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 篇一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的教学反思
本星期,学校组织了听评课活动,教师们积极参加,走进课堂,研究课堂教学过程,观察学生的表现,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的经验,研究、思考,教学是一门艺术,听课这个词应该改为观课,听课教师不只是带着耳朵走进课堂,教学其实没有什么模式,每节课、每个班、每门课都有特点,需要教师的思考与设计,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以前,我到临沂九中开研讨会,看到这个学校搞的是个性化优质课堂,这才是教改的正确路子,值得我们学习。
本周学生学习了浮力的知识,教学过程重视了物理教学的三个要点:
1、认识物理现象。
2、寻找对应的物理规律。
3、学习规律的应用。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简单有效的实验,通过动手观察,结合二力平衡的概念和阿基米德等知识进行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学生能清楚地认识物体在液体里的浮沉的基本状态、物体的.浮沉的条件及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简单的浮沉问题,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内心体验,很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2.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 篇二
一、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
(1) 注重可接受性。
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得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学习目标, 进入学习状态。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点:①让学生感知鸦片及其危害;②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③认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些学习目标无论是从感观还是理性分析的角度, 都利于学生接受。
(2) 重视层次性。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课学习目标中, 从对鸦片及其危害的认知, 到对虎门销烟的认识, 再到对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的分析, 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构建新知的层次性。
(3) 强调引导性。
每一项学习目标都是学生构建新知的原动力, 设计时应考虑其激趣性、启发性、引导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完成学习构建。
二、优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
(1) 生活化。
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组具有生活经验的问题, 首先出示“大烟花”标本, 然后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能说一说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对人体有什么药用价值和毒副作用?”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先前经验, 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2) 挑战性。
学生构建新知需要他们认真调动和组织原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提出:“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有的学生说因为虎门销烟, 有的学生说英国想侵略中国……教师马上追问:“如果没有虎门销烟, 英国还会发动侵华战争吗?”学生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于是教师接着问:“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学生答:“牟取暴利”。教师又问:“还有更深刻的理由吗?”学生答:“打开中国市场”。教师接着补充说明:“19世纪上半期, 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 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接着教师又问:“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还会发动鸦片战争吗?请说明理由。”于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理性认识在极富挑战性的追问中, 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与探究的过程中生成。
(3) 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本课教学中, 对于虎门销烟, 教师提出:“林则徐这种销烟办法, 会不会破坏环境?”对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同的,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不同。所以就出现了海水会污染;在那个时候, 连国家都保不住了, 还谈什么环保;当时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概念, 林则徐是销烟而不是烧烟, 方法很科学等说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 没有任何包办代替, 让学生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的自主构建。
三、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本课教学中, 当学生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后, 教师提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一出, 从学生的表情我观察到多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教师给予及时关注, 调整教学策略, 组织学生联系《南京条约》每一点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通过小组合作, 互相启发, 拓展了思路。最后通过全班交流, 进一步归纳出领土、经济主权等的丧失是导致中国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南京条约》危害的理解、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等基本知识的构建、基本能力的形成, 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完成的。
四、引导学生快乐感受学习活动成果
3.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七八年级;历史课堂;反思分析;知识目标;课堂秩序
历史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更好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却忘记了注重历史教学的实质,这样一来,就会使历史课堂中出现一些假象。下文是笔者对初中七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
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在尊重学生历史基础的前提之上开展,在发展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着重促进他们综合情感素质的提升与进步。”
比如,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有教师在讲述“春秋战国纷争”这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把课本里的成语故事或历史典故,如“烽火戏诸侯”“围魏救赵”等用自己最简洁的方式进行表达,可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历史基础知识不够,他们对于故事的表达往往不够完整。
我个人认为,要想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知识,必须从夯实他們的历史基础知识入手。学生只有对历史发展、线索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才会对整个历史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认知度,从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产生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的态度,还具备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所以,注重历史基础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才是培养初中七八年级历史课程的新目标。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只走形式
历史教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但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经常组织一些有创新色彩的教学活动,力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一些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这对学习历史更有帮助。在活动当中,学生也可以跟教师调换位置,体验一下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学到更多的历史相关知识。
可是,很多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比如,历史课本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堂表现形式,但教师在对这些活动指导的过程中,没有想到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也没有想到学生参加这个活动从中得到了什么,只是享受在活动中的那一份快乐,活动的内容表演得也比较简单,而且很单一。所以,想要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就不能只走形式,要将教学计划和目标落到实处。
三、遵循师生互利的同时定要维持好课堂秩序
在新教育观点上,教学遵循的是师生互相学习。在初中历史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观点都在不断更新,也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管是在历史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问题上,都是遵循着师生互利的原则。可是在师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有些混乱,没了秩序,学生自己说自己的,似乎与历史课堂探讨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这种问题不光是在历史课堂中出现,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出现。对于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秩序、规则尤为重要,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在历史课堂学习当中探讨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可是这个探讨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是跟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师在秩序、规则上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
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在初中七八年级历史课程开发当中,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越来越突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点来创设一些比较富有情趣的情境,还要提供一些真实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这对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帮助。
可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却走入了误区,也就是说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不难发现,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教师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材料都运用在了教学中,学生很被动地、不加思考地接受这些事物,换句话说,学生是在被教师强硬地灌输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表面看着很有成效,其实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也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于目前状况来说,它只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在多媒体辅助的同时,还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理想效果,不能只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忽略了多媒体教学所处的位置。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对于初中七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其他课堂问题,教师还要进行详细的思考,以解决现存的问题,给学生有历史学习气氛的课堂环境。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教师的成长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在行动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名“反思型”的历史教师,使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 新疆林业厅子女学校)
4.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接受,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拓展,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反思才能进步,温故方可知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的得失情况具体而详细的加以总结。
一、根据计划,我认真抓了课堂内的效率,增强课堂内的容量,提高课堂内的训练效率;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依托中间兼顾两头,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使是布置同量的作业,也是分不同的要求,好的要完成得“好、准、快”,中等的要完成得“好、准”,中下的只要完成好就行。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说中掌握。针对新题型,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一些典型训练。
三、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外,重要的是督促检查他们灵活运用方法去巧记,注重实效,抓重点,突破难点,对诗词作适当的归类,对一些名句则多角度地训练和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灵活运用。
四、在阅读训练方面。从课堂内开始严格训练,依据课改新理念,利用现在有的各种参考书、材料、工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运用浏览、略读、细研等方法,在多读中整体感悟,快速理解课文。在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后,深入重难点,细细体味,在团结互助协作中多方研讨,尽量让文本成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们一定得记住的死知识。课外注重培养大语文观,多阅读欣赏各类文章,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古诗文的课外阅读和现代文的课外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是今后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五、在写作方面。书写仍然影响其得高分的一个直接原因,书写差的学生总与高分无缘。虽然我也狠抓了这部分学生的书写,但都坚持不了多久,在老师督促检查下也改观不了多少,小学时形成的书写的不良习惯,一直难以纠正,即使原来书写好的学生,在作业成山的面前,想写好也难。因此,书写依然是严峻的问题。其次是仍然需要练笔,每周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一至二篇练笔,在多写多练中增长能力。再次,注重总结和归纳,在老师的归纳总结性的习作评讲中得到提高。最后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顺势引导,在相互模仿中得到提高。
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
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七、重视朗读、培养语感。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紫藤萝瀑布》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八、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培养,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我通过朗诵名家名作的方式,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和美学教育和一定写作训练。另外,我还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都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平时补充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习题,让同学们在说笑中受到了知识的灌输和美的熏陶。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是在教学实践这一过程中,我得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材料积累,为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在处理已有的知识与传授的知识的时候,有时不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对部分教材内容把握不全面、有时只求形式,忽视了内容实质。
第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学难重点处理的有偏差。
5.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虽然在一中时,有过n多次语文单科闯入级部前40名的喜悦,高考模拟时有过单科全市排名第三的荣耀,但毕竟大学所学不是中文专业,工作以来也从未接触过语文教学。对这突来的挑战总觉战战兢兢。
教了近一周的语文课了,随便记点感受吧:
1、学生的摸读能力亟待提高。
班里赵春燕、庞伟浩看汉文书,相对来说还好些;可乔石、朱苇存的摸读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乔石读句子就没有一句读不破的,字的读音也读的乱七八糟,如此这般怎么可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呢,就更甭提欣赏了。朱苇存,视力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再看汉文课本了,她从前没怎么练过摸读,晨读时,大家一篇文章都快读完了,她的第一自然段还未接近尾声呢……
2、特殊学生到底特殊在何处?
吴燕,过去跟着三年级上语文,这学期却一直留在本班上语文,她没有课本,我也不知她有怎样的基础。她是上四年级的语文还是上初二的语文?在初二她能跟的上吗?
董云栋,不会摸书,也没有书。大家都说他智力有问题,不必苛求。可我分明记得他英语课上那出众的听力与鹦鹉学舌的语言模仿能力。每当老师给予哪怕一点点的关注他也能兴奋上一节课,从他那喜悦的神情中我能体会到他那种能力被承认的成就感及由此生发出来的自信心……
学生特殊,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
3、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极差。
经常,不,应该说从来就没认真的完成过。要求大家课后读课文,可真正读了的,全班最多是赵春燕一人。马太效应在此时是那样的大显灵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我思考着学生们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原因与对策。
认识到作业的量化程度不明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回想自己小时候,老师布置的读课文自己曾认真的读过几次?心底里大都认为只有书面作业才叫作业。读了但不熟和没读不熟的界限毕竟不如写了三遍生词和没写之间的界限那么明显,那么易于界定,学生便可钻着空子偷懒。再者,得怪自己的脾气太好,对学生从来不着急上火,不会咱就讲,还不会就再讲——这难免助长了他们的不良风气。
6.探沂中学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4 篇六
教学反思
1压力作用效果
侯建民
本节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首先突出科学探究,教材安排用学生实验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比如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1、贴近生活找物理,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如: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比细带子背起来舒服。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切的感受物理中的压力作用效果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学习增大和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增强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为后面学习压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3-27
7.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 篇七
一、课程价值的三大基本取向
所谓课程的价值取向, 指的是人们对课程价值的抉择倾向, 而这种倾向是受多元因素影响的, 它涉及到一定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信仰和哲学观念、个体对社会及儿童发展的认识等等, 因此决定课程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一般来说, 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较笼统而宽泛的划分是:知识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1]
所谓知识中心取向, 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教学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早期较为传统的知识中心取向, 主要强调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逻辑的学科结构和学习材料。二战后,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 人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了一层涵义, 即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科知识。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纳等人都是该取向的代表。单纯的知识中心在课程实施上, 极易导致教师中心的倾向, 这也是其易受批评之处。
所谓学生中心取向, 主张学校课程应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 为个体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更倾向于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杜威、罗杰斯等人即为该取向的代表。
所谓社会中心取向, 重点强调社会经验。即在社会经验和文化传递上, 把课程看做是向学生灌输社会传统和习俗的动因,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该理论把系统的学科教学, 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作为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它与传统的知识中心论互为依托。其代表人物为功利主义课程观的代言人斯宾塞。
从课程发展历史来看, 三种课程价值取向总是沿着此长彼消、互为交替的“钟摆”轨迹循环发展着。
二、从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轨迹看“学生中心取向”的变迁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学者为反对神学, 弘扬科学和理性,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此时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倡导教育必须从儿童需要出发的同时, 并不以反对理性主义为前提。
此后, 经夸美纽斯的发展, 至18世纪这种“学生中心取向”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 追求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个体与生俱来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个体的这一自然需要。而在个体追求自然发展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尽可能减少社会对学习者的影响, 甚至卢梭反对学习者在15岁之前接受学科教育。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只是将“人性”与“神性”对立起来的话, 那么到了18世纪,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却是竭力将“人性”与“社会”、“人”与“知识”隔离开来。正如卢梭所言, 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一旦到了人的手里, 就变坏了。这里的“人”, 指的就是人类社会。
20世纪初, 美国教育家杜威又明确提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即“以儿童为中心”) 。当时美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日益激化。为谋求出路, 杜威提出, 学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生产的需要密切结合, 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人。为此, 在课程实施中, 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发展技能和创造力。对教育而言, “儿童是起点, 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 就是理想所在。”“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 不是文学, 不是历史, 不是地理,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相对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显然较多地关注了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 曾风靡一时的“儿童中心论”却由于过于忽视理性主义, 以及没有较好地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而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并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较多的争议。
为改变教育质量下降和科技落后的局面, 美国在60年代进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 希望通过加强系统的学科教学, 来培养科技精英, 其结果却又适得其反, 导致了极端的学科中心, 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于是以罗杰斯、马斯洛等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学者, 在70年代再次适时地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号, 认为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并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整体人格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即个体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以及充分发掘天赋的创造潜能。但是, 由于实践中人们仍然没有恰当地解决好情感与理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70年代末,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又转入低谷。
三、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的动力——社会、个体、知识三方利益的制衡
追溯整个课程发展起伏跌宕的历史, 我们发现, 正是个体、社会、知识三要素利益需求的不同, 导致了不同课程价值取向的倾向性。关于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 究其根本, 在于如何处理个体、社会及知识之间的关系。
而事实上,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应该, 也无法被割裂的。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对学生心智的培养、和谐人格的塑造、完满生活的实现。因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将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一个永恒的维度。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又是辩证统一的。人从诞生之后就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 而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个体。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每一时代人们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既制约着人的发展, 又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个人的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的结果。脱离社会的需要谈人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脱离人的需要谈社会的发展是空洞的。只有当个体与社会处于协调状态时, 个体才可能有条件去体验幸福感、认同感和满足感, 社会也才能因个体的积极运行而产生强大的进步力量。这种协调既指个体对现存社会合理因素的适应, 又包含个体对现存社会不合理因素的成功改造,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卢梭浪漫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与现实格格不入, 正是由于他违背了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那么, 个体又以哪些要素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哪些成就去适应或改造社会?这又涉及了课程的知识价值。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期待着课程的传承, 文化的继续进步和发展又需要课程来推动。而教育正是通过课程赋予学生系统而进步的知识、理性思维和决策的能力、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等等, 来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个体也正是通过课程这一媒介, 传承人类文明, 并将其作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工具。可以说, 悖离课程的理性价值, 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适应和改造社会的价值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可见, 如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保障三要素利益的趋衡, 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正是基于对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适应, 颇合时宜地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而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在宣扬自由、祟尚个性的同时, 并不以否定理性、反对科学为前提, 反而两相兼顾、相得益彰, 并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华美的乐章。而此后的卢梭、杜威、罗杰斯等人虽然对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都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也不能否认由于他们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或者割裂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或者过于忽视理性主义, 导致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教育质量下降。科南特和布鲁纳正是因为过于追求课程的学术理性的价值, 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可接受性, 才导致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的失败。杜威、罗杰斯等人也都曾尝试着将学生、社会和知识协调起来, 但终因过于偏重“个体”, 虽偶能兼顾“社会”, 却难于校正“知识”本身的价值, 而导致对理性的疏忽, 并最终使课程价值体系总体失衡。
四、对建构主义的审视与反思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一直在“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两个维度之间摇摆。从根本上分析, 这种摇摆反映的是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两种课程价值维度之间的抗衡。显然, 这种从二元论的视角进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界定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律, 因此也使得体育课程实践处处掣肘。
近十年来, 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功能认识日趋多元化, 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也日趋凸显, 特别是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健康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等课程理念, 体育课程价值才完成了“个体-社会-学科”三元化的架构。可以说, 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复归是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 但遗憾的是, 人们在实践中常常由于某种误解, 或受到某种教育思潮的误导, 使得体育课程的多元价值并未完全得以实现, 反而有再次陷入历史窠臼之可能。
如前所述, 历史实践已经反复证明, 课程只有兼顾个体、社会、学科三方利益的制衡, 才可能有效地保证课程的良性发展, 片面的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而其中, 以杜威、罗杰斯分别代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学生中心论”, 都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衍变为“严重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
20世纪末以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方兴未艾。该理论所倡导的种种主张, 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因此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 并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建构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带给我们诸多启发的同时, 还带给我们诸多的误导,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首先, 建构主义对客观知识的否定, 反映在体育课程中即为淡化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中最具学科特性的内容。淡化运动技术, 其实就是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事实上, 建构主义在美国的风行, 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为此2006年9月问世的《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3] (以下简称《课程焦点》) 已明确提出, 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以突出数学课程的学科价值。美国的这一举措值得我们深思。其次, 建构主义 (特别是激进建构主义) 否认知识的客观性, 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 主张学生完全通过“概念重建”、“自主探究”等主观建构的方式获得经验, 这对一些以智力学习为主的学科课程或许具有某种意义, 但对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学习, 则未免弊大于利了 (对该问题的详细阐述请参见拙文《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 中国学校体育, 2008-9) , 也势必导致体育教学违背了体育课程的学科规律。
第二, 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伙伴和合作者。虽然这种观点看起来对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却难以实现, 大多数的教师对此或者产生阻抗, 或者消极适应, 从而导致了“放羊式”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无从实现。而在素有“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美国, 却于1995年颁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其中明确表示要重塑教师的权威。
第三, 忽略了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当我们欣喜地谈论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回归时, 还应该理性地认识到, 这并不等于要否定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目前许多文献中都可以看到诸如“体育课程价值观的转型”、“体育课程理念的转轨”、“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提法, 而所谓转型、转轨或转变, 难免令人理解为破旧立新之意, 甚至是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讨论体育课程价值观时, 类似的提法不胜枚举,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个误导, 即社会需要不重要了, 体育课程就是要为学生的个体需要服务。令人遗憾的是, 体育课程实践中出现的轻视体育学科价值、轻视教师地位与作用、轻视传授-接受式等所谓传统的教学方法等现象, 已经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滑坡, 如体育教师普遍反映“不会上课了”, 体育课堂上所谓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所引发的教师与学生的不适应, 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滑等等, 非但没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 反而导致了体育课程社会价值的缺失。近年来, 关于征兵体检中发现兵源健康素质下降的问题, 在《中国国防报》上已有报道, 而大学新生军训中所发生的频繁晕倒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否定或轻视体育课程“增强体质”的价值, 只能导致体育课程与社会需要相互脱节, 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五、结语
无论是历史实践经验的证明, 还是建构主义近年来在美国本土所受到的质疑, 都可以证明, 建构主义在课程实践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一方面是来自其理论自身发展的不完善 (正如许多学者所言, 建构主义目前仍只是一个理论的假说, 尚缺乏实践的检验) , 另一方面, 该理论所反映出的课程价值主张, 也脱离了课程的基本规律, 在过分强调学生本位的同时, 忽视了对社会需要和学科价值的体现, 这也是其势必难以在实践中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站在课程价值取向的视角下再次审视建构主义, 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建构主义的局限性, 也更加坚定地认为,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中, 过多地引用和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 只会导致矫枉过正, 甚至可能会产生新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 我们不应被某种理论、某个主义左右, 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地从实践需要出发, 从教育基本规律出发, 在兼顾个人-社会-学科三方利益的前提下, 建构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参考文献
[1]刘昕.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1)
[2]吴式颖等.外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8.八年级(下)易错题 篇八
1.已知实数a满足,则的值为().
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3.已知一次函数y=kx+2k-4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O4.在化简时,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如下:
小明:
小亮:
对于他们的解法,你的看法是().
A.小明正确,小亮不正确
B.小亮正确,小明不正确
C.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D.两人的解法都正确
5.小颖通过计算下面的四组数据的方差,发现其中有三组数据的方差相等,你认为方差不相等的那一组数据是().
A. 102,103,105,107,108 B.2,3,5,7,8
C. 4,9,25,49,64
D.22,23,25,27,28
6.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BC,∠B=90。,E为AB上的一点.分别以ED,EC为折痕将两个角(∠A,∠B)向内折起,点A,B恰好落在CD边的点,处.若AD=3,BC=5,则EF等于().
7.如图2,已知网柱的底面的周长为4 dm,圆柱的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相对的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8.如图3,在Rt△ABC中,∠B=900,AB=3,BC=4,点D在BC上.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ADCE巾,DE的最小值是().
A.5
B.4
C.3
D.2
9.如图4,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现有下列结论:①②BC=CG;③AG//CF;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10.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已知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与服药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5所示,那么当1≤x≤6时.y的取值范围是().
二 细心填一填
11.已知x,y为实数,且x+y=______.
12.已知一组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m,且m满足不等式组的整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的长为3,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4和则它的面积为______.
14.已知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 ,B,且△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
15.如图6,四边形ABCD,BEFD,DECH都足平行四边形,其中C,F两点分别在EF.GH上,若四边形ABCD,BEFD,DEGH的面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用“>”、“<”或“=”连接).
16.如图7,矩形ABCD中,AB=8.点E是AD上的一点,AE=4. 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交CD于点G.若G是CD的中点,则BC的长是______.
17.已知过点(-1,7)的一条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 ,B两点,且与直线平行.那么在线段AB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的坐标是
.
18.如图8,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为已知直线m满足:(l)点D到直线m的距离为;(2)A,C两点到直线m的距离相等,则符合题意的直线m有______条.
19.在如图9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直线y=x上的一个动点.A(1,0),B(2.0)是x轴上的两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
20.如图10,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個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三 用心解一解
21.已知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且
22.如图1 1.直线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线段AB交于点C,并把△AOB分成面积比为2:1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23.在△ABC中,AB=AC,点D在边BC所在的直线上.过点D作DF//AC交直线AB于点F,作DE∥AB交直线AC于点E.
(1)当点D在边BC上时,如图12,求证:DE+DF=AC.
(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3;当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14.请直接写出图13和图14中DE,DF,AC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AC=9,DE=6,则DF=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B
点拨:由二次根式的定义有a-2015≥0,故a≥2015.所以|2014-a|=a-2014.
原已知式可化为故
2.C
点拨:b为斜边长.
3.A
4.D
5.C
点拨:掌握方差的变化规律,是快速解题的关键,
6.B
点拨:由折叠知AE=EF=BE,AD=FD=3,BC=FC=5.故CD=FD+FC=8.
7.A
点拨:注意不要漏掉“2倍”.
8.C
点拨: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DE一定经过AC的中点O.
所以当DE⊥BC时,OD最小DE最小(如图15).此时易证四边形ABDE为矩形,故DE=AB=3.
9.D
点拨:由折叠知AD=AF=AB.又AG=AG,故①正确.
在Rt△EGC中,有,解得x=3.所以BG=3,从而CG=3.②正确.
由CG=BG=FG,知△FGC为等腰三角形,∠GFC= ∠GCF又∠AGB=∠ACF, ∠ACB+∠AGF=180°∠FGC=∠GFC+∠GCF,故2∠AGB=2∠CCF
故有∠AGB=∠GCF,AG//CF故③正确. 故④正确.
10.B
11.2015或1985
点拨:由题设可推出
12.5
点拨:解不等式组得3≤m<5,故m=3或m=4.(1)当m=3时,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4,不合题意,舍去;(2)当m=4时,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4,符合题意.
点拨:有直角三角形.
17.(1,4),(3,1)
点拨:由题意,易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分别代人.
18.2
点拨:如图17(需要说明的是,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都满足(2),但不满足(1)).
点拨:如图18,作点4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y=X于点P,则此时PA+PB最小.由题意可得到OA'=1,OB=2,PA'=PA.故PA+PB=PA'+PB=A'B=
20.点拨:设矩形ABCD中.AD=6cm,AB=8cm.△AEF为剪下的一个符合条件的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则由每两条边的长都为5cm,可知有如图19到图21的三种情形.
点拨:利用“夹逼法”(若x≥m且x≤m,则x=m)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22因点C在直线y=x+3上,故可设C(x,x+3).
∵ OA =OB,△BOC,△AOC的面积比为2:1.
由图中信息知x<0,x+3>0.故(-x):(x+3)=2:1或(x+3):(-x)=2:1,解得x=-2或x=-l.所以點C的坐标为(-2,1)或(-1,2).从而
23.(1)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BDF和△DCE都是等腰三角形,易证.
(2)图13中,AC+DE=DF;图14中,AC+DF=DE.
(3)AC=9,DE=6,故DE所以,符合条件的图形仅是图12和图13.
【八年级下物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教学目标12-13
八年级物理下重力教案07-11
八年级物理下压强课件08-31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11-19
八年级下册物理下教案12-08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学反思06-10
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07-09
八年级下物理运动和力06-10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教学总结10-06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