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发言稿

2024-10-13

幼儿园环境创设发言稿(精选13篇)

1.幼儿园环境创设发言稿 篇一

一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

2、师生共创性原则。

3、因地制宜性原则。

二幼儿园各年龄班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与内容

小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好动,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差的特点,可为幼儿创设形象活泼、造型简单、内容明确的墙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内容:认识植物、日常活动用品介绍、卫生习惯、四季特征、集体游戏活动、儿童美术等。

中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水平相应提高,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可设置一定的情节,为幼儿增加一些局部表现和与同伴合作的空间,创设互动墙饰。

内容:健康教育、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品德教育、自然风光、童话、神话、工艺美术、儿童美术、民间艺术、节日、职业级人物介绍、交通工具、植物花卉、生活环境介绍、爱亲人等。

大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思维更为活跃,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喜欢探究一些事物与问题,应面对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不断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内容:品德教育、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环境知识、科幻内容、民俗民风、中外美术名作、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名胜古迹、特产、节日、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等。

公用活动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功能多,要遵循幼儿教育原则、遵循一般装饰原则,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满足幼儿身心需求,注重整体风格。

内容:科幻内容、抽象艺术、童话、神话、幼儿游戏活动,体育运动等。

三区域活动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多种区域的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区域要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教师结构、幼儿活动的需要进行分割设置,在内容上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在设置过程中因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域设置的流畅性

1、注意动静分开,避免区与区之间的干扰,如角色区、音乐区要和图书区、益智区分开,这样角色中的往来与音乐中唱唱跳跳就不会影响到幼儿安静读书和精心操作。

2、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如阅读区安放在光线明亮处;构建区和娃娃家放置在地毯上(如泡沫塑

料拼板或用玉米皮编织成的草垫),减少构建区的噪音,方便幼儿活动,娃娃家更加温馨。

3、各区用橱柜分隔开,便于幼儿自由选择和教师观察。

4、教室整体布局赏心悦目,视觉上不能混乱,同时有效的利用地面、桌面、墙面,幼儿可以在地毯上趴一趴、椅子上坐一坐,都是幼儿真实心理需求的写照。

二、区域设置的开放性

为了便于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内玩具橱、桌椅和材料的摆放都要具有开放性,区域之间要自由开放,可以全敞开,也可以办敞开,为幼儿自由出入、自由交流和取放材料留有较大空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根据活动目标可有内在联系,如开设娃娃家、洗衣房、小超市、医院等,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妈妈角色,带着“孩子”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到医院看病,餐厅吃饭,将娃娃的衣服送到洗衣房中清洗,在整个幼儿活动中,形成区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四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应注意的几点

1、围绕教育目标与内容投放活动材料。

2、活动材料的趣味性。

3、活动材料的丰富性。

4、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5、活动材料的动态性。

6、活动材料的自然性。

7、投放的常规材料。

8、鼓励幼儿、家长参与活动材料的准备。

9、材料摆放有序。

五玩教具自制

一、音乐区角色游戏类玩具

玩角色游戏时,教师以监控为主,幼儿可以选择活动的材料、方式、方法、内容以及伙伴。角色游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

1、头饰头饰比较直观,材料易得,做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非常实用。可以用硬纸、卡纸、布等材料制作。首先设计的时候可以是动物的头部,也可以是动物的整体形象能突出动物的主要特点就行。

2、手偶a手偶通常用布料来做。选择颜色、图案适宜的布料,剪裁成不同风格的小服装、开口留在地下,大小以手能伸进去并能自由活动为宜,然后再做头,也是用布料来做,中间填充物可用海绵、棉花、晴纶绵等,外部加上不同动物或是卡通人物形象。B可以用木雕或是泡沫做头地下掏一个食指粗细的小洞,衣服和头饰分开的。用时先把手伸进衣服里再把偶头套在食指上,这样就可以使用。C用旧手套、旧帽子、旧袜子等也可以做成玩偶。

3、服装用布料、报纸,塑料袋剪裁成不同特色的衣服。

4、感官训练沙锤,可用废旧塑料瓶装沙、小石子、各种豆类,让幼儿听声音辨别物品。小鼓,可用小铁桶、纸制小鼓、透明塑料板制作。

5、各种乐器小鼓、三角铁、木鱼、响铃、沙锤等。

二户外体育游戏类玩具

自制的体育游戏玩具主要有:沙包、高跷、大鞋、拱形门、绳子、纸球、投掷篮、毽子、轮胎秋千、轮胎攀墙等

1、大鞋用纸箱剪成鞋底的形状(长方形、椭圆形等),把旧布做成宽5厘米,长15—20厘米的带子,分别把两根带子缀在鞋底内外两侧,第一根缀前面,第二根缀在中后方,玩时,两人一前一后穿上就可以了,两人要保持步调一致才能顺利行走。

2、高跷把一对铁质易拉罐靠近低端对称地打两个孔,拴上绳子就成了高跷,脚踩在上面用手拉着绳子,就能行走。也可木制。

3、拱形门用竹条、铁丝、塑料管完成拱形,两边分别插入两个装满土的花盆里,用彩纸装饰一下就做成了。

4、纸球抛物街球,用桶装方便面盒或小纸杯装上小纸球,中间用线连上,让幼儿玩抛接游戏,可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也可玩投篮,也可一幼儿扔球,一幼儿用矿泉水瓶子打球;也可用一根细木棍插在一饮料盒(易拉罐)中间固定住,推动球前行。

5、钓鱼用一根木棍一头绑上绳子,绳子地下绑上一个小勾,去钓地上的“小鱼”(易拉罐)。

6、平衡木可用长方形木板制作,也可把圆木桩固定在地上,也可把四个易拉罐装上沙或土后用胶带或用绳子绑住放在地上让幼儿踩在上面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7、飞盘可用布、塑料板、硬纸片做。选择不同颜色的布料,做成直径20厘米的飞盘,飞盘的一面上钉上数量不同的扣子,另一面用布做成相应的数字贴在上面,可以让孩子使用这些飞盘认识数字、数数,也可以联系抛接游戏,自抛自接,互抛互接。

8、小推车可木制,也可用小铁桶制作

9、跳袋可用布缝制,也可用大点儿的塑料袋(幼儿能站进去的大小),上面可作装饰。

三、益智区玩具(数学区)

1、数字卡片标有数字的卡片若干,装筐排放放 ;数字涂卡若干,让幼儿在练习涂字的同时又认识了数字(小班);分解组成卡片若干;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若干。

2、按某种特征分类的卡片a同属性分类。如按蔬菜、瓜果等形状分类。B按形状、大小分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等)。C按颜色分类。

3、用各种图形的卡片随意拼摆如可让小班的幼儿用图形拼物,等腰梯形跟正方形拼在一起可变成一栋小房子等。中大班就可以给幼儿增加难度,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形拼摆,如两个同等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块就变成等腰三角形,四个同等大小的拼在一块就变成一个正方形等。

4、纸棒、套筒、套盒 用旧报纸卷成粗细、长短不同的纸棒,用胶水粘牢,表面上涂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孩子们可以用这些纸棒比较长短、粗细;进行排序、按物取数等操作活动。套筒的做法、用法与

纸棒一样;套盒则是用彩色纸板做成大小不同的盒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也可用高粱秆、小木棍等制作。

5、数物结合可用旧的台历或挂历制作,从中间分开,一边是物(可画水果、花朵等),相对应一边是数字。同种做法也可用在大班语言区的看图找拼音。

6、钟表制作可制作一些小钟表圆形的方形的,让幼儿认识时间的同时也认识数字。

7、走迷宫可用鞋盒盖儿、衬衣盒盖儿做底盘,中间用纸片做隔断,然后在放上玻璃球或自制纸球,让幼儿端着进行摆动把小球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

8、感官训练穿鞋带、喂娃娃、用筷子夹豆子或夹玻璃球等来训练幼儿的小手的准确度。(小班)

四、美工区材料

1、基本材料投放:油画棒、水彩笔、图画纸、铅笔、橡皮、胶棒(胶水)、剪刀、橡皮泥、搓泥板、小擀杖等。

2、各种小纸盒、纸杯、易拉罐、核桃皮、花生皮、米、各种豆子、棉花、海绵等可粘贴作画,也可用海绵剪成小动物的形状。

3、各种蔬菜、水果制作,可用萝卜雕刻各种动物,活用红萝卜断开后用牙签连接做成小鹿、小狗

4、泥工制作:可用橡皮泥、胶泥、面泥制作水果、蔬菜、一些面食饺子、面条等,做好的成品均可放到超市进行游戏买卖。

五、构建区

1、可购买一些益智塑料积木。

2、收集一些废旧小纸盒、易拉罐等,搭盖小房子,也可在纸盒上粘贴一些小草、小树做装饰物。

六、种植区

1、可用透明小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装上植物的种子,并在瓶上贴上标签。

2、可根据季节选种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夏季一天一记录,冬季一周一记录)

3、种植时可做多种选择,如水种、土种、经常受阳照射或不受阳光照射的种植,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看看那个长得快,那个长得慢。

4、种植容器可选择油壶、饮料瓶、小花盆、吸水石、吸水的海绵、萝卜做的容器等。

七、沙水区玩具

沙和水都是幼儿喜欢的东西,在玩的过程中幼儿逐步认识了沙、水的特征、性质、用途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认识事物的直接经验,更是获得了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这比别人直接告诉他结果的间接经验更有意义。可用可乐瓶、矿泉水瓶等塑料瓶,洗干净剪开,剪开边处打磨平整,瓶口处倒过来可做漏斗,底部剪成一个带把的小抽提,也可以剪成小杯子,用来舀水;也可把洗涤灵瓶子剪成小铲子,可把底部建成一个小桶形状用钉子在边上钉两个对称的小孔用铁丝穿起来就做成小桶;也可把瓶子烫一些小眼儿当筛子,也可用就窗纱做筛子。

2.幼儿园环境创设发言稿 篇二

一、创设生活化的主题环境, 让幼儿在生活氛围中成长

生活化是幼儿园幼儿主题环境创设的力量源泉, 同时, 让课程回归生活更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幼儿年龄阶段的特征, 决定了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必须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 让幼儿去适应生活, 获得生活经验, 得到良性发展。

(1) 主题环境的创设, 应重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园新教材“学习活动”里面的活动内容, 一般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给幼儿的, 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是倾向于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根本出发点, 在主题情景的关照下去让幼儿充分体验, 充分感受。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主题环境的创设过程中, 应准确有效地根据幼儿主题活动的内容以及相关要求, 科学合理地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程序与主题展开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大胆创新, 改革传统做法中的装饰性环境为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 将幼儿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整个活动环境中去, 并且能够重视生活经验的“正迁移”。比如, 在幼儿园开展“娃娃家”的主题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一个区域内设计一个“亲亲一家人”的主题。在这个区域内, 可以陈列一些小朋友与爸爸、妈妈的全家照, 同时,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学习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镜框, 还可以在另一个区域内提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衣服、鞋子、帽子以及各种小动物玩具。在这样的区域内, 幼儿可以练习如何穿戴, 如何学会制作,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这样的富有情趣的主题环境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 从而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 生成新的活动经验并获得经验的迁移, 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2) 主题环境创设让幼儿体验生活的温暖。教师应巧妙利用物质环境, 比如利用幼儿园的教材玩具、书橱等为幼儿创设主题环境。例如, 可以在书橱内陈列幼儿自己制作的玩具、幼儿的美术作品等, 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研究表明: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特别敏感, 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幼儿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 应与幼儿平等相待。教师是幼儿主题环境创设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参与者, 教师应以平等合作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幼儿的主题环境创设中去, 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 鼓励幼儿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大胆地交往, 大胆地互动。

二、创设情景化主题环境, 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嬉戏

有学者研究认为, 情景化的教学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也是无法低估的。情景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能够让幼儿很快进入其中, 能加深幼儿的感知和记忆, 激发幼儿的兴趣。情景化的主题环境创设受制于幼儿年龄阶段特征, 应彰显互动性, 这是由于幼儿好奇、好动, 认识事物主要通过感觉、动作和表象的现实状况决定的。首先, 注重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巧妙融合。主题活动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同一主题活动也许会涉及很多领域。比如, 可能会涉及语言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 也可能会涉及艺术领域。应注重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巧妙融合, 教师应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将有关材料投放到相关区域内。值得注意的是, 幼儿对新材料的关注常常只维持很短时间, 所以, 在同一区域活动中, 教师应随时更新、更换新的活动材料, 才能更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 才能更有利于主题活动向纵深发展。其次, 让幼儿在情景化的主题环境中游戏。幼儿在情景化的主题环境中, 可以不受时间的制约, 自由地与材料互动, 与同伴互动, 与环境互动。比如, 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理发店、快乐小天使等环境, 并且在相应的活动区域内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游戏材料, 将生活化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在相关的游戏情节里。当幼儿熟悉了相关操作材料后, 幼儿的游戏情节更丰富, 语言更精彩, 动作更协调, 想象更奇特。

三、结束语

总之,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应围绕教育目标展开, 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师幼携手共同创设深受幼儿喜爱并能发生积极互动的环境, 以让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良性发展。

摘要:主题环境创设应围绕教育目标展开, 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 调动幼儿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创设深受幼儿喜爱并能发生积极互动的环境, 让幼儿获得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娜.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6) .

3.幼儿园环境创设浅谈 篇三

一、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与课程相关的动态环境

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时、因地、因材制宜,因势利导,多种方法和形式并举,充分让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服务。所创设的环境要能把引起幼儿相关经验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构筑新知识。

越是年龄小的幼儿,好奇心越强,因此,让幼儿参与主题墙饰的设计与布置,更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动手能力更是满足不了环境布置所需的技能要要,因此,通过让幼儿选择做他们能胜任的工作,让他们参与到环境布置的过程中,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探索欲望。

如在布置“快快和慢慢”的主题墙时,墙面所选用的材料都是幼儿自己动手画的,如蜗牛、汽车等。当幼儿看到这幅墙饰时,结合自己的经验,也就能大致理解“快慢”的含义了。

二、了解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接纳孩子们不同的意见和探究方式

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更多积极主动、富有创设性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尊重幼儿、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相信幼儿,要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同时,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使他们自信地参与活动,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愉快地介入、相互交流、产生共鸣,感到自由快乐。因此,在进行与课程相关的动态的环境创设时,尤其是在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中,要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追随着孩子的兴趣发展,让孩子直接与这些材料发生互动,之后及时调整材料,使材料富有层次性、多样性,可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在布置“红黄蓝绿”的主题墙时,笔者设计了一棵树,用大块状的红、黄、蓝、绿作为树叶,幼儿针对树叶的颜色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我最喜欢红色。”

有的说:“我最喜欢像香蕉一样的黄颜色。”

……

听到了幼儿的议论,笔者在第一个集体活动的时候,就向幼儿提出了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绿色、蓝色、黄色又有哪些呢?问题一抛出就得到了幼儿的积极响应。

“红色的苹果、红色的草莓……”

“黄色的香蕉、黄色的玉米、黄色的梨……”

“蓝色有蓝莓、蓝色还有大海和小鱼呢……”

接纳了幼儿的不同意见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对颜色的兴趣所在,笔者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把红、黄、蓝、绿呈现出来,展示在主题墙的大树上。

三、让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使其成为环境的主人

首先,教师应该和幼儿协商如何装饰环境,并与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

其次,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应该是一名很好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在幼儿意见有分歧时进行适当的协调,当幼儿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例如,《有趣的滚动》是一个比较好的主题,笔者在开展的时候就和配班教师制定好了计划,让幼儿去家里寻找一些会滚的东西,带到学校来一起布置区域角和主题墙。幼儿带来了筒管、弹珠、皮球、雪碧瓶、牛奶瓶……幼儿一起用自己带来的东西创设了班级环境,制作了好多用废旧材料做的“宝贝”,在玩区域角的时候特别带劲。

四、加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好的环境不应该仅仅限于美化教室,真正有内涵的环境还应该能不断和幼儿、教师、家长引发互动。环境创设中融入了幼儿的情感,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同时,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布置,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在环境上寄托自己的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的需要,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要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環境,使孩子通过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幼儿园教室环境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地方,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其中,看到的、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班级的环境。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教室环境,使幼儿真正地参与互动,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幼儿乐在其中。

4.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篇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那么幼儿园环境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教育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是为美化而美化,各项装饰都要围绕幼儿园总的教育任务来进行。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通过直观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美丑,体现教育性。

2.审美性:幼儿园环境装饰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3.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即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也要夸张,可适当变形,“拟人化”的手法幼儿最喜欢。

4.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吸取幼儿的意见,要同幼儿一道美化装饰。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美化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美的意识,还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5.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注意节约,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画报纸、包装纸、各种纸盒、塑料瓶、布头及就地取材的自然物等,因材施艺。这样,可充分利用一切能用的材料,少花钱,多办事,既经济又实用。

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创设,是教育与幼儿技能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园所环境建设中,室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如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玉米皮、高粱秆、各种树叶、种子、石块、泥块、各色羽毛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建筑物、图形等体现农村特色的作品;室外幼儿活动场地的安排规划,动、植物区的饲养,如看一看小白兔怎样吃草、种子怎样发芽长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与孩子们的参与设计、操作实践。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和能力,启发幼儿探索发现,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优化创设的园所环境也是进行美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优美活泼的园所环境都表现出了艺术、审美的集合,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处处给人美的享受,如各室创设各种专栏,通过小歌手、小画家、故事大王比赛、讲卫生好孩子评选,张贴在专栏内或奖励小红花等活动。能有效地熏陶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你愉快的接受教育。以此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丑美、以德为美、言行文明、举止大方;另一方面,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使孩子们最终能够调节心理平衡,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使自己在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5.幼儿园环境创设反思 篇五

本学期12月20日,我园迎接了省优质园评估专家来园验收,在做好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发现环境创设对于我来说是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最烦恼的事情。每当要布置环境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环境,却没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幼儿的本位去设计环境,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通过这次环境的创设我终于明白了,环境创设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环境创设的主体决非教师,不管是环境还是区域我们都要围绕着幼儿去创设,区域材料的制作首先要考虑幼儿,要让幼儿看到材料后想玩,还必须耐玩,所以在制作好材料之后我们要自己先去玩一玩,试一试材料的耐玩度到底如何,可以围绕情景游戏和角色去创做材料,材料的目标性、操作性、引导性要强,让幼儿看了就知道怎么玩,材料不仅要讲究美、品味,更重要的是要突显文化,要让材料成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始终牢记没有美感的材料是杂乱,没有教育内涵的布置是堆砌。

在通过本次的环境创设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的创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

2、环境的创设要有知识的体现

幼儿园墙面的创设主要孩子的主题活动为主,孩子们在学习相关主题后,会有表达表现的欲望,他会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他人听,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孩子创设的一个表达表现的空间,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除了课上的学习活动之外,环境对于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创设专栏,供孩子们继续学习、总结梳理经验。

3、环境的创设要有孩子与家长间的互动

在创设环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环境的互动性。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通过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的更多。

4、环境的创设要有美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有的时候是简单又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难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这种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独特智慧,让环境变的美观,有内涵,并且能够表现出孩子的韵味。教师可以通过边框的修饰还有小装饰的配搭来实现美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6.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篇六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学习知识、增广见闻的重要途径。

环境能促进或抑制一个人的发展,因而我们更应该注重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环境创设 动手操作 共同参与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指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变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包括墙面装饰和区域角布置,环境创设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追求的不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作为寓教育和师幼互动相结合的场所和空间,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之一。

教育环境是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创设与形成。

环境创设与教育活动相互呼应、相互生成,是在幼儿们充分参与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幼儿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发展和延伸的空间。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教育环境大多由教师设计布置,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美化环境,缺乏对环境教育作用的考虑,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教师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材料也较少,找不到师幼互动的内容、幼儿学习过程的痕迹,大多时候是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这样会使幼儿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探索的兴趣,失去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因此幼儿对教育环境的兴趣和关注度不高,这样一定会阻碍幼儿的进步。

由于这种教育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角度和愿望出发的,很少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参与性,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工作者应该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动手动脑等多方面的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教育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观察目的性较差,直观性比较强,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事物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记住。

环境创设中应多用色彩鲜艳、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形象,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简单又不失吸引力。

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环境创设中可以用幼儿熟悉的这些卡通人物吸引幼儿,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良好常规的目的。

中班幼儿随着能力的发展,好奇心会不断增强,他们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会不停地看一看、摸一摸,积极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环境创设应多从幼儿易于理解,并便于操作的角度考虑。

运用多种操作材料,让幼儿参与到动手的过程中。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大班幼儿能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简单的概括分类,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表现欲强烈,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主题情境,使幼儿能在设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教育环境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环境的设置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而具体设置,教师应考虑环境对幼儿的情感、能力、知识的提高是否有推动的作用,如果教育环境超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会迷惑不解,无所适从。

反之,幼儿将丝毫不能得到提高。

(二)教育环境的创设要让幼儿获得对美好事物的体验

教育环境不仅是幼儿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学习知识的桥梁,也是融合了绘画、雕塑、平面构成、抽象艺术等等表现形式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其中色彩和造型是其重要的语言和表现手段,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要采用丰富、协调的色彩和活泼、亲切的造型,教师可多让幼儿通过欣赏、讨论交流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教育环境创设方案,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提供相应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设计具有个性及美感的作品来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

教师通过让幼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增长见闻,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扩大幼儿的审美范围,促进幼儿对环境的审美直觉能力。

(三)结合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内容进行活动区环境创设

教育环境应结合教育教学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创设,要结合主题活动下设的分题活动内容进行布置。

当主题活动中涉及认识货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蛋糕店”等活动区域配合主题活动的进行,提供玩具货币,幼儿们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认识并学会使用货币,扮演超市工作人员的幼儿也可以一同协商为商品定价。

教育环境的创设要随着主题活动内容的进行需要随时更换环境的内容,或者根据主题相关的内容的生成内容,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调整,教育环境要与幼儿进行互动,我们与幼儿一起创设的墙面环境最好能与孩子的视线持平,这样会更加便于幼儿之间的.讨论、交流,离幼儿视线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互动。

在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幼儿可以在各个活动区内操作相应材料来进一步巩固相应的知识,培养交往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合作游戏等。

(四)教育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育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静态的,但通过它对幼儿的教育却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教师设定活动内容,幼儿参与教师所设定的内容。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将幼儿的意识朝着符合教育意图的方向引导,当幼儿参与其中时,教师就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了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时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环境的主人,制定目标,讨论如何分工合作、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活动内容、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加一些延伸的活动内容,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融入环境之中,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寻找乐趣,获得发展。

幼儿与教育环境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途径,教师在活动中观察他们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成了教师设计主题教育环境的依据。

因此,主题生成于教师、幼儿、环境的互动之中,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并把握时机适当引导,让幼儿在环境中游戏,在环境中学习,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三、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好像一位无声的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幼儿教育,通过环境这一载体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调动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欢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 石筠涛.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张金梅.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从瑞吉欧环境创设获得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1).

7.谈幼儿园走廊环境的创设 篇七

一、了解目前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不能很好地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欠缺真正的“儿童化”。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师从完成任务的目的出发,为创设环境而创设环境,在环境创设中没有幼儿的参与,教师仅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这样做既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又浪费了教师的时间。

2.为追求新刺激,频繁变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首先,这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时期正是孩子秩序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更换过于频繁,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也容易养成孩子不稳定的习惯。

3.环境创设缺乏联系,随意性太强,过于零散,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一个好的环境创设,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系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建立逻辑思维。

二、把握创设走廊环境的要点

1.确定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的创建主题。幼儿园整体环境应处处体现幼儿园的育人理念。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的发展着想,真正起到教育与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而摒弃那些装饰性过强,为装饰而装饰的环境。要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走廊环境的设置作出系统规划。

2.走廊环境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宜。如,我园走廊环境,根据幼儿小、中、大年龄班特点,结合各自教学内容,分别制定“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爱和平”的主题内容,这样,走廊就成了集体教育活动的场所。遇到雨天,大、中、小班的孩子们还可以互相参观走廊,巩固、丰富对社会的认知。

3.走廊环境的内容应体现趣味性、直观性与系统性。孩子的认知以直观、具体为主,因此,教师提供的内容应该是贴近孩子的知识经验并高于孩子的认知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的。例如,我园三楼的创设主题就结合幼儿教育内容确定为爱祖国,在创设时,利用楼梯尽头的空间,通过大幅卡通中国地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物桌椅、茶具直观地点明了楼层主题,走廊南面的墙面采用喷绘形式,通过孩子们熟悉的彩图系统地展示我国名胜古迹及历史悠久的文化,如长城、故宫、四大名山、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古典名著等。

4.走廊环境的创设应与幼儿产生有机互动。走廊环境就在孩子身边,好的环境能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它应是孩子触手可及并随时能与孩子产生有机互动的。

这里,笔者认为互动的含义包含两层:一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的能力,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并能促使幼儿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环境产生良好的互动作用。二是好的环境中应当激发教师和幼儿产生创造与创新的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不断丰富、充实其内容。

5.走廊环境的创设应把握经济性原则。它应尽量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基础上节约成本,部分环境设置可以使用教师与幼儿的手工制作,尽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以此降低办园成本。

三、特殊区域的创设

除了以上走廊环境的创设,还可利用走廊转角、尽头等空间,开发符合本园实际的特殊区域。

1.书吧。可利用幼儿园走廊尽头空间,为全园幼儿开辟公共阅览区,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分区,以幼儿园提供书籍为主,幼儿自带书籍为辅,每天定时向全园开放。

2.悄悄话角。这是针对小班幼儿设立的一个特殊区域。这样可以极大地缓解孩子情绪,加快孩子由家庭个体教育转向幼儿园集体教育的适应和转变。

总之,在幼儿园走廊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应把教育理念融合其中,巧妙构思、合理布置,处处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发展为本,力争给孩子营造一个“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的教育环境。

8.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 篇八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园的环境创设分别从家园栏、主题墙、室外走廊、区角几个重点部分进行介绍。

一、家园栏的创设

1、重要性:

家园栏的创设是家园合作中的一种方式,是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在幼儿园里,各班都会开辟一块《家园联系栏》,目的是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教育情况,使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协调一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家园栏的制作在设计上显得尤为重要了。

2、家园栏的设计

“家园栏”的设计应贯穿“经营”理念。不少“家园栏”的效果不佳,往往是因为策划和设计不周密,教师凭个人直觉和兴趣择定主题,以幼教理论为主,突出宣教与学习,而忽视与家长的共鸣、协商和互动。本期我园在制作家园栏之前让每个班先设计家园栏,并将设计稿交保教处审核,每个栏目的内容要根幼儿不断的变化做及时更换,家长可了解幼儿最新动态与幼儿园配合工作,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家长明白你所讲的事情,从而达到互动的教育效果。

二、主题墙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这其中,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在老师们的有意无意中,我园主题墙的创设上已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缺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一)内容上的缺失

1、主题墙内容创设与主题活动脱节,缺乏互动性

有的幼儿园里的主题墙在旁人看来是十分美观整洁的,鲜艳的色彩,稚气的涂鸦,有序的排列。但是仔细地查看,不难发现,墙饰内容和主题活动出现脱节的现象。同时,我们都知道,主题墙布置的时间要与课程结合地很紧密,主题进行到哪里,主题墙就应呈现出相应的内容,要让主题墙与主题内容互动起来。

2、主题墙内容创设缺乏层次性

主题墙应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渐进的系列活动。有很多教师在主题进行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没有领会主题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创设主题墙时,都是走一步做一步,上了什么课就把课的内容呈现在主题墙上。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展示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内容之间相互重叠、跳跃,没有体现主题内容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形式上的缺失

1、固定多变化少,缺少动态

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发展和变化,并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展开和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但反观我们的主题墙,有很多都是教师在主题的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往主题墙上贴东西,一直到主题结束,新的主题开始了再不停地往上加,而且一旦上了主题墙的东西,不到主题结束是不会拿下来的。即使是有变化,也是边边角角,小范围的。主题墙基本上是“死”的,整体感觉不“活”。

2、堆砌多规划少,缺少艺术

主题墙的布置也应讲究美感,有的主题墙布置前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设置不合理。如有的地方很空,有的地方却图片、文字一大堆挤得密不透风;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将整个主题墙变成了幼儿作品展示区,除了幼儿的美术作品,就是幼儿的手工作品……同时在主题墙布置时,有的教师很少考虑创新,没有将幼儿作品加以处理,构成一个表述主体。而是简单地将主题墙划分为几大块,一块一块地张贴图画、文字说明或幼儿作品。

鉴于以上种种,我们幼儿园在主题墙的创设上还有待老师们进一步的思考,在目前农村幼儿园现有条件下,如何更有效的实施主题墙的创设。我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2点:

1、主题清晰

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切忌毫无个性、毫无特点。

2、方式有效

主题墙首先要与幼儿互动起来。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不能抛开幼儿来进行,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幼儿会做得很好,这样主题墙创设也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

三、室外、走廊挂饰

我园以“竹文化”“和谐校园”为环创理念,围绕“绿色、和谐、快乐、农味”的理念,力求通过生态化的环境设计,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空间。因此,我们在室外的环创设计上,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设计。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努力想把一些本土的元素引进来,从而打造我园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材料的收集:到哪里去收集各具特色的竹编制品呢?这时候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了,各班广泛动员家长,要求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制作一件及以上竹编、草编或藤编制品。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之情。一个星期下来,各种各样的竹编、草编、藤编制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其次是材料的装饰:让幼儿参与环创老师、幼儿齐动手将一件件物品进行美化,通过一双双能干的巧手把筲箕变成了小乌龟、七星瓢虫、小熊猫、小白兔;戳箕成了百变的脸谱;稻草编织的蟒蛇、草垫;毛线编织的蜘蛛网等等。

最后是成品的挂放:为了能更好的展示我们的作品,突出我园环创的特色,我们确定了四大主题,从校门的办园理念“点点滴滴,天天快乐”,到小中段的“小精灵”大段的“脸谱秀”和“农家乐”。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农村幼儿园本土的文化气息。

四、区角创设

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活动宽松的氛围,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区角活动中幼兒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因此,区角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创设区角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创设时,考虑到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生活内容、游戏内容、运动内容有机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

9.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 篇九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越来越引大家的重视,布置好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实践中,活动室环境创设往往是由老师设想和布置的,忽略了幼儿的参与,幼儿处于被动地受到影响的地位。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深入理解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会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实现“墙壁”对幼儿的“对话”。

《幼儿园环境设计》这门课程中指出:“幼儿园应该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环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使之更加符合幼儿身心成长的特点,有利于幼儿的知识建构和生活经验的获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幼儿园环境中的造型、图案、文字、色彩、布局等启发幼儿的联想,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从而使幼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析要求之一是师生共同创造。根据这一要求,我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活动室的环境,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动者。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比如在进行“伞的世界”这个主题活动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师幼共同讨论墙面布置,然后有由老师布置大背景,由幼儿创作不同的伞面,将幼儿各种各样的伞布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再让他们互相欣赏,交流自己制创作的伞可以做什么,这样一幅丰富的主题墙完成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在“鸟树”的墙面布置中,教师可以造型高大的树干,幼儿则创作形态各异的树叶,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主题内容,鼓励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不断累加、丰富墙面内涵,此时环境中的作品在幼儿眼里,会如同己出,幼儿才能真正融入环境之中,环境也因为有了幼儿的参与而生机勃勃。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交流,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10.幼儿园大班环境创设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勤奋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开展艺术教学的各项工作。我们将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新鲜经验,开展艺术教学,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

二、工作要点

1、认真学习

①开学之初,便认真学习幼儿园艺术类课程标准,熟悉各班幼儿的要求,制定详细而又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计划。

②认真学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

③关注幼儿教育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备课中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和总结他人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④加强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重视师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2、努力研究

①认真备好每堂课,特别要注重在课中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幼儿的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新颖、富有时代的气息。

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针对本学期的指导思想,注意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让幼儿愉快、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方面

1、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利用交叉交流的方法和课间休息期间交流教学之后的感受与经验,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教学质量,注重教案的设计与改进。

2、共同讨论分析教师在教学上的优势与弱势,更加有的放矢地改进课堂教学,求真务实。

四、活动安排

1、针对各班幼儿特点,制定艺术类教学计划;

2、开展美术特色班活动,并制定特色班计划;

3、开展一次有关艺术类的教研论坛活动;(4、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共同探讨;)

5、开展一次艺术类半日开放活动;

11.如何创设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篇十一

关键词:原则 主体 幼儿园 环境建设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39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一天当中,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刻而持久,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合理地创设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环境创设不仅具有对话性、互动性、探究性,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在环境创设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参与进来,师生共同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喜爱的环境,富有儿童情趣,同时,又能突出教育的功能,使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在环境之中,而且蕴涵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何创设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呢?下面结合我园的做法谈点体会。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呈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情,这是我园在创设环境时的主导特色,包括使用什么材料,如何进行墙面的装饰等,都要表现出我们的地域特点和生活特色。例如,我园在一楼楼道突出礼仪教育主题,无论是装饰画还是制作的人物形象都与主题相关。有尊老爱幼情节、互帮互助情节、热情好客情节,无不凸显着礼仪教育主题情节;二楼的“河西人家”就是收集我们张掖常见的芨芨草制品:蒸笼、簸箕、笊篱、筛篮进行涂色装饰,教师制作锅台、炕台、灶具,最后摆上河西特产高台辣椒、临泽红枣、民乐紫皮大蒜、苹果梨、山丹黄参和幼儿跟家长制作的荷包、绣球、鞋垫、窗花,形成我园特有的河西特色,幼儿通过环境创设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三楼“美丽肃南”则用肃南的绣品、哈达、牦牛饰品,错落有致地挂在走廊顶上做吊饰,墙面装饰一些教师和幼儿用彩纸共同剪出的经幡彩条和肃南草原牧场装饰画,楼道地面摆有小绵羊、小牦牛、山丹马等,还有教师和幼儿用废地毯装饰的草原,又构成了一道西北特有的裕固族乡土风景线。所有这些设计和材料都源自于教师、幼儿及他们家庭的收集,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这些布置给我园增添了独特的环境氛围。

(二)环保性原则

我园在环境创设时就坚持“旧物改造,废物利用的原则,比如,我们利用旧挂历纸做的帆船,用方便面盒做的腰鼓,用纸盘、纸杯做的金龙;用冰棒棍做的蜻蜓;用废旧瓶盖做的车轮等等;我们还利用郊区幼儿和家长收集的自然材料高粱杆、蛋壳、西瓜子、硬果壳、麦秸杆以及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果实装饰环境,让幼儿在园内通过环境就能了解自然,亲近自然;还利用教师收集的食用油桶、奶粉罐、食品盒制作的体育器械篮球架、滚筒、滚轮等。

(三)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让他们参与到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来,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高。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收集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环境,用自己的小手布置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认识了一些平常不太关注的环境材料,比如:PVC管、瓦楞纸、风筒等,开阔了幼儿的眼界,通过他们的小手和思维创设的环境,就会使他们加深对环境中的事物理解,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自己创设的环境。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独到的创新设计及时加以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让幼儿在参与设计的同时,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四季的交替,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得环境创设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增加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性。

(四)审美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因此,环境创设无论是画面、颜色还是造型组合上都要让人有一种美感,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比如,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设计,所有的装饰形象都要逼真、可爱,富有童趣,符合幼儿的审美观,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我园在一楼门厅用油纸伞做吊饰,油纸伞下面挂着一个热气球篮子,里面还放着各种小动物,热气球带着小动物们去旅行,既符合幼儿的审美观,又富有童趣和想象力。整个布置,看起来是简单组合,但给人强烈的美感。幼儿每天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幼儿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舞来跳呢。

(五)体现创造性原则

独特的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我园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突兀而碍眼,教师巧妙地用绿色软纸缠住做竹干,竹叶自下而上分层次粘贴上去,再添加其他材料,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了。让北方的孩子足不出户也能体验身在竹林的感觉,这样的布置独具匠心,别有一番风味。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时,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很杂乱且没有新意,于是教师在通向楼顶的悬梯上用油烟机管和草帽刷成银色制作了太空人,又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成火箭形状粘贴在太空人旁边,再添其他装饰,装饰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环境创设者的智慧。

(六)开放性原则

在创设游戏材料投放区时,设计成开放式材料超市,体现其多样性、可取性、可用性。我园在创设“操作材料投放区”时,让幼儿充分自主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发展幼儿大胆探索、自主创造的潜能。在创设“有趣的植物”主题活动区时,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自然物,如米、赤豆、泥土等等,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将自然物带进教室尝试种植。幼儿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动手制作,既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又丰富了想象。

(七)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在室内外的墙面画上各种图形、迷宫,贴上数学题,引导幼儿去想一想、做一做,贴上连环画,请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大家讲一讲,增加了幼儿锻炼的机会和学习的方式。在墙面上创设“晴雨表”,通过每天的气象设置,可以使幼儿认识各种气象标志,每日温度的变化,四季的交替,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活动室内的环境创设,创意要更接近于幼儿的兴趣点,创设主题墙饰,并在各区角创设主题环境。比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对幼儿园比较陌生,教师可以设置“我爱我家”主题墙饰,把幼儿的全家福贴在墙上,也可以把幼儿的头像做成“水果”,早上来园时让幼儿自己贴到家庭栏,这种互动式的墙饰,不但提高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墙饰最大程度发挥了教育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情绪的控制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充分发挥了环境教育作用。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体现儿童为主体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导幼儿与生活环境互动的,因此,幼儿园环境的设置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把幼儿园环境创设得美一些、装饰漂亮一些,安全一些,更适宜于幼儿生活学习。

首先,从布局方面考虑,无论是在走廊还是活动室内的布置,我园都不是布置得东西越多越好,而是从整体环境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设计。比如,对于幼儿园活动室的设计,没有在室内摆满、贴满、挂满小挂饰,给人拥挤不堪的感觉,而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在靠墙的一边放着一排整齐的玩具橱,另一边放着一排小椅子,中间位置空出来,铺上地垫,幼儿可以在上面开展各项活动。在墙壁上悬挂着几幅画,几件饰品,形象简单,色彩单纯朴实,充满童趣。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童趣盎然,使人联想到童话世界的意境。

其次,活动室要给幼儿一种家一样的感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他们是这里的主人。活动室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适合幼儿的活动与游戏,显得简单而活泼。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要强调“美化、绿化、净化”,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每个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要充分利用自己园所的自然资源,发挥自己园所的优势,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

12.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篇十二

一、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 它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 幼儿园在为幼儿创设物质环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环境的安全性

安全是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的首要原则。由于幼儿处于低年龄段, 自我保护能力差, 因此, 教师创设环境时, 应该时时刻刻考虑幼儿的安全。

首先, 教师应该注意室内物品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 要考虑是否会影响幼儿的活动及幼儿自身的安全。其次, 教师要注意用于创设环境的材料及活动时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 对幼儿是否容易造成伤害。如装饰室内用的彩纸, 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是否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另外, 教师还要考虑场地的大小是否能够保证幼儿自由活动, 幼儿之间是否会相互干扰, 还要对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例如, 教育幼儿不要接近电插座、电线等危险的地方。

(二) 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不仅通过教师教学可以学到知识, 还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认识事物, 学习简单的知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通过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发展, 实现教育目标。例如, 一般的幼儿园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角、手工角等, 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些地方摆放一些植物、手工品等, 以此来扩大幼儿的知识视野, 满足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另外, 教师应该注意更换物品,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提高幼儿的兴趣。

通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不仅使幼儿增长知识, 更重要的是幼儿园可以通过环境来开发幼儿的智力, 通过引导幼儿对物品的观察, 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此外, 环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例如, 在活动室里,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提供的积木等玩具, 通过空间想象来进行搭建。

(三) 环境的主体性

首先,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创设环境时, 大多数教师为了更好地呈现创设成果, 通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构思。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环境创设很难引起幼儿的共鸣与兴趣。要想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教师首先要把环境交给幼儿, 要将主动权交给幼儿,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尊重幼儿的想法, 共同创设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让幼儿真正地成为环境的主人。

其次, 幼儿是环境的创造者。对于环境创设的过程, 教师应该让幼儿参与其中, 尊重幼儿的想法。从制定环境主题、选择内容、准备材料到亲身动手布置环境,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参与其中, 汲取幼儿的意见。这样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还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因为幼儿对自己参与创设的环境会精心爱护。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 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使幼儿体验到参与创设的快乐与成就感。

最后, 幼儿的生活是环境创设的源泉。环境创设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细心观察幼儿, 发现幼儿对生活中哪些内容感兴趣, 对哪些内容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有创设“围绕幼儿的生活”的环境, 贴近幼儿的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总之, 创设环境的主人是幼儿,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使幼儿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创造力, 增强责任感, 培养动手能力。

(四) 环境的适宜性

环境的创设应该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首先, 幼儿是处于发展的个体, 这就要求他们所处的环境不能一成不变, 环境应该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例如, 幼儿园的小、中、大班的环境创设就应该有所不同, 以表演区为例, 小班教师所提供的表演道具应该是实物或者模型, 而大班教师所提供的表演道具可以是一些半成品, 让幼儿利用这些半成品去设计表演道具。其次, 环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该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符合幼儿的能力。例如, 教师为幼儿提供“我是小小搬运工”这个活动的材料:在小班, 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两个碗、一把豆子和一个勺子, 这符合幼儿小班幼儿能够使用勺子的能力。而在大班, 如果还提供这些材料, 幼儿不免要失去兴趣。此时, 教师应该为幼儿准备两个碗、一把豆子和一双筷子。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

二、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要素的总和, 它对幼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幼儿园在为幼儿精神环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园是幼儿的一个“新家”, 在陌生的环境里, 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 产生恐惧、封闭心理, 而封闭的心理会使幼儿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此时, 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首先,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通过言语及表情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把热爱幼儿放在教育事业的首位, 通过温和的态度, 积极的言语与幼儿沟通, 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爱护等。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非言语与幼儿进行沟通, 如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 蹲下与幼儿交谈、认真倾听幼儿说话等方式, 让幼儿感到温暖、安全, 消除紧张等。

其次, 教师与幼儿是平等和谐的。在人格上, 幼儿与教师是平等的, 所以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 应该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尊重和肯定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在活动中, 教师不应以成人身份自居, 应该充分体现“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 构建愉悦的同伴关系

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教师要为幼儿构建愉悦的同伴关系提供条件, 通过创设环境、设计活动帮助他们从自我中心走出来, 使他们逐渐学会与同伴合作、沟通、分享。并且, 通过集体活动, 使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学会在集体活动中谦让、轮流、互助、独立解决矛盾等。通过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增加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存在感。

(三) 构建家园同步的教育环境

幼儿入园后, 便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只有幼儿园和家长保持教育一致时, 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 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 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 加强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同时, 积极开展家长工作, 加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 使家长增加对幼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其次, 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主动与教师沟通, 及时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 虚心向教师请教育儿方法, 并且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总之, 教师和家长共同构建和谐、平等、同步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 双方应该为开展良好的家园合作而努力。

(四) 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首先, 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环境, 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 他们认识周围的环境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取直接经验,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事物。因此, 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这一资源, 制定一些户外活动, 让幼儿充分接触外面的世界。例如,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自然风光、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 通过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参加户外活动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其次, 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对此,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社区, 如社区养老院、社区健身活动区等, 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 让幼儿在社区活动中体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引导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 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家园关系。同时, 幼儿园应该注重利用自然、社区这两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活动的空间。通过创设积极的精神环境, 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 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幼儿园应该采用专业、科学的方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让幼儿在安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爱玲, 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高晓敏.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8) .

13.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 篇十三

刘静

内容提要:

1、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结合

2、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

3、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

关键词:班级环境 创设

意大利教育学家瑞吉欧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新《纲要》对环境创设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班级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与班级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更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目前,班级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布置相对静态、单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装饰的多,实用的少;教师仍是环境创设的主角,环境的设计、制作以教师为主,缺少幼儿的参与;环境创设的有意性、教育性不强,不能与当下活动、幼儿需要紧密结合;活动区材料的丰富性、实用性、适宜性不足,更多体现成人意志,很难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忽视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要寻找教师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点,如何用环境来达到相互交流的欲望,寻找家园共育的支点,这也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应该体现的方面。

本文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结”、“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三方面谈我园及本人在实践中对班级环境创设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结合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班级主题紧密结合

班级环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境创设尤为重要。首先,要创设班级主题墙,体现主题网络的特点,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之中,每一个主题中都有孩子作品的呈现,流动便于取放的环境创设,让孩子自己感受到进步,体验成长乐趣,同时,也给孩子之间相互交流创设平台,相互欣赏,共同进步。在每一个班的门口,都留有孩子的作品展示架,每一个学期孩子的作品,在展示完之后,都会放到总展示架上,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孩子可以自己翻一翻,家长也可以自己翻一翻,从作品中,来真实的体验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每一学期末,都会将孩子的作品,针对性的装入孩子的个人成长档案,当孩子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就会有一本很珍贵的幼儿园生活学习活动资料,里面装点孩子成长的足迹,其中有老师的评价,由家长的心声,希望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

(二)班级特色装饰

教师们比较细的地方也想到了,那就是幼儿园室内配合区角的装饰。例如:根据自然角位置特点,教室前窗的上方装饰成森林,隐隐约约的树叶之间有老虎在走动,猴子在树枝玩耍,还有小猫在休息,缠绕的喇叭花,相互辉映,进入教室有一种置身森林绿色的感觉,与下面的自然角相互辉映,比较自然,便于孩子进行观察。根据班级图书角的位置,在图书角的上方,设置葫芦架,绿绿的树叶,葫芦娃在看书,与下面的图书角相互辉映。班班有大布帘,在保护墙壁的同时,大布帘的装饰与班级的主题墙,共同建构班级的室内环境。同时,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室门口也进行了装饰,并给自己的班级取名字,例如:根据自己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命名自己班级的名字,大班开展关于绳的系列活动,于是他们把门口装饰成一只小蜜蜂在跳绳,并与大树回应,取名“跳跳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取名字,小班把教室门口装饰上串串红樱桃,取名为“红果果班”,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应着对班级区角的超市装饰为“红果果超市”,富有童真童趣,自然和谐一体的环境创设本身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充满吸引力,让孩子有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进而积极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

(三)家园互动栏的创设搭建家园互动的平台

家园互动栏,给予家长、幼儿园班级之间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传达教育信息,书写教育体会。老师们把家园联系栏的名称取得比较有创意,也很特别,例如:爸爸、妈妈看过来,家园碰碰车;迎奥运家园直通车,装饰得比较新颖别致。温馨的提示,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家长忍不住看一看,班里今天又会有什么事情,家园联系栏给予家长很多的方便,使家园联系更加密切。

(四)区角材料要做到与教育主题相结合

教师可根据建构式活动教材中提及的对环境创设的要求,来投放丰富区角材料,做到区角与教育主题相结合,并作为孩子对教育活动的延伸部分,使孩子保持对某一活动主题的持久兴趣,并给予孩子区角活动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进一步探索、巩固我们的教育活动。例如:小班主题《小不点儿》,活动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正在慢慢的长大,教师就对这一主题的区角材料结合活动主题整体考虑,首先在娃娃家的创设中,让孩子从家带自己小时候的帽子、衣服、袜子等并用挂钩挂在娃娃家中,孩子在区角活动中自己进一步的感受已经长大了;同时让孩子带自己小时候的一张照片与现在的照片进行比较,教师制作像框与箭头,让孩子自己亲身的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在美工区中教师投放动物从小到大的图片,进一步然孩子感知,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体验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 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

(一)幼儿树立小主人意识,自主创设班级环境

树立“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的观念,将环境创设视作“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引自日本97年“全国幼教课程研究会”对环境创设的定位)当我们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时,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欢迎春姑娘来到我们班里?于是孩子们开始各显神通,积极地参与到收集材料,布置环境的活动中。有的孩子带来了各种盛开的鲜花,有的带来了捕捉到的小昆虫,有的带来了小金鱼,还有的画了一幅幅漂亮的画。不少幼儿还不约而同地带来了他们和爸爸妈妈外出踏春拍摄的照片,兴奋地讲述着他们的种种趣事,还兴奋地喊着:“老师,快点把照片贴上去呀!”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分工协作,画的画,剪的剪,折的折,贴的贴,就这样,一派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就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

我发现:凡是幼儿自主创设的环境,就是幼儿最感兴趣,最乐意参加活动的地方。每当看到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专注地看着自己或同伴笔下创造的压扁的大脑袋、裂开的大嘴巴等画面,久久不愿意离去时,我由原先的担忧与不安变为了现在的欣赏与坦然。我不再担忧孩子们作品的粗糙和稚嫩,展示在墙面上会不会让人觉得可笑和难看。而恰恰相反,我觉得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特有的审美特点,敦实、稚拙的形象会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与怜爱。

(二)以兴趣为出发点,洞悉幼儿生活,努力生成、创设幼儿关注、喜爱的班级环境

刚入园的幼儿对自己的家庭较为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开心宝宝”的这个主题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家中有谁?有些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做什么?等等。然后与幼儿一起收集“家”中的一些物品(例如,照片、娃娃喜欢玩的玩具、喜欢吃的糖果等),最后营造了温暖的“娃娃家”,让孩子们在“家”中感到安全、自由、有玩伴、能活动。

随着幼儿不断发展,他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应关注幼儿的发现,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环境创设应蕴含在幼儿的发现、关注点上。在班级区域的设置上,我们留有幼儿自发形成的观察区,即幼儿觉得有趣、奇怪的物品都可以放置这个区中进行观察。

实录一:蜗牛为什么爱吃树叶?

一个 雨天,我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散步,当孩子们看到草中有许多蜗牛吃着嫩嫩的树叶时,他们提出“为什么树叶是蜗牛的粮食?”“树叶中有些什么营养才会让蜗牛吃得这么肥?”“这种树叶是什么植物,它是不是蜗牛的粮食呢?”于是几个幼儿围在一起对植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我发现幼儿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价值,植物是幼儿生活中十分熟悉、接触频繁,又十分丰富、易于收集和观察的材料。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自然角里放了一些植物,还带领幼儿去幼儿园看其它植物,接着幼儿们也陆续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植物。一时间,教室里像个“植物园”,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和幼儿一起看植物,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让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把个别幼儿的兴趣引伸为大家的兴趣,让幼儿对进一步探索“植物”产生了可能。

实录二:是球还是虫?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个个“小球”,仔细一看这些个“小球”还会在水里游戏。“老师,这些是什么?”“圆圆的像个小球。”“不对,不对,像个西瓜„„”一时间,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兴趣正浓。这时,我找来了一个瓶子,把这些“小球”请到了班内的自然角。孩子们还给他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西瓜虫。

(三)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形式来自幼儿,并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透过班级环境创设,可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看到幼儿学习的过程,看到不同幼儿在同一个活动中的个体反映,环境创设中幼儿们的学习热点。同时,也由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个体反映”、“学习热点”等再一次引发新的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例如,我们在开展 “一起玩”主题活动时,与幼儿一起布置了一个“玩具之家”,那里面的各种各样玩具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小朋友可以到“玩具之家”里找“玩具”朋友做游戏,当玩具没人整理时,“玩具”要找自己的小主人。在这个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幼儿对车特别感兴趣,但又不认识。于是,我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区角——“汽车制造厂”,以满足幼儿的兴趣,求知欲。

三、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应以这三“者”为指导,同时注重自己的教养态度和管理方式。

(一)聆听幼儿的心声,与幼儿共同布置班级环境

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的主人,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追寻他们的兴趣点。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渗透物化教育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墙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环境,不是必然成为幼儿教育的因素的,只有当它进入幼儿的认知和情感世界,并被作为幼儿认识和体验的对象和材料后,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教育因素。而且,它还要随着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不断受益。为此,我们更换主题墙饰时,我们总是会组织孩子进行讨论、商量,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和见解,再将教师的想法与他们进行交流、分享,达成一致共识,最后我们共同分工、分头寻找材料。如在主题“亲亲小动物”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了“小动物的家”,鱼的家在河里,鸟的家在树梢,老鼠的家在洞里等等,每个小动物有各自的家,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家后,才可到小动物家做客。通过幼儿有目的地与墙饰环境“交往”、“互动”,使环境转化为适合幼儿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孩子们在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刺激,获得各种情景体验,知识启迪,满足了幼儿对动态环境的好奇和求知欲,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注重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主体性发展

陈鹤琴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要素是客观的,是被认识的对象,而幼儿则处于主体地位。环境要素的教育价值能否实现,要受到主体状态的制约,当幼儿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要素时,环境要素对幼儿的影响就增大,反之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幼儿是班级的主人,在我们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总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起指导和修饰的作用。例如在创设“西瓜灯节”的主题环境时,经过师幼的共同商量,最终决定,由老师写“西瓜灯节”这几个字,幼儿收集有关“西瓜灯节”报刊杂志的图片,画各种各样的西瓜灯或者拍摄照片。由于幼儿间有个体差异,但我更注意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是否倾注了感情,只要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设过程中去,哪怕他画得拍得不太好,在我的眼里,都是一幅幅充满情感,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所以,我们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上墙,让每个幼儿都动动脑筋,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创设。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当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有目的的通过环境地创设和利用,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创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收集先进的信息。让环境追随幼儿,使幼儿的身心更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书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

3.《学前教育原理》刘焱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4.《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等各类相关杂志上相关资料;

上一篇:文章表现手法有哪些下一篇:煤矿瓦斯抽采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