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2024-10-09

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9篇)

1.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一

东胜至阿康中心物流园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

二0一0年工作总结

鄂尔多斯市东胜至阿康中心物流园区高速公路项目是为了促进阿康物流园区和康巴什新区的快速发展,使机场通道便捷通畅,改变目前东胜至康巴什交通拥堵现状,方便人民群众安全快捷出行。鄂尔多斯市委、政府于2009年会议研究确定该项目为市政府重点工程,已由内蒙古政府内政发[2010]60号文件批复采用BOT方式建设。

为实施该项目,今年初,由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抽调少量精干的骨干人员组建了东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项目办工作运行近一年,根据集团年初的工作会议精神,秉承集团的“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办企宗旨,继续发扬“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按照预定的工作目标,项目办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用党建指导实际工作,精心组织安排项目实施的前期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各项工作方式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近一年来,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同时也为来年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强化党建工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集团2010年工作会议精神。

集团工作会议以后,项目办把学习贯彻集团工作会议精神,统一

好的成绩。再次,高标准完成集团给予的任务必须彰显高品位,文化力的增强尤为重要,“制度管人管其身,文化管人管灵魂”,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是为项目办打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对施工单位,驻地办的驻地要求高标准建设。二是在生活上营造温馨氛围使员工倍感温暖和关爱,在方便生活和工作上做到无微不至。三是认真落实工作绩效考核,使员工实心实意为项目尽责尽心地工作。

尽管项目办未参与集团公司的党建及“创先争优”活动的验收,但集团副总、项目办主任陈建新每次参加验收活动完后,把大量的资料带回来,组织项目办全体员工学习讨论,增强员工思想觉悟和激发了工作干劲。

尽管项目办未正式建立党团组织,但项目办仍按集团要求在党建“创先争优”活动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生龙活虎地开展着,并效果明显。

二、抓工作落实、注重工作成效,为高速公路建设做贡献

东胜至阿康中心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是东方路桥集团公司运用BOT模式建设经营的继包府公路东运段煤专线、省道103线呼浦高速公路、s215线嘎通公路之后的第四大项目,是东方路桥集团公司二次创业和百年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项目办深知本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为此,项目办始终坚持立足项目、服务项目的原则,严格按照科学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实时地展开了各项

2010年3月项目办与招标代理机构共同编制了招标文件和设计任务书,由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项目办与设计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并对项目设计的安全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进行动态管理。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条件可靠性、需提出综合性的研究报告,项目办委托交通设计院编制本项目的可行研究报告,并会同其他管理部门及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论证相关技术方案,对主要服务设施进行实地选址和勘察,多次优化相关设计方案后最终完成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行业审查。编制本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报送至行政主管部门鄂尔多斯市交通局进行工科、项目申请审查。市交通局出具了审查意见。

2、土地预审。委托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完成项目《勘测定量报告》,完善相关报件并组件报审至东胜、康巴什、伊旗国土资源局出具初审请示,然后报送至市国土资源局出具初审意见;最后报至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经审查出具土地预审意见;由于本项目建设标准高、占用土地数量大、国家对用地控制严、协调难度大、报批时间较长,但最终项目办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土地利用完成相关报批工作。

3、环评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

三、抓实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和沿线设施改移建工作;协调沿线涉及各项事宜,为项目施工顺利夯实基础。

1、熟悉项目沿线情况

今年三月初,项目办全体员工三次徒步熟悉路线走向、宽度、及征拆范围内土地地类、房屋、地上附属物、电力、水利、通讯、与路线相交的公路、铁路等信息资料、为征拆工作展开提供了前提条件。按规定设计院把路线的恢复定线移交项目办。

2、征拆工作稳步推进

高速公路路线走向涉及东胜区、康巴什区和伊旗三个旗区。根据详细的外业调查汇总,项目办按路线所经旗区分为三个征拆工作组,由相关工作人员与旗区土地管理部门、乡镇、村社和相关单位联系接洽。并在5月开始实施征拆工作。

东胜区原设计路线长为16.3公里,因规划矛盾等各种原因先后两次改线,最终确定东胜区域境内路线长13.3公里、占地1385亩。经项目办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土地、乡、村、社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现已征完8.2公里,并支付土地补偿款。仍有5公里,23户拆迁房屋和3家企业承包地的征拆未完成。

康巴什新区主线10公里,支线6.2公里、约占地2295亩。拆迁房屋2处约4户,土地丈量工作结束,房屋评估已经完成,征地拆迁房屋户已大部分领了补偿费。还有几户村民的征地补偿费正在协商中。

今年3月起,项目办有关人员实地踏勘检查电力、通讯、水利设施与项目路线相交处的具体桩号、数量、种类及所属单位等大量信息,经过反复核实需迁改的各种设施包括:电杆77处、新架电缆8136m。拆除再安装变压器3台、拆除铁塔5基、敷设光缆4030m、闸阀井和水管2处等,涉及的单位有东胜区供电局、鄂尔多斯市电业局、康巴什供电局、伊旗水利局、东乌铁路等八家单位。项目办工作人员在与涉及单位联系、协商过程中,克服了单位多、种类繁、数量大、阻力大推诿拖延等多种困难,在短时间内向相关单位提供了相交部位公路工程地面高程,设计高度,征地宽度等数据,并多次与相关单位一起实地勘察落实迁改方案,督促各相关单位提供预算书。至今,各单位电力、通讯、水利预算都已提交,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对提交预算协议进行审核,初步预算总价为1200万元,项目办已存档。迁改工程实施正在落实之中(康巴什支线已动,其余未动)。

沿线交叉还涉及包神铁路、东铜铁路、荣乌高速、东乌铁路、包西铁路、包茂高速等所属单位。今年3月初,项目办通过发函及去人协调协商沿线与上述公路、铁路交叉所属单位相关事宜。项目办把项目路线设计方案及相关数据提供给这些单位,然后协调协商确定一个双方均认可的施工方案。协调工作阻力较大,现东乌铁路、包神铁路和包茂高速回函同意协商施工方案,其他几个单位还在协调之中。

为了方便沿线村、社村民出行、耕作,根据设计的沿线通道、了坚强的保障。在设备到位后,组织验收、安装、调试,又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标定,及时进行资质授权的报审,为工程施工试验提前做好准备。

项目办在8月份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确定好路基填土的取土场后,对土样进行了原材料分析、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好各指标的数据后,批复使用许可证。8月26日施工单位开始路基清表工作,28日正式开始路基的填筑工作,填筑过程中项目办中心试验室对每一层进行了现场压实度抽检,并留有压实度资料。9月开始对桥梁工程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钢筋C30、混泥土配合比、水泥砂浆配合比)。现已批复了使用许可证,10月开始了桥梁施工,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每批都进行抽检试验,并填写记录和报告单。对桩基的钻孔、灌注及成品进行10%的抽检;对混凝土的浇筑,按每10孔桩抽检3组混凝土试块,进行7天、28天的抗压强度检测;挡土墙的砌筑,对其原材料(片石、水泥、砂子)进行抽检试验;对砌筑现场砂浆进行测定其7天、28天的抗压强度,并记录。施工单位所施工的路基填筑、钻孔灌注桩、浆砌锥坡防护等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为加强工地及驻地办试验室的管理,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检查、指导和落实,使工地及驻地办试验室已按要求建立档案制度,现资料齐全且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内容清晰、完整。

1氛围效果良好。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方面管理,首先项目办为员工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使用或用品,在防火、防盗、防安全事件的发生等制定了预案,并设有专人兼职负责定期检查;对办公室生活区加强卫生清洁,强化检查监督力度,使项目办卫生状况成为项目施工进驻单位的标兵。车辆管理,坚持用油、出车及保修登记制度,对车辆维修和驾驶员要求有严格规定。会议管理,按要求在会前下发通知、拟写会议程序、布臵会场、会中搞好服务和做好记录、会后清理会场、督促落实会议精神或拟写会议纪要下发,搞好调查研究。办公设备及其他财产管理,建立了管理制度并设臵了专人负责,不定期检查设备及其他财产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维修,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档案管理和印章管理,档案管理要求随时整理,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制定了档案电子目录表;印章管理,严格按程序要求用章详细填好用章记录和外出带章情况,对职能部门用章时要严格监章和用章审批程序。

2、协调沟通、处理好内外关系、营造和谐团队

沟通协调内部关系,首先协调好上下之间的关系。做到上令下行、上情下达、上下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的工作。其次注重各个部门工作协作沟通协调,避免各部门之间的“撞车”或推诿。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协调沟通本着真正关心爱护的原则,将矛盾化解,营造一个和谐的团队。

搞好对外接待工作使单位改善外部环境、扩大拉近对外关系、3任内容化,克服旱涝保收的工作风气;强化岗位竞争化,克服了再其位不能干其事的现象和责任推卸和扯皮现象,与奖金挂钩,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加强对施工单位、驻地办检查考核管理。就施工单位驻地办的驻地建设、综合事务管理、施工防护安全、文化建设、后勤服务保障,用工工人合法权益保障等制定一个专门的考核条例。规范管理环节及流程标准化。通过检查、评比和考核,奖励先进、处罚后进。以而提升施工、办事服务工作操作的文明程度。

6、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使员工专心在岗位上奉献。员工的办公、宿食条件的满足是服务工作的重点。办公设施齐全,用品发放到位;饮水机、台灯、茶叶等也配备。住宿床上行李配套齐备。各种必须生活用品也合理配备,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员工自身的各种情况给予人性化满足其要求。饮食方面,首先严格饮食和环境卫生要求,从采买到制成饭菜,从个人自身清洁到厨房。餐厅的卫生环境,要求管理员每天督促检查。其次搞好饭菜质量,做到荤素、稠稀、营养比例搭配,不断提高厨艺水平。再次制定食谱,有计划地采购用料,本着节约的原则满足各种饮食要求。介于员工的工作性质,安排人每天定时打开水,定期给员工换洗床上护理等;改造了一淋浴间,购臵了设备一次满足4人24小时洗澡问题;配备了洗衣机和晾晒设施方便员工清洁个人卫生。为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在会议室配备了无线接收电视;征订5种报纸报刊。服务体

5培养,后勤保障的提高都存在一些不足。2、2011年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创名优品牌工程,是项目办全体员工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强化企业文化,以“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精神,在总结中提高,在提升中发展。在积累经验和克服不足的基础上,在2011年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积极完成集团下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精品工程,争创国优。

(2)、坚持制度的学习与落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过硬的和谐协作敢拼的团队,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安全。(3)、加强执行力落实力度和工作细节上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科技创新活动。

(4)、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和谐项目的内部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抓短板,创亮点,抓典型,树标杆活动,营造竞赛氛围。

(5)、完善教育学习培训机制,造就一批技术精湛和业务能力强的岗位能手。

(6)、在管理上坚持创新,严纪律,力求做到管理以落实为目的,制度以落实为根本,总结考核以落实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增加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内容,追求最佳的管理效

2.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二

(一)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 总体要求。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 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 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把加快国内发展与提升开放水平结合起来, 着力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 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 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有效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二) 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 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 继续完善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 健全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开展支持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创新试点, 研究制订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一) 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 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开展试点, 探索建立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二)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完成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 出台输配电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 研究制订农电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展试点。

(三) 推进盐业管理体制改革, 出台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 推动形成新型食盐供给体制和盐业管理体制。

(四) 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等基础性制度建设。

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一) 出台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实施办法, 简化电价分类结构, 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 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二) 稳步推进水价改革,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三) 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 研究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 制订出台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扩大试点范围, 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 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 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 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完善消费税制度, 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二) 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 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公共预算体系。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健全监督机制。研究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控机制。

(三)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和收入管理制度。完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和使用管理制度。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一) 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的改革,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 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二) 修订出台《贷款通则》, 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

(三) 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 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健全创业板市场相关制度, 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推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四)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开展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试点,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

(五)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研究制订偏远山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 研究制订农村抵押担保条例, 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

七、协调推进城乡改革

(一)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研究制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条例,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规范农村土地整治的指导意见。修订国有建设用地划拨目录, 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二)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三) 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制订出台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 推进国有农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制订出台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八、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改革

(一) 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思路, 提出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和监管制度。

(二) 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研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及城市无收入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

(三)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推进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 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九、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一) 出台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 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等改革, 并启动相关试点工作。

(二)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

(三) 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推进非时政类报刊改革, 制订出台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意见, 基本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转制任务。

(四) 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一) 研究制订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研究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外资审批程序, 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制订出台境外投资条例, 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 制订出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 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为全面启动改革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二)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出台政府投资条例, 加快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制定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和代建制管理办法, 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

(三) 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提出深化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十二、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任务深化改革, 率先突破, 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改革经验。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改革试点工作, 将专项改革试点放到试验区先行先试。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组织领导, 狠抓贯彻落实, 确保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其他改革任务也要稳步推进。牵头负责部门要积极推动并会同相关部门科学制订改革方案, 明确实施步骤和时限要求, 落实工作责任;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 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年度改革任务的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 建立健全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 督促检查各项改革进展和落实情况, 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在做好年度改革工作的同时, 要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 从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体制性问题入手, 研究提出中长期改革总体思路, 科学编制“十二五”时期重点领域改革规划, 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深度解读

随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经济逐步回升向好,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显著成效。但是,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极为复杂, 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 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 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

一、在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背景下, 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改革的着力点

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 要围绕四个“更加注重”, 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

一是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这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要重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协调推进城乡改革, 加快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着力消除制约扩大社会需求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 要从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 着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 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出台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逐步推动形成公平准入、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四是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全面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二、提出推进改革必须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从外部环境看, 世界经济结构和需求结构将经历深度调整, 非均衡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经济增长更多立足国内、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之上, 才能在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国内发展条件看,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 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 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 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 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因此, 《意见》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主线。

三、鼓励民间投资,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既是形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13号) 不久前已出台, 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在抓好文件的落实。为此, 《意见》进一步提出, 要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 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有效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 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在垄断行业改革方面, 《意见》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电力体制改革、盐业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四、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有新安排

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 《意见》主要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价格改革, 简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 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 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二是稳步推进水价改革,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三是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 研究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 继续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 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等。

五、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安排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既是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围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意见》提出了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思路, 提出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

二是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和监管制度。

三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及城市无收入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促进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推进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 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六、在教育、医疗、统筹城乡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新改革措施

3.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三

做好2010年的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北京市“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重抓好“加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六大重点工作。

重点1加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政府对科技工作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

建立首都科技创新合作新机制。发挥和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强化与首都资源的融通和融合,探索研究建立由全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在做好为中央单位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央在京资源,整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战略,集中力量、集成资源,形成目标统一、协同配合、分工协作的科技工作新格局。

完善科技创新的法规与政策体系。围绕“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评估研究,加强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做好《北京市技术创新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争取尽快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引导科技研发机构在京聚集发展,提高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围绕中关村示范区建设、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等主题,开展前瞻性科技政策研究。完善北京市与中科院开展“院市合作”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接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领导责任制,加强专项之间的协调衔接,加强专项实施的全过程监督评估。继续把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作为重大专项实施的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各关键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和产品创新,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应用示范和市场推广。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承担专项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任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开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在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检查评估,形成关于首都科技发展情况的基本判断。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部署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重大专题研究,确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和路径选择。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发展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充分发挥战略研究对于科技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

重点2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创新和金融支持,强化资源整合,强化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深化推进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工作。争取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优先将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放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探索、总结经验和示范推广。深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等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更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打造“中关村板块”。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力度,全年完成40亿元政府采购任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聚集发展,发挥好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

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人才情况,制定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积极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尤其是产业领军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重点吸引一批一流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高科技创业团队,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力争通过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

重点3推动一批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

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化基地

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抓好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深化科技资源招商工作,加快建设“两个聚集区”,即: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纯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

加快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重点开发纯电动小轿车、纯电动环卫车、纯电动大客车及混合动力大客车四类新能源汽车。围绕纯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控、电池、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电动空调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样车研发、试制和可靠性试验,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关键部件的标准和测试规范,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加强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的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选择远郊区县作为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区,探索市场运营模式。

加快生物医药重大品种产业化和高端诊疗设备制造。加快编制和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努力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链条。推动恩度Ⅱ、脑起搏器、电磁刀等一批重大医药产品的产业化,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吸引一批优秀品种(企业)在北京落地。围绕搭建研发技术平台、构建研发服务体系构建、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大品种工艺改造和提升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攻克大功率高频×射线机、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等诊疗器械产业化关键技术,建设医疗器械研发检测验证与信息服务平台。

加快新能源关键成套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开展太阳能电池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太阳能电池重大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100兆瓦级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能力。开展大功率风机整机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完成5兆瓦级风电整机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形成年产200套以上风

电整机的产业化能力。开展生物质资源在新农村应用中瓶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水平。

加快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开发。开展基于纳米技术的绿色制版产业化联合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制版成套生产技术,建成年产150万升级纳米复合转印材料、600万平方米亲水版材产业化生产线。在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以安泰科技为龙头,围绕国产非晶带材的应用,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建设年产2万吨非晶铁芯、3万台非晶变压器的生产线以及年产500台非晶电机的中试生产线,加速拓展非晶产业链。

通过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感知北京”示范建设,以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为先导,开展一批示范应用,建设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促进RFID、传感器、IPV6、云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产生一批传感网、物联网相关技术专利和重要标准。

加快高端制造业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面向高速铁路建设市场需求,开发重型轨道龙门镗铣加工中心和大型车轴磨床。开展面向轨道交通的自助服务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大批量成套设备的产业化能力。依托“三一重工北京制造中心”,开展地下基础工程施工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突破降耗节能、电子墨水、显示、安全环保等关键技术,研发面向教辅应用的电子书包终端产品。基于龙芯CPU,研发面向教育信息化和政府办公的计算机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芯片技术研究,形成3G基带芯片批量生产能力。

重点4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食品安全和农业科技方面,支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设备研发和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试剂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安全农产品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在生产、加工、运输和流通中的应用。开展安全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及育种条件建设,以及籽种产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推动乳制品、果蔬加工、安全投入品、服装纺织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交通方面,围绕规划、运营管理、自动化系统、交通装备等方面,开展公交城市建设、特大城市新一代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突破整车集成、悬浮控制等磁悬浮关键技术,完善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和系统的测试标准和规范,开展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示范线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方面,对接“十城千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采购100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对接“十城万盏”照明试点示范工程,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200万只。开展地下水资源安全评价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建立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监控网络。推广应用“仁刨生泰砂基透水砖和砂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实施城乡结合部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立10个不同类型的工程示范。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关键技术在循环经济园区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开展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完成国内外首个舞台剧场LED灯具照明示范工程建设。

医疗卫生和健康方面,全面推进“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以肝炎、结核病、心血管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十大疾病为对象,覆盖健康教育、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疾病防治各个环节,中西医并重,研究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疾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降低医疗成本,提升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提高市民对十大疾病防控的知晓率。

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方面,完善首都社会治安防控技术体系,加强科技创安工程建设。开展地下管线及地下空洞综合探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实现地下管线及空洞的实时监控和综合预警,为开展地下管线隐患排查整改提供科技支撑。开展超高层建筑消防综合救援指挥系统研究,研发专用设备,为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提供有效手段。

重点5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组织协调、政策集成、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产业技术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制定实施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联盟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计划,带动联盟成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先进技术,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深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突出资源整合与开放服务功能,力争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总量达到100亿元,5000家科技企业享受研发实验服务,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成立“北京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首都研发实验服务联盟”等一批服务联盟。深化实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做强“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品牌,提升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依托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以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为方向,支持领军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深化推进与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创新服务方式,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做好服务中央部委、在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全面落实北京市与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协议,共同确定“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重点,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攻关,共同筛选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共同建设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

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好“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加强重大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落地的对接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累计超过7,000家。深化技术市场发展,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

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健全项目跟踪和筛选机制,建立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统筹使用市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自2010年~2014年,在5年内共安排不少于100亿元的资金,集中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以及抗体药物、无线传感网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

重大科技计划和创新基地建设,落实国家“干人计划”,深化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和“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更好的创业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以事业的发展留住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加快聚集,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承诺资源,争取一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落户北京。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和网络体系,支持一批高水平、名品牌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建设,建设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推进与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进一步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办好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品牌活动和市级系列科普活动。以市级科普基地、创新型科普社区和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等为载体,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科普,将高端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面向社区、学校和农村开展科学传播。推进科技与旅游相结合,推出一批科技旅游基地(或园区),打造一批科技旅游品牌。

重点6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科技系统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展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完善组织模式,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管理水平。

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深入推进“三效一创”绩效管理,全面推进重大任务实施运行系统、智力支持系统、服务管理系统、勤政廉洁保障系统等“四大系统”建设,推广廉洁奥运经验,加强科技经费使用监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确保全市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强化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履职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勤干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造就一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高效廉洁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统筹做好重大主题和活动宣传,充分展示“科技北京”建设的做法、经验、机制和成效,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曹健林北京科技工作在全国有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北京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北京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区域科技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北京市将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和首都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北京科技工作为全国科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充分发挥了在全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赵凤桐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需做好4个方面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在北京科技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时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我们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组织科技人员帮扶企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于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机制和方法,希望在2010年,这些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4.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四

上半年,我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丽江建设成为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的发展目标,始终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大主题,大力推进我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使我区生物

资源开发创新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丽江雪桃产业。

(1)扩大雪桃示范园区建设规模,建成模式型基地。雪桃产业作为我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中重点开发项目之一,目前我区的雪桃产业发展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为更好地发展好我区的雪桃产业,我办在成功建设5.2亩雪桃示范园区试点的基础上,将七河居委会沙河村民小组121亩连片雪桃种植面积统一纳入示范园区管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办按照工作环节补助方式,根据工作开展进度逐一将资金补助到果农手中,不仅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极大提高了果农的积极性,确保了园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我区雪桃产业精品化道路的发展。

(2)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做好抗旱保收工作。今年上半年,我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旱天气,由于丽江雪桃对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有着特殊要求,我区雪桃种植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我办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为果农提供服务。通过现场讲解、协调相关部门等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果农的损失。目前,全区3110亩雪桃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成灾1731亩,绝收121亩。

(3)克服因难,进一步做大雪桃产业。今年、虽遭遇了极度干旱天气,但我办积极想办法、出实招,深入细致做好动员工作,在保证已发展种植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雪桃种植面积,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发展丽江雪桃3931亩,主要分布在七河、金山、金安、束河等乡(办事处)。其中,2010年新增821亩,为束河办事处文荣新村500亩和七河乡七河村321亩。

2、实施药材产业种苗基地建设

药材产业是我区的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药材产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今年,为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我区的药材产业,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为中药材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今年年初,在区贵峰村建立了中药材种苗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有续断、虫楼、云木香、射干、臭丹参、秦艽等近17个品种,为全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育发展蓝莓产业

我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自然环境等都比较适应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今年4月,我办在市创新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去年全区范围选点取土化验的基础上,在取土化验合格区域金山乡文化村和七河乡西哨移民点试验示范种植了6个品种近3300株蓝莓,成活率达到了95%。下一步,我办将把培育发展蓝莓产业作为部门目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真正把蓝莓产业培育打造成我区又一新的支柱产业。

4、进行黑金谷红米的试验示范

红米的特点是稻壳泛黑,米芯略偏红黄色,煮食则清香润口,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特种稻资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红米不但芳香爽口,而且大量研究表明它们的营养成分全面合理,是理想的保健食品资源之一。随着原生态概念的深入,人们更留恋于传统种植下低产而口感好的黑金谷红米。今年3月,我办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在金山乡新团村进行了黑金谷红米的试验示范工作。根据“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签定分户协议,明确保底价的情况下,首先在11个农户自愿参与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秧苗和大田移栽工作。下一步,我办将继续进行生长情况跟踪调查服务工作,不断将示范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发展规模化种植,精心打造全新产业,不断促进农产业调整步伐。

5、进行人工栽培羊肚菌实验

羊肚菌俗称羊肚菜、羊肚蘑,生态类型多样性程度较高。它富含19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由于农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滥采滥挖,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枯竭,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去年9月,我办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考察,投入相应资金,投入人力、物力,在金安乡龙兴村委会,牦牛坪等地进行了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研究,旨在于通过发展人工栽培羊肚菌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防止人们滥采滥挖野生资源,达到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双赢。目前,该试验示范项目取得成功。这是我区首次在无栽培基础,无成熟技术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新成果。有望在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适宜人工区域,摸索人工栽培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最佳区域,形成规模化种植,使之成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产业。

6、抓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

为依托项目的实施,不断促进我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我办将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作为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今年上半年,在认真做好省级项目监管、验收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好2010年省级财政发展生物产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从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状况良好的区属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中筛选了丽江先锋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无公害鸡豌豆基地建设及特色产品深加工项目》、丽江安盛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农产品及食用菌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贷款贴息项目》和我区丽江雪桃种植大户张习民申报的《区亩丽江雪桃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项目》进行了上报。目前,项目正进行论证审批。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办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雪桃产业

一是要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是继续做好市、区精品桃园的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减小因干旱造成的损失。

四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大

(二)药材产业

一是要充分发挥药材协会的能动作用,在贫困、边远山区大力发展500亩药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得以实惠。

二、加大种植技术培训力度,使药农掌握一套科学的种植技术,增强市场预见性,实现药材种植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认真做好羊肝菌菌种培育工作,在适宜地区成规模发展种植羊肝菌;

(四)进一步做好新团黑金谷跟踪服务工作,精心打造成丽江礼品米基地。

5.企业办2010年工作总结 篇五

2010年是全国上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平安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全年来,企业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齐心、开拓进取,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回顾全年的工作

1、经济工作

2010年企业办立足于服务,千方百计的为企业的发展想办法,谋出路。积极为个体私营企业兴商发展大计,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上下努力,XX辖区企业今年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工业企业正常运转,商业及个体经济发展迅速。辖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0户,从业人员100多人。

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221万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88万元,同比增20 %,工业增加值557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20 %,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3%,非公经济增加值9285万元,同比增长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1%。

辖区企业足额上交了全年职工养老保险金,安排了部分职工生活和下岗就业。继续按时保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统计和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

统计工作逐步理顺,各类统计报表资料及时准确上报,严格按照《统计法》执行,各居委会、企业基层报表及时准确,按时上报。按照统计规范达标要求,在硬件基础建设上狠下功夫。投入经费配备了电脑,由过去的人工报表改为电子直报,规范了基层统计台帐管理。

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 办事处召开了专题会议,抽调了精兵强将,周密部署,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普查手册要求进行普查,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3、安全生产工作

2010年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在新区管委会、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各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下,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截止目前,辖区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为保一方平安,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做出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做的贡献。

按照新区的安排布置,我们狠抓了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各级安全生产组织,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年初同各企业法人、居委会、辖区各单位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干部包重点单位制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办事处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党政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处理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会议。检查时要求检查有记录、有台帐、被检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业主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按手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把关,认真查找事故隐患,并将检查的结果逐级上报,交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整改落实。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要求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人员经费到位等三落实工作。

6月盛夏的到来伴随着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展开,2010年,XX办事处紧紧围绕着“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安全文化的发展,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

6月14日是安全生产咨询日,为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法制意识,促进企业全面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主体责任,由办事处企业办和安委会在京汉街组织了“安全生产月”宣传一条街活动,共拉安全生产宣传横幅20余条,动员辖区企业及居委会展出宣传板报32块、挂图100多张,当街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并在活动现场设立了“安全生产月”咨询台,解答过往群众的提问,向他们讲解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小常识。通过此次活动,使辖区企业及群众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关注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办事处抽调派出所、工商所、企业办、综治办、文化站,对辖区内14个液化气销售站点及公共娱乐场所、商场、超市、网吧、游戏厅、石油公司、社会客运站等部门进行地毯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组采取现场查看发现问题和隐患,现场纠正的形式,整改到位。办事处将检查情况汇总记录存档,全年共下发停业整改通知书8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50份。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没有名牌产品骨干支柱企业。

2、个别基层单位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

3、安全生产仍然存在隐患。部分企业设备老化,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责任不明确,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簿,个别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置若惘闻,对提出的整改意见拒不执行和整改。企业法人及个体工商户存在饶幸心理。从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三、明年的工作

1、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继续支持企业走向市场,为民营经济搞好服务,打动经济增长。

2、筹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3、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无事故零报告制度。积极推动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实施。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和安全生产业务培训工作。

4、完成办事处中心工作和其它任务。

5、继续加强统计工作,完善各项目标考核制度。2011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继续为XX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XX区XX办事处企业办

6.镇创卫办2010年工作总结 篇六

城。现将本的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营造浓烈宣传氛围。

为使全镇干群对创卫工作达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我们十分重视宣传工作,而且把它贯穿于整个整治工作的全过程,除采用常规的标语、横幅、广播等宣传形式以外,还结合我镇实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开展组织大游行活动。先后两次组织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全体镇委镇干、村、居干部共同参与的涟城镇环境整治大游行活动。二是组织村、校联合开展共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驻城优势,安排相关社区分别与驻城的郑梁梅学校、金城学校、一中、实小、涟城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一起拿扫帚”“村校联手,共同打造新涟城”等主题宣传活动。渠北路工委在新世纪广场还专门举办了主题为“争创八好社区暨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现场会”。三是举办迎国庆六十周年创卫图片展。通过在各社区之间巡回展览宣传展示我镇的创卫成果。四是编发专题简报。为配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每两天编发一期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交流各村、居整治经验。

(二)、加大综合整治投入力度。

创卫工作的关键在于经费的保障,投入的大小决定效果的好坏。为此,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资金850余万元。其中投入近十万元对保洁车辆进行更换,发放新的保洁员标志服等。投入160万元用于“三清”工程。动用大中小挖机128台次,垃圾清运8000多车次,组织人力10000余人次,着重开展对涟南羊路、大关路、淮涟路、三百工程路等重点地段和区域进行整治。清除、清运杂草、杂物9000余吨,清运积存垃圾5000余吨,整治城乡主次干道两侧乱堆乱放2500多处,移除草堆、秸秆1700余垛,拆除乱搭乱建120余处,清除城区菜园6200余平方米。投入68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投入。新增垃圾桶、池近400个,铺设下水道6500余米,架设路灯420盏,硬化背街小巷路面19000平方米,疏浚河道28公里,粉刷墙面2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涂刷树木18000余棵。

(三)、严格执行整治标准。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均衡推进”的原则,对照环境整治标准,全力整治,确保视线范围内无杂草、无曝露垃圾及“牛皮癣”,无污水溢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无散养家禽家畜,背街后巷无藤架、无菜园,田间地头无秸秆等。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沿河、沿路作为主攻目标,着重涟南羊路、三百工程路、大关路、淮涟路、各中心村、工业集中区等46个重点区域,并将责任细化到人头,明确整治时间和标准。为了强力推进全镇环境整治工作,我们还将4月份定为环境整治“突击月“、11月10日至20日定为突击旬,集中全镇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点出击,全面开花。与此同时,我们还努力打造亮点,促进和带动整个面上的整治工作。全年共打造涟南羊路、二塘中心路、大关路、华茂巷、光明巷、长安巷、城东中心村、工业集中区等亮点26处。

(四)、强化督查督办力度。

镇主要领导先后多次牵头召开创卫工作推进会、现场会、解剖会。强力推进我镇的创卫工作。镇创卫办人员全天候在各个社区路段现场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开具交办单,责令限期整改。全年共下交办单200余张、查处保洁员15人次。根据县创卫办要求,今年创建“八好社区”是创卫工作的重点。我们创卫办人员按照分工,在正常督查的基础上,重点督查“八好社区”的创建工作。加强对重点路段、亮点工程的督查。针对有些社区创卫档案欠缺现象,我们派出专人逐个上门指导,查漏补缺,现已基本达到要求。

(五)、健全制度保长效。

为巩固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不断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我们修订、完善了《涟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涟城镇农村社区垃圾清运制度》、《涟城镇保洁员管理管理制度》、《涟城镇居民户“门前三包”制度》、《涟城镇社区创卫督查评比制度》。

二、存在问题及明年打算。

7.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七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品牌、标准、信誉、服务和效益为重点, 围绕“质量提升”, 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努力把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提升到新水平, 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国家质检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69号、第03070号任务书的安排及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 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国家监督抽查等各类抽查和检查, 为了总结好各类抽查和检查工作, 表扬先进, 交流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 加强行业质量监督和管理, 促进我国的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进一步推进和保障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召开“2010年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分析总结会”。在此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向鼎力协助支持这次会议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委托工作部门、协会、信息网及各类生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与会代表及热情支持我中心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受检企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质检机构、各级协会及信息网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向各级同仁们表示亲切的问候。祝大家事业兴隆、工作顺利。

现就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的各类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情况及结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

1 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检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国家质检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69号、第03070号任务书的安排及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 2010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的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国家监督抽查等各类抽查和检查, 受检企业约占全国生产企业近0.8%。抽查产品分为: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烧结类、混凝土、蒸压加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类) 、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砖 (烧结类、混凝土类) 、瓦 (烧结类、混凝土类) 和道路用建筑材料 (混凝土类、烧结类) 、隔墙板 (GRC、工业废渣、轻质墙板) 及烧结装饰板等十类16种产品, 抽查区域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 受检企业分别隶属于多个部门。

1.1 新型墙体屋面材料产品国家监督抽查

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规范我国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进一步推进和保证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 国监任字第03068号、第03070号、第03069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委托书的要求, 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牵头组织, 会同国家建筑装修材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以下简称辽宁院) 、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以下简称上海院) , 于2010年第3季度对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发展最快的节能型和以往抽查问题较多的砖类和砌块类产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和跟踪监督抽查, 实际共抽查了119家企业的119个产品, 抽查企业分布于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贵州共14个省、市, 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0.4%。经检验和综合判定, 合格企业数为100个, 合格的产品数为100个, 实际企业数抽查合格率为84.0%, 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0%, 明示标准符合率为84.0%, 强标合格率为84.0%。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4.0%, 产品销售额合格率92.3%, 加权抽查结果合格率为92.3%。本年度国家监督抽查抽查涉及的产品是新型墙体材料中砖类和砌块类两大类产品, 其中, 砖类产品抽查61个, 合格53个, 抽查合格率为86.9%;砌块类产品抽查58个, 合格47个, 抽查合格率为81.0%;砌块类产品出现1例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超标现象。

1.2 认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受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委托,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依据GB/T 21149-2007《烧结瓦》对嘉泰陶瓷 (广州) 有限公司的2个烧结瓦产品进行了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监督检查, 经型式检验全项合格, 达到国家产品质量认证要求。

1.3 委托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检查

受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0]05号文件的安排和委托,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依据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GB 13544-2000《烧结多孔砖》、GB 13545-200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200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21149-2007《烧结瓦》、GB/T 21144-2007《混凝土实心砖》、GB/T 4100-2006《陶瓷砖》、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 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JC/T 746-2007《混凝土瓦》、JC 943-2004《混凝土多孔砖》、JC/T 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GB/T 23451-2009《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C 680-1997《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和GB/T 23449-2009《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GB 11945-1999《蒸压灰砂砖》、JC/T 239-2001《粉煤灰砖》JC 238-1991 (1996) 《粉煤灰砌块》、JC/T 862-2008《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C/T 698-1998《石膏砌块》等标准,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2010年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对全国的586个生产企业的766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分别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地方委托检查及新标准执行准备情况检查, 561家企业的741个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抽样合格率为96.7%, 抽查企业合格率为95.7%。

上述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全年进行的三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检查的705家生产企业的885个产品, 经检测, 有661家企业的841个产品分别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抽样合格率为95.0%, 抽查企业合格率为93.8%。主要产品品种统计:烧结普通砖产品合格率为87.8%;蒸压灰砂砖产品合格率为86%;烧结多孔砖产品合格率91.6%;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产品合格率为95.6%;混凝土多孔砖72.7%;混凝土实心砖86%;瓦类产品合格率为100%;道路广场砖产品合格率为96.6%;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合格率为100%;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100%;隔墙条板产品合格率为89.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合格率为81.0%。

2 2010年度抽查及检查的结果呈现的特点

产品质量今年总体质量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砖混凝土多孔砖类略有下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下降较大, 瓦类持平, 其他各类有所上升。

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较高, 如3季度国抽分别为92.9%、90.6%, 其中, 国有、中外合资、外资和联营性质的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均为100%;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较低, 为79.5%, 其中私营 (含个体) 、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分别为68.8%、79.5%。

各类产品抽查合格率均有所上升, 但混凝土多孔砖 (属砖类) 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属砌块类) 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大幅下降, 如3季度国抽均低于平均水平, 分别为72.7%、81.8%。

不合格企业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均属节能性或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等安全性能方面的项目不合格, 占不合格企业总数的100%, 其中有个别企业同时出现2~3个项目严重超标。且出现1例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现象。

3 不合格产品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不过关。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的19家不合格企业中有6种砖类、7种砌块类产品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的产品强度项目实测值仅为相应标准规定值的40%, 抗冻性项目出现试样分层、脱皮和断裂, 此类缺陷会使得砌体达不到预定的强度, 且抵抗自然界环境风化性能较差, 该类产品对建筑工程而言等于埋下了严重质量隐患, 将导致建筑物严重损毁。

节能性技术指标不达标。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有2种砖类、6种砌块类产品孔洞率、密度等级、导热系数等反映产品节能性技术指标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的产品孔洞率项目实测值仅为相应标准规定值的72%, 干密度实测值超标约28%, 导热系数实测值超标约6%。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所用材料的节能, 主要材料节能性不达标, 对节能建筑方面的应用影响要么拆除另选材料, 要么大量增加成本进行外墙外保温处理, 这不但加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成本, 而且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总体方针。

安全性指标有隐患。如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本次抽查中有1种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直接影响人身生命健康安全, 这类指标缺陷对人身生命健康安全危害极大, 不能用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因此在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提倡利用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同时, 必须要加强原材料选择把关。

4 目前行业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过分追求产量, 忽视质量。近几年来,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极为迅速, 其产品生产企业数、产品数、产品应用数量迅速扩张, 特别是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较差, 为了节省成本, 偷工减料, 减少工艺环节, 降低了产品品质, 不但影响到了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和也严重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 如3季度新型墙体材料四大类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数据表明:四大类产品检测项目均有不合格现象, 说明造成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尤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的问题频出。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水泥加量少, 蒸压加气混凝土产品蒸压时间不够及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小型企业重数量、轻质量。

技术、工艺装备落后, 部分新办企业的技术水平尚不过关, 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多数小规模企业多方面投入不足, 生产现场技术力量匮乏, 从业人员多为流动性很大的临时工, 生产出大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就不难理解了。不少企业管理混乱, 工艺纪律不严, 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导致生产稳定性差, 如近三年新型墙体材料砖类、砌块类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数据表明:相对传统的砖类产品由于近几年国家墙体材料整顿改革力度较大, 生产水平及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抽查合格率提升幅度很大, 接近10个百分点。相反发展较快的砌块类产品, 由于从业技术人员奇缺及装备跟不上工艺要求, 技术水平很难过关, 抽查合格率波动很大, 降幅近6个百分点。特别是混凝土多孔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两类非烧结制品合格率始终徘徊不前, 工艺技术环节欠缺和从业技术人员缺乏是重要原因。

建筑节能要求不严。我国的墙体材料特别是建筑物, 过去一直没有节能性指标, 近期我国宏观战略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及节能型社会的要求, 建筑节能逐步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功能性指标要求, 建筑规范及政策法规都已陆续颁布, 但实际情况与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尤其工地进场材料复核验收环节, 未严格按照见证取样程序进行把关, 供货企业自行送检的现象占绝大多数。有些地区根本无视这方面要求, 使得新型墙体材料市场经营环境公平缺失和混乱, 建筑节能的把关和要求根本无法到位。

部分地区的总量失控, 形成恶性竞争。盲目听信宣传介绍, 对生产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的认识不足, 项目上马跟风现象严重。市场形势见好就拼产量, 市场形势不好就低价倾销的现象在某些地区比较突出, 造成低档次产品供大于求, 也对当地业已形成的新型墙材发展势头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如部分地区的混凝土多孔砖产品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

行业质量管理和约束机制乏力。我国的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属国家推广应用的基础材料, 因此要使这些生产企业和产品健康有序地发展除了必要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引导外, 提高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意识, 增强行业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这个以乡镇企业为主流的墙体材料行业严重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及约束手段的制约, 生产许可证及强制性3C认证也未开展, 使得行业无序竞争的现象十分普遍, 产品质量波动则更大。这一阶段中政府有要求了, 监管加强了, 则质量差的企业倒闭的倒闭、歇业的歇业。如近几年监管较严, 前些年不合格的企业大部分都倒闭了, 产品质量及达标率则出现上升, 过一段时期重心一旦转移, 这些企业又会复苏, 产品质量又开始下滑。

5 目前行业要加强的工作

5.1 树立行业宏观管理概念, 强化质量监督

目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国办发[2005]33号) 精神, 随着“禁实”工作力度的加大, 墙改工作已经进入了二次飞跃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方针已明确为:应“以政策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目的,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主导产品为重点, 城乡分类指导, 全面推进”。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7]77号《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已明确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调控措施和《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现阶段的迫切问题是, 各地的行业管理及墙改工作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地新型墙材的主导产品, 结合当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组织技术应用规程、图集等编制或推广示范建筑等, 以此作为宏观管理、整体规划的重点和突破口, 给本地区的新型墙材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导向, 为本地区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指明道路, 同时建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行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及3C强制认证等措施。在质量监督方面, 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质量抽查后处理工作, 工商、税务、工程监督等执法部门, 应积极采纳质量监督管理和行业主管的建议, 对质量较差或无生产保证能力生产企业采取必要的行政职能进行控制, 这样才能加强政府监督力度。

同时,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还需要调动各级不同部门协同配合, 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特别是专业研究设计院所、协会、质检中心、墙材信息网等熟悉行业发展最新动向的窗口单位, 让他们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协助政府做好部分职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质量监督、行业管理工作理顺, 在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的宗旨下为墙材行业的质量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2 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监管力度

我国的建筑节能反映了我国下一步的能源政策, 可以说是我国宏观战略实现的关键, 近期建设部连续出台了建筑节能政策, 并且派出了部分督查组进行建筑节能检查, 但并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还需要切实制订相关的建筑节能以及材料的监管措施和要求, 并成立相关机构如质量监督节能部门, 严把建筑节能关和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质量关。这样才能落实到位,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质量的提高。

5.3 堵住城建使用和监督部门的暗流

许多城建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片面追求利润, 购买质次价廉材料, 不进行材料质量验收。特别是对产品的全项性能指标检验,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几乎不借鉴专业产品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 一般也很少作为工程验收的考核内容, 造成“重工程复检、轻型式检验”的现象。有些企业也趁机以不正当方式销售产品, 严重破坏了质量制约的公平环境, 使重点骨干企业深受其害。

为此, 建议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共同加强建筑市场的工程原材料的产品质量管理, 特别是应借鉴专业产品质检机构的全项检验结果作为工程验收考核内容, 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法规条例实施。只有这样, 才能堵住中间环节的暗流现象, 保证供应单位工程原材料质量稳定, 前后如一, 进而强化市场质量制约, 保障各类工程建筑的最终质量。

5.4 企业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把关, 完善检测手段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把关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 也是杜绝恶性质量事故的关键 (如A类严重缺陷项目超标) 。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来说, 就是在原材料质量、原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或养护及成品分检等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这是提高半成品率和成品率, 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5.5 企业应树立大市场观念, 努力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技术装备的投入, 加大技术进步的步伐, 靠新出强, 由大变强

这就需要企业更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企业运行机制和体制上创新, 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都可以吸收借鉴, 首先从重视吸纳人才和拓宽融资渠道入手。

5.6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加强行业形象及行业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在国家质量振兴工作中运用和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的监督工作,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质量振兴事业, 鼓励企业生产高档次优质产品,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名牌产品, 形成全社会重视产品质量的环境。建议对此类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3C强制认证制度, 充分运用和发挥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加强宣传力度, 特别是加强行业质量及重要性宣传, 加大力度宣传那些质量好、产品优、档次高的优良产品及生产企业, 曝光那些档次低、质量差的劣质产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地方有影响的重点报刊等进行广泛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 为企业及行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环境。各重点生产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给予的荣誉及称号, 在产品销售方面做好宣传工作, 为企业自身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及品牌环境。

6 目前我国砖瓦行业现状概况及先进企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我国第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 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也十分瞩目, 提高型JZK60/60、50/45等不同型号的挤砖机及大型挤砖机JZK70/70-25 (小时生产能力25000~30600块) 、JZK75Y-35型等装备已逐步在行业推广应用, 配套的湿式轮碾机、切、码、运设备和自动上 (下) 架机组系统等设备已经完善, 制砖生产用机器手也逐步开始在行业应用, 平吊顶宽大断面隧道焙3.3 m、4.6 m、6.9 m、9.2 m、10.3 m等砖瓦焙烧窑炉已在行业正常运行。节能技术 (干燥余热利用技术、焙烧窑炉密封技术、焙烧窑炉保温技术、干燥室保温密封技术、电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电机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风机技术、节能真空技术、内掺燃料均匀供给技术、窑门密封技术、窑炉节能测试技术等) 也已在行业广泛推广。“热风旋风”及“微波”干燥技术、全煤矸石砖厂余热发电技术等也日趋成熟, 并开始在行业实施。特别是新疆城建的全自动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的投产, 我们行业又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行业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发展和整个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墙体屋面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一批技术瓶颈取得重大突破,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和装备蓬勃发展, 我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工业已摆脱了产品的局面, 逐步形成多元化产品发展的态势。

今年, 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我国部分地区建筑市场的逐渐回暖, 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转型进一步加快, 技术更新、技术进步、工艺及生产设备的提高和改造更加迫切, 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满足新的建筑市场的需求的产品更是紧俏, 特别是满足新的建筑节能需求的产品已是行业各企业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策的实施, 墙体屋面建筑材料行业目前已经走到一个非常的转折时期。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技术装备及生产水平, 推行科学化管理, 积极生产适应目前市场需要的节能、节土、利废、环保, 提高施工效率的轻质、高强产品, 才能跟上目前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及国家发展的需要, 行业整合及淘汰更加迅速, 行业各级人员应迅速动员起来应对好目前的市场及环境, 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度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检查工作, 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规、规范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外, 同时仍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人员状况、常年生产的主导产品、固定资产总额的增长、主要生产设备、产量、经济效益、生产成本、土地复垦、安全生产状况、管理基础、试验室状况、文明生产、税利和资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目前, 行业在各方面转型加快, 行业重组加剧, 一部分企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技术装备及技术投入进一步加大, 一部分企业已显现龙头趋势, 并逐步形成产业带头人, 另一部分低档次、装备差、质量差的生产企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限制下正逐步被淘汰出局。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已逐步向性能稳定较好的产品方向过度, 行业进一步优化, 品质也开始朝高端产品转型。

今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检查同样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产企业, 如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国环页岩制品有限公司、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晨砻建材分公司、大连太平洋砖制品有限公司、辽宁省黑山县第一建材厂、吉林省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空心砖厂、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厂、上海楼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省常熟市大象建陶有限公司、大胜窑业建设开发 (厦门) 有限公司同安砖厂、淄博乾龙琉璃瓦有限公司、河南省济源市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省衡阳市迎龙硅酸盐制品有限公司、嘉泰陶瓷 (广州) 有限公司、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包家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口市长昌煤矿红砖厂、重庆金诺建材有限公司、成都市永兴彩瓦有限公司、贵州省都匀长鑫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咸阳周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西安东凯建材有限公司、新疆疏附县华林建材厂等, 这些企业的领导及一线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都较高, 许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艺要求, 基础管理工作十分扎实, 大部分企业的计量、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了验收, 而且在生产中道道严格把关, 处处落到实处, 企业人人关心产品质量, 个个重视产品质量, 积极加强人员培训, 学习、总结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各方面人才, 并开始完善和建立企业检验室, 加强各方面特别是工序的质量管理和出厂产品的质量控制, 企业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系统已初具规模, 产品以良好的质量信誉取得了用户的信任和满意。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也得到了外商的好评。在利废、土地复垦、能耗、安全文明生产、税利、资信、经济效益等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并连续几年在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抽查中质量优异, 在当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10年度国家监督抽查及重点企业抽查中, 这些企业均达到了全项合格, 在此给予表扬, 以资鼓励。同时, 在这次会议及会后, 也将加大达标企业的登报宣传工作及宣传力度, 并将建议各地建筑使用部门优先采用这些企业的产品, 给这些质量好、能力强的生产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生产企业,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已建议落实了职能部门及监管部门对其的整改工作, 同时也建议这些企业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 逐个认真整改, 积极克服,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求效益。

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新的一年工作的重心

根据行业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新的一年里将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这个工作的重心,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国办发[2005]33号) 精神, 为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有效实施节能减排、利废、环保等政策, 将着重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及地方委托的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项抽查及检查考核工作, 特别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任务、专项以及行业检查任务, 同时承担好地方各级部门、行业协会安排的委托检验工作, 完成好对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 (包括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瓦、混凝土瓦、道路广场砖、轻质墙板、蒸压灰砂砖等) 生产企业的抽查、检查等工作。

2.加大力度、积极配合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做好企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推动行业贯彻实施ISO 9000标准, 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并充分运用各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做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并是配合建设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做好推荐建材产品工作,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品牌环境, 为行业的质量振兴、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中心加大力度组织对新国家标准的宣贯学习, 加快新标准的实施, 为企业和行业正确实施新标准做好工作。

4.中心将继续加大力度, 逐步建立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及委托工作部门的工作。

5.行业技术立法机构——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将加大力度促进行业标准化工作, 特别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的标准化工作。

6.继续进行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质量监督先进评比工作。

7. 中心将继续加强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工艺及技术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 特别是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科技应用的推广和开发。

8. 设在中心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节能评价检验测试中心将进一步协助国家做好节能窑炉的测试评价工作及利废节能的免税工作。

9. 中心将继续加强各种热工及产品检测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为生产企业提供有效、便利的生产控制及检测仪器设备。为行业的质量提高、质量振兴而努力。

2010年度的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企业抽查工作得到许多部门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重庆市墙材协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大连市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吉林省建材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建筑砌体分会、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一站、河北省墙改办、唐山市工信局建材管理处、青县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协会、浙江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西省墙革办、福建省新材办、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协会、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长沙、株洲、郴州、衡阳、湘潭等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湖南省郴州市建材科研所、广西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广西墙材协会、广西建材产品质量检验站、成都市墙体材料工业协会、贵州省建材产品质检站、宁夏建材产品质检站、宁夏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甘肃建材产品质检站、新疆建材质检站等部门均派人出车协助工作, 使得本年度抽查考核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深表感谢, 同时建议给予表扬。

这次会议在协办下, 并得到了许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支持, 得以顺利召开, 在此深表感谢。

8.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指导思想 工作目标 工作任务 工作措施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工作目标

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稳定,“三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升,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恶性坑农案件基本消除。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

3.工作任务

(1)突出农业投入品生产及经营资格治理。 (2)加强农产品生产监督检查。(3)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4)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5)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度。结合永吉县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争取国家财政支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推行 “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七统一”管理,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6)抓好“三品”管理和认证工作。督促“三品”生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梳理文件档案;进一步加大证后监管力度,采取监管与推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三品一标”发展,提高“三品一标”认证率。(7)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与农技推广工作相结合工作。(8)加强质检体系建设。(9)创新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

4.工作措施

9.2010重点项目办工作总结 篇九

一、造价计价工作

(一)布置人工费测算的相关事宜。按照建设部和省厅的部署,积极做好我市建筑工程实物工程量与建筑工种人工成本信息的测算和发布工作,首先组织施工单位详细调查建筑劳务用工市场的各项信息,针对上报的相关数据,经过认真分析、综合测算后,形成该工种的工人月工资,每季度上报省站定期公布。

(二)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征求03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使用过程中的意见,整理汇总上报省定额站,为修编2008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细则提供依据。

(三)为企业解决预(结)算纠纷及疑问,共接待来访(来电)1100余次,出具定额答复20余份。

(四)共审查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15份,发现和纠正错误计价行为7处。

二、造价专业人员管理

(一)、组织19名08考试通过人员进行造价师初始注册工作。对180余名需续期注册的造价师的材料进行审查汇总上报。

(二)、组织我市580余人参加09年全省造价员取证、升级考试报名工作,为200名合格人员打印颁发造价员证书。

(三)做好全国造价员换发证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立即下发了《关于统一换发〈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持证人员填写换证申请表,持相关材料到所辖区的造价管理机构进行申报,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人员与证书分离的情况;审查未按规定参加检查的人员,对这部分人员按规定将不予换证;二是根据部分人员的要求,组织未参加检查的人员进行补审;三是对2380名申报换证人员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核验补录,按照省站的要求进行编排打印,并及时将证书发放到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四是下半年对2008年及2009年新取证(升级)人员进行全国造价员的换发证工作,预计换证约400个。

三、造价咨询单位管理

(一)对申报升甲级造价资质的1家、乙级造价咨询资质的5家单位(转正3家、新申报2家)进行了初审,并转报省厅。

(二)配合省站完成资质检查及延续工作。省站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对我市的造价咨询单位进行了抽查,共检查咨询单位15家,对不符合资质条件要求的2家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按照资质标准的要求,我们组织全市13家单位进行了造价资质延续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整改合格后方能办理延续。

(三)完成咨询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初评工作。按照省里的要求,我站于8月8日至8月18日对全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按照资信状况、成果质量、经营业绩、信用记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信用评价初评工作,初步评价工程造价咨询单位39家,其中获得信用等级A级的1家,B级的 29 家,C级的7 家,D级的1家,省站将组织考核小组到市地对考评结果进行实地测评。

四、工业产品备案证管理

严格水泥、开关插座等产品的备案证办理工作,严格产品抽检程序,要求抽检必须由专人监督到企业现场抽样,今年共办理水泥备案证8份,办理开关、插座类备案证4个,电线电缆类备案证6项。

五、到兄弟市地调研学习

上半年,我站组织有关人员到东营、莱芜、聊城等地参观学习,相互间围绕发展方向、管理目标、办公硬件及环境建设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学习了兄弟市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六、2010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工程造价建材价格、造价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指标等造价指数的测算发布工作。

2、加大清单规范的计价管理工作,参与招投标环节的清单编制及监管工作。

3、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造价咨询企业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规定的程序与办法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对于不符合资质标准条件、存在问题严重的企业及时予以查处和规范。

4、配合省站做好咨询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抽查核定工作,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进咨询质量及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北京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下一篇:致我的闺蜜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