸,在全市率先建成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电子监察平台。首次公开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和街道系统“六费”情况,实现区、街、社区三级职权依法公开。2013年,区政府共收到全国、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95件,都已妥善办理。

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一是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任务艰巨。特别是历史文保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统筹风貌保护、人口疏解、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二是产业优化升级亟待加快。商业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面临新的挑战,文化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三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滞后,公共安全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亟待深化。四是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需要加大。保障房供给不足,平房区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差,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五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重审批、轻监管”、“重建设、轻管理”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破解难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分析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东城区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总体部署,使我们坚定了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对核心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东城区服务主导、高端引领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区域发展后劲不断积聚。这些有利条件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对东城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牢牢把握方向,立足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大胆探索实践,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工作。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定信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面落实“文化强区”战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巩固和谐稳定良好局面,实现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发展。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万元GDp能耗下降3.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围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

全面落实文化强区战略,整合利用多元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转化。

推进历史文化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整体保护原则,重点丰富和完善中轴线文化景观,保护和复兴历史文化街区。深入实施前门地区修缮整治改造整体规划,加快前门西区剩余地块建设,全面启动前门东区修缮整治,重点推进正义路南延两侧整治和前门东路东侧沿街地块修缮。完成玉河南区院落修缮,积极推动玉河水系恢复。完成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实现时间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加快推进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织补用地项目。启动自然博物馆周边环境整治,完成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历史文化景观标志性建筑恢复工程。继续推动文物建筑腾退修缮,确保文物修缮率达到69%。探索历史文化保护多元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名城保护。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效能为核心,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依托“智慧东城”,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建设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开通“东城区高清数字电视交互服务平台”。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工程,确保街道文化中心100%达标、社区文化室80%达标。实现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体结构完工。健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壮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群众文化团队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继续办好故宫讲坛、国子监大讲堂等高端文化活动,高水平承办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建设2~3家综合性行业服务平台,重点推动数字版权、移动互联网、文化演出服务等板块发展,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文化科技企业。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制机制,做大文化要素市场,力促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北京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等落户我区。积极推动中关村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中关村东城园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力争突破1200亿元。做强“戏剧东城”品牌,加快推进天坛演艺区规划建设。

二、坚持高端引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发挥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统筹推进功能区建设。加快中关村东城园体制机制整合,更好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聚集更多高端要素资源,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加快雍和航星科技园二期和青龙胡同地块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示范基地和楼宇。加快龙潭湖体育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筹建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吸引国际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总部入驻,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东二环发展带能源企业总部、新兴金融机构和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聚集优势,大力发展以能源为中心,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元产业融合的要素交易市场,加强跟踪联络,加大服务力度,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入驻。积极协调处理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遗留问题,使其尽快投入经营。加快推进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嘉德艺术中心、海港城、西部会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地铁工程,统筹实施王府井地下空间开发。进一步改进招商工作,促进前门商业区业态升级,打造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加快永外现代商贸区建设,鼓励支持批零企业业态调整,提升商业设施的档次和层级。按照综合性文化商务区定位,推进隆福寺地区整体开发前期工作,启动地铁6号线织补地块项目建设。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二四三”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7%左右。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统筹市、区两级产业政策和资金,促进总部经济实体化发展。抓住国家发展健康服务业机遇,发挥“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优势,充分调动区域人才、科研机构、民间社团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健全支持符合核心区功能定位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制度,推出互助资金池等融资产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一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改造工程。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按照建设国际知名商业中心的目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品牌消费、网络消费和便民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实施品牌消费集聚区战略,推进国内外高端品牌和老字号向王府井、前门大街等区域集聚,办好第四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制订并落实保护和振兴老字号的实施意见,鼓励老字号走向国际市场。推进流通业态升级,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开拓网上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围绕改善民生促进消费,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提高连锁化率。充分发挥旅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培育会奖旅游、国学旅游和中医药旅游等高端业态,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完成南新仓“北延南扩”工程,出台特色街区业态指导目录,推进“智慧街区”建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提高运营效率。深入推进天街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重要主体。完成区属商业服务业企业整合。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重点支持部分老字号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坚持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以做好新中国成立65周年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服务保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狠抓“城市病”治理,努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方向,理顺政府与社会、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关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健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稳步实施“两网融合”。积极稳妥推进“大城管”体制改革,构建统一领导、扁平高效、综合联动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深入推进环境整治。精心做好国庆65周年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环境保障,高品质完成主要大街、重点地区的整治建设任务,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重点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切实改善群众身边环境。完成50条市级胡同街巷和14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着力解决私搭乱建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建立“建、管、养”一体化长效机制,在胡同和老旧小区开展准物业管理试点,确保整治效果长期保持。重拳治理无照游商、小广告、“黑车”等环境秩序顽疾,突出抓好王府井、簋街等重点地区、特色街区整治。

多措并举治污增绿。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切实改善空气质量。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等综合措施,继续推进无煤化。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淘汰老旧机动车1.5万辆。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施工工地达标率达到98%。加强餐饮油烟监管,坚决取缔露天烧烤。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70%,餐饮单位餐厨垃圾规范收集率达到45%。高标准完成环二环城市绿廊景观建设,打造总长16.1公里的“一河、两带、十景”优美景观,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完成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绿地恢复工程,做好主干路网、街巷胡同绿化景观提升和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工作。完成屋顶绿化2万平方米,创建花园式单位3个、花园式社区3个。

提升交通运行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体育馆西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实施永内东街等10项疏堵工程,提升路网通行能力。继续开展胡同“单行单停”,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管理。利用人防设施为社会提供500个停车位,鼓励引导社会单位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和提供错时停车位,缓解停车难。

加强人口规模调控。把人口问题作为治理“城市病”的关键,坚决控制人口规模。坚持“以业控人”,加快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端产业转移退出,建立产业项目的人口评估机制。强化“以房管人”,加强地下空间和群租房、黑旅馆治理,大力整治非法出租;坚决遏制新生违法建设,疏堵结合,分步骤、分阶段拆除历史遗留违法建设。做实做细“以证管人”,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管理和登记办证工作,改进服务管理。研究制定历史文保区人口疏解办法,积极争取市级政策支持。

四、坚持民生导向,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进一步完善托底政策,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努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以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为目标,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加大棚户区改造推进力度,启动西忠实里等项目搬迁。积极推动宝华里、西河沿危改项目,妥善处理好涉及居民安置的重大问题。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快豆各庄、通州“两站一街”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启动56万平方米市属单位产权楼房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确保完成3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开展简易楼翻建改造试点,推进平房区居民住房修缮。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用好用足市区两级优惠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机制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分类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慈善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为手段,建立符合区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专业机构合作,推进养老服务“五进居家”。健全政府托底机制,整合资源,努力办好集中养老设施。完善社区居民服务体系,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推进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深化“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通过学校深度联盟、优质教育资源带和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等途径,推进义务教育整体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全面优质化、品牌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拓展“蓝天工程”,完善“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名园托管街道园的办园模式,构建0~6岁一体化教育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社区首诊制,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建设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实现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全覆盖。全面落实国家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城区”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健身环境。积极备战北京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力争取得好成绩。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90.5%。

优化社区治理体系。以保障居民的决策权为重点,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全面推广“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模式,积极推进“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优化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引进和培育具有孵化功能的支持性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五、坚持首善一流标准,巩固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以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将安全稳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平安东城”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抓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突出“立足平时、立足防范、立足法治”,从严、从实、从细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首要任务,把防火作为消防安全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火灾防控工作社会化格局。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监管执法,深化餐饮业燃气使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实行安全生产承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肃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把反恐防暴纳入维稳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群防群治,专群结合,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强化基层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深化信访代理制和多元矛盾调解体系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始终保持团结和谐局面。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管理,实现全国文明城区“三连冠”。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政策宣传,健全民族特色服务体系,促进宗教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继续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优化双拥优抚体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六、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核心,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

创新政府管理。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是推进简政放权。接好放好中央及北京市取消和下放的各类审批事项,清理区内以文件设定的管理事项。二是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专业职能下沉。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是城市基层管理的主要平台,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区建设、安全稳定和环境管理五道底线。政府工作部门特别是综合协调部门,要树立担当意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街道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强化基层基础目标,适时调整区街财政体制。三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规则、标准和机制,发挥市场作用,更多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调动居民、单位、协会商会等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性,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勤政廉政。采取有效措施,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整治“庸懒散拖”现象,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加强责任追究和行政违纪处理。从压缩数量和提高质量入手,进一步精简会议,以政府名义制发的文件同比减少5%。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行政机关公用经费压缩15%,庆典、论坛等活动经费压缩75%。认真落实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求,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加强民主法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提高质量和效率。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建设“三重一大管理监察系统”。在街道、执法部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各位代表:

上一篇:大米加工厂管理制度下一篇:为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