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调查心得(精选12篇)
1.大学生阅读调查心得 篇一
青岛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们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为了更加清晰地让大学生了解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同时也为了研究大学生读书基本特点,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本问卷无需您的真实姓名,因此您无需有任何顾虑,希望您按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认真填答,以便使我们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本问卷共有14个问题,每一问题之后有若干选项,对您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我们最真诚的感谢!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4月26日
1、您现在就读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3、.您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A.文学类书籍B.娱乐消遣类C.小说类D.专业用书
4、阅读的主要原因()
A、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B、扩充知识
C、个人消遣娱乐D、获取资讯E、其他
5、您是通过哪种途径选择图书的()
A、老师同学的推荐 B、网络查询与推荐书目 C、根据兴趣随机阅读 D、其他
6、您通常通过什么途径阅读?
A图书馆、书店借阅B 书店买书读C网上阅读
7、您觉得每天该用多少时间于看书()
A、4小时以上B、2~4小时C、1~2小时D、1小时以下
8、您实际看书的主要时间()
A、4小时以上B、2~4小时C、1~2小时D、1小时以下
9、“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你觉得在你的生活中是这样的吗()
A、是B、一般C、不太符合D、完全不是
10、你认为阅读对你的帮助()
A、很大 B、比较大 C、一般 D、没有
11、您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书()A、有 B、没有
12、你对目前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的态度是
A.很担忧,阅读是国民素质的一个表现B.有所触动,自己一定要加强阅读
C.没感觉,和我没关系
13、.您认为课外读物在您大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倾向于?
A.学业上的助推器 B.生活上的好助理C.思想上的引导者D.创业的养兵之地
E.交友的良好途径 F.课后的舒适伴
14、为了提高阅读率,您觉得以下哪些措施?(可多选)
A.高校可开设大学必读名著鉴赏或书籍导读等课程,将读书作为学习任务纳为学分考评
B、图书馆和相关协会增强读书宣传力度,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家读书
C、减少课时与学习压力,给同学们充分的阅读时间
D、读书是个人的事儿,任凭大家的兴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大学生阅读调查心得 篇二
电子图书又称e-book, 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 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与传统书籍相比, 它具有图文声结合、信息检索、容量大、无纸化、多媒体元素等特点。人们通常把基于电子图书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便称为电子阅读。现代电子阅读的主要特点有:1.听、官、感立体式阅读:视、听、触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利用, 大量图形、动画、音乐等声音图像的加入使阅读变得更为丰富多样。2.交互式互动阅读:阅读的信息传递由单向转为双向或多向, 阅读的方向取决于读者, 先读哪一部分、后读哪一部分由读者决定。超文本使人们得以在不同的媒体和不同的文本形式中自由穿行。[1]3.自由性阅读:从阅读的自由性角度看, 新媒体的便携性令阅读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延伸, 阅读方式从传统的书斋阅读走向移动阅读。
新的阅读方式让大学生有一种新的吸收知识汲取营养的选择, 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快速便捷的阅读体验。因此, 面对新兴电子图书的逐渐普及、传统阅读方式受到挑战的情况下, 如何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 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电子阅读市场的现状,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 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于电子图书的态度与电子阅读习惯, 希望为当为今教育机构 (如高校) 以及出版机构提供一个资源整合、促进行业内容改革的提议, 也为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给予相关的建议。
一、调查介绍
本次调查主要是选择了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为网上发放问卷和校园发放问卷。校园发放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选定上海理工大学为发放地点。网络发放通过QQ群, 以及人人发布帮助回答问卷的消息, 覆盖率也较为全面, 基本能够反映大学本科生各个级别的观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7份, 分为网络发放与校园发放, 网络发放量为100份, 校园发放量为127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率为88.1%, 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本科生, 其中, 男生104人, 女生96人。由于本次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 调查范围还不够广, 调查主体基本局限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在校生, 以及小组成员认识的大学生朋友, 主体的代表性不够典型。但是, 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分布基本平局, 基本能够反映大学生各个级别的情况。
二、调查数据
在电子图书认知状况方面, 有将近97%的学生对目前的电子书市场的认知度仍处于偏低的阶段, 仅是“听说过, 不了解”或“从未听说”。在对电子书的了解途径中, 广告推介的影响力偏低, 而他人介绍宣传这一途径占到将近30%的比率, 口耳相传占很大比重。
在电子图书阅读习惯方面, 从大学生这个特殊阅读群体来看, 目前电子书的使用频率处于中等水平, 40%的受访者看书频率仅仅停留在每周一到两次;每月一到两次的占20%。选择不看电子书的原因, 阅读者自身的习惯问题占44%, 认为电子产品有辐射的占13%, 认为电子屏幕的不舒适阅读占27%, 认为电子产品对眼睛会有伤害的更是占61%。
对于电子图书设备的选择来看, 手机毫无疑问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 比重占48%, 电子阅读器占33%。在阅读内容上来看, 网络原创的最受欢迎, 占56%, 畅销书占26%;而专业类的书籍却占很小的比重, 仅有5%。
当调查者被问及认为电子阅读设备有何缺陷时, 61%的人选择了眼睛伤害, 另外分别有14%和16%的阅读者选择了携带不便和屏幕限制, 高达98%的选择都与电子阅读设备自身的技术局限有关。
在电子阅读设备购买需求方面, 仅有12%的人已经持有专业电子阅读设备, 绝大部分学生近期有购买意愿, 或者打算购买, 然而11%的人从没想过购买。在阻碍阅读者购买电子阅读设备的因素, “不想改变原有阅读习惯”的人数占到了46%, 15%的读者认为电子阅读设备操作复杂, 12%的人觉得电子图书内容不够丰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37%的阅读者认为价格是阻碍其购买的原因之一。
在关于电子阅读设备价位承受范围的调查之中, 56%的大学生阅读者希望价格能控制在500元以下, 26%的阅读愿意承受500-1000元的价格, 10%的人选择了1000-1500元, 只有3%能够接受2000元以上价格的电子阅读设备。
调查大学期间学生每年书籍消费情况可知, 28%的学生每年图书花费为200-400元, 29%的学生每年会花400-600元购买图书, 600-800元的价格段有17%的学生, 仅有7%的学生每年图书支出超过800元。学生读者无法购得部分图书的原因众多, 其中有47%的学生表示专业性太强的图书难以购买;29%的学生表示有些书籍不知道应该去哪里购买;有些书籍由于畅销导致断货, 这一原因占14%;还有6%的学生表示一些国家政策的限制也是他们无法购买到所需书籍的原因。深入调查这些无法购买到的书籍, 专业书籍占39%, 国外书籍占23%, 小说占13%, 新书占6%, 仅有17%的读者表示他们从没遇到过买不到所需图书的情况。
关于有偿电子书籍下载价格范围, 59%的学生表示1-3折为理想价格, 12%的学生能够接受4-5折的价格, 8%的同学能够接受6-7折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 有21%的同学选择了“再便宜都不买”, 而选择“原价”的人数为0。在愿意有偿下载的书籍类型调查中 (多选题) , 64%的人选择了专业图书, 38%的人选择了畅销书, 教辅类图书占27%, 经典名著占27%, 小说占30%, 基本涉及了所有的图书类型。
关于电子图书的未来趋势, 四分之三的调查受众都认为电子书拥有能够取代纸质书籍的趋势。35%的学生认为电子图书阅读方便, 25%的学生认为之所以将取代纸质书籍是环保趋势所需, 26%认为电子图书的发展是高科技产品不断进步的结果, 有12%则认为电子图书无法取代传统纸质书籍, 原因是纸质书籍能带给阅读者无法取代的阅读感受。
三、基本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统计, 我们发现, 当今大学生群体对于电子图书的态度基本是积极、正面的, 他们愿意并且也正在慢慢接受这样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 越来越多的同学正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但是大学生们对于电子阅读器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表层, 并没有真正了解它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的优势所在, 部分同学仅仅是喜欢它的时尚与方便, 并将其视为一种潮流趋势而加以推崇。阅读动机表现出浅层的消费心理期待, 阅读侧重消遣娱乐, 涉猎浏览, 大多数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的为休闲类书籍, 用来帮助检索与专业知识摄取的还非常之少。
从对电子图书的认知上看, 一方面, 电子书市场自身的宣传力度不足, 或是并未找到合适的宣传途径来扩大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学生群体自身对电子书的了解仍偏向保守。虽然学生群体属于一群接受新事物的主力军, 但是, 电子书营销策略仍需加以改进, 从而能够使人更多地了解并接纳它。
就目前大学生群体而言, 电子书的使用频率处于中等水品, 问题的根源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阅读者自身的习惯问题, 另一点是阅读者对于电子产品仍持有一种保留态度, 认为电子产品对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将近一半的阅读者难以改变其固有的阅读习惯, 传统纸质阅读为其营造的阅读体验是新兴电子图书所无法比拟的。较之读屏阅读方式, 纸质图书阅读过程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消耗、无噪音、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绝对优势。迄今为止, 纸质图书依然是人们最喜欢的读物。另外, 学生们对于电子图书有所保留的态度还犹豫电子阅读设备自身发展的不足与局限性。40%的受调者认为电子屏幕的舒适程度, 以及对于眼睛造成的辐射伤害是他们没有选择电子图书的原因。可见, 作为电子图书载体的移动设备市场还有许多值得技术完善和产品优化的地方。
在对那些曾经使用电子图书的学生群体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对于电子图书设备的选择来看, 手机毫无疑问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 比重近半。手机出版具有便捷、全球化、互动性、文化传播、多媒体等网络传播的优点, 而且便于携带。[2]如今手机功能更加齐全, 产品多元化, 其自身携带的电子图书阅读功能足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阅读需求, 尤其学生的阅读类型基本以休闲娱乐的浅阅读为主, 网络原创与小说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五分之四, 而手机正提供给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阅读的条件。电子书内容选择的快餐文化性较强, 深度不足, 这也导致人们未能很好理解并使用这一新兴阅读方式。
从电子书经销商的角度来看, 电子书的宣传弱点很多。电子书的宣传中很少提及其产品对健康的损伤程度, 自然使得人们产生了误解, 从而减少了电子书的选择。电子书的格式也应集中统一到一种或两种的格式, 否则鱼龙混杂的局面只会削弱电子书市场的竞争能力。
针对电子书购买需求这一块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对电子书拥有较大的兴趣。但阻碍购买的主要原因则是价格问题和自身习惯问题。将近60%的学生已经拥有电子书或有购买意愿, 他们对电子阅读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价格、品牌和阅读体验三方面。针对价格, 大多数人都希望电子阅读器以低价策略来赢得市场, 并且书籍内容的有偿下载服务也集中于低折扣策略。因此, 目前电子书的载体———电子阅读器的高价状况是造成部分人不选择电子书的原因。然而, 和版权问题捆在一起, 定价必须平衡企业利润和用户可接受价格之间的关系。要根本解决定价问题, 得等到阅读设备、图书内容、网络服务等更大的问题得到解决。[3]但另一方面, 学生对于书籍需求较大, 并且专业书籍和外文书籍占到很大一部分比重, 而这些类型的图书在传统纸质图书市场多面临着高价、供不应求、甚至没有引进等情况, 另外由于这些图书多为大部头的专著或者字典, 纸质图书携带不便的问题便凸显出来。因此, 如果电子图书市场能够抓住这一时机, 凭借自身方便、环保、检索方便等优势, 提供相关的图书资源, 那么, 哪怕是有偿下载, 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是愿意购买的。
即使目前电子图书市场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值得乐观的是, 中国的电子书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思考与建议
(一) 针对大学生而言
1.正确对待电子阅读, 防止跟风与盲目追赶潮流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阅读器五花八门, 每一款都以时尚的外观, 绚丽的功能吸引着喜欢猎奇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但是, 作为大学生群体, 自身必须树立端正的态度, 电子阅读器只是一个载体, 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电子书中无限的内容与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素养。
2.与传统阅读相结合, 防止缺乏系统和深度的泡沫思维
目前大学生的电子书大多用来看网络小说或是一些畅销书, 用以专业学习或是相关资源整合的却很少。大学生对问题的思索缺乏系统和深度, 因缺乏推敲和有效论证而可能变成一种泡沫思维。[4]大学生应该在传统阅读纵深发展的基础之上, 利用电子阅读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及实时更新数据容量大的优点, 拓宽自身的知识容量, 做到深度与广度相辅相成。要注意把传统阅读中细致入深的信息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与电子阅读中快速获取和加工信息二者结合起来。
3.优化大学生阅读方式, 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
大学阶段主要的活动便是学习, 而学习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大学生应该抓住新兴的电子阅读方式, 在知识纵向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电子图书的特点来拓展知识的广度, 学会高效的检索与查询相关知识, 通过比较进行知识整理与归纳。大学生应该积极运用数字图书, 在多媒体的数字图书运用过程, 既要提高阅读对思维的锻炼, 还要进一步运用多媒体的数字图书特点进行知识的管理。
(二)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
1.要抓住教学资源进行新的整合与数字化提升的机会
对于高校等教育机构而言, 电子图书的兴起与普及, 数字出版的不断改革, 可以看做是进行知识管理与开发的机会。如在图书馆的改革上, 能够建立数字图书馆, 将原有资源加以修改与整合变成可供下载的电子版本, 方便同学检索, 下载, 利用。
2.要根据多媒体知识链接时代的挑战, 进行教学改革
在数字图书变革的时代, 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 应该摒弃一味的知识灌输, 而应利用多媒体信息,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从传授、考试转向知识应用与整合, 从课堂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应用, 从简单的知识灌输与考试转向知识的整合与技能训练,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引导开放学习的重要作用。
3.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增加开放式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教学形式上增加数字媒体教学, 将教学资源利用电子图书的方式开放给在校学生,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同学可在该平台上查阅感兴趣的内容, 并下载, 增加开放式学习的环境。让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 而是走进更广阔的空间, 方便同学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三) 对电子书经销商
1.要抓住机会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与普及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图文, 声, 像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 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然后以光盘或网络出版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活动。[5]
首先, 在出版理念上, 要适应数字出版的规律与特点, 其次, 在出版内容选择上, 要契合应用型的适合数字出版的内容, 再次, 在媒体开发上, 要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 最后, 在营销方式上, 也要走与数字出版传播相适应的道路。
2.增加媒体内容的开发, 内容上学术化、大众化、市场化共存
出版机构应该利用电子图书互动性、自由性、交互性等特点, 出版适于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类图书, 与相关机构合作, 瞄准大学生的专业需求, 让大学生在可利用的空间里方便快速的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不能一味追求市场化而使得电子图书走向浮躁、娱乐化边缘。
3.多渠道营销, 制定面向大学生群体的营销战略
目前, 电子图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还没有预计的高, 与电子图书的内容局限性较大, 电子阅读器价格昂贵, 宣传力度不够等有关, 因此作为电子图书出版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 可利用图书馆读书日活动走进大学校园, 宣传电子图书的优势, 增强学生对于电子图书的了解与认知。生产与专业辅导教材有关的内容, 吸引学生群体的注意, 并强调其环保, 可循环利用以及储存量大等特点。同时可为在校学生制定相应的优惠套餐, 以增加学生群体的购买欲。
摘要:随着电子图书的兴起与逐渐普及, 当今人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群体作为阅读的主力军, 也将面临着一场阅读变革的风暴。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力图了解大学生对于电子书的态度及其电子阅读习惯, 为大学生培养正确阅读习惯, 合理利用电子资源给予相关的建议, 同时能够为高校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整合和电子图书出版市场的转型与改革提供一些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阅读,电子图书,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付梅, 刘娟, 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阅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10 (2) :114-115.[1]付梅, 刘娟, 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阅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10 (2) :114-115.
[2][5]保虎.析数字出版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共存[EB/OL]. (2011-07-25) .http://guancha.gmw.cn/2011-07/25/content_2335831_2.htm.[2][5]保虎.析数字出版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共存[EB/OL]. (2011-07-25) .http://guancha.gmw.cn/2011-07/25/content_2335831_2.htm.
[3]张蜀生.电子图书行业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5) :229.[3]张蜀生.电子图书行业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5) :229.
3.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能力调查 篇三
职业院校学生阅读学习现状
阅读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在2012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以消遣娱乐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6.5%和58%;以增智益思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7%和49%;以巩固专业知识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21%和41%;为了考级(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和63%。而在2011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以消遣娱乐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3%和52%,以增智益思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52.5%和61%;以巩固专业知识为阅读动机的学生比例分别是23.8%和47%;为了考级(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13%和67.7%。
以上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學生的阅读动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的现象较为普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提升,这个数据是下降的。二是把阅读当作启迪智慧和开阔视野的途径学生并不多,这和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前的阅读教育目标不相符,也和公众对阅读的认知有很大差异。三是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和考级考证需求为动机的学生在2011级三年制大专学生中居多,说明三年制大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五年制学生(中专阶段)高,有再学习的愿望。
阅读兴趣 从调查结果看,职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淡薄,对阅读的认识有偏差,普遍缺乏利用图书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2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是49.3%和41.3%;认为阅读不如玩电子游戏有意思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4.5%和69.5%;认为阅读对未来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7%和43%;把阅读当作浏览资讯和明星八卦的学生比例分别是86.5%和77%。而在2011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是43%和29.7%;认为阅读不如玩电子游戏有意思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3%和67.5%;认为阅读对未来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0%和40.8%;把阅读当作浏览资讯和明星八卦的学生比例分别是79%和71.5%。
阅读经历 本次调查的阅读经历是指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前的阅读生活经历。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8%和5%;家长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分别是3%和3.6%;经常进图书馆(每周一次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别是0和0.3%。而在2011级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中,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和4.6%;家长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分别是4%和2.7%;经常进图书馆(每周一次以上)的学生比例都是0。
调查结果显示,职校学生严重缺乏阅读经历,这可能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关系,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建设落后,而且学生进入职校前的学习阶段,多以学习文化课为主的,很多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对学生提供图书馆教育。
阅读态度 在对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和2011级学生阅读态度的调查中,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图书馆教育的比例分别是86.7%和83%;希望图书馆经常推荐读物的比例分别是91.2%和83.7;希望学校经常举办读书活动的比例分别是92%和90%。由此可知,职校生虽然在阅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对待阅读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有接受图书馆教育的愿望,有参与图书活动的热情。
提升高职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从调查的各项结果看,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位,没有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和能力。对职校生来说,这种状况无论是对眼前的学习,还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很不利的。虽然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的职业人才,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尤其是面对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光凭已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职校生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
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职校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存在着依赖性强、目标缺失、做事缺乏持久性等缺点。调查发现,职校生普遍对阅读的认识狭隘,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懂得如何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需求与职业意向去深度利用图书馆资源,在缺乏专业培养和引导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悟”出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学历层次、所学专业和未来人生职业发展方向,对其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和方向,学会选择健康、适用的信息资源,学会用科学的阅读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转化信息。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在职校生中开展阅读引导、阅读方法的培训教育、信息检索教育,激发职校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职校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 “90”后的职校生喜欢新鲜事物,敢于表现自己、乐于从众,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在学生中成立“阅读推广社团”,由社团成员设计或参与设计阅读活动方案,这样易于提高学生的阅读。也有助于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在活动的筹划中学生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更加容易推选出学生喜爱乐于参与的阅读活动方案,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全体师生中起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效应。
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由于图书馆管理员不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因此,为了解学生的文献需求、阅读动向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促进馆员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的文献需求和馆员的文献服务对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大学生阅读调查心得 篇四
写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
调查目的: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书是人类进步地阶梯,读书也是了解这个多彩世界的途径之一,一本好书,使人长知识分辨善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那大家读喜欢什么书呢?这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故事》……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班上有65%的人喜欢读《童话故事》,5%的人课外阅读物是科普书,30%的人喜欢漫画书,20%的人课外读物是作文书,1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其他类的书。1%的喜欢阅读《国学》篇章。15%的人作读书笔记。
调查分析:
有些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有一定帮助。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调查建议:
5.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提纲 篇五
一、调查目的准确了解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把握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阅读的心理特征,发现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上海电力学院大一新生及高年级学生共80人。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80份
2、访谈调查——走访同学或朋友获取更丰富、深入的信息
3、资料调查——上网或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四、调查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阅读状况,频率,内容与类型,方式
2、具体操作步骤
(1)将40份问卷平均发放至上海电力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男女不限。
(2)回收问卷并统计记录结果。
(3)根据结果分析目前上海电力学院学生的阅读情况
(4)查阅相关资料与问卷结果进行比照,照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原因
(5)将结果进行整理写入报告内容并对本次实践过程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四、调查成果
1、调研小组每位同学各自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2、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PPT3、推举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PPT,做交流发言,介绍调研经验和成果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陆天宇
陆珣
陈奕灿
杨新垒
六、时间安排
第9——10周,讨论调查问题,制作并完善调查问卷
第11周,选取合适的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
第12周,整理问卷及访谈记录,分析数据
6.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这项调查针对75名大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经过几天的调查和实践,我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整理,总结出大学生阅读情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待阅读的一系列情况。以下是我根据具体调查项目和调查过程中针对各种情况的建议得出的结论。
1、大学生阅读基本情况分析
(1)近43.5%的大学生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说明影响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是课外时间不足。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发现虽然大学生的阅读倾向相对较高,但实际阅读率相对较低。大学生空闲时间明显不足,大部分忙于备考和各种社团活动。一项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显示,43.5%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38.7%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为1-3小时,9.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超过3小时,6.7%的大学生基本不阅读。
(2)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对阅读的态度。81.3%的大学生认为阅读很有必要,16%的人认为阅读很冷漠,只有2.7%的人认为阅读是浪费时间。
(3)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的书籍,除此之外,娱乐类的书籍和科普类的书籍也很受欢迎。相对于实时纪实类书籍和专业技术类书籍,阅读量相对较低。
(4)学习书籍信息的渠道也是影响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因素之一。从调查数据可以知道,大学生选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偶然的随意浏览。也有一些大学生是通过别人或者媒体的推荐来学习读书的。读一个作者创作的书,因为喜欢他的大学生相对较多。相比之下,少数人根据一本书的受欢迎程度来选择阅读。
(5)阅读的目的决定了大学生阅读的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更注重拓展课外知识,61.3%的人以此为目的阅读。其次,休闲娱乐也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阅读目的,占53.3%。相比之下,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读书的人数相对较少。
(6)在电子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阅读电子书的人数日益增多。本次调查发现,43.1%的大学生倾向于用手机阅读,6.7%的大学生喜欢用电脑阅读,但看书的人数仍然占最大比例:49.3%。
(7)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读的书越多,书离世界就越近,生活对我们来说就越光明,越有意义。在调查问题提供的选项中“你觉得读书怎么样?”,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学习更多知识、与人交谈时有话题、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放松身心的百分比相似,表明阅读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8)关于提高大学生阅读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图书馆和相关协会加强阅读宣传,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大家阅读。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减少课时和学术压力,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质量和质量的关键。一些大学生认为阅读是个人的事情,不管每个人的兴趣。很少有学生是被动的,更喜欢老师的指导,或者把阅读作为一种学习任务,作为一种信用评价方法。
2、大学生阅读的特点。
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大学生的阅读呈现出以下特点:
读书态度端正;读书的方法有很多;阅读时间有限;读书有很多种;盲目选书;明确阅读目的等。
3、大学生阅读建议
1)我们应该坚持每天阅读,形成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只有长期阅读,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2)读书要有选择性,历经沧桑被奉为经典的书要读。书太多了,但是书不多,所以每个人都要有选择好书的能力。经验告诉我,经典书籍里的每一个字都值得咀嚼,让你思考很久。而且看了几遍也不觉得无聊,每次看完都会有新的感觉。
3)网上有很多知识,可以称之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很低。但是网上有很多知识垃圾。许多朋友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上寻找知识而不是阅读。网络阅读的干扰太大,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法平静下来,影响阅读效果。看纸质书是比较好的选择。
4)正确的阅读态度。如果每个人都想在知识的山上爬得更高,想在自己面前展现更壮丽的景色,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书籍是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们是我们知识的源泉。要想聪明,就要多读书,好好读书。
5)采取正确健康的阅读方法,保护眼睛。走路的时候不要看书,光线弱的时候不要看书,看书的时候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结论
7.高职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篇七
阅读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 阅读本身也是一种个人行为。阅读行为之所以引起学者注意, 主要原因是阅读本身牵涉人类心智的运作, 可以说是“处理信息最复杂的一种, 其所需的技巧、所牵涉到的心智活动也较高”, 因为“透过视觉性的阅读, 人类得以将文字或者其他视觉符号组成的象征系统化作内在的抽象思维”[1]。因此, 当我们论及复杂的知识是如何接受、累积及传播时, 阅读就成了其间所需的关键行为。同时, 我们也通过阅读不断书写个人独特的心灵史, 在阅读中始终坚守着真诚、良知、超越和自我完善。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阅读现状, 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 我们就高职学生阅读倾向、阅读态度、阅读技巧等内容展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0份, 回收问卷1290份, 有效问卷1107份。调查对象中, 男生496人, 占44.8%, 女生611人, 占55.2%;文史专业学生545人, 占49.2%, 理工类专业学生562人, 占50.8%。
二、特点及其原因
通过此次调查, 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阅读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 课外阅读呈现非功利性, 且对阅读的重要性有较高认知度。
在“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读书重要吗”的调查中, 认为“很重要”的有52.57%, 认为“比较重要”的有47.43%。在“您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的调查中, 认为“应该多读书”的有66.67%。在“您认为课外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查中, 认为“读课外书促进所学专业学习”的有63.5%。在“您怎么看待大学生读书问题”的调查中, 有55.74%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人文修养, 精通专业基础”。这些数据说明高职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有较高认知度。
在“您在考虑课外阅读内容时, 是从何种角度出发的”的调查中, 有77.08%的学生选择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在“您选择某类书时, 主要考虑的是什么”的调查中, 52.21%的学生选择了“仅从兴趣出发”。这些数据表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非功利性。
(二) 课外阅读面窄量少, 偏爱上网阅读“青春文学”和“玄幻、武侠小说”。
通过调查发现, 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文学类”、“娱乐消遣类”和“时事政治类”, 分别占20.87%、33.06%、21.23%。而“专业类书籍”、“科普读物”、“应用技术类”、“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等书籍涉猎较少。在回答“您在网上看得最多的是哪类书籍”时, 选择“青春文学”的有37.4%, 紧随其后的是“玄幻、武侠小说”, 占28.55%。在“您如何看待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中, 选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有47.43%, 选择“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利于传播”的有36.31%。针对“‘当前学生只满足于网络快餐文化, 读书态度比较浮躁’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 认为“网络只是一种载体, 与读书态度无关”的有38.57%, “不同意”的有33.24%。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当问及“如果您认为您阅读量过少,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 有28.91%的人选择“没兴趣”, 28.55%的人选择“学业压力大”, 22.67%的人选择“没有时间”。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其教学方法主要是“做中学, 学中做, 做学结合”, 并不强调理论先导和理论的系统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轻文化, 重技能”, 学生对静态的文本阅读缺乏兴趣, 喜欢“快餐”文化, 对理论性和经典作品阅读较少。
(三) 业余时间主要与视听媒介为伴, 阅读能力欠缺。
进入大学, 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宽裕。当问及“在业余生活中, 您对哪一种形式的活动更感兴趣”时, 有48.78%的人选择“上网”, 选择“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3.22%。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听媒介正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充当着指挥中心”, “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2], 它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 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 也是其乐无穷的”。[3]
在“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的调查中, 回答“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怎么去读书”、“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的分别有34.06%、36.68%、29.27%。高职学生所面临的这一系列困惑与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病有关。应试教育唯分数论, 导致很多中小学生被淹没在题海之中, 为考分疲于奔命, 即使读书也是为了应试, 无暇思考该读什么书、如何阅读、如何让阅读影响自己。到了大学阶段, 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分数也不再那么重要, 恢复了阅读自主权的学生暴露出自主阅读能力的欠缺。
三、对策
(一) 重视阅读, 回归教育本质。
高职教育有必要开展阅读教育。本雅明说:“无论时空的远近, 审美主体与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正是这种距离感使人们能够通过静观的审美方式, 在凝视沉思中品味到那种难以言传的艺术韵味, 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一切功利目的的审美享受。”[4]即阅读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除此之外, 阅读还可以教会人“理解与阐释, 评价与欣赏, 辩论与同意, 言说与写作”[5]。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偏重职业技能。然而高职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 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具体的工作, 还有自己的人生及整个社会。他们时刻需要认清自我, 反省人生, 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学会区别正义与非正义。这些“看不见”的“软”技能可能成为制约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当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改革中, “软”技能的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阅读在“软”技能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企业家沈建芳曾说:“读书能够使人更加充实, 还能带给你无限的智慧。”[6]正是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带给了他和他的企业一路坚持, 取得非凡的成绩。《纽约时报》曾经刊登了一组各大公司CEO的访谈, 他们都表示自己管理能力的培养, 与他们长期阅读各类书籍, 包括小说与诗歌有极大的关系。
在此次调查中, 认为大学期间读书“很重要”的有52.57%, 认为“比较重要”的有47.43%。也就是说, 在被调查者中, 100%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读书“重要”。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无论是哪个教育类型, 人们都希望从阅读中获取智慧和愉悦。高职教育在重视“系统的应用知识”传授的同时, 还要赋予高职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7], 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学会阅读, 因为阅读是通向现实生活的桥梁。“教育的目的就是谋求幸福”。[8]重视阅读, 正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有效途径。
(二) 推动阅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
1. 教师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广大一线教师。推动阅读教育当然也主要依靠教师。无论是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从学生成长、学习的角度出发, 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 并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和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2. 大学语文课程要发挥自身优势, 重视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进行鉴赏。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趣味性, 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 既重视学生阅读品味的提升, 又着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曾国藩不仅善于读书, 而且善于用书。他主张读书过程须多做札记, 要深思问难, 善得于间。曾国藩说:“所闻日博, 亦须札记一二条, 以自考证。”[9]这类故事既可以丰富课堂, 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高效阅读。
3. 把阅读引向纵深,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阅读的深度往往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高度, 对个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把阅读引向深处, 非写作不可。因为写作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需要调动人更多的智能, 如观察、调查、阅读、回忆、体验、想象和整合。“在写作动机驱动之下的阅读, 更有利于阅读的专注与深入, 也更容易达到融会贯通、豁然开朗。……阅读所得, 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能被真正消化和真正使用。口头表述, 虽然也在学以致用, 但总不如写作来得全面、严谨、深刻。”[10]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 营造读书氛围。
调查中, 当问及“您在读书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 有33.06%的学生选择“不爱看书”, 24.12%的学生选择“缺少读书氛围”。回答“您认为谁能帮您解决这些困难”时, 选择“同学/朋友”的占44.35%, 选择“专家/老师”的占33.51%, 选择“相关组织”的占14.36%。回答“您喜欢参加什么形式的读书活动”时, 34.42%的人选择“新书推介”, 28.18%的人选择“读书论坛”, 25.38%的人选择“主题读书”。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沙龙, 邀请校内外有关人士及师生分享读书经历。通过与杂志社、出版社等新闻单位合作, 开展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 向学生推介新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的报告中指出:“读书对于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 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阅读教育是高职教育赋予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作者通过问卷调查, 发现高职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度较高, 阅读呈现非功利性的特点, 热爱网上阅读青春、玄幻、武侠类文学, 但阅读能力欠缺。阅读教育是实现教育回归本质, 赋予高职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以课堂为主渠道, 开展各种阅读和写作活动, 推动阅读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阅读,特点,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214.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5.
[3]同[2], 第70页.
[4][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钧, 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5]郭英剑.经典阅读, 读还是不读——当代中外阅读的现状与前景.博览群书[J], 2010, (7) .
[6]岛石.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9:87.
[7]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8.
[8]苏军, 燕平.符号与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216.
[9]郭平兴, 董恩林.曾国藩阅读行为研究.出版科学[J], 2011, 1, (19) .
8.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篇八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以此为参照,结合笔者在我省其它兄弟学校了解的情况,反思笔者所领导的课题组有关的研究情况。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工具的编制
笔者用自己编制的调查工具——“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学生问卷)”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家长问卷)”。随机向我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发放60份问卷,收回56份有效问卷。
在编制学生调查问卷过程中,主要从影响课外阅读的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资料获取途径、学习收获、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学习能力、教师的相关要求等几个方面。针对家长的调查,主要是想通过家长渠道,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情况,目的是使之能够作为学生调查问卷的补充调查。针对家长的调查内容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家长的判断、买书指导、学习观察、亲子交流、家长态度五个方面。编制观察工具的理论依据:一是依据学习心理学关于学习过程发生的基本原理。二是依据我们课题组在前期课题研究中获得的关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经验成果。
三、调查结果
两份调查的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一)学生调查
1. 学习兴趣。兴趣浓厚的32.1% ,一般的60.7%,兴趣很少的7.1%。
2. 学习习惯。经常写笔记的35.7%,有时会写笔记的35.7%,基本不写笔记的32.1%。
3. 学习时间。利用双休日看书的35.7%,利用午间休息看书的7.1%,利用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看书的46.4%,利用其它放假时间看书的10.8%。
4. 最喜欢的学习内容。选择武侠、言情、网络之类小说的17.8%,选择电影及娱乐时尚书籍、漫画等的39.2%,选择文学及经典名著的42.8%。
5. 资料获取途径。同学朋友间借阅的21.4%,网络阅读的17.8%,到图书馆借阅的25%,自己购买的53.5%。
6. 学习收获。感觉收获不大的14.2%,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的46.4%,深受启发从而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的7.1%,常受感动丰富了自我情感的17.8%,提高了阅读写作水平的32.1%。
7. 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经常交流的7.1%,有时交流的60.7%,没有交流的32.1%。
8. 学习能力。每学期看1~2本书的10.7%,能看3~5本的32.1%,能看6~10本的35.7%,能看更多的25%。
9. 教师的相关要求。经常会要求读的21.4%,有时会要求读的50%,很少要求的28.5%。
10. 认为课外阅读影响课程学习。认为有很大矛盾冲突的17.8%,认为读课外书能够促进所学课程学习的57.1%,认为二者没关系的25%。
(二)家长调查
1. 家长的判断。认为自己孩子喜欢课外阅读的75%,不喜欢课外阅读的25%。
2. 对买书的指导。给孩子买书的指导原则,家长认为重要、对孩子有用的就买的53.5%,孩子喜欢就买的10.7%,会和孩子商量买什么书好的35.8%。
3. 学习观察。分为放学后和节假日两种情况的观察。在放学后,孩子在家经常阅读课外书的21.4%,有时读的64.2%,很少读的14.2%。在双休日,孩子在家经常阅读课外书的32.1%,有时读的43%,很少读的24.9%。
4. 亲子间交流。家长主动和孩子交流阅读体会的7.1%,有时会的10.7%,很少的35.7%,没有交流的46.5%。
5. 家长态度。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是支持态度的92.8%,不支持的7.1%,无所谓的0.1%。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初一和初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是很好。其中原因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学校教育问题较多。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众多方面的不足
1. 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足。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持有浓厚的兴趣是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各种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在每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才能够不断适应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变化需要的人。喜欢并学会课外阅读,则是学生走出校门,承担一定社会角色之后继续学习人类各种知识经验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遗憾的是,从我们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的只有调查总体的1/3,更多的学生或者学习兴趣不浓或者没有兴趣。众多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以及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调查中持否定和无关态度者近半数),都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当下中小学校教育问题和改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探究视野。
2. 学校教育职责的缺失。当前在众多媒体开展的教育话题讨论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常常被概括为与升学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力,显然是对学校教育本质的涵义存在误解。本次调查中,学生在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资料获取方法方面能够做到比较合理的也只有总体的1/3左右,更多的学生则不能合理地安排、选择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之后少有交流(经常有交流的7.1%),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是相关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14.2%)的读后感受不够深刻,说明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够的。如果深究其原因,应该与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接受指导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多数教师(78.5%)在日常教学中不会主动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多数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缺少足够的认识。从读书数量上看,能够在一学期看5本书以下的学生(42.8%)为数很多,说明这些学生的课外学习并不积极。能够看10本以上的只有1/4,应该是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少数学生群体。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各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注、指导过程是不够的,甚至是忽略的。
(二)家庭教育存在盲点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是支持态度的(92.8%),并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课外阅读(75%),我认为这是因为家长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看清楚孩子们读的书是否真是“课外书”,因为在放学后和双休日里观察到孩子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却不到1/3的群体。在对孩子的买书指导、读后交流方面,能够给予合理指导的家长是很少的。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调行动的。
五、建议
本次调查是从学生对语文学科课外阅读的情况展开的,基本上反映出我校语文教学中对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情况,同时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他学科的课外阅读情况。综合的信息表明,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和指导是不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协调工作。这是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课外阅读,或者不会从事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建议如下:
1. 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过程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形成一个比较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如,在阅读内容的选择、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时间的安排指导、学习水平的评价与表彰等方面进行系统教育设计,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奠基场所,以克服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学科教育之间相互分离、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有效衔接的松散教育情况。
2. 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应利用召开专门的家长会议、信函、走访等方式,有计划地培训学生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科学指导、影响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学会课外阅读过程。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学校应该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9.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篇九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教育的
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状况,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可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素质的现状,但在方便快捷的网络的冲击下,阅读几乎成为了一件奢侈品。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校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
二、调查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可以更好地探
索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发展从而结合提高学生的素养、拓展知识面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最终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综合素质。
三、调查时间:
20xx年3月
四、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年龄阶层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六、调查项目:
学生性别,年级,专业,阅读目的,阅读取向,阅读来源,阅读
数量,阅读态度,阅读习惯以及阻碍阅读的因素,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和对自己阅读状况的满意程度
七、问卷情况:
发出280份问卷,收回258份,有效问卷258份,回收率92%
八、调查结果与调查分析:
从调查中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有以下主要倾向:阅读动机多元化;阅读量偏低;阅读文科类书籍多于理科类书籍;阅读以纸质文献和电子媒介为主;图书馆利用程度不高,阅读文学类书籍热情不高,比较喜欢娱乐消遣类图书,阅读面不够宽泛。
第一、大学生阅读兴趣差异
706050403020xx0文学类专业书籍娱乐消遣类科普知识男女从性别取向来看,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比较严肃的专业书籍及科普知识类课外读物,而女大学生相对而言更侧重于阅读文学类及娱乐消遣类课外读物。
从年级来看,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最喜欢言情、武侠类小学的人数为24%,而相对高年级只有7%。高年级大学生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人数为16%,而低年级相对只有4%。
从专业类别来看,调10090查人群中文史类大学
80生多于理工类大学
70生,其中的大部分调60查人群在阅读完成后5040都未进行更深入的思
30考,但是二者对比进
20行分析,文史类学生10对于阅读的兴趣更加0写读后感在书上批注只在心里想想读完就算了浓厚,阅读完成后会
继续进行读后感,批注等。
第二、大学生阅读目的差异
根据我们的调查,没有空余时间成为了阻碍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最主要的因素,
频率文史理工类修身养性27%作业要求0%7%娱乐消遣30%获取知识36%
占据了总体的64%,在此种情况的前提下,娱乐消遣与获取知识也成为了大学生课余生活阅读课外读物的主要目的,学生群体阅读目的性增强。
第三、图书馆利用率较低调查结果显示,59%的大学生选择偶尔去图书馆。同时24%的学生基本不去图书馆,这一现状深刻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与此同时,大学生每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也仅为12本,占据了样本总体的64%。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有效阅读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频率1000频率基本不去24%经常去图书馆17%偶尔去图书馆59%100101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其他频率
第四、大学生阅读态度与阅读状况的反映由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接近60%的大学生对于阅读持积极态度的,认为很有必要进行,但是基于此条件下,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现状仅持比较满意态度,仍有38%的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现状不满意,这一数据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依旧高涨,课后阅读仍是大学生必备的活动之一,但是改善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也亟需进行。
九、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素质的现状。
从课外阅读情况来看,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往往只对消遣娱乐类书籍
感兴趣,不愿意广泛涉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经典书籍没有兴趣,呈现出重专业轻素质、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普遍不高,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缺乏高品位的大学生涯预期乃至人生规划。这样的状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贻害无穷。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学时代相比,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自由支配时间多,这使得他们有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拓宽知识面的需求、提高专业素养的需求、就业的压力、由精神压力和情感失衡导致的对于消闲娱乐的需求以及流行时尚因素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结构和现状。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结构和现状基本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素质现状。第一,从心理素质来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迅速走向成熟又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时期,渴望成熟又尚未成熟,他们往往从具有浓缩“社会”的特征的课外书籍中寻求成长成熟社会化教材,从心理上来说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求知欲强与鉴赏力弱的冲突。
第二,从思想道德素质来说,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趋势,但在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在调查中同样可以看出大学生课外阅读往往选择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学、社会、心理、人生、文学和社科科学类书籍,而非政治哲学类书籍,体现出大学生讲求实效的特征,实用观念、效益观念、时间观念、价值观念越来越强,实用心理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这与现在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也是分不开的。
第三,从人文素质来看,大学生人文精神较为缺乏,尤其在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和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理工科院校里更为明显。人格是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素养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的培养要以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忽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造成他们人格上的“残疾”。
十、启示与思考(建议及改进的方法):
对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引导,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阅读书籍,实现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以其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综合素质。
(一)引导大学生培养完善合理的阅读结构,提高其人文素养
如前所述,目前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
1、高校应认真分析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切实地把握一定时期内大学
生读者的阅读倾向,科学地预见大学生读者的阅读行为,积极探索引导培养大学生完善合理的阅读结构。要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学生素质
教育的体系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形势下学生阅读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特点,对他们的阅读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
2、高校图书馆要不断补充和完善文学、社会、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引导大学生不断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各领域,从书籍中汲取养分。同时围绕青年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补充公共关系、领导艺术、经营管理、人生思考等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做到有的放矢,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阅读需求。
3、高校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办法及时指出学生阅读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阅读行为是否有悖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范围,确立良好的阅读动机,逐步实现阅读兴趣的转移。
(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原则,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大致阅读目标,有选择性地选择书目,科学地规定阅读时间、内容、顺序和方法,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顺序,配合学科本身的内容体系和知识体系,循序渐进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到边缘,这样的倾向不得以改善将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
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教他们懂得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必要时候图书馆还可以在借阅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可以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控制好阅读的速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
高校可通过成立读书活动类学生社团、开展读书节、名著阅读周、经典阅读月、经典书籍导读、专家专题报告会、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书评活动等各种读书活动等,使科学合理的阅读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题,以匡正阅读的不良特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对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读、写、思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所帮助。
(五)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10.大学生阅读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篇十
前言部分一般要包括调查的内容、目的、方法和对象。例如:
为了使大学生更能够准确认识和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我们针对**学院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数量、质量,并针对此调查结果提出分析和解决措施。本次调查采用抽样的调查方式,每个年级抽取学生50名,共发放1150份试卷,回收150份,有效率为100%。
二、数据整理部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关于类似的调查我们都采用人工录入Excel的方式完成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制成统计表。
三、典型分析部分
在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分析中,我们一定要加入典型的分析部分,也就是说做到重点有突破,在分析中要以收集的数据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掌握其典型的规律,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四、结论及建议部分
结论要精练,观点要鲜明,建议要合理。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种类繁多,40%的大学生对娱乐类读物比较喜爱,说明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
11.中学生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篇十一
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笔者广泛听取了各方建议,重点调查阅读兴趣、阅读结构、阅读规划、阅读总量和阅读质量这几方面,问卷五易其稿。调查对象为北京九中初中部、昌平一中初中部、河北省廊坊市七中和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一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初中、高中学生。重点班有效问卷239份,普通班212份,共计451份。
中学生中文课外阅读现状
从这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和阅读环境还需改进,不容乐观。
1.经典阅读冷热不均,儒释道名著阅读率低
调查显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率冷热不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很受欢迎的著作,阅读率最高的是《西游记》和《三字经》(均超过60%);《弟子规》《论语》《诗经》和《史记》的阅读率也较高,在34.9%-46.3%之间。但有三四成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左传》《庄子》《中庸》《大学》《孟子》《礼经》《易经》《道德经》等经典因为所讲内容离同学们生活甚远,内容深奥,所以鲜有读者,阅读率均不超过11%。这说明“六艺”和《五经》这些中国传统社会的必读经典在当今的中学生中普及率普遍偏低。
2.阅读缺乏兴趣习惯,阅读方法急需指导
中学生普遍缺乏课外阅读兴趣,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本次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中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大作用,认知比率与全国水平持平,但超过70%的学生兴趣不浓,或根本不喜欢课外阅读,约有1/4的学生甚至认为课外阅读妨碍学业。
很多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学生较少有详细的阅读规划。只有不超过10%的人每次都有阅读计划,而五六成学生仅在某些时候制定阅读计划。其次,很多学生阅读浅尝辄止,缺乏深度阅读。14.9%的学生会把同一本书阅读2遍以上;而60.3%的学生阅读时喜欢的就多看几遍,不喜欢的就不看或粗略地看;21.1%的学生基本只看一遍就弃之不理,即使能读完,也往往略过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另外,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只有12.9%的中学生经常做读书笔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超过半数的学生偶尔做笔记,还有3成左右从不做笔记。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够。有近5成的学生自主盲目地选择课外读物;仅有两三成的购书选择是依靠老师推荐,而父母购买的比例最低。这一方面说明老师和家长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购书和阅读自由,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的阅读指导率低,学生的阅读基本上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
3.阅读时间严重短缺,优质图书数量不足
现在的中学教育还是考试分数定乾坤,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存在明显不足。不少学校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笔者调查的一所中学就严禁在校内看课外书,一经发现就没收,“后果很严重”。调查显示,在周阅读时间上,35%的中学生阅读总量在3-10小时之间;近半数人在3小时以下;不到1/3的人能做到每天阅读,超过1/5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另外,很多家长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闲书”,认为会影响成绩,不少学生只能私下进行。这使笔者强烈地感到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的诸多无奈。很多学生渴望能多有一些自由阅读的时间,希望每周能有2节阅读课。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电视、游戏室、网吧遍地都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了看电视、玩游戏上,用来看书的时间更少,这需要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中学生普遍反映优质图书数量不足。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藏书太少,内容陈旧庞杂,管理分类不够细致,想看的图书不易找到,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他们希望增加新书,尤其是综合类图书的数量和品种。他们盼望学校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借阅卡,可以定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另外,有限的购书渠道也是一种障碍。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区,学校附近的书店数量普遍较少,实体书店缺乏,新书数量不足。
中学生中文课外阅读困境的破解之道
韩愈告诉我们:“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引导,破旧立新,防微杜渐,就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下笔者将结合调查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中学生中文课外阅读困境的一些破解之道。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圣贤义理之光
文化传承主要靠教育。“读书志在圣贤”,这是《朱子治家格言》里的名句。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立国之本,是治疗人类精神疾病的一剂良方,也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全社会推行文明教化。媒体更是责任重大。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该栏目旨在“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让传统经典为现实生活服务,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另外,在全国不少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帮助大众光大民族精神,受到普遍欢迎。
其次,传播圣贤义理之光,有赖于学校和家庭大力支持。现在,不少中小学开始普及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本已成为千千万万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另外,鉴于像《易经》《中庸》《孟子》这样的经典有许多高深之论,建议学校每周抽出固定时间讲解,举办读书论坛,提高中国传统经典在当今中学生中的普及率。家长也应该密切配合,帮助孩子从小在心中播下圣贤之学的种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2.培养阅读兴趣习惯,加强阅读策略指导
培育浓厚的阅读兴趣依赖于全社会的鼎力支持。首先,应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文化、重视学问的风气。其次,应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公共阅读环境。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扎实有效地实施了全民阅读工程,现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开展了阅读日、阅读月、阅读节等活动,定期推荐优秀图书。从2010年4月起开展的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及相应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就是其中的典范。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建议学校发挥基础阵地作用,妥善处理好基础课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切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图书馆应该不断增加优质书报,尤其是综合类图书的数量和品种,科学细致地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为学生准备借阅卡,以方便学生借阅。学校可以多举办读书宣讲交流活动,鼓励进行广泛阅读、科学阅读。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读书计划,保证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比如坚持中午课前10分钟和晚自习前20分钟读书读报的制度。
教师和家长要加强阅读策略指导。建议教师加强监管和引导,多在阅读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策略性上下功夫;妥善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内容,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规划,多进行深度阅读,做好阅读笔记,多提出见解,尽量做到课外阅读和学业两不误。此外,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注意塑造家庭内部的读书氛围,引导孩子主动接受经典作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档次。
3.大力推进精品出版,完善图书市场监管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搭建全民读书、服务社会的平台,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今年必将是继续完善图书市场监管机制的一年。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大力加强精品战略,对粗制滥造、盗版盛行的图书实行“杀无赦”“斩立决”。
图书出版者和销售方也应该在图书质量和市场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购书、读书环境。“嫁衣只为稻粱谋,碌碌终生锁眉愁。敢誓丹衷存万世,书香更比人长寿。”我们出版人应加大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经典,尤其是不为普通读者所熟悉的经典著作(如《左传》《庄子》《孟子》等)的出版力度,充分发挥这类图书的思想精髓对读者现实生活的引领和教育作用,寓教于乐,促进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其次,出版还应考虑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力争让图书质优价廉。另外,应该为学生搭建通畅的购书渠道。还要关注广大农村学子,增加在大城市以外地区的书店数量,尤其是学校附近的书店数量,加快图书的更新速度。相信各界的多方努力一定会惠及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12.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篇十二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 我对我校132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 我主要从学生阅读的书籍范围进行了调查, 发现就其所涉足的范围大致可分为言情、武打暴力、传记文学、世界名著和科普读物四大类。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言情类的读者占35%, 武打暴力类占51%, 传记文学类占10%, 世界名著和科普类占4%。结果令人吃惊, 目前在广大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严峻的现状, 不能不予以重视。
为什么将近一半的中学生特别热衷于言情小说呢?对此我特意跟诸多中学生交谈了一下, 大致有两个原因:
中学生都正处于青春期———人生的危险年龄, 正是心理上和生理上日趋成熟的非常时刻, 他们对外部事物极为敏感, 渴望了解关于这个年龄的一切秘密, 尤其对于爱情生活, 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竭力想探知它的丰富内涵。由于琼瑶、席绢、顾漫等这些应用而生的言情作家, 用“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痴女, 可怜风月债难酬”的主调而妙笔生辉, 极尽男欢女爱之缠绵, 不免使单纯的中学生们欲罢不能, 欲舍难分, 深陷于其中而无法自控。
那么中学生一味地钻到这些书堆里遨游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且看这个实例, 我有个叫王晓刚的学生, 他品学兼优, 脑子又灵, 按理来说前途不可估量, 但在上八年级时, 他却鬼使神差地对大量爱情小说爱不释手, 整日情思睡昏昏, 最后连高中都没考上, 于是情绪一落千丈。
武打暴力小说则是男孩子的天地, 这与他们好动的天性是分不开的, 古龙、金庸、司马翎、卧龙生等使他们叹服不已钦佩之极;《天龙八部》、《剑胆琴魂记》、《死亡行动》等书籍则把他们带到了一种极度疯狂的境地, 妄图充当一个“替天行道, 除暴安良”的侠客或杀手, 于是滴血为盟, 结帮拉派, 企图搞所谓的“武功治天下”了。
诚然, 这类书籍也并非一无是处, 其中不乏有特色的作品, 挑着阅读几本领略一下风味并非不可。然而这类作品大都千面一腔、千人一调, 换汤不换药。倘若不加控制而一味沉溺于其中, 无疑于引火烧身。从这些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学生思想上的单纯与分辨事物能力上的欠缺与不足。
纵观此四类读者, 有10%的同学酷爱传记文学, 这是个好现象。如《周恩来的故事》、《钱学森回归祖国》等传记使我们的中学生滋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传记使我们的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独裁者的卑劣行径与可耻下场;《庐山会议纪实》、《疯狂的上海》等书使我们的中学生逐步揭开了那个“火红”年代的层层面纱。
在这四类文章中, 世界名著和科普读物的读者量仅占4%, 不能不说这不是一个令人揪心的结果。可见在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中“有眼不识金香玉”的情况是多么严重!
我对我校九年级的八个班的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 发现仅有2%的同学才问津世界名著与科普读物, 更有甚者竟连《红楼梦》这样跨世纪的作品都不甚了解, 居然连作者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不禁令人瞠目结舌。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遭此冷遇实在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要用辩证的目光分析, 就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所形成的反差而言, 并不能单一埋怨其幼稚和辨别能力差, 难道他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为了净化中学生阅读的这块阵地, 我特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仅供大家参考。
一、严格振动出版社, 禁止不良刊物问世, 以防腐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建议出版社大量推出健康新颖而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读物, 使精神上饥渴的中学生得到有机营养的补充。
二、作家们应摆正职业良心, 端正写作态度, 不要为几个昧心钱而误人子弟。作家们应写出一些内容充实, 情节生动并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作品来满足中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希望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能定期举办一些诸如读书报告会, 专题演讲会, 阅读竞赛等有益的课外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向学生推荐大批优秀读物, 使学生们精神充实, 知识渊博。
四、家长和老师应经常指导学生们有选择有目的有分析地读书, 制止他们阅读无用或有害的书籍, 循循善诱, 多加引导, 让他们初步具备鉴赏作品的能力。
以上四点有不妥或需要完善的地方, 请大家共同指正, 我坚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理,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的前景。使我们睁开双眼看到一个五彩斑斓, 壮观可爱的世界。
摘要:教育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 阅读的影响很大。中学时期的阅读和学习对中学生扩展知识、充实精神生活、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主要就农村中学生阅读范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提出了一些忠恳的建议, 希望是能让我们的中学生走向正常的课外阅读之路。
【大学生阅读调查心得】推荐阅读:
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07-28
大学生假期阅读心得报告07-18
大学文学阅读课心得10-26
大学生出行情况调查心得体会09-08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心得体会07-16
大学阅读个人心得体会900字11-16
关于微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心得07-02
大学生上大学目的调查报告11-08
大学生兼职调查08-12
大学生阅读情况报告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