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结合

2024-12-21

诗画结合(共14篇)

1.诗画结合 篇一

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乌龟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落雪飞花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乌龟

设计理念:

《纲要》明确指出: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指导幼儿应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物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本次活动就是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核桃壳、果冻壳、绘画纸等来制作小乌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应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装饰,美化生活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核桃壳、果冻壳创作小乌龟,表现出小乌龟不同的形态。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核桃壳、果冻壳、剪刀、绘画纸、水彩笔、棉签人手一份,木胶每组一盆。

2、制作好的小乌龟三个,沙盘一个。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出示材料,引题。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些什么呀?这些核桃壳、果冻壳可以做什么呢?(幼儿自由的回答)

2、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出示范例)这些小乌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各种动态。

3、小结:只要我们动动脑、动动手,就能把这些核桃壳、果冻壳变成有趣的小乌龟,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1、把核桃壳或果冻壳盖在彩纸上,沿着外壳的边缘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添画乌龟的头、四肢和小小的尾巴。

2、剪下“乌龟”。

3、在核桃壳、果冻壳边缘涂上木胶,粘在圆圈上。

4、最后用水彩笔装饰乌龟壳。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每位幼儿至少做一只小乌龟,先做好的,还可以多做几只。

2、提醒幼儿画圆时,一手按住核桃壳或果冻壳不能移动。

3、启发幼儿用不同颜色装饰乌龟壳。

4、提醒幼儿注意木胶用的不要太多。

5、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做完后能自己收拾干净。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请幼儿将做好的乌龟送到“沙滩上”。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互相比较。

3、也可以让幼儿带着自己的小乌龟一起游戏。

观察操作材料,直接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重点讲解示范了木胶的使用方法,因为这种形式的活动 是幼儿第一次尝试,教师适当的示范和讲解能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为幼儿顺利操作做好铺垫。

给幼儿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同伴间的交流,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美术欣赏《向日葵》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马宁宁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中班美术欣赏《向日葵》jy135.com

活动名称:美术欣赏《向日葵》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习惯,初步从自我审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3、引导幼儿欣赏著名静物画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课件、向日葵的挂图、小幅向日葵图画若干、关于梵高的其他资料等

活动过程:

1、简单提问、直接进入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啊?向日葵生长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呢?

2、重点不同的欣赏向日葵的其他作品

欣赏完真实的向日葵,那我们起来看看画中的向日葵吧。(1)这幅画和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主要让幼儿知道油画的一些简单知识和作品的名称《剪下的两支向日葵》(2)知道作品的名称《剪下的四支向日葵》(3)向日葵是在哪里的?所以画名就叫做《花瓶中的五支向日葵》(4)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支向日葵啊?那给你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花瓶中的十二支向日葵》

3、欣赏《花瓶中的十四支向日葵》

(1)优美音乐、充分欣赏。让幼儿在优美音乐的烘托在自由欣赏作品。

(2)逐步提问,深入欣赏

提问:你感觉这幅画怎么样啊?让幼儿自由说出感想。

提问:画面上有几支向日葵?这些向日葵是在哪里的?花瓶、桌布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金

黄色最能代表向日葵,同时也是画家最钟爱的颜色)每一支向日葵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都有什么样子的?(画家的线条有力,向日葵姿态优美)大的向日葵和小的向日葵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还有低着头的向日葵?为什么画家不画成一个样子的呢?向日葵象征了些什么?画家画这幅向日葵要告诉我们什么?

4、请幼儿欣赏小图片,相互交流。“你喜欢这幅画吗?它哪里画的好?为什么好?”

5、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分别表示。“你看了这幅画,心里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6、介绍画家的有关背景

背景:荷兰人,但生活在法国。享年37岁。在34的时候去向日葵情有独钟,绘画向日葵十余多幅,画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死后才被别人认可和接受的,直到现在都影响是世人。

家庭:出生牧师家庭、穷困;父亲善良、乐于帮助穷人,有兄弟姐妹好几个。

性格:善良、勤奋、喜欢帮助别人、孤僻。

提问:画家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喜欢他吗?喜欢他的哪些地方?

7、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了有关梵高的其他有关资料,以展览的形式出现。让幼儿更加生入的对画家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串葡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葡萄, 小班, 教案, 美术, 幼儿园

活动名称美工:一串葡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剪折出立体的叶片,再制作出圆圆的葡萄,最后拼贴一串可爱的葡萄。

2、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重点

难点

剪折出立体的叶片,制作出圆圆的葡萄

拼贴一串可爱的葡萄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葡萄

物质准备:每组一把剪刀,一盆胶水,人手一张操作纸、抹布每组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大家看看是什么?

师出示葡萄,引导观察并提问:“葡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颗颗葡萄长在哪里?

二、引导幼儿学习粘贴技能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这就是老师做好的葡萄,先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教师示范,要求幼儿仔细的观察,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剪下叶片和长条后先要把长方形的纸条用浆糊卷起来。

*按图示折出立体的叶片。

*按图示把做好的葡萄和折好的叶片拼贴成一串葡萄。

三、幼儿进行操作

1、提醒幼儿剪的时候要剪的平整些。

2、粘贴时注意保持作品的整洁、干净。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剪贴。

四、结束部分

1、请做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放在桌子上。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3、给做的好的幼儿发“红苹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设计:小企鹅(折纸)

来源:data.06abc.com 作者:binfen 发布时间:2010-8-20 16:09:00 浏览:[374]感谢binfen上传

活动目标:

1、了解折企鹅的方法,学会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对着对角线折。

2、学会看图示将三角形的角向内折,折出嘴巴和尾巴的基本技法。

3、对折纸活动和玩纸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泥工板人手一份。

范例小企鹅一只。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折纸小企鹅,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告诉幼儿这是一只会走路的企鹅,教师在泥工板上示范,将泥工板倾斜一些将小企鹅放在高处,瞧!小企鹅走路啦!小朋友,你想折一只小企鹅玩玩吗?

二、引导幼儿看图示了解折纸步骤。

重点讲解:

1、将方形纸对角对折,折出对角线。

2、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向对角线折,要对整齐。

3、先将三角形的两个角折一下,再将两个角向里面折,折出尾巴和尖嘴巴。

三、幼儿看图示进行折纸――小企鹅。

在幼儿折纸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折小企鹅。

四、让幼儿借泥工板玩一玩小企鹅,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折纸和玩纸工的快乐。

2.诗画结合 篇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普及、多媒体视听资料的极大丰富,使“被动接受”渐渐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把各种信息分类整理,轻点鼠标,复制、粘贴即可,如此一来,思维渐渐有了惰性。“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南宋诗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载一首悟道诗,用来形容今天人们对美的熟视无睹也未尝不可。习惯了所处的环境,即便是蓬莱仙阁,也觉得稀松平常,只有离开了才会恍然大悟,慨叹“原来身在画图中”。

艺术鉴赏也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电影与电视剧来感受艺术,惰于咀嚼文字。于是,把文学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似乎成了改变“文学名著认识读者,读者不认识文学名著”尴尬局面的不二法门。诚然,通过视觉艺本的加工改编,确实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作用,但问题是,正如宗先生在诗(文)画有别章节中所说:诗(文)是虚的,而画是实的,当然,欣赏画作,也可以有想象参与,但它呈现在人面前的,毕竟是直观的形象,而诗(文)则不同,它充分发挥了文字的无穷魅力,是含蓄的,有解读的无限空间。以汉代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为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至于佳人是杏目柳腰、清艳妩媚,抑或雪肤冰姿、妆淡情深,全凭读者自己去解读,所以也就有了浮想联翩的无限乐趣。

3.论吴昌硕的诗画结合艺术 篇三

关键词:《枇杷图》 吴昌硕 诗画结合

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人。原名俊、俊卿,初字香朴,或作香圃,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仓石,号缶庐、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亭长等,晚年以字行。吴昌硕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仅题画诗一项就有800多首,大多收录在《缶庐别存》和《缶庐集》中。

一、吴昌硕的艺术特点

清末民初,西画的传入对传统的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一部分人希望以西画的方法来改良传统的中国画,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在坚持传统中国画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这其中便包括吴昌硕。下面我们就以《枇杷图》为例,来看一下吴昌硕的艺术特点。

《枇杷图》是吴昌硕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画作,据统计,其平生所画不下数十幅。在这一题材的作品中,吴昌硕多采用枇杷和太湖石作为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画中的枇杷果用赭石或深或浅的画出,显得坚实而厚重,且富有生机。在枝叶的处理上则是完全用篆隶的笔法写出,显得质朴而洒脱。吴昌硕画枇杷的时候很少修饰,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张力。他用大黄、青绿等明亮艳丽的颜色来搭配,让果实的明亮和枝叶的苍浑厚重形成对比,和谐又艳丽,厚重而不失灵动。

此外,为了进一步对画面进行诠释,吴昌硕在《枇杷图》上题诗:“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卢橘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此诗作为对画面的诠释,直接将人带入到深深的画意之中,尤其是诗的后两句,诙谐而幽默,给人以无边遐思。正所谓:诗是无声画,画是无声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吴昌硕的《枇杷图》是诗画结合艺术的完美体现。

二、吴昌硕诗画通融之境

诗画的通融之境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而吴昌硕就是这一境界的代表人物。这不仅表现在他有着能写诗能画画的全才上面,还表现在他有着诗画结合的融通意识和高超手法上。

(一)诗画融通的审美理想

诗与画相融通的审美理想是从宋元以后才有的。到了明清时,随着市民文化的形成,这种诗画融通的审美取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吴昌硕生于清末民初,他的出现让这种诗画融通的审美取向达到了新的水平。他追求画面的诗情画意,追求画面整体的统一的古拙与雄强气势。在《刻印》中他写道:“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诗画的融通是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理想,也让中国画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种融通,既是文人画对其他艺术形式横向的吸收综合,它可以让一个文人有成为多种艺术才能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统文人的创造空间;同时又是传统中国画艺术纵向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可以让传统文人通过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审美眼光,加深对某一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可以说这种融通具有了双重的意义,是我国传统画艺术的一种巨大进步。到了明清时期,这时的融通之境已经不再仅仅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分,而是追求诗与画的高度融通,这种高度融通在明清的山水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市民文化的发展,明清山水画出现了不同于之前山水画的特点,它更追求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更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取向。总之,山水画到了明清的时候,让艺术家们有了更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同时,艺术界也对艺术家的多元风格有了更为宽容的态度。沈周、文徵明、唐寅、徐渭、陈淳、董其昌、石涛、郑板桥、金农、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等等都是能写能画的一代大师。

只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潮流才会造就一个时代的大师,明清外来文化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文化原兴起等等,促使這个时代产生出了这么多精通画又精通诗的大师。这种融通不是简单的在一幅画上面作一首诗,而是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整体意境的相互帮衬。一种艺术形式会让另一种艺术形式变得有新的生命力:画境因诗相助而深邃,诗因画而有画面感。这种审美理想是古代文人的一种追求,也促进了各个艺术形式本身的蜕变和发展,让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让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审美变革中式微。

(二)吴昌硕诗画结合的艺术理念

吴昌硕是诗人也是画家,不但在诗与画两个方面都有极高的修养,而且在两者的结合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是一种境界,只有在深造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通融,没有两个方面极高的技艺和修养,那融通就成了空中楼阁。

吴昌硕有着通融的条件和基础。诗歌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两者在艺术的类别上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是时间艺术,后者是空间艺术。我国古代艺术史上有很多的理论是为了说诗与画的关系的,比如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东坡认为诗与画的距离没有那么远,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意愿和理想的,苏东坡的这种看法也在一定上奠定了诗画结合创作的基础。和苏东坡同时代的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他同样的认为诗与画有着相同的审美本质。

宋代的这些诗画结合的理论给了吴昌硕一定的启示,但他也有自己的一些书画结合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是他在坚持书画结合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也给它的创造一定的指导。在《〈壁月盦论画图〉为墨耕》中他说道:“诗画持一理,确论世守寡。”他认为书和画是同根同源的东西,有一些相通的创作理论。在《鹤逸写范石湖词意》中他还说道:“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他认为不但可以从诗歌中看到一些画面感,也能从画中直接看出诗意,感受到诗意。吴昌硕所谈到的“诗画持一理”,都是指诗和画一样,有着表达主观情感的作用,两者在这一点上都是融通的。

(三)吴昌硕诗画结合的艺术创作

吴昌硕的艺术理论是指导着他的艺术创作的,他的创作也很好地体现了自己诗画结合的艺术理念。吴昌硕几乎每一幅画上都要题诗,且多长题。

在画上题诗,有时可以让整个画面布局紧凑,从画面的形式感上就会让人觉得很美。这种形式上的美感给人的感觉是很直白的。而且除了这种形式上的美感之外,吴昌硕的诗还会让画的境界得到提升。比如说《枇杷图》的题诗为“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卢橘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空向林间飞。”画面的左边是一棵枇杷树和一块大的太湖石,石头让左边的空间显得极为厚重,右上的题诗就显得很有童趣和灵气。人们不但可以看到77岁的吴昌硕有一颗天才的心,而且还不失灵气,有着孩子一样的可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画上的诗不但可以让画从形式上富有生机,同时,还能让画从内容和意境上得到提升。诗画结合的艺术境界不但体现在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内容上。

吴昌硕一生的创作都体现着他“诗画持一理”的创作理念,他生活的年代是清末民初,这种创作方法也对整个中国画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结 语

诗画结合的艺术是吴昌硕长期创作取得的成果,同时他也是让诗画结合达到融通的典范。要达到这一境界,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要求:首先是诗与画两方面都要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法;其次是创作主体要有主观融通诗与画的意识。吴昌硕无疑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事实上他也不自觉地扩大了文人画的审美范畴。今天,吴昌硕的很多作品依然值得学界和艺术界继续地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强.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 朱金楼.转换与推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艺术论略(提纲),见《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4] 王林.绘画与观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4.诗画合一小学作文 篇四

诗画合一小学作文

现在是21世纪,同学们的课余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这丰富地课余活动真是一浪推一浪,起先同学们是踢键子,接着又玩积木搭模型。最近,我们班又掀起了一阵集邮热潮。瞧!一下课,同学们三人一伙,五个一群都在讨论邮票呢。校门口卖邮票的老伯那儿,大家可是一天光顾三次,把买来的邮票与同学做交换,换到自己喜欢的邮票,捧在手心里怕被风吹飞了,放在口袋里怕弄丢了,就像如获珍宝似的。我也不甘落后,突发奇想,翻出妈妈的“宝贝”——邮册,又把我读过的《古诗书》也翻了出来,我要为邮票配古诗,要让邮票里那栩栩如生的风景画与古人所留下的名言警句相配,所谓诗画合一,使画如其诗,诗如其画。于是我便开始竭尽全力为邮票配古诗。其中,有一张《菊花》的.邮票,我为它配上了李商隐的《菊》:“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陶令蓠蓠色,罗含宅里香。”还有一张《黄山怪石》,我给它配了《清平乐,黄山》:“峰绝天地,云若翻飞翼。松令霞霓常相思,泉自横空飘逸。风流千古无双,名传四海悠扬。一派从容风度,敢叫笔墨皆狂。”我将古诗写在裁剪好的小卡纸上,插在邮票旁边,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就这样,我沉迷在邮集与古诗歌词中,为邮票配古诗,不仅使我积累了古人的好诗名句,而且还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欣赏能力。

5.诗画秋天作文800字 篇五

秋风不似春风之润泽,好在有阳光之温暖;秋天的万物不似夏天生机勃勃,却默默蕴含生命的能量;秋天不似冬天的的寒冷,却是一种脉脉温柔。虽然百花凋零,仍有菊花的傲放;虽然落叶飘飞,但松树的刺尖依然黑青。秋天并不是我们所言的萧条,也不是忧郁,而是一种暖暖的,沉默优雅的,既是理想里面的乐土,也是现实生活中令人舒服的季节。

秋天在我的眼中便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当然油画镜头是麦田里的丰收,是园圃里的快乐,因为在那庄园里面我们看到了满满的丰收。而油画的浓墨重彩,恰恰渲染那种丰收的喜悦。瓜果飘香,五彩油画的呈现的.逼真,秋天在静静的脑海里成为一种意象:安静祥和,收获喜悦。

秋天是最适合诗人的,古今中外得诗人皆是如此。生活在中国,周天在我的心中是如同田园诗一般的。因为田园诗清淡真实,闲逸惬意。秋天就是一种微微的,从心中泛起的,逐渐流向全身的,喜悦与快乐。这恰如我们读田园诗,那种微微的快乐,随着你慢慢的朗读,逐渐从心田弥漫至全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心中的感觉。 枫树林的枫叶轻轻颤抖,浸透着秋天浅浅的黄色,渐渐铺满了大地,忽地风起,枫叶荡漾起秋的涟漪,延绵不尽的是金黄色的跳跃,秋天美丽的展示自我风情。在微凉的天气里,金红色桂花香透了十里,金黄色菊花独自傲放,金黄色的生命总是秋季是本真的颜色。红彤彤的大枣在绿叶间藏匿,只不过血红的颜色暴露了它,一颗颗能发出诱人的光泽。最甜的味道酿在最美的季节,熟透的果实沉淀秋天的味道,丝丝滑滑入嘴里,就是点点的甜蜜在心头。花香缕缕浸透秋季的美,总有几丝鼻端幽香,萦绕在梦里的象牙塔中挥散不掉。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对秋怀有一种感伤的情怀。因为秋天生机渐敛,万物归于沉静蛰伏,呈现出一种凋零的枯败。虽然生命呈现以她枯败时的容颜,却毫不遮掩它内在的生机。纵使秋风萧萧,落叶飘飘,生命仍然以一种默默的形式暗自蕴积,蓄积生命的力量。春花的娇艳,当你为它感到惊艳时,要记得当时,在黑暗的日子里,她默默的蛰伏等待,全赖秋天温柔的手,为他封印生命的能量。因为总有一天,它会盛开如花,怒放出生命的精彩!

6.大班诗画教案:漂亮的包包 篇六

大班诗画教案:漂亮的包包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的漂亮妈妈们为了追求时尚,家中都会有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包包。这些包包时时刻刻都吸引着孩子们。于是我结合《有趣的服饰》主题,顺应孩子的兴趣点,结合诗画的特点,在幼儿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设计了此课。让幼儿在兴趣点上再结合诗画的知识点,给予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并且采取了“少示范,少规定,多启发,多拓展”的方法。以便每个幼儿都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富有个性的包包。都能体会想象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包,对它的样式、颜色和功能进一步了解。 2、创造性的设计包,并有不同的花纹设计包包的图案。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搜集各种各样的包包以及资料  展板 背景图 小熊玩具一个 彩笔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  观察范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包包,发现他们的不同(颜色、样式、图案等)。让幼儿自由谈话,说一说喜欢的包包,为什么? (二)  推想设计包包的方法 1、  出示背景图一幅,并在图上边说儿歌变化出老师设想的包包。然后让幼儿自己推想包包的模样,还可以仿照老师的儿歌仿编一首儿歌,也可以模仿老师的儿歌都可以。如:(一条线,二条线,连在方方的框上面。扣子作装饰,花纹真好看,漂亮的包包就出现。) 2、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推想试着画一画。 引导:老师的在这很孤单,需要多种包包朋友来陪他,那有谁来帮他呢? 要求:边讲儿歌边画画;宝宝不要相同;花纹要多样。 把自己的设想在背景上边讲儿歌边画画。 3、  作品展示 今天包包可高兴了,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幼儿一一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难点讨论 1、  包包很漂亮,可是柄放在不一样的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功能吗? 2、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有新意的设计方法,并帮助他们去完善。 3、  教师小结 柄放在各处会有不同的功能,花纹的不同会显示出包包的特别。那么今天小朋友们可要试一试设计不同的包包。 (四)幼儿设计包包 1、引导(出示小熊玩具) 今天,小熊来我们班做客,可是他发现了刚才那幅画上的包包很漂亮,于是很想要得到,可那时老师的呀,小熊想了想说,还是让小朋友们来帮我一下吧。我想要漂亮的、特别的包包,你们可要帮我设计出来呀。 2、幼儿设计 提供展示板,供幼儿展示作品。 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操作设想,及时发现他们的`创意。并鼓励他们尝试多种大胆的想法。制作出不同功能,不同样式,不同图案的包包。 3、展示(把作品放置展板上) 小熊今天可高兴了,他在这里看到了这些包包真高兴,喜欢的不得了。他说自己收到的包包有各种各样的,有提包,挎包,背包,书包,钱包等太好了。谢谢小朋友们,我要把这些包包分享。再见! (五)欣赏交流 1、与幼儿一起观察搜集到的个年代的包包,并了解几种包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你最喜欢那种包包,为什么?你刚才设计了哪一款的什么包包?介绍一下。(关注幼儿欣赏角度,借助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花纹,功能,样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设想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款特别的包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善于观察事物,自己会发现很多我们一起学习的东西。 活动反思 整节课幼儿的兴趣很高,这些都是在课前幼儿做好了观察的准备。我想不管是在哪节课新授时,只要做好课前准备,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积累起来,那样会把课上的很成功。

 

7.浅析中国诗画中的“无言之美” 篇七

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有尽之言, 因此有许多意, 尽在不言中。诗之所以美, 不仅在有尽之言, 而尤在无穷之意。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绘画作品之所以美, 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 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那一大部分即无言之美。细细品味中国美术史上优秀的艺术作品, 笔者认为后一大部分才是艺术作品真正魅力之所在。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特别是田园山水诗派的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宁谧的山林, 悠闲的阔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诗人看到这美好的情景, 不时联想起官场明争暗斗的厌烦, 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 表达出作者归隐田园的志趣和理想。此诗不正是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吗?王维的诗总给我们一种清淡静谧的“无言之美”。譬如他的《鹿柴》云:“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 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 透过密林的空隙, 洒在林中的青苔上, 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 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 有简淡的笔墨, 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 意趣悠远, 令人神往。

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 以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过故人庄》一诗流传最广“: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短短数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是所谓妙契无言之境界。

再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此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 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独哀愁和对广陵旧友的深切思念, 尤其是最后两句, 给人无穷回味的余地, 让人感到言虽止, 意未尽。

无言总是诗。中国的诗家极重这无言独化的境界。言语不必一一道出, 唯有欣赏者独自体验才是最真切的。苏轼《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无言中有真美。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人要把握这无言的妙韵, 无言最是充满, 最是销魂, 最是动心处。长啸一无言, 忘己又忘物。”

诗道如此, 画道亦复如是。中国的画家以无言之心体验这幽绝的世界, 创造出一种无言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画就是一个无言的世界, 如果我们仔细欣赏他的画作, 画面大面积的空白是其显著的特点, 如《鸡雏图》《瓜鸟图》《荷鱼图》《鱼图》等作品, 画面或仅有一只小鸡, 或仅有一条白眼向天的鱼等, 除落款外, 其余几乎全是空白, “空故纳万境”。八大山人是一位深通无言至境的艺术家, 他巧妙利用空白创造出一种无言之美的意境。并非只有八大山人懂得“空白”的真正意义, 只不过空白在他的画面中显得更有不尽的意境。

八大山人喜欢画瓜, 譬如其《瓜鸟图》, 淡墨画了个大西瓜, 其上安闲地卧着一只白眼向天的鸟, 并在题跋中说, “这鸟是“护法者”。他所护的就是这整体的真实的世界。其实, 他就是将西瓜作为浑然的‘一’的世界。这个沉默的西瓜, 没有开口处, 浑圆地、整体地在向世界说。原来, 他画西瓜, 是在画他的无言哲学。”细细品味此图, 我们可以从八大的“无言哲学”中领略其无言之美。

前面我们曾提及八大利用空白创造了一种无言之美的意境, 其实“空白”是创造无言之美的重要手段, 正是因为有“空白”, 我们可以“凝神遐想, 妙悟自然, 物我两忘, 离形去智”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对此有很好的论述。他指出:“中国画是线条, 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 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 是海, 是天空, 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宗白华先生说“空白处更有意味”, 空白更能带给我们一种无言之美, 对此, 我在欣赏中国画时颇有感触。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有“画中兰亭”的美誉。此图黄公望费时多年才完成, 是其晚年的精心之作。画面层峦此起彼伏, 水平树静, 疏密有致的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 时有垂钓的老翁放扁舟于江心, 气氛和谐幽静, 如此美妙的景象, 不正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吗?清代画家恽南田评论此图颇有见地:“子久富春山居卷, 全宗董源, 间以高、米, 凡云林、叔明、仲圭诸法略备, 凡十数峰, 一峰一状, 数百树, 一树一态, 雄秀苍茫, 变化极矣。”如果我们仔细欣赏此长卷, 会发现画面“空白处”非常之多, 但我们并不会感到缺少“意味”, 相反“意味”更足。我们无法表达此时的感受, 因为瞬间的“迁想妙得”, 我们只能陶醉在的幽静意境中, 感受“落花无言, 人澹如菊”的无言之境!

参考文献

[1][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6月第4版, 301、314页

[2][4][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1版, 134、144、150页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34、33页

[7]转引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252页

[8]沈锡麟:《宋词三百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8.诗画“倚江南” 篇八

4月下旬,著名画家方骏的个人画展“倚江南”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厅隆重举办。利用这一机会,来自宁海中学分校美术班的我们,作为《初中生世界》小记者,参观了这次画展,并采访了方爷爷。

初见方爷爷,他的一声“小朋友们好”消除了我们原本紧张的情绪。我们心想:原来方爷爷是很慈祥的呀!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起码年轻十岁的方爷爷,总是带着慈爱的眼神注视着我们,让我们对他顿生亲近之心。

方爷爷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他的画展。来到了美术馆三楼,一幅幅色彩鲜明、构图新颖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除了大幅山水之外,画展上还有一些题材各异的小品,以及几幅极见方爷爷绘画功力的速写稿。方爷爷说,因为场地局限,这里展出的仅是他画作的一部分。方爷爷十分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他的画,不仅为我们介绍每幅画的立意,还为我们讲述这些画背后的故事。

尤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方爷爷受邀至维也纳访问期间,用工笔技法画的一幅名为《圣诞节的橱窗》的画。画中的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有趣又可爱的玩偶,有穿戴整齐、准备出门遛狗的老奶奶;有坐在痰盂上面方便,把卫生纸扯了一地的小幼童;有夹着单筒望远镜的独眼海盗……还有一组玩偶是十几个唱诗班的小童,每个人都大张着嘴,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方爷爷告诉我们,每年圣诞节前一个月,维也纳的老城区就开始张灯结彩,商店的橱窗里也出现了各色玩偶,质地有陶瓷的、绢丝的、绒布的、金属的。虽然用的材料不同,但这些玩偶都做得别具匠心,总是招惹许多孩子流连忘返,就连大人们也时不时地驻足观看,发出会心的笑声。听着方爷爷的讲述,看着一个个画得栩栩如生的玩偶,我们感受到了方爷爷笔下活泼的生命力。联想到我们刚刚看过的那些作品,从方爷爷点缀在山水画中的争食的群鸟、俏皮的白鹅、慵懒的大狗等小动物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他是一个十分富有童心的画家。这些精心的点缀,使得画面更加耐人寻味,让每一个参观过的人都赞叹不已。

采访中,方爷爷对我们说,在初中阶段,用功学习美术专业课,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文化课的学习。“如果你想将来成为一个画家,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艺术修养也很重要。因为画画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如果你的艺术修养不够的话,你体会的东西就不够深刻、细腻,就无法表达深刻的情感。拿中国山水画来说,最讲究的就是底蕴和意境,而这些底蕴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画家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方爷爷的山水画上,基本都有题诗。这些诗作,或是他的独创,或是集句而成。介绍画的时候,他顺带为我们念了几首上面的诗,我们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总体感觉十分优美,比如我们记下来的两首原创诗:“春水煮松花,邀客一壶茶。过了黄石涧,桥东第三家。”“秋晚天欲寒,悠然半日闲。横笛空山暮,独倚十二栏。”带队的老师说,如果这些诗混入古人诗集,是完全分辨不出的,可见方爷爷写古典诗歌的功力非同一般,也证明了他的文学底蕴之深厚。

方爷爷不但古诗写得好,游记散文也是一绝。他在维也纳期间,创作了一组画作,其中每一幅画的上方,都另附一幅书法作品,那是他用硬笔书写的游记。这些游记有的将画作的背景故事娓娓道来,读来引人入胜。如《遗书屋》:“出了遗书屋,一路找寻著名的‘贝多芬小道’。语言不通,不得其门。途中遇到一位带领幼儿园孩子出游的老师,比划半天仍然无法沟通。情急之下,我哼出《命运交响曲》的几句旋律,她立刻心领神会,热心指引,确实是音乐不分国界……”有的纯粹描写景物,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如《瓦豪河谷》:“两岸连绵不断的山岭夹着一碧如洗的溪流,婉转曲折。山岗、田野、天空、河水、葡萄园、修道院、教堂,真的都是深深浅浅的蓝色;四野洁净、清澈,甚至连空气都带着幽幽的蓝色,美得令人心痛……”

方爷爷的画作,题材无论中外,其上题写的诗、文都与画面珠联璧合。方爷爷的创作,既是绘画作品,也是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书、画、文各臻其妙,又浑然一体,可谓美不胜收。

参观完画展,方爷爷领着我们来到美术馆旁的小咖啡馆休息。意犹未尽的我们马上又七嘴八舌地问起方爷爷问题来。谈到是怎样对画画产生兴趣的,方爷爷说,其实,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是喜欢画画的,而能否在美术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就要看他的兴趣能保持多久。方爷爷从小学二三年级时开始喜欢画画,但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美术兴趣小组,更没有美术班,主要靠自学。他经常要跑很远的路,只为了看某位老师的一张画。他深深地记得,初一的时候,在一位老师家里看到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丰子恺“漫画和随笔是一对孪生姐妹,或用线条,或用文字”的观点,至今对他有所影响。

方爷爷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条件很艰苦,用的都是很粗糙的黄纸头。家里的大人认为画画的工作没什么前景,对他并不支持。考虑到家里的条件,考大学时,他报考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因为读师范不但免学费,而且国家还会提供基本生活费。遗憾的是,大学刚毕业,“文革”就开始了,画画的事业只能暂停。但他仍旧没有放弃,自己偷偷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天晚上用铅笔将自己白天看到的一两个印象深刻的场景画在本子上,用画画的方式来记日记。就这样,等到“文革”过去,1978年,方爷爷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研究生。

谈起当初为什么选择专攻国画,方爷爷说,这也是受当时的条件限制。那时候物资紧缺,买布是需要布票的,每人凭票限量购买。如果选择油画专业的话,画布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买国画用的纸头是不需要凭票的。但是,后来条件允许后,方爷爷也没有放弃对西方绘画技巧的探索,他的国画作品便吸收了一些西方的色彩观念,形成了中西交融的独特风格。

两个半小时很快过去了,临别之际,方爷爷特意赠给我们几本印有画展作品的画册。带着对方爷爷的敬佩和感谢之情,我们离开了南艺美术馆。

9.大象伯伯找伴大班诗画教案 篇九

2、培养幼儿诗画结合画大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象玩具、幻灯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活动,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去郊游》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幼儿各抒己见)。

师:老师今天就请来了一位小动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想…)可是这个小动物说了,要先让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出来呢。(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听)

教师出示幻灯片,并通过猜谜语“鼻子长长像管子,耳朵大大像扇子,四只粗腿像柱子,喜欢用水喷身子”引出主题“大象”。

2、教师演示幻灯片“大象”引导幼儿了解大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3、以大象自述的形式让幼儿听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大象的认识。

师:大象还有话要对小朋友说呢,你们想不想听啊?(想…)那咱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听录音)

师:小朋友,大象对你们说了些什么啊?(……)从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大象的认识。

4、教师示范画大象。

5、帮大象找朋友,以此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师:今天啊,大象伯伯很不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啊?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想)咱们一起来问问大象好不好啊?(好)教师与幼儿一起问大象。

师:大象对老师说了,没有朋友来做伴,一个人玩好孤单。那咱们一起来给大象找一个好朋友好不好?(好)

教师边说儿歌边画,以便加深幼儿印象。

高大的身体像房子,长长的鼻子像钩子;

尖尖的牙齿像刀子,小小的眼睛像扣子;

宽大的耳朵像扇子,细小的尾巴像小辫子;

粗壮的腿像柱子,运起货来像车子。

两个好朋友手拉手,快快乐乐做朋友,太阳见了咪咪笑,小草小花笑弯了腰,小朋友,仔细瞧,这幅图画好不好?(好)这幅图画真奇妙,小朋友想不想来拍照?(想)用什么呢?就用手中的纸和笔,画个大象好不好?(好)

6、引导幼儿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给大象“照相”。

师:请小朋友像小花猫一样轻轻走到座位上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

展评幼儿作品,并请个别幼儿来讲一下自己画了什么。

10.以诗画瘦西湖为话题的写事作文 篇十

虽然并不是旅游旺季,但因是周末,所以来旅游的人竞也颇多,还遇到几个山东的旅游团,异地听乡音,平素很刺耳的一些家乡俚语此时却特别亲切。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郊,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素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一进园林即见一条垂柳桃花相掩映的甬道,依水延绵,俨然一幅浓淡相宜的国画长卷,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与杭州西湖相较,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这大约也就是瘦西湖名字的由来吧。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应太匆匆。”王渔阳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令虹桥闻名遐迩,虹桥是瘦西湖的进门影壁,见虹桥已领略西湖风骚。

园林自然是亭榭楼台居多,而瘦西湖最耀眼之处,我认为莫过于五亭桥。五亭桥积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五亭桥桥身是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飞檐雕梁,是南方精工细作的典范。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充分显示北方建筑雄浑大气的风格。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不能不令人拍案。难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穿过徐园,我们便来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关于“小金山”的名字,还有着一段来历: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和尚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的和尚棋高一着,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

拾阶而上,登上小金山的风亭,风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朱自清先生曾说过: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说的就是此处。“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妙在曲折”确然!

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赏月的地方也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据说,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可惜,我们来时是朗朗白日,无福体会这“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虽说遗憾,但留下一段美妙的遐想岂不更好么!

如果时间允许,你定当乘坐扬州画舫,画舫是扬州一大特色,听委婉小调,观旖旎风光,看白鹭穿梭,赏鱼虾跳跃,清新的空气,愈来愈开阔的水面,王渔阳的诗句脱口而出“绿杨城郭是扬州”。

11.诗画合璧 山花烂漫 篇十一

一、雁山诗踪

潘天寿年轻时拜访吴昌硕,尚是二十七岁的上海美专教员,那时吴昌硕已八十二岁,垂垂老矣。但吴昌硕一见他的画,惊为奇才,作长古赠他。诗开头即云:“龙湫野瀑雁荡云,石梁气脉通氤氲,久久气與木石斗,无挂碍处生阿寿。”潘天寿原名“天授”,后改名“天寿”。现在看来,诗作不仅对潘天寿一生艺术做了精辟的总结,且透露出,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潘天寿即已到过雁荡,常以雁荡入画。缶翁非凡的预见力與洞察力令人叹服。

遗憾的是,潘天寿早年雁荡游踪的细节我们已难以知晓,诸多资料中尚未有相关介绍。根据记忆拾遗旧稿而成的《听天阁诗存》中也未见雁荡诗作。潘天寿最著名的雁荡之行是在1955年,同行者有吴茀之、诸乐三、潘韵、朱金楼等八人,时年59岁,正值艺术生命的盛年。此次雁荡写生,有《乙未初夏與吴茀之等八人赴雁宕写生,遂成小诗若干首以纪游踪》组诗八首,诗境颇为清新。组诗中有取远眺视角、气势不凡的,如《灵岩寺晚晴口占》:“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此诗后题写于他1961年画的《雁荡写生卷》中。有想象瑰丽、上天入地的,如《大龙湫》:“如钵一湫水,龙往意何云?莫最长酣睡,云中自有君”;《雁湖》:“一湖逼天上,潋滟漾晴晖。欲结团瓢住,秋来待雁归。”雁湖处雁荡西部峰巅,古时“方可十里,水常不涸”,徐霞客说是“鸿雁之家”,“雁荡”之名,由它而来。茀茀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另两首诗。诗取特写角度,视点逼近,水流花开尽出笔下,如《龙壑轩题壁》:“绝壁苍茫绘白虹,微寒犹下碧宵风。云轩不见云英在,一树槿花寂寞红”;《金钗兰》:“兰生绝壁上,风露以为餐。开落白云里,不求人世欢。”石壁千仞,槿花灿烂,幽兰深谷,遗世独立,诗歌意象烂漫,境界苍茫。其设色之浓郁,剪裁之巧妙,形式之卓绝,一如他的山花画作。潘天寿此时的雁荡山水画,正可在他的雁荡游记诗中找到相应的视角和境界。

尽管以绘画名世,在潘天寿心目中,或许诗作與画作分量相当。潘天寿崇敬“扬州八怪”與石涛,他所要成就的也是诗、书、画、印俱佳的文人画家。在他评价历代书画家的《题画绝句》二十首组诗中,阐述了其“诗画观”,兹录两首,可窥一斑。如论黄公望:“富春山色近何如,极尽苍茫云卷舒。岂是寻常真画史,百分余事五车书”;又如论董其昌:“风流蕴藉入骨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人真谛谁遥承,闲翦吴淞一江水”。书画为诗文余事,绘画之超凡入圣建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上,诗中表露的是潘天寿对这一传统文人绘画观的“遥承”心态。先生于《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更进一步直言:“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之耳。‘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惟诗人而皆画家者,能得个中至致。”诗材與画材同源,诗意與画意相通,此中意思使人想起东坡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山花墨妙

潘天寿关于雁荡题材的《灵岩涧一角》(图2)、《梅雨初晴》

(图3),1960年作《小龙湫一截》巨幅,1961年又绘《雁荡写生卷》,1962年作《记写雁荡山花》巨幅;1963年再作《雁荡山花》、《小龍湫下一角》(图4)等。基本上这些作品完成于五六十年代之间。《小龙湫一截》有款云:“雁山峰壑怪诞高华,令人不能想象,诚所谓鬼斧神工,直使诗人画家无从下笔,奈何。”雁山的“怪诞高华”與画作的“一味霸悍”交相辉映,雁荡山一草一木对潘天寿绘画的启发是巨大的。

其《听天阁画谈随笔》成篇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中可发现雁荡画作产生时期潘天寿的绘画思想。有云:“荒山乱石间,几枝野草,数朵闲花,即是吾辈无上粉本。”历来文人画花鸟,或取材梅兰竹菊,慕其清雅高

洁,或留意芙蓉牡丹,炫以富贵荣华,潘天寿对山花野卉情有独钟,颇具平民精神,时代影响也是显然的。文中又进一步阐明:“予喜游山,尤爱看深山绝壑中之山花野卉,乱草丛篁,高下欹斜,纵横离乱,其姿致之天然荒率,其意趣之清奇纯雅,其品质之高华绝俗,非平时花房中之花卉所能想象得之。”山花野卉之美,还在其乡野自然,遗世独立,绝少尘世污染。尽管它亘古存在,远在《诗经》中即见身影,可历来诗人画家们鲜有描绘,潘天寿有感其“高华绝俗”,意在攫取其“清奇纯雅”入画。

潘天寿对美术史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其中绘画革新的可能:“古人作花鸟,间有采取山水中之水石为搭配,以辅助巨幅花卉意境者。然古人作山水时,却少搭配山花野卉为点缀,盖因咫尺千里之远景,不易配用近景之花卉故也。”山花作品即是对此问题的回应,“故予近年来,多作近景山水,杂以山花野卉,乱草丛篁,使山水画之布置,有异于古人旧样,亦合个人偏好耳。”

我们不妨回顾古代花鸟画史,追溯潘天寿山花作品的渊源。远在五代北宋时期,花鸟画與山水画还未彻底分科,黄荃富贵,徐熙野逸,均不囿于一花一叶之描绘,擅长于表现山水场景中的全景花鸟景象,从五代至元代,博大壮阔、气势恢宏的全景花鸟画继承晋唐壁画遗风,一度辉煌。徐黄后继者如崔白、李迪、林良、吕纪等均为一时巨匠。至明代,随着文人画崛起,此道渐趋式微,折枝布局仅成花鸟画唯一方式。而潘天寿的山花画作,重新建立了大的格局,是全景花鸟的复兴。如潘天寿所论,全景花鸟画历来以山水辅助花鸟来描绘,以小观大,而潘天寿“作近景山水,杂以山花野卉”,应属以大观小,视角做了转换,旨趣大异。山水與花鸟结合的方式既远承传统,又别出新意,由此,潘天寿开启了观察和进入自然的独特视角。

“名山春更丽,四壁满岩花”,雁荡之深涧绝壁、草木朴茂、山卉野逸與潘天寿绘画一直以来追求的雄健高华不谋而合,一时佳作迭出。如《雁荡山花》画于1963年春,與《小龙湫下一角》同年创作,题识均书“玉兰开侯”,为该年初春所画。前者特写布局,双勾画花,浓墨绘叶,设色富丽高古,醒人眼目,花草枝叶富疏密聚散、穿插揖让之趣;后者章法一变,山石草木铺天盖地,仅余右角空白,

山泉穿石曲折而下,寓动于静,似闻水声哗然。画以浓墨点苔,赭色敷石,花青赋叶,色相缤纷中见繁茂欢腾。潘天寿山花作品的章法奇险、笔墨劲健、色彩明豁,在二者中得到鲜明体现。

《记写雁荡山花》、《小龙湫一截》與《梅雨初晴》布局相似,以雁荡山常见的屏嶂巨石构形取势,山花野卉点缀其间,疏密对比、大小对比臻于极限,整体画面显得坚实稳固,令人想起塞尚布置静物构图险中取胜的功夫。题款、印章、画面的每一个苔点、大小、位置如此适宜,不可动摇,潘天寿绘画章法惨淡经营之功夫在雁荡山花的系列画作中可谓臻于极致。

三、画外之音

沉浸于雁荡山水的潘天寿度过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段静好岁月,是其绘画上最后的巅峰时期。早自1950年始,潘天寿一度改弦易辙,画起了人物画。他后来回忆:“解放后,刘开渠和江丰同志来我院,一到校时,江丰就叫刘开渠和我说:‘以后不要画山水、花鸟了,改画人物画。’人物画是比较为工农兵所喜欢,我也决意试学人物。大约搞了三年多,也创了好几件作品,如丰收、缴公粮、种瓜渡春荒等,总是画不好,一是对人物的形象基础太差,二是各种技法跟不上,真是六十六,学大术,感到非常困难。”

潘天寿是位很尊重传统的画家,20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他的言行在周遭环境中显有遗老气息,與“破四旧”的气候相悖,这也成为他遭受政治攻击的重要原因。失去创作的自由,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一直到1953年才见改观:“大约五三年吧,全国美协成立大会在北京开会,大家也讨论到花鸟画这一画种还是要,在于要向新的方向发展,而达到为工农兵服务的目的就是了,因此我想,花鸟还是可画的,只要创新方面有些办法。而且我一向搞花鸟,有三四十年的长时间,是一熟路,比搞人物,似乎好办些,故又改画花鸟。”雁荡山花作品正好在这一时期适时产生,在完成名作《记写雁荡山花》之后四年,1966年开始,潘天寿即被莫须有地卷进各种政治漩涡中,成为批斗大会的常客,绘画创作基本上已经停止。

12.莱辛与郑板桥诗画观比较 篇十二

莱辛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在西方诗画一致说受到推崇的背景下,莱辛完成了具有创新性的著作《拉奥孔》,集中反映了他的诗画异质观。在中国,被称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诗画理论的集大成者, 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两人生活的时代相近,但他们的诗画观却不同。

(一)动静分离与动静结合

莱辛说:“绘画用来模仿的媒介符号和诗所用的确实完全不同,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可见画与诗模仿的方式是有区别的。绘画用空间中本就自然存在的线条、颜色等来模仿、再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因此,绘画是自然的符号,是对自然的模仿,更适于描写静态的事物。而诗运用的是由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说由人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字。因此,诗歌是人工的符号, 具有先后承续性,在时间的延续中,描绘和表现出动态的场景。

然而,郑板桥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动静关系的理论言说,但是通过诗画作品实践巧妙地将动静结合在一起。从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画面的内容开始,诗画便结合在一起。随着题画诗的不断发展,诗的内容与画面本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到后来诗直接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诗与画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如,郑板桥在《题兰竹石二十七则》中言:“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将兰竹石直接比为满屋桀骜不驯的君子,摇动着身体,散发出豪迈凌云的勃勃生气。整幅画面达到动静结合、扣人心弦的审美效果。又如,郑板桥的《为无方上人写竹》:“春雷一夜打新篁,解萚抽梢万尺长。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青影照禅床。”画面上的竹子灵动可爱, 充满神韵,变得活灵活现。郑板桥的题画诗除了在内容上具有生动性和思想性以外,在形式上,还具有生命感和艺术性。 题画诗在郑板桥的笔下与竹子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丛竹图》和《墨竹图》,郑板桥分别将诗题在画面的右上方和左下方,使画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 题画诗文好像一群人在竹林间嬉戏游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竹子用墨浓淡相映,疏杆密叶与竹林中穿行的“人”形成互动,使整幅画更加灵动有趣。

(二)美丑不同与美丑并存

莱辛认为美与丑有着明显的区别:“美的概念比丑的概念较不明确。关于美,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理想……关于丑的概念,人们却比较一致。”对于诗画的题材来说,诗比画拥有更广阔的题材范围。画表现普遍的、正面的、可以眼见的物体之美。而诗可以表现丰富的个性、正反面结合的、美丑结合的物体。在诗歌中,由形体丑陋而引起的反感被削弱了,丑就失其为丑了。诗人可以利用丑作为一种要素,产生和加强混合情感。这种混合情感伴随着由无害的丑所显示的可笑和有害的丑所显示的可怖来供人娱乐。混合型的情感虽然也可以产生于绘画中,但无害的丑所引起的可笑不会长久,很快就会变成嫌厌,有害的丑引起的可怖很快就会消失,只剩下丑陋。在表现丑陋时,绘画不能与诗歌相比。视觉上的可嫌厌和可恐怖在绘画中不能转化为可笑、 可怖,所以绘画绝不能描绘这些。诗歌却可以,而且还会强化可笑与可怖。

与莱辛不同,郑板桥认为,美和丑与宇宙万物一样是相对而存在的,他的画不仅画恬静优美,也画荆棘乱石。郑板桥在题《画石》中说:“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给绉、曰漏、 曰透,可谓石之妙矣……一个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文中所言之 “丑”,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变化,一种险怪之美,这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整齐、对称、匀衡的形式美是对立的,所以称其为丑。郑板桥肯定瘦、绉、漏、透并不是石头的丑, 而是为人们所欣赏的石头的各种各样的美。在绘画中对丑的对象的描绘也可能是美的,这与莱辛认为绘画的最高法则是美、绘画不能以丑为题材是相矛盾的。郑板桥用他的慧眼发现了自然之美、丑中之美,让人们能以更加宽阔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三)美中重真与真中存意

莱辛认为画的效果在于表现美,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所以他认为拉奥孔在诗歌中穿衣服,在雕塑中裸体,是因为衣服会遮盖人体的美,比起人体的美,衣服不算什么。 在绘画中真要为美让路,一切都是为了表现和追求美。莱辛通过分析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 说明绘画里美比表情更重要,描写哀号与美的原则冲突,所以才不描写哀号。因此将愤怒的表情冲淡为严峻的美,哀伤的表情冲淡为愁惨的美,哀号的表情冲淡为轻微的叹息,都是为了表现美——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则。对于诗歌,莱辛认为其效果并不以美为中心而是在于表现真,通过行为、情节等产生真实的印象。在莱辛看来,温克尔曼宣扬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艺术理想实际上是在主张禁欲、 压抑真性情。而他特别强调真实的人性,于是莱辛提出了“有人气的英雄”这一概念:“菲罗克特特斯的哀怨不能使人变得软弱,他的哀怨是人的哀怨,他的行为却是英雄的行为。 二者结合才成为有人气的英雄。”说明人的哀怨与英雄的行为要结合在一起,悲剧的主角要表现自己的情感,以及真实自然的本性才是真正有人气的英雄。因此菲罗克特特斯可以因痛苦而发出呻吟、哀号,发生最可怕的痉挛,并不会有失体统,令人嫌厌和鄙视。相反,主人公自然本性的表露是与我们一样的感情,才可以让我们从对主人公的伟大心灵所遭受苦难的相对静观中,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郑板桥的题画诗创作,处处追求一个“真”字。这跟莱辛对于诗要追求真的观点相似。“千古文章根肺腑”是郑板桥的创作主张,他认为赋诗作画应该要有感而发,没有之时, 不要勉强去作。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称:“板桥有三绝, 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 曰真趣。”郑板桥特别强调真性情和真意气,即使是随意写来都要表现出自己至真至性的人间真情,没有半点造作虚假之气。诗言志,画写情,诗中有真气,诗中见志气。他在《篱竹》中云:“一片绿茵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 求人不如求己。”是在借画中之竹,表现自己自立自强、刚正不阿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沉郁之气,可见他把人间的喜怒哀乐都蕴含在了诗画中。又如《题兰竹》中有云:“古人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盖物之至清,专以意似,不在形求。” 借古人对兰竹的描写,表达自己写意诗画的创作追求。又在 《题兰》中云:“时浓而浓,时淡而淡。唯有素心,终始不变。 有意无意,似兰非兰。忘情心手,趣在法外。”郑板桥更加直接地表明自己画兰竹不在追求形似,而是为兰竹写意,以气韵为先,笔墨为主,我手画我心。又通过画上题诗,诗传画意,达到诗画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诗画观不同的背景

在西方,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言:“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为诗画一致说奠定了基础,在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成为诗画关系的标尺。在德国启蒙运动早期,“诗画一致”观点很受推崇。其中温克尔曼从宗旨、 本质、内容、手段、题材等方面对古希腊造型艺术进行研究, 探讨诗画的一致性。他认为古典艺术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点在于,无论在姿势还是表情上都显示出一切激情之下的一种伟大而镇静的心灵。与之相对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摹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摹仿。”指出了诗歌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达芬奇认为诗画不同,绘画是胜过诗的,因为绘画是在为最高贵的感官——视觉服务, 而诗人用了较低级的听觉,所以画优于诗。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狄德罗认为绘画不如诗,因为“画家只能画一瞬间的景象,他不能同时画两个时刻的景象,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诗画关系由一致而走向不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莱辛写成了《拉奥孔》,表明他的诗画异质观来反对温克尔曼的理论,也包括在他以前的时代中所有诗画一致的论点。

在中国,关于诗画关系问题的讨论有很多。魏晋时期, 陆机言:“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将诗画进行比较,认为诗画在颂美政治大业方面可以并列。唐代张彦远对诗画进行了比较且云:“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形;赋诵所以咏其美, 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按照他的想法,传记和诗歌可以“叙其事”“咏其美”,但不能把容貌、形象完备地描绘出来。然而图画却可以两者兼顾得很好,他把绘画的地位提升到了记传、赋颂等传统的文学体裁之上。宋代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中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诗画一律”,把诗画融合在一起。从此,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诗画关系由分离而走向相融,诗画一律为中国人所推崇。关于“诗画一律”的论说,古人有很多。 近世钱钟书、朱光潜、林语堂、宗白华等美学、文学、艺术界的大师对于诗画关系都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对莱辛《拉奥孔》中的诗画异质观和郑板桥的诗画一体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理论的提出有深刻的艺术发展的背景,代表中西方诗画关系的不同特点。莱辛虽强调诗画的不同,但是也承认诗画都是对自然的模仿,具有深刻的唯物主义文艺观。郑板桥的诗画一体观, 其中“一体’是指两种艺术的意境和思想精髓以及表现方式的相似性。诗画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他所追求的“一体”不在于外部的形式,不是简单的造型与文字的一体,而是指内在的、精神的融合。

摘要:莱辛和郑板桥是中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诗画观在动静分离与动静结合、美丑不同与美丑并存、美中重真与真中存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这样的不同是在中西方诗画观的背景下形成的。

13.诗画结合 篇十三

一、精心选材,紧扣主题内容

八百里太行,北接幽燕、南携鲁豫,气势之磅礴,历史之悠久,战略和地理位置之重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笔浓墨重彩,而晋城又是大太行画卷上最绚丽的部分,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其经济发展、战争史诗、朝代变更、文化传承等元素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数不胜数,如何去挖掘、发现、取舍、演绎,紧扣“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这个主题,为晋城的经济、旅游、文化打造一张精美的名片,成为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悠久沧桑的历史岁月在晋城留下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块土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环境等因素,涌现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留存有许多华夏文明发展的印迹。历史上煤炭开采之早、品质之优独占鳌头。农业、手工业、炼铁业、桑蚕丝织业等举国闻名。从古到今的晋城人演绎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广为传颂的故事,铸就了博大永恒的太行精神……凡此种种,我们决定以史实为线、古今相连、虚实兼顾、去粗取精,并对有关史料、文字、壁画、碑记、泥塑、民风民俗、农事节令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组织主创人员进行实地采风,迈开了编创的第一步。

二、巧设经纬,贯穿表现形式

编创方案确定后,如何贯穿节目的表现形式表演风格是这台晚会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经过反复推敲,即以女娲补天、炎帝的传说、二十八宿泥塑群、程颢兴学史实等历史故事为经线,以珏山吐月自然景观、民间说唱谷子好、歌剧《小二黑结婚》片段、上党梆子名家名段展示、上党八音会展演等为纬线,用歌、舞、戏、乐、诗为载体编织出一幅壮美的舞台画卷,一曲《放歌大太行》为晚会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还大胆突破主持人报幕的常规,采用了程颢及其孙子、孙女从千年的时空隧道穿越而来旧地重游,到晋城参加国际旅游节的创意,替代了主持人的功能,他们一路领略了现代晋城的工业、农业、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的巨变,祖孙三人悄然地充当了观众的“导游”,他们既是主持人又是剧中人,这种绝妙的编排不仅凸显了程颢兴学在晋城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使整台节目紧凑精炼、妙趣横生而又浑然天成、自然流淌,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使观众又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三、立足本土,彰显地域特色

作为一台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首先呈现给观众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品牌,为此,我们主要选择了晋城地方特色的节目,如高平鼓书《谷子好》,从方言、音乐、形式诸方面更显现出了地方特色,赵树理作为晋城籍的作家,他用诙谐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当地老百姓都知道的“谷子的故事”。上党梆子历史悠久,音乐唱腔高亢激昂,颇具浓郁的地域特色。不但有许多传统经典剧目,还孕育了一批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的精彩演绎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歌剧《小二黑结婚》是笔者策划组织排练的一个参加中国首届歌剧节的剧目,曾获7项大奖,也是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也把这部歌剧的片段进行了穿插演出,通过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内涵节目的演出,处处流露出晋城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充分地展示了《善美晋城》的魅力。

四、设计新颖,增强视听效果

本剧内容丰富,历史时间跨度冗长,为了不使人看了感到有复古的感觉,我们除了在节目编导上下功夫外,还努力在舞美、灯光、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音乐制作还在传统民族音乐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两者巧妙合成,融为一体,让人感到虽然在内容上时空距离遥远,但效果上耳目一新,倍感亲切。语言上还巧妙地运用一些当今的流行语汇,由此获得诙谐有趣的艺术效果。总之,整台节目洋溢着鲜明的节奏感、时代感和画面感,在视觉上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把晋城人民的热情好客、大气豪放充分展示奉献给了每个来宾客人。

《善美晋城》演出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许多的思考:演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艺术教育机构来讲,如何培养和打造一支既能教学又能演出的文艺骨干队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是我们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一)必须有一支好的创作队伍。思想进步,爱岗敬业,功底扎实,思维敏捷是对创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剧本创作、音乐设计、人物形象的刻画、舞美灯光的设计,无一不具有挑战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培养业务骨干,以便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学以及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需要。

(二)必须有一支好的演出团队。好的作品是要人去演绎的,如果只在教室里练练声,压压腿,弹弹琴,是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我们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树立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彰显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真正理解职业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内涵,为社会创造价值。我院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根本,以发展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合作模式,艺术系每年的社会服务演出达到50场左右,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提高专业水平和提升演艺能力的平台,而且在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的同时还取得了服务于社会的良好效应。

(三)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对于一名艺术管理者来说,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次演出,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用然后知困”这句古语的份量,一个演出监督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学术水平,文学的、历史的、天文地理的、经济的、生产实践的、音乐美术的等诸方面的知识,都要学精学好,不能浅尝辄止。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方面会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任何一方面的欠缺和不足,都有可能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必须注重本土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本次演出创作的另一个思考,就是要注重本校本土的现有音乐艺术人才的使用、培养和扶持。人才匮乏不能一如既往,要改变现状,培养自己的作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逐渐使他们成长成熟。要敢于放任务,压担子,使艺术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肩负起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14.忘年之恋诗画情 篇十四

周养浩是蔡元培的第三任夫人,他前两位夫人王昭、黄仲玉分别于1900年、1921年因病早逝。1923年,出于照顾家庭和事业的需要,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朋友再三劝说下考虑续娶,但他提出三个择偶条件:一、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根据这些条件,商务印书馆的老同事徐仲可及夫人何墨君为蔡元培介绍了“才学识三者具备之闺秀”周峻。周峻,原名周怒清,字养浩,祖籍南京,幼年在富阳新登和杭州长大,性格文静贤淑,擅长作画写诗,具有较浓的反清思想,曾在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女学就读,又进承志、启明诸校,毕业后任教安徽女子师范、上海神州女学等校,韶龄三十三岁尚待字闺中。周养浩对蔡元培十分钦佩,早些年曾来北京府上拜访,蔡元培也在她的工笔仕女图上题过诗。

在徐仲可夫妇撮合下,虚岁五十七岁的蔡元培与小他二十四岁的周养浩结下了忘年之恋。1923年3月15日,他俩在上海订婚,蔡元培在订婚照上写下“谨以最纯洁最诚恳之爱情与周峻君订婚”。7月10日,两人在苏州留园举行婚礼。

这次婚礼是现代式的。关于婚礼的情形,蔡元培在日记中记述:“午后三时,往周宅所寓之惠中旅馆亲迎,即往留园。四时行婚礼。偕新妇摄影后,回苏州饭店。易衣,复偕新妇诣留园……客座设礼堂。音乐队间歇奏乐。有客来要求演讲,因至礼堂说此次订婚之经过。”

于是,蔡元培在婚礼上即席演说:“一、予年已五十七,且系三娶,所欲娶者,为寡妇,或离婚之妇或持独身主义而非极端者,惟年龄须在三十以上。二、予谙习德文,略通法文,而英文则未尝学问,故愿娶一位长于英文之室女。三、予不信宗教,故不欲以宗教中人为妻。四、予嗜美术,尤愿与研求美术者为偶。五、予既辞北京大学校长,即欲赴比利时或瑞士继续求学,得有志愿游学欧洲之女子,尤所欢迎。恰巧,周女士年三十三,前在上海爱国女校毕业,治英文有年,非宗教中之人,嗜美术,有志游学,与予所求之条件适合也。”蔡元培在婚姻问题上十分开明,此次择偶是欲得一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遂于蜜月里,海上听涛声”。7月20日,蔡元培偕夫人携前妻所生的无忌、威廉、柏龄等,再次离沪赴欧学习考察,新婚蜜月是在赴欧轮船上度过的。蔡元培患有脚气病,严重时几乎不能行走。周养浩下决心根治夫君的这一顽疾,从上船远行那天起便精心照料,注意冷暖和饮食搭配,一有晴好天,便搀扶蔡元培出舱,将双足裸露在阳光下晾晒。二十余天后,足疾明显好转,蔡元培为之感怀,在8月11日的日记中赋诗二首谢夫人:“蜜月于今已满期,如宾相敬绝恒蹊。孱躯事事关心甚,最是新晴曝足时”;“携得娇儿娇女来,闲谈常逐笑颜开。解衣推食寻常事,博爱精神作意裁。”旅途中,蔡元培也时常拿出留园婚照与夫人共赏:新娘身披白色婚纱,一手捧着鲜花,一手挽着丈夫,新郎西装革履、精神抖擞,洋溢在脸上的幸福早已抹去了双方的年龄差距。蔡元培深为有这样一位学友、伴侣而倍感欣慰,8月13日,他在结婚照上作《题留园俪照》:“忘年新结闺中契,劝学将为海外游。鲽泳鹣飞常互助,相期各自有千秋。”

在欧洲的两年半里,蔡元培与周养浩先后旅居于比利时、法国和德国。蔡元培潜心编写《哲学纲要》,办理华法教育会、里昂中法大学事宜,时常出席各种学术会议。1924年4月21日,蔡元培在德国哥尼斯堡参加康德二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是年底入汉堡大学研究民族学。1925年1月11日,是蔡元培虚岁五十九岁生日。周养浩以中国传统的庆“九”不庆“十”之例,在德国汉堡为蔡元培过六十寿诞。她作了精心准备,买来鲜花,点起红烛,并送《康德二百年生日纪念册》及德译威尔斯《世界史大纲》二书作为生日礼物。花甲之年的蔡元培想不到在异国他乡能过上如此温馨的生日,收到如此贴心的礼物,感动不已,即占二绝鸣谢夫人:“我有童心欲忘年,承卿点缀亦欣然。祝余老寿逾康德,团聚还当六十年”;“上寿百年有二十,方今蹀躞半途来。若参世界长期史,我是婴儿犹未孩。”

在欧洲的这段日子里,周养浩相夫教子之余,与女儿蔡威廉一起入布鲁塞尔美术学校、巴黎美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油画,听蔡元培谈哲学、讲美学,又学着吟诗,陪同出席各种学术会议,也曾有意整理编辑《蔡孑民在欧洲讲演集》,并已编定了目次。蔡元培一家子过着恬静祥和的家庭生活,林间小道上时常见到这对老夫少妻结伴而游,其乐融融。

因北京大学同仁和教育部一再电促,1926年2月,蔡元培偕夫人自欧洲返国,历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主要精力倾注于发展文教和科学事业。周夫人在添了睟盎、怀新、英多三个子女后,家务缠身,可始终没有放下画笔。每每一幅画完成,她总会挂起来,请蔡元培提意见。蔡元培也常题诗咏颂画境画意,记述创作过程,诗画合璧,相得益彰。

1934年10月间,蔡元培举家在“红瓦绿树”的青岛度假小住。此月21日,周养浩在海滨公园水族馆楼上取景作油画《青岛海滨》。蔡元培即在画上题诗一首,描述水石相激之画境:“水族馆中窗窈窕,海滨园外岛参差。惊涛怪石互吞吐,正是渔舟稳渡时。”1937年3月29日,蔡元培又作《为养友题前两年所绘青岛风景并志缘起》:“晚晴阅眺海之隈,霞影波光面面开。莫为渔舟愁日暮,塔中尚有夜珠来。”并在诗末记述:“1935年9月,避暑青岛,时晤卫心薇伉俪于其海滨木屋中,养浩登楼,取西南面晚景写此,有灯塔者,即小青岛也。”

蔡元培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在上海愚园路定居,在工余、假日常带家人到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赏梅踏青,夫妇即景唱和,别有情趣。1935年2月7日,蔡元培作《与夫人周养浩二月七日兆丰访梅联句》:“水边落落几枝梅(养),占得朝阳先自开(孑)。唤起几多新蓓蕾(孑),暗香疏影共徘徊(养)。”1935年清明节,又作《与夫人周养浩清明游兆丰公园联句》两首,其一云:“连日春寒却放晴(孑),池边垂柳已青青(养)。枝头小鸟频欢噪(养),夹入游人笑语声(孑)。”其二云:“九十春光容易过(养),梅花留得到清明(孑)。西园一片芊芊色(孑),携我娇儿共踏青(养)。”1936年6月13日的《申报》还发表了蔡元培夫妇的唱和之作。原来这一年立夏前夕,周养浩作绝句《送春》:“今年花事已阑珊,临去春风夜又寒。林鸟依依还惜别,愿君寄语报平安。”蔡元培于5月16日的立夏日作《和养友〈送春〉》:“来迟本已苦姗姗,去又匆匆称嫩寒。但愿随春共来去,不教别恨搅恬安。”清新秀丽的诗句,夫妇酬唱的雅致,展示了他们的才情,也留下了这对忘年恋人浪漫与幸福的生活剪影。

1936年11月下旬,年近七旬的蔡元培大病一场,濒危者再。住院治疗期间,周养浩一直陪伴左右。也许是劳累过度,在蔡元培刚出院的次年3月份,周养浩却因病住院。1937年3月21日,蔡元培特意作《病后谢养友》一诗,表达对夫人悉心照料自己的感激,希冀夫人早日病愈:“值我骤然病,累卿过度劳。危疑需立判,烦琐亦纷交。我已渐轻减,卿宜慎摄调。相期早康复,选胜共逍遥。”周养浩住院疗病时,画笔也未曾放下。1937年3月25日,蔡元培又为夫人作题画诗《题夫人周养浩在医院作画》并注:“养浩在医院,画南窗所见风景,在朝霭朦时着笔,为题一绝如左(下):骀荡云容凝晓霭,芊绵草色恣遥看。向荣更喜春天树,稚绿欣欣却耐寒。”春天的画境,春天的诗意,抒发了蔡元培和夫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赞美。

nlc202309021210

对周养浩来说,蔡元培可谓是如兄如父,如师如友。结婚十多年来,周养浩持家相夫,贤淑嗜学,早已成为蔡元培的精神伴侣和情感慰籍。每当夫人生辰,蔡元培总会以诗相贺。1937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是周养浩四十七岁生日。3月21日这一天,蔡元培特意赋七律《贺夫人周养浩四十七岁生日》:“我今七一卿四七,蛩蟨相依十四年。为我牺牲终却病,祝卿康健不羡仙。娇儿已解呈书画,薄酒何妨中圣贤。正是江春渡梅柳,月圆花好寿人天。”

因对蒋介石消极抗战不满,1937年11月27日,蔡元培离沪赴香港,夫人周养浩为出租房子,与三个儿子迟一个月才到港团聚。在离沪赴港的船上,独身先行的蔡元培作《怀养友》:“自来携手总同车,此次孤行屡梦家。碧海青天风景好,愿君早日指星槎。”在三十日到港后,蔡元培首次以化名“周之余”写信给夫人以告平安。病居香港的寂寞岁月里,蔡元培在客厅会晤亲友,有时背门而坐,周养浩担心其受寒,总会取来大衣披在他身上。蔡元培“每饭必酒”,夫人出于健康考虑,一天只让他饮一餐,每餐不超过两小杯。1939年2月5日(阴历十二月十七日)为蔡元培生日,周养浩赋诗相贺:“蓄德能文似昔贤,忘年也得缔良缘。书声琴韵常盈耳,又是尘寰一酒仙。”诗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蔡元培人品学识的仰慕和两人琴瑟和鸣的居港生活。这一年的3月31日,蔡元培也以“庆九”之例为周养浩过五十寿诞,并作《为夫人周养浩寿》一诗:“蛩蟨生涯十六年,耐劳嗜学尚依然。岛居每恨图书少,春至欣看花鸟妍。儿女承欢凭意匠,亲朋话旧煦心田。一尊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蔡元培以家乡的绍兴酒祝寿,表达对相濡以沫的夫人的爱慕感激之情,也充满着羁旅者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故乡绍兴的思念。

1940年1月25日(阴历十二月十七日),是蔡元培七十二周岁生日,周养浩又赋诗二首相赠:“三十余年师而友,知卿惟我最清明。镜台那许尘埃染,常保湛然心太平”;“我军捷报竟传先,介寿声中共乐天。相率膝前小儿女,漫斟尊酒祝延年。”抒发她与蔡元培相识以致后来相恋相知三十多年来的深厚感情,同时寄托着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可谁料到,这竟是这对忘年夫妇的最后酬唱,蔡元培也最终没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永远离开了守候在病榻边的夫人,灵柩安葬在港岛南端的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两年后,周养浩与子女回到上海,至1975年辞世,一直定居住于华山路三○三弄十六号(今蔡元培故居)。“爱未死,人已去”。上海家中的客厅里,始终挂着周养浩倾注心血所作的油画《蔡元培半身像》,画上刻有蔡元培《题养友为写油画》诗:“我相迁流每刹那,随人写照各殊科。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上一篇:appear的名词英语下一篇:南乐一中201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