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2024-06-17

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一

师:上课前先听一首歌,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朗读《故乡的云》歌词“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在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生:很感人,心情有点寂寞。

生:是一首表达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的乡情诗。

生:你可以寻找到故乡的所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因为那里有你怀念已久的乡亲父老;曾经熟悉不变的乡音;富有特色的黑土地;弥漫着乡土气息的空气。让时间停留,穿透空间,重返故乡的怀抱。

师:让我们欣赏一幅图片,请用形容词说说你的观察

生: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

生: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

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生:本文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 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师: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学生有的默读、有的小声读、有的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边注,给课文自然段编序号,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教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的疑问)

生:

师: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组推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组的交流结果。

(学生按以自然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生:我们组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生:我们组认为改成远去的故乡也合适,因为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第十三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可这次回故乡看到却是萧索的荒村,所以说,“我”那美丽无比的故乡已经远去了

师:前面两个组同学都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同学们能不能换个视角,从其他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感受角度来考虑?

生:迷信、麻木的故乡,从课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故乡的人思想麻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如第75自然段写到闰土挑“一副香炉和烛台”就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

师:你是说很多地方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不止这一处吗?

生:对,课文的14、15自然段,写到少年闰土脖子上有一个银项圈,还有闰土这个名字,都有封建迷信色彩。

生:因为闰土是闰月生,五行缺土,他的父亲为了改变闰土的命运,就给他取了闰土这个名字,并且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以保全他的性命,这就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宿命论思想。

师:这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的

生:我们组加的定语是:冷漠、隔阂,加这个定语的依据是,课文中第二部分中,写到原来“我”和闰土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少年闰土来到“我”家时,“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送我贝壳和鸟毛”,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而这次回故乡,见到中年闰土时,他却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 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闰土和“我”之间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融洽变成了冷漠和隔阂了。

师:你这是从闰土对“我”的态度来考虑的。

生:综合景物描写和人的变化,我们组大多数认为应在故乡前面加上的定语是:陌生。我回故乡所见到的故乡的景物由原来的美丽变成到萧条、衰败的景象,我感受到是陌生了;故乡的闰土,还有杨二嫂,不仅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思想性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我对故乡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受

生:我们组从文中的“我”回故乡的感受方面加定语,令我茫然的故乡。这次回故乡,从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我从宏儿儿想念水生中,想到下一代人不应该像“我”和闰土这代人这样生活,可又不知道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的生活而感受到茫然。

师:两位同学综合了景和人因素,来加定语。

师:如此种种答案,我们从学生的“悟”中可以看出,“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由于各人的社会阅历的不同,关注角度的不同,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同学的发言看来,大家对小说的感受很有深度,有的从景物描写角度去思考,有的从人物形象去考虑,有的作品的主题角度去立意,虽然发言角度各异,但都能引用小说的文本信息来谈诠释所加的标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这是个很好的感悟的例子。

师:从文中找出中年闰土和杨二嫂,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表现了什么性格?

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生:“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迟疑麻木,痛苦难言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生: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生:“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师:这见证民她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

师:如果从文中找一句给心灰意冷的人,用哪一句?

(全班学生一齐读78至88自然段课文)

生: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这句话可以鼓励他。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这句话把希望中的新生活比作路,路是人开拓出来的,新生活之路,也要人去争取和创造。

生:有美好的愿望,不去争取,等于没有希望;本来没有看到希望,但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就会出现希望

生:希望是靠奋斗得来的,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也不会变成现实的,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通过奋斗,希望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

师:说得好极了,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2.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二

一、从异同中挖掘语文教学规律

1. 正确解读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缺少系统性特点, 又鉴于对教材解读仁智有别,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上, 存在贪多现象, 不善于选择, 结果是教学目标臃肿, 出现“意多则乱”现象, 正确解读文本则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 编在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认识、了解鲁迅”, 共四篇文章, 第一篇就是《少年闰土》, 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从编者意图来看, 《少年闰土》一课意在从鲁迅本人的作品入手, 亲近鲁迅, 感悟鲁迅。从教材内容来看, 是通过“我”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教材表达特点来看, 这一单元课文重点是学习写人的文章, 写作手法上突出了外貌描写与通过具体事件描写人物的特点。

而《故乡》写什么?想表现什么呢?手捧鲁迅的《故乡》重读, 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浓缩了一个农民的一生。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 最后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从少年闰土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时的麻木、愚钝, 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精神是怎样被摧残的。《少年闰土》所描绘的内容其实是《故乡》中“我”“回忆中的故乡”里的美好世界, 但是《故乡》除了包含“回忆中的故乡”, 也包含了“现实的故乡”“理想的故乡”。《少年闰土》与《故乡》教材容量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年段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也不同, 为此, 它们各自所承载的当然也不一。

2. 基于教材特点, 确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立不仅要考虑编者的意图、学生的年龄特点, 更要突出教材的特点, 突出学科本体性。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少年闰土》的, 鲁迅撒落在此文文字中的“童心、童趣”是随处可见的。《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理应突出一个“趣”字,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把教学落点定位在“月夜瓜地刺猹”“雪地捕鸟”等神异画面, 体会闰土丰富的生活知识和他的机敏勇敢, 从“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等外貌刻画中感受闰土的可爱。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从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 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希奇故事”, 无处不透着少年闰土的纯真。

《故乡》一文显然不是一个“趣”字所能包容的, 它的内涵更为丰富与深刻。章老师在教学《故乡》时, 紧紧围绕着“我”和闰土“一气”与“隔离”表现在哪里这一主干问题, 聚焦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文中内容, 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 探究他们之间隔离的原因与“我”面对隔离的愿望。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再仅限于少年闰土这个形象, 而是将闰土和杨二嫂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置于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中, 更突显处于那个时代背景的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教学内容显然不局限于“少年闰土”这个人物, 而包容了更多的人物众相及宏大的社会背景与视野。

3. 聚焦语言特点, 习得言语形式。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说, 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应该立足学生原有的阅读起点, 更多地抓住那些有规律、有特色的语言文字, 从“知言”到“会意”, 从关注语言内容到关注语言形式, 挖掘词句的意义内涵从而习得语言表达。《少年闰土》和《故乡》其文本语言就颇具特色。例如:

“他正在厨房里,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文本的一大特色, 另外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同样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少年闰土》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 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怎样写出人物这些特点的, 从课文人物外貌的描写中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外貌从而刻画人物灵魂。同样, 《故乡》一课教学, 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小说人物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特点变化, 从外貌、语言、动作等刻画深度表达特定时代的人物意义。

二、从异同中准确定位语文教学

1. 把握教学深浅。

《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目标无论从教材的编排意图, 课文语言的习得, 还是作品的人文性来说, 都不同于《故乡》一课, 应各有侧重。教学这一课的重点, 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 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作者笔下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笔者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描写他的生活环境、他的外貌特点和动作上引导学生阅读。比如, 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 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 “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 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 没有让“我”感到快乐, 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 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但在《故乡》中, 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则变化得多, 也复杂得多。比如, “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 闰土也怀念着“我”, 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当两个人重新见面时, “我”“很兴奋”, 闰土也很兴奋, 他的“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 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 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地忍耐。学生也自然理解, 为什么“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让一个纯真的少年从此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 思考生活、思考自己。教师在课堂上则把重点放在如何表现闰土与为什么表现闰土这一艺术形象的精妙上, 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需要把握得非常到位。

2. 锁定言语形式。

王尚文先生说:“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它学科所教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 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质言之, 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 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 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 以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少年闰土》一课, 笔者在课堂上注重引领学生聚焦在独特的语言形式点上, 运用朗读感悟、品读语言特色、尝试描写班级人物来习得课文语言学习表达。比如教学“雪地捕鸟”这一情节, 围绕着作者是如何描写雪地捕鸟这一问题, 圈点出捕鸟的一系列动作描写, 谈谈你从一系列动作词语“扫、支、撒、拉”的“拉”字感受到什么, 学生说“担忧”“期盼”“惊喜”的心情都有, 学生从感受动作描写的特点中品味了闰土的生活丰富与聪明能干。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这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标杆性的一种转向。课堂如何凸显“能力”目标, 实施教学“练能”转向呢?首先要锁定言语形式, 课堂讨论的问题指向要把学生的思考点指向文本的言语形式, 例如《故乡》一课让学生圈划有关“我”和闰土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分别找出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 说说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其次品读语言, 概括分析尽量少, 更多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语境进行对比体悟, 比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 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 可如今呢, 中年闰土的说话吞吞吐吐, 从话语表达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到他生活压力重, 反应迟钝麻木的人物性格特点, 从而闰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了解了不同时代的闰土是怎样的人, 同时还掌握了解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课堂上锁定言语形式进行对话是有效的语文学习, 避免了形式热闹的“闲谈”, 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既得到了语感的训练, 又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愉悦, 沉淀下来的是语文的能力。

3. 突破教学模式。

“通过自己的独特体验, 亲自探究、发现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 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 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六年级的学生与九年级的学生在年龄特点与语文学习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再加上教师以往惯性的教学流程“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分层———段意概括———写作特色———练习讲析”, 这一刻板机械的教学模式留下的诟病,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固有的一些教学模式, 方法上要更灵活, 突出语文性。在《故乡》课堂教学中, 章老师特别关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对比阅读, 层层推进。通过圈划有关“我”和闰土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分别找出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 推究“隔离”形成的原因, 把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气、自主、开放。这堂课以对矛盾的评点作为处理教材的切口和激活学生思维的发轫点, 用三个主干性问题“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造成他们隔离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着这种隔离, ‘我’产生了什么愿望?”串连了教学的全过程, 更难得的是这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思维链逐层推进, 呈现了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 且三个问题的探究源于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又不囿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 发展了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融合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有效打通语文课程的视域。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应努力地将课程视野、教材视角和教学视域融通起来, 将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教什么、学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 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合而观之。《少年闰土》对《故乡》来说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断,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意虽好但往往只局限于节选。他们从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图景切入, 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 而且巧妙地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 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 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如此教学很可惜的是只囿于教材的这个内容, 留给学生的仅是可爱的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没有更好地通过像推荐再阅读《故乡》、学生猜测地谈未来的闰土或把人物特定的时代背景引入课堂等方法来拓展教学视野, 没有在更大的空间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闰土这一艺术形象的内涵与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课程观的狭小显而易见。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 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 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 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 一个是现实的, 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当然“鲁迅先生是怎样表现闰土等人物形象的人性”是这堂语文课的本质意义, 文本的思想性决定了《故乡》一课教学视野不同于《少年闰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关注“写了什么”, 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这一人物对比的形象置于当时那个社会背景这一历史的长河中, 对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的感悟就不单薄, 而更显得厚重与丰满。教师的教学更关注了“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 机灵能干, 中年闰土则麻木、畏缩;另外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 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自私、刻薄的人, 一对比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 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 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 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是站在课程的视域解读教材、处理教材、运用教材, 不仅是关注“言语内容”, 关注“言语形式”, 关注“思维含量”,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更是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2. 适时打开无边界的交流平台。

回眸近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不能不说是热火朝天。然小学归小学、中学管中学的画地为牢式的研究界限非常明显, 中小学语文教师间平日里缺少教学交流与沟通,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 存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嫌。甚至于在小学的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学段里, 教师也存在着教哪个年级听哪个年级课的现象, 把自己圈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教学眼光不会前推后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无论所处小学还是中学, 首先要整体通读语文课程标准, 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 了解熟悉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用好教材落实目标, 完成好每一学段的任务。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与“学习方法、习惯养成”功夫上着力, 若把教学的精力过早地过度地放在对文本进行内涵深度挖掘上势必适得其反。其次, 着眼语文课程总目标, 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起点和文本特点, 寻找适切的教学策略, 落实学段目标要求。执教《少年闰土》一课, 很多教师能紧紧把握鲁迅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心童趣来撩拨孩子们的心扉, 让孩子们与文本的真情文字接触, 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但是, 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 那是远远不够的。就“闰土教闰土”, 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少年闰土》, 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 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 “浅化鲁迅”和“膨化鲁迅”都是一样在削弱鲁迅文化的价值。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读中学语文教材, 用中学语文教师的眼光来解读小学教材, 这样才会避免教学浅化或过深。再次, 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 要适时地加强“中小学同上一堂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交流与联系、沟通与合作等学科研究, 相互借鉴与吸纳, 正确把握和落实学段教学目标等, 做到不越位与不缺位, 而不是相互推诿与责备。小学语文教师要多借鉴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厚度、宽度与课堂的大气, 关注语言的同时更关注思维的发展等;而中学语文教师同样要借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语言特色的细节处理、关注不同学生的学情、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等, 只有发挥中小学语文教学优势, 才能凸显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 实现教学“练能”转向,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让语文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生贵.凸显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 实施教学“练能”转向[J].语文教学通迅, 2012, (6) .

[2].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3].刘发建.触摸活着的鲁迅——《少年闰土》教学实况.

[4].王尚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立[J].语文学习, 2011.

3.论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孩子从文字去感知世界丰富多彩、用语言去表达交流的一门课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注重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其提高阅读、认知、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语文园地教学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多次观察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园地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此篇文章中将会对语文园地在教学中的优点进行探讨。

一、语文园地的优点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每章节最后的“语文园地”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园地这一教学板块既有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回顾,又通过一系列的要求提高了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相关要求下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章节要点回顾

语文园地这一模块中有对学习章节的要点回顾。要点回顾,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帮助小学生在回顾性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丰富程度。章节回顾是自身对上一章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自身的学习基础。同时,章节回顾又是下一段内容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因此,语文园地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园地对学生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每章的语文园地中,不仅仅要求小学生通过“看”进行对知识的学习,而必须通过“读”“写”“说”三方面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展。语文园地将整体教学推向图像文化,在语文园地中,不仅包含单调的文字,还通过图片、人物图像来减轻学生对于文字教学的厌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语文园地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身渴望、读出优美词句、写下真实感受。而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相得益彰。同时,语文园地对提高小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还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语文园地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性。

二、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可将单一的文字转化为色彩缤纷的图片、艺术字,满足小学生年龄段的喜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无疑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语文园地本身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此基础上使得语文园地的内容板块更趋向于丰富、活泼,帮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兴趣。这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是十分受用的。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视、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影音、文字、图片相互集合来进行教学,此种立体式教学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对文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让很多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地节约时间和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早已脱离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中,更注重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3]。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每个学生能在极大程度上被课堂氛围所感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对于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积极提出,不要有遗留。并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以带动学生敢讲敢说的风潮。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步。

(三)角色互换

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回答问题时较为害羞,习惯低着头。角色互换是指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来当学生的一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来当老师,既能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老师来当学生,可拉近师生关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正。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尊重教师的工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语文园地板块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来对小学生的章节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图文并茂,并结合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园地板块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每位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生动化、意义化,以提高每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园地”教学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9).

[2]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4.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四

考虑到课文内容比较长,我选择分两教时来完成。第一教时,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和部分生字;第二教时则重点学习作者如何介绍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应该说,从字面上来讲,学生很容易就读懂了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描写的,可是这每一步中分别包含了各不相同的写作手法。怎样教会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和运用,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比如,作者在描写杨梅的形状的句子中,使用了比较的手法,通过桂圆的大小,加深读者对杨梅的大小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比较”,我设计了第一个练习:说说西瓜跟什么差不多大?还有什么东西跟其他东西差不多?

在描写杨梅的颜色变化的部分,是训练表示先后顺序词的正确使用的好机会。我找到了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用上“先……随后……最后……”来说一说。小朋友们立刻就能流利地说出通顺的句子,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运用也十分自然。

杨梅的味道是甜中带酸的,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尝一尝。当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杨梅给孩子们尝个鲜的时候,小家伙们的眼睛都亮了,把杨梅拿在手中就是不舍得吃。轻轻咬一口,仔细观察果肉里面的颜色,细细品味杨梅特有的味道,再读一读文章中的句子,不用老师多说,那表情,那感觉,好得不得了!

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自己对杨梅的喜爱,是本堂课中的又一个教学难点。怎样教会学生运用呢?老师从自己开始,先说一个自己爱吃西瓜的例子,很夸张,也很有趣,然后请学生也来说说自己最爱吃的东西,一定要说清有多爱吃,积极性被调动之后,大家的发言可热烈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怎样运用“举例子”的写作方法。

课的最后,就是对学生当堂学习的情况进行反馈。按照书上的练习安排,应该是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可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对自己的家乡不大了解,所以我就干脆结合课文,设计了小组合作完成一篇介绍一种水果的环节,就很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有选择的来写形状、大小、颜色或味道。当然,比较或举例子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可以让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完成。这样,每一个小组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一篇比较像样的小作文。

5.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五

《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形貌了故乡杨梅树的俏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头脑情绪。课文篇幅短小,条理明确。作者按杨梅的生长历程特点,由团体到部门,由表及里的序次举行叙述,语言非常简练、轻便,质朴、亲昵。作者议决“眼看、手摸、嘴尝”举行视察,接纳拟人伎俩及精致的形貌伎俩,使读者对杨梅孕育发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以为.针对本课特点及本班门生特点,在计划教学时重要突出以下特点:一、重主导,重主体,寓教学运动以“调和”。 西席引导门生有用的自主学习是阅读教学的上镜。教学时,首先让门生带着上节课的疑问“杨梅果有什么特点?”团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师生交换中梳理文章条理。然后让门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要领读四五六自然段,在充实读中去发明蕴藏在语言翰墨中的作者情绪,接着对重点文句咬文嚼字,重复推敲,让门生借助想象及有情绪的朗读等本道明确内容,同时意会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引人喜欢,从而相识作者的情绪。二、重积累,重感悟,还语文教学以“质朴”。

连年来的生理学的研究证明,语言的积累与实践运用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础途径。一小我私家的语言积累,语言履历越富厚,他的心情达意也就越流通,越正确,越生动。因此,学习语言应重在积累,贵在运用。怎样让门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打仗和掌握大量的语言信息,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计划时由读议交换到背诵训练,充实体现了语文之厚积。感悟是让门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学时,首先让门生议决初读研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从而归纳出杨梅果的特点,并相机引导明确“精致”“染满”等词意。然后我不怕淹灭时间,让门生再读再议再悟,读出作者对杨梅果的喜欢之情。这样,门生在练读中完全置身于课文所形貌的情境中,宛如自己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亲口品尝杨梅果,自己已被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所感动。这时,西席捉住门生的感悟追问:“你从读中有什么发明?”这样将门生的明确进一步引入深层,门生头脑生动,众说纷纭,把自己在读中新的感悟相识说出。紧接着,西席再捉住门生的回复,相识作者写作要领。这样,议决一次次的读,一次次的导,一次次的悟, 门生悟出了品词析句的要领,悟出了朗读的本事,悟出了写作要领。三、重念书,重训练。现语文教学之“实质”。

6.《故乡》语文说课稿 篇六

《故乡》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篇经典小说。根据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个固有的特点,以及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性和现实教育性,并结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的学习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两大方面:第一,理解景物描写和对比在小说中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第二,感悟小说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这两点又都建立在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上。

二、采用的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基于文章篇幅较长,我将本课教学内容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解决人物形象分析,第二课时则重点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整个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首先以《故乡行》中的歌词导入,将学生带入到故乡情结之中,同时展示文中的“我”见到故乡时的不同于常人的“悲凉”感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就自然过渡到对本文的学习探讨。在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文章后,会不难发现文中“我”回到故乡产生悲凉心境的原因在于在故乡的所见所闻,在于故乡所发生的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着重表现在景之变和人之变。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解析文章,我采取圈点勾画以及对比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找出能体现故乡“景”和“人”变化的语句,然后紧扣文章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人物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文章正是通过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展示了当时的整个社会风貌。对于人物的分析建议学生以表格的形式从肖像,语言,动作,称呼等各方面进行赏析,同时体会“我”对他们的情感。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两个人物在写法上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刻画人物要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并为表现主题服务。

第二课时是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到新课的学习的。紧接上文首先分析故乡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为了让学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我除了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本文的相关的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其次是着重通过对“我”的情感体验,明确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关于这一问题,我还是通过引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入手,围绕课文最后三段的议论性文字一步步深入分析的。对于这三段文字的理解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尤其结尾一句话鲜明地再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和人生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解读。最后是对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再次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基于文章还塑造了宏儿和水生这两个貌似当年的“我”与闰土的形象,而这两个人物身上也清楚地再现出作者的某种思想,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为宏儿和水生今后的命运编故事的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关于板书,做到简洁明了,又能充分展示课堂教学内容。

三、实施情况及教学问题

整个课堂教学也算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但是在分析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时,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在讨论无果时或是引导无方时,我的做法就是结合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直接讲授了,这样的效果自然不是很好,甚至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这也是我在这一课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发现同学们几乎都很善待闰土,但对杨二嫂就比较苛刻,而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与他笔下的这些小人物应该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即使是被社会挤压而思想扭曲的尖酸刻薄的杨二嫂他也应该不乏深深的同情,但如何让学生在文章的学习中真正地把握住这一点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学问题。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时,总是会把文中的“我”与作者混为一谈,这也是一个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小说这种文体的特征。

四、教学反思

关于这一课的教学,其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上面提到的对于杨二嫂的分析上就值得反思,都说鲁迅作品难教,难懂,可能还是因为看得少,了解得少,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多接触鲁迅先生相关的作品,深入地理解先生的思想,可能杨二嫂的身上就不仅仅只有尖酸刻薄了。另外在分析“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时,众多的资料都在显示是因为闰土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似乎原因在闰土,根源在社会,其实再追问一下,“我”的身上是否也存在问题呢?细读文章会找出很多不和谐之处。而作者鲁迅先生本就是一个敢于、严于自我批评的一个人,我想“我”对于闰土的态度上也应该体现出作者深深的自我批评,所以对于文章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另辟蹊径,不为所谓的权威性的观点而论,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是一个困扰着我的难题。还有的就是本文是一篇小说,对于本文的教学,应该紧扣小说固有的特征,而我着重分析了人物形象,探讨了环境,也再现了社会生活,但忽略了小说的情节,这也是一个需要反思的地方。

7.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七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 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 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才是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 才是提升素养。以“生”为本, 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 学生最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以“生”为本, 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以“生”为本, 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关注他的思想, 关注他的情感, 关注他的个性等。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 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 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 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 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 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 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 完善人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走近史铁生、司马迁, 感受生命的顽强, 体悟生命的意义;学生走近艾青、屈原, 理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走近朱自清、陶渊明, 品味高洁的情操……利用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 学生领会海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 普希金自由的渴盼, 马丁·路德金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语文老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实现文化的传递, 精神的传递。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 在潜移默化中, 心灵的尘垢得以涤荡, 灵魂得以升华, 素养得以提升, 人格得以逐步完善。

三、教师要重视构建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因此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就需要老师构建人文精神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推新弃旧, 那种简单的“灌输”、“填鸭”、“说教”、“训练”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摈弃, 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更为人文的教学方法, 营造一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 强调情感的优化。“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披文入情, 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诗意的, 富有诗意的导语营造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富有诗意的朗诵, 让学生走近文本, 走近作者的心理;富有诗意的赏析, 让学生由作者走向自己, 学生在诗意中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 师生对话, 教师放下架子, 共同参悟文理文趣;生生对话, 互助合作, 不仅解决问题, 还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宽容与沟通、协作与共享;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进文本世界, 探讨文本内涵, 获得情感共鸣;生与作者的对话, 感悟作者独特体验、气质, 从而把作者的人文气质内化为自己的。

四、教师要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 有人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文学习处处有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材外、课堂外的人文价值。学生的活动主要在学校, 因此要重视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校园内文化内蕴浓厚的人文景象, 影响、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壁画、标语等无一不熏陶渐染着学生。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学生有奉献精神;林则徐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让学生懂得宽容和抵御一己私欲。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演讲赛,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另外, 学校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也不可忽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等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学生通过阅读, 拓宽了视野, 了解了生活, 认识了社会, 培养了人格。

8.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八

一、加强阅读教学,培养课堂美感

我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课堂美感,这应当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懈的美学追求。

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窗外,小叶芽正在春风中努力地吐露出自己新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大江保卫战》。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英勇的人民子弟兵那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那时,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宁静、庄严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們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子弟兵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可以想象,我们师生在那堂课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在阅读时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阅读是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和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阅读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二、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悟读”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

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令人扼腕的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了个五花大绑。所以,我认为应当突现一个词——“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才是良策。

为了培养学生“悟读”,我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在读中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自己向全班学生介绍并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种学习“主人”的感觉,还激发了读书的热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我先设问:“把‘大自然称为‘绿色的课本,这课本里究竟有哪些内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边读边画出“绿色的课本”的内容。然后问:“在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呢?”有的学生答:“我最喜欢它里面‘洋溢着欢乐和温馨,因为我认为,我们的生活都是欢乐的、温馨的。”另一位学生答:“我最喜欢的也是这一句。我喜欢它是因为欢乐代表着人类最动人的心情,温馨代表着人类心灵最真切的期盼。”面对这样“悟读”的学生,我十分珍视,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文,自己解析领悟课文,既积累了学生的语言材料,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质量。

三、加强阅读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深远

的。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在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

蒙教育。”

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这门人文学科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在教学上落实呢?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阅读教学中一篇篇课文进行的。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说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就要在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加强阅读教学,重视阅读评价

加强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此外,加强阅读教学还应注意优化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一般经历三个阶段:(1)认读,为泛读,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2)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3)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即“读、解、悟”三步走,其中“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9.故乡的语文教案课件 篇九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二.课时

四课时

三.教学重点

同上一

四.教学方法

1.传统讲读法。2.网络资源辅助法。

3.计算机媒体实用操作法。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之一

(一)导课问题设计

1.笔名叫鲁迅的人,原名是什么?名叫周树人的人,他的笔名是什么? 2.请给鲁迅先生的身份一个合理的定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3.《故乡》这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将近八十年,一直被选进各种各样的语文课本里,成为语文课里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来阅读。尤其是日本,对这篇小说的更是十分重视。原因是什么,是它深刻的思想和和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此文。

(二)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

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6

具体讲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6.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三)回答问题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这时候,„„„„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哦,我记得了。„„„„

所有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原来至少那时的社会还是比较令人过得去的。故乡好,故乡的人也不赖。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之二

今天我们来看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7.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

8.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 6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9.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

二十年前的故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当变得更好,然而却不然。是什么原因?请找出原文回答。

10.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精选 篇十

1. 认识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农村衰败、农民日益贫困的痛苦情况,加深对新社会的热爱。学习鲁迅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

2. 学习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领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解题

本篇文章写于191月,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编入小说集《呐喊》。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我国农村的凋敝和农民遭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情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势力范围的划分,给人民造成种.种苦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皖、直、奉等各系军阀连年混战,酿成横征暴敛,农业凋敝,农民破产。19辛亥革命,虽推翻了皇帝的专制政权,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军阀混战)、匪(盗贼横行)、官(官僚统治)、绅(地主盘剥)相互勾结。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苦难之源。

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鲁迅很是不满,一度陷入孤独和苦闷之中。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受到极大鼓舞。这时他在北京,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精神高举文化革命的大旗,用小说和杂文解剖旧社会,向反动势力斗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1912月,他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赴北京,目睹故乡残破景象,农民日益贫困,感到十分悲痛,一年后以这次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 边听录音边理清故事情节

1. 听录音要求:

(1) 识字、积词。

(2) 体会语气。

2. 理清故事情节,要求:

(1) 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以“我”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回故乡卖屋接母赴北京的事。

(2) 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列情节提纲。

情节安排:

故事情节就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结构而成。回故乡一段稍写景色;在故乡一段简记人物;离故乡一段则略抒情怀。小说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就是借助此故事情节来精心描绘的。

三、 典型人物

1. 作品从社会现实出发,经过艺术提炼,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典型艺术形象,请学生在第86段中寻找三个词组来表明三种人物的形象。(三个典型人物)

辛苦辗转——“我”

辛苦麻木——闰土

辛苦恣睢——杨二嫂

2. 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从他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外形、语言、动作)

(1) 读第12~30段,读第54~76段。

(2) 少年闰土:

健康、纯朴、热情、聪明、活泼,农村生活知识丰富。农村的广阔天地,是他生活的场所;开朗乐观,“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小少爷相比,更显得活泼动人。生气勃勃,少年英雄。

出现时的背景,那“瓜田月下刺猹图”的美好形象,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来,没有褪色。

(3) 中年闰土:

自卑、衰老、迷信,像个木偶人了。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肿,手开裂如松树皮,脸上全然不动,如石像一般,只觉得苦,又形容不出。生活艰辛,处境穷困。

他从旧物中拣出来的东西中,不仅有日用的长桌、椅子、抬秤,而且还有一副香炉和烛台。见“我”时,不再是天真幼稚,友谊真挚;而是“动着嘴唇”(尽管有“欢喜”的冲动),“却没有作声”(“凄凉”的处境造成)。神态是“终于恭敬起来了”,叫道:“老爷……”

(4) 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泼的少年英雄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纯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花;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与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封建统治者借助宗教对农民实行愚民政策,利用神权把广大农民牢牢束缚在迷信思想的囚笼内。通过这样的描绘可以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但又无可奈何;憧憬未来,却不懂得靠自己及阶级弟兄共同反抗来夺取,而是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痛斥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农民的日益贫困,指出了听天由命、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绝路。

(抓住表现力强的词句阅读、领会)

3. 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外形、语言、行动、性格)

(1) 读第39~52段。

(2)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外形。

(3) 年轻时,以涂脂抹粉增添姿色招徕主顾,得以谋生;人老珠黄,每况愈下。她的说话和动作表明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4) 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说明这个人在旧社会还是受损害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官僚地主统治下农村的急剧破产,也是故乡衰败的一种标记。

(5) 恣睢:放纵行为。杨二嫂是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产物,在旧社会严重腐蚀下,一面辛苦劳动,一面放纵自己,从招徕生意到连偷带摸,鞭挞了那个黑暗的时代环境和罪恶的社会制度,希望下一代不要走这一条路。

4.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思想、情感有怎样曲折复杂的变化?

作品中的第一人称“我”,是艺术形象,作者虽运用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材料,但“我”是个虚构人物。

“我”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

(1) 读第1~5段,读第78~88段。

(2) “我”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由于辛苦辗转,他回故乡的心情是怎样的?

“心情悲凉”。

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失望与悲凉,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句话表现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关键在“改变”。

怀着压抑的情感,用淡淡的抒情笔触,传出悲凉激愤的心情。

(3) 老屋的残破寂静,母亲凄凉的神情,故乡的萧索景象与“我”的悲凉心情一致。

(4)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阶级隔阂刺痛“我”的心,思想上有极大的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5) 杨二嫂的变化,“我”讨厌。

(6)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气闷悲哀——从碗碟比较闰土与杨二嫂两种人物的不同,深感旧社会在物质上、精神上对人们的损害。

展开对未来新生活的希望——“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否定三个“辛苦”,明确指出要追求一种新生活。从失望到希望,反映了作者要求推翻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革命精神。

“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想到希望,就会想到希望的实现,并想到当时社会有无实现的可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极端不满,认识改造它的艰巨复杂。

闰土崇拜的是神的偶象,只想眼前生活好一些,故“切近”;“我自己手制的偶像”是希望后一代过新的生活,这不是轻而易举的,须经长期艰苦的实践,故“茫然”。这样写,表现了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决心。

最后以“路”作比喻,充满了希望和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心。这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引上一个新高度。

感情曲折复杂,通过“我”的感想,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极度愤慨,表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和焦虑,提出“新的生活”的伟大理想,并表达了实现理想的决心。(热切向往)

小结: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抒沉重压抑的哀愁,揭社会的病根,收鬼斧神工之效。

(1) 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2) 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对比,揭示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指出了听天由命、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和绝路。

(3) “我”和闰土之间关系前后变化的对比,揭示了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

(4) “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对未来生活前景的热切向往。

四、 主题思想

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绘,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层层压榨下农村破产、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社会制度在物质上、精神上损害农民无比愤怒;对闰土精神上的麻木状态充满同情和焦虑,并表现了推翻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体现了鲁迅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文章的主题思想十分深邃:(1) 揭露社会黑暗;(2) 指出贫穷的社会根源;(3) 批判三种态度;(4) 探索新的出路。

五、 作业

1. 练习(二),练习(五)。

2. 练笔参考题:《故乡新貌》《我可爱的故乡》《故乡琐事》。

【教后】

1. 学生听录音全神贯注。听、读、看,对课文前前后后比较熟悉,综合分析时就大为方便。

2. 教学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把有关段落对照起来读,加强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的理解。

11.语文故乡课程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于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其为“课程要素”;所谓“课程要素”,它指的是特定形态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而课程要素的择定,主要的依凭则是课程目标。因此,要追寻语文学科的课程要素,从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这一视角出发,应该是一条适宜的路径。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研究,目前得到世界广泛认可的有两家观点,一是加涅,一是以布卢姆为首的研究小组。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根据学习结果的类型把教学目标分为五个方面,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以及态度。以布卢姆为首的研究小组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了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以及动作技能领域。这两种教学目标分类学说虽然使用的术语不同,但事实上它们之间是共通的。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属于布卢姆的三个目标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①综合加涅的观点和布卢姆的观点,这里我们可以用三个概念来概括学校教育情境下教学的基本目标,即知识、技能以及情感。

根据上述观点,这里我们可以认定语文教学应该存有三类基本的教学目标,即课程目标:知识、技能与情感。如前所述,课程要素的择定主要的依凭乃课程目标,根据语文学科三类基本课程目标,这里我们可以确认语文学科教学的三类基本课程要素,即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以及语文情感。下面我们将深入到语文学科内部来具体阐释这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

语文知识,简而言之指的是语文学科关于语言以及言语(包括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的知识。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学说,语文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语文陈述性知识与语文程序性知识。具体到语文课程中,语文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和具体的语料性知识。前者主要包括语文学科理论界多年来认定的所谓的“八字宪法”,即关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理论知识;后者主要包括常用字、常用词、常用短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惯用语等)、古今名句以及相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文化常识(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语文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操作中如何运用语言的知识,它主要包括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口语交际知识以及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的知识等。语文陈述性知识中的“八字宪法”与语文程序性知识事实上都是理论性的语文规律法则性的知识,这里我们借用魏国良先生在其专著《现代语文学》中的“语则”②这一概念来统称这块知识。论及至此,上述若干类语文知识,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归结为两大类,即语则类和语料类。

同“语文技能”相比,语文学科理论界更多使用的是“语文能力”这一概念。语文能力,它反映的是个体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语言运用这一专门能力为主、以智力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综合能力。从言语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这一角度来看,言语交际活动事实上有两个基本维度,即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入包括读和听,信息的输出包括写和说。因此,语文能力事实上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即读、听、写、说。其中,读和写指向的是书面的言语活动,听和说指向的是口头的言语活动,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能力又有两个维度,即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和口头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均为语文学科的专业理论术语,而“语文情感”则是我们为了论述方便起见而造的一个概念。所谓语文情感,它指的就是在语文课程中要教学的情感。在我国心理学界,较多人把“情感”界定为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反映。由于个体的需要有生理性(物质性)的、有社会性(精神性)的,因此,有些学者所说的“情感”既包括比较稳定的、主要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也包括情境性的,主要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感受,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情感”仅指比较稳定的、主要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显然,这里我们所讲的“语文情感”应该是社会性的、精神性层面的情感。具体到语文课程中,要培养的语文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高尚的政治情操、良好的道德情怀、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的态度情思。其中,前三个方面分别指向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第四个方面则指向学生的个性人格修养。

这里我们给出语文学科课程要素的一个结构图:

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其最深层的学理是基于上述具体的语文课程要素的性质。课程要素性质有别,教学路径自然有异,教学模式的建构也就各不相同。从逻辑上讲,语文学科所存在的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情感,规定着语文学科应存有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与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下文将从语文学科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来具体探讨语文学科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对于语文知识中的理论性的“语则”而言,无论是语文陈述性知识,抑或语文程序性知识,与具体的语料性的语文知识相比,这块知识往往是比较抽象而复杂的,因此,这块知识最适宜的教学方式是讲解。讲解的方式重点在“解”,即教师通过循序渐进地叙述、描绘、阐释、推论等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运用讲解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要做到清楚明晰、浅显易懂,要抓住实质、多举实例,并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机制,保证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能通畅无阻、有效高效。对于语文知识中的“语料”而言,则主要依靠学生的积累。运用积累法,我们的语文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其实际操作主要靠学生自己,语文教师要防止自己游离于“教学”之外,成为局外人。关于这一块语文知识,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对学生的积累要有具体规划,二是对学生的积累要给予方法指导,三是对学生的积累要有检测制度。据此,这里我们把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式归结为:“讲解—积累”。

如果说语文知识是可以“教”给学生的,那么语文能力则不然,语文能力是无法“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可以“教”的,能力是“教”不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形成首先得通过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技能的高度综合化、稳定化后方能最终形成能力。因此,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借助于技能的训练,语文能力也概莫能外。获得语文技能、形成语文能力虽然要靠一定的语文知识,但“教”了语文知识未必就能自然获得、形成语文技能、语文能力。语文技能、语文能力的获得与形成必须要靠训练。一言以蔽之,语文知识是“教”出来的,语文能力是“练”出来的,通过操练,包括读、写、听、说在内的语文能力方能真正习得。值得注意的是,“操练”不只囿于做些习题,它的样式是很广泛的,譬如诵读、背诵、抄写、习作、复述、对话、演讲、辩论、研讨、评论、专题报告等等。据此,我们把语文能力的教学模式归结为:“操练—习得”。

语文情感既不是像语文知识那样“教”出来的,也不是像语文能力那样“练”出来的。语文情感,诸如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等,靠教师的“讲解”是苍白无力的,靠学生的“操练”也是无济于事的。语文情感的教学其价值指向为人文情思的熏陶与感染,即旨在一种“精神家园”的培育,而这种“精神家园”的培育与知识能力的获得是大不一样的,单方说教加单方操练已显得苍白无力,它必须以一方言语主体与另一方言语主体视界的重合和心神的际遇为前提,而要达成这一前提,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它“以灵魂的相互转向、精神的相互回应为基本特征,不拘时空、不拘形式”③。在语文教学中,对话是多维存在的,它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而最终要走向的便是学生与自我的对话,这就是“体悟”。学生借助于种种“对话”,在别人的言语世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游历着、反思着、体验着,通过不断地“同化”、“顺应”或“重组”,从而建构、生成起新的情感态度。据此,我们把语文情感的教学模式归结为:“对话—体悟”。

综上所述,对应着语文学科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语文学科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从学理上就被抽绎出来了,如图所示:

综言之,探讨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其科学的学理路径应是从探寻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出发。语文学科所存有的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它们从逻辑上规定了语文教学应存有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积累”模式、“操练—习得”模式、“对话—体悟”模式。认清语文学科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领会语文学科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是科学地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前提。

————————

注释:

①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②魏国良:《现代语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182页。

③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1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刍议 篇十二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 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太准确。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就无法指导日常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思考,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 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 使它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门人文素质课。

二.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 是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 并出现了学科大联合的趋势, 许多学科在融合中获得发展, 在综合中得到创新。对教学文本的解读, 不能照本宣科, 只重一面, 不及其余, 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 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 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 而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 如, 神话传说、智慧谋略、价值认同、崇拜观念、精神趣味、风俗民情等, 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

三.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

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怎样讲好这门课程呢?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 要做到这一点, 要求教师即要“博”又要“专”, 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 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并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 引入课堂, 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博”。怎样做到“博”呢?教师必须挖掘文本的时代性、社会性。尽管像《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管子》等经典作品, 都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祖先的笔下, 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 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 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这是现代文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专题式的教学方法

备课和授课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课题化, 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以文本内容为中心, 向四面八方发散, 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 形成小课题, 集小课题为专题, 实行课题式的专题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复合知识的背景, 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和案例。我们可以将课题交给学生, 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 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 这有利于双向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唐代的一首长篇叙事抒情诗, 为了使学生对这首诗歌有深入的认识, 我们就以杨贵妃这个中心人物为母题,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历史上有关杨贵妃的文学作品, 然后跟白居易《长恨歌》进行对比。学生找到的文学作品有刘禹锡的《马嵬》、李商隐的《马嵬》、杜甫的《丽人行》, 以及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通过寻找, 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下一步的阅读对比打下了基础。那接下的对比, 就是多角度的了, 学生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文学样式的选择、文字表达的优劣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对比。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对《长恨歌》以及同题材的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整合知识和分析知识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2、引入朗诵和吟唱的方法

针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 课堂教学大胆引进朗诵与吟唱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激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保持学习的持久性, 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理解与把握, 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牢记大量的名篇名句和成语词汇, 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语感和语言技能, 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做到下笔如有神, 出口成章。文学的教化不是理性的说教, 而是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通过心灵的沟通来感染人。运用朗诵、吟唱的教学方法, 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强化人文精神, 直接提高学生审美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成德, 激励和焕发学生的青春理想, 培养志趣高雅、气质完美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做法有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和计算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 不时给学生播放各种大型古典诗词的朗诵、吟唱音乐会等节目, 以及名人、名家和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的录音、录像带等, 供学生进行观摩欣赏, 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同时教师自己率先垂范, 努力掌握朗诵、吟唱的方法与技巧, 并能熟练地表演一些作品, 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加以展示,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鼓励学生放下包袱, 克服害羞和畏惧心理, 同时还可以教学生一字一句的朗诵和吟唱, 以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并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经过热情的引导、鼓励和辅导之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直接“下水”, 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作品, 模仿名人、名家的声音、语调、动作和表情等, 直接进行模拟训练。同时, 还可以对照别人找差距、补不足, 认真地加以琢磨和体会, 以便尽快提高表演能力。“重在参与”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精神, 更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笔者不仅在思想上加以鼓励和动员, 而且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措施, 对积极参与和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和奖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常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朗诵和吟唱, 并相互指出其优缺点, 以利于他们取长补短, 改进提高。

3、注意学习方法的介绍

学习方法格外重要, 教学中注意把学习方法的介绍放在重要位置, 以理论规律加个案分析的模式,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其最大特征是信息爆炸, 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教师无论怎么努力, 涉及的内容也只能是冰山一角, 大量的知识还得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自己去攫取。因此笔者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这样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要改变, 必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全息化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是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 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不仅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 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与此同时, 也要把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在同等地位, 强调超越前人、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做法, 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沉船之前》同步练习 沪教版下一篇:与教师谈话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