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2024-06-21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共5篇)

1.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一

“三主式”语文教学

——评钱梦龙教学《捕蛇者说》

朱有伟

(以钱梦龙1980年课堂教学录像为参考)

《捕蛇者说》是一篇文言文。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时,遵照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教师带领学生读书”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引导”而不是“牵拉”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本课教学重点实践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训练为主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听、说、读、写实践。这种实践活动,始终是在教师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是有特定教育目标的训练过程。这两点教育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钱梦龙老师讲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积累词语;理解文言句意;了解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学习本文“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写作手法,练习写文章评论。

教学目标中,积累词语,理解句意是以语文基础知识:字、词、段、篇的学习为主,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以“立意非奇,奇于蓄势”来指导学生注意本文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写作练习,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理解,设计独到。

钱梦龙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讲读法”和“提问法”,教师属于“主讲”和“主问”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活动时间被挤占,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从文本角度来说,这也是《捕蛇者说》的文体所决定的。对于文言文,理解字词句的任务重,困难大。教师用“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方法,课堂容量会比较大,便于提高教学效率。还有,钱梦龙很注重引用材料、使用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例:钱老师问学生蛇“异”在何处?学生就将描写蛇的句子读了一遍,并没有概括出蛇的“异”处。钱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带着学生又读了一遍,相机板书“异:色、毒、用”并解释了“用”概括的是蛇的药用价值。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教师直接讲授,更直接,更省时。如果用讨论的方法,学生也未必能说出,反而耗时很多。此处教学,教师提问明确,学生回答有基础。

钱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蒋氏大戚的原因时,直接板书“六十年存亡、逼租时安危、平居时忧乐”,并说课文是从这三个方面对比蒋氏和村民的不幸,从而证明“斯役之不幸不如赋敛之不幸”。如此高难度的内容概括,不便交给学生。

钱老师讲读课文,不停地带领学生读书,落实字词、语句翻译和内容概括。在将“捕蛇之害”和“纳税之害”作比较时,钱梦龙着重讲解了对偶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并指导学生分析和朗读。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借助文中的“苛政猛于虎”一句总结了中心思想。最后他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解读,归纳为“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并讲解了这种写法,让学生以之为题写一篇《捕蛇者说》的简析。

本课的教学,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他对学生的引导,实质上时时在暗示学生去迎合教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阅读。钱老师几乎预设了所有的问题,没有根据课堂实际去生成,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也没有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多样的见解。

这堂课可以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好”课。也是我上学时接受的课的典范模式。可我觉得对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示个人的质疑:

一.我觉得整堂课的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过于突出老师讲授过程中的“指挥棒”的作用,好似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依赖于老师的这根指挥棒。而真正的学生解读文本,该是个性化的,自主阅读。(举例略)我想对于讲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给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通过采集众人智慧之火光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可视情况做出恰当的小结。

二.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多次用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来代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可以自发萌生的疑问。例如在讲授“捕蛇者”与“缴赋税者”的不同命运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给予了表述。可上课老师是直接把这三个方面概括好了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概括去寻找书上的文字。我觉得此处要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文中从几个方面对两种人进行了比较?”,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探究,效果是不是更好?

还有文中有描述,既然捕蛇是“专其利”,却又为何“貌若甚戚者”?这问题的提出也该由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质疑并思考。

三.本节课的讲授模式基本是一边翻译一边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色。我想对于文言文的讲解,这样是否从整体上看给人机械的印象,有分割文章整体之嫌疑?

另外,听了这堂课,虽然老师讲授的很认真,知识剖析到位,学生也很专注。但从学生角度而言,要想整节课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接受讲授内容,恐怕也非易事。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人高度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是15-20分钟的时间。因而我觉得是否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他们主动吸取知识。

当然本节课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的,比如老师的基本功很好,粉笔字写的很漂亮,老师的知识很渊博,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旁征博引。

(注:这篇感受导师并不太认同,觉得指出了太多缺点,要求我从当时的时代背景(80年代)多考虑,我也清楚自己是以现在的课程理念来看待这节课的。)

2.试论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思想 篇二

【关键词】钱梦龙 导读法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01-02

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教育学者,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发。钱梦龙老师作为改革中的大家,创新性地提出了“语文导读法”教育指导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一指导思想经过长期的探索得以形成,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当前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有人曾说:“当我们回顾20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时,钱梦龙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20世纪80年代的夜空,时至今日仍留下熠熠星辉。”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凭借自身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语文教育界长期从事教学研究,探索出了富有影响性的教育指导思想。这是钱梦龙老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积极地实践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对我们当代语文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语文导读法”的形成阶段

“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在教学道路上经过不断地摸索,勇敢地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形成的系统理论思想。笔者对“语文导读法”进行多方面探究,将其形成过程概括为“滥觞期”(1952—1956年)、“中断期”(1957—1979年)、“再探期”(1979—1981年)和“确定期”(1982年),每个时期都与钱梦龙的自身经历联系紧密。

(一)滥觞期

1952年,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钱梦龙,不走“填鸭式”教学的老路,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来学会自学,这无形中渗透了“导读法”的教学理念。后来,经过1953年《红领巾》教学讨论和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钱梦龙开始将“哲学认识论”引入教学中。同时,他写了《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论文,使得“语文导读法”开始展露头角。

(二)中断期

1956年以后,钱梦龙渐渐将“导读法”的理论依托于“认识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特殊认知的过程。然而,在他刚找到理论依据的时候,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和后来的“文革”,把他打成“右派分子”,使得他在追寻教学法的道路上出现了20年的中断。

(三)再探期

“文革”结束后,钱梦龙不改初衷,成为“特级教师”仍坚持探索教学思想。经过努力,他于1979年提出“导读法”的“基本式”,使得其语文教育思想逐步发展起来。1981年,他在借班执教《故乡》后公开发表了文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故乡〉教学三人谈》,提出了“三主”的教学观。

(四)确定期

钱梦龙在“导读法”探索期间从不言弃,后来他受《故乡》评课的启发,得出了“导读”一词。并于1982年,在文章《“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教学模式》中正式使用“语文导读法”的名称。由此,“语文导读法”这一教育思想得到了确立。

二、“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

钱梦龙曾“幽默式”地说:“语文导读法是一种有预谋地摆脱学生的策略。”这实际上就是传承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他提出的“语文导读法”由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组成,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层面

钱梦龙提出的“语文导读法”在理论层面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完整地呈现出来。围绕“三个主体”的理论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组成,构成了钱梦龙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钱梦龙认为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学生当成是认识的主体。他同时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是教师适当的引导,即“教师为主体”,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有效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教师要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有法”。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该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体现。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互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为主线”的体现。这里的“训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习题演练,“训”是教师的指导,“练”是学生的实践。钱梦龙这里所强调的“训练”,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但是教师也要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将思维转移到文本上,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可以看出,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教育思想三者间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完整过程。

(二)“语文导读法”的实践层面

钱梦龙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悟出学生学会自读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认识总是伴随着实践,而语文的实践就是读文章。所以,他后来提出了语文阅读的“三式”,分别是“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并以此作为“导读法”的操作指南。

“自读”并不是以往的课前预习,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静下心读文章,这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训练方式。为此,他提出了“六步自读法”,即“认读-辩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为学生的自读提供一个完整的阅读程序。而“教读式”往往是和“自读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他特别强调教师在“教读”的时候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授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得学生“自能读书”。在指导学生读书的同时,不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于是,他提出“复读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学习文章时要及时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巩固自己的知识。

由此可见,“语文导读法”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三式”,其实就是一个“实践到认识又再实践”的过程。

三、“语文导读法”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

“语文导读法”一经提出,就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尽管有的认为“学生为主体”完全脱离了教师的作用。然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语文导读法”对当前语文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教育认识方面:民族语教育是语文教学之“魂”

钱梦龙说到,语文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树立继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识。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民族语教育,而要实现民族语教育就得运用语言训练的方法,即以口语和书面语的形式,引导学习者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进行规范化地运用。他强调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叶圣陶、吕叔湘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宝贵的教育遗产,不要一直觉得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科学”的。

(二)教育目标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钱梦龙认为语文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他指出,“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学生不仅在训练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各方面能力,而且在训练中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而“语文导读法”正是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他指出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应该只是应试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育性质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却屡屡出现偏差,演化出“两性之争”的局面。钱梦龙认为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强调“两性统一”,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探索教学方法。他总结自身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要教会学生阅读文本,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两性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教育内容方面:灵活运用课本,充分挖掘资源

钱梦龙指出,教师要熟悉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语文教材文本的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指导教师教什么。所以,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应该做的是先读懂它:读懂编者选入教材的目的,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懂文本的引申意思,读懂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读懂教学中应该侧重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只有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文本价值,使语文课堂灵活起来。他还提出,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去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运用多媒体,使教材文本具体化、生动化。所以,当代语文教师要学会活用课本,运用多种方式挖掘课程资源,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

四、总结

钱梦龙冲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自己长期在教学道路上的不断摸索,创造出的“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而且还能为当下语文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其教育思想还融进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知识,融合了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积极响应了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号召,为这场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语文导读法”在倡导新课标改革的今天,对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值得大家共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春丽.钱梦龙语文教育价值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钱梦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故乡》教学三人谈[J].语文教育,1981(10)

[7]谭维翰.教学中谁为“主体”一“主体”“客休”“主导”辨析[J].语文学习,1986(11)

[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 篇三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这个总目标是由语、数、英、理、化、生、音、体、美等各门具体的课程分别承担和达成的,每一门课程都只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担总目标中一个适合自己学科特质的具体目标,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总揽一切,包打天下。比如广受人们关注的思想、人文教育,各门学科都应该从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实施之;语文课程由于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比之其他学科有其天然的优势,但语文学科只能从“语文的”角度寻求思想、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绝不能把思想、人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科自身的目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不是政治课或思品课;失掉了“语文”这个基本立足点,就不是语文课了。

语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它自身的目标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本民族语的教育;具体些说,就是通过读、写、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许有人问:把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民族语教育,是不是把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狭隘化了?是不是意味着语文课程可以放弃思想、人文教育?

答曰:否!

语文课不仅要进行思想、人文教育,而且必须比别的学科进行得更好、更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语文课只能通过“语文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注入以及所谓“德育渗透”这类外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人文教育。

所谓“语文的”方式,就是学习语言(言语)的方式,也就是学生运用本民族语进行读、写、听、说实践活动的方式。以阅读为例,它是学生学习民族语的必由之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在此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因为学生学习的文本,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典范的、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的言语成品。因此,正是对民族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不但没有削弱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恰恰相反,它使这种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完美的呈现。我教语文几十年,几十年来目睹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学新理论、新思想纷纷登台亮相,但我始终坚守一个立场:我教的是语文,它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因此,我的所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师:哦,原来是这样啊!(众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拿东西吗? 生(齐):不会!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学生在讨论“碗碟究竟是谁偷埋的”这个“悬案”时,很可能会变成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胡猜乱测,因此我一再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根据”,要“以文为证”,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推测的依据,这就把学生“脱缰”的思维拉到了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上,最后求得了圆满的答案。

上语文课只要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方向,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那么,不少老师“越教越不会教”的感慨肯定会变成“越教越会教”的成就感了。

教学行为总是受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我在进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总还要问一问自己: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它是先进的、富于生命力的,还是落后的、陈腐的?这种自问,久之成习,同样也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我在上世界80年代初提出的“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三主”的内在逻辑我曾经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则是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于“导”(引导、指导、辅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呈现为一个“训练”过程:“训”,就是教师的引导、教学理念助我得法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除非没有师生互动,否则必定是一个训练过程。

这些年来,应试式的“操练”愈演愈烈,对正常的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冲击,以致人们迁怒于“训练”,莫名其妙地在“训练”和应试式“操练”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在一片反对应试教育的声浪中把“训练”也连同脏水一起泼掉了。结果是,应试教育依然如故,正常的训练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连教育部委托专家研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误解、贬低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训练。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等,哪一项离得开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听说,并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提高语文素养,更不能须臾离开训练。排斥训练,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程蜕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跟思品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人文学科没有了区别,结果必然是严重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叶圣陶先生生前与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一直十分强调训练的重一路找下去,最后就可以把线索理出来。

(学生看书,找线索,教师边听边写,最后完成板书:

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终究要倒掉)

师:你们看,作者就按这条线索,有时叙述,有时议论,一路写下去。如果说这像在画“龙”的话,那么在哪里“点睛”?

生:最后点睛。(师插:为什么说“睛”在最后?)因为“终究要倒掉”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师:你们看,把文章的线索理一下,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一步不乱。这可以说是杂文的一个特点:杂而不乱。„„

这个教例展示了一个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的努力,但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过程中穿针引线、随机点拨的作用也清晰可见。这里解决的似乎只是作者的思路问题,学生实际上学到了关于“什么是杂文”以及“怎样读杂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生读书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杯开水、一个苹果,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尤其注意避免那些“教学圈套式”的“伪问题”。在某些展示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从学生嘴里“掏”出一个预期的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早已编入了课前制成的ppt课件之中,这种所谓的提问只是一个诱使学生“入我彀中”的“圈套”而已。

我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很多课都是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而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我教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和《故乡》,布置“自读”的唯一要求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学生自读《论雷峰塔的倒掉》后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试举几例:

1.“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这句用了两个“听说”,显得啰唆,“没有亲见”和“听说”的意思也是重复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胜迹中的一个名目。“胜迹”就是风景优美的古迹,但作者却说它“并不见佳”。“雷峰夕照”究竟美不美?

3.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从这些问题看,学生已经学会了“咬文嚼字”,能够从文本的语言表达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标志着阅读能力的提高,经常这样训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面试以第3题的课堂讨论为例,审视一下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所显示的阅读能力:

生: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师:你“居然”敢于为鲁迅改文章,真是勇气过人。(笑)这问题挺“高级”的,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同意改为“果然”。“果然”表示塔倒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塔是终究要倒的嘛!作者是早就料定它要倒的。“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用在这

行使“裁判”的“权力”。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对问题取得了圆满的共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发表“裁判意见”,他说:参考书上说的,同学们也都说到了,而同学们说的有些意见,参考书上还没有呢!最后我让全班同学总结这场讨论的收获,很多同学都说要向这位同学学习,主动找一些参考书看,但看之前最好自己先好好想一想,不要用参考书代替自己的思考,也许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比参考书上的结论更好。

就这样,一场本来只有消极作用的“参考书**”,变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学指导。

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机智是某些教师生来就有的“禀赋”,靠的是天生的聪明。其实教学机智也是实践的产物。

首先,是教学理念出智慧。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比如,当学生提出了没有思考价值的幼稚问题,我当时想:如果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告诫他“以后不要提这种幼稚的问题!”肯定会打击他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并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不要随便提问。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压抑和伤害。在这样的情势下,“逼”得我不得不“急中生智”,终于采取了一种巧妙引导的手法,既保护了这位提问的学生,又加深了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

其次,是长期践行生智慧。我们不妨从反面设想,如果老师长期习惯于主宰学生,控制课堂,提问也只是为了诱使学生入我彀中,这样的教学实践如果长期不变,日久成习,必然导致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萎缩,“教学智慧”从何而来?!

教学智慧只能是在“学生为主体”理念指导下长期践行的产物。

4.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四

■2005.9.25矿大体育馆钱梦龙、魏书生

2、钱梦龙:《雁》课堂教学片断

师:学习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生:说什么的都有

师:学会读书!为什么要学会读书呢?读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读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进行交流、与聪明的人进行对话。

师:问问你自己,我会阅读吗? 生:会。说这说那

师:阅读能力:认读_概括_感悟_探究。有了这些能力,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生打开课本读书)

师:我找一个不愿读书的学生读。(班长推荐)一女生读课文。

______认读

评价学生“。”没分开。(评点细致、具体。不象我们的教师说:你读的真好。)师:要求学生范读。班长推荐一名朗读能力最好的同学。(既是范读就应该是朗读能力优秀的学生读)要读的有味!

师:简要把课文主题内容概括出来。生:纷纷翻书。师强调,要求学生在头脑里回忆,不要再看课文,把意思说出来。

______概括 师:能不能把课文中最动人的词句找出来,说说感受?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深入到字词内部去读__这叫感悟。

______感悟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探究 师:擦去黑板上的板书,要求学生回忆本课的内容。

评点:老师在开始明确提出:学习语文最根本的东西,学会读书,并提出读好书的四个基本步骤和方法“认读_概括_感悟_探究”,然后就围绕这一目标实实在在的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科学。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简捷流畅,效果极佳。例

3、《时间在流逝》(小学五年级自然)2006.3.10

一次业务检查时,听到一位老师上《时间在流逝》这一节科学课,至今有种如梗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总想把自己的感受说上两句以求教于专家。以下是课堂教学的片断及点评:

9:50 师:导入新课。谜语:看不见,摸不着,勤劳的人珍惜它,懒惰的人浪费它,我班的同学利用它。

生:齐声回答:“时间”。点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当感性输入和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兴趣最大。因此,导入情境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提出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附近,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个谜语,所有学生都知道,还有什么意义? 师:谁能说说,现在几点了? 生1:八点 生2:九点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看太阳 生2:看影子

师:今天没有太阳,不过老师拿来一个太阳。出示“太阳模型”并演示

点评:教学法情境的创设、直观教具的运用等,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要紧密贴切教学主题。而这个所谓 “太阳模型” 的演示,并没有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时间的存在。9:54 师:展示一石英钟,师生用手随秒针转一周,这就是1分钟,这1分钟流逝了。生:讨论:1分钟里你能做哪些事? 10:00 生1:洗脸,擦玻璃 生2:跳100下绳 生3:练50个字 生4:看四篇课文 生5:1分钟脉搏跳90下 生6:跑100米

……

师:还有没有?那么10分钟里你能做些什么?继续讨论

点评:①不同的学生,知识、阅历及关注问题的兴趣不同,会说出不同的例子,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无可厚非,但教师对学生举出的不同例子,表达的不同看法,要有恰当的价值引导与评价。不能任其率性而为;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与主题贴近有价值的发言,及时分析引导,如:生5的发言,虽不准确,但最有价值,教师可相机让学生在1分钟时间再次测试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更能准确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10:06 生:讨论:10分钟里能做些什么 10:11 生1:读一篇课文 生2:做300个仰卧起坐 生3:擦15块玻璃 生4:吃一顿饭

生5:燃烧4-5厘米的蜡烛 生6:洗三件衣服 生7:从学校走到家 生8:做一道奥数题

……

(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简单的附和或否定)

点评:生7的发言最有价值,可教师也没有把握住。10:15 师:1个小时你能干些什么? 生:讨论 10:19 生1:写三篇作文 生2:洗一次澡 生3:走5公里路

……

点评:①教师组织学生用同样的方式,依次讨论“1分钟里你能做哪些事?”、“10分钟里能做些什么?”、“1个小时你能干些什么?”不仅形式单调,而且有重复之嫌,完全没有必要。②生3的发言,同样是最有价值的,可教师依然没有抓住关键有实质性的内容。

总评:

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感受时间的存在;感受时间的长短;珍惜时间。教师在第一个目标的教学时,显然太过匆忙,并没有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时间的存在。而对第二教学目标却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分组讨论,占有时间虽长,但有效性不够,说明研究处理教材、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缺少深度。② 语言准确性不够。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1分钟时间里你能做哪些事情?”远不如“生活中,你做哪些事情大约用时1分钟?”指向性更明确,学生也就不会说出许多不着边际的例子。

5.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五

钱梦龙老师上《睡美人》(铁皮鼓记录

钱梦龙:各位同学好!我们今天是两个班并在一起的,我了解一下情况,三班的同学举手。四班的举手?三班的班长是谁?你把班上的同学情况介绍一下好吗?

付锐: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写随笔,周记,定期要写作文,课堂就不说了。

钱梦龙:课堂情况怎么样?

付锐:我评价不了,我不会评价。

钱梦龙:你说说看。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我觉得李老师道德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东西。魏老师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钱梦龙:下面老师听得见吗?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李老师道德上给我们很大的提高,魏老师带我们走向了语文深度的地方。

钱梦龙:评价一下。

付锐:各有千秋吧。

钱梦龙:我就喜欢聪明的学生。我相信,今天这节课我可以欣赏一下大家的聪明才智。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钱,钱,来自上海。我从上海的东海之滨赶到西部的大城市来,越过了大半个中国,我们的相遇是一种缘份。现在大家看一看课文,他来自于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又来自法国著名童话林中睡美人。故事因为与科目有关系,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是这样的,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王国,里面的国王年级很老了才生了一个公主,非常可爱,在洗礼那天,他要求国内所有的仙女给公主祝福。共十三个仙女,但是供仙女用的盆子只有十二个,结果第十三位仙女出现了祝福时的坏声音,他说你们为什么看不起我,我要求你们公主六岁时死去。第十二位仙女说你们放心吧,我给她祝福了,她将沉睡一百年。公主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果然像仙女所说的那样突然死去了,但是又如那个好的仙女所说的一样,他昏睡过去,没有死去。令人奇怪的是,国内所有的动物都睡着了,包括人。后来到处长满了荆棘,后来好多王子都知道了,大家都想进去,但被荆棘缠住了。过了好多年,又出来了一个王子,他说荆棘算什么,我就要进去,说完后荆棘就让开了,他进去以后发现公主美极了,忍不住吻了他一下,沉睡的公主一下子醒来了,公主醒来后,整个王国都睡来了。国王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婚宴。柴科夫斯基就写了一个三幕剧。所以睡美人是继天鹅湖之后又创作的优秀的芭蕾剧。今天讲的就是一个睡美人的故事。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剧照,可惜看不出来,大家就要看了。接着我们请几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大家听了以后我只要求一点,听了以后你们就这篇小小说--这篇小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说一点感想。没有什么,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班上,推荐一下哪位同学读得非常好。班长,推荐一下班上哪个同学读得好?

付锐:黄泳同学开个头吧。

黄泳读。

钱梦龙:请坐,读得不错。不过有一个字不准,一个贺字。其他都很好。刚才我要求大家听了以后每个人说一点感想。谁起来说?

杨晓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看到最后一句话,我觉得生活中我们缺乏的是一种,,A角可能。

钱梦龙:你一句话我没听清楚。

杨晓梅:

黄咏:我想分析导演,其实一个人认真地发现身边的人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美丽,这要取掉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钱梦龙: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丽。一句也不能说,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请举手。有点感觉的请举手?两次都没有举手的我就要问了。有几个同学我知道他的水平不错。

学生二:我就是觉得A角他伟大,在关键的时候把机会让给了了别人。

钱梦龙:还有没有?就这篇作品本身大家来谈。

学生三:我觉得A角他给了B角上台的机会,他让B角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也欣赏A角的这种谦让。

钱梦龙:我们开始就这篇小说评价,怎么样?

马雯捷:我更欣赏B角,面对生活的时候,他能够把握住机会。展现了他很好的一面,人生就是这样,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就应该抓住机会。他面对机会能够把握住。

钱梦龙:除了自信外,还写到了什么?

马雯捷:倔强。

钱梦龙:什么意思?

马雯捷:不自信。

钱梦龙:对,还有其他同学吗?

黄泳:他用稍微华丽的词藻写得非常细致,让我们看到人生中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告诉我们以后如何去做。

钱梦龙:同学们,我们上语文课为什么要学一篇文章?我觉得我们读文章就是要学习,学什么?学会和文本对话,学会和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学习。我觉得对我们学习语文的每一个同学来说,这种学习很重要。我们就是要学怎么和睡美人的作者对话。既然学对话,就要弄清楚他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样说的。他说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他主要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A角发现了B角的才华,在关键时候把自己的表现机会让给了年轻人。我们可以想像A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B角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这种作法很高尚。这是我们读了以后首先的感觉。第二,我们也要了解一下作者怎样说这个故事。如果A角发现B角很有才华,关键时候A角走掉了。如果直直地把它写出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但是作者不是这样的,写得很有起伏,悬念迭起。既然是与文本对话的话,我们就要看文本与作者怎样来讲这个东西。这是我们语文课应该知道的东西。怎么样讲的,怎样讲好的?大家思考一下,这么一个平常的故事,是怎样讲得引人入胜的,我们能不能从文本当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请同学们从几个方面考虑一下。第一,他的标题叫睡美人,这个睡美人引起了我们怎样的想像?第二,文章中间的一些波澜怎么达到了这个效果。请同学们把自己阅读的这些方面的体会简要的在你们的讲义上做一点记号,做一点说明,我倒建议同学们两两三三地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阅读讨论)

钱梦龙:好了,我们来说一下好吗?想到一点说一点。

戚西川:我就在想,如果这篇文章芭蕾舞剧的名字不叫睡美人,就不会这么吸引人了。

钱梦龙:睡美人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戚西川:他后面已经讲了,B角起来了,睡美人也醒了。

钱梦龙:他感觉到了,但没表达清楚,谁表达清楚。

金微:我觉得是两条线,第一条线写A到哪里去了?第二条没有写A,写B,后来,,,其他的题目是不能代替的。他沉睡了一百年,他跟这篇文章的明线是一样的。

黄泳:我觉得睡美人的题目可以扣住文章的中心。这与我们所听到的童话是一样的,公主听到以后就苏醒了。B角是一个很能干的演员,只是以前导演没有发现而已。这次导演发现了他也是一个沉睡了许久的睡美人。

钱梦龙:很好。你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用睡美人象征沉睡的美人。

徐放:我觉得睡美人是被王子唤醒的,B角是被A角唤醒的,这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睡美人的故事。因为睡美人是一个童话,他表现的是一个纯真的东西。我们常常觉得这离我们现实生活很遥远,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心中涌起一种激动。

钱梦龙:这本来是一个平常的故事,现在上升到对美与真的思考,对吧。

徐放:是的。

钱梦龙:还有没有?

黄泳:我认为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写,是心理活动比较多。每一个自然段都串接了导演的心理。比如端坐在一边的,,还有后面的一些内容,他写的导演的心理活动多,让每一位读者都想往下读。

钱梦龙:这位同学太聪明了。说出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篇小说你看他很善于制造悬念。舞剧就要演出了,在这么紧张的时刻,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矛盾。怎么办?导演做出了果断的行动,B角上。作出决定以后,导演放不放心?并不放心。哪一句话?在关键时刻,万一B角的腿一软,因为B角毕竟是第一次上场。万一腿一软,怎么办?这时候读者的心又被抓住了。第一次最容易出现差错。这时候跟着导演紧张地期待着演出。到后来,B角演出非常成功,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来说他们的成功。导演惊讶了,并且反思了,为什么平时没有发现?通过导演的心理活动把读者的心始终揪住。到结尾怎么样?叫戛然而止。突然之间,文章没了,小说就结尾了。这篇小说引起了我们许多思考。出人意料,但是又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个结尾是很好的。我们说,作者在这点上把一个普通的故事演绎得丝丝入扣。另外,我们再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一下,微型小说要求短小。这篇小说共八百多字,但是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东西,语言简洁而生动。我们来看一下,他哪些地方语言表达非常简洁,内容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家看一看。我们有人喜欢以少胜多,几句话把一个形象勾勒出来。同学们找一找。这里B角比较多,大家看看他怎样写B角,怎样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写出了B角的性格。

好了,哪个说?

杨晓梅:文章在第一次写B角的时候多么飘 下什么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对B角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导演的描述来写的。这样一点带过,比较好。

付锐:让我们产生了联想,一个非常美丽的主角非常自如地在舞台上出现在我们眼前,从联想出来的情景我们可以想像。B角抓住了这么一次机会表现得非常投入。

钱梦龙:写出了他的投入。(写出了他的舞姿)

金微: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篇文章一篇会如现两三处,这里出现了九处,这里的省略号就像维纳斯的断臂,虽然没有把所有的东西都写出来,但是他表达的意思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钱梦龙:说得好极了,尤其是比喻,好像维纳斯的断臂这个比喻。还有吗?有的地方仅仅是一个词,“在A角失踪以后……”你从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他根本没有上场的机会,但是他依然坐得端正,这里表现了B角一种什么样的?这都是很简洁的地方。

黄泳:我觉得表现了B角的自信与倔强。

钱梦龙:虽然没有机会,还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反正没事就稀稀哈哈地回去,可以看出他的敬业精神。还有下面,眼里闪着倔强的自信的光。倔强、自信,就是他成功的理由。还有谁?导演的心理都是很简洁地从侧面写出B角的品质。还有,像倒数第三段,B角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有一种沉睡的美。非常简洁地把这个故事的含义升到了一个高度。不仅仅是一个生活道理的问题。有的是沉睡的,有的是被我们忽略了,有的是被我们的偏见遮住了。被发现了,唤醒了。这就引起了我们对美的价值与思考。为什么他的容量比较大呢?因为简洁。刚才我讲了,简洁,就是以少胜多。我们除了了解他的内容以外,是否也应该欣赏一下形式。作者说了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一些很简单的,什么色彩都没有,但是给我们许多想像。A角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这是以少胜多,如果我们这位作者罗里罗索地写一段话,效果完全不一样。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读这篇小说就读出了一点味道,而且我们正在学会与文本对话,读出了我们的感受,我想大家做一个工作,我们既然知道生活当中有许多美被我们忽略了。有许多美被我们的偏见遮蔽了。我找了一张油画,但是看不出来。有一张油画叫父亲。是你们四川的油画家,叫父亲。看到的同学举一下手。父亲上画的是你们四川的老农民,头上缠了布,端了一个很粗糙的碗,满脸皱纹。我们过去的闺土就是这样的,像树皮,记着没有?你们四川这个画家叫罗中立,就在四川乡下看到了这么一个老农民,这个老农民在池旁边,满脸沧桑。从这个老农民的形象中发现了一种力量感,他用非常写实的手法刻画出来了。后来在全国第二次美展中得到二等奖,而且发表以后对我们心灵的冲击非常大。为什么?他叫父亲。好多人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的父亲。他满脸皱纹刻的是我们民族百年来的沧桑。这是中国农民百年苦难的见证。我看看能不能用。(展示)满脸皱纹,手里端着一个碗。罗中立用美术家的眼睛创造了一幅这么有震撼力量的图。我想在生活当中有许多美的东西与我们擦肩而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对我们的眼睛来说,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记得这句话吗?听说过这句话吗?(重复)因此我建议大家去做这件事,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寻找生活中被忽略的美,我们大家看看能不能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同学们不是有写随笔的习惯吗?你们找一找,找到了,就是一篇随笔。如果觉得满意的话,请你们寄给我,李镇西老师知道我的地址,发到我的电子信箱里。好吧?就是这个题目,寻找生活中被忽略的美。我刚才这句话也可以引用一下,忘记的话,就请到网上找一下。

上一篇:家务大考验作文550字下一篇:第一次帮妈妈洗衣服二年级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