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2024-07-01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共8篇)

1.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一

四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而新农村规划最基本的首要问题是目标路径和战略。究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目标?不同的路径决定不同的农村要选择不同的战略,不同的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由1984年的1.8:1上升到2005年的3.3:1),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针对国民经济内需不足(1个城市人口消费商品为农民的5倍),扩大内需消化过剩工业生产能力的一项举措。集中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本质。也是我党借鉴了国外经验,尤其韩国持续三十多年的新村运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1:0.8~0.9之间,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的经验后,作出的选择。

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太多,隐性失业广泛而严重存在,农民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充分利用转化为财富与农民收入。

农民减少了,即使农地生产力不变,农民的隐性失业才会缓解,农民的劳动能力才会转化为农民的收入与社会净财富的增加,农民的人均购买力也才会大幅提升,中国的全面小康才会顺利实现。

减少了农民往哪里去?主要还是靠城镇来接纳,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要四川农民劳均耕地达到15亩,城市化率更需高达85%。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前述十五期间年提高1.26~1.4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年~26.5年;提高到85%,则需要更长时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大跃进,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战略设计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减少农民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旧农村“异化”为城市,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基本战略是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野,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异化: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我国过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进行着。一是把扩大到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新市民,其余返(原籍)乡成为新型农民。

“异化”是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点与核心是统筹规划,系

统安排农民进城。

进化: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五个支柱。一是规模化农业;二是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尤其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投入,主要由政府来承担;三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即硬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物流),软基础设施(如担保组织、仲裁、科技服务系统、市场秩序等),新型农民教育等进入公共财政框架的安排;四是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化,即“以办工业的思路来办农业”,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链为主,外部龙头企业为主,基层政府当主角,转变到以解决农业价值链为主,内部大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农民当市经济主体;五是富有各地特色的市场化农业。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能把农产品的量搞上去,随之而来是家产品的恶性价格战。农产品丰收,农民减收的悲剧只能靠特色效农业来解决。

退化:不少农村,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的需要,也不宜农。西部大开发中,广泛开展的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一种积极的“退化”。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野。

退化地区实行生态环保化战略,其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渐近性自然移民。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水利,植树造林等为重点,但对于公路“硬化”、电网、自来水,电视等设施则不宜提“村村通”,除了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外,如果没有后续的维修机制,几年后就会破烂不堪,一场大水就可能冲垮,水泥沥青,烂钢铁就会成为破坏环境的现代垃圾。无选择地搞“村村通”,给出的政策信号是鼓励居民在不宜居住地长期定居。但是强制性搬迁,成本太高,非万不得已不为。而是要通过多种政策的合力,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府补偿,对当地居民的“无为”给予补偿,又如以环境差异拉动退化地区居民志愿迁移到城镇或“进化”地区,政府予以鼓励。

“异化”、“进化”、“退化”的核心是造就“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我们在忧虑“三农”问题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农业仍发挥着很重要的多种功能。它不仅是“米袋子”、“菜蓝子”,提供国民的食物和许多工业原料的显性功能;还对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和工业提供大量劳力;净化空气、改善生态、涵养水资源、调节洪水、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保持自然景观、提供观光休闲场地;保持传统文化;提供产业和工业品消费市场等功能,它对我国社会和谐十分关键。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民就要成为经营者、创业者。发达国家历来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其家庭农场本身就是企业,其生产生活活动主动有序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市场、金融、流通、信息、社会福利等活动中去。困此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有进入城镇谋生的职业技能与市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农业的经营者与创业者;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胜任生态环保产业的工作者、经营者。

三、对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建议

1、把做好我省新乡村规划提上日程。四川全省有4801个乡,53227个建设村。村、乡情况复杂,不宜笼统提“村村通”。而需站在全省高度,统筹考虑,为现有

村、乡的发展路径定位;为进化地区的特色效益农业及其市场预测提出指导意见,避免农产品过度生产,恶性竞争;统筹各部门支持扶助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布局,避免各自为战的分散、低效;统一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5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

2、对“异化”地区,责成市或区(县)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3、对“退化”地区,由上一级政府的发改委与环保部门组织编制县级农村生态一体化规划。

4、对广大“进化”地区乡村,完成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指导当地做好粗线条的保护性规划。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编制规划要求、又有改造条件的乡村规范其总规与详规的编制。允许并指导强村、富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村界的联村规划和建设,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市场经济体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大部分村庄,近期内不强求编制深度规划。希望用5~10年的努力,以较小投入和成本,高水平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

5、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机构,培育村庄规划建设的中介组织。在梳理乡村规划的机构和人力资源后,提升省市县各级政府乡村建设部门的行政规格、增加编制、增设协调城镇和乡村的规划、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及拆迁政策等业务机构。

6、加强对农村规划干部的专业培训。应该制定一个2~3年的培训工作计划,可以考虑组织少量人员赴韩国考察其“新村运动”,或请相关专家来川培训干部。

7、开展对乡村规划建设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前一方面,至少有鼓励与利用多元化投入建设政策,以占补平衡用地筹集资金政策,新建房屋产权政策,新村建设或旧村改造的回迁户政策。后一方面是鉴于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与标准不可能照搬城市,急需有新农村建设技术方案的“菜单”。

2.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二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而体育文化, 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换言之, 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农村除了发展经济意外, 而且要进行社会人文的构建, 良好的社会人文建设, 不仅仅是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导向, 而且也反映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方面。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是人文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主要呈现在体育的思想、道德、精神、审美、行为等价值上。

发展体育文化能够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健康, 还能够育心。农民在完成耕种农活之后, 投身于体育锻炼, 有利于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也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 促进农民个人修养的提高。同时体育文化也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制约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近几年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阻碍因素制约着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1. 体育文化在农村宣传力度不够, 居民体育文化意识薄弱

目前, 体育文化这个概念的相关宣传在农村很少见, 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只重视农耕生产、经济效益, 觉得干农活就是锻炼, 所以不关心体育锻炼。再加上基层干部自身就缺乏体育文化知识认识, 所以不能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另外, 专业的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和活动管理者几乎为零, 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和相关管理指导很难进行, 这样就制约了体育文化在农村的发展。

2. 农民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 缺乏自主性

通过宣传, 虽然农民对体育文化的概念不是很了解, 但是农民参加社团和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他们适应了灌输式的教育, 也就是教育群众的方式所以有关政府部门或者党组织及群众性组织使群众聚集起来进行统一的灌输, 才能够接触到外界比较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针对提高农民体育文化素质方面宣传很少, 导致群众不了解体育文化, 也不知道去哪了解体育文化。这说明了农民主动参与体育文化的意识不强, 缺乏自主性。

3. 政府对农村体育文化的投入较少, 经费和场地设施相对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文化发展的硬条件, 也是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必要物质基础。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拨款和乡镇企业赞助, 由于体育文化在农村乡镇中宣传力度不够, 体育的发展很难收到重视, 这就导致了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 使得正常的体育活动无法进行, 这也是制约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 加强新农村政府及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

要想快速的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 首先要从政府和群众的思想理念上来进行改革, 理念是制度、体制建立和运行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农村, 群众的理念绝大多数决定于政府的理念, 所以要想进行思想上的变革要从政府下手。专业的体育人士或社会指导员针对体育文化知识重要性对乡镇官员及群众进行讲解, 让人们从根本的思想上进行转变。

2. 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 加强农村体育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宣传, 必须有专业的体育组织或者专业的指导员队伍, 这也是开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健身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根据地方情况统一的进行管理和策划, 建立体育工作指导小组, 培养出一批具备专业体育知识、热爱体育事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而能定期向农民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 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文化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 让农民认识到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能够爱上并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3. 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经费投入

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保障, 要发展农村体育文化, 使得体育文化进一步提高必须完善体育场地设施, 这和政府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政府的经费投入情况制约着群众进行活动状况。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 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制约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寻求发展路径, 旨在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3.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三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5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思想。为此,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工作都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开拓新的发展路径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创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目前,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缺少统一的标准,学者各持己见,但是不管学者们从何种角度进行界定,都是围绕生态文明的实质展开的,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于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惊醒于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而重新反思自己的行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价值而形成的一种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的高级文明形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包含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如果新农村建设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那么新农村各项建设最终都将受制于生态的破坏。各种生态问题也将会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想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来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借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大为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困境

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在经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重形式发展轻内涵提升,而陷入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一)农民生态意识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内涵式发展的直接因素。农村长期发展落后造成了农民生态意识相对偏低,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民仍然缺少生态环保知识,封建落后思想仍残存于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必然导致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所以农村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也就在所难免。

农村毁林开荒、伐林放木,使森林覆被率下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土壤沙化;农村矿业只重开发不重保护致使“青山绿水”变成“荒山黑水”;乡镇企业“三废”排放物污染了大气、水源和土壤,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二)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农业资源的保护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村中根深蒂固。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还未彻底地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技术也不能全面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致使农业发展遭遇了资源“瓶颈”,给自然生态施加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北方农业生产中,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形式,既浪费水资源又会导致土壤盐分上升,最终导致土壤盐碱化;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农民过度的依赖农药、化肥等,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有机质下降;为了扩大耕地,肆意毁林开垦,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等等。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危机,给人们敲响了生态环保的警钟。

(三)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直接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的“名片”。虽然经过一段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的基础设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尤其是环保设施更为缺乏。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没有专门处理垃圾的中转站,对农村中的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破坏农村环境;农村的卫生设施也亟待完善,很多农村缺少干净卫生的厕所,加重农村环境污染;农村牲畜比较多,而且大都分散经营,蓄养设施的缺乏,使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所以,农村环保设施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农村生产方式,发展生态产业,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提供经济支撑

培育新型生态农业。生态游农业,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开发,而形成的一种集生产经营、休闲观光、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例如:“农家乐”、“农村山庄”等;基地种养业,是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种养基地,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依靠农业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进行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种养业。它改变了原来单一分散、生产链过短的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调节自身的生产活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实现多种功能集成发展,走规模化之路。例如“村集体家禽养殖业”、“合作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等。

发展绿色生态工业。首先,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知识补习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发展生态工业提供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产业劳动力和生态工业技术推广人才。其次,加强农村工业生产的管理。坚决拒绝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产业项目;坚决禁止城市三污企业向农村转移;坚决查处违规经营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中小企业,“小型造纸厂”“小型印刷厂”等。第三,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对已经从事生产活动的乡镇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鼓励其采用污染处理技术、资源再生技术,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为实现“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目标创造文化氛围

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对于普通民众,一方面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办生态知识讲习所、开展生态知识竞赛、农村环保活动等进行生态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德性。对于基层干部,一方面应该帮助其树立绿色GDP的政绩观,转变经济至上的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应该积极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带动广大村民开展生态环保工作,进行农村环境大改善活动,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等,在促进生态新农村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1.树立农村的文明风尚

首先,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我们必须通过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例如,农村文化站、农业技术咨询室等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其次,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出行、绿色交易等。其二,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农民必须以村庄主人翁的精神开展农村环境保卫工作,加大治理整顿,清扫街道、圈养牲畜、建污水池、植树造林,实现村村道路平坦化,环境绿色化、生活现代化的美丽新农村。

2.完善农村的生态制度

农村生态制度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政治保障。村中事物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全体村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由村民代表集体商议,结合本地区的生态现状,科学的制定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发展规划和制度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生态困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农村,为实现“村容整洁”目标提供物质载体

1.完善农村设施是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衡量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包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设施如:建立干净卫生的农村公厕,打安全放心的吃水井,设立垃圾处理厂等;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农村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农业的补贴,引进先进的灌溉系统,播种秋收机械,同时还应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疏通淤塞沟渠,维护农田设施,采用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还可以通过乡镇企业出资和农民集资等方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灾害预防系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效益。

2.加强环境治理是关键

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严重,究其根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村民日常生活污染;一是乡镇企业生产污染。所以加强这两种污染源的治理成为建设生态村庄的关键。首先,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活动,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如开展全村大扫除活动,清理垃圾,清扫街道,清除路障等;开展文明卫生家庭评选活动,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将环境保护行为内化为日常行为。其次,致力于改善工业污染。加大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转变企业为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对采取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吸收国外农村环境治理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选择地借鉴应用。

总之,当前新农村建设要想寻求新的突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因素,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以获取更大的生态效益为考量新农村健康发展的指标。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寻求新的突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05-10-1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4]陈晓波.发展田园经济,提升农业效益[N].人民日报,2013-03-23.

[5]石红梅.重视培育生态文化[N].人民日报,2013-03-18

4.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四

摘 要: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如何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经过调研,笔者认为:着力从问题抓起、从真正落实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从制度规范抓起,是推进华安县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392-02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是一个政党永葆进取精神的内核所在。从哪入手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已是需要各级党组织深入思考且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4年8月12日至15日,华安县基层党建专题调研组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利用3天两个晚上时间深入8个乡镇、10个村,对华安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采取看点、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材料的形式,基本掌握了全县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并听取镇村干部的相关意见建议,同时结合笔者平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着力做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是推进华安县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一、从问题抓起,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华安县立足实际,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紧紧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六有”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服务型党建模式,努力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富美华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虽然华安县在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1)部分村主干服务不到位。一是不敢担当,缺乏责任感。二是私心重,一碗水端不平。三是作出位,法纪意识淡漠。四是搞内讧,班子不团结。(2)促进村财村民“两增收”成效不明显。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主要依靠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维持运转。二是群众增收措施乏力。(3)党员先锋作用难发挥。一是党员成“外员”。当前,村级党员流动呈现外流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作用的发挥。二是党员成“社员”。受“当权主政”不良思想影响,部分党组织书记在发展党员中仍有家族式发展的陋习,导致党员素质低,党员作用发挥困难。三是党员成“挡员”。部分党员党性淡化,党员意识淡薄。例如,在调研中发现这样的怪现象,村里召开党员会议时,党员本有义务要参加,可几乎所有村都得按人头发补贴才能确保党员到会率。(4)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一是设施做加法,服务变减法。二是帮扶“输血”多“造血”少。三是等党员来学习多,主动组织党员学习少。

面对上述问题,怎么办?调研中,华安县县委书记强调,从问题抓起,从现有的问题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基层党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他还说,其实有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顽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难以一下子解决,所以不能搞空对空,也不能搞一阵风,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剖析根源、把握规律,特别对普遍存在、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查找原因、研究解决,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不断提升。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一着力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二着力建设一支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三着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四着力创新独具特色的党建活动载体;五着力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六着力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体制机制。

二、从真正落实抓起,着力建立健全落实责任制

制度只有被信仰才能被遵守,如果制度不能被现实地遵守从而进一步转化成自我的自主性行为选择和行为习惯,它就只能是一纸美丽的空文。2014年5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措施。如何真正确保《意见》落地生根,相应的举措不是通过高压式整肃实现《意见》的被动实施,而是应在合理的限度内具备人文关怀和情理色彩,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更广泛的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同,形成上下左右对《意见》主旨的高度共识,并主动依据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寻求落实路径,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意见》的实效。

近年来,华安县在学习推广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县实际的党建模式,并将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因地制宜建立各项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如“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新圩村“一圩一日”、先锋村“四对比五算账”、大地村土楼“和谐申遗”)、农村“三培养”(把农村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党员创大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致富带创的制度机制,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一支一策”制。

今后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如何传承推广和深化具有华安特色的深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欢迎、又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第一,要谨防制度效力大打折扣。谨防制度“形同虚设”,拿制度当“摆设”;谨防制度“执行走样”;谨防制度“成为桎梏”,保证其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第二,必须建立落实责任制,确保制度不走形。一是树立强烈的落实意识。确立落实观念,树立落实责任,坚定落实意志。二是练就过硬的落实本领。提高执行力和落实能力,用过硬的本领来增强落实能力。三是健全科学的落实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三、从领导干部抓起,着力提高领导者的领导素质

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不仅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更是当前基层党建的关键,因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广大干部和党员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以前从领导干部开始的表率作用,主要是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度谈的比较多,规定的也比较细,而从参与者特别是重点对象的角度,就是领导人也要作为活动的参与者甚至作为重点的监督对象,从这个角度谈的少,规定的也粗,缺乏可操作性。这样的结果,在实际活动开展当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重过程轻内容,重形式轻实质,或者叫认认真真走过场。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必须在做好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同时又当好参与者和重点的监督对象,两者缺一不可,就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及参与者和重点监督对象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忽视哪一方面都起不到领导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近些年来,华安县领导在这方面可以说迈出了坚实而又可喜的一步,在当好参与者和重点对象方面,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比如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领导就公开承诺,要从县委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叫带头承诺。在教育活动中,县领导真正做到了带头“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如“一周一晚”学习制度,县委书记带头上讲台授课,宣讲省市县全会精神,实践了从领导层做起、从自身做起的诺言,为全县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做好参与者和重点监督对象提供了样板,为领导干部自上而下的表率作用增加了新内涵。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要在其中起表率作用,这就对领导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素质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因素,而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则是领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领导干部的灵魂,是一个领导干部水平能力高低的主要表现和集中体现,是衡量他们称职与否的基本标准。所以,领导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时,要特别突出和强化领导素质。

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要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外,还要具备非凡的人格魅力。什么样的领导才是群众心目中的好领导呢?一般来讲,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形象:一方面希望领导者“像个领导者”,另一方面又希望领导者“不像个领导者”。所谓“像个领导者”是指智力、水平、能力等方面要略高一筹,离自己越远越好,如遇事总有办法,总能指挥、带领大家获得成功;所谓“不像个领导者”,是指感情上能和自己打成一片,离自己越近越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道德品质与公众标准相符合,也即主要要有人格魅力等。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的需要就是领导干部努力的方向。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的档次,不仅要在水平能力上尽力拉大与群众的距离,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同时,要在感情上尽量缩小与群众的距离,重视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增强。

四、从制度规范抓起,着力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调研中,笔者发现华安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影响了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拓展。例如,农村“三培养”工作,台账工作像滚雪球,没有跟踪落实“培养人员在哪里,培养得怎样,作用发挥得怎样”。又如,“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不能全面深入的得到推广落实。另外,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多、范围广,村级组织往往要面对多个上级部门的管理,而这些职能部门相互间缺乏沟通交流,缺乏基层调研,大多闭门造车,导致一些相同事务的政策性文件,内容大致,措施相仿,多有重复,甚至有的措施还不切合基层实际,基层党务工作者多有抱怨情绪,服务群众工作很难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从制度规范抓起,着力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第一,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措施要真正落地,主要靠两点,一个是机制,一个是载体。关键是健全机制,完善载体。究竟怎么做呢?总的来说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六有”为目标,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健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常态化工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和意见的表达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诉求回应机制。三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四是建立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教育动员群众的机制。

第二,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度要落地生根,主要建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是完善服务机制。继续建立健全“三个”服务群众工作法、农村“三培养”、党员创大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致富带创的制度机制,抓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契机,指导督促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各项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将服务群众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从荣誉上、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村级党员干部,建立完善选拔培养、绩效考核、待遇补贴等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大优秀村主干选拔到乡镇的使用力度,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村干部,让农村党员干部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劲。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加大对乡镇、村抓党建的考核力度,科学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对抓党建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办法》,适当延伸至村干部,不断完善农村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是“不作为”甚至“作出位”的,视具体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对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免职。四是清理运行机制。对村级现有运行的制度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加以论证,在与现行政策法规不冲突的情况下,对可以整合的制度予以整合,对部分不再适应新形势、不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予以废除。

积极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并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这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5.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论文 篇五

论文摘要: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从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等五个方面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内涵建设;路径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笔者认为内涵建设要做到“五精”,即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内涵建设要在“五精”上下功夫,方能取得成效。

一、抓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工作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1]。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为手段,从全校的公共课和主干专业课入手,实现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教学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

二、抓精品专业建设

(一)提高对精品专业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精品专业建设,它的意义既是创学校品牌,又是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精品专业建设不仅能凸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还能增强办学活力,给学校注入新的工作动力。精品课题选择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员,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精品不要多而要精,根据本行业(区域)本校的特点来选择,有意识地培养精品专业,有的精品要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有一套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有力的工作方案。

(二)要有好的专业老师。创精品专业必须要有好教师,没有名师是不可行的。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师德好,事业心强,关心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高,在相对稳定的队伍中又有专业带头人。

(三)选用精编专业教材。选编教材应该是最精炼的,有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的,为师生所喜爱的教材。

(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要充实教学硬件,提倡教学的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统一。提倡师生互动,学员互动,要发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尽量采取先进的教学工具,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学校应当尽量满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需要,及精品专业经费上的需要。让学生的精品作业能上台、上网交流,共同提高,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五)突出实践,实行开放性教学,开展内外交流。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学校尽量创造条件,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学校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精品课程要达到显著的教学成果。

三、抓精锐队伍建设

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积累与提升关键在教干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好的教干能带出好的学校,品牌教师能教育出品牌学生,品牌学生能提升学校品牌,因此学校的内涵建设应该着重抓好教干队伍建设、品牌教师建设和品牌学生培养。

(一)着力优化教干队伍

1.制度促进。首先要建设和完善领导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定期、定时学习,学习法律法规,上级会议精神,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职责。二要学习先进理念,从灵魂深处去认真反思自身的亮点和不足。三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其次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每学期对全体干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分管工作进行一次量化考核,以实绩论英雄。最后要遵守廉洁自律制度。要用好学校的钱和物,坚决做到不拿学校一张纸,不带走学校一支笔。

2.总结引领。每周召开一次教干会议,所有教干要汇报上周所做的工作和下一周工作设想,每月实行一次交流,以校长为领班,逐级对分管人的工作进行过目,并提出交流意见。实行工作情况通报。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好的个人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差的通报批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民主监督。每半学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学期或每学年要召开一次教代会,完善对学校教干监督机制,校长要多听听教干的意见,教干要多听听教师的意见,加强干群情感沟通。

只要通过多种措施把学校教干队伍建设成有“五气”(立身正气、处事大气、说话和气、工作朝气、管理文气),能做好“四个表率”(争做学习的表率、守法纪的表率、团结的表率、业务的表率),有“三力”(执行力、协作力、创造力)的廉洁、务实、高效、团结的教干团队,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二)着力打造品牌教师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表形象。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

修师德、练师能。以每个星期的政治学习为契机,以教研室为平台,以“内修素质,外树形象”为主线,促进教师“德、教、学”的有机统一。

分层推进,优化群体。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提升辅导员师德修养及专业能力;其次加强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带动全体教师队伍建设。

2.提高专业素质,促进整体发展。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每周利用星期二的学习活动进行集中学习。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每周更新近期学习,每月开设教师论坛,每学期组织全员读书活动。

开展展示自身特长活动: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在具备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特长,发扬特长,并加以总结,进行展示或交流。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相结合,进行集中展示,以期达成“精彩一点,闪亮一片”的目的。

开展专项技能评比: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开放。每学年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老年教师风采展示”,开展板书设计、独立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片段设计大赛等分项比赛,使教师都有机会有成功的快乐体会,激发更多的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强化评选,表彰先进。通过“学习标兵”、“优秀辅导员”、“教科研先进”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传播教师中生动事迹,形成年度表彰制度。

3.搭建发展平台,促进骨干成长。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明确骨干教师和岗位职责,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

全方位:包括师德敬业素养、知识能力素养、专业教学素养、创新研究素养。

多层次:培养国家级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

多渠道:专家带教、外出培训、论文发表、课题资助、教学展示、教育论坛等。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要在近二年培养出五名写有水平、研有能力、教有特色的骨干教师、省级专业带头人。

(三)着力培育品牌学生

1.以大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定期定届举行活动,以整体和局部活动相结合,校内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以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举办趣味运动会、校内综合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体验、感悟”,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以兴趣小组为主阵地,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开设跆拳道、棋类、绘画、音乐等特长兴趣小组,选聘有专长的老师任辅导员。通过兴趣小组的开设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各级竞赛为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创新才能。积极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特长展示赛,积极争取组织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树立自信。

强化宣传,提高学生、学校的知名度。利用学校的橱窗、校园网、广播站等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之,学校的内涵建设要靠优秀教干的管,品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创新。学校要在办学过程中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锻造三支队伍就一定能建设好学校的内涵,发展好学校的内涵。

四、抓精细化管理

(一)要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思想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并能够加以例证和说明。

(二)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一是从目标抓起,细化目标,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二是从组织上抓起,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通过健全组织,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使各项工作和活动之间和谐同步,让学校目标变为行动。三是从制度上抓起,学校规章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便于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五是从质量上抓起,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念,而且把质量观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

(三)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教学工作日日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重视教学的“五环节”,杜绝课堂“显性”和“隐性”浪费。为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就课前、课内、课后的教学和管理细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质量形成于过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都科学、规范、高效,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秋后算账”转移到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

(五)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学校管理不同于足球比赛,不能只看输赢,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考证通过率及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给教师贴上“优,合格,不合格”的标签,把教师分等分级。而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

(六)管理的关键在落实。校办直接对校长负责,担负起全面检查、监督权,发挥了对过程管理的监控作用,随时检查各部门工作,定期通报,及时反馈,奖罚分明。在探索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抓领导干部联系系部制度的落实,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划分到相应的教研室参与教研活动;系部主任全面承包本年级的管理,明确责、权、利,要求人人会管理,时时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奖惩每月兑现,期末总评表彰。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校长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这样一来,学校干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大家心里高兴了。

五、抓精英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又满足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精英人才?学院面向社会对外向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走校企合作培养外向技能型人才的路子,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学生与一般本科生相比体现出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具备了“实用型”精英人才的素质,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有效消除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脱节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更是发展的长远之计,而要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合格外向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

6.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六

3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06AaJG054“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京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京郊农村人口生育及身心健康状况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8-05-28

【作者简介】魏强(1964-,男,北京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社会体育。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 3 魏 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摘 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村经

济和社会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政策保障,需要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需要体育设施保障,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体育;体育健身;篮球;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1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0901-0063-0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真正含义上的小康。党和政府当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推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而农村的体育文化事业是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发展。实施“体育下乡,健身进村”工程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1.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我国人口总数的

70%以上,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情况有相当

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极不平衡,死角多,普及起来困难大。但是农村体育的现状是一个历史长期积累的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体育工作者对群众体育、农村体育进行全面、深刻的审视、反思。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参加的人群基本上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不同人群,并且不受参加活动时间地点的限制。早在1985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提出了“农村体育要突破,首先把较为富裕的乡镇抓起来”,要求把“农村体育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省、自治区体委应逐步做到城乡并重,地、县体委以主要力量抓农村”。1986年中国农村体育协会的成立,使

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体育组织,加强了农村体育 的领导,同时“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使农民走上全国赛场。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厚的人才资源,我国农村体育大有作为。

2.农村体育在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体育文化事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没有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农民的生活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关

36—

心农民体育、关怀农民健康、关注农民健身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农民的生

活水平提高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文化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活动正逐步进入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领域,篮球、乒乓球运动等一些体育活动受到了现代农民的欢迎。农村体育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综上所述,农村体育无论是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还是对全民族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健身在我国农村体育中普及的可行性

1.农村体育运动项目种类繁多

我国的农村体育运动项目,既包括武术、舞龙、舞狮、秧歌、拔河、碰拐拐、踢毽子、摔跤、赛龙舟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农民再也不是“土里土气”的了,很多现代竞技项目在农村开展得非常广泛,农村体育应该有它们一席之地。如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第一大运动的美誉,乒乓球是“国球”,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国广大农村普及这些运动有一定的可行性。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体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竞技体育的强势给农村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国的竞技体育优势可以为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首次参赛,震惊世界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斩获15块金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不仅让国人感受到了奥运带来的民族自豪

感,也激发了广大农民对奥运的参与兴趣。

3.体育运动的锻炼价值

体育运动是人体基本活动跑、跳、投和基本技术战术的活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的身心正常生长发育。体育运动是在团体间对抗和变化条件下进行的,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和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从事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群体意识、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作为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项目,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价值。

4.很多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拥有一定的基础

在农村的很多地方,篮球和乒乓球项目非常受欢迎。辽宁省阜新市、江苏省丹阳市以及河北省有着“中国篮球之乡”、“乒乓之乡”的美誉。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业余篮球联赛,如江苏省丹阳市,自2005年起,为了全面加快篮球建设步伐,形成品牌效应,丹阳市隆重推出了“百村千队万人”篮球赛机制,满足了广大群众开展篮球活动的需求。而村级篮球场的建设,更为广大城乡群众创造了开展篮球活动、进行篮球比赛的环境和条件。毫不夸张地说,篮球已成为丹阳市的一张“名片”,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欢迎。众多体育爱好者也可在一些简易的乒乓球台和篮球场进行体育锻炼。总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篮球运动和乒乓球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三、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发展思路

1.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政策保障

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十条规定: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农村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组织管

46—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理下蓬勃发展。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春节等农民闲暇、聚集的时间来举办一些篮球和乒乓球比赛。这不仅对改变当前农村一些赌博喝酒等陋习,创建农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更能激发农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兴趣。相对于全民健身运动,我国的农村体育目前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影响或限制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还很多。农村体育本身是一个耗时长、花费大、见效慢的工作,体育运动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让体育运动真正走入大众体育锻炼的领域,成为广大农村百姓的体育锻炼生活的重要选择,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小康社会建设是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我国农村体育的落后,根本原因还是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了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小乡镇体育之间的明显差异。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才会有闲暇时间、物质基础来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才有可能。

3.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保障

举国办体育的体制的实质是突出政府管理,这一体制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领域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大众体育投入上就显得薄弱了。发展群众体育,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必须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保障。

4.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体育设施保障

当前农民收入较低,并且不稳定。农村的体育设施很匮乏,对于设备设施要求不高的篮球、乒乓球项目也难逃这一尴尬局面。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来实现。乡(镇村两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要把有限的体育文化活动经费适当地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中。“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就是要村村有个篮球场,有经济条件的乡(镇村

两级政府可以成立体育协会。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也可以在农民聚居区域修建一些简易的运动场所,这将为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打下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5.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宣传媒体保障

目前,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较低,健康意识差,体育意识很不成熟,体育价值观念非常淡薄,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欣赏的层次上,缺乏自觉投身参与的意识。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来转变农民体育观念,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参与意识。加强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不仅能感受到“北京奥运”带来的民族荣耀与自豪,也能感受到“北京奥运”带给自身的快乐与健康。体育意识对于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传媒是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体育大众传媒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有体育赛事报道,也有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这必将对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6.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成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首先,农村中小学生是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让体育运动进入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堂,既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也能激发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进而促进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和普及。第二,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农村的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的体育设施一般都有运动场所,可为农民所用。农村中小学校的各种比赛等活动对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7.农村体育社团的发展空间很大

体育社团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一些体育先进村镇的成功经验之一。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全民健身计

魏强: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

划纲要》第九条规定:“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的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

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社团,是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步骤。

8.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建设

随着农村体育健身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体育要发展必须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体育技能的骨干,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骨干给与鼓励与支持,鼓励他们当领头雁,支持他们进行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督查力度,为实现全社会的健康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各级政府要抓住当前机遇,切实加强农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为农村

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和条件。由于农村问题的特殊性,所以农村体育在农村中的全面开展绝不是哪一届或者某几项政策的出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历史积累的问题。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体育系统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并非可望不可及。发展农村体育、创建小康型农村,是我国为实现“全民健身”、“终

身体育”等理念的实际行动,它必定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1-7.[2]孔庆鹏.江苏富裕乡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走向的调查报告[J ].体育科学,1998,(5:1-5.[3]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责任编辑 宋晓华

Con structi on and Stra tegy of Rura l Physi ca l Culture i n the Con structi on of New Coun trysi de W ei Q iang(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Beijing 102442,China

Abstract:The devel opment of physical culture in rural areasw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ll-around con 2 struction of s 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and well-off s ociety.Rural economy and s ocial development were the foundati 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hysical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hysical culture required the support of policies,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 owns and villages,necessary s port facilities and the train 2ing of the key staff in physical education.Key W ords:Sports in Rural A rea,Body-building,Basketball,Table-tennis —

7.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七

一、辽宁农村工业跨越发展的必要性

(一) 辽宁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辽宁农村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2007年全省有农村工业企业13.19万户, 从业人员205.15万, 实现增加值2 136.51亿元, 总产值8 849.86亿元, 营业收入8 040.23亿元, 利润总额477.70亿元。产业集聚集中发展的趋势明显。截至2007年9月底, 辽宁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05个, 集聚了13 174户企业, 从业人员达到95万。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2007年有乡镇企业园区455个, 园区企业数42 953个, 从业人员120.56万, 企业总产值5 012.76亿元。农村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总量,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改革开放后辽宁农村工业虽然取得了上述成就, 但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7年辽宁农村工业无论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 还是总产值, 与广东等省份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 辽宁农村工业企业单位数仅相当于江苏的1/2, 不及浙江的1/3;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广东的1/4、江苏的1/5、浙江的16.8%;总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59.2%, 江苏的22.8%, 浙江的22.1%。

从规模工业企业情况看, 2007年辽宁农村规模工业企业单位数仅相当于广东的70%、江苏的33%、浙江的26.3%;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广东的34.1%、江苏的30.2%、浙江的23.7%;总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63.6%, 江苏的25.9%, 浙江的28.1%。

农村工业发展滞后, 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也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全面振兴。

(二) 辽宁农村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了发展滞后, 辽宁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

1. 企业规模小, 实力弱, 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管理水平低, 管理制度不规范, 不仅影响了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也导致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问题时有发生, 对行业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2. 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高。

布局分散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如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大了环境成本。而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 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 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 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 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目前中国已进入经济转型时期, 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走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新路子, 对辽宁农村工业是一个严峻挑战。

3. 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不合理。

辽宁农村工业多是“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 这种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必要的分工协作以及由此而来的规模不经济, 导致农村工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 产业初级、产品低档的结构矛盾突出。这是当前制约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农村工业发展的环境有待于改善。

目前缺乏具有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已有的政策有些也没有落到实处, 导致农村工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很突出, 土地等要素短缺也给一些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此外, 包括信用体系在内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制约了农村工业发展。

二、辽宁农村工业跨越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 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创新

企业组织形式既指单个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包括资本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设置等, 也包括服务于某种目标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组织体。在当代经济社会, 企业组织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层面, 而主要是指由若干单位企业组成的一体化的现代工商企业, 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框架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组织体。

根据国际经验和辽宁实际, 进行企业组织形式创新,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所谓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指在同一种行业,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 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 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 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 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 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 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当然,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 要有领头的大企业, 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 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 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其次, 需要合适的行业。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存在的基础是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在规模经济前提下, 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 即能够将生产工序分成若干部分, 可以由不同的承担者完成的产品生产行业, 如机械工业, 包括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行业, 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第三, 要考虑农村当地条件, 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由于劳动力素质低等的限制,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主要适宜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食品、纺织、服装、各种零部件加工等行业。农村工业发达地区可以发挥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等,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 加快发展农村工业产业集群

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 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同效应, 对优化地区产业布局, 加快地区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 促进辽宁农村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 积极吸引企业向集群内聚集, 不断壮大集群规模。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 通过优化服务, 改善环境, 吸引更多包括城市工业在内的同类企业进入。目前尤其要利用“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契机, 吸引城市大工业, 进一步使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逐步扩大园区规模, 并逐步完善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 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 待建的工业园区要按产业集群发展合理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增强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 不断吸引相关企业的聚集, 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其次, 对现有产业集群进行内部整合。目前, 辽宁农村工业产业集群多为传统产业的小企业的聚集, 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技术层次偏低, 创新能力较差, 企业集群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 同业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制约了集群升级。因此, 有必要进行整合, 明确内部分工, 促进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转变, 即由小企业集群内的水平分工协作, 转变为由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垂直分工协作, 建立多层次协作体系, 同时提高产品档次, 增强集群竞争力。第三,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对农村工业产业集群来说, 创新战略不一定是原始创新, 可以因地制宜, 采取注重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有些项目的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完成的, 要通过协作才能取得成效。因此, 应提高科技园区内企业间的业务关联性, 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机制, 同时, 发挥集群内大企业的领头作用, 集中力量, 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 以整体的合力获取个体所无法实现的协同效应。

(三) 建立相关的支持体系

辽宁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为此, 有必要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支持体系:一是财力支持。首先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优化农村投资环境, 以及对农村工业的财政补贴。其次应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 如成立政策性的辽宁中小企业银行以及农村工业发展基金等, 确保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政策性优惠贷款, 并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向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担保, 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二是人力支持。要建立经常化的农村工业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加强对工业企业职工的培训,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同时,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业企业就职。对于一些高层次人才, 要打破各种限制, 促进其自由流动。三是技术支持。针对农村工业企业技术水平低, 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问题, 应建立地区性的技术促进中心, 建立技术创新基金、技术改造信用担保基金, 这些中心可以帮助传递科技信息、降低企业获得技术信息的成本、完善技术市场、降低企业进入技术市场的风险。同时支持城市大工业与农村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促进技术的推广转让, 为提高农村工业的技术水平创造条件。四是, 信息支持。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及时将经济信息传递给农村工业企业, 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除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网为农村工业提供市场信息外, 还可通过鼓励企业设网页和上网活动, 拓展产品生产和销售渠道, 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N].辽宁日报, 2006-07-06.

8.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八

关键词: 信贷资金 新农村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28-02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全市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 辖14个县(市、区),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总人口301万人,农业人口占80%以上, 耕地面积680万亩,约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全市14个县、市、区中,国定贫困县就有11个, 是典型的贫困老区。近几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形成了种、养、加相 结合的产业格局,到2006年,全市规模养殖户达到2.8万户,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和组织已 发展到414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亿元,较2001年增长224.92%;农民人均纯收入 2086.9元,较2001年增长84.2%。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资金需求日益增长,农村 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农户大额资金需求、涉农中小企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推进 新农村建设步伐,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现状:缺口巨大

(一)供给层面分析

1.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从我国现行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经济的金融机构。三家金融机构之间在职能上存在一定差异,农 业发展银行以输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为主,农业银行以支持农村工商企业发展为 主,农村信用社是农民的银行,以支持农民生产资料购置和小额资金周转为主。忻州市涉农 金融机构的布局是:市级机构3家,县级机构33家,乡级机构268家。目前三家金融机构各项 存款为213.71亿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2.77亿元,农业银行89.43亿元,农村信用社121.5 1亿元。三家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7.59亿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19.52亿元,农业银 行43.48亿元,农村信用社74.59亿元。

2.信贷资金有效投入情况。人民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至2006年 ,农业发展银行新增贷款分别是1.37亿元、4.29亿元、1.48亿元;农业银行新增贷款分别是 5.89亿元、0.89亿元、5.49亿元,农村信用社分别是11.52亿元、8.86亿元、6.32亿元。按 最高额度计算,三家金融机构年新增贷款为18.78亿元。其中: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全 部用于国有粮、棉、油收购部门;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其信贷资金 只有20%用于“三农”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基本用于“三农”经济,但城镇的分 支机构85%的信贷资金用于城镇工商业和城镇居民资金需求,这部分资金约占农村信用社全 部信贷资金的15%。剔除这些因素,忻州市每年支持“三农”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资金约12 亿元。

(二)需求层面分析

1.从信贷资金需求的总量看,数额较大。本次对定襄、宁武、五寨三县、10个样本村的调查 显示,信贷资金的需求额为3415万元。忻州市有农业人口252万人,农、林、牧、渔业产值 为41.2亿元,占全市全年GDP193.8亿元的11.09%。被调查的10个村农业人口为1.34万元,农 业总产值为0.17亿元。如果按其经济总量和农业人口数量测算,忻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信贷资金需求总量大约为65亿元。

2.从信贷资金的结构看,分布不均。它主要包括城镇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 资料购置、农村工贸业发展以及农民的消费需求五个方面。从五寨、定襄、宁武三县10个村 的调查结果看,上述五个方面的资金需求分别为:324万元、222万元、564万元、1175万元 和1130万元。按经济总量测算,忻州市上述五方面 的信贷需求分别为:6.15亿元、4.22亿 元、10.72亿元、22.33亿元和21.46亿元。据调查,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 贷资金需求较小,其原因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于忻州这个贫困地区来讲,广大 农村对此还无暇顾及。农民生产资料购置的资金需求略大于前两项,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 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这方面的资金需求。另外,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使这方面的资金需求减少。农村工贸业发展和农民消费的资金需求较大,其原因是农村工 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同时,农民子女上学、医疗、婚丧嫁娶等大宗消费呈攀 升势头,有很大空间和缺口。

3.从地域信贷需求看,差异明显。五寨县地处晋西北,是一个纯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过程中,对当地农业形成了很大冲击,尤其在农副产品加 工转化方面缺乏资金的支持。在该县调查的胡会等3个村中,有两个榨油厂和一个淀粉厂, 多次申请银行贷款,始终没有落实。其信贷资金需求的61%来自农副产品加工转化,29%为农 民的消费需求,10%来自其他。

(三)信贷资金缺口

忻州市建设新农村信贷资金需求为65亿元,有效信贷投入仅为12亿元,缺口为53亿元。从目 前情况看,涉农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投入只能满足农民生产资料购置的简单再生产,与新农 村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相差甚远。调查显示,有三方面的资金需求较大,一是规模种养殖业 ,在10个样本村中,有规模种养殖业5户,资金需求为24.6万元,五寨县胡会信用社为2户解 决信贷资金3.8万元,信贷资金满足率15.45%;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业,10个样本村中有2户农 副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为182.4万元,定襄县杨芳信用社为其中一户解决信贷资金16.3 万元,信贷资金满足率为8.94%;三是工贸企业,定襄县3个样本村神山、河边、杨芳,有规 模不等的法兰锻造企业63家,流动资金紧缺,需求旺盛,大约为895万元,农村信用社支持1 4家,金额为165万元,信贷资金满足率为18.43%。

二、信贷资金支持与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对接:困难重重

(一)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政策落实上动力明显不足

1.地方经济发展重点与“三农”经济发展需求差异大。近年来,忻州市政府把“开放引 进, 大项带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神华集团、山东鲁能、潞安矿务局等一批大企业在忻州投 资建厂,总投资达到245亿元。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抓大放小”战略,集中资金支持大项目 建设,目前大项目贷款达到63.2亿元。这样,地方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2002年以来地方 经济平均以13.6%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以50%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一直徘徊在5%左右,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19.35%下 降到2006年的11.09%,下降了8.26个百分点。

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在使用上缺乏配合。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只有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效 益,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1999年以来,从中央到省每年支持忻州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专 项资金、项目资金等,用于农村的农田基本建设、饮水解困、电网改造、扶贫移民等,往往 是独立使用,缺乏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新农村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中央到地方下发了很多规范性 文件,忻州市、县两级也出台了《忻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对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安排。从实际情况看,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基层乡、镇、村仍 然是无计划、无安排、无行动,与过去区别不大。

(二)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不协调

1.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低不协调。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弱是全市面临的普 遍问题,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一定数量资金,搞农田基本建设、人 畜饮水解困、电网改造、水利灌溉等工程,但是效果不明显。据调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是:政府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信用社 的信贷资金只能满足农民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受资金规模的制约,无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而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贷主体不明,导致这种贷款责任不清,风险较大;国有银行机构缩减 ,体制僵化,缺乏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资金需求大与信贷供给不足不协调。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落后状况 ,缩小与工业经济的差距,使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是 巨大的,从农村路、电、水到水利设施,从个体户经营到企业生产,各方面都要资金的支持 。从现状看,投入到农村的资金是极其有限的,增加投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关键。

3.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不协调。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农民以户经营,分散生产,这已完全 与市场需要的规模化、系列化、科学化相脱节。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面临许多 困难,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不匹配

一是从信贷资金需求的深度看,当前信用社支农信贷产品单一、额度偏小。 二是从信贷服务品种的宽度看, 农村资金需求由单纯的农业生产需求向农业生产需求、消费性需求等多种需求并举转变,但 农村信用社依然钟情于流动、分散的“撒胡椒面”方式的传统农业贷款模式,许多地区尚未 开办林权证抵押贷款、林农联保贷款等适合农村地缘特色的贷款方式。同时,60%的农户认 为贷款品种较少,35%的农户反映贷款过分强调抵押、担保,融资门槛高、成本大。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信贷支持取向:多管齐下

1.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立法步伐,从根本上解决由于 体制约束因素而造成的农村金融服务缺 失的现状。建议尽快出台《农村金融组织法》,规定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宗旨,体 现农村金融特色,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性质、地位、组织形式和权利义务等,规 范各级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出台《物权法》,扩 大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建议尽快出台《民间融资法》,给予民间借贷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进一步激活民间融资。以法律的形式对农村民间融资行为进行规 范,规定民间融资的形式、利率、监管机构等,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资本市场 的发育。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放宽投资限制,净化投资环境,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贴 等政策和投资手段,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到开发性农业领域,切 实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2.积极构建政策利好、资金推力的政策引导机制。一是加强产品指导与资金扶持;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贷预警指标体系;三要建立支农贷款补偿机制;四是建立农业贷款信用担 保机构;五是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

3.加快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因 地制宜,采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组织形式,保持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一致性; 二是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商业性信贷 资金的优势,对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提供贷款批发业务,重点支持带动力强的农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把尽可能多的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

4.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二是缓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价格 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上一篇:预备党员谈话心得体会下一篇:放鞭炮一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