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

2024-11-22

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共13篇)

1.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 篇一

一、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导语: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自传体散文,共七节,选入课本的是其中的前两节,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通读了全文,请大家结合此文,通过对文中关键信息层次性语句的整合,概述本文的大意。(课件)

过渡:作为一篇散文,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线索才能领会形散下的神聚。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有着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与地坛》。(筛选感情性语句)

{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他人的成功往往我们关注的焦点。史铁生由一个失魂落魄的残疾青年成长为一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虽长。但突显的只有三个因素:我、地坛、母亲。透视这三个因素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真切的走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进行一次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2、每组第一位同学为组长,搜集整理本小组的采访信息。集中小组成员的共同智慧。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1、记者:您好,史铁生,我曾经拜读过您的很多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您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现在您做为一个知名作家,成功的背后一定有着艰辛的历程。请问您在21岁失去双腿后的感受是什么?

史铁生:失魂落魄,想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2、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坛。自从那以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您最初去地坛的动机是什么?

史铁生:双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几乎什么都找不到,到地坛,当仅为着那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且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见自己的身影。

3、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史铁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了,它剥蚀了浮夸与炫耀,留下的只有那份超然,它就是我命运的写照;尤其是文中景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史铁生都能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气息。每一位史铁生发言:我喜欢

个性解读

(结论: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

4、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地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这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5、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小结:同学的采访很精彩。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就大器的起点。史铁生起点在地坛,是地坛在不动声色地感染甚至拯救着作者,使作者对生死有了达观的理解。看一幅图片。虽然史铁生永远无法穿上那双跑鞋,可实际上,他已经带着那双跑鞋,带着他的梦想,在人生之路尽享自由和奔放。(课件)的残奥会上,中国的奖牌跃居世界首位。残疾人身残志坚,顽强地同命运抗击。成功就是要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成功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回到我们的文章中,地坛是作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作者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以地坛为背景的伟大的形象母亲。

2.我与地坛(节选) 篇二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布烈烈朝晖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选自《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三

——《我与地坛》读后感

如果有一本书浓缩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华,如果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感动,如果它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却还如同昨日般鲜活地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那它无疑就是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让我们在另一个角度观察生命,在绝望和希望的临界点品味人生。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对于人生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生命的反差”。如果史铁生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状况,那倒恐怕没太大痛感了。可问题在于,命运为史铁生安排了一个残酷的圈套:先送给他一副比健康人还要健康的身体,然后一个急转弯毁了他,这种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对于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其残忍的。面对这样的不幸和苦难,他开始了对生命的思索与追问。

他“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他在书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的沉着稳重深深撼动了我。生死不是我们能选择和掌握的,我们所能够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与死之间的时间。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在写作公寓里含煤气管自杀身亡;中国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母亲想帮助儿子走出困境却不知怎么帮;儿子一个人出去,心中害怕却不能阻止;儿子不愿有人跟着,母亲心中理解却难以忍受担心受怕的煎熬悄悄来寻,又时时提醒不能被儿子发现。这样的母亲注定是天底下活得最苦的母亲。就像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她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很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再也不知道了,已经永远在天涯守护着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何必要让自己感到悔恨时才醒悟呢?还是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文中作者多次问到:“我为什么要活着?” 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

么呢?我在自己内心深处回答的是: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斯人已逝,翰墨留香。

《我与地坛》并不随史铁生先生的离去而褪色,反而在时光的流转中更加熠熠生辉。

地坛有声,有生命的声音,有信仰的声音,有爱的声音„„地坛不在这里,地坛在我们心里。

4.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四

您的文字就像您笔下那旷古悠长的唢呐声,给处于喧嚣的我们一片休憩之土。向您致敬!您可能笑了,因为我把我自己看重了。其实,并不是读着您的文章长大,而是大了读着您的文章长小。懂得好多好多大事情面前其实就是一个小道理。

一个左突右撞的孩子,冥冥中来到地坛,不是荒废的园子,是一个人的天堂。园里留下了他深深的车辙,那是生命的轨迹,半世辛酸饱受磨难的您,终于可以永远陪着地坛了。虽然只是骨灰,这是一个人的地坛,也是您的孤单,您孤单的走了,可走得并不孤单。史老,曾经的您留给我怎样的痕迹?让我在每个无眠的夜里苦苦搜寻关于您的记忆?

“路可走,有家可归”(史铁生:《随想与反省》)对困境的不断认识和不断超越,构成了史铁生生命与作品中醒目的一条红线,他在一篇以《体验困境》为题的访谈录中回答着人们的提问,他说:“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可知是少部分,不可知是永远存在的环境,是种困境。我很难把它思考清楚,但我想生命意义的很大部分就是人在这种思考与摸索中生存成长。人活着就是不断和困境周旋,人生的根本意义就在人间的互爱和实现生命对美的追求之中展开”。

世界万物,无一抵不过生与死,何况是生命,何况是人。

人生苦短,所有都经历过一生,人啊,经历沧桑,到最终还不是沦落成一个罐子的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也可以瞬间成为只剩灰烬的灰啊。

人从小可能都是无忧无虑的,仿佛大人都是对的,当然,这只是片面的。仿佛家就是犯了错可以躲藏的地方,仿佛家就是充满新奇的乐园。是如此依恋长辈,以为世界就是无忧无虑的。孰不知,稍年长些时,却多了学习的压力,却更了解世间的繁华,充满好奇心,继续茫然的长大着,继续在好奇心的牵引下成熟着。青年,年轻的生命呵,却过早地知道一切,是什么使本是充满稚气的脸庞的青年却不满忧郁的哀愁?为什么他们满心痛苦却强忍着对人欢笑?为什么总是用泪水洗刷脸庞?是庸人自扰?不是的,那是他们看尽了这喧嚣后面的凄凉,是他们已经感到未来的路,难走!

困境,是人类朝夕相伴的一面镜子。人类上演的每一幕大戏,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面对着人类的狂妄与自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忠告着人们:认识你自己。面对着人类的隔阂与误解,我们听到了作家同道的喝彩与沟通:“他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泄而多一些自语;他的精神圣战没有民族史的大背景,而是让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令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韩少功语)面临着世间的种种困境,人们在困境中突围着。

常常,闷了头去想:苍穹下,人生犹如竞技场上的跳高,在生存质量与人格境界的横杆上,每一个高度下都跌倒了大片大片的人群;其中,还剩下那样的一群人,他们在每一次的跌倒中磨砺自己的生命意志,净化自己的心灵境界,他们在每一次跳跃中去污除垢,清洁着内心深处黯淡而发霉的欲念,他们在尽力使自己变得透明一些、纯粹一些,他们向那个生命的“纯净与辉煌”的“世界纪录”靠近着、靠近着,他们被摔得浑身泥污,他们被撞得头破血流,他们如同被处罚的西西弗斯,他们在把一块“命运”的巨石推上推下,他们知晓了自身的困境的同时,也看见了困境中的希望,他们“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是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加缪语)他们跳跃中呈现的姿态会让你联想到飞翔的白天鹅、秋风中的红枫叶,他们最后给你留下的感觉是自由自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舒服!史铁生是他们当中优秀的一个。现在您换了另一种方式,换了另一个地方来叙述您的思想。关于命运,关于苦难,关于心灵。

人的一生是旅途,从出发到终点,历经无数折磨,终究还是逃不过一死。不管遇到什么,都是一个风景,都是一个刻骨铭心,即使是最平淡的过往。我不想说什么珍惜与懂得的话,毕竟,事在人为,毕竟,真正经历过了才会真正懂得。无论灿烂与否,都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若有缺憾,只能说是不懂罢了。

5.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五

这本书的作者想必所有人都知道,她就是史铁生。她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她双腿残废,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同时,她也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如果换作其她人,也许早已放弃生的希望,而史铁生没有这么做,她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坚持写作。她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作者在这种情形下写出的文章,代表了此时此刻作者心中真实的想法。文章之中,作者描写了在古园中发生的事、见到的人,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 …… 作者讲述了自己心中最朴实的想法,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尊重生命,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假若我们不尊重,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对不起你的父母,更对不起你自己!史铁生虽然十分的不幸,但是她知道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她选择了坚强的活了下去,写出了多部作品,令人敬佩。

6.论《我与地坛》的生命思考 篇六

关键词:生命 死亡 残缺 感悟

史铁生在当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曾经这样评价史铁生:“中国作家中像史铁生这样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不多了,他不是用心血,而是用生命创作。”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用生命创作”的代表作,这一作品荟萃了作者基于人生体验的生命思考;作者离开我们已近六年,但至今人们尚未悟透这一名作所蕴涵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体味这一作品蕴涵的生命思考。

一.以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

众所周知,史铁生在活得“最狂妄的年龄上”[1]多种疾病接踵而至,最后瘫痪。《我与地坛》记载了史铁生当时的精神状态与理性思考: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以简短的方式结束自己苦难的人生;然而,他想到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还有自己对人生的留恋,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思考中。

1.战胜死亡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痛苦,因为逃避,还因为自杀的诱惑。他在作品中写道:“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哪儿去,仅为着哪儿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逃向地坛,但地坛挽救了他。

荒弃的地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为他思考人生或死亡提供了条件。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的地方,昔日的繁华鼎盛可想而知,但时过境迁,当下的地坛“变得荒芜的如同一片野地,成了一座废弃的故园”。地坛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青春韶华之际残废了双腿,一个由繁华鼎盛沦落到门庭冷落,一个由青春健康到双腿残废,他与地坛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于是,他的委屈、怨恨开始淡化。他人格化了地坛,开始仔细的观察地坛、体味地坛,向地坛敞开了心扉。

地坛虽然受人冷落,荒芜但并不衰败,这里的一切依然是生机勃勃,这里的生命以自己的存在演绎着生活的精彩。他注意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升空的瓢虫——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并不因其生命的卑微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它们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以特有的生存方式,默无声息地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园子里的动植物,引发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潜沉的思考:既然这些卑微的生物都能兴致勃勃的活着,为何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不能活下去呢?他开始领悟人生,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进而,他发现了院中的四季以及与季节对应的应景之物:那摇荡的串串杨花是春,爬满青苔的石阶是夏,青铜的大钟是秋,林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是冬。园子里的声响也有了相应的四季: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哨;夏天,是蝉歌与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取笑;秋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冬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笃笃”声。万物演奏着生命的和弦,原来生命是这般美丽!他体味到了生命的精彩,开始寻找人生的美好。

在进入地坛初期,史铁生的情绪是偏执和激愤的。他抱怨上帝为难他,打破他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让他活得狼狈不堪。地坛中的沉思、发现、体味使他安静下来,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痛与残废,最后决定“延迟”死亡,“活下去试试”,不再“急于求成”。他在作品里写道:“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延迟”死亡及“活下去试试”,只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第一步。对于病残的史铁生而言,只有解决了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才能最后战胜了死亡。《我与地坛》展示了作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起初,史铁生认为自己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写作是自己活着的支撑及活下去的理由。他在《我与地坛》中陈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发表了,得奖了,且“作家”的桂冠在众人眼里是那样灿烂。于是,他受到了巨大精神鼓舞,从此仿佛中了魔似的,“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写成小说”。这时的史铁生完全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就在这时,他产生了新的忧虑:万一哪天自己文思枯竭、像一条再也拧不出水来的干毛巾,我还能活下去吗?他又开始思考人生与死亡。随之,他发现写作仅仅是自己为了活下去而寻找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活下去的欲望促使自己孜孜不倦地写作,事实上,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由此,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因此,作者“竟然不那么恐慌了”,获得了“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至此,史铁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正确定位,同时也坚定了活下去信心,彻底战胜了死亡。

战胜死亡,对于一身病痛、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而言,意味着他得承受苦难,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活着。然而,蚌病生珠,他与死神的精神搏斗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史铁生在哲学层面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病残苦痛的人生是否应该延续,自杀是否是必然的选择?《我与地坛》给出的答案是:生命有一个必然的、设定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作者给出了更具哲理性的答案: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欲望是生命个体延续的根本支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有着不可忽略的正向引导作用。

2.参悟死亡

《我与地坛》是一部生命之书,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哲学之思。

苦痛促使史铁生在更高层面观照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人生是一次人世间的旅游或游玩,因而任何人都不可能“跑到这世界上来,玩得太久”,他最后必须“回去”,“回去”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人一出生便走向了死亡,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因此,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壮。他以飘荡在地坛上空缠绵而苍凉的唢呐声隐喻人生的悲凉:“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史铁生形象地展示了世人对待人生旅途及最后归宿的不同态度:

那时您可以想象—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作者在此展示了三种态度:像孩子贪玩那样贪恋人生,害怕走向生命的终点;像老人那样睿智,坦然地走向人生的“安息地”;像恋人缠绵对方那样留恋人生,但最终理智地走向人生终点。作者通过感性的表述,阐释了一个抽象的哲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人们要坦然面对。显然,这种感性的表述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感悟。

史铁生还引导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死亡。他认为死亡是安息,是完成疲惫人生旅途之后的假期。他以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来描绘生命的归宿:“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和感激有这样的安排?”显然,史铁生的参悟早已超越死亡的恐惧,他对人生归宿的调侃中透露出一种释然的超脱。

总之,史铁生对死亡的参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沉。因为他对死亡的参悟不是基于某些被当下奉为圭臬的价值观,也不是任何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基于他残缺人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参悟的结果是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难之后的大彻大悟。

二.理性地对待人生残缺

恶疾与残废给史铁生带来生命的残缺,但他最终接受了生命残缺这一事实,残缺如同苦难一般,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2],而多舛的命运使他更加透彻的感悟人生,理性地对待人生的残缺。

1.勇敢地接受残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故事。多年前,他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与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在地坛公园中玩耍,小姑娘漂亮、活泼,嗓音“很圆润甚或是厚重”。然而在十五年之后,“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几个大男孩戏弄她恐吓她,她大惑不解,不知所措,双眸迟滞没有光彩,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幸好女孩的哥哥赶来了,他驱散男孩们之后默默地带女孩回家。原来“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史铁生在心中“哀号”,为小姑娘的不幸而痛心,同时也开始思考生命的残缺。他得出两个答案:第一,人生的幸福或不幸是由上帝决定的,生命个体不能选择,“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第二,既然生命个体的幸福与否不存在公平,那么“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只能接受上帝的安排;因此,他认为男孩只能默默地把弱智的妹妹带回家去——“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从表面上看,史铁生在评说别人的不幸,是站在小姑娘的角度消极地看待人生,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史铁生从小姑娘的不幸出发,观照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身体残缺者的命运,这种观照体现了史铁生对不幸的坦然,同时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强大与精神的坚韧。其次,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认为上帝的安排“又一次对了”,直面人生的不幸,这是史铁生超越苦痛之后大彻大悟,折射出他的智慧与理性。史铁生略带调侃的指出,“人类的全部剧目”包括苦难,残缺或不幸是生命的一种自在形态,必定有人“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因而抱怨上帝或怨恨命运不公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人需要赶紧的事情是怎样承担苦难。

因此,史铁生开始思考不幸者的救赎之路。

2.一分为二地看待生命的残缺

一分为二的看待生命的残缺或展示残缺的“价值”,也许是史铁生最终找到的救赎之路。史铁生认为,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具有哲理性的陈述: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这段话至少蕴含这样几种哲理:1、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二者只有通过互相映照或对比才能彰显二者自身的特性。2、完美因为残缺而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愚钝凸显了机智的“光荣”,漂亮因为丑陋的存在而“维系自己的幸运”,恶劣和卑下使善良与高尚“成为美德”。因此,作者在后面指出:“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3、残缺与完美构成差别,而差别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者认为,“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毋庸赘言,这段陈述内涵丰富,充满睿智与哲理。

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史铁生认为带给残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灾难,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残缺对残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财富。他在《我与地坛》中告诉人们:人世就是一个上演各种“人间的剧目”的舞台,人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是观众,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观看人生舞台上的种种人间剧目。但令人遗憾的演员与观众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或角色,也没有参透人生;主要原因是:演员都认为自己只是在表演,在演绎别人的人生,“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而“倒霉的观众”坐得离舞台太近,“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使他无法看到人生的全景。因此,史铁生庆幸自己的残缺:残缺使他在地坛中体味生命,感悟人生,“旁观”人世,使他得以突破“身在此山中”的屏蔽,最终成为“懂得欣赏”的幸运观众。也因此,他听到了地坛“园神”对他残缺人生的看法:“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很明显,“园神”的看法就是史铁生参悟残缺人生的结果,在史铁生看来,人生残缺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勇敢地接受残缺,一分为二地看待残缺,使史铁生自信而顺畅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而更关键的是使他窥见人生真谛,发现人生独特的风景,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三.睿智地思考生命过程

人生残缺促使史铁生去沉潜地、深邃地思考生命的过程。在《我与地坛》中,他给出了两个思考答案。

1.生命或人生是一个过程

史铁生在散文《好运设计》中从健全人的角度“设计”种种人生,但种种“好运”带给人们的都是绝境或绝望,因此,他倡导人们放弃“目的”,转向人生的“过程”。他这样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讲述一组小故事更集中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过程论”这些发生在荒园中的小故事隐含着两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寓意。

第一,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是否实现了目的,而在与你怎样经历了生命过程。“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文革”而坐牢,出狱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地坛公园里勤奋地练习长跑,跑了十几年,但直到三十八岁时才被一位专业教练发现,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平静地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随后带着妻儿去了遥远的地方。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欲告诉读者的是:“长跑家”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消弭了怨恨与懊恼,度过了人生危机,有了完整的家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断刷新的长跑记录。正如作者在《设计命运》中所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二,漫长的人生旅途事实上是短暂的一瞬,人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过客。作者通过地坛十五年中的“人事变化”演绎了这一寓意。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修边幅的饮者、文静的女知识分子、等候一种鸟的到来的捕鸟人、胸怀梦想的长跑人等各色人等先后出现在地坛公园中,随后又悄然无声地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对夫妇,而这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作者在此并非消极地感叹人世沧桑,而是向读者呈示自己独特的人生发现,惋惜地陈诉生命过程的短暂。很明显,地坛中的过客与亘古不变的地坛是作者表达寓意的喻体。

2.人类生命是永恒的

《我与地坛》的最后一章归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史铁生毫不掩饰生命个体走向死亡的悲剧性,他在作品中乐观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在此,作者不仅仅是引导人们变换角度观察事物,更关键的是他用类比和隐喻的手法,呈示了人类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一客观事实。接下来,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思: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如同太阳下山一样,有一天我会平静地走向我生命的终点,但像太阳升起一样,会有新的生命诞生,任何一个新生命都可能是已经逝去的旧我,是再生的我,至于这个人是否名叫“史铁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显然,作者超越自身恶疾与残疾所致的死亡恐惧,进而超越所有生命个体对于生命终极死亡的绝望,展示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哲思与悟透生命之后的豁达、达观。

命运同时把残缺与智慧给了史铁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残缺使他成为智者与哲人。他的散文集《病隙碎笔》获200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颁奖词是:“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笔者认为,这一评语更适合于单篇散文《我与地坛》,因为《我与地坛》荟萃了《病隙碎笔》及《好运设计》、《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一系列作品的精髓,是一部蘸着苦痛写成、记录了作者心灵历程和生命感悟的大书,是史铁生以残疾的生命去体验人本的困境、在宿命的挣扎中不断突破个人的局限和命运的无常的华章![3]从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作者超越苦痛、超越死亡之后的宁静、豁达、明净,我们能感知作者战胜“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的痛苦之后所到达的“审美的境地”,[4]但我们暂时还无法把握作品的全部内涵与意蕴,因为作者把自己毕生的、基于苦痛与绝望的沉思与感悟溶进了作品,而沉思与感悟所凝结而成的思想又是如此深邃、精深、博大!因此,本文的探索仅仅是继前人的探索之后,在史铁生的精神领地中又朝前走了一小步。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J].江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90.

[3]李弈诗.残疾、宿命、死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挣扎与超越[J].山东:现代企业教育,2007(10):113.

[4]史铁生散文集《好运设计》.

7.《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七

“一座荒芜并不蓑败”的园子,一个活到最犯案的年纪忽地残疾了双腿的年轻人。在野草荒藤茂盛的自在坦荡之际,这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摇着轮椅踏进这片荒园,十五年间,日复一日,他每日是存着如何死,如何生这一矛盾体。

《我与地坛》主篇大致可分两个结构:

一、作者对“生”这一复杂问题的思考,以景物描写为主。一草一木间背后影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蜂儿如一琐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意见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二、追忆回想表达对母亲到怀念。明暗线穿插交织,挣扎于生死之际的残废青年。愤世叛逆的孩子,两种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地坛荒芜并不衰败,母亲:苦难却又坚强。一人一物变化间,早已体现作者对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回答,对人生多灾多难的思考。

《我与地坛》整篇文章,共分七节,风格独特,打破了文人创作与作品间固有的距离感,充满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作者的真实身份融入其中,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写景、议论、抒情、叙事也毫无隔阂而言。相互融合,贯通始末。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容纳这么多的内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全文看似率性而为,不拘泥于技巧。全文章法七节分而列之。难见起深较合。虽无关联,又似镶而嵌之。但全文生气灌注。作者从大局着眼,抓住文章的氛围与情调。文字情深而又思沉。展说大将气度,写得相当洒脱自在,一气呵成,毫无赘言。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显有一片静土用来思考,更是匮乏一部作品来让人深思感悟。读史铁生的作品,能在宁静与平淡的伤感间细细体味“生命之重”。最后,就附上书的一段话来作为此篇的结尾吧。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8.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八

作者围绕着那座“心灵园林”,用一种缓慢平和而又坦然的叙述语气,诉说着地坛的人和事。对于那个漂亮而令人怜惜的弱智姑娘以及她的哥哥,对于那对由年轻人变成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作者凝望着这些好像冻结了的事。好像史铁生就是地坛的另一个化身,见证着园子里的历史。

如果你读过史铁生其他的文章,不难发现,他的笔触以及浸泡过他思想的文字,都是那么细腻与生动,还有他那种轻柔而又像讲故事的娓娓道来的口气,平淡如水,又甘甜如蜜,让人回味悠长。

9.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 篇九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人文教育

史铁生,如同贝多芬、海伦等残疾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历程,有着同常人相比更为艰难的创业奋斗。因此,他奋斗的一生,便也是其心理成熟、坦荡、超越自我、挑战生活的一生。作为自传散文体的《我与地坛》,充分展现了他这种复杂的心理历程,也体现了他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文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

正值青春韶华的史铁生,在21岁时,忽地失去了双腿,他一下子“被命运击昏了头”成了一个“失魂落魄”之人。他怀揣着受伤的心灵,于“无意间走进地坛,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作者钟情于那座古园,或许是觉得地坛有一股亲近的魔力,或许是觉得地坛给予他的启示才最实在。地坛有着四百多年的斑驳历史,这里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值人骄傲的“高墙”和让人望尘莫及的“玉砌雕栏”, 现在它洗尽了往昔的铅华,正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自伤自悼的时候了,可是,“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全然没有哀伤的影子,有的只是饱受打击后的那份超然,坦然或淡然。

地坛就像是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地来到作者的身边的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它静静地爱抚着他。作者从古园中,那不因时人冷落和自身衰弱而暗淡,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把天地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能荡起人们对于过往和未来遐思涟漪的雪地上的脚印;那淡出喜忧、镇静站了好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夏天暴雨、秋日落叶捎来的种种况味等等,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东西,找到了共鸣,他内心有着一股想活下去的念头,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着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他希望自己也能把生命的辉煌留给坎坷,留给这个世界。是啊,古园形体曾被人肆意雕琢过,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如此,经受创伤的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史铁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地坛于古园里,观察、聆听、感受、思索,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进行着缠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地坛成了他栖息的精神家园。在地坛中,他看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展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他听到: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片刻不息。这些自然生命的律动和天籁之声,给了作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也成了他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柱。

地坛布满了一个残疾人轮椅的印辙,也充溢着一个感悟者与其他生命对象倾心相谈的喁喁私语,地坛成了作者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这里看到了地坛弥坚的活力,悟到了使地坛生生不息的源泉。对于一个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孤独者,生死的安排终于豁然已解:“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细腻与禅悟,不仅在于他能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进行缠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而且还在于他对母亲有着独特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诠释。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是痛苦的,而他的母亲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地坛给了史铁生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抚慰了他那颗绝望的心,可是他心灵挣扎的过程,也是他母亲内心痛苦挣扎的过程。母亲面对儿子灾难的无助使她成为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因为“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作者写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放心不下残疾的儿子,整日里四处张望,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像守候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生怕他一不小心跌倒似的。好多时候,母亲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他的动静。母亲对他没有太多的奢望,他在,她就心满意足了。当他发疯似地摔打东西时,母亲并没有嗔怪他、阻止他。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如能减轻儿子的苦痛,母亲甘愿儿子把那些东西摔打在自己身上、心上。

她担心儿子到古园去,但又不便阻止和询问,只有无声的送儿子出院子。多少次无奈的望着儿子远去的的背影,很久还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势。为此,她整日处于痛苦、惊恐之中。“曾有过好多回,我在院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由于大男孩子的倔犟和羞涩,使得眼睛不好的母亲寻找“我”,从“我”旁边经过,“我”却决意不喊叫。只是在母亲猝然去逝以后,“我”才有余暇去设想母亲,“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我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母亲去世之后,这些纷纭的往事才在我面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深切,但“我”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而“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作者因失去双腿而“失魂落魄”,在古园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却用无言的爱关爱自己的儿子,自己却承受着加倍的痛苦。以至,作者想:“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而正是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帮作者度过了最痛苦的时期,使作者找到了生存的信念。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母亲活得是何等的坚韧!母亲千方百计地讨好儿子,千方百计地使儿子好受、快乐;母亲的心却在滴血。长期的苦楚、劳累使她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走时,一定还在惦念着她那有病的儿子。她不情愿地走了。

作者的母亲是秋天走的,留给作者的是心头的无法驱散的伤痛,他要去填补这伤痛,他要为母亲好好的活下去。文章的第二部分集中地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理解。作者还是经常去古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为了寻觅母亲的足迹,因为有落叶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地自诉:可是母亲走了,可是母亲走了……母亲的走,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无可挽回的遗憾。“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分明是在告诫我们,生命中的遗憾,是在不经意间铸就的。

10.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 篇十

爸爸曾说,感动不是觉得这个人太惨了,我想帮助他;而是,这个人原来和我一样啊!我或许还不能说自己和史铁生很像,既没有像他一样双腿瘫痪,也没有写出他那样的惊世篇章,但我确实曾和他一样想离开。

曾经,我被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各种压力逼迫得身心俱疲,几近崩溃。我不止一次盯着天花板上一块块掉落的墙皮问自己:“我一辈子都要像这样熬不出头吗?”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没有目标和生之愿望的日子是最艰难的黑暗之日。在某个想就此了断的夜晚,突然从半睡半醒中惊醒,反应过来自己在想什么,突然就泣不成声。

几百个夜晚,天幕转暗,我就戴上耳机,去附近的公园,听着很吵的音乐,发疯般地走上十几圈。其实我很明白史铁生为什么不愿待在家里,而想去地坛。家里太安静了,在一个内心已无希望的人耳中,寂静时刻会如针扎般刺进心脏。地坛有着自然又不聒噪的虫鸣,起码有些生气,“园子荒芜并不衰败”。

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说:“人生很美好”,就好像冲一个窒息将死的人说:“周围空气很清新”。痛苦不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想明白。对这样的事,我妈妈和史铁生的母亲选择了一样的做法:小心翼翼的叮嘱与沉默。

我一直以为妈妈不知道我当时那么多消极的想法,而一年以后,妈妈说起当时她看见我写的一些东西,很害怕我晚上出去走路时会出事,我顿时回想起自己最后能走出来的原因。

在一个天色苍白的午后,我终于站上了窗台。当我伸出手,颤抖着握住把手时,却迟迟不敢拉开。窗外,雪花飘飘。我明白,如果我真的拉开窗户,我的自尊心和倔强就绝不会允许我回头了。我已经记不太清当时的心情,或许当时自己已经麻木了。

我想起了妈妈,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亲情有时是一种累赘,我只想让自己的离开轻如鸿毛。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画面,在小公园的草地上,我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小裙子,手里还攥着一朵未开的蒲公英,我们都笑得特别开心。有些往事就像一瓶汽水,我很久不敢想起它们了,害怕它们会整瓶炸掉。而现在,我才发现,这些汽水早已被我喝光,往事存在心中,至今隐隐回甘。我从未放下这世间的一切,我不能死,我想活下去,为那些美好的事物。

人生并不全然是痛苦,被逼到极点时,才会回忆起曾经那些如雪花般缥缈又美好的往事。我顿悟,之前的我总爱远望天边绯红的云彩。

看吧,人们总是喜欢遥望,好像望得越远就越能够忘记曾经的脆弱与天真。最后却发现,望而忘,不如不望,永不淡忘。

这之后,我才终于开始回想妈妈在我的不眠之夜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她说,每次我出去的时候,她就把家里其它地方的灯都关了,只留一盏客厅的灯,然后坐在沙发上,什么也不做,时不时看一眼挂钟。其它时间就翻看我写的文章,一遍遍地担心。她和我说的时候,我哽咽了,泪水蒙住了双眼。

她其实比我痛苦。那段时间我都不怎么愿意和她说话,一直很冷漠。她和爸爸说过,爸爸只是不断安慰她,没事的。她不敢和姥姥姥爷说,但她觉得他们看出来了,因为姥姥云淡风轻地对她说:“我已经给佛祖上过香了”。

我第一次觉得我的家很坚固。

我也觉得我们家很幸运,我和妈妈都熬过来了。

但史铁生的母亲没有,他比我悲哀。

从那以后,我一直非常乐观,不再把所有的顺逆看得非常重,我很愿意这样活下去。我曾把生活当做一个任务,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然而现在,对我而言,生活是一个机会。而且正因为我经历过真正的低谷,所以我知道自己要努力。我不能再掉进那个我拼尽全力才逃出来的漩涡中去,我要奋斗,用奋斗改变那些我不想接受的命运。

每个人的梦和苦只有自己懂,我没有体验过史铁生的苦,但最后的释然都是一样的。

11.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 篇十一

地坛,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

四百多年里,它褪去了自己浮华的外表,变得自在坦荡,成为一个大隐隐与世的地方。它静静地等,直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他孤独、绝望而又倔强地走着,想着。他想着怎么***,想着人为什么要活,后来,他开始写作,他将他与地坛的故事融入他的每一段叙述中去,深沉浓郁,每一句话都像是用尽了所有沉积在内心的情感汩汩而出的。《我与地坛》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高深的技巧,只有平淡的、朴实的语言。但是,每一句都能让人为之动容。

只有史铁生,只有这个去过生活绝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他与地坛的故事。

地坛存在的意义,对史铁生来说无疑是重大的,那儿不仅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还是一颗绝望的心的疗养之处,它让史铁生看透了死,让他忆起了母亲的爱,让他想出了自己写作的目的,让他终以一颗乐观的心面对生命的轮回。

他说:“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么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真正的地坛不在安定门外大街,而在史铁生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和史铁生一样,需要且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坛,在那里,疲惫的灵魂将得到安抚,狂燥不安的心会变得平静。“地坛”,那是我们精神的载体,我们的信仰……若我需要,它会一直在那里,那便不必去找,它自然在。

寻找,去拥有自己的地坛。

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2

读过《我与地坛》,领悟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肢体残疾的史铁生,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他的坚持感动着我,虽然失去双腿的他有过失落,有过暴躁,可还是有充实人生。

作者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生死观,亲情一系列比较触动我们心灵的事情都显示在史铁生的笔下。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失去双腿,面对迷茫的生活和自己现在如此不幸,看着在地坛公园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他们健全的双腿,再看看自己那陪伴自己一生的轮椅,心中愤怒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是啊,那对于一个心灵受伤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打击,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世界对他的不公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再想想我们的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可还是有人经常对父亲发脾气,可是,现在想想,史铁生遭受的困难和打击,我想,我们连发脾气的资格都没有。好好珍惜现在那拥有的生活,不要等失去了再来后悔。

史铁生的痛苦,在他的母亲身上是加倍的,但母亲一直理解儿子,尊重儿子,面对着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双腿的儿子,内心是如何的痛苦,为了孩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和“恐惧”,其中的味道,可能只有天底下作为母亲的人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爱,无私的行动。可是,造化弄人,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多么希望母亲可以多夸她两句,用自己的成绩给母亲小小的安慰,这个机会都没有了,这位为他承受了那么多痛苦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人世艰难,事与愿违。

史铁生通过文字告诉我们人是不能追求绝对的公平的,永远的利益和无忧无虑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属于热和一个人的。没有无憾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人世间最真情,是无私,最不求回报的便是母爱,在史铁生的笔下,热情的赞扬着伟大的母爱。在我们生活中母亲也是如此,在点点滴滴中都有母亲的身影,我们的母亲也在为我们付出着她的一切,所以,多关心她一点,她也会累,也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所以,趁着还没有完全失去孝顺妈妈的时间里,多关心她一点,我们不能太自私,只想这自己,从而忽略了身边的最爱。

时间过得很快,把握现在,给自己的妈妈一份真正属于她的爱,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不求回报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人为我们做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也只能用感恩让他们得到快乐和安慰。

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3

今天早早地写完作业,想着该读一本书了,因为还有读后感要写,随便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便是这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好了,就读他了。

翻了几页,好像有点读不下去,可能是因为作家的经历和我的生活格格不入,我实在没法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可能是因为文章的厚重感让我感觉太过压抑。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我还是耐下心来,再次从头开始,一字一句慢慢的读了起来。

作者自从双腿残疾之后,就经常地体坛公园去思考人生,纠结于生还是死,最终领悟了活着的意义,决定用写作去诠释生命。

成为知名作家之后,作者感慨却是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作者说:“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句话让我反复咀嚼,想到了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虑的神情;我腿摔破的时候,妈妈痛苦的泪水;这句话真是总结得太好了,母爱真是伟大。

我对文章中作者观察生活的能力,很是佩服。你看这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真是惟妙惟肖,生动精辟。

合上书本,感触良多,幸运的我们四肢健全,头脑灵活,但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低潮;那让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坚强,要学会正视,为了国家,也为了母亲,要努力奋斗,成就人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4

很早以前就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意义,简直像个历史文献,粗略地看过一遍后就置于书架里了,未再撩起它的面纱。直到我也经历了类似史先生的经历,这本书才在我的脑海里跳跃出来。再看一遍时,如数珍宝。

莫小米说:“读书首先与生存有关,而读书让人成为勇士,与真理有关。”,看完《我与地坛》就想起这句话,而这些又让我受益匪浅。平安遭遇挫折是一场无形而千般滋味的斗争,只有战胜自我才能终结斗争。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害怕面对自己的缺点或缺陷,像个懦夫,其实越害怕越膨胀,战胜不了自己就开始向严复先生说的那样:“始作于伪,终于无耻。”,甚至有些人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一个生活的懦夫又怎会懂得“鸿鹄之志”?又怎能应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挫折呢?挫折是力量的再造,既可以增长坚强的意志,又可以认清前进的方向。挫折也像个滤网,在得失之间,我们丢弃过往中的垃圾,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我们就像树林里的毛毛虫,在或大或小的挫折里,有的蜕变成飞蛾,有的蜕变成蝴蝶,还有的自缚。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也有风雨,就像生活中必然存在挫折,躲也躲不开,唯有勇敢地面对。我很享受每一次风雨后的彩虹,回眸沧桑,岁月峥嵘,愈发从容安然,我知道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要往前走。

12.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 篇十二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自然与生命 诗与哲 经典性

我与地坛像一对恋人,一旦相遇,便再也无法长久地离开;一旦相遇,心中的躁动便两相着落。于是我热忱地享受生命,在我双腿永远无法着落的地坛上,至此,我与地坛彼此静默十五年。地坛于我,就像是安置心灵的容器。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8]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3(3):122-134.

注 释

[1]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5页。

[2]后文此字体不加特殊说明皆为引用原文。原文参照《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21页。

[4]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348页。

[5]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页。

[6]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7]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页。

[8]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3页。

[9]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55页。

本论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12895.

13.《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 篇十三

总是说,出生的婴儿嚎啕大哭时,双手是握紧的,仿佛要抓住这世上的某物,而逝去时,双手又无力地垂下。终是带不走的,人,在这红尘俗世中,又能在造物主中拿走什么?给你的,终是要还的。

是吗?真的是带不走?可是,逝去前,那安详的面容又不像是不舍啊?其实,已经带走了,带走了身边之人心底的呼唤,带走了,在这人世间最精彩的所有--你的回忆,你的无论欢喜、苦涩的回忆。

但人生在世,为的真是带走些什么吗?只是心中不甘,不甘就此走一遭离开,虽不能留名万世,但总得在世间划过轻轻的痕迹。

那么,史铁生的坎坷与不放弃,其实不过是人之常情,但只因这路太坎坷了,许多人坚持不下去,于是,“物以稀为贵”,史铁生才被我们牢牢记住。

说是容易,其实史铁生有没有放弃过?沧桑的地坛啊,在与你细细述说的,是他不为人知的最深的梦啊?或许他也有他的梦,可是现实把他的梦深深地打击,压碎,他,不敢奢望了,只敢在你的怀里静静地述说着他的梦。

史铁生在文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虽说我也确实不赞同庄子的观点,可是,在死面前无所畏惧,真的,不是说的那么容易的。

活下去需要勇气,这话说的不错,不单是如同史铁生一般饱受生活打击的人需要勇气,是人,活在这个世上都需要勇气,如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可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抱怨生活吗?我们就可以肆意地宣泄我们的不满吗?

还是不行的,人,总要负点责任的,不单单是在生活中为他人、社会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其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活下去需要勇气时,请你试一下,试一下活下去,虽然这话说的好像有点不负责,生命不是试验,我们是必须活下去,可是试一下总比放弃好,试一下,再试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的,你就会不愿意舍弃这个世界去寻死的了。

有时候,死,不是件痛苦的事,可是眼睁睁看着你死去的亲人的心却必定不能平静,不如学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

上一篇:第一课为正义高歌下一篇:什么的一天八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