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简案

2024-08-25

美术教学简案(精选12篇)

1.美术教学简案 篇一

《月光曲》教学设计

执教:左江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1、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用之导入新课。

2、第二次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

3、第三次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让同学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课文。

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真情和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

2.美术教学简案 篇二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并能背诵。

2.理解词的意思, 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 感受词人的生活情趣。

3.初步了解李清照前期、后期诗词创作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作者, 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男子一统天下的中国古代文坛上, 却有一位女子熠熠生辉, 让我们看看后人对她的评价。出示:“大河百代, 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 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她就是李清照。让我们走进《如梦令》这首词, 走进李清照的精神世界。

二、初读诗词, 感受音韵美, 了解词中描绘的事件

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如梦令》, 注意读准字音。

“兴尽晚回舟”中“兴”读什么音?兴 (xīnɡ) 尽:指兴致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藕 (ǒu) 花:指荷花。指导书写生字“藕”。

2. 这首词只有33个字, 称为小令。

请大家注意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 这首词押什么韵?古诗词讲究押韵, 因为押韵, 读起来余音袅袅, 具有音韵美。再读读这首词, 体会词的韵律美、节奏美。

3.“常记”就是常常想起, 常常记起。

是怎样的经历让李清照常常回忆起呢?从哪儿看出她喝醉了?沉醉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呢?误入了藕花深处又发生了什么呢?默读诗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中描绘的事情。

三、走进诗词画面, 感悟诗词意境

1.“藕花深处”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出示一池荷花的图片) 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想象描述这番情景。

2. 再让我们看看那惊起的一滩鸥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出示惊飞的鸥鹭图) 是一只两只吗?这么多的鸥鹭突然出现, 词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惊讶、惊喜) 读出这种惊喜。 (指导读: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被困在藕花深处, 词人急着出来, “争渡, 争渡”要读出那份着急。

词人划着船儿误入藕花深处, 桨声惊起了一滩鸥鹭。这段让人难忘的经历, 只因为……沉醉。年轻时的李清照生活幸福美满, 常与朋友来到这溪边的亭子里游玩, (出示溪亭日暮图) 想象一下, 她们会在一起干什么呢?

美酒让人深醉, 满眼荷花让人心醉, 一池芬芳让人神醉, 这一切让词人沉醉, 又怎能不让我们陶醉呢? (配乐齐读诗词)

四、放飞思绪, 再现词中画面

1.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 又会想到什么呢?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画面, 把它写下来。可以是溪亭欢聚图, 可以是藕花醉人图, 可以是荷塘争渡图, 也可以是鸥鹭惊飞图。

2. 交流写作内容, 师生共同评点。

3. 词人赏美景、品美酒, 偶遇了一幅鸥鹭惊飞的画面, 让人陶醉。这段经历铭刻在词人心中。也请你们把这一幕幕流动的画面深深印在心中。

五、对比阅读, 感受创作背景

1. 词还可以配上音乐演唱 (播放配乐演唱的词) 。从歌声中你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

2. 这是李清照早期创作的词, 咱们再来欣赏一首她后期创作的词。 (出示《武陵春》) 学生自读, 说说从这首后期创作的词中感受到的词人情感。

3.美术教学简案 篇三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归纳本诗主要内容。

3.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评析】《观刈麦》这首诗语言明白浅显,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明白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能够自己或通过互助来解决。所以本环节设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能达到整体感知诗作的程度,为以下探求作者现场心理做好阅读想象的准备。

二、细读描绘画面的诗句,想象作者情感

1.说说作者描绘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要求:能描绘出画面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物的心理。比如第一幅画面中农人劳动的紧张、忙碌、辛苦以及他们的反常心理等,对农人的反常心理应该抓住“惜”字体会。

3.假如你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你会怎样想?

4.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作者会怎样想?

5.当看到贫妇人拾卖穗的情景,你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惑?

6. 当听了刈麦和拾麦人间的对话,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评析】面对作者用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然后再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想象作为普通人会有什么感想,作为特殊身份的作者会怎样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作者同呼吸共思考,经历一番观察、沉思后获得阅读思维的训练。经历一番想象思考,就会明白简单的文字、清晰的诗作结构里,其实蕴藏着无穷的生活理趣。

三、细读作者自省的诗句,猜测作者的真正意图

1.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作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讨论:如何看待作者的自省。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要学生理解作者的自省。作者自我解剖反思,自然能够体现他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但作者的反思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而是借自己的愧疚,把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统治阶层。作者仅是一个小官吏,他无法改变农民的生活,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批判当朝统治者,只能反思自己,达到言尽而意不尽的程度。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也能直观地理解作者这一类诗作表达思想情感的特点。

四、总结归纳讽喻诗的特点

讨论:从这首诗的语言、内容、主旨、情感上看,你觉得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评析】在真切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情感现场的基础上,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讨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首诗,了解这一类诗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诗作学习中获得讽喻诗这一知识概念,在头脑中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总体设计意图】《观刈麦》写的是农民生活,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也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反思。无论表现哪种生存,作者都是通过描写意象表达情感。也就是说,作者在走访民间的过程中,并没有“主题先行”。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主题先行”“先入为主”,所有的教学行为一开始都一致指向主题。这样的阅读实质就是一种“主题先行”式的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文章中寻章摘句,寻找能够印证某个观点的内容,因而就失去了发现、思考的思维过程。

从文字角度上看,《观刈麦》没什么阅读障碍,学生似乎能直截了当地理解主题。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阅读的理趣,就不能真正做到和文本、作者的情意交融。要知道,《观刈麦》文字虽简单,后面却站着一个情感复杂的作者,他的千愁万绪统统蕴藏在简单朴实的文字里,只有通过文字阅读,还原场景,想象作者此情此景下的生存心态,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思。这样,简单朴实的诗歌文字才能鲜活起来,自然会看见其中散发着的理趣光辉。

责任编辑 黎文雯

4.乡愁教学简案 篇四

2、反复吟咏,把握乡愁的内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回顾“乡愁”

回顾学过的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歌

二、激情导入《乡愁》

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在大陆,定居在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1949年,21岁的余光中离开祖国,前往台湾,后的一个夜晚,他倚栏望月,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他一生流传最广的诗歌《乡愁》,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三、声情并茂读“乡愁”

1、学生试读

2、习:朗读诗歌应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导读:重音、停顿、语速(缓慢)、语调(忧郁低沉)

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4、听音频朗读

5、学生练习读

6、挑生展示

7、了解作者: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四、斟字酌句解“乡愁”

自主学习(4分钟):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乡愁?

2、按什么顺序来表达这种情感?

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情(个人之思)

船票--------夫妻情 ↓

坟墓--------永别情 ↓

海峡--------爱国情 (家国之思)

小结: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3、余光中谈乡愁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4月,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诗作《乡愁》完成38年之后,补写了第五小节:“未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五、美点寻踪品“乡愁”

小组交流

1、用“这首诗美在 ,因为 ”这一句式来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形容词、量词)、结构、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2、抓住美点,再读诗歌

六、争先恐后诵《乡愁》

1、竞背全诗

2、仿写《乡愁》

快乐

孩提时

快乐是一颗小小的糖块

衔在嘴上

甜在心上

5.动物儿歌教学简案 篇五

教学目标 :

1、通过做游戏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初步认识形声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通过范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3、能在读中尝试创编儿歌。

学时重难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初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八图)、生字卡片。

一、导入、揭题(图一)

二、认识生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1、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游戏

2、认:说说生字的特点,(图二)初步学习形声字,学会找出形声字中的形傍和声傍(图三)你们看,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快就能识记我们的生字宝宝,还有一种更有趣的方法来学习我们的生字宝宝,同学们想不想学学(出示藏,进行字理教学)

3、好,我们把它写一写,写:藏 网

三、读课文

1、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你刚学过的动物宝宝(图四)

2、分小组表演读课文(1)齐读(2)开火车读(3)表演读(4)跟着音乐读:用“小星星”的调(音乐图五)

四、解读课文

1、动物宝宝们在忙什么

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用句式:蜻蜓哪里做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同桌之间交流

(2)师生互动,拍手念儿歌:

师问:蜻蜓哪里做什么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

五、拓展延伸,创编儿歌,口语训练

师总结:儿歌的句式都是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另外一些动物图片,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点尝试创编儿歌)生1:猴子树上摘桃子(图六)生2:青蛙叶上把歌唱(图七)„„(图八)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6.《蜀道难》教学简案 篇六

目标确立策略:

1. 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气象、意境、声韵等

2.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 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流程安排:

一、教学导入:同学们,我们是诗的国度,唐诗是我们骄傲的精神之花,

五万首唐诗装点着我们精神的天空,而唐代诗人,更是永恒的星座。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囚贾岛……曾几何时我们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他们以极大的精神穿透力引领着我们,牵引着我们情感的丝缕。

同学们,我想问问大家,这句话是谁评价李白的?在什么话语背景下提出的?(用多媒体打出“子,谪仙人”)

答案提示:当李白昂首阔步走进长安,当时文坛泰斗贺知章读了李白的一首《蜀道难》时情不自禁地惊呼:“子,谪仙人。”这一惊叹震动了恢弘雄阔的盛唐,也回响了千年,可谓一叹千年,千年一叹。

二、教学过程:

1.初读文本,品味诗意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蜀道难》是李白兴致酣畅淋漓之际,落笔之时的满目烟霞,它摇动了五岳山川,铸就了蜀道之难,李白的诗魂是盛唐的气象,是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他的诗成就了辉煌的汉语,成就了魅力华夏。听《蜀道难》朗诵录音:

思考:①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三叹的内容

②读《蜀道难》,画出秦入蜀路线图

③找出你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诗句诵读并简析

(思考①答案提示:这道题目的是引领学生提要钩玄,剥皮抽筋——施蜇存语。不为大浪漫,大想象,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诗句所遮蔽覆盖,找出整首诗的思想走向和情感走向: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一叹惊讶突兀,二叹畏惧、发愁,三叹无奈作罢。通过“三叹”解读使得历史上最自由、最浪漫、最富于激情和天才的诗人李白鬼斧神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题展露冰山一角)

(思考②,答案提示:长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

(思考③:答案提示:初读文本,同学们只能是惊鸿一瞥,只能是惊艳,那么只要把这种直觉说出就可以,见仁见智都可以)

2. 再读文本,品味语言

第一、评注式精读和诵读式精读,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眉批,

找语言要素如炼字、修辞,共享学习成果。

第一、用四字短语概括《蜀道难》的艺术风格

(答案提示:鱼龙百变,云从风幻,自在天然,豪放飘逸,古朴凄凉,离奇迷幻,博大浩渺,光怪陆离,豪情奔放,有声有色,浩渺混茫,奔腾回旋,气吞山河,参差错落,跳跃奔腾)

第二、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本诗散句与长句的魅力,李白一生酷爱古风,这里有他不羁的灵魂。

3. 再读文本,品味手法

第一、用多媒体打出: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师:神话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沉最瑰丽的童年大梦,《蜀道难》的灵魂飘渺,靓丽,来自永远的神话,请同学们找出并鉴赏。

(答案提示:蚕丛纵月,鱼凫化仙,杜宇化鹃,六龙回日,五丁开山,美丽,神秘,哀伤,浩渺。)

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那开山辟路的艰辛,历史的幽深,异域的神秘,蜀道多情而又顽强地守候的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最动人的传说,那在中原之外的、时间之外的所在呵!四万八千岁,天荒地老,四万八千岁,青山仍在,神话不老,那是我们精神的图腾与永远的膜拜。

②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在古蜀国,在巍巍而危危的蜀道,杜宇化成的子规声声,凄美迷转,蜀道的艰险,色彩的绚烂,跃然纸上。

③六龙回日:太阳神的六龙车,给蜀道增添了几多瑰丽与神奇,蓝蓝的天,金色的太阳,使蜀道有了大的背景而象征光明,自由、希望的太阳神骄傲的六龙更成了蜀道最靓丽的风景。

④五丁开山:地崩山摧壮士死。五壮士开山而死的神话使蜀道在瑰丽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分凝重壮严,悲壮、浑厚。

第二、夸张与想象

师:有人以“咯血”打比方,借以说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风。杜甫咯血吐出的是血痂(因为杜甫心中承载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李商隐咯血,应该用白色的绢接着,洇开的是意象(借以说明李商隐的朦胧),而李白咯血,逆风也会腥膻十万里。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夸张与想象又是他诗歌的最重要的元素,请同学们细读细品:

用多媒体打出示例

忧愁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寂静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叹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

人生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

无助时:抽刀断水水更流

《蜀道难》夸张的元素示例:

①与青天比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与岁月比长:尔来四万八千岁

③有鸟道,无人道:西当太白有鸟道

④手可摘星:扪参历井仰胁息

⑤惨烈蛮荒: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⑥神秘瑰丽:蚕丛、鱼凫、子规、壮士、六龙

⑦蜀道高危:黄鹤不飞,猿愁度

师小结:有人评价《蜀道难》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些体调也。”夸张与想象,使得《蜀道难》直通《离骚》又完成了鲜明的有个性的超越。

4. 再读文本,品味意境

第一:(用多媒体打出) 阅读这个语段,仿写一组排比句。

李白之所以具有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政治理想与极度的政治自信。李白胸中的盛唐气象,是山登绝顶我峰惟我独尊的王霸之气,是力图海县清一的凌云壮气,是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耿介骨气,是平交王侯,藐视权贵的傲然正气,是飘飘然羽化登仙的神仙气,是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是以诗文纵横天下的飘逸之气。

(选自康震的《品李白》)

第二,(用多媒体打出)用一句话评价李白

子,谪仙人。——贺知章

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唐玄宗

天为容,道为貌。——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第三、背诵

小结:青春盛唐,青春李白,李白这不朽的诗魂,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似乎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以下是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李白词条,现摘录如下(用多媒体打出):

……诗歌现存九百多首,内容丰富。他的思想混杂有儒、道两家,不满于社会政治的黑暗,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具有积极昂扬的精神。《古风》五十九首批判朝政弊端,愤慨贤能不得展进,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着重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梦游姥吟留别》、《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表现对权贵的轻蔑。《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篇刻画祖国壮丽山河,形象雄伟,气势磅礴。还写下了不少乐府诗和优美的抒情小诗。想象奇特丰富,语言生动流畅,明朗自然。有的诗歌还富于民歌气息。杰出诗作大都是雄健奔放的七言古诗和清新隽永的绝句。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被公认为唐代以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名声极大,后代作家如苏轼、陆游、辛弃疾,直至龚自珍都明显受过他的影响。

教学反思:

《蜀道难》是李白最具浪漫主义斑斓色彩的诗作。而浪漫主义又是中国古典文学最具审美价值的一个亮点,“用《蜀道难》教”而不仅仅是教《蜀道难》这将是我本节课思考的着眼点,也是最大的视点和切入点。

一、诗仙李白,李白是诗仙。这是家喻户晓的不争之论,而最熟悉的,往往就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仙是大浪漫,仙是大瑰丽,仙是夸张,仙是气象,仙是章法,仙是意境,仙是李白的《蜀道难》,知人论世,论世知人,我从贺知章的妙语“子,谪仙人”入手希望为整节课奠定一个基调。直指《蜀道难》的精神内核,李白的精神内核,甚而是中国文化浪漫主义一脉的精神内核。“蜀道”既是孔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又是屈原的永远的“美人香草”,又是庄子生长着鲲鹏的北溟“讲出李白的“仙”气,又怎一个 “美”字了得,又怎一个“仙语”复“鬼语”了得,这种风采是一种直觉,更是种理性,既要扑天盖地,又要环环相扣。

既要摇曳生姿,又要整饬有序,于是我设计四读,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程度,一次次走向文本,走向李白,走向浪漫主义的沸点。

二、课堂的生成让我感知生命的热度

有人说:“理想的教师应是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

其实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更应由扎实的语文知识、较高的语文品位、大的语文境界、温暖明亮的人文精神构成的,这节课基本上体现了我的这几点思考。

由于真诚自然的交流、灵活的生成,使得课堂有了智慧、灵感、激情的流光溢彩,感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生命。

学生的心灵是接近“神性”的,他们对《蜀道难》神话的理解,和《蜀道难》的对话,是那样的直接而又自然,有时我想多设置一些平台吧,“度”他们过去吧!学生给我的的惊喜却让我不得不审视我的内心和我的语文教学。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地石栈相勾连”,我以为这些诗句颇有玄机。学生的解读更是异彩纷呈,有的说“四万八十岁的时空的魅力”,有人大谈“蚕丛纵目,三星堆神秘的面具”,有人说“巴蜀对中原文化的召唤”。

甚至有人说“《蜀道难》表达的是李白这个来自蜀地的才子对故乡的爱恨情愁”。然而他们的解读却是轻松而又别致的。

7.《春》教学设计简案 篇七

郑莹

教案出至江西省上饶市第九小学 郑莹

一、导入

1、(出示诗句)你们从这几句诗中发现了什么特点?(分别是春夏秋冬的诗句)

2、同学们,四季中你们最喜欢什么季节?说说喜欢的原因。

3、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老师也十分喜欢春天,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为春写下乐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好词佳句中老品味春天,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春天。

二、赏析《春夜喜雨》。

1、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我们熟悉的一首古诗,然后随诗歌朗诵在脑子里给诗配上一幅图画。(师放《春夜喜雨》配乐朗诵)

2、同学们说说在脑子乐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哪些景物?请学生们回忆诗歌的作者。(杜甫)

3、学生说说诗歌主要描写的时春天里的什么?(雨)诗人一开头就用了一个字来赞美这个雨,是哪个字?(好)

4、这个雨好在哪里?(知道万物需要她的时候就下)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江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

5、你还觉得那个词用得好?(潜)诗句不用“洒”或“落”,而用“潜”,十分贴切形象,准确地传递乐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

6、谁来把这前四句读一读?

7、春雨下了一夜,四周黑茫茫的,只有江中渔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但是诗人却又展开了想象,他想象了什么?(天亮后,经雨湿润的红花一定会开满锦官城)

8、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如何?(喜)板书:喜春

9、谁来把诗人喜春的感情来读一读?

三、《游园不值》

1、如果说杜甫在春夜惊喜的感受到了蒙蒙的春雨,那么另一位诗人则在春雨下过后,对春有了一份惊叹之情。

2、出示课件《游园不值》,教师范读。

3、请同学说说诗歌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作者想在雨后老拜访友人,却吃了闭门羹,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轻敲

柴门久久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杏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4、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是雨后的情景?

5、作者轻敲柴门久久不开,心情是怎样?(失望)

6、谁来把作者失望的心情表达出来。读一读。

7、当作者正要失望而回的时候,却被什么吸引住了?(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惊喜,赞叹,不仅意外收获到春色还收获到一个千古名句)板书:赞春

8、把对春天赞美的感情读出来吧。

9、你能想象一下园中还有哪些景物吗?

10、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敲了半天门,没有人来开,园主人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1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来读一读。四 拓展

1、我们一起欣赏乐两首关于春的古诗,有关于春的古诗还有很多,现在,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幻灯)填写描写春天的古诗。

2、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出示幻灯)你们看,春天多美啊!同学

们,用你们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春天,用你们的笔把她的美写下了来。

8.《女娲造人》教学简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 了解女娲造人等创世神话的内容和意义。

2 体会神话创作中想象的.魅力和方法。

3 拓展科学知识,追寻人类起源。

教学设想:

《女娲造人》是新课改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首次教学这篇新课文,拟作如下设想:第一,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既从神话方面文学角度欣赏揣摩,又以科学眼光审视思考“人类起源”这一重要话题。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第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意营造接纳的、知识性的、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激活思维,引导学生不断生成、探究、解决问题。并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品尝想象带来的喜悦。第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目的地到图书馆、地质博物馆和网络世界中去搜寻所需信息材料,丰富拓展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1从“盘古开天辟地”导入。

2《女娲造人》问题探究。

3想象能力培养训练。

4延伸其他创世神话。

5科学地追寻人类起源。

.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女娲造人》教学简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9.醉翁亭记教学简案(原创) 篇九

《醉翁亭记》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① 通过阅读和研讨、探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②了解本文写景的顺序及手法

③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与文章之美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与文章之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搜集有关醉翁亭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许许多多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同学们,你们有过哪些美好的旅游经历?能不能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学生自由发言)

和大家一样,我国古代的许多大文学家也喜欢纵情山水,遍览祖国,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到醉翁亭去游览一番。

2整体感知:

①诵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此亭为什么叫做醉翁亭? 你能不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讲一讲?

如果我们要到醉翁亭去游览,应当怎样走? 你能不能画一幅游览路线图?

你觉得醉翁亭的景色美吗? 你认为醉翁亭有那些有意思的东西值得我们游玩?

作者觉得此处的景色如何?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太守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发言者给予鼓励和表扬)

③学生对课文内容自己质疑并讨论解答

3研读与赏析:

①品味语言: 找出文章中有关写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它写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

②重点探究:作者写景时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用了怎样的手法?(学生合作探究)

③比较阅读:本文和《岳阳楼记》写于同一年,两篇文章的作者在经历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写法方面有哪些异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当点拨)

4拓展延伸:

请你写一篇导游词,向大家介绍一下醉翁亭

5作业:

抄写并背诵课文

板书

路途之景 游人之乐 太守

景 山间之景 → 乐 宴酣之乐 → 与民同乐

四时之景 山林之乐

10.丑小鸭教学设计简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鸭、、鹅”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描写天鹅外形的词句。

4、积累如“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类型的词语,并能进行简单地运用。

5、通过对“丑小鸭”丑与美得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待自己。教学重点:认字、朗读、学习课文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描写天鹅外形的词句。

教学难点:积累如“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类型的词语,并能进行简单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介绍安徒生。

师:这节课,我们和这只丑小鸭交个朋友吧。

2、板书课题:丑小鸭(学写鸭、鹅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老师带读。

师:课文读完了,里面的这些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我想请个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生字。认读词语。

A、师:如果我把拼音去掉,把字藏近词语里,你们会读吗?(开火车)B、师:你们喜欢这三个词吗?(指着:讨厌

讥笑

欺负)C、送词宝宝回家。

2、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

师:刚才我们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读一遍,现在考考你们,哪一只是“丑小鸭”,为什么?(板书:丑小鸭)

2、课文是怎样写丑小鸭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3、生汇报

师:找到课文中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吗?

①全班齐读这句。师:这只丑小鸭丑吗?哪里丑呢?

师:那我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正“他的毛灰的,嘴巴大的,身子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这样好吗?

3、再次观察插图,仿写句子:

师:你们能不能也用上像“大大的,灰灰的”这样的重叠词,说一说呢?(出示)别的小鸭子的毛_______,嘴巴________,身子_________.。

4、仔细看插图中的丑小鸭,想象丑小鸭看着别的漂亮、可爱的小鸭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师:有没有人想安慰一下他呀?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的句子。

1、你们见到这只天鹅的一瞬间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词来赞美他?

2、课文是怎么说的?用波浪线划出句子。谁来读一读写天鹅样子的句子。指导朗读: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3、天鹅除了有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还有()的嘴巴,()的身子,水中倒映着()的影子。

4、仿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请你选择一只你喜欢的,用上前面的句型,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吧。

五、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那长得不漂亮的丑小鸭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变成美丽的天鹅,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六、作业超市:

1、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到课外找找像“灰灰的、雪白的羽毛”这样的词语,抄一抄。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毛灰灰的 雪白的羽毛

嘴巴大大的 长长的脖子

身子瘦瘦的?

11.美术教学简案 篇十一

教材分析:

这篇拓展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的发源、上游的发电站、沿途对土地的灌溉、黄河夕照、壶口悬瀑等景观,说明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同时介绍了黄河的水土流失,“地上河”的形成,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学习重点是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的意识。关键处处理: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黄河的雄壮,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黄河》、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黄河的资料等。

学生:按照要求预习,查阅有关黄河的资料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电视风光片《黄河》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简单介绍黄河,对黄河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板书课题,导课。

/ 3

二、独立阅读课文,思考: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指读课文,正音,交流生字词语。

2、小组讨论:说说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3、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句的学习,体会到:黄河水利资源丰富,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所以被称为“母亲河”。

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1、黄河除了被称为“母亲河”外,还给我们的中华民族带来什么灾难?为什么会带来这些灾难?

2、结合课文,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认识。

3、针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五、质疑问难。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把你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二、交流字词。

层峦叠翠 烟雾缭绕 万仞 大坝 蘑菇 哺育

三、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答: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四、课外活动。

/ 3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五、课文小结。让学生谈感受体会。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预习下一篇课文。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水利资源丰富

发电 灌溉

母亲河

滋润土地

养育炎黄子孙

水土流失

洪水泛滥

保护母亲河

保护环境

12.《学会分享》教学设计(简案) 篇十二

龙山县第四小学

彭艳群

主题班会设计背景

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家长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小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自我意识很强,所以,学生个体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较强,缺乏与人分享的品格。怎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快乐,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我希望通过一节班会课能在孩子心中种上一颗“与人分享”的种子,让学生知道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就需要班级每位成员的付出,更需要大家学会分享,让自己的小快乐变成大家的快乐。

班会活动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分享,使学生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快乐是需要和别人分享的。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能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3、培养学生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心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善待周围的人,初步树立与人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让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分享能把一种幸福变成两种幸福。

2、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培养他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初步的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学生快乐分享的照片。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编排小品《六个桔子》。班会活动过程

一、导入,照片之中寻分享

1、看照片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度过。现在,我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就是我搜集到的你们快乐的瞬间。请看——

(点击播放学生照片)学生观看照片。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一起看书,每个人都沾到了一点书香;一起游戏,每个人都分享到了快乐;一起分享美食,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洋洋。你们快乐的样子感染了我,所以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现在又把照片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就变成我们大家的快乐了。这就是分享!

2、揭示班会主题。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分享”。宝贝们,大声地喊出我们的班会主题吧!

过渡: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我们来看一个动画——

二、动画之中说分享

1、体会莫莫为什么不开心。

(点击出示动画,播放到“就会失去很多美味”那里停止)师:谁来说说,莫莫为什么不开心啊?(指名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到“莫莫觉得和朋友们分享草莓蛋糕自己就会失去很多美味”时,追问:你觉得莫莫怎么样?(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莫莫又是怎么做的?继续看——(点击继续播放动画)

2、说说莫莫收获了什么。

师:莫莫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回答)他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是呀!莫莫不光得到了礼物和祝福,还收获了朋友们的邀请和分享的快乐!所以说,分享不代表失去,还

会让人得到更多,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快乐)

过渡:莫莫的故事啊,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示,请看小品——《六个桔子》。

(点击出示课件:小品——《六个桔子》)

三、情境之中悟分享

1、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六个桔子》。

师:真精彩!掌声送给他们!**从莫莫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你们又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2、学生谈分享。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跟大家分享过吗?(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幸福)

四、体验之中会分享

过渡:善于分享的人是最幸福的。请大家来当当小法官,他们会分享吗?

(一)用事例说分享。(点击出示课件)

1、我把铅笔借给同学用,他给我弄丢了,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东西借给别人用了。

2、上次,我把一本非常喜欢的书送给了好朋友,可是他却没有给我回送一本。我觉得我吃亏了。

3、我曾经跟好朋友分享过我的小秘密,可是他却告诉了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了,害得我很没面子。

4、放学时,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他妈妈生病了,他要早点回去照顾妈妈,但今天又是分值日,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出示完后)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小小法官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讨论一下,他们怎么做最合适?

2、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学生交流,教师借机总结分享方法。

总结:孩子们,分享,可以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甚至更多的快乐,也可以把一个痛苦变成半个或是很小的痛苦。共同享受快乐,共同承担痛苦,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出示:分享给人友谊)

五、现实之中真分享

1、老师给学生送上礼物。

师:孩子们,打开双手,闭上眼睛,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要偷偷睁开眼睛,等每个同学都拿到礼物了,我们再一起睁开眼睛。

老师给学生发礼物。

师:现在大家都拿到了礼物,我数三下,我们一起睁开眼睛,一、二、三。

教师数数,学生打开礼物。师:睁开眼睛,看看,是什么?

2、学生说得到礼物的心情、收获等。

总结:真棒!学会了分享,就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收获了友谊。

六、歌曲之中唱分享

总结: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二(1)班主题班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美好的时刻,分享我的歌声,分享你的微笑,记住这美好的时光,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点击出示音乐)(唱完,跳完后。)

上一篇:践行广东精神下一篇:对外经贸大学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