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2024-10-08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9篇)

1.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和特征: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简单了解以下内容:

(1)我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时间、突出标志:

时间:大约五千年前

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他的儿子启后来继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形成,代替了过去的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占卜(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2、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A、分封制:

(1)含义: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齐、鲁、燕、宋、晋等)(2)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王族为主)

(3)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4)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奴隶主阶级);(6)对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西周的统治;

消极作用:容易导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

B、宗法制:(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1)定义: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用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维护统治秩序。(如祭祀祖先、族谱、太庙等,都是宗法制的体现)

(2)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

(3)最大特征: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6)对宗法制的评价: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王权与神权结合;②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皇权至上;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 形成——秦朝

②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从汉朝到元朝(1)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A、中央机构演变:

① 汉武帝(西汉): 频繁更换丞相;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建立中外朝。②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后来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六部: 吏、户、兵、礼、刑、工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③ 宋代: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为制约宰相还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B、地方机构演变:

西汉: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北宋: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

元朝:行省制度。(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行政区划: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的权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①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③行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④行省官员不得调动军队;⑤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官员,采取省官互迁形式加以控制。

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意义: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了解我国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中央是御史大夫,地方是监御史;西汉中央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地方设立刺史。

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夏、商、周时期,贵族政治);察举制(西汉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采用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

(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使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

弊端: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明清时期 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2.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二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加冕,异同

高中历史课本 (人教版) 必修1中给出了两幅图, 一幅见教材第32页: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是为《查理大帝跪在教皇利奥三世面前接受加冕》 (如图1) , 另一幅名为《拿破仑的加冕仪式》, 被选用在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中 (如图2) 。

那么, 教材上出现的这两幅反映国王接受加冕的图片之间到底隐藏着什么信息?查理大帝和拿破仑加冕有没有差异?结合书本知识, 我们不难看出, 查理曼加冕图说明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具有浓厚教会色彩, 世俗势力与教会既相互斗争, 又需要取得教会的支持。像查理曼这样的一世雄主都毕恭毕敬跪在教皇利奥三世面前, 请求教皇为自己加冕, 使自己对世俗统治合法化, 披上上帝授权的神圣外衣。而加冕的最终结果导致封建教会与世俗政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拿破仑加冕图则是诠释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之后,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民主共和君主制经历了长期的斗争。拿破仑从执政到皇帝, 法兰西成立共和国之后仍然一度出现君主, 可见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君主观念依旧存在于一部分人心里, 共和之路任重道远。通过这两幅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可知人教版教材这两幅插图选用比较贴切和到位。我在教学的过程中, 觉得这两幅图深有玩味, 查理曼和拿破仑的加冕具有可比性, 有同有异, 两个加冕后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 值得细细推敲。

首先来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两次加冕活动形式同样都是由当时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罗马教皇为称霸一时的君主来加冕, 以证明其统治是受到上帝承认的, 具有神圣性和合法性。查理曼和拿破仑为把自己的皇冠涂上神圣正统色彩, 双双都跪倒在教皇面前。

而两者跪倒在教皇面前加冕的目的也是几乎一致, 希翼通过采用加冕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无论查理曼是否出于自愿 (关于这一点目前学界尚有争议) , 但当时的法兰克帝国必须取得教皇的承认才能在教会势力强大的中世纪欧洲持续下去却是事实。所以一直以来世俗皇帝查理曼和教皇都是友好的同盟者。查理大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必须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故而查理曼加冕最起码是半推半就, 正中下怀。拿破仑加冕也是时势所迫。大革命过后的法国天主教教会仍然具有一定势力, 《拿破仑传》中关于1804年12月2日教皇到巴黎的情形描写可见一斑。“教皇出现在花神楼的阳台上, 沸腾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数以万计的人跪在地, 原有的好奇心倾刻间化为无限崇拜, 有些人哭起来, 有些捶打胸脯”, 普通百姓对天主教的狂热由此可见。拿破仑即使对此不满, 但也必须顺从民意, 利用天主教获得法国民众的支持。而加冕对拿破仑的重要性还在于其的身世, 讲究正统性的欧洲王室们对拿破仑的身份嗤之以鼻, 希望维护大帝国的拿破仑就要通过教皇加冕的形式来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和正统。

然而查理曼加冕和拿破仑加冕又有许多的不同。首先在具体细节上可见一斑。查理曼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亲自冒雪前往罗马彼得大教堂, 恭敬等待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放在他的头上。1804年的拿破仑在加冕过程中则傲气十足。他并没有向查理曼那样赶到罗马, 反而要求教皇来到法国为他戴上皇冠。于加冕的那一刻, 史学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拿破仑自己从圣餐台上拿过桂冠, 亲手为自己戴上。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而之前由法国19世纪另一位历史学家提出的说法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抢过王冠, 戴在了自己头上。后一种说法因为富于戏剧性, 传播的范围似乎更加广泛。据史书记载, 教皇曾多次不得不为拿破仑加冕。

为什么同样的加冕如此的天壤之别?查理曼和拿破仑对待教皇的态度为什么会如此不同?究其原因, 查理曼和拿破仑的加冕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8—9世纪的欧洲, 正是封建统治最强大的时候, 教会的力量十分强大, 作为世俗封建主代表查理曼大帝也不得不偎其羽翼之下;拿破仑加冕却处于19世纪的欧洲, 此时欧洲社会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资产阶级代替封建统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特别是16世纪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后的罗马教皇更是今非昔比, 其势力与号召力大不如从前, 教会此时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充满宗教色彩, 而非政治色彩。拿破仑不再想像查理曼那样通过加冕获取教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而仅仅是希望通过加冕获得法国天主教徒对其统治的承认和拥护,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满足个人的虚荣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查理曼和拿破仑的加冕称帝有着本质的区别。查理曼所建立的帝国是封建主义性质的专制政权, 和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有着根本相同的利益。通过加冕, 可以使封建世俗政权处于教会的保护之下, 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而拿破仑的加冕则不然。历史之所以给拿破仑一个发挥的舞台, 是因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式的需要。由于法国当时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法国大革命的形势希望通过一种比较专制的形式巩固资产阶级的成果。加上法国人对拿破仑的出世的军事才能的崇敬, 才使得怀有皇帝美梦的拿破仑可以加冕称帝。但是拿破仑所建立的帝国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一种变异, 根本上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民法典》即为明证。

两个人的加冕所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查理曼的加冕使法兰克帝国的统治确立起来, 基本上奠定了欧洲后来的版图格局。但他的加冕无形中使教会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 教权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教皇和封建君主双方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成为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特色。拿破仑加冕的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 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但更多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是不会容忍这一切太久。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 法兰西第一帝国必然瓦解, 法国又陷入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之中。最终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法国于1871年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三

一、关于“春秋末期”“七大国”说法的质疑

教材内容不应该前后矛盾。而教材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断言:“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是秦、齐、燕、楚、韩、赵、魏七大国的天下了。”[1]关于春秋时期的起止,“学界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2]显然教材采用第一种说法“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进入战国时期”[1]。然而,在公元前475年左右,晋国尚属于大国(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晋静公,彻底瓜分晋地,晋国灭亡),尚未被肢解,韩、赵、魏不过是晋国旗下的大宗族而已,他们的地位尚未得到周天子与各诸侯的认可,远远还没有“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谈何“春秋末期,基本已是秦、齐、燕、楚、韩、赵、魏七大国的天下了”,怎么形成了“春秋七雄”?明显,该论述属于前后文相互矛盾。战国七雄的局面应该形成于战国中期。此外该课对于各大国国君称王问题的表述也值得商榷,其实早在西周晚期楚国国君就已经尝试称王了。熊渠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为由,不仅一度僭越称王,还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后怕暴虐的周厉王报复而自行去王号)。春秋早期,楚国的熊通于公元前704年又自立为王,之后楚国国君世代称王,比如学生颇为熟悉的春秋霸主“楚庄王”等;春秋晚期,吴、越等国君主也僭越称王,教材对春秋大国国君称王之事略而不谈,仅表述为“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成‘王”[1],似有不妥。

二、关于兴中会成立背景编排的商榷

教材的编排应讲究逻辑与顺序。而教材第15课《辛亥革命》记载:“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笔者认为,这种编排容易使学生误认为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就是兴中会成立的背景——孙中山是由于义和团的失败、清政府的“新政”而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而孙中山所领导的兴中会实成立于1894年。教材如此编排衔接易给学生造成理解偏差。

三、关于民盟成立时间的纠正

历史时间应该力求精确。对于中国民主同盟(前身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的时间,教材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各民主党派的由来”中表述为“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1]。民盟的成立经历了重庆秘密成立与香港公布《成立宣言》两个阶段。民盟官方网站介绍说“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3],而在1941年“9月18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正式在香港创刊发行”[4],之后“1941年10月10日,在香港的民盟机关报《光明报》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3]。若取10月,就应该表述为“于1941年10月于香港成立”,毕竟当时不少民盟的主干人员就在香港。但笔者认为,民盟处于秘密成立阶段其实就已经宣告成立,时为1941年3月于重庆。

好的教材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也是我们广大师生共同的期待。而教材无疑要与时俱进,知错善改。如今学界同仁对众多教材有不少纠错、献疑,希望能引起编者的关注并引鉴、更正。

参考文献

[1] 赵世瑜.历史必修一[M].长沙:岳麓书社,2013.

[2]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7201/4964267.htm?fr=Aladdin.

[3] http://www.dem-league.org.cn/mmgk/jianjie/11796.aspx.

[4] 薛启亮.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民主同盟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四

1.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有人这样评说英王: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对该评说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完全丧失统治国家的权力 B.英王利用自己的声望调节政治矛盾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英王在国事礼仪方面仍然发挥作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权力变化的理解能力。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

【特别提醒】1689年后的英国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其主要意义在于它()A.最先提出人权高于神权和王权 B.首次把封建君主送上了断头台 C.颁布了最早的资产阶级宪法限制王权 D.建立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解析】选D。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及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限制国王权力,建立了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3.恩格斯说:“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这“一次新的斗争”结果是()A.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B.内阁制真正形成

C.两党制的出现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权利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题干“1830年”“资产阶级”等信息判断该历史事件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权利。A、B、C可以从时间上排除。

4.邦联制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国家体制,下列各项中,属于邦联制特点的是()①各州拥有独立的主权 ②邦联议会几乎没有实权 ③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④中央政府拥有财政、外交、军事等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①②是邦联制国家的特点,所以它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只能算是一种松散的联盟或联合体,故③错;④是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故排除。

5.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任期都是六年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解析】选A。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国会负责,B错误;参议院议员任期六年,众议院的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任期两年,C错误;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A。

6.《美国宪法评注》中说:“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力,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这表明美国宪法确认了()A.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D.联邦制原则

【解析】选D。关键信息:有限政府、界定权威、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等。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联邦制原则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并没有过分地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正确。

7.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足以说明法国()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解析】选B。法国经历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多种政体的较量后,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说明共和制确立的艰难。8.有人对法兰西共和制度确立的过程进行研究总结,绘制成下图。你能从中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反映出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曲折,但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阻挡 ④法国君主制和共和制建立的次数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开始以来,政权更迭频繁,焦点围绕着君主制和共和制而展开,但两者建立的次数不同,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排除④。故选A。9.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解析】选D。美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直接选举产生;在法国,众议院由普选方式产生。两国众议院议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10.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解题关键】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综合分析各个目录分别代表的内容,不能片面理解某一方面。

【解析】选B。“民主的源头”是指古希腊民主政治;“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制度;“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故由此可以判断B正确。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的核心是宪法。宪政是实行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动作过程。——季立东《“宪政即‘限政’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美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特征: 3

材料四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主要欧美国家建立“宪政”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图片中三者的职权和相互关系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什么。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 【解析】第(1)题注意时间限制“17-18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注意题干中“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的要求,主要史实有《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第(3)题结合1787年宪法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三者的职权和相互关系,要注意全面概括。“基本特征”,可从三权所体现的原则、性质来概括。第(4)题从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角度即可解答第一问。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合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知识回答“根源”。答案:(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制。

(2)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职权和关系: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有效防止专制的出 4 现。

5.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五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242年,列国聘问盟会450次,鲁君朝周王仅3次,鲁大夫聘周仅4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问题是()A.分封制破坏 B.宗法制崩溃 C.郡县制形成 D.世官制瓦解 答案:A 解析:题干涉及周王、鲁君、鲁大夫,这体现了分封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周天子仅仅被拜见4次,而之后相约盟会居然高达数百次,说明了周天子地位的下降,分封制的崩溃,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血缘关系,因此没有涉及宗法制,故B错误;由题干知识可知这是春秋时期,郡县制并未普遍存在,故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官员的任命问题,因而无法看出世官制的瓦解,故D错误。

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做出该决议的雅典城邦机构应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说明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故A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不是最高权力机构,故B错误;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故C错误;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构,故D错误。

3.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是指中国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应选C。

4.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2132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D正确。

5.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D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开埠通商,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马关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都适应了 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故D正确。

6.下图是一幅有关美国政治体制的漫画。此漫画的寓意是()

A.邦联政府是软弱无能政府 B.权力制衡保障了民主自由 C.分权导致了部门间的矛盾 D.美国政体是个丑陋的怪物 答案:C 解析:由漫画中“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间的相互指责,可以看出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导致了部门间的矛盾。

7.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体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习近平要求国人勿忘历史,故①②正确;习近平的讲话同时也昭示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故③正确;“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又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故④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

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三者领导阶层分别为资产阶级、国共合作、无产阶级,故A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是却被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国民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政府,但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只有解放战争结束后才建立起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故B错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者的革命性质相同,三者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故C正确;三个领导阶级不同,革命对象也不同,故D错误。

9.马克思说:“英勇的3月18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曙光。”“曙光”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实现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3月18日”“解放”“伟大的社会革命”等信息,可判断马克思所说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曙光”就是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故选B。

10.回归15年,澳门与内地关系越来越紧密,进一步走向互助共赢„„如今,澳门与内地的灵魂已经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下列关于澳门回归的说法错误的是()A.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怀抱

B.是“一国两制”政策的最早成功实践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D.开创了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答案:B 1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答案:C 解析:从周恩来说的话中可以得出我们跟苏联在战略上联合,在战术上独立,这说明我们并不是完全倒向苏联,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答案选择C。

12.漫画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侧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A.杜鲁门主义 B.古巴导弹危机 C.马歇尔计划 D.两极格局瓦解 答案:C 解析:本题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意等西欧国家经济的衰落,而美国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被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 任。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

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2)进步:推翻封建制度(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制度的核心。是。理由:以部落、家族为宗法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

不是。理由:皇位世袭,由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3)废分封、行郡县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下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亲疏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义。郡县制使王朝国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如“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治其国”等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说法“封建制度早已被推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后两小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回答,也可结合皇位继承来回答。第(3)问需要结合材料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 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答案:(1)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必要准备。(言之有理即可)(2)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6.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六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

2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这张图片反映了孔子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游列国,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流浪狗。但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论语》)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的对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仁,指仁爱,关爱别人。)教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仁,从人,从二”,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怎样“爱人”?(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解读材料: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以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教化人民,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作用?(政府有很强的凝聚力,社会稳定、和谐。)案例思考 学以致用:

崔英杰案

案件中的崔是一个小贩,一个从河北来到北京的23岁的年青人,这之前他曾是个军人,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复员后找了份保安工作,但连续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父母又身患疾病,于是就在马路边摆摊卖烤肠。案件中另一个人是北京市海滨区城管监察大队副队长李志强。2006年8月11日,李志强带领十几个人到中关村路段执法,遇到了卖烤肠的崔英杰,执法人员扣押了他的三轮车。事后,崔英杰回忆当时的情况,“我哀求他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就是请把我的三轮车留下,因为那是我头天刚刚借钱买的。”但是城管还是把三轮车装上卡车,准备拉走,于是崔英杰冲上去想要回他的车,这时,他的手和李志强碰了一下,他以为李志强要抓他,随手一扒拉,不料切烤肠的刀刺中了李志强的颈部,造成李志强死亡,这是他始料不及的。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一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次城管执法行动,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使两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而类似的城管与小贩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在中国许多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游戏,你来我跑,你退我进。

学生活动:试着以孔子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来看待城市管理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果城管执法态度温和一点,血案不至于发生;如果政府职能部门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底层情怀,考虑到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只能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对他们来讲这点小小的经营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在城市里规划一些地方让他们卖水果、卖糖炒栗子、擦皮鞋,完全可以实现城市管理与小贩、市民利益的共赢,这便是仁爱。学生回答也可能偏离主题,这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让学生学会关注默默不语的芸芸众生,意识到建立洁净文明的大都市不应该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为代价,以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礼”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诸侯国君的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脚踏污泥,心忧天下。)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从材料可知,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结合教材简要了解老子其人:姓李,名耳,楚国人(今河南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

结合清源山老君岩图片了解老子的精神。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以清源山的最为著名,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二)老子的思想

学生活动:一边阅读教材,一边结合幻灯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治大国若烹小鲜。

1、“道”的哲学概念

2、辩证法思想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老子的思想有什么内在关联处?(比如,老子为什么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刚强的、无强于有呢?因为他在发现辩证法时洞察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他还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大成若缺,大直如诎,大巧如拙;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而治?因为他看到自然界中无为、不争的作用,柔弱胜于刚强,那么,人也当效仿自然,不要妄为。)古为今用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教学反思】

1.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2.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7.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七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研究性备课活动为例,分析不同教师PCK的具体表现,试图探讨其积累、形成、转变与发展的途径,为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视角。三位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情况见表1:

一、关于学科内容知识

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统领性观念”以及课程和教材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应充分理解高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形成教学决策中的“观念地图”;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对高中历史学科和特定教学主题的课程设计知识,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选择和开发,为学习过程提供结构化组织和合理呈现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探讨一般应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该主题包含哪些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其中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是什么?本节课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或替换素材?等等。

讨论1: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C:我拟定的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与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其中重点解决“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和“君主专制强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余知识点相对淡化处理。

教师B:有道理。本课以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演变为编写主线,我认为需整体把握教材,突出“一个主题” (君主专制的加强)、讲好两大问题 (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教师A:从课标要求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两个知识点属于识记层次,“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属于理解层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C:我觉得教材叙述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从胡惟庸案可以得出废除丞相制度的缘由,以明太祖决断政务“力不从心”来体会设置内阁的必要性,再由内阁的职能和地位来辨别其与丞相的差异性,依据这样的线索可以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材关于“军机处的设置”就更为清晰了,特别是P18第三自然段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其影响。

教师B:关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本课教材着墨不多,主要是避免和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教师A:我的疑问有两点———如C所说,理清了教材知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吗?如B所说,联系了初中知识,学生就疏通了史实与史论间的逻辑关系吗?本单元除第1课介绍的是早期政治制度,其余三课都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铺陈,这也是本单元的重心所在。第2、3两节课都是从“强化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两个角度展开阐述,第4课却对“加强中央集权”避而不谈,并不妥当。我认为需要将“认识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补充进教学内容,这不仅更完整地体现了单元要旨,同时也是对现实的观照。具体来说,首先要用好教材P16“历史纵横”,理清“废除行省,三司分权”的重要性;其次是引入人民版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如“密折奏事”可以说明清代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清朝的边疆政策”则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C关注到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注意到课标对于不同知识的能级要求;教师B能跳出本课,从单元角度来整体把握,并考虑与初中知识进行衔接。但是他们都过分依赖教材,视高中历史课程为静态的事实知识的集合,并未把基座的教学知识转换成基顶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效果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教师A的学科“统领性观念”明显胜出一筹,能够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考虑课程学习者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从而在充分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及历史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为后续的教学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石。这说明教师对中学历史知识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中的核心观念以及蕴含其中的显性与隐性价值等方面的理解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加深。

二、关于教学策略知识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指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特定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譬喻、类推、举例说明、活动、作业、范例等。教学策略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它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通过必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内容。研究性备课中“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关于本课题已有的知识与概念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呈现何种特征?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性认知环节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等等。

讨论2:如何指导学生认识“明朝内阁的设置”?

教师C:我的思路是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再以PPT呈现该历史概念的知识要素,供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具体见表2:

教师A:明朝内阁设置不仅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我们教者提炼教材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学生将不求甚解,主要依靠记忆去掌握知识,这是好心办坏事。

教师B:难点知识的掌握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同意A的观点。我认为一要讲清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如“票拟”、“批红”是怎么回事;二要讲清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点,使学生明白内阁权力对专制皇权的依附。

教师A:B所说的两点确实很有必要,但不能由教者“讲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而不是教者将知识经验直接提供给学生的过程。教者的职责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必要的概念框架。基于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供你们参考:

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明朝内阁制度的有关知识。

问题:阅读课本P17页正文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的原因及其职责,梳理内阁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

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究,探讨内阁权力运行机制。

节选赵彦昌、徐燕燕所著《票拟批红制度考》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并简评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

活动三:组内合作探究,评价明朝内阁制度。

节选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的特点并评价该制度。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策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自主学习、交流共享的形式还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尝试成功、经受挫折的历练还给学生的学习机会;以独特感悟、自由表达的平台还原学生的个性差异。C教师局限于基本史实的浅层掌握和被动识记,既无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B教师则偏重于教者的讲授,课堂教学环境封闭、保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受应有的尊重。A教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材料情境贴切适度,问题设计科学严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促进个性与群性的共同发展。

三、关于学生的知识

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气质特点、学生的先行知识和能力状态、学生易犯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等方面的了解以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错误概念的方法等。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生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学习本课题的基础是什么(包括知识、经验、认识等,即已经拥有的“前概念”)?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习惯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指困难、障碍)?等等。

讨论3:如何诊断和矫治高一新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C:高一新生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教师讲授法,“听、记、划、读、练”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与转化对他们来说非一日之功。所以我认为当前还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梳理教材知识、形成历史认识,让学生先进行知识积累,再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B: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正因为初中阶段简单粗放、陈旧落后的教学行为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才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必须尽快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尽管这并非一日之功,但早一日实施就会早一日见成效。

教师C:我对高一新生的了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谈,与学生交流,与家长对话;看,从细节入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问,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通过适切多元的测试手段来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其后应循序渐进地采取“滴灌”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矫治。

“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突出了这个事实:在发展的整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如果在研究性备课中缺失了对学情的分析,将无法确定最佳教学起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都将无从谈起,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必定是镜花水月。教师C基于其相对滞后的教学理念,对学情的分析不准确不科学。教师B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严重弊端,认识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分析学情泛泛而谈、大而无当。教师A力求以数据分析加模糊分析的方式从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意愿、学习步调等多个维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易于将原来过于统一、固化的单一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转变为因人而异、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和要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

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是指教师基于形成教与学过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必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的知识。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创设和呈现学习情境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教还是立足于学?学习情境一般从何而来?设置学习情境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如何处理好设置学习情境与完成课时内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情境如何具备生活性、情感性?等等。

讨论4: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C:我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常常是前学后忘。为了温故知新,我设置表格整合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有关内容供学生回顾总结 (见表3),然后提问: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B:我准备以《凤阳花鼓》唱词片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作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朱皇帝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A:我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先引用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对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描述:“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可见不但三公,连小官见皇帝都是坐着的。唐初的裴寂甚至和唐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有坐处。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了。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了三个时期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士大夫地位的下降。”同时出示《两汉以来大臣上朝礼仪变化示意图》(如下):

再通过提问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来切入本课题:

1. 结合图片思考:图中所示三个时期大臣上朝礼仪有何变化? (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

2.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大臣地位逐渐下降,皇权逐渐增强)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悬疑性是有效学习情境的根本特征。教师C的设计回溯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应该有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但是教师最后用传统的提问方式取代对学习情境的阅读,问题针对于课本显性知识,致力于答案的得到,却没有依托完整的学习情境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B的设计从表象来看引用素材新颖、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悬疑性,但是最大的缺陷是创设的学习情境与本课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即“文不对题”。教师A则以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共同构成完整具体的学习情境,所提问题与之高度依存,学生需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方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

“PCKg的四种成分是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一个融合体,这四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就是个体观念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学科教学认知的过程。”有研究数据表明,视“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为发展自身PCK的“很重要”和“重要”方式的教师占到了83.3%。教学共同体成员以研究性备课为平台,通过对话交流、备课磨课、观摩点评、合作教研等形成合作、分享、共赢的教师文化,利于他们广泛接触各种教育观念,并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判断与整合,必然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科教学认知。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应秉持“内生”理念,逐渐实现由“被培训者”向“反思者、”“研究者”、“自我更新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58~63.

[2]汤杰英,周兢,韩春红.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厘清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2(5):37~42.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9.

8.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八

【学习目标】

1、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探究】

物质的转化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的,因此掌握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熟练进行物质转化的前提。

请在横线上补充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水,如

2、酸性氧化物 + 水 = 酸(部分氧化物除外),如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如

4、碱性氧化物 + 水 = 碱(部分氧化物除外),5、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盐,如Na2O + CO2 = Na2CO3

二、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

1、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2、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如:

3、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4、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

5、能与某些盐反应。如:

三、碱的化学性质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1、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

2、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如:

3、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如:

4、能与某些盐反应:如:

四、盐的化学性质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者NH4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1、盐+酸→新盐+新酸,如:

2、盐+碱→新盐+新碱,如:

3、盐+盐→新盐+新盐,如: 【知识拓展】氧化物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直线上举出反例: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

4、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

6、碱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形成对应的碱()【小试身手】

1、请完成课本第4~5页的交流与讨论。

2、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3.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

A.氢氧化钠

B.氧化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 【学习探究】

五、化学反应的分类

1、根据化学反应的形式,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问题1】请完成课本第5页的表格。

△ 【问题2】请问CO + CuO Cu + CO2

是否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四大基本反应能否涵盖所有的化学反应呢?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发生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问题3】

①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 ②H2 + CuO ③C + O2

H2O + Cu CO2 ④BaCl2 + CuSO4 == CuCl2 + BaSO4↓

⑤Na2O + H2O = 2NaOH ⑥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⑦2KClO3 2KCl + 3O2 ⑧CaCO

3CaO + CO2↑

在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编号),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问题4】由上述几个复分解反应,你能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吗?

【问题5】你能总结出四类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吗?

【巩固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O2 == 2H2O +O2↑ B.Zn + H2SO4 == ZnSO4 + H2↑ C.CaCO3+ 2HCl == CaCl2+H2O+CO2↑ D.Cl2 + H2O== HCl + HClO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 → NaOH B.CaCO3 → Ca(OH)2 C.NaNO3 → NaCl D.FeSO4 → CuSO4

3、工业上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钙的过程为()A.碳酸钙高温分解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CaCl2,再用锌还原 C.碳酸钙高温下用碳还原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CaCl2,再电解熔融的CaCl2

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硅 B.硫 C.铜 D.铁

5、请分别写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请分别写出氧化亚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九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专题测试(五)

一、选择题

1.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立即开始了殖民扩张与掠夺,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故选D。

答案 D 2.1494年6月7日,经过一年的谈判,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两国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一个拿走了东方,另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没有遵守承诺,互相在对方的半球内楔下“楔子”,这两个“楔子”分别是()A.菲律宾、巴西

C.台湾、古巴

B.马六甲、墨西哥 D.葡萄牙、西班牙

解析 题干中所说的“在罗马教皇主持下瓜分世界”的两个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葡萄牙殖民的地区主要是东方的亚、非等洲,西班牙则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但葡萄牙人在美洲占领了巴西,而西班牙人则在东方占领了菲律宾。故选A。

答案 A 3.把“海上马车夫”赶下“海上霸主”地位,自己成为“海上霸主”的国家其最高的国家领导人是()A.克伦威尔

B.查理二世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C.威廉一世

D.议会议长

解析 第三次英荷战争正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其领导人是国王查理二世。

答案 B 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件事,不同史观的人看法不同,代表印第安人观点的看法是()A.发现无主土地

C.劳动力的供给地

B.发现新大陆 D.噩梦开始了

解析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A、B代表欧洲人的看法,美洲对他们来说既是新大陆,也是无主土地,当然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不应该算是“人”;C是欧洲人对非洲的看法;只有D才符合印第安人的看法,因为他们遭到欧洲殖民者的奴役和屠杀。故选D。

答案 D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解析 从材料来看,涉及的时间段是“1500至1763年”,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因此从1500~1763年,许多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还没有出现,也就不能密切国际交流。故选C。

答案 C 6.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解析 人们之所以认识不到世界的整体,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阻碍,再加上当时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使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

答案 B 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苏伊士运河开通,上海至伦敦、旧金山的电报线路接通,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列强经济侵略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将更加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A.司法干预和政治操控

C.调兵遣将和军事侵略

B.文化渗透和思想控制 D.商品倾销和原料收购

解析 要准确抓住题干的关键性的词语“从经济侵略”,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关于经济的,故选D。

答案 D 8.在开辟新航路的西方探险航海家中,曾经到达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 ③麦哲伦 ④哥伦布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A.①②③④

C.①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 ①到达过印度;②发现了非洲的好望角;③进行的是环球旅行,到达过亚洲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地区;④发现的是美洲。故选B。

答案 B 9.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这句话说明了()A.哥伦布发现美洲为地理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B.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体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 C.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解析 哥伦布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冒险、探索世界和个人奋斗而发财致富的精神,与封建社会的保守、落后、人服从神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当哥伦布实施自己的抱负的时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开始。故选B。

答案 B 10.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10亿英镑。公司职员、殖民军头目克莱武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20余万英镑的阔佬。这实质上说明了()A.东印度公司的经济效益非常好,职员待遇高 B.只要肯努力、肯冒险,穷光蛋也能变成阔佬 C.印度极为富有,是投资的好地方 D.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进行了野蛮的掠夺

解析 首先要准确掌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它是一个拥有特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权的殖民贸易机构,其目的就是对东方和印度进行殖民掠夺。故选D。

答案 D 11.美洲是世界上居民人种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美洲的种族分布变化最大。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欧洲移民拓殖 ②种族杀戮 ③黑奴贸易 ④美洲战乱频繁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殖民者进行移民拓殖、种族杀戮、黑奴贸易,导致了美洲种族的重大变化。故选A项。美洲自身的战乱与种族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 A 1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开辟新航路 B.机床的发明

C.建立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D.改良了蒸汽机

解析 从题干中的“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基础”可知提供的是动力机械,故选D。

答案 D 13.“实行门户开放并允许自由贸易的都市和国家,不但没因此种自由贸易而灭亡,而且因此致富。”这段材料属于()A.民主化改革政策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C.社会福利制度

D.“炮舰政策”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自由贸易对国家带来的好处,故选B。答案 B 14.19世纪中期,随着某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其野心也不断扩大,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了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19世纪末更明确提出了“自由贸易”原则和“门户开放”政策,这个国家是()A.美国

C.日本

B.英国 D.中国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太平洋商业帝国”“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即可判断该帝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美国。

答案 A 15.下列关于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掌握海上殖民霸权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16世纪——荷兰

C.17世纪——法国

B.17世纪——西班牙 D.18世纪——英国

解析 西班牙于16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荷兰于17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英国于18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

答案 D 16.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①乘飞机飞抵巴黎参赛 ②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 ③用手机电话询问比赛相关情况 ④乘坐轮船到法国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④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解析 飞机是1903年发明的,手机是信息革命的产物,都应排除。故选D。

答案 D 17.如图是英国出现的纺织工场和纺织工厂,16世纪前者占主导地位,18世纪后后者占主导地位,二者最大的区别是()

纺织工场

纺织工厂

A.生产方式不同

C.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

B.雇佣工人方式不同 D.工人的地位不同

解析 纺织工场是手工工场,工人用手劳动,纺织工厂是用机器进行生产,故选A。

答案 A 18.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而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颁布了“禁海令”和“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因素

C.市场因素

B.政治体制 D.思想观念

解析 紧扣“根本原因”,从经济角度思考,可知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因此克伦威尔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同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封建王朝多次颁布“禁海令”,故选A。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答案 A 19.美国的垄断组织(漫画)参议院大厅里,坐在议员席位上的是一些参议员,他们在开会时还不时向后张望,站在后排的是一群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大厅后面的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这说明()A.美国产生垄断组织

B.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 C.垄断组织促进了经济发展 D.垄断组织代表人民

解析 议员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行使国家立法权,而图中的议员只是傀儡,从而说明了垄断组织遥控了国家的政治生活,故选B。

答案 B 20.(19世纪末)“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道路也没有。”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的这段话旨在说明()A.西方工业文明促进了南美农业文明快速进步 B.西方殖民扩张的终极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C.西方的殖民活动改变了南美交通落后的面貌 D.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考查殖民活动的目的。“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表明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和市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 „„有如上述,早已停止由公社使用的土地,以及在半年内由公社使用的田地,自8月1日起由公社使用的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利益划分应得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圈围,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圈围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1849年,已实行几百年的《航海法》被废除,这是另一个标志,表明①的原则被彻底认可。1852年议会发表一项原则表明,称①是英国的国策。英国由此而进入②鼎盛时期。

——《英国通史》

材料四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国?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这一运动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横线上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解析 本题以英国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概括能力。第(1)题,结合《航海条例》颁布的目的和影响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二“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信息和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概括回答。第(4)题,依据材料四“德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等信息概括回答。

答案(1)注重海权,拓展海外市场。

(2)推动:英国通过国会立法形式来推动圈地运动发展。联系: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如,市场、劳动力等)。

(3)①自由贸易;②自由资本主义。根本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不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被后来的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了上来;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更是规定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并要求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材料三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以银的买卖为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媒介。”

——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白银流向的哪一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说明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替人做嫁衣裳”即西班牙掠夺的财富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第(2)题,中国的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原因。第(3)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白银外流,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第(4)题,依据材料三中“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系起来,大体上也是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信息概括。

答案(1)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西欧其他国家及中国,在世界市场中陷入边缘境地。

(2)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

(3)从西方国家流入中国到从中国流向西方国家。中国对外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资金缺乏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上一篇:年末祝福语下一篇:1学生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