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精选14篇)
1.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
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因受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很大一部分,为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现状,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培训。
大多数人员洗手意识较强,其中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略好于医生,与文献报道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专业的紧密联系。不同类别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合格率不同,说明不同科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有一定的差异,但院内感染已逐步得到控制,手卫生的重要性已收到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重新学习了手卫生的指征,规范练习了洗手、卫生消毒和外科消毒的步骤、促进手卫生活动探入、有效的进行。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杜绝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通海县中医医院
2015年2月18日
2.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 0 0 9年1月至2 0 1 1年1 2月在临安市人民医院产房分娩后的900例产妇及900例新生儿, 其中2009、2010和2011年产妇样本数和新生儿样本数每年均为300例。900例分娩样本中顺产600例 (66.7%) , 剖宫产300例 (33.3%)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样本选自参与此900例分娩的医护人员, 每年均从中随机选择500人次进行手卫生依存性观察。2009-2011各年度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研究方法
2009年不采取任何监督洗手和提高手卫生依存性的措施;2010年对产房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培训、加大手卫生知识宣传、张贴手卫生醒目标志等措施;2011年在2010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升级医院的洗手消毒设备、升级产房空气净化和消毒设备、加强手术操作设备的消毒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2009、201 0和201 1三年的产妇产后和新生儿出生后的接触性感染发生率, 采用培养基培养和ATB细菌鉴定系统 (法国梅里埃公司) 检测其感染细菌的种类;采用自制的《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检测表》根据2009年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的要求, 观察产房医护人员无菌操作前、接触产妇前、接触器械和药物前、接触产妇和新生儿后、接触产房周围环境后、接触产妇体液和伤口敷料后、摘除手套后以及穿脱隔离衣前后应该洗手或手消毒的次数和实际洗手或手消毒的情况。根据公式[3]:手卫生依从率=医务人员实际进行手卫生次数/符合手卫生指征的要求次数×100%, 计算各年的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发生率、感染细菌的种类作为应变量, 以2009、2010和2011年的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作为自变量,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感染细菌的种数与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的相关系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进行分析, 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以上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各年份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见表1。2009、2010和2011年总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6.6%、74.8%和81.2%, 显示在实施干预后产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提高。
注:a为2010年与2009年比较, b为2011年与2010年比较, c为2011年与2009年比较
注:a为2010年与2009年比较, b为2011年与2010年比较, c为2011年与2009年比较
2.2 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发生率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率比较
表2为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及其MRSA感染率。由表2可见, 2011年和2010年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感染率均明显低于200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尤以2011年接触感染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与2009年比较, 2010年MRSA感染率降低幅度不大, 而2011年降低幅度明显。
2.3 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与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的相关性分析
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与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MRSA感染率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结果显示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和M R S A感染率与手卫生依存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8 2 8和-0.983, 两相关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水平, 可以显著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 降低接触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注:Constant为-5.671
注:Constant为-5.671
3 讨论
产房是孕妇分娩及新生儿诞生的特殊病室, 由于产房的特殊性, 医护人员与产妇及新生儿发生接触性感染几率比其他病房更高, 产妇及新生儿一旦发生感染将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有循证证据证实,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水平, 可以显著地减少手部的细菌数量, 从而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5]。本研究发现, 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和MRSA感染率与手卫生依存性呈显著负相关, 依存性越高感染率越低。因此提高产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存性, 可以显著降低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率及MRSA感染率。
洗手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影响洗手的行为因素很多, 包括:情感、认知、生理、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层次[6]。因此, 提高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本研究在2010-2011年分别对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干预, 包括:对产房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培训、加大手卫生知识宣传、张贴手卫生醒目标志, 加强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升级医院的洗手消毒设备;升级产房空气净化和消毒设备;加强手术操作设备的消毒等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综合上述, 我们认为产妇和新生儿产房接触感染发生率与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存在显著负相关, 加强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和干预, 提高手卫生依存性, 能显著降低产房接触性感染率。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 (即依从率) 现状及其与接触性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和记录临安市人民医院产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存性、产妇及新生儿产房接触感染率。分析产妇及婴儿产房接触感染率与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相关系数。结果 2009、2010和2011年总的手卫生依存性分别为56.6%、74.8%和81.2%;2011年和2010年产房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感染率均明显低于2009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尤以2011年接触感染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与2009年比较, 201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率降低幅度不大, 而2011年降低幅度明显;产妇和新生儿接触性感染发生率和MRSA感染率与手卫生依存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828和-0.983, 两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产妇和新生儿产房接触感染率与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存在显著负相关,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和干预, 提高手卫生依存性, 能显著降低产房接触性感染率。
关键词:产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接触性感染
参考文献
[1]韩轲, 窦丰满, 张丽杰, 等.成都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11 (32) :1139-1142.
[2]刘淑兰.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0) :994-995.
[3]Sca les DC, Daninty K, Hales B, et al.A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a network of intensive care units: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J].JAMA, 2011, 305 (4) :363-372.
[4]瞿静华, 丁爱民.母婴同室手卫生依从性问题分析及干预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2) :66-67.
[5]蒿菡.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5 (19) :2001-2002.
3.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三
[关键词] 医务人员;洗手;交叉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115-02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的重要环节,有资料表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约50%的手部细菌量平均高出标准的9.5倍,每次操作后手部带菌率高达100%[1]。而在外源性医院感染中,经手引起直接和间接性感染占首位[2,3]。随着全民医保制度在国内的实施,基层医院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在人员紧缺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状况令人堪忧,手部的带菌量成为引发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我院感染控制科在2011年度对268名医护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手消毒前后的细菌量进行了统计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年1~12月对我院268名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手部皮肤进行随机和干预后采样。
1.2 检测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内振荡80次,然后取1 mL放入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作倾注培养,并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 h,观察结果。
1.3 判断标准
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4]。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合格标准应≤10 cfu/cm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8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总体不足50%,见表1。干预前、后手部细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6.8%、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5,P < 0.05)。见表2。
表1 2011年度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3 讨论
3.1 存在问题
一般性诊疗及护理工作,手部污染严重,手卫生的执行率低于50%,如接触患者前、查房时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测量生命体征、煎药、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吸氧、吸痰、换液体等。
上午诊疗繁忙时段,手部细菌量倍增。如上午医生的集中查房、责任护士十几名患者的治疗,每次操作前后规范的手卫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执行,干预前后手部带菌率差别大,极大增加了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
洗手设施欠缺。缺乏洗手池、水池位置欠合理、距离较远;使用普通的肥皂、无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产品因控制成本而被省略;以戴手套代替洗手、洗手后干手措施多以甩干及在白大衣后部擦干。以上原因均导致洗手次数减少,手部细菌量增加,使手成为传播污染菌的直接媒介。
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在不同科室、不同工种、不同操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门诊及医技科室执行率明显低于临床科室;医生执行率低于护士;无菌操作前手卫生执行率高于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低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及脱手套后手卫生执行率低。
3.2 原因分析
3.2.1 对手卫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主要包括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手卫生方法掌握不够[5]。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接触污染物品或传染病人才是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因手部污染造成感染传播占相当比例。2003年SARS流行期间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其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就是一个有力的铁证。近年来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日渐引起重视,医护人员手部及衣物的污染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此问题在基层中医院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没有深入到每个医护人员心中,尤其是非传染病流行季节,往往忽略了接触患者之间洗手的程序。
3.2.2 医务人员数量配备不够 尤其是护理人员,只按照固定床位配比,而实际开放床位有时甚至是固定床位的2倍,在病区走廊加满病床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治疗已相当勉强,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3.2.3 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力度不够 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感染控制方面,财力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洗手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工作量要求。
3.2.4 未把手卫生与职业道德联系起来 洗手频繁易导致皮肤干燥皲裂,部分人只注意保护自己而不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接触前就体现了这一点,未考虑忽略洗手而使手部的带菌量剧增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感染的后果。
4 对策
4.1 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广泛开展全院参与的学习活动,把手卫生培训纳入岗位及岗前培训内容,列入质量考核范围。张贴宣传资料,规范洗手程序。用流动的自来水洗手,洗手前注意清洁指甲、指尖、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注意干手方式,防止二次污染。
4.2 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将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强化经常性监督,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重点检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将手卫生监测结果反馈全院相关科室,严格推行“精确奖惩”,对手卫生执行率低的科室及监测中手部细菌数超标的个人,按规定处罚。
4.3 争取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
充分开发领导层,加强领导层对感染控制的重视,使尽可能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条件。如安装足够的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清洁剂及干手物品、提供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3]。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改善人员短缺现象,并鼓励科室人员的带头模范作用。
4.4 改善手卫生设施
及时提供手清洁剂,用密闭式液体皂容器,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效避免污染环节[6]。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约需20 s,且除菌率可达95.4%[7];采用多种形式的包装,如安装在墙上、放在治疗车上、个人衣兜内等,方便使用;添加干手工具,最好为一次性纸巾,避免多次重复使用。
4.5 推动计划的实施
根据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教育监督计划;制作良好手卫生习惯的宣传册,分发给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环境中张贴宣传展板或宣传画,时刻提醒医务人员;鼓励患者及家属监督医务人员手卫生,促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8]。
[参考文献]
[1] 郝少君,刘德熙,王灵. 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87-188.
[2] 吴安华,李丹.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09-912.
[3] 韦正峥,李淑英,王晖. 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洗手液消毒效果的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437-243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 2009.
[5] 周细坤,陶宏坤.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88-2589.
[6] 李焕芝,毛乾国,付建国.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改进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58-1859.
[7] 习红英. ICU工作人员两种洗手效果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23.
[8] 唐艳琴,曾娟,杨芳琴.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与干预[J]. 现代医院,2012,12(5):154-156.
4.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四
2018年7月26日,我科对本年度新招考除护理专业外进入面试的20名编外人员,包括医助、文员、体检专干、收费员、库房管理员、设备档案管理、视光学专业、感控专干、口腔专干等9个专业,进入面试的20名考生进行了:“六部洗手”的基础技能考核工作。
考核工作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手卫生考核评分标准”严格要求,通过现场提问及“六部洗手法”实际现场洗手操作,我科2名考核人员严格把关,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对存在动作不规范的考生,现场提出并加以纠正。
通过此次考核,20名考生中绝大部分能正确掌握:“六部洗手”,但部分考生存在以下问题:
1.洗手液按压方式错误,直接用手心按压。
2.未打湿双手即直接取洗手液。
3.未取下手腕部饰物:手镯、手链等即开始洗手。
4.洗手时机未能完全掌握。
5.洗手时间过快。6.洗手步骤错乱。
通过此次面试:“六部洗手”的考核工作,让我们及时掌握了新招编外人员对:“六部洗手”的掌握程度及存在问题,对我科做好编外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待岗前培训时可针对面试考核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考核及培训。从而让我院手卫生自新进人员开始不断抓实不断规范化和得到提高。
凤庆县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
5.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五
摘要:目的 调查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专人现场观察检验科医务人员工作状态下手卫生执行情况及问卷调查对手卫生的认知。结果 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护士(87.8%)明显高于技师(15.3%),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错误(戴手套代替冼手)。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的培训,落实环境清洁制度,方便完善的手卫生设施以及有效的监管是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保证。
关键词:手卫生;检验科医务人员;调查
医务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调查表明日常工作时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一般波动在17%~75%,国内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洗手率仅为14.33%[1]。而医护人员手污染率可高达50%[2]。医务人员手传播病菌所致的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3]。现在各医院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与教育,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关注的重点大多数是临床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对于与患者接触不多但与患者各类标本接触较多的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却少有报道。本文将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作为调查重点,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作为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对象;其中检验技师10名,护士2名,卫生员2名。
1.2方法
1.2.1调查前与检验科主任讨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取得科主任支持与配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由院感科指派2名检验科人员不认识的护士利用上午送标本的时机进入科室,观察工作状况下医务人员五个手卫生时机执行情况;1人观察护士和卫生员,1人观察技师;调查时间为周1、周3、周末做好记录,最后交院感科计算其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一周后再发放手卫生调查表,调查表设计的内容重点是手卫生对于检验科医务人员是否必要、接触自身前是否需要手卫生、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是否需要立即洗手、接触仪器后是否必须洗手、检验科无论做任何操作是否需要戴手套等十个项目,要求医务人员如实填写,最后统计各条款答题情况。
1.2.2观察检验科快速手消毒剂放置位置。结果
2.1检验科医务人员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性,见表1。
2.2检验科不同工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见表2。
2.3科室快速手消毒剂放置的位置大多在洗手池边或离操作台较远的地方,如果要进行手消毒,必须站立走动才能取用,不能随手使用。
2.4十个问卷调查情况 认为手卫生对于检验科人员是必要的,都接受过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接触自身前、接触仪器后认为可以不做手卫生,因为是戴着手套操作,手没有被污染;大多数人认为检验科工作最好是戴手套操作,一是接触体液等对自身是保护,二是避免经常要做手卫生;检验科的仪器表面没有专人定期清洁擦拭;管理者虽然常强调手卫生,但由于工作忙也没有人监管,所以常忘做手卫生;科室备有快速手消,但放在洗手池边,要用必须到洗手池边取用,不方便所以不用。讨论
手卫生依从性低一直是困扰医疗机构手卫生活动开展的一个瓶颈之一;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不足、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漠及手卫生观念错误 等[4]。
调查发现检验科医务人员在采血前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为67.6%。因为采血一般由护士主导,技师配合,护士由护理部直接管理,而护理部每周至少组织护士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其中涉及到手卫生的培训内容较多,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强调也多,加之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比其他工种医务人员要高,所以检验科无菌操作前(采血)手卫生依从性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为46.8%;在医务人员的认知中,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性大,致病菌多,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迫不得已去执行手卫生,才使手卫生依从性增高。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会出现接听手机、取用私人物品的机会,这时医务人员才会考虑进行手卫生后再接触自己,所以接触自己前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为64.8%。接触仪器设备后手卫生依从性为11.9%,因为接触仪器时大多是戴着手套在操作,认为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导致此时手卫生依从性也不高。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手卫生依从性最差仅7.1%,这与问卷调查结果也一致;认为洗手不方便,戴手套后手套对自身有了一层保护膜,即使接触到了有害病菌也不会污染自己的手,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影响。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而一位长期在护理机构工作的专家研究也发现 :医护人员应该戴手套时的实际戴手套率达82%,但应该换手套时按要求完成的却只有16%。事实上如果不及时换手套,戴一副手套检查多个患者,可增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机会;因此不正确的使用手套也会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带来威胁,戴手套操作,不需要洗手是一种麻痹侥幸的心理,是导致医护人员洗手合格率降低的原因之一[5]。
问卷调查显示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工作太忙,劳动强度过大,清洁消毒工作不能落实到位,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也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对手卫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应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规避手卫生观念误区,改善手卫生设施,落实清洁卫生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从而避免经手传播致病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所以完善、方便的手卫生设施是落实手卫生行为的基础,合理的工作强度,环境的清洁以及有效的监管是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保证。
参考文献:
6.社区卫生人员培训总结 篇六
2010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总结
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7年4月被自治区卫生厅、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确定为“全科医学岗位技能培训基地”以来,中心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按照培训大纲和要求进行讨论,在征求部分学员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区卫生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了全面、具体的培训计划,对承担实习任务的科室进行责任分工。中心对每期学员都统筹安排,并根据学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侧重的安排学习,保证每位学员在培训中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
2010年我中心承担了培训全科医师73人,社区护士27人。在培训中使学员们对慢性病的管理、家庭档案的建立、双向转诊的流程、社区常见病的诊疗以及社区保健、社区康复、传染病及精神病的管理等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中心为丰富和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专门举办了“传染病流程管理和社区应急处理”等专题讲座和现场演示,还分批安排学员深入社区、开展上门服务等实践活动,对辖区内的慢性病人、老年人、残疾人进行访视。通过培训使学员们熟悉了全科医学的工作方式和程序,提高了他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对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治的工作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学员们的好评与认可。
在三年的实践教学培训中,我中心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培训,学
员们一是更新了自己的医学观念,在诊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的同时,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二是学员与中心的带教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伊犁、哈密等地的学员回到单位后,经常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向中心带教人员请教;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跟中心的带教老师进行交流,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同时也丰富了中心带教人员对学员实际工作情况的掌握,为今后提高培训工作打下了基础。
7.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七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从本院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46名作为调查对象, 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麻醉医师、外科医师、妇产科医师。年龄23~51岁, 中位年龄29.3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内容采用隐蔽方式, 包括手卫生概念认识、洗手指征, 外科手消毒法, 带手套指征, 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态度这5个方面。发放问卷46份, 回收4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率最高的为直接接触患者后, 接触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后, 护理同一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 其次为接触不同患者之间 (接台手术) 、处理污染物品之后;手卫生执行率最好的是接触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后,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 其次为护理同一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不同患者之间 (接台手术) 等, 见表1。
3 讨论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后要进行各种操作, 与患者接触密切, 故手卫生的状况与院内感染有关, 经过此次调查和观察发现,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较低, 与职称高低、工作年限、年龄、学历及工作是否忙碌无关, 主要与其认知程度与自觉性关系密切。
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便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许多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乃至世界卫生组织都先后颁布医疗机构人员手卫生指南和相应的规范标准[4], 对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和消毒措施作出规范。朱立红等[5]调查显示, 部分医务人员对洗手知识掌握较少, 同时担心洗手对手步皮肤的刺激等客观因素的作用导致洗手次数和频率较低。
手卫生是最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经济、简单、有效果的措施之一, 手卫生的执行是医务人员与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6]。普及和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才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才能有效的控制或者减少医务人员因洗手原因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哲敏, 曾智勇.实习护士手卫生认知情况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 2008, 23 (1) :51-52.
[2] 何红燕, 林伟青, 黄雪琴, 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0) :1407-1409.
[3] 沈春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 2004, 18 (10) :1718-1719.
[4] 韩黎, 朱士俊, 魏华, 等.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8) :895.
[5] 朱立红, 沈元, 张申,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2008, 18 (4) :542-544.
8.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篇八
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急诊医学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各专科的特殊性和业务要求。患者病情多为危重、急,病情变化快,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在业务素质上要适应急救任务的需要,积极参加院科制定的培训、考核计划。1.培训目的
⑴ 了解、熟悉急救和急诊医疗体系的运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⑵ 系统学习急诊急救医学知识,熟悉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⑶ 承担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在职医务人员急诊急救医学教学和业务指导。2.培训内容 ⑴ 综合素质的培训。
⑵ 急诊急救医学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3.培训要求
⑴ 到急诊科轮转工作的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要进行过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在上岗时应进行岗前培训。
⑵ 一直在急救岗位工作的急诊科医生,二年进行业务学习、知识更新的再培训和考核。⑶平时急诊科内部也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的训练。4.急诊急救人员培训的方式
⑴不断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以及核心制度的学习,加强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结合新观念、新理论,全面提升医护的急救能力。
⑵ 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每月至少一次,采取专题讲座、病历讨论等形式,提高专业水平。⑶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医师参加各种急诊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4)积极鼓励青年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5)健全培训奖惩制度,定期考核,计入科室个人档案,与职称聘任挂钩。(6)每年对轮转急诊的医师进行急诊危重症抢救及急诊急救技能培训、考核2次。5.急诊急救人员培训的具体范围 ⑴ 急诊急救医学基本知识(附件一)⑵ 急诊、急救基本技术(附件二)
6.考核方式
考核应同时采用笔试和具体操作的面试两种形式。医院和科室对考核成绩应有一定的奖惩规定,对不合格者要重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附件一:
1.急诊急救医学基本知识
(1)院前急救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运作程序和方法。
(2)了解、熟悉急诊科、院前急救的工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
(3)了解流行病和烈性传染病的疫报制度和疫报程序。
(4)心跳呼吸骤停的快速诊断和处理程序。
(5)初级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方法。
(6)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方法。
(7)严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处理。
(8)初级脑复苏。
(9)常见的有机磷中毒、CO中毒、安定类药物中毒和重症中暑的特点、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10)其他各种意外伤害如电击伤、烧伤、自杀、淹溺、毒蛇(虫)咬(螯)伤等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11)紧急手术的围手术处理原则。
(12)各种休克、ARDS、DIC和MODS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13)急性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4)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急诊处理。
(16)严重急性过敏反应的处理。
(17)各种急性大出血的急诊、急救处理。
(18)全身各主要脏器的急性功能不全或慢性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的处理。
(19)一些虽属各专科、却十分紧急和危重的病症的急诊处理,如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危象,糖尿病急诊(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大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头、胸、腹的严重创伤以及严重的骨折等。
附件二:
2.急诊、急救基本技术
(1)现场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与人工呼吸)。
(2)心肺脑复苏中的药物应用。
(3)心肺复苏中的特殊设备(如心肺复苏机)的使用。
(4)心脏电除颤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
(5)气管内插管。
(6)面罩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7)呼吸器的使用。
(8)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9)抢救异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
(10)止血。
(11)包扎。
(12)骨折固定。
(13)搬运、转运伤患者的原则和方法。
(14)批量创伤患者的初级评估、分检和初步处理的程序以及方法。
(15)深静脉穿刺和插管(包括套管针的使用)。
(16)动脉穿刺和插管。
(17)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
(18)膀胱留置导尿术。
(19)胸腔穿刺。
(20)腹腔穿刺术。
(21)清创术,包括毒蛇(虫)咬(螯)伤的伤口处理。
(22)外周血氧饱和仪和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的使用。
(23)洗胃术。
9.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九
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总结(格式)
一、项目资金安排
经费来源(包括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资金)。
经费使用情况(分配用途及额度)
二、项目执行情况
包括组织管理、任务分工(理论培训、临床能力培训、社区卫生实践),师资、教材、考核以及证书发放情况。
三、项目完成情况
四、经验与体会
五、问题与建议
____省(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情况调查表
一、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情况
全科医师全科医师骨干社区护士其他人员 参加培训的人数
已经完成培训的人数
培训合格的人数
2007-2011年规划培训人数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
1、招生数 ________;
2、正在培养的人数________;
3、累计培训合格的人数_________;
三、经费使用情况
中西部地区:
中央财政补助经费转移支付数额__________万元;地方配套经费_______万元;已经执行_________万元。
东部地区:财政投入__________万元;已经执行______万元;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方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
报送单位:(公章)
填写说明:
1、表中的“全科医师”指正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的12月1日至当年的5月31日;下半年的起止时间为当年的6月1日,至11月30日。
10.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共调查10 d, 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3~8月 (除外周六、周日) , 上午08:00~11:00进入ICU的医护人员的洗手总次数, 共计1493次, 未执行次数为496次, 未执行率为33.22%。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由ICU医生1人, 护士8人组成, 取名为守 (手) 护圈, 圈长负责, 护士长为辅导员。圈员中:副主任护师 (护士长) 1名, 主管护师1名, 主治医师1名, 护师7名。年龄27~41岁, 平均年龄29岁, 均具有丰富的ICU临床经验, 通过讨论确定主题为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活动时间为2015年3~8月。
1.2.2手卫生现状分析采用临床观察并记录的方式对2周内, 上午9:00~11:00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人员, 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总结出洗手总次数1493次, 未执行次数为496次, 未执行率33.22%;并总结出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下的因素: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手卫生26.41%, 科室对手卫生知识培训不到位19.76%, 科室未设专人管理17.54%, 洗手液和手消毒液放置过少16.53%, 工作忙, 洗手时间不充足占7.86%, 消毒剂刺激皮肤5.85%, 消毒剂提供不及时4.23%, 其他因素1.82%。
1.2.3原因分析与设定目标根据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下的因素进行要因分析, 建立柏拉图, 根据二八定律, 得出结论: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手卫生, 科室对手卫生宣传力度不到位, 科室未设专人监督, 洗手液和手消毒液放置过少是影响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 作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目标设定值
现况值:改善前未执行手卫生率为33.22%;改善重点:根据柏拉图得出改善重点为80.24%;圈能力:本圈圈员自我评估问题解决能力为64.4%。
目标值=现况值- (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33.22%- (33.22%×80.24%×64.4%) =16.05%
改善幅度= (现况值-目标值) /现况值= (33.22%-16.05%) /33.22%=51.69%
经过目标值公式和改善幅度公式计算,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 ICU医护人员未洗手率由33.22%降低到16.05%以下, 改善幅度超过51.69%。
1.2.4对策与实施
1.2.4.1增强手卫生意识[3], 巩固手卫生理论知识张贴提示标语, 做到随处提醒, 营造洗手气氛, 每个房间及手卫生设施旁粘贴手卫生宣传图, 每班接班前小组会议时, 以提问的方式加深印象, 让医护人员掌握洗手的指征。
1.2.4.2规范对手卫生的培训[4] (1) 制定手卫生培训计划, 科室每年2次全员集中授课培训。 (2) 《手卫生知识》新入科护士培训并考核达标后方可上岗。 (3) 列入新入医护人员和实习学生入科培训计划中, 并严格带教, 每次培训后及时考核。
增设洗手设施 (1) 设置固定人员每周一检查手卫生设施用品。 (2) 监护区所有房间门口及每张病床尾固定设快速手消毒剂设施。 (3) 班班交接, 及时补充。
1.2.4.4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管科室设置1名手卫生质量控制员。将手卫生质量控制, 纳入病房管理Ⅰ级质量控制项目。每月公布检查结果, 并进行PDCA改进, 与绩效考核挂钩。
2结果
2.1有形成果
2.1.1经过品管圈活动后, 从影响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因素中可以看出, 没有执行手卫生百分比比之前降低, 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显著的改善。经过该次品管圈活动, 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未执行率由改善前33.22%降至改善后的14.98%, 超出目标值16.05%。见表1。
根据公式目标达标率=[ (改善后-改善前) / (目标值-改善前) ×100%= (14.98%-33.22%) / (16.05%-33.22%) ×100%=106.23%。
进步率= (改善前-改善后) /改善前×100%= (33.22%-14.98%) /33.22%×100%=54.91%
2.1.2通过本次QCC活动后, 制定了ICU手卫生培训规范化, ICU新进人员手卫生培训标准化, 手卫生设施管理规范化, ICU手卫生质量控制规范化等,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无形成果通过QCC活动, 守 (手) 护圈成员的品管手法、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头脑风暴法和讨论分析的方法, 有效的调动了圈员参与品质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增强了职业成就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3小结
医护人员的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 搞好手卫生可以使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降低30%,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对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品管圈活动后, 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对控制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流行以及防控医院感染爆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QCC活动, 圈员们学会了运用查检表、柏拉图、真因要因分析法等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培养了圈员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调动了圈员的积极性, 有效发挥了个人的潜能, 增强了责任心。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 在提高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组织对品管圈理论学习及参加院内外品管圈培训学习活动, 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 总结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拟定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结果 经过该次品管圈活动, 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未执行率由改善前33.22%降至改善后的14.98%, 超出目标值16.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对防控医院感染爆发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ICU医护人员,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张辛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2.
[2]韦正峥, 李淑英, 王晖, 等.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洗手液消毒效果的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8) :2437-2439.
[3]李文红, 莫蓓蓉, 杨华露, 等.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 2015 (15) :1368-1370.
[4]黄平.品管圈在提高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2) :4685.
11.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计划 篇十一
为了提高我市妇幼保健人员的妇幼保健知识水平,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技巧,更好的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让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育儿、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倡导健康理念,保健院计划对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培训工作。
一、培训内容:
1、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健康检查及评价的标准。
2、高危筛查技术规范。
3、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早开奶的意义。
4、母婴健康素养55条。
二、培训人员: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
三、培训时间:2013年5月23日
四、培训目的: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妇幼保健知识,为广大妇女、儿童提高优质、安全、便捷服务。
德惠市妇幼保健院
12.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十二
人员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总结
为了加强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使村卫生室人员掌握急诊急救相关知识,正确开展急诊工作,提高村卫生室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根据《北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补助广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北海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北卫科教〔2014〕8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举办全镇各村卫生室应急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工作全部结束,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并选定培训基地和相关必备的配套设施。本院教学点由陈煌休院长负责,具体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沈扬丽负责,教学辅导员由住院部副主任韦海城担任。
二、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制订了培训方案和课程安排,使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培训内容、形式及完成情况
1.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本院药学人员一名。培训主要内容为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解读及药学相关知识,抗微生物、寄生虫病药的应用,麻醉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的合理应用,神经系统用药、治疗精神障碍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抗变态反应药、免疫系统用药,抗肿瘤药,维生素、矿物质类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解毒药、生物制品、诊断用药,皮肤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用药、妇产科用药、计划生育用药,中成药总论,常见中成药的临床使用等,时间共10天。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由市卫生局统一发用户名和密码,参加人员在指定网站按时完成培训进度,培训已经按时完成。
2、乡镇卫生院医生急诊急救培训。本院骨干人员一名。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战,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急诊医学总论(4学时),包括:急诊医学定义、范畴和基本概念;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模式;灾害医学基础知识等。急危重症抢救(36学时),包括:心跳呼吸骤停、休克、创伤、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症的识别与抢救。常见急症诊治(98学时),包括:农村常见各科急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小儿急危重症抢救(20学时),包括小儿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抢救知识与技术。急诊护理特点(2学时),包括: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抢救中护理组织模式与工作准则;急诊医护配合的实施要点。培训共计160学时,共20天。临床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病人的接诊和处置、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常见危重症的临床急救。其中,应安排院前急救10天,急诊科接诊及抢救室36天,观察病区及重症监护室(ICU)、内科(重点轮转心血管、呼吸、消化等专业)、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轮转学习36天,共82天。培训人员由市卫生局统一发用户名和密码,参加人员在指定网站按时完成培训进度。培训已经按时完成。
3、村卫生室人员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对63名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初步抢救原则;徒手心肺复苏、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急性中毒患者初步处理及常见意外伤害初步急救操作方法;农村常见急诊疾病的初步诊断与处理知识;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指征和途中观察、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灾害、事故发生时向上级报告的相关程序,时间共5天。利用华医网“医学宝”刷卡实行网络视频培训教学及集中办班面授。培训已经按时完成。
五、培训考核情况。
通过课堂互动练习和培训前、培训后测试,全部学员经考核均合格,合格率100%。按照自治区的评价标准,我院开展的培训达到优秀的标准:
1.乡镇卫生院药学培训学员结业考试合格率100%,其中良好率达98%。
2.村卫生室人员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学员结业考试合格率100%,其中良好率达90%。
3.乡镇卫生院医生急诊急救结业考试合格率100%,其中良好率达98%。
4.授课内容符合大纲比例为100%。
六、取得的成绩
通过此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系统学习了急诊急救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了服务居民的能力,为辖区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存在的问题
此次培训内容多,任务重,培训稍显匆忙,乡村医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对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也一度作出调整,希望下一次培训能够圆满、成熟。
八、下步工作打算
我镇农村医疗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通过此次培训,增长了多数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由于外来的因素影响,对学员们的业务能力提高不是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针对我镇的实际需要,尽可能每年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以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以便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13.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 篇十三
医护人员的基本职业礼仪主要是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照顾病人,同事相处等该如何保持合适的礼数和规矩。使自己看上去更加的专业和值得信赖。
医护人员的交往礼仪
医护之间是同事、同志、姐妹的关系,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同行的威信,相互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医护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一致,本着“患者
医护人员要言谈恰当不吝微笑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病人原本就心理脆弱,医护人员应当注意与病人交流时的用于恰当,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
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让人感到亲切、荣企鹅、不拘束。另外使用保密性语言,病人为了治愈疾病将内心不能向别人公开的秘密或隐私告诉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史、诊断与治疗不应随意泄露,更不应任毅宣扬,要对病人保守秘密。
微笑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善意的表达,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爱心的体现,给患者以生的希望,也能改善同事间、医患间的关系,当身患重病满怀信心来到医院求医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热情接待、精心治疗和护理,而且需要从医护人员的微笑中得到安慰,获得信心。
礼仪,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纠正当前百姓普遍反映的“衙门的门难进、脸难看”的不良风气,是端正文明管理的有效手段。对医院来说,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文化的主要内涵,也是提高员工办事、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现代化医院和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14.医护人员商务礼仪培训大纲 篇十四
课程简介:
培训对象: 护士、导医等一线岗位服务人员
学习目标:
医护人员礼仪培训 ① 参加对象
--------------------------------- 护士、导医等一线岗位服务人员
② 课程目的
--------------------------------- 护士基本仪容要求 护士服饰礼仪 护士配饰礼仪 示范指导、模拟练习
就学员提出的难题进行分析、讨论、模拟演练、点评
培训内容:
【课程主题】:《医护人员服务礼仪》
【课程对象】:护士、导医等一线岗位服务人员
【课程时间】:2天
【课程大纲】:
第一章、护士仪容仪表
一、护士基本仪容要求
二、护士服饰礼仪
三、护士配饰礼仪
示范指导、模拟练习
就学员提出的难题进行分析、讨论、模拟演练、点评
第二章、护士服务语言礼仪
一、影响沟通效果的三大因素
(一)、内容;
(二)、声音、肢体语言;
(三)、态度、情绪信心
*声音训练、肢体语言训练;
*态度训练
*提高信心能力训练
二、沟通六件宝:微笑、赞美、提问、关心、聆听、“三明治”
(一)、微笑训练(使用四级强度训练微笑:A、针对友好的患者微笑; B、针对心情的不佳的患者微笑; C、针对批评我们的患者微笑; D、针对强势指责投诉我们的患者微笑;)
(二)、赞美训练(赞美话术、赞美的十大内容、赞美禁忌、标签赞美15句话)
(三)、提问技巧训练(开放式提问训练;封闭提问训练)
(四)、关心技巧训练(三类关心患者技巧训练)
(五)、聆听技巧训练(使用四级强度训练聆听:A、针对友好沟通的患者聆听技巧; B、针对心情的不佳的患者聆听技巧; C、针对批评我们的、语言过快患者的聆听技巧;D、针对语音不标准、说话不清晰的患者的聆听技巧;E、针对强势指责投诉我们的患者聆听技巧);
(六)、“三明治”技巧训练
护士:与患者沟通正反案例分析
三、深入对方情境
(一)、对方最关心的是什么
(二)、如何站在对方立场进行沟通
(三)、行为冰山模型
(四)、钓鱼理论
(五)、说到患者心理舒适区
案例分析 :护士:与坏心情患者沟通案例正反分析
示范指导与模拟演练
四、护士语言服务规范
(一)、护士语言服务规范总则
(二)、护士语言规范的基本规则
(三)、日常礼貌用语
(四)、病区护士日常用语
(五)、门诊护士日常用语
(六)、手术室护士日常用语
示范指导及模拟演练
第三章、护士服务行为礼仪
一、护士院内行为礼仪
(一)、导医工作礼仪
(二)、院内举止行为礼仪
(三)、基本的坐、站、走、蹲、交谈、导医、目光交流、关怀患者等肢体语言训练
二、护士基本工作行为礼仪
(一)、输液巡视服务礼仪
(二)、夜间巡视服务礼仪
(三)、病区护理组交接班礼仪
(四)、接送手术病人礼仪
(五)、集会文明规范
第四章、患者关怀礼仪
一、患者满意度 VS 患者忠诚度
1、何谓患者满意度
2、何谓患者忠诚度
3、考察患者是否忠诚的10项指标
二、由患者满意到患者忠诚的服务礼仪
(一)、全员动员服务患者
(二)、全方位的患者关怀
(三)、标准化VS 个性化
(四)、程序面VS个人面
(五)、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六)、CRM的使用技巧
(七)、患者关怀工具的使用技巧
医院常见对患者关怀不佳的表现
模拟演练、点评分析
就学员提出的难题进行分析、讨论、模拟演练、点评
第五章、患者不满抱怨投诉处理礼仪
一、患者抱怨投诉心理分析
(一)、产生不满、抱怨、投诉的三大原因
(二)、患者抱怨产生的过程
(三)、患者抱怨投诉类型分析
(四)、患者抱怨投诉的心理分析
(五)、患者抱怨投诉目的与动机
二、患者抱怨投诉的处理技巧
(一)、处理投诉的要诀:先处理感情,再处理事情
(二)、8种错误处理患者抱怨的方式
(三)、影响处理患者不满抱怨投诉效果的三大因素
(四)、患者抱怨及投诉处理的六步骤
(五)、患者抱怨投诉处理技巧:三明治法则+提问技巧
(六)、患者抱怨投诉处理细节
(七)、针对两种患者投诉心理的处理技巧
【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推荐阅读:
产科医护人员培训计划12-03
医院礼仪培训——医护人员礼仪培训12-11
医护人员年终工作总结09-03
医护人员自我评价09-01
医护人员申请工号函11-02
常用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12-01
患者家属给医护人员感谢信12-30
中国医师节祝福医护人员的感人句子08-09
感谢医护人员的感谢信模板汇总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