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2024-10-13

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精选10篇)

1.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一

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2007-12-16 13:28:2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并强调要按照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支持民主党派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客观需要。作为高等院校,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高校民主党派自身的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下,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参政党意识,不断提高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是当前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增强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责任。《意见》中指出“党委要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是整个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重点之一。从高校目前情况来看,各民主党派十分重视其组织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并注意依靠其在高等院校的成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许多民主党派都在高校中建立了基层组织并积极地开展活动。据有关资料表明,许多高校中民主党派成员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10左右,且大多数成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高级职称,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的甚至是教学、科研、管理的骨干和某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不少民主党派成员还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政府的特邀工作人员。可以看出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比较健全、党派成员比较多,层次也比较高,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影响比较大。因此,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就成了高校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从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延续、巩固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巩固、完善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延续的高度来认识,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做好民主党派工作,支持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二、加强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领导。《意见》中指出“中

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高校,党委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高校党委一方面使各民主党派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委的意图和学校全局,共同协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各民主党派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献计出力。高校党委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党委在加强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领导时,要讲究领导艺术。虽然民主党派接受学校党委的政治领导,但其本身组织独立,应尊重和保障其在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做民主党派工作和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时,要注意尊重民主党派的独立和平

等,缜密地、科学地把握好支持和帮助的“度”,正确把握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以民主党派自我建设为主的原则、学校党的干部坚持与民主党派平等协商的原则、掌握重点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帮助而不包办,支持而不代替,指导而不指责,督促而不强迫。

三、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措施。按照《意见》的要求,党委要按照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支持民主党派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高校党委在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应根据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目标和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和完善措施。

一是在党委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联系方面,重点建立党委领导与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学校重要的会议、党委统战部定期与民主党派负责人研究工作、党委领导分工负责

联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并与民主党派交友联谊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一方面加深党委对民主党派工作的了解和指导,另一方面使民主党派不仅及时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精神,了解学校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建言献策。

二是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方面,主要是协助民主党派健全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建立民主党派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理论培训制度。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在高校,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以“五个教育”为主要的学习培训内容,即理论教育、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多党合作和优良传统教育、形势政策和任务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每年定期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就“五个教育”内容进行

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2.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二

一、牢固树立统战意识

第一, 要清醒党派组织建设工作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支持各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切实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问题, 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与基础。在高校, 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统战干部, 没有真正理解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感到现今的统战工作离中心工作较远, 看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这一根本任务的艰巨性。有的认为统战工作“无所谓”, 可有可无, 不会影响大局。甚至认为统战工作特别是多党合作是“做给外国人看的”, 是一种摆设。这些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有些甚至是有害的, 应坚决予以纠正, 以切实增强协助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自觉性。第二, 要用统战思维, 即大团结、大联合思维来指导党派组织自身建设工作。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就是要通过统一战线最大范围地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团结起来, 最大限度地把各种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团结的人质量水平越高, 团结的面越宽, 统战工作的成效就越显著, 对党的事业也就越有利。目前, 高校师生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特点和新特征, 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沟通感情、引导方向、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 广泛团结引导高校不同党派组织成员, 坚定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一共同思想信念,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为民族复兴、国家进步和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在此过程中, 高校统战部要尽职尽责, 本着“肝胆相照”的精神, 对党派组织开展自身建设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做好服务工作;对党派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必要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但要特别注意不干涉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 不代替他们决定重大工作问题。第三, 要增强长远意识。协助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直接呈现的是各种事务性工作, 而其本质是做人的工作, 做特殊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 很多工作的效果可能比教学、科研工作来得更慢, 需要日积月累, 讲究水到渠成, 切忌急功近利, 决不能因近期不见效果就少做甚至不做, 必须长期坚持, 常抓不懈。

二、切实树立源头意识

第一, 要打牢高校是党外代表人物重要源头的意识。高校汇集着一大批党外优秀人才, 是培养和造就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 各民主党派成员更是其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力量。因此, 高校统战部门在协助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工作中, 必须时刻保持这种源头意识。要引导民主党派组织在成员发展中首先保证质量, 这里所说的质量不仅仅指个人的学历、职称、级别等, 更主要的是对于民主党派的归属感,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个人加入组织后愿意付出的程度, 对党外代表人物的选拔安排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还要引导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中注重保持界别特点和速度比例, 自觉遵守各民主党派共同商定的界别规定和发展比例规定, 自觉保持界别的代表性和优势, 从而保持各民主党派鲜明的组织特色。同时, 要引导党派基层组织加强理论学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搞好对党派成员的政治引导, 使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继承发扬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 从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优良传统以时代内涵, 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与人才保障。第二, 要在源头上把握协助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问题。首先要从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延续、巩固和发展, 关系到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 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好参政党作用,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增强政治责任感。同时要认清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是一个涵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与工作平台建设等的支持体系, 要多方联动, 多管齐下, 多措并举, 才能取得整体推进的效果。还要认识到, 搞好代表人物建设是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问题。要着眼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目标, 帮助党派组织制定和掌握代表人物的选拔标准, 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岗位配备使用的后备队伍名单;代表人物在符合政治标准的同时还应具备人格形象好、奉献精神强、社会影响大、学术造诣深的特点。统战部门要主动与党派代表人士加强交往, 抓物色, 搭台子, 积极创造条件让代表人物特别是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通过政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思想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来影响提高他们, 形成有利于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践行多党合作制度的榜样。

三、真正树立作为意识

按照中共中央文件规定, 统战部门要“协助党委同各民主党派保持密切联系, 了解情况, 协调关系, 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 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作为分内职责, 高校统战部门必须主动作为, 切实担负起支协助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第一, 要加强统战队伍自身素质建设, 提高主动作为的能力。党派工作政策性、理论性、时代性很强, 统战干部必须吃透“上情”熟知方针政策, 掌握“下情”熟悉本单位党派工作情况, 从而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还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党派工作就是特殊群体工作, 要深入把握这一工作规律和特点, 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更要增强为民服务能力。要把“照顾同盟者利益”落到实处, 切实深入各民主党派成员, 解决好与党派成员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学校的温暖。第二, 积极创新协助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 抓住重点,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目前, 在协助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工作面临一些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包括中共的领导、帮助和支持与民主党派自身努力的关系, 推动党派组织做好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党派组织近期建设与长远建设的关系等, 都需要统战部门从党和学校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通盘考虑, 通过创新协助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 切实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当前, 在党派组织思想建设方面, 应重点健全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加强基本理论、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多党合作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在组织建设方面, 应重点健全选拔任用制度,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组建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优秀班子,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的带头人, 加强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 以推进规范化、科学化为重点, 建立一套适合高校民主党派自身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运行制度。在民主管理方面, 要以推动党派组织参与学校办学与社会事务为重点, 搞好政治工作实践交接。要根据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向本单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交付一定的工作任务, 为他们提供参政机会, 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推动党派组织对学校工作的熟悉、理解与支持,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摘要:协助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是高校统战部重要职责之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高校民主党派自身新的发展变化, 要真正履职尽责, 高校统战部门应切实树立统战意识、源头意识和作为意识。

3.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三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形式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而党的基层组织又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则是中国共产党庞大肌体的微小细胞。虽然党支部这一基层组织形体微小,但它在党的组织架构中发挥着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作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影响着党的兴衰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改革浪潮,我们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跟上改革形势

从总的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对国家、省、市重要文件和指示学习是认真的,执行是坚决的,有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学习和调查研究,提高了自觉性,增强了主动性。但就多数基层党组织来看,主要问题是理论学习不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同志对学习政治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不学习靠老本照样工作,结果是思想落后于形势发展,工作无所作为;有的新班子急于踢好头三脚,一头扎到具体工作中,以干代学,把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因此,首先要提高基层党组织成员对学习政治理论重大意义的认识。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同志不断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防止一些党员同志迷失方向。

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复杂情况,我们如果不认真看书学习,不掌握政治基本原則和方法,不深刻领会上级单位的指示精神,单凭经验和热情做工作,就不能预见工作发展的趋势,就很难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就会落在时代的后头,甚至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一个党组织整体而言,还会使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拉大,形成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不统一、步调不一致,影响党组织整体团结,影响基层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于各级基层党组织来说,抓好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都要恰当安排,挤出时间看书学习,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加强党组织团结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力量的源泉,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由于经验、资历、思想觉悟程度不同,一些同志难免在工作上、认识上出现不同意见的分歧。从事物发展的规律讲,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我们有的同志看不清这种矛盾存在的客观性、经常性和普遍性,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害怕矛盾、回避矛盾、不承认矛盾、甚至掩盖矛盾,结果使得本来很小的问题拖大了。解决基层内部矛盾,是为了增强“一班人”的团结和友谊,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一是大事要争,小事要让。对涉及到党和人民的利益之类的大问题不能含糊,绝不可放弃原则、息事宁人,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迁就错误言行。至于那些非原则的小事小非问题,就不必斤斤计较,而要提倡谦虚谨慎忍让的精神。

二是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按照正确的方针、原则区别和处理两种不同矛盾。党组织内部工作上、认识上的意见分歧,个人利益同党的利益的矛盾,一般的、大量的都不属于对抗性矛盾,工作上认识上有分歧要允许自由充分地发表意见,并在不违反党的纪律情况下保留意见,对于思想上、行动上有轻微错误的同志,要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对这两种情况,不能采取压制的办法,更不能随便上纲上线,伤害同志感情。要在组织内部、同志之间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增进团结和友谊。

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党性党纪观念

思想作风建设是整个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端正党风、维护党纪,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基础。抓好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思想作风建设,党组织在端正党风上就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工作中就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抵制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能力。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性的最高原则。所以,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性和党的宗旨教育,使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使用自己的权力,重视世界观的改造,严格按照党章和《准则》办事,在新形势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立党为公,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二是振奋革命精神,努力做好工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形成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力争上游的好风气。新同志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敢于负责、有所作为;老同志要珍惜有限的工作时间,振作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工作,在班子内部做表率、带好头,发挥骨干作用,在党需要你继续工作的时候不能有卸担子的思想,对工作被动应付。

三是克服软弱涣散现象,加强组织纪律性。我们要把端正党风加强组织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暴露问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做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揭,自己的毛病自己改,自己的形象自己树。工作上要求实实在在的成绩,不做表面文章,对上反映情况,有喜有忧,不弄虚作假。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形势的新发展,紧紧扣住经济建设不松手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新形势下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改革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俐.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执行力[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5).

[2]李春霞.浅谈党内民主建设[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

4.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四

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组织部 何玉怀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高校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笔者认为,坚持制度是根本,班子团结是保障。

一、坚持制度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根本 多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什么时候贯彻落实得好,工作就蒸蒸日上;什么时候贯彻落实得不好,工作就受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

一是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这方面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党内民主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切实加强这方面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使广大党员增强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更加主动地参与党内事务,更加积极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选举一定要精心组织,严密程序,搞好教育,既要保证广大党员认真负责的搞好选举,又要防止个别党员不负责任的态度,确保党员选出自己信得过的领导核心。

二是明确决策形式、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二级学院一般采取党委(党总支)会、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等决策形式。无论哪种形 式,必须明文规定议事规则,哪种会议讨论什么问题、决策什么事项应划分清楚,防止以党代政、以政代党或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现象,决策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

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特别要按时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活动,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真正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解决在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发生的源于认识偏差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党委(党总支)要定期向全体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的监督。

四是注意检查总结。党委(党总支)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作为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对一些好的做法要肯定坚持,对欠缺做法要注意加强,对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要坚决予以纠正。

二、班子团结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的保障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班子不团结,正确的集中就难以形成,班子不团结,形成的决议、决定贯彻落实也不会顺畅,甚至打折扣。加强班子团结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党政正职的关系。党政正职是分院的领导核心,对领导班子的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理好党政正职的关系,一是要多沟通,多一份沟通就多一份了解,通过沟通,尽量减少误解,避免产生误会甚至隔阂。二是多理解,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坦诚相见,切忌互相猜疑。三是多支持,分院虽小,事务烦多。工作中出现漏洞甚至失误在所难免。党政正职一定要积极配合,真诚相助,互相包容,互相补台,切忌互相指责,推诿扯皮。四是多关心,党政正职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对其他同志不好讲,向组织反映难以启齿,因此互相之间一定要多帮助,多关心,多替对方着想,尽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2、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在领导班子中正职与副职只是分工不同,责任大小不同,分管工作的侧重有所不同。作为正职,一要高度重视班子自身建设,切实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二要善于统揽和驾驭全局,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学会抓大事,三要善于调动和发挥副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放手地让他们工作。作为副职,一定要对正职负责,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积极大胆的开展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行施职权而不越权。

3、副职与副职的关系。副职与副职处于同一领导层,各自都有自己分管的工作,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自分管的工作又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叉。因此副职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在处理交叉性工作时,一定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切不可互相拆台、争功诿过。

4、个人与班子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班子在研究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大家 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作为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必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特别是当与自己意见不同时,要冷静思考,择善而从,善于从少数人的意见中发现和吸取合理成分。对于班子其他成员来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班子在决策时,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反映,但集体决定、决议一旦形成,班子所有成员包括持不同意见的同志都必须坚决服从,并按照分工认真贯彻落实,不能在群众中散布与集体决议相违背的言论,更不能利用分管工作的权利缓办甚至拖着不办。

5.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五

满,突出的问题就是表现在民主管理方面。

一、村务公开的不细致、不透明、不能按党委、政府的规定要求公开

村务公开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落实好村务公开工作,xx镇党委、镇政府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规范民主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我镇大部分村都能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涌现出了上东廓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好的典型。但是也有的村不能按照党委、政府的规定要求公开,村务公开的不细致、不透明。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原xxx村党支部,原xxx村党支部书记周士翠任职期间,坚持每月向本村村民发放一张明白书进行村务公开,这似乎看起来非常民主。实际周士翠坚持每月向本村村民公开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上届党支部、村委会多年历史遗留的问题,而本届党支部、村委会应该向本村村民公开的事项没有公开,而不应该向本村村民公开的事项反而公开出去了,即使应该公开的事项也不全面细致,使群众不满干群矛盾加深。

二、工作不严紧、民主程序执行的不到位

在决定重大问题上工作不严紧、民主程序执行的不到位,这是大部分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凡是在村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村都是由于工作不严紧、民主程序执行的不到位造成的。在有的村“两委”开会只说事,不履行民主表决程序,所决定的事项会后“两委”成员之间产生分歧。有的村开村民代表会,不说清要表决的事项,就让村民代表签字,最后连签字的代表都不承认所签字的内容,造成干群矛盾升级,社会不稳定因素突出。去年我镇xxx小学校出租一事就是一典型的例子。xxx村在小学校出租前村委会召开过一次村民代表会,会上只说将小学校准备出租,租金多少,租期多长时间并没有讲,会后村委会以签到领钱的方法让村民代表签了字,小学校出租合同签订后村民以没召开村民代表会、价钱低为由进行了长达半年多时间的集体访。

三、不严格履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

不严格履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这是在有些村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群众上访,反映村干部问题的直接动因。有的村不出问题不请示,出现了问题才想到了请示,把党委当成规避问题矛盾的挡箭牌。如去年xxx村樱桃、白地承包问题,在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的情况下,原村党支部书记xxx、原村委会主任xxx在事先得知中石油占地信息的情况下于2006年4月18日、19日分别与村民xx、xx、xxx签订了xx地、白地承包合同,由于这3户在签订合同后连夜在地理突击栽树引发村民注意和不满造成村民集体上访,在此种情况下原村党支部书记xxx、原村委会主任xxx才想到了向党委请示,想以事后请示的办法规避干群矛盾,结果使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矛盾升温,造成的不良后果难以挽回。再有就是随意处置集体资产问题。xxx村原村委会副主任张x在未经村“两委”同意的情况下,私下答应村民xxx,将xxx村北大院种植的青贮收益xxx元的一半分给xxx,并用支票换现金xxx元,现金交给村出纳员xx,xx给张x开据一张z奶牛场交来青贮款xxx元的发票,张清将xxx提供的xxx元收据转交给xxx农场;这种一言堂、违反财经纪律的做法,群众反映强烈,造成群众多次上访。

四、对村里用人、用工问题反映强烈

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用人管理制度,存在随意性。还有的村干部由于在换届选举中许过愿,通过安排用人、用工来还愿。群众对有的村干部按远近亲疏来安排用工意见非常大。

五、对集体资产缺少监管、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对集体资产缺少监管,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续,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这是群众意见比较大,也是造成群众上访的一条重要原因,如xxx村xx厂、xxx厂设备的流失、就是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的。xxx村在村内搞基建过程中,至少有xx立方米的板材不知去向,水泥等建材也有大量丢失现象,造成群众多次上访。分析其原因就是没有出入库手续,其根本就是由于管理制度缺位造成的。

六、对集体应收取的资金缺乏规范性管理

如xxx村青储款的问题,是新世光公司直接对xxx村集体付的款,可这中间由xxx村原村委会副主任张青直接将14214元的支票交给江太福,并用倒票的方法换取7107元现金,由张青交给村集体。不难看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规范性管理。

七、对合同协议签订的权限管理缺乏规范,应由集体签订的合同由个人签订。

6.如何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工作 篇六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变化,主动顺应职工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主动应对服务大局、维护权益、强壮自身的新问题,大力推动工会工作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工会工作在创新中找出路,破难题,谋发展,求作为。

北宿煤矿工会紧紧围绕矿井改革发展中心,将民主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矿井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矿井建设的全过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建立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矿务公开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维权工作宏观机制,矿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做到了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权益上维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促进了矿井的跨越式发展。矿井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职工书屋、山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山东省煤炭系统民主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状、济宁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集团公司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民主管理概述 第一节:民主管理的概念

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

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的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民主管理即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或“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管理艺术,即一种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的正在接受的管理,而事实上他却正在接受管理的积极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因此,民主管理又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应用写作能力是从事民主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

第二节:企业民主管理概念

企业民主管理的概念问题,是构建企业民主管理体系、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进程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关系到职工民主权利是否能够真正落实,乃至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企业民主管理,主要是通过工会代表和组织发动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实施群众监督,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团结和谐,由此可见,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

有关企业民主管理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民主管理是职工依照法律规定,以主人的身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对企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它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然而就其理论定位、主客

体以及实现渠道与方式等等,则有着各自不同的诠释。在实践中,人们仍难以把握其概念的实质,存在着许多误区

企业民主管理的定义新解读

企业民主管理首先是一种现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这就意味着它最终应定位于管理学范畴,而不是民主政治范畴。只有定位于管理学的范畴,才能真正把握企业民主管理的本来面目。企业民主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与方式必须符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它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目的和要求:其一,是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是目的。即充分发挥一切利益相关者的才能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其二,则是促进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本身就是目的。企业民主管理必须充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满足人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美国玛丽〃凯化妆公司总裁说,“P和L不光代表利润(Profit)和亏损(Loss),同时也代表人(People)和爱(Love)”。企业民主管理必须注重民主与管理的融合,将企业的利益和职工及相关者的利益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内部合力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否则,一味地强调民主反而有损于民主进程,无益于职工真正参与企业管理,实现其民主权利。

其次,定义中所谓的职工必须是就广义而言的,应包括一切要素的所有者在内,而不仅仅指将投资者、企业管理者

等排除在外的普通职工。也就是说,企业一切要素的所有者共为主体,其主体既包括生产劳动者,也包括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专利所有者、高级技术人员等。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是企业民主化管理的客体,而是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企业经营管理者排除在主体地位之外,这无疑是过分强调了企业民主化管理中的民主内涵,而忽略了其根本的管理内涵,无形之中就容易造成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把他们之间这种合作性的博弈演化成对抗性的博弈。结果很容易导致企业民主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最终使得民主管理走向形式化。当然,就目前的企业民主管理发展阶段而言,强调我国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民主管理权利则无疑是必须的和可以理解的。

再次,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我国企业非常重要的民主管理渠道不可忽视,然而却不是唯一,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和方式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和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员工的构成在种族、国籍等方面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我国从前的民主管理方式是否仍旧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各国企业的民主管理渠道和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企业的民主管理都包含有全球共性、各国特性和企业个性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国际上普遍达成共识的民主管理方式,它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第二层是具有各国特色的民主管理方式。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历

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制定不同的企业民主法律法规,采用不同的管理渠道与方式,以适应本国企业的民主管理。第三层属于企业个性文化范畴。各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民主做法。这三个层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将长期存在。

第三节:企业民主管理的功能

企业民主管理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四个功能”表现出来:

一是协调功能。有效协调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关系,其主要手段是推进厂务公开、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

二是法制化功能。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办事,提高企业的执法能力。民主管理必须要求有序参与,依法维权,和谐维权;

三是创效功能。民主管理能创造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协调、科学、持续发展;

四是凝聚功能。企业民主管理通过上述三个功能的发挥,催生出工会和企业的凝聚力,这就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凝聚功能的实质所在。

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在《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中都有明确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代会或其它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职工参与经济建设,完成生产

任务和工作任务。企业民主管理的职能定位是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着力点,因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职工的广泛参与,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企业民主管理又具有“两个维护”的作用,即维护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职工在企业享有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是为了进一步调动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从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出发,工会依法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以确保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施厂务公开以推进民主监督;建立平等协商及集体合同制度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些努力也正是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机制的完善及措施

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支撑和动力。但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相关机制建设的配套和完善。应从以下几点努力:

1.完善职代会制度,确保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职代会是企业职工开展民主管理的主要渠道,职代会职权能否真正落实,往往取决于职代会机制的完备性及有效性,所以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机制。如建立职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制度、职代会督办事项检查汇报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及质询制度等。

2.强化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坚持以制度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强信访和调研工作,并建立企业领导每周接待日制度。针对职工的难点、热点问题,要与职工“零距离交谈”,宣传政策,听取意见,化解矛盾。

3.完善矿务公开机制,用“透明”共铸和谐。矿务公开是实施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其最大优势在于让职工知情、参与、监督。“参与权”是以“知情权”为基础的,落实“知情权”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参与权”。从这个意义上讲,矿务公开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平台。

4.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筑起“防护墙”。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强制力,进而使劳动关系在合同框架内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企业应重视并认真实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通过这一机制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民主管理,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实现科学决策,推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继续推进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职代会制度中,要着力抓好“三新”,坚持和树立“三个观点”。“三新”就是在强化职代会职权方面有新的突破,在职代会的基础性建

设上有新的突破,在职代会的活动领域及活动方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三个观点”就是坚持面向未来的观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突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要用长远的眼光,处理新情况、新问题、不墨守成规,不怕担风险,坚持探索、创新、推进,使更多的职工、干部对职代会的效果在观念上有质的飞跃。

2.积极推进矿务公开。在继续推进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矿务公开制度中,要加强认识,进一步在推行公开中统一,在统一认识中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今后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减少,国有控股公司、股份制企业会相对增加,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变了,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范围等都要有新的变化,要顺应形势的发展,把厂务公开纳入企业体制和制度建设加以研究。

3.建立企业职工民主评价制。民主的关键是决策的民主。采用民主的决策方式,一方面可保证“职代会”各种权力的充分行使;另一方面可使决策带有科学性并充分尊重职工意愿,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要把涉及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列入民主评价范围,而不使职工局限于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以避免“一言堂”作风及武断“拍板”所遭致的重大失误等不良后果,这中间,“选择权”与“罢免权”是民主评价的最高形式。职代会在开展民主评议活动

中如果没有选择权与罢免权,职工的民主评议将流于形式,企业民主管理也将形同虚无并步入歧途。

4.建立职代会举报和监督制。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企业,职工是权力的主体,应当在企业的职工与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制约机制,以实现对权力的制约,避免权力的极端性与绝对化。由于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都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因此,监督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这种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监督的两重性,即实施监督者同时又是被监督者,企业中任何一个职工或领导如果做了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职工群众和代表就应当举报(或越级举报),以便及时、有效地中止和查处其违法行为。

5.建立职代会通报制。鉴于有效的监督来源于全面的了解,全面的了解来源于及时通报,因此,建立职代会通报制将成为职工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手段,也是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通报的原则是及时、准确、真实,并应当做到定时、定向、定量。所谓定时,就是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重大事件及时通报;定向,就是上、下互通;定量;就是要包括企业所有重大事情,不能在通报中搞筛选,或有利就讲无利就回避。

6.建立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民主对话机制。开展定期的协商对话,不仅可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也可以使经营者摆正领导与公仆的位置,有利于使经营思想、方针、策略为广

大职工所了解和接受;有利于多渠道、多层次地掌握干群之间的思想、工作状况,及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7.建立职代会立案制与动议制。由于人们对“合理化建议”是否合理的认识不尽相同,加上一些企业领导“一锤定音”式的表态,一些事实上合理的建议极易被束之高阁,这势必挫伤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职代会立案制,可大大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立案制,就是凡有一名职工代表提出的要求或建议,有3人以上附议的,职代会有关机构应及时(一般不超过半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在讨论中,凡符合法定多数而通过的即以提案立档;同时,以职代会决议形式发布并通报厂长和有关部门,矿长和有关部门有责任限期落实并给予明确的答复。作为立案制的补充,动议制是对那些临时出现的事件、问题或问题虽早已出现,但未按规定程序列入职代会议程而又确需迅速作出处理的重大问题,均可按动议制度(如1人动议3人以上附议)提出动议,提请职代会讨论。

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的原则

1.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原则。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职工的支持和投入以及主人翁意识。因此,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实行真正的民主管理,使职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切实得到保障,职工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才能对企业的甘苦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忠诚,多一份热心。

2.坚持民主管理监督保障权的原则。

其一,企业职工作为一种劳动力投资,理应享有民主管理监督保障权。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应享有程度不同的决策和管理权,这是因为,职工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利是通过“合资”合理合法取得的,并非企业主的“恩赐”。

其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是企业管理的主体之一。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企业管理思想也逐渐完成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劳动者从被管理的对象,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主体之一,劳动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必然通过多种形式在多种层次上享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决定权、监督权。

其三,落实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是基层企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民主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通过保障和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协调稳定企业劳动关系,调动职工与企业共谋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劳企“双赢”。从民主管理的这个特点看,基层企业要实现生存、发展、壮大的目标就必须实行行政管理、专业管理与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这是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

3.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原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法定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企业法》、《劳动法》都规定,企业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和参与管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些规定,既是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继承和坚持,又是在新形势下对它的发展和肯定。我国几十年的民主管理实践证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已为社会和职工群众所接受,同时它在推动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坚持矿务公开制度的原则。当前,矿务公开正在基层企业单位广泛开展,这是新时期加强职工的监督,保证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与手段。矿务公开的实质是加强职工的民主监督,即把权力运作过程公开化,置于职工的面前,让职工行使自下而上的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但在一些基层企业,矿务公开中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只注重公开结果,不注重公开操作过程,往往是等厂里事情办完之后,才把结果张贴在厂务公开栏,结果已成定局,厂务公开栏形同虚设。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就不能及时制止

一些不合理、不合法事情的发生。所以,厂务公开仅仅公开办理结果还远远不够,应当尽可能地做到厂务活动中实行全程透明化,做到事前公开预期目标,事中公开实施情况,使干部权利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随到哪里;问题处理到哪里,监督就跟随到哪里。

5.坚持把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重点的原则。工会作为一个有代表的群众性组织,它所代表的是劳动者的整体利益。按照法律的规定,工会组织应当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尤其是当企业单位制定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以及召开研究劳动用工、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的会议时,都应当依法通知工会的代表参加。只有保证工会组织从源头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护好职工的整体利益。而要搞好维护,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更主要的是通过工会代表职工进行的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由工会组织参加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工会组织要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和职工的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拿捏确切的数据和资料,提供给企业作为依据,使企业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在出台前,就已经考虑到职工关心的问题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其真正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这也是作好工会维护职能的途径。

第二章:我矿在民主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基层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点是把民主管理贯穿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管理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民主管理才有威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节:源头参与企业管理掌握“主动权”近年来,我矿矿运用科学的手段,结合矿井发展的有利时机,建立民主管理长效机制,不断突出源头参与职能,先后建立健全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ISO9000管理体系》、《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条例》、《职工代表巡视监察制度》《职工代表信访值班制度》、《集体合同履行责任制》等十多项机制性文件和规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民主管理机制建设,认真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以职代会为载体,充实和完善了职工代会职权,保障了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的落实,2006年在集团公司第一家实现职工代表决议表决“票决制”,在第一年的职代会上对安全管理文件予以否决,经过修改后三次才通过;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基层职代会建设,出台了《基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全面推广使用了基层领导干部向职代会述职制度、民主评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工班长制度、职工代表区务公开满意度测评制度、职代会议案票决制度、职

工代表提案落实情况报告制度等五项制度和“三票三表”制度(三票:基层职代会各项票决票、民主评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票、民主评议工班长票;两表:职工代表提案表、区务公开满意度测评表),进一步科学规范了基层职代会,使基层职代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了基层的科学管民主管理,杜绝了各类腐败现象的发生,多年来我矿30多个单位没有出现一例侵权、纠纷和上访案件,实现了矿区的和谐稳定。

第二节:管理过程公开掌握“监督权”

矿务公开是职工民主参与、民主治理、民主监督的实现形式进一步得到拓展、充实和完善。多年来,我矿进一步健全厂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先后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ISO9000管理体系》、《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机制性文件,运用科学的机制实行矿务公开,建立了“矿务、区务、班务”三级公开机制,在集团公司第一家建立了“矿务公开网”,18个科室80多项职工关心的内容全部实现了网上公开,先后投资20多万元统一了基层的区务公开栏、班务公开栏,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了12中公开表格,把企业改革、发展、区队过程管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职工工资、奖金分配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及时向职工公开,使矿务公开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第三节:维权到位掌握“管理权”

7.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七

一、影晌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态势的主要因素

1、自身对思想建设不够重视

近年来, 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发展方面, 思想建设相对薄弱。客观上, 民主党派成员比较分散, 本职工作繁忙, 组织难度大,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组织, 由于经费、活动场地、学习资料缺乏, 起码的学习条件无法保证。主观上对思想建设讲起来重视, 忙起来忽视, 没有把思想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 对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分析研究不够, 缺少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在民主党派组织不断发展、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同时, 对成员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优良传统教育、学习培训方面的工作有所松懈, 未能筑牢思想防线。

2、西方政党观念的影响

全球化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空环境, 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日益加深,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空前加剧。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在全世界推进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大障碍和主要目标, 总以人权、民主为借口, 千方百计地进行攻击, 并企图“西化”与“分化”。在西方政党制度与我国的政党制度产生碰撞和冲击过程中, 个别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政党观念的影响, 习惯把西方当“模特儿”, 拿着西方“样板”作为参照物, 去衡量、评判中国的人权、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劣。

二、加强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思想建设, 特别是理论建设

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 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对其成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成员政治素质, 提高参政水平。在指导思想上, 如果民主党派接受西方所谓“民主”思想的影响, 偏离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或者把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改变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性质和参政党地位, 都会改变我国现有的政党关系。因此, 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 主要是在本组织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认真地对党内成员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情教育, 使各民主党派更好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保持中国政党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2、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实行多党合作制。民主党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党派的建设工作, 提高其成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政治思想的坚定, 为我国政党之间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民主团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 不仅要积极培养民主党派的成员思想政治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其对网络的熟练操作能力。这样就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民族党派成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与沟通, 借助网络平台促进个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发展。所以就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 以便加强各民族党派之间的联系, 在网站上发布一切实事民情、政治方针等社会话题进行讨论研究, 对一些可能影响全局、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思想政治问题, 认真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和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 积极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民主团结。

4、树立参政为民情怀

我国多党合作制的目的就是结合多方思想与意见, 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各民主党派成员要有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觉悟, 淡化功利心, 认真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民主党派成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参政为民情怀, 始终把人民、人民利益、人民诉求作为参政议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参政为民的情怀,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5、加强组织建设, 提高成员素质

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和成员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扩大的速度特别快, 但由于其内部各成员的思想建设与文化素质水平上的差异, 对民族党派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的政治基础、组织结构、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行为的利益性都给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考验。由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我国社会更多的事注重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了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建设, 尤其是对民主党派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 这就导致了一些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缺少对其政党思想的高度认识、没有对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切身感受、思想的觉悟不够、入党动机不纯等种种社会现象。所以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建设, 增加其对多党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 提高成员的整体素质, 促进多党合作制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上下配合, 多方协作, 齐抓共管, 只有把思想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才能做到“在社会各界中多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 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为经济建设创造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真正成为适应21世纪高素质的参政党。

参考文献

[1]林怀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32.

8.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八

一、党员民主素养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党员当家做主,拥有和行使对党内事务的最高、最终权利。但这种权利要在党内实际政治生活中行使。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程序加以规范和保障,而且需要党员主体意识的觉悟和强化,要求党员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而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是同其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紧密相联的,只有广大党员对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必要性具有高度认同,能够正确认识、看待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和正确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既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同党员自身的民主素养密不可分。因此,从根本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影响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也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深入发展。

党员的民主素养决定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民主以理性为前提,要求其成员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能力。充分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不仅要求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基本权利,也要求广大党员具备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素养,如对党内信息的归集、分析、运用能力和在党内事务上的表达、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和党内民主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党员的民主素养越高、参与能力越强,党员的参与越充分有效,党内民主发展的水平也越高。

党员的民主素养关系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和路径选择。党内民主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键性建设,对于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激发党的创造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看到,党内民主这种功能作用不是必然产生的,党内民主生活作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受到整个政治生活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脱离实际发展党内民主,其结果必然是不全面、不系统、不稳固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旦把党内民主推向极端并使之简单化,党内民主对党的建设和发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此,发展党内民主,需要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出发,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出发,从党的建设的实际状况和党员的民主素养出发,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二、党员民主素养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从目前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党员的民主素养与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党员的主体意识需要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员思想日趋活跃,对党内事务的关切程度和参与要求越来越高,主体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愿主动参与党内事务,不能独立发表意见,不会维护自身权益,不敢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等情况依然较为普遍。二是正确的民主观念有待形成。党员的民主观念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力支撑。目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的党员也还存在一些顾虑和模糊认识,比如,扩大党内民主,会不会引发党内元休止的争论,影响党的团结统一?发扬党内民主,会不会影响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威和领导者个人的威信?等等。在这些方面,都需要加以澄清和解释,进一步统一思想。三是党员的参与能力需要提高。就目前党内民主参与现状来看,党员民主参与意识发展较快,但总体参与水平不高,且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差异较大。

党员在民主素养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晚,传统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员民主意识、民主思想的发展。二是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诸如等级观念、忠孝观念、权力本位、宗法思想等对党内民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三是党内民主的实践存在缺陷。从历史和现实看,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往往是强调纪律和服从多,强调民主和自由少,加之长期以来党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党员对党内工作积极参与的热情受到抑制,主体意识趋于淡化。四是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在实体性规定多、程序性规定少,对违反党内民主程序行为的问责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基本途径

在党内广泛开展民主教育。加强民主教育是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把民主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章程规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使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运用更加自觉。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展党内民主的能力。

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党员民主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党内民主的实践习得。要进一步优化党内民主生活环境,鼓励广大党员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积极发表不同意见,坚持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党内思想理论上的分歧,努力营造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内事务的透明度,做到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改革相关程序,通过具体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为党员主体权利的行使提供多维、多样的信息平台和参与渠道。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积极开辟畅达意愿的渠道。通过落实党内信访工作责任制,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方便党员反映情况、表达意见。

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规范、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是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党内民主的规章制度,必须认真抓好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纪律和党内法规,加大对违反党内民主制度、程序的组织和个人问责的力度,切实提高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既明确党员享有哪些民主权利,也明确规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和方式,以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具体措施,使党员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正确的行使。根据党内民主的实践和发展,改革完善党代会、党委会、党内决策、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党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9.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刍议 篇九

2012年03月21日 10:27:54 发布者:赵苏霞

民盟市委理论研究课题组

(此课题荣获2011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摘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党派履行职能的根本力量,基层组织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中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基层组织建设需要不断应对出现的新变化和产生的新问题。思想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基层组织能够持续开展活动是党派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应对新变化和新问题的新机制。

关键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活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几个方面[1]。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的参政党,需要有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集民智,广求良策,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意识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协调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广泛合作,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要能够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有利于执政党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以合作和协商避免政局不稳,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面对新时期对参政党履行职能的新要求,各民主党派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基本细胞,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基层组织作为政党组织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任务,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尤为艰巨。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形势下,民主党派组织结构、范围领域扩大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民主党派成员年龄结构出现了两级分化,一大批成员已经步入退休年龄,针对老龄化严重的现象,近十年来积极发展了年龄在40岁以下的新成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派成员职业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远超出于计划经济年代,近年来加入民主党派的海外归国人员也越来越多,党派成员思想的活跃性和稳定性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随着住房商品化,人们居住的自主性和范围越来越大,有时在同一个单位、隶属于同一个支部的成员联系起来也十分不便。

以北京市民盟为例,截至2010年底,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共有17个基层委员会、237个支部和4个小组,盟员达到了9400多名。从年龄结构来看,60岁以上的成员占44%,而且绝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人员(如图1所示),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从加入民盟的时间长短来看,94%以上的盟员是改革开放后加入党派组织的成员,18%的成员入盟不到5年,15%的成员入盟在5年以上但不到10年(如图2所示),也就是有1/3的盟员是较新的成员。从文化程度和职称来看,大学以上占78%,获得学位的成员硕士以上占47%,高级职称占55%(如图3~图5所示),因此,成员的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个人能力。

图1 北京市民盟成员年龄分布情况

图2 北京市民盟成员盟龄分布情况

图3 北京市民盟成员学历情况

图4 北京市民盟成员学位情况 图5 北京市民盟成员职称情况

实际工作中,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面临着成员加入党派动机多样化、党派组织约束与成员本职岗位约束分离、党派工作性质与本职工作性质脱节等客观因素,在发展成员、管理机制、开展活动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传统行政管理格局的打破,党派成员构成的多元化与组织结构、组织化程度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对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提出了为适应新变化而做出调整的任务[2]。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任务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作为参政党的基层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职能体现在联系广大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各民主党派的章程对基层组织的任务都有明确要求。例如,民盟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

1.组织盟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民盟章程和民盟历史;

2.传达并贯彻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根据上级组织的工作布置,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组织活动;

3.反映盟员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所在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培养推荐民盟的后备干部;

5.关心盟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盟员做好本职工作,组织盟员参加面向社会的活动;

6.反映盟员及民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有关部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7.维护和执行民盟的纪律,讨论对盟员的奖励和处分; 8.吸收盟员,收缴盟费。

9.加强同盟员所在单位、系统、行业或地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地方组织的联系[3]。

基层组织把党派成员通过小组、支部、基层委员会等组织起来,使成员通过层级递进的各级组织参加政党活动,才使党派得以科学、完整地运作。大量党派成员都在基层组织中发挥作用,大量的党派工作也都落实在基层,只有基层组织建设得力,民主党派才会不断发展壮大[4]。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履行职能的能力是党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是要与组织松散化做斗争,与思想涣散做斗争,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克服面对的重重困难,以更加合理的机制促进党派基层组织履行职能。

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民主党派成员的构成在不断地丰富,基层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离退休成员比例不断增加。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组织结构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些问题对基层组织发展和基层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组织发展与新成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合适的发展对象难以寻找

老龄化是各民主党派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及时补充新生力量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但是,合适的发展对象难以寻找。例如,在高校符合发展条件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少,很多人读书阶段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些人潜心研究学问,对加入党派组织没有考虑;有些教辅人员比较热心,但由于学历和职称等方面的局限,需要适当控制发展比例。在校生特别是研究生与老师共同做课题,关系十分密切,有利于做发展工作,但受不能发展在校生的政策的限制,无法发展他们。民主党派成员以知识分子为主,各党派之间还存在人才竞争。

对策:加强对党派组织及优秀成员的宣传,由有影响力的成员多做工作。平时主动与党组织和统战部汇报和联系,获得党组织和统战部的支持,请他们推荐合适的人选。参政党没有一定数量的年轻成员则党派干部的遴选和培养都会面临困境,需要从高层争取政策上的突破,将发展范围扩大到博士研究生。同时,发展要坚持主界别为主、其他界别为辅的原则。

2.部分新成员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目的性不明确,政党意识有待加强。有的成员加入民主党派只是出于某种个人考虑,或者是因熟人介绍想多结交几个朋友;或是想找个娘家、有个组织依靠;亦或是想借机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有的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民主党派。因此,参加组织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是很高。同时,自我修养、思想认识相对滞后,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合作共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甚至某些成员加入民主党派的功利性太强。初期,这种目的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尚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一旦目的没有达到,对组织的热情或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则一落千丈。有些人对组织缺乏信心和理解,甚至不参加任何组织活动,极个别成员甚至还产生了退出民主党派组织的念头。

对策:虽然民主党派急需吸收新成员,但也要把好关,不能因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充分发挥优秀成员的示范作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民主党派。对于新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尽快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强政党意识;要让他们有事干,有收获,能够持久地保持参与党派工作的热情;要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在组织内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愉快地工作。

3.新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待提高

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党派组织有高度的认同感,达到了热爱的程度。新成员大多是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或是具有较高学历在专业上有较大提升潜力的年轻人。他们对党派组织的认识程度不同,对参政议政的理解不同,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参与热情不同。特别是8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对党派组织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策: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关注他们,反映他们的声音,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平台和发表建议的渠道。党派组织在关注代表性人物的同时,也要关注默默无闻的成员。要为所有成员建立合理的参政议政与利益表达渠道。

4.年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年轻成员受个人发展阶段影响,往往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境遇的提高,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一些人没有意识到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自身修炼中还应包括有更高程度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担任了党派干部,还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

对策:引导和激励年轻成员关注国计民生,使他们认识到参政党在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责任去发现问题和在关键点上助执政党一臂之力。同时,理解他们的处境,关心他们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保护好他们参与党派工作的热情。

(二)基层组织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在基层存在一定的组织涣散的问题

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实际管理中,存在组织涣散的问题。一些成员有组织无纪律,长时间不参加组织活动,而党派组织对此也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措施。个别成员从不参加活动,也无任何联系,组织上尚未采取任何管理措施。

对策: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发挥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强对党派章程的学习,强化党派成员的责任意识和约束意识。例如,民盟盟员有义务参加基层组织生活和民盟活动,交纳盟费。盟员无特殊情况,连续一年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与组织联系,不交纳盟费,经教育仍不改正者,应予注销盟籍,由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民盟组织审核,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批准,报民盟中央备案[3]。

2.基层组织中在职和离退休成员有待差异化管理

目前在职和离退休成员同在一个支部,在职成员和离退休成员所关心的事情有所不同,开展活动时话题各异;作息安排也不同,在职成员希望支部活动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而离退休成员希望安排在工作时间。因此,统一管理难度较大。

对策:可尝试离退休人员及在职人员分别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也可跨单位按地域重新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建立支部,便于就近参加活动。

3.基层组织活动缺乏激励措施

统战部安排的党派活动经费基本是按人头平均下发,不利于对积极开展活动的党派组织进行激励。

对策:建议小部分经费维持原来的发放办法,大部分经费按基层组织实际活动情况进行奖励性拨付,激励基层组织积极开展活动。

4.对新盟员的培养机制尚未健全

党派的市级和区级组织一般都会举办新成员培训班,着重在统战理论、党派历史教育、参政议政等方面对新成员给予教育。新成员一般都比较有热情,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能做些什么,后续新成员还需要获得更加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策:基层委员会和支部应该加强与新成员的联系,主要是了解每位新成员的工作情况、思想状态、对党派组织的看法和要求,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参与到党派各级组织的活动中来。

(三)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部分基层组织不能正常开展活动

由于负责人工作较忙、支部成员居住分散、在职成员和退休成员的关注点不同、缺乏活动经费等原因,造成部分基层组织不能正常开展活动。一些支部由来自于许多单位的成员组成,组织活动比较困难,甚至入盟几年后还互不相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工作全都在业余时间来做,难以指令性地要求成员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只能依靠个人思想觉悟,局限性较大。同时,在职成员的本职工作繁忙,虽有参与党派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但因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时常产生时间和精力上的矛盾,造成了参与困难。而离退休成员参加活动有时间,参与积极性高,但受身体条件限制难以承担繁重的社会服务工作。

对策:可对人员较多的支部尝试分主题活动,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提高活动的参与度。由地方组织或基层委员会组织面向在职成员或离退休成员的活动,建立跨支部的横向联系,按照居住地进行属地式管理,解决因支部活动不足成员与组织越来越疏远的问题。

2.基层组织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 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大部分成员一般不主动参与设计组织生活的内容,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开展的活动不能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背景下的成员,活动没有吸引力。

二是重传统、轻创新。组织生活形式较单一,内容较单调,缺乏新意。活动还是习惯于读文件、学章程、聚餐联谊等老一套,或从面上布置工作,活动局面始终打不开。

三是重动机、轻效果。有些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喜欢做表面文章,活动的开展只是给上级组织看,或是为了应付写总结,没有实际意义。活动出席率不高,有的即使参加了活动,也缺乏热情。

对策:群策群力,打破一直以来依赖少数几个人策划组织的局面,尽量多地使不同的成员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可以采取分片活动的形式,促进相邻的几个基层组织联合搞活动,使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可以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层活动几个方面。思想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基层组织能够持续开展活动是党派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下面以北京市民盟基层组织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为例,总结一下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1.思想建设是核心 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大都年纪轻、学历高、见识广,具有接受新事物快、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有主动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要求和积极性,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但是,缺少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经历,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从感性认知到接受程度上与老一代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政治把握能力较弱,对如何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缺乏应有的知识准备和操作训练。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成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的前提,是基层组织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发挥职能的根本。北京市民盟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已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包括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政治交接工作加强盟史学习、结合时代精神学习身边的榜样、通过盟讯和网站等扩大主流思想宣传力度等。

例如,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采取多种形式学习理论和中央重要文件,不断提高盟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过程中,每位委员都撰写了学习心得。2008年委员会集体学习了中共十七大报告,加深了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理解,也撰写了学习心得。这些学习体会先后在《北大盟讯》上刊出,以推动基层委员会的盟员学习。通过理论学习,班子成员提高了政策水平;通过思想层面的交流,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

民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积极动员全体盟员参与学校党委统战部和民盟北京市委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形势讲座等,及时传达上级精神,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对于入盟积极分子,及时进行组织谈话。组织老盟员与新盟员座谈,进行民盟传统教育。

民盟西城区委多年来每当有重要文件出台,都组织区委班子成员、区委委员和支部主委集体学习,部署各个支部组织盟员进行学习讨论,并在《西城盟讯》、《西城民盟简讯》及西城民盟网站上进行宣传和学习交流。在每年区委委员和支部主委参加的暑期培训班上,理论和时事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拥有1800多名盟员、50多个支部的区级组织来说,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正确方向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民盟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坚持每年雷打不动的3次会议:一是由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盟员传达“两会”精神:二是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对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社会实践服务等工作做出全面总结:三是每年庆祝国庆节、中秋节和教师节时举行一次座谈会,大家畅谈一年来工作学习和各方面的收获。通过这些活动,盟员相互交流了思想,明确了下一阶段盟务工作的方向。

民盟中科院委员会充分利用盟中央、盟市委及中科院京区党委提供的有利条件,围绕盟中央和盟市委各个阶段理论学习的要点、盟务工作的主题和中科院的中心工作,组织盟员特别是在职盟员开展学习培训和交流。“两会精神传达与学习会”已成为委员会每年的学习例会。参加学习的人员从原来的委员会委员,扩大到骨干盟员,使学习与交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近年发展新盟员工作中年龄趋于年轻和“海归”人员增加的情况,委员会要求各支部加强对他们入盟前的培养,并通过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他们对盟组织的了解。

2.组织建设是基础

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民主党派如何组织成员投身于多党合作事业,组织建设是关键。组织建设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凝聚组织力量、发展新盟员、培养后备干部等,发展合格的新成员、不断培养后备干部是组织得以可持续发展、履行职能的关键。

民盟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在组织发展方面坚持稳步发展的方针,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同志入盟。而且,不仅注重学历的,更加注重人品。在后备干部培养方面,经过考察,把政治上坚定、学历高、人品好的盟员选拔为后备干部,把他们列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层干部的培养对象。每年派2名同志参加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朝阳区社会主义学院有关统一战线的理论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民盟中科院委员会将做细做实作为近年来组织发展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从2008年开始,委员会建立了明确发展对象、落实到人的培养计划,并将计划名单提早报院党委备案。对于没有提出申请的代表性或优秀的人物及有意愿并符合入盟条件的优秀青年不仅保持长期联系,而且还邀请他们参加盟的活动;对已经提出申请的同志,安排他们参加盟组织的各项学习和活动,有的支部安排专人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民盟北工大委员会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把组织发展工作与加强盟的建设和参政议政的需要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发展程序,把优秀人士吸收到盟内来,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吸纳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学有专长、富有生气的中青年同志加入组织,进一步提高了盟组织的整体素质。同时,将组织工作重心下移,将以往全体盟员一起聚集搞活动的模式,改为将组织结构切分成三到四个分支部,单独收取盟费、设计工作项目、建立联系方法、结合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以期收到调动不同工作性质的盟员主动参与活动、增进集体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的效果和影响。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通过“工作重点”和“实践落点”两个点的设计运行,找准工作方向努力实践,通过具体活动突破民主党派工作方向游移、政党组织性质彰显不足的瓶颈,争取通过一两个有闪光点的工作项目,调动盟员积极参与学校整体建设。

民盟西城区委对支部提出了“重发展,力推荐,有活动”的要求,并专门多次召开了组织工作扩大会议。针对各支部老龄化程度偏高的情况,提高盟员的忧患意识、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盟员积极向盟组织推荐优秀人才,新盟员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有新生力量的补充。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后,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除了坚持并扩大原有的专门委员会,每名区委委员还负责联系2个支部,力争使全区各支部都能活动起来,并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形式以利于广大盟员找到自身参与盟务工作的契合点。

3.制度建设是保障

绝大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党派工作主要依靠业余时间,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紧张的情况下,要想使党派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够持续、正常地开展,一定要依靠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

民盟北工大委员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近年来逐步完善了组织发展制度、换届选举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学习制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盟费收缴制度等。

民盟北大委员会实行的制度是主委全面负责,副主委各有分工,委员根据个人特长和意愿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在分工的同时强调相互沟通与协作,保证一些临时性任务也能如期完成。委员会每学期召开2-3次工作会议,商讨工作,沟通情况,每次会议均留下会议纪要,办公室秘书负责汇总盟务工作资料并存档。每次换届后重新印制新版盟员通讯录,通讯录包括:主副委及委员工作分工,各支部负责人,通讯录正文(姓名、出生日期、工作单位、专业、学历、职称、职务、入盟时间、在上级盟组织及人大或政协的任职等),去世盟员名录。通讯录对委员会内部盟员之间的联络和向上级盟组织推荐参政议政合适人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民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通过制订相应的制度,组织日常盟务的开展。例如,规定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盟务会;每位委员每年提供5条信息;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每年开一次全体盟员年会,做工作总结、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每年春节前慰问老盟员;平时用电子邮件、短信和电话及时交流信息,通报情况等。

4.基层活动使党派保持活力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职能的关键是要有凝聚力。通过开展活动才能体现组织的存在和价值,才能时刻提醒成员的党派身份,以及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党盟合作是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支撑。近两年,民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先后承担了民盟中央帮扶的贵州省毕节市和河北省广宗县现代农业规划任务,此类课题涉及面广,只依靠民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的力量难度较大,因此,采取了党盟合作的模式。通过中共党委统战部邀请中国农大多个党派的各方面专家共同完成帮扶工作。党盟合作扩大了民盟农业大学委员会的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民盟中国农大委员会在基层活动中十分注重活动内容与参政议政的关系。例如,今年民盟中国农大委员会组织了3次涉农活动。而且,重视为盟员本职工作搭桥,举办了在职盟员横向学术交流会,邀请盟市委和市农业局领导出席并做专题报告,这种交流有利于盟员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横向合作,发挥交叉优势,在科研上做出成绩。

为了使每个支部都能够正常开展活动,民盟西城区委对部分人数较少、老龄化严重、基本瘫痪的支部适当做出了一些合并和调整;对于有条件而活动开展不利的支部,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促使他们发生了较大的改观;盟区委积极为各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互相学习牵线搭桥、创造条件,促进联合开展活动,增强支部间的交流和沟通;对支部所在单位进行走访,与党委进行交流座谈,取得党委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尝试打破隶属关系,发挥新盟员的积极性,有计划地以新盟员为主,成立富有活力的新的综合支部;完善专委会设置,促进支部更多地参与到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来。

民盟中科院委员会的盟员分散在京区27个研究所,尽管委员会克服困难尽力保证每年搞一次大型活动和若干小型活动,还是不能满足各方需要。近年来,委员会学习和借鉴中科院京区党委推荐的其他党派“承办制”的活动经验,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委员会讨论确定大型活动主题,由各支部申请承办,委员会根据时间安排负责督办,并协助邀请嘉宾和负责与上级沟通联络。这样既提高了组织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在承办单位吸引更多的盟外人员参加,扩大民盟的影响力。而且,这些活动普遍得到了承办单位中共党委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党盟合作和谐发展。

民盟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十分重视与周边民盟支部的交流合作,先后接待了民盟北京服装学院附中支部、民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支部、中国传媒大学支部、朝阳科技支部、民盟海淀区区委等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经常与周边的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影协等民盟支部联合举办联谊会、座谈会,交流各自的工作学习经验,使支部活动更加多样化。

五、结论与思考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各民主党派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社会深刻变革中坚持正确方向,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各民主党派不仅要有完整的组织结构,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上传下达,令行禁止。基层组织在联系广大党派成员、维系党派工作正常运转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关系着民主党派的生存与发展。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能够应对新变化和新问题的新机制,因地制宜,保证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能,担负起相应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M].2007.[2] 马东生.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3] 中国民主同盟章程(中国民主同盟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M].2007.[4] 侯天佐.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大连干部学刊, 2010(12).课题组负责人:刘玉芳 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北

京市委专职副主委

李怀方 北京市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

副主委、民盟市委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课 题 组成员:闻丹岩 民盟市委委员、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

学术出版事业部办公室主任

李 辉 民盟东城区委专职副主委 沈正华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刘有军 民盟朝阳区委副主委、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种 明 民盟中科院委员会副主委 韩东海 民盟农大委员会副主委 付爱珍 民盟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字体:[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中央统战部 |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民主促进

会 | 中国农工党 | 中国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共市委统战部 | 北京市人大 | 北京市政协 | 民建北京市委 | 民进北京市委 |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 民盟

上海市委 | 民盟天津市委 | 民盟重庆市委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9号 北京市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办公楼四层 邮编: 100035 E-mail:

mmbjswxcb@vip.163.com TEL: 82218131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

10.关于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思考 篇十

李奕樯

民主党派(即参政党)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就不能巩固和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就不可能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就不可能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民主党派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取决于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要按照各自章程规定的民主党派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要求各民主党派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执政党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关心和支持民主党 派的自身建设。作为民主党派,应该肩负起历史责任,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和执政党一道,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一、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深化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民主党派成立之初,是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人士组成,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力量。由于集中了社会进步人士中的精英,使民主党派在政治诉求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从产生的那天起,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目标就不是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而是以推动社会民主、促进国家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因此,他们响应”五一号召”,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使自已找到了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的最佳途径。几十年来,我国的各民主党派都十分珍惜和爱护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风雨同舟,共同努力,使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巩固和壮大。

进入新世纪,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影响更加直接和迅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来看,传统的资本家和工人队伍的数量和比例都不断减少,中间阶层的队伍不断趋大,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中间趋大、两头趋小的走势,与 之伴随的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出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浪潮。公民利益诉求大规模增长,社会组织程度逐步提高,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和途径增多,公共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的合作互动不断增强。从国内来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突出表现在所有制结构多样性带来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人们的思想活动主动性更强,思想活动方式差异性更大,思想活动意识选择性更多。随着民主党派队伍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代表人物已经成为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主体,民主党派成员的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民主党派广大新成员多数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富有开拓精神。由于经历不同和所处的时代不同,缺乏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经验和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对国情、省情、会情的研究,特别是近代史的研究不够,对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认识不深,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把握力还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使得多党合作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民主党派成员基本上是由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社会中上层人士组成。他们绝大多 数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先进生产力。他们的成长和成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分不开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几乎代表了他们共同的心愿。在认清形势,树立危机意识的情况下,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多党合作事业有着坚厚的基础,通过深化对国情、省情和自身情况的认识,就会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珍惜我国千载难逢的改革发展机遇和取得的成果,就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努力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首要环节是搞好思想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的首要环节。思想建设的关键,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要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共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维护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 社会过程中,应把自己摆在建设者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在党派关系上应当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要搞好思想建设,关键在于加强会员的学习教育。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论,学习民建会史,学习政策法律,学习时事政治,深化对民主党派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自觉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各民主党派正在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领导,落实责任,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把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基层组织和每一个会员。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骨干要做好表率,切实抓好落实。通过学习,要取得实质性效果,把会员的思想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统一到“四个坚定不移”上来,统一在民建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通过学理论,讲政治,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共识,增进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共识,增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的共识,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能够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判断形势,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以及根本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保持清醒头脑,进而提升素质和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不仅要解决政治方向问题,还要牢固树立党派意识和集体意识,不断增强全局意识。要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民建会员,自学遵守会章、会纪,维护会的形象,努力为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建会员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其中有不少企业家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每个会员都应在思想上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关心公益慈善事业,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教帮扶、扶贫开发、扶助弱势群体、捐助公益事业等社会服务工作。通过社会服务,对外提高民主党派的形象和影响,对内增强民主党派的凝聚力和成员的责任感。

为搞好思想建设,要发挥好《贵州民建》和贵州民建信息网的作用,积极宣传报导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报道会员的风采、好的经验和做法。要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从技术上、信息更新上、信息输送及把关上、经费和人员上加以支持,为会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发扬“四种精神”,搞好作风建设

针对民主党派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把抓好民主党派的作风建设作为当前搞好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按照成思危主席的要求,发扬民建民主、团结、创新和奉献“四种”精神。要切实推进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 制,坚持会员主体地位,完善会内民主制度,使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要学习中共党风廉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强会内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改进学风和文风,反对形式主义。要以参政为民为宗旨,求真务实,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履行好职责。

搞好作风建设,一要在会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二要树立蹋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对各项工作任务要抓好落实。要大力弘扬苦干实干的精神,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评头论足,只说不做或说的多干的少的不良作风。坚决克服容易的就抓,难办的就放,“硬骨头”就绕,搞“半拉子工程”的不良做法。三要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理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推进工作创新;四要树立精品意识。对每件工作、每项任务、每个目标,都要在事前制定出周全完备、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做到精细。对自己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创造性开展工作,勇争一流的工作业绩,做到出精品。以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通过作风建设,要造就“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的高 素质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会员队伍。把作风建设搞好了,才会振奋精神,激发士气,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会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才会不断取得新成绩。

四、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齐头并进,推进组织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组织建设是基础,而其重点则在于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不搞好,民主党派的事业发展就无从谈起。领导班子建设不搞好,组织建设也不可能真正搞好。

领导班子的素质是搞好组织建设的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应着重研究民主党派领导工作机制和制度保证措施。要健全选用机制,把具备有一定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的同志;甘于寂寞、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同志选入领导班子。通过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之成为民主党派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分工职责、议事规则,理顺民主党派法人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适合民主党派特点的民主集中制实施办法。

要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政治任务。要建立和健全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成长的长效机 制,形成一支涵盖面广、比例合理、年龄呈梯形分布、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后备干部队伍,要注重长期培养和近期使用相结合,政治安排和民主选举相结合,要做到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成员施展参政议政才能的基本场所。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化、制度化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具体化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基层组织活动的实效性。

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要有好的机制,要加强会内外基层组织的交流学习,要积极总结探索基层组织工作的好经验和好的做法。要配备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充满活力和向心力的基层支部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要认真分析会员思想状况,要掌握会员的兴趣爱好及对组织的希望和要求,关心会员的疾苦,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帮助会员,多为广大会员办实事。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支部组织生活,努力把基层支部建成会员之家,通过活动多一点,形式多一点,发展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宣传多一点,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各级会的组织每年都应对当年的组织建设发展工作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对基层支部的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对做出成绩和表现好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定期进行表彰。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建立定期的简报(统计)制度,真实纪录和反映会员在参加组织生活、自觉交纳会费、关心会务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努力搞好组织建设发展方面的情况和做出的成绩,并作为会员定期评比表彰的根据。通过好的机制,创造爱会、履职、奉献的良好氛围。

五、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强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建设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也是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重要环节。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直接影响到参政议政的广度、深度和效果,也关系到民主党派在“一个参加、三个参与”中能否提出真知灼见、能否做好执政党的助手。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使参政议政工作真正参在点子上、议在关键处,以体现民主党派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

参政议政工作的核心是做到“参政为公,议政为民”。只有在这个政治方向的指引下,才可能参大政、议大政,也就是大力推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路线之政;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政;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振兴中华民族之政。而不是只代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利益集团或者是阶层的代表,只为特定利益集团说话。只有这样,才可能关心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才可能在参政议政上保持正确的路线方向,才可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民主党派的存在才具有坚实的合法性。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首先要扬长避短,注意发挥专业优势。如果说在建国初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相比在其经济建设和城市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普遍的优势,那么,今天则主要体现在特定领域的专业优势方面。无论是党派集体的参政议政还是个人的参政议政,都应当注意发挥自己的特色、特长以及优势,尽量避免对不熟悉领域的问题,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问题等想当然的发表“高见”。我国八大民主党派都有自己联系的主要社会群体,在一些特定领域中聚集了一批人才。民建会员主要集中在经济界,在经济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只有在自己熟悉并具有专长的领域,自己了解并能够把握的问题上参政议政,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相互结合,有序互动,才有利于专业能力的拓展与深化,有利于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把参政议政工作做实、做深、做精,才有可能参到点子上,议到合理处,也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其次,要突出重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需要广泛地关注民生,广泛地反映社情民意,除此之外还必须突出重点,围绕重点领域创建本党派参政议政的优势领域,权威领域。应当围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问题,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中心工作,结合自身优势,选准参政议政的重大课题,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真正发挥民主党派参政的实效。无论是反映社情民意,还是提交政协提案、人大建议案,都应当注意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突出质量,突出重点。在关系国计民生、政府致力、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以及重大课题上,拿出有分量、有影响,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参政议政成果。

要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必须立足党派参政的权威领域,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做到集中集体智慧,发挥集体优势。我们应当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会员参政议政尽可能地创造必要条件,实现会员广泛参与,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在参政议政上多出成果,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

此外,还必须深入实际,全面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不能搞纯理论的空谈。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绝大多数现实问题,目前所缺少的不是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现实,而 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制、环境的约束下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对策。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实际,准确、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掌握第一手资料,集中各个方面的智慧,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参政议政的价值。

要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关键是要努力学习、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保证参政议政的方向;其次,注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注重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提升参政议政能力。

要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必须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如近期可考虑建立民建贵州省委参政议政专家库,把具有这方面工作丰富经验、实践能力和专长的同志组织起来,定期对参政议政成果进行筛选、把关,以实效性为主要依据,对参政议政成果作客观评价。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定期评选等方式,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六、以抓落实为重点推进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的制度系统,基本是以会章为核心,在此基础 上按照组织建设、领导决策、监督约束、履行职能等方面展开和细化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并使各项制度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有机联系,是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组织建设制度指组织内部层级划分、各层级组织之间关系,以及发展会员的对象、条件、入党程序、培训、组织关系转移、干部选拨等规则的总和。

领导决策制度包括代表大会制度、委员会会议制度、常委会会议制度、主席(主委)会议议事规则、主席(主委)办公议议事规则等。

监督约束制度包括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和考核;各级组织的纪律约束、监督、奖励与处罚等方面的制度。

履行职能制度主要指参政议政、思想政治工作、机关管理等围绕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日常运作的各类制度和机制的总和。

目前,民主党派制度建设中需要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1、上下级组织的领导关系问题。

在各级领导机构都是由本级代表大会产生,并对本级代表大会负责的情况下,上级组织应要明确在哪些方面对下级组织实行领导、通过何种方式实行领导;下级组织是否应该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应该报告哪些方面的工作。

2、组织建设与发展机制问题 发展会员的范围和对象,如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的变动情况而作相应妥善的调整;对入会对象的考察、培训制度,如何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如何发挥会员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如何有效开展基层组织活动,如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问题。

3、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

如何围绕履行职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机制,激发会员参政议政、奉献社会、热心会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怎样建立对会员及组织的贡献进行认定,建档,并与个人进步相联系的机制。

4、制度建设的检查、督促、考核问题

制度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嘴上说说、墙上挂挂,不起任何作用。制度的执行是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人去检查、督促和考核的制度,不是真正的制度。由于怕动真格的,怕压力、怕得罪人,怕硬碰硬,往往使制度一开始就陷入瘫痪。因此,制度订立之后,执行靠人。我们不但要在制度的内容形式上下功夫,更应在制度执行上,创新工作方法,使好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为民主党派的各项事业起到重要保障。

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从制度的清理和完善入手,由有关部门或中层以上干部,对已有的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结合执行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反馈,对现 有制度进行清理。要适应新的形势,取消不必须的制度,精减繁琐的不实用的制度。以便于理解、便于操作为目的,简化制度条款,将规范具体化和明确化,便于考核。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工作,实事求是,制订和完善现有制度,将制度分类整理汇编。

其次,要组织对制度的学习,解释和贯彻,让会员和会的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有关的制度,做到自觉遵守制度。

最后,要明确专人负责,对每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不折不扣加以贯彻,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会员的创造性和活力,保障会的事业不断巩固和发展。

上一篇:师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中秋节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