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精选8篇)
1.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 篇一
一、公司概况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感冒清热冲剂、牛黄解毒片等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截至2008年12月31日,同仁堂合并总资产为45.50亿元。20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9亿元,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亿元。公司主要产品增长较为平缓,其中六味地黄丸系列实现销售收入.3.25 亿元,安宫牛
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产品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成为销售增长的主要来源。
二、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 根据同仁堂公司资料,该公司连续三年的主要资产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数据如下表:
项目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应收账款 330,891,674.76 575,504,370.00 348,731,479.03 335,105,339.95 存货 1,780,483,653.92 1,501,477,547.58 1,381,330,720.37 1,409,118,556.67
流动资产 3,401,031,369.24 3,007,190,421.08 2,574,163,371.62 2,481,093,657.19 固定资产 986,603,644.10 1,072,326,840.50 1,132,405,290.45 1,097,353,514.36 长期投资 48,176,699.49 49,571,450.02 23,284,291.53 51,052,826.25 其他资产 114,260,773.30 65,587,846.56 92,172,485.96 150,180,134.04
总资产 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 3,822,025,439.56 3,779,680,131.84
主营业务收入 2,939,049,511.33 2,702,850,939.13 2,409,060,204.55 2,613,553,821.77 主营业务成本 1,721,837,973.25 1,613,257,135.37 1,430,146,518.56 1,438,488,233.18
1、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4194676558.16+4550072456.13)÷2〕=0.6722(次)2007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3822025439.56+4194676558.16)÷2〕=0.6743(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3779680131.84+3822025439.56)÷2〕=0.6338(次)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22=536(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43=534(天)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338=568(天)
2、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3007190421.08+3401031369.24)÷2〕=0.9173(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2574163371.62+3007190421.08)÷2〕=0.9685(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2481093657.19+2574163371.62)÷2〕=0.9531(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173=392(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685=372(天)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531=378(天)(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1072326840.5+986603644.10)÷2〕=2.8549(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1132405290.45+1072326840.5)÷2〕=2.4519(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097353514.36+1132405290.45)÷2〕=2.1608(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49=126(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4519=147(天)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1608=167(天)(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939049511.33÷〔(49571450.02+48176699.49)÷2〕=60.1351(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702850939.13÷〔(23284291.53+49571450.02)÷2〕=74.1973(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409060204.55÷〔(51052826.25+23284291.53)÷2〕=64.8145(次)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1351=6(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74.1973=5(天)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4.8145=6(天)(4)其他资产周转率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65587846.56+114260773.30)÷2〕=32.6835(次)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92172485.96+65587846.56)÷2〕=34.2653(次)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50180134.04+92172485.96)÷2〕=19.8806(次)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32.6835=11(天)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34.2653=11(天)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19.8806=18(天)
3、单项资产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11.33÷〔(575504370+330891674.76)÷2〕=6.4851(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939.13÷〔(348731479.03+575504370)÷2〕=5.8488(次)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409060204.55÷〔(335105339.95+348731479.03)÷2〕=7.0457(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4851=56(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8488=62(天)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7.0457=51(天)
(2)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721837973.25÷〔(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0493(次)
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613257135.37÷〔(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1192(次)
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0146518.56÷〔(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0250(次)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493=343(天)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1192=322(天)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250=351(天)(3)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939049511.33÷〔(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7910(次)
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702850939.13÷〔(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8752(次)
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409060204.55÷〔(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7266(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910=201(天)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8752=192(天)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266=208(天)
三、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
(一)根据同仁堂连续三年的资料,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如下表。指标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总资产周转率 0.6722 0.6743 0.6338 流动资产周转率 0.9173 0.9685 0.9531 固定资产周转率 2.8549 2.4519 2.1608 长期投资周转率 60.1351 74.1973 64.8145 其他资产周转率 32.6855 34.2653 19.8806 应收账款周转率 6.4851 5.8488 7.0457 存货周转率(成本基础)1.0493 1.1192 1.025 存货周转率(收入基础)1.7910 1.8752 1.7266 1.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上升,表明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的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减弱。
2.流动资产周转率:2007年最高,但2008年比前两年略下降,表明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依旧没有改善,企业运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3.固定资产周转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营成果。
4.长期投资周转率: 2008年比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周转速度变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5.其他资产周转率: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虽然其他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但只有对企业的收入或收益有贡献的时候,企业才该持有它们。
6.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年最高,2008年较2007年小幅度上升。应收账款的收回加快,减少企业的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从而推进正常的资金周转。
7.存货周转率: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企业存货周转得变慢,会导致企业经营不畅企业的销售能力减弱,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大
总的来说,北京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还可以,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发生诸多重大事件,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企业都受到涉及,经济相对困难,但2008年又是国内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仁堂在2008年通过加强对供销商的管控力度、保证销售政策的实行、巩固销售渠道,销售有了明显成效。该公司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周转率的下降,可以看出虽然该企事业各方面的资产,大部分有所增加,但该公司的管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根据同仁堂2008年资料,与云南白药、华润三
九、华北制药、千金药业进行比较分析。云南白药是以中成药为主的药品生产经营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三九医药主要销售化学原料药、西药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营养补剂等,华北制药主要制售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维生素及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等,千金药业主要制售妇科千金片、舒筋风湿酒、补血益母颗粒、养阴清肺糖浆等。这几个企业同属医药行业。指标 同仁堂 云南白药 华润三九 华北制药 千金药业
总资产周转率
0.67 1.47 0.67 0.72 0.75
流动资产周转率
0.92 1.63 0.95 1.47 1.07
固定资产周转率
2.85 19.80 4.57 1.79 5.15
应收账款周转率
6.49 32.19 10.52 4.12 34.40
存货周转率
1.05 3.42 4.33 3.78 3.86
1、总资产周转率:同仁堂在五家药品企业之中属中等水平,距离行业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资产运用效率仍有待提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一般,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加大管财力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的周转率较高,固定资产的占用相对同行业占用较少,从而导致流动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
3、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未能充分利用,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不过由于企业之间机器设备与厂房等主要固定资产在种类、数量、形成时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较难找到外部可借鉴的标准企业和标准比率,所以此指标的同行业比较分析相对参考价值不大;
4、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且同时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同仁堂未能很好地注重信用政策的调整,应收账款的占用相对于销售收入而言太高了,应进一步分析企业采用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的账岭,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整合、加速对应收的款项的回收、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5、存货的周转率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存货相对于销售量而言显得过多,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大大受到了影响。
通过与同行业指标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同仁堂还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虽然在2008年公司调整策略、优化资产结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差距仍然较大还应继续努力,加强资产结构的合理化,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增强管理资产力度。
2.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 篇二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 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不能由其他前提条件推导而得出, 否则, 也不应将其列为基本假设。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与自然科学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具有相似性。“直接验证假设是困难的, 这首先是因为假设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假设是理论体系的基础, 所以, 在它们的下一层没有东西可依托, 并且用来对它们加以论证。其次是因为如果假设可以被直接验证, 那么, 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假说使用, 就可以出示证据来支持或否认它们。”可见, 不能将假设与假说混为一谈。假说是以假设为基础, 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命题或结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这一特征, 可以概括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基础性或公理性。
尽管假设可以看作是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公理, 但假设却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是财务会计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反映。如果基本假设较严重地偏离实际, 那么以此假设推导出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将会与现实的事实不符, 从而达不到我们所需求的目的。当通货膨胀严重地出现时, 币值不变假设就严重地偏离实际, 以此假设为基础推导出的历史成本原则和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从而达不到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当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况时, 如果仍然按照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那么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毫无意义的。新兴的网络公司, 可因某项业务成交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 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当某网络公司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依然应用传统的会计分期来提供财务报表, 无疑是抱残守缺。因此, 我们应不断地检查基本假设, 根据新的证据看它们是否已失效;如果某项基本假设已失效, 那么就必须以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替换之。
根据以上所述的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特征, 我们检查一下有没有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未被指示出来。隐蔽的基本假设, 不利于我们经常地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查, 不利于我们认识财务会计的特征和局限性, 从而不利于我们改进财务会计和建设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务会计, 主要的财务报表依然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如今, 又出现了“第四财务报表”, 英国称之为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美国称之为全面收益表。“第四财务报表”是利润表的扩展, 它既包括已实现的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 又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四张财务报表的出现顺序是:先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而后出现现金流量表, 最后是“第四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全面收益表, 其确定基础均是权责发生制;而现金流量表, 则是现金流量制。全面收益表已突破了利润表的实现原则。四张财务报表的发展和变革, 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四张财务报表中, 最基础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基本会计恒等式, 基本会计恒等式反映了资产与其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而资产和权责两个概念, 从一开始就是由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不能由前述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推导得出, 因此, 它应是财务报表的某一项基本假设。
二、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及财务报表目标的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财务报表的四项基本假设, 为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创造了条件。通过设定会计主体, 使其按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所有者资金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明确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 满足了所有者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及时性, 因为若没有会计分期, 只能等到会计主体的全部经营活动结束时才能提供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 使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 表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评价是以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为依据的, 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权责发生制, 是指在按会计期间对经营者进行评价的前提下, 以“权利”、“责任”在某一会计期间是否发生为标准, 而不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的盈亏;现金流量制, 则以是否在某一会计期间流入或流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经济环境中, 以“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确定经营业绩, 最直接地满足了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但另一方面,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又不能离开现金, 在有借贷的企业里, 若不能按期以现金还贷, 还可能遭受被债权人逼迫而破产的危险。尽管利润要向现金转化, 但它们毕竟在时间上不一致, 更何况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还伴随着风险, 即存在不能顺利转化的可能, 所以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 尚需借助于建立在现金流量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表。
以上是财务报表的目标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的一面。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也有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目标的一面。财务报表的目标, 为什么定位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性?资本的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并委托经营者经营, 其实不但关心投入资本已经取得的成果, 同样关心未来的应用成果。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体制下, 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评价以及对经营所取得成果进行分配时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显然, 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信息难以满足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而建立在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则可以基本满足这种要求。
资本的所有者在进行决策时, 就更需要预测未来的会计信息了, 但现行的财务报表却无法提供。那么, 是否可以更换财务报表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假设, 使财务报表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呢?至少目前还难以做到。如果硬性为之, 恐怕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陆静.财务报表的基本特性及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J].企业研究, 2012 (14) .
3.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探讨 篇三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管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要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及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必须通过财务报表中的分析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概念、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上作了分析,并从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上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比较分析;比率分析
企业财务报表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企业财务报表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一定的财务指标体系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它是根据企业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分析和汇总后编制的。企业的财务报表由主表、附表、附注等组成,有着巨大的信息容量,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状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无论从它的产生时间及发展过程来看,都与经济的发展和经理人的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不同报表的使用人,无论他们的目的如何,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了解情况并据此作出判断与决策。笔者现就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目的、方法与步骤、局限性及注意事项作一分析,以期与各位同仁磋商。
1 企业报表财务分析的概念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它相关的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企业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的企业财务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作出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善企业财务的措施。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个过程,根据分析的目的,把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对比,以达到认识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通常只能发现问题但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作出评价而不能改善企业的状况。所以,企业的决策者还必须在判断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决策。
2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不同的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人,他们分析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对投资人来说,一是根据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该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为决定其是否投资作出决策;二是为投资人是否转让该企业的股份,分析盈利状况、股份变动和发展前景作出判断;三是为考查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要分析该企业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是否继续增加投资;四是为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要分析该企业的投资状况。而做为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该企业贷款,要分析贷款的风险和报酬,要了解债务人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要分析其盈利状况。做为经理人员,所需要分析的内容更为广泛,既要面对投资人,又要面对债权人,还要能有证明自己业绩的分析数据,此外还有供应商以及员工所关心的一系列敏感性问题。
企业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的目的一般可概括为: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检查的手段,如同医疗上的检测设备和程序,能检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但不能治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检查企业偿债、获利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分析越深入越容易对症治疗,但诊断不能代替治疗,而且,财务报表分析不能提供最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却能指明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的项目。
3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1)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两种,即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比较分析,根据各企业单位情况不同,分析的目的不同,选择比较分析的方法也就不同。按对象分析,可以与本企业历史比、同类企业比和计划与预算比。按内容分,可分为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比较结构百分比和比较财务比率。分析的核心问题在于解释原因,并不断深化,寻找最直接的原因。
因素分析,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企业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指标的高低都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2)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数据范围,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明确分析的目的;
②收集有关的信息;
③根据分析的目的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予以适当安排,使之符合需要;
④深入研究各部分的特殊本质;
⑤进一步研究各部分的联系;
⑥解释结果,提供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分析的步骤应视情况而定,没有固定的模式。
4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4.1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其主要表现在:
(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2)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
(3)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4)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2 报表的真实性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而报表的真实性问题,只能靠审计来解决。就目前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上市公司,报表的弄虚作假情况令人担忧,为了夸大利润、粉饰报表、费用滞后、利润提前,钻政策空子,人为操纵报表数据,一些国营企业,由于受政府行为的控制,为完成报表指标,不惜一切手段,这样的报表数据,作出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说一文不值。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前几年新准则颁布之前,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人为调减或调增利润,需要亏损时,多计提一些减值准备,需要利润时,再回过头来冲减,而现在就不一样,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予转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弄虚作假现象,还有的利用债务重组来调节利润,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某些现象还是能得到一定的制止。
财务分析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但是财务分析人员通常要注意以下与此相关的问题。即:财务报表的规范性问题、财务报告的完整性问题、以及一些数据的合理化问题。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其中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通过审计结果,检查政策选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4.3 比较基础问题
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起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标志。有的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同业对比就更困难。
趋势分析以本企业历史数据做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的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去年利润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成本降低了或提高了,也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上有了进步或后退。社
会经济、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都是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因素。
5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注意事项
要读懂财务报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企业玄机。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来讲,首要的问题就是善于辨别该报表的真伪。这是从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性工作。
5.1 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拿到企业的报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复杂的比率计算或统计分析,而是通读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比如,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在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5.2 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有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3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 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上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5.3 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银广夏在其被爆光前一年的赢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相对于经营利润水平贫乏,事后证明该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资进出口子公司虚做海关报关单,然后在会计上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润的“气球”。而这些子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永远不可能转化为经营的现金的,这也就难怪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此贫乏。
5.4 将企业与同业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深阔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比如销售增长了20%,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5.5 财务报表中粉饰报表、制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对企业决策绩效的评估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错现象
为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非经常性业务利润来掩饰主营业务利润的不足或亏损状况;二是将收益性支出或期间费用资本化以高估利润;三是以关联交易方式“改善”经营业绩;四是通过企业兼并“增加”利润;
五是通过内部往来资金粉饰现金流量;六是不夸大财务报表的作用。
作者简介:
4.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 篇四
15秋学期《财务报表分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按照规定程序核销坏账10000元,假设该企业原来的流动比率为2.5,速动比率为1.5,核销坏账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增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降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变.流动比率降低、速动比率增加 正确答案:
2.下列有关市盈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该比率越高,说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该比率越低,说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该指标不宜用于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该指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 正确答案:
3.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流动负债为120万元,流动资产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为().50%.66.67%.133.33%.200% 正确答案:
4.提高企业营业利润的方式可以通过().增加营业外收入.降低营业外支出.降低所得税.增加销售收入 正确答案:
5.比较分析法的两种具体方法是().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水平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水平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动态分析法 正确答案:
6.在保守型资产风险结构的企业中().风险资产比重高
谋学网
.面临的风险大.资产利润率低.资产利润率高 正确答案:
7.某企业2001实现的净利润为3275万元,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890万元,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1368万元,财务费用146万元,存货增加467万元,则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万元。.3275.5212.5679.6146 正确答案:
8.在计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时,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包括().库藏股票.股票股利.认股权证.增发新股 正确答案:
9.在财务分析中,最关心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利益主体是()。.企业经营者.企业债权人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企业投资者 正确答案:
10.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构成企业的().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正确答案:
11.通常,下列项目中属于现金等价物的是().短期股票投资.应收票据
.3个月内到期债券投资.1年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正确答案:
12.成龙公司200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0111万元,其年初资产总额为6810万元,年末资产
谋学网
总额为8600万元,该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分别为().8.83次,40.77天.6.99次,51.5天.8.83次,51.5天.7.8次,46.15天 正确答案:
13.确定现金流量的计价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收付实现制.收入费用配比制 正确答案:
14.从企业的收益方面来考察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有形净值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正确答案:
15.不影响资产管理效果的财务比率是().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 正确答案:
16.某企业2002年销售收入净额为25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年末流动资产90万元,年初流动资产110万元,则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次.2.22次.2.5次.2.78次 正确答案:
17.通过对杜邦分析体系的分析可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的途径不包括().加强销售管理,提高销售净利率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其利用率和周转率.加强负债管理,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强利润管理,提高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
谋学网
18.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分部报表.利润分配表.财务报表附注 正确答案:
19.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按照规定程序核销坏账10000元,假设该企业原来的流动比率为2.5,速动比率为1.5,核销坏账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增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降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变.流动比率降低、速动比率增加 正确答案:
20.在保守型资产风险结构的企业中().风险资产比重高.面临的风险大.资产利润率低.资产利润率高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按财务会计报告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公司简介.临时公告
.财务情况说明书 正确答案:
2.反映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股东权益报酬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长期资本报酬率 正确答案:
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谋学网
.短期股票投资.现金等价物.长期股票投资 正确答案:
4.盈余公积的用途包括().弥补亏损.转增资本.转增资本公积
.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正确答案:
5.利润依扣除费用项目的范围不同,划分为().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毛利
.息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6.分析长期资本收益率指标所适用的长期资本额是指()。.长期负债.长期股票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所有者权益.长期资产 正确答案:
7.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会计政策有()。.所得税的处理方法.或有事项的说明.存货核算方法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 正确答案:
8.财务报表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分析法 正确答案:
谋学网
9.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通常包括().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分析
.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融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正确答案:
10.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会计政策有()。.所得税的处理方法.或有事项的说明.存货核算方法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 正确答案:
11.对存货进行质量判断,通常要考虑()。.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潜在亏损实务风险.存货的品种结构.存货的库存周期 正确答案:
12.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有().流动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流动资产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比率=1-非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比率=1 正确答案:
13.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有().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担保.长期融资性租赁.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长期经营性租赁.未了结的诉讼案件 正确答案:
14.利润依扣除费用项目的范围不同,划分为().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毛利
谋学网
.息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15.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股票投资.现金等价物.长期股票投资 正确答案:
16.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以现金形态存在.价值变动风险小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期限短.流动性强 正确答案:
17.按资产的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二类,即().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正确答案:
18.分析短期借款的规模时,应注意()。.同流动资产规模相适应.同长期借款规模相适应.同企业当期收益相适应.同企业流动负债总额相适应 正确答案:
19.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税收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租赁活动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20.我国目前一般将财务比率分为()
谋学网
.获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本结构比率.营运能力比率.流动资产比率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在弹性融资中,未分配利润的弹性最大,长期负债次之,流动负债的弹性最小。().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2.在分析企业收益质量时,外部收益相比内部收益的比例越大,收益的质量越低。().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3.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半年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一次其财务会计报告。().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4.所得税会计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对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列示相同,但对企业当期所得税的交纳不一致。().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5.汇总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与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财务会计报告。它与合并会计报表存在明显的区别。().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6.利润表的附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7.财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都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二者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谋学网
成果、现金流量等的信息。().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8.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每股收益越大,说明股东获得的分红越多。().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9.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收支活动。().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5.电大作业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 篇五
答题要求:
1.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个公司,并以选定公司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
2.除了题目提供的基础资料外,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渠道搜集选定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同行业资料)。
3.根据各次考核任务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指标计算及分析说明,并作出相应结论。
4.由于本课程的四次考核任务具有连贯性,因此学生第一次选定题目资料所提供的某个公司后,后面各次考核都必须针对同一公司进行分析。
作业二:徐工科技2008年年末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原名徐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系1993年6月15日经江苏省体改委苏体改生(1993)230号文批准,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以其所属的工程机械厂、装裁机厂和营销公司1993年4月30日经评估后的净资产组建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2月1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5,946,600元。1996年8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2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后股本增至119,946,600元。1996年8月至2004年6月,经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批准,通过以利润、公积金转增或配股等方式,公司股本增至545,087,620元。
公司是集筑路机械、铲运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的开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产品达四大类、七个系列、近100个品种,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铁路桥梁、水电能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公司主要产品有:工程起重机械、筑路机械、路面及养护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高空消防设备、特种专用车辆、工程机械专用底盘等系列工程机械主机和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等基础零部件产品,大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其中70%的产品为国内领先水平,20%的产品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公司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以产品出口为支撑的国际化战略,工程机械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
公司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突破300亿元,年实现利税20亿元,年出口创汇突破5亿美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16位,中国500强公司第16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4位,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公司集团。
二、徐工科技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
资产的运用效率评价的财务比率是资产周转率
根据徐工科技2008年12月31日利润分配简表的相关资料计算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率= 3354209316.93÷3638232589.15=0.9219(次)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9219=390(天)
(二)分类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 3354209316.93÷2467656202.46=1.3593(次)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1.3593=264(天)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
固定资产周转率=3354209316.93÷941195120.94=3.5638(次)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3.5638=101(天)
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长期投资周转率=3354209316.93÷4353553.52=770.45(次)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770.45=0.5(天)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3354209316.93÷(66362503+419204292.57+89773696.43+289690530.73)=3.8776(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3.8776=93(天)
2.存货周转率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3090275677.40÷ 1144568200=2.6999(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3354209316.93÷1144568200=2.9305(次)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平均净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成本或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2.6999=133(天)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平均净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收入或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2.9305=123(天)
三、徐工科技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指标分析及评价
(一)历史比较分析
通过徐工科技2008年和2007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上计算得出各项资产周转率指标如下表:
财务指标2008年末值2007年末值差额
总资产周转率0.921.03-0.11
流动资产周转率1.342.66-1.32
固定资产周转率3.565.75-2.19
长期投资周转率770.452.10768.3
5应收账款周转率3.887.17-3.29
存货周转率(成本基础)2.73.19-0.49
存货周转率(收入基础)2.933.19-0.26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2008年末总资产周转率实际值稍低于2007年末实际值,说明该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下降,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2008年末流动资产周转率实际值低于2007年末实际值,说明该企业在这个时期内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效率较低,可能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下降。但是,仅仅这一个指标不足以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我们应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等主要流动资产项目的周转率作进一步分析。
(3)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从上表看出该企业2008年末固定资产周转率实际值低于2007年末实际值,说明该企业的固定资产没有充分利用,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弱。
(4)长期投资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2008年末长期投资周转率实际值大大高于2007年末实际值,但是长期投资一般在实践中,投资额与收入增加额的关系很不稳定,因此对这个指标很难有效地进行分析。
(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2008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实际值比2007年末实际值低了
3.29,说明应收账款的占用相对于销售收入而言太高了,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下降,资产流动性弱。企业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如:注重信用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分析企业采用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的账岭,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整合、加速对应收的款项的回收、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等,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7)存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2008年末存货周转率实际值与2007年末实际值相比较,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和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都较去年有明显下降。说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慢,存货的运用效率较低,存货占用资金较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徐工科技整体资产运用的效率与去年相比下降。该公司大多数资产周转率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总资产等,都存在问题,说明公司应注意加强资产管理,注重整体资产的优化,特别是应收帐款,其占用较大,周转速度慢是主要矛盾,公司应加强对应收款的管理。
(二)同业比较分析
徐工科技属于专业设备制造业,下面根据同行业中的振华港机、中联重科、经纬纺机和柳工等几家企业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计算平均值,各项指标如下:
财务指标中振华港机中联重科经纬纺机柳工平均值 总资产周转率0.861.290.852.041.26
流动资产周转率1.341.781.162.711.75
固定资产周转率2.434.693.188.254.6
4长期投资周转率2.913.753.513.193.34
应收账款周转率6.486.8712.5416.1610.51
存货周转率12.463.12.834.125.6
3通过徐工科技2008年资料,进行同业比较分析。如下表:
财务指标企业实际值行业平均值差额
总资产周转率0.921.26-0.34
流动资产周转率1.341.75-0.41
固定资产周转率3.564.64-1.08
长期投资周转率770.453.34767.11
应收账款周转率3.8810.51-6.63
存货周转率2.75.63-2.93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总资产的周转率与同行来相比,比同行业低了-0.34,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其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该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该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强,效率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说明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弱,效率不高。
(3)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1.08,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不够合理,没有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就少,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就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4)长期投资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该企业长期投资周转率大大高于同行业平均值,但长期投资目的在于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受人为因素比较大,再加上投资额与收入增加额的关系不稳定,因此这个指标和同行业相比较很难有确切的定论。
(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相差6.63。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资产流动性弱。企业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如:注重信用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分析企业采用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的账岭,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整合、加速对应收的款项的回收、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等,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7)存货周转率分析:
从上表看该企业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2.93。说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慢,存货占用资金较多,存货的运用效率较低,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应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从不同环节、角度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通过同行业材料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08年年末徐工科技的资产运用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总资产周转率、长期投资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这些指
标都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存在差距较大。
四、概括结论
1、通过历史比较观察,徐工科技2008年末除了长期投资周转率大大高于2007年外,其他指标如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低于2007年,其中固定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差距较大。说明该企业整体资产运用的效率与去年相比下降,公司应注意加强资产管理,注重整体资产的优化。
2、通过同业比较观察,徐工科技2008年末资产运用效率中的各项指标与行业平均值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其中长期投资周转率最大,除长期投资周转率大大高于同行业平均值外,其他资产运用效率事项指标都低于同行业平均值。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徐工科技2008年年末资产运用效率较低。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较弱,而造成该企业总资产的周转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该企业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方面存在问题,长期投资周转率从2007年的3.34一下子增加到770.45,增幅太大,公司应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07年7.17降低到2008年的3.88,降低幅度大,与同行业平均值10.51相比,差距也较大,说明应收帐款存在较严重的问题;第三方面是存货的问题,存货周转率从2007年3.19降低到2008年的2.7,与同行业平均值5.63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说明该公司存货占用资金较多,如果企业要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五、提出建议
徐工科技如果想要提高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1、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总资产的周转率。
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注重信用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分析企业采用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的账岭,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整合、加速对应收的款项的回收、合理计提应收账款的折旧等,以便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6.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 篇六
一、对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
(一) 资产负债表分析
1. 资产结构分析
(1) 资产结构的弹性分析
资产结构的弹性分析,就是要比较报告期和基期的资产结构,从中判断金融资产比重的变化情况,以确定企业资产结构的弹性水平。资产结构的弹性,就是资产总量随时调整的可能性及资产内部结构可随时调整的可能性,这取决于弹性资产,即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金融资产,具体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中的股票和债券投资。
保持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资产风险,但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较高,过量的金融资产会导致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下降。因此,金融资产的持有量应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
(2) 资产结构的收益性分析
将资产划分为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应尽可能直接增加形成企业收益资产的比重,减少其他两类资产的比重。
(3) 资产结构的风险性分析
实践中,存在着三种资产风险结构类型:保守性资产结构、中庸性资产结构和风险性资产结构。三种风险结构的差别在于使流动资产保持在什么水平以及维持什么水平的金融资产、存货资产和信用资产。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的风险比较小。
企业应尽力构建一种既能满足生产经营对不同资产的要求,又使经营风险最小的资产结构。
2. 融资结构分析
融资结构包括:a.融资的期限结构: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长期融资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短期融资包括短期负债;b.融资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到期偿还约束性的高低而引起的;融资的方式结构:c.融资方式即企业获得资金的手段,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划分,实际上已反映出了各自的融资方式。
不同的融资结构,其成本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最佳的融资结构应是成本最低而风险最小的融资结构。
企业要得以正常生存和发展,其资金来源必须可靠而又稳定,资金运用必须有效而又合理,企业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以及各项资产之间,必须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
(二)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分析
通过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可以考察企业投入的资本是否完整、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大小或经营效益好坏、评价利润分配是否合理。
利润表的项目分析可以从收益构成的主营业务、附营业务以及营业外收支的角度进行项目搭配与排列,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收益结构。
利润表的项目分析以主营业务收入为起点,以净利润为终点。分析收益的业务结构,可以了解不同业务的获利水平,明确它们各自对企业总获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企业的收益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对于盈利的持续性和重要性不一样。企业的利润可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经营利润和投资收益等。这些项目的数额和比例关系,会导致收益质量不同,在预测未来时有不同意义。
利润分配表,全面揭示企业利润分配的去向结构等情况,考核企业利润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正确计算应上缴的或应分配的各项基金,是否有挪用利润或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从而保证各方管理者的经济利益和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还能力和周转能力。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从现金角度对公司或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和支付利息、股利或利润等支付能力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作出更可靠、更稳健的评价。
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一般来说,净利润增加,现金流量净额也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企业虽然大量销售了商品,但货款没能及时收回,由此影响了资金周转,收益质量不佳。
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如果现金流量中各部分现金流量结构合理,现金流入流出无重大异常波动,一般来说企业的状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企业存在的症状也可在现金流量表中得到反映,比如,从投资、筹资活动流入流出的现金中,可以分析企业是否过度扩大经营规模。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主要从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占企业现金流量总额的比重方面去分析:a.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总体结构分析和内部结构分析。总体结构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各部分现金净流量占企业现金净增加额的比重。内部结构分析,就是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内部进一步分析各现金流入项目和现金流出项目占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比重。通过这一分析,可以了解掌握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主要去向以及影响企业现金增减比变化的重要因素,确保现金流量的结构合理。b.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一般注重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满足生产经营与投资的需要,反映和考察现金流量所能满足偿债需要的程度。
(四) 内部报表分析
内部报表提供了更为详细具体的信息和一些不便公开的信息,是管理者进行财务预测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编制经营计划的信息来源。
二、几项能力的分析
(一) 偿债能力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用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最能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差额。
2. 长期偿债能力
决定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关键因素: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例越高,表明大部分经营风险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则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越大。良好的资本结构使企业在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盈利能力的影响比较直观。其一,企业每年赚取的利润应作为其偿还债务利息的直接保障;其二,盈利能力在长期中能反映出企业支付现金的能力。
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二)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结构是指构成企业利润的各种不同性质盈利的有机搭配和比例。如果从质的方面来看,可以表现为企业的利润是由哪些盈利项目组成的,而如果从量的方面来看,则表现为不同的盈利占总利润的比重。盈利结构分析,就是要认识不同的盈利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常用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主要有资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三) 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其所拥有控制的资金能否予以充分有效地运用。一般来说,资金的多少可以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而资金周转快慢则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善于经营而能实现较多收入的企业,其资金周转就较快,资金运用就较好;反之,则未能有效运用资金。
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针对存货的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的收款情况。在财务上,通常采用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营业能力。
三、常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分析
(一)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涉及企业融资结构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反映融资结构的比率
融资结构弹性,是指企业融资结构随着经营和理财业务的变化,能够适时调整和改变的可能性。
(1)融资结构弹性的总体分析:整体判断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弹性融资与融资总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融资结构弹性=弹性融资/融资总量*100%
(2)融资结构弹性的结构分析:根据不同弹性的融资分别计算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各类弹性融资占总弹性融资比重的变化情况,以此了解企业融资结构弹性的内部结构变化。结构分析可以揭示出融资结构弹性的强度,也就是弹性大的融资所占比重越大则弹性强度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弹性融资强度=某类弹性融资/弹性融资总额*100%
2. 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是: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许是存货的积压,或应收账款的呆账造成的,在此情况下,如果现金不足,仍会出现偿债困难。此外,较高的流动比率可能反映了企业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不能将这部分多余的现金充分利用于效益更好的方面。因此,从合理利用资金的角度,各行业、各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行业特点,确定一个流动比率的最佳点。
(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后的余额。速动资产一般由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等构成。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相比,在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考核上,向具体化迈进了一大步,其更加稳妥可信。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1比较合适。
(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现钞和各种存款)和短期投资(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其计算公式是: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100%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已经将存货、待摊费用等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资产剔除,但速度资产中的应收帐款等有时也会因客户倒闭、抵押等情况使变现能力受影响,甚至出现坏账,最终减弱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即使有较高的速动比率,企业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不一定强。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最稳健或最保守的方法是采用现金比率法。
3. 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小。但如果这一比率过低,所有者权益比重过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失去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的大好时机。
(3)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所获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是评价债权人投资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等于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利息保障倍数来说,应与本行业该项指标的平均水平比较,或与本企业历年该项指标的水平比较,评价企业目前的指标水平。
(4) 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就是将无形资产从所有者权益中予以剔出,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7.财务报表分析浅谈 篇七
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象反映, 这些数据来源于公司的各种经营和非经营活动, 通过报表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数据背后的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活动, 从而深入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公司价值。财务报表分析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本文对此做一个简单的探究。
首先, 在分析财务报表前, 先要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个什么态势, 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什么影响, 是如何变化的。
其次, 要分析公司处于什么行业, 这个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在国内外是什么样的?同时, 需要获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财务报表, 将公司的财务报表与其进行比较, 分析报表的波动趋势是否大致相符。
再次, 需要对四张报表作进一步分析, 四张报表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需要相互结合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目的出发, 到四张报表中找出数据进行分析。
一、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第一个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首先要知道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数据, 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一个大致了解, 资产负债率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合理比率, 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 说明公司还款风险较高, 同时, 也说明公司的融资能力较强, 这时, 可以结合财务报表附注了解借款的金融机构、期限、利率、借款条件等, 如果信用借款较多, 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较好, 如果担保抵押较多, 尤其是抵押较多的时候, 公司可能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 其次, 如果借款利率较高的话, 也可能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较大风险。公司获得借款的条件、期限和成本, 可以侧面反应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第二个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否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第三个指标是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 这里的利息费用包含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的利息, 这个指标反应公司长期偿还借款成本的能力, 指标越大, 偿还能力越强。第四个指标是现金流量表, 需要了解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如何变动的, 现金是公司运转的血液, 有充足的现金才能保证公司健康运营, 如果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持续为负数, 而筹资的现金净流入持续较大, 此时, 即使公司的经营利润较高, 也应注意到公司的债务风险已越来越高, 本质上说, 这样的现金流现象是公司利用借款资金来支持信用销售收入, 如果应收账款的现金流入不能预期实现, 则债务风险可能爆发。相反的, 如果公司持有的现金远超过经营和发展需要, 现金没有被有效利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那么, 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过于保守, 财务管理水平不足。
二、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
第一, 分析公司的毛利率, 毛利率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可以进一步查看报表附注以了解各个产品的毛利率分别是多少, 了解公司的核心产品毛利率是否具有行业优势。各期毛利率的波动是否正常;第二, 分析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是毛利扣除各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加上投资收益后的利润, 在实际分析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资产减值损失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查看资产减值损失各期是否有较大波动, 是否有调节利润的嫌疑。真正与经营相关的应该是经营性利润, 需要将营业利润加上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 再减去投资收益, 分析经营利润率在各期是否有重大波动, 是否有调节费用的可能;第三, 分析收入增长率, 通过了解市场行情、与行业数据对比及公司的规模判断公司收入增长是否具有合理性, 同时, 结合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判断其是否具有足够的产能以支持销售收入的增长。第四,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结合收入变动率进行分析, 如果收入大幅增长, 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随之大幅下降时, 信用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则超过收入增长率, 就有为实现收入而放宽信用政策的情况, 此时, 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加大, 信用销售收入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需要进一步查看报表附注, 看看公司有没有新增大客户, 有没有新增大额关联方销售。第五, 分析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如果下降较大, 则需要关注存货是否存在滞销, 是否存在存货跌价可能, 进一步查看财务报表附注中是否计提了充分的存货跌价准备。第五, 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 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判断公司固定资产产出的效率, 与同行业相比判断是否合理。
三、分析公司的价值
第一, 要分析公司的各项增长指标, 如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分析这些增长指标是否合理、可持续, 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第二, 要分析报表中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的价值, 可以查看财务报表附注以了解公司是按历史成本入账还是公允价值入账, 对于大部分公司, 房屋和土地是以历史成本入账, 按市场公允价增值的部分并未体现在账面上, 第三, 无形资产中的品牌价值, 这部分价值一般也是以历史成本入账, 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越来越好, 那么此品牌价值就会大大增值, 这部分增值也不会体现在账面上;第四, 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合并范围的变化, 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经营战略和资本运作, 如果公司有同一控制下合并, 那么公司是将同一控制下的经营整合进合并报表, 未来会有利于公司发展;如果有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那么合并后应该会增加收入或者减少成本。通过子公司合并前后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率的波动, 以及收购产生的商誉减值情况可以了解收购子公司是否成功;第五, 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利润分配情况及报表附注中股东的变化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 如果公司有增资或者有新股东进入, 那么公司的价值就已被投资者认可, 公司应该具有较好的成长潜力, 如果公司赚取的利润大部分被分红, 老股东持续减持, 那么公司的扩张能力及未来的增长潜力就值得怀疑。
8.如何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 篇八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健康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有关附表。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获取企业有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要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挖掘掩埋在数字背后的秘密和混杂在字里行间的真相,就必须研究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和目前状况,研究企业在其行业中所选择的具体竞争战略及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企业与风险相关的盈利能力,评价企业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然后,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因此,有效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必须遵循五个相互联系的连续步骤(如图1所示),即:识别行业经济特征;识别企业战略;理解和调整财务报表;分析盈利性和风险;评估公司价值。
一、识别行业经济特征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希望从一系列的财务报表中得出多种财务关系,而统领这些财务关系的关键正是行业的经济特征。比如:有的行业中存在数量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都销售类似的产品;而有的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相互竞争,它们销售的产品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行业中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有的行业中并非如此。有的行业销售额增长非常迅速;而有的行业需求增长缓慢等。
行业经济特征,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财务报表的内在关系,比如:竞争激烈、产品无差异的行业一般具有较低的销售利润率,但资产周转率通常较高;资本密集型、进入门槛高和产品差异化的行业,一般具有较低的资产周转率,但可以实现较高的销售利润率,以抵销该行业相对较低的资产周转率的影响。技术过时风险、产品责任风险高的行业,一般较少采用债务融资;具有垄断地位和政府保护的行业风险较低,通常采用大比例债务融资等。
研究一个行业的经济特征,通常采用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分类和经济特征框架等分析工具。
(一)价值链分析。首先,描绘出相应行业创造、生产以及分销其产品和服务的各种活动;然后,在价值链各阶段产品或服务价格确定的前提下,找出整个行业中的增值环节;最后,结合特定企业在其行业中的战略定位,评估其盈利性。
(二)波特五力分类。根据波特的理论,按照买方的力量、卖方的力量、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产品的威胁等强弱程度,评估一个行业的平均盈利性。
(三)经济特征框架。从需求、供给、生产、市场营销和融资等五个方面研究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因为它与财务报表中披露的项目紧密相关而非常有效。
二、识别企业战略
企业要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营战略。尽管行业的经济特征影响着企业制定战略的灵活性,但各行各业的企业还是会面临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考察企业的战略选择,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企业是在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尝试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被称为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提供无差异产品获取较低的利润率,从而提高资产周转率作为回报(被称为低成本的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是否有可能通过培育品牌的忠诚度并保持对生产成本的控制来同时达到以上两个目标?
(二)在价值链中的一体化程度。企业是追求纵向一体化战略,参与价值链过程中所有的阶段,还是只选择价值链中几个特定的阶段?就生产而言,企业是要自己进行所有的生产过程,还是要外包所有的生产过程,又或是将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外包,而企业进行组装?就分销而言,企业是自己直接控制分销职能,还是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分销?
(三)地区分散化程度。企业是将其产品的目标市场集中于国内市场,还是分布到许多国家市场?在其它国家开展经营可以创造增长的机会,但企业也会因此面临更多的风险,例如汇率风险、政治不确定性以及竞争者的增加。
(四)行业分散化程度。企业是在单一行业开展经营,还是分散投资于多个行业?通过在多个行业开展经营,企业可以分散和降低其风险,但对企业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理解和调整财务报表
企业通常要编制三种主要财务报表来报告其主要活动的结果,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时还提供一系列附注对这些报表的有关项目做出说明。在评估一家企业的盈利性、风险及其价值时,经常会考察财务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会计方法和人为操纵等原因,致使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完整、精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技术知识不作为资产出现、所有资产均按购置成本报告、表外融资安排不作为债务反映等),损益表未必能很好地说明企业未来的收益情况(如:非再生项目的影响、研发费用的当期确认和盈余管理等),现金流量表也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于现金状况的影响(如:企业对于不直接涉及现金流入流出的投资和融资的交易通常不加解释披露),这就需要对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改进财务状况和收益质量。
四、盈利性和风险分析
源于投资决策对于收益和风险的重视,绝大多数的财务报表分析旨在评估企业的盈利性和风险。盈利性和风险分析的工具主要有:财务报表同型表、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和财务报表比率等。
(一)财务报表同型表。可以将特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项目都按照某一个共同基础的百分比来表达,形成财务报表同型表。如:以总资产为基础形成资产负债表同型表,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形成损益表同型表。
同型表内的百分比数据提供了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一般信息,便于考察企业资产、资本、收入和费用的结构及其变化。生成财务报表同型表后,还应该结合行业经济特征、企业战略、管理层的解释以及竞争情况等,解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项目的绝对数额也许在两个期间有所增长,但是,如果其增长的速度慢于其它项目,则在同型表中其相对百分比就可能表现为下降。因此,应谨慎地解释财务报表同型表中的数据,因为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
(二)财务报表百分比变动表。这种财务报表反映了各个项目从前一期到本期的变动百分比,或者多个会计期间的平均变动百分比,从而提供了各个项目的变动趋势,也便于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三)财务报表比率。财务报表比率是从三种主要财务报表中选出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评估企业盈利性或者风险的有效判断指标,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
1.盈利性比率。盈利性分析可以按照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评估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盈利性,包括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第二层次,将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权益收益率按照各自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解,资产收益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普通股权益收益率分解为资产收益率和杠杆比率;第三层次,将销售利润率分解为各种费用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而资产周转率分解为各种具体资产周转率;第四层次,运用产品或者地区分部数据更为深入细致地研究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周转率。
2.风险比率。进行风险分析,主要是从现金流量的数额和时间两个方面,比较企业创造或者获得现金的能力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现金需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改变,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和偿付现金的需要之间的对比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同时分析企业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和长期偿债风险。
(1)短期流动性风险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率和营运资本活动比率等;
(2)长期偿债风险比率主要有: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总负债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资本支出比率。
通过研究财务报表比率,可以考察企业过去的业绩,并预计企业未来可能的盈利性;判断企业过去在应对各种风险方面的成败以及企业在未来作为实体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分析考察企业财务报表比率,应将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横向比较分析法结合使用。前者主要是研究,在长期中,企业的盈利性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企业的战略、一般经济状况、行业条件、市场竞争或其它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盈利性和风险变动的?后者是通过对照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或者行业平均水平,考察企业的财务报表比率。
五、评估企业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最为常见的用途之一就是评估企业价值,也可以通过对企业过去以及当前的盈利性和风险的研究,结合对未来一般经济状况、特定行业状况以及公司能力和战略等方面的预测来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并将这些预测转换成一套预计财务报表数据。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预计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现金流量的方法和基于收益的方法。其中基于收益的方法又包括市场价格与收益(P-E比率,又称市盈率)的理论模型和普通股权益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P-BV比率)的理论模型。
1.现金流量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价值=预期现金流量×(1+预期现金流量增长率)/(权益资本成本-预期现金流量增长率)
2.市盈率价值评估方法
市盈率=(1+收益增长率)/(权益资本成本-收益增长率)
企业价值=市盈率×实际收益
3.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价值评估方法
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1+(预期普通股权益收益率-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普通股权益账面价值增长率)
企业价值=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普通股权益账面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推荐阅读: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二08-21
茅台财务报表分析07-01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07-11
财务报表分析模板09-18
包钢稀土财务报表分析06-20
电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08-25
一汽轿车财务报表分析09-18
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10-03
度假酒店财务报表分析10-15
第11章财务报表分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