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2024-07-01

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12篇)

1.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一

第5章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趋势

5.1转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管理方法

5.1.1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在之前无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方式里,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担任使用调整自动化来对变电站的多种数据信息展开自动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担任远距离的遥控管理工作。此外,管理人员还必须在对电网运载能力、工作稳定以及相关模式等方面进行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装置管理控制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对电网的正常稳定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变电站就必须对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改革,使用局域网将体征自动化体系应用在操作部门,不仅让他们监管数据信息、载电负荷以及各种装置,同时还需要对变电站开展远距离遥控工作。

5.1.2操作队运行管理方法

通常把将操作部门划分为两大组,一组是电站运行巡视管理班,负责检查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此同时还负责变电站的远距离遥控工作;二组是电站巡视操作班,负责检查无人变电站的工作现场以及刀闸开启等工作,在执行具体的控制命令的时候,调度班对运行检测班下达指令,运行检测班必须严格按照调度班的指示来执行工作,远距离控制工作是由运行检测班负责,在开展现场控制工作的时候,巡视操作班必须严格按照运行巡视管理班的指示开展工作并进行汇报。

5.2重新划分通信远动系统主要职责

为了符合调度工作的主要规定,同时完成调度体系的自动化,成立起了通信以及远动控制体系,它们是调度体系的辅助装置,最初是由调度室负责检测维护工作,对主体系的正常工作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无人变电站的逐渐发展完善,在控制体系里的通信以及远动装置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发展成为远距离检测以及控制管理的关键方式,它的工作状况以及运行效果是否正常对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作用。变电站的远距离信息资料收集装置通常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也就是最初的RTU装置以及系统自动化装置,前者主要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展开处理、传送与接收工作,功能比较单一,与其他维护设备具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通常是由远动控制班负责维护管理工作。而在使用了完全自动化装置之后,可以及时的检测各种装置的工作情况,不仅令装置的自动保护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同时也达到了电力体系的“四遥”作用,结合了许多功能特点。收集信息资料以及传送接收和保护设施集合在一起,远动检测与保护管理班之间的装置维护分界点也逐渐模糊起来。所以,可以把变电站的信息资料收集、四遥控制都放置在保护检测班中,调整主站的检测工作由远动班担任,变电站信息资料的传送方式使用了光纤传送,同时在电力体系的光缆中都使用了电力线路架设的方式,令光缆与线路安置在一个通道中。

5.3重新建立并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变电站想要正常、高效的工作,就需要由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在上述规章制度制定的时候,各个管理部门都需要参与进来,进行交流沟通。无人变电站的专业性比较强,只有成立起一系列综合完善的运营管理模式才可以确保变电站的有效工作,才可以让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达到协调统一。通常使用的是岗位责任制,这种方式必须确定变电站中每一位工作者的具体工作范围,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实现相互合作,认真依据变电站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每一位工作者必须明白自己的工作责任,提高责任意识,即使无人看守,但必须有专门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里,必须提高装置管理力度,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装置管理制度,所有的装置、通讯以及

远距离装置都需要由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检修,实施记录下工作运转情况,在检修装置的时候,必须留意检测工作票与控制票。

5.4提高变电运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站想要正常、高效的工作,第一步要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从多个方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变电站装置的有效工作和广大使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所有的电站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充足的责任意识,不仅要系统的掌握了解有关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十分熟悉远程检测体系的工作状况,充分掌握信息资料的传送技术。同时,工作人员要重视交接班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的规章制度,假如接班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接班,上一工作人员就不可以离开岗位,从而保证变电站系统可以正常有效的运行工作下去。在变电站的运行工作中,通常都是提前定制一个季度的工作方案。要认真开展倒闸控制工作,管理人员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先制定出管理命令票的有关内容,在模拟处理工作之后,就可以向值班人员传送操作指示,在操作指示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调度所是电网运行工作的重要管理部门,下属班组重要有调度班、操作队、运动组以及通讯组。每个班组的工作职能依次是:调度班负责管理电网的正常工作、载荷检测、管理控制,包括调度形式等;操作队,负责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对各种装置的控制操作,主要是由检测班与巡视控制班构成,使用各种的管理体系对变电站的进行实时检测与设备的远程控制。而巡视控制班主要负责对变电站的巡视和就地管理;而远动班负责电站的检测维修工作;通讯班负责维修保护变电站的光端机以及负责管理调度室的通讯工作。

无人电站在对自身的管理方式展开调整改革之后,对现有的先进的科技手段展

开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令所有的检测管理系统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同时也使得装置巡视检查效果得到巨大的提升。第一时间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实现预先防范、尽可能避免装置产生事故问题。保证变电站装置能够稳定、高效、正常的运行工作,不仅节约了装置的检修维护投入,同时还降低了排查问题的工作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让变电站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6章结论

本次论文中,针对无人变电站的建设工作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研究了其基本特征,根据目前先进的科技手段,描述了无人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对重要的输变电装置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出于输变电装置的关键性以及效益性,上述装置产生事故之后形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十分巨大,为了确保它可以安全、有效、正常的工作下去,开展装置的实时监测工作以及定期维修检测都是十分必要。大力施行各种监测维修技术手段,除此之外,还必须结合最新高科技的、安全有效的装置工作情况检测方式,根据实时的检测数据,分析装置的工作情况,实时、有效地进行检测维修工作,充分提升装置的使用工作效率,从而完成定期检测维修的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借用最新的自动检测技术,保证装置可以安全、有效、正常的工作。

致谢

本次论文是在老师的耐心辅导和各种帮助下顺利完成的,无论从开始的选

题、立项到最终的定稿,都包含着导师的付出;导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令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表示由衷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望子成龙、不图回报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给予我的爱和支持让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在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刘笙•电气工程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2.[2] 戈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 孟祥萍•电力系统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刘吉来,黄瑞梅,高电压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5] 陈庆红•变电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6] 江西省电力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M]•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7] 姜全华,姜全宏,金正军•浅析数字化变电站技术[M]•科技信息,2008(8):315-327.[8] 李德刚•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J]•农村电气化,2009(11):22-24.[9]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征求意见稿)[M]•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部•2010(2).[10] 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王峰,蔡卫锋•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8):59-79.[11] 方磊,翁周波,张海梁•智能电网中智能一次设备实现方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253-255.[12] 李九虎,须雷,罗苏南,王邦惠•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07.26増刊:44-47.[13] Q/GDW393-2009.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M]•国家电网公司,2010(2).[14] 刘有为,李光范,高克利等•《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导则》的原则框架[J]•电网技术,2003(6):64-76 [15] 张剑光•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6] 鲁丽娟•数字化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技术及其发展[M]•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6).[17] 陈绍光•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探讨[J]•云南水力发电•2005(5).[18] 段秦刚•余南华数字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模式的研究[J]•广东电力,2009.22(10):46-48.[19] 江慧,姜衍君,丁泉,朱杰媛•电力系统程序化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电气专刊,电气应用,2007:S32-S35.[20] 严胜•智能电网变电站集中监控告警专家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25-27.[21] 陈理,孟慧,陶骞•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选型研究[J]•湖北电力,2011-12-28.[22] 周和•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1-06-01.[23] 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D].《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0-10-28.[24] 赵亚强•变电站采用监控五防一体化系统的深入探讨[D]•《信息安全与技8 术》,2010-12-10.[25]

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6.[26] 田成风•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11—01.[27] 吴忆,连经斌,李晨•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及原理研究[J]•华中电力,2011—06—20.[28] 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M]•国家电网公司,2009.12.[29] 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M]•国家电网公司,2010.04.[30] 王璐,王步华,宋丽军,郭志红•基于IEC618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24).[31] 徐大可,赵建宁,张爱祥等•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7.33(1):78—82.[32]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分析报告•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M].2009.11.[33] 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3(2):12—15.[34] 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2.[35] FiberOpticSensorsWorkingGroup,Opticalcurrenttransducersforpowersystem:areview[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4,9(4):1778-1788.[36] AczkowskiA,KnothW.CombinedsensorsforcurrentandvoltagearereadyforapplicationinGIS[C].CIGRE.Paris.France.1998.Rep.12-106.[37] GaneshK,Venayagamoorthy.PotentialsandPromisesofComputationallntelligenceforSmartGrids,Power&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J].July26.2009.[38] StevenE,CollierTenStepstoaSmartGrid[J].IEEEPower&EnergySocietyGeneralMeeting,July26.2009.[39] SchettQEnglerF,PetterssonKetal.TheintegrationofsecondarytechnologyandnovelsensorsintoGIS[C].CIGRE.Paris.France.l994,Rep.23/13-01

2.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二

长期以来, 信息量过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网监控运行专业, 一座变电站上传信息数量少则一、二千条, 多达五、六千条, 主站日监控信息量几万到十几万条。尤其是在设备检修试验、电网异常、事故时的信息量更是成“井喷式”暴增, 极易造成漏监、误判, 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为适应“大运行”建设目标, 促进输变电运行设备集中监控水平, 提升监控质量, 提高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 规范化、集中化、有效化。我们将影响监控巡视质量, 影响监控信号判断, 对监控值班员监控造成干扰的无用、无效、错误的信息统一划归为监控信息治理范围。通过各种举措力求在最大范围内消除垃圾信息对电网监控质量及事故处理、分析判断的影响。

1 监控信号治理的主要做法

1.1 规范监控信息分类

1.1.1按照国网变电站集中监控信息管理规范, 将管辖的所有变电站的监控信息划分为A (事故) 、B (异常) 、C (越限) 、D (变位) 、E (告知) 五类。结合监控实际需求, 重点突出显示需要紧急处理的重要缺陷信号, 降低一般缺陷信号的报警级别, 并依托ies600系统平台实现分类统计和显示。

1.1.2实现各种监控信息的准确分类上窗显示。调整告警窗页面, 保证各类告警信息上窗准确。根据监控运行需要重新调整了告警窗页面, 并增设了SOE、系统、检修等告警页。完成相关告警方式、告警动作、告警行为定义, 保证各类告警信息上窗准确。

1.1.3变电站主要设备情况实现实时排序和直观显示。母线电压、主变负载率、主变温度、线路负载率等均按电压等级和责任区实现前十位显示, 母线电压波动率5分钟统计一次外, 其它都是一小时更新一次。并根据负载情况, 颜色标识条逐步变化, 负载越高, 颜色越红。监控员可很容易的全面掌握电网各电压等级主要设备运行情况。以饼图和列表显示电网中全部主变、线路负载率情况及所占百分比, 电网重载设备数量清晰明了。

1.1.4实现各类信息的最新告警提示。通过“一窗多图”的形式, 显示当日A/B、C/D各类信息中未复归的信息, 有效避免了监控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遗漏。并且实现当日各类告警信息数量自动统计, 便于监控人员进行运行分析。A、B、C、D类信息用不同颜色区分。ies600系统对当天的实时事项统计, 数据表示本类事项的动作次数, 但不包含SOE和复归信息。

1.2 优化信息处置, 减少频发、误发信息

根据“不遗漏信息”、“优化信息”、“反映设备实时状态”三个原则, 对实时的监控告警信息进行筛选, 查找频繁动作信号, 从主站端采取告警延时、信息过滤、防抖设置等措施, 对部分不影响正常监控工作的信号从数据库中删除, 减少频发、误发监控信息, 提高监控工作效率。

1.2.1 优化遥测越限信息

对因指标统计和报表需要而设置的电流、功率因数遥测越限信息, 将其调整为只入告警库不上告警窗, 减少越限告警信息。对电流和部分母线电压遥测限值采用告警延时算法及越上下限范围设置, 降低上告警窗的频率。

1.2.2 过滤操作伴生信息

开关操作时大量伴生信息, 主要是弹簧未储能信号, 设定告警延时25秒, 25秒内动作复归的不上告警窗。变压器档位定义为告知信号, 分接头调整后档位变化信号上告知窗。

1.2.3 实现告警窗的信号压缩

完成遥信、遥测越限信息告警压缩软件研发与部署, 将同一个事项压缩到一个条目中, 并将新发生的整个条目推到最前, 动作两次及以上只显示最近一次发生时间, 事项前面的数字标识本事项累计发生的次数。采用此功能后上告警窗信息条数已大量减少, 有效消除了刷屏现象。

1.2.4 设置告警延时策略

实现个性化设置告警延时, 对频发的保护信息, 如装置告警、装置通讯中断等信息设置30秒告警延时。

1.3 开展变电站信息优化治理

对现役变电站监控信息表进行治理, 准确定义信息分类。在进行信息表制定、分类工作中, 参照国网公司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信息分类定义, 充分考虑事故发生后, 调控人员对事故的快速准确判断需求, 合理采集和定义事故、异常、告知信息, 保证事故信息简洁、清晰, 异常信息准确、完备, 告知信息正确、实用, 并要求纳入班组绩效考核。

1.3.1 严格审核新上、扩建变电站保护信号

指定专人负责参与新上、扩建的变电站设备信号审核工作, 要求把握控制设备信号数量, 减少或合并设备监控信号、剔除无用的监控信号;同一厂家对于相同电压等级的保护信号定义应保持一致。信号审核专责人将保护审核情况制作成设备信号释义表, 注明信号的具体定义, 供监控值班员学习并作为信号判断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此项措施不仅可避免出现无用的监控垃圾信息, 增加监控员对保护信号的掌握程度并提高监控员对保护信息的判断时间。

1.3.2 优化监控信息显示界面

通过定制设备巡视画面列表, 实现巡视画面自动循环播放。设置检修告警窗, 检修设备告警信息单独显示等措施, 降低设备检修或事故跳闸时监控信息大量上传造成刷屏, 对监控值班员造成干扰, 提高监控巡视质量, 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最大程度保证电网供电可靠率。

1.3.3 日常发现的监控异常信息处理

对于监控中的设备异常信息由当值监控员负责处理, 当发现异常信息时, 监控员按照规程规定汇报相关调度, 以上处理部门将处理情况及结果汇报调度, 并反馈给当值监控员。当值监控员根据处理的情况, 汇总处理信息并按照信号的重要程度上报缺陷。对于明显错误、无效、无用的设备信息监控值班员可自行联系自动化班要求协助处理。对于异常处理过程中发现的无用、无效、错误的信息应整理后制作成监控垃圾信息跟踪处理汇总表。每月底上报中心及运检部, 纳入设备检修计划, 安排进行消缺。

1.3.4 监控信息治理流程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为保证监控信息治理有效, 准确, 将每人处理的条数, 信息统计记录准确度等相关内容形成绩效评价指标并纳入班组绩效考核, 每月公示, 并形成班组管理制度执行。以提高监控员的监控信息治理率及准确率。

2 结束语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不断深化, 在“大运行”模式下, 提升调控一体化建设, 必然对监控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监控信息治理是提升监控运行水平的一项具体内容, 作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监控员的职业操守、业务水平尤其显得重要。监控员足不出户, 远程监控设备信号, 不能看到变电站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但监控员需具备根据上传的监控信息准确快速判断事故、分析处理异常信号的能力。电网监控在电网运行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汇报调度, 下联系操作队及监控技术支持部门。分担调度在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的压力, 降低规避处理风险, 这需要监控员掌握更加全面的电网技术知识, 实现“一专多能”。因此监控信息治理工作是“大运行”模式下提高监控运行管理水平的一项具体工作, 也是促进监控员加强业务学习的重要举措。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快速发展, 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监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大量无用、无效、错误的信息上传容易造成监控员麻痹大意, 遗漏重要的设备监控信息。恶劣天气下或电网事故异常处理时, 也会严重影响监控值班员对监控的信号快速判断, 对汇总排查重要信号造成干扰, 降低快速处理事故异常的时间。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保证电网设备的监控质量, 因此, 监控信号治理工作势在必行。针对监控信息中的无用、无效、错误信号进行治理通, 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监控垃圾信息, 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水平, 提升监控员事故处理分析能力, 促进监控运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3.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的技术研讨 篇三

关键词:集控站 无人值守 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98X(2015)05(c)-0079-01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本质就是将变电站监控系统对设备的监视、控制功能进行转移集中,通过建立集控站来实现对多个变电站运行的集中管理。集控站的建立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集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与集控站管理范围内的变电站就地设备实现数据的对接,将单个变电站原有的监控功能统一收归集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将采集到的遥测、遥信、遥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值班员可以通过集控管理系统对变电站就地设备进行遥控、遥调操作,系统可以对操作结果进行效验来确保遥控操作的可靠性。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未来电压等级较低的变电站将大规模实现无人值守,该文结合宣钢现有的变电站设备情况,对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实现从设备层面进行了分析。

1 当前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存在的难题

宣钢目前再运行的35kV变电站以及10kV、6kV配电室大部分建成于2005年左右,变电站一次设备采用的都是油浸电力变压器、组全密封配置真空断路器小车的开关柜,二次系统包括了低压成套装置、UPS直流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以及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除此之外,建设时间更晚的变电站还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消防系统。在这样的变电站设备基础之上实现无人值守,有如下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

(1)提高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宣钢目前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采用的是以两年为周期的定期检修试验与日常故障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日常故障的发现主要依靠站内岗位人员每小时一次的站内设备巡检和日常设备专业点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无人值守,首先需要对设备隐患进行集中的消缺处理,加强专业巡检队伍的设备点检知识和实际处理能力,依靠专业巡检队伍的定期检查来发现设备隐患,重点是检查充油充气设备有无泄露、开关柜操作机构可靠性以及关键通讯线路是否稳定,以此加强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之前采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完成变电站基础设备的运行数据采集和遥控操作功能,在此基础上应该完善数据分析功能和数据远传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该具有对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运算能力,并与上级集控站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将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准确的上传至上级集控站综合管理系统,并接收管理系统下发的动作指令,完成对本变电站设备的遥控操作和结果校对。

2 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

2.1 选用智能化的高压开关柜

智能化的高压开关柜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开关柜内含的断路器、储能电机、接地刀闸、二次控制空开分合信号以及电接点测温信号可以通过柜内二次电缆传输至开关柜状态指示仪,状态指示仪可以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远传通讯,将采集到的状态信号及时的传输至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关柜配置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具备远程数据传输模块,不再依赖原先至集控屏的二次信号电缆进行电流、电压数据传输,大大减少了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电缆敷设工作量,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开关柜自身具备良好的五防闭锁功能,可以实现误操作闭锁,杜绝遥控操作命令的错误执行;通过保护装置的功能升级,实现保护压板和转换开关字位的置位复位功能,解决了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问题。

2.2 选用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根据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设要求,变电站必须具备全网络模式的保护、监测、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讯协议必须统一为IEC61850规约,组态模式为“站控层”与“设备层”两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采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模式建立联系,确保数据上行下达无瓶颈,这样就能建立一个标注化、资源完全共享的平台,在平台上数据库对全网内部所有数据进行统一配置定义,避免重复采集的影响。

(2)全站设备实现数字化,不再依靠传统的输入输出量模式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将就地采集装置升级为具备控制功能的网络化设备,采集到的数值直接通过网络上传,用质量可靠的网线和光纤取代大量的二次电缆,直接提高了信号采集的精确程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站内各种低压电源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内部的直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UPS供电系统、以及各通讯设备弱电电源,都必须升级,作为变电站各种保护控制通讯设备的电源,交直流低压系统必须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其智能化,各低压开关具备通讯功能,可以将开关以及电源运行状态上传至管理系统,便于集控站人员及时掌握低压系统运行情况。

2.3 实现智能巡检功能

视屏监控信号实现远传,建立一个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增加目前以有监控摄像头的密度,另外增加红外门禁系统。将变电站内实时情况通过图像声音的形式上传到集控管理站,由集控站人员对所管理的变电站进行监视运行。比较先进的方式是在GOOSE系统下集成的自动跟踪视频监控系统,当进行关联操作时,视频信息根据上级操作的开光部位进行自动跟踪切换,便于上级操作人员对设备情况适时掌控。

2.4 实现状态检修管理模式

现有变电站主要依赖运行检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人值守必须引入状态检修系统。状态检修专家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分析设备以往检修、试验数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及时对处于故障高发阶段的电气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给出专业的检修指导意见,检修人员依据系统建议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避免电气设备突发性故障。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必须从设备上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更加可靠的网络化、智能化电气设备,配合稳定的通讯传输设备,通过集控站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变电站运行的集中监控。同时,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必须采取专业的检修维护工作增强变电站设备的点检和维护质量,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无人值守技术的推广,既能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促进了变电站设备更新换代,对智能变电站的普及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此项工作的讨论,对今后变电站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大新,刘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及功能要求和配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3-6,17.

[2]韩桢祥.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4.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四

凉山26座变电站无人值守怎安全? 发布时间:2014-02-12 16:00:29 来源: 四川日报网打印

字号:T|T 四川日报网(记者 何勤华)“一定要注意更换同型号的保险丝。”1月24日,一场电容器外置保险丝更换培训在西昌市马道镇一处220kV西昌变电站举行,国家电网凉山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变电运维一班、变电运维二班的变电运维人员参加了培训。

近年,凉山供电公司对辖区内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目前,已有26座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凉山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主任张卿明告诉记者,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展培训,就是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变电站的部分检修工作,及时处理问题。

优点:节约土地和管理费用

“目前,已有26座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张卿明介绍,无人值班是指借助自动化技术,值班人员在远方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变电站的设备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能将运行人员从繁重的监盘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维护、检修工作。

“无人值班电站改造后,优点突出。首先,无人值班电站的占地面积小。”变电运维一班操作员刘晓阳告诉记者,多年前建设的220kV西昌变电站,占地约80亩,而同样是220kV的周家堡变电站,因为是按照无人值班电站设计建设的,因此占地仅15亩。

从运行管理费用来看,新建或改造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不需要现场值班人员,节约了人力资源。运维一班目前管辖8座无人值班电站,按照行业标准,若是有人值班,算下来需要至少50人。“实际上,现在我们运维一班仅有16人。”刘晓阳说。

此外,无人值班变电站不设运行值班员,且有一定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减少人员误触电事故和误操作事故,供电质量也得到提高。

缺点:无法及时处理故障

2013年8月的一天,樟木集控站监测到下辖的银厂变电站出现电压不稳定情况,运维人员陈苗苗、刘敏迅速前往处置,车行至半路,遇到塌方,两人只好下车步行两个多小时,来到银厂变电站,处理了故障并等到集控站提示电压稳定后,又步行回到塌方处上车。回到西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近1点了。

不仅如此,操作及处理事故的速度也容易受外界影响。银厂变电站距离樟木集控站90公里路程,由于道路条件差,正常情况下开车需近2个小时,若遇到雨雪天气、道路塌方等情况,时间花费更久。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张卿明说,在个别特别偏远的变电站(行车距离在2个小时外的),还是留有一两人值守,实现“少人值班”。此外,探索将偏远的35kV变电站交由地方供电所管理,是一个好方法。

一位电力专家认为,无人值班电站是一种新模式,在运行中必然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针对上述问题,这位专家建议,可在偏远的无人值班电站增加监视设备。此外,在遇到恶劣天气或有重要保供电任务时,重要变电站、偏远变电站应调整为临时值班,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处理。

2013.07.04 星期四 青岛晚报

35座无人值守变电站,她负责—女大学生当电工24小时待命遇到雨夜满城跑

变电运维工区操作员,河海大学女大学生。看似不搭界两个身份统一到了26岁的张楠身上。她是青岛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女子操作队的唯一一名大学生。毕业已经3年的张楠和她所在的女子操作队,担负着全市35座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备巡视、维护、倒闸操作和异常事故处理工作。工作时她一天要跑六七个变电站,在阴冷与酷热中来回穿梭,执着于那份在外人看来枯燥的工作。□记者 王晓雨

69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截至上月底签约率仅3成,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残酷现实下,有的大学毕业生成了“鸵鸟”,逛淘宝打游戏当宅男宅女,窝在家中啃老;有的反复流连在各大招聘会,挑挑拣拣,不肯“屈就”……但也有一批大学生,他们选择了在别人眼中“看不上”的寻常工作:大冬天扛百斤暖气片上5楼,毒日头下拎着40斤的工具暴走,暴雨天开着施工车帮居民通下水,冰雪天走到地下十几米深的变电站倒闸操作……先就业再择业,用汗水冲刷曾经的理想,用双手搭建新的梦想。本报今起开设《中国梦我的梦——走近艰苦岗位上的大学生》栏目,记者跟访这些在现实中奋斗的大学生们。一天跑六七个变电站

在记者印象中,变电站操作工是男人的活儿。当张楠站在眼前时,让人不免有些惊艳。

凌晨5时,位于延吉路青岛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办公室,张楠和工友完成工作交接,带着设备坐上施工车准时出门。这一天,她要按照周边的施工需要,不断地让各个区域暂时停电,在施工结束后迅速恢复供电。一天里,她常常要奔波六七个变电站。

凌晨5时30分,她抵达海泊河变电站,第一条线路开关由运行转为冷备用;凌晨5时40分,同一变电站里,第二条线路开关由冷备用转为检修。

早7时10分,张楠抵达了万达变电站,在这里两个开关又改变了位置。7时30分,张楠抵达南京路变电站,将两个开关由运行转为冷备用。上午11时30分,海泊河变电站里,凌晨刚刚操作过的第二条线路,在张楠的操作下,开关再由检修改为冷备用;中午12时,第一条线路由冷备用转为运行;下午1时,张楠又来到了南山变电站……直到下午4时,最后一个开关才重新被合上,一天的倒闸操作算是完成了。每天经历冷热两重天

昨日,外面酷热难当,在南京路变电站的房间里却十分阴冷,张楠站上一会儿,鸡皮疙瘩就起来了。而在老舍公园地下的安徽路变电站,室内又变成了40℃的高温,张楠一进去,额头上立刻冒出了汗珠。“我们负责的变电站是冰火两重天,上海路防空洞里的变电站夏天也冷得让人打哆嗦,安徽路和澳门路热到受不了,室内最高能到50℃。”张楠说。

上海路变电站在30多米深的地下,每下去一次要穿越1公里阴冷的防空洞,走过180级 凹凸不平的台阶。张楠和队友每隔几周就要来一趟,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

多变的环境有时让张楠的身体受不了,“有一次,一下子昏倒在南京路变电站里面,还是同事叫了急救车把我送进了医院。”

对于工作的辛苦,张楠从来没跟父母说过,在父母的想像中,女儿做的是天天吹空调坐办公室的工作。“我来的这三年我们这个区片没有出现过事故。我就像是一个表,每天每时每秒都在走着,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很枯燥,但一定要保证分秒都不能出差错。”作为队里唯一的大学生,张楠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非常重。她告诉记者,有时候操作一些大设备,她真的觉得自己体力有些受不了,但她仍然要咬着牙把沉重的刀闸合上或扳开。

在变电站里,张楠做的工作就是从几百个按钮中,找到要扳动的开关,按下或抬下。跟随着张楠的脚步,记者注意到这个身材瘦弱的小姑娘,总是跑来跑去。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们“女子队”的通病,每次架设新线路时,她们在跑的同时还要扛着10多斤的电缆。听到电话就往单位赶

就在张楠按照之前的计划表,在各个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时候,她的手机还在不断地响起,“大连路变电站玻璃柜门脱落”“大港变电站信号灯异常”“盐城路变电站出现状况”……每次一接起电话,张楠都是先报出自己的姓名,等待指示,然后赶往现场处理事故。“一到大雨暴雨天气,别人都是急匆匆往家里赶,我们正好相反,都是从家里往单位赶。”在她3年的工作经验中,最怕的就是各种极端天气,这往往意味着更多异常事故的出现。

“我们现在是上24小时的班,然后再休息48小时,但一听到电话就要立刻集合。”张楠告诉记者,自从到了供电岗位后,整个生物钟全部乱了,往往正在家里吃着饭,隐隐就觉得听到电话铃声,扑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幻听。据她介绍,现在她已经练出了一声电话就醒的本领。小两口才完婚就上岗

因为工作时间和一般人不一样,张楠说他们这行找对象特别难。张楠的丈夫也在供电公司工作,所以彼此能体谅对方。“他晚上出去抢修的次数更多,昨晚11点又被电话叫出去了,今天早上我出门时,他还没回来呢。”记者了解到,张楠和丈夫今年6月1日才举行了婚礼,6月14日就双双回到了岗位。

张楠说工作第一年实习期,她的全部月工资只有1357元,靠了家里的“接济”才熬完了第一年。作为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在去年的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她拿到了变配电室值班工比赛的第5名,现在她的月工资达到了4000元。

在采访结束后,张楠还给记者发送了一条长长的短信,表达了对队上所有师傅的感谢。“每次看到青岛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我都很自豪,这都是我们每一个电力人辛勤工作的结果。”在短信的最后,张楠这样写道,她说为了这份心中的光明,她会继续踏实干下去。

海宁变电站“智能”防涝试比“天公” 中国能源报

2014/9/10 10:22:50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电力安全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0千伏许巷变水位28厘米,达到警戒线,远程自动防涝系统启动。”8月16日晚,暴雨突降,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变电运检组1班班长吕亮的手机上跳出了这么一条短信。几分钟后,又一条短信发送到他的手机上,“110千伏许巷变水位10厘米,水位正常,远程自动防涝系统关闭”。随后,暴雨渐止,吕亮彻底放下了心。

雨水倒灌变电站隐患重重 据了解,变电站的选址一般在平整地段,日常的排水量很少,即使在雨天时也能正常排水。但是,当遭遇台风或暴雨天气时,由于雨量过大,常发生变电站外水位与站内水位相同,甚至产生站外水位过高,导致变电站外开始向变电站内倒灌,影响到变电站的运行。此时,变电站的排水口就成为防护的一道关口,如何守住这一道关口,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如2013年,“菲特”强台风给浙江带来了狂风暴雨,受此影响,很多地势较低的变电所因周围环境水位降不下去,积水无法排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电网受到较大影响。海宁市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变电运检组负责人叶翔介绍:“当时,我们有8座变电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部分设备被淹,有几座变电所人根本进不去,电网运行、地方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在当时这种极端天气下,靠原有的设备和人工已经远不能保障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想办法。

对此,各地电网企业均开展了变电站排水遇紧急灾害防涝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针对突然灾害天气,如强降雨、暴雨、台风等多种灾害性雨水天气,引起的内涝现象进行预防。

首套远程自动防涝系统诞生

其中,海宁市供电公司联合厂商研发了变电所远程自动防涝系统,首次将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变电所排涝系统,在原有的变电所排涝系统的基础上加装2套水位探测器,一套强力水泵和一套控制终端。

海宁市供电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在暴雨、洪涝发生时,该系统能通过技术阻隔,自动切断变电所内外环境的水文关联,使变电所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防止水位倒灌,一旦变电所内的水位高于警戒线,立即自动启动强力水泵,将积水排出变电所;当水位下降至正常线以下时则自动停止。全程不需要任何人工操作,还能自动发送信息至相关人员手机,汇报状态。”

据了解,该系统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数据自动采集,即自动实时采集计量点的地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二是自动控制,即监测到变电站内的水位超标能自动控制水闸进行启闭,放下水闸,具有及时性的防止内涝功能;三是自动复位,即根据检测的数据实时控制防涝系统,在达到正常排水时能自动及时的恢复到正常排水。

今年5月,首套变电所远程自动防涝系统投用,吕亮颇有感触:“自从有了这套系统,水位控制的很稳定,基本不用担心了。”而以前,一旦长时间暴雨,他们就要确认变电所情况,甚至还要装麻袋、沙子等防汛物资来排涝,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延误,效果不一定明显。

今年夏季暴雨期间,水位上升,向来是内涝高发地的海宁市110千伏许巷变因有了这套系统,在暴雨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吕亮说:“手机上陆续收到的状态汇报短信,一开始还担心系统靠不住,让值班保安巡视了好几遍,结果啥事都没有。”

据介绍,该系统按照百年一遇的暴雨设计,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功能最完善、数据准确率最好的变电所排涝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下一步,海宁市供电公司将在经营区 域内逐步推广变电所远程自动防涝系统。

智能巡检机器人:让变电站监控更高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4/7/31 13:57:39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换流阀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小伙伴’去哪了?”7月18日上午,1000千伏特高压练塘变电站运维班施海娃用手机与主控室通话,希望知道另一位“同事”的位置。她所说的“小伙伴”,其实是智能巡检机器人。

1000千伏特高压练塘站是上海首座交流特高压变电站,是皖电东送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在上海的落点,同时也是三峡送上海的±500千伏林枫直流入沪的落点。上海约有四分之一的外来电是通过练塘站进入上海电网。

确定位置后,施海娃带记者找到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它正在给主变压器测温。智能巡检机器人通体白色,70厘米高,底座有4只轮子,“头部”有两个“眼睛”,分别是可视光和红外线摄像头。机器人沿着全站设备区预铺的6公里长磁轨道缓缓前行。磁轨道旁有912个预埋的信号点,记录有序号信息,每个序号所对应的指令已预存于机器人记忆系统中。机器人每经过一个信号点,自动感知信息,就会执行相应的任务——或是左转、右转的行驶命令,或是拍照、测温的任务命令。

练塘站一共有两台机器人,单台机器人执行一次巡检任务耗时8小时左右。机器人依靠电能驱动,电量不足20%时会自动回位充电,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而测得的大量数据,则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后台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处理。

“我们每天、每周、每季都要按照周期开展日常巡视。”练塘站站长龚震东说,红外测温、表计抄录等是全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非常重要,这两项工作技术要求并不太高,但却会占用运维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机器人辅助,就可以让人员集中精力处理更为复杂的工作。”

在金华换流站的主控室,记者被“阀厅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所吸引。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必须放置在封闭的阀厅内,运维人员只能在隔离栏外狭窄的通道上监测,因而有一些设备的接口会因为角度问题而难以监测到。阀厅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利用阀厅四周的多个探头能做到无死角监测。欧阳震说,这些摄像头可按照程序自动对换流阀展开可视光监测和红外线测温,不需人工干预,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且自动锁定跟踪异常点。

记者采访的多个特高压换流站和变电站,都应用了一些智能系统。这些系统与运维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在夏季高温中保证特高压换流站和变电站的正常运转,成为了运维人员工作中的“小伙伴”。

萧山电网变电站集中监控告别“刷屏模式” 来源:萧山网

2014/3/10 9:59:00 关键词: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电网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以往满屏幕都是告警信息,看久了眼睛都要花,现在好了,无效信息全面‘封杀’,有效信息一目了然。”3月6日,在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控员朱晓燕指着监控屏幕向前来参观交流的人员介绍道。据悉,为避免无效信息延误事故处理,该公司打出“消缺+调限+屏蔽”组合拳,成功为告警信息“瘦身”,使变电站集中监控告别“刷屏模式”,日均每站告警量从98.34条降至3.26条。

据了解,萧山电网共有22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35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全部变电站采用集中监控模式,全网监控信息共计42459项。仅2013年3月份,该公司调控班监控事项窗中可见实时告警信息就多达165211条,日均每站告警量为98.34条,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频报、误报和调试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不仅使监控任务十分繁重,在电网出现事故的情况下,还极有可能延误事故处理。

为此,该公司调控班对告警信息进行全面跟踪分析,根据告警信息的类型和发送特点,采取“消缺+调限+屏蔽”的组合措施,提升告警信息的“含金量”。针对设备接点抖动和装置模块不稳定引起的告警信息频报,该公司调控班一经发现“零延时”上报缺陷,并在主站系统中对此类告警信息进行“屏蔽”。与此同时,该公司调控班对监视电网中电压、电流、温度等的遥测告警信息“区别对待”,对10千伏母线电压、线路负荷、主变负荷、主变温度等反映电网健康状态的遥测量进行重点“看护”,对110千伏电压等次要遥测量放宽报警上下限值,从而降低遥测报警的频数。此外,该公司还出台《调控二值调试牌管理规定》,对检修的设备要求做好挂、摘“调试牌”工作,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调试时产生的事故信息和开关变位信息进行“全面封锁”,进一步降低无效告警信息数量。

5.逢春矿变电所无人值守设计方案 篇五

编 制: 江 伦 逢 春 煤 矿 机 动 科

2010年2月24日

1系统概述 1.1变电所系统概况

逢春煤矿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严格。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协调生产过程中系统间关系,提高电器设备利用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建成一个集先进的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为一体的电力自动保护与监控系统,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安全水平、管理水平。

通过井下输配电监控分系统建设,实现井下输配电系统的就地控制与地面远程集中控制和综合自动化控制,能够在综合控制中心对井下输配电系统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和故障判别,实现井下变电所无人值守

井下+230中央变电所主要监控设备见下: 1. 2. 3. 4. 5. 6. 7. 8.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400A B型进线总开关 2台;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200A C型 4台;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300A C型 4台;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100A C型 2台;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400A D型 1台; 高压防爆开关BGP9L-6AK 100A B型 1台;

矿用隔爆低压交流真空馈电开关 KBZ-400 1140/660 2台; 矿用隔爆低压交流真空馈电开关 KBZ-200 4台;

1.2系统目标

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的安全水平,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事故,建设电力保护监控系统,建设目标是:

(1)上传所有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实时数据和故障情况到调度室的计算机,使生产调度可以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2)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转换、分析、处理,实现电力系统的集中监控,集中操作,集中管理。

(3)变配电所具备无人值守的基本条件,使操作人员从繁杂的手工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

(4)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安全管理,历史记录等的综合查询,统计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既面向设备管理又面向生产管理。

2井下电力四遥系统

井下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包括:  地面监控主站;  井下监控分站;

 高压开关综合保护器、智能化低压开关综合保护器。

2.1地面监控主站(设在调度室)

地面监控主站系统的设计采用KJ254型矿用电力监控系统,系统运行示意图如下:

2.1系统功能描述

井下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工程将实现配电室无人值守,地面监测、监控井下开关:

(1)、井下配电室开关的适时运行状态(电流、电压、功率因数)上传到地面调度,调度员可以监测、分析运行状况,以便做出正确决断。可以远方修改、设定保护参数。

(2)、地面调度员可以分、合井下配电室开关。可以记录运行中的电流、电压的波形。

(3)、可以记录开关的分、合闸时间次数。

(4)、可以记录事故(跳闸)状态参数,以供事后分析查找原因,作出正确的预防措施。

(5)、可以自动、准确汇总各台开关的电量,有利于全员目标成本管理、节能降耗。

(6)、可以合理调配电力,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减轻电费支出。

(7)、可以将井下开关情况通过网络上传至管理人员办公室或家中,提供分析和判断的依据,确保命令及时准确下达。

(8)、运行异常(电流过大、电压偏低或偏高)及时报警、跳闸后自动报警,有利于预防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和缩短事故时间。显示功能

 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显示全系统各参数信息,如电流、电压、有功功率等数据

 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各开关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保护功能

 系统带有过流、断相、欠压、过载等故障显示并及时对开关进行分闸操作、保护设备和电网的正常工作和运行,避免事故和意外发生。

2.2系统功能

KJ254型矿用电力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图

2.2.1设备运行图

该窗口监控系统的设备运行状况。

灰色:表示开关设备与分站通讯中断;

绿色:表示开关设备与分站间通讯正常,开关设备处于分闸状态; 红色:表示开关设备与分站间通讯正常,开关设备处于合闸状态,此时开关设备下方还出现流动的动画效果。

2.3井下监控分站

本系统采用由综合保护器采集开关的各种信号参数和保护信息,通过RS485总线送至井下KJ254-F型井下电力传输分站,将信号集中上传到地面监控计算机。

KJ254-F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传输分站(以下简称分站)适用于煤矿井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危险场所,用作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或智能化数字采集装置与地面监控中心的通信。KJ254-F分站把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或智能化数字采集装置监测的各种电参量传送给地面监控中心工控机,同时,把工控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分、合闸命令),以及对终端装置参数设定指令传送给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或智能化数字采集装置来执行工控机的命令。KJ254-F监测监控分站的主要功能:是地面工控机与井下微机综合保护器的信息中转站,利用光缆和网络口,实现信息的交换。从而完成对被控设备的自动控制。

配接设备

 地面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 内置WZBQ-6型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器的QJZ、QBZ、QJG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电磁起动器;

 内置WZB-6G型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器的BKD、KBZ、KBZ16系列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

 内置GWZB-10型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器的BGP、PBG系列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 其他各种规格的智能化数字式电参量采集装置及仪器仪表;

2.4 KJ254-F电力传输分站组成

KJ254-F监测监控分站由TPC064-TB33嵌入式一体化工控机,EDS408-SS-SC光纤收发器,数据接口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构成。KJ254-F的数据接口模块与多台智能化微机综合保护器的RS485实时通信,采集开关的监测与保护信息。

2.4.1.TPC064-TB33嵌入式一体化工控机

 ARM结构嵌入式低功耗CPU为核心,主频400MHz  6.4’TFT液晶屏,分辨率640x480 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分辨率1024x1024  配置USB接口2个  RS232/485接口2个  RJ45接口1个  内置Wince4 操作系统  MCGS6.2全中文工控组态软件  DC24V供电  功率小于30W  使用寿命长达50000小时

2.4.2.MOXA EDS408-SS-SC环网交换机

 冗余百兆以太网自愈能力(网络自愈时间<20ms)和RSTP/STP; IGMP侦听和GMRP过滤工业以太网协议中的多播流量

 支持基于端口的IEEE802.1Q VLAN和GVRP协议来简化网络规划工作;  支持Qos-IEEE802.1p/1Q和TOS Diffserv;

 支持带宽优化的IEEE802.3ad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 支持IEEE802.1x和https/SSL来加强网络安全性;  针对不同网络能够提供有效的网络监视和预测能力;

2.5 KJ254-F分站电气性能

 额定供电电压:AC660V/380V,1140V、127V电压可根据矿方实际情况选择;工作电流80mA;

 整机功率:不大于55W  与微机综合保护器的传输口

 传输方式:主从、半双工、RS485(双极性) 传输速率:微机综合保护器传输接口与分站之间1200bps, 传输接口与计算机接口之间9600bps。

 传输信号的最大开路电压峰峰值:不大于5V  传输信号的最大短路电流峰值:不大于120mA  传输信号的最大工作电压峰峰值:不大于8.5V  传输信号的最大工作电流峰值:不大于20mA  最大传输距离:2Km(MHYV电缆,线径1.5mm2以上,分布电容≤0.06µF/km,分布电感≤0.8mH/km,直流电阻≤12.8Ω/km)

 与地面中心站光端机的传输口

 传输方式:半双工 单模光纤 波长1310mm  发射功率:≥-6.5dBm  接收灵敏度:≤-35dBm  最大传输距离:20Km(光纤衰减0.4dB/km) 备用电池正常工作时间:≥3小时

 容量:KJ254-F监控分站单台可以并接32路RS485数字量通信口,监测控制32台开关设备;

 传输介质:地面中心站到监控分站之间的传输介质为矿用阻燃单膜两芯光缆(波长1310nm,衰减系数0.4dbm/Km);监控分站到终端保护装置之间的传输介质为矿用阻燃通信电缆(电缆型号MHYVR1×4/1.0,分布电阻为 12.8Ω/km,分布电容为 0.06μ/km,分布电感为0.8mH/km)。

 传输速率:地面中心站到监控分站之间光纤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0Mbps,监控分站到终端保护装置之间RS485信号传输速率为1200bps。

2.6 KJ254-F电力传输分站功能与特点

KJ254-F具有本机初始化和发送,接收,显示功能;能接收并贮存上一级计算机的命令;根据上一级计算机的命令,采集处理各终端装置或传感器的信号,并向上传输。

6.无人值守综合监控系统应用 篇六

http:// 发布时间:2011-2-25 14:11:50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全面推广,在监控中心通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可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可逐步实现电网的可视化监控和调度,使电网调控运行更为安全、可靠。

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需要将远程的视频监控、报警管理、动环数据采集、门禁管理、综合联网、分布/集中存储等系统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既可以远程的监视、遥控和图像的传输,又具备动力环境的整体监控,并且具有通常联网报警网络的功能、门禁管理人员出入控制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完美结合能更加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打击犯罪、保障财产安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将变电站安全防范技术提升到新的水平,这已成为当前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的主要方向。

无人值守综合监控系统,其集成以上功能,减少巡检人员工作强度,弥补变电站取消运行人员直观性不强的弱点,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变电站运行水平,解决了传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系统多套、无法统一联动、管理的弊端,为变电站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更为集中有效的技术支撑。

一、系统特点

该系统采用第三代网络监控技术。不仅适用单个变电站的独立监控管理、实时监控,更适合多个变电站的远程集中管理。可以实现跨平台操作,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施方便快捷。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变电站现有的网络环境,直接将无人值守主机接入网络即可,不影响原有网络结构,易于日后系统扩展。无人值守工作站主机丰富的接口可以提供各种摄像机、电压电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门禁控制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短信猫等设备接入功能。充分满足变电站用户对环境各种指标的监测要求。核心设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便于安装,无需人员管理,适于多种恶劣环境应用。

2、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共分为音视频监控模块、环境动力监测模块、综合报警处理模块和门禁管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无缝集成,任何一个模块都不是独立的系统,功能间相互联动,比如刷卡联动报警系统撤防、联动摄像机抓拍录像、联动灯光打开。另一方面各个系统又相互独立,每个模块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的功能,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3、集中管理。无人值守变电站,涉及视频、动力、环境、报警、门禁系统,只需要一套软件,一台主机,就可以实现对监控系统里的所有设备的监控管理。解决了市场上不少厂家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视频、动环、门禁、报警系统需要多台主机,几套软件才可以实现管理的窘境,真正实现了多系统的综合管理。

4、无缝融合。单套系统集成以下功能:DVR视频存储、网传功能;动环主机实时检测环境/动力变量;报警主机集中布撤防综合报警管理功能;门禁出入控制管理功能;数据异常、报警等警情联动宏命令实现紧急预案实施;短信通知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分布集中存储功能;动环数据叠加视频功能;核心主机脱机联网工作,断点续传功能。

5、易于使用。把用户从繁琐的系统操作中解脱出来,操作一套系统即可,丰富的报警宏命令管理,让使用者轻松使用,不再操作多个系统,不再来回调用各项功能,有了宏命令功能,只需设置报警联动宏命令即可,宏命令会逐条执行事先设置好的操作,如:调用预置位、抓拍、录像、打开开关量输出、发送短信,实现即时报警,实时取证。

二、系统功能

系统可以外接多种设备,实现丰富功能(如图1)。

图1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外接设备图

音视频监控 其主要负责监控变电站内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监控变电站人员出入的状态、监控变电站周界安全情况。它采用动点或者是定点摄像机,有效监控变电站出入人员,监控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等;远程遥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方便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实现全天候录像、定时录像及报警录像等功能。系统可单独调整各个通道视频信号的对比度、亮度及色度等信息,实现单独通道的视频质量最优化。完善的录像策略功能,可使用最优的办法实现视频录像策略,达到硬盘使用的最优化方案。

另外,其可同动环检测子系统、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当上述子系统发生警情时,均与音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可以联动摄像机预置位瞬间定位到报警现场、联动摄像机抓拍报警画面,联动摄像机对报警现场进行实时录像,方便进行事后查询取证。

动环监测

其主要用于市电、UPS电压电流实时监测;变电站主要区域温度、湿度、漏水实时监测,及时通知。

其使用电压、电流传感器检测配电(市电)、UPS供电系统的实时电压、电流数值,叠加在视频图像之上,进行可视化显示,并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时采集和存储。

它使用温湿度二合一传感器采集变电站内的环境变化数据:实时温度信号、实时湿度信号。以电子地图、表盘等多种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湿度的数值,显示短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曲线图。

该系统可设定每个电压、电流、温湿度传感器的上限与下限值。当任意一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主机检测到异常同时发出报警,并以电子地图形式显示传感器报警点位置、报警时的实时数据值。

变电站漏水监测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漏水状态和变电站漏水位置进行监测。变电站内通常用空调设备进行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另外变电站的墙体内可能会有建筑的上下水管线,一旦空调或者上下水管线发生漏水,浸泡了变电站内的供电线路、数据通信线路、重要设备,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漏水检测子系统以电子地图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漏水线缆感应到的漏水状态。当空调或其沿线漏水时,或者建筑上下水管线漏水时,水浸监控系统发出报警,并提示漏水发生的位置。

动环检测监测子系统报警时可以联动宏命令。当动环监测子系统消警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将消警信息发送给值班人员,避免其远程前往,空跑一趟,提升工作效率。

综合报警 防盗监控:对面积较小,没有四周围墙的变电站而言,室外主要使用电子围栏进行入侵防范,室内使用三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和震动探测器,来实现室内防盗报警检测功能。当有人试图非法入侵时,红外对射探测器、电子围栏,三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和振动探测器,能够检测到,同时发出开关量报警信号。

对于有围墙的变电站而言,室外需要使用红外对射探测器或电子围栏,将变电站的周界进行报警防范。红外对射设备监测变电站周界的闯入情况;电子围栏不但可以检测闯入情况,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防范和威慑作用。当发生防盗报警时,联动宏命令。

消防监控:变电站消防报警子系统,使用烟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监测变电站是否发生火灾,一旦检测到有火灾发生时,探测器输出开关量报警信号给无人值守工作站主机,由无人值守工作站主机执行宏命令。

门禁管理

门禁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记录人员出入情况,通过授权,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进出不同的变电站,电子门禁系统与传统机械锁共同使用,确保前端变电站进出安全。在监控中心,集中管理软件集成了门禁管理功能,可以浏览门禁记录,查询门禁事件,通过设置实现门禁联动集中布撤防功能表,软件远程开门。真正做到门禁系统与动环、视频、报警、控制多种功能无缝集成。门禁管理同样也支持联动宏命令。

宏命令

由若干命令组成。无人值守宏命令就是将多个操作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命令*。宏命令的组成包含:调用快球预置位、任一或多个通道抓拍、任一或多个通道录像、打开某个或多个开关量输出、打开灯光、打开警灯警号、发送短信等等。

优点:无人值守系统是发生报警时,可以联动一个宏命令即可,无需每个报警都设置一串联动,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报警响应速度。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视频、动环、报警、门禁等功能发生报警和异常,都可以联动宏命令。宏命令由无人值守工作站主机进行执行,无需中心端软件进行管理,即使是断网的情况下,宏命令依然可以正常执行,保证所需数据无丢失,所需通知无遗漏。

三、结语

7.剖析无人值守的变电运行技术 篇七

关键词:变电运行,无人值守,技术剖析,运行管理

1 引言

随着电网变电站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进展, 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已初步形成, 并且逐渐扩大应用。由于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大, 虽然后来大多采用了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的GIS或者HGIS设备, 但是总的设备数量仍较多且种类复杂, 所以变电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有待提高, 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采样及分析都有待优化。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关键是能够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巡视质量。

2 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模式

2.1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概念

无人值班变电站是不安排运行值班人员, 设备主要控制操作以及设备的状态监测均由远方控制端进行, 设备采取定期巡视和维护。无人值班变电所是一种先进的运行模式, 无人值班并不代表不需要任何技术措施的无人管理, 而是需要有经验的高素质人员, 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远程协调, 做好管理工作, 以做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无人值班和有人值班有着本质区别。无人值班模式更加新颖, 更符合减员培效的趋势。在无人值班模式, 运行人员无需再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可以不在主控室小室24小时值班, 现场设备的状态监视由集中控制中心完成。但运行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 及时与现场取得联系。

2.2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技术基础

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下, 实现了对变电站二次控制系统, 其中包括自动装置、测量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装置、控制系统、故障录波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重组和优化, 实行对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执行测量、监视、控制和协调。这种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内各设备之间达到共享, 相互交换信息数据, 从而实现变电站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命令。

与此同时, 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也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和集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保障条件。千伏变电站的通信主干网架已基本实现光纤化, 虽然还有部分变电站存在综合自动化水平较低、一次设备比较落后等问题, 但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建设, 扩大通讯通道容量, 加强通信通道可靠性以及提高占有率, 同样可以达到一个集控中心集中监管控制十几个千伏变电站的目的, 从而大幅度提高电网的管理水平。

2.3 500 k V无人值班巡视新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在500 k V变电站巡视应用中出现了远程智能机器人代替人智能监控巡视, 巡视路线可由掌上PDA对智能终端PDA下达命令, 实现人工识别巡视, 综合各方面考虑, 使其与机器人巡视、人工识别巡视和远程智能巡视等分工职责相结合, 在技术上, 对当前500 k V无人值班的巡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善。

各个站应对有侧重点不同的巡视技术, 交叉巡视或采取特殊巡视, 对象可以同时巡视。为了保证巡视技术能够覆盖变电站, 可以全方位针对性重点巡视, 侧重点设备的要特殊巡视, 使得巡视多样化且保障性强, 确保巡视效率的提高, 使巡视质量具有可靠性。

远程智能监控巡视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时间方面, 使巡视所花费的时间比人工巡视所花费的时间少, 有效提高了巡视效率。从工作质量来看, 智能机器人巡视和人工识别巡视的巡视细节更到位、更容易发现缺陷或异常, 巡视范围更全面, 巡视结果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输, 数据由主机输入到机器人和PDA的电脑芯片, 预警提醒并命令完成相应的巡视任务。

3 无人值班变电运行的现状

500 k V变电站由于网架电压等级较高, 设备及导线的绝缘等级要求也相对较高, 因而占地面积大, 一次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 各种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配置也复杂, 对于巡视的工作量和内容要求也更加多且严格。

目前主干网架中以500k V超高压电网为主, 因为其变电站供电半径较大, 并且需要跨地区设置, 所以其无人值守模式只能通过全省统一调度监控实现, 巡视管理不如220k V单一地区小区域电网的无人值守模式灵活。

对于实际操作, 改造后的变电所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这些安全隐患不能通过自动化系统就能完全显示出来, 因此必须配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定期检测和维护。

4 无人值守变电运行的优化管理

4.1 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一切组织都需要一套可行的制度, 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首先要实行的是岗位责任制, 通信自动化维护人员和电气检修班成员等必须清楚分工, 严格遵守和执行各自岗位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 变电站还需要建立设备专责制, 尤其专人检测维护是必不可少的配置, 虽然, 实现无人值守, 但是, 对通信和远动设备的均需专人检测维护, 一二次电气设备运行需要专人检测。同时必须严格规定交接班制, 接班时, 应准时、责任明确。填写记录要认真、交班手续清楚, 前后衔接。实行运行值班制, 以二班制或三班制, 请勿连班工作, 导致疲惫工作, 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也可以保持值班人员良好的精神状态。

4.2 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

变电值班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施工人员到现场实施, 进行隔离开关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维护、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一部分由值班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设备实施, 运行监视、抄表记录和必要的断路器操作。

4.3 加强变电运行技术维护管理

勤加检测, 做好检修记录、设备台账、缺陷记录、大修周期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维护, 准确和迅速地排除设备故障。任何技术的管理都要保证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可以借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里的经验与教训,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两票三制。

5 总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信息化的通信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在无人值班变电站中, 不断应用新技术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增添方便, 为电力企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自动化控制的变电站实现减人增效, 缓解了企业在变电运行的压力。但是, 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存在技术难度,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且工作巨大, 在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多加探索, 多加思考, 不断完善无人值班变电运行技术。

参考文献

[1]王修庞, 罗虎.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继电器, 2008 (8) :91-94

[2]束洪春.电力系统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J].机械工业, 2009.

8.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八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1常规自动化系统

常规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常规远动方式,充分利用原有的二次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的模式。这种系统中保护和远动相对独立,结构简单,便于远动和维护,节省资金。主要适用于城农网改造中老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改造。常规的有人职守变电站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站,需对传统的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在设计上作如下改进:①取消中央信号系统。②取消控制屏,在开关柜和保护屏上只保留控制开关及红绿灯,并增加当地、远方切换开关。⑨取消当地测量仪表。④取消光子牌,把各种预告、事故信号通过RTU上传,送往调度中心。⑤保护装置的运作信号和本身状态信号通过无源触点接入RTU,以供遥信用。⑥所有断路器、主变压器分接头均可在就地和遥控两种状态下进行控制。⑦新设远动设备,如RTU屏等。这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缺点是系统不具备自诊断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了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通过变电站各种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进行自动监视、管理、协调和控制,提高了变电站保护和控制性能,使变电站运行更为可靠,改善和提高了电网的控制水平。同时也使变电站设计合理、布局紧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目前,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上大体可分为四种结构形式:集中式、分布集中式、集中与分散式相结合和分散式。

2.1集中式:集中式结构是将设备按其不同功能进行归类划分,形成若干个独立系统,各个系统分别采用集中装置来完成自身的功能。集中式结构一般由一个或两个CPU实现对整个变电站的保护、监视、测量、远动的集中控制。其优点是:构成较简单、主机控制系统集中、便于分配调度各种实时任务、响应速度快、节省投资;其缺点是:主机系统负荷繁重、主机单CPU可靠性不高。为了提高可靠性,一般采用双系统互为备用;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麻烦: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集中式保护与长期以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比,不直观,不符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习惯,调试和维护不方便,程序设计麻烦,只适合于保护算法比较简单的情况。

2.2分布集中式:将整个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分为3层,即变电站层、单元层和设备层。变电站层称为2层,单元层为1层,设备层为0层。设备层主要指变电站内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辅助接点,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位于1层和2层。单元层一般按断路器间隔划分,具有测量、控制部件或继电保护部件。单元层本身是由各种不同的单元装置组成,这些独立的单元装置直接通过局域网络或串行总线与变电站层联系;也可能设有数采管理机或保护管理机,分别管理各测量、监视单元和各保护单元,然后集中由数采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与变电站层通信。单元层本身实际上就是两级系统的结构。变电站层包括全站性的监控主机、远动通信机等。变电站层设现场总线或局域网,供各主机之间和监控主机和单元层之间交换信息。

2.3集中与分散结合式:随着单片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场总线和局部网络技术的应用,一种发展趋势是按每个电网元件(如:一条出线,一台变压器、一组电容器等)为对象,集测量、保护、控制为一体,设计在同一机箱中。至于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仍可采用集中组屏安装在主控室内。这种结构方式介于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结构之间,形式较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分散式结构集中式组屏。

这种结构方式具有分散式结构的全部优点,由于采用了集中式组屏,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维护管理。因而具有以下特点:①就地安装,节约控制电缆,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交换机交换信息。②高压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采用集中组屏结构,保护屏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室内,同样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管理机通信,使这些重要的保护装置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较为有利。③其他自动装置中,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和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采用集中组屏结构,安装于控制室或保护室中。④电能计量。采用电能管理机采集各脉冲电表的脉冲量,计算出电能量,然后送给监控主机,再转发给控制中心:或采用带串行通信接口的智能型电能计量表,通过串行总线,由电能管理机将采集的各电能量送往监控机,再传送给控制中心。因为中低压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比较集中,所以此种结构方式比较适用于中低压变电站。

2.4分散式:分散式结构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原因很显然,一方面是分级分散式的自动化系统,具有前面所述的突出优点,另一方面,随着电一光传感器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分散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结构方式一般是按一次回路进行设计。首先将设备按一次安装单位划分成若干单元,将控制单元、微机保护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户外高压断路器附近或户内开关柜内。然后将各分布单元用网络电缆互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散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优点是:各个功能单元上既有通信联系,又能相对独立,便于系统扩展和维护管理,当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时,不至于相互影响;此外,它的抗电磁干扰性强、可靠性高,在二次系统设计上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设备的占地面积并节省大量电缆及接线。

3变电站内通信网络

构建一个快速、稳定、可靠和富有弹性的站内通信网络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自动化的根本前提。在早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广泛采用简单串行通信技术来实现通信网络。简单串行通信技术具有以下不足:(1)通信速率低、一般不超过9.6kbps。②在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时,系统站点的功能的扩展困难。③若使用总线式拓扑结构,由于不能实现平衡传输,只能运行poling规约,传输速率和效率均不能令人满意,在大规模的变电站中情况更为严重。④不能在通信网中设置一个以上的主机,因而不能享有多主机技术带来的各种优越性能⑤由于性能低

下,要实现完整的功能,通信网的规模和复杂性令人生畏。

由于基于网络技术的现场总线无论在通信速率和实时性上,还是在可靠性和组网的灵活性上均远高于简单的串行通信技术,在很短时间内便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流通信技术,同时也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现场总线是专为小数据量工业控制领域的通信设计的廉价网络,当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主干网时,总体性能随节点数的增长迅速下降。由于强调专用性而牺牲了通用性,长期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在通信节点多,通信数据量大的变电站中,现场总线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当变电站通信节点超过一定数量后,响应速率迅速降低,不能适应大型变电站对通信的要求;②有限的带宽使录波等大量数据的传输延迟;③网络的任一点故障时均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可见,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更需要带宽、通用性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技术。在带宽、可扩展性、可靠性、经济性、通用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局域网的典型特征是:①高数据传输速率,0.1~100Mbps;②短距离,0.1-25km;⑨非常低的误码率,达千万分之一以下。

常用的几种局域网络:TOKENRING令牌环;RCNET网络:ETHERNET(以太网)。后者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同轴电缆为传输媒介,媒体访问方式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式,不支持带优先级的实时访问。这种网络有很多商业化的网络产品,具有以下优点:①可靠性高。由于采用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不象环形网那样中间任一节点失效便对全网造成危害,因而可靠性较高。②灵活性好。网上增减节点非常方便,任一节点的退出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通信。③传输速率高,可达10~100Mbps。④软硬件支持性好。硬件如Novell、3Corn公司的NE2000,3C503等。软件如Netware、Win-dowsNT、Windows95以上版本等均支持ETHERNET。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局域网宜采用ETHERNET网络。

4结语

9.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九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的中水的生产及利用越来越快,中水被广泛利用于,城市绿化、城市清洁喷洒、城市景观蓄水、车辆清洁等行业。因此,在城市中,分布着与自来水、排污水管道并行的中水管道。中水作为水资源之一,也需要有偿提供,城市中水销售终端一般具备如下特点:终端安装在户外交通便利地方、IC卡记账自助型终端,太阳能供电,图像监控,在线式无线通讯方式。

二、终端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终端的供电系统,由太阳能支持,在中水管道上,安装受IC卡控制的电磁阀门及流量计,将其连接至IC控制终端,该终端连接至HX-SJ/GPRS-P无线GPRS智能在线数据传输终端,所有销售数据、设备数据均通过无线GPRS通道传输至中控室,现场所有场景过程,均通过3G网络,将图像传输至中控室。

三、系统特点 1. 2. 3. 4. 5. 6. 太阳能供电,绿色环保,不受有线供电线路限制。IC卡售水,方便用水单位,插卡售水,拔卡记账。无线GPRS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取水数据及时上传。无线3G网络图像监控,现场活动一目了然。无线远程遥控,应急时刻,可切断水源。

10.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十

一、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矿用通风设备陈旧,系统的配置各有不同,(变频拖动,软起拖动,高压直起等等)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很多设备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2、现有煤矿风机系统设备新旧差异较大。旧产品设备落后陈旧,新产品升级换代较快,新型控制方案,控制理念层出不穷,新旧设备差异较大,彻底改造成本较大,难度较大。

3、煤矿风机在线监测系统一般为电控厂家配套设计,系统集成度较低,没有形成产品化。市场上缺少独立的煤矿风机在线监测设备。

4、现有风机在线监测控制软件都是依靠上位机组态软件制作画面设计,系统必须依赖第三方组态软件,缺少独立的专用风机在线监测软件,局限性比较高。

5、现有煤矿在线监测控制系统全部采用PLC控制及信号采集,之后通过上位机组态软件进行状态及数据显示。数据处理完全依靠PLC,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技术水平任然停留在自动化的层次上,而不是智能化。

6、现有煤矿风机在线监测控制系统缺乏故障预警,幅度报警等报警功能,或者报警功能不全面,很多时候只有故障发生后才能报警,对设备保护失去了意义。

7、现有风机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任然保持在原有工作习惯,对新型控制方式的认知度不够,比较排斥自动控制及无人值守等新概念的控制方式,心里总感觉不放心。

8、现有新型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维护技术难度高,对日常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系统缺乏冗余设计,监测监控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是系统瘫痪。

二、现有煤矿风机在线监控系统控制方案介绍:

1、传统的高压直启和简单的在线监测组合的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模式是最原始的,最简单的,设备启动只有就地操作,直接用配电柜来控制设备的启停,辅助设备只有简单的蝶阀或风门组成,设备润滑多采用甘油人工注油。系统的在线监测也只有简单的几个传感器组成。这种系统在小型煤矿通风设备上应用较多。

2、传统的高压直启加上上在线监测和后台PLC控制组合的方式;

这种控制模式比第一种方式较为先进,系统增加了设备的远程控制,可以通过PLC控制实现计算机远程操作,系统在线监测采集的数据也很全面包括设备启停开关量及在线运行模拟量数据,设备数据也可以实现调度上传等,此种系统在中型风机设备应用较多,在现有煤矿通风设备上占用的比率较大。

3、新型的变频拖动加上高级的PLC控制系统和在线监测组合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有煤矿自动化最为先进的控制方式。系统采用变频或者软起拖动,以专用通讯方式与PLC和控制部分上位机相连,实现统一监测和控制。控制部分采用PLC与上位机相结合的监测控制方式。PLC采用西门子的S7高级系列冗余方案,上位机选用工控机和触摸屏,软件采用西门子WINCC,可靠地实现了控制、拖动、监测的无缝连接控制、传动、在线监测一体化,使整个系统有机融合,无缝链接。在线监测部分通过采集模块采集现场数据,包括供电系统数据、设备运行监测数据、通风工艺数据,将所有数据送控制部分PLC和上位机,统一实现监测与控制。此种系统应用于大型高瓦斯矿井的通风设备,一般风机功率较大或者超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辅助设备多,控制量与在线监测量都很多。

2、科达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功能;

(1)可以实现短时间内主用风机与备用风机一键切换倒机功能。(2)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故障报警,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切换风机功能,确保矿井不停风,使煤矿生产不受损失。

(3)可以做到风机风量自动调节功能,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自动调节井下所需风量。

(4)实现风机起动、停机及2台风机切换过程中,风门及其它辅助设备的自动联锁控制。

(5)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对风机实时运行状况显示与保护实现一体化的控制与在线监测功能。

(6)上位机系统具有风机动画动态显示、数据储存、表格列表、曲线分析、故障报警、信号远程检测、报表打印、画面调度上传等功能。

(7)可实现三种控制功能: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就地控制。

三、无人值守风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介绍: 无人值守风机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全方位,多元化的监控与控制功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系统本身必须是可靠的,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必须是可靠的。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新型的控制工艺,科学合理的控制逻辑。

2、系统化、模块化设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精度高,使用维护方便。针对现场各类传感器研发出新型的数据采集监测单元模块,(振动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压力、风量等监测模块,电压电流监测模块,设备启停监测模块等)最后通过通讯汇总到系统里面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3、在线测量与处理的风机运行参数包括风机入口静压、风速、流量,电机的轴承温度、定子绕组温度、电机功率、风机效率等,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充监测风机的环境参数、电机振动幅度等性能参数。

4、增加设备的定期自动巡检功能,自动监测备用风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完好状态,并且记录相关数据,系统具有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5、能够智能的检测出设备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智能的诊断出设备故障原因与故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控制和维护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6、增加故障预报警功能,幅度(数据增幅、降幅等)报警,趋势分析功能。为无人值守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7、独立开发上位机监控软件,显示画面简洁、统一、全面,各设备开关状态及数据显示明确。操作简单快捷、维护方便。

8、具有语音及声光预警报警功能,增加关键地方视频图像监控,设备异常画面捕捉功能。

9、数据传输模式兼容满足国际标准的多种数交换形式,FTP、局域网 IE 数据服务与广域网 IE 数据服务功能。通过煤矿专用4G网络实现数据高速上传,可与全矿井自动化系统实现灵活便捷的数据联网,将风机的实时运行参数传输到矿总调度室,满足自动管理无人值守的需求。

10、系统具有WEB发布功能,实时远程管理调度。手机APP终端画面数据同步显示,报警提示,故障及预报警短信提示等功能。

11、无人值守系统主要采集参数及具体功能,详述如下:

3(1)实时监测通风系统入口静压、动压、入口温度、风机风速、风量、瓦斯、一氧化碳等。

(2)实时监测风机配用电机的电气参数:电机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素等。

(3)实时监测风机轴承温度、电机绕组温度及超限报警、幅值报警等功能。

(4)实时监测电机轴承振动参数、电机振动参数及超限报警、幅值报警等功能。

(5)数据实时显示、曲线、报表自动生成,存储、查询、打印。

(6)兼容多种国际计算机通讯协议(DDE、OPC、FTP)。

(7)局域网 IE 浏览功能,WEB画面发布功能。

(8)风机不停风自动切换,故障自动切换

(9)GPRS 远程信息服务

(10)GPRS 手机短信功能

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触摸屏为核心的煤矿主扇风机无人值守监控系统。该通风机性能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通风机性能参数、工况参数的在线实时监测和对于风机的远程控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绘制出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和打印数据报表,方便用户管理。监测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齐全,既实现了对现场数据的实时监测、控制,又提高了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于同类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目前保证大型机组安全运行,防止恶性事故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及时发现机组的运行故障先兆,诊断产生故障的原因,为生产和维修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避免了定期检修引起的生产停顿。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实时状态监测,实现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管理、集中分析,必将极大的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资,实现少人、无人值守。同时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采取监测这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可以实现“移动的是数据而不是人”,通过计算机把现场数据及时送到专家手中,就可以像专家在现场一样准确、及时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建立风机在线监测系统,使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网络对该设备进行实 4 时监测和诊断,利用计算机诊断网络有利于数据积累、资源共享。并且对监测者和分析者的计算机无需安装分析软件,这便为实现多方专家对议论设备进行同时监测和会诊提供可能,从而使故障诊断更及时、更可可靠。

四、方案的可行性

国内现有煤矿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有:徐州中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TFJ-Ⅲ型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安瑞风机厂与力创科技研发的ARJC大型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天地自动化设计的煤矿大型机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等。

1、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

(1)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主要还处在监测水平, 其控制功能很弱, 对主通风机的控制和故障诊断基本上还处在研究阶段。

(2)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是一个较独立的系统, 未与整个矿井通风系统、整个煤矿管理系统取得协调的联系。

3、矿井主通风机在线监测监控的展望

4、特色及创新之处

(1)采用先进的主从计算机监测结构,各个部分相互独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安装、维护方便。

(2)各功能模块用高性能单片机控制,功能强大、可扩充性好,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精度高,使用维护方便。

(3)系统软件以图形界面显示工作状态,画面丰富,直观生动,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方便,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网络技术,可实现数据远程共享。

(4)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而研制。它利用高性能单片机构成前端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以稳定、可靠、精确的方式将采集数据传送给主控制计算机,主控制计算机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显示存储,从而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测,为风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5)监控系统可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自动进行监测。监测的参数包括:静压、动压、风量、单台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电量参数,电机定子绕组、电机轴承等温度参数,电机振动烈度等性能参数,对所监测的运行状态参数实时集中显示;可形成电机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各种参数的运行曲线和风机的静压、流量、输出功率及效率各种参数的运行曲线。

(6)风机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掌握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提高了通风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力地保证了风机设备的经济、可靠运行,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7)系统主要由PLC测控系统、传感器技术、上位机冗余组态软件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四大部分组成。通过设备内置PLC做到多种控制方式并存:本地控制、远程I/O控制、上位机控制、系统必须做到监测内容丰富,控制功能完善,具有实时性强、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易学易用的特点。

11.无人值守整理碎片 篇十一

配置SpeeDefrag

运行SpeeDefrag,在主界面的“Select Drive(选择分区)”栏中勾选需要整理的分区。在“Other Options(其它选项)”项的下拉框中选择“Shutdown afterdefragmentation(整理后关机)”,该选项表示当所有选中的分区整理完毕后自动关闭计算机。如果直接点击“Start(开始)”按钮即可开始整理碎片,这项工作虽然不费力,但是费时,等起来可真是浪费时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SpeeDefrag提供的定时整理功能,这样才能把我们从无聊的等待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需要进入时间点的设置窗口,点击“Enable(激活)”按钮,可以看到在弹出窗口中的“Start Defagmentation(开始整理)”面板中提供了两种定时设置方式,在“AFTER(延时)”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时间,设定从当前时刻算起,经过预设的时间后自动启动软件整理碎片;在“AT(定时)”列表中则可精确地设置软件启动的时间。本例中选择后者,将定时整理的时间设置为“1:30 AM”,当时间一到,软件就会自动开始整理磁盘碎片了,时间定好后点击后面的“Set(设置)”按钮保存设置。将主程序“SpeeDefrag.exe”拖到“开始/所有程序/启动”菜单中,使之跟随系统自行启动。

选择整理的分区时必选系统分区和工具分区,至于保存电影等资源的分区则可以延长整理周期,因为电影文件的体积较大,而大数据块不需要频繁整理。

自定义开机时间

软件的设置结束,接下来就是设置系统来配合软件运行了。自动开机需要主板的支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板都支持自动开机。以Phoenix的BIOS为例,启动计算机后按下Delete键进入设置主界面,选择“PowerManagment Features”菜单,进入电源管理窗口,把光标定位到“Resume by Alarm”上按回车,将选项设为“Enable”;接着选中下面的“Date Alarm”,设置开机日期,再选中“Time Alarm”设置时间(格式为时、分、秒)。这时设置为凌晨1:20开机,注意要与开始整理碎片的时间(1:30)拉开,以免到了1:30还没进入系统的情况发生。设置完后按F10并回车保存设置。日期是按每个月的某一天设置的,也就是说设置成功后,每个月的那一天都会自动开机。

BIOS选项的具体内容会因主板的不同而异,请以自己的主板说明书为准。设置自动开机后,最好不要关闭插座电源,即使把电源切断后再接通,也有可能造成无法自动开机。

设置系统自动登录

如果在Windows中设置了登录密码,有可能造成无法自动进入系统,这需要事先设置系统自动登录。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undll32 netplwiz.dll,UsersRunDll”,打开“用户账户”窗口,在用户列表中点击使用登录的用户名,然后去除“要使用本机,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前的钩,再点击“确定”后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密码,保存设置即可实现自动登录。

12.如何布置无人值守变电站 篇十二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电力自动化

0引言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一项重要的自动化管理方式, 尤其是在电力资源的调配、生产中,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其投资少, 管理效率相对较高,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自动化应用模式中, 数字信息化、设备管理现代化、日常运行的综合化等都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1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

1.1 机电自动化无人值守方式

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之前, 人工值守的方式是相对较多的管理模式。这种人工化的值班方式, 既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不能形成较高的值班效率, 对于变电站的整体发展有着相应的阻碍作用。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投入使用, 在提高机电自动化的基础上, 变电站的管理效率能大大的改善和提高, 并且能大幅度的降低值守的成本, 是当前变电站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其中, 35 kV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的使用, 开启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用序幕, 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

1.2 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方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并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模式。在电网安全运行的大背景下, 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将更好地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全面管理。在具体的管理中, 通过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 将现场总线的技术运用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 形成自身传输速度快、信息收集全、抗震能力强的优势;采用微处理器与光电技术设备, 对网络主线信号实行数字化的监控管理, 并通过这种信息化的模式来简化原有的常规机电式继电器, 形成公共信号的网络发展模式;并采用智能化信息系统的操作方式, 基于全球数字化管理的模式, 为短期内增加变电站内部的智能装置数量提供相互操作的统一数据建立网络化发展。

2电力自动化运用的方式

2.1 规范化管理程序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抗干扰的故障处理中, 要做好规范化的程序管理与综合应用。一是要做好人员的合理配制。通过人员组织的有效分配, 明确人员的责任与工作目标, 形成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模式, 并在完善规章制度管理的基础上, 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形成继电保护装置与系统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二是做好继电保护设备台账的建立。通过做好电力设备台账、运行状况、维护情况、事故分析、缺陷处理等档案化的维护处理模式, 实行严格的考核、跟踪管理, 并与奖惩相衔接, 尤其是对其中的二次设备要做好状态监测管理, 更好地突出继电保护监测管理的良好状态。

2.2 通信技术应用

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过程中, 通信技术的应用, 能够凭借自身规模大、信息全、传播快的优势, 在深化电力系统管理的同时, 还能从根本上促进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在其早期运用的过程中,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简单的串行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 通信速率低、功能少、传输速率及效率差, 使用效果可想而知。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在创新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同时, 还直接推动了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相比较其他通信技术, 局域网在使用的过程中, 能够凭借其可靠性、可扩展性、经济性以及通用性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常用的局域网络中, 主要包括RCET网络、T0KENRING令牌环和ETHERNET网络。其中, 以太网在使用的过程中, 使用的是总线型拓扑结构。它的优点在于可靠性高、灵活性好、传输速率高、软硬件支持性好等, 多种常用硬软件均支持ETHERNET网络。

2.3 综合技术的全面升级运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主要是通过网络计算机的融入, 在整体程序的控制与作用下, 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管理, 通过综合技术的整体运用, 更好地构建全面发展的先进管理方式。一是传动技术的综合运用。在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中, 尤其是整个传动技术的运用, 将变频器作为传感技术的核心部分, 在具体的管理中更好地实现变频速度的控制, 并通过整流器、驱动电源、滤波器、控制器等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二是人机界面的技术管理。在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中, 对于关键部分的直流电电流屏的管理, 尤其是从保护电源的角度出发, 通过软件开发的采用, 将多级变换的工频交流变成稳定的直流方式, 更好地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3结语

随着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发展, 在探索自动化应用模式的同时, 围绕变电站整体效率的提高展开教学, 进一步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在现代技术手段更新发展的环境下, 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以及电力自动化的运用模式, 将成为电力系统全面发展、逐步完善、规范运行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操作技术改进[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10) .

[2]于漳民.浅谈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遥控[J].福建电力与电工, 2010 (2) .

[3]章盛, 李江.几种35kV变电站设计方案的讨论[J].新疆电力, 2009 (4) .

上一篇:辽宁师范大学333真题下一篇:实习接收单位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