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12篇)
1.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一
对创建特色专业及培养航空人才的相关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
在新环境下,开展航空人才培养时,应该首先对航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航空企业的合作,全面培养航空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并对航空人才的综合素养进行全方位培养,这样才能满足航空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航空企业对空乘人员的素质要求
航空人才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航空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因此,对航空企业而言,会对航空人才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具体有几下几点: (1) 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对于航空人才,其外在形象不仅包括外貌,还需要做到气质优雅、站姿高雅、富含亲和力,文明待人;(2) 拥有丰富的知识,对于航空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如航班在飞往美国时,航空人员需要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国家概况等,同时航空人员还需要掌握关于飞机的一些知识,如紧急情况的处置、飞机设备等;(3) 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紧密,而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语言,因此,航空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能熟练的与旅游进行交谈;(4) 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航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在不同的环境下,灵活的应用沟通技巧与游客沟通,如对于第一次乘坐飞机的乘客,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技巧;对于发脾气的旅游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技巧,都是航空人员需要掌握的。
三、当前航空人才培养的难点
1.相关硬件设施不足
航空服务专业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专业,而在开展航空专业教学活动时,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这些硬件设施的造价比较高,学校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为航空专业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这就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航空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在新环境下,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比较高,学校无法拥有自己的飞机,这就导致航空人才培养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而在航空企业实习中,航空公司只招收几个学生,这对整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实践教学的不足,严重影响到航空人才的培养。
四、创建专业特色培养航空人才的`策略
1.以企业为依托,创建特色专业
在培养航空服务人才时,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企业为依托,打造特色专业,从而全方位对航空服务人才进行培养。学校应该加强与航空企业的联系,了解航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针对性制定教学内容,以此满足航空企业发展需求。其次,学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专业知识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在接受过保密教育、技安教育之后,对航空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航空企业安排的校外实训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飞机知识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飞机的各种知识及服务知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学校可以让学生根据实习情况,写一篇实习总结,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实习过程的映像,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校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应该坚持“必须和够用”的原则,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针对性的安排一些与航空服务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教学,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于一些实际工作应用不多的教学内容,学校应该适当的删除,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学校应该加强与航空企业的沟通,根据航空公司用人需求和学生毕业工作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时,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航空企业工作人员、相关专家等共同协商,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利用企业资源安排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航空服务人才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学校本身缺乏相应的航空实践教学设施,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合理的设置实践教学活动,以此保证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生达到航空企业后,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航空企业可以安排学生与部分游客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就能在实际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此外,学生与游客的交流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也应该积极的构建航空服务实训基地,建设航空模拟客舱、化妆室、形体室等,组织学生进行航空服务实践,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的。
五、总结
在新环境下,航空企业对航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加强与航空企业的沟通、联系、合作,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全面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有效指导,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二
当下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校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接不畅。一方面, 每年职业教育都会培养出大量的应届毕业生, 这些学生普遍面临合适工作难找的困境。另一方面, 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种情况属于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 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产业升级期, 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高, 技术升级加快, 而此时的职业教育还在原来的教育模式中, 相应的, 培养出的人才也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与企业脱节, 学校对于企业需求认识模糊, 无法精准定位企业所需人才并开展教育, 这也导致学校教育的进一步滞后。同时, 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让职业教育院校目前还在寻找与企业进行更好合作的方式, 企业由于利益问题在与学校对接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承担起了现阶段的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 如何探索一条适合现阶段社会需求和满足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 是当下所有国内职业教育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在企业的联动上有着天生的优势。在学徒制模式下, 学员一进入职业院校, 就拥有了两重身份, 即“学生”和“学徒”。这两重身份一个来自于职业院校, 一个则来自于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在学徒制下, 企业与学校是合作关系, 共同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 学生自进入职业院校起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方向。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考核标准也来自于企业与学校的双方商定, 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学校的培养有了导向, 学生的就业发展有了保证, 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 这种基于职业院校内的现代学徒制将成为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学徒制中, 起主要作用的有六个因素:国家因素、政府因素、行业因素、法律因素、家长因素、社会因素。国家允许、政府促成、行业支持、法律保障、家长鼓励、社会接纳, 共同作用才能最终让学徒制成为可能。由于现代学徒制度主张企业定点向职业院校派遣具有技术资质认证的“师傅”进入职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 师傅可以把企业正在使用的各项技术与技能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学到最新、最实用的本领。通过师傅这根纽带, 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了深层次的教学合作,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进行定点培养, 企业可以根据发展要求进行实时调整。作为最了解人才需求的一方, 用人单位的指导性直接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当学生毕业时, 不仅可以拿到学历证书, 同时还可以拿到行业资格认证。可以说, 现代学徒制十分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一) 提高培养效率
职业院校与企业一同构成的双主体办学模式, 可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由教师与师傅共同组成的教学搭档可以直接分工为两种, 由教师负责学生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 由师傅进行技术技能操作教学。师傅在企业长期的工作经验让其拥有了大量的实践积累, 教会学生的也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技巧。相比于理论化教学, 师傅所传授的更偏重于行规、操作小技巧、习得性技艺等。在这个过程中, 师傅所带来的企业文化熏陶也会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具化。在这样氛围下培养起来的学生, 对企业的适应性和企业的认同感更强, 也就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二) 提升职业兴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岗位操作要求, 在理论的高度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教师与师傅两方面的培养侧重点可以更好地构成教学良性循环, 学生在两者间取其精华、自由成长, 不仅能感受到身为学生所受到的照顾, 还能体会今后作为员工应承担的责任, 并且对于职业要求和职业发展, 学生将会有明确的感知。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齐头并进的同时, 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创新阶段, 直接拉升了学生对于职业的兴趣。
同时, 现代学徒制下师傅与徒弟相比于传统教学而言, 更具亲近感。因为师傅与徒弟都处于解决同一问题、完成同一任务的情境。沟通更为有效, 反馈更为及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徒能全方面地参与师傅的动脑与动手过程, 情境式教学能完美地提升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度。作为参与者, 学生成为实践技术、应用解决的主体, 师傅也能对学徒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更好地掌握, 方便教学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因此, 学生在良性互动下, 学生在师傅的潜移默化下, 对于职业的认知将会更为深刻。
(三) 强化职业适应力
现代学徒制在后期会直接让学生进行企业实习,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能直观地感受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两者间的不同。与传统实习相比, 由于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师傅这一级, 所以在后期的实习中, 学生对于职业的适应能力将直线上升。在实际工作中, 学生得到的职业化指导将是最为直接有效的, 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眼界, 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
当然,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 学生的特长与自身性格的特点能迅速得到确认与定向培养。在师傅的带领下, 学生能很快地认清自己在岗位上的不足, 也就能更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学生而言, 经过实践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其拥有准确的自我判断, 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快成熟, 更快地拥有对于岗位的责任心。
四、如何构建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 立足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历史特点, 由于我国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 很多行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来说, 国外的职业教育如果全盘引入我国职业教育, 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教育模式, 全部推翻再重建是不现实的。所以, 在引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时应结合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要求。基于此, 在构建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 教学中应以讲授和实践为主。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化教学方式已经有了固定模式, 其教学的流程与量化考核已经有了体系化基础。但对于企业所提供的师傅们来说, 他们作为岗位一线人员, 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每个人的性格与工种不同, 所以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会产生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应看到这一点, 进而全力协助师傅们去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例如, 可以先根据师傅们不同的工种进行教学区域划分, 让师傅们向学徒对不同工种需要用到的设备与仪器进行演示, 并对其操作中的关键点进行解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分步讲解, 考虑到师傅们在教学方面的短板, 这种讲解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师傅再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在提问与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提问, 师傅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复。师傅同时也要拥有对于学徒的技能鉴定权限, 当师傅认定学徒的技能掌握已经达到一定层级时, 才能进行下一个技能层级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师傅与学徒间教学的有效性。
(二) 全面考评
由于引进了师傅进行教学, 所以考评时也要把师傅的教学放进去。在职业教育中, 对于学校教师的考评主要集中在教学成果、科研进展、学生评价等几个方面, 教师的职称与等级标准也来源于此。相应的,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 学校教师与师傅共同构成了教学双主体, 所以师傅也要与教师一样, 有奖有罚。可以从对学徒的培训情况入手, 根据学生在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的技能考核与竞赛中的成绩来评价教学的成果, 联系企业、学校、学生等方面共同对师傅进行考评。考评的目的是让师傅有更强的教学主动性, 而考评的方式则应客观公正。对于态度不认真、教学马虎的师傅, 应及时发现, 停止培训工作, 以避免延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职业道德不过关、教学心态有问题的师傅更应及时停止其工作, 以免学生对就业产生负面认识。当然, 师傅的考核应从企业与学校两方面进行, 由学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共同裁定, 以提高考评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三) 优化环境
在构建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强化专业与职业间的联系上。现代学徒制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的教学模式, 也没有固定化的制度。不同专业不同企业都会带来不同的职业教育新环境。作为职业院校, 要从经济上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可操作性。由于现代学徒制对师资水平要求高, 对实训设备要求齐全, 对实训环境也有相应要求, 职业院校应把资源尽量集中在创建良好的实训场所上, 并在管理方面多下功夫, 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 从国家层面上分析, 现代学徒制要成为职业教育的常态化教学方式, 就离不开法律与完善的制度支持。严格的就业准则制度,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间的相融合, 都是确保现代学徒制度能无缝连接职业教育的关键点。因此, 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学校的共同推进。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构建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 应立足于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基础, 借力于企业的技能实力, 共同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1) .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03) .
3.服装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篇三
【关键词】服装人才 特色培养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4-01
当前中国服装的出口面临诸多问题,同时中国服装教育也面临巨大挑战,服装课程的观念不够新颖跟不上世界潮流、课程内容没有紧扣人们的需求、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总之由于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学生学习服装设计和服装制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由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不够紧密,致使很多学生面临失业和下岗的危机,因此我们要在服装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
1.更新教学和培养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关键是有一个适合时代发展的观念,因为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体现了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引领着时代的审美观,如果服装的教学观念不更新、培养人才的观念不更新,那么就谈不上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的创新,那么就直接制约着服装的出口贸易的扩大和增长,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就要持续不断的进行服装教学和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教师要关注当前服装设计的潮流,要不断灌输服装创新理念,根据服装行业的特殊背景进行专业的设置,结合当前对服装人才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经常性的灌输,更要持续性的启发。
2.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
服装设计贵在创新、服装工艺功在实践,因此培养特色的服装人才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和逐步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要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同时服装教学也是科学性和艺术性重要结合,所以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款式并尽其所能制作提高工艺水平,要真正的验证学生设计作品的可行性,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工艺水平。
3.营造校园氛围、进行项目教学
从某种程度上讲项目教学既是一种课程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对服装这种类型的专业来讲项目教学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营造和谐创新的校园氛围,更好进行项目教学,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把真实的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要对班级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完成各自的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的任务,这样也形成了情境式的教学,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进度不断进行示范性,让学生从模仿到创作独立性的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服装设计和工艺的综合技能。在进行项目教学时一定要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详细的项目内容,项目内容要辅以市场调研报告、产品款式设计、服装的样板制作和结构的设计企划书。
4.以就业为导向、视校企为平台
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能力并加深理论理解的重要方式,是进行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实践方法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今不论是接受哪种层面的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就业。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的学生毕业直接面向市场,因此培养的服装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把校企当做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要真正的重视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办学,要把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办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服装专业的学生不管是临近毕业的,还是刚刚入学的,都要在校企进行实习和锻炼。同时企业也要通过实习和实训考察和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并真正的参加企业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学校进行专门的订单式教育,不但为学生实习和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够使学生尽快的适应岗位的需要,从而尽早的走进企业、走进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要存在教育,就首先存在人才怎样培养的问题 。 当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仍然比较迅速,但是制约服装发展的瓶颈却始终存在,这个瓶颈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因此我们要立足我们服装教学的实际,更新教学和培养观念、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营造校园氛围、进行项目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把校企合作当成主要平台,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服装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莹. 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改革[J].装饰.2008(03)
4.金融特色课程教育模式探究 篇四
一、课程安排与实施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两大类,每学年两类课程的课时加起来超过二十个课时。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调整,目前理论课程主要由《个人财务策划》《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外汇》《保险》《期货》《货币》等子课程组成。理论课程由我校政治老师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邀请一些大学的专家、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上课。上课所用的教材一开始主要是以我校政治老师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理财金钥匙》和《金融透视》为主。2015年8月,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广州市教育局穗教基教(2015)49号文中明确指出,2015年秋季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等36所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我校是越秀区唯一一所高中试点,并且配备专用教材《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读本》。这本专用教材对于补充我校校本课程教材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的理论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校本教材和专用教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上课的形式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有讲座、看视频、游戏、知识抢答、案例分析、辩论赛、理财小测试等。每一次的理论课程,学生都是在一个自由活泼、欢声笑语的课堂中获取知识。
理论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财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用的,但这并不是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希望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发掘合适的实践基地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实践活动,现在的实践基地包括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有商品交易会、理财大赛、金融社活动、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等。
1.商品交易会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商品交易会以来,我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是我校的一项品牌活动,2009年底曾被市教研室作为示范项目组织全市观摩活动。该活动由学校政治科组主办,它把经济、金融知识延伸到课堂外,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的平台,突显了我校的“三自”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也贯彻了特色课程“博物博学,求真育人”的课程理念。
商品交易会活动整个流程都是模拟真实的经营场景:各参展商在参展前必须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参与投标,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展摊位投标竞拍,将迎春花市的招标模式引进校园,增加商交会的趣味性和现实感;商品交易会活动现场又设有消费者协会接受现场举报,以及对参展商进行评比和表彰,活动后也会开展问卷调查反馈,为下一届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对于商品交易会这一项活动,师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度高,近几年展出的摊位均多达80个,师生同乐探索商品交易的乐趣。商品交易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以致用的平台。
2.理财大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中学生的金融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生涯规划意识,我校政治科与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联手,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金融理财规划比赛。
比赛共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学生亲临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参观,接受理财知识培训,第二阶段学生利用暑假分小组制作理财规划个案,第三阶段暑假结束后进行学生理财规划个案评选并进行决赛展示。理财大赛的决赛我们邀请了花旗银行的五位专业理财师和我校政治科组长张洪海教师和负责金融特色课程的杨平平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以保证评选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两届的比赛评审们都认为参赛同学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心思和创意,并能够把重要的理财概念灵活运用到理财规划上。同学们对策划理财规划时各种考虑因素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投资工具的认识和运用,也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届理财大赛期间,适逢广州市率先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课试点,我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本次决赛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及《南方都市报》记者均到现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3.金融社活动
(2)与中华财经联盟定期邀请华师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ci课程。子课程主要包括:走进企业的世界;o2o商务模式的发展前景;华为的崛起;华为小米价格战;价格歧视;央行降息等课程,从全方位为高中生打造个性化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也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每次都获益良多。
(3)金融社花市挑战赛。为提高金融社成员的交流、交易、财务管理等能力,也根据广州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校金融社每年春节前会举行金融社花市挑战赛。即广州春节花市前,由金融社成员自由组团,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主报名参加广州市迎春花市活动。花市活动的销售方案、经费预算、融资方案、销售过程由各小组自行制定。评比标准主要是通过在花市中销售商品获取的利润来判断。
4.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从2015学年开始,由营业部团委牵头,海印支行和庙前直街支行组织实施,诚邀个人金融业务部、结算与电子银行部及其他相关部室协办,在我校首次开展2016“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以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为载体,以普及中学生银行业务知识、提高中学生银行业务办理生活技能、提升中学生财商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理财大讲堂、银行实地参观、银行业务体验及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1)理财大讲堂活动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模块,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开展亲子讲堂和教职员工讲堂两个专题讲座。
(2)银行实地参观是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参观钱币、银行设备、银行卡等实物展览、银行业务区域,以真人演示银行业务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理财知识,树立理财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财富。
(3)银行业务体验活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各类银行业务的熟悉,以预约办理业务的模式,通过家长陪同学生到指定网点办理银行业务,让学生掌握办理银行业务的基本常识,让学生树立自主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理财能力。
(4)组织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已参加银行实地参观和业务体验学习的学生,以“我的理财故事”“我的‘利是’,我做主”“巧用零花钱”“我的财富梦想”“财智人生,由我做主”“我的理财计划书”等为主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真实的个人理财故事,参加“财智人生,由我做主”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征文比赛。
二、金融特色课程实施效果
1.从学生成长来看: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金融特色课程以来,我们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等有利资源,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金融理财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提高了财商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参加高中政治小论文比赛的时候写的金融理财方面的小论文均获得市区的奖项。许多学生上大学以后也成为自己所在高校金融社团的骨干,如2011届毕业生张?o,上大学后担任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社团主席;2012届毕业生郑颖思,上大学后担任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社外联部长。许多大学读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也主动回学校给师弟师妹们讲课。很多同学在写学习金融特色课程的成长感悟中也表示现在与家长的交流又多了一个话题,对知识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知识确实是包罗万象的,除了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这些高中的必修课程之外,其实还有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
2.从教师成长来看:教学是双向的,学生成长的同时,老师们也在成长。金融特色课程的开设让很多教师更深刻地领会了新课程的理念,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金融特色课程的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禁锢,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填鸭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在金融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关系。2012年,我校政治科老师申报了越秀区科信局的课题《高中政治活动课程特色研究》,其中商品交易会、金融社活动、理财大赛、商赛等金融特色课程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课题研究人员是政治科组的一线教师,有着亲历的直接经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都在五年以上,本课题研究至今发表获奖论文十几篇。目前本课题正在进行结题申报中。
三、金融特色课程的社会影响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至今已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2014年5月31日《信息时报》a09版报道:《今年广州中小学教育改革提速,市十六中校长杨霞解读该校办学经验与探索――以特色课程推动教学创新》对外展示了我校金融特色课程的风采。此后《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2015年10月23日,“普汇金融知识平台――中小学金融知识教育服务专业委员会”入驻我校,对我校的金融理财特色课进行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11月4日下午,半岛电视台驻京分社也对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进行了采访和拍摄。每年4月举行的商品交易会现在不仅成为全校师生的一大盛会,也成为许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的热点,更是周边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好机会,如10中、13中、40中等兄弟学校,甚至华南区最高学府中山大学的学生每年都会来我校参观商品交易会,并借鉴我校的经验回到自己的学校举办相似的活动。香港大学有个课题研究小组也是以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目前,我校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的实践基地。
5.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五
学习总结与体会
吴世友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
330013)
摘要:有幸参加该次课程体系改革专题活动会议,我有一些感触和收获。本文将本次会议的内容做一总结,目的是为我校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为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服务。
关键词:建设经验;示范验收;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4年6月28~7月1日在云南普洱召开了国家示范职业学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课题——课程体系改革专题活动会议,活动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百年树人(北京)科学教育有限公司举办,云南普洱市卫生学校协办。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有幸参加了该会议。
首先,普洱卫生学校的张静副校长介绍了该校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她谈到有几点困惑和几点觉醒。
几点困惑是:
一、有些事情和材料做得太复杂、太浪费,专家说“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二、要有重点地做好几个方面,现在回过来看,示范校建设做的广泛化、复杂化、重复化、浪费化;
三、资金使用未规划好,有的事情做完了钱还没用完,有的钱未用完,事情也没有做好; 四、一定要有好的企业介入,但不能全交给企业。几点觉醒是: 一、一定要有好企业介入,这样才可以助力前行;
二、做好校企合作,最好有政府助力;
三、大胆使用年轻人,年轻人思路清晰和活
跃,可以大大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其次,国家中职示范校验收评审核心专家、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和震对中职示范校验收指南及质量检测数据填报进行了解读。他指出:
一、示范校建设必须对区域有示范和带动作
用;必须紧扣任务书;他发现第一批示范校资金使用不合理,以后会要求被验收学习出具项目资金审计报告(包括要有资质的机构提供审计电子报告、审计佐证材料等),资金使用必须提供佐证材料,专家只去核对;
二、在校生数、校园面积、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成效多用数字、图片(特别是第三方的评价)为佐证材料;
三、典型案例是学校的亮点,要居于学校自
身,要体现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体现这样做的成效、创新点以及推广的价值,要有重点突出的案例;
四、示范校建设分析报告要求三千字以上,五千字以下,要求要体现示范建设的成效;
作者简介:吴世友(1967-),男,江西武宁人,教授,现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工作。
五、佐证材料的建设有许多技术上的要求,在网站上的材料北京的专家在北京要能打得开(省级评审专家会到学校评审),所有材料都要有证据,专家通过
六、质量检测数据反应示范校建设的动态,要与申报书数据吻合,提升了可以。但在校生数下降,全国都如此,但不能下降太多,因为你是示范校。
再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教授、博士、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志群介绍了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他谈到: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教什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接受能力的问题;
2.教到什么程度?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目标的问题;
3.什么时候怎样教?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的问题;
4.在哪里用什么教?针对教学资源和媒体的问题;
5.教得怎样?针对教学评价的问题。
二、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从初学者到专家。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发展性任务理论。
四、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五、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青年人走入“工作世界”奠定基础,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反映在课程和教学层面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六、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是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是促进本职业领域内的生涯发展;学生参与方式是参与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课程开发
佐证材料核实存在的问题,佐证材料反映了建设的过程,要多用图片、文字说话。
方法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模式是学习领域。
七、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综合职业能
力的载体。将综合性的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整体: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是教学项目。学习领域课程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八、课程开发需要科学的方法。典型工作
任务构成职业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课程。每个职业(专业)通常有10~20个。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是实践专家研讨会。从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到典型工作任务,再到学习情境。
九、职业教育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
1.科目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
价;
2.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 3.一个专业(或培训项目)培养方案的开发;
4.教与学的材料的开发;
5.专业教学环境(包括企业的)设计; 6.校企合作及学校发展项目的计划与实施;
7.学生管理与职业指导; 8.公共关系。
十、教学项目的标准:
1.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3.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作者简介:吴世友(1967-),男,江西武宁人,教授,现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工作。
技能结合在一起;
4.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另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教材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王军伟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它主要阐述了对“做中教,做中学”的认识和思考:
一、中职生对专业实践感兴趣,对纯理论课程没兴趣。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所以职业教育要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知识导向”与“行为导向”两种不同的课程模式。“知识导向”适用于高等教育,“行为导向”适用于中、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分层次使课程模式多样化。
三、“做中教,做中学”的几点认识:
1.相当部分的技能需要知识指导; 2.项目教学虽好,但要有条件,有局限。比如:实训条件、耗材、小班教学、双师型师资要求等。3.将“做中教,做中学”融入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可能更具有推广性,尽量做到知识的讲授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
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1.仿真性解决实作;
2.测评系统解决评价体系
3.教学资源要体现立体性、网络性、适时性、资源性,让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抽象变成形象。
最后,有十所学校派了代表汇报了各自学校示范校建设的成果(其中包括我校材料系沈卓副主任代表我校作的汇报),赵志群专家现场给予了点评和指导。赵志群专家认为各校汇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不能完全对
接,考职业资格证与教学不能对等。
二、建立“学习性工作任务”是一亮点,发
达国家实习生不是直接参加工作,而是不断学习,是在接受教育。
三、“校企一体”,企业必在学校,学校可能
缺乏条件,实施难度大。
四、“理实一体化”很好,但与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相比,后者更有包容性,“理实一体化”不容易做到。
五、“做中学,学中做,先学后做,先做后
学”差别很大。
六、许多学校都谈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
才,专家认为有另外一种理念:为生活培养人,为人发展导向。所有教育都是“立德育人“。职业教育如何体现?
七、所有学校的课程或教材名称都没有体现
职业教育的特点。有些课程定位不明确。
6.试述汽车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篇六
1引言
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中国实现技术密集转型和汽车升级的必然路径,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些专业负荷以及创新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据调查发现传统汽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要求已经无法满足于当代汽车行业发展整体趋势,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并加强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顺应未来汽车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2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特点和区别
立足于能源短缺还有技术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交通便利和环保节能这些理念,再加上信息技术的融合,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所关注的重点,他有着低碳、智能、网联以及共享等特征[1]。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政策推动下汽车也逐渐开发了一些节能环保和绿色能源技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并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同时提倡能源节约利用,现如今已经成为各国之间汽车技术竞争的主要表现。智能化汽车的到来迎合了智能交通,它可以提升汽车安全性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同时给汽车驾驶员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人文设计,就连一些老年和残疾人都能具有驾驶汽车的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服务下,联网协同感知与网联协同决策还有控制技术给网联化汽车的出现和升级这两个极大的便利性,让停车场的覆盖率进一步增加,并促进我国道路交通通行顺畅能力。共享化指的是能科学地利用一些闲置资源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汽车使用的门槛上进一步降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并促进汽车行业发展。整体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汽车相比较而言有着不同的特点,比方说能源组成存在差异,传统的汽车都是运用汽油作为动力能源,但新能源汽车结合了电池和燃料电池这些新的能源构成。控制模式上传统汽车基本依赖于人为操作,新能源汽车则利用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传感器检测,安装智能中控系统能减少人为干预,让汽车更加智能化并给驾驶员提供便利。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把人、车、路三者联为一体,传统的汽车必须要从车辆的角度上展开控制,但现代化新能源汽车就把驾驶员、车辆还有道路这些信息结合到一起给驾驶者或者是乘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传统的汽车在道路上如果出现问题的话经常会找不到维修地点而让驾驶员感到困惑,但现在的话新型技术的普及通过共享网络就能找到相应的资源,汽车在大数据信息基础上可以自动化快速寻找维修点或者是上门维修,这些都解决了传统汽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2]。
3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特征
在党中央和各地区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其中各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一直创新改革在招生的规模和就业率上都呈现出了全新常态,现如今也成为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就是围绕着汽车专业对学生相关知识技能连接岗位需求所制定的一种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就业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从中贯彻岗位技能,结合汽车相关人才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一体化教育,包括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还有维护模块等等,其中的实践训练是重点,将它和相关知识传授与岗位生产密切联系,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并开展项目案例和场景以及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并且熟悉大量汽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下汽车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建立在岗位所需要用到的应用和技能型人才,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基础上对用人的要求和专业对应产业以及课程对应岗位为中心,构建了校企合作训练基地、工学交替实习模式,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和汽车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递进,让这些职业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有更好的工作去向,而汽车行业也能源源不断的有人才储备,从而进一步实现共赢。顶岗实习方面是这些职业教育学院在学生就学的最后一年,由学校和教师组织指导,到他们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上进行实习,在具体岗位上展开技能锻炼,只能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能提前了解职业对应岗位内容,从而更好的从学生转换成员工角色。
4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背景
下汽车职业教育模式构建本篇文章提出的建立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背景一下实施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培训多元化模式应当分为三个方面:
4.1专业体系改革
建立在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需求下,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教育除了传统的维修专业以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已经越来越受关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来看汽车维修专业能够和新能源汽车两者双行并存,部分职业学校已经把之前的专业更改名称,设置了全新的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在发展的背景中对于汽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满足在技术和人才上的需求,把学校中的硬软件资源设施确定,明确本专业研究发展的新方向和重点,比方说电子控制原理和关键技术的运用、驱动电机还有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和维护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检验维修技术等等。应当引入先进的信息设施设备,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双向结合,引导学生源源不断的参与到就是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培训活动中。设置的课程应当让理论和实践多突出,注重汽车专业的低碳智能网联和共享化发展,将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考虑,科学的对教学的效果和目标评价,并且和相关企业完成岗位合作对接。像学校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构建合作关系,由学校提供场地和专业教师,而产业则在资金和资源上支持,并且派遣一些在职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中给学生兼任教师,定期双方互相开展研讨会,把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设计并优化全新的汽车职业教育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提高效率并全面了解当前专业对口岗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铺垫[3]。
4.2职业人才建设
我们都知道实用型人才和职业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完成的,他们刚开始也对自己所学专业比较陌生逐渐熟悉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结合汽车技术路线去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是有必要的。学生在技能操作方面需要围绕理论知识到实训上的转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当中包括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还有传统汽车维修这些学科专业知识都可以适当弱化,立足于增添一些新能源技术和电池的理论,连接网联技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加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比方说当前智能汽车发展较快的比亚迪、广汽集团还有小鹏汽车这些都是相对优秀的企业,如果能与他们构建合作并允许学生到汽车生产车间顶岗实习,让学生能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操作和巩固知识,这是他们发展创新的核心动力。从这里实现应用转型并为服务于前线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行业,在汽车的维修检测和管理营销等方面提高综合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高素质培养路径。
4.3师资队伍建设
从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发展背景下分析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力度,职业教育必须要构建一个专业强且素质高的师资队伍。职业院校的教师体系建设培养中应科学构建合理的奖励惩罚措施,对教师实现再教育,不能让他们安于现状,在提高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理论技能水平的基础上也能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铺垫。引导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参与到相关行业的智能网联技术培训活动中展开再学习,提高这些专业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知识储备,也要在队伍中选择某些先进的骨干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合作,以此来全面培养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背景下的汽车专业人才[4]。
5总结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跟紧行业发展潮流并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满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行业具体需求。与此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相关行业的教育体系构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完善校企合作,如此才能实现汽车职业教育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双向共赢。
参考文献:
7.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七
一、是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对人才的类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高中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培养考试机器的陈旧做法,取而代之以塑造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更为强健的雄浑体魄、更有责任感的社会担当以及更为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等特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新时代下学校必然承担的重责。时代的新要求,需要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的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探索欲,拥有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也就是说,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更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为时代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重点高中教育的任务目标,而且也是优质高校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而将重点高中与优质高校创新型育人目标有机对接,可以使培养人才的方向变得更加清晰,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在应试教育、高考制度以及评价机制尚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虽然时代发展与课程改革双向提出的目标是值得肯定的,但高中出于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往往是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高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围绕高考运作的千人一面的应试教育仍旧是许多中学工作的重心。在这种情况下,新课程改革往往只能处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靠上级行政命令压下来的隔靴搔痒式的课程改革,往往面临着半途夭折的命运。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已经有一批先行者在积极探索高中教育的变革方式,积极探索高中教育与优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并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高校自主招生与综合素质评价已经从一考定终身的单一的高考制度中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相信今后类似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举措将会越来越丰富多样。高中教育及其外部系统的变革,正需要高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与介入,重点特色示范高中更应该身先士卒。
二、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过这样的界定:“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校层面,“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实质,而教学观念决定着学校、教师的管理行为与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现代教育理念,就要求我们将学生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情感和能力准备。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高中教育就不能仅仅将自己的关注点停留在高考所关注的知识与能力上,而需要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加强对学生行为方式优化、思维方式更新以及人格养成等方面的教育。”[1]学生素质、行为、思维与人格的全面进步,是重点特色示范高中责无旁贷担负的重责。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重点特色示范高中作为高中教育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为优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从高中阶段开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重点特色示范高中无可推脱的重任。
三、是解决因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差异而带来的问题的需要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天然差异,必然带来各种矛盾。而在新阶段,这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随着大批‘90后’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之后,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的严重脱节现象较为突出地凸现出来,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2]如何将这种脱节现象转变为中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天然适应,促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对接,是有效减少差异、化解矛盾的途径。具体说来,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法存在差异
这是由中学和大学的学习目标的差异决定的。
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人生目标就是力争进入理想大学;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如何将学生顺利送入理想大学就是工作的第一要务。这就决定了学校往往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由此带来对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照顾。具体到学习方法上,更是创造出一系列力求使学生最大程度获得高分的学法与方式。中学一般有讲授、问答、读书指导、演示、参观、实验和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目标就是为学生获得高分创造条件。
而在大学阶段,教学目标的重点开始转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打破了高中阶段一味以获取高分为目标的单一模式。具体到学法上,大学采用的是讲授、讨论、实验、设计、实习、自学指导等教学方法。
大学的教学方法看似与高中很接近,实则差别很大。由于中学教育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引导,因而教学目标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上,很少有机会去采取讨论法、自学指导等能使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方法,长期以往学生易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大学尽管也采取讲授的方式授课,但高等学校的讲授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师讲授的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一些细节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去广泛阅读了解的,它更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方法的差异,导致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的教育方式一下子无所适从。如何在中学教育中创造有利条件,搭建一座连通学法有异的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使高中学子进入大学就能天然感受到大学教法不仅是适应自己的,甚至对这种教法倍感亲切,就成为重点特色示范高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二)学生心理存在落差
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人的心理活动带来影响。三年高中,学生是在极其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他们只能用“上了大学,需要什么有什么,要干什么都有条件”(一学生语)来自我安慰。可真的成为大学生后,发现现实与他们的理想是矛盾的。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适应;二是对大学环境不适应;三是对生活环境不适应。具体来说,“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旅店式的住宿生活,寻找自习教室的艰辛,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法,百无聊赖的“星期七”,每天在宿舍—食堂—教室—宿舍之间“画着三角形”,如此繁重、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像一盆冷水,浇在他们曾经沸腾的心田。昔日的“内心平衡”被破坏了,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心理落差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王玉文先生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作过精深的研究,切中肯綮地指出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过于关注他人的反应;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交往技巧,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有些人身上还残留着小学女孩交往中的‘独占欲’的特点。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宿舍人际关系,在宿舍中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是导致人际交往矛盾的最主要的因素。”[2]处于从高中到大学转变阶段的大学新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其知、情、意、行尚处在形成阶段,在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因此,重点特色示范高中应当对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心理变化具有清晰的认识,更要具有未雨绸缪的预见性,从而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具有健康正常的心理,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三)能力存在差异
现行中学教育制度,能培养出优秀的考生,但未必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种现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不少大学校长、教师反映,每年迎接新生时都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新生虽然成绩优秀,可连如何打饭、洗衣、买东西都不知道,生活能力很差,甚至于有些新生家长到校陪读来料理学生的生活。这促使我们深思: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能做些什么?高分就能保障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他们难道就这样让父母照顾一辈子?……像这样的“分数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是根本不能适应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与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的。
另外,由于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通过四年大学生活就能速成的,而是有一个从中学到大学的日渐积累的过程,尤其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才能为学生铺实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高中走出的学生绝不能是高分低能的社会半截人,高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将学生由单一的学分机器逐渐转变为能够适应未来发展形势、朝气蓬勃、身心健康而乐观的全面人的重任。这就给中学和大学共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课程、交流与互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好大学、中学的教育衔接工作。
四、是探索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需要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先哲们一直深思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创造真正的人,这才是你神圣的职责。”而“真正的人”到底要具备哪些特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就中国当代教育来看,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这就从宏观层面为新时期的我国高中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整体规划出了高中教育的宏伟蓝图,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路标与指针。
具体到单个个体来看,不妨以笔者所在的桐乡市高级中学为例。作为县级市的一所省重点特色示范高中,桐乡市高级中学这几年的优秀生培养处在浙江省前列,领先嘉兴大市,这与我们明确坚持的素质全面、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具有社会责任意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育人目标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发展中始终恪守《规划纲要》要求的“多样化发展”“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办出特色”三大准则,而坚持这些准则的一大要求,就是要求我校与大学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只有进一步跟高校沟通,我们的育人目标与大学的育人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机对接,搭建起一个更好的输送优质人才的平台,积极探索出一条特色化办学的新路。
8.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厂中校 合作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88-0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从在校生数量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整个体系的半壁江山。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仍然十分严峻;同时,企业也普遍反映难以大批量招到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技能的员工,这两个难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这两个难题,高职院校必须大刀阔斧地实施教学改革。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的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零距离上岗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进行充分的企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发、供、用电企业,电力建设单位和相关行业自备电厂及大型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等企业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合作发展”为机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和实践基于电力一线员工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步,学生通过在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在校内“校中厂”——电力技术实训基地的专业技能实训,达到电气初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二步,将电气中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在校外“厂中校”——广西麻石水利发电厂等企业教育教学区工学交替,在企业现场一线技术员工的指导下,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达到中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三步,到相应的电力行业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经过多岗位多工种的轮换作业,达到电气高级工的水平;第四步,签订就为协议后,到用人单位“准就业”实习,增强岗位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培养服务企业的责任感,专业岗位技能精益求益,基本达到技师的职业能力;第五步,在毕业后,学生经过几年的生产岗位工作历练,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实现达到技术员的工作能力的总体目标。
基于电力职业成长规律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切入点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
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模式的合作,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企业生产一线,掌握广西区域经济的市场脉搏,了解市场的动态,了解社会、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
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探索落实校企合作育人的可操作性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厂中校”校外基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2011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并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2013年,电力工程系成立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推进并深化了学院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研究和实践电力高职院校与电力企业通过在生产一线共建“厂中校”,探索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途径,破解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将尽可能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通过“搭建平台,深度融合;校企共管,交替培养;校企共育,无缝对接”等模式,协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出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学院分别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麻石水电厂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以企业提供闲置的原厂办子弟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生活区域,并提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部分厂房作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所。学院陆续投入256.92万元的建设运行资金进一步建设完善,目前学院的“厂中校”共有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30391平方米(其中麻石水电厂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7441平方米、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2950平方米),教室2641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3300平方米,风雨操场2643平方米,学院平均每学期可安排2000人次以上学生到“厂中校”学习,基本满足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的现场教学、实习的需要。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针对电气试验岗位的实习实训,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和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电气安装及电气试验的实习实训场所,提供昂贵的高压试验设备如智能高压数字兆欧表、盐密值测量仪等,仪器设备总值达231.37万元。通过校企共建的“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利用共享的试验设备进行教学使用,也可以参加企业到生产实际现场的工作,如组织进行对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距,直接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校企共建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然而,由于电力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性、高危险性、高投入性和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电力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首先,运行中的带电设备往往电压等级较高,设备试验、维护和检修往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其次,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大量地廉价地进行储存,对安全运行的要求很高,运行、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因此,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担心存在危险和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往往不大欢迎电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前来实习。另外,电力企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目前的待遇水平远高于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而且他们往往工作也较为繁忙,因此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比较难以实现。因而在建设初期,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并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机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13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请了“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的研究与实践”的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借此契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了一批电力专业骨干教师深入电力行业企业展开调研,分析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的深层原因,力求在目前电力企业的技术快速发展和对安全运行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努力探索和开拓多种有效途径及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以实现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高效运行“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办学模式。
四、提高电力企业参与电力高职教育积极性的措施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以企业为中心,校企合作,校企共赢”为目标,经过校企之间多次磋商,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协助电力行业企业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功能,根据企业提出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在每年企业新员工报到入职前提供师资力量协助行业企业举办入职岗前培训班,帮助新员工熟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技术技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职能。
(二)校企共同编写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及专业实习实训教材。学院希望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供学生参加实习,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设备重新编写实习实训教材;企业也希望能通过学院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便利。
(三)积极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根据企业的要求,学院电力专业骨干教师在“厂中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参与企业的部分科研与技改工作,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办学,相互服务,校企共赢”的办学模式。
(四)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学院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跟班实习,在参与企业运行、检修、试验等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学院也对企业一线优秀技术员工进行教育能力的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五)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实现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制度。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全程开展教学活动,由学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学生纪律管理。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企业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厂中校”的活动对象是高职学生,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活动对象是产品,活动的直接结果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式中,必须兼顾企业的生产安全、产品优质和“厂中校”中高职学生的技能成长,才能实现校企共赢,才能有效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办学体制的改革。
五、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成效
(一)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找到了解决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有效地破解了电力企业参与电力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电力行业企业丰富的教育教学场所和闲置设备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不可能购置动辄需要数千万元的昂贵电力实训设备的问题,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虚拟仿真情境下进行实习实训外,无法经常性地接触到电力行业企业大型设备进行实习实训的困境,为电力类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提供最好的实习平台,可较好地解决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实训的普遍性难题。
(二)打造了一支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资深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企业的能工巧匠、优秀员工,同时也成为“厂中校”的“兼职教师”。学院也积极安排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专业骨干教师的一线岗位技能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打造了一支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一流教师队伍,优化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结构队伍的建设。
(三)立足广西区域为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教育质量乃立院之本,是毕业生就业强有力的保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注重引进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标准、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安全生产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企业的岗位技术技能。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学生参加广西电网校园招聘考试录取人数连续五年荣居榜首,每年进入广西电网及其下属单位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人,平均每4个新进员工就有1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录取的人数远远多于区内外各高校。另外,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还有约300多人到中广核、南方电网超高压局、铁路运输部门等相关大型行业企业就业,并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六、结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当前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立足广西区域,面向电力及相关行业,坚持特色办校,构建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坚持“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特色,是确保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已办成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电力高职高专院校,为广西区域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电力特色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黎庚荣(197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唐春生(196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9.教育随笔特色教育培养劳动小能手 篇九
开发区于华庙小学:韩晓华
于华庙小学地处在农村,是村落和田野之间的一道风景!学校的特色是劳动教育。学校挖掘和开发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扎实创新开展劳动特色的实践活动,家校共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光荣的意识!教学楼上镶嵌的“劳动光荣”标志着于华庙小学的特色教育是劳动。
这里四季都有各色的花,有绿色有机蔬菜,还有农作物。春天孩子们在试验田浇水,除草;夏天孩子们收割油菜;秋天孩子们收获花生;冬天孩子们除雪,嬉戏。他们开心地劳动。学生们在劳动中与种子,泥土、工具亲密接触,既普及了知识又感受植物生长的乐趣,同时又亲身感受种植的艰辛,树立节省粮食的意识。
孩子们在劳动中,通过对种植,浇水、果实的收获与展示等一系列有趣的体验活动,学习栽培技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并学会悉心照顾的情怀。
看啊!于华庙小学的孩子们,多么快乐!多么幸福!那漫步在自己种的花丛中与蝴蝶嬉戏的小姑娘,那桃树下乐开花的孩子们、那与幼苗比美的孩子,还有……他们都是劳动小能手!他们享受着劳动的快乐,每张笑脸乐得像朵花!
10.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十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农村实用人才
分析与研究 正文:成人高等教育的大体特点
1.成人在选择学习方向与内容方面既围绕职业需求,又关注直接效益。因而,其学习动机 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2.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体性特征更为突出,必须根据成人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等特点,开发其心育潜能,以充分体现成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3.成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无时不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相联系,必须瞄准产业和市场的现实变化与预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从业人员实现个人发展、转岗就业、提高技术层次设置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
4.成人教育的服务视野不断扩大。新时期成人教育的任务已发生战略性转变,要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出发,扩大成人教育的服务面;不仅要为在业、在岗人员服务,也要为离退休人员、闲散在家的其他人员服务,满足他们的各种学习、需求。
5.成人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为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类学习需求,成人教育需要在处理好矛盾交替的基础上突出培训周期短、见效快的特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学校形态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并举,函授与业余相结合等,以社会发展为办学出发点,坚持并创办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
成人年高等教育的以上特点就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途径和良好的平台,而且接受教育的农民朋友可以学到多种实用技术,如养殖,种植等等,他们还可以在此结识志同道合之人,可以交流,可以借鉴,甚至可以合作,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农村实用人才的行为特点
一是总量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约为897.1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6%。
二是结构不合理。近六成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的比重较小;在生产能手中,种养人才占到84%,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14%。
三是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68.7万人,占总数的3.9%。即便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文体艺术类人才等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中专学历也只占11.6%和10.9%。同时,农村人才老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四是人才流失严重。不仅一大批优秀农村青年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离开了家乡,而且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也是常年在外经商打工。
五是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农村人才地区分布的梯度特征明显。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管理体制不顺;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政策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实用人才仍停留在种植、养殖这种周期较长、获益较慢的行业上发展,而对于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人才较少,技术结构不合理。有近2/3的农村实用人才有技术而无职称,有职称的多数是低层次的初级人才,高级人才奇缺,年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实用人才中,达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很少,40岁以下青壮年大多数出外打工,在家的多是老年和妇女,对科技的认识和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偏大。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合力。俗话说“龙多不治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安排,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加之,行业壁垒、人为因素等原因,致使各行业之间不能经常联系,部门之间不能经常通气。就农民技术培训、农村人才培养而言,出现资源不能整合,资源不能共享,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状况。主要原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牵头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来统一规范;培训、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粗放化。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仅仅局限于统计、调查意义,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挖掘缺乏长远、整体规划,导致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人才群体和梯队建设严重滞后。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成才环境较差。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有人才社会效用之实,而无人才社会地位之名。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实无名导致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激励的行政和经济手段,难以进行动态的培育和挖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自我、造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造成人才的部分流失。这是因为长期受传统的以学历、职称、身份等来划分人才的评价模式影响,对农村实用人才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培训、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尤其是要借助高等教育的优越性,多层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明确目标,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量化分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培训、教育、考核等指标。在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式多样,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遵循“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指导思想,紧扣农村草畜、棚栽、林果、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小杂粮开发、基本农田高效开发利用、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所需,利用县、乡、村3级党校(党员活动室)、农技校、农函大辅导站、农村远程教育、中小学校等阵地,对农民进行阵地培训。组织一批乡村干部、农民群众赴省、市、县、乡各级各类产业开发、龙头企业等先进典型示范基地,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基地培训。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组织他们到农函大、农广校、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开展系统化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那些不能继续求学的回乡青年,应充分发挥他们文化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严格把关,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认证工作。把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范围。凡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有专业特长,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经相关部门考察、考核,评定农民技术职称。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制度,对于农村实用人才所从事专业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可申请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由技能鉴定主管部门发给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职称评定、技能鉴定。
二是建立实用、实效相融和的选拔机制,严格选拔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农村实用人才应坚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遵循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适应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分级选拔的原则,以市、县、乡、村为单位,形成各类实用人才梯队,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的农村实用人才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树得起,用得上。
三是建立分类、分级相配套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应建立在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际贡献程度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所从事工作性质、评价指标的级别将农村实用人才分为社会管理型(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技协等负责人)、专业技术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人才等)、经营管理型(农民企业家、经纪人等)3大类型、两级指标体系来评价。社会管理型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社会贡献、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程度、任职年限和创新能力;社会贡献包括:村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进步;社会认可包括:个人(集体)荣誉、群众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包括:职称证书、技能证书(专利证书);社会认可包括:年收入、个人荣誉、知名度;经营管理人才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社会贡献、社会认可。二级评价指标——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包括:企业规模、职称证书、技能证书;社会贡献包括:年产值、提供就业岗位、纳税情况;社会认可包括:个人(企业)荣誉、知名度。
四是建立考核、激励相联系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延安市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确定的四级农村事业人才标准,采取群众评议、实地查看、现场提问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业绩,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考核为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应取消农村实用人才资格,注销农村实用人才证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级农村实用人才台账,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特长、技术等级分类立档建库;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每年应对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并形成制度。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及时推荐申报省、国家级先进评选;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科学、艰苦创业、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形成崇尚科学文化、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氛围。大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促使更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五是建立资助、扶持相统一的服务机制,热忱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实行项目资助,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采取项目推广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办法,把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有关项目交给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去实施,带动周围群众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按照自愿互利、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提高营销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促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制定农村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式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或私营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名优产品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六是建立聘用、提拔相促进的使用机制,大力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对于拔尖的农村实用人才,应打破身份的限制,聘请他们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担任技术员,指导服务乡镇农村产业开发,也可在乡镇公务员招考中,招收农民公务员,提拔他们担任科技副乡镇长,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1.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十一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优质、整体、稳定的文化传统、办学风格与社会认可的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具体而言,特色学校应具备独特性、优质性、整体性、稳定性等主要特征。
独特性。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独特即指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确立独特的食虫植物猪笼草的研究模式:阅读质疑——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交流发表。学校组织猪笼草研究小组,经常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猪笼草的生长特征,如让学生观察猪笼草瓶盖上的蜜腺,让学生研究猪笼草pH值,让学生明白保护珍稀野生猪笼草资源已刻不容缓。这一独特的成果发表在《大自然》上后引起“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的许多专家参与讨论,发表在国际食虫植物学会会刊《食虫植物时事通讯》(CPN)上后引起世界食虫植物专家的关注。
优质性。“特色”是指优质事物的规定性,它是区别于优质事物与非优质事物的依据或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拥有8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城,培养了二十多位首相和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悠久的剑桥创造了足以影响整个21世纪的三大发明:原子、电脑、DNA,出现了牛顿、霍金、达尔文、凯因斯、拜伦和79位诺贝尔奖得主。
整体性。首先,任何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是以发挥本校优势,以点为突破口而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特色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为了片面的发展学校特色而牺牲其它部门,同时其它部门也应支持特色部门的发展。其次,特色学校的特色不能只停留在某点或局部,而应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形成整体的综合的特色。
稳定性。特色学校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色学校的特色成熟后便相对稳定下来,这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特色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确立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它不会由于学校人员主要是领导者的变动而改变,当然也不会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轻易的发展变化,具有一贯性;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后在社会上能够产生较长久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不会有质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特色学校的名牌效应。
二、“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包括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等。
(一)挖掘特色资源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前提。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即挖掘特色,寻找突破口,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起始点。重庆市人民小学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琳任首任校长、贺龙元帅任董事长,学校秉承办学传统、从小主人社团活动开始、坚持进行了的主动教育特色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形成了独特的经验。
(二)凝炼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管理者应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主流文化元素,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沿着符合价值主流方向发展,然后采取有效的举措,培育学校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内涵,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日本江户川学园用孔子的《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凝炼特色文化,成绩斐然。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位于茨城县,它的校园主流文化元素是学会做人,所以在学校办公楼上方赫然写着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按照学会做人的文化定位,学校校长高桥键弥先生用《论语》向全校师生进行德育教育。他认为用《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他认为,人有三个要素,即知识、情操和意志。有美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人的知识可以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否则知识再多都可能成为社会的废人。
(三)打造特色教学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小学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特色建设,首先要建立与特色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其次是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构筑发展中小学特色的核心工程。国内改革开放后产生的许多品牌学校都是通过打造特色教学从而建设好特色学校的。洋思中学学校文化就是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核心价值,同时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形成了学校文化 “先学后教,当场训练”的操作要领,形成了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正是这一教学理念成为洋思中学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成为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四)“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所以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后,特色学校建设就应该从模式和理论上提升,形成带规律性、规范性的实践操作模式和具有指导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引体系。
遵照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育人目标、优化学校教育内容、优化学校教学方法、优化学校组织系统从而实现学校全局优化,形成学校特色,打造目标特色优化型、内容特色优化型、方法特色优化型和系统特色优化型等的特色学校与品牌学校是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也是塑造校园文化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色教育的理想追求。
12.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 篇十二
从几届学生的情况来看, 这些学生的培养面临如下问题:
一、问题及原因
1. 藏区学生就业的弱势。
就业问题与就业环境、人才需求、培养、学生自身素养有关联。由于教育资源和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在原专业内容上, 生源的理论功底不够、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 难以开展原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由此, 并加之自我优势 (语言、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了解等优势) 发挥的因素, 在专业能力上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其次, 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也比较薄弱 (沟通、交往、合作、视野等) 。另外, 就业管理分散在校内外的多个部门, 而校内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难以深入, 学校特别是院系由于能力和精力的原因在就业创业方面面临挑战, 缺乏动力。
2. 培养定位不明确, 模式不适应。
一方面藏区IT基础在很多方面比较薄弱, IT技术主要停留在初步的应用阶段。另一方面藏区IT特色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开拓性的人才。像藏文平面设计等反映藏文化特色的很多领域都是空白。学生想学也能学。因此以往的定位对藏区的IT特色基础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需求了解不够, 即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方面的特点挖掘、研究不深。由此, 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培养定位脱节, 与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不够。继而在培养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方面特点的IT人才上原有的模式也就难以适应。
3. 学生自我定位模糊。
学生面临困惑, 不知道为什么学此专业, 也不知道可以用到哪里。也对社会需求 (岗位、创业项目) 和专业了解不够, 对学习、创新、创业缺乏信心和驱动力。学生需要尽早的去了解社会、岗位的能力需求, 而现有的培养方案对此涉及不深。
4.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与岗位相关的实践能力欠缺;实习等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这对于以强调工程实践的IT技术的学习来讲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加大岗位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二、培养模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和实践总结, 构建了以就业 (创业) 为导向的, 市场化、工程化运作为机制, 以创新创业为依托和支撑的, 多层次、多规格, 面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和开拓型IT技术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概括为:一导向, 一主线, 二支撑, 二保障, 三模块, 三阶段的模式。
1. 培养落脚点是以就业 (创业) 为导向, 使本专业学生在藏区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加强。
2. 以面向藏区, 适应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特点, 藏文信息处理资源挖掘为主要内容, 工程设计实施为主线。
3. 二支撑。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平台是以IT项目创业、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内容的市场和学校间的桥梁。工作室为项目开发和模拟创业的工作平台。二者为专业设计、创业 (就业) 二阶段的支撑;自我设计导师是学生确立方向的指导支撑平台;4.二保障。为优化配置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及附属资源和其它资源, 需要制度创新为保障。
(1) 体制与机制。
优化与新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职责和岗位设置。如建立以项目方式运作, 由教务处, 学生处、就业处和院系参加的项目组, 整体规划协作教学、就业、创业的运作;建立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及管理团队;成立负责学生定位的本科生导师制团队等。
(2) 监控与评价。
制定各教育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包括培养方案、项目的设置;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实践大纲等。如考核以阶段考核为主, 每个阶段设置考核点, 并进行答辩。并将企业反馈引入教学评估体系等。
(3) 创新素质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
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工程为主线, 加强阶段过程控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符合培养目标和过程的活动。如双语教学;完善本科生导师责任制;开展第二课堂, 组织开展、参加科技比赛等。
5. 三模块。面向创业项目、就业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藏文教学资源库建设、藏文平面设计 (动画) 、IT管理技术三个模块。另外, 特色实践课程含省情、产业项目和创业、就业调研等。
6. 三阶段
(1) 自我设计基础阶段, 为一年半时间, 学生除学习基础科和专业基础课外可不同程度参与对专业方向的了解和研究省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项目需求等初期阶段。通过藏区调研, 从而确立专业方向和创新创业 (就业) 阶段的创新创业就业项目。
(2) 专业设计阶段学生在三个模块中选择。培养期也为一年半。包括核心课程、方向课程和创新课程。
(3) 创业 (就业) 设计阶段, 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模拟期, 分设创业 (就业) 培训和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中每个专业方向通过工作室召集学生, 组成团队从典型案例项目库中抽取项目, 模拟市场化的招投标、开发、监理、验收等过程;第二期为实战期, 学生可根据项目自主组成跨专业方向团队, 从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中的实际开发项目和创业项目招标得到。
(4) 获得定制就业订单的学生可按就业单位的要求进行课程模块的选择。
7. 运行模式
(1) 教学与实训实习和创业 (就业) 为一体, 政、产、学、研相结合。
(2) 学生根据对市场的了解或订单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
(3) 建立市场化运作的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 (中介) 。建立市场需求和人才推介的人才库、典型IT项目模拟案例库、外单位委托开发的实际IT项目库和创业项目库。
(4) 项目 (案例) 库, 如企业创建、内部运作、销售与服务等。为工作室模拟期教学和创业提供支持。
(5) IT创业、就业孵化园以创业项目的形式由创业团队运作。
三、实践效益
1.实施过程。
此模式经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的准备和初步运行及调研, 逐步形成了新的培养方案的思路和切入点, 2010级起试运行。
2.效益
(1) 本模式在调研和设计阶段经过了多方和多次的可行性论证, 形成了将培养过程各环节联系起来的运行模式。撬动和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优势。
(2) 将就业工作推向了模式的前端, 克服了以往“滞后” (培养后再推介) 问题。培养又与市场联动, 学生可自主调整就业方向。符合就业发展的趋势。
(3) 优化与新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人员职责和岗位设置及规章建立;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打破原有的年级、学期、方向, 学生自主选 (方向) 课;学生可提前或延后毕业;可边学习边创业或停课创业 (就业) ;创业就业有奖等。
(4) 将课程改革和就业创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即面向创业项目、就业岗位的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并形成多个专业或多个方向。
(5) 提炼形成了新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教学、创业文件。
(6) 学生了解了社会, 熟悉了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在导师指导下自我定位也有了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得到了加强。。
(7)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了平台和制度保障。
(8) 教师由于开设了实际应用开发课程促使教师研究市场、了解前沿、学习企业实际运作、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使课程质量不断提高;项目实施中教师还可以到外校、企业、市场、创业等方面的学习、参观、锻炼, 同时, 课程责任制等制度也将保证教学质量。另外, 工作室制的运作又可为教师带来一定收益, 可同时兼顾教学与开发。
3.问题
由于本项目涉及的由校内外参与方较多, 过程较其他专业复杂, 打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因此, 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
(1) 培养过程。三个模块中某个模块学生过少, 师资不到位;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创业就业指导教师缺乏;教材和案例不合适等问题。我们通过调整教师评价机制、聘任、聘请、培养等进行了协调, 取得了一定效果。
(2) 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的运作。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如拿不到订单;工作室开发的项目质量不高;学生缺乏经验, 推广的创业项目不合适或经营不善等问题。项目组通过聘请顾问、专家指导等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还有一些问题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尚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安见才让等.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与研究.国家民委项目, 2009
[2]张有谊等.面向工程化的计算机网络实践体系构建与实施报告.PHE网络综合实践课程改革项目, 2010
[3]孙培廷等.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3
[4]毛新.实践教学制度的创新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13期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01-05
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下的学前教育论文11-05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03
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01-07
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模式改革探究教育学论文12-03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2-12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11-11
学前教育大专实习总结及体会11-17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