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

2024-06-17

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12篇)

1.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 篇一

2010年“两会”新闻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总理期待历史名画“旷世合璧”,以此喻两岸统一的愿景。

原作的“合璧”,目前仍有困难。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高精度复制的《富春山居图》联为一体,却是可行的。温总理答记者问的第二天,即2010年3月15日,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陈政立即赴北京,与有关人员共同策划了有关《富春山居图》“合璧卷”出版事宜。在各方的配合下,复制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卷”已于近期问世。据悉,《富春山居图》“合璧卷”还将以瓷板画的形式出现。

2.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 篇二

朝代:清代

作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简析

诗歌描绘了富春江沿途山明水秀的动人景色,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语言清晰明朗,比喻贴切生动。斜阳下,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他不禁推开船篷,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两岸山峦林木茂密;江中绿水涟漪。这里简直无处不绿,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

译文

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参差不齐的树影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注释

这首绝句写诗人由富春至严陵旅行途中所见。富春,此指富春江,是浙江钱塘江的一部分。严陵,此指富春山。同题二首,这是其二。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3.富春江作文 篇三

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中上游,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自南北朝至清朝1400多年间就有成百上千个文人写过吟咏富春江山水的诗词,南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应该是对富春江山水的最高评价了。宋代大学士苏东坡的诗句“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所描绘的桐庐一带,也正是富春江山水的奇妙之处。

富春江的美,美在山,美在水。从桐庐到建德梅城,属于富春江的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这里有闻名中外的七里泷(lóng)峡谷。全长23公里的峡谷内群山夹峙,峭壁陡立,真可谓美不胜收,奇绝无二。此外,“全国诸洞冠”的瑶琳仙境、荡漾从容的天目溪、幽深缥缈的千岛湖罗列两岸,尽是景色宜人的风景名胜。富春江上,山青水碧,一路走来,满眼的秀丽景色让人目不暇接,怪不得吴均发出这样的感叹:“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管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真是一点都不为过呀!

4.富春公园作文 篇四

春天,百花盛开,那些花绚丽多彩,花姑娘穿上最美的衣裳:有的红、有的白、还有的紫……春风一吹,花香四溢,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树木吐出了新的嫩芽,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最神奇的是燕子,它从北方飞回来了,并且在高高的树上搭了一个窝,每到清晨,燕子跳到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烈日炎炎的`夏天,知了在树上“吱吱吱”“吱吱吱”的叫着,柳树姑娘站在河边,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美发”。一到傍晚,富春公园可热闹了,空地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广场的一组又一组,大树底下坐着一排排老人和小孩,他们谈天论地,可欢了!

秋天一到,富春公园里充满秋意,树叶变黄了,到处都是金黄色,一片片叶子像黄的颜料,把公园都染上了黄色。富春公园变成了一个金黄色的童话世界。

冬天,寒风习习,动物和植物都进入了冬眠状态,唯独三角梅迎着寒风独自开放。在同一棵三角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一朵朵花骨朵在风婆婆的抚摸下俏皮得可爱;有的刚刚绽放,上千朵花儿,一个个嫩黄的花蕊,恬静地卧在其中,那花儿开了足足两个月,花儿簇簇拥拥铺天盖地,像一团蘑菇云在升腾,像灿烂的云霞,那姹紫嫣红的绚烂给寂寞的冬天带来无限的温暖。成了人们赏心悦目的美景!

5.走近黄公望与他的《富春山居图》 篇五

一、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

晚年的黄公望定居在富阳市, 历时十年才完成《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画。这幅画里选择的风景地点是“富春江”和“桐庐江”两个景点, 其中20%为富阳的景色;80%为富春江的景色。黄公望31岁才步入作画领域, 由于自己的坎坷遭遇50岁就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山水画创作。他热爱大自然、文化修养全面受到熏陶。他开始画画的时候和别人不一样, 他喜欢把临摹作为自己学习的方法[2]231, 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到古代一些有名画家的技术, 还可以感受不同风格的画。经过很久的磨炼, 临摹的功力也深厚了不少, 加上他胸中的积攒很长时间的经验, 使他一开始作画, 一种艺术上的格调就显示在他的作品中;他欣赏北宋董源的画, 所以常常将董源的画作为自己临摹画法的基础, 然后再吸取一些其他名画作家的精髓, 然后将他们在自己的画中融合在一起就形成自己作画的特色了, 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

做浅绛色让岩石突出在山头、笔势给人以雄伟感觉;水墨画, 画中皱纹尽量少、但是在笔下的意象却是简远逸迈;这是黄公望山水画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形式。这是一种把自己的雅兴、兴致藏在画中的思想, 还有就是把笔墨效果达到浑厚华滋的地步。他在当时和另三位画家交往非常密切, 把自己的作品互赠, 以便于切磋探讨各自的画技。黄公望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山水画上, 有着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意境章法、诗文与绘画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国文人画被他们推进到另一个新的境界。作为“元季四大家”之首的黄公望对后世画坛的推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能画出这幅画是必然的, 因为黄公望与富阳有着不解之缘。当他游过无数名山大川的时候, 却对富春的山水情有独钟, 他晚年定居发热筲箕泉就是富春江图里一小部分。他把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都付出在这里, 还留下不少亲笔杰作。从此他和富春江就连结在一起, 这里是他成为一代大师的发源地。黄公望也为富春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光彩, 在他79岁高龄的时候, 才开始着手《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当然绘画最重要的就是到达景点去观察, 所以他不辞辛苦地穿梭于富春江两岸。身上时刻带着纸和笔, 把烟云变幻的奇特美景给记录下来;领略江河和钓滩之风光。他的足迹遍布富春江边的很多山村小道, 他对富春江入微细致的观察、切身的体验都是他丰富的素材, 为《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带来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那时候他的笔墨技法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在下笔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 使千丘万壑在笔下越出越奇,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外貌, 还有它的本质美, 在他的“浅绛法”中展示得淋漓尽致。这部巨作是在黄公望离世前不久完成的, 这就是他和富春江的山水草木的感情结晶。

二、《富春山居图》之意境

看到作品的一部分就可以感受到仿佛自己行走在小丘陵和山川之间, 丘陵起伏不定、大江流入沃土的沙町平畴。在村舍被似云似烟的东西掩映着, 在水中随时可以看到有渔舟浮现。近处的树苍苍郁郁、错落有致。在溪水和山川的远处, 有泉水飞流而下像是倒挂在山上一样。亭台楼阁和小桥分布得各具特色, 鸟类和人类在画中生动形象。只要是映入眼帘的风景, 可谓是你走景就跟着你走, 但是人又随着景移动。所到之处都是美景充斥在自己脑海, 它的艺术效果是登峰造极之感。在《富春山居图》山水画长卷中的布局很有特色, 就是风景是由平面向很远的地方展宽;但是给人留下的空间感却是相当的自然, 没有压抑的感觉。真实感很强, 可以说笔墨技法中有大将风范, 也有自己创造的独到之处。其把淡赭色作为整体的赋彩, 把首创的“浅绛法”运用得惟妙惟肖, 使整幅画面给人们一种简洁明朗的感觉, 虚里面有实、实里面掺杂着虚, 人们给它的评价就好似芙蓉刚从水里面出来, 纯天然的没有一点雕刻修饰。

《富春山居图》中的每一部分景色都反映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及他极高的心灵境界, 有“画中之兰亭”的美誉。如今, 人们从杭州逆着钱塘江行走到富阳, 一路都是青山翠绿、碧波汩汩, 而画中的景色丝毫也不逊色现实中的, 两岸的景致与《富春山居图》中的景色形质神合。不得不赞叹黄公望在认识生活和观察景色的本领之细致, 能把景色和生活, 经过自己的提炼形成一种真真正正的艺术。元代下至书画家上至封建贵族, 都对能亲眼见到《富春山居图》而引以为荣。历尽了沧桑的《富春山居图》使弘历皇帝被它的真伪所迷惑。《富春山居图》在明代时候被吴洪裕收藏, 因为对它过于喜爱, 在他临死前遗言家人能够让它陪自己一起下葬, 幸运的是, 他的侄子把此宝物从火海中抢出, 但是唯一缺憾就是图画被烧为两段,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大段和小段, 分别藏在杭州和台湾, 炎黄子孙还是期盼着能够让一幅图早日完整[3]85。

三、两岸交流的意义看《富春山居图》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年之久;如同名的邮票、纯银纪念砖和纪念卡等等。两幅图画骨肉分离了358年, 使国人更多的是感叹。在1992年中秋节晚上, 上海电视台和台湾电视台经过现代技术将其在屏幕上拼接起来。也有很多人提出两岸进行《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但是结果像石沉大海一样。直到2005年出现转机, 提出浙江的《剩山图》去台湾进行展览, 而直到2009年才完成了两岸故宫第一次合展, 就是台北的《无用师》来北京进行合展。60年第一次合作展出, 具有很大的意义。浙江在回复台湾的时候希望交流可以相互持久, 我们的同胞都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都有权利去享受文化瑰宝的。为此大陆的海关法定条文里面又多出一项新的条款:在海关要如数清点, 在规定的时间里送还。完成交流以后如数奉还, 留下了就要受到处罚。不会存在扣押情况的, 只有实现两岸文化的双向互动才能越走越近。然而台湾终于答应在今年在台北的合璧联展, 就是浙江《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历时300年终于在台北完整再现世人面前[4]26。

温家宝总理对此事也是非常关心的, 并且说出了实质性的话, 就是画能够合璧, 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血浓于水的深情都寄托在简短的话语中。两岸画家在这件事情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希望“破镜重圆”是必然的。表达了自己和大陆人民的深情期盼, 青年诗人舒子原对总理说的一番话感受颇深。还以“画是如此, 人何以堪”为题目做了一首抒情诗得到很大的反响。很多国家对温家宝总理的话进行了剖析, 寓意着大陆希望尽快和台湾由分走向合的心愿。其实这幅《富春山居图》本来的命运就是坎坷的, 还经过焚图殉葬被救下绝世佳品, 烧过之后才形成了长、短两段。前段因为只有一山、一水、一丘壑所以就叫做《剩山图》被流落在民间, 长的就是现在被人们称作《无用师图》后被清朝的朝廷所收藏, 我们国家的历史其实也像这幅画一样曲折艰辛, 日军入侵中国的时候, 被列入文物的《无用师卷》随着南下, 后来辗转流传至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而《剩山图》几年后也被浙江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起来, 600岁的佳作只能隔海相望[5]86。不得不说完成合璧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行为, 各方都在做着努力, 希望能够尽早完成两岸的统一和佳作的合并。

就在2011年5月18日《剩山图》完成了最后一项离境准备———点校。就是如果有文物即将出库的时候, 交接仪式是很严格的, 相关负责人对文物进行点校并且记录下来, 需要记得很细致, 例如, 折痕在哪、污点有几个和霉点等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当文物回库时也是要做同样的检查的, 看看出库后是否受到损害。当天进行的仪式是非常隆重神圣的, 所以在场的每位相关人员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制定了运输箱, 并且有专门的押运人员, 箱子加上带有保险锁的封条保证国画的安全。还给佳作进行了15亿的投资担保, 但是考虑到是兄弟博物馆为了信任才低调担保的。它的价值不是15亿就可以承受的了的, 市场上给出的价格是500亿, 但是我们还是认为他的价值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恒温保存是很有必要的, 要确保这幅《剩山图》的万无一失, 如果仔细观看的话两幅画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只是在色彩上面, 六个被火烧的痕迹成为鉴定的依据, 两个半在《剩山图》, 其余则在《无用师卷》, 最终到达了台北进行展出, 在展出的时候,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地把山水的意境给展示出来, 他们使用42台投影机进行数字效果来完成这想法, 不仅可以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还更好地展示了黄公望的笔墨技法等。

参考文献

[1]郑雪峰.黄公望的绘画艺术及《富春山居图》[J].中国书画, 2010 (4) .

[2]陈传席.从《富春山居图》谈黄公望山水画风格之成因[J].艺术评论, 2011 (10) .

[3]夏颖.富春江烟写痴心[J].理论与创作, 2010 (6) .

[4]吴祚来.《富春山居图》:承载着两岸乡愁的画卷[J].今日中国, 2010 (10) .

6.美丽的富春江作文 篇六

富春江小三峡风景优美,山上四季如春,充满了生机。从远处看,江面像一面镜子,近看能见到江里的鱼儿。

江水清清的,弯弯曲曲一直伸向远方,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在山间飘动。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富春江上,水面波光粼粼,像无数的金子在闪动。江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绿色的,有黄色的,有红色的,有……一条条,一块块,交错在一起。因为富春江边有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它们都爱在富春江里照镜子。梧桐树的影子映在江水里,江水变成绿色的了;银杏树的影子映在江水里,江水变成黄色的了;枫树的影子映在江水里,江水变成红色的了。

富春江小三峡的山上长着茂盛的树木,有:茶树、桂花树、松树……一到春天,茶树上长出了许多又小又嫩的芽儿,有:深绿的、浅绿的、淡青的。野花遍地是,有的白如雪,有的粉似霞,还有的红似火,美丽极了;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碧绿碧绿的;秋天,桂花树上开满了小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一阵风吹来,下起了桂花雨;冬天,雪厚厚的,给整个大山披上了一件白大衣,可好看了。

7.富春中学周萍 语文 篇七

——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式导入的实践与探索

富春中学 周萍

【内容摘要】问题式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始时,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造成悬念、引入新课的教学方式。课堂问题式导入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建立知识联系,明确教学目标,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作好铺垫。本文分析了问题式导入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提出了问题式导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结合课堂实际总结了问题式导入的八种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问题式导入

教学原则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课堂,很多教师仍然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19世纪的文化格言作为信条,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自我评价的心理标准。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导入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教师认为导入只是个形式,无关紧要。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但由于一节课开始阶段蓄势不够,学生学习常常情绪低落。这样的教学,既浪费了师生双方的时间,又导致课堂效益低下,可以说一节课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语文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像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教师创设情趣盎然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题的学习并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这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导入策略——问题式导入。我们常说,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而本人认为语文课堂导语中的问题式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能使整堂课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理论依据

(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式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始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造成悬念、引入新课的教学方式。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精心设计的问题式导入,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

动机、建立知识联系、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作铺垫。

(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是教学的系统工程,教学导入不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和形式,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一种技能。导入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起着吐故纳新和承上起下的作用。

三、课堂问题式导入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正向春风一样吹拂着教坛,现代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率领学生们前行的“生命之牧者”。教师的职责也也不再是把知识一勺一勺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愉悦中自己去扬帆远航。教学理念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问题式导入设计的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嬗变。要使学生适应远航,教师在设计问题式导入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有导向性的问题,难易适中,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启发性原则。教师设计的导入问题要力求做到激其情,引其疑,发人深思。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效。

(三)阶梯性原则。教师设计的导入问题应重点突出,有意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阶梯,以真正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四、课堂问题式导入的实践策略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问题式导入是教师借助语言表达、活动组织等手段引入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设学习情境的活动。一个好的成功问题式导入不仅可以连接新旧知识、贯通课堂内外,点明课文主旨、学习重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创设必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问题式导入的最大优势,更好的为教学目标服务。那么如何使教学从美丽开始,化平淡为神奇,让语文教学的问题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呢?

(一)整合学科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设计问题导入新课要想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迅速理解教师的问题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得用心设计新颖别致、增强新课趣味性的问题。

下面是本人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文时设计的问题导入:

同学们,这节语文课之前老师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1.猜猜经过了多少时间(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时间的流逝)?一分钟后老师提问:刚才我们大约沉默了多长时间?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大约一分钟。我感受到了时间来无影,去无踪。(也有学生回答:时间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溜走,我们要珍惜它)2.那么请大家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学生计算后回答5500多个日子)在这5500多个日子里,你们都做了什么呢?请大家齐读《明日歌》,由此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匆匆》,本文是朱自清在走过8000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他在这8000多个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这一问题导入,本人一开始就以学科的整合为切入点提问“请教两个数学问题”。语文课上提数学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注意力也集中到老师将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上,此时的学生个个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接着,老师顺势抛出两个问题:一问“我们大约沉默了多长时间”,让学生真切感受时间的流逝。二问“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引出朱自清是在走过了8000多个日子后写《匆匆》一文的,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明日歌》、古诗句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让学生准确的领会了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这一课文主题。

(二)设置悬念问题导入新课,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初中生处于人生独立思维萌芽阶段,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究心理很浓、很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的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释疑探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

‚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的头版内容刊登了‘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本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语:

‚大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了孔乙己这个在凉薄的社会中挣扎的、遭到社会排斥的读书人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曾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作者为什么对《孔乙己》情有独钟呢?孔乙己究竟又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

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呢?学习了本文,相信你会有明确的回答。‛

这两篇课文的问题导入,由于比较科学合理地设置了悬念,便适时地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主动进入了思考状态。同时,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又会帮助他们逐步进入文本,使整个课堂教学得到有效整合。因此,一节课的开始设计带有悬念的问题导入,是师生间建立良好学习感情的一座桥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能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三)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新课,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

罗生布拉特曾说,“当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一致时,那么阅读效果是最好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所得就是他们学习新知、锻炼能力的宝贵财富,课堂上有意识地经常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就会在内心生成一种满足感、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学习课题、新的学习内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如在教学《新闻两则》一文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同学们,2008年8月8日至8月25日,中国北京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城市,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齐答: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奥运会的新闻,五十多块闪亮的金牌,一百块沉甸甸的奖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读后,大家能体会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提示学生对照课后练习作回答)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年代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吧。

因为开学初离奥运会结束还不到十天时间,学生对这一盛况空前的运动会的精彩瞬间,还经常在课间津津乐道。尽管新闻文体,学生在此之前没有系统学过,但他们还是很快地进入了这一情境。由此可见,在一节课的开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新语文材料的学习,迅速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兴趣盎然地步入学习新课的轨道。

(四)关注热点问题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们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学生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最贴近生活的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烈的同感心能激发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妙,发人深思,力求新意,激发情

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本人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问题:

曾有外国朋友多次问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请告诉我一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只一个。‛余秋雨先生常常脱口而出:‚三峡。‛为什么余秋雨先生会如此坚定地推荐‚三峡‛呢?凭同学们的了解,三峡会有什么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跟随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郦道元去看一看那时候的三峡。

又如,在教学《风筝》一文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导入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有哪些感受?‛,学生会回答‚风筝飞得越高,我的心情越开心。‛‚当风筝飞上天空时,我的心也随之飞翔,我感到了无比的自由。‛正当学生的思绪像风筝一样飘着的时候,教师来了个大转弯,‚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这份快乐和自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谊,了解一下风筝都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感受?‛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上两组问题导入设计,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教材的‘心’与学生的‘心’、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他们的思维活动才能充分的、深刻的、创造性的展开,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习新课(尤其是情感较丰富的文章)时,可以设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这样让学生带着体验去学习新课,他们就会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对人物事件的理解。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五)借助音乐设问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能激发兴趣的提问是第一要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真有“妙不可言”之感。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这时可以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动听的乐曲传达给学生,以形象思维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教学《故乡》一文时,先请学生欣赏《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正当学生们心醉于神摇的故乡时,教师顺势设问导情:‚故乡,这个令人感怀的名词,曾令多少产生过‘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感慨。鲁迅先生18岁离开故乡求学,很少回到故乡,但对儿时的伙伴有着深深的怀念。阔别故乡二十年后,作者还能看到记忆中的美丽故乡吗?‛

借助音乐吸引学生,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甚至他们的坐姿,都反

映出学生已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了感情基调,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的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惑,探索答案的学习愿望也由此产生。

(六)抓住题目设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文章的标题是人们阅读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的确,一篇好的文章有着含蓄隽永的绝美标题,而这标题既是作者匠心经营的结果,又是文章的精髓,也是我们理解文章的钥匙。抓住文章题目有意识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虽不是创新之举,但往往能切中要害,是让学生快速进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本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导入:

土地不会说话,怎么会有誓言?土地的誓言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破解疑团,从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土地的誓言‛是作者面向土地发出的誓言——为解放东北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高明的作家总会在拟题上下一番功夫。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紧扣标题做文章,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大有裨益。

(七)多媒体情境导入新课,震撼学生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设计问题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演示动作、插入文字,可以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这篇课文的主题是环保教育。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展示过去罗布泊的图片: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让学生惊讶于以前罗布泊的美丽;然后向他们展现现在罗布泊的图片:黄沙漫漫,满目萧条、荒凉、恐怖……,学生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视觉效果的反差给他们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学生们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真的吗?通过罗布泊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这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从而深切的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中人类破坏环境的种种景象:垃圾堆积成山漫天飞舞、河水污染鱼虾大量死亡、乱砍乱伐土地严重沙化……,学生们内心充满了恐慌和愤怒,引发他们对环境问题深深的思索。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致使小小鸟失去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最后冻死在冰天雪地时,这时投影片上打出了‚小鸟今天的命运难道不会是人类明天的结局吗?‛这一问题。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能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因此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的熏陶、感染,他们已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和感悟,对文章就更为钟爱,对学习语文就更有兴趣了。

(八)巧借矛盾问题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一节课伊始,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极不稳定,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气氛,巧妙联系课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矛盾问题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本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入:明明是同一条狗,一会儿是‚野畜生‛‚疯狗‛‚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一会儿却又成了‚名贵的狗‛‚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教学《愚公移山》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入:面对家门前的高山,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居然决意与全家人‚毕力平险‛。这是聪明的举措,还是愚蠢的行为?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或许也会遇到有如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你是进,还是退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去体验愚公‚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毅本色!

对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最初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教师也可用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轶事、谜语等趣味性提问来作为一节课的导入,使师生间的交流提前进入默契状态,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气氛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问题式导入的实践反思

“万事贵乎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无论选用何种问题式导入,本人觉得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式导入设计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引用问题式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导入新课,增强教学效果,其设计与运用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导语而导语,不能单纯追求形象性和故事性,热衷于猎奇和喧宾夺主,从而违背了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问题式导入设计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设计问题导语要遵循和运用注意规律,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感人,富有趣味性,避免平铺直叙。因此,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指数,有意创设情境,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三)问题式导入设计应贯彻学生的量力性要求。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涉世未深的孩子,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导语时必须考虑他 7

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切忌过多、过难,以免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四)问题式导入设计应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设计问题式导入时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量,如果教师只管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忽略下面听课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心理状态,那么问题式导入就会失去其意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课堂导入提问的目的正是为了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同时心甘情愿地去攻克一道道难题,从而展示自己的意志、智慧和力量。现代教育学证明:成功的问题导入是一种艺术,被喻为教师谱写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明代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文章开头要这样,一节好课也应如此。语文课堂是异质思维的摇篮、心灵共享的学堂、人性化的生命世界,而教师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导入新课则是一个美丽的起点。这正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参考文献】

8.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 篇八

某国道是经过浙江省境内的主要干线公路之一。该项目富阳段工程所在区域属富春江流域。富春江江宽700 m ~ 1 000 m, 平均水深12 m, 全长87 km。据富阳水文站资料, 富春江靠近项目区段常水位4. 32 m, 历年最高水位12. 93 m ( 1983年7月12日) , 最低水位3. 34 m。本桥位于程坟村西南, 长约1 580 m, 属冲积平原地貌, 地形略有起伏。初步设计阶段根据GBJ 139—90内河通航标准确定通航净空为55 × 8 m, 主跨确定为120 m。桥址区上覆亚粘土、砂砾覆盖层, 下伏砂岩, 断裂构造不发育, 场地稳定性较好。

2桥型方案构思

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 并考虑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养护等因素, 同时考虑目前国内外建桥经验、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手段等多方面因素, 以确定一个较合理的桥型方案。根据本桥环境及工程特点, 结合功能要求, 可供选择的桥梁形式有拱桥、梁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等基本桥型。下面对方案比选情况做详细介绍:

1) 拱桥: 拱桥是我国公路上使用广泛且历史悠久的一种桥梁结构型式。它能较好地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拱桥跨越能力大, 施工方法也较多, 能较好的适应河中架设要求, 对河道通航影响小。根据本桥地形、地质情况, 上承式有推力拱桥显然不是本桥的理想结构类型, 首先予以放弃。本桥主桥区域离水面高度较大, 达19 m, 若采用下承式拱桥墩高与拱桥矢高比例较大, 不协调, 景观效果不理想, 故本次设计选用中承式结构进行比选。桥位区河面宽度达800 m, 主桥所占比例不宜过小, 最终本次初步设计确定采用68 m + 120 m + 68 m三跨中承式拱桥为比选方案。

2) 梁桥: 梁式桥是广泛采用的基本桥型方案, 以其结构简洁、 线条流畅、造价经济合理受到工程界的广泛青睐。梁式桥具有施工技术成熟, 行驶舒适, 后期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大跨度梁式桥主要有连续梁 ( 刚构) 和V型刚构两种, V型刚构受力及功能同连续梁, 外形较连续梁优美, 建筑高度略低于连续梁。设计中选用68 m + 120 m + 68 m预应力混凝土V型刚构、68 m + 120 m + 68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作为比选方案。

3) 缆索承重桥梁: 缆索承重桥梁 ( 悬索桥、斜拉桥) 以其跨越能力大而著称, 气势雄伟, 具有很好的景观性和标志性, 但造价相对较高, 后期维护费用相对较大, 且桥位区通航净空要求较低, 主桥跨度不大, 不适宜修建此类桥型, 因此予以放弃。

3桥型方案设计

根据以上方案设计思路, 本桥主桥做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 以下分别对三个桥型方案作逐一概述。

3. 1方案一: V型刚构方案

主桥为 ( 68 + 120 + 68) m V型刚构方案, 其中主墩为预应力混凝土V型墩, 斜腿与主梁固结, 边墩墩梁放松, 设置盆式橡胶支座, 从而形成V型刚构体系。

上部结构主梁横断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 箱梁顶板宽12. 75 m ( 单幅箱宽) 。箱梁底宽6 m, 两侧翼缘板悬臂长3. 375 m, 顶板厚0. 25 m, 底板厚度由根部的0. 7 m变化至跨中0. 3 m。顺桥向梁底为圆曲线, 根部梁高6. 2 m, 跨中梁高2. 5 m, 箱梁采用直腹板, 腹板厚0. 45 m ~ 0. 7 m。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了顶板束、腹板束和底板束。

V型墩斜腿为实体墙板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主墩均采用高桩承台钻孔桩基础, 承台平面尺寸为10. 5 m × 9. 5 m, 厚4 m。每墩采用4根 ф2. 5 m钻孔灌注桩, 桩长41 m, 桩尖嵌入弱风化砂岩。

边墩采用带盖梁板式桥墩, 以增强与主墩的协调性, 墩身厚2 m, 桥墩底宽6 m。基础采用4根 ф1. 5 m钻孔灌注桩, 承台厚2. 5 m, 平面尺寸7. 6 m × 6. 6 m。

本方案桩基采用水上平台钻孔施工, 承台可采用吊箱围堰施工, 墩身采用爬模现浇施工。主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根据工期安排, 本桥施工工期为24个月。

3. 2方案二: 连续梁方案

主桥为 ( 68 + 120 + 68) m连续梁方案, 采用连续梁体系。

主桥上部结构主梁横断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 箱梁顶板宽12. 75 m ( 单幅箱宽) 。箱梁底宽6 m, 两侧翼缘板悬臂长3. 375 m, 顶板厚0. 25 m, 顶板厚0. 3 m, 底板厚度由根部的0. 8 m变化至跨中0. 3 m。顺桥向梁高采用圆曲线变化, 根部梁高7 m, 跨中梁高3 m, 箱梁采用直腹板, 腹板厚0. 45 m ~ 0. 7 m。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了顶板束、腹板束和底板束。

本方案桩基采用水上平台钻孔施工, 承台可采用吊箱围堰施工, 墩身采用爬模现浇施工。主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根据工期安排, 本桥施工工期为24个月。

3. 3方案三: 连续刚架系杆拱桥方案

主桥为 ( 68 + 120 + 68) m三跨连续刚架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横向按单幅布置, 由三片哑铃型拱肋组成, 主拱圈与混凝土三角刚架相连。本桥外形刚劲有力, 简洁明了, 景观效果较好。

拱桥拱肋均采用悬链线, 拱轴系数m = 1. 317, 其中中跨跨径120 m, 矢跨比1 /4, 边跨跨径68 m, 矢跨比1 /5。

边跨拱肋采用由两根 ( 中间拱肋 ф800 × 12 mm、外侧拱肋 ф800 × 10 mm) 圆钢管混凝土组成的竖向哑铃形断面, 两拱肋之间设置两根一字式横撑, 由两根 ф550 × 10 mm的圆钢管和钢腹板组成。

横梁及桥面板: 横梁包括吊杆横梁和拱脚横梁2种。吊杆横梁高度160. 0 cm ~ 184. 0 cm, 采用现场预制, 按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拱脚处设置强大的横梁, 横梁采用箱形断面, 采用C50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高度200 cm, 设4道横隔板。横梁两侧设牛腿, 正桥 π 形板及两侧T梁支承于牛腿上。

桥面板采用预制 π 形C40钢筋混凝土板和现浇整体化层构成。

主墩及边墩均采用分离式矩形墩, 横桥向分为3个墩, 在墩顶通过墩顶横梁连成整体。主墩顺桥向宽4. 5 m, 横桥向宽度分别为5. 0 m, 6. 0 m和5. 0 m。边墩顺桥向宽4. 0 m, 横桥向宽度分别为4. 0 m, 5. 0 m和4. 0 m。桥墩采用C50混凝土。承台为分离式矩形承台, 承台厚度4 m, 采用C30混凝土。主墩桩基采用14根D2. 0 m钻孔灌注桩; 边墩桩基采用14根D1. 5 m钻孔灌注桩。桩基按嵌岩桩设计, 采用水下C25混凝土。

本方案桩基采用水上平台钻孔施工, 承台可采用吊箱围堰施工, 墩身采用爬模现浇施工。

主拱肋施工可采用缆索吊装, 节段扣挂法施工, 两侧各设主、 扣索后锚及横向八字缆风索锚。当拱肋合龙成拱后, 桥墩就开始承受主拱后续施工加载产生的单向推力, 为了控制桥墩的受力和水平位移在允许范围内, 需根据加载情况逐步安装并张拉系杆, 以此来平衡主拱的推力。根据工期安排, 本桥施工工期为24个月。

4主桥方案技术、经济及景观综合比选

三种桥型方案综合比较见表1。

主桥三种方案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而且技术成熟, 安全可靠, 工期有可靠保障, 但又各具特点。经过综合比较, 推荐采用V型墩连续刚构方案。

参考文献

9.游富春桃源初一作文 篇九

“耶!星期五要去富春桃源玩咯。”教室里传来了同学们的欢呼声。这个消息像长了一对翅膀,很快就传到了同学们的耳中,大家都很高兴,都在议论着这件事。“今天晚上你去不去大润发超市买东西?”

“明天你带照相机吗?”“当然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呢!不带相机拍不到美丽的风景就可惜了。”我也很开心,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真希望明天能早点到来。

星期五终于到了!为了这次春游,同学们昨晚都进行了疯狂购物,个个全副武装,旅游包鼓鼓的,装满了食物和水,有的同学还带了玩具呢!分完组,我们就上车了,车上叽叽喳喳的都是聊天的声音,好像住了许多小麻雀,原来是大家在议论富春桃源呢。

不知不觉中,富春桃源就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一组一组的顺序乘缆车上山。

缆车的外壳和公交车差不多,是天蓝色的.,可是他没有轮子,只能在铁轨上行驶,我们按次序走上缆车,当同学们都到齐了,缆车就开始缓缓地行驶了,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两旁的树木密密麻麻的,把太阳都遮住了。向远方眺望,几座翠绿色的山若隐若现。

就这样,我们乘着缆车来到了山上。也就是第一个景点——九霄碧云洞。我们跟着导游阿姨,走进了洞内,一走进这里,就感觉到气温迅速下降,身上一阵凉爽,要是能在炎炎夏日来这里玩,一定很不错!据导游说,九霄碧云洞是“亚太第一大洞厅”,有2万3千多平方米大呢!在这里聚集1万多个人,一定不会觉得拥挤。

接着,导游又给我们介绍了“法安降虎”:“这是老虎,他经常骚扰百姓。上面这位神仙是法安,他把老虎打得满地找牙,所以老虎没有牙齿,他们组合在一起,就叫做‘法安降虎’。”哇,这只“老虎”好大呀!哪儿来的老虎呢?

当然这只是石钟乳和石笋组成的,只不过样子很像罢了。他们颜色各异,形态万千,即使不必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导游还介绍了“一线天”、“黄果树瀑布”、“定海神针”……等等,他们个个形态万千,栩栩如生。

“一线天”可窄了,过去时要十分小心,一不小心就要碰到头,这可难为了小胖子,只能把身体收敛一点,才勉强挤了过去;“黄果树瀑布”雪白雪白的,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发出一闪一闪的光,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定海神针”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上面的那个“猴头”就是孙悟空。

10.关于写景的作文:富春江 篇十

富春江风光秀丽,最美在山水。著名的画家黄公望曾经画过一幅有名的画,叫做《富春山居图》,来赞美富春江的美景。

春天,江两岸的山上,草木发芽了,长出翠绿的叶子。

夏天,山上的草木长得更加茂盛了,碧绿碧绿的。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水也变得碧绿碧绿的了,好像一块绿宝石,太美了!

秋天,树的叶子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黄,有的青。富春江的山是五彩缤纷的。

冬天,白雪纷纷,雪花飘落到山上,好像给山穿上了白棉袄。山白茫茫,水也白茫茫。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富春江真美啊!

优爸点评:非常感谢小作者给我们带来如此优美的富春江。小作者的这篇文章文字清新隽永,比喻生动贴切,通过对富春江四季不同的景色表达小作者对富春江的赞美,春天草木萌芽,夏天绿树繁茂,秋天树叶五彩缤纷,冬天白雪纷飞,突出了各个季节不一样的精致,很是优美,还通过《富春山居图》表达小作者对富春江的崇高赞誉。当然,优爸在这有一点小建议给小作者,四季的变化在很多地方都有,有没有什么是富春江特有的呢,要是能选择些富春江特有的景色进行描写,富春江的美就更深入人心了。

作者:陈帅冰

11.富春游记初二作文500字 篇十一

我家就住在富春江旁,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富春江如画一般的美景。早晨,富春江被薄雾笼罩着,显得有些神秘。江上白茫茫的一片,恍若仙境一般。晨雾慢慢褪去,太阳渐渐升起,这时的富春江碧波荡漾,偶尔有小船划过,卷起一层层欢乐的浪花。中午,太阳把缕缕金光洒向富春江,江面顿时变得波光粼粼。太阳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鞭,神奇的富春江立刻变得金光闪闪,宛如一位穿着金缕衣贵妇。傍晚,太阳西落,江面是那么恬静,那么柔美,那么舒服,那么迷人······披着红霞的富春江像一个刚出嫁的新娘,腼腆而又羞涩。

假若你坐在富春江的游船上,又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鹳山和鹿山像两位巨人日夜守护着神奇的富春江,两岸的美景更像是一幅移动的《新富春山居图》,特别是在“三江两岸”规划整治后,两岸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亭台、草坪随处可见,是人们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江上白鹭时而高飞,时而低掠。江里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到了夏天,岸边沙滩上热闹非凡,这里成了另一道风景线: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有的在捉螃蟹,有的在堆城堡,有的在玩水枪……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有的三三两两聊得兴致勃勃;有的昂首眺望,欣赏两岸的美景。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12.美丽的富春江作文 篇十二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揭开了富春江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洒下一片温暖的光芒,给富春江穿上了一件金光闪闪的衣裳。慢慢地,许多游人都来到了富春江。富春江立马展现出自己最美的身影,供游人们欣赏。而游人们不停的赞叹,已经被那迷人的富春江深深地吸引了。有许多的老人正在晨练,看,他们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个个精神饱满,感觉年轻了很多。

中午,艳阳高照,有人比早上更多了,而富春江也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艳丽,更令人陶醉了,。当你在江边散步时,你会看见有许多人在钓鱼。当你靠近水面,你会发现江面上有许多船。不过,江边的游人们又在干什么呢?草坪上,大人们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和孩子们游戏。而孩子们在沙滩上、在草地上,尽情的玩耍,有的在玩剪刀石头布,有的在说笑话,时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传的很远……

到了晚上,一轮圆圆的明月高挂天空。那拜拜的月光照亮了江面,给富春江换上了一件银白色的衣服。江边车水马龙,一束束灯光洒下,整个富春江都笼罩在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

【富春,富春吴融,富春的意思,富春赏析】推荐阅读:

富春山居图赏析08-24

上一篇:《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主题队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必备】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