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2024-06-27

生态环境(共13篇)(共13篇)

1.生态环境 篇一

千 户 祥 砂 石 厂 生 态 修 复 方 案

2013年7月9日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玉树县联合执法大队:

在4.14的强烈地震后,为了保障灾后重建期间的石料供应,加快重建的步伐,我千户祥砂石厂加入到建材料供应组,该项目组地于青藏高原腹地通天河谷间,采挖后,项目地区环境恢复首要任务是通过采取覆地坑填整措施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开采,将拟治理区高低不平的落地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平顺地面,减少控制水土流失,然后利用土改,客土回填等于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设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皮面创造土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尊重当地民俗,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尾跨坝等应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要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组计划,明确工程可能扰动和破坏的范围,应做到少占地。

3、加强开采砂石施工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减少认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4、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5、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加以保护及时平整压实,黑土尽可能集中堆放,防止到处散落,影响生态景观。

6、确保场地坡脚稳定,必要时加强挡护,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7、高山的植物是世界既有的草植物,为了留下美好的三江源自然风景,不擅自开采不属于砂石的范围,我公司将予以平整,在规定开采砂石内进行采砂,不随意采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8、自觉服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鉴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协议,落实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

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1、使用工程措施,平整弃料堆和恢复植被工程,防治土址砂化,临时堆的废石全部回填采砂坑改善当地牧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牧民的生产条件,消除开采点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在植被破坏干拢区通过播种牧草建设植被,多草种混种,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治了土址沙漠化的发展,提高土

地生产力,有利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安全。

3、场地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下杂物,将预先剥离的植层重新覆盖在受工程破坏的区域,以尽快护肤当地生态,消除因弃土石堆放点引起的生态斑点。

4、施工时布设的简易平流沉淀池撤除,并将产生的泥浆(自然硬化后)用作矿区道路修整。

5、重建砂区草物,恢复草地资源,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6、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填埋,搞好场地区营地周围环境。

玉树县千户祥砂石厂

2013年7月9日

2.生态环境 篇二

1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前提-“良法之治”

改革开放30年来, 生态环境立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 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法体系。但是, 就在生态环境立法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里, 自然资源破坏却日趋严重。引起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当初在“摸着石头过河”、“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 生态环境立法自身尚存在诸多缺陷, 已严重影响到实施的效果。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1 生态环境立法的价值合理性-确立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从理论上来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 在实践中, 经济增长的数据已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同时也是考核各级官员“政迹”的关键标准。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很多, 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走得是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条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 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由于在《环保法》立法时可持续发展尚未为国人所普遍认同, 故未能成为《环保法》的立法目的。在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 及时修正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国际步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提升生态环境法的品性, 促进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对执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守法及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生态环境立法的工具合理性-整合现行环境资源立法

对法律来说, “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 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 因此必须对现行生态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

1.2.1 注重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保持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本身的和谐一致。

目前, 虽然已制定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环保法》地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环保法》与其他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处于同一立法层次,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无法起到基本法的统领作用。其次, 从内容上来讲, 虽然现行《环保法》在立法体例上包括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两大内容, 但由于种种原因, 环保基本法却基本上是一部污染防治法, 并没有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无法适应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缺乏对自然环境污染的全面控制和资源整体保护, 形成了分部门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重重。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的《环保法》重新进行修订。重新修订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名称上可更名为《环境资源法》。b.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突出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 使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执行有关决策时互相协调, 有效防止部门之间的冲突。

1.2.2 注重生态环境立法的现实性, 使所立之法具有可操作性, 实践中能够顺利实施。

在生态环境立法中, 有关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的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首先, 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 实践中难以把握。例如《环保法》第29条规定,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 限期治理”, 但对于“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 实践中难以把握。其他的一些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更是充满了弹性, 增加了落实的难度。其次, 立法中缺乏程序性规范。因为没有明确、合理、完备的实施方式和途径, 环保实体法中的内容便无法落实, 其效力便无法得到保障, 其中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 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应注意对其中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 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

1.2.3 消除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 存在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法律规定之间常常自相矛盾。例如《环保法》第37条规定, “未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安装使用, 并处以罚款”。从该条文的表述来看, 如果排污单位没有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其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并非违法。但是, 依据《标准化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而“强制性标准, 必须执行”。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必须尽力消除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以维护法律规定的统一性, 便于法律的实施, 进而维护法律的尊严。

2 生态环境法治的核心-“普遍守法”

“良法之治”仅是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 实现了“良法之治”也仅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第一步。“邦国虽有良法, 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 依然不能法治”, 对生态环境法治来说, 其最终实现的标志是“普遍守法”的形成。具体而言, “普遍守法”又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环节。

2.1“普遍守法”的关键-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当前, 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存在普遍不力的情况。

一些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 没有坚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 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重开发, 轻保护”、“先污染, 后治理”的传统发展的道路。“法治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 没有这一原则, 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执法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的恶果, 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摇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因为民众如果从经验中得出连政府都带头不守法的法律经验, 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关于法律的信念, 甚至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心, 更不必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了。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 以切实保障环境执法依法进行。此外, 为保证严格执法的实现, 在立法确立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关规定的实施主管部门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不能主观意想, 要切实考虑该部门是否适合行使主管职能, 在制度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 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

2.2“普遍守法”的根本-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 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 这是不可能的。针对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状况而发, 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现状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公众的普遍守法意识, 如果公众还继续把生态环境法看作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 那么, 再完备的生态环境立法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 而绝不可能隽刻在公众的心里和落实到他们的自觉行动中。对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培养, 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无疑是一条十分必要的途径。但是针对民众普遍不了解不关注环境法及环境问题的现状, 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对提高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来说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体法上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和程序法上类似“公民诉讼”制度的建立, 才能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并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保护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公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权益, 使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与改善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 进而将环境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性。唯如此, 生态环境的法治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因为, “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 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制裁的时候, 才是有效的”。

3.生态环境 篇三

关键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谐;生态环境

一、引言

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山于1958年建矿,早期因缺乏规范化开采管理,导致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矿区出现大面积地面沉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开裂、民房受损、碴场裸露。不仅侵占了大量的林地及耕地,而且形成了多个大型高陡边坡,上述各种地质灾害的相继出现不仅对下游及邻近矿区居民的生活、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而且也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显得极为不协调。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带来的一系列的安全、生态与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矿区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对此,2002年实行改制后的荆门市龙源石膏矿及荆门市、区政府和当地老百姓也都相继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强烈要求。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治理原国有企业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决定对石膏矿遗留矿区进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与生态环境,以达到矿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的。

二、矿区地质灾害概况

该矿区涉及到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为: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地下水下降、污染;废碴边坡的稳定问题等。其地质灾害体特点主要表现为多灾种、分布零散、面积大、稳定性差、恢复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

(一)地面沉降及塌陷

主要分布在遗留矿区的南北两端沟谷区域,呈不规则形长条状、圆形发育,矿区内已发生较大的明显塌陷、地面沉降各3处。地面沉降、塌陷总面积约195000m2,最大地面沉降区长约400m,面积约40000m2,最大沉降累计深度约1m,初期坑壁较陡,约70-80°,后经农耕人为改造,逐步形成一边缘较缓的洼地。由于地面发生多处塌陷及大面积沉降致使290多亩良田无法正常耕种。

(二)地裂缝

矿区地表治理前形成明显地裂缝两处。主要分布在矿区南北两端山脊部位,长度分别为101.4m、66.5m,裂缝呈折线型、“V”字型断口发育,可见深度大于1m,最大缝宽0.5m,为残坡积碎石土半充填。因地表土质疏松,次级影响裂缝不明显。地裂缝的产生对当地农民的生产安全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较大。

(三)碴场不稳定斜坡

矿区范围内遗留规模型废碴堆4处共占地约12万m2,其中林地约9万m2,耕地约3万m2,其中1#、3#、4#废碴场堆积规模较大,体积分别约15万m3、13万m3、13万m3,一般形成高度约10-26m的锲形体及条带状松散堆体,坡度多在40-65°左右,其下方有24户居民居住,如遇汛期或强降雨,碴场极易形成崩塌或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易造成大面积耕地土化石污染,下游上百亩农田将无法耕种。

(四)房屋开裂

矿区上部24户居民房屋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受损严重,多以墙体开裂、歪斜为明显变形方式,房屋多为土坯房,其墙体裂缝多自上至下贯穿整个墙体,裂缝上宽下窄发育。墙体最大缝宽约0.06m,一般为0.01-0.02m,其中墙体严重破损的有10户。

(五)地下水位下降

矿区矿山在原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井泉、堰塘干枯,导致原矿区及周边地表90多亩农田严重缺水,无法耕种或有种无收,30户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发生困难。采空区干涸堰塘3口,10口人工浅井干枯,区域内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三、恢复治理工程技术措施

随着《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和《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开展有效的治理。本工程的矿区恢复治理工程技术措施主体为农田复垦工程、碴场治理工程、新建供水系统工程及裂缝回填。

(一)农田复垦工程

农田复垦工程主要在南、北3个大面积沉降、塌陷区域,主要采用填筑、整平、碾压进行修复,复垦面积195000m2。治理模式有以下3种:

1、废渣填充治理模式:对已确定为浅塌陷的区域,先将废渣直接运至未沉塌陷地。待稳沉后,填筑、整平、碾压,再将确定为深塌陷区域的地表土剥离出来,覆盖到废渣上面。一般覆盖的厚度为1.5m左右。然后,进行复垦。

2、浅层平整治理模式:对于季节性积水及浅层塌陷区,实行挖沟排水、削高填洼,继续耕种。

3、挖深垫浅治理模式:对于塌陷深浅不一,局部地段常年积水的塌陷地,在塌陷较深区域取土,把土填在塌陷区较浅的区域,然后将较浅区域复垦为耕地,较深区域就势建塘养鱼,塘边坡地栽树种草。达到以改善采矿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养殖业的综合治理目的。

(二)裂缝回填工程

采用三合土或粘性土对裂缝进行填埋、夯实,防止地表水进一步入渗地下,加剧地裂缝的变形及引发区域地层的稳定。

(三)渣场治理工程

碴场边坡工程的治理以机械推平并结合人工进行整平及植被恢复工程为主。经人工、机械整平后,降低碴场堆填高度,边坡角控制在35°(碎石天然休止角经验值)以内,从而增大边坡自身安全裕度。整平后的矿碴区域地表铺垫厚度不小于0.5m,富含有机质,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然后实施相应的复绿工程。选择植物不但要选择当地的耐旱、生命力强的植物,而且还要适应复垦、复绿的土质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四)新建供水系统工程

供水系统主要表现在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上。在北部居民集中区内,成井二口,抽吸矿层顶部未受污染的基岩裂隙水,供矿区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为修建“U”型引水渠以引接矿区外围西侧水源进行农田灌溉,线路总长3600m。

四、恢复治理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是解決了矿区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通过新建水井、修建高位水塔、铺设供水管道、修建灌溉沟渠,解决了矿区附近30户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周边地表140亩农田灌溉用水(见图1)。

二是通过对沉降区、塌陷区的农田或地段采用人工、机械实施填土、整平,复垦农田20万m2,新增鱼塘0.3万m2,每年可以增加粮食产量15000公斤,新增鲜鱼产量5000公斤,有利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三是改善了矿区附近村民的居住环境。投资40万元对已稳定的老采空区上部1户村民实施了搬迁,9户村民破损房屋进行了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四是地灾隐患得到治理。通过采用三合土、粘性土对矿区2条地裂缝进行填埋、夯实,防治了地表水入渗地下。通过对矿区范围内的废碴场进行治理,恢复植被15万m2,消除了崩塌、泥石流灾害隐患,保证了碴场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下游上百亩农田的正常耕种,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见图2)。

五、结论

荆门市龙源石膏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好地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湖北省荆门市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起着重要的示范性作用,为推进与恢复整治矿山地质环境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二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恢复、改善矿区和周边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环境,减轻对地面景观的破坏程度,植被恢复和自然环境保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矿区潜在地质隐患对附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等活动有了基本的安全保证,同时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四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优化地方政府的投资环境,促进湖北省荆门市矿业的发展,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积极性,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是项目的实施,保证了荆门市龙源石膏矿的安全运作,将给改制后的矿山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可靠的环境和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风,申欢华.柯家山采矿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J].西部探矿工程,2006(9).

2、王剑,周跃.矿山土地复垦的探讨[J].矿业工程,2005(2).

3、张绍良,卞正富,张国良,马昌忠.矿区土地高效复垦的关键技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

4、蔡光琪,魏强.露天采矿中的环境问题与土地复垦[J].能源环境保护,2000(6).

5、张晋伟,阎国杰.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露天开采技术,2004(4).

4.生态环境 篇四

为了维护良好信访工作秩序,深入做好生态环境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以领导分片包保综合治理确保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经研究决定实行副科级以上干部信访工作包保责任制。内容如下:

一、总体思路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深入化解生态环境信访矛盾和纠纷,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综合治理、精准治理、源头治理。采取领导分片包保方式,高位推进,细化举措,常态化抓好全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多措并举,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将信访问题予以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生态环境问题查办和治理均要到位,实现信访矛盾不上行、信访问题不反弹、信访群众真正满意。利用群众信访问题线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尽力。

二、领导分片包保

实行联系包保制,每位领导分别联系包保一个片组,包保相应区域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亲自过问相应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情况,对信访工作予以督促和指导,现场督办生态环境信访事项,推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分片包保分工为:

(一)第一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二)第二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三)第三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四)第四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五)第五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六)第六片组

组长:XX

成员单位:XX分局

包保责任:负责联系包保XX分局

三、相应措施

(一)片组包保领导将赴现场调查信访问题纳入每周五企业接待日内容,督促指导片组、乡镇和分局开展信访工作,推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二)各分局积极做好与片组对接,及时汇报信访工作情况。

按照《进一步做好环境信访管理和信访投诉办理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对信访问题受理、查办、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12369环保举报管理平台上,对信访件受理和办理的数据录入时,应体现包保领导、包保情况等信息内容。

5.生态环境建设 篇五

作者:水中闲 于 2012-12-03 14:53:07 发表只

看该作者 分享

2012年11月8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做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

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其中,在总体布局中,以十七大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基础,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使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并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理念,表明了党与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将下大功夫进行治理的决心。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一个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一个个五年建设的日新月异,从摸索到大踏步到飞奔,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快,这些在十八大报告中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给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土地的沙漠化、空气的污染、河流的黑臭、臭氧层的空洞、物种的濒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为多度开发所买的单。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将越来越多,资源的匮乏、人文的退化、环境的整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面对,并花大力气逐一解决。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达到最理想的可持续进程呢?有人在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后,对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给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可见,在这五大建设中,其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如果基础被破坏了,那么其他一切都将是浮云。

故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最终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能始终伴随良好的生态。

6.保护生态环境 篇六

发布日期:2011年3月11日作者:本人

在上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体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经国务院颁布正式执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中国人民在21世纪曙光降临之际又迎来一个环境道德思维的全面革新。

回眸20世纪,中国作为全球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有太多的成就和骄傲。然而,面对21世纪,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环境面临着与世界同样众多甚至更为严峻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 生态环境保护呼唤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出现

20世纪30年代瑞士人缪勒发明了DDT,推动了世界农业治虫方式的革命,在这之后的30 a里不断发展、风靡全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70年代,全球用以对付害虫的农药高达12删多种。到90年代之后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阗多种,加工制剂 500多种,原药生产量约40万t,排在世界第2位,全国每年使用农药达45亿亩次。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着人体健康。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摧残。当人们为层出不穷的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烦恼时,不得不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

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应运而生,经过近30a的努力,现在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700多个团体加入了该组织。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英文缩写OFDC)于 90年代初率先加入该组织,成为中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开拓者。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 IFOAM会员。

IFOAM所倡导的有机农业正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执行下列措施:(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的档案记录;(4)必须通过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2 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必将推动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经历了上个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和掠夺式资源并发利用的过程。由重开发轻保护、重生产轻管护,以牺牲农业生态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造成生态恶化、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教训太多太多。我们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事实上,人类5000a文明史一直是围绕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而发展的,人类从经历了对大自然的恐惧和顶礼膜拜,到对技术力量的迷信和人定胜天的执著,再到今天的尊重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的理性认识。正是这种理性认识奠定了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国真正开展有机食品开发是在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成立以后开始的,截止到2000年底,OFDC已经陆续在全国近20个省、市建立了分中心或行业办公室。最早参与有机食品开发的是一批贸易商,初期开发的品种主要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如:

高山茶叶、东北的大豆、野生果品、中药材等。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开发的有机食品种类正在迅速增加,已经具有了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所需的粮食、蔬菜、油料、肉类、奶制品、蛋类、饮料、酒类、咖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动物饲料、种子、纺织品、花卉等100多种有机产品。

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面积和出口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截至1998年底,我国已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4.5万多亩(不包括面广量大的野生、天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颁证的有机产品大部分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市场,也有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1999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6.7万hm2,出口销售额约为1 500万美元。2000年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到10万hm2,出口贸易额达到2000万美元。

我国有机食品的开发主要采用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即由贸易公司(多数是外贸公司或直接从事出口业务的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按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公司包销产品。此外,还有“农场”模式和“小农产集体开发”模式。

我国有机食品的国际合作正全面展开,设立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 OFDC作为中国政府与德国政府双边技术合作项目的执行单位与德国技术公司(GqZ)共同开展了合作项目“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OFDC还与瑞典的KRAV和GROLlNK、英国的SoilAs-sociation及美国的OCIA等国际著名认证机构建立厂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有机食品生产认证专家,根据IS065、IFOAM标准和EEC2092/91的要求对OFDC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初步评估。3 建立全新的环境道德思维,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环境道德就是将对特定环境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环境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国人在“食文化”上有丰富的一面,同时也有不能引以自豪的一面,这种不自豪有两种,一种是“食”无所不能食的东西,谁能吃到快要灭绝的生物,谁就觉得自己最高贵,谁能吃到大多数人吃不到的生物种类,谁就会被认为是发展成功的标志;另一种是“食”为了解决温饱而与土地拼地力的大众农副产品,这类食品有相当数量不能算是安全食品,农药、化肥含量过高。食用不当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这两种“食”现象,都有个环境道德思维问题,从道德性的自愿关心帮助并保护他人、正确进行有利判断和采取正确行动这3个原则来看,前者是近乎野蛮的残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体,这种环境道德败坏是一目了然的,可以通过法律加以约束,而后者因其危害有较大的隐蔽性,一时不能为广大公众普遍认知,这种不利于生态环境、有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能说是环境道德败坏,起码也是一种不文明的环境道德的体现。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亟须建立全新的环境道德思维。4 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亟须排除认识上的某些障碍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颁布为中国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也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提出“要抓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有机食品”第一次写进了党和政府最高级别的文件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深层次认识障碍需要排除。4.1 排除对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其发展的光明前途

(1)有机农业能解决或减少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从有机食品开发地区的实践看,有机农业因为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对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对特殊生态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或恢复。(2)可以为人们提供富营养、高品质、口味好、无污染的健康环保型食品:有机农业强调施用有机肥和采用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而且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有机食品没有人们普遍担忧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残留问题,也不存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直接和潜在危害。(3)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相对于东部而言,西部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轻,但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由于西部农业保持了较好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因此,较之东部更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所以在西部适当规模地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有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时能够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基因库,还可以成为西部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4)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及其所依托的有机农业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事有机生产的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贸易商的利润大幅度增加。OFDC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出口额和年产量增长率都在 30%以上。据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贸易促进机构与世贸组织共同建立的协调机构)统计表明,有机食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其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绝大多数依赖于进口,因此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的有机食品在国际有机食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达到1%-2%的话,每年将可出口创汇10多亿美元。(5)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有机食品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对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并进入良性循环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2 排除对我国开发有机食品所具备的有利条件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我国开发有机食品具备着众多的有利条件

(1)作为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大国,我国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农业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到有机农业生产中,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较普遍的推广。全国已建立了很多生态农业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技术,其中大多数技术适合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运用。(2)我国生物品种繁多,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3)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4)我国仍然有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习惯,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5)随着国内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购买有机食品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直接供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适合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有机食品将更受欢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有机食品已经进入超市或设立了专卖柜。4.3 排除对我国开发有机食品紧迫性认识不足的障碍,要看到世界有机食品业的进步正与我们拉大距离

据了解,世界上生产有机食品的国家有 100多个,其中非洲有27个,亚洲有15个,拉丁美洲有25个,所有发达国家都生产有机食品,并且有机食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早在1997年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在100亿美元以上,约占当时整个食品销售额的1%。在过去5a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 25%-30%。据估计2000年,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已达26亿美元;到2006年,欧美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 000亿美元。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和70%,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20%-50%,有些品种高出一倍以上。我国目前的有机食品贸易额根本不能与上述国家相比,这与我国农业大国、食品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进入2l世纪后,随着整体经济社会的日趋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中仍然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我们要在农业经济

7.生态环境的保护 篇七

二、核心考点剖析

(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长与自然种群数量增长的比较:

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 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因为人口的增长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五个方面上。

2.探究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1) 逐渐上升的生育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 形成巨大的“落差”, 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 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例1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 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 环境容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综合三幅图可知, 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 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 (图2和图3) , 但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 人口的过度增长造成资源枯竭, 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下降, 环境容量降低, B项错误, A、C两项正确;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D项正确。

【答案】B

(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比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2.比较海洋污染和土地荒漠化

(1)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

(2) 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

例2图1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 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2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汽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汽化温度为420℃。请回答。

(1)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逐级富集, 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 研究表明, 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____________、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 并依靠_________________ (填细胞结构) 的功能, 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 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 否则,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3) 如果图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 将加剧________________-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4) 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不能被降解, 而是随食物链逐级传递, 逐级富集,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越高。

(2)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中起屏障作用的物质是细胞膜, 可选择性的阻拦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存留于植物体内的重金属等物质可以随枯枝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回到土壤中。

(3) 图中气体为CO2, 过量排放可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引起温室效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再度被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4) 植物吸收镉化物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同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所以对同一物质的吸收量有所差异。图中蔓田芥对镉化物的吸收能力更强, 而且其汽化温度较低, 所以适宜选择蔓田芥作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的植物。

【答案】 (1) 食物链 (2) 纤维素 (或果胶) 生物膜枯枝落叶 (3) 温室效应 (酸雨) 物质循环 (4) 运输镉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蔓田芥蔓田芥对镉化物的吸收能力强且其汽化温度低 (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

【通关锦囊】几种常见的水体污染及其处理办法

(三) 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成因的分析

(1) 从分子水平看:

(2) 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1)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入侵。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外, 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 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例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 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D.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解析】在人工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 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C项错误;外来物种入侵, 导致该外来物种大量繁殖, 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项正确。

【答案】C

【同步训练】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1世纪末, 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 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 然后缓慢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 K值为16亿

2.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引起当今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下列有关“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三大危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三大危机都与氧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关

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O2的大量减少, CO2的大量增加所致

C.CO2增多一方面导致“温室效应”,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 生物圈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

D.海洋中部分有机物沉积于无微生物的深海中,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4.三峡库区蓄水后, 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能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7.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 (pH近中性) , 藻类暴发, 引起水草死亡之后, 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 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 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 其pH可能低于7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 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 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

8.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 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 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8.构建老区金融生态环境 篇八

良好的金融生态应具备良好的金融法规,是和谐社会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金融法规确立了金融业的行为准则与经营规范,确保金融事业有序开展,保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今天金融业务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金融法制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度日益扩大。同时金融法规是创新最多,时效最强的法制体系之一,最能体现社会法制建设的水平。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杠杆。良好的金融生态展示了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老区吉安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吉安金融发展,也有助于保障吉安地方经济秩序、维护吉安社会诚信、推动吉安地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金融生态,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行业,金融生态状况折射了社会诚信水平,金融生态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大动力。一方面,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将为金融业自身和吉安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老区吉安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需要在吉安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良好的金融生态不但自身创新活跃,同时也可对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活动给予融资、担保、结算等方面的全面支持,有利于创造性成果的推广。同时,良好的金融生态为社会各方架设起通畅、便利、快捷的金融的桥梁,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有利于促进老区吉安市场拓展和交易活跃。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的重要前提。金融业是一个牵涉面广且风险度高的行业,金融生态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地方经济的安全。正像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有一个安全与稳健的金融体系,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体系,是推动吉安经济开放、保障吉安经济安全的现实需要。

9.生态环境 篇九

发挥合力,深化公众对保护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要重视。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感,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造福一时,而且要造福子孙后代,为其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各级政府要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将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促使本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善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与普及。通过建立健全法律监督约束机制,制定完善各种促进生态保护的优惠政策,落实各项生态道德规范和措施,使各阶层公众特别是决策者确立新的生态意识。

企业要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活动,更是一项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经营者从传统的向自然索取的“拿来主义”观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政府的产业导向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主动地承担起环保社会责任,从而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媒体要引导。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重,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要积极主动宣传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宣传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突出重要环保法律、政策宣传,回应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度报道环境保护的好经验、好典型,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力的鞭挞和抨击,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

强化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

扭牢关键点,提高环保部门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在宣传形式方面,网络、动漫和文字、影视相结合,制度化、多元化、系列化地进行全方位、持久性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方面,从一般性的宣传向深层次宣传转变,从普及法律法规、普及科学知识向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道德观转变,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真正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宣传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表现出的决心和信心,宣传国家环保政策和取得的成效。

找准结合点,扩大生态环境教育的影响力。建立全民生态教育体系,是生态环境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要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国民生态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方案,明确公众生态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要在教育部门的统筹规划下,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中小学可以采取渗透课程加专题实践的组织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倡导善待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消费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模式。

紧盯薄弱点,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农民的宣传教

育,着重宣传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农村生态恶化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施全民环保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障公民环境权利。要加强环境立法,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建立起污染防治与保护生态并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并重的环境法制体系。要加强执法,创新执法理念、健全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权威、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要努力为公众参与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用法律形式明确公众在环境评价过程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重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民间环保力量是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与参与热情的有效激发力量,是对政府引导行为的有力补充,也是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建立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定期的对话沟通机制,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优化配置环境公共资源,为环保组织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空间;在媒体宣传、资金、项目和人员培训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鼓励、引导现有的成熟的环保志愿都队伍建立民间环保组织,为公众的有序参与提供制度化、组织化保障;构建民间环保组织交流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对环保民间组织的培训力度,提升政治意识、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拓展民间环保组织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民间环境交流合作,鼓励和引导境外民间环保组织建立分支机构,以境外民间环保组织的先进理念、健全的运作机制推动民间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

依托健康社区厚植生态文明观念。要依托社区互动培养责任意识,通过在社区层面开展各种绿色创建和环保志愿活动,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使社区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等契约观念、法纪观念、秩序观念,在互动过程中养成生态意识落实于行动的习惯,自觉遵守各项生态法规。要发动群众相互监督,不断强化他们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履行环境义务的行为方式,将生态意识真正固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社区居民真正做到勇于监督、恒于自律、提升理念、勤于维护、乐于享受。

10.广西农业生态环境 篇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西经历了一些生态恶化问题,比如水土流失造成地力衰退,农田受损毁,以及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和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排放等,这些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也使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广西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广西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在六●五“世界环境日”进行农业环保宣传,从不间断。1986年7月,自治区农业厅开始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5月,该条例由自治区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为依法保护环农业环境,防止“三废”污染农业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6年广西制定城镇建设用地和乡村建设用地的地方规章,以立法形式建立基本农田制度,保护广西耕地资源。为培养地力,提高耕地肥力,广西农业部门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地改良、沃土工程建设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治理。90年代初期,广西加大农用塑料薄膜清理回收工作力度,有效防止残膜碎片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加大力度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从2003年起,广西农业部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工作,转变思想,调整重心,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提出并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工程的建设内容是:每年在10个以上的县(区)、100个以上的村镇、1000个以上的村(屯)和10000个以上的示范户中实施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创建和扩大生态农业优势产业,实现生态富民目标。

11.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 篇十一

什么是生态交错带?

生态交错带,也叫做生态脆弱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这个交界过渡区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态环境条件与跟它交界的两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最明显的区域,生态交错带如今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点。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交错带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得也最为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生态交错带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这些地区大多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较为薄弱的地区。

生态交错带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态交错带自提出之日就有很高的曝光率,它的独特之处体现在诸多方面。

在生态交错带里,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环境的变化对其中要素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交错带中容易发生环境退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生态交错带的自我修复能力弱,一旦受到影响,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生态交错带复杂的生态条件使得那里的食物链变长,生物多样性也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有弊,坏处就是导致系统内部的物种与群落之间的竞争激烈,因此边缘效应比较显著。

在哪里可以找到?

我国的生态交错带遍布全国各地,种类丰富多彩。

东北地区的生态交错带以森林草原交错带为主,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和燕山山地森林外围与草原接壤的过渡区域;西北的荒漠绿洲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及贺兰山以西、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绿洲边缘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红土层盆地及覆盖红壤的丘陵山地。

西南地区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岩溶山地区域,那里全年降水量大,融水侵蚀严重,加上过度的山体林木资源砍伐,经常会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西南山地农牧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那里地质结构复杂,不同纬度的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生态退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青藏高原地势高寒,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的严酷可想而知。那里的复合侵蚀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高寒山地沟谷地带、藏北高原和青海三江源地区。复合侵蚀包括了风蚀、水蚀、冻蚀等多种土壤侵蚀现象,所以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沿海水陆交接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水陆交接地带,那里经常发生潮汐、台,风及暴雨等气候灾害,因为与海水相近,土壤含盐量高,所以植物的种类十分单一。

四面楚歌

在生态交错带上,最严峻的环境问题非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莫属了。据2005年的统计数字,我国共有各类沙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千米,其中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西部8省区就占96.3%。

我国北方地区曾有近30097平方千米的天然草地,但其中60%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农牧交错区。目前,这样的农牧交错区上,达到中度以上沙化面积的区域已占草地总面积的53.6%,并成为我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每年这片草地上沙化扩展的平均速度超过2万平方千米。

我国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生态交错带的集中分布区。最近20年,由于人为的过度干扰,那里植被退化趋势愈发明显,水土流失面积平均每年净增3%以上,土壤侵蚀平均速度也高达每年3000吨/平方千米。石漠化现象是指地表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土地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石漠化发生区,每年都会流失约1厘米深的地表土,输入江河水体的泥沙总量约亿40亿~60亿吨。所以现在西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不仅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矛盾也十分突出,这些都导致那里的贫困在不断加剧。

我国生态交错带每年因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多亿元人民币,自然灾害损失率年均递增9%,普遍高于生态交错带的GDP增长率。《“八七”扶贫计划》中共涉及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就占了52%,其中80%以上地处生态交错带。2005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约2365万,其中95%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地区。

我国北方生态交错带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8%,然而实际可用水量仅占全国的15.6%,70%以上地区全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因缺水而使13万~40万平方千米农田受早。西北荒漠绿洲区主要依赖雪山融水维系绿洲生态平衡,最近几年,雪山融水量比20年前普遍下降30%~40%,绿洲萎缩后,外围胡杨林及荒漠灌丛的退化现象日益明显,严重威胁到绿洲区的生态安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共围垦湿地约3万平方千米,直接导致6~8万平方千米湿地退化,蓄水能力降低约200亿~300亿立方米,许多两栖类、鸟类等关钵物种栖息地漕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此外,湿地退化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增加,使每年受灾农田达到约1万平方千米,粮食减产约2亿千克。

谁是罪魁祸首?

造成我国生态交错带生态退化、自然环境脆弱的原因除了生态交错区本身的脆弱性外,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也难辞其咎。

早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得产出效率较低,生产环节能耗和水耗都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很大,加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有数据记载,2006年中国GDP约占世界的5.5%,但能耗占到15%。2000年,中国单位GDP排放一氧化碳0.62千克、有机污水0.5千克,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率均高于世界先进水平15~25个百分点,社会交易成本普遍比发达国家高30%~40%。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和1.8%的石油,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已是我国生态交错带退化的根本原因,据报道,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GDP的3%~8%,草原、湿地、森林、土壤侵蚀等生态破坏约占GDP的6%~7%。

12.生态环境 篇十二

1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寻找生态环境工程的最佳适应性对策。在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中需要严格地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建设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的和谐发展, 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率, 实现农村能源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工程的设计中需要确定系统规模和控制的等级, 对于能源工程调控的等级越高, 控制的范围越广, 这种控制属于宏观控制, 情况比较复杂, 调控的精度较低。如果控制的等级较低, 调控范围比较小, 就属于微观调控, 调控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通过能源生态工程的系统分析, 找出农村能源生态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的约束条件。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设计的核心是方案设计, 通过方案设计可以改善能源生态工程的结构, 调整资源利用的方式, 合理配置农村能源利用的技术。优化能源设计方案可以促使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促使农业能源利用体系的良性循环[1,2]。

2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2.1“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

“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在农村比较常见, 通常是以单个的养猪农户为单位, 在猪舍的附近建立沼气池, 并且在农村附近有数量比较多的果园或茶园。这种模式的工艺流程通常是养猪农户在猪舍附近建立沼气池, 使猪的粪便以及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并在沼气池中放入一些植物的秸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沼气池就会产生沼气, 农户通过在家安装相应的净化设备之后, 沼气就可以用于生活。需要注意的是,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沼液和沼渣需要更换才能够确保沼气的供应。因此, 对于沼液和沼渣的处理, 通常是用作果园和茶园的肥料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将粪便和污水经过沼气的发酵进行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它可以将沼渣和沼液当作有机肥使用,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实现了零污染。“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使用[3,4]。

2.2“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

“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通常是以村为单位的, 这种生物工程模式通常是指在每户农民的房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农户使用沼气做饭, 并且需要建立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这种模式可以把太阳能、生活污水以及沼气结合起来, 给农户带来清洁的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另外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是以规模巨大的畜禽养殖场为单位的, 需要建立和养殖场规模相当的沼气工程, 这样才能够确保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得到及时的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是把畜禽类的粪便污水进行固体与液体相分离, 对于粪便可以进行深入的加工成为肥料或者是有机肥。对于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采用厌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 之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 沼气可以输送到储气柜中, 供农户使用。而对于沼液的处理, 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另一方面可以经过好氧曝气池的处理, 促使沼液达到标准, 之后进行排放。这种工程模式采用了固液相分离的处理技术, 可以让污水的浓度大大降低。在处理污水的时候采用了厌氧发酵技术、好氧处理技术、AF技术、稳定塘、氧化沟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这样可以促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处理, 减少污水对水利以及农田的污染。这种模式运作成本低, 并且可以促使畜禽养殖场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 而且工程选址比较适宜选择存在自然落差的地方,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运作的费用。另外, 如果在畜禽养殖场附近有农田、果园等, 可以在工程中考虑沼液的综合利用, 而沼气通常被农村居民利用。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分析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设计方法, 深入地探讨了3种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环境,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初探[J].中国沼气, 2003, 13 (4) :112-115.

[2]施骏, 陈磊, 秦大东, 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知识库的研制与应用[J].农技服务, 2007, 11 (5) :117-120.

[3]吴清萍.可再生能源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评估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7.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篇十三

2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回顾】区域环境与发展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在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时,最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

A.营造薪炭林B.兴建沼气池C.推广省柴灶D.开发风能、太阳能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3.读中国区域环境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形成该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自然

原因是,为防治该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B处主要环境问题是

试分析其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4.读下图,回答相应问题

(1)该地区植被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主要原因是。

(2)B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巩固练习】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5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D.过渡放牧

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回答7~8题。

4.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5.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6.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冬季B.秋季

C.春季D.夏季

7.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

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8.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好,否则就会死亡。读下图,回答8、9题。

8.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

9.造纸产业链条()

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的破坏

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9.图13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示意图”,图14 是“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3 单位(﹪)

图1

4(1)请按因果关系推理,把下列A、B、C、D、E字母填入图13中相应的空格内。

A.粮食需求量增加B.粮食产量下降

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过度放牧

(2)从可持续发展着眼,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的首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人类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原则。

(3)图 14显示出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工业。由此判断形成黄土高原新的水土流失的成因是()。

A.轮荒耕作B.兴修厂房C.地下开挖矿井D.露天开矿

10.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10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补给,其

流量随______的变化而变化。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有_______(写一个即可)。

(2)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化面积扩大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11.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影像(右图)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

多年的研究成果

植被的减水减沙

效益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2)从材料二表中可以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9.共9分

控制人口数量(1分)持续性(1分)

能源(1分)D(1分)

10、每空2分 共10分

(1)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气温太阳能,风能(2)非地带性

(3)C

11.每空2分,共10分

(1)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2)呈正相关

(3)C

上一篇:幼儿园零起点教学规章制度下一篇:我最喜欢的季节作文400字:我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