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2024-10-18

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精选6篇)

1.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篇一

关于职业核心能力调查问卷

首先感謝您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力支持。为增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特设计该项问卷。真诚地希望您积极支持,如实填写,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

1.您的姓名是(张阳)

2.您所在的专业及年级是(建筑设计)

3.您清楚职业核心能力吗?(D)A 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听说过,有点了解D听说过,没有了解E完全不清

4.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那您认为职业核心能力重要吗?(A)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D不重要E完全不重要

5.您认为目前您所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中最欠缺的是(D)

A沟通交流能力 B团队合作能力 C解决问题能力D自我管理能力E信息处理能力F创新创业能力

6.您觉得您能妥善的解决人际冲突吗?(A)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7.您觉得您能与他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如何?(B)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8.您觉得您的创新能力如何?(C)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9.您觉得您能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吗?(B)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10.您面对困境时能对自身情绪状态进行有效调整吗?(B)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11.您能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时间吗?(B)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12.您觉得目前学校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情况(B)

A非常重视B重视C一般D不重视E完全不重视

14.您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些建议(必填)

不太清楚

2.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篇二

本文选取与东盟国家有经贸往来且提交了有效问卷的36家云南企业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跨国经贸往来中会计信息可比性障碍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对36份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如下:

一、关于与东盟国家有经贸往来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36家提交有效问卷的被调查企业中, 与缅甸有经贸往来的企业有18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 与泰国有经贸往来的有16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4.4%, 与越南有经贸往来的有14家, 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38.9%, 这表明在东盟10个成员国中, 缅甸、泰国、越南3国是与被调查企业有经贸往来的主要东盟国家。

二、关于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及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

对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双方经贸往来中是否存在, 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以及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一) 对于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问题。有1份问卷表示很大, 11份较大, 15份一般, 9份表示没有差异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89, 表明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并不大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二) 对于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问题。有3份问卷表示很大, 7份较大, 14份一般, 12份没有影响,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97, 表明现阶段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不大。

(三) 对于双方经贸往来中是否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问题。有5份问卷表示经常存在, 6份不时存在, 15份偶尔存在, 10份不存在,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2.83, 表明现阶段双方经贸往来中较少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四) 对于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意义问题。有19份问卷表示很有意义, 9份比较有意义, 7份有一般意义, 1份没有意义, 加权平均的总评价值1.72, 表明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可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投资、融资和贸易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综合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可以看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 尽管从总体上看, 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并不大或不相互提供信息无法比较, 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还不大, 且双方经贸往来中也较少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但是各问题回答的次数还是发生了变化, 只有1份问卷表示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的程度很大, 但有3份问卷表示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很大, 有5份问卷表示双方经贸往来中经常存在一方要求另一方按本国会计准则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 而且有19份问卷表示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投资、融资和贸易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很有意义, 9份问卷表示比较有意义, 两者合计28份, 占收回的有效问卷总数的77.8%, 说明由于现阶段中国—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双方企业相互提供会计信息的情形还不多, 总体上会计信息存在的差异对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程度也还不大, 但还是有近八成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 对于缩小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避免各国企业在贸易和投资过程中经常性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有意义的, 因此, 研究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 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仍然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关于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差异问题

在收回的36份调查问卷中, 有10份表示不存在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 在调查表中没有回答这一问题, 只有26份对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作出回答。这26份问卷中, 有19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作出回答企业总数的73.1%, 14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53.8%, 13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50%, 9份回答由于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34.6%, 7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坏账的核算和计提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6.9%, 7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6.9%, 6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折旧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3.1%, 6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23.1%, 4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15.4%, 3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11.5%, 2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会计处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7.7%, 2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7.7%, 1份回答主要需要调整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占3.8%。此外, 有一份问卷还注明其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是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差异, 另有一份问卷注明会计报表披露存在较大差异。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存在调整会计报表的情形下, 会计报表主要需要调整的问题依次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坏账的核算和计提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折旧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各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会计处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从这些需要调整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差异。研究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和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过程中, 应重点关注这些需要调整的主要问题, 使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问题的研究更有针对性, 以利于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顺利实现。

四、关于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作用的机构问题

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相关的会计协调机构来负责实施, 才能保证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顺利实现。关于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作用的机构问题, 有22份问卷表示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61%, 2份表示各国会计职业团体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5.6%, 9份表示专门的会计协调机构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25.1%, 3份表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在推进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中发挥积极作用, 占收回问卷总数的8.3%。

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 篇三

问卷描述: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如下问题,谢谢你的支持!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你的专业()

A.理工类B.文史类C.艺术类D.其他

4、你怎样看待中国文化()

A.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

B.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

C.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了,保守了

D.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

5、你对下列那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是有些了解()多选

A.古典诗词赋或小说B.民族音乐或乐器C.民族戏曲D.书法E.国画F.传统节日G.玉器H.瓷器I.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J.其他_________

6、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你了解吗?()

A.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

B.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

C.有其中

一、两家不太清楚

D.基本不知道

7、对中国四大名著的阅读情况如何()

A.都看过并多次读过

B.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

C.看过其中一两部

D.基本没看过

8、你认为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B.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的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9、你喜欢听中国古典器乐吗,比如说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

A.很喜欢,听的很多,甚至可以辨别出曲名

B.比较喜欢,听过一些

C.一般,但是对名曲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

D.不太喜欢也不太了解,相对更喜欢流行音乐

10、你对国粹京剧的看法()

A.我很喜欢B.我知道一些C.我很了解并熟知它D.我一点也不喜欢

11、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

A.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对中国书法史也有些了解

B.可以区分

C.勉强可以

D.不能区分

12、与其他绘画相比,你怎样看待我们的国画()

A.可以从较专业的角度进行点评

B.只能感受其中的美,但不能进行较专业的点评

C.只能体会到部分书画的美,不少作品还是看不懂

D.完全没有鉴赏能力

13、你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

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

C.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

D.无所谓,不关心

14、你怎样看待中国的玉器和瓷器?()

A.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多学习,多创新

B.我认为自己对玉器和瓷器有些了解

C.知道这些是好东西,但说实话自己并不太了解

D.一般吧,不是特别感兴趣

15、在做此次调查之前,你知道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吗()

A.很清楚B.大概了解C.了解一些D.不了解

16、你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A.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B.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

C.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淡忘

D.传统文化将来会成为少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

17、你对于中西方传统节日或者大学生“洋节流行”的现象还有哪些其他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你怎么想这个问题?

4.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篇四

我们的祖国——中国本为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被称为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我们听到了很多说中国人素质太低的声音。中国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呢?您是怎样认为的呢?在我们的问卷上作出您最真实的选择吧。

1. 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A.国家领袖B.明星偶像C.家人朋友D.在你感兴趣方面有建树的人 3.你认为中国人的素质()

A.已经很好了B.又较少缺失之处C.有较大缺失应该提高D.远远不行 4.你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A.对社会贡献的大小B社会地位的高低

C.金钱的多少D.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5.如果你到自己梦么以求的地方旅游你会留下你来过的标记吗()

A.写下XXX到此一游B.相机拍摄美景C.监督他人保护环境D.自己不破坏不管他人 6.请问你所在的城市会看到经常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的人吗()

A大家都闯B经常有C偶尔有D.基本没有 7你以及所在的城市的人们会不会经常锻炼身体()

A每天都会B经常会C偶尔会锻炼D基本不锻炼 8你觉得中国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的多吗()

A.很多B.经常会有C 偶尔会有D 基本没有 9你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怎样()

A.很高B一般C偏低D很低

10.你会经常通过不同的渠道主动了解中国发生的大事,出台的政策,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吗?()

A每天关注并了解B.经常关注C偶尔会看下报纸新闻 D基本不关心 11.你觉得现在的国人身上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5.关于中国知网资源现状调查问卷 篇五

维度: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熟悉程度、学生使用情况、学生使用评价

问卷方向:

(1)个体设置:年级、校区

(2)学生使用情况: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了解程度、学生的使用频率、学生的目的(3)学生使用评价:学生使用满意程度、建议和意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同学:

你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学校的同学对中国知网资源使用的现状,我们将用此次问卷进行较系统的调查,以助于了解同学们对中国知网的使用情况。回答本问卷时,请尽可能做到坦诚和完整,以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问卷的回答方式,采用单项、多项选择答案方式,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勾。个别题目以排序的形式出现。本问卷不记姓名、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对你的答案我们会严加保密,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想法告知我们。谢谢!

11教育技术1班 黄允琪 曾颖 第1-3题是个人信息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您的校区是:

A、同济 B、本部 C、河滨 D、北院 第4—6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了解程度

4、您知道中国知网吗(http://www.cnki.net/): A、知道 B听说过 C不知道

5、您浏览中国知网的频率是:

A、经常(每周5次以上)B.偶尔(每月5次左右)C.不知道

6、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中国知网:

A、同学或朋友 B、老师 C、宣传材料 D、其他: 第7—10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使用调查

7、您使用中国知网的主要目的是:

A、掌握专业的知识和应用信息 B、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C、查找文献、写论文 D、获得教学、科研相关的信息 E、其他:

8、您使用的学术文献类型是(可多选):

A、学术期刊 B、硕士论文 C、工具书 D、年鉴 E、图书 F、博士论文 G、会议论文 H、报纸 I、不知道

9、您会阅读以下哪些类型的文献(可多选):

A、基础科学 B、工程科技 C、农业科技 D、医药卫生 E、哲学与人文 F、社会科学 G、信息科技 H、经济与管理

10、您认为中国知网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您的信息需求: A、完全能 B、基本可以 C、不够用 D、不常用、不好说 第11—16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使用评价

11、您认为中国知网使用的易学程度:

A、中国知网比较复杂难懂,不知道怎样使用 B、一般,基本能用 C、简单,都能使用

12、最能影响您对中国资源资源利用到的因素是:

A、查找不方便 B、网络环境不允许或不通畅 C、没有自己需要的资源 D、不习惯看电子版书籍 E、对网站的使用方法不熟悉 F、其他:

13、您认为现在的中国知网的资源在哪些方面做得好:

A、资源数量 B、资源质量 C、服务 D、专业覆盖面 E、数据更新及时 F、其他:

14、您可以顺利查找并熟练使用需要的资源吗:

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偶尔遇到困难 D、经常遇到困难 E、不知道

15、使用中国知网遇到问题时,你首先求助于:

A、用户建议 B问同学或朋友 C、找“常见问题解答” D、不管他,去别的网站 E、其他:

6.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问卷 篇六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王震亚(2004年12月13日)

2004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组织进行了一次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问卷调查。

该调查由张志忠教授策划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针对大中学生、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的不同情况,共设计了互有区别的三种问卷。其中,收回学生问卷550份,中小学教师问卷62份,高校教师问卷35份。在此基础上,对问卷做了数据统计与内容分析,进而引出若干思考。

首先,应当欣慰。

将近四分之三的大学生(71.9%)与超过半数的中小学教师(56.4%)都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自己是有阅读吸引力的。即使是中学生,也接近半数(初中生45.4%,高中生41.7%)。他们认为,这种吸引力源自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之作贴近社会现实,充满生命活力,体裁、题材与表现形式、艺术手法都不拘一格,将生存体验与文学经验融为一体。

由于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多是90年代以来陆续走上工作岗位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人群都有着相当的吸引力。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来讲,是个相当不错的外部环境。

其次,又感悲哀。

那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及其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进入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回答“你喜欢的作家”时,进入初中生组前十名的是:金庸、郭敬明、鲁迅、冰心、张爱玲、巴金、琼瑶、古龙、徐志摩、海岩;

进入高中生组前十名的是:金庸、郭敬明、韩寒、刘墉、鲁迅、古龙、痞子蔡、安妮宝贝、琼瑶、徐志摩;

进入大学生组前十名的是:鲁迅、张爱玲、金庸、郭敬明、余秋雨、刘墉、安妮宝贝、痞子蔡、巴金、余华。

其中,除了鲁迅在两个组中进入前三名外,巴金、徐志摩等人都排名靠后。而茅盾、孙犁、艾青、王蒙等人更是名落孙山。

必须承认,当今时代,文学已成为一种消费品,商业化的影响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通俗作品、青春写作与网络文学如鱼得水。所以,写武侠的金庸在三个组中都进入了前三名,属于青春写作的郭敬明进入了两个组的前三名,走红于网络的痞子蔡、安妮宝贝也榜上有名。“生活类散文随笔”更是成为二三十岁人群最喜欢的阅读类型。

当然,也不必太沮丧。比较这三个组就会发现,随着年龄、学历的增长,学生阅读取向的变化还是给人以希望的。比如大学生组的前十名中,鲁迅取代初高中组的金庸,排名第一;此外还有巴金、余秋雨、余华列名其间。这表明,走向成熟的大学生们开始看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与文学性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示:喜读具有哲理内涵、时代色彩、书卷气息、生活质感与艺术品味的作品,比如《我与地坛》《文化苦旅》《一地鸡毛》等;反感情趣低下、思想肤浅的作品,比如《上海宝贝》《遗情书》等下半身写作的作品与《三重门》、《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热销作品。

第三,需要反思。

反思之一是,目前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到底怎样。

本来,教师理应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指导者。但从问卷调查看,影响学生阅读取向的第一因素是“同学和朋友的推荐”(初中生59.9%,高中生59.3%,大学生63.4%)。教师的推荐(初中生21.1%,高中生22.9%),在中学生中的作用,甚至赶不上媒体与影视的影响力。

固然,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与各方面的联系渠道远多于过去;容易接受来自社会的影响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教师,也确实需要反思:反思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与方式方法(比如,与教学、作业、考试贴得太近,引起反感);反思教师自己的阅读取向——从问卷调查看,中小学教师最喜欢的阅读类型也是“生活类散文随笔”,占64.5%;最喜欢的作家中,琼瑶、金庸位居第三、第四。试想,如果教师自身对纯文学作品缺乏阅读的兴趣(即使阅读,多是因“教学需要”),怎么可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呢?何况,有43.5%的中小学教师承认,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占的比重是“少”的。

问题是,这些中小学教师,恰恰是这十几年间由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因此,就更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考虑如何加以改进。

反思之二是,用于课堂教学的文学史教材是否适用。

从高校教师的问卷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对目前较为通用的几本当代文学史教材总体评价不错,但也有不满足的地方。认为:

洪子诚本的优点是线索分明,学术性强,有问题意识。但理论阐释较多,具体作品的分析偏少,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显得过于简单和概括。

朱栋霖本的优点是打通了现当代文学,有新的材料、新的角度。但以论代史,以论代替文本分析,稍欠系统性。

陈思和本的优点是针对学生,教学定位分明,微观分析好。但史的线索不够完整。

所以,尽管当代文学史教材已有六七十部之多,但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仍然缺乏适用的教材,仍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比如:

大陆文学与台港澳文学的整合问题。现有教材或舍去台港澳,或单设章节,似乎都不理想。

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整合问题。现有教材也少有成功的例子。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兼顾的问题。一般教材较少涉及文学批评与评论家。

史实、史论与作品分析的兼顾问题。往往是顾此失彼。

当然,文学史写作是一回事;课堂教学则是另一回事,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且,综合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与师范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也是应当在侧重点上有所区别的。

反思之三是,如何针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加强指导。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中文系学生的阅读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阅读面偏狭。大学生与教师讨论较多的是女性文学,占62%。选作论文的作家也集中于张爱玲、余华、池莉、沈从文、鲁迅、金庸和苏童等少数几个人。

又如,阅读有困难。一些人不喜欢读现代文学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因为“远离当时的语境”,难于理解;有人不喜欢读残雪及寻根文学,也是因为“读不懂”。

因此,如何全面、系统地向学生推介作家、作品,提供背景材料;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问卷表明,学生们还是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的。具体而言,是在作品选择、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

反思之四是,怎样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

来自各地的高校教师认为,难点和疑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历史迷雾的逐渐消散,不少现当代经典作品需要重读与解读;

二是新人辈出,作品繁多,良莠混杂。在此情况下是读不胜读,却又不能不读。

三是无法拉开距离,缺少时间的筛选,难以做出历史的评价。

不过,这既是难点,也是现当代文学的魅力所在。问题是,我们如何让学生也充分感受到这种魅力。

对此,各地的教师们也谈及他们采取的措施:

或是运用影像资料来增强教学效果;

或是适当组织课堂讨论以形成教学互动;

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特别推介或深入研讨,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或是鼓励学生创作,做“作家型学者”,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领会作家的创作心理,进而深入感悟作品的内涵。

以上,就是我们对“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对大学生的调查,仅限于首师大,对大中小学教师的调查虽然范围较广(北京市及全国),但数量偏小,覆盖面不够。所以,调查的结果不一定有普遍性(比如,北大、人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学生阅读情况是否要好一些)。不过,我们仍希望这一次的问卷调查能对深化现当代文学研究,改进现当代文学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中国现当代文学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学生卷)

共调查北京市的初中学生192人,高中学生96人,大学生262人。

一、在学习和阅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占有多大比重

二、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多选)

三、喜欢的阅读类型是(多选)

四、喜欢的作家(前十位)

五、列举喜欢的和反感的作品,并简述理由。

初中生

列举的作品中,经典名作占的比重最大。理由多为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情节等各方面都堪称典范。但有的学生也明确指出,看这类书主要是对学习尤其是作文有一定帮助。武侠类作品也较受欢迎,认为这类书想象力丰富,描写细致、生动,情节曲折,人物性格突出,没有约束感。在所喜欢的作品中,郭敬明的《幻城》被提到次数较多。对时下的一些热点作品,如张爱玲的《半生缘》、《我这一辈子》等,学生也有一定的关注,但比重不大。

较反感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言情通俗小说方面,理由是认为这类作品空洞、虚假、做作、雷同,没有学习的收获,比如《还珠格格》。还有的认为一些作品的情节过于悲惨,感觉压抑。另有一部分人觉得有些作家的作品读不懂不易理解,比如鲁迅的作品,因此敬而远之。

从初中生罗列的理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经典的喜爱多是出于学习和受教育的要求,而对于武侠作品的阅读则多从兴趣出发。

高中生

从问卷看,受高中学生喜欢的是武侠类作品,如金庸的《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想象大胆新奇,故事性强,人物塑造成功,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引人入胜。史铁生、王小波、刘墉等作家较具思想性的作品和一些经典著作以其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突出的文学特质也较受学生欢迎。

而高中生反感的是下半身写作及颓废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显现了作者不健康的创作心态,毫无思想意义。对言情作品,学生们认为枯燥、无聊,辞藻华丽却尽显俗气。除此之外,对鲁迅、徐志摩的一些作品,学生们认为看不懂或是旧时代色彩过浓,从而也将其归入反感的作品之列。

有意思的是,对于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喜欢与反感的人都不少。喜欢者认为:“情节曲折”、“描写细致”、“语言新鲜”、“很感人并且揭露了世界上一些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事”。反感者则认为:没思想,欠深度。

大学生

大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的作品一般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哲理的启示,如《我的精神家园》《我与地坛》《文化苦旅》《一地鸡毛》等。还有一些作品以其跌宕起伏的感情和情节而吸引了大学生们的注意,如《呼兰河传》、《雷雨》等。对时下热销的文学作品大学生们也非常关注,如《半生缘》、《啼笑因缘》、《结婚十年》、《幻城》等。总的来看,受大学生喜爱的作品多数是一些受到公认的经典名作,认为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生活质感,能够与读者的阅读产生一定的精神共鸣,并且有所收获。

大学生反感的作品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①下半身写作,如《上海宝贝》、《遗情书》等,认为这类作品思想阴暗,情趣低下;

②思想较为晦涩的作品,如《爸爸爸》和残雪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读不懂,阅读有障碍,只好作罢。

③十七年文学,认为这些作品指向单一,远离生活和当代人的思想。

④部分现代文学作品,如《莎非女士的的日记》、《爱情三部曲》和郁达夫的一些作品,认为远离当时的语境,无法理解作品中的思想,难以真正认同。

⑤一些曾经热销的作品,如《三重门》、《第一次亲密接触》,认为这些作品思想肤浅,故弄玄虚,有做作感和炒作的嫌疑,读后没有收获。

总体看来,大学生的阅读要求相对较高,比较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感。

六、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你是否有阅读吸引力,简述理由。

初中生

明确回答“有”的占45.4%。认为这些作品(多指当下流行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和读者生活在同一时空中,易接受,思想真实,尤其语言方面较为认同。但不少学生指出偏爱当前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

明确回答“否”的占38.9%,认为“一般”和不作表态的占15.7%。他们的理由是:这些作品远离现实,语言也不流畅,故事单调,情节相似,缺乏创新,所以觉得没有吸引力。

高中生

明确回答“有”的占41.7%。主要是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能表现出正确的善恶价值判断,风格突出。

明确回答“否”的占20.8%,认为“一般”和不作表态的占37.5%。认为作品政治性、教育性太强,价值取向单一,缺乏感染力,并且好作品少。

大学生

明确回答“有”的占71.9%。大学生认为现当代作品具有吸引力的最突出的原因是,较之于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现当代作品没有时空距离或者时空距离感较小,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被今天的大学生接受、认同。不仅如此,大学生大多认为现当代文学题材多样,不同作家个性鲜明,能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作品大都内容充实、技巧高超,有助于读者的学习成长,引用一位同学话说“当代作家机智灵敏,作品丰富形式多样,把当代社会及人生百态揭示得淋漓尽致。”

明确回答“否”的占12.6%,认为“一般”和不作表态的占15.5%。其中在现当代阅读比重较少的19.6%的学生中,认为没有吸引力的占52.9%。这部分同学认为作品政治色彩浓厚,更有“油腔滑调”的媚俗风气。所以认为没有吸引力。

七、当前文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简述理由。

初中生

优点:与实际生活贴近,通俗化,内容积极向上,语言优美、新颖,情节感人。

缺点:在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功利色彩过于直白,没有感情。一些言情作品空洞乏味,相互之间没有创新,千篇一律。

高中生

优点:时代感强,内容丰富、深刻,富有哲理启示和生活气息,具有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

缺点:一些作品脱离实际生活,漫无边际,思想阴暗,格调低下,情色泛滥。

大学生

优点:大都肯定当前文学作品能把握时代脉搏,题材多样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体现了当代人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同时还注意到当前的文学作品关注个人体验,重视个人价值,认为正在逐步摆脱政治话语的影响。

缺点:商业气息浓重,造成作品相互模仿,虚构离奇,脱离生活。一些作品无病呻吟,没有深度,已成俗套。个别同学提出传统内蕴不足,认为对古典的东西应当有所继承。

八、希望老师从哪些方面对你的阅读进行指导。

初中生

①介绍有意义、有价值、有创新的作品。

②分析作品的中心思想,以加深领会作品的内涵。

③就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指导,如景物、人物的描写,叙述角度、语言修辞的运用等问题。

高中生

高中生多出于应试的考虑,希望老师能辅导如何正确领会作者意图,并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同时多推荐一些鲁迅等经典作家之外的优秀作品。

大学生

①加强优秀作家、优秀作品的介绍。

②加强阅读的指导,对作品内涵作深入的开掘。

③加强艺术的鉴赏,对写作手法、技巧作具体的分析,并辅以理论的提高。

综合看来,学生群体多希望在作品选择、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

(中小学教师卷)

共调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62人,其中:

高中老师7人占11.3%,初中老师28人占45.2%,小学老师27人占43.5% ;

中专学历3人占4.8%,大专学历50人,占80.6%,大本及以上学历9人占14.6% ;

80年代毕业3人占4.8%,90年代毕业37人占59.7%,21世纪初毕业22人35.5%。

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占比重

二、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主要通过的渠道(多选)

三、喜欢的阅读类型(多选)

四、喜欢的作家(前十位)

五、列举喜欢的和反感的作品,并简述理由。

中学教师比较喜欢生活化的作品,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一地鸡毛》等,认为这些作品贴近生活,真实不庸俗,并给人一定的启示。经典名作也较受老师们的欢迎,如《家》、《金锁记》、《白鹿原》等。理由多认为这些作品内蕴丰厚、语言独特、描写细腻,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感情真挚。

老师们比较反感的作品有反腐倡廉题材的作品,认为这类作品着意于“高大形象”的塑造,情节虚假不真实,脱离生活实际。下半身写作和低俗、滥情的言情小说也为老师们所反感,认为这些作品没有实际内容,没有意义。

六、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你是否有阅读吸引力,简述理由。

明确回答“有”的占56.4%。半数以上的老师认为现当代作品切近实际,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笔法细腻,思想深刻,阅读作品可以增长见识。

明确回答“否”的占30.6%,认为“一般”和不作表态的占13.0%。很多老师反映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看书。一些老师认为当下不少作品没有底蕴,枯燥无味,彼此重复,如海岩的个别作品。

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简述理由。

优点:作品源自生活,亲切平实,关注人物内心世界,更加人性化、人文化。

缺点:商业炒作,互相模仿,作品思想阴暗,不知所云。

八、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难点和困惑是什么。

难点、困惑在于现当代作品流派众多,风格迥异,更新快,不易准确把握。一些作品年代久远,远离彼时语境的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感到吃力,尤其是无法把文学教学和中高考很好地结合起来。

九、如果参加进修学习,希望从哪些方面得到针对阅读和教学进行的指导。

选择、理解、欣赏作品。

(高校教师卷)

共调查来自全国各高校讲授现当代文学的教师35人。

一、学生和您讨论较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类型是(多选)

二、学生和您讨论较多的和选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作家(前十位)

三、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下限是

四、认为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讲授的难点和疑点何在,兴趣和魅力何在

难点和疑点主要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十七年文学和现代经典作品的重读、解读;作品繁多,并且新人辈出,处于不断的发展中,难以把握历史逻辑;理论滞后,不易于同当前文学现状联系。

兴趣和魅力主要在于现当代文学贴近现实,自身充满活力,对象众多,角度众多,生存体验和文学经验紧密相连,追问知识分子的心态,发言空间大。灵活、自由。

五、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是否认为是当前一种趋向,其利弊何在 91.4%的老师赞成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认为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观照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有系统性,使学生了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过程,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审视作家、作品。

但也有不少老师在表示赞成的同时也谨慎地指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属两个不同性质的文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和所承担的文学使命不同”,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有可能会对当代文学造成挤压。目前,要真正变“拼贴”为“整合”,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不少困难。

六、所在院校采用的讲授方式是

42.9%的老师表示目前正在采用现当代一体的讲授方式,其中,由一位老师通讲的占40%,两位老师分别讲授现代、当代的占46.7%。1位老师表示,是由几位老师分体裁讲,其余的没有表态。

57.1%的老师表示目前正在采用现当代分别讲的讲授方式,一位老师通讲的占45%,几为老师分体裁讲的占15%,其余的没有表态。

七、使用的当代文学教材

八、认为当前使用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请简述。

洪子诚 本:

线索分明,学术性强,有问题意识。但理论阐释较多,具体作品的分析偏少,过于简单、概括,不太适合于课堂教学。

朱栋霖 本:

打通了20世纪文学,有新的材料、新的角度。但以论带史,以论代替文本分析,稍欠系统性、学术性,并且重点作家有遗漏。

陈思和 本:

针对学生教学定位分明,微观分析好。但史的线索不够完整。

九、其他(教学和科研的随感)

①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②教学过程中应多种手段并用

③遵守学术规范,形成扎实的研究风气

十、是否采用影像资料帮助现当代文学教学

71.4%的老师选择“是”,并且有68.6%的老师认为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帮助。

十一、还采用哪些方法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①组织课堂讨论

②进行特别推荐

③开设专题讲座

④鼓励学生创作,做“作家型学者”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高中下一篇:贵州毕节中考作文真题:最美的---话题作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