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四把金钥匙(2篇)
1.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四把金钥匙 篇一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大的挑战是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本,以本为本,强调的是答案唯一,应对的统一考试。而如今,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从学生经验出发,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在此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这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的关键在于会提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创“新意”识呢?
一、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呈现方式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教学方式是开放的,教材也是开放的。教材中有许多“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新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当不断丰富和产生新的内容。例如,教学《麻雀》一课,当教师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下了结论(表现伟大的母爱)之后,问学生还有没有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课文中并没有说这只麻雀是母的,为什么说是表达了伟大的母爱呢?假如是公的,那不就是表达了伟大的父爱吗?”这个问题使老师始料未及,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下去以后共同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查阅了图书,有些学生还上网搜集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科学家研究发现,麻雀孵化一般都是由母麻雀来完成的。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质疑、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缺乏“问题”的原因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是十分严格的,这便是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讲授的都是无可争议、不容置疑的真理,学生对权威的“标准答案”和“一贯正确无误”的老师极其迷信、盲从。加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等,不管学生会不会,一味的讲,造就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表面把学生教“懂”了,不给学生表白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学生哪还有什么“问题”意识?哪还会“创新”?宋代有位画家说地好:“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绕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在时间、空间、思维上留下一些“空白”。
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总结课文后,让学生给本故事续个尾,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回答:“狼向小羊扑去,小羊一闪,狼掉在河里淹死了。”“狼向小羊扑去,这时,猎人来了,一枪把狼打死了。”……这是一些多么奇妙、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再如教学《三味书屋》一文,当教师最后问学生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时,学生甲说:“鲁迅在桌子上乱刻字,这是不爱护公物的表现。”乙说:“过去的桌凳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不是公物。”甲说:“就是自己家里的也不不能随便破坏呀。”通过这些争论,既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也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此,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供大家分析、讨论,以求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和探索。
三、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往往是从学“答”开始的,以此来衡量、选拔、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学“答”固然重要,但学“问”应重于学“答”。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要使学生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学生就要像孔子说的“每事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问、多质疑,鼓励学生多问,哪怕问些与课本无关的问题。
我国的学生获奥林匹克奖的很多,而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多。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比人家的厚,分数比人家高,可我们的学生创新意识差、创造力不强、后劲严重不足呢?这都是传统教育产生的恶果。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教师也必须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即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奇思妙想。学生在回答“雪融之后是什么”这个浅显又普通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回答:“是水。”而有人则回答:“是春天。”多么新奇又别致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信息时代,教师不可能垄断知识,也绝不可能通晓一切。与学生共同研讨,要采取平等、开放、诚恳的态度,无需考虑出错可能引起的难堪,不要让“问题”止于教师,更不能让“问题”止于学生。
千万不要把学生教“懂”了!
[问--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2.浅谈鉴赏诗词的四把金钥匙 篇二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词鉴赏;意象;诗歌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64
教材选用的诗词主要有绝句、律诗和宋词,多半短小精炼,情感丰富,或豪放壮丽,或低沉哀婉。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可学生要想读懂一首短小的诗,理解深藏在这几十个字背后的内涵,起码要有四方面的知识储备。一是理解意象,二是会知人论世,三是懂得诗歌语言,四是懂得手法技巧。掌握了这四把金钥匙,离读懂诗词就不远了。
一、懂得诗中的意象
在诗歌中,常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一一对应的特点和规律。阅读诗歌时如能掌握常见的意象,就能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了。比如,诗中经常会出现“柳”,而“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不舍和留恋之情。所以,从古到今流传下来,“柳”就形成了固定的意象,它往往代表的是分别之时离人内心的不舍和留恋。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如,“月亮”这个意象代表的是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典型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鸿雁”这个意象有时传达的是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诗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但有时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中的这些意象就像是作者表露情感的一扇窗户,由此我们可以窥探作者内心的悲喜哀痛,可以理解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二、会知人论世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作品,但不了解这个人的生平经历是不可以的。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比如,我们欣赏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读到“玉簪螺髻,献愁供恨”一句时,不免会想,作者为什么而愁,因什么而恨呢?后面又说“无人会,登临意”,作者的“登临意”又是怎样的呢?要解开这些疑问,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理解作者的情感,我们就得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也就是要“知人”。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出生在被金兵占领的北方。从小跟随祖父,祖父是金地的一个官员,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经常带领着辛弃疾指点江山,感叹宋朝河山分裂。这给辛弃疾很大的影响,所以辛弃疾一生的愿望就是带兵收复北方的失地。年轻时,他集结忠义之士结成两千多人起义军,曾经单枪匹马闯入敌军活捉贪图富贵的叛徒。后来,他带领义军投奔南宋,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内心的愁和恨了。此时,他登建康赏心亭借景抒怀,抒发的是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却无人理解的悲愤之情。
三、懂得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跟我们平时的语言不太一样,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这种独特的语言,理解古人在作诗时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诗歌对语言的变形最常见的三种:改变词性、变换语序、成分省略。
首先,把握词性的改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使江南岸绿”的意思,“绿”字是动词。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也是同样的用法。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肥”也是活用使动用法。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鲜活生动,化腐朽为神奇,把原本静态的景物写得活了,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次,把握语序的变换。有些诗句不好理解,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颠倒了语序,理解时应该还原回来。比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笑”的支配,而是“在春风中笑”的意思。再比如,苏轼《念奴娇》词:“多情应笑我”表达的意思是“应笑我多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重排为“欲目穷千里”。
再次,理解诗中词语的省略。在欣赏杜牧的《赤壁》时,有的学生不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的意思,他们感觉诗中所说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历史上这场战争中周瑜是借东风火烧敌营的,这里怎么说“东风不与周郎便”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这里省略了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
四、懂得表达技巧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比较复杂,除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修辞手法外,还有很多种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联想和想象、虚实、象征等,还有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比较常见,在诗歌中俯拾皆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气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以美人身材苗条来写柳丝的婀娜多姿和柔软,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小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情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喜人可爱,同时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库,它历史悠久,传承了千百年,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华,学习我们的诗歌就是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它历经久远,不太好理解,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以上的四把金钥匙,打开这个宝库的大门就变得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 钟道杰.语文教师应做好母语的传承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8).
[2] 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J].文教学通讯,2007(3).
【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四把金钥匙】推荐阅读:
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论文09-07
打开心门小学作文12-17
以打开记忆话题作文10-24
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11-13
科学教案 打开 尝一尝11-21
打开记忆作文600字01-10
新任领导如何打开工作局面12-15
打开心灵那扇窗诗歌10-16
不一样的打开方式端午习俗11-10
在电脑上如何打开amr文件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