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规程(共13篇)(共13篇)
1.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一
调剂室清洁规程
为了确保调剂室清洁,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特制定此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各调剂室的清洁。调剂室的操作人员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药学部人员负责监督。清洁程序:
一、清洁频度:
1.每天发药前、发药后清洁1次;
2.更换品种时必须清洁;
3.每星期彻底清洁一次(包括顶棚、墙壁);
4.特殊情况下随时清洁、消毒。
二、清洁工具:拖把、笤帚、洁净盆、不脱落纤维的灭菌清洁布、毛刷、橡胶手套。
三、每天调剂药品前:用清洁剂清洁操作台、墙面、门窗及室内用具。
四、每天调剂药品后:
1.用清洁剂清洁操作台、门窗、墙面、地面及室内用具,擦去表面污迹,污垢堆积处用毛刷、清洁剂刷洗清除污垢;
2.将调剂药品中产生的废弃物传出室外;
3.每星期调剂药品结束后,用清洁剂清洁室内用具及一切表面(包括顶棚)。
五、清洁效果评价:目测调剂室内各种表面应洁净,无可见污迹及生产遗留物。
2.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二
1 中药调剂员工作职责
依据《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1]相关规定, 中药调剂员为从事中药饮片调配和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和非处方药销售、指导的药学服务人员。中药调剂并不只是一门技术, 它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 加上综合性应用技能的特点, 要求中药调剂员能灵活运用中药学、炮制学、制剂学基础知识。此外, 作为养护人员, 还应学习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和相关的养护防护知识, 如中药的对抗贮存法、双调养护法、防蛀防潮等。对于医药零售店工作的调剂员, 需要进行新版GSP的培训。
中药调剂员的重要地位在医药行业已得到认可。国家卫生部和社会保障部两个部门, 共同携手制定执行行业资格认证标准, 使中药调剂员行业更为规范化,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鉴于岗前培训往往集中于医药企业内部的短期培训, 导致调剂员对行业的认识并不充分, 且企业培训也不尽相同[2]。国家统一制定了《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资格认定, 从企业方面减轻入职前培训负担, 也为中药调剂员提供了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从员工方面, 通过国家级培训, 有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同时也提供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信息。考核以基础理论知识笔试加操作考核, 理论和实践两手抓, 可使医药职业培训统一化、规范化。
2 中药调剂员技能培训
2.1 规范调剂操作
中药调剂员在早期就存在, 只是名称不同、分工不同。基本调剂共分为五个步骤, 即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沿用至今[3]。
审方:即审查医生所开处方, 对规范性进行检查。查其药物是否有不符合药性, 对相反、相畏、相杀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禁止出现“十八反”“十九味”。检查患者资料, 如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情况, 考虑药量是否合适[4]。对出现配伍禁忌的药物, 应立即与医生沟通协调, 避免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规避与中药调剂明显不符所导致的风险。
计价:对处方中药物进行价格计算。计算过程中再次对药物剂量进行复核, 对于超出临床正常剂量的药物, 调剂员应与主治医生沟通后再进行调配。此外, 可及时发现库房药物是否齐全[5], 缺货或需要进货及时登记处理。
调配:中药调剂员根据药方取药。炮制是中药一大特色, 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中药调剂员需要熟悉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 辨别炮制后性味是否改变, 与患者病情是否相符。例如莱菔子生用长于涌吐风痰, 炒制则多用于下气定喘、消食宽胀, 炮制前后功效大不一样。此外, 药材入药部位不同, 主治功效也大相径庭。例如当归的归头止血, 归身补血, 归尾破血, 调配中不可混淆一谈。
复核:再次检查是对患者安全用药的负责, 可大大避免处方和抓药过程中出现的人为错误。剂量、用法、配伍等核查, 可避免带给患者伤害。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可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和错误用药的发生。
发药:处方和药物通过以上审核安全, 最后的发药是药效能否发挥作用最关键的一步。患者往往缺乏专业医疗知识, 对于煎煮和服用药物仅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次。调剂员需将药物的简单性质、文火或武火煎煮及煎煮时间、次数告知患者[6]。对于提高中药疗效和患者的中药认识有着积极作用。例如有薄荷、藿香、川芎等含挥发油较多的物质, 需告知病人最后加入煎煮, 取其芳香之气;对于辛夷等含毛物质需要包煎;三七等坚硬物质, 普通煎煮有效成分不易溶出, 可打粉冲服。
2.2 加强中药调剂员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
中药调剂是综合应用工作, 穿插多学科知识, 培训中需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重培养。调剂员首先需要对药材进行辨别, 对药性有认识, 扎实的中药学鉴定知识必不可少;库房药材的管理, 需要调剂员掌握药物的贮存条件。中药调剂员虽然不是直接开药处方的医生, 但作为医药工作人员, 医德是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7]。因此, 中药调剂员培训除了调剂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要加强医德学习。
处于药房零售端的中药调剂员, 还需要了解国家最新版本《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8]。据最新规定, 我国将在2015年全面实行医药企业的GSP认证。因此, 中药调剂员应掌握药品的堆垛高度、药物存放区域划分和温湿度控制等知识。
此外, 中药调剂员还需学习相关药事法规, 加强药品法律意识, 进一步增强个人职业道德观。
3 完善调剂员考核内容
3.1 理论知识考核
中药调剂员的理论知识考核, 应考虑工作环境, 以医院中药方、药店等实际经营体所涉及的知识为考核指标。根据中药调剂的工作程序, 主要以中药学、中医学基础、药事管理学、中药商品学等知识为考核背景[9]。理论知识为笔试, 单项选择题20分, 多项选择题10分, 正误判断题10分, 名词解释10分, 简答题30分, 问答题20分。全方位考察, 有助于中药调剂员在工作中规范操作, 加强记忆避免混淆。
3.2 技能操作考核
技能操作考核根据中药调剂员职业岗位, 主要侧重于中药鉴定和调剂规范方面。中药种类繁多, 中药方常用中药有七百余种[10]。
鉴别考核, 选取常用中药120种, 其中植物药100种, 动物药和矿物药等其它药材20种。将药物编号, 考生可通过经验鉴别, 即传统的眼观、鼻闻、手摸、口尝、水试及火试, 从药材的性状、颜色、气味、断面、质地等鉴别。例如川黄柏和关黄柏主要区别为颜色深浅, 栓皮层厚度不同。通过考核可加深考生的记忆, 有助于在岗位上更准确高效地取药。
考核以工作地点为背景, 模拟药房调配。每位考生将两张处方进行审核, 按照调配的五个步骤进行, 对每个步骤分别打分。根据考生表现分别打分, 考察指标为:辨别配伍禁忌、发现处方错误;计价清楚明白, 调配操作规范;复核后按规定打包并指导患者用药。此外, 由于调剂员直接接触患者, 考核过程还应考虑调剂员对待患者的态度。
4 结语
中药调剂员的处方审核规范操作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关键环节, 有效避免了用药错误所导致的医疗事故,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药调剂员技能鉴定考核从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进行, 可巩固调剂员基础知识, 发现调剂员的不规范操作, 对提高中药调剂员职业素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大有裨益。
摘要:以《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对中药调剂员的工作职责、技能培训、考核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通过考核鉴定培训, 并予以指导和点评, 有助于加强调剂员对中药材的记忆和认识。通过技能鉴定, 提高中药调剂员职业综合素质, 规范调剂操作,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中药调剂员,考核培训,技能鉴定
参考文献
[1]李习平, 余林岚.职业资格培训融入专业教学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 (4) :33-34.
[2]蒋爱品, 马春.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24) :137-138.
[3]倪南珍, 万正兰.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13, 6 (19) :150-151.
[4]徐桂香, 钟伏生, 谢忠祥.关于建设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和题库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11) :5.
[5]张兵, 李拴柱, 马爱华.中药调剂员技能鉴定对中药调剂的规范性作用[J].中国药业, 2013, 22 (20) :3-4.
[6]徐桂香, 钟伏生, 谢忠祥.提升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含金量”[J].科教文汇, 2007 (1) :208.
[7]陈云锡.把好中药用药关—中药调剂员培训[J].成才与就业, 2011 (22) :46-47.
[8]李璐瑒.“欲速则不达”的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J].首都医药, 2009 (1) :19-21.
[9]郭玉姝.中药调剂管理的初步探讨[C].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4.
3.中药调剂过程中差错及解决对策 篇三
一、调配差错原因
1、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
医生处方不规范,书写潦草,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导致错误调配。医生的这种态度给药房的调配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调配处方的速度,而且还很容易使一些药物名称相似的药品看错,发错。如桂枝-桔梗,黄芪-黄芩等。还有,有的医生书写数字0和单位g连在一起,例如50g有时就辨认不清是五克还是五十克。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调配。
2、药品名称相似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种多样,有的中药名称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细辨认在调剂过程中很容易调差。也有一些药物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存在,这些名称相似的饮片调剂人员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别名,如不是很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在调剂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3、药品外观、体积形态相似
由于调剂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有些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很容易在装斗时错装,进而导致调配时错误。
4、调剂人员因素
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落药,调错药现象。另外还可能在发药时患者同名,没有辨别患者其他信息直接将药发出去,而使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无效。
5、饮片调剂量不准
饮片调配是依据医生处方要求,將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制成便于患者内服或外用的药剂的过程,调配的工具是戥子。
关于操作方面,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仍存在着调剂人员“以估代称”、“以手代戥”的现象。可想而知,这样做是很难达到调配剂量准确无误的,而药物的剂量在临床上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
6、处方应付不准确
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也有些医生对处方应付不太了解,不知所开药物药房应付何品种,从而出现医生用药意图与药房实际配付品种不一致,存在着“脱节”的窒螅够颊叩貌坏接行У闹瘟啤?1.7调配人员责任心不强
处方调配时不认真,聊天说笑;分剂时马马虎虎,?不均匀;光顾快而忽视了调剂质量,调配后不自我复核或复核徒于形式;遇到处方有疑问不明之处,怕麻烦,不与原处方医生联系,而是盲目猜测,估读估认;?同一张处方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调配,由于相互之间协调不好,重复称取或遗漏药味;对特殊处理药物不按调剂常规或脚注要求调配等等。
二、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整个中药调配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非药剂人员或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中药调配工作,新分配的或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加强带教工作,对一些贵细药和毒麻药要有专人专柜管理,药房应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和管理制度,中药调配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因此,应强调药房重地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的管理规定,提高中药房调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医德医风与责任感教育。
2、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充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认真把好审方、调配、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调剂过程中发现处方不规范,应与处方医师沟通,并及时纠止或重签名。确保调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3、加强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4.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范 篇四
目的 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 范围
中药房调剂人员
规程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一般操作程序分审方、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五个步骤。分述如下。
1、审方:审方系指药房调剂人员收到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后,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的操作。
药师应当认真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开具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是否有患者身份证号码。
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常用量,若超剂量使用医师是否注明原因、有双签字;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剂量准确。
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对于如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或不合格的处方,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其确认或者更正,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2、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收费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剂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复核人核对。
3、复核: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人自查基础上,再由主管中药师或有经验的中药师,对照处方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调配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审核人、调配人是否签字等。
4、包装:逐项核对无误后复核人签名盖章,即可装袋。
5.中药调剂员 篇五
职业定义
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职业简述
职业名称:
中药调剂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
五级(初级)中药调剂员、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
考试形式:
笔试(选择+判断)+实操(中药鉴定及药性分析+处方调剂)
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参照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及相关规定。
3鉴定方式
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采用非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各达60分为合格。
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采用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中药鉴别、中药调剂、用药指导和经营管理四个模块,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各模块的考核成绩各达60分为合格。
4鉴定场所设备
场所、设施、设备、工具
鉴定场所:中药配方的场地、中药鉴别的场地、中药检测的场地、临方炮制和临方制剂的场地、用药指导和中药处方审核的场地(模拟药店)。
设备:计时钟、药斗(二格)、匾、筛、显微镜(带电光源)、烘箱(不锈钢内胆)、分析天平(万分子一)、电阻炉、干燥器、称量瓶、减压干燥箱、水浴锅、电炉、临方炮制炉子(加热设备)薄层色普扫描仪。
材料:中药材、中药饮片、包药纸、常用化学试剂、中药对照品(标准品)、临方炮制各种辅料。工具:不锈钢盛药盘、不锈钢盛药缸、戥秤、盛药盘、冲筒、常用化学分析器皿、临方炮制炒具、电子秤、算盘、计算机、计算器、国家药典。
6.中药调剂工作制度 篇六
1. 调剂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认真严厉的工作
态度,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
2. 调剂室应保持整洁,用具定位陈列,用后应放回原处,盛装称
量毒药的容器应当专用,调剂人员工作时穿戴整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3. 调剂人员必须按照医师处方进行配方,无权增减药物的数量和
剂量,未经医师同意不得随意以它药顶替代用。
4. 调配处方前应仔细审查处方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剂
量,医师签名,服用方法和相反相畏等情况。
5. 称药要求准确,不可估计,取药时要防止串格,分药时要求均
匀准确。
6. 急症或重病处方随到随配,不得延误,一般处方按交方先后次
序配给。
7.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审方的作用
中药饮片调剂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审方, 它关系到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也关系到用药安全与否, 一旦发生差错, 轻则影响治疗效果, 重则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审方人员将会负有法律责任, 医患纠纷也将不可避免, 甚至也会影响到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
1.2 审方的改进策略
对审方机制的改进将会影响到中药质量的好坏, 所以不可怠慢。本文作者是一线的工作者, 通过几年的实践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对审方的改进策略也有自己的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审方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 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中药调配工作顺利的进行, 中药饮片的效果有所保证。 (2) 重视创新工作。审方工作不能一味因循守旧[3], 墨守陈规, 在遵循中医传统理论外, 还应该重祝现代医学药学的理论研究, 在调剂处方时可以参照现在医学理论, 并有所创新。 (3) 更新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只有不断增加知识, 积累专业经验, 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代医学主流, 从容应对未知疾病并治愈。 (4) 其他。在用中药进行治疗时, 要加强医师和患者的沟通, 这样才能保证中药的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各个领域, 所以在审方中也应该运用信息技术[4], 使审方电子信息化, 这样才能保证审方有所依据, 有所记录, 用药安全合理有疗效。
2 结果
作者分析了审方出现差错的原因, 总结了经验, 也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也对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本院这三年来审方环节出现差错的次数为零, 也没有出现患者投诉的情况。
3 讨论
在中医治疗中,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病情, 在辩证的基础上, 遵循中医理论为患者抓取合适的药剂。在选取药剂时, 必须遵循中医原理, 避免药剂相生相克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
审方就是审方人员对医生为患者所开的处方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就是患者的个人信息, 处方内容和医生签字是否清楚和完整, 所开的药方是否有针对性, 量是否有超标情况, 配伍是否得当等。
本文作者所在的医院在未实行审方机制以前, 在对患者开药方时存在许多差错, 不仅耽误了患者的康复, 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 对患者和医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导致出现差错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 (1) 审方人员专业素养不过关, 缺乏相应的中医药知识, 导致审方能力不强。 (2) 工作不认真和粗心大意, 有些审方人员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模式, 对处方不认真审查, 把关不严等[5]。
根据这些情况, 作者分析了各种原因, 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改进措施, 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审方机制。也对审方人员进行了培训, 提高了审方人员的专业素养, 也使他们养成了认真工作的好习惯, 使他们对处方进行认真审查。进行了三年的不断完善, 本院这几年的差错率基本为零, 也没有出现患者投诉的情况。
综上所述, 饮片调剂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审方, 保证饮片的临床疗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完善的审方机制, 所以改善和完善审方机制是保证中药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治军, 傅得兴, 孙春华, 等.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 8 (1) :33-35.
[2]崔敬, 杨毅恒.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 4 (5) :60-61.
[3]吴永生, 叶苓, 林渊.论辨病理用药是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中医杂志, 2010, 45 (11) :813-814.
[4]刘俊.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中医临床杂志, 2012, 4 (2) :44-46.
8.中药调剂员工作职责是什么 篇八
2、快速、准确的完成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服务好顾客和专家;
3、严格执行中药饮片调剂操作流程,坚持接方、调配复核、发药“三核对”制度,从思想上提高药品调剂质量的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4、对同一处方药,保证每付药总重量准确性误差不超过规定标准;
5、负责本部门工作环境卫生,包括药房前工作台,药柜格斗、样品展示柜、盛药器具;
6、负责配合仓管员的药品上柜添加工作;
7、调配规范、认真、准确、速度快捷,接待热情,优质服务树立形象,解释耐心细致,药品用法、用量交待详尽;
8、物料用品、包装纸、袋节约使用,力行勤俭节约措施,杜绝浪费;
9.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篇九
1 中药调剂常见问题
1.1 处方因素
1.1.1 处方录入不正确
在处方录入过程中, 因医生处方录入不认真核对, 常出现药品录入有误等现象, 例如, 五味子录入为五倍子, 10g录入为110g等, 导致处方误配, 不仅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而且为患者带来安全隐患[2]。
1.1.2 处方审核欠规范
处方审核为中药处方调剂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中药疗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操作人员水平有限, 对中药的调剂多为照单配药, 难以从中药学角度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导致处方中存在“十八反”“十九畏”等不合理配伍现象, 对患者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1.1.3 超常处方现象严重
目前, 中药处方中药物剂量多根据医生的个人经验确定, 部分医生所开剂量远远超出药典规定剂量, 甚至出现盲目加大剂量的现象, 此现象不仅造成药材的浪费, 而且易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带来安全隐患[3]。
1.1.4 配伍禁忌现象
因部分医生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差等, 在中药处方中, 配伍禁忌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患者服用药物后, 出现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不仅影响临床疗效, 而且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例如, 将甘草与海藻共用、丁香与郁金共用等。
1.2 调配因素
1.2.1 剂量误差问题
传统配方多采用戥秤对饮片进行精确称量, 并将药品按一定剂量分好, 而实际操作中, 调剂人员多凭借个人经验, 靠手感、目测等进行剂量分配, 使得分量不均、称量不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 而且使患者对中药的信赖大打折扣。
1.2.2 饮片浪费现象
在进行上斗及配方等操作时, 经常发生饮片撒落地面、台面的现象, 造成饮片浪费。而随着药房工作量的不断增加, 饮片浪费现象更为严重[4]。
1.2.3 药品替代现象
因炮制品种类繁多, 药房不可能将所有种类均配备齐全, 难以满足医生临床治疗的需求, 导致炮制品及生品互相替代现象的出现, 同时不同产地的中药同样存在互相替代现象, 虽然解决了中药调配不全带来的患者无法服药问题, 但因药物替代导致临床疗效降低, 对患者利益造成直接损害。
1.2.4 忽略处方脚注
处方脚注为医生对药物的简要说明, 主要为熬煎方法, 包括冲服、先煎、后下及包煎等。但部分调剂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忽略脚注, 未采用相应的包装袋进行另装并标示, 患者熬煎中药时按照常规方法熬煎,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 人员因素
1.3.1 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部分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缺乏药学技术人员, 实际工作人员大多为非药学专业或低学历人员。部分调剂人员未经系统学习, 对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知识缺乏正确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发生调配失误现象。
1.3.2 缺乏责任意识
调剂人员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保证调剂质量的关键因素, 而在实际操作中, 经常出现因调剂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的不良现象, 例如药品称量不准确、未严格审方等。另外, 操作流程不规范, 出现多人同时调配同一张处方的现象, 且相互配合不佳, 导致重配、漏配现象的发生。
1.3.3 取药时间长
因中药饮片的调配、审查及复核过程较为复杂, 再加上药房工作量大、人员有限及场地限制等因素, 患者等候取药时间相对较长, 取药困难成为患者对中药房服务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保障措施
2.1 保证处方规范性
2.1.1 规范处方录入
对处方录入人员统一组织培训, 使其认识到规范处方录入的重要性, 并采取奖惩措施等对其录入行为进行监管, 提高其规范意识, 并养成严格自检的习惯, 保证处方录入的准确性, 以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5]。
2.1.2 统一处方规格
编撰医院常用药品目录, 规范处方药名, 要求医生统一使用药典饮片名称开具处方;尽量避免为患者开具药房内缺乏的药品规格;保证处方的严谨, 杜绝超常处方及配伍禁忌现象的发生。
2.2 规范调剂人员操作行为
2.2.1 规范药品调剂
对中药剂量准确称重, 改革传统饮片模式, 可通过对中药免煎颗粒及定量小包装饮片的使用, 保证药品剂量的准确性;另外, 规范特殊药品的处理方法, 对需特殊处理药品应单独包装, 对需打碎入药的饮片应粉碎后包装。
2.2.2 严格审核处方
作为中药处方调剂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保证中药疗效, 应严格遵守“四查十对”进行处方调配, 调剂人员拿到处方后, 应首先认真审核处方, 检查处方中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不合理配伍现象, 审核处方剂量是否合适、剧毒药物是否合理, 检查是否含需先煎、后下或包煎等特殊处理的药品, 对于此类药品应进行特殊标记后进行调配。此外, 待调剂人员完成操作后, 复核人员应对其操作行为进行严格复核, 确认无误后, 方可进行发药[6]。
2.3 强化调剂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其业务素质
2.3.1 强化责任意识
针对调剂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现象, 应加强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使其了解责任意识与思想素质对调剂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理念, 同时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 强化其责任意识。
2.3.2 提高业务素质
针对调剂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的现象, 应通过组织培训班、专业讲座等形式对其加强专业素质培训, 提高调剂人员专业水平, 其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炮制、药品识别、药事管理及药物功效等中医药基础知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药调剂为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其调剂质量可对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目前, 部分基层医院的中药调剂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导致该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生与调剂人员。因此, 要想提高中药调剂质量, 确保临床疗效, 首先应规范医生、调剂人员的操作行为, 强化其责任意识, 提高其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枫, 徐惠芳, 邱红汉.对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13 (29) :111-112.
[2]杨敬华.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15 (5) :170-171.
[3]王棋.中药调剂中常见差错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21 (4) :12-13.
[4]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9 (12) :1146-1147.
[5]王会芳, 初茂忠.基层中医院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1 (20) :364, 366.
10.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十
【摘要】 目的:为了保证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有效、经济,探讨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方法。方法:选择脑中风患者中给予中药调剂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子设备记录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写记录法。患者均采取定期随访,分析、调查调剂有误的原因。结果:治疗组49患者总体处方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1.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调剂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方质量偏差和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采用电子设备记录更能准确无误,同时调整药方质量,提高调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保证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有效、经济。
【关键词】 中药;调剂;存在问题;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20-01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道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所以中药调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但中药调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能否正常的发挥疗效也有待考量。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中给予中药调剂后有效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中风中给与中药调剂治疗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对照组患者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42-71岁,平均55.5岁。两组患者为随机分配,其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中药调剂治疗的脑中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的49例患者采用电子设备记录调剂,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医生手记法调剂,所有患者均定期做出回访,若发现患者的处方出现问题时即立即停药。对收回的患者药方,所服用的药品进行对照分析,逐项检查药方的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否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用法、用量;检查药品的调配是否准确,特殊处理的药品是否注明处理方法,调配人员是否准确调配患者的药品品类和处方量,调配的药品是否有发霉虫蛀的问题,毒性药物是否标清注明;询问患者时候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正常剂量的服药,是否使用正确的煎煮和服用方式。
1.3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根据自己服用中药调剂后的治疗效果评分,若病情好转且身体无其他影响则被视为此次中药调剂无误;若患者服用中药调剂后病情持续甚至加重,则视为此次中药调剂存在一定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中药调剂治疗后,治疗组49患者总体处方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1.22%。治疗组病患中治疗无效的共7例,其中人为调配误差3例(42.86%),处方质量偏差4例(57.14%),对照组病患中治疗无效的共19例,其中人为调配误差7例(36.84%),处方质量偏差12例(63.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中药调剂历史悠久,因人而异,辨证用药,在中医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道程序[1]。中药药品的质量是中药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由于中药材本身的种类和成分的特殊性就大大的增加了中药调剂的难度,如中药在保存期间的发霉、虫蛀、泛油、变色、风化、粘连等问题都影响着中药的调配,在中药调配中,误将浙贝母当做川贝母进行配药,将柴胡当做银柴胡进行错误配药;中药调剂虽为药剂人员调配,但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工作人员难免会产生错误,如将药名相近的药物错配,将炮制品和原药材错误选取,将药材外形相似的药物错误选取,称量过程中的不精确量取或是量错,调配过程中上斗药物会串到下面的斗中,这样的抓错药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在发药之前需有核对人员进行核方发药,而由于患者较多,药剂人员有限,导致并不能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而患者在中药煎煮和服用过程中的不全面的了解甚至误区都会导致患者治疗效果的打折[3];医生的处方的书写不规范和药剂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也是中药调配错误的根源。所以在中药调配的管理方法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规范医生的处方书写格式,将处方药、处方用法和脚注书写清晰明了,杜绝错字别字的现象;全面加强调配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充分掌握中药饮片鉴别能力,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做到“四查十对”,全面、认真、仔细的完成全部的调配工作;对于影响中药品质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全面治理,确保用药安全,如从合法渠道采购中药材并进行严密的质量检验,杜绝假药和劣药进入中药房和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监督措施,政府-原产地-药企三者合作监督正确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为中药调配和中药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质,2011,19(12):1146
[2] 熊小兰.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13,9(34):1646-1647
11.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十一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临床用药安全
随着近些年来中医药应用范围的扩大, 在确定药方之后, 中药调剂是用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药方的调剂质量严重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中药调剂指的是按处方为患者准确配置药物, 包括审查处方、计价、准确调配、核查、打包、发放等步骤[1]。现对我院建立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方法以及建立前后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监管体系建立前一年 (2010年全年) 和监管体系建立后一年 (2011年全年) 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使用中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我院中药房全年接待23568人次, 2011年中药房全年接待31852人次。患者年龄12~88岁, 平均年龄 (47.6±11.2) 岁, 涉及我院31个门诊科室和病房。
1.2 药方调剂质量改进方法
1.2.1 建立药房管理组织
建立一支由中药房调剂师4名、医务处1名、护理部1名、信息部1人组成的中药房管理组织, 形成金字塔状结构, 涉及各个科室, 覆盖全院的中药调剂监管。同时强化人员岗前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 加强调剂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健全中药房里的各类规章制度, 开展定期检查处方、绩效考核工作, 统计分析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2.2 强化处方的审查工作
中药房调剂的第一步即为处方的审查, 这是信息的导入步骤, 尤其重要。为避免调剂人员错误使用中药, 要求医师书写处方时必须字迹清晰, 完整书写处方的前记、正文和后记。同时所开药方中的中药名称、用量以及剂数要合理, 明确药物用法, 注意配伍禁忌, 所用药物要与疾病诊断相符[2]。
1.2.3 加强调剂操作员与医师的沟通
医师所开的药方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加强两者的沟通, 使调剂人员充分掌握医师用药的规律, 了解个别药物的习用别名, 严格执行处方脚注所说明的药物处理方法。当出现超剂量或配伍禁忌时, 及时和开方医师沟通, 了解其用药目的, 确认再进行调剂。
1.2.4 规范称重操作
称重是中药房的调剂中重要操作之一, 其操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调剂的最终质量, 因此管理中要实行严格规范。要求药物重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3%~5%, 对于贵重、细料中药或毒性中药要求重量误差不得超过1%[3]。操作中饮片总量分贴应按称量减重法进行, 做到准和匀, 不准估量分贴, 更不准用手代称。操作中禁止主观上的估重, 否则易导致配方总量或单剂量重量不精准, 最终影响临床疗效。
1.2.5 监管饮片的质量
药物质量也是疗效高低的决定因素, 中药房使用的中药饮片种类多, 成分复杂, 采收加工和贮存过程需要妥善保管, 否则会出现发霉、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泛油、出现虫蛀等变质现象, 这些变质最终都会严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3]。对于有临时加工需要的药物如小籽实类、芳香类籽实类和矿物类药物, 不得事先进行捣碎等操作, 以保证调剂药物的质量。同时中药调剂人员要做好把关工作, 防止药物变质的同时, 杜绝伪劣药品的混入, 保证临床中药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1.2.6 强化复核和发药工作
为保证准确用药, 中药房配备经验丰富的主管中药师或中药师对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全面复核, 复核内容包括:药物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 配好的药味是否与处方相符, 药物的特殊处理执行与否, 药物是否有霉变虫蛀、变质等现象, 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所用毒、麻药物的用量是否符合规定等。复核完毕, 签字确认方可发药。包装袋上需注明患者的姓名、剂数、煎制方法、使用方法 (内服或外用) 和注意事项[2], 与患者当面核对无误后, 再次向其详细交代包装上注明的事项。
1.3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2010年和2011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均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药房建立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后药物不良事件年发生率0.25‰, 明显低于体系建立前的1.15‰, 建立前后不良发生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17, P<0.01) 。由此说明, 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后提高了中药房调剂质量, 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 见表1。
3 讨论
本组研究显示提高中药房调剂质量的措施有:建立完备的管理组织、加强调剂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处方审核、严格调配操作、实施复核机制。我院在建立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后, 中药房各项管理非常完善, 详细的规范了各项操作及注意事项, 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在经过持续的系统性培训后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服务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工作中调配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 把好药品质量关, 杜绝伪劣药品进入用药, 积极与处方开具医师进行沟通, 确保按质按量的正确调配患者所需的药物, 同时详细地向患者交代药物的用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热情服务每一位药剂人员。经过大家的积极努力,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药物不良事件年平均发生率由1.15‰降低至0.25‰, 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综上所述, 中药房调剂质量与临床用药安全呈正相关关系, 提高调剂质量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之一, 值得大家共同关注。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所开处方将饮片或者制剂按规定调配成方剂供临床使用的操作过程, 包括汤剂饮片调配、汤剂制备、中成药制剂调配以及根据处方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4]。处方的调配质量受药品质量好坏、药品剂量正确与否以及加工方法等直接影响。医院中药房承担着保证药物临床疗效的重要任务, 因此要重点监管中药房的调剂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效军.浅谈中药处方配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内蒙古医药, 2010, 29 (10) :40.
[2]李正颖.中药房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 2011, 9 (12) :60-61.
[3]李佩燕.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研究[J].河北医学, 2012, 18 (5) :702-703.
12.中药调剂员操作试题1 篇十二
1.举五种树脂类中药.2.举四种毒性中药并说出其有效成分。
3.礼貌习惯用语“十二字”。
4.举石膏的两个伪品,并说出一种伪品的性状。
5.甘草、赤芝、黄精、绵马贯众、白附子、枳壳的性状。
6.风油精和松花散的注意事项。
7.中成药外用的五种用法。
8.零售企业对药品陈列的要求。
9.四种防霉方法。
10.优质红花特点。
11.优质乌梅特点。
12.毒性药物中不可内服只能外用的有?
13.天平使用方法。
14.土炒
15.麻醉药品的管理。
16.保管、养护记录的填写要求。
调剂员:
1、风油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2、松花散的使用注意事项。
3、石膏的两个伪品,并试述其中一个的性状特征。
4、甘草饮片的性状。
5、接待顾客的“十二字”习惯语。
6、保管、养护记录者无内容填写时,怎么处理?若需修改,怎么做?
7、毒性药品乌头、马钱子、砒霜、红粉的毒性成分是什么?
8、中成药的外用方法?
9、五种树脂类中药。
10、中成药陈列、怎么摆放?
11、中药的五种毒性成分。
12、药店中对药品排列分类要求有哪些?
中药调剂员实操题目
(1)说出树脂类药材(5种)
(2)风油精的注意事项
(3)十二字用语
(4)中药零售的注意事项
(5)松花散的注意事项
(6)甘草的性状
(7)药物储藏实在没东西可写时可写什么
(8)石膏两种伪品及其中一种性状
(9)一下药物有毒成分(红粉、马钱子类、乌头类、砒霜)
(10)中成药的外用方法
(11)当填写记录时无记录可填或记录错误怎么处理
(12)中药货柜摆放(中药商品的陈列要求)防霉的几个措施
2绵马贯众的性状
3.6个树脂类的中药
4西红花的质量评价
5酒炒大黄的处方全名
6酒制大黄的处方全名
7药店对药品的要求
8天平的使用方法
9赤石脂的形状
10易风化易潮解的药品怎么保存
11乌梅的形状鉴别
12酒炙的方法
13风油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14松花散的使用注意
15血余炭处方名
16杜仲的伪品的名称性状
17文明用语12字
18甘草性状
19石膏伪品
20白附子的性状
21中药的毒性成分
22举3种只能外用不能口服的毒性中药
23赭石的性状
24枳壳的性状
13.中药饮片调剂规程 篇十三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临床疗效,影响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根据中医处方要求, 将中药饮片配制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 主要包括审方、计价、调配、核查、包装、发放等6个步骤[1]。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2]。为探讨强化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措施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笔者对我院2011年1月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以来的具体措施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药处方共计96548张。将所有处方按是否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分为两组, 即监管前组和监管后组, 监管前组的时间段为2010年1~12月, 共计42614张处方;监管后组的时间段为2011年1~12月, 共计53934张处方。两组处方所涉及的科室及患者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0年1~12月, 主要采用以往传统的中药房管理方法;2011年1月以后采取了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措施, 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中药调剂质量监管小组并健全各项监管制度
由院长直接担任组长, 成员由中药师、临床医生, 护士及信息处相关人员组成。其职责主要包括健全中药房各项规章制度, 岗前强化调剂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定期检查中药房卫生, 定期检查中药处方, 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应用情况。
1.2.2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
(1) 加强处方审查。处方审查为调剂工作的初始环节, 处方审查时要求医生所开处方书写工整, 字迹清晰, 所开中药名称、用量、剂数及用法明确, 脚注清晰合理, 所选用药与临床诊断相符, 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及药物重开的现象, 更不允许出现配伍禁忌的现象, 对于特殊用药需有专用处方及医生的双签字[3]。 (2) 加强和医师的沟通, 以熟悉其用药规律。当出现配伍禁忌或明显的超剂量处方时, 应及时和处方医师取得联系。此外应熟练掌握个别习用别名及一些特殊的炮制方法。 (3) 规范处方。要求医生处方符合《中药药典》《标准》规定, 调配时应严格执行脚注, 不可懈怠, 同时注意将中药的生熟区分清楚, 以免影响处方疗效。应根据临床处方用药的需要, 对未加脚注但须特殊处理的应按《中药药典》的炮制规范进行处理,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规范药材称重。用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一般要求称重误差在5%之内, 贵重药品及毒性药品误差在1%之内[4]。禁止主观估量, 以防配方总量或单剂量不精准而影响临床疗效。 (5) 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中药饮片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在其采收、加工及贮存的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善, 极易因各种因素而引起变质, 因此, 调剂人员应当严把饮片质量关, 杜绝将伪劣、霉变药物调剂出去, 以确保用药安全。 (6) 严把复核包装和发放关。为了安全起见, 在药品调配好后应由主管药师再进行全面核对并签字, 然后在包装袋上注明患者的姓名、剂数、煎制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标注外用等特殊使用方法。发药时应称呼患者姓名, 确定无误后发药, 同时将中药的煎煮方法、服药时间以及服药禁忌向患者交待清楚。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强化调剂质量监管措施前后的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饮片质量问题、处方错误、未执行脚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监管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7%, 监管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5%, 监管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附表。
3 结论
中药调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因此, 中药房应加强调剂质量的监管工作, 从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处方审查, 饮片质量、调配剂量计重等多方面入手, 以确保中药调剂质量, 从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充分发挥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利平, 刘荣禄.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2.
[2]陆丽珠.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1.
[3]刘效军.浅谈中药处方配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10) :40.
【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推荐阅读: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07-10
中药饮片用量11-13
中药饮片清单xls06-17
中药饮片验收员职责09-26
中药饮片仓库管理规范08-01
中药饮片gmp申报材料08-17
中药饮片监督检查总结09-16
中药饮片基础知识培训10-02
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11-20
中药材及饮片检验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