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2024-11-05

中国博物馆观后感(共15篇)

1.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

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基址上扩展和改进起来的,于2010年底竣工。

在我的印象中,它为于天安门广场的东边,和人大会堂相对,是一座暖灰色、带有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初建时期特色的宏伟建筑(它是建国十周年“中国十大建筑”之一)。那一天下午,当我钻出地铁站的那一刻,首先感受的也还是它的“宏伟”:它依旧是带着沉稳的浅黄颜色,伫立在阳光灿烂的蓝天下,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由于很久没有参观过长安街上的任何建筑了,我光是找寻从哪里能走进这座宏伟巨大的博物馆,就花费了至少二十分钟时间!由于安保等原因,入口是朝北的,但我不知道,就直接奔正门而去——由于这个错误,我见识到了长龙一般排队等票的人群(里面不乏各色外国人),也领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面像”带给人的那种难言的震撼力:12根立柱威严耸立;前面是高度近两层楼的台阶,其长度更是要走将近一分钟的距离!闪着金色光芒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几个题字镶嵌在高高的立柱右侧„„

我带着还没参观里面就已经有些疲惫的双脚(为了找入口,我几乎围着国博走了半圈!)心里却被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带动的有些微微颤抖:这座建筑不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的象征吗?

我在服务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入口,外面有一尊9.5米的青铜孔子像,在我看来,他似乎带着一丝来自远古的微笑,迎接着世界上所有仰慕这座建筑和里面珍宝的人们。

一系列安检过后,我得以进入博物馆的内部,心头还想着刚刚那种莫名的自豪感,却旋即被眼前开阔、明亮的广阔厅堂给迷住了:

那是一个和建筑外观几乎一样高、一样长的大厅,百米左右宽,乳白色的基调,间或有浅咖啡色的墙壁装饰,整体感觉非常明亮、优雅,却又让人意外的感觉到安静——这在一个人多又大而封闭的建筑内部是不容易做到的。

环顾四周,我看清了各个展览的导引图,移步向前,我并没怎么留意左边买纪念品的柜台,就左转去寻觅“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和“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馆。

大多数展馆都在三层。巨大、宽敞的台阶直通建筑的高处,上行和下行两条扶梯把台阶分隔开。沿扶梯上去右转进入一条敞开式走廊,然后是一个被走廊分成两

半的展厅——比较大,而且初看之下,只能感受到黑暗中散发着点点亮黄色的光芒——那是这个展厅左侧的佛造像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

踩着厚厚的地毯,流连于魏晋、隋唐,及至宋代、清代的造像之间,那残留在石造像上的华丽色彩、巨大然而缺损或者裂隙的“背光”,以及每一尊佛像的迷人神态,都让我深深为之感叹。

造像馆对面是青铜馆。隔着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颜色深邃的商代青铜鼎正对着一尊两米高的宋代菩萨造像!也许只有在那种环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直接的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人民是多么富有造诣,他们对神的敬仰,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都活灵活现的通过石像、青铜传达的淋漓尽致!(造像代表人民对佛的信仰,对来生的祈祷;鼎,是中国先民对祖先的祭祀礼器;造像中每个神的安详神情,都是人民内心的反射;而鼎,本身就代表稳定,是政权巩固,国富民强的象征。)我站在这青铜鼎和造像之间时,我突然感受到课本中“中华五千年”的具体意义:一个宋代,一个商代,都放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里!文化,跨越了时间、空间,毫无保留的向每一个愿意去了解和赞叹她的人散发着她们各自独特的魅力!

带着对石造像和青铜器那种质朴的感怀,我进入了下一处国博的长设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馆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纹饰带着西洋味儿的外销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重的汉代瓷壶,到近百年之内官窑制作的晶莹、精致的杯盘„„

一个八零后爸爸抱着他三五岁的儿子,正谆谆教导着:“这是龙泉窑„„.;这是釉里红„„;这是耀州窑的„„”孩子的小手轻轻指点着玻璃柜里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复着那些词汇——这一幕令我深受触动,仿佛看见文化化身成真实的血脉,代代相传。

离开三楼,沿阶而下,到二楼往左一转就是一张四米高的油画招贴:德国画家希克的作品《海因里希.丹内克》,画中年轻妇人单纯的眼神和红白蓝三色的衣裙十分有视觉冲击力。

这个馆是德国柏林、德累斯顿及慕尼黑三家国家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合作的产物,是中德文化年的延续活动之一。整个展厅转下来,除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油画风景、人物还算见过,其它的东西都很奇特,吸引人的眼球:比如能手摇的长颈鹿模型、19世纪的欧洲妇女服饰(工艺及其复杂!)、18世纪的钢笔插画等等,感觉展品种类丰富、独特,好像每转过一个拐角都有一个惊喜!

说实在的,转了这么久之后,说身体不累是假的——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所见所闻调动起来了,身体的疲惫都暂时被忘掉。带着一种兴致勃勃的感觉,我回到一层,又辗转上了一个隐秘的半层高的台阶,寻觅到了“李可染、黄胄和潘天寿艺术大展”展馆。

这三个馆是独立的,馆外照例有大师们的画册出售,价格不菲。黄胄和潘天寿两个馆我只是粗粗转过,之后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馆中的多媒体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为父亲制作的生平简介,以及一段大师的绘画录像。

在这面幕墙前,我逗留了一个小时,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画作非常吸引我,对我自己的绘画也有很大的启发。他是所有近代国画家中,少数能把画面做的气势磅礴而又细如发丝的一位人物。看过展厅里他的真迹,再细细品味大师的生平,及创造这些画作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一点:“认真对画,认真做人”。对待喜欢的事物,真的需要潜心研习,并且在承继传统的过程中追求创新、不断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画,是他的代表作《万山红遍》。那宣纸上的红,面积那么大,却一点也没让人感到“堵”。红颜色无论在国画还是西画里都是很难控制的,他却能运用的这么自然,丝毫没有造作之感,真令人叹为观止!

其它的作品里,我喜欢有一张画教堂的,那些建筑的边线用水墨表现的是那样有趣;还有他画的最熟练的牧童:悠闲,传神;还有他中年时期的山水,水面上点点的风帆,山峡间的奇峰古刹„„.国家博物馆真是一个汇集各方精华的地方!无论从历史、文化,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能打动你的内容。我带着这样的感慨走进了国博最著名的展馆:复兴之路馆。那是一个让每个中国人重温建国历史的地方,走在展馆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沾满先烈鲜血的遗物之间,我忽然想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前进!”——是啊!我们的民族从愚昧、被动挨打,到革命、建立独立的国家,再到觉醒、建设富强的中国——整个过程,两百年,历尽艰辛,多少人为追求真理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人正在为当代中国百姓的生计和幸福而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看着安静的展馆,看着悠然的观看展品的人,我心里暗自感恩,感谢先辈的牺牲换来的中国的独立和和平,也感谢当今那些为中国社会的和平、安定、进步作出自己贡献的千千万万的人们!

走出国博的时候,我心里带着这种种的感慨,回想古代中华灿烂的文明,回想国外美术的趣味以及与中国的不同,回想中国的近代历史——走出国博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那依旧宏伟的建筑,突然又想起初见它时心里的那种种莫名的自豪感。

这自豪感从何而来?因为这座建筑: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但不仅是当代的,更是从久远走到今天,那全部的岁月的象征。它象征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国政府、中国的人民回归自我、面向世界的风貌;它象征着过去,更象征了未来!

我想,在中国的首都有这样的一座建筑,可以说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呢!

2.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篇二

据《光明日报》报道, 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前不久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隆重开馆, 它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 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 让游客一日千年, 尽览中国文字从远古“婴儿期”发展至今的光辉历程。馆中集中展示了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历代碑碣、汉字信息印刷术、汉字信息处理、少数民族文字等和文字有关的诸多内容。众多专家学者认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 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 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而文字本身百态千姿的发展史也得到生动展示。受聘担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的是著名学者冯其庸, 李学勤、裘锡圭、饶宗颐、周有光、张颌、杨鸿勋、张海被聘请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

3.中国西瓜博物馆 篇三

中国西瓜博物馆于2001年8月策划。2003年11月主体落成。同期开始布展大纲、布展设计创作的审定工作。2004年5月28日开馆,与第十六届北京大兴西瓜节开幕式同期举行。总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主建筑分上下两层。一层中间序厅通顶21米,高大雄伟,巨型组合吊灯华丽雍容。6米高的煅铜壁雕迎面而立,整个画面孕育着中国西瓜文化历史的底蕴和西瓜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主题。东西两个展厅展线全长400多米,以西瓜历史、西瓜种植、西瓜科技、西瓜文化、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主要的陈列版块,展出图片近900幅,蜡质西瓜模型140余个,琥珀种子标本200余种,雕塑模型7组,各类图表18幅,书法美术艺术作品36件。构成了具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的陈列特征。二层东侧设可容纳500人的1000平方米多功能厅,可开展电教、培训、中小型颁奖、会议、演出等活动。二层西侧1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可举办各类中小型临时展览。形成中国西瓜博物馆多种功能设施的建设格局。

馆前8000平方米的西瓜文化广场,中心一座大型音乐喷泉,气派大方,适于开展较大型群众活动,第十六届北京大兴西瓜节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门区宽24米,宽敞明亮,中间镶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馆名。馆东侧10000多平方米的雕塑公园,10组青铜雕像讲述着西瓜民俗故事。中国西瓜博物馆整体馆区本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尊重历史、厚今薄古、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宗旨,构架成具参观、展示、教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京南视觉新亮点和理想的人文活动空间。

4.中国电影博物馆观后感美文 篇四

我了解到,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集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中国电影博物馆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2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3月免费开放。自对公众开放以来,观众已突破285万人次。目前馆内收藏电影拷贝、手稿、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珍贵藏品3万多件。

我直到5月才和朋友第一次来到这个电影知识的殿堂,主要是交通不便。一层序厅主要是一些图片,电影艺术展厅让我回忆起青少年时期对老电影的怀念,那时候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一般人家主要靠收音机等放音设备补充书籍之外的文化享受,电影曾被称为会动的相片。博物馆里展示的许多电影海报都是我看过的影片,那时只要有新电影上映我们都会到附近影院排队购票。新影片上演,电影院几乎是场场爆满。记得《闪闪红星》上演时,我们买了三张票,怕浪费在开演前准备原价售出一张余票,结果由于买者争抢,只能放弃出让余票。那时电影院的票价也很低,学生5分,大人一角,后来新片两角,一般百姓都能承受。而现在我有时非节假日闲暇时看场自己喜欢类型的电影,有时能看到“专场”,黑灯后还有些心惊呢。60年代初期,电影院还在一天放映不同的影片,暑假我和哥姐一天能赶三场电影,有动画片、儿童片等等,不像现在儿童片多数只在儿童节前后放映,而且有固定档期,过时不候。70年代,我们还到处寻觅“内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些50-60年代的老电影。那时演员的服装、法式等等都会带来众多影迷的追捧、模仿。很多演员只是演一个电影就红遍大江南北。电视及录影设备普及前可谓是电影的黄金时期啊。

概况:中国电影博物馆以“国家级、专业化、公益性、第一流”为定位,优质的服务,先进的设施,让这里成为业界人士进行集会、研讨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电影博物馆内设有20个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其中序厅、1至10展厅是电影艺术展览厅,以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和电影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为主。博览区11-20 展厅为电影技术博览区,位于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四层,由“电影拍摄”、“电影美术”、“电影特殊摄影”、“传统电影特技”、“数字特技”、“电影录音”、“电影剪辑”、“电影洗印”、“电影动画”、“形形色色的电影”10个展厅组成。电影技术博览区以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为主要内容。观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博览区突出的特色。影院区拥有最新的电影放映技术和设备,并设有多个放映厅,可同时容纳 1210位观众观影,其中包含 19个为残疾人提供的座位。

5.《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篇五

2014年03月18日(星期二)华民集团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了一次既深刻而又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办公室雷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同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精神。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刚到达博物馆外面的时候,我们就被眼前这个雄伟的、气势磅礴的建筑物震慑了,博物馆的正面给人的那种难言的震撼力,12根立柱威严耸立,前面是高度近两层楼的台阶,其长度更是要走将近一分钟的距离,金色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几个题字镶嵌在高高的立柱右侧。初次来到国家博物馆,置身其中的我感觉自己突然变得很渺小。

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找到了入口,待一系列安检过后,我们来到了展馆内部。环顾四周,那是一个和建筑外观几乎一样高、一样长的大厅,百米左右宽,乳白色基调,整体感觉非常明亮、优雅。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央大厅,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毛泽东书法作品;第二部分是现当代名家创作的毛泽东雕塑作品;第三部分是现当代名家创作的与毛泽东相关的油画、国画等绘画作品。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几尊有着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毛泽东雕像,将毛泽东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多数展厅都在三层,巨大、宽敞的台阶直通建筑的高层,上行和下行两条扶梯把台阶分隔开,沿扶梯上去右转进入一条宽敞的走廊,走廊的左边是大美木艺展厅,此展厅所展览的近百件家具,均为中国明清时期家具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巅峰时期的代表。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明清家具的造型和工艺特点,感受明清家具所蕴涵 的深厚、柔美、风雅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进而深刻认知中国古代家具之“大美”之所在!

出来木艺展厅的对面是商邑翼翼展厅,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该厅展示内容主要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是高度发达的商文明的物证。从等级制度、礼乐文明、信仰空间、甲骨文字、戎马生涯、贵族生活等方面对晚商贵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展示。

除了展厅里面,在博物馆的公共区域也随处可见一些展品,路过三楼的公共区域我们还参观了宋代石雕艺术,有辅以武士、四神、妇人启门等,展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墓碑雕工精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那些惟妙惟肖的侍女形象,有的奉梳妆洒扫,有的侍饮宴起居,有的献歌舞音乐,各有职司,分工明确。她们眉目传情,欲语欲动,使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宋代社会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更能感受到雕塑家精湛的技艺。

来到四层后我被名为“友好往来 历史见证”的展厅所深深吸引,展厅里面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的展示,这些礼品见证了新中国60余年辉煌的外交成就,凝结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从中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受礼厅出来再往里走是馆藏非洲雕刻艺术展厅,这里的雕刻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夸张变形和强有力的节奏,透露出原始朴拙的生命和自然之美。我深深的觉得非洲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与非洲传统宗教、道德伦理、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工具,反映了非洲人朴素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青铜馆。隔着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颜色深邃的商代青铜鼎正对着一尊两米高的宋代菩萨造像!也许只有在那种环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人民是多么富有造诣,他们对神的敬仰,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通过这些石像、青铜被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

带着对石像和青铜器的那种质朴的感怀,我们进了下一处国博的长设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馆,这里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纹饰带着西洋味儿的外销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重的汉代瓷壶,到近百年之内官窑制作的晶莹、精致的杯盘,简直美不胜收。

最后,真的很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让我们更了解国家的历史。因为这座建筑: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个汇集各方精华的地方,无论从历史、文化,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能打动你的内容。在此我只想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豪。同时希望能带着这样的感慨走进国博最著名的展馆:复兴之路馆,但是,这可能也将成为此次活动中唯一的缺憾,因为这里太大了,大家不得不拖带着还没参观完就已经疲惫的双脚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我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带着感慨和意犹未尽期待着再一次回到这里,去感受一百多年前,我们中国遭遇的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去领会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6.博物馆观后感 篇六

本来想象中阳光明媚的早上结果刮起了大风,但是还是参观了我们的省博物馆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不愧为省级的博物馆,其建筑就颇有设计意味,虽然不知道它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首先观赏的是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步入序厅,迎面由重要文物组成的河南地形引出的由龙门二十匹集字而成的展雕的中元古代文明之光八个字四周是古代层形构成的圜墙它厚重,斑驳,将我们从现实带到远古,沿着地层隧道缓慢前行,仿佛回到了历史的时光中 在这里展示了首先展示的是原始时代,旧石器面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由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构成的古代文物,他们都别具匠心,仰韶文化的特点是,红陶上面有白底黑花的图案,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是彩陶双连壶。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般是石或灰陶的用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里面是商代的青铜器,它的花纹刻得比较粗糙。第三个展厅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比商代的精美一些。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青铜器已经制作的相当精美了,尤其是“莲鹤方壶”壶口呈莲花形,周围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双层的并且都有镂空的花纹,中间的盖儿上还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小仙鹤,壶身似葫芦形,周围还有四条龙,壶底有两个带鳞猛兽做支撑。这件青铜器本是用来成酒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陈设器物来显示拥有者的地位。莲鹤方壶,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气势恢宏,装饰典雅华美。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莲鹤方壶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据说是新整理架楼郑公大墓出土,距离我们这么近的新郑,不得不叹为观止啊。

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叫象牙白菜,长约23厘米,为清代传世牙雕作品,精巧,精致,玲珑剔透,这种刻意追求的清代艺术品达到没有瑕疵,无可挑剔的完美境界。以白菜心为主题,以野花,瓢虫,蝈蝈等为点缀,菜根的颜色可以用以假乱真来形容菜心处几片菜叶微微张开,叶面上的脉络都能看得很清楚,颜色淡黄,恰恰突出了白菜的鲜嫩,大肚子蝈蝈伏在白菜心上,全神贯注的汲取汁水。它肚子上的条纹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带着深深的不舍及意犹未尽渐行渐远离开了河南省博物馆,这次出行让我对国家部分历史的了解有了很大的长进,并怀着钦佩的心态,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真正做到努力学习,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

7.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篇七

跨过满眼的丰盛, 记者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筹建负责人侯翔进行了对话。

他告诉记者, “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 你们给我做下去!”当年建设部的一句话, 让他在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道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几年。

记者:您为什么萌生出建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想法?您的初衷是什么?

侯翔:我国公交事业的发展, 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东西, 我想把这些东西推出来, 以展示中国民族公交客运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1977年参军, 1980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后到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作, 在跟国外的交流中, 我发现当时我们没有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在逐步收集资料、积累经验的情况下, 我们逐渐产生了建造中国公交文化事业基地的想法。

另外, 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间生产的公交客车还都在很多城市的公交线上运行, 还没有报废, 这就给我们建造博物馆提供了可考的现存证据。

记者:为此, 您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侯翔:我们的收集活动从1980年4月份开始, 主要有照片、车模, 也包括我们搜集的各个公交公司的一些画册。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 争取每类车找两辆作为历史存证, 因此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 包括各个省, 比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等这些大城市生产的一些车的照片。我们搜集的这些照片现在好多公交公司的资料室、档案室都没有了。

这些资料主要是上个世纪50年代和建国以前在中国国内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包括城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城市公共汽车、还包括一部分旅游客车、城市地下铁道、索道和缆车等。

我搜集的资料照片比网络上的要详细, 详细到每辆车的技术参数、外型、车到过哪些城市以及车的数量, 所有这些我们都做过统计。当然, 没有这些东西, 建造博物馆就没有说服力。

以北京市第一辆车为例, 当时我们记下了设计人员的名字, 包括这款车从哪年到哪年生产多少辆, 全国有多少辆这样的车, 车辆编号是多少, 车到过哪些城市, 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为此, 我们曾和当事人见过很多次面。

记者:那您觉得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价值体现在哪?意义何在?

侯翔:我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1985年时任副总理的李鹏在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 是精神文明的窗口, 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1992年吴邦国在考察上海公交时也提写了下面的字:行万里路, 暖众人心。说明我们国家领导人当年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在关心公交事业的发展。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集大成者, 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建设因此也势在必行。我就是想建一个我们中国自己的公交文化交流基地。外国人来和我们交流, 需要一个交流场所, 我们不能空口白牙给人家介绍我们的公交历史, 我们要拿出证据才能跟国外交流!

比如说, 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中国第一辆双铰接式公共汽车、北京第一辆燃气汽车、成都客车厂改制的第一辆双层客车, 还有从德国西门子找的世界上第一辆无轨电车等。你不从我这里找就很难。

我当时想, 中国再过几十年如果还没人做这个事, 这些东西可能就彻底消逝了。我们跟国外的区别就在于, 国外从建立之初就有公交文化意识, 而我们没有。

记者:您说“在中国做这个事情非常难”, “难”在哪里?

侯翔:过去, 很多企业对这件事情不理解, 他们会说你做这个根本就没用, 至少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也明白, 鉴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要建立一个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根本不可能。从资金、从社会条件、从大的环境角度考虑都不现实。

但是, 直到今天, 社会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早就提出过建馆的想法, 但没有人响应, 很多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有些人虽然认为做这件事情有意义, 但他们怀疑就凭几张照片怎么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现在很矛盾, 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曾经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要创办博物馆的想法, 目的就是希望所有关心这行的人能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算起来, 从萌生这个想法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直到今天还是我一个人在做。我现在已经快50岁了, 也有一种要做好这件事的紧迫感。

记者:这么多年来,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坚持做这件事?

侯翔:当年, 建设部一位领导说过一句话: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 你们给我做下去。在这二三十个年头里, 就是这句话, 支撑着我走到今天。

当时我对公共交通不了解, 对这个行业也没兴趣, 但是我想这么多年把这些东西都积累下来了, 出于一种责任我也要坚持不懈。

并且, 这些东西离开我就是一堆废纸, 里面好多细节的东西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能够写出来, 没有人知道它的意义。

你要明白, 这些资料来之不易。资料里的很多厂家现在都没有了, 像上海拖车厂、沈阳电车公司的客车制造厂现在都荡然无存。现存的照片都是当年直接从厂家拿到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从来没有人重视过你的资料吗?

侯翔:曾经有一个英国无轨电车杂志, 想把我收集的所有资料都买去, 我没有同意。钱是好东西, 但这些资料毕竟属于中国, 不完全属于我个人。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 如果它能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您现在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侯翔: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让社会知道还有人在做这件事。我不是巴士迷, 也不是爱好者, 就是实实在在地在这个行业整理公交文化, 一直坚持到今天。

侯翔简历

1980年04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科员

1982年09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城市客车城建设备联营公司技术部

1984年12月

1983年09月《中国城市客车工业史》

编辑部编辑

1983年10月至1987年12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电汽交通》学组委员;《城市电汽交通》杂志副主编, 摄影记者

1984年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客车装配学组委员秘书、城市电器交通学组委员

1984年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会刊《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特约编辑、特约通讯员

1985年至1995年 国家建设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客车科研室主任

2007年8月至今 《中国客车》编辑部编辑

1986年至今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总筹建负责人

8.中国文字博物馆 篇八

四千文物集-“墉”

距离甲骨文发现地殷墟约8公里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正门前两只造型奇特而夸张的金色铜质“凤鸟”各立一边,寓意中国文字腾飞。

经过“凤鸟”,就是“字坊”了,采用了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而建。从字坊通向主题馆干道两侧,由28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代表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穿过广场,正前即是博物馆主体建筑,它源于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墉”字造型,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和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让人想到了殷商宫殿的“四阿重屋”。

博物馆主体建筑共四层,一至三层是展厅。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四块巨大的白色浮雕,顶部采用穹庐顶样式,大气磅礴,美轮美奂。四面的浮雕分别介绍了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国文字发展简史、中国书法简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博物馆现已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博物馆除五个“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外,还设有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临时展厅,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临时展厅等。

一片甲骨惊天下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100多年前,当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并由此展开对甲骨文的研究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甲骨文发现地会为中国文字建造起一座殿堂。

甲骨文的发现使安阳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文字之都”。安阳殷墟遗址不仅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商城。宗庙宫殿群和王陵大墓,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陶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自1899年起,相继出土了16万片甲骨,成为轰动中外的考古发现。

博物馆一楼展厅以“一片甲骨惊天下”为名,集中展示了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

游走厅内,仿佛置身于殷商文化的历史长河,一个个浸润着商代独特气息的名词扑面而来:小屯、殷墟、占卜、甲骨;一位位研究甲骨文大师也迎面而来:王懿荣,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凝望着一幅幅历史久远的画面,聆听着一段段令人慨叹的佚闻逸事,真切地触摸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了我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如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能够释读的约1500字。

中国汉字本源

博物馆第一展厅有处是反映古人制陶的场景。一台投影仪正在工作,栩栩如生的雕像后,是看起来触手可及的一泓清水和飞翔的鸟儿。精妙的声光电技术配合,把观众带入史前时代,体会汉字起源阶段的文明脉动。

据载: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

在二樓北侧的第一展厅,栩栩如生的仓颉像和典型的考古地层剖面向人们述说着文字产生的不同版本。在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邹平丁公,高邮龙虬庄的“陶书”,良渚文化陶器上的连刻符号……目前,在河南漯河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8000多年。

不过,汉字的确切年龄仍然是个谜,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世界上最高寿的文字一直传承至今。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样重要。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共经历1200多年历史。博物馆第二展厅对此进行了细致展现。

殷商文字至西周演化为大篆,其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然而,至战国时,各诸侯国“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进入一段混乱时期。秦朝的大一统结束了这段混乱期。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创制小篆。

由于书写不便,小篆渐渐“隶变”,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在秦代出现,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此,汉字又发展出行书,草书、楷书等,但其形态再无大变动。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考古发现,主要依靠的是文字载体。所以,我们看到早期社会比较多的都是刻有符号的陶缸陶罐,以及甲骨、玉器、石器。这些符号既有形象的图画,又有抽象的纪事,真实地再现了现代文字的最初起源。

八大镇馆之宝

博物馆第二展厅钟鼎千秋、物以载文两个单元,展示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各式造型古朴、庄重肃穆的青铜器;长短不一、难以保存的竹简;造型精致小巧的铜印,晶莹剔透,质地温润的玉器,这些珍贵文物,见证着数千年的文字演变历程。

由国家文物局移交的伯梁其盔,太师虐簋,善夫吉夫酃(2件)、善夫吉夫鬲(3件)、环带纹铜壶八大青铜器,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为镇馆之宝。

1940年,陕西扶凤县任家村农民任玉在耕种时发现一窑穴,藏有100多件青铜器。当地土匪得知任家村挖出青铜器后,多次包围村庄,拷打村民,导致4人被枪杀,5人被拷打致残,但这批青铜器因被事先转移而未被抢走。两年后,这些青铜器陆续流出,八大镇馆之宝就属这批出土文物。

长方形的伯梁其盨,两端有兽首耳,圆足正背面有壶门形缺,盖上有四个云朵形扉,共31字,记载伯梁其制作此盨,为周王祈福的事,太师廑簋则记载了周王册命赏赐,对研究西周晚期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善夫吉父酃2件,盖上有圈状捉手,肩,腹、盖上饰鳞纹,颈饰环带纹。盖榫和口内壁各有铭文15字,对研究西周历史及“善夫吉父”家族有重要意义:善夫吉父鬲3件,系西周晚期标准器,铸造范线范缀清晰,皮壳锈色清楚,有一件尚有挖掘时碰伤的痕迹,铭文17字,对研究西周青铜器及生活礼仪具有重要价值环带纹铜壶,此系西周晚期标准器,壶形制,纹饰属西周晚期典型器制,形体壮美,无铭文。环带纹铜壶颈部有一对衔环兽头耳,非常规整,有较高艺术价值。

馆藏太师虐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转送。据周代礼制,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因此完整的太师虐簋应为一组4件。另两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还有一件流走海外,2008年现身上海崇源秋季拍卖,拍卖价为800-1000万人民币。

从工艺鉴赏的角度来看,馆藏太师虘簋造型矮而厚重,鼓腹,圈足,颈两侧有风格独特的兽头耳,这个“耳朵”的造型在上万青铜器当中是唯一的。有盖,盖顶捉手为喇叭形。盖面与器腹均饰竖直纹,颈部及圈足上各饰粗弦纹一道,也非常别致。

但是,太师唐簋的价值绝不只体现在它的工艺上,更体现在它的考古价值上。太师虘簋是入藏8件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这样的青铜器在万余件有铭文的殷周青铜器中,也不过70余件,这也正是太师虘簋价值上千万元的主要原因。

太师虐簋铸铭文7行,共70字,记载周王十二年正月既望甲午日,赏赐太师虐簋的史实。铭文中纪年,月序、月相,日辰四项皆全,可作为西周推断王世的标准器。铭文中“师量宫”为西周很多宫名中仅见,对研究西周晚期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敬惜字纸”是中国绵延千年的传统。甲骨、青铜器。简帛等都曾做过文字的载体,但同文字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历时8年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这些看起来毫无分量的薄片,却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最沉甸甸的礼物。进入第五展厅,可以纵览汉字从雕版印刷到计算机时代的历程。

9.博物馆观后感 篇九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中国科技馆,里面果然很奇妙,在一楼,有很多看似很奇特但其实都是科学知识的运用,在一楼的自然科学展区,我们了解到宇宙的奥秘,点,光的运用,在二楼,到了探索与发现四个展区,位于展区门口的一幕巨大铁皮做成的动态幕布十分神奇。它可以不断变化图案,气势磅礴在此地看到了那么多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深深体会到了科学的力量。展区中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比如用红外照射到某一个物体就可以再屏幕上显示出来这是什么元素组成的,还有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看看布朗运动„„动手操作的设计可以更好的使人们体会到科学的奥妙。

人群一涌而进,突然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空气混杂起来。身处闹市之中,我们岂能用一颗谧静的的心去感受流淌在我们身旁的一切,它所要倾诉的话语我们又怎么能听得见。我逃也似的跑上了二楼。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看那些我不曾熟悉的过去,默默地又默默去亲近我们的祖祖辈辈。可是人们都不懂,在这里,连呼吸都是一种亵渎。其实不该说大学生没素质,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通病。多少年了,总是会在一些杂志和报刊上看到类似那样的文章,说中国人到国外旅行,每到一处都是大声的喧哗。以致外国人在一些地方特地用汉语标明不要做什么什么之类。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很气愤,说老外看不起咱中国人。其实我们不能怨别人,是我们自己不要了自己的脸。才丢脸丢到全世界去。熟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犯错不要紧,但要紧的是知错却不改错。中国腾飞了,gdp直线的增长了。在别人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群暴发户而已。不然这么多年了,连大学生都不知道在一些公共场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或许应该这么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说来也是,读了十几年书,也不见在哪个年级开过个人修养问题的课程。中国相传的“礼仪之邦”没有继承下来,谁之过?我从二楼下来,坐在门口坐等着大队伍转移到二楼了,才走进大厅。我观察了一下,坐在门口的那些也许是工作员的阿姨,也是唾沫满天飞,说的不亦乐乎。这里已经没有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回去时,我在门口转了几圈,又看见了那炮口里面塞满了垃圾。扔的人不该,管的人不该。其实不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一幕一幕真的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会想,历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根探源又是为了什么。就像是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和回忆,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也有它的过去和回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不管是之前的鸦片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祖先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寸金桥我常常走过。可是我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抗法烈士。我以为这是关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典故。孰不知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啊。原来它承载的是如此沉重的意义。昔日的寸金土地莫不是血流成河,尸骨皑皑。谁可知道,脚下坚立的土地,沉睡着多少灵魂。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誓死都不愿放弃的家园。我们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我们是幸运的,在先人的庇护下,不知天高的成长。我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感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武器先进,想要取得胜利并非是一件难事。可是一百多年前,经济等多方面的实力与西方相差甚远。凭的是满腔的热血,对祖**亲无限的热爱,对家园的坚定守护。纵然赤手空拳,硬是让敌人畏惧三分。用那血肉身躯,挡住千军和万马。

人总会有一死。好男儿就应当保家卫国,在所不惜。死亡,谁不曾害怕过?这战争没完没了,似乎看不到尽头。我害怕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妻儿身边。我多想像以往一样,在地里回来后,一家人喝着热热的菜汤。前有古者,后有来人。我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前方已尸骨皑皑,后面还有无数的人倒下。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我又看见了她如花的笑靥。如果风会说话,请告诉她,战争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天,要好好的活下去,把孩儿抚养成人。

战争呵,从古至今,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若不是你太过孱弱,你的孩儿怎么会遭受如此的耻辱。可即便这样,我也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等等。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分为十个部分:文明曙光、燕蓟神韵、千年蓟城、幽燕风云、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国际都会、日下积盛、落日余晖、民国风云。该展览以北京文化为视角,表现了北京从原始部落,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据我估计有些物品运用现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制造出来。而有些东西,则体现出了古代人独具匠心。如,其中一样东西——七星铁剑,虽然现在是一把锈迹斑斑的破铁剑。但当初用x光照射剑身时会在其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这是多么的神奇啊!

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没有满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电信11-1班

110204115 樊 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2014年11月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馆藏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文献、书刊、档案、资料数千件。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列强便用血与火来教会我们认识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残忍,什么叫蹂躏,什么叫不平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妄图灭亡中国。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农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超过30万无辜平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屠杀中被残害致死。虽然在此之前,我已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报道及照片,但当再次看到这些照片和血淋淋的历史时,我依然悲愤难忍。心中对侵略者的痛恨更加深了。经过 14年中华民族的宏伟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日本正式签下投降书。这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战争,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损失达6000亿美元。悲壮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非常珍贵。

在这场展览中,我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电信11-1班 110204115 樊 荣

下了这么几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我已然自醉三分。12国际商务a1 20124840865徐紫薇

在这浓缩着上海150年银行发展史的展馆中,我们观看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体味着上海这个金融中心的演变历程,这堂在课堂之外的特殊课程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闻,更提升了我们对金融发展的认识。

“80年代初人民银行储蓄所”三个场景,再现当日景况,人像雕塑栩栩如生。

馆内还有一处场景则是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前身)下属一家小型储蓄所的。这是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门面、柜台、账台、厚厚的账户卡、陈旧的蘸水钢笔,甚至连竹壳热水瓶、木盖饮水缸等都是原物。从场景陈列的每一件原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银行的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再想一想今天,当许多人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当代物品弃之如敝屣时,这一场景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它令当时在场的许多人多少又找回了自己刚进银行时的记忆,同时也让金融业的百年变迁历史保持了连续性、完整性。

通过展览,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海是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之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有利银行于1847年在上海开张,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于1896年在上海开业,中国第一家私营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自民国建立后,英、美、法、德、荷兰、比利时、日本和暹罗等国家又纷纷在上海开设银行。到上世纪30年代时,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远东乃至世界的金融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全球金融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现代金融文化,必然会面临东西文化融合的问题。回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给人以历史的启示。

而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为了能够使我们透过历史来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都会接触很多有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而是在选择本专业类工作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派上实际用处。为了更好地使我们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这次的展览便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中国如今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身在中国身在上海,又同时学习了那么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更是应该发挥自己的知识来为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历史的车轮在中国金融史上碾过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的历史成就,而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要以史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前人留下的辉煌历史容不得我们挥霍,而是要更进一步地发扬和发展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展示着保存完整的干尸,让人能看出千年先人的身份和死去时的面部表情。还有少数民族民俗展厅里,维吾尔族的衣饰、生活用品和家居模型,以及现代中国传统建筑和穆斯林风格雕琢的奇特组合,代表了新疆古老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但是,当时的场馆是收费的,人们嫌门槛高,不愿自己掏钱参观。参观者绝大部分是机关干部、职工和学生等,平均每天参观人流量不到1000 人。

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一楼的中央大厅上空是高大的半圆型拱顶玻璃,让人感觉特别清新、透亮,鹅黄色的大理石墙面将整个大厅装扮得金碧辉煌,墙上两幅巨大的浮雕,展示着古丝绸之路文化传递和交流的盛景。

10.博物馆观后感 篇十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来到木雕制作部分展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要设计起稿,再到选材、粘贴稿样,还要打坯、修光、打磨、贴金等复杂程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这小小木雕竟要经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惊!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块,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贞贞!走啦容不得我多花半点时间去欣赏,又得急急忙忙走进另一个展厅。先是历史文化展厅,再是自然资源展厅,后是陶瓷展厅……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别。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唯有那木雕。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正如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梦,让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国。猿人通过“雕琢”——自然灾害、风雨洗礼,才有高智慧的人类;华夏历史通过“雕琢”——朝代变迁、人事更换,才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今美好生活也通过“雕琢”——抗敌战争、改革开放,才有现在幸福生活。

而身处幸福的我们,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们用鲜血来雕琢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现在起就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是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给与天地之间的这国度,给予我们生命的是地球母亲。她曾拥有一块宝石——自然资源,并将它无私奉献给人类,但人类通过了无数次“雕琢”让它成“器”后却忘记了这块玉,浑然不知这块“玉”是万物之本。在为这恶果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终于醒悟,面对拯救“玉”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责无旁太,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让这块“玉”再现昔日的生机盎然之景。

让我们用汗水去雕琢我们的人生,用双手去彩绘祖国的未来,用智慧让宝玉重现生机!

11.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篇十一

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在原沈阳铸造博物馆基础上改造和扩建而成的。一期开放的四个展馆分别为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和铁西十年成果展。截至目前,中国工业博物馆共征集到文物展品共1.6万余件。征集的文物来自上海、北京、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0件。在1300多件实体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7项“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每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向参观者诉说着共和国工业走过的辉煌历程。作为全国惟一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人们可以在此见证百年中国工业的变迁,感受到工业文明,追忆工业的脚步。(柴歌)

中国首部微笑漂流书《此致微笑》从沈阳出发

12.论中国博物馆公共性的理念问题 篇十二

有不少学者认为博物馆的精英性与公共性是相互冲突的, 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因为进入博物馆的观众有着十分不同的地位、职业与知识背景。笔者认为二者并不冲突, 因为从源头上说, “博物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伴随着精英性与公共性两个问题, 博物馆并非源于中国, 而起源于西方, 中国自古以来只有皇家与士大夫的私人收藏与对藏品的精英式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 现代西方博物馆中的早期藏品, 例如古希腊雕塑, 是树立在广场中的, 许多著名的古希腊壁画是装饰公共浴场之用的, 我们所熟悉的古希腊大理石浮雕是装饰位于广场中心的神庙的门楣与山墙之上的, 而古希腊的浴场和广场是公民聚会、讨论一切国家大事的场所, 是公共性的场所。其实我们现在在博物馆所看到的这些艺术品是与古希腊的公众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 这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公共性标志的标准———它是不是经得起从各个角度看。这个标准其实是公众生活的具体的直接的表现, 它从每一个角度看都不一样的, 它其实是一种民主的意识, 是一种圆形剧场的意识。公众是处圆心上的, 公众生活是圆周的概念, 是扇形剧场的概念。这样一个中心是公共性交汇的场所, 这些艺术品可以说综合了来自各个方向的眼光, 来自不同角度的观点。这可以说是希腊文化的特点, 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也起广场的作用。公共性是一种民主意识的体现, 所以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的场所, 还应该是一个文化聚集交流与发生的场所, 它应该成为一个城市最有意思的景观。

由此而言, 对博物馆公共性的强调是没有问题的, 但有一种看法, 认为公共性就意味着博物馆属于人民, 是为人民服务的, 并且引申出藏品及其展示方式应该通俗化乃至娱乐化的观念, 由此来否定博物馆藏品的精英性,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即使我们不谈博物馆及其藏品的现代理念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 博物馆的精英性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中西, 在没有博物馆之前就已经有了收藏与在不同范围内展示收藏的情形, 但被展示的物品无一不是具有精英性的, 它们所代表的文化都是高于普通民众的。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雕塑刻画的是除了神话人物就是英雄, 中国古代艺术品也是高于流行文化的, 在优秀的文化必须带有一种精英性这一点上无论中西都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藏品的问题在于缺乏公共空间, 比如中国文人画最主要的卷轴形式是手卷, 它仅可用于少数人雅集传阅, 而古希腊的广场可以聚集成百上千人, 这是藏品展示空间与方式的不同, 也就是是否存在民主空间的问题。精英性在公共空间之中展示, 其实就意味着博物馆与娱乐场所是有区别的, 它的各种方便大众理解与接受的文化策略与展示方式都不应该是为娱乐而娱乐的, 而应该是服务于教育性这一目的的。如前所述, 我们从博物馆的起源来看, 博物馆的雏形亚力山大博物馆最早就是一个论坛, 论坛是一个交流的场所, 现在的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恢复这种精神, 这其实也是博物馆本身的可能性之一。法国在70年代关于这方面就有很多的讨论, 甚至有学者认为博物馆就是一个学校, 这是跟最初学徒在那里学画有关的, 后来博物馆成为国民教育的场所。即使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建立起来的时代, 到了民间艺术———也就是普通民众的艺术———进入博物馆的时代, 对这类藏品的搜集、整理与展示也不是出于适应普罗大众的文化层次的目的, 实际上民间艺术脱离了其自身的文化系统和环境, 进入现代博物馆体系中, 其意义就发生了转变, 它带有一种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反思。人们在博物馆看到这些展品时, 和在其原初环境中看到它们, 必须抱有不同的目光。当我们在原初环境中看到它们时会认为它们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 而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它们时, 则会去思考它们在何种文化语境下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 产生的意义何在。因为这些参观者在很大的层面上并不具备美学上的与知识上的储备。所以说博物馆必须就是要脱离流行文化的, 是与民众的现实生活有区隔的。

在古代, 艺术品的精英性在于艺术品的所有权和观看的权利都掌握在社会精英的手中, 普罗大众很难接近, 因而具有较强的阶级性, 而在现时代, 普通民众终于有权利去接近这些在古代难得一见的“精英文化”, 去分享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与记忆。今天我们强调博物馆的精英性则在于, 与普通的市民文化相比, 博物馆代表着一种更优秀的文化, 博物馆有责任引导观众学会用一种更有深度和高度的眼光来看待博物馆的藏品, 比如对于一幅中世纪的圣母像, 它所有的图像志的含意并非是约定俗成的, 观众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不能了解的, 就更不用说更深入的图像学的意义了。再比如某种失传的手工艺活动, 它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谜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藏品向观众说话?然后是参观者会针对这些藏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其实就蕴含着一种对于国民素质的培育和提高。所以博物馆的精英型和公共性并非互相冲突的, 而是一体两面的, 也就是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的精英性与展示空间的公共性。

笔者认为, 博物馆属于人民, 为人民服务, 借由博物馆空间的公共性来否定博物馆文化的精英性这种看法隐含着一种观点, 即认为博物馆及其藏品是一种财产。笔者认为博物馆及其 (下转第295页) (上接第286页) 藏品虽然具有物质的属性, 但从根本上博物馆是一种承载历史和文化记忆的物质载体;它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象征, 其展品是供人们学习、思考和研究的;它肩负着将一种高于人民生活的文化向广大民众传播的使命, 一种提高国民性的使命;虽然它可以增加趣味性, 使民众更愿意接近, 但不能因此而变成一个娱乐场所。博物馆应该成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应该首先成为一个国家的身份的象征, 其次是成为一个地区的身份的标志, 成为一个地域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学术的中心。这个观念当然要与当地的居民及其生态形成一个有机的关系, 这就涉及到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现代的博物馆的理念, 如果只有藏品, 只有现代的设施, 那远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因为它的观念不是现代的。现代的博物馆理念, 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强调藏品并非纯然一物, 而是一种文化遗产, 否则博物馆的藏品与社区里的公共健身设施就没有分别。当我们把藏品当作文化遗产来对待的时候, 一个博物馆内的文化空间的建设与这个馆所处的一个更大的外部空间的关系, 就成为一个博物馆是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所要考虑的问题了, 因为这就意味着一个博物馆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身份和它的使命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建设哪一类博物馆, 它是为谁建设的, 博物馆需要展示什么, 这是所有当代博物馆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博物馆要告诉民众什么, 它想对谁说?这个博物馆对于该馆所在的这个地区这个城市, 对于周围的居民、本地的观众、旅游者, 分别意味着什么?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和环境里边, 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藏品作为常年累月的存积物, 其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由对博物馆的公共性的思考延伸出来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最重要的“软件”建设, 这样博物馆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收藏物品和将藏品向公众展示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所, 当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时, 对于观众、社区、乃至一种文明有更深层而多重的意义。只有从根本理念上来思考博物馆对历史和今人所承载的意义, 才能促进博物馆在实践层面上更正确而有效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

[2].苏东海.博物馆演变史纲

[3].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

[4].严建强.博物馆与观众——介绍肯尼思·赫德森的<博物馆社会史>

[5].周飞强.公共性与博物馆的转型及实践

[6].史吉祥.论博物馆的公共性

[7].冯承柏.论博物馆的起源

13.博物馆观后感 篇十三

寒假吃过午饭,爸妈带我去了院士博物馆,在上海杨浦区黄兴公园旁边。进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一个阿姨拿出问卷和笔,带着问题让我去拜访。

自动门打开了,让我踏上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在这里让我知道,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科技事业在贫困中艰难起步。对于正在科技前沿战斗的老一辈科学家来说,这并不容易。比如整天在车床旁边学业务,为我国精密机床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被亲切地称为周,一位留在车间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专家;被《全球科学》(Global Science)列为20xx年十大科学事件之一,为DNA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在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家中声名鹊起邓;为我们上海交通地铁和隧道做出巨大贡献。在上海软土和密集建筑中修建地铁就像在豆腐上打洞一样,但隧道和地下工程专家刘建航做到了;乔登江核物理学家两弹英雄,传奇院士。不幸的是,他9岁时,右眼骨折,失明。1963年,他接到组织部的命令,投身沙漠戈壁,开始了他一生的国防科技事业。然而在他实验的关键时刻查出了肾癌。他不听医生的建议,坚持到实验成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就这样,十几年来,他一只眼一只肾活跃在国防科研教育第一线;

这是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动人故事。

14.博物馆观后感 篇十四

还是我参观过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区北部象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园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发掘的岭南规模最大的唯一的汉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概况,是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一处古迹,被列为我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来广州我觉得应当带着小孙子到那里参观,了解南越历史,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积不大,整个博物馆挤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大门临街,需要走上十几级台阶。馆内设三个展区:临街的三层综合陈列楼、古墓原址、主体陈列楼。

我们爷俩来到那里,购买了参观券,在馆前留影后,拾阶而上,就进入馆内参观。也许临近闭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参观的人不多。综合陈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活动,没有参观。我们继续爬楼梯,大概上三层楼,到达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参观了墓坑。

南越王墓这是岭南地区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积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随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几千件随葬品。

走出墓坑,我们来到主体陈列室,那里由五部分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展出的文物荟萃有青铜、铁器、陶瓷、玉枕、龙袍雕刻等文物饰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文物集历史、知识、艺术于一体,透视了古时的历史渊源,可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精神,是劳动人民在在物质、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展示。几千年的礼貌成果真是丰富多彩,辉煌灿烂。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参观后感到在这狭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丰富的文物,从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饰品到兵器应有尽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华无耻。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触目惊心,除了他的妻室,还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见古代封建帝制统治的残酷。

15.中国博物馆观后感 篇十五

1 项目背景

苏州博物馆馆址位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 是苏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这么敏感的区域, 新馆如何延续传统文化, 又能具有时代特色, 正是大家所关注的。

2 设计分析

2.1 叠山

对于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园林各要素的创新, 北侧墙下的“叠山”是新馆庭园规划设计当中最为精彩且最难处理的部分, 既不能仿古, 又不能做成现代雕塑。他从中国北宋画家米芾的山水画中汲取灵感, 创造出“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的写意手法。在摒弃了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假山营造手法之后, 他将许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经过切割和打磨, 相互叠加并排成一排放置在水边, 渲染出宋代山水画的意境。

2.2 理水

水在造园中具有拓展空间的作用。在古典园林中, 治水一般都是山脚临水, 石矶浮水, 皆环以林木。水面则以掩映、舒朗、深远及大小等为主要特征。而新馆庭院中以水造景的方法与古典水景是大相径庭的。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 贝聿铭放弃了传统的形态和手法, 而是采用了长短不一的直线围合而成复杂的平面, 并用石材构造水池, 呈现出了简洁的现代感。独特新颖的建筑群在平如镜的水面上产生了虚实影像与高低层次变化, 然而, 微风徐来, 建筑与倒影荡漾在水中, 这静、动之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画卷, 与建筑构成了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3 亭

亭的造型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 是将传统古亭的解构和重塑。结构上, 它以现代的钢骨架作为支撑并放置照明灯具, 玻璃顶覆盖木饰面格栅, 中间是洗漱台。亭的位置悬置于水面之上, 四面景色尽收眼底, 坐在亭中北面可观赏石与桥, 东侧的建筑与植被形成借景, 南侧与建筑大厅的亲水平台以及建筑立面互为对景, 西侧皆竹林为背景。

2.4 置桥

主庭院中的桥通过直线的交叉, 并把桥作为体块来进行处理, 桥并不是主要景观, 而是作为联系构件和观察点来设置的。用桥将水面分割成一大一小两块水面是传统置桥手法中最大的特点, 目的是为了使大的水面显得更大, 而小的水面显得更加悠远。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桥的设计, 是使人走在桥上既能观赏建筑和亭台在水中的倒影, 又能观赏紧临拙政园的山石, 同时桥的尺度与人们的视域比例也十分恰当, 让人有种移步换景的感觉。以突显景观的层次, 并表达造园所追求的“人在景中, 景在人中”的思想。

2.5 植被

在植物配被上, 贝聿铭放弃了传统园林追求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突出了单株植物的观赏性。进入主庭院设有四棵树, 分别是东门两侧松树, 一棵高大挺拔的靠近大门, 作为进入大门的借景之用;一棵为盆景造型, 美轮美奂;南侧是一棵梅花, 凉亭西侧的一片茂密的竹林;南侧一棵桂花, 以及西部展区的一个小庭院中, 栽种了一棵石榴, 树旁以太湖石作为配景;东廊对景的“紫藤园”中, 两棵紫藤嫁接了忠王府中明代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百年紫藤;在建筑上通过屋顶构架的呼应, 使整个建筑空间与历史产生了共鸣。在《园冶》中说到造园要“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要体现“小中见大”, 堆砌植物反而可能会弄巧成拙。贝聿铭将这几种植物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作为一个“雕塑”来隐喻传统精髓, 同时用植物来营造“虚实结合”的意境, 赋予了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现代感。

2.6 叠瓦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风格上保持了传统粉墙黛瓦, 但屋顶却不用传统的瓦片做装饰, 原因是传统的瓦片易碎, 又不易保养。而是铺设黑中带灰的“中国黑”花岗岩, 来隐喻瓦片。淋雨的时候是黑色的, 经过太阳照射后变成深灰色, 这与苏州的粉墙黛瓦的格调相协调。另外, 在建筑的高度处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苏州古城的主要建筑特色便是高低起伏和错落有致。形斜坡屋顶也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建筑文化特色, 它与周边建筑的形式有着鲜明的反差, 却又有相似之处。屋面与墙体边饰以及白墙相配, 为粉墙黛瓦的江南的建筑意境增添了新的诠释, 并精心营造出意境。

2.7 门

在博物馆大门的设计上, 贝聿铭有别于传统建筑大门的造型语言。传统古建筑大多是高墙围合成, 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 在设计上要运用新的造型语言, 让博物馆显得更开放, 有一种邀人入内的感觉, 用现代材料而又具传统韵味的大门形式, 营造出大气的特点。还有大堂前用钢和玻璃设计的现代月洞门, 亦反映了这种“雅致而微妙”地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传统的手法和思路。博物馆主入口的门利用钢结构顶棚、格栅伸缩们和朱红色推拉门, 与右侧白墙上的黑色题字融合。

2.8 窗

在新馆中的设计中, 窗起到了模糊室内空间与外界空间的作用。贝聿铭用现代材料将传统建筑花窗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 以达到“借景”的效果。如在大堂的北侧墙上开的两个“六方式”花窗, 巧妙的将凉亭和花树纳入眼帘, 营造出“探幽”的意境。东廊透过紫膝园, 可看到茶室的东墙上钢结构的“海棠花”漏窗, 它以传统的冰裂纹为图式为装饰。其妙处在于以空寓虚, 借物寄实, 避外隐内。还有一处方窗设计十分巧妙, 在“虎丘云岩寺塔”展厅, 方窗上覆一层薄纱, 借外围朦胧之亭台水石.不仅给幽暗的展厅采光, 而且让人不经意间抬头远眺窗外美景。

3 结语

从中国古典园林摹拟到抓住文化灵魂后的大胆创新, 是贝聿铭另一种形式的“共享空间”的创新。他把“園”字进行拆解, ‘□’代表围合的墙, ‘土’代表亭, ‘口’字代表池塘, ‘衣’则寓意为似石与树。这些要件在贝聿铭先生最终的实施方案上一个不少地被用上了, 运用动与静、虚与实、大与小等对比呼应的手法, 营造园林的内在精神主园的设计保留了传统园林的构成要素及要素的组合方式, 展示了贝聿铭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悟性。并对各要素自身的形式进行创新。这正是贝聿铭对中国现代园林所做的贡献, 也足以证明它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摘要:传统园林有其价值, 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国内现代园林的兴起与发展, 也正在进行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这既需要秉承传统, 又要适应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和现代这两大课题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融合与协调。下面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试从各类造园要素出发来探讨现代造园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同时所运用的新的手法。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园林,继承创新,苏州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洪杰.贝聿铭的探索——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点体会[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8 (4)

[2] 何光华, 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建筑师风采, 2009

[3] 王洪海, 唐安惠.中国传统中的园林艺术[J].山西建筑, 2007 (10)

[4] 童雋.江南园林志[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5]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5

[6] 徐千里.在现代化背景下重解传统[J].苏州: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5

[7] 陈从周.唯有园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课题季度进展汇报下一篇:励志演讲稿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