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管理质量标准(精选16篇)
1.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一
员工宿舍HSE管理标准
一、明确宿舍的日常管理责任人(每间宿舍2人),落实宿舍日常卫生、用电安全和作息管理。
二、禁止在宿舍吸烟、焚烧物品、点燃蜡烛,使用蚊香、手机充电需有人在场,并远离任何可燃物,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禁止向宿舍内携入或私存易燃、易爆、有毒、剧毒或有腐蚀性危险物品。
四、宿舍内禁止使用电水壶、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加热器具。
五、宿舍内禁止私接电源线路、私接电源插座,电脑的使用需得到允许并在指定区域方可使用。
六、禁止将电源插座、电器等带电体放于床上或固定在床具的可燃物上,电源插座禁止串接使用。
七、禁止在电源线或灯头、灯管等电气设施上搭挂衣物或烘烤物品。
八、人员离室要锁门,并务必检查和关闭窗户以及电灯、电扇、电脑、充电器等所有用电电器的电源。
九、宿舍内禁止聚众赌博、酗酒、呼喊打闹、打架斗殴、吸毒、色情等一切不正当行为,个人物品、公共财物禁止乱丢乱放。
十、宿舍内禁止携入或存放管制刀具,已经发现将予以没收。
十一、宿舍内禁止外来人员长时间滞留或留宿,特殊情况需请示部门领导同意方可实施。
十二、自觉服从宿舍日常管理责任人的管理,个人日常用具、床上用品整洁有序;注意保持室内整洁、美观、统一;不向窗外、室外丢杂物,室内垃圾清倒在指定位置,禁止随地吐痰。
十三、爱护公司财物,个人贵重物品、现金不准在宿舍存放,避免出现丢失或损坏情况。
十四、宿舍员工要严格遵守上述各项标准要求,违反规定并造成后果的,依照公司和项目单位的奖惩制度予以处罚,直指取消其住宿资格,触犯法律的,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二
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重大公共危机事件,08年初南方出现的大面积冰灾,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传播,新疆7.5打砸抢事件,2010年3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还有从福建南平开始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惨案,以王家岭为代表的不断发生的矿难事故,以及2010年11月上海发生的高层住宅楼大火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国民的财富、健康甚至生命,打击人们的心理,动摇社会的稳定,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都产生了严重威胁。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正在经历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权力体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分化、人口流动的加剧等一系列变化,加之全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引发了社会文化的激荡、思想观念的嬗变等。所有这些剧烈的变化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中国因而进入了危机频发期。
ISO9000质量标准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是通过过程管理达到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它是把质量、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建立具有约束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政府实行质量管理是将ISO9000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技术,政府部门积极导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准确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的16字方针,“事前策划、过程控制、预防纠正、持续改进”,以标准化管理替代经验性管理,把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始终置于受控状态,避免工作的随意性,真正实现政府部门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使政府人员严格履行职责,为社会提供更优质、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服务。
我国公共危机频发的原因其实质是政府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不能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为社会提供优质而高效的服务。政府的公共管理往往由于单纯的追求速度和效率,片面强调GDP增长,使得制度和规范松懈,政府职责不能有效履行,社会的矛盾加剧,不稳定因素增强,公共危机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
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表明政府质量管理的缺失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应对各种危机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随意性大,运作缺少标准和程序,没有依法办事,按规则行事,缺乏规范性,面对危机的发生,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应对危机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缺乏合适的工具,适当的标准,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危机事件出现时措施无力,存在侥幸心理,使得机会丧失,危机事件蔓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特征,爆发突然、时间短促、传播迅速,要求政府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形成正确的判断,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使可能的损失最小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使危机的处理准备不足,措手不及,以致危机扩大。
2.2 缺乏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我国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缺乏专门、常设的危机管理综合机构和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模式是:主要专门针对特定需要而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危机管理属于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性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弊端,政府各部门间在应急应变方面缺乏协调机制,非常容易延误时机,一旦危机发生,只能被动应对,容易造成组织工作上的混乱。
2.3 法律制度规范方面不够健全
要让政府的应然选择变成积极负责的必然行动,需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根据近几年危机事件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突发事件的特点,亟需建立准备充分、反应快捷、高效控制、信息沟通、保障有力的应急法律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责任,用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快捷。
2.4 信息传递沟通渠道不畅
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无法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危机或不能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信息的不准确性和不及时性严重影响了政府做出决策的质量,给整个社会系统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3 运用质量标准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有效的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基本政治责任。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在国家和社会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战略选择。在危机管理中确定合适的规则、标准,加强应对危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运用制度化,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危机管理体现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3.2 根据危机过程,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危机潜伏期、爆发期和解决期这几个阶段的特点与难点,应分别采取危机的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应对机制和事后恢复机制构建。其中,事前预防机制构建包括预防机构的建立、危机意识的强化、预防政策的落实;事中应对机制构建包括设立第三方性质的独立调查制度,深入调查事件原因,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动员全员参与,改革各级政府信访机构职能;事后恢复机制构建包括设置危机善后管理机构,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加快善后重建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完善危机管理。
3.3 加强官员问责制度
对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
3.4 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
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主体往往需要有紧急处理权和较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但是,政府的危机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法律规制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防止违反宪政精神、滥用紧急权力、玩忽职守和行政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尚不健全,表现在缺乏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部分领域危机管理的法规和条例不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的执法环境以及执法力度都需改善。
3.5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建立健全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危机的控制有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建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机制,以利于公众了解危机爆发的状况,防止信息的误传和有关危机谣言的传播。其次,建立政府和社会各组织间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以增强危机管理信息的公开化和人民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最后,建立政府引导媒体传播信息机制。政府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引导公共舆论导向,向社会发布全面客观的危机信息,引导大众积极配合政府共同抵抗危机。
3.6 建立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机制
要完善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制度化途径,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公民参与的合理化和规范公民参与的形式。使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执行,实现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参与机制;使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监督,以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的透明化;使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评估,以实现政府有效的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何水,蓝李焰.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出路———一个宏观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1.
[2]李娟.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09.08.
[3]左小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J].思想战线,2008.01.
3.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精细规范标准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81-03
近年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
一、以德育为首位,着力精细管理,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在“抓基础、严管理、重过程、看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想教育全员化,班级管理常规化,养成教育经常化,行为习惯规范化,组织活动实效化,教育内容明晰化,真正打造较高层级的德育品牌。
(一)以自我教育为重点,构建德育模式
学校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构建了“五自”德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品质,使德育工作走上模块化、课程化、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有56名学生被省、市教育局、团市委表彰为市职业学校“三创”优秀学生、“三创”优秀学生干部,6名同学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标兵”,1名同学获江苏省“魅力团支书”和“人气团支书”称号,校团委被表彰为省“五四红旗团委”。
(二)以体验感悟为关键,设计德育活动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和五项活动工程。五大系列教育:一是节日专题教育,二是礼仪常规教育,三是体育艺术教育,四是社会实践教育,五是特色主题教育。五项活动工程:一是法制安全教育工程,二是以《弟子规》为主要读本的传统文化修身工程,三是身心健康必修工程,四是企业文化熏陶工程,五是创意创业立志工程。这些活动开展规范有序,学生参与率高,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建设德育队伍
学校重视班主任培养培训,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学习培训活动;每学期组织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来校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提高班主任业务能力。学校连续三年举办“班主任节”,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自豪感。同时重视对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成立了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建立校外德育兼职教师队伍,有8名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两年,学校在平安校园、文明学校、和谐校园等创建评比中成绩突出,先后被表彰为市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成功举办了盐城市“法律阳光润校园”启动仪式,学校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四)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提升德育效果
学校积极开发符合职业学校实际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学生创业园”,培育初印象电脑科技有限公司、主视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多个创业社团。“双翼”跳蚤市场自2014年6月开市以来一直未中断,每双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开市,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场面热烈,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在创业类各类大赛中有两名同学获国家级一等奖。学校《“三位一体”培养创业人才》入选“国示范”建设教育内容创新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在2015年江苏省“凤凰职教杯”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中喜获佳绩,学校分别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NOC物联网创新设计决赛中,学校获得3枚金牌。
二、以教学为中心,着眼规范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一)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管理体制的构建上,学校在教学管理组织建制上全面实施校—系(部)二级管理。从制度构建与管理实施上保证上下互动,精干高效。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坚持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为根本,制定并实施了教学例会制、教学资料抽查制、教学违纪通报制、教案送审制、评教评学制、教考分离制等10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专业体系建设
在专业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加大在专业链延伸、专业群开发上的工作力度,利用长三角机械制造业和盐城沿海大开发、汽车工业大发展有利契机,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开发新兴专业。目前,已形成以机电、数控、汽车、电子、计算机、商贸等专业为骨干的专业集群优势,拥有5个省级品牌专业。深化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加强与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的合作,3个专业共招生135人。近两年新开设电子商务、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专业,使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三)细化课程管理,着力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切实执行省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现有2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被省教育厅认定为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参与省厅、省教科院牵头组织的课程建设活动,开发省级精品课程8门。2015年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又启动立项建设10门网络课程。
(四)严格过程管理,确保运行体系有序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根据《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办法》,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违规及错误行为,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化。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滚动式”技能训练模式,将学生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接起来,有效提高了技能教学的质量。近年来,学生的中级工合格率达98%,五年制高职高级工合格率达85%以上。学校连续8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和团体优胜奖。近年来共获得省技能大赛金牌11枚、国家级4枚。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会计专业每年都有十多名同学获得助理会计师资格。在2015年的省级抽测中,专业理论课合格率97%,技能抽测合格率达98%,名列全市第一。单招成绩、“3+4”课程抽测名列市直和全市第一。学校连续多年以总分第一获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奖。endprint
三、以师德为重点,注重标准管理,打造优质团队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校以落实教师专业标准为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打造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一)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升师德水平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以“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厚德盐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事迹专题片,学习王强等人的先进事迹,举办市直教育系统劳模事迹报告会,签订《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强化“三项整治”,结合学校实际,将教学“五认真”纳入整改范围。
(二)注重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在教研活动的开展上,学校主要以系部为单位,成立24个教研室(组),由教研室牵头组织主题教研活动,由教务处、科研产业处给予面上的指导与检查。近一年来,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竞赛、展示活动。组织了教研室主任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活动。近两年学校从面上组织了6次全校性教研活动,聘请10多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在校本培训上,学校确定每单周一下午为全校教师学习日,每周三下午进行专题式教研活动,从制度、时间上保证教师敬业精神的打造与专业素养的提升。近两年我校选拔了68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国培、省培和其他培训。近三年来在全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中,6名老师获得“示范课”,9名老师获得“研究课”。
(三)不断拓展渠道,着力优化师资结构
2012年面向社会招聘了11名高技能专业教师。三年来,11名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选拔了4名教师转岗培训。对聘用为实习老师的30多名能工巧匠,让他们与正式在编老师共同承担相同实践教学任务,努力营造专职与兼职教师竞争比拼、合作进取的氛围。目前,学我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8%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四)实施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名优教师
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学习成长机制,学校新出台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下企业制度》等制度,学校还成立了8个名师工作室。近两年,1名老师被评为市“名教师”,1名老师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名老师被表彰为盐城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名老师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建成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4个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领军人才工作室。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人次达教师总数的20%以上,研究生(含在读)达78人,比例达25%。
4.标准化宿舍 篇四
为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搞好项目管理,规范职工行为,建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创造舒适卫生的宿舍环境,现将平达梁场标准化宿舍制度列示如下:
1.起床:认真遵守作息时间表,必须按时起床,整理内务卫生。
2.卫生:宿舍内部卫生由宿舍人员每日清扫,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有序,环境优雅。保持宿舍内外干净、整洁、自觉维护宿舍的环境卫生。
3.就寝:按作息时间就寝、熄灯(有事加班者除外),工作期间不准回宿舍休息,梁场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夜不归宿者、私自留宿者及私自留宿外部人员者将罚款100元,情况严重的上报分布和公司,清理出梁场。
4.被褥:梁场内所有宿舍应统一使用办公室购买的被褥(或购买相同样式、尺寸、颜色的被褥),不允许使用私自购买的其他被褥。在人员离开梁场时,不允许被褥私自带走,否则将从工资中扣除被褥费用。
5.宿舍检查扣分标准 篇五
1、纪律
(1)、不按时进宿舍,扣0.1分。
(2)、随便泼水,扣0.1分。
(3)、串宿舍,扣0.1分。
(4)、熄灯后没有及时进寝室,扣0.1分。
(5)、熄灯后说话,一次扣0.1分。
(6)、熄灯后用自备照明工具照明,扣0.1分。
(7)、在宿舍内抽烟(包括地面有烟头),扣0.5分。
(8)、在宿舍内喝酒,扣0.5分。
(9)、在宿舍内打架,扣0.5分。
(10)、熄灯后玩手机、打扑克,扣0.2分。
(11)、有不文明行为,一人次扣0.2分。
2、卫生
(1)、地面不打扫,扣0.2分。
(2)、地面打扫不干净,扣0.1分。
(3)、窗台、墙壁、暖气片打扫不干净,扣0.1分。
3、物品摆放不整齐,扣0.2分。
4、不叠被褥,一人次扣0.2分。
政教处
6.宿舍检查评分标准 篇六
1、不按时进宿舍就寝(5分)
2、进入宿舍大声说话(2分)
3、在舍内吃零食(5分)
4、就寝时说话(2分)
5、不听管理者的劝说(2分)
6、不做值日(2分)
7、以大欺小(5分)
8、向他人索要财、物每人每次扣(5分),写检查并通报
9、打架、骂人,在舍内喧哗(5分)
10、每天(三次)不及时在宿舍前站排(2分)
11、浪费水、电每次(2分)
12、损坏公共物品(2分)
13、不尊敬师长(2分)少先队检查人员的制度
1、每天值勤的少先队员,跟踪检查,如发现违反以上条款按规定给违规学生所在班级减分。
2、检查人员触犯以上条款,双倍扣分
3、检查人员包庇违规同学,双倍扣分 生活指导老师的要求:
1、每天要做到监督、检查纪律本、管理少先队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2、要勤开会,开短会统一思想。督促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良好的习惯
奖励:
1、每个月每栋宿舍评出优秀少先队员(管理者)1名、2、每个月每栋宿舍评出先进个人3名。
3、每个月四栋宿舍评出优秀生活指导老师2名
4、每个月四栋宿舍评出先进集体1名。
7.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七
关键词:社区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
0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伴随不同风格和不同构造方式应用在住宅建筑中,使我国各地区的社区建设越来越完善,从景观欣赏角度来说也更加具有现代化居住和赏析理念。然而在提升整体社区外观欣赏度的同时,更要从社区物业入手,立足于社区内部的水电工程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稳定、便利和优质的生活服务。
下面本文针对目前在小区物业水电工程安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展开讨论,以此来进一步提出社区物业水电工程的质量标准管理措施,从而促进社区水电使用更为安全和优质,在提升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整个社区物业水电工程的安全系数,促进住宅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1社区物业水电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1.1电气的安装与质量标准管理问题
目前,众多琳琅满目的住宅小区纷纷开发和建设起来,针对社区内部的水电工程来说,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做好非常完善和科学的工程建设计划,使得后期工程建设没有按照精准性更强的前期规划展开施工,并且施工的随意性较大,导致电气设备的安装不规范,无法保障后期居民在使用日常电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理念和操作熟练度对社区水电工程的安装工作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比如一些施工人员没有在更加正确施工的状态下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且使用的材料质量也没有达到国家统一的电力工程材料使用标准,从而在社区水利工程内部施工人员设备验收仔细、材料选择不科学以及屋内插足电线的串并联方法不规范等行为的影响下,造成了社区水利工程安装质量较差的局面。并且,由于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无法达到质量标准,使得后续的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阻碍和影响[1]。
1.2供水管与排水管的安装与质量标准管理问题
目前在很多社区中会出现排水管道渗水、漏水以及堵塞等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由于在水电工程整体构建的过程中,忽视了地基在地表面的均匀性,导致在一段时间的居住后,地基沉降的程度不对等,使得地基沉降过于不均衡,造成了下水管理的崩裂或者出现缺口,从而导致了排水管道与供水管道的渗水、漏水和堵塞的情况。
与此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材料的选择不科学,材料质量没有达到使用标准,导致居民在使用过程中遗留在管道内部的积沙或者淤泥等滞留物,影响了管道的正常流通,在管道自身疏通性较差的状态下无法完成自我流动,便出现了下水管道堵塞的现象。
并且,还由于排水管道和供水管道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过于混乱,造成管道安装时会存在管道位置对应不精确、管卡过松、坐标尺不准确以及管道与楼板之间的空袭间隔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使得对社区水利工程质量标准管理工作无法在更有效和更规范的状态下开展,不利于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和可靠的水电使用环境[2]。
2社区物业水电工程的质量标准管理与控制措施
2.1水电工程安装施工前的质量标准管理与控制
在社区内部水电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完善和周全的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存在的风险,以此站在出发点的角度上实现水电工程安装和正式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首先,在社区水电工程正式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选取专业性达标和业务熟练度较高的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因此,要在事前抓好的负责社区水利工程安装施工队伍的综合管理,致力于提高施工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社区物业需要站在“全面为业主”的观点引导下,做好第三者的水电工程施工监督工作,保证水电工程在安装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安装不当、施工行为错误的现象。
其次,社区物业要建立较为健全的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达到更为全面和规范的控制水电工程建设的科学程度。比如在社区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原材料选取和应用的标准,社区物业对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材料的采购都要进行二次验证和审核,以此来确保水电工程的安装施工质量,坚决杜绝出现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偷工减料的现象。因此,社区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健全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基础之上,在整体规划管理体系的引导下,完成对水电工程安装准备工作的统筹与计划,做好细节控制,从根本上保证社区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2.2水电工程安装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质量标准管理与控制
在社区水电工程安装施工的过程中,社区物业担负着重要的设备检查和工程监督职责。为了保障电气和仪表在运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均衡性,社区物业需要按照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具体标准进行有效控制,在规范的检查原则对整体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控制点进行有效检查和验证。
因此,在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社区物业要以我国统一下发的居民住宅区电气装置安装相关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开展施工活动,严格把握材料的使用标准,按照具体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标准进行工程施工记录的记载和日志书写。并且,对工程中输电电缆的安装与规划要做好切实和规范的整理工作,把握具体施工图的要求,合理控制电缆的线路排置,并做好电气设备和电路之间的防雷工作,提高整体工程的防雷程度和避雷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针对工程施工后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而言,社区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工作的重点便是相关设备运作的稳定性,物业部门要立足于规范的施工过程,严格进行管道的严密性实验,从而促进社区水电使用更为安全和优质,也加强了整个社区物业水电工程的安全系数[4]。
3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和健全的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能够促进社区内部的水电供应系统更为畅通,使为社区居民供应的水电资源能够有效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本文从社区物业的角度来探讨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的具体措施,从社区物业入手,立足于小区内部的水电工程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稳定、便利和优质的生活服务。通过文章对社区物业水电工程质量标准管理进行研究,了解到科学和完善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和优质的水电供应服务,做到了停水、停电现象发生率的最小化,以此来确保社区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参考文献
[1]林可敬,林依标.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以福州市为例[J].学术评论,2014,02:93~97.
[2]李艳芳,刘向宁.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协调[J].社会科学研究,2013,06:29~36.
[3]陶应举.小区水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4,05:14~15+13.
8.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八
企业的三个管理体系有各自的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组织总的管理目标。每一管理体系都致力于使其与目标相关的结果满足顾客或官方的需求和期望。不同的目标关注的内容不同。如环境目标关注控制环境因素及获得环境绩效;质量目标关注满足顾客的要求。但是这些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是组织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部分的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称其为企业的综合管理体系。各个管理体系存在着共同的活动,综合考虑不同的管理体系共同的活动,会给企业的管理活动的策划、资源的配置、确定组织互补的目标以及评价组织的管理体系整体有效性带来好处。
1.整合管理体系的原则
(1)管理对象相同,管理要求基本一致的内容可以进行文件的合并。 如文件控制、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预防和纠正措施等,三个标准条款的控制对象及要求基本一致,按此原则,文件都可以合并。
(2)整合后的管理要求应覆盖三个标准要求的内容,就高不就低,以三个标准中的最高要求为准。如GB/T24001、GB/T28001标准对管理体系文件没有明确要求编制管理手册,而GB/T19001中明确要求编制管理手册,按照本条原则就要求变只满足三个标准要求的综合管理手册。其他如“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设备管理”和计量要求,三个标准要求均有差别,按最高要求编制控制程序文件。
(3)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应就有可操作性。当在同一级别的文件中不能完全描述其全部具体要求时,应考虑引用下一层次文件进行描述的方式,使之条理清楚,可操作性强。
(4)体系整合应有利于减少文件数量,便于文件使用;有利于同一活动的策划、运行与监视测量,实现资源共享。
(5)在进行管理体系整合策划时,要从机构设置、定编定岗、资源配置、职能分配、运行控制、监视测量等方面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有机整合。
2.整合管理体系的方法
2.1分析整合的内容
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整合时,可以按照5W1H对两个标准中具有对应关系的活动要求进行分析。
(1)三个标准要求同一方面的事都可由同一人来做的可整合。如两个标准都要求设立“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整合后的管理体系,可以只设立一个管理者代表,统一负责体系整合、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要求管理者代表具有三个体系的综合管理能力。
(2)原来几个不同部门作相同的事,就可以合并由一个部门来做。
2.2文件整合的方法
综合管理体系的特点是: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完全融合在一本《管理手册》;三个体系共有的程序和分别专有的程序;将三个体系要求融合在一起的操作文件。整合管理体系中各管理体系的有机的结合不是指多种管理体系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系统化原则形成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才会发挥一体化的整体效益和效率。这种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和编写体系文件时应得到充分考虑。
2.2.1《管理手册》的整合
《管理手册》的章节一般顺应GB/T19001标准章节号,各章节充分描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三大体系标准的4.1条款相似,但要分别描述各自体系覆盖的范围。GB/T和 GB/T28001中的4.2、4.3条款与GB/T19001第五章合写。GB/T24001\GB/T28001中的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条款与GB/T19001第七章“产品实现的策划”合写,GB/T24001\GB/T28001中的4.5“监视和测量”与GB/T19001第八章”测量、分析和改进”合写。总之,统一章节中应充分描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的所有要求,特别注意不要遗漏小条款。
2.2.2《程序文件》的整合
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管理过程均涉及: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措施、培训意识和能力、日常检查机制等。这些过程涉及到三个标准的要求基本相同,可以实现完全整合。对于具有独立性的管理活动可以单独写。
2.2.3作业文件的整合
“过程方法”是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个标准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建立和整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产品实现和提供过程几乎都涉及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应对每一个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体系的要求加以整合。结合公司的实际,在相应的体系文件中统一做出规定,在体系运行中按一体化的要求来实施。
3.整合管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3.1确保整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3.1.1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组织建立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依靠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建立、保持、完善整合的体系。
3.1.2合理配备资源
综合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才能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比如虽然三个体系标准没有强制要求企业的绩效达到多高程度,但是要求企业通过体系运行,不断改进自身的绩效,以满足社会和相关方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人力、环保和安全设备设施。
3.1.3认真做好各种运行记录
记录是证实体系是否正常运行的客观证据,同时也是实施体系改进的依据。
3.1.4管理部门应具有强有力的管控和指挥能力
一个高度整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如果管理部门资源不足、能力不强、权威性不高、信息系统不畅,不仅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反而会出现管理混乱、效率降低。
3.2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永恒的主题,没有持续改进机制的管理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持续改进要求组织不断寻求改进管理体系过程的机会,以实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改进措施包括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及重大的改进活动。
3.2.1定期或适时评审和调整组织管理方针
3.2.2建立日常检查机制
在三个体系的整合中,检查可分为公司级和部门级。监察对象包括产品、过程、体系及质量等。检查记录可以统一。
3.2.3定期组织内部审核
三个体系的审核方法是相同的,例如:询问和交谈,查阅文件与记录,现场观察,必要的测量测试等。三个体系的审核也有不同之处,通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对发现的不符合的要求按就近的原则找出违反的标准对应条款,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则要求对发现的不符合按追溯目标的思路和方法找到真正的原因后,再开出与其原因对应的标准条款。对三个体系的不符合报告分别编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符合报告可以合写。
3.2.4开展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推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最有效方(下转第103页)(上接第81页)式。通过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对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审。管理评审报告除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做出评价外,一定要提出改进方向和具体要求。
9.宿舍物品摆放标准 篇九
一、床铺要求: 寝室物品摆放标准 为营造温馨整洁的宿舍环境,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学生宿舍
1、被子:被子竖叠三折,横叠四折,叠口朝前,置于床铺靠阳台一端中间,枕头放在被子上面,枕巾需把枕头包裹整齐,枕头外沿与被子外侧齐平。
2、床单:无皱褶、床单褶边包起,不能超出床沿。
3、席子:起床后席子需铺平,不能卷起来放在床上。
4、衣服、镜子、梳子等私人物品一律不准摆放在床上或枕头下面。
二、私人物品类:
1、箱子:箱子一律摆放在床底下,需统一摆放成一条直线。
2、鞋子:需统一摆放在床底或者床与柜子中间处,需统一整齐,不能单独放。夜间睡觉时鞋子有异
味的同学需提前把自己的鞋袜放置在阳台上面去。
3、私人清洁物品: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液、洗衣粉、肥皂等清洁物品需摆放在各自柜子里面或
者统一摆放在桌子上面;毛巾上下折一下,左右折一下统一挂在阳台上。
4、开水瓶和桶必须统一整齐放在阳台上。
5、行李袋、背包、衣架等物品需放在各自柜子里面去,不得随意摆放。
三、宿舍清洁工具:
1、扫把、垃圾斗必须统一放在阳台靠卫生间的角落里。
10.职工宿舍卫生检查标准 篇十
一、卫生检查标准
为了保证职工宿舍文明、整洁、美观、有序,根据职工宿舍住宿条件,现将宿舍卫生检查标准要求如下。1.地面
要求无果皮纸屑、无塑料袋、无烟头、无发丝等杂物,地面干净,无积水,无泥土,无痰迹,无明显灰尘(特别是床底下、墙角、门后、桌下)。2.门窗
要求门上不乱写、乱画、乱贴、无脚印、无积尘;玻璃干净,无积尘,无蜘蛛网;窗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灰尘;窗帘干净无尘土,无污点,非休息时间拉开窗帘。3.墙壁
要求墙上不乱贴、乱画、乱挂衣物;墙上无积尘;无脚印;无损坏。4.顶棚
要求顶棚、日光灯及墙四角无明显积尘和蜘蛛网。5.被褥
宿舍内被褥统一格式,叠放整齐,床铺平整,枕巾、床单平整、干净,床上无杂物。6.卫生用品和其他物品摆放
(1)要求物品定位摆放整齐,宿舍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宿舍 中的热水瓶、牙刷杯、牙刷、牙膏应统一摆放,毛巾应在床头挂放整齐,扫除用具摆放整齐放于门后。
(2)鞋跟朝外,头朝里,整齐摆放床下,脸盆放在床外侧。(3)行李:箱子、提包等行李应整齐摆放在床下。
7、桌子
(1)桌上物品摆放整齐。
(2)桌子上无脚踩痕迹,桌面干净。(3)桌斗内物品摆放整齐,不凌乱。
8、卫生间
(1)地面、墙面干净无灰尘、无脚印,室内空气清新;(2)蹲位隔板无痰迹、无污点、无水渍,保持干净;(3)蹲位及尿池内外干净,无大小便迹、无脚印、无污点;(4)盥洗池及台面无污点、无杂物,保持干净;(5)梳妆镜无污点,保持干净。
9、淋浴间
(1)要求地面无果皮纸屑、无塑料袋、无烟头、无发丝等杂物,地面干净,无积水,无泥土,无痰迹;(2)洗浴设备干净完好;
(3)值日职工负责淋浴间当日卫生;
(4)职工淋浴本着谁使用,谁维护,谁清理的原则,使用者自觉保持室内卫生及通风,否则罚其搞厕所卫生一周;
10、值日表 宿舍外公共区域及卫生间、淋浴间和宿舍内实行轮流值日,要求值日表上墙并保持整洁美观大方。扫除用具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11、垃圾处理
宿舍内的垃圾应于每日早晨及时清理、倒掉;严禁将垃圾等杂物投入下水道、厕所内和抛出窗外;
12、卫生值日人员要对当天所管辖区域的卫生负责,床上及床下个人物品由人负责;非值日人员要积极配合值日职工的值日工作,及时离宿舍,按时回舍,将个人物品妥善放好;各员工应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宿舍安全,搞好室内外卫生,二、日常管理制度
为确保职工住宿环境清洁、舒适、秩序良好,特规定如下:
1、入职员工由公司统一安排房间、床位,到库管处领取必备品后入住员工宿舍;
2、离职人员必须在离职3天之内搬离宿舍,由舍长收回钥匙;
3、公司员工若提供钥匙或私配给非公司人员者,罚款50元/次处理,若因此失窃,追究其责任;
4、员工宿舍范围内若遇到非公司人员,员工有义务询问其情况,以防盗贼混入宿舍内;
5、自觉爱护宿舍的一切设施及房屋结构布局,不准擅自改动或拆卸,若有损坏照价赔偿,并追究责任;
6、员工物品摆放整齐,不乱摆乱放,员工严禁在宿舍内吸烟;
7、爱护公物、节约能源,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不浪费水电;
8、每晚入睡前由舍长查宿,除工作原因外不按时回宿舍就寝的员工作罚款50元/次处理,员工宿舍留宿外来人员,需到舍长处报备,经舍长同意后方可留宿,严禁男女混居,晚0:00后外来人员必须离开宿舍.男女员工禁止窜房,违者罚款100元/次处理;
9、宿舍内杜绝色情活动、吸毒品的违法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聚众赌博,违者没手赌具、赌资并罚款500元,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10、未经同意不得私用别人物品、以免造成误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偷盗他人财务之行为,将受到开除并交公安机关;
11、保持高度防火意识不准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高功率电器,宿舍内禁止煮饭,不准用电炉、电热器,并做到人走灯灭,注意节约用水,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12、浴室使用制度:每周一、三、五、日(共四天)为女生使用时间,每周二、四、六(共三天)为男生使用;
11.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十一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法则,为此,国家提出实施“国家质量振兴和品牌战略”,以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省委也提出“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以保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有效实施。培养高层次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人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中国计量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目录下开设“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日臻完善,并通过“特色教学计划”、“特色实践教学”、“特色教学管理”和“特色教材建设”加以体现,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一、特色教学计划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设置在工商管理专业目录下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向,我们在满足专业通用要求的前提下,构建了具有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
1、特色课程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强调工程背景,增加了大学物理、机械、电工电子、工程制图等工科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体现专业特色,设置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质量认证等核心必修课程。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教学内容,如质量认证蓬勃发展时期,我们逐步增加了“质量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课程;我国加入WTO后,以“技术法规、标准、认证、认可”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技术壁垒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我们适时开出了“WTO贸易技术壁垒”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因而形成我校的课程体系特色(见表1)。
2、特色讲座
进入21世纪以来,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的新理论和方法。同时,国家和省市政府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标准化、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的政策、措施和方法。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这些前沿知识和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我们开设了由12个单元构成的专题讲座。讲座授课人员多数为国内外知名专家、政府权威部门管理者、著名企业家。
二、特色实践教学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具有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特点,对实践教学有特殊的要求,我们是通过特色实践环节,通用实践教学特殊要求、特色实践基地建设、特色职业证书培训等来满足这些特殊要求的。
1、特色实践环节
我们在教学计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置了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知实习、统计控制软件实习(见表2)等环节,并提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要求,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通用实践教学特殊要求
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工商管理专业通用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提出如下特殊要求: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和相关部门实习;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以实践性题目为主并与标准化、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及认证相关;③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3、特色校外实践基地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校外实践基地选择的合作单位必须在标准化、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方面有突出业绩。学院先后与国家标准战略试点企业华立集团共建华立管理学院;在杭州卷烟厂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主要场所,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为学生提供特色职业资格培训
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我们为该方向的学生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学生毕业时大部分都考取国家注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审员资格证书”;另外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支持下,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还获准在校期间申请参加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这些环节都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特色教学平台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教学平台成为拓展学习领域、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我们在“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的教学活动中构建了“质量管理、质量认证”和“国际标准化”2个电子教学平台。其中,“国际标准化”电子教学平台(Ilias E-Learning Plat Form),该平台是由欧盟资助的“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国际标准化”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包括我校在内的18所大学共同合作完成。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基础理论,标准化技术方法,标准化经济学分析,国际标准化,主要国际标准机构和区域标准机构,欧盟标准政策,标准、法律、知识产权,质量认证,计量管理,内部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等,内容图文并茂,全英文编写,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四、特色教材建设
特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特色教材的建设,我们利用自己在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面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积极编写出版教材,从2000年以来,共编写出版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教材编著20多部,其中国家“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各1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各3部,浙江省重点教材5部,这些教材的编写出版,保障了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五、取得的成效
我校从1996年起开始招收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的全日制本科生,现已招收了12届共计1372名学生,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专业特色也因此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
(1)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截止到2007年8月20日,本专业共毕业学生874人,平均就业率在93%以上。从就业单位来看,除攻读研究生和录用为公务员的学生外,76.6%的毕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工作。
(2)学科竞赛彰显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先后在全国和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浙江省高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ERP企业模拟沙盘大赛、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获得骄人成绩。
1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探析 篇十二
关键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所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 指的是矿井中采煤、机电、通风以及运输等环节以及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 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煤矿安全工作通过了大量的努力, 颁布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为煤矿企业进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煤矿安全监察局也加强了执法力度, 在煤炭工业协会的配合下推动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程。
1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
首先, 它具有强制性。它的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 涵盖了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监督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它采用标准化的形式明确规范了煤矿的所有工序, 并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其次, 它具有科学性, 它是几十年煤矿工作实践得出的结论, 它的制定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 从而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容。其次, 它具有可操作性, 质量标准化一般被应用于工程验收阶段, 主要是因为其有较高的量化程度, 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然而质量标准化对于安全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定性观察, 从而导致了其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和模糊性, 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将安全和质量联系起来, 可操作性得到极大保证。然后是可发展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实践理论的完善,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最后是全面性, 它不仅涵盖了矿井的所有生产环节, 还包括了所有岗位。
2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内容
首先, 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 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其次, 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 因为煤矿矿井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 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另外, 工作场所随时都在移动, 因此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 矿井的生产条件都存在差异, 所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人员考核标准进行制定时, 要结合具体矿场的实际特点, 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要随着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而不断完善, 以满足其可发展性的特点。再次, 要提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目标。要应用目标管理法来有效规划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工作, 将责任落实在人头上, 将具体指标细化到基层单位, 分管领导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标准化目标的年度规划及措施, 办公室要落实好标准化的规划和监管。然后, 对标准化现场加强管理, 煤矿要加强现场管理, 不能存在临时应付检查的心态, 要打造安全长效机制。最后, 要定期考核和评级。对于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一定要做好考核评级, 标准化管理必须要结合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 采用综合评定管理方式。按照矿井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按照地方标准进行评级。奖惩办法要落实到实处, 要明确详细, 发挥激励效果。
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就问题来说。首先, 部分煤矿企业并没有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 他们为了利润, 忽略安全生产, 很多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识不足。其次, 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不合理。标准化统一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落实, 部门之间合作力度不够, 存在标准间的交叉矛盾, 员工难以适从。对标准的修订难以顺势而行, 对国际标准制定没有积极响应。再次, 标准化实施程度存在差异。因为各个煤矿企业生产环境和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其标准实施的思路也各有千秋。然后, 没有投入安全技术。很多企业并没有投入充分的安全资金和技术, 造成了企业的生产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就建议措施来说。首先, 重视安全培训和教育。广泛推进员工安全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 对关键岗位重点培训。其次, 完善标准化考核标准, 对标准化内容的制定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 要充分符合企业的人员素质、自然条件以及生产力水平。再次, 要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经验。然后, 加大安全投入, 提升各工序的装备水平, 对井下安全检测系统及支护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改善。最后, 各企业要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质量信息系统 (如表1) , 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有效落实。
4 结语
我国目前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了推广, 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着不足, 这就需要各煤矿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将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到实处。因为煤矿企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 安全质量标准化也需要不断完善, 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化生产,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峰, 赵姗姗, 阚恒.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 09:63-64.
13.星级宿舍达标评选评分标准 篇十三
一、基本规则
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初评阶段为33进15,复评阶段为15进6。
二、评选办法(分以下三项进行评选)
第一项:宿舍卫生检查(70分)
1.常规检查(40分)
以四次周五卫生检查为主,每次得分为该次卫生检查得分的百分之十。四次总分即为该项最后得分。
2.突击检查(30分)
突击检查三次,检查标准与周五卫生检查标准相同,每次得分为该次卫生检查得分的百分之十。三次总分即为该项最后得分。
第二项:宿舍布置(30分)
1.装饰物(10分):若宿舍中仅有蚊帐、挂帘,则不得分;
2.床铺(10分):床铺整洁程度,被褥整齐程度;
3整体布局(10分);
第三项:宿舍幻灯片制作(50分)
制作要求:
1.(10分)所制幻灯片不得少于12张,否则扣5分;
2.(10分)幻灯片中必须有以下场景:床、柜子、桌子,否则扣5分;
3.(10分)幻灯片必须有主题,否则扣5分;
4.(20分)幻灯片所展示出的温馨程度。
######学生会生活部
14.宿舍卫生规范化标准 篇十四
学生宿舍卫生规范化标准
一、床上用品保持干净整齐,被子必须折叠整齐,床单无褶皱,被子摆放方式及位置要求全宿舍统一,床上不摆放其他衣物等。
二、宿舍内桌面干净无污渍,书籍摆放整齐划一,其他用品布局合理,不摆放其他杂物。
三、保持地面清洁,无果皮纸屑等垃圾,地板干净明亮,无水迹痰迹等。
四、鞋物摆放位置恰当,摆放统一、整齐。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异味的产生,杜绝蝇、蚊等虫子,注意个人卫生。
六、墙壁无乱贴乱画,保持墙壁洁白。
七、玻璃洁净明亮,窗台上无灰尘,窗帘整洁。
八、毛巾、口杯、水桶等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合理。
15.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十五
随着材料技术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社会能耗负担的逐渐加重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施, 建造绿色节能建筑, 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同时提高住宅品质和居住环境舒适度绿色节能建筑, 已成为建筑企业打造品牌典范的关键。因此, 研究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 探索其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帮助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1 绿色建筑特点及施工原则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 绿色节能建筑具有三大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即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强化资源循环再利用, 节约电能、土地、淡水等珍贵资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品质住宅条件。
相应的,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一般要遵循以下三原则:
(1) 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计划,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 以防对施工场地上现存的动植物资源、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造成破坏;
(2) 施工过程注意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同时适当引入新材料、新施工工艺, 以尽可能利用可重生能源, 减少建筑能耗;
(3) 实施科学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尽可能提高材料利用率, 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循环利用。
2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绿色节能建筑采用新材料, 引进新技术, 在节约土地、材料、淡水等资源的前提下, 提高对清洁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达到用人造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的目标。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有以下几个要点:
2.1 节能设计与施工
传统建筑内保温存在冷桥效应, 热量散失快, 保温效果差, 而且容易形成冷凝水损坏墙体。节能建筑利用外保温方式, 热阻较大, 可弱化或避免热桥效应, 保温效果较好。外墙保温系统由加厚混泥土外墙、加厚外保温层、流动空气层、干挂砖幕墙组成。其中, 干挂砖幕墙通过连接件牢固的固定在外墙上。流动空气层可形成热阻, 实现自然通风, 有效避免冷凝水的形成, 同时达到保温目的。
首先, 外墙体的绿色节能设计如下: (1) 采用新疆菊花干挂石材、A级防火岩棉和100mm厚聚苯板、构筑空气隔热层; (2) 采用钢筋混凝土墙 (≮300m厚) 和挤塑聚苯板 (≮25mm) 建造地下室外墙。其次, 屋面采用37.5mm厚挤塑聚苯板, 进行保温隔热设计。再次, 根据朝向, 外窗窗墙面积比设计为0.3~0.6, 可见光透射比≥0.4, 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面积的30%。外墙采用LOW-E中空玻璃断热开窗, 6+9A+6, K=3.00, SC=0.35。使用铝合金卷帘式外遮阳, 可有效调节光照, 降低能耗。最后, 在建筑空调及通风系统、配电和照明设计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配电线路和电缆截面, 使用高效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利用节能型电器元件和先进的控制设备, 采用三基色、T5、T8等高效节能光源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来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2.2 新能源利用技术。
新能源利用主要指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地热能的利用一般需要使用地源热泵系统, 构筑建筑与浅层地面的热力循环系统, 进而实现供热制冷。炎热的夏季, 建筑温度高于浅层地面温度, 热力循环系统将建筑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土壤中;寒冷的冬季, 建筑物温度低于浅层土壤温度, 电源热泵系统将富余的地热转移到建筑屋内, 从而实现建筑物与浅层地面土壤的热交换, 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温度。该方式比传统的空调运行效率高40%以上, 运行费用可节省不低于50%, 而且真正实现了低碳化。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形式。直接利用即采用自然光导光系统将自然光导入到光管, 利用导光管传输到室内并通过导管末端分布的漫射器装置将光线均匀散射到房间内。白天, 直接利用自然导光系统可有效降低建筑内部照明能耗80%。间接利用, 即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和装置, 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可以存储于大规模蓄电池用于夜晚照明, 也可以把电能逆变后并入社区公共电网。亦可以安装大型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太阳能常年提供热水。
2.3 节材与环保材料使用
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中, 首先, 建筑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和使用本地材料, 以减少建筑材料运输中的能源消耗。例如, 在模板支撑体系中, 使用铝合金模板支撑系统, 不仅可以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和周转次数, 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 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其次建筑废料与建筑垃圾应该分类处理, 尽可能的对废材料进行循环再利用。如开挖泥土用于堆山造景、回填、绿化用;使用碎砖瓦做小区路基垫层;利用混凝土块实现再生砼骨料, 作路基垫层、碎石桩等。
2.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首先, 根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对于施工现场的污水排放, 应采取去泥沙、油污、分解、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方法, 来进行环保处理。其次, 对于清洗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等的废水, 进行二次沉淀后进行循环利用。再次, 施工现场搭建雨水收集池, 经沉淀后进行再利用, 例如, 喷洒降尘、绿化浇灌、洗车等。再次,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设置临时沉淀池, 对施工用水进行沉淀处理进行二次利用。最后应建造收集存储雨水的大型复合结构蓄水池, 蓄水池可延伸至景观绿地下方, 蓄水池眼神部分和露天部分采用渗透层隔离, 露天蓄水池里可以养金鱼, 在池底可以取水浇花浇树, 同时排出池底污泥。蓄水池延伸部分用来存储多余的水或进行雨水补给。同时景观灌溉可以采用智能温湿度监控微喷灌溉技术, 根据温度, 土壤湿度, 自动控制浇花, 以高效利用水资源。
2.5 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与施工应充分考虑实际施工环境, 以节约用地, 同事提高建筑的日照时间和通风性, 可以通过模拟日照和风环境、增加楼间距等方式, 确保低层受遮挡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大于2h, 减少楼间空气涡流现象和热岛效应。整个社区的绿地率赢高于30%, 设计有大面积水景景观, 通过水循环的调节, 使社区微气候更加自然, 舒适, 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品质。
3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首先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 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进行设计与实施。 (1) 遵守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管理原则, 充分调研、分析、论证绿色施工的要求与拟采用的措施, 完成总体方案规划。 (2) 进度管控, 严格依照施工计划, 对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进度进行管控, 把握工期。 (3) 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尤其需要注意对采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查验、对施工过程的阶段性质量的核验, 并根据岗位与实际情况建立岗位责任机制与奖励机制, 提升员工质量责任意识。质量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 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书;
(2) 落实实施的准备工作;
(3) 规范施工程序;
(4) 执行严格的检查制度。
结语
随着建筑新材料的研发与先进建筑技术引入,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得以大范围推广建造。绿色节能建筑既有利于改善我国居民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 又推动了建筑施工和管理技术的改进, 节约了我国资源、能源, 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 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倡导使用新环保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提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 对于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建筑业发展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良杰.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 2015, 03:208.
[2]石飞翔.关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5, 30:93-94.
[3]王金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12) .
[4]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 2014, (2) .
16.宿舍管理质量标准 篇十六
关键词:示范高职院校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53-02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宗旨是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在国内高职院校行列起示范作用、引领作用。那么如何规范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则成了根本性问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有多种,其中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建立起来的。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强化政府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宏观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运用行政权威自上而下地加强对高职院校工作的评价和监督,重点针对学校整体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评价,其着眼点在于对照标准确定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达到既定要求,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估。大多数高职院校内部采用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也是靠分解该评估指标来构建的,注重的是某一部门的职责及某项工作的操作规范,缺乏教学质量的系统性和全员性管理。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体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一)目标设定比较微观,主要关注教学工作系统内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忽视了其他方面对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二)制度不够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散见于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之中,相互间缺少有机联系。
(三)质量监控对象相对局限,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教师作为监控对象,往往忽略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学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过程跟踪不到位,数据处理片面,问题解决缺乏效率,调控措施无法彻底落实,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并形成长效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借鉴ISO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结合示范性高职院校特点,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有利于实现质量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教育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高职院校的适宜性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与保证、业绩改进与提高的标准。它可以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科学和质量技术的精华,也是先进管理思想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结晶,已被许多国家认可与采用尤其是在各类生产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证明卓有成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典型特点是建立一系列文件化程序来规范组织内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程式化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使各个关键环节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即保证了产品或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应用这种方法的直接成果是建立起一套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这种方法也叫“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高职院校内部人员及设施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都通过了精心安排,具备ISO标准中所谓组织的各项特性,是一种典型的组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也是一系列相对稳定的、程式化的服务过程。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适宜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际管理学界的研究也表明,对于低成本的、具有可逆性的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于高成本的、不可逆性的生产服务过程的管理,如高级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传统的目标管理模式日益凸显其不尽合理和难以监控的弊病。而ISO9000族质量标准体系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将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全员参与,让每一项工作都按照“PDCA”循环(经典戴明闭环,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处置),具有可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显著特点。因此,它也应是高职院校首选的质量管理模式之一。
三、借鉴ISO9000族标准的思想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变化,按照市场和价值规律来塑造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借鉴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指标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一个覆盖教育部下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一项特色项目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构建与教育部相对应的各种形式自我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活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此同时,为确保所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有效运转,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还应侧重考虑以下具体事项: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大众教育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根据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合理、规范、完整的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监控对象选择适当的监控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要实现多样化的信息的收集、复杂信息的分析处理和信息的及时反馈等都需要借助于强大的信息管理平台,对教学质量各环节进行动态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及时、有效、到位。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创新。“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思想,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教育管理规律,从学校自身基础和条件出发,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主,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基础、利用学校办学条件,制定质量标准、实施程序、激励机制等,同时还要确保时间、财力、操作、效果等几个方面都具有可行性,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和社会客观需求,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转。
(四)结合教学评估,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自从全面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要求,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这对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评建”工作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学检查评估、信息反馈、组织协调等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并形成一个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各项教学工作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四、借鉴ISO9000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ISO 9000族标准真正应用于教育领域是近10多年的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教育领域掀起了学习和贯彻ISO 9000标准的热潮。1992年,英国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成为全球第一家进行ISO 9000认证的大学。美国于1992年就有220所高等院校采用此标准。截至2000年底,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教育机构在北美有139家,欧洲有263家,亚洲有123家。我国最早采用ISO9000标准的教育机构是海洋、海事类学校,如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大连海事大学等,这类学校是属于强制性执行ISO 900标准的教育机构,而在高职院校的应用还极其有限,那么,如何借鉴ISO9000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呢?
nlc202309020545
(一)教学质量策划系统。根据ISO9000的要求,做好事先的策划工作,其目的在于制定并采取措施实现质量目标。高校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中可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各项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出台都做好事先的策划工作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在教学质量方面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制定监控目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层次解决,促使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由保证教学环节的质量发展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学质量实施组织保障系统。为了确保教学实施过程中质量要求,学校必须依据各种质量标准要求,对每一过程阶段和教学环节中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测量和评价,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偏,达到质量保障的目的。为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由教学校长、专家性质的校、院教学委员会,专职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各院系教学管理机构以及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第一线工作的学校督导队伍以及临时组织的监考和巡考队伍等为主体组成的教学质量实施组织保障系统,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政策,在授权范围内制定有关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组织和实施学校或本部门的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三)教学实施情况检查、评价系统。高职院校可以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针对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制定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如建立包括政府、中介评价机构、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形成对高职高专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四)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分析改进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校内、校外两个系统。校内系统主要包括定期和不定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学生评教、院(系)内部进行的各种教学检查、教学观摩、教学评优等。校外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与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和社会调研等。其流程为“信息收集→分析→对策→实施→处理”。
五、高职院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教育规律
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要素设计时,要注意ISO900标准要素的移植一定要尊重高职教育规律,切忌生搬硬套。要在深刻、全面理解ISO9000标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教学、教学管理的实际,科学地设计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质量体系要素。
2.理顺学生与教师在质量体系中的关系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学生是“顾客”“产品”,教师是“生产者”“服务者”,既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强调尊师重教,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切忌将师生关系简单地定义为“服务者”与“顾客”的关系,更不能庸俗地将学生看成教师的“上帝”、“衣食父母”,削弱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影响教育质量。
3.优化质量体系文件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编制文件的多少、文件内容的繁简是质量体系建立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除标准要求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六个文件化程序和相关质量记录以外,质量体系文件数量和详略程度取决于学校人员的素质和现行教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一般而言,体系建立初期,文件规定应当细些、多些,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逐渐规范,文件就可以进行简化。
参考文献:
[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
[2]陈小琼.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赵婉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力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05).
[4]温景文.构建高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6(01).
[5]唐逖.谈将ISO9000族标准引入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2).
[6]张珍秀. 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