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森林的随笔散文

2024-06-16

描写森林的随笔散文(精选5篇)

1.描写森林的随笔散文 篇一

在狂风暴雨之中,故乡的那片红松林,曾历尽了无情岁月的沧桑,一棵棵直立向上的青松,在狂风暴雨之中坚定地挺拔着,并时刻地努力拔节长高。

我的老家就座落在平昌县江口镇凌云村,名叫大茅坪的那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森林之下。我每时每刻抬头就可以看到高高青山之上那直立拔节的千百万棵青松,它们彼此相依,时刻抵抗着南来北往偷袭而来的狂风暴雨,它们根连着根地将大地牢牢地抓住,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力,它们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古老而又年轻的静土,它们利用似针尖一样的绿叶,棵棵青松时刻地指向了天空,共同撑起了一片理想的蓝天!

故乡那片红松林,在严寒的冬季里,让我倾听到刺骨的狂风,对青松地重重敲打。那“呼呼…….”地声音,似猛虎在大森林里奔跑和嚎叫。让人感觉到一种阴森森的惧怕,狂风带着野性像要撕毁一切。毫不留情地从西北的方向凶猛地刮过来了,狂风千百万次地撞击在一棵棵树上,让直立的青松摇头晃脑。狂风之后,棵棵青松却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然而狂风暴雨却有一种不服输的感觉,它们再次地作出了千百万次地撞击,却空空的什么好处也没有捞着,最终狂风暴雨便认输地节节败退了,那棵棵完好无损的青松,却威武雄壮地高高在青山之上直立地挺拔着。

故乡的那片红松林,在炎热的夏季里,似火一样的骄阳,将青松猛然地炙烤,似要将棵棵青松烤焦。这时,蝉儿却也爬在树枝头上不停地鸣叫,为缺水干旱山峰之上的棵棵不断拔节长高的青松们呐喊助威!青松却并不为火热的太阳所屈服,它们利用头顶上的棵棵尖锐的针叶,连接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遮挡住太阳在每时每刻加速辐射到地面上来的炎烈,使地面不至于干燥,使地底却仍保持着温湿的水份,供给棵棵青松的营养,青松们在干旱的日子里,却仍保持着青春向上的活力!

春天到来了,故乡的那片红松林,曾经受过严寒敲打之后的红松林,从睡眠之中开始真实地复苏了,暗藏着许多个沧桑岁月的景色却一天更比一天美好。曾经在严寒的冬季里,却被狂风吹散落了的种子们,开始在泥土里发出嫩芽,并在一天天地萌发出努力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一人高的小松树们,却也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暗暗努力向上生长着。它们从树枝头上长出来的绿叶,都将在努力找寻那属于自已的一缕缕温暧的阳光和领地。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松林呵,到处都充实着勃勃生机。一片绿色的大海洋,让人们从古诗人那里真实地领悟到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无穷力量。

我行走在故乡温暖春色里的那片红松林里,看到了满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映山红,一朵朵美丽而鲜艳,像早晨从东方冉冉升起来的红太阳,把整个幽静的红松林映照得遍体透明,各种蜜蜂嗡嗡地和花蝴蝶们,却都有争先恐后飞进了鲜艳的花朵里,不停地采集着花朵新鲜的甜汁和芳香。映山红不但在红松林里点缀着美景,而且映山红还在悬崖上到处都有盛开,像给故乡的那片在每年曾历经岁月沧桑之后的红松林,镶嵌着最深情祝福的美丽花边。哦,故乡的那片古老而又年青的红松林,在狂风暴雨和严寒霜冻地重重敲打之后,迎来的和煦阳光,将红松林映照的娇美多姿,光彩照人…….

作者:田吉祥

公众号:西南当代作家杂志

2.描写森林的随笔散文 篇二

安元奎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的故乡贵州思南古龙川:“牧童时代的山野,遍地皆兰,但牛们对兰草不闻不问。”牛与兰草静默相安,互不伤害。那个时候,人,兰,牛三者都是大自然当中独立的生命体,人是自然界中生存活动的主体,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好,如同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的自然生存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裹挟着浮躁和功利,首先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官:大城市的天空被雾霾笼罩着,挥之不去。面对大自然,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在恶化着,无论怎样,我们再也很难看到,原生态那种自然和谐之美了。作者在《兰殇》一文中悲悯忧患着当下的生存环境:人类为何不能像牛一样减少欲望,静默生活着,或许这样,自然界的生存环境,会优化一些,更美好一些。

百度搜索:兰草正名佩兰,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叶自茎部簇生,线状兰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兰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兰、竹、菊、梅自古合称为清雅高洁的“四君子”,兰草是“四君子”之一。

因为兰草的清雅高洁之名,人们趋之若鹜,于是有了利益,有了炒作,当美好纯洁的事物融入了铜臭的味道,且泛着金光的时候,兰草便失去了最为本真的清雅、高洁的意义和内涵,虽然兰草外形或花香不变,生存的环境却由人的利益发生着变化,身不由己被迁徙着。曾经无人问津的兰草,被那些自喻清雅高洁之士追逐,兰贩子利欲熏心,农人象寻找金子一样,满山遍野挖掘兰草,兰贩子论斤收购,卡车输送,从中牟利。作者称其为:“前兰草时代”,凝聚对着兰草的命运多舛,不能自生自灭的叹息。

兰草从旷野移植到温室,或待价而沽,或把玩炒作,成了“宠物草”,如同大街小巷悠闲的人们,手里牵着的“宠物狗”,不知为什么,与狗耳濡目染,很多人的骨子里便有了狗的习性。兰草成为那些炒作人的“宠物草”,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兰草似乎并没有使那些人,濡染成像兰草一样清雅高洁的君子之风,倒是加速了功利心的人,越来越多了,要不然有句俗话说:“人间沧桑是正道”,旁门左道容易,人间正道,沧桑不易。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偶然也加入了是追兰一族。于是,长途跋涉,上山寻觅兰草。旷野里,视线所及之处,不见兰草之踪影,却见遗留下来凸凹不平的兰草坑,满目狼藉,荒凉一片,作者称其为:“后兰草时代”。作者在这个“兰殇”的古龙川山野里,四处艰难地寻觅着高洁雅致的兰草踪影,还算幸运,丛林里,一缕香气暴露了兰草特有的芳香密码,作者闻香寻草,惊喜之余,意外寻到了一株兰草,这一株兰草,是前兰草时代遗漏的兰草,仿佛是山野的玉女,或许是最后的高洁,最后的雅致。作者喜遇而挖,如获至宝,植入家中,从此开始把玩欣赏这个弱小的“战利品”,怎一个雅致了得,怎一个高洁了得。

“人挪活,树挪死”,殊不知,没过几天,兰草不合时宜地枯死家中。显然,兰草是活活被人为折腾而亡的,人的欲望是兰草过早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内心充盈,何须借助外力。雅致,高洁的兰草,是人们的身外之物,并不能增加人们内心的雅致高洁,真正的高洁雅致,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修炼,何须借助满屋的兰香熏染。佛家也讲人应该向内求,才是根本。作者千辛万苦,上山寻觅兰草,采摘兰,移植兰,把玩兰,枯死兰,无形之中,成为那个可怜一株兰的凶手。好在作者因兰死而觉醒了,觉悟的作者,懊悔地发出“从此,不再上山找兰”的誓言。我们从中也感受到作者的愧疚和自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个智者容易觉醒,一大群普通人不一定能觉醒。一个人对兰草的独占欲不可怕,可怕的是层出不穷的一群人,蜂拥而至,满山遍野,仿佛盗墓者,挖掘山野兰草,美其名曰:“君子爱兰”。散发着清雅高洁的兰香,像风一样瞬间从山野里消失。《围炉夜话》曰:“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人的贪欲,相互传染,膨胀,像是毒素一样蔓延,侵蚀着自然生态原本唯美的环境。利欲熏心,如同光的速度,心向哪里,那里便是一片狼藉,千疮百孔,山野承受着一次又一次伤痛,不知何时才能痊愈,如若不能愈合,年深月久,大地则会反作用于人类,大自然平衡法则便是如此。

作者从此不再上山找兰,那么其他爱兰者还会继续寻香而至,重蹈覆辙,将稀少的兰挖掘而走,直至折腾而亡?其他爱兰者能觉醒吗?如何才能让“爱兰者”的贪心觉醒?

作者在《兰殇》一文中说:“而牛是值得信赖的,它的选择,左右了我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我们也就一直未能发现甄别兰草与茅草的必要性。兰在山中自生自灭,自开自谢——”。刘先银老师《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意义》一文中也讲到:“在农业文明条件下,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认识到了人类必须和自然建立和谐一体的融洽关系。我们把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观念称为‘自然人文主义’。这种中国古代式的自然人文主义,从来不与自然对抗,认为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包含着真善美的统一”。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人们都应该尊重,敬畏,爱护,自然不对抗,不冲突,才能够不失去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牛是素食动物,最喜欢吃青草,还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或果实),如水花生、红薯藤(苗)、玉米(苗)等。对兰草不闻不问。鲁迅笔下的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俯首甘为孺子牛”。作者对牛的价值趋向和奉献精神是绝对赞美和信赖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人的利益,兰草被把玩,被移植,被待价而沽;还是为了人的利益,不仅让牛干活,还喝牛奶,吃牛肉,兰草与牛的命运一样都是人为的、被迫性的,直到死亡,而不是自然消亡。因为人的过多欲望和利益,于是便有了兰殇,牛殇,其他各种各样自然界之殇。当下,“殇”成为觉悟者视野里的一个高频词。

兰草与牛不是同一种类,前者是植物,后者是低等动物,人是高等动物,似乎都没有可比性,但皆是大自然独立的生命体。“牛们对兰草不闻不问”作者将牛这个静美的禅意意象呈现给我们,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牛的价值取向来比喻,也契合了老子的:“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缴”的哲学思想。同时,形象而又直观地提醒人们,连木讷的牛都知道不折腾,与兰草静默无争,如同庄子“相望于江湖”的美妙境界。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往”,而贪欲的人们,似乎没有一丝自惭形秽。

假设牛也喜爱兰草,摘数朵兰花插于牛头之上,似乎兰花与牛身连在了一起,君子兰美化了牛吗?牛会不会因为移植兰花而被誉为真君子?事实上,牛还是牛。利欲熏心的人满山遍野挖掘兰,如同牛头山插上兰花,就能成为雅致是真君子?牛头上插不插兰草,依然本真,依然令人敬畏。

兰草,原本静静地自然生长,任花开花谢,冠以兰草为君子兰,正如作者《乌江石》一文所说:“是人们内心的外化”。满山遍野的兰花,散发出特有的馨香,弥漫着牛的嗅觉,人闻之,醉也,牛闻之,无欲无求,一如往昔,表情木讷,两不相干,兰草对牛来说,有也罢,无也罢。牛的本真,不增不减,依然如故。

山野里的牛对兰花置若罔闻,行动缓慢,专心吃草,偶见牛尾巴轻拍自己的身体,可能是驱赶蚊虫,蚊虫也不曾伤害。牛即不沾花,也不惹兰草,这或许是对兰草最大的关爱,牛看似无情,却也有情。牛大有君子之风。而当下那些喜欢拈花惹草的人们,不妨反思一下。

“佛陀拈花一笑”,牛虽然不会笑,表情静定,牛却极具有佛性。牛的价值趋向仅仅只是关注茅草,挤出牛奶,劳作一生,直至献出生命。南怀瑾的为人根本的六字要诀:“静、缓、忍,让,淡,平”,红尘轮回,在转世成为牛的时候,牛已经具备了人应该拥有的根本素质和高境界素质。

人与牛相比,人一出生,是赤子,是天使,后来,随着社会进程变化,欲望的驱使,百人则百性。《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牛能始终如一,而很多人则不能善始善终。

人与兰草,利益熏心的人们,贪嗔痴慢一念间,不惜一切代价,将主观意愿发挥到极致,眼睛里满满皆是兰草与财富的转换,无暇顾及兰草的生命趋向,肆意剥夺兰草的自然生长权利,即使将生态环境破坏,也在所不惜。或许,属于高级动物的那些贪欲的人们,需要不断地修行,不知何时,才能到达所谓低等动物牛的境界,牛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慕和借鉴的牛佛?牛即是佛。

从兰草的角度来讲,兰草是有灵性的,是百花仙草,兰草虽然默默无语,亦能感受人类的贪欲和利益熏心,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忧患觉悟意识。虽然,大自然静默无言,却灵性静观。面对大自然每一个细微弱小的生命,人们都应该心存敬畏之心。

生态美学的定义是:人与自然、人与物处于一定度的区域内所呈现的中和之美、秩序之美、平衡之美。”当人为地破坏了中和,持续,平衡之美,那么也就失去了生态之美了。

安元奎作为觉者的善意提醒,贪欲的人们应该汲取牛的价值观,人才能有尊严的在天地自然之间和谐生存,不失做人的根本,不被天地万物嘲笑,虽然大自然是静默的,静默中涌动着能量,悄然积聚力量,一旦人类的破坏超出了极限,大自然必将回馈和爆发。

人常说:“距离产生美”,“静观万物皆自得”,与兰草相望于大自然,顺其自然的生存,或许,满山遍野的兰草,才能重回人们的视线,沁人心脾的兰香,才能重新浸润我们的心扉,相看两不厌,这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君子爱兰。

阅读安元奎《兰殇》一文的收获和思考:敬畏大自然,树立传统生态美学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这样,人们不仅能在大自然中陶冶,人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享受真正的和谐之美,人与万物皆有善。

3.描写落叶的散文随笔 篇三

秋来几番风雨,碧树枯黄浸染一季沧桑,几多落叶飘零,演绎尘世悲欢离合的凄凉,踽踽独行于落叶斑斓的道路上,倾听脚下嚓嚓的绝响,想起多少往事或是故人犹如落叶一般,随着生命中的秋风绝尘而去,心头掠过一缕淡淡的忧伤。蓦然回首萧瑟处,寂寞来袭,一片片金黄色的、青绿色的、火红色的落叶又在眼前飘荡……

——题记

秋风乍起,瓜果飘香,收获硕果的喜悦,终究掩不住秋日的萧瑟。道路旁边的树木悄然泛黄,呈现黄绿、红黄驳杂的色泽,失去了夏日的光彩,带着一点凄婉的色调,以及摇摇欲坠的预感。到了这一时节,青绿夹着枯黄,丰硕夹着萧瑟,希望夹着追忆,谁也抵挡不住秋风的魔力。生命的辉煌总不是永恒的,凋零是个难以逾越的过程,人类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这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秋意渐浓,阳光也不再燥热、奔放,一任秋风渲染,秋树越发枯黄起来了。视野里,最惹眼的当属古道边的老银杏树了,就像一位风烛残年、即将撒手人寰的老人,依然以慈爱的心肠留下养分,去滋润、呵护自己的果实,满树的叶子都黄透了,黄得那样熠熠生辉,好像把秋天基色的黄都集聚在那里了,金黄的艳色灿烂一片天地。如此非同寻常的金黄,气度庄重、安祥,既有春华秋实的丰硕、富丽,也有生命之秋的成熟和睿智,真让人说不清,那是辉煌的炫耀,还是凋敝的凄怆?也许,没有这样的点缀,早秋就会索然无味了。

倏忽间,清风拂过银杏树冠,落叶纷纷,便会下起一阵金色的叶雨,美丽的蝶形叶片随风悠哉游哉地旋转着,依依不舍地告别延续生命的本体。听凭树枝悲痛地颤抖着,呼嚎着,落叶再也回不到枝头,只留下眷顾的一暼:那曾经萌绿于春风中的寒枝,历经狂风暴雨肆虐,酷暑烈日炙烤,虬枝己然峥嵘天穹,不怕霜侵雪欺,它放心了;那白白的、胖乎乎的杏果,把丰收的`喜悦写到果农的脸上,即将登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它也高兴了。

它又深情地俯视着,那深扎于大地的树根,感激盘根错节的根系,源源不断地从土壤里汲取养分,充分满足繁枝茂叶的满要,才有了它遮天荫地的曾经……。感慨自己也不枉过这“草木一秋”,仰天无牵无挂,俯地无怨无憾,正视也无愧于良心,短暂的辉煌戛然而止,生命的最终归宿就是叶落归根了。

天边的夕阳从地平线上,正一点一点往下坠,尽情燃烧自己,喷薄出血红的晚霞,把黄昏辉映得如同夜一般静,晨一般美。一片片落叶用尽最后的精力,盘旋环顾四周,向似曾相识的行人告别,带着亲情和友爱的眷恋,悄然飘落大地。也许,一片落叶就映出一段人生的故事,或是一段美好的情缘……。

秋风无情,落叶有情。一棵棵树木舞于秋风,姿态各异,色彩斑谰,美丽着行人视线里的秋色。长亭外的玉兰树,却与银杏树不同,似乎还留恋着昔日的繁茂,执拗地珍爱生命的青绿。那亭亭如盖的树荫,浓密油亮的绿叶,一直透着生机,透着活力,一片蓬蓬勃勃的气象;那青绿的枝叶,深藏着自然朴素的美艳,默默滋润着素洁清纯如玉、芬芳幽雅似兰、脉脉柔情婉约的花魂,曾于春末夏初粲然绽放,深受人们喜爱,被视为爱意的天使,常寓意忠贞不渝的爱情,或是友谊常青的象征。

一树常青一树诗,一朵花香一份情,正如古人诗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那一树绿叶,朝迎晨曦,暮送晚霞,见证了一对对红男绿女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身影,多少春去秋来,梦里花开花落,世间谁人知晓……。

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或许曾经无比惊慕于玉兰花的艳丽,或许也曾伫足于葱茏的树荫,殊不知,“昨夜西风凋碧树”、“潇潇暮雨洒江天”的骤然加之,向玉兰树伸出无形的魔掌,不分青红皀白,就把些许叶片强行拽下枝头,一下子改变了绿叶同伴们的命运。昨日,它们还在连理枝头相依相偎,互相遮风挡雨,叶面亲密触摸,彼此嘘寒问暖,两情相依从来没有分开过;今天,却被生命之秋的厄运,折腾得飘零四方。枝头的叶子,无可奈何,心在滴血,落了的叶子,凄凉地躺在泥水中,翘望着生命的枝头,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

它想借助风力飘舞起来,飞上高枝,仿效梁祝化蝶的故事,比翼双飞徘徊云天。可是,船形的身体刚离开地面,又一次跌落在水汪汪的地面上,就像一只小船被雨水冲走了。虽说,它们的爱不如梁祝轰轰烈烈,但也爱得真诚,依然恋着往昔的缠绵,与同伴彼此相约“君心似我心,思也浓,心亦同”,翌年春风抚过枝头再续前缘……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迈着孤独的脚步,走在风雨飘摇中,偶尔有落叶从眼前飞过,仰起脸,便有幽灵般的落叶拂过额头,却似当年伊人耳鬓厮磨,风雨中共伞并肩而行,飘拂的秀发一般缠绵、温柔。转身回望,短暂的邂逅,只不过是一段过往的梦幻而己。总觉得很多时候,人却没有叶子那样幸运,不论是枯黄的,还是青绿的叶子落了,逢春可以萌发新绿,可是人生无常,那个曾经牵手走过一程的伊人,心相知、情相爱、意相融,却难以如愿相守偕老,一旦逝去,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也就谈不上纯真的情爱了。

更那堪从此天涯孤旅,形影相吊,谁与共余生?红尘路上,过客匆匆,一些人,擦肩而过,不摆手就走了;一些情,风一吹,就凉了;一些爱,雨一打,就散了,多少心酸向谁诉?只有伊人的情未了,却像一片青绿色的枝叶,多少心意还悬在枝头?尽管“黄昏风雨黑如磐”,但见路旁的玉兰树,仍然昂起高高的枝头,婀娜而又不失坚挺,堪与青松翠柏媲美,一路目送行人淌过重重风雨,又见霜浓枫红,方才惊觉己是深秋。

踏着缤纷的落叶步入寒秋,背着空空的行囊前行,一路上听到的雁阵惊寒,声声令人心碎的呼叫己经渐渐远去,天空豁然开朗,一碧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荡,兀自云卷云舒;蓝天白云下,清瘦的树木终于见到了久违的秋阳,伸出萧疏的枝叶触摸着阳光,冷暖唯其自知,平静自然地把一切忧欢都藏在秋的苍凉里,各展丰彩于季节尽头。

路边霜枫,既遵循自然的规律,激发生命的潜能,又因凌寒傲霜愈发红艳,释放着最后的美丽,真可谓是枫光无限了。那红彤彤的一片天地,绚烂如花似霞,美得矜持,“霜叶红于二月花”;美得深沉,蕴涵着生命的积淀、信念的力量和执着地追求最终梦想的内在美;也美得热烈,激情似火,燃烧在满目萧肃的枯黄里,红得象一团团火,一阵寒风吹过,熊熊烈焰跳动得愈加鲜艳夺目,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振奋,也把心中的激情点燃,踏着秋的韵律舞于秋风。

4.描写孤单的散文随笔 篇四

孤独美,美在那丝冷艳的酸绪,楚楚地,撩起半些温温的忧愫。这感觉,就一直弥漫在出窗的眼帘中,时而漂浮悠悠的天际,时而积扫甜甜的回忆,时而堆稠惜惜的欲愿,时而击打密密的藏知。

孤独美,美在那途长长的小路。夏天的雨点,阵阵诠释着春的步履,探识着秋的荒落,叙述着冬的迟疑。

孤独美,美在那些执执的默契。终端的希冀,偏偏嬉戏着无果的初时。

孤独美,美在我行我素的自高自大,还有那自暴自弃的患得患失。可怜的一点点自尊,早已淹没在自我唯美的陈规陋习。

孤独美,美在那面冷冷的在意。每每坐到近前,就看到那些字字句句在纷飞在泛滥。苍白的标点,就敲出些熟熟的香味,鼓舞着情不灭心不甘的梦原。

孤独美,美在那片无树非台的久远。凝凝的期盼着在叶上,花朵,就不再争那潜伏的娇艳。静静的舒缓洒在镜面,尘埃,就不再惹那久违的爱恋。

孤独美,美在那首百听不厌的“独角戏”,自言自语的腻趣,自娱自乐的残洗,都在这里品迷,都在这里演绎。我把往事留给你,我用遗忘唤醒你。如果只是演戏,如果只是有你……

孤独美,美在微笑里的那份啜泣。那笑,是生活里的一首长诗;那泣,是生命中的一挂长志。从此,再没有风的抚摸和探望;从此,再没有云的眷慕和慰藉。凄美的朝霞,早已收起扬傲的翅膀;孤独的夕阳,慢慢垂下苦苍的顾寄。

孤独美,美在与生俱来的天真,美在涌流之下的奋亢,美在日积月累的年轮,美在冥冥之中的安息。那些团状的沉沦,那些条状的对立,那些烟状的迷蒙,那些醉状的淋漓,统统,都化作飞灰散尽,重新留下一片孤独之始……

5.描写知己的散文随笔 篇五

知己去北京与同修相聚,听说我的家人近日身体欠安,便拍了一张照片予以问候。我并不知道照片上的树叫什么名字,诚然,也不晓得这花儿的芳名了。

树上的花,是伴着北京春天而来的,那么清纯,那么透彻,温润的色彩中含着淡淡春天的嫩绿,盛开得那么含蓄有度。看到她,瞬间闻到了她美好的气息,沁人心肺的淡淡幽香。

睹物思人,情不自禁想起知己其人亦然。高中相识至今,他一直是一位如此安然之人,总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他所采用帮助人的方式方法恰到好处,让人感到很温暖;对他人的关心关怀也不声不响,适时有度。

离开北方去广州创业,怎样的艰辛我并不知道,可是这么多年从来没听到过他抱怨过什么。见到他,看到的就是他永远淡淡的、安安静静的笑。无论是高中时代家中的`贫寒还是现在事业有成的富有,什么都没有改变他对友情的置心的深刻重视。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汇编下一篇: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学风建设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