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2024-09-16

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精选5篇)

1.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篇一

【提要】高中语文学科在多个选课学科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而且其所处的地位十分的尴尬。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我们提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点在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等方面。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阐述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提出了有关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培养;方法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促使个体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语文学科的基本、全面、独特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多元性。一方面,启蒙思想、认识社会、接受思想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人类文化来实现。另一方面,精神满足可以通过优雅的文化来实现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语文的核心素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知识的吸收来自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在这个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继续学习和探索所教授的知识,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将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注重语言建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语言知识渗透,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在课堂形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例如,写作训练需要注意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真实地诠释了客观世界,不同的写作风格选择不同的语言来支撑。另外语言能力是语言思维的表达,语言思维同时也承载着语言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三)发展思维

所谓思维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性和合理性的反映。这个过程中自身更依赖于概念和现象来做出自我判断和推理。语言和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掌握和运用语言要依靠大脑的思维,而且语言的使用还能够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应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思维训练中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思维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教育核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语言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情感,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语言美。其次,需要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形象美的能力。另外,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情感美。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有意义美的能力。

(五)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

语文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活动,这是一个文化理解和传承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高度整合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联系,使上世纪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避免因民族情结的改变而导致的非理性极端主义;将民族情感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站在一个高度上,重视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化差异,把握鲜明的文化个性,整合文化的共性。

(六)组织课外活动和丰富文化生活

组织课外活动和丰富文化生活同样也是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语言素养。例如,古诗的提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三、结语

创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关键,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途径上,应相互呼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姜婷 单位:宁夏育才中学

2.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篇二

一、关注儿童身边的数学问题—超市中的混合运算

身边的生活是最好的数学百科情境。教学中我们绞尽脑汁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有时创设得不好还会偏离儿童的现实生活, 显得“假生生”而经不住追问和考验, 殊不知身边的生活就是给儿童的最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超市、操场、社区、游乐园等, 我们的作业能不能把孩子扔到身边这些活生生的“生活”里,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数学问题?

在学习完三年级 (上) “混合运算”单元后, 笔者设计了超市中的混合运算主题作业, 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走进家门口附近的超市购购物、找一找、看一看, 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售货区域认真观察, 收集、记录、整理商品的价格信息, 自己尝试发现和提出这其中与混合运算相关联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最终以文字、图示、表格、算式等多种方式呈现成果, 并写出自己的反思、收获和感受。

学生走进超市用相机、笔、纸等收集记录下商品价格, 在作业本上用剪、贴、画等方式分类整理出这些价格信息, 然后根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刚刚学习过的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 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相关问题, 并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表达对问题的思考、解释和理解。孩子们发现和提出的数学问题丰富多元又不失深刻。

例1:超市大促销时, 优益C 6元一瓶, 买五赠一, 纯牛奶8元一盒, 第2盒半价。笑笑五共有54 元钱, 她买6 瓶优益C还剩多少元?剩下的钱还能买几盒纯牛奶?学生得出的算式如下:54-5×6=54-30=24 (元) ;8+8÷2=8+4=12 (元) ;24÷ (12÷2) =24÷6=4 (盒)

运算教学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重要的、抽象的, 同时又是枯燥的、乏味的。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混合运算, 无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表达、运算顺序合理性的理解对学生来说都是难度不小的挑战。如何把运算内容的学习变“枯燥”为“好玩”, 让孩子们亲近数据信息、亲近问题、亲近运算、培养数感、热爱数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样的主题作业, 学生经历了数学问题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创生的全过程, 同时对整个单元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小括号等各种类型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拓展运用实现了再认识、再理解、再建构。学生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作业, 需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需要收集、记录、整理生活情境中的信息, 然后从这些信息中发现并把数学问题抽离出来, 并通过画图、算式等方式表征和解答这些问题, 这是真正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运算意义本身深层次的理解, 更是在从头到尾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的一种丰富体验。

二、关注数学本身意义的理解—算式变故事

数学其实是生活的数学, 数学是故事的数学, 数学更是意义的数学。每个数学算式或代数式背后都有与其意义相关的现实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算式或代数式在生活中的原型。北师大第四版教材十分重视对数学算式回归生活原型的体现—给算式讲故事。

在学习“混合运算”的过程中, 笔者设计了算式变故事的主题作业, 要求学生给3×6+7、12÷2+6、 (48-24) ÷6、 (6+2) ×4、20-20÷4、36÷ (3+3) 、100-75 + 23、7×9-50 这八个算式 (有想法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写算式) 编故事, 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表达出算式背后故事的意思、算式所解决的问题, 并尝试解答。

学生很喜欢这样有创造性的作业, 每个人都讲述出了合理的故事—算式背后所能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 有一位学生讲了一系列阿拉丁的故事, 非常有创意。

例1:阿拉丁的妈妈每天缝7条裤子可挣7 个第纳尔, 为了多挣些钱, 还要缝6 件上衣, 每件上衣可挣3 个第纳尔, 阿拉丁的妈妈每天挣多少第纳尔?其算式为3×6+7=25 (第纳尔)

例2:一天一个自称阿拉丁叔叔的人来到他家里, 给阿拉丁买了十分华贵的衣服:12 个金币2 条的裤子和1 件价值6 个金币的绸缎上衣, 问阿拉丁穿一套衣服价值多少个金币?可得算式为12÷2+6 = 12 (个)

在学生眼中, 这些算式有了学习者所赋予他们的特定的现实意义, 它们能解决很多问题, 如购物、公交车站上下人、公园租船、会场布置盆花、吃糖、 读书、 年龄、 桶内加水等问题……学生这种对运算抽象意义的感悟是非常难能可贵和了不起的。讲故事看似很简单, 实则是在沟通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寻找生活情境中的例子或原型最终理解算式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在这样有意义、有创造性的作业中, 数学算式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无味的符号、式子, 而是儿童依托自身的知识经验所赋予它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承载着情感的、具有鲜活意义的东西。这是一种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 这样的经历体验能够帮助孩子亲近算式、理解算式, 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关注数学不同思维方式的培养—玩转“铺地砖”

北师大版四 (上) 第三版教材第59页第1 题“铺地砖中的学问 (如下图) ” (第1问) 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这是一道考察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然而, 这道题目又是非常鲜活的教学资源, 认真审视其蕴含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既是对第三单元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 同时又是五年级学习“组合图形面积”问题的前奏。求“铺了多少块地砖”不就是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呢?如果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此问题, 学生就会不满足于一种方法, 思维方式也许会更发散, 在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的同时, 还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多元的数学思维能力。

于是, 笔者设计了“玩转铺地砖”的主题作业, 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尝试思考用多种方法和思路解答本题。尽量详细记录在解决此问题时思考的过程性痕迹, 画图说明, 列式计算, 并附带必要的文字解释, 给所用的方法起个合适的名称。

学生作答效果较好, 大部分学生都用到了5 种及以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数一数, 分割法 (左右分、上下分) —将原图分割成两部分分别计算地砖数再相加, 填补法—将原图右上角填补成一个新的长方形, 再用长方形的地砖数减去右上角小长方形的地砖数, 挪移法—根据图形边长的数据, 在将图形分割后将上半部分挪到剩余图形的右边, 或者将分割后的右半部分挪移到剩余图形的上边等。通过这种方法, 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妙趣。数学题不但不可怕, 反而很好玩。

教材中的习题因其科学性、合理性、开放性, 蕴含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核心本质, 同时传达着编者的意图及思考, 一直以来成为巩固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这些有价值的课后习题资源, 并将这些资源深入挖掘、用实、用活,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加工, 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中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这些有价值的习题资源, 启发学生读懂教材和编者意图, 更多地关注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不同思维方式, 这样就能避免大量的机械性练习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烦扰,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技能、内化数学的思想方法, 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四、关注数学刻画的多元表征方式—丰富的分数

北师大版三 (下)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在数的认识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分数, 而北师大版教材更是在初识阶段就把对分数认识平均分的对象由“个”扩展到“群”, 增加了学生认知和理解上的难度, 因此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是成为这个单元的重中之重。在学习完这个单元后, 为考察学生通过多种表征方式所达成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程度, 笔者设计了丰富的分数主题, 要求学生用课堂35分钟时间自己任意举1~2个分数, 如1/4、3/4等, 并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示出这个分数 (至少3种) , 并尝试表达出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 文字表述、实物、圆形图、长方形图、正方形图、三角形图、数轴、线段图等, 有96% 的学生都用到了三种以上的表征方式, 从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多个图形等都得以呈现。特别是有的学生出现了这样两种思维来表示“3/4”:一个是借助数轴找到“3/4”这个数所对应的点, 一个是借助线段图表示出“3/4”所表达的关系, 实际一个是“量”, 一个是“率”, 三年级学生能够对分数理解到这样的程度实属不易。

在数的领域中, 分数的意义是最丰富的, 同时也是最抽象的, 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借助各种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让分数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无论是面积模型还是集合模型, 学生都要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平均分的对象也由“个”扩展到“群”, 学生在平均分、取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分数。这种对同一个分数的多元表征方式, 对同一整体的不同分法, 从面积模型到集合模型,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旨在丰富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还积累了多角度理解数学的思维活动经验。

五、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好玩的测量

三年级学生对周长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周长概念的建立绝不仅仅是会计算课堂中学习的长 (正) 方形的周长。课堂或教材中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往往是把生活数学化后的静态呈现, 解决生活中大的不规则的实物或图形的周长问题成为学生们认知的难点。尽管课堂中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理解树叶的周长, 初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 如可通过将细铁丝沿树叶边线绕围一圈 (做好标记) , 然后将细铁丝拉直, 细铁丝的长度即是树叶的周长, 或将树叶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做好标记) , 树叶滚过的长度即表示树叶的周长, 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 况且树叶太小了, 有的学生对实际中更大的不规则实物周长的测量存在一定障碍。因此笔者设计了好玩的测量主题作业, 要求大学用2 周时间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周长 (写清研究的是哪条跑道) , 研究活动以组为单位, 分工合作, 测量数据可以共享。每人完成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

学生 (共68名、分17组) 测量情况如下:

(1) 研究操场跑道周长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有15个组在前期设想中讨论出了8种以上不同的测量方法, 如:线绳/米尺直接测量法、脚 (鞋) 测法、步测法、呼啦圈滚动测量法、自行车车轮滚动测量法、手拉手移动测量法、步行速度测量法、排水孔间距测量法、跑道灯测量法等, 实际操作中有13个组用了其中4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其中有37人在报告中体现了多次实验追求结论相对准确等。

(2) 实践报告的撰写情况:经统计, 有62人方案设计得合理、可行, 过程记录清晰, 数据合理可信, 运用数据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报告撰写得翔实完整, 研究的问题明确, 小组分工清晰, 测前小组讨论过程记录详细, 实施过程细致, 过程性数据记录清楚, 能够借助图片、文字、表格、示意图等进行后期的思考、计算、整理得出结论, 反思具体, 收获与感受深刻, 自我评价客观。有学生最多竟写出了15页的实践报告!

完成这个主题作业后, 学生写道:“平时上操我没有注意过操场跑道的周长, 这次实践主题作业让我彻底关注了一下。我们小组互相启发想到了11种方法。我在测量过程中才知道:测一条跑道这件小事原来还有那么多种方法。数学就像一台光谱仪, 思考问题总是有多种角度啊!”还有一个学生的感悟着实让笔者惊讶:“测量不一定非要直接用尺子, 其实身边的许多物体都可以当成‘标准’作为测量工具, 然后去数、算就可以了。”

课堂教学留在学生头脑中的是丰富的周长表象。而学生创造性的研究实践, 给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对概念、对数学深层次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学生度量操场跑道周长的策略是合理的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比较大的且不规则实物的周长时, 能够合作去思考测量方法, 使抽象思维得以扩展, 进一步建立周长概念, 并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度量方法。这种实践性的主题作业对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很有意义的。

3.把握“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 篇三

2015年06月16日 00:00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4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言简意赅、内涵深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严三实”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

践行“三严三实”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现在,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党和人民新要求新期盼不相符合的问题,我们党才能战胜“四大风险”、经受住“四种考验”,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

践行“三严三实”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特质,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导。“三严三实”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要让那些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干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位子。“三严三实”是教育培养干部的重要内容,是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要求,应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干部身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促进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践行“三严三实”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保证,是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关系党的团结统一和肌体健康。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践行“三严三实”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切实保障。“三严三实”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作出了系统精辟的概括,既提振了士气,又指明了方法。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尤其需要以“严”和“实”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努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稳定既是改革的前提,又是发展的保障,只有践行“三严三实”,才能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

把握“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

“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三严”是基础,是根本,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具体来讲,严以修身,就是要对党忠诚,重视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依规则、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三实”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制定的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忠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三严”和“三实”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本真”。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应牢记入党时立下的誓言,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以科学的态度作决策,以求实的精神抓落实,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4.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篇四

课题结题报告

秭归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姜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界定为:品德课的主题活动是指以预设的意义和生成的意义为指导,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改造现实生活为特征,以实现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主题活动设计”就是为了将“活动”赋予“主题意义”的设计,也是从“主题”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寻找恰当活动方式的设计。《小学品德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课题是基于以下三个需要而提出的:

1、品德教学现状的需要。通过听课、调研等活动,我们发现教师重视了教学的预设,但是有些情境教学活动的创设不恰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了课堂的生成有效性不高。我们认真分析了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主题教学情境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以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2)品德教学特点的需要。品德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只有通过设计实施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主题活动,才能真正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3)学生品德发展特点的需要。学生品德的发展离不开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儿童只有通过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才能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激发真情实感,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基于三个需要,我们启动了“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工作。三年来,我们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探索和践行,关注个体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积累。以学生品德发展为中心,以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全面开展了课题研究,提高了品德教学实效。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综述

我国自1981年在全国开设小学品德课以来,在教材、教法的建设和改革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加强了教育的基础性,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层次性,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品德发展的全面性,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知行脱节”、“道德两面人”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品德教师积极探究出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把道德品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脱离开来,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轻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使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活动性、实效性。因此,目前国内正在积极开展品德教学有效性研究。

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改革在品德教学中贯穿活动化的教育理念也有涉及,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课程目标引领下的深度教学、如何设计和实施主题教学活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开展“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的探索将努力尝试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快乐、积极、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情境,促进儿童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梳理出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要点,在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总结提炼有效的、具有推广意义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主题活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体验感悟,自主养成习惯,形成良好品德。4、编辑主题活动案例集,为全县品德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梳理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要点。

2、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3、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价标准。

四、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建章立制,保证课题研究开展

为了促使课题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我校成立了以品德学科组长负责的课题研究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主持,课题组成员包括学校校长,县品德

教研员,校外的品德骨干教师等,以保证执行力度和业务引领。拟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有明确的奖惩规定。制定了详实的研究计划,做到人员、内容、检查督促三落实。通过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管理更加科学、实施更加规范,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课题研究

(1)课堂问诊,寻找课题研究问题切入点。课题主持人召集四位县、市品德骨干教师和专家,组成了课堂问诊小组,认真聆听低、中、高年级的品德常态课,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与总结,撰写出 “课堂诊断情况报告”,找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深层剖析课堂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使品德教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真问题”。课堂问诊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2)名师引领,实现课题研究示范。特级教师游刃有余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学习的范例,课题组提出了“解读名师课堂实录,探索主题活动设计”的教科研方案,制定了“观、悟、移、省”四步走策略,首先通过国家公共教育资源、宜昌教育云等平台学习名师课堂教学技巧,然后品德老师与名师同课异构,录制课例进行研磨。为了查找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反复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深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自觉改进,夯实自身内功。课题组还聘请了杨庆华、张光富、邓正平、赵小燕等名师到校进行讲学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为我校课题研究传递新信息。

为了加大教师横向交流,课题组还在县内开展了与梅家河、两河、沙镇溪、泄滩、磨坪等乡镇中心小学跨校教研活动;县外与宜都市陆城一小、宜昌市伍家区东山小学、当阳东门小学、宜昌天问小学等跨区域学校教研活动。品德老师们在跨校交流活动中汲取了更多的新鲜养分,拓展了课题研究的空间。

(3)子课题研究,扎实课题研究过程。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每学年,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总目标,给实验教师提供课题研究子课题目录,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提供了5个子课题研究方向:本册教材核心素养要点研究、准确制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研究、不同年段主题教学活动类型研究、不同类型主题活动实施策略研究等等。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主题活动设计,研究问题细而小。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需要选择研究子课题,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困惑,让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现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有机整合。

为了让老师们明白子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目的,课题组还进行了“微型课题产生及研究”的专题讲座,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就什么是微课题?微课题产生的原因?怎样进行微课题的研究等作了解释说明。老师们根据讲座内容,围绕学校大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一个研究子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展开研究活动,学期结束时,课题研究实验教师根据开学的计划进行本学期课题研究小结,总结自己研究成果和经验。做到研究有计划,研究有过程、研究有总结。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立足课例,挖掘课题研究深度

课题研究以课例研究为主,真正做到“行动研究”,将课题做成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课题。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学校的“示范课”、“达标课”、“竞赛课”,县、市品德协作区的研讨课,“一师一优课”等。每个课例都按照“三备两磨”的流程开展研究,即执教者第一次独立备课——执教者第一次试教——课题组集体研课备课——执教者第二次上课——课题组集体研课后执教者第三次备课。课题组全体成员观课议课,通过“阳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价标准” “学生课堂素养观测记录表”等评价量表,采用课堂观测、课后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教师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方法、思维参与状态、信息收集整理、合作探究与沟通交流、自主解决问题与创新意识等情况及时进行发展性评价,教师根据评议情况改进主题活动设计的策略,不断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五、课题研究成果

1、研制了主题教学活动与实施的评价标准 课题组从三个维度九个方面评价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评价:指向性(目标导向)、自主性(课堂开放)、生长性(德行建构)活动实施评价:综合性(学科整合)、参与性(面向全体)、实践性(生活践行)活动结果评价:生活性(基于学情)、体验性(亲身经历)、实效性(知行统一)

2、梳理了各年级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要点(1)一上《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要点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适应学校新生活;第二单元“小学生守规则”: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纪律;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第四单元“冬天的快乐”: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四个主题内容基于学生生活视野,主题活动简洁、清晰,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从儿童熟悉的小事情入手,有利于儿童通过心灵体验、感悟、实践,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淡化了生活与学习的痕迹,寓教育与无形之

中。

(2)、二上《品德与生活》素养培育要点

第一单元“生日的祝福”:感悟亲情,有集体意识,有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美丽的秋天”:亲近秋天,有保健常识,正确预防疾病;第三单元“动手动脑更聪明”:爱动脑,探究新事物;第四单元“你好,人类的朋友”:保护动植物。四个主题内容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梳理了学生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难题和道德冲突。教材强调活动的主题性与创造性,教材活动丰富有趣,为儿童的思维和道德创造性发展留下空间,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3)、六上《品德与社会》素养培育要点: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珍爱生命,自护自救;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知法守法,对集体和社会负责任;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关爱地球,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第四单元“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探索文明成就,崇尚科学精神。四个版块主题活动相对独立,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以个人为起点,为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丰富的主题活动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总结提炼出了主题活动的主要类型

(1)、低年级开展“生活性开放性”主题活动,培养文化基础素养。如:一下第5课《我的眼睛明又亮》,一是设计了三个游戏感悟“眼睛作用大”,先用眼睛去看美丽的事物,再闭上眼睛画画,然后观察猜测图片上提供的各种眼睛表情。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眼睛除了能看东西,还可以“说话”,表达一个人的思想,眼睛的作用可真大!二是设计“名医教我护眼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护眼方法。从专业的角度,请医生给出实用性强的建议,并通过儿歌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很快掌握了用眼护眼方法。

(2)、中年级开展“实践体验”型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如:三下第九课《让我说声谢谢你》,课前准备时,让学生看《环卫工人的一天》的视频谈感受,学生对环卫工人的劳动有了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者的辛苦,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品德老师和班主任一起带领学生开展了“洁城”活动。同学们带着自备的清洁用具,把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路人也纷纷伸出大拇指赞叹。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谈起了劳动的感受:“我今天只劳动了半个小时,感觉好累好累,环卫工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比我们更加辛苦,太不容易了”;“以后我要讲究公共卫生,尽量减轻环

卫工人的负担”。生动的“实践体验”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更让孩子们在社会参与中学会负责任地生活。

(3)、高年级开展“合作探究”性主题活动,培养自主发展素养。如:六上第八课《地球上的人们》中的《不同的肤色,人人平等》一课,充分运用“合作探究”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素养。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人种呢?学生猜想出很多原因!老师顺势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人的肤色与地域气候的关系”,孩子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讨:(1)地球上五个气候带的划分及其气候特征。(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3)生活在温带、热带与寒带的不同人种有怎样的体征。然后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情,根据学情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进行学法提示,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逐步养成了有序、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主发展。

4、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改变了课堂、发展了学生。三年来,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发表论文8篇,县级以上获奖论文18篇,县及以上示范课、竞赛课、研讨课13节、录像课5节。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了“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激活了,课堂中学生动起来了,问题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迎刃而解,难点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得到了突破,学生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师生阳光自信,和谐发展。

六、课题研究困惑:

5.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 篇五

一、第九课整体结构的安排

在第九课的前言中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矛盾与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矛盾规律的地位与作用;三是矛盾分析法的地位。按照前言的阐述, 第九课应从矛盾的概念和矛盾分析法两个角度安排两个框题, 这样层次、主题更为鲜明, 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把握。而现行教材把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及其二者的关系原理都放在了第一框题中, 这与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难以对应起来。同时, 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假象, 好像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等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论不是矛盾分析法一样, 无形中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扰。因此, 我认为, 如果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二者的关系的内容放在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更为合适。

二、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与它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开表述也不妥当

《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但教材在讲述矛盾特殊性大原理后没有跟方法论的内容, 割裂了原理与方法论, 使教材的连贯性受到影响, 给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实际上是矛盾特殊性中的第三种情形的表现, 而现行教材却没有这方面的表述,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而且, 在教材中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与以上两个关系原理中间又穿插上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更是人为的造成了一些理解的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我认为应把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放在矛盾特殊性中这个问题中讲述。同时应把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种情形分开, 独立表述。这样矛盾的三种情形变成四种情形, 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综合以上三点, 我认为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结构上这样安排比较合理: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讲述矛盾的概念、矛盾双方的关系及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一目矛盾的普遍性, 讲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与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和不回避掩盖矛盾, 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解决办法的方法论。第二目矛盾的特殊性, 讲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四种情形、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第三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由于内容较多在教学时可安排2—3课时。

另外, 教材P67—68引用了老子和孙武的名言, 非常恰当地说明了矛盾双方统一性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但老子的“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两句话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而之前的内容则说明的是相互依存, 所以放在这里不恰当。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学生从教材的行文上去判断出现了错误, 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得理解难度, 所以最好另起一行, 更易理解。

除此之外, 在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时, 不知什么原因把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这个重要的方法论去掉。如果说这个方法论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内容中的话, 我不敢苟同。两点论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主次矛盾, 一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显然不同于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方面是在全面看问题的同时, 进一步分清了两个方面地位的不同, 与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强调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这样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如此广泛的方法论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的话, 显然与它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如果在矛盾的普遍性中把一分为二这个方法论引出, 并加以分析, 这将更有利于对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理解。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四单元教案下一篇:试用期工作总结it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