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2024-09-19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12篇)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篇一

现阶段个人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初探

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怎样的经济关系及其所规定的.社会关系就会有怎样的道德.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关系的改变,人们的伦理意识、道德观念、行为的道德准则,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作 者:石海兵 刘继平作者单位:石海兵(江苏徐州师大社科部)

刘继平(江苏徐州师大政法学院)

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1)分类号:B82关键词: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篇二

关键词:西方,园林,人类,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现代环境的很多问题,水污染、雾霾、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了,所以人们对于生态理念重新开始关注起来越来越重视生活之中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在近现代园林中生态主义思想体现的更为全面。在西方的近现代风景园林中注重自然和谐,减少过于人工和工业化的东西,让人们在风景园林中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真正的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工业之外的安静和淡然,返璞归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生态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1)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当代社会物质生活虽然极度丰富,但是始终是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换来的,环境污染目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酸雨、雾霾、水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物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等都迫使人们要寻找一片自然的乐土,想要从充满工业气息的生活环境之中解脱出来,由此就诞生了西方以生态主义思想为设计理念的风景园林。这类的风景园林中,一切以尊重自然为基础,很少施加人工的东西,让人们能够真正的与自然相接触,感受自然的魅力,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知道了如果环境继续被破坏我们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将会变得更加恶劣,到时候就连这样的自然景观也很难再见到了;(2)工业化和现代化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高楼大厦代替了古建筑,现代生活代替了传统方式,大街小巷都是充满工业和人工雕琢的味道,很多自然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渐渐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了甚至是不存在了,代替的是现代社会水泥垒成的房子、道路、人工的景观、汽车等。生活之中到处都是工业化的印记,到处都是过度雕琢的人工味道,特别是园林中的建设多数也充满工业化的思想,都是人造的假山、湖泊等,很少有纯自然的没有经过人工过度修饰的东西。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的生活,喜欢自然的景观河自然的园林,想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解脱出来,寻找自然的风景,所以生态主义思想在园林建设之中越来越被重视,西方的园林设计者也充分的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思想进行近现代的园林设计;(3)崇尚自然的态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厌弃工业化的生活,想要在繁杂的环境之中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可以让人们的从平时繁忙的工作之中抽身而出,享受自然的风光和自然的空气,人们的压力自然也会随之被遗忘。渐渐的这种崇尚自然的生态度就变成了排解生活压力的一种时尚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也都喜欢上了这种方式,所以生态主义风景园林自然也就变成了园林的主流。

2 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1)以人为本的思想。风景园林建设是因人而生,自然也是为人服务,在现代的生活之中人们在习惯现代的同时也对现代生活开始感到了厌倦,想要过一些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西方的近现代园林的设计师从以人为本的方向出发,设计自然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园林。于是生态主义思想成为了西方近现代园林的主流方向,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避免工业化元素的流入,使园林的自然程度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差无几,同时也把一些野生的动物和植物通过人工移植的方式运用到园林中;(2)生态主义思想逐渐与美观相结合。自然的方式自然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但是园林式要给人们进行欣赏和审美的,所以在注重自然景观的同时,对园林的美观也要进行设计,适当进行人工的雕琢,添加人们现代审美中喜闻乐见的东西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生态主义思想与园林的适当雕琢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整个园林的设计;(3)园林中设有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西方很多较大的现代园林中都有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让大自然的环境更加和谐,这也是生态思想决定的。在园林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把自然景观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加以融合既能够体现园林设计的生态主义思想,也能够让野生动物得到一定的保护,如果任由野生动物在外也是不利于保护的,很多人会对他们进行猎杀的活动,通过自然园林的方式进行保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生态主义思想是由人们的思想和目前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现代方式的生活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了,在人们的思想中越来越崇尚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因为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想通过自然的方式去解除束缚,而且现代社会的环境也愈加的恶劣,所以以观赏为目的的风景园林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后还会更加的普遍,因为这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银周妮,王宁,向振华.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层面的引导和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2):295-297.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篇三

关键词:日本经济;现实主义经济外交;政治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78-01

一、日本现实主义经济外交的定义及其背景

人们对于经济外交的定义,大都侧重于其经济内涵的特性,通常界定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关金融、资本、贸易、市场的经济活动。而现代的经济外交更多是一种外交手段,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作为在外交活动中平衡国家影响力的筹码。如此看来,现实主义经济外交是指以经济交流为手段,以实现国家利益为目的的外交活动。

日本之所以在外交中将经济作为主要的斡旋砝码,纠其根源,是由日本战后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首先,日本战败国的地位使其在国际事务中没有了话语权,战后初期政治上深受亚洲邻国与西方国家的限制,贸易上受排挤,遭受不平等的“敌国条款”;情感上难以得到深受其害的邻国谅解,政治上长时间陷入孤立。这使冷战时期的日本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采取了对美国“一边倒”、发展以对外经济为重点的政策,以小国主义的“低姿态”为自己恢复着元气并积蓄能量。

其次,二战的惨败使得日本的军事力量几近崩溃,1945年由主要战胜国构筑的“雅尔塔体系”把永远铲除日本军国主义作为重要内容,自此日本不再拥有军队,实际上被美军占领,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而不必投入过多的国防预算。在两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日本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在政治和军事空间极其狭窄的历史条件下,把经济外交作为唯一且最有效的外交手段,所以这种外交活动更多的带有弥补日本政治军事缺陷的显著特征。

二、从政治“侏儒”到经济大国的蜕变

(一)日本经济的崛起

战后的日本,从一片瓦砾的废墟中开始了经济的腾飞,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充分利用了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后发展优势”,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西德,位居西方世界的第二位。日本摆脱了战后的恢复意识,国民以立足于经济大国为新的奋斗目标。

纵观日本成功实现经济复苏的原因,首先归功于新的国际格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揭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为抗衡社会主义阵营,一改战后初期对战败国日本德国的打压和歧视,极力将其扶植为西方阵营的有力支持者,并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在美国的政策下,日本开始了经济的复苏,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战争特需”带来的经济机遇。在日本经济处在最困难的时期,1950年朝鲜半岛“适时”的爆发了朝鲜战争,给日本处于冰点的经济“雪中送炭”。由于战争需要,美国向日本发出了大量的“特需”订单,把日本作为朝鲜战场的主要补给基地。所谓特需是指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国内市场的紧急采购。巨大的特需加速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弥补了日本贸易的收支赤字,在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朝鲜战争的爆发还提高了日本的战略地位,在美国的推动下,1951年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媾和条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结束了被占领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独立,1953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在经济方面完全回归国际社会。

(二)寻求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

战后日本和亚洲国家的关系,是从战争赔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经济,到政治经济一体化,到突出政治要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反應了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轨迹。

1、从战争赔款到经济援助

战后初期,美国为使日本成为其永不沉没的远东航母,无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采取了消极态度。由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以及在片面媾和中的庇护,赔偿问题反而成为了日本重返东南亚的手段。日本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战争赔偿与经济合作合为一体,极大的节约了外汇,扩大了出口。与此同时,为了早日摆脱孤立状态,回归国际社会,首先与东南亚的索赔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迈出了走向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2、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开拓对外经济环境

日本恢复外交权后,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置身于西方世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但在入关后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不平等待遇,日本首先把消除这种贸易“歧视”作为当时的外交重点,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以开拓出口市场和保障能源及原料供应,争取开发的主导权。经过困难时期的过度,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以发达国家的姿态积极的争取亚洲地区的经济主导权,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允诺经济援助等手段,力图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开发上取得主导权。

三、新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新局面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经济外交在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有增无减,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援助力度。ODA政策的出台表明日本经济外交对政治影响力在增强,其目标与视野已遍布世界各个地区,灵活的运用在战略全局。

在战后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从破败的战败国到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从在联合国受到不平等待遇到多国支持其加入常任理事国,日本实现了民族的复兴,这其中经济外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日本近几年已经开始大幅度削弱对外经济援助数量,重视质量,提高援助效率。随着国际地位的变化,它的经济外交也必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在当今注重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以经济开路的政治外交仍然是日本最有效的外交手法,但作为大国的日本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和动机继续他的经济手段,以及政治目的是否继续突出以及是否涉及军事问题是今后决定日本经济外交前景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邹中昊,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金熙德.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M].世界知识出版,2010.

[3]乔林生.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M].人民出版社,2006.

[4]施用海.从日本经济到贸易与环境问题[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4.浅析官僚主义及产生原因 篇四

● 丁振宏

《长城在线》 2003-8-7 10:58:28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买入价的血肉联系,党的工作作风体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代表谁的利益、依靠谁、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深深在群众之中,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记过立于不败之地。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端正党的工作作风的是是非非敌人。刘少奇同志指出:“处于这种执政党地位,很容易滋长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事实上,这些脱离群众的作风,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同志身上,表现相当严重”。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大批共产党员成了各级组织的领导者,手里掌握了部分权力。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正确运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使一些人逐渐滋长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其表现主要有:一是事务性的官僚主义。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昏昏噩噩,忙忙碌碌,打不开工作局面二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对上巧言令色,唯唯诺诺;对同级自恃高明,貌合神离;对下不懂装懂,指手画脚,作风粗暴,动辄训人,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办事武断,即不依靠集体领导,更不依靠广大群众,常常是我行我素。三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在其位不谋其政,没胡责任心,对上情一知半解,对下情模糊不清,靠拍脑门决策,“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无所用心,敷衍塞责,办事拖拉;来文件不看就批,错了责怪他人。四是文牍主义的官僚主义。满足于开会发文件,以仁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讲空话套话,做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装 门面,走过场,应付减速,敷衍群众。五是懒汉式的形式主义。不读书,不年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情况,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一杯茶水五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把秘书当“拐棍”,大事小事无汪靠秘书代劳。列宁曾经指出:“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所以,反对官僚主义主,纠正特殊化,是端正党风的一项长期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官僚主义往往表现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特征是把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割裂开来,不是让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鸸片面的追求形式,忽视工作本身的要求,甚至忘记了工作的目的。比如,有的一部做工作,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有的不深入基层,整天于文山会海和应酬接待;有的忙于应付上级,应付群众,哗众取宠,不求实效;有的搞各种睥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实则劳民伤财;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预告和问题,迟到酿成恶果。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干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把事情办好办实,而是只想为自己谋个好名声,给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留下个好印象,进而达到个人目的。因此,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图个虚名,不务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是现象、是手段,图个人的虚名都是目的。在图虚名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投机取巧谋取私利的个人主义心理。

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可是为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却屡禁不止,甚至在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愈演愈烈呢?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是“官本位”意识使一些人产生了权力的异位。扩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思想演算有浓厚了“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思想不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应有滋生的温床。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求官、保官、升官。正是在这种落后的封建意识支配下,一些人为谋官、保官、升官,可谓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甚至不顾人格,丧尽廉耻。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于是在一些人那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虚荣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出来了;沉迷于“当官好办事”的甜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出来了。

其次,形式主义表现为工作作风,根子却在人的头脑中,这就是有些干部违背了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这样的,必然会导致工作目的的扭曲和工作方法的变形,必然会臵党的于不顾,为了捞取自己所谓的“政绩”、“声誉”等而不惜耗费从略、财力各物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从而级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第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的领导干部讥讽在上,官僚主义严重,作风不深入、不细致,满足于听汇报、看简报,缺乏拂袖有效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很难发现,更谈不上及时罅和纠正;五些学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多栽花,少栽刺”,不敢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搞形式主义的人受不到应有的批评和遣责;一些领导干部民主作风差,听不得甚至压制不同意见和批评,使群众监督难以开展起来。

5.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篇五

1.1 新媒体的产生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率先提出。他在其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的报告中,他把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性: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1.2 新媒体的发展

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该书概括了当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六大态势,盘点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客、大数据与云计算、社交媒体、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移动应用App、OTT TV等十大热点,全面解析了中国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提出,2012年以来,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融合大势的促推下,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新媒体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升、频频引发热点。

可见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日常接触的新媒体的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学习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网络论坛、QQ、微博、微信等。当代大学生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使用各种新媒体的目的也有所不同。大学生经常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主要还是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娱乐休闲,较少学生以课外学习为目的。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多和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普及,尤其是手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内容,优化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总之,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2.1 积极影响:

(1)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大多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学习,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显得有些封闭了,大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大量教育资源,进行交互式学习。

(2)开拓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新媒体的传播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还有信

息的海量性,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拓宽的他们学习的知识面和丰富性。新媒体可以使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课外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3)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更加便捷和轻松,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减少了来自其他人和社会等因素的干扰,因此,网络就成了众多交流方式中大学生最喜欢和最理想的选择,网络成了大学生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有效出口。

2.2.2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过度依赖于新媒体环境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感。调查显示,有许多大学生曾经有过从网上复制或者抄袭部分信息的行为,这样不仅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也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作弊行为,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一些不健康的垃圾信息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使有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许多学生睡眠不够,精神不振。

(3)对大学生媒介鉴别和批判能力的影响。大学生对媒介有一定的信任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有依赖性,但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批判和鉴别的能力。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弱,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他们最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人云亦云。因此,大学生的媒介鉴别和批判能力有待提高。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2.3.1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不利于思维的发展。

很多大学生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浅阅读层次,很少去深度的思考问题,有些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引发一些抄袭行为的发生,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缺少鉴别和批判能力,逻辑概括和抽象能力也有所降低,尤其缺乏深度阅

读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2.3.2 网络监管力度不够,不良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存环境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有效地执法和监管措施,而政府监管又时松时紧,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2.3.3 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缺少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总体上对媒介就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也没有掌握使用媒介的基本理论知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不能正确而有效的利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容易迷失自我。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2.3.4 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逐渐习惯接受不耗费脑力的信息,对信息的思考能力减弱,只满足于强烈的感官刺激,很多大学生的媒介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不强,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弱,归根结底说明大学生整体媒体素养水平不高,所以,只有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3.5 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较弱

由于网络虚拟的生存环境,人们容易在交流和使用的过程中过于个性化和自由化,放松对自我行为活动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要求,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松懈,就会引起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对策研究

3.1 高校要担负起教育的主阵地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大学生接触频繁的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比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红色网站,课堂讲解,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大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新媒

体的基本知识,发挥各抒己见的作用,集百家之长,针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一些活动,主动解决学生使用新媒体时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通过这些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个人以及班级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2 利用新媒体,搭建学习交流新平台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自身所拥有的宝贵资源,鼓励专家教授开放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将教学体会,教学日志,教学经验,生活常识,科研论文,新媒体知识等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可建立QQ群,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增强交流。

3.3 政府要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

当前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的政策规范还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政策规范还得不到有效保证,政府必须在新媒体健康发展中承担起指导者和规范着的角色,从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新新媒体提供政策支持。

3.4 加强新媒体知识的宣传、教育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有关新媒体的科教视频,科教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新媒体应用知识,开设网上新媒体竞赛知识问答有奖活动,将德育内容和新媒体知识做成短片或者微电影进行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不能盲目依赖新媒体,从而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3.5 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教育

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上,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高度发展,新媒体的使用在大学生中已经很普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也使我们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潜能产生着对人的影响,因此,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篇六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今天差不多一百多年了,它在发展历程中,曲折坎坷,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遭受过挫折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的思想创举,在它的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跟着发扬光大,前后历时几十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在新中国社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知识和中国社会实际国情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法治的研究探索并实践执行,同时也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坚实基础。中国当时也制定出台了不少法律条例来巩固革命成果,其中以建国初期的宪法大法最为著名。这一阶段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问题有所涉及,有一定的政治空间局限性,所以很大程度上,法律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工具。另外也为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探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奠定了后期的理论积累与实践基础。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研究。随着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开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由此进入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总结中国法制建设经验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时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即坚持法治民主和法制建设。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各项立法,制定出完备的法律法规条例,确保广大群众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法律思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求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后来社会发展,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改法制为法治,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根本准则,并记入中国宪法。到了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经过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已经适应时代社会法治的需要,充分展示马思主义法律思想强大的内涵及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来源于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社会经济

法律从属于社会形态,不是绝对的独立,而是相对的独立。从表面上来看,赋予法律的决定力量来源于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简要概括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另外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方面包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另一方面又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二)从广义方面来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原则、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共五个方面

1.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制社会的基本方针,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核心,也是我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等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实现民主的法制化社会化。通过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行使,对社会进行监督与限制,保障人民权利不受侵害。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社会民主为前提,以权利制约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秩序状态和社会活动方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有关依法治国的理论理念,是各项立法依据的主导思想,是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演变。法治理念是法律制定的来源,有什么样的法治思想一定有什么样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的理念还包含着人民民主,树立法律权威,法制完整,权利制约等内容。

2.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价值根基和精神实质,指导法律制度的价值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倡导人的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从根本上展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不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另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也已经把保障人权作为内在的衡量尺度。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这需要我们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各项立法。

3.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目标是公平正义,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倡的“公平正义”,就是利用法治来平衡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人民与其他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关系,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遵守法律的规定,公平行使自身权利,履行应担的社会义务,并享受权利承担责任的同时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个方面来说,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素:社会法治理念实质内容是执法为民,法治理念的价值体现是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是对公平正义的实质约束,公平正义是对执法为民的社会实践保证。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反对特权主义、霸权主义,禁止民族歧视不平等待遇等等。另外,及时高效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做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消耗提高效率等。公平正义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就是要把握整体局势,紧紧围绕大局,保障社会主义全面的建设,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本身就是人民意志的反映体现,因此依法办事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就是服务社会大众,服务整体大局。服务大局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责任,另外,它也是针对中国社会法治正处于转型期,同时面临复杂情况而对社会法治建设特别强调的要求。坚持各决策战略都要以大局为重,具体行为要落实到各单位部门,从全局出发,紧跟社会潮流各方面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

5.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做到: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还有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我们的最根本指导,中国法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领导旗帜,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足中国独特的经济制度社会发展现状,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种法律优秀成果,完善中国自己独特的司法体系,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选择顺应社会历史发展,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进步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到依法治国根本方略的落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盛衰,关系到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才能保证民主的法制化,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站在中国社会实际国情基础上,针对我国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做指导,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发展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法。而且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毕竟是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状的思考,未来社会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西方社会生活有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全部照搬抄袭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要探讨适应中国社会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法学范畴内的分析。解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法治理念的背景;另外也解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试着分析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法制,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2006(12):3-101.

[2]张福森.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42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1471.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2-1071.

7.对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思考 篇七

一、体育学科的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

由于高考等各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广大农村学校在热热闹闹的素质教育背后,还在进行着扎扎实实地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非考试学科的中小学校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活动,体育教学的环境和教师的工作量,均得不到领导的充分重视与关心。导致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不能按照课程计划开课,体育场地器材得不到相适应的配备,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工作保障和监督机制,体育教师无可奈何地沦为了学校的弱势群体。因此,包括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在内的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也就不会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们的重视。

集体备课是对即将开始的单元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与理解,是对单元内的课时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与预设。集体备课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积极自觉全身心地投入。积极的、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可以展示体育教师群体的才华和创造力;消极的、马马虎虎的集体备课,则会形成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和知识的壁垒。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编写好教案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集体备课,体育教师才能做到“手中有文、心中有案”,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教师上课才能源于教案而又不拘泥于教案。学校管理者对体育工作的偏见,常规的教学检查只追求体育教案有份量、课堂教学队伍整齐和运动队比赛有名次等方面。体育教师教学有困难,没有人指导与帮助;教学出亮点,没有人表扬与鼓励;体育课上好上差一个样,这必然导致体育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本地区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没有集体备课的空间,集体备课记录大部分是自己捏造;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多为兼职,没有能力开展体育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只是走过场,即使在较好的学校,由于缺乏有效地检查与考核,体育集体备课有准备无中心或是有中心无主题,议论没有实质性内容,最后把某一老师或备课组长的备课当成集体备课。体育教师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集体备课和编写体育教案,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不会有质量保证,这是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课教案形式和内容缺乏规范要求

无论什么形式的体育教案,在最后结束的部分总会留有课后小结的位置,可是,体育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案的时候,搞不清楚这些课后小结是一节课的小结呢?还是几节课后的最后小结?因为体育教师往往都要任多个班级的体育课,一份教案计划要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对此,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没有对教案小结部分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教务部门也无法作出具体要求,结果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形式上的检查,课后小结记录难以与教案形式和内容相一致,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缺乏深层反思,课后小结没有具体的内容指向,体育教案变成了书写一些形式主义程式的套话。

青年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总是要去查找一些资料,对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与理解,也会学习和模仿老教师的教案,摘录一些精品教案中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技巧,以期在体育课的运用中,产生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师生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因为在每一节体育课上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学智慧的激发,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体育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和个性展示,需要学生们在配合中发挥主动性。青年体育教师只有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记录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即时反思,如同收集每节课闪光的珍珠,经过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后必要的整理和总结,不但能够成为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资料宝库,而且能够成为教师设计教案的教学依据,进而成为体育教学科研和撰写教学论文的信息源泉。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投入不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缺乏,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较大,青年体育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进修或教研活动,加之体育课教案没有规范的形式与内容,也助长了部分体育教师研究教案编写的惰性,每节课后教案的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进而影响到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这也是体育教案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下降,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三、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达成要求相差甚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得到了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投入的欠帐太多,学校教育的布局调整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仍然不能满足满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造成了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人数众多,突出了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如本地区的城区学校,学校的班级多,班级的学生多,已经达到了学校的承受极限。虽然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配备比较好,但是与学校的班级数和班级的学生数一比,还是杯水车薪。

体育教师编写教案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其劳动的效益还有赖于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教案编写中预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很好地达成或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也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对教案编写的热情和效果。充足的体育活动器材,宽松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谐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也能激起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的信心,编写出高质量的体育教案。试想,一个体育教师面对着众多的学生和不足的场地器材,即使编写出了体育课的教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是不能有效使用,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达成,学生活动不能充分开展,师生间因体育器材不足,造成的教学矛盾非常尖锐,体育教师在无序或无奈的操场上一筹莫展,领导怪其无用、学生愿其无能,体育教师地地道道成了学校的弱势群体。此种情形之下,体育教师还能有编写教案的热情吗?可以这样说,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不能达成,造成了形式主义教案的大量产生,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形式主义教案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配备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率过低,以及体育教案本身形式与内容上缺乏规范的要求。当然,也有体育教师自身努力不够的原因。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包括体育教案在内的各项体育体育工作,在学校的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大的改革动力,收获更多的改革成果。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223600)

8.1.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篇八

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西周王朝(大约公元前1100年~公兀前77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后来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会计”一词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基本上表达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主要特征。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的时候,“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为管理贡赋、徭役等征收与分配,西周王朝在官厅中专门设置了位高权重的管理全国钱粮、赋税和官厅财物收支的“司会”一职,设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并与财物保管等业务部门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会计与出纳也有了初步的分工。此外,西周还规定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检查制度。其中的“参互”、“月要”和“岁会”,相当于当今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初步形成了会计报表的雏形。可见,我国会计在西周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正如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指出:“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方法也有了进步。秦、汉时期广泛采用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入一出:余”(或“收一付=余”)为基本结算公式的简明会计记录法,用比较固定划一的会计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式的、烦琐的会计记录方法。自西汉始,人们将会计记录与统计记录划分开来,把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或赘“计簿”,而把记录统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籍”。自此,我国的会计账簿便有了较明确的命名。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会计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创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在会计账册与报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并据其间的内在联系,按一定的公式计算、考核一定时期财产物资和财务收支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一开除=实在”。

“四柱结算法”既可用于检查日常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与综合反映的作用,“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唐、宋时期中式会计方法的重大突破,不仅解决了会计结算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和会计核算中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把会计账簿和报表格式设计及结账、报账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使我国传统的单式记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且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四柱结算法”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是我国会计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核算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我国商界在“四柱结算法”的基础创立了可以计算盈亏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相当子收入)、“缴”(相当于支出)、“存”(相当于资产)、“该”(相当予资本和负债)四大类,采用“进一缴=存一该”的平衡公式双轨计算盈亏,并于年终结账时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它们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两表各自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龙门账”的问世,是我国特色的复式记账法的起源,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部门会计——商业会计的产生。l8世纪中叶(即清朝的乾隆至嘉庆年问),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我国又产生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它要求所有账项(包括现金收付和转账事项)都要在账簿上记录两笔,同时登记“来账”(收方)和“去账”(付方),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故称为“四脚账”。其账簿采用垂直格式,分上、下两格书写,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称为“天地合”。“四脚账”的产生,把中式会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朝中晚期,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与世界经济的差距日益拉大,加上受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使我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渐渐落后于西方。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我国的海关、铁路、邮政等部门,强行在我国开办的工厂、银行等推行西式会计,由此开始了“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时期。l905年,以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徐永祚先生(改良中式会计运动的发起人)和潘序伦先生(中国会计之父和立信会计事业的创始人)等为代表的我国会计界的先驱,致力于我国会计的改良或改革事业,纷纷通过著书立说,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校,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中引进推广西方会计方法。这一引进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运动,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一次革命”。l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原苏联会计模式,在财政部设立了会计制度司(1982年更名为会计事务管理司),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原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方法的重大变革,“我国会计的第二次革命”。1950年,财政部着手统一全国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时期,我国的会计工作遭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一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l980年12月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和l999年分别进行了修正与修订),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此,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财政部于l992年11月30日,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随后又陆续发布了13大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并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实施。“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与初步协调,史称“我国会计的第三次革命”。《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准则。l997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至2003年9月底先后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政部又于2000年l2月29日发布了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至2005年已在所有大中企业实施。2005年,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13臻完善,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趋同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03年,财政部启动了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6年2月15日,经过多方努力,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的。

9.论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篇九

关键词:成本会计;产生;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 经济 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 工业 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 计算 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学 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三、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 现代 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四、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1、成本会计的内容

10.中国电视传媒的产生与发展 篇十

关键词:传播媒介 电视传媒 发展趋势 天人合一

1 传媒历史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的交汇也是新媒介诞生的时刻。

1.1报纸媒介

唐朝初期,中国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以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十三、十四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最早的报纸雏形“新闻信”,报道市场行情和商品信息。印刷术传入西方后,报纸渐渐风靡起来。几百年以来,报纸媒介依旧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变革,如今的晨报、晚报、周报、日报已令人目不暇接了。发展至今,电子版报纸阅读下载等“新鲜”事物也层出不穷。但报纸的新闻受众正加速度地被电视、互联网所分流。

1.2 杂志媒介

中国从1915年的《青年杂志》的创办便开启了杂志的新时代,杂志的内容一般在学术与时事这两块,较报纸更为知识化、专业化、深度化,其受众也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近年来,杂志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电子杂志深受广大读者喜欢。但杂志期刊也不可避免地饱受互联网的冲击。

1.3电视媒介

参见第2章“电视传媒的演变过程”。

1.4互联网媒介

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加强军方信息交流,而研制的军用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互联网才向民间开放,成为民间传播信息的工具。 作为全新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拥有传统传播工具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如信息多元、覆盖面广、互动良好等。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5电信网媒介

手机短信息的出现比互联网更晚,短信、视频等电信网媒介的出现为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具有短、快、覆盖面大和无线移动等特点。

2 电视传媒的演变过程

1925年,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成功完成传送和接收画面的试验。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始播送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始。 1954年,美国试验彩色电视成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由过去的地面微波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电视也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从平板电视到液晶高清电视、数字化立体电视。“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而电视传媒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教育和文化等事业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电视功能多样,集报道新闻、传播知识、娱乐消遣、提供社会服务于一身,可以说,人们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几乎没有电视不能传播的。

3 中国电视传媒的历程

1958年随着北京电视台的开播,中国电视传媒诞生了。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电视阶段。电视技术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研发制造,此时的电视还不足以称得上是大众传播媒介,电视节目传播只能是小众传播。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电视阶段。先进的电视节目采制和传输技术和设备开始出现,电视接收机成为热销的家电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阶段(1984年至20世纪末)电视节目立体传输阶段。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开始形成卫星、微波和有线电缆光缆相结合的立体传输覆盖网络。

第四阶段(20世纪末至今)数字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数字转播车、各种音像记录器材以及图文电视纷纷步入社会生活,给电视新闻采制、播出、传输覆盖和接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势

4.1商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的电视传媒可谓国营、私营、社会公营的三分天下。以后,众多国家都开始对本国的电视传媒体制进行改革。如欧洲的公共电视正受到来自商业电视的巨大竞争,商业电视所采取的节目编排、内容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营电视、公共电视,商业电视几乎占领了多半观众。

4.2集团化

从世界产业发展史来看,资源总是向着垄断企业转移,企业也逐渐走向垄断和集团化。美国1992年电视传媒产业主要掌握在23家企业中,而随着电视传媒行业进一步大型化,到20世纪末,已主要掌握在10家大公司手里了。

4.3数字化

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给电视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3D技术的广泛应用,立体电视节目在2009年就已经问世。网络电视、交互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传媒技术的进步,大大拓展了传统电视的业务领域。而纯电视行业本身存在的技术力量、管理体制等缺陷,都将制约电视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5 道家思想看传媒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尊奉的至高圣经,同时也是百家、千君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以及后人治世、治企、治人的理念启蒙和理论基础。老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结有以下规律:

(1)阴阳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阴阳结合体,紧密相济。

(2)虚静无为说。“虚其心,实其腹。”认为天人合一应以“虚静”即和善为目标,以达至最完美的自然境界,而不是单纯地热衷于表面铺陈。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相生相克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事物间的相生相克的两面性。

(4)以柔克刚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用水作比喻阐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上述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普遍性的真理,得到各种不同学科及学说的广泛引用和尊崇。各类媒介也是这样,其都有自身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会使原有媒介产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受商业利益驱动,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是长期的,各类媒介乃至同一类媒介中的不同单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媒介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径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6 中国传媒业的科学发展

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最早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手机电视的运营牌照;2006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第二张全国手机电视运营牌照。央视手机电视和东方手机电视都依托强大的传统电视传媒为基本内容本源。就传播模式而言,两家都同样采取了通过现有移动通信网为传播渠道的“电信模式”。此外,还有专门为手机电视架构手机电视广播网的“广播模式”上海文广旗下东方明珠公司正在对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进行技术和试商用。

2008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把发展新媒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8年4月1日3G网络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向手机电视开始过渡。手机电视具有网络点播和电视直播相结合的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但因手机屏幕小,经常晃动,对清晰度要求较高。

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发文,在中国将实行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通过技术革新,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中国电视传媒事业真正开始面对后继者电信网与互联网的冲击,但到现实,三者不可为敌,应各尽其用,坚持“在竞争中做大,在做大中做强”的原则,以天人合一观来顺应同行竞争与自我腾飞的关系。

7 结 语

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形式,其传播过程中话语权不平等,不能相互直接交流。而近年来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加速了网络电视的兴起,大量受众被网络分流。

所以,强化电视传媒的“电视特征”这个优势是电视传媒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电视节目的个性、电视传媒专业化水平、电视传媒的平民化、娱乐化。相对于旧媒介(报纸、杂志、电视等)和新媒介(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网)而言,当今中国电视传媒正处于或是倒退,或是腾飞的十字路口。而腾飞的重中之重是电视传媒应主动消解与传统媒介——广播、报纸和新兴媒介——互联网、电信网之间的边界,消解国与国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作者:汪丹,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影视传媒专业硕士研究生

1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英国,重商主义,现代化

一、导论

所谓重商主义,“就是16-18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兴起的以民族国家为对象,以发展商业贸易为政策,以金银敛聚为基础,以致富强国为宗旨,脱离神学和伦理学而以政治经济学为对象的代表新兴工商资产阶级利益和王权利益的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思想和政治体系”。[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商主义的一些主要观点:在财富观上,它认为一国所拥有的货币总量与财富是相等的,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在对外贸易上,它积极支持国家贸易,但强调要保证国际贸易顺差,以获得金银;而在政策上,它主张对本国经济进行保护,但仍支持与别国的竞争,例如关税保护和抢夺殖民地的斗争政策的并行等。以上主要是重商主义在前期的观点。到后期,由于商业、工业资本的发达,它的主要观点是“贸易差额论”,认为货币只有流通才可以获利,所以也强调保护制造业以发展对外贸易。

对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它在主体上也是保留了以上观点,但是在具体使用上,又有些细微的修改。与欧洲主要国家相比,英国更早、更完善的经历了从早期到晚期重商主义的转变,其中重商主义晚期的思想及政策对于农业生产及经营状况、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英国重商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将政策作用定位为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推动产业的发展为主。

英国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以后取得的成功,有着众多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为基础,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海外殖民扩张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等,而这一切的因素又必然需要作用到经济领域中才能保证英国经济的腾飞。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中,重商主义便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各方面联结的途径,也就是各方面力量体现到重商主义精神中,再作用于人们生活,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对于重商主义,众多学科的学者都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中社会学家对重商主义在英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关注,内容既包括对于社会总体状况的分析,也有具体分析到社会中的某一层面。在《重商主义的发展分析英帝国的崛起》一文中指出,在英国崛起的各方面有利条件中,重商主义是深层次的,他对于英国战胜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具有重要意义。[2]而段迎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思想方面,他认为重商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即以实践为重,用事实说话,宣扬人文主义关怀,对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认为重商主义是叩响现代社会之门。[3]在《论英国历史上的重商主义市场经济》一文中,作者认为重商主义下的商业革命的重要后果就是促成了市场经济的形成,从而形成了当时社会中的重商主义市场经济形态,而重商主义是这种经济的理论基石,而商业活动是主题,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并且伴随着垄断及寻租,但这样的经济状况最终奠定了英国产业革命的基础。[4]在王丽庆的硕士论文中,他具体的叙述了英国的重商主义思想,当时的政策,重商主义的衰落原因,及其对英国的影响等方面,他认为重商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对于当时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观点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5]笔者认为以上学者对于重商主义的研究都很有意义,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进行很全面的分析,而且有的分析也相对较浅,笔者将尝试进行更深层的分析,以通过其影响对其进行一些整合,并且上升到更深的社会制度建立及文化传统上。

三、重商主义对于英国现代化的影响

重商主义在英国的成功推行,对于其最早进入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本文在开始所论述的,重商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思想,他已经被社会成员所认可,成为一种精神,影响着社会上层以及普通百姓,对于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政策,各个角度全面的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首先,重商主义所宣扬的积累财富,扩大海外贸易,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6、17世纪正是新兴资产阶级资本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这进一步的激发了英国海外贸易以及殖民活动的发展,从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中,获取大量的金银等贵金属,从而为本国的工商业发展、技术开发奠定了资本。

其次,重商主义对英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重商主义宣扬商业价值,鼓励人们去从事商业,对于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具有重要贡献,有利于建立农业资本主义。重商主义与英国的圈地运动相伴发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英国的农业资本化。同时,在王丽庆的文章中还提到重商主义对于土地资本积累的重要影响。由于重商主义主张积累财富,因此,掠夺教会财产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加速了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崩溃。[5]在对原有土地体制破坏的基础上,社会将土地拍卖给新兴的贵族和资产阶级。这样,在政策支持、圈地运动以及重商主义的联合作用下,英国建立了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与方式。农业的发展,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物质生活产品以及一些新兴工业的资金支持,从而最终成为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

第三,重商主义对于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欧洲大陆在重商主义早期时间的发展,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到后期各国的发展状况逐渐缓慢下来,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的重商主义只注意对外贸易中的获益,企图从中获得正向流动的金银。这样各国生产就主要是一些本国的优势产业,而不利于整个工业的发展。英国在这一时期从所有的欧洲大陆中脱颖而出,摆脱原来的错误思路,开始进行制造业的发展。英国重要的重商主义学者托马斯·孟认为不应该禁止进口,而是在输出商品的同时也输出货币,也就是先以货币购进更多的外国商品来扩大贸易,等到时机成熟,再把这些商品已远远高出原来的价格卖出,从中获得差价,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6]从这个角度来看,晚期重商主义重视工商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思路,也为成功向古典经济阶段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第四,重商主义对于早期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一观点,学者李新宽等都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其主要观点在于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而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要归功于商业革命。因此,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此外,这些学者还提出,经济自由的实现、政府对产权和契约的保护、有效资本市场的形成和交通网络的完善也都是商业和商业资本发展和扩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商业革命引起了市场经济的形成。[4]

另外,重商主义作为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表现,对于封建社会中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反叛性和批判性。在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中,宣扬人的理性及人的价值基础上,他鼓励人们追求现世利益,通过商业活动,通过竞争达到人们目标的实现,而重商主义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它让人们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导下进行实践。根据段迎晖的观点,重商主义在精神方面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两点,一是它所传达的现实主义精神,即参与社会实践。而另一种精神便是人文关怀。在精神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下,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此伦理基础上,英国出现了一个代表新兴力量的资产阶级,有力地推动承载着现代化精神。

商法与重商主义的结合是法学研究者提出的。重商主义中的一些观点,例如保障公民经商的自由,私有权利的合法性等,这些都需要经过法律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重商主义促进了商法的出现,而商法的出现也进一步维持重商主义思想,两者相互维持、相互作用。英国在重商主义流行时期,颁布了众多的有关商业方面的法典,例如《大宪章》、《权利法案》、以及《圈地法》等。对此,笔者思考的是商法作为法治的一种具体化,它也是法治发展的表现,从而重商主义促进着人类现代进程的发展。

对于重商主义,作为经济理论的第一次探讨,它难免表现出其幼稚性、原始性,其中的很多理论也是不符合科学或事实的,本文并没有阐述其理论的不合理性,而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它作为当时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其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而随着我们对于经济以及社会问题探讨的加深,它的缺点不足也逐渐会被提出,这就需要我们仍然保持公正的立场,在批评其不合理性的同时,也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以此来全面评价一个事物。

参考文献

[1]任先行.重商主义与商法的情怀.商事法论集.2006年,第12卷,第3-17页.

[2]李霞.从重商主义的发展分析英帝国的崛起.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7卷第5期,第65-69页.

[3]段迎晖.叩响现代社会之门的重商主义.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第34-40页.

[4][7]刘文超,李辉.论英国历史上的重商主义市场经济.商业现代化,2007第498期,第169-170页.

[5]王丽庆.浅析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兴衰及其影响.

12.我国网上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篇十二

摘 要:网上银行又名网上银行,是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和制度形式。中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网上银行产生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网上银行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网上银行;对策;趋势

一、网上银行的定义概述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前进,网上银行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也给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给网上银行一个基本定义:网上银行就是指那些为客户提供便捷,全方位,现代化金融服务的新型虚拟电子银行。只需要客户能够上网,无论在哪里,不论在家或者路途都可以享受全天候的银行服务,大大突破了传统银行的局限性,打开了另外一个新的市场。

二、我国网上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于 2 月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 web 站点,随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相继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我国网上银行起步很晚,总体来说我国的网上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网上银行的形式大部分还是以传统银行服务为基础,属于分支型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信息服务,个人银行服务,企业银行服务,银证转帐,网上支付。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还表现在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品种的迅速增多,中国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网站,如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一网通,和工商银行的金融e通道已经成为我国网上银行的新型产品。

三、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网上银行的发展很快,但是就国内目前的状况来说,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归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保障网上银行稳健运营的法规规章制度缺位。电子商务活动是以网上银行为载体,发达国家对于网上银行的监管开始的比较早,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系统的监管法规以及风险监管的措施以及监管指引手册。如《网络信息安全稳健做法指引》,就是美国对于网上银行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但是从我国的情况看,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发展的法律条文还比较少。目前对网上银行的监管法规还仅限于《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法规只是初步解决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的问题,像持续性监督,退出机制等法规都还有待研究。

(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网上银行安全一直是网络金融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没有安全性的保障,其他创新性业务也就难以得到发展。虽然我国国内很多银行开始对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重视,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是还远远不够。此外,网上银行的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也需要加强。参与者经常可以碰到网络诈骗等金融犯罪,由于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最终造成了参与者的财产损失,所以参与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是很重要。

(三)监管手段和方式滞后。目前,国内银行监管大多偏重于对市场准入等合规性进行检查,但是对其他的项目像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风险稽核还做的不够,事前的.风险监督以及监管的技术手段都还有待提高,监管技术落后,监管意识不够。此外,监管方式多以现场监督为主,非现场方式缺乏,监管指标体系大多沿用传统监管管理指标,这都可以反映出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滞后。

(四)社会信用机制尚不完善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己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观念淡漠,己成为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和制约信用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的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易验证,所以信用机制的缺陷必将阻碍我国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则基本属于空白,仅在上海开始进行联合征信制度试点,社会信用机制的不健全需要政府来促成信用机制的完善。

四、我国发展网上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保障我国网上银行更加健康以及快速的发展,针对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从实际出发的监管对策是保证国内网上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和完善网络交易法规。网络交易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应包括各种识别机制以及个人隐私信息的规则等。特别是对于电子签名的安全性仍然有待完善。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缺少一套保证网络交易公正以及有序的法规细则。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网上交易的风险。因此,加紧制定和完善网上交易法规,保证网上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二)构建客户信用评估系统,积极发挥监管作用。网上银行是银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在当今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网上银行的本质是基于信誉的基础,因此逐步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为网上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网上交易的有序进行。此外,构建信息共享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发挥监管的作用。

(三)建立网上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网上银行的信息披露以及信息的质量对于各国的监管机构都是非常重视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经于 发布了“提高银行透明度”的指导性文件,建议银行披露包括财务,经营状况,风险管理政策等各类信息,这说明了监管机构对于信息披露及市场约束很重视,由于网上银行的特性将使得数据可能不会反映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所以信息披露也成为网上银行监管的重点。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将各种可能诉诸法律的事件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网上银行自身完善治理结构,进行可持续发展经营。

(四)发展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战略。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网上银行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已经深入人心。我国的银行都始于国有商业银行,注重计划性,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经营理念。更不要说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由于我国银行的竞争原来越激烈,我国很多银行开始积极转型,开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业务。更贴近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孙森。《网上银行的产生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 .

[2] 薛晓。《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上一篇:《科学素养》读后感作文下一篇: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