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篇一
《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的分类。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0个穿戴不同的贴绒男女娃娃;绒布1块;标记图数张(如图);每个幼儿1支水彩笔。小塑筐10个;各种颜色的积木若干;蚂蚁头饰6只。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10个贴绒娃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娃娃的外表特征,然后学习分类。
1.启发幼儿说说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如有的穿红衣服,有的不穿红衣服;有的戴帽子,有的不戴帽子……
2.想一想,把这些娃娃分成两组,广组是这种特征的(要穿红衣服),另一组不是这种特征的(如不穿红衣服),<教案来.自:banzhuren教案网>可以怎么分,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
3.请个别幼儿按不同标准分类后,在黑板上演示,然后教师贴上标记图。
二、使用幼儿用书第14~15页,给物体分类。
三、《蚂蚁搬粮》。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请5名幼儿扮演小蚂蚁,小蚂蚁按蚂蚁妈妈的要求去搬粮食。例
如:请小蚂蚁把红颜色粮食(积木)放在一个筐里,不是红颜色的粮食放在另一个筐里。教师改变要求,幼儿不断改变分类方法。
2.幼儿轮流扮演小蚂蚁,比一比哪个小蚂蚁搬粮食又对又快。
3.小结蚂蚁搬粮食的情况。
课后反思:
教师应在活动之前基本推测到活动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全班孩子同时参与的活动,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场地,这样不会显得拥挤。我之所以想到这样调整,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调整会让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能进一步的实现预期的效果。在每次的活动后,教师不但要对活动进行反思,而且还要记录在案,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便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不会范同样的错误。
小班科学教案《学习分类》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08字。
2.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篇二
一、中国三维课程目标的理论模式
“学科”由以逻辑的知识形态来表现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所构成, 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其实际能力的培养。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 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 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因此, 新课程倡导学科教育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整体, 不可分割。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发展要求的三个维度, 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而不是三个彼此分离的目标, 它们是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 互为基础。三维目标的三个方面是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 如同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缺一不可, 而作为体积一定的立方体, 长宽高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长度如果变大, 宽和高也会随之变化, 如果在学科教学中片面强调其中之一, 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 (图1) 。
二、美国科学课程目标的三要素论
美国基于探究的科学课程目标被概括为三要素、两主线的整合论。三要素, 即科学知识、做科学、科学本质;两主线, 即作为教与学的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探究。当今美国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将科学探究作为目前K-12科学教育中最好的实践方法, 强调探究的三个要素:通过探究学习重要的科学概念、学习科学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本质 (图2) 。从杜威1909年提出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重要性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 人们对于科学探究的追求在这一百年间从未停止过, 从机械、静态的“启蒙理性”到经验本质的“探索与实验”, 如今科学的“发现情境”和“辩护情境”的界限逐渐模糊;科学日益具有解释与辩护的性质, 它是一种动态变化且情境关联有证据的思想。[2]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强调将科学探究作为教与学的方式、课程内容的双重意义;标准之后的科学探究兼顾“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和“使用科学证据”三个基本维度, 并以科学胜任力为核心。
纵观我国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与美国的三要素论, 二者的共同点为:均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 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的核心性, 以及科学过程的探究性和科学的情感维度。不同点表现在:我国的科学课程将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维度综合考察, 过程与方法涉及科学探究与科学方法等核心问题,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体现科学的人文性;而美国的科学课程三要素将科学知识单独作为一个要素, 做科学这一要素包含了过程技能和认知能力, 包含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技能, 以及思维能力的学习和探究, 另外一个要素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重点是科学本质的认识;美国科学课程目标将科学知识作为教与学的标准, 而做科学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三、中美科学课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 案例一:美国生物教师的教学片段
教师Walker, 男性, 本科学历, 生物和物理学科, 在芝加哥的7-12公立学校工作两年。本文选择的课程是他讲授的化石与生物种族进化理论, 授课时间为30分钟。
1.课程目标文本
(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化石来形成生物种族进化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 即形态学上的证据可以用来推测种群之间的可能关系, 岩石的记录 (发现化石相对高度) 可以用于推断相关生物在进化时间的次序;
(2) 科学探究:学生应该能够确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
(3) 科学本质:当证据呈现的时候, 学生应该能够区分、观察和推论。
2.教学过程文本
0~3分钟:以3~4人为一组, Walker分发形态学证据的图表, 并在投影仪上打出相应幻灯片。布置每个小组写下三个观察问题, 并让全班同学自愿说出结果, 并注意学生做出的推测和观察。
3~8分钟:Walker让小组合作利用图片归纳生物种类, 并描述小组工作, 再强调观察和推论的区别。
8~13分钟:Walker通过以下问题来展开课程的下一步骤:你们发现的关系能描述你们小组的问题么?你们能找出线索说明生物体是否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和时间么?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将生物体相互联系么?
13~22分钟:Walker提问全班同学:不同种类的生物体有何联系?如何在图表中显示?当学生对图表不确定时, 启发学生考虑化石的年龄, 当提及放射性元素追踪时, 继续问是否有其他方法预测。学生无法提出其他可能方法, Walker询问化石发现的地点能否提供暗示?最终岩石记录被讨论, 发给材料并投影。
22~27分钟:Walker建议各小组加入这个新证据修正他们的图表, 询问小组成员对他们的进化谱图的描述, 以及对此结果的确定性。
27~30分钟:Walker总结并询问如下问题:观察和推论的区别?科学家通过哪些证据可以理解相关生物体的关系?关于化石的什么问题对科学家来说是最有用的?
作业:Walker让学生将他们的作业通过海报的方式画出来, 描述他们对今天课程的理解, 可以加入颜色来表示相同进化分支上的不同生物体随着时间的敏锐变化。
(二) 案例二:中国教师的教学片段
教师蔡, 女性, 本科学历, 物理老师, 在南方某城市的县市一级达标中学工作两年。本文选择的课程是她讲授的超重和失重, 授课时间为40分钟。
1.课程目标文本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2)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播放“神舟七号”录象,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使他们了解一些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就。
2.教学过程文本
0~3分钟:利用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电梯内测体重引入新课。
4~18分钟:超重和失重现象。蔡老师PPT展示人在升降机内做实验, 实验时将一弹簧秤挂在升降机内, 弹簧秤下挂一质量为5kg的物体。蔡老师先解释弹簧秤的读数指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 并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列出前三道小题由教师分析, 后三道小题由学生分析。
19~27分钟:完全失重的讲解。蔡老师的问题:用弹簧秤或台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当物体向下加速或者向上减速时, 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小于重力, 这时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那么, 如果物体以g的加速度, 加速下降, 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为多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28~40分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蔡老师让学生解释课前引入的电梯里测体重的现象, 并举例, 最后观看神州七号的录象。
作业:布置书后题目及习题集, 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解题。
(三) 中美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反思
Walker的基本教学流程:形态学证据图表观察活动———学生猜想———学生进行生物归类———学生解释和描述———学生修正答案———反思和讨论。Walker老师的课堂中始终围绕形态学证据、学生探究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体验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猜想、分类以及解释和修正答案到最后的反思, 课程目标始终围绕着探究活动来进行,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知识与技能、内隐情感与态度、运用科学方法。蔡老师的教学流程:电梯内测体重过程 (确定学生答案) ———超重和失重现象 (教师解题为主、识记概念) ———完全失重问题 (教师解题为主) ———运用牛顿定律分析现象 (运用解题技能的迁移) 。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蔡老师始终是以讲授为主导,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是在一个演示实验中涉及, 而该实验是教师演示, 让学生回答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也仅处于该节课的一个应用问题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教师仅是试图通过神七的录像蜻蜓点水地掠过这一目标, 并且采取的是简单说教的方式。
根据以上两个实例分析, 中国科学教师多关注科学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的目标, 而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或内隐和弱化, 或作为工具, 或并不涉及, 这仍然是知识中心论的思想, 还属于传统演示和讲授式的科学教学。而美国教师则将科学探究作为目标或内容, 将科学知识或作为基础, 或作为工具来进行探究教学, 他们的科学教学不仅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 更多的是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目标来教学。
进一步类比分析中美教师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中国教师多是探究要素作为基本步骤, 从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到指定计划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 最后交流和应用, 整个过程是线性推进的 (图3) 。美国教师的探究教学多以问题为核心, 从识别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分析数据、验证假设、解释结果、回顾反思到实际应用都是一个以问题中心循环的开放系统 (图4) 。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8b, 15:7-11.
3.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三
一、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学课一直被视为副课。这种主观上对科学课的忽视导致科学课的课时数偏少;另外,科学课还总是被挪用为主课的复习课,更加削弱了教学效果。长期以往,学生们也会潜移默化,认为科学课不重要,进而影响学习热情和兴趣。
科学教学方式存在误区。科学是一个在动手操作中的思考,寻找证据,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作出解释的过程。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概念改变的过程。为达成概念转变,学生要通过动手操作中的思考去寻找证据,不断修正和完善科学概念并做出解释,而不是直接背记答案或者现成的知识。科学课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更是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
科学课考查形式也欠规范,仅仅以卷面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显然不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实验教学,并且将其逐步纳入考查范围,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科学教学要源于生活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如果单纯将科学原理灌输给学生,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将科学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等结合起来,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一课时,教师就可把各式包装的食品带进教室让同学们辨认识别以获取信息,再同书上内容相对照,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讲课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社会热点(如苏丹红事件、三鹿毒奶粉等),以讲述案例或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提醒学生时刻注意食品安全。又如《天气》这一单元,教师在课上播放学生们所熟悉的天气预报视频作为引子,让学生马上进入情境,这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各种天气现象符号及概念。
三、鼓励探索性学习
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学习和教学科学的方法。探索性学习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进行。
1.提出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激发兴趣,引人深思。教师除了从教科书和参考书获得问题外,还可以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询问父母、搜索网络、亲自实验等途径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2.分析问题。这就是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所做的工作。带着之前的提问,学生们已经对问题有所思考和研究,那么这些探索的正确性验证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以“问题—探究”为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着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如教师展开“头脑风暴”游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大问题进行多角度假设和分析:其中一些小问题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当场进行假设与验证;一些关键问题可以开设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以解决。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订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3.解决问题。通过课上的讲授和实验,问题解决了,但是教学任务还没有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有联想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和任务,以促使学生把探究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科外延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培养其用科学改善生活的意识,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抽出时间,进行展览、评比、交流,使学生们感受和体验创新后的乐趣,激发其创新的欲望。
四、学习国外科学教学
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一个分公司Macmillan/McGraw-Hill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SCIENCE),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注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资料库使用。另外,科学课的考查方式也可以向国外学习。学生平时可能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做小研究课题,课题的题目和完成目标由教师酌情而定,课题的最后研究结果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看著名的科技探索类节目DISCOVERY来拓宽知识面,激发兴趣。
4.科学教学反思 篇四
摘 要: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须面对的问题。2011年石首市优势教育协作体倡导了“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在近2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有效探究、师生的相互交流,及时的课堂调控、评价,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科学 有效教学
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兴趣浓烈,是天生的探究家。针对这一年龄的心理特征,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收到一定的实效,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013年11月6日,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在监利县实验小学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教学”主题活动。如何紧扣课标,落实“科学课的有效教学”,笔者就这2年多的教学浅见与同仁商榷。
一、引导激趣而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善于激发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内在欲望.”
我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好奇探究的心理作用下去学习。首先是利用班班通播放“照进树林里的阳光——地上斑驳的树影”、“黑夜里的探照灯--发现远方的目标”等几个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把学生分小组合作,做好观察记录,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最后提出“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这一问题,调动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内在欲望,让学生在动手解答问题的兴趣里,去充分地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要学”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动手探究而有效。
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首先是“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问题上,提醒学生对“直线”的理解,让学生在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上产生认知的矛盾,驱使学生产生探究、验证的需求;其次动手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分工,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教师同时要求学生把“发现光的传播规律”动手探究的实验过程及时纪录;最后是小组汇总实验做法交流发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三、评价巩固而有效。
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问的作用,帮助学生后继学习。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教学中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有个学生把纸卡的孔挖了2个硬币大,在改变纸卡的位置上变化距离小,出现了与课堂实验要求有出入的说法,我首先不是责备,而是指导他看书上的要求;一起讨论实验的要点,在宽容中既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教育。其次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为了巩固学生学得知识,还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在知识延伸上,还利用课件、图片等,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参考资料:
1、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课程标准》修订版(送审稿)解读。
2、小学科学1-9期,湖北教育报刊社2011年版。
3、小学科学7期,湖北教育报刊社2012年版。
4、小学科学实验探究 熊辉 王春红 主编
5.小班科学教学反思 篇五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小班的孩子们也都要早早的起床,然后冒着寒风来到幼儿园。有些宝宝来到班级后,会和我说:“老师,好冷呀。”我会摸摸他们的小手,的确冰冰凉的。不过有些幼儿带着手套来,他们的小手就不是那么冷了。在冬天手套几乎是每个幼儿都会用到的保暖用品,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冬天的手套的不同款式及材质,又通过幼儿的自我尝试探索如何戴手套,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动手能力。而且本次活动我始终围绕:观察讨论——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再次尝试(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这一探究模式进行,即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我班子课题相符。
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手套的不同质地和样式;难点定为探索如何戴手套。为了使幼儿了解到手套的不同材质及款式,我首先给予了幼儿大胆表述的机会,介绍自己的手套,在介绍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手套材料、款式的不同,在醒目的图谱的帮助下,幼儿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学习上的重点。
掌握正确的戴手套的方法是这一活动的难点所在,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尊重个体差异等教学原则。先让幼儿初步尝试,在初步尝试中去发现问题,其次我又给予幼儿再次尝试的机会,()在再次尝试中去解决问题。考虑到幼儿个体的差异性,在本环节中我让刚才戴好的幼儿换一副款式不同的手套戴一戴,请戴错的小朋友再把手套重新戴一戴,使每位幼儿真正牢固地掌握戴手套的正确方法。在幼儿的初步尝试戴手套中,我发现戴合指手套幼儿比较容易正确掌握,而尝试戴五指手套的幼儿中大多幼儿的五个小手指没有一一对应的伸进手套中。于是,在以下的讲解中,我做了调整,将重点放在了如何正确戴五指手套,并结合儿歌的形式为幼儿小结戴手套的秘诀:“图案朝上平平放,拇指摆摆对对齐,五个手指分分开,小手慢慢往里伸”,再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使幼儿发现戴合指手套与五指手套的不同(手形的不同),即大大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又可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缘故,整个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语也多,教师地位不够“隐性”,应完全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操作、交流。整个活动中教师应只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突破活动的难点:探索如何戴手套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幼儿主动地去探索、交流和合作。可以请没有戴成功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困难再请戴成功的幼儿为他(她)解决问题,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了幼儿,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篇二:小班科学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知道鸡、鸭、鸟都会生蛋。在课前我先发动家长为幼儿准备鸡蛋、鸭蛋、鹌鹑蛋和鹅蛋并带到学校里来,少数幼儿按要求带来了,有的家长还把蛋给煮熟了。
在第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自己来说一说今天带来了什么蛋,基本上的幼儿都能说出自己带来的鸡蛋和鸭蛋,还有鹅蛋和鹌鹑蛋幼儿比较少见,所以说不太出,我请幼儿将这些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再通过感受知道重量也不一样。
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请幼儿猜一猜鸡蛋里面会有什么?有的说有蛋黄,有的说有蛋白,原来幼儿说的都是已经煮熟的鸡蛋,我让幼儿再来猜一猜没煮熟的鸡蛋里面会有什么呢?这下小朋友们遇到难题了,说不出来了,于是我提议把鸡蛋打开看看好不好?小朋友们积极响应,大家一点声音也没有屏住呼吸,哇!蛋打开来了,小朋友们清楚的看到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小朋友们兴奋极了。
活动结束后,我想如果把其他的几种蛋也打看来让幼儿观察,那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在打开蛋的时候如果再仔细一点,可以让幼儿观察到蛋的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白白的膜。那样幼儿的收获会更多。
篇三:小班科学教学反思
6.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六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需要将蜡烛油涂在铁片上做学具,请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教学准备。第二天收到的铁片大多数与我的一样—蜡油滴得斑斑点点,薄厚不匀。既不美观又很浪费!突然我看到一张铁片上的蜡油整齐美观,就像一笔一笔刷上去的一样,这时问:“这是谁加工的?我一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女孩子,课堂很少能感到她的存在。她介绍道: 先和家长一起用蜡油滴,但是总不能做到薄层均匀,家长帮着出了个主意,即滴满蜡油后,将铁片放在燃气灶上烤一烤,待蜡油化开再将铁片摇一摇,这时蜡油可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我好好地表扬她一番,并请她代我向家长致谢。从那儿以后,每节课都非常认真积极参与活动。这样一件小事激活了她对科学课越来越有兴趣。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我们要做的就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他(她)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宣布禁止儿童开展探究活动,不仅违背儿童的天性,而且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不仅不应禁止他们探究,而且应该对他们的探究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包括适时地提供工具,在必要的时候教给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以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和问题的解释或答案。
7.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篇七
探究教学活动是以问题的提出为开始的过程, 提出的问题一定是与学生的元认知结构相矛盾,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并教会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物理教学中的质疑, 主要是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从实验的理论解释、从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 或从那些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我们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多思多问, 自问自答, 刻苦努力, 创造发明的故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质疑, 指导学生善于质疑就尤为重要了。总之, 科学创见始于提问, 没有提问是不会有所创新的。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 以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从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不要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立
奥苏泊尔的研究表明, 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 二者只是相对而言。从接受学习到自由或完全独立的探究学习, 其间还存在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且从教育实际看, 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 而不是突发式的, 而接受学习对知识的积累又是重要的。笔者认为二者既在理论上相区别, 又在实践中相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尽量从接受学习中挖掘探究的因素, 尽量利用传统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 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展视野, 孕育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得来的, 所以,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原理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形成良好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大家都知道, 在国际青少年数、理、化竞赛中, 中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 但实验能力最弱, 究其原因, 我国学生的知识和理论的形成都是靠学来的, 靠想象推导出来的, 不是动手、动脑总结出来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的想象, 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1、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 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 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例如, 用我们身边随手可得的矿泉水瓶能演示压强、惯性、重力等实验;鸡蛋能演示压强、浮力等实验。通过演示实验, 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演示实验时, 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演练, 确保在课堂中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以便为开展探究学习作好准备, 而且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讲授。我们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 尝试将探究教学引入学科必修课和活动课, 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同时给其它科目的教师以教学上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三、探究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 即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探究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活动系统, 它本身也需要与其它教学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促进和完善, 即它要求教师对探究教学本身不断反省反思, 使其更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 才能建立与学生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探究教学变式, 而不是模式化和单一化, 所以探究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正确看待它与其它教学方式, 如创造性教学、掌握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的关系, 不仅不应排斥, 反而要善于从中汲取长处, 对探究教学进行调整, 以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四、不要将探究学习与发现学习相混淆
许多人认为探究学习与发现学习只是提出的角度不同, 二者本质上大同小异, 不用区分。我认为不同之处在于: (1) 发现学习重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再发现, 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探究学习则重视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即前者强调知识的再发现, 后者强调知识的可变性。 (2) 活动过程不同。发现学习的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上升为概念和原理, 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结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 探究学习包含发现学习。 (3) 结果不同。发现学习中有待学生发现的结果一般与书本上的结论相符, 而探究学习中学生探究的结果则不一定相符。 (4) 心理机制不同。发现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归纳思维、假设-演绎思维、直觉思维, 而探究则还要有分析思维。
科学探究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在这里, 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以期能给同行的探究教学带了一些方便。
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
◇吴明全
一次成功, 效果明显, 切忌用多媒体课件仿真实验替代真实实验, 多媒体可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物理过程。
2、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演示实验多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是旁观者, 没有直接参与,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比如:学习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可采用探索性的分组实验,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探索, 既巩固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又与同组合作探究实验结论。初二物理的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也可让学生利用学校的铅球在沙坑里探究,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效果非常好。初二物理的平面镜成像也可改成探索性的分组实验。
3、改进演示实验。
8.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与对策 篇八
一、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目的,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在“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授予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地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剖析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普遍实施,科学教学反思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广大科学教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这一研修活动中获益良多。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研修形式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走入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显然不是唯一的方式。有些教师试图把所有学习内容都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时不考虑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一味要求学生探究,于是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最终完成,或者有过程无结果的现象,或者最终探究的结果没有实际的效果。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以探究的形式呈现,都需要学生亲自探究,有些知识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承载和概括,而有些知识即使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许多教学方法都可以服务于科学课程的学习,虽然强调探究,但不应该被理解为探究是科学教学应采取的单一方式。这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善于选取那些通过探究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的学习内容,以及应该组织什么性质的探究活动。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结论,那么讲授法也许就能达到目的;如果要让学生了解过程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那么教师就需要考虑设计一个“探究过程”。就是说,具体选择哪种教学方法或哪几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在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小学科学课研究倡导探究式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要体现科学研究的原则。东城区新景小学仵霞老师执教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建立水有三种状态,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固态的冰,而这三种状态在温度发变化时,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凝结概念的形成建立,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力求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步修正已有错误概念,建立形成新概念。假设猜想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假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指引和方向。
三、走出科学教学反思误区的对策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笔者认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只有在不断地反思过程中才能变,才能通,才能久。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善于反思并勤于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
9.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九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学得也比较扎实,让我很欣慰。从他们的课堂变现来看,孩子对植物的各部分都已经“了如指掌”。我在鼓励他们的同时也很清楚孩子们对事实的“夸大”,所以我决定在《植物和我们》这节单元的总结课里面多下些功夫。
首先,我以介绍“新朋友”的形式,让学生认识 “一株完整的会开花的植物”,并适时的提出问题: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几个部分?课堂上,当我做好铺垫抛出这个问题后,收到了我想要的教学效果。学生们既能分散的、准确的回忆出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又能够在此基础上稍微扩展一下思维,回答出“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该部分教学目标轻松完成,是自己比较理想的一个环节。
接着,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时刻,顺水推舟引出下一个问题: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植物的哪些部分被我们食用了?是一个?还是可以同时多个部分被我们食用?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孩子们需要收集、储存一定的知识才可以回答出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完成这个内容。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果然,在集体智慧的力量下,孩子们收获不少。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中,设置一、两个精致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暂时的集中,有益于快速的解决问题。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省时、省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精练的准备问题,相信会受益匪浅。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增加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愉悦的情绪会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学习的进程,甚至能够事半功倍。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我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有点高涨,但是回答的零零散散,不够集中,不能具体和全面,所以,我通过衣、食、住、行、药用以及其他等方面进行重新梳理,果不其然,孩子们争相发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没想到孩子们的知识面这么广,低估了他们,事先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做太深入的准备。结果造成在与学生交流时显得有些被动,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显得不够科学。有时候孩子们说得植物,我还从未听说,所以借用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孩子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如果老师的桶里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水,那么学生很快就会用光我们桶里的水。
10.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
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昆虫的结构特点,明确昆虫的外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为人体结构的划分做知识上的准备。并且通过两次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行动灵活、保持平衡,并感受人体外形的和谐美。接着通过“摸袋子,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转入到对“人体身体内部有什么”的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猜猜人体内有什么。最后又以“跳绳”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都有哪些部位参与了,即第三部分“身体的工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气泡图,分析出人体结构的第二种划分方式——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的类型)进行划分。至此课堂目标基本完成,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上这堂课之前得到了屠老师以及学校各位相关老师的指导,尤其是屠老师,对我们今年新转教科学的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视,在细致听取我的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在此甚表感谢。
课上完后,老师们就这堂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听后令我受益非浅。东湖小学资深科学老师李卫提出的几点,令我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到底是科学界的前辈,思考问题深入浅出,尤其是关于一个课内活动的设计——单脚走和双脚走比赛,李老师所说的为了更好的得出平衡的结论,让学生单脚站立和双脚站立一段时间比较,效果会更明显。我想,在教室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这样的方案可能会更有效。关于身体的工作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气泡图的环节,李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体的工作不仅仅是运动系统的工作,老师应该还提示一下包括消化(吃东西)、呼吸等内容的活动。细细想来,呼吸等其他系统的活动其实就是融合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单独分开来讲。
有几位老师提出“摸袋子”的环节用时太长或者显得有点不必要,虽然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但是使得后面的教学显得有点紧张。我认为,时间是花得长了点,学生之前可能已经有了“看、听、摸、闻、尝”等前概念,但是在这样一个缺少实验的课堂中,这样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在科学课堂中既能得到知识,又能获得快乐,所以,我认为删除是不必的,可以在时间上再缩短些。
11.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科学;模拟实验;问题
模拟实验是通过设计与原型或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方法。模拟实验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模拟实验可使时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中重现,可将科学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缩放,可对那些既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又可对不能打开的系统进行研究。科学课堂开展模拟实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一、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开展或者应付性的“展示”模拟实验
目前,科学新课程中虽然有较多有价值的模拟实验内容,但是,限于紧张的课时,许多模拟实验要么没有开展,要么是教师越俎代庖呈现实验结果,给出实验结论,留给学生的只是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没有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这是一种形式化的、低效的实验教学。
2.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忽视学生模拟实验技能的训练
在当前情况下,许多教师往往只将模拟实验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结果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模拟实验来探究事物,只是为了教师的要求而做实验,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即实验的目的,没有将模拟的对象与模型联系起来。
二、提高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
(一)利用教材已有的模拟实验,形成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步骤、策略
1.初中科学模拟实验的基本类型
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模拟实验有四类。
(1)模拟原理:模拟温度计、模拟密度计、模拟潜水艇沉浮等。
(2)模拟成因:模拟火山喷发、模拟泥石流形成、模拟板块碰撞张裂、模拟岩石的风化等。
(3)模拟过程:模拟细胞分裂、模拟远去的船只、模拟地球运动、模拟星系运动等。
(4)模拟缩放:地球仪、人眼球模型、分子模型、模拟分子间有空隙等。
2.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教学策略
(1)建立模型,即从原型(实验的研究对象叫原型)过渡到模型(进行操作的模拟装置叫模型)。
首先需要初步了解原型,观察原型或者与原型有关的现象。然后再过渡到模型。
(2)对模型进行实验
应用模型按照实验步骤,按照原型的运行规律、形成原理等,进行推测性的模仿,演绎其变化过程。在模拟实验过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实验搭建“脚手架”,具体“粉刷匠”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方法去探究事物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模拟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运用模拟实验方法的能力。如,上述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验应做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能避免由于教师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从模型再过渡到原型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资料,把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印证原型中的现象、原理、成因等,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模型与原型做进一步的比较,使学生明确知道模拟实验虽然能够解释原型的一些特征,但是具有主观性,与客观实际有明显差距,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观察。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观察到铅笔在篮球和木板表面的移动现象也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用手电筒、大球、小球来模拟日食月食成因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刚才的实验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手电筒、大球、小球等还是它本身,与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模拟的运行轨迹和方式与真实的客观事实是不完全相同的,使学生用客观眼光看待事物,知道模拟实验并非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
(二)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巧用模拟实验突破难点重点
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还可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这样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高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而且还与制订实验计划、做好实验前期准备、掌握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基本要求。通过科学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学会抓本质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汪澜.改革中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咸宁学院学报,2005(06).
12.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篇十二
科学本质教学, 是以对科学的理解为旨归。本文试图借助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的学科资源对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和价值进行一种澄清, 以增强科学本质教学的有效性。
一、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 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科学本质观的嬗变, 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 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成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到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 从崇尚科学客观性到强调科学人本化的转变;第二是从科学实在论到反实在论, 从维护科学权威性地位到强调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转变 (郑祥福, 2002) 。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逻辑实证主义者描绘了一幅经典的“科学图景”。这里的科学具有了下列特征:第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维也纳学派所采取的显然是一种经验论的立场, 即认为只有直接经验是完全可靠的。第二, 科学的“逻辑重建”无疑应当被看成一种规范性, 即认为应按照一定的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元科学”原则) 去对已有科学知识作出必要的改造。第三, 维也纳学派关于“统一科学”的追求也明显地表现出“基础主义”和“还原论”的倾向。 (郑毓信, 2006) 。正是在这种科学本质观的影响下, 使得科学成为了专制的话语而控制人的精神生活。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作为革命性人物的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证伪。作为全称陈述的科学命题无法通过单称陈述来归纳完成。他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或得到了很多证实的陈述体系, 也不是稳步趋向终极完成状态的陈述体系。我们的科学永远不能宣称获得了真理或真理的替代物” (波普尔, 1959) 。库恩的“范式主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实际上都是对波普尔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从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 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 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 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对科学本质的界定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 科学本质体现了西方哲学的本原性思维传统。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康德提出“道德律”, 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 人的主体性才逐渐得以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 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 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 但是大家知道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掺杂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1]于是,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2]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 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 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3]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去体认科学本质:
(一) 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对世界的惊奇
探究科学的本原性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 尽管那时的科学还内涵于哲学之中。但作为一种视角, 对科学的探究冲动深藏于人类的潜意识中。在亚氏那里, 科学被看成是好奇的结果, 而与实践无关。最初的科学, 作为探究的方式混同在其它认识方式之中。这种惊奇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奇妙的世界时的心声。因此, 当反思科学的原动力时, 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聚集到普通人身上, 而不是科学家的身上。因为越是遮蔽科学的原动力, 异化科学的可能性越大。只有保留了对世界的惊奇, 科学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二) 科学理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备”
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外在世界的结晶。但是这些对外界的认识如何保证其“真”呢?即便作为一种“真”的陈述, 也不可能做到对自然现象的复制, 而只能努力接近自然。但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表达形式 (尽管过程中有非理性) , 它必须在陈述上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外部的确认, 它要求经验证实 (暂时没有证伪) 作为依据;二是内部完备, 它要求在逻辑上是严密的。
(三) 科学事业——有限, 复杂的社会事业
尽管现代科学以简单作为其追求, 但是当它融入复杂的社会时, 便带有了社会的色彩。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去审视科学,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便受到所在文化和利益的影响。从科学的选题、论证以及公开, 它都受制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现在, 科学家的言论可以左右公众, 甚至常常影响着政府的决策。然而, 科学事业是有限的, 尽管作用很大, 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对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 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 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 以便更好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本质教学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首先, 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老师的科学本质观,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 “‘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 (梁永平, 2005) 。
其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开拓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对科学的理解, 仅仅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 必须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再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 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察科学。传统的科学课堂中, 在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 “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采取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4]正是针对这种现状, 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 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新的科学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科学教学哲学。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 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 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 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 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 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 它将驶向何方, 何时停下,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 使科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
这种科学霸权观表现到学校教育中, “科学”“科学方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 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形式。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当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逐渐退却时, 科学变成了技术, “座驾”成为了科学本质, 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 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
(二)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长期以来, 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科学丧失了前进的方向, 并威胁到人们当下的生活。一方面, 科学被看做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另一方面, 理论的科学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科学成为了控制人精神生活的强势话语, 剥夺了普通民众探寻自然的权利。这种危机在以实用理性为性格的国人生活中显得更为突出, 因为“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 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 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 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5]而反观其源头,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希腊时代的理性不是今天片面的技术理性, 而是包含着目的论和“善”的理念的健全理性。[6]
科学本质教学试图把本原性思维方式渗透到科学教学中, 进而对迷失的科学进行人文观照, 以澄清、阐释科学对于自然与人发展的本来意义。这一新的教学范式的提出, 并不要求提供层级化的知识, 而是提出一串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不是寻找一个确定的“结论”, 而是确认这个追思的过程;它不是为了控制与异化, 而是为了共生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法) 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76.
[2] (英)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6.
[3]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
[4]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13.科学《纸》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首先,我发现了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不到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恰当的、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会在上课之前,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使自己更深地去感受教材,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2、教学中,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准确。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精练、并具有科学性的,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用语言传授知识,同时也在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埋怨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条理,罗嗦,其实这些缺点有可能就是我在教学中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的,或者是学生发言时,出现这些问题时,我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对于一节课当中的教学语言,有些是课前备课时设计好的,有些是上课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设计好语言,并准确、精练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大量的相关资料,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加强自身的语言的训练。
3、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一些问题,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而是只顾着完成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在备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首先明确和掌握教学目标。它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在平时备课时每课书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参上的,总觉得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方向定错了,或者有偏差,都对一节课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我在准备《红军长征》这课的确时候已有所感悟,教学设计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都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堂上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2、探究性学习,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研究性的问题。
我们老师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近几年,新课程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是解决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一节有深度的课,就应该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不是那些已经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再通过自主地思考,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几点:问题不要太大,要让学生能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例如:我在《红军长征》一课中就想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长征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如果这样问,学生肯定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这个问题太大,也太深,把这个问题处理成“说说长征途中给你留下最深刻的一件事”,使问题具体化了,学生就容易回答了。除了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之外,教学中教师还会提一些小的问题,不管是大的问题,还是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应该有它的价值,都应该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帮助,我在试讲《红军长征》一课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败了,革命根据地的面积大大减小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军只能怎么样呀?学生回答:“红军只能逃跑。”学生出现这样的认识,这节课就失败了,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回答,就是因为我前面提出的问题,不但没有价值,还出现了相反的作用。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是慎重的,有价值的。
3、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教师的讲授。
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来学习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学到知识,但是这并不等于摈弃了教师的讲授,几千年的传统教学,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讲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理解的内容必须由教师来讲,教师的讲授是在教授知识,同时更是给学生作的示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教师讲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准确、到位。我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总是感觉学生的发言不准确、罗嗦,其实这与我上课的表述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我今后应该这方面加强备课,使教师的讲授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4、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要有实效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觉得我们使用最多的还是小组讨论,这个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学生讨论的实效性就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要使学生讨论有实效,就应该让学生讨论时有内容,有依据,然后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课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资料,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根据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在《红军长征》这一课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是让学生观看展板和电脑中的网站,学生根据通过看大量的资料去发现问题、在观看的同时,学生自由讨论分析问题,从而解决了一些问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5、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有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最开始,我在教学中使用课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忽略了课件的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我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利用这些课件,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实效性是最重要的,课件中的每个内容都应该有它的作用,而且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让学生能通过课件中的内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件的重要作用,但是我觉得一节课中,也不能过分依赖课件,不能把课件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我觉得一节课中应该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课件只是其中的一个。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有几点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课件当中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其次,如果课件当中的内容效果不是特别好,就不要用。
6、还有一些小的问题:
(1)教学中使用的资料要有实效性,不能把没经过处理的原始资料给学生,因为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
(2)在设计教案时,尽量避免出现很难解决的问题。
(3)在设计教案时,不要面面俱到,应该有取舍,有侧重点。
(4)学生在活动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5)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对于学生有价值的发言,教师的评价应该使学生有自豪感。
二、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改进办法
1、加强备课,反复推敲教学语言,力求精练、准确、科学。
2、加强对学生的发言的评价,并制作了评价课堂发言的电子表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几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四
对于拱形,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在一些建筑物就用到了拱形的设计。但它承重的秘密在哪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通过提出问题———初步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得出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即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然后用重物抵住拱足,这样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搭瓜皮拱一活动中,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去做,虽说有的组没能成功,但他们也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一堂课下来,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现在想来,发现了有两个问题没能处理好:
1、上课前,我只布置让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纸,但没说清楚纸的材质如何,导致上课中做一个纸拱时有个别同学的纸拱没能搭成,只能看着别人去做。这说明了我备课没有考虑周全。
15.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效改编教学情境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的导入阶段, 我抛开了课本中计算体育场看台有几个座位的情境, 因为在本地没有体育场, 却有闻名中外的红木产业———我们的学校就在红木小件一条街上。于是我紧扣本地产业特色来进行情境导入———
1.猜一猜:欣赏家乡, 引出话题。我边演示家乡景观图片, 边进行解说:“同学们, 这是什么地方?……对, 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校园!这几年, 家乡的红木产业发展迅速, 闻名中外, 我们的学校就在赤荷小件一条街上, 听说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有很多做佛珠小件的, 请举手让老师瞧瞧。”
2.考一考:解决问题, 引出课题。
师: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你们的爸爸妈妈解决问题吗?
生:能!
师:是吗?那么老师今天就先来考考你们!
师:请看老师手中的手链, 好看吗?考题和手链有关:一串紫檀的手链需要158元, 6串这样的手链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练习;稍候, 笔者问: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答案, 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都对了吗?你们真棒!刚才你们用前两天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了6串手链的价钱!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注意观察今天的知识和前两天的有什么不同。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导入新课, 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的教学理念。利用观看图片、猜一猜、考考你等环节, 不仅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抛出了新的数学问题, 为新授自然过渡。
二、深度对话教材文本, 科学把握教学重点
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教材, 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 才能把握好计算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 而不是利用“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去解决问题。教材中例题5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 呈现的是:“体育场的看台每个方阵有658个座位, 6个方阵一共有几个座位?”多数老师认为在教学设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过程中, 要有解决问题的教学步骤和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也就是在教学中只出现已有的条件, 问题让学生去提,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尝试按这种问题解决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却发现无法把算理和计算方法的教学重点充分完整地展示给学生, 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仔细对比了教材中所有的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编排, 发现了两点支撑我调整教学的理由:
1.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在内容编排上的风格完全不同。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中, 教材有完整的思考过程和解题过程, 都有典型的三个问题:知道到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通过三问让孩子明白解决问题需要拥有完整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所有的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编排中,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完整的, 有列式计算和“答”。在计算教学中, 题目呈现虽然酷似问题解决, 还有图文并茂的情境, 却没有问题解决的详细过程, 只有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提示, 在编排中没有“答”。因此, 我们有理由判断: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是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教学的情境, 这样的题目只是计算教学的辅助形式, 不需要按照解决问题的完整步骤进行解答。
2.对比教材的前后知识, 我发现在计算教学时, 这个题目是一步的乘法计算,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充分理解乘法的意义。如果在本节课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那就是无视学生的知识结构, 徒然耗费时间。因此在教学中, 我直接创设了情境, 让孩子们欣赏老师手中的手链, 告诉孩子们每串手链108颗, 串6串这样的手链大约要多少颗?先让孩子们估一估。孩子们给出了两个答案, 一种估法是把108颗看成110颗, 6串大约需要660颗, 另一种估法是把108颗看成100颗, 6串大约需要600颗。两种估法都是对的, 到底需要几颗呢?引发冲突, 产生精算的需要, 请大家帮助老师算一算, 到底需要几颗珠子!
这个环节从不同的估算方法引出新知的教学需求, 例题中的数字变小了, 更好地服务于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 复习中158×6和新知中108×6的两组计算题, 更有利于学生的对比观察, 理解新知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迁移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有机渗透数学思想, 精彩演绎学法指导
数学思想的“默会”属性众所周知, 如何把数学思想这个内隐的知识外显出来?比较思想是小学阶段高频率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本节课笔者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比较思想。“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本质上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因此, 在教学中要把新知的教学巧妙地建立在旧知的认知上, 通过复习题的多位数乘一位数158×6和改编后的例题的算式108×6,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题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相同点理解它们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从而推导出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叫迁移, 也叫类推。从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新知中间里有0, 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放在单独的一课时中进行教学, 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即使多位数的中间是0, 也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
在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法后, 引导孩子们帮老师解决第二个问题, 得出的算式是:102×3。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指名上黑板演算, 然后让学生再次比对102×3和108×6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中间都有0, 计算方法和前面的一样;不同点是108×6个位相乘时有进位, 102×3个位相乘时没有进位。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个位相乘没有进位, 应该如何?通过学生的比较思考得出:个位相乘不满十时, 积的十位要用0占位。
通过对比, 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和计算方法, 还明白了类推和比较的学习方法。
【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08-03
教学做模式下《内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发06-29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科研结合途径探析论文09-26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08-13
科学校本课程10-28
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探究08-13
科学计划小班课程安排表10-2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学习心得体会07-27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08-29
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