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教育论文(精选8篇)
1.生命意识教育论文 篇一
第三章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领悟,它源于对生命有限性及其价值的深刻体认。
是无休止的好奇心?不知前路的漫漫旅途?层出不穷的意外惊喜?独自面对风浪时的英勇无畏?与美丽的时时约会?是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失落?凌空的自由翱翔?为了衣食而勤劳奋斗?投入家庭温暖的怀抱?冬季里盼望春天?夏日里回忆寒冷?轻快的跳跃奔跑?是甜蜜的相依相偎?你心中的生命是什么? 生命的长度?------宇宙年龄约有多大?约137亿年
地球的年龄约有多大?约46亿年
人类历史约有多久? 约300万年
人的寿命约有多长?约 80
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 生命的结构
人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物性、心理性(精神)和社会性。生命的特点(1)生命的不可逆性
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迄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养老还童也决非现实。(2)生命的不可再性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真理。(3)生命的不可互换性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第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给人只有一次,生命没有彩排
认识生命,感恩回报
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马家爵)……
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市杨浦区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面对这些如此轻视生命的同龄人,你想说什么?
08年北京残奥会上,9月12日,在男子三级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13米71的成绩夺冠,9月15日上午,他又以6米61的成绩成功卫冕跳远冠军。李端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
生命的真谛是人格尊严;生命教育的真谛是唤起同情、培育仁性。一个懂得保护生命、尊重他人生或死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才有可能人性向善,社会才有可能多添一份和谐。所以,生命教育,就先从尊重生命开始吧。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
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曾子所作
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 即保全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氏春秋·重己》)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所以,“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思想来源。
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讨论: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你认为“个性”和自我意识是一回事儿吗?
文学先是强烈地呼吁社会对个性的尊重,从而发展到对人的心里世界的关注,然后再发展到生命意识的生成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1、悲剧意识---悲悯情怀
宦游之悲
(《世说新语》、《乌夜啼》、《八声甘州》)
2、超越意识-独立真率
旷达超然
(《世说新语》、《定**》)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3、情爱意识
(《凤凰台上忆吹箫》)
4、自由意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特立独行的猪》)
讨论: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2、你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吗?
车祸仅仅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一个方面。有时候,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导致近7万人死亡,1万7千余人失踪。
日常生活中,疾病也是人类的重大杀手。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脑溢血等)、传染病(甲流、非典型性肺炎等)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每个人都应该快乐的生活。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 出于《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 难兄难弟、拾人牙慧、望梅止渴、绝妙好辞、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往情深、一见钟情、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咄咄怪事、登峰造极、鹤立鸡群、东山再起、应接不暇、楚囚相对、东床快婿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一群可爱的人,一些有趣的事
• 《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讲了一群什么样的人?说了一些什么样的事? • 鲁迅称《世说新语》 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撰。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
鲁迅的“志人小说”概念更为准确、科学。“人”是《世说新语》的审视对象。全书涉及人物达1500余人。《世说新语》的着眼点在对人物言行的审视上。具有突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志人特质。总体上描绘魏晋时期士族社会精神风貌。
是“魏晋风度(风流)”的集中体现、是一部“名士教科书”。
所谓“魏晋风度”,是门阀士族知识分子所崇尚、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它唱的是追求个人自由、高扬精神自由意志,行的是吃药、喝酒、清谈等精神深度的怪异。这种不同于传统、不同于流俗、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一、讲究仪容仪表,举止风度不凡
• 美仪容是魏晋时代士人普遍的追求,《仪容》专记士人的容貌、仪表和举止风度。
• 《容止》2:“傅粉何郎”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人物品藻”之美学 品藻,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
1、“清”的审美精神
•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赏誉》)
•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 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凝定。•
2、关注仪容之美
《容止》7:“群妪齐乱唾之,委顿而返。”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 史上最美的看杀事件《容止》19:“看杀卫玠” “观者如堵墙” •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3、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
•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夙惠》)
•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像这样可以自由穿梭在云中的白鹤,不是捕捉燕雀的网所能捉住的.)•
王戎说:“ 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 •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仪容之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在的智慧、才华 和精神气质。•
二、服药之风
• 何晏“首获神效”的“神明开朗”
• 特殊功效:生活的享受、美容。附加价值:身份的符号性象征。• “冷服”和“散步”“宽衣博带”喜穿旧衣 扪虱而谈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
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不明就里者往往认为魏晋名士的穿着很飘逸,称其为魏晋风度。殊不知,晋人着轻裘、缓带、宽衣,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服食了五石散。服五石散是魏晋上流社会的流行风俗,不过当时的名士服用此药是有极大的代价的,一不小心,它就会要人命的。“„„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三、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
• 酒和诗联系:创作的触媒、高雅游戏的道具。
• 精神上追求超越,肉体上放浪形骸。喝酒理由千千万,戒酒理由却没有一个!• 《任诞》12:阮咸的“人猪共饮”。
• 《任诞》24:王导劝孔群节制饮酒。一次,丞相王导劝他说,你这人为什么老是这样贪恋喝酒呢?你不去看看酒家盖酒坛的布,未经多久就糜烂了,可见酒这东西对于人体的损害,也同样厉害。孔群认为他老人家讲得没有道理,辩护说,假使将肉放在那里,不要几天就腐败了;但倘若将肉糟在酒里,那样才能历久不坏。可知酒对人只有保健的功效。• 《任诞》28:周伯仁的“三日仆射” •
周是一名大酒徒,在西晋时就有酒名,南渡后,在东晋政权建立之初,他任尚书左仆射,终日饮酒,常常醉酒三日不醉,世称“三日仆射”。•
四、清谈之风
• “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唐翼明《魏晋清谈》 • 清谈的内容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 “言家口实”:(1)本末有无之辨,(2)才性四本之论,(3)自然名教之辨,•(4)言意之辨,(5)圣人有情无情之辨,(6)名家伦理之学,(7)声无哀乐论 •(8)形神之辨(9)养生论(10)佛经佛理 清谈的程式:主客之分 • 清谈的道具:麈zhǔ尾(王导)•
五、汰侈之风
• 何曾“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石崇和王恺斗富。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于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王济“以人乳饮豚”、“金沟”。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以手擎饮食。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必,便去。
• 朝廷上下的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终成不可遏止之势,石崇也终因此罹祸身亡。王君夫用麦芽糖和饭来擦锅,石季伦用蜡烛当柴火做饭。王君夫用紫丝布做步障,衬上绿缕里子,长达四十里;石季伦则用锦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步障来和他抗衡。石季伦用花椒来刷墙,王君夫则用赤石脂来刷墙。
六、艺术之风 • 纯审美的“艺术”从“方术”中独立出来。• 顾恺之的“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顾恺之三绝
•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七、隐逸之风
• 汉末“隐居以求其志”。东晋的隐逸之风与安贫乐道无关,和全身保命无关,而是趋之若鹜的时尚。那些人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於竹林,号为七贤。” 《三国志·魏志·嵇康传》
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曹操《蒿里行》 •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魏晋:人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的时期。•
《晋书·阮籍传》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 • 在汉末大**、大杀戮的血腥历史进程中,旧有的社会体系土崩瓦解,旧有的价值体系、人生信仰也摇摇欲坠,苦难的人生环境却恰恰成为了“人的觉醒”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死亡、颓败、毁灭等等令人恐惧战栗的力量面前,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人在宇宙的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对人应该怎样的活着的思考,催生出了全新的人生观念,塑造着全新的人生形象。•
(一)“任诞”:任达放诞。• 暂住种竹:“何可一日无此君。”
• 入门赏竹:“乃留住,尽欢而去。”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小结:真实的活出自我。•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念起戴逵。当时戴逵在浙江嵊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人生在世,自由在心。
二、恣情越礼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释弘论》(《嵇康集》卷六)中的一个著名论点。魏晋名士崇尚老庄自然哲学,主张超越虚伪的礼教而任其自然。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不拘礼法,内心纯朴。•
(三)纵酒 《容止》13:“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任诞》6:“脱衣裸形在屋中”。《任诞》3:妻子“捐酒毁器”,刘伶“通过戒酒喝酒”。“无为之化”的对策,“无用”的散木。小结:“大人先生”的宇宙观。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任建威参军期间,有一次刘伶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官邸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几个客人来访,他也不赶紧把衣服穿上,还继续光着身子喝。客人见他如此不雅,就讥笑他。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裤裆里来了,谁让你们钻进来的?” 我即为我,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魏晋风度的特色
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性命的毁灭,使魏晋士人的人生慨叹夹杂着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无论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或者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由于藏存着人生的忧恐、惊惧,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得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
这些看似怪诞的行为,其实正是对生命的极度重视和珍爱。视看还有哪个时代的诗人有魏晋诗人这样荒诞而率真的行为?魏晋诗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和体验都是深刻、独特的。正由于他们独特的生命意识,才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度,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魏晋以后的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止过,但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没有魏晋时期这样引人注目,也再没有出现过象魏晋诗人这样超脱、狂放的诗人群了。• 魏晋风度于当代的启示
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但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如果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魏晋风度的追求精神,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代中国处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再加以官本位的体制,使人们蔑视精神的价值,陷于权势与金钱的压迫下而难以自拔。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但今天却很少看到。• 魏晋风度的一点反思
我们在精神趣味与生活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上,还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向上向善之中,我们的人生得到充实,我们的心理得到舒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得到提升。
梁启超在上世纪的20年代指出:“爱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与生活》)这些话对于我们一代人生是多么富有启发意味呵,我们应当经常想想。
• 玄学人生的渗透 理想人格:
• 无——超脱(自然、率真)——雅量、栖逸、任延、简傲(赏誉、言语、)• 有——执着(热爱生命)——伤逝(拥抱生活)• 问题探讨
1、讨论“魏晋风度”背后是什么样的生命观?
2、魏晋名士中你喜欢谁?说一下理由。
• • • • •
• 王小波
一、生平简介
• 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商管理,84年至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 1992年起,辞去公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
• 王小波生前,先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著作8本,其代表作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的大陆作家,他与人合作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二、创作
• 王小波的小说叙事总是呈现出自由不羁、充满即兴意味的格调,机智而不做作,感性但不沉溺。王小波散文的特色:
• 1.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 2.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三、文本分析
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 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 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王小波杂文的特色就是以故事的讲述展开讽喻性的比附, 把复杂的说理赋予到有趣的“ 故事”之中,本文就是这一典范。
自由:王小波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文革为背景。文革在王小波的笔下,往往是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政治上的钳制,人的精神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形成了普遍性的孤独、封闭、愚昧,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极端世界中,对环境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反而造就了更加动人的力量。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这不仅是文革特有的状态,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常态。因此,虽然作者叙写的只是一个不满被压制的状态的特立独行的猪,但是我们却可藉由之体味到自由的可贵,从而对自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价值给予认同。•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为傲然于世的“英雄”。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 “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 “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最终它义无反顾地逃出了这种被设置的生活,成了一只野猪。
• 王小波用特立独行为我们刻画了一只“不像猪”的猪,猪应该有猪样,肥胖、慵懒、愚蠢,这是人类为其设置的生长方式,只遵守这种生活方式的猪才是正常的猪,而这位被王小波尊为“猪兄” 的猪,却从形貌到行为完全违背了固有的方式,它的“潇洒”正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 是生命本真形态, 是崇尚个性、体验独立、尊重主体的精神境界。•
四、讨论
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表达了什么主题? •
2、说一下你对“自由”的理解。
主题分析: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 有一种力量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浑然不觉。要敢于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 在崇尚设置人生自由的时代背景下,要突破整齐划一的粗暴设置。
• 形象分析
• 猪的一般形象分析: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王小波笔下之猪:不同于流俗、不囿于成规的“反潮流”者,• 敢于狂奔,终于长出獠牙。潇洒,冷静,警惕。
•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作品特色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调侃是其突出的特色。行文跳荡活泼,毫不枯燥,批判犀利
• 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结合个人经验:
• 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事。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洗礼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主体与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行文却是跳踉活泼,批判犀利,一针见血对人群的热切
• 的关爱,人文关照。• 语言风格——深沉的幽默 • 以滑稽突出深刻,严肃主题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加之反讽的修辞手法,运用口语,平实晓畅。特别是他深沉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观卓别林喜剧,有时是要准备一块揩泪的手帕的:鲁迅先生的幽默,亦时时刺得读者心灵深处隐隐作痛。
• ……大师的幽默,常常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思想脉络
• 自由主义的立场/智慧的人生/参差多态的生活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相关评论
• “你必需按所想去生活,否则你只能按生活去想。” ——庞晓林:《王小波的“生活禅”》(《博览群书》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可以与《动物庄园》并称为最好的以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他的真正意图是呼唤自由、蔑视那些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以及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佚名:《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
• 王小波的文字充满了幽默的调侃,有些犀利得近于尖刻。结合课文的学习,体会王小波的写作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 要点提示:
•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么?答: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
答:自由价值要义,实现起来,问题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
•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答: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之间。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已。其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在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热切的剖析和关爱。王小波的尖刻并不只针对社会,其中也有对自我的深切剖析,因此,在尖锐的批判中又包含着一种宽容的态度。
李清照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其特有的纤细、敏感、细腻的女性心理在其诗词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作品无处不充满着崇高的情爱意识、时间意识、爱国意识和一生颠簸不幸的人生经验,这些构成了她的生命意识。
一、爱的乐章--李清照诗词中的情爱意识
中国传统伦理存在着窒息人性的价值导向,把一切正常的生活欲望看成罪恶,对女性有更多灭绝人性的桎梏,驯良的女性都在三纲五常的禁锢中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心中的青春激情扼杀掉。而李清照却敢用自己的诗笔抒写心灵痛苦,倾吐对爱情的热烈欲望,把情感剖析给世人看。易安词的成就,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和推崇,易安词中大多为表现心态的词作,处处着眼于表现词人特定时代、女性特有的心理特质,着眼于塑造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使其词成为她一生心路历程的完整历史。唯其如此,凡读了易安词的人,都难免被清照的真情和深挚所打动。
李清照是一位超凡的女性,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见识,更有极其深刻而敏锐的人生体验。不管是她远离尘俗,无月无虑的闺阁生活,还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其词都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不懈的人生追求,这同样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李清照早期的词多反映悠闲闺阁生活,情调清新明朗,富有饱满的生活热情。例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中,以回首竞渡、误入藕花深处,惊飞一滩鸥鹭等跳动性景色与富有音乐感的明快节奏,勾画出一位天真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我们从风雅潇洒、随情自适的盎然情趣中,仿佛体验了词人年轻的、生气勃勃的心境。而《点绛唇》则表现了词人少女时代真挚、清纯的思想感情,她将自己活泼、顽皮而又娇羞的少女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而笔端流露着对自己的自我欣赏。
新婚后的清照也写了不少情调明快、表现生活色彩的词作。如《怨王孙》词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对生活充溢着切切眷恋,“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词人对暮秋的湖光山色流露出极大的喜悦而迟迟不肯离去。她把这种依依不舍之情,自然地注入于鸥鹭的身上,使欧鹭也动了幽情,似乎在怪怨人之无情,如此美景不细加欣赏反而急于离去。这种新颖独特的痴情专注进一步表现了对生命充满深刻眷恋的女词人鲜明的情爱意识。
即便在国亡家破、漂泊不定的晚年,清照依旧全心感受生活,拥抱生活。其笔下仍有美丽景致:“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永遇乐》),“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怨王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比之早期的词的清丽平实,更添一份雄奇的气韵。当然对爱情的专注和真挚,是易安词最优秀的部分,也是她全部心血的凝聚,充满了女性的忧怨与灵气。
李清照、赵明诚的夫妇之爱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少有的例外,他们志趣相投,互敬互爱,带近代爱情色彩。作为古代知识女性的清照对赵明诚的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是任何男性词人所不能及的。反映到词作中,就表现为对夫妇之爱的深情歌唱、倾诉和积极给予。词人这种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超前”意识,是她高度体认自我、肯定自我的表现。新婚的清照沉浸在爱的幸福与甜蜜之中。《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活脱脱一位妩媚娇憨、聪颖多情的少妇形象,怎能不叫我们读出他们融洽和谐的美满生活。
不久,丈夫要远去求学、任职,这种暂时的小别仍给痴情的清照带来了哀愁。“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倚遍栏杆”、“望断归来路”(《点绛唇》)极尽描绘自己的相思之苦和寂寞怀人之情态。读她的闺情词,感觉不是一般男欢女爱的恋曲,而是词人内心若有所思、若有所求、若有所失极复杂的心态。
《醉花阴》中饱受相思之苦的词人自我形象更是一次次令人感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难怪几百年来,众多的读者,特别是女性都醉心于清照这种刻骨的相思之情而坚守真爱,“衣带渐宽终不悔”。易安词中无论是“终日凝眸”的痴情,“人比黄花瘦”的伤怀,“生怕离怀别苦”的凄情,“万千心事难寄”的怅然,“独抱浓愁无好梦”的孤寂,都表达出词人对爱情执着追求而不得的一种孤寂、失落心态。总之,她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一往情深的语言,把自己埋藏在内心的情感,朴质自然、坦率真诚地表露了出来。李清照深于情,专于情,勇于表露爱情,强烈地要求着爱情,在这种深沉、持久的坚贞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略到这位古代才女丰厚而凝重的情爱意识,也感受到了清照那一颗质地纯洁、晶莹温润、似石似玉的爱心。
二、光阴的痕迹--李清照的时间意识
伴随着相思之作,李清照前期的词也不乏惜春悲秋的关于时间流失题材,如《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词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有细入毫芒的体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比怜惜的美好感情。对这首小令,“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可见其影响之大。首起淡笔带出“昨夜”,令人联想到词人当时的情态。风雨之夕,她必有一番心事,以至借酒消愁,到天亮时仍“残酒”未消。那么,她醒后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作者通过主和仆间的一问一答,巧妙地暗示出女主人公所关心的是风雨后的海棠花。“试问”一句,显出女主人特有的认真、细心和关切,一种恋花惜春、惴惴不安的情态跃然纸上。“却道”句则活画出侍女漫不经心、天真无邪的神态。两相映衬,把素养、心境各异的主仆两人形象展现无余。末两句是女主人对待侍女的回答的反应。叠用“知否”,是加强语气、表示急促和肯定,对侍女的漫不经心略带责备。一个“肥”,把经过几番春雨滋润过的绿叶肥硕、色泽鲜明的形态凸现了出来;而一个“瘦”字,又十分传神地画出了春花几经风雨后日见萎缩和零落的容貌。女词人的心态也就在这一肥一瘦的对比中隐隐约约地透露了山来。那海棠的命运,不正与人生青春易逝、红颜难驻的伤感,有着某种极为相似相通的地方吗?
三、磨难的力量--李清照诗词中的爱国意识
李清照横跨北宋南宋两个朝代,面对政治上的险恶风浪和国家危亡之秋,李清照一扫闺阁之气,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而身为一个亡国之人,在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清照是以哀婉的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悲愤的痛和难斩的愁的,不管是《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还是《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局。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都能够明显地看出晚年的李清照之作品重点已经不放在别离之苦,而着重在国家的兴亡以及民族的命运身上,词的境界更加开阔,情感也更苍凉浓郁了。
同时李清照后期写的词,除抒发个人身世之悲外,也寄寓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表现了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蝶恋花》的上阕:“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在这里,长安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通过梦长安,表现了词人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而李清照的诗,更是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表现。
《乌江》短短二十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本来,李清照的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而她的这首绝句,则是洗净了儿女之气的慷慨之音,是以诗的形式以古喻今、发抒悲愤的政治时事评论。威震一时的楚霸王的功过得失姑置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作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李清照在诗歌中,锋芒毕露,壮怀激烈,慷慨陈词,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生命意识教育论文 篇二
近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 我参加了几个活动, 一是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二是宁波江北区组织的慈孝节活动。从中我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今天存在一种现象, 即“两极缺失的卓越”。刘易斯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 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 读后深受震撼。但是, 同时我发现了另外一极的缺失, 那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所谓“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 是指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中, 尤其是在学生中, 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都不断出现一些极端生命现象,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教育是希望人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要求受教育者不断追求卓越。但是除了发生着没有灵魂的卓越以外, 我们还发现有些人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活到卓越, 其生命就过早地凋谢了, 这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
我们看到了当前大学中的三种极端生命现象:第一类是英年早逝。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在三四十岁、正当年的时候, 由于工作、由于学业等等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英年早逝, 人数不多, 影响很大, 沉痛之余, 我们需要反思。第二类是大学生杀人, 从当年某大学的马某某开始, 时有出现, 有的杀了自己的同窗, 还有的杀向了自己的母亲。此类事件全世界都非常震撼。第三类是极端生命现象, 即一些学生和教师无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走向了自杀的道路。尽管统计表明今天的大学生自杀比例大大低于社会同类情况, 但大学生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此类事情的冲击力很大, 传播面很广, 社会的关注度很高。所以, 我认为, 没有灵魂的卓越是可怕的, 但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恐怕是更可怕的, 那就是连我们想进行教育挽救, 或者是进行卓越的塑造都失去了对象。这就需要大家来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于是, 我想在今天这样重要的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 以引起足够关注和探讨。
二、素质教育与人格塑造
在我看来生命意识是最基础的, 人生境界是崇高的, 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区间, 那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如何在强化生命意识和提升人生境界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使命。
什么是素质教育或者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对这个问题国内外一直有很多争论, 今天中国的不同高校也是在不同的含义下开展素质教育的。我非常赞成远清会长讲的, 不一定要过分纠结于学理性的辨析, 因为, 对这一概念大家其实都是能够有所意会的, 知道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什么, 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好。
在我看来, 这里很重要的就是要把素质或文化素质与人的生命理解结合起来, 与人性塑造结合起来。我认为, 所谓素质就是人之为人的这样一些规定性。远清会长也讲到, 所谓素质的核心就是文化;而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文化就是人化, 就是化人, 一方面让整个外部世界都变成人的理想性世界, 让人的理想外化、现实化, 对象化;另一方面, 又在这样的世界中熏陶人、改造人、塑造人, 让每个人成为文化人。文化就是使人区别于非人的东西。所以我说, 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素质,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 从现象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是指人的活动区别于非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征。比如说人和动物都要吃饭, 人就把吃饭变成了美食, 我们去欣赏它;人和动物可能都要御寒, 人就有了服装、有了美居、有了美术、美声、美景, 等等。
第二, 从本质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就是使人的生命获得超越性品格的东西, 它的核心就是理想、价值、信念等等, 这些东西使人的生命超越于非人, 而且使人分出了若干层次。这些东西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最需要赢得的东西。我们看到一些人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就是生命理想的破灭。当一个人他没有
*本文系作者在2011年11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素质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修改而成;系
了理想之后, 他觉得生命没有价值, 活着不如不活, 活着带来了很多痛苦。一个人能够冷静地去处理掉自己的生命, 他一定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曾经研究过一些案例, 亲手处理过一些让我们感到非常伤感的事件, 仔细研读他们的生命轨迹, 我们发现其实核心问题是生命理想的淡化以致破灭。
第三, 从活动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是指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行动, 有非常鲜明的目的性、过程性、秩序性等。文化素养在生活中转化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在特定的场景中按照特定的角色规定来恰当地行动, 叫做有素养。人有没有文化教养, 要看在一定的场景中能否得体地说话、做事。尤其是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 是如何表现的, 是否能够文明得体、遵守公德。
第四,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传承、教化、凝聚与认同, 要使人服从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个人何以成为一个中国人, 何以成为一个美国人, 这里的差异就在于他们之间不同的文化认同。远清会长也谈了文化要靠积淀, 积淀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 内化成为稳定的素养, 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所以, 我觉得文化素养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层的东西, 但又是非常显性的东西, 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 或者是看不见摸不着, 或者是看不见却摸得着, 或者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文化素质是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经常对同学说要把卓越变成一种习惯。
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一直在开展“公德长征”, 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养成好的行为方式。大家知道, 当一个人的角色意识很清晰的时候, 他就会知道该怎么去行动。当你作为学生的时候, 一般都知道要尊敬老师;当你作为一个老师的时候, 一般都知道爱你的学生;当你作为一个家长, 你就会爱自己的孩子, 等等。但是当你走出了家庭, 走出了教室, 走出了宿舍, 走进了校园, 走到马路上, 走进了图书馆, 走进了食堂, 走进了公共场所,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的时候, 你还能不能够以一个文化人的方式来行为, 这是很考验人的。我们的“公德长征”每年面向新生举行, 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在公共场所增强公共意识、遵守社会公德, 成为合格公民。
三、深化素质教育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有十六七年了, 如何拓展与深化?这需要从各方面给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入地研究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 深化我们的思想和理论认识。从我个人的实践中感觉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和突出。
第一个问题, 人性的善恶假设, 对于我们讲文化素质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大家知道东西方文明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西方文化从历史上来讲主张人是恶的, 人带着原罪来到世间, 人只要有机会就会犯罪, 因此他们要有一个严格的契约社会来约束人。他们不承认思想罪, 在乎的是行为罪。不管你有再多的坏念头、坏思想, 只要没有变成坏行为, 你仍然是一个好人。于是他们就用一个严格的社会体系, 包括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来约束人, 让你不能够把邪念变成现实, 让你继续以一种好的行为活动于、生存于世界。而我们东方通常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但在社会生活中会变恶、会产生邪恶, 于是认为邪恶是由于受到后天的环境的影响, 为此而强调人们的自省、自律。
那么, 我们的教育要塑造人性, 到底应当从善出发还是从恶出发?对人性的塑造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认为, 人之初应当是无所谓性善与性恶的, 他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但正因为人作为一个自然物而生存, 他就有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 他就要衣食住行, 要饮食男女, 他就天然要有一种获得外部物质资源的欲求, 这种欲求如果能够加以科学的引导, 就变成一种合理的欲求。但如果这种欲求不能很好地引导, 不能合理地约束, 它就可能变成一种恶的欲求, 它就变成一种贪财贪婪贪色贪欲。在这样的意义上, 人的善恶美丑、素质教育, 是从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第一刻就开始了, 贯穿在人作为人而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所以我们认为, 素质教育绝不应当仅仅从大学抓起, 而应当从娃娃抓起, 甚至就从孩子们出生时就开始。孩子们认同的第一个笑脸, 是对他们的美好与善行的鼓励;记得的第一次挨打, 是对他们的不规行为的惩戒与预防, 所有这一切最初的教育都能让他们受用终生。我记得很多专家曾经说过,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个基本的教育, 是一个原初的教育, 是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第一刻就应当开始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过程, 尤其是在孩子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的最初环节。
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个体人的成长过程, 发现他们与人类的原始发生有一种重演律, 每个人都要重演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中间的很多关键性的环节, 而最初的知荣与知辱就成为他最初的行为规范。如, 孩子们看到妈妈对他的行为给出笑脸, 他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继续做的, 不断地强化。如果看到一个行为令他的妈妈拉下了脸, 还要打他, 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再做了, 这就形成了最初的行为规范, 懂得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行动, 这就是文化。所以我们认为人性假设很重要。如果我们主张人性中性说, 那么我们后天的一言一行, 每一个教化都决定了人的后天行为。当学生来到大学, 很多行为规范已经形成了, 要再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素质教育就非常困难了。有学者曾经描述过这样的教育错位:幼儿园的时候急着教小学的课, 小学的时候急着教中学的课, 中学的时候急着教大学的课, 等到大学的时候发现还要回过头去教幼儿园的课, 要教大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ABC, 教他们学说话、学做人, 等等。这是教育的严重错位。
第二个问题, 人的优秀素质到底是教出来的, 还是学出来的, 抑或练出来的?我们过去相信是教出来的, 我们相信教育的引导作用, 尤其是环境对于人的塑造作用。但是人的生命的最大特点是自我设计、自我支配、自我调控。每一个人当他有了一点意识之后, 他就不断地进行自我意识, 他就在进行着各种探险。哲学发生的前提就是惊奇, 当人带着惊奇面向世界时, 他会有各种各样的要去探险的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外在行为的约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他的自我学习与教育无疑更重要。而且人的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在进行自我追问, 从小到大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水平,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们仍然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追问。所以我觉得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三个问题是, 大学生如何才能从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化为一个主动的自我教育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全员育人”, 这是对的, 但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叫“全员自育”。这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曾经提出的一个学生工作理念。我们强调把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 并尤其强调后者。引发我提出这个理念是源于这样一种追问, 我们对所有的大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 为什么会在并在不同的学生那里产生非常不同的效果?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体系里有的学生成功了, 有的学生就失败了, 有的学生甚至早早地就离开了大学。有的因为考试作弊, 因为成绩挂科, 因为身心疾病, 等等, 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而卓越的人群则有可能取得极好的成就, 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其实, 这里的关键是他们自己如何实现转化, 而我们的全部的教育体系与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就在于是否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化。
我每年给进校的全体新生在军训期间做一次新生开学报告, 我会告诉他们,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多优秀, 他们是以多高的分数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很多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在省重点线的50-100分以上, 每年学校在湖北省招3000左右新生, 这3000新生的分数都排在湖北省50多万考生中的前6000名之列。我会告诉他们,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 要有足够的自信。但我马上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 从现在开始, 就从我报告的这个时刻开始, 你们过去的一切成就、荣誉、优势都归零了, 现在大家在同样的起点上了, 要开始一场新的长征。所有的同学进入到大学, 都相当于要在零起点上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这里成功的关键是尽快实现转化, 即要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者, 不要指望着学校能够包揽一切, 学校只是为你们创造条件。你们的全部成败在于自己能否实现自我的转化, 而且谁转化得快, 谁就成功。因为很快在班级会建立一定的成绩体系、活动体系、社会职务体系,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体系一般保持四年, 直到毕业。考入到研究生, 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所以我说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转化, 这是我们素质教育重要的使命。
第四个问题是, 教师如何才能由教员转化为教练。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很多人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或者比较当然地给自己规定了演讲者的角色。教师们自己备好了课, 到了课堂上一通宣讲, 讲完了走人, 与学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与互动。一堂课的效果到底如何, 没有人去想, 或者当然地就是看自己是否演讲得顺利流畅。其实我觉得素质教育要的不是演讲型的教师, 需要的是教练似的教师。教练的成功与否在于运动员能否出成绩。演讲型的教师往往是一种独白似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欣赏, 而教练型的教师最重要的作用要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 让学生去表演、去提升和发展自己。所以我说衡量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卓越与否, 关键看他是否具有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转化的能力, 这就是教练的功力。
我在所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课堂上经常就是这样做的。我把学生分为一定的团队, 进行课程讲授和专题研讨时, 要求所有的学生自己做PPT, 自己研读教材, 自己上台演讲, 讲完了我请3个学生来对他们加以评论, 对他们各方面评头品足, 然后再请3个学生来评3个学生的评议, 看他们评得好不好, 我允许同学们对评议进行答辩, 在此基础上再全面加以点评, 讲解重点难点, 帮助大家总结提升。这样每个人都实现角色的多重转化, 研读者、演讲者、审阅者、鉴赏者、批评者, 获得了全面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机会。
要当好教练, 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你既要能够因材施教, 又要能够因才施教, 要从学生出发来设计教育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 要能够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中的困难, 要帮助他们发现和改进自我的缺陷, 要能激励他们更好地追求卓越。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注意教育的对象和教学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 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教师实现这样一种转化。这可以说是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是多种因素有机互动的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很多的要素与价值,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它们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统一和整合起来,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首先, 素质教育应当是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的统一, 以实践性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应当包含着专业教育、知识教育、理论教育等, 但这些专业性、知识性、理论性教育能否发挥作用, 关键在于能否依托于实践, 走进实践, 尤其是大学生的生命与生活实践。因此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实践性教育。有学者曾经说过爱心体验和责任担当是生命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 也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我觉得我们只有帮助同学们在实践基础上学习理论, 才能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这种结合的基础是实践, 是生命实践, 是学习实践, 是教育实践。
第二, 素质教育应当是规范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统一, 以个性化教育为主。我们一般比较习惯于实施规范性教育, 因为这是比较简单易行的, 每个学校都有众多的学生, 用一个体系、一种模式面向所有的学生, 这很容易做。但是为什么效果不一样, 关键就是要有针对性, 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 因为每一个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生命历程, 他的家庭, 他的父母, 他的经济状况, 他的社会状况, 他的爱情, 都决定着他对各种事物的个性化态度。所以, 个性化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但是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建立起来很难,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 以个体为本, 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本, 为此, 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奏效。
第三, 素质教育应当是引导性和自主性教育的统一, 以自主性教育为主。大学生来到大学之所以必要, 就是因为他们仍然需要学习, 而学校则应当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此, 我们配备班级辅导员、学习导师, 我们要有各种形式的引导性活动, 甚至要有很大规模的宏观活动, 我们要给同学们灌输那些他们应当知道和掌握的东西。但是所有这一切都要靠同学们的自主性参与、接受和认同。每个同学都是一个自主的主体, 要自主性地实践, 要有内在的驱动力, 才能有真正的热情。
第四, 素质教育应当是基础性教育与超越性教育的统一, 以基础性教育为主。所谓基础性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这是本质的东西、根本的问题。但是, 我们很多人以为只有学生出了问题才搞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错误的, 是巨大的误解。我近些年在不同的地方积极宣讲生命教育, 为什么呢?我觉得没有对生命的理解, 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基础的。但是这样一种基础性教育如何进入到人的心灵世界, 只有把基础问题解决好, 他才能快乐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才可能有成效地去追求卓越、寻求超越。所以超越性是要以基础性为条件的。
3.语文教学应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篇三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那些充满好奇、生机蓬勃、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只有放飞他们的心灵,才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灵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老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鼓励、一句煽情的话语,都将深入学生的心田,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作文和日记往往是学生宣泄自己真实情感的阵地,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作文中、日记里捕捉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境,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教育。
二、解读文本,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联系,在语文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进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与生命密切相关,如《热爱生命》《再塑生命》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们可以把语文阅读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起来,使学生和作者达到生命的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走进先哲和时贤,通过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阅读能力。
珍爱生命不仅只是让我们的活着,更在于活出人生的精彩,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使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我收集了很多关于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困难,最终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著名作家的资料给学生阅读,学生在惊叹那位引领海伦?凯勒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的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完全被海伦?凯勒这位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盲聋哑弱女子的惊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折服,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已完全感染熏陶了每一个学生。
三、情境体验,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教育,而应该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珍爱自己,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
四、走出校园,扩展生命教育的外延
人不仅生活在社会的人之中,还生活在自然之中、宇宙之中,所以生命教育还可以从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扩展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去。学会尊重差异,敬畏自然、胸怀社会,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4.《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篇四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洪艳艳
摘 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更多地关注自身。《古诗十九首》 以其纯熟
的艺术传达出人们普遍的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称为“五言冠冕”。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产生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年-190年之间。《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最真挚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我想,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原因正在于此吧。
一、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
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清代学者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友,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意,或显言,反复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2]可见,《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1、相思之情,震摄人心。
《古诗十九首》中一半以上的诗篇都是游子,思妇真挚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感的诚挚、热切与悲凉,足以让人震撼。
古诗中的游子不管其仕途顺利与否,都同样深感于**之时天各一涯的沓无音讯,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苦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深感于远离家乡的思家之愁等等。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和妻子的诗,该诗主人公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 1 道,由望故乡远道不见而倍增思念。“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充分表现了爱情不得意的痛苦和无奈,虽然两人“同心”而爱情不移,无奈空间令二人不得相见相依,于是在忧伤之中生命老去了,美丽而令人哀伤。
游子在外漂泊虽然孤苦无依,但他们可以驾车出游,把酒言欢,而思妇只能独守空房,甚至连向外人诉说的机会都没有,因而她们的处境更悲惨。“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中“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久远,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开篇追叙别时情景,一个“生”字尽显离别之痛,继而说路远难会面——“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分别的空间遥不可及,时间不可跨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等中,产生了担忧、疑惧:“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害怕自己的殷切等待换回的是丈夫的无情背叛。清代吴淇在评价“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时说:“妙在‘已晚’上着一‘忽’字。彼衣带之缓曰‘日已’,逐日抚髀,苦处在渐,岁月之晚曰‘忽已’,兜然惊心,苦处在顿。”[3]把别离写得更加可怕和难以忍受。
《冉冉孤生竹》中的女主人公对未婚夫满怀思念,但未婚夫与她相隔甚远,迟迟不来迎娶成亲,她饱受相思的煎熬,向对方发出“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如怨如诉的呼唤。《明月何皎皎》中“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展示女子因思念丈夫,深夜起衣徘徊,对月相思,无以慰藉,最后只能以泪解忧,《孟冬寒气至》中的妻子把丈夫三年前托人捎来的书信贴心深存:“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更”,不但见其忠心,更见其痛苦。
更为可贵的是《古诗十九首》体现的思妇的生命意识在于对传统礼教压制人欲的抗争,对个体生命的渴求。《青青河畔草》中思妇天生丽质,“昔为倡家女”的出身,不安分的举动和打扮,使她在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春景下发出“空床难独守”的呼唤。全诗最末的“守”字,是全篇的诗眼。“难守”,是把贞洁道德放在与真情的冲突中展示生命的力量。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马茂元先生说::“现实生活的刺激,使得诗人突破了因袭已久的传统的社会意识,而把隐藏在内心深处平日认为不可告人的东西毫不顾忌地裸陈出来。”[4]这种“不可告人的东西”,就是从儒教的严密束缚底下解脱出来的一度泯灭了的 人类的真情和自我的生命意识,就是对我情感的重视,对自我生命的歌唱。
2、生命易逝,人生无常。
这些游子漂泊异乡,远离亲人,仕途并不十分得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使他们内心极为复杂和痛苦,尤为深刻地体会到个体生命的匆促、短暂与渺小。《古诗十九首》中几乎每篇都充斥着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体会。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叹生命如白驹过隙;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和“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叹生命无奈地消逝,“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感时光飞逝,漂泊异地,居留无定,前途末卜,就自然产生人生如寄,命运无常的羁旅感受和过客心态。游子境遇的无定,无常、客居、寄托、飘零是其人生状态的真实写照。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也使诗人们更加敏感而忧伤:生命是那样脆弱,又是那样渺小,无从把握,不可捉摸。
《今日良宴会》中“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用所愿,含义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在这个热闹的宴会上,诗人本应该饮酒行乐。但是人生短促,盛筵难再,诗人始终难以摆脱这种生命短暂的困扰,因为他看重的仍然是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
这种感伤从思妇口中说出则表现为对青春易逝,容颜衰老的畏惧意识,对死亡正在无情逼近,人生竟然如此短促的惶恐感。如《行行重行行》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冉冉孤生竹》中“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惠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这些体现个体生命意识的作品,正是汉末社会时代思潮所致。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的“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3、世态炎凉,知音难觅。
诗人们寓居他乡,生命困顿,饱经磨难,渴望得到同情与帮助,然而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心中充满了孤寂与怨恨,《明月皎夜光》中写道“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昔日的同门好友,一朝仕途得意竟全然不顾往日的情谊,抛弃自己就像行人身后遗留的足迹,诗人心中的悲伤与愤慨溢于言表。《去者自己疏》 一诗:“去昔日已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何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诗人走出城门,本想排谴一下思乡的痛苦。结果,放眼望去,只见远处丘坟垒垒,一些古墓已被犁成了平地,枯松也被砍伐,只有那些幸存的白杨在寒风中飒飒作响,给人一种阴冷,可怕的感受。人终究是要死去的,坟墓可谓是人的最后归宿。但是,活着的人不仅很快就会忘却死去了的人,而且连死人的坟墓也不让它久留!这实在是一件令活人和死人都十分痛苦和悲哀的事情。
世态炎凉使得诗人更加感叹知音稀少,怀才不遇。《西北有高楼》的作者被楼上飘下来的歌声所吸引,心有所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他把歌者设想成一个失意之人,自命为歌者的知音和对方同病相怜,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悲哀。
4、追求功名,及时行乐。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长久地处于失意之中,希望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呼声异常强烈,在诗里集中表现为对功名的追求。如在《今日良宴会》一诗里,“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诗人要奔竞仕途,争取捷足先登,抢占显要职位,以摆脱贫贱辛苦的处境。即使在《明月皎夜光》中“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门友”的不满,诗里隐含的依然是那颗为博取功名的炽热的心。东汉末黑暗的社会现实阻塞了广大文人的入仕之路,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借助立德、立功、立言等使自己虽“奄忽随物化”,但仍有“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中涌动的也是强烈的追求功名的情绪。万物皆去故而就新,更何况人呢?只有光荣的名声才是不朽的,所以人间都把它当作珍宝。但是,这种强烈地要求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愿望,在现实面前,无不被击得粉碎,这种想法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们长年漂泊,热衷求仕进官,扬名后世又屡屡碰壁,这些目标都难以实现,于是由精神追求转向物欲满足。
《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此时的文人不再有成仙长生的梦想,同时辛辣嘲讽守财为后代子孙的愚者,对生命的绝望使他们沉溺于美酒的麻醉,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潮在他们心中泛 滥开来。似乎他们的追求堕落了,人生意义退化了,但这种感伤的情调和享乐主义的思潮,正反映当时文士对人生的珍惜和执着。李泽厚就曾指出:“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受、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5]
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古诗十九首》以其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刘勰《文心雕龙》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6]钟嵘《诗品》评“十九首”曰:“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7]
1、回环复沓,反复咏叹。
《行行重行行》从初别追叙起,分别从“道路阻且长”,“相去万余里”,“相去日已远”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角度,回环咏唱,组成低沉回荡的旋律。
2、使用叠字,生动自然。
《迢迢牵牛星》与《青青河畔草》中双叠字均有六句,确切真实,自然生动,有异曲同工之妙,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说:“‘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是人的神情,词性不同,用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
3、虚实交替,相互映衬。
《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凉风率以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闺。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全诗二十句,首八句点明时节,从深秋蝼蛄的悲鸣写起,都是居者听到,感受到的。以已度人,她既担心丈夫无御寒之衣,又怕他远离家乡在外别有新欢,思念至极而入梦。中间六句写梦中之景,充满了欢乐,新婚良辰的重演,携手同游的幸福生活在梦境中一一呈现出来。最后六句写梦醒后的感伤惆怅乃至绝望。诗人的笔触细腻而曲折,刻划的心情迷离恍惚,给诗的形象染上了一层奇丽的梦幻色彩。
4、兴而兼比,余味无穷。
《冉冉孤生行》前六句追忆新婚时夫唱妇随,女子托身于君子,如孤行托根于泰山,兔丝附于女萝,兴而兼比。“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仍是用比,兔丝开花有一定的时间,夫妇相会也应有适当的时间,即青春正盛之时,比喻巧妙。
《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比喻游子思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诗篇通篇比兴,足见作者写作之精妙。
总之,《古诗十九首》以其诚挚热烈的情思,高超精妙的表现手法,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529页
[2]沈德潜《古诗源》
岳麓书社
1998
[3]吴淇《古诗十九首定论》中华书局出版社
1955 第9页
[4]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第52页
[5]李泽厚《美学三书》[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6]刘勰《文心雕龙》[A] 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C] 中华书局
1986 第58页
[7]钟嵘《诗品》 [A],陈延杰
诗品注[C],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第17页
参考文献:曹
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
5.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篇五
你是否见过这样一种现象,偶然翻开石头,下面却生长着幼嫩的小草,它们努力地向石头边缘生长着,这是因为它知道,如果要继续生长,就必须得接受阳光的照射,于是它用尽全力终于让我们看到石头缝有小草长出,使我们感受到它的顽强,这是否在向我们诠释着生命的智慧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呢?
科学巨人钱伟长曾经是一个文科生。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中文和历史考出了两个100分,但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学习如此偏科,但他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这样的成绩,放在今天别说清华,就连普通的高校,也只能望门兴叹。
事情远不至此。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面对侵略者的飞机大炮,钱先生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要转入物理系。但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不同意入学物理考试只有5分的钱伟长转系。但随后因钱伟长执着的等候、说服让吴有训做了有条件的让步:试读一年,如果数理化有一门不到70分,就回文学院。一年后,钱伟长终于考到70分。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试想想,如果不是这一次转系,中国只能多了一个历史学者钱伟长,却少了一代科学大师钱伟长。
这又使人想起鲁迅的弃医从文。
1898年,18岁的鲁迅,离乡背井去寻求人生之路。1902年,他东渡日本,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希望毕业以后回国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但是有一次课堂里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看到一个
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旁边竟站着一群中国人在围观。鲁迅受到极大刺激,由此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改变中国第一要紧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于是鲁迅决定回国弃医从文。后来于1918年5月,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走向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试想想,如果鲁迅不是这一次转变,中国只能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却少了一代文学泰斗。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没有自我意识或意识不够,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缺点,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个得力弟子,苏格拉底在临终前希望他能找一个最优秀的弟子,可这位得力弟子找了半年也没有找到,苏格拉底要告别人世时对他说:“本来你就是最优秀的,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忽略了。”苏格拉底最后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挥和重用自己。”可见这位弟子自我意识不够,体会不到自己就是苏格拉底想要找的人。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我们要培养这种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敢于面对生活。只有拥有自我意识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而不变得世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这一点,他曾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彭泽当县令,不久,郡太守派来一名督邮来督察,这位督邮粗俗而傲
慢,而陶渊明平时藐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又不能不见,于是没穿官服就去见,县吏拦着他要他穿上官服,说要是督邮乘机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下去,于是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索性取出官印,写了一封辞职信,从此,陶渊明就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原本可以衣食无忧,但要丧失人格和气节,这与陶渊明对生活的意识、觉悟不符,于是他选择放弃,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坚守自我。拥有自我意识,使生活自由自在,活得真实,拥有自我意识,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坎坷,身受府刑,精神打击到了极点,但他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那些在逆境中奋发的人,他意识到我不能放弃生命,不能被困难压倒,生活给予我再多的痛苦我也要将其化为动力,展现自我,带着这种意识他坚持创造,最终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更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意义非凡,自我意识不可缺少。
6.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篇六
姓名: 廖晨
学号: 12228135
班级: 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牛与红键牛。没想到,腰腿的疼痛竟成了他生命中永远的回忆。他在最爱动的时候,被困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灾难,又是何等的残酷。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自己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还命运真正开始的人生。他还存着一丝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甘愿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洗、敷、熏、灸”,“最后一回,我的胯部被熏成了烫伤”。然而,无论指明努力,他都难逃厄运的魔爪,当科学的诊断无情的宣布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徒劳的,他拼命捶打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游刃有余的世界,呆在一个他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中去。在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打击之后,人就会丧失思想的能力,他对这“特殊照顾”的回报就是强烈的诅咒,他自卑、伤感,“死”的问题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弹了出来,将他紧紧的抓住。然而,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生命中最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妆淡抹彩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史铁生用这种生命意识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就是史铁生对生命意识思索的开始。
3.探索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史铁生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探索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随着思考上网发展而不断深入、不断变化的。最早思考生之意义当然是从致残后跌入命运的低谷时开始的。这在史铁生精神自传性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中有着详细的描述。作品主人公也是腿有残疾的小伙子,他致残后最受不了的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的痛楚。世人的歧视、偏见像浓雾一样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他遇见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好人,在心底都对伤残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这让倔强自尊的心灵无法忍受,感到活着不如死了好: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这么难,这么苦,这么费劲,这么累,干嘛还一定要活着呢?在这静悄悄的深夜,死去,是一件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的事!他的心灵陷入了深渊,但他终于战胜了死亡的诱惑,走出了心灵的深渊。促使他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他对与生死意义的领悟。他想,死反正是一件早晚必定会到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等你实在熬不下的时候死神自然会来搭救你;但它还没来,说明你还有力气。有力气为何不活下来试试争取欢乐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试白不试,有力不用而让它浪费掉不等于傻瓜吗?在命运的航道上挥起你的双桨吧,这样至少可以在沉重的浆端感到抗争的快乐,比随意受摆布舒服,比闲着忍着多一些骄傲。从抗争中去得些快乐,欢乐不是挺多吗?真的,除去从抗争中得的快乐,活着还有别的事吗?人最终能得到什么呢?只能得到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专门会唉声叹气,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最卖力气,谁就最自由、最骄傲、最多快乐。[2]于是,他找到了自我拯救的道路:活下来同命运作顽强的斗争,在抗争中争得人的尊严、人的骄傲,争取心灵的幸福。这就是那位残疾青年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也是当时的史铁生对生之意义的领悟。战胜了死的诱惑,同时也领悟了生之意义。从渴望死到勇于生,这是史铁生精神上的一次大解放。此后他的作品的调子就再也没有《山顶上的传说》那么沉重、压抑、痛苦,而转向了深沉、宁静和平和。但这只是史铁生精神的初步解放,这次解放使他从自身厄运的阴影中走出来,获得了直面人生的精神力量。随着他对人生思考的深入,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对生之意义有了新的见解,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更大解脱,进入更加恢宏、深远、澄明的境界。这就是他发现了不只是不幸的的自己有自身的局限,而是人人都有自身的局限;不只是自己身处人生困境之中,而是人人都身处各种各样的困境之中。这就是说,局限、困境不是哪个人独有的,而是人类都有的。于是,史铁生由对自身困境的思考转向了对人类共同困境的探讨。一经如思考,史铁生就发现了人的许多与生俱来的根本困境。如,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人生来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人生来就有欲望,人的欲望无穷然而实现欲望的能力却有限,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就产生痛苦,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宇宙无穷无尽,人类不可能穷尽未知,不可能把矛盾认识完,因而就无法彻底根除灾难和痛苦,无法从根本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困境与生俱来、与生俱存,困境永远困扰着人类,给人的生存带来痛苦,那么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困境呢?史铁生认为,困境是上帝,谁也不能把它消除,因而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唯有从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精神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尊严。
生与死对史铁生来说,仿佛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没有人一出生就考虑怕不怕死的问题,可同时又很少有人能在遭遇重大疾病的时候坦然的丝毫不去想或生或死的问题。他用一生的时间对生与死的问题不断地追问和参悟,这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思考本身就很沉重,更何况是关乎生死的话题。可他早已不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变得宽容、坦然,变得心如止水、宠辱不惊,《我与地坛》里也常常透着乐天知命的态度。他跨过了最黑暗最生不如死的那段日子,一切便柳暗花明了。史铁生是顽强的,他深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是抱怨和顾影自怜,而是尽己所能去发挥他的价值,去维护生命的尊严。那些他在轮椅上完成的文字能给人激励,引人思考,说的都是我们每个人必将面对的问题;那些在疼痛中写下的文字,看不出怨怒和愤懑,却带着对命运的冷静思索、传递着宽广深厚的情怀,给我们真实的慰藉和激励。
4.史铁生的生命哲学及其意义
史铁生痛定思痛之后的思想是睿智的、冷静的、理性的、健全的。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振作精神,接受了命运对他的不公,毅然向它发起挑战。正如他说:“上帝给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要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命运谁比我应付的更好了。”史铁生在苦难的生命体验里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这就是—信心和欲望。
他的生命意识即他的生命哲学。他用精辟、冷静、清晰、富有哲理的言语概括了生活的道理和生命的意义:“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3] “信心,既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时可以领受。”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这是史铁生顽强生命力的体现,睿智思想的表达,宁静心灵的告白。这是他对生命和命运解读的结晶,他不仅悟出了生命的意义,更获得了新生,也为我们讲明了生活的道理和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5.结论
时事难料,波诡云谲。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史铁生不仅仅是属于文学的,也远远不只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在这个人们经常感到恐慌和无力的年代,内心强大的史铁生带给了我们许多精神的力量。正如那句颁奖词所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我想,不管我们身体健全与否、心智有多成熟,读《我与地坛》,读史铁生,都会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思,这让我们学着去眺望、去窥视、去似是而非的思考,然后更勇敢地爱身边的人、更从容地活好每一天,等待天荒地老,最后完成生命最华丽的旅程。
6.参考文献:
[1] 《作家》2009年16期
7.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 篇七
一、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但也不能一味强调, 否则会失去语文的本位。毕竟语文课还是要保留语文的味道的, 如过分强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识的认识, 则会喧宾夺主, 所以应该进行有效渗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一些细节上下工夫。例如, 通过对古文名篇诵读的积累, 传承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对教材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名篇,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直至背诵。在积累的过程中,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传承中华文化的生命精神。如《爱莲说》、《陋室铭》这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独特的生命态度:洁身自好, 安贫乐道, 不求名利,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活出了一个人的精气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格的魅力是远远胜过物质的, 一个人要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有自己独特的活法。
此外, 进行生命教育要尊重文本, 尊重学生, 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作品,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例如在讲授《父母的心》这一课, 可以独辟蹊径, 创新教学方式, 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 避开常规程式化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深入到文中去“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实际上, 就是让阅读主体即学生调动起已有的情感经验, 把自身对生命的体验与作品中的生命内涵以及作者的生命历程相互联系起来。当学生体会了“父母的心”后, 教师再引领学生探寻“孩子的心”, 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再经历一次情感的体验, 真正融入作品中。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不仅对文中的父母有了深刻的体会, 联系现实对自己的父母也做到了独到的、新的评价。这种课程模式表面上看似乎是对语文课的“叛逆”, 但恰恰却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惧权威、善于独立思考、追求自由的良好品质, 成为人格健全的新时代公民, 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再如, 学习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阅历, 在了解诗人所处的大环境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诗人之所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感慨的原因。杜甫生活的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时期, 当时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杜甫个人生活异常艰难, 强烈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使他呐喊出老百姓的心声, 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底层老百姓生存状态的, 类似的还有“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等, 生命意识的呐喊熔铸了他高尚的品格, 他由此也达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们的生命意识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远远不够,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活动, 具体形式有:指导学生策划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 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搜集、摘录与热爱生命有关的名句、格言;让学生阅读热爱生命的故事, 书写读书笔记, 并进行交流。语文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解读、剖析文章中的生命意识,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 体会生命的可贵, 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珍惜身边的人、事、物的美好情感。
三、在作文训练中, 提升学生们的生命意识
书本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生命意识, 有了感悟生命的基础, 教师要让学生将感悟外化成文章, 加强写作训练, 提升其生命意识。在作文训练中, 教师设计作文命题时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让学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 享受自己的心路历程。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在作文中的心声, 从学生笔墨间发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 及时安抚学生的心情, 启迪对生命的思考。文章是心灵的反映, 是心灵的具体化, 让学生学会在书写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空洞, 而是孕育着生命的思索。我曾经布置过一次这样的材料作文, 材料一:同情与怜悯的情感会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材料二: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材料三:人在珍爱自我时, 还应珍爱他人的生命, 珍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材料四:我们每天都应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怀着友善、朝气与渴望去生活;材料五: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不要等到失去它时, 才发现它的珍贵。要求理解和体会以上这五则材料, 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同时要求紧密联系材料, 对所有的生命现象进行思考、分析, 审视生活中不同的人对生命的不同认识, 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 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然后成文。作文交上来,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了自己对所有生命的珍重。细细琢磨,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 在自己的脚印旁, 都会有另一双甚至更多的脚印一直陪伴着你。
此外, 写读后感、观后感、日记等, 都可以帮助学生畅谈对生命的思考, 点亮学生对生命、对生活思考的智慧火花。生活中的实例、文学精品、影视焦点等也都可以作为学生探讨生命的话题, 让学生在探讨中反思, 在畅谈中回味, 在点评中进步, 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总之, 初中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涵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动力与目标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为因果的有机体。语文教学需要依靠生命教育实现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也需要依赖语文教学实践来开展。
参考文献
[1]高珺珺.对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28) .
[2]田娟.中学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之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29) .
[3]王春东.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途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7) .
[4]余忠伟.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另一视角[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07 (2) .
8.强化生命意识 篇八
设计理念:
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决定》指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本活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人应该如何善待和尊重大自然的生命,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受到生命平等、热爱生命、不轻视和随意残害动物生命的情感教育。
为了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人类不能轻视和随心所欲地残害动物生命”的道理,教学应积极创设情境,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活学生的思想,把学生当做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热爱生命的教育,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活动目标:
1.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人类不能轻视和随心所欲地残害动物的生命。
2.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3.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联系实际表达自己感悟的能力。
4.激发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的积极情感并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善待生命,逐步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的行为习惯,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小猫咪和小鱼在人的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展现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懂得生命是平等的。
难点:懂得生命是平等的,学会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把生命意识付诸生活之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像和图文资料、爱心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导入
1.听《珍珠鸟》录音并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师(小结):故事里的珍珠鸟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感人至深。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用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我们今天还要听几个这样的感人故事。
2.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我和小猫咪》,再思考: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小猫咪的生命应该和我们一样的平等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伤害到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故事,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受到故事内容的感染,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为理解珍爱自然界的生命做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猫咪,你希望小女孩怎么对待你呢?(补充——交流——推荐)
2.全班交流,相互评价:谁补充的结果最令小猫咪满意。
3.教师小结: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板书:亲近动物 相互信赖)
(设计意图:结合故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正确认识生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小猫咪接近“我”,“我”接近小猫咪,是一种爱的沟通,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进而感悟更深层次的爱——信赖。)
三、角色表演,换位体验
1.学生演《我是一条幸运的小鱼》,体验小鱼对自我生命的在乎。
思考问题:大海妈妈对救小鱼是无能为力了,而那些小鱼对于人们来说实在是太弱小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就是被困在浅水里的一条小鱼,此时此刻你会怎样做?
2.自由汇报。(多种设想:想对过路的人大声喊;很着急,希望奇迹出现;会发挥自己的求生本能等等。)
3.教师小结:小鱼的心里话让我们懂得:每条小鱼都非常在乎自己的生命,都有求生的本能。小鱼是有生命的动物,在小男孩眼里,他扔回大海的不仅是一条小鱼,更是一条生命,扔回一条小鱼就挽救了一条生命!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就是七岁的孩子也懂得这个道理。让我们记住:保护动物,尊重生命!(板书:保护动物 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生命是崇高的话题,也是十分理性的内容,单纯的说教难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平等和可贵,只有把生命回归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表演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并且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小男孩所做的一切,是对小鱼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是对动物的爱,也是珍惜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四、结合实例,拓展升华
1.看录像(“人类残杀动物”、“救助流浪动物”和“人鸥情”),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2.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3.征集“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名言。(写爱心卡——展示)
4.教师小结:“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如果我们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做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国与国之间相互信赖,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板书:生命平等 珍爱他人)
(设计意图:“三生教育”要求珍爱生命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教师只有把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放在这个环节中激发学生思考,通过直观感受视频和问题探究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使学生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受到珍爱生命与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教育并付诸行动。)
五、动手操作,拓展延伸
1.课后作业。
(1)大家身边一定都有自己喜爱和熟悉的动物或植物,请你编一个充满爱心的童话故事,配上图画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2)在家里或者教室里种上一粒种子,可以是豌豆、西瓜籽、花生等,让我们精心地照顾它们,一个月后与同学交流植物的成长过程。
2.课外阅读《我的动物朋友》。
3.后续展示活动。
(1)小组交流展示“作业1”的成果,进行评比,修改后粘贴在班级宣传栏里供大家参观学习。
(2)以班组为单位举办一次“作业2”的展览活动,邀请其他班组的老师和同学来观看。
(设计意图:“三生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而且要付诸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理性认识。设计本环节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后续活动,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
【生命意识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曹操诗歌的生命意识07-24
爱国演讲稿——树立生命安全意识10-07
团员意识教育方案07-19
增强党员意识教育07-31
学生环保意识论文11-18
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12-20
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方案06-09
教育意识形态心得体会09-20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论文10-22
强化船员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