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聆听本次讲座感言

2024-07-11

家长聆听本次讲座感言(精选9篇)

1.家长聆听本次讲座感言 篇一

聆听大师的讲座

当今我们数以万计的声乐从业者涉足声乐理论建设的人并不多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少的实践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或演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文字给以表述出来。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本声乐理论著作――《喻宜萱声乐艺术》,阅后使我对喻宜萱教授更增添了几分敬意,这位早在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就与黄友葵、周小燕、郎毓秀一起被誉为中国歌坛上的“四大名旦”的声乐泰斗不仅能够培养出诸如金铁霖、黎信昌、李双江、陈瑜等声乐名家,而且还能够亲自撰写著作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演唱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介绍给我们声乐界。通览全书,《喻宜萱声乐艺术》不仅学术性浓、理论深厚,而且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无论对于现在的声乐演唱者还是从教者都大有帮助,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声乐从教者,这本书可称得上是喻宜萱教授送给了我们一份厚礼。

现在让我们看看她的声乐理论的特点。

一、信息量大。这体现在除了该书的前面两页所刊的数张照片外,全书共377页共由六个大的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算是喻宜萱的个人回忆录,虽论及其声乐艺术的内容不多,但是却处处散发着声乐理论的光辉(以下会提到),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喻宜萱教授本人及其所从事的声乐艺术乃是一个重要的篇章。最后一个部分是附录,由其它人所写,虽不是喻宜萱教授本人撰述,但对我们全面了解喻宜萱教授的声乐理论思想却有一定的导向意义,本书的重头戏在中间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又分了数个专题进行阐述,比如在声乐教学漫谈这个部分,作者就从发声训练中的几个问题和歌唱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以及培养学生重视音乐修养三个方面进行着墨,法国艺术歌曲这个部分又是分概述、法国艺术歌曲发展时期、演唱特点、著名的法国艺术歌曲歌唱家几方面进行阐述……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由此可以看出该书丰富的信息量。

二、学术性浓、理论深厚。学术性浓表现在整本书并非像一般声乐理论书那样泛泛而谈。书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是喻宜萱教授多年来学术和教学科研的独创性成果,尤其是论声乐艺术部分中的法国艺术歌曲和《古斯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艺术歌曲选集》前言两个内容以及后面的声乐译作、声乐教学札记、声乐作品演唱提示几个部分更是喻宜萱教授具有首创性的“绝活”,比如在论述法国艺术歌曲发展时期一节中,作者介绍了大量的如柏辽兹、比才、弗兰克、福列、普朗克等一些熟悉的和一些鲜为人知的作曲家及其相关的艺术歌曲作品,对这些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还给予了切中肯綮的评述,在谈及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时,她最后给出了自己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归纳出来,她说:“总的说来,表演家在演唱法国艺术歌曲时,必须保持一种抒情风格,这种抒情性是要有控制的,任何过度与不足(如声音过分控制,咬字太夸张,伤感过度,语调不够亲切,表情过于冷漠,平淡或火爆等),都是与法国艺术歌曲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的”。(《喻宜萱声乐艺术》第126页)作者针对的五首莫扎特的女高音咏叹调以及声乐作品演唱提示一共涉及到的六首法国艺术歌曲对很多声乐从业者来说无不显得陌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这些曲目的时候还附上了相应的谱例,毫无保留地将其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成果奉献给我们后生,而这些成果对我们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想象在这笔财富的背后,倾注了喻宜萱教授多少的心血和汗水,而这笔财富于我们是如此的珍贵,对于我们青年声乐从业者开拓教学或演唱曲目视野,学习对作品的处理,达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无疑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之所以说该书理论深厚,因为就连第一个部分看似一篇喻宜萱教授的个人回忆录,但其间也处处闪烁出声乐理论的光辉,比如在提到她过去辗转十年里论及其独唱音乐会曲目时,她说:“我的独唱音乐会曲目,相当多的是中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和民歌,有时甚至全部是中国歌曲。我觉得听众都是中国人,其中有一部分人接触音乐的机会不多,要让大家理解和欣赏我的演唱,怎么能专唱没有中文译词的外国歌呢!我觉得一个中国的声乐演员,应当提倡唱中国歌曲,尤其是民歌。那时,我虽感到我国是个音乐落后的国家,但依然有许多宝贵的遗产,民歌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它是真正来自民间的人民艺术。它代表某一地方的风俗习惯、人民性格。不少民歌真实地表达了人民朴素、真挚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祖国河山的壮美。通过演唱民歌,无形中可以使大家了解祖国各地区的情况”。(《喻宜萱声乐艺术》28页)这简单如谈话般娓娓道来的话语,难道没有闪烁着智慧、理论的光芒吗?这个思想尤其对那些在任何场合就以“今夜无人入睡”之类的外国歌剧咏叹调来吓唬观众、指望着让观众听后能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的歌唱者,不啻是一个很好的说教,同时也对我们高校的声乐教学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给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对在今天大力倡导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专家学者们,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实用性强。其中在声乐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中所阐述的声乐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中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对声乐从教者帮助极大,具有非一般的实用意义,颇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消化吸收。其声乐教学思想精髓,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中贯穿着一切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客观辩证的哲学原理。比方说在声乐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方面他提出声乐教师应首先要作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如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呢?她说由于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嗓音条件、音乐基础、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艺术兴趣、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的不同,教学应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总的教学计划。(《喻宜萱声乐艺术》第60页)在具体教学中,她还说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受教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没有什么特殊毛病的初学者来说,用纯净、圆润的a元音作为起音较为适宜;如果发音有靠后发闷的毛病,可用I元音;如果有喉咙逼紧现象的,则可用o或u元音(《喻宜萱声乐艺术》61页)。2.教学中擅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启发引导学生。比如在谈到教学应遵循的启发引导、扬长避短这个原则的时候,她说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歌唱习惯。无论是开始做发声练习还是学唱乐曲,教师都要有意识地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并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歌唱欲望,促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当学生歌唱中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要常去打断他,要善于容忍学生在前进中产生的某些不足。这样,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注意发现学生身上正在发生的许多苗头,并思考如何用学生的长处去克服其短处,以避免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产生惴惴不安、顾虑重重的紧张情绪,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准确、简练、恰到好处,不要讲多余的话或过多的机械性分析,否则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喻宜萱声乐艺术》65―66页)。3.教学中善于从整体宏观着眼、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比如在谈到教学中应该遵循协调一致、完整自然这个原则的时候,她说歌唱艺术的整体性,实质上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应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务必使两者平衡、协调的发展,决不应割裂或偏向某一方面。如果发声技术脱离了歌曲内容的表达,就无异于在卖弄发声器官去做“花样体操”,反之,如果艺术脱离了技术,就只能是原始自然状态的再现。实践证明,技术与艺术的锻炼是一致的,它们也是彼此推动、互为因果的(《喻宜萱声乐艺术》66页)。

总之,其所论述的声乐教学思想,简单明了,言简意赅,没有格外的玄虚和深奥的不可理解,很容易让我们消化和领会,但是却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细心体会和认真贯彻这些理论思想。

感谢喻宜萱教授送给我们的一份厚礼。

陈岭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责任编辑 金兆钧)

2.聆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二

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有许多语文公开课、竞赛课,教师在设计时就把追求完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课前训练学生的有之,课中“诱导”学生的有之。于是,教学变成了演戏。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殊不知,真实的才是最动人的,真实的也才是最美丽的。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于一时,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让语文课远离虚伪的美丽,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科学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教学目标要科学,要体现三维体系,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要科学,要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教学方法要科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能力。

3.聆听专家讲座 感悟教育真谛 篇三

感悟教育真谛

——听徐建平校长《如何获得前行正能量》讲座有感

如何走进学生,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这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9月23日,我有幸聆听了原浙江衢州二中徐建平校长的《如何获得前行正能量》讲座。徐校长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同和煦的阳光一点点沁入心脾,让我豁然开朗。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多思考、多总结,在总结、提升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回味讲座,我有两点收获。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徐校长在讲座中用的最多的词是“搅动”和“迁移”。他通过一些身边的案例让我们打破原来的平静,自觉地去搅动自己的内心,把职业倦怠带来的负能量转变为前行的正能量。例如徐校长举例:著名的魔术大师刘谦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每次做节目,都在力求给观众留下一辈子的记忆。”刘谦在做节目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善于的要求,以及对观众负责的情感。告诉我们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迁移到教育中来。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节课、每一次批改、每一次点评、每一次活动,是否都能去思考:能否给学生留下一辈子的记忆?只有从细微之处入手,负有责任心的态度,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和不足,才能去促使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记住你,成为学生心中的老师。我们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收放自如,让学生受益,才能在于学生的交流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让学

生耳目一新。有很多青年教师善于从细节入手,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精益求精,没几年就脱颖而出而出。这说明,一个教师不在他教了几年书,关键是他有责任心教了几年书。因为认真是可以把事情做对,但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可见徐校长思维的敏锐和对教育的用心。是啊,我们为师者从教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让学生留下一辈子的记忆吗?

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

讲座中,徐校长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字之差的理解:不差钱与不差潜;量体裁衣与量心裁衣;诲人与毁人;点亮与照亮等等。这样的词语很常见,但我们却从来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思考过。我们缺少的是师者的眼光和睿智。尤其徐校长一句:“不要把诲人不倦变成毁人不倦啊!”令我思索很久。诲人与毁人,只有一字之差,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截然相反。一种是千方百计去成就学生,一种是千辛万苦反而使自己成为罪人。

《论语·述而》里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其实这是先贤的一种谦虚说法。后人把教育学生、教诲晚辈“不知疲倦”的人尊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和典范。于是,“诲人不倦”作为一项衡量好教师的标准。

目前,我们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大多能极有耐心地为学生讲解、释疑,学生如不懂,老师可以再讲三遍、五

遍、十遍、二十遍,甚至更多,耐心十足,不厌其烦。我听说过,某校有一位数学教师把同一道题重复讲解了四十多遍 我们中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学校领导)对这样的老师肃然起敬,甚至大加赞赏,认为这样的老师对工作太认真了,对学生太负责了,是教师“诲人不倦”精神境界的体现,值得提倡。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 教师对学生能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一种有责任心的表现,但一定要看“诲人不倦”的程度和效果如何。如果教师对学生孜孜不倦地进行了几十次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却仍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那恰恰说明这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这与当前提倡的有效教育教学背道而驰,这样的“诲人不倦”不要也罢,因为,它除了让学生生厌反感,只能说明该教师的无知和无能,这哪里是“诲人不倦”,我看是“毁人不倦”!再有前途的学生都将被毁掉!然而就是这样的“毁人不倦”现象却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而且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那么,如何做到诲人不倦呢?我认为教学应该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面对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弄懂弄通,而不是千遍万遍地强行灌输。如何做到千方百计地教育好学生,个人认为,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名家的教育方法,多思考一点教育教学难点问题,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走进学生,让学生喜欢你,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这次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提升了

4.聆听张凤萍主任讲座心得体会 篇四

邱县东方小学 孙彩

今天学校有幸邀请到县教研室张凤萍主任来我校就新课改小学教学方面进行讲座,我们学习了之后,感觉收获颇丰。

诱人的标题《让全体学生取得好成绩》,令我们老师为之一振。是呀,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绩。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让全体学生取得好成绩呢?张主任说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课堂上我们到底关注的是学生还是所教授的内容?有许多老师上课的目的是按计划讲完所教授的内容,而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是否接受了,是否掌握住了所学的知识。所以,张主任呼吁老师在课堂上,眼中要看着学生,心中要想着学生。

每课导学案都要求写出“一个目标 两条线”,一个目标即本课的学习目标;两条线:课堂流程内容线和方法线。内容线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或环节,方法线是学习这些内容所需要的方法,每个方法体现自学、对学、群学、展示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学路导航。

“学路导航”是“学路”优先,“以学定教”,教师跟着学程走,学生是学习的、课堂的主人,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当教师的目光聚焦在“学程”上时,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学生的角度,预演学习过程,同时构想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策略”。这种优化的导航策略是真正指向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行为,是通向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一说到“活力”,就都想到热热闹闹、满堂问答、随便走动、交流的课堂,其实,如此热闹的情形不一定是有活力的课堂。

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得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大力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时间;二是把空间还给学生,允许学生因为更有利学习而自由支配自己的位置,鼓励学生因探究而占有课堂上有限的精神空间;三是把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置疑,倡导与同学、与老师真实对话,放手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悟知识,自主建构知识。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可低估的潜能。把差异视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赏识每一位孩子的独特表现;赏识每一位孩子所做出的努力;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赏识每一个孩子对教材独特见解,在不断赏识中激励中,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希望之火被点燃。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不仅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充满了欢乐和合作。

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在范例展示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充满于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动口、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主体作用,孩子们敢于走向讲台,敢于展示自己智慧的空间,更敢于表现自己。

5.聆听专家讲座交流教子义方2 篇五

近日,北山镇高兴小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的家庭教育讲座,主讲者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徐莉教授,420多名家长满怀期待地排着整齐的队伍聚集在学校大礼堂。

“您了解您孩子的个性吗?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梦想吗?您每天会花3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聊聊天吗?” 徐教授从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和家长开始了有效的互动,家长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种种困惑和遇到的难题,尤其是亲子交流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徐教授以发人深省的生活故事和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一一解答,全体家长都被徐教授所讲的精彩内容所吸引,认真做着笔记,会场里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后,徐教授还开展了现场咨询活动,广大家长们踊跃参与,就孩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探讨。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听讲座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及以后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家长感言:获益匪浅。原来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缺点、错误跟我们家长的教育和言行息息相关,我们平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确实要多陪陪孩子,家长也需要好好学习啊!”

6.家长聆听本次讲座感言 篇六

——聆听数学名师徐斌报告有感航空港区第二小学徐恺 “一个山头站了一个人,另一个山头也站了一个人,衣襟在动,目光对视,良久,一个人走了”。

这是武侠三剑客之一的古龙在小说中描述两位高手决斗的场景,似是无影无形,却已分出高下。这样的文字是一种境界,无痕的境界,也是徐斌老师在数学教育中所追求的境界。

10月23日,有幸聆听了数学名师徐斌老师的一场报告,如沐春风,我贪恋的欣享着这位教育家关于数学教育的独到见解,正如他所追求的那样,润物细无声,我被滋润其间。

他把教师分为三类:新手教师,还在寻索着怎样教好学生的阶段;成熟教师,开始考虑教什么内容;专家教师,把目光集中在为什么教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这样教。如是的分类,好像点醒了懵懂的我,刚刚走上这三尺讲台,各种事无巨细的工作纷至沓来,让我手忙脚乱。对于教学,也是心中一潭死水,没有流动的清澈。而今,我知道,我的目标在哪里,这样的道路上,我会遇到怎样的路口,我该果断的选择哪个方向。

一.我是用心的教师

徐斌老师的这句话是引用《漫步教师的心灵》一书中的句子,他说,所谓心,就是爱心,细心,恒心,信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沟通交流的过程。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寻求教育之于教师的快乐。教师

应该寻求一种与自我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例如,他本人是内敛而平淡的,他的课堂往往平淡如水,但是这与他的本性契合,他就能够享受其中融洽的快乐。他说教学应该是自然的,本真的状态。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原以为小学课堂就应该是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师就应该激情四射,原来不然,最适合自己本性的教学状态,才是更有效的状态,才是能享受到教学真实的美感的状态。

二.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

徐斌老师说:“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问答和引导,无声无息的在课堂中呈现”。开始教师工作以来,我总是担心学生在学习中不够明了,所以总是在课堂中点明,现在我们开始讲新课,现在我们开始练习等等,这样以来,教学过程虽然有了所谓的清晰,但是却缺乏了学生的独立探索,也缺失了教育的美感。徐老师说,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求美,教育就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让我受益匪浅,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归还给学生,让学习兴趣在学生之中扎根发芽,让独立思考,独立体会学习过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三.理想的教育状态是学生积极主动的状态

徐老师说,应该认真的研读一两本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孩子们的心理,才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孩子,既不浪费课堂时间,也不做无用功。这原本也是我深感吃力的地方,因为不能很好的把握孩子的心理,所以时常不能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能有效的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由此,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乏味,缺失兴趣,甚至缺失学习信心的恶心循环。但是我相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一定会好好给自己补此方面的课。

四.教育的价值在于求善

徐斌老师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善良的人,有价值的人,自由的人。”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求善。这句话,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我们不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高分低能的人,那是不健全的人,不完整的人,甚至是教育的残次品。所以,德行和习惯的教育应该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不应该专教书,而应该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而应该学习人生之道”。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牢牢的将此铭记于心,对学生负责,不单单是对学生的成绩负责这么简单肤浅,而应该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

另外,徐斌老师告诫我们,要做孩子喜爱的老师,其实很容易,只要你真诚的喜爱你的孩子们,他们也会真心的喜欢你。想让孩子们全神贯注的聆听的的教育,就应该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对于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它的崇高”。

7.聆听杨昌洪博士的讲座心得体会 篇七

—————既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又是一剂治疗职业倦怠的良药

在未聆听杨老师的讲座前,我就犯嘀咕:我想这次讲座恐怕又是一次炼狱地般煎熬。因为以前的培训总是教授在上面讲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大讲特讲教师们你们要如何如何?总是一些专业术语,要么教师玩弄学术词汇,与我们教师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让我们模不着头脑,听起来枯燥乏味,坐着就想睡觉。但是当杨老师走上讲台那一刹那,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来与我们交流的。在他简短的开场白中,突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倍增亲切感。有一种来自遥远的地方的一次温暖的安慰。因为他也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的精神感染着我,他的激情掀起了我情感的波澜——那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一种甜蜜与温馨,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让我回味在教育中的酸甜苦辣,他的话语让我们之间产生了情感的碰撞,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反思。

当他写出《教育成就卓越人生》的题目后,突然在我眼前一亮。我想教育怎么跟卓越人生有关联呢?你看,我们教师工资又不多,社会地位又不算高?怎么变得卓越呢?但是,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慨也不少。我深深感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环境的优劣,而在于做人是否达到一定境界。只有秀出高境界人生,才能成就卓越事业。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第一、要改变心态,善于自省。在成就卓越人生中,我们要找到教育的成就感、归宿感、荣誉感,不要抱怨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我教师身上,中国没有诺贝尔获奖者,责任还在我们身上,我们反思目前我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因为“做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正如《大学》李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正己,才能正人。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不要是自己的生活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拥有一颗健康的灵魂,才拥有健康的人生。”我们身体的健康要跟上灵魂,不断修炼自身的道德境界,亮出自我,活出精彩,体现价值。只有健康灵魂加上健康身体才是完美人生。敢于正视自身缺点,才算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成就美好未来才有希望。因此,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第二、要合理定位,善于学习。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善于发现人才,发现知识,唤醒灵魂,要“把教师职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不要把它作为混口饭吃的工具,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抱怨别人。”我们要心存感念,认真当好老师,把教师角色的位置摆正,做不了圣人,就做君子。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知识,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用自身的知识和爱去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此外,我们不要因为社会的各种诱惑而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为“真正的铁饭碗是能力和知识”。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成就辉煌的教育人生。

第三、要树立目标,亮出自我。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目标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盲目的。因此,只有树立目标,才能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方向标,否则会断送我们大好青春年华,终身碌碌无为,进而自身的价值也无从体现。当然,有了目标就要马上行动,不是盲目的等待,要主动出击掌握自己发展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的突击手和领军人。如我们要有野心成为教育专家、教育学者、教育家等等。“伟人创造环境,能人适应环境。”当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环境时,我就要扭转对自己发展不利的方面,“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魏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突破自我局限,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去影响周围的人,关键时刻亮出自我,发挥所长,为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要顽强坚韧,善抓机遇。杨老师说:一个人成功的五个要诀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自身努力、“小人”监督、上帝保佑。他在解释中,他说的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今天不做准备的人,就是明天准备失败的人。”是的,“机会不会主动找上门来的,只有自己去寻找机会。”(列夫.托尔斯泰)但是我们要想把机会紧紧地握在手中,就要有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不要贪图安逸,滋生享乐主义,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心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当然,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风狂雨骤,还是荆棘遍地,我就要有恒心,有气魄,有胆识,磨练坚韧顽强的意志,不怕艰难困苦,用一颗平常心去迎接各种挑战。当个人能力无法实现时,我就要寻求高人、贵人的指点与帮助。俗话说:“好风凭借力,直上九万里。”借力打力,这才是明智人生。此外,我认为,只有自强,才能自立。正如杨老师说:“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主动和你交朋友。”如果我们自己身上没有吸引别人的地方,那么你就没有交友“资本”。当然,除了良师益友外,我们的成功也离不开“小人”的监督,上帝的保佑。但是真正能够扭转危局的还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韧执着。再则,一个成功的人士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因此,我们要善于推荐自己,把好的机遇留给自己,从而成就卓越人生。

总之,在与杨老师的交流中,我有如坐春风之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其实我有太多的话对他说,听他一席话胜读圣贤书。他以自身的经历和感人事迹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懂得了淡定与从容,我明白坚定与崇高,我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引人得道,导人向善,教人求真。”

杨老师本身就是成功的榜样,值得我们教师学习,效仿。因为他就是不怕吃苦的人。“吃苦的人才会成就自己。”成就卓越人生。简而言之,杨昌洪博士的讲座既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又是一剂治疗职业倦怠的良药。给正在厌恶学生,疏远课堂的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谢谢杨老师!

写后语:写得不好,杨老师见笑了!以后多指点!

威宁县草海镇新河学校

张运祥

8.讲座听后感言 篇八

我们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大学活有合理的规划。在大学生活规划中确立目标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步。能不能正确地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大学取得成果的大小。所以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行事,通过了解自己的专业知道信用管理这个专业在国内就业,说得简单些,就是成为银行信用卡、借贷款,企业品牌价值、风险评判等方面都用得上的“把关人”。这是一个适应我国社会向建立诚信社会迈进而设立的专业,所以这个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既然决定以后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就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

如今就业竞争不仅看文凭、证书,更重实际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要靠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培养的。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充分利用空余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寒暑假就是我们提高这些能力的好时机,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去进一步接触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我们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第三场讲座讲到关于银行应聘的问题,像我们这些整天待在学校里的`学生来说我们对外面的竞争并不了解,所以在大学里我们要努力打好基础。尽管现在才大二但也要开始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我总结出三点:一方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大二开始我们要开始接触与专业有关的东西,我们要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了,因为只有有了好的基础也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是能力的拓展,假期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多做一些社会实践,融入大社会,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沟通,实际操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最后就是人际交往,进入社会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各种不同领域的人,要生活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们交流。我们在校大学生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努力提升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9.《领导示范课专题讲座》聆听有感 篇九

沐着金秋十月的清凉,《中年级语文“四环一线”式生本高效堂模式讲座及示范研讨会》在我校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

主讲人庄丽红校长素面单衣,银铃般动听的女中音娓娓讲述,一只红外线笔娴熟的操作,我认真笔记、用心聆听。这次业务讲座真让我受益匪浅……

使我真正弄清了,何为“四环一线”生本高效堂教学模式。学交导测这四个环节,都可以相应生成评价结果。引领新教师系统地了解“四环一线”式生本高效模式优势所在及实施要点,先学后教——学;生生互交——交;重难点拨——导;当堂检测——测;成果汇报——评。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以“培养学习素养三维图”形式展现学习的。基于“四环一线”式生本高效堂模式,分析式阅读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学改革的四个突破口。提出中年级语文“四环一线”式生本高效堂模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思路清晰……

最为新颖的是语文教学中必设学习卡,分设生字卡、预学指导卡、交流提示卡、预学交流卡、小组合作卡、检测单……这让我眼前一亮,这样的方式一定会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各方面能力。使我最感兴趣的是图说语文:说“反刍”:“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厚积而薄发。大量积累积淀于前,点滴模仿反刍于后。”多么经典的论述,我一定要培养学生这种厚积薄发的精神。

时间在分秒流逝,庄校的讲解依然继续,“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使堂减负增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广泛阅读,发展智力培养特长,为终身发展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这让我激动不已,庄校镜片后那双深邃的大眼睛,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她精辟的阐述印在了我的脑海。我想,语文教学一定会日趋高效,有这样脱颖而出的教学新理念作指导,我们的语文堂教学一定会更加高效……

上一篇:校党委 关于召开三峡大学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请示下一篇:青春至美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