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024-06-16

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1.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一,为民办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中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不断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虽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活疾苦,看似小事,却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关注民生,解难创优,就要从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广大老百姓受益。我们坚持发展为先、统筹为要、执政为民,就是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千方百计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扎扎实实地抓好。

第二,为民办实事,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而且是在抓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在致力于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为民办实事与我们抓经济工作一样,是我们正确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应尽的基本职责。

第三,为民办实事,是检验领导干部水平高低的试金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检验广大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这次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难易程度各有不同,但都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广大领导干部能否自觉地投入到为民办实事这项工作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充分体现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合格的思想水平。同时,能否顺利推进各项实事工程,攻坚克难,以出色的工作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将充分体现在座各位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为民办实事,既是对党委、政府形象的考验,又是对各级各部门办事能力的考验,我们一定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统筹安排,狠抓落实,以扎实的成效取信于民

为民办实事,重在抓落实。今年,我们在办实事中,一定要抓早、抓紧、抓实,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

1.强化氛围。我们办实事,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要通过宣传,让老百姓支持。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办就能办得成、办得好的,好事也要有老百姓的支持。比如三路建设、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等,没有老百姓的参与和支持肯定不行。因此,为民办实事项目,都要通过社会舆论,晓之于民,取得支持。特别是宣传部门,要精心设计载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为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强化方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区里已作了明确分工,分别确定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各部门在明确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目标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责任部门对本部门承办的具体项目都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意见,明确内容,明确要求,明确分工,明确进度,并报项目牵头领导,汇总审定后形成实施方案。

3.强化责任。各实事项目的责任部门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好工作任务,落实专门班子和人员抓这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有些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各部门要不等不靠,主动协调,必要时可以采取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办公等形式开展工作,并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实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4.强化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内外条件保障。为了确保今年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都要为办实事开绿灯。在资金方面,已经确定筹资方案的要确保到位。部门自有资金要优先用于为民办实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区财政也将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也要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更多更好的事。

5.强化监督。区政府办公室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今年督查工作的重点,及时掌握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度,对实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建立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各责任部门要把今年办实事的工作方案(包括完成的目标计划和指标)、工作进展等情况,定期报送区府办督查科,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实时更新进展情况,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要支持区人大、区政协工委把为民办实事工作列为评议部门的重要内容,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专题调研、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等形式,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区政府将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工委适时对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有关情况。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肯不肯下真功夫、硬功夫。很多看起来是很复杂、很艰难的事情,真正扑下身子干,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复杂,那么艰难。这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决心和工作的力度。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政府来讲,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我们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务实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和一抓到底的韧劲,把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件一件地办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1.领导力量要到位。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首先是要领导到位。就区政府来讲,建立由我负总责、各个分管区长牵头负责、各责任部门“一把手”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抓这项工作,区政府领导要带头靠前指挥,亲自协调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大家一定要站在维护区委决策,维护区政府诚信的高度,把落实实事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承担好、落实好。具体要做到三个带头:一是要带头搞好衔接。对于三路建设等需要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的,相关单位要主动到省、市主管部门搞好衔接,争取支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要带头抓好协调。要定期听取汇报,及时抓好调度,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亲自出面协调。三是要带头抓好落实。对落实过程中的每个具体困难和问题,要亲自研究,及时解决。要根据实事项目的特点,精心研究,明确要求,作出安排,务求成效。

2.部门配合要到位。为民办实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各个责任单位都要把办实事作为应尽的职责,作为份内的工作,全心全意服务,一心一意支持。具体项目中的多个责任单位,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的基础上,要主动配合、主动承担责任,切忌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实事办实、实事办好。一是把各项支持办实事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二是对实事项目要尽力开绿灯,搞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对实事建设项目的报建审批,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尽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责任追究要到位。区政府将出台为民办实事工作相关的考核办法,并将实事项目列入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各部门年度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我相信在座各部门,都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工作任务完成好,把每件实事落实好。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年终考核评估时,如果发现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除扣除目标管理分数和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政绩考核挂起钩来,严格纪律,严明奖惩。另外,在办实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高度强化质量意识,坚决杜绝不达标、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一定要严明财经纪律,强化日常管理,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挪用资金的,坚决按照党纪政纪和法律,及时从严查处。

2.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一、“对标挖潜”工作已深受企业重视, 在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方面不断提高

现在钢协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的, 目前参加“对标挖潜”活动的企业钢产量已经占到钢产量的70%左右, 61家企业参与“对标挖潜”活动。现在各企业领导层高度重视, 经营部门、财务部门同样高度重视。具体表现是:

1. 规范性在不断的完善。

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 协会需要适时出台行业性的成本核算规程, 这个工作正在不断的完善, 这对企业作对比分析, 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2. 客观真实性逐渐提高。

因为企业是有“对标挖潜”需求的, 有需求才能发挥作用, 针对疑问比较多的问题, 企业和协会能够做到核实、沟通, 整个工作的真实性也在不断的提高。

3. 及时性逐步加强。

协会每个月发送上月的对标情况, 统计分析上报的时间从每月的18日提前到15日, 在及时性方面不断满足企业要求。

4. 可比性不断提高。

目前, 各指标不但有企业之间的对比、不同区域和不同品种的对比, 而且还有国内外企业的对比, 满足企业从不同方面进行指标分析。

二、“对标挖潜”工作对于推动企业加强管理, 推动创新, 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标挖潜”工作不仅仅是对一个数据的比较问题, 更重要的是关注数据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数据背后, 一是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是体现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是体现企业的文化、机制, 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看到的是数字, 表现的是差距。所以, 如果单看指标, 不从指标背后系统的分析问题, 是远远不够的。现在, 企业的领导层、经营层在每月及每季的总结会, 会引用“对标挖潜”的结果进行分析, 同时也作为衡量各部门工作的业绩和考核分配的依据, 对每个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了作用。

在指标差距分析方面, “十佳”单位前三名之间的指标差距越来越小, 甚至有的差距缩小到1元以下, 差距大幅度的缩小, 说明钢铁协会经过开展十多年的“对标挖潜”活动, 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大批企业的制造成本越来越向先进指标靠拢。但制造成本低只是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一个方面, 有的企业和宝钢真正的差距不是装备也不是产品制造成本, 最根本的差距首先是在企业文化上, 第二是差在苛求的经营管理上, 第三是差在品牌服务上, 第四是差在系统的协同上, 第五是差在战略制定的远见和一贯性上。宝钢的发展战略是在不断完善的, 历任领导始终如一的坚持这些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但是很多企业领导一换, 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就发生变化, 这样的企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方面, 不能只注重成本, 宝钢汽车板总量占到全国的1/3左右, 但是在镀锌汽车板和高强汽车板上, 占有绝对的地位, 市场占有率基本上是在45%-50%之间。目前市场上做汽车板的企业数量较多, 但是宝钢无论热轧汽车板、冷轧汽车板, 尤其是镀锌汽车板与其他企业相比每吨的差价大体在1000元之上, 所以这就是宝钢的产品竞争能力。

“对标挖潜”反映的绝不简简单单是数字, 主要是反映在管理水平、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和系统能力上。目前已经被企业高度重视起来, 这就是“对标挖潜”的价值所在。

三、“对标挖潜”工作对推动企业管理上的协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标挖潜”工作范围已经超越财务部门, 在对推动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 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 大家感到做这项工作枯燥、繁杂, 看不到价值, 那么在行业遇到严重困难的今天, “对标挖潜”活动充分显示出财务部门的工作价值和工作水平, 是非常值得财务部门所开展的一项工作。

四、“对标挖潜”工作对提高企业的运行水平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 在行业对标基础上, 又开展按“分区域小组对标”, 很有生命力, 区域小组的优势在于:

1.“区域对标”更实更具体, 对标范围越小真实性越强。

2.“区域对标”对于分析区域性采购和市场营销的形势判断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在各种分析报告琳琅满目, 但是这种通过结果的验证更具有实际意义。

3.“区域对标”对于能够站在大区域的基础上开展协同, 有重要作用。当前钢铁行业的真正问题不能只归于产能过剩, 行业的痼疾绝不只是单纯的过剩问题, 所以“区域对标”对于发挥企业的协同作用来看是不可替代的。

3.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严格自律服务大局把全区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

同志们:

[本文作者申明:仅提供给☆范文搜 fwsir.com!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今天,我们组织全区正科级领导干部和热点岗位负责人100余人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不仅是一次党风廉政建设的集体活动,更是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洗礼。大家参观了**监狱的监区;看到了服刑人员生活、劳作的情景;听取了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通过耳闻目染高墙内外的天壤之别;感同身受身陷囹圄的悲痛和忏悔;体会服刑人员家属的痛苦与不幸,相信大家现在的心情都不平静,思想上也引起了一定的震动。通过今天的警示教育活动,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引起深刻反思:自觉拒腐防变,手中的权力就能为民造福,自己在事业上也会有所建树。相反,思想道德防线不牢,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不但危害国家,危害社会,还危害家庭,更害了自己。从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中大家也可以深刻体会到那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心情。希望从这些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他们的前车之鉴应该成为一剂心灵的苦口良药,让我们的思想和灵魂产生震撼,这也是开展警示教育的目的所在。

时值年终岁尾,工作多,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用了一天时间专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议,充分体现了区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一些腐败现象也在滋生和蔓延,在全国时有发生较大影响的腐败案件,腐败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纪委先后查处了多名省部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这些年来,在反腐败问题上,区委区政府态度一贯是坚决的,领导也是有力的,不仅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坚决查处了一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纠正了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找材料到☆范文搜 fwsir.com-ˇ范文搜 fwsir.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查处了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反腐倡廉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对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当前情况看,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案件还屡有发生,反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今年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来信来访160件,初核案件线索156件。目前已给予党政纪处分73人,其中党纪处分67人,政纪处分9人,党政纪双重处分3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在来信来访中,反映乡科级单位和乡科级干部信访举报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占信访举报总量33.1,已经有8名科级干部受到查处。这为我们全区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里,我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党不断成长、壮大和成就伟业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不能推进,党的执政地位就不能巩固,党员的先进性就不能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一旦动摇,必然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坍塌,必然会迷失方向,走上邪路,就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什么钱都敢花。纵观每一个腐败分子,其走向深渊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因为放松思想改造,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精神支柱出现倾斜造成的。因此,每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坚定理想和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道德观、利益观,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始终做到洁身自好,廉洁奉公。

4.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刚才X部长宣布了省委同意、市委决定的任命文件,并作了重要讲话,我坚决拥护,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同时也衷心感谢组织上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培育、信任和重托。

时隔两年半时间,再次到XX区工作,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声音,往事历历在目,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组织上安排我到XX区工作,我深感荣幸,倍加珍惜,也期待再次和大家一起并肩奋斗,共创佳绩。

虽然短暂离开了XX,但我一直关注着XX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笃定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城市能级大提升,产业基础大突破,乡村振兴大变化,社会民生大进步,这一切都令我深感震撼、深受激励。

当前,XX区正按市委X届X次全会部署要求,着眼XX同城、城乡融合,构建“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发展布局,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之势,奋楫前行,着力在推进XX同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作示范、当标杆。接过政府事业的接力棒,我既深感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千钧、如履薄冰。立足新岗位、担负新使命,我将发扬革命和拼命的精神,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全身心投入工作,心无旁骛干事业,激情奋斗、勇猛精进、拼搏赶超,为XX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实做牢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重振大区雄风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此,我作如下表态,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共同监督和支持。

一是保持“革命理想大于天”的政治定力,做知行合一的老实人。

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_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以国平同志为班长的区委坚强领导下工作,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的工作要求在XX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二是提升“思想破冰”的政治能力,做攻坚克难的改革派。

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打破与新思想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坛坛罐罐”,以破立并举树“守正创新”的发展导向,“跳起来摘桃子”,以思想观念的自我革命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破题开篇、成势见效。将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争当敢于攻坚、善于破难的“干将”、“闯将”,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天一天向前赶、一件一件抓落实。保持发展定力不动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厚植发展优势不折腾,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生态、文化、产业优势,加快“空港新城、产业名城、山水绿城、文明春城”建设,加快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努力在推进武鄂同城、城乡

融合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紧盯发展短板不松劲,全力以赴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发展现代产业、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共同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都市。稳定发展环境不懈怠,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防汛抗旱准备,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强化政府执行力,坚持用工程化设计、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绩效化考评、数字化监管的方式抓实工作,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XX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坚守“为人民办实事”的政治追求,做干事创业的实干家。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牢记和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从政信条,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过硬作风,保持“四干”作派,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红火,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严格“正人先正己”的政治自律,做清风正气的捍卫者。

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着新风正气干事创业,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将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团结统一,维护区委的威信。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议事、决策、执行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自觉担负政府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管住自己、抓好班子、带

好队伍,保持亲清政商关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带头维护XX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政治生态。在这里我郑重承诺,如果有打着我的旗号或以我亲友名义在XX办私事、谋私利的,请大家一律不要理睬、一律不要帮忙、一律不要办理,对任何违法违规现象必须从严查处,恳请大家对我严格监督。

人因组织而强大,组织因人而灵动。我将铭记组织和人民的深深恩情,不忘初心,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政府班子的团结合作,紧紧依靠同志们的通力协助,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夙夜在公、担当作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实实在在的业绩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共同谱写“春满XX”的新篇章!

5.区长在2006年区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区档案工作暨先进表彰大会。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全区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成效,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档案工作。表彰自20**年以来在我区档案工作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激励和引领全区广大档案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档案事业稳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刚才,区人事局等先进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区档案局黄芳局长对我区20**年档案事业发展情况作了全面总结,对2009年档案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待会儿,区委杨副书记还将作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区档案工作及“六项工程”建设再讲三点意见:

一、对全区档案工作及“六项工程”建设的基本估价

(一)区档案馆建设迈进全新发展阶段。区档案馆建设是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的重点工程。实施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以来,我区档案馆对集存近20年到期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依法鉴定销毁,整理了区直机关、临时机构和其它零散档案,建立健全了检索体系,完善了全宗卷,开展了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录入编制工作,汇编了有价值的资料,接收了应进馆档案,进一步完善了统计台帐。建立了局域网和触摸屏查询系统,设立了文件目录数据库,加大了现行公开文件收集力度,有效增加了党委、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了政务信息公开。积极提供档案资料查询服务,充分发挥以“档资政、以档育人、以档利民”的作用。经过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区档案馆于20**年11月13日顺利晋升为三星级档案馆。

(二)综合档案室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全区各级各类综合档案室建设以建立档案管理网络、规范档案业务为突破口,形成了有领导分管、有办公室主管、有档案人员具体负责的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了档案局档案“业务监督指导股——业务指导人员——综合档案室”的工作网络,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实现了职能到位、制度落实,从管理上、制度上、规范上保证了档案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目前对全区45个机关、15个乡镇(街道)、4个企事业单位、38个村(社区)档案室实行了星级管理,其中板桥镇世科村、区地税局的档案管理顺利通过五星级验收。

(三)家庭档案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家庭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也是“六项工程”建设的难点。在实际工作中,我区进一步创新思路,多方沟通协调,群策群力,大力推进家庭档案建设。选择了部分机关职工家庭和行政村、社区农户家庭做为试点,深入宣传、大力推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档案管理氛围;采取整乡(镇)、全单位推进的方式,将家庭档案管理纳入星级档案室验收内容,积极推广家庭档案建设;将家庭档案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结合,同步开展工作,一起检查验收。截止20**年,全区共有21345户家庭建立档案22780盒,其中51个区直机关建立1249户2130盒,4个企事业单位建立336户539盒,18个乡镇(街道)的单位建立10**户1125盒,农户建立16697户16928盒,社区居民建立2**8户2**8盒。家庭档案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家庭档案也逐渐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四)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新亮点。档案蕴藏的巨大的信息量是其他行业载体无法与之相比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档案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利用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现实的需要,探索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我们新时期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我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区财政20**—20**年共安排区档案局馆事业经费198.6万元,增配了电脑、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建立了档案信息局域网和触摸屏查询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区档案馆已成功输入机读目录案卷51529卷801687条,全文扫描23129页,图片扫描211张,采用了计算机管理档案,查阅速度和查准率明显提高;94个单位的综合档案室安装了计算机管理档案应用系统,建立了档案目录数据库,为档案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档案工作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在工作中,全区档案工作部门,从服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高度,解放思想,调整思路,转变工作方式,积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中解放出来,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搞好服务转变。一是服务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方案》,积极组织林改档案人员业务培训,保证了林改工作档案材料齐全、完整、规范。二是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我区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保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制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举办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工作培训会,组织业务指导督查组深入各乡镇(街道)进行业务指导,统一了档案业务标准,确保了归档质量。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工作已接近尾声,接收了18个乡镇(街道)4102卷土地经营权证档案。三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20**年,我区在6个市级试点自然村1318户农户、3个区级试点自然村390户农户中开展家庭建档工作,全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户家庭建档基本结束。

(六)依法治档工作形成良好氛围。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档案工作队伍依法行政观念,将《档案法》纳入“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范畴,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召开培训会强化专兼职档案人员法制观念。仅20**年8月23日至29日在开展为期一周的《云南省档案条例》宣传活动中,依托普法大环境、开展档案法制宣教,共印制宣传单10000份,制作《云南省档案条例》手机宣传短信7000多条,发至区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乡镇、村(居)委会支书、主任。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全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加强,档案工作向法制化轨道迈进。

通过实施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更趋丰富、合理,各级各部门实现了档案工作从被动到主动的根本转变,规范档案、档案室星级达标已经成为各单位的重要日常工作,全区上下初步构建了较健全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能奉献、业务素质较高的档案工作队伍,全区档案工作全面铺开且深入到社会最基层,惠及到广大农户,逐步形成了与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和谐推进的良好格局。这期间,省市有关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高度重视。原云南省档案局局长杨汝鉴同志、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丽平同志亲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对全区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对推动全区档案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鼓舞。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主管部门帮助指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档案工作人员开拓创新、辛勤工作的结果,值此,我谨代表区委、区人民政府向即将受表彰的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档案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我们之所以能在五年中将全区档案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关键在于“四个坚持”。即:坚持档案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坚持档案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起统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档,坚持档案业务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档案工作在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二是档案工作队伍不稳定,部分单位档案人员调整过快,不按规定归档整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不依法依规办事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四是区档案馆馆藏容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档案接收保管需要,需要努力加以解决。对这些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档案作为对历史全面真实的反映,对现实客观翔实的记载,是服务于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说,“有档能够佐证千年历史,无档说不清古往今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档案工作放在时代大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去审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档案工作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发展要求。

(一)抓好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党的领导人和党的代表会议决议,都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相继颁布了《档案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将档案工作提到法律高度加以规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档案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接见全国档案工作先进代表,并作重要讲话,在对与会人员提出殷切希望的同时,要求各地要加速档案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些充分表明,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抓好档案工作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信息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必须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服务、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信息化时代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就××区而言,档案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设备、人才、电子档案管理以及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问题等,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

(三)抓好档案工作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档案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要保护好反映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珍贵档案资料,还要跟踪各个领域的新举措和重大活动,为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档案信息。广大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区情档案的管理,保存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保存好全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珍贵史料。

(四)抓好档案工作是做好其他工作的迫切需要。档案资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的必备条件,是总结经验、创新思路谋发展的基础材料,对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档案工作。

三、创新思路,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全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学习先进典型,不断推动档案事业快速发展。这次档案工作先进表彰活动,体现了区委、区人民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与关心。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我区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彰显着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优良的作风、务实的态度和坚毅的业务精神,也正是这种作风和精神支撑和推动着××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社会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针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形成新的工作理念、思路和举措,应对新变化,接受新挑战,破解新难题,确保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我们学习先进,就是要善于把握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潮流,以创新的思维和科学发展的方法,抓住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变化的新动向,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好的同时,实现档案工作自身的科学发展。我们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工作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不畏艰难困苦、不计名利得失、恪尽职守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继续坚持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以振奋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去,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思路。全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区档案部门的一项永续工程来抓,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档案价值,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档案事业发展的方法与出路的认识,切实转变档案工作中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树立敢想、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思路,开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二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找准问题,明确思路。要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把影响和制约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找准。重点分析研究在为区委、区人民政府工作大局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科学谋划档案事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落实。

(三)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民生档案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档案部门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研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要抓好民生档案资源建设。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制度和业务规范建设,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加大对涉及民生的户籍、婚姻、人事、人口普查、土地承包、林权、移民、土地征用折迁、房地产、就业、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学籍等档案和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就业培训档案、社会保障档案的收集和监管,切实把民生档案建好、管好、用好。二是要抓好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在抓好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尽可能发挥民生档案价值,更好地为民生服务。要紧密跟踪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时了解人民群众档案查阅服务需求,增强提供利用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区政府信息查询中心建设,加快已公开档案数字化进程,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保障普通群众利用档案的权利,为人民群众利用档案提供更多的方便。三是要继续抓好基层档案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和家庭档案建设是近年来实施档案工作“六项工程”建设中拓展服务领域、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新工作。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这些最基层、与群众生活和利益最为密切的档案建设都处在较为滞后的状态。我们要制定措施,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将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乡(镇)村文化建设,做到统一部署和协调发展。要发挥村(居)委会、学校等基层组织和基层单位的作用,积极推进家庭建档,使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惠及千家万户。

(四)加强业务建设,不断夯实档案事业基础。一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档”。要切实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对档案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提升××档案事业法制化水平。二是加强档案数字化工作,促进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档案馆数字化是目前档案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按照先易后难、方便利用的原则和要求,抓住打造“阳光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的有利时机,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档案数字化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增强档案工作影响力。档案部门要切实加大宣传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档案特色,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突出宣传特色和效果,特别是要加大对档案利用效果典型事例的宣传,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知名度,提升档案部门形象。

(五)强化档案工作领导,为档案工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要明确档案分管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安排一定的档案工作经费,经常分析研究档案工作,做到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本部门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检查、一起落实。要关心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经常与档案工作人员交心谈心,营造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6.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同志们:

刚才, 战书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二是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抓住机遇, 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要贯彻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扎实抓好新形势下全省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时期,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 努力克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严重干旱的重大考验,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 全省财政投入支农预算资金730.62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62倍。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557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37万吨,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7万吨, 创历史新高。草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 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630.33亿元, 年均增长4.7%。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 绿茶生产排名全国第二。蔬菜、精品水果发展加快。

二是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472元, 比2005年增加1595.04元, 年均实际增长8.3%。“十一五”时期, 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06亿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41元增加到2010年的3105元, 年均增长13.6%。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滋黔”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五年共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 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达463万亩,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64亩。全省建成通乡 (镇) 油路10403公里, 96.9%的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建成通村公路74493公里,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80万千瓦。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农村公益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五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7亿元, 其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89亿元。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有27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省五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43个, 村级卫生室12997所。全省财政投入68.31亿元, 完成6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 按照中央要求, 要在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艰巨。二是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多, 要改善、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推进“三化同步”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 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做好2011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为“+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 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思想, 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要求,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加快“三化同步”进程, 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营造林任务35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着力增加“三农”投入, 加快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46.89亿元, 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加8.04亿元, 增长20.98%。各地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三农”的投入政策, 充分体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所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落实好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今年各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要求。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确保全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 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新设金融机构, 综合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的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金融服务向村组延伸。三是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和资金融合平台。加大省、市级支农资金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资金运作模式, 采用补贴、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购买服务和信用担保等支持政策, 激发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向“三农”。

第二,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针对近几个月北方持续发展的旱情, 温家宝总理两次实地调研, 并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和促进粮食生产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条政策措施, 这对于促进今年粮食生产, 保障农产品供给, 稳定物价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各地要认真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努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省的粮食总产尽管多年来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但是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丰年有余”的较低水平, 每年需从省外调进100万吨左右的粮食, 才能实现全省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北方麦区发生的严重干旱, 很快引起粮食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国际国内粮油期货价格已经全面上涨, 这再一次警醒我们,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粮食基本自给省, 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上,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大意不得。今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其中,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继续推进“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工程, 确保粮食产量恢复到1150万吨左右。健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省发改、财政、农委等部门要抓紧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沟通, 积极争取对我省粮食生产的倾斜和支持。二是突出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大力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抓好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园艺产品、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和规模化种养, 提高大中城市农副产品自给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下大力气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制假售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加快“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自去年12月底以来, 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来势猛、起伏大、时间长、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灾害达特重等级,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32.5万亩,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灾害发生后, 各级各部门按照“抗凝冻、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 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正常, 受灾地区群众生命安全、生产生活稳定, 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前, 正值全省夏收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即将进入春耕备耕大忙季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牢固树立“救小季、保大季”的思想, 扎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根据当前作物的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 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 力争夏季粮油取得好收成。受灾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改种、补种马铃薯和蔬菜。要加快养殖业补栏补苗, 确保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切实加强农用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第三,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 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80万亩, 新增牛、羊存栏24万头和80万只, 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发展马铃薯、蔬菜、烟叶、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 蔬菜面积1200万亩, 新建茶园50万亩, 新增水果面积20万亩, 扩大天麻、金银花等药材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油茶、核桃、竹子等基地建设, 以木浆、竹浆加工为重点, 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大的林业产业项目。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要结合资源禀赋, 围绕重点产业, 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农产品流通。

第四,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今年, 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目的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这为我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推动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稿已印发本次会议讨论, 请大家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贵州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 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改革取得新突破,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我省水资源分布和地形地貌特点,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围绕民生需求和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和布局水源工程, 全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按克强副总理的要求, 一边争取《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尽早报经国务院审批, 一边要按照《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项目, 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要确保20个、力争32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抓好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库、五噶冲水库、马岭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坡耕地整治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三是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搭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四是强化科学管水和依法治水。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利法制建设,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水政监察执法体系, 推进水利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建管结合, 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当地资源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推进林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工作。三是搞好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村金融资本结构, 拓宽农业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加快发展村镇银行, 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房用地制度改革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森林保险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大幅度增加奖补资金规模。

三、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今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万人, 培训转移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完成50个乡、500个村的整乡、整村推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我省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一,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开发式扶贫是指导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工作方针, 必须长期坚持。一是启动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省里将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各选择1至2个试点县, 按照规划, 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努力实现黔中经济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集团化帮扶, 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实现集团化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继续支持毕节、威宁等试验区先行先试。二是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 鼓励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非重点县的各类贫困乡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进一步扩大产业扶贫资金规模, 培育壮大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扶贫产业格局。对符合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经营机制好、生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加大支持力度, 确保项目建设成功、长久发挥效益。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工程”, 继续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 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引导农民运用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 抓好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改变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 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超过90%, 新建农村通信光缆2.6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3200个。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编制和实施乡 (镇) 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建设乡 (镇) 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完成100个村庄整治和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启动新一轮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 完成营造林面积350万亩。抓好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重点村寨绿化,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所乡镇幼儿园,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四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3个农民文化家园、3654个农家书屋、5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40个乡 (镇) 、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第三, 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题, 探索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路子。一是进一步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结构性回升压力, 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o以内。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有机兼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确保常住人口计划怀孕妇女预防出生缺陷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强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综合治理, 依法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着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第四,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着力把保基本的安全网打牢, 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一是认真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解决部分农村低保人口季节性缺粮问题, 是对已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省民政厅正在认真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拟定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确保定期供应到户。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保障制度, 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生活。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调查研究, 抓紧制定符合我省实际, 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三是扎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继续积极向国家反映, 争取年内将更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将临时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同比有所提高。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180所。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筹资标准达到200元。实施14所县级医院和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对7600名乡村医生进行三年全日制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提高人均标准。五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增改造40万户农村危房, 加上正在改造的7万户, 总量达到47万户。抓好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和农房搬迁工作。六是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民政厅与省扶贫办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搞好配合, 确保工作不留“死角”。

上一篇:紧急逃生演练方案下一篇:学校暑期师德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