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1篇)
1.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1、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2、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3、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请批评指正。
2.《认识左右》说课稿 篇二
本节课,我选取人教版第二册《左右》一课,在这一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大部分智障学生缺少方位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左右及无法分清镜面条件下的左右这一共性特点,进行改进,我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设计了校本教材《认识左右》。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为15岁左右,智商在50至70之间,大多缺少方位概念,无法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方位,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却又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律动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天性,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分辨,掌握了关于镜面对称条件下的左右。
三、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他们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运用体验法施教,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体验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和技能,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我通过学生对左右的掌握情况设立了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分辨左右;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
2.过程与方法:注重体验过程,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完成有效的知识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完成初评;突破难点;强化巩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完成初评
此环节以律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导入,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关于左右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要观察学生对左右的感知情况,测评出完全掌握的有多少,偶尔需协调的有多少,不能掌握的有多少,并在以下教学中给予指导支持。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突破难点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辨,以便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实物演示,认识左右
活动1.说出名字
按照初次测评的结果分组坐,并进一步强化,低能力组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左边、右边同学的名字。高能力的学生帮助补充完成。
活动2.观察积木
我拿出多种颜色的积木摆放好,让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数第二块积木是什么颜色,顺势说出,为什么我看到的和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此时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站到我的位置观察并说出结果。从而引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左右的位置是发生相反变化的,这时交代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我们叫镜面对称现象。
活动3.分析照片
我出示一张多人合影的照片,让学生找出在我的左边是谁?那么在实际拍照时我的左边又是谁呢?进一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个环节:运用所学,理解镜面
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在学习团体操及律动舞蹈时,做镜面运动,学生分辨不清。虽然我们的左右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
活动1.同桌互做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拍手歌引入教学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虽然彼此伸出的同一侧的手,但却是相互交叉才能配合完成。为下一步学习镜面动作打下基础。
活动2.观看录像
第一步采用直观观看的方法,让学生看相同方向下的动作,请高、低能力组的学生各一名,跟随录像做动作。然后全班同做。第二步,再次观看录像,说说不同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此时引导说出与录像中的人是相反动作的,并让全班同学试着跟做,我进一步指导纠正镜面条件下的对称动作。
活动3.镜面动作
我采用分组式教学,高能力组的学生动作难度加深,做镜面条件下的动作,强化辨别左右。低能力组的学生由辅助教师带领继续学习镜面条件下辨别左右。
第三部分:强化巩固
练习题1:
“请学生说说教室的窗户在你的哪边?那么你想想窗户在老师的哪边?”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练习题2:
通过课件,找出正确的位置来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下的左右。
最后,在我的引领示范下做镜面动作,与学生共同跳一段律动舞蹈,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同时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掌握情况。
七、作业布置
我依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分层式作业,强化巩固完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当然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未完全理解掌握等现象。那我会在施教过程中适时调整,借用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大型团体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位置。
3.《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三
说课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 》。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分米和毫米是通过厘米和米的认识过渡过来的,所以比较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认识1毫米和1分米,通过实物测量过程让学生加深对1毫米和
1分米的记忆。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
3、教学重难点:
认识1毫米和1分米。知道有多长。能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说教法:
A、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在观察长度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分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B、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实物精确到毫米,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5、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铅笔、钢笔、带子、钉子。
6、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解答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7、教学环节: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导入上我利用直接进入主题的方法,问学生:我们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一目了然。记住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开基础。
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先让学生观察1米和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生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子,告诉学生着中间的每一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告诉生
1厘米=10毫米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10厘米的长度,让生把1米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告诉生
1米=10分米
通过观察、交流、实际操作,很好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认识1分米和1毫米。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华,是有关知识要点的晶”,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结
4.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1、授课内容: 人教版第12册第二单元第38面至39面(圆柱的认识)、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是学生在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3、教学目标的确定:(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第 1 页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的圆柱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是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对于圆柱侧面的认识,先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土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与宽跟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5、教具准备
师: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相应电脑软件
生: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剪刀、线、尺。
二、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索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师生比赛说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导引结合,探索新知时,改变以往怕出偏差、怕学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
第 2 页 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释疑、去点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摸、比、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想象:如学生想到长方体有底面、侧面和高,那么圆柱有没有底面、侧面和高?长方体的对面相等,圆柱的两个底面会不会相等?圆柱本身还独具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探讨圆柱上下底面为什么相等的方法时,学生通过操作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说法:(1)把两个圆剪出来比较;(2)把圆柱的底按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过来,将另一个底面叠在所描的图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4)用线圈上、下底面的周长来比较等。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说出圆柱侧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圆柱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和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圆
第 3 页 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好新、好奇、思维活跃、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如演示把实物图抽象为立体图、上下两圆相同、高处处相等和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把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和充实。所以,在新课授完后,教师安排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本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实践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知识、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的方法;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独立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过程
第 4 页 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5分钟,师生进行比赛:(看谁对长方体了解得多))师:我说这个铁罐(举出)的形状像长方体。生:我说橡皮的形状像长方体。师:我说长方体有六个面。生:我说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板书:构造特征)(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这个笔筒的形状是圆柱(教师再出现几个圆柱模型)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
第 5 页 立体图)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些什么?
(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点来说明:
1、剪出来比较;
2、量半径、量直径;
3、量周长;
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上下一样的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学法指导。(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第 6 页(5)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4、圆柱的高
(1)指上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板书)(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
5、圆柱的展开图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平面与侧面相交形成那条线?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媒体演示)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
第 7 页 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4)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三)教学小结
圆柱的认识和教学告一段落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看板书,总结学到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针对性练习做一做2
2、发展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有什么关系?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进行质疑问难。
2、归纳本节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怎样学,达到强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第 8 页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5.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篇五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第1课时,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对后续解决有关用乘法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帮助。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相加的现实情境,如坐小飞机,小火车和过山车的人数。从中概括出几个几的问题,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并认识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但考虑到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孩子说的能力,我将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放在下一课时,只认识了乘号。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完成后面的习题,以对孩子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
二、说学生
由于二年级的孩子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在课堂上我给出说的模板,让学生学着说,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坐几人。
三、说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说一说(几个几),写一写(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3: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四、说教学重点
重点会进行加法到乘法的改写
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理解改写过程中每个数的含义。
五、说教学过程
(一)在教学中,首先给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感受几个几,并且会根据图意理解算式的意义。
(二)由于在第一个步骤中已经感受有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在接下来我让学生通过和同桌交流自己观察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来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在学生完成之后,我通过通过动画操作,进一步感受“几个几”与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或实物的对应,使学生能将具体的同数连加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接下啦,通过远方的过山车来感受写7个2的繁琐,从而体会写成乘法的必要性,认识乘号,感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更简便。从而解决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接下来三道乘法算式都让学生都说一说在具体情境中以及在加法算式中表示的含义,通过多说,来突破难点,理解改写过程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最后通过摆一摆进一步感受几个几,加数和个数的区别,比如,3个4,可能有学生会摆3根。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反思:其实在学生说到有过山车上有14个人时,我完全可以说,你观察的是总人数,也就是说一共有14人是吗?那你能像我这样说吗?用手指出黑板上的模板。把学生拉回到解决问题的模式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先观察到过山车的问题,在观察到了小火车,其实这个时候我的重难点也是可以采取我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的,只不过换个题目来解决就可以了,可是自己的修为还不够,乱了阵脚。
6.6至10的认识小学数学说课稿 篇六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8-11页信息窗2 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认识1―5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这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校园生活中的“老鹰捉小鸡”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幼儿园及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接触6―10各数,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也能正确数出某个小朋友排第几,但对于10以内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对于序数意义的体会不够深入。对数意义的拓展学生理解困难。写数仍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刚刚入学,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加上刚刚练习书写,灵活性较差,所以要想把6―10写规范,同样需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及交流活动,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6―10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写6―10各数。
教学关键:由于学生刚刚入学,所以教师的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准备:
教师:吊环等图片,点子图,田字格。
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是怎样玩的?今天,有很多小朋友正在玩这个游戏,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由老鹰捉小鸡的谈话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小鸡”要按顺序一个牵着一个,为序数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教学6―10各数的意义
1、数一数,有多少个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仔细看图,你还发现了哪些这样的数学信息?(对于自觉运用数字进行表达的学生予以表扬。)
小女孩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跑步的有多少人?”谁来告诉她?你是怎样知道的?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一眼看出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等)
谁能试着提出类似的问题?谁能帮他解决?
按顺序板贴:跑步的同学、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图。
2、6个同学我们可以画6个点子,用数字6表示;7棵树我们该画几个点子,用数字几表示?等等。
3、我们身边或生活中数量是6―10的物体有许多,谁能用上6―10中的任意一个数字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交流数数方法的时候,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示不同的数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量是6―10的物体,并试着说一句话,不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活动三:体会序数的意义
1、看,玩老鹰捉小鸡的同学多开心呀!从前面数,扎辫子的女孩排第几?从后面数呢?
2、谁能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同学的掌握情况呢?
3、小结: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
设计意图:关于序数,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此,解决了“扎辫子同学排第几”的问题后,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愿当小老师这一特点,让他们提出问题检查同学的认识情况,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活动四:对数意义的拓展
1、观察跑步的同学,排第一的是几号?这里的“5”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2、汇报与补充。
3、小结:这里的`5既不是表示5个,也不是表示排第5,而是此运动员的代号。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体会数还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由于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教师安排了小组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碰撞、提升中逐渐清晰认识。
活动五:6―10各数的书写
1、刚才老师写的数字漂亮吗?你想不想写写看?
教师在田字格中边示范边讲解6―10各数的写法,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讲解,提高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2、8学生容易写反,注意指导。
3、学生练习。
4、师生评价同学书写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书写。
设计意图:准确、流畅书写6―10各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之一,而教师针对学生容易把8的笔顺写反这一情况,着重指导8的书写,以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六:自主练习
1、第1题: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各有多少?用哪个数字表示呢,连一连。
指导学生用直尺连线。
你是怎样想的?
2、第2题:师生先边伸手指边说:“一个手指,添上一个是2个,再添一个是3个……。”然后指导学生把7―10的点子图画上,并练习写数。
活动七:总结延伸
这节课学得高兴吗?课下想一想自己所在列的位置,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本节课安排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列的位置,应用所学的序数问题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趣、好玩、好学。
板书设计:
7.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七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8.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认识角》 篇八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2、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中存在着“角”,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我在课前也了解过,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习起点,正确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与研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3、教学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本课我一改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三个阶段。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们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生本的理念“先做后学”,达到“教少学多”、“无为而为”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能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当代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终生受益,达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课时主要进行指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如:我先让在情景图中找角,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再在课桌上找角,最后,根据学生的汇报共同在黑板上画出角,
并在以后的练习中加深角理解,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激趣引入;二是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三是共同观察讨论,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四是寻找生活中的`角,巩固对角的认识;五是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六是比较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七是设计综合练习、提升学生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激趣引入。
课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的活动,直观感知“角”。
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
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三)共同观察讨论,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然后及时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寻找生活中的角,巩固对角的认识。
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为了加深对角的特点的认识,我们又安排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身边寻找角,并通过同桌互相指一指、摸一摸的活动过程,既能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性,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能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
(五)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
“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这里,提供给学生好多的材料,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做出角,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六)比较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
9.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6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八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和建立分数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激发主动探求的欲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材地位及作用
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将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它这样安排体现了《新课标》中对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学习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原则。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的意义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在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激趣引入在分月饼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1/2:平均分——1/2的由来--分母的意义——分子的意义—1/2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1/2的读法和写法
3、学生实践分正方形月饼体会1/4的意义和3/4的意义。
4、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孙悟空分月饼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二、探究学习新知
1、通过操作理解
11的意义,学习的读法和写法请用圆片、长方形片,折 22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2、学习例2:引导学生理解1/4和3/4的意义
3、揭示分数的意义
三、练习提高
四、总结课文
10.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十
黄羊镇新店小学 陈兴强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
2、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体验用不同的工具画圆。认识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4、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5、教学难点: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2、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3、本节课我采用了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说出我们以前学过的有规则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出示课件图片
师: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它们都有圆。生:它们都和圆有关。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新知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着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初步感知了圆的基本特征。
2.画圆。(1)自学画圆。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学生小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自由画,稍后,老师评价学生画的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师:比较一下,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圆规画圆)(2)尝试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来体现画圆的方法多样化 3.自学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1)探讨圆心。
请学生拿出刚才的圆片来,然后象老师一样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反复从不同方位对折几次,这些折痕用铅笔画下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折痕相交与一点。
对,这一点呀我们称它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标出自己手中那个圆的圆心。(2)探讨半径。
在你的学具圆上任意找一点,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得到一条线段,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
师小结:像这样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3)探讨直径。
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像这样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自主探索圆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的过程,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体验自主感悟新知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通过填空、判断、操作等练习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圆,充分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做到首尾呼应,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小结体验: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我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等都能找到圆的足迹,让学生知道圆在生活中很多很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剪一圆形纸片,二是寻找生活中的圆。通过这两个任务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感知,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
4.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的不太准。(2)自主探索环节效果不太明显。
(3)学生预习不到位,今后需要加强预习的指导。
11.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篇十一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测量》的要求为: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要避免繁杂的单位换算,而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测量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说说“千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习了米、厘米、毫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已掌握了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主要考虑:
1、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大量的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犹如在生活现场一样。感知1千米时,教师拍摄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景点,让学生来估计从校门口出发到这些地方大约有多少路程。再通过观察来强化1千米的观念。最后,公路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速度表等照片的出示,让学生明白了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重视估测,力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估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新课标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估测。
四、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引入、感知——展开、体验——巩固、应用——总结、回顾”为主线展开的,分四个环节进行的。
(一)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使学生明白测量物体要用到长度单位,并通
过简短的对话复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后教师提问:生活中你在那里见到过“千米”?
(二)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联系生活,感知1千米。这里组织了三次估测。课始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千米有多长?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第二次估测是在学生具体了解“在跑道上走5圈就是1千米”之后,再来估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剧院等熟悉的地点约有多少距离,以及“你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什么方向走1千米大概到了色怀念个么地方?”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在大量感知1千米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
第二步: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教师拍摄了公路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的速度表等照片,帮助学生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千米、米的化聚。则放手让学生去自学。
(三)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
把四道练习设计成四颗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化枯燥为新奇,能更好的调
动学生的好奇性和好胜性。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第四个环节:总结、回顾。
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最后一道实践题,则很好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09-17
长方体和立方体认识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6-29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9-28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09-16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说课稿06-2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说课稿09-22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的说课稿08-27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说课稿06-13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9-29
小学数学《合格率》说课稿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