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人生的新认识

2024-09-14

我对人生的新认识(精选11篇)

1.我对人生的新认识 篇一

我对语文教师的新认识

在小学时,还会觉得语文老师懂的真多,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似乎无不知晓。在语文课上,小学时时快乐的。但是上了中学后,在映象中语文老师是最不得宠的,学生对语文老师的评判实在是太多,甚至有人会说还不如谁谁哪位同学上去讲课。中学时代,我们的老师照着课本兢兢业业,每天强迫我们背课文,记忆字音字形,枯燥乏味是语文课的代名词。我们在高考的压力下,都学会了自学。所谓的自学是自己识记语文知识点。

可是语文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一直很好奇。我期盼能有机会经历一次好的语文课。

在选修课《教师职业能力训练系列讲座》上,每周一晚的洗礼让我成长了不少。让我对老师的认识也加深了很多。看着那些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我感到很亲切,同时为他们的学生感到庆幸,能够有机会和这样懂得教学的老师一同进步。那些老师的报告都很朴实,用的事例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很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有时候我在想,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呢?如果天文地理都要语文老师来仔细讲解,那可叫我怎么办啊?陶行知老先生说,语文即语言。一语中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语文的学习还是应该回归语言上来。可是,即使是这样,要想当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还是很不容易。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下这次暑假做家教的经历。我在一个补习班教一群小学生,主要是辅导他们的作业。早上看着太阳升起,我走出学校去赶车,即使只是一周的时间,还是感受到了做老师的不易。中间的经过就不加赘述,结果是我被老板扣工资了,原因是我组织教学能力不够。在我辅导的小学生中有两个学生的两本暑假作业不见了。虽说不是我弄丢的,但是我得负责任。事后我反思,一群小学生就这样难以安排,即使只是安排写作业,那以后到了工作岗位,该如何面对学生呢?该如何组织语文教学呢?

特别是实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都需要我现在做好准备工作。

这次我打算谈的是语文教学基本功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板书,语文老师的字写得好不好是学生评价这个老师行不行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我看来,语文老师的字首先要写得工整,不仅是要让学生看得懂,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字体。语文老师靠什么让学生佩服?对于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一手好看的字足以让他们拜倒在我的帅气之下。另外,尽量不要写倒笔字,即书写笔画要正确。终于明白为何我们大一时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当初老师教我们写规范字的正确书写笔画时我们还不是特别在意,看来需要再认真自学一下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在黑板上怎样写,学生就会怎样模仿。还记得上初一时跟着我的语文老师写白字“的”,老师是一小撇加一个小写的m,我一直这样不规范了好多年。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的课堂上有了多媒体,可以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那样就不用写什么字了。这真是一个偷懒的好主意,可是我们要正确对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含量很大,这样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取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节约老师的书写时间,增加课堂的教学内容等等。可是太依靠多媒体教学,会导致一个课时的内容变多,学生难以吸收。不是要讲究“一课一得”吗?一节能有一个主要的收获实现就可以了。一下也不可能撑出一个大胖子。所以,我个人还是认为,PPT只能用来辅助教学,不能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老师的魅力体现在他对语言的把握与分析上。

虽然我的普通话勉强过了二甲,但是我明白拥有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重要性。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来看看说。我成长的环境是一口标准的地方方言,直到上大学才开始讲普通话。个人认为方言教学的好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感觉很亲切,很多东西也好理解。其实这都是给我们曾经的语文老师不讲普通话的一个好听的理由,其实是他们能力有限,不会说普通话。直到现在仍旧有用方言教学的情况存在。这给学生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出去之后与其他人交流存在障碍,虽说不大,但会产生一点自卑心理。

另外,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在课堂上,很多同学被点名回答问题时默不作声。不是他们缺乏说的能力,只是锻炼的还不够。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1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课前十分钟说话活动,内容不限,形式不限,但要说够三分钟。可以是与同学们分享某个感受,可以是讨论某个问题,也可以是背诵诗词散文等等,给每位同学一个说的机会。2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最好复述一遍学生的回答,一方面是对他的观点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重复学生观点是一种鼓励他下次继续发言的形式,表示作为老师的你在认真听他的回答,是对学生的尊重,我相信学生下次还会再继续回答问题的。这样的话,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信心也会有提高。所以有个观点是老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我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学时期的写作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较少。作为语文老师,自己需要有较好的文笔。老师上次上课时讲现在有较少的语文老师是兼备作家的。语文老师自己不会运用语言,该如何体味语言,又该怎样去教学生学习语言呢?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他人的优秀句子,可是摘录不了别人的思想,只有自己勤思考,自己动手创作才能真正弄懂语言。所以,如何教好作文课很重要。作文并非只是单独的作文课,它与平时的课文学习是密不可分的,语文老师带学生走进课文里,品味文中的语言魅力,这样上作文课才不会感到太理论化,太空洞,难以操作了。

语文老师都有要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但是传统的语文老师只是布置这个“任务”,很少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所以很多日记就像是记流水账,没有逻辑,没有措辞,没有情节描写,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日记对于写作的帮助不会太大。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天马行空也罢,写他们幻想的,勾勒的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让学生写出自己想写的,真正的写作能力才会提升。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写的能力与说的能力同等重要。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语文老师应该是满腹经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量相当的丰富。曾经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过多少书我不知道,但是现在的学生读过的书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如何教学,也要懂得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好的效果。在我看来,以后的语文老师需要是具有高学历的人,个人的文化修养需要很高。宋代的诗人都是精通文学的人,宋诗讲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用字必有来历”,所以宋代的诗歌成就虽然总体上不如唐诗好,但也有不少的经典之作!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语文老师读书的重要性。很多老师上班之后就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不再给自己充电,没有听毛主席的话“活到老,学到老”,这样语文教师的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很少有语文老师会主动提出再到大学进修的,这个局面值得担忧。我不是要指责这些语文老师,而是想分析为何我们工作了就不“上进”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的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素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要想当一名语文教师很难,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难,单从教学基本功的几个方面就让人忧心,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可以胜任语文教师。所以,既然自己认识到了语文教师的一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反思与总结。

2.我对优秀班主任的新认识 篇二

关键词:班级管理;核心内容;优秀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68-01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集中办学的思想体系已成现实。相应的学生入学率逐年提高,班额人数不断增加,班级管理问题也随之不少,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学校管理质量如何,先要看看班级管理怎样,班级管理直接反映着学校“三风”建设的精神面貌,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团体。清洁、舒适的地面,摆放有序的洒扫工具,独具特色的学习园地,衣着得体、精神抖擞的莘莘学子,无不渗透着一个好班主任管理技能与水平。相反,早操、课间操、放学站队、开展集体活动时拖拉、推搡;早自习时出出进进,黑板擦、脸盆架子东倒西歪;进教室上课时学生无精打采,站无站相、坐无坐姿,小偷小摸现象伴随其中,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也是徒劳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怎样重新审视一个优秀班主任呢?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究、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带着疑虑、深思与追踪、摸索,笔者认为:

一、志存高远的思想

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境界。在追名逐利,唯金钱官位是衡量一个人地位高下的思想影响下,一个平凡的教师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君子安于受穷”的宏愿,没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高尚情操,是较难做到这一点的,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辛苦稍有不慎就会“挨批”的工作,也是天底下唯一一个推来又挡去的“官衔”,每学期几十元的津贴有时候还不够一次精神补偿费,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引下,许多班主任因学生偷盗、交通安全事故被家长训斥、领导找去谈话而担惊受怕,每次开学初与班主任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书,实际上就是追究安全责任事故和质量考核是为合格的依据,我敢肯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如果不是学校教育强硬制度的使然,是不会自告奋勇当这个班主任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师德风范。

一个优秀班主任既要有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也要具备老黄牛持之一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范,弄虚作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虎头蛇尾,满足现状,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做法是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素养的。一个好班级是由点点滴滴的实事建立起来的,做好了小事,班主任工作就不难到“家”了,连小事都做不好的班主任大事一定也做不好。整齐的放学路队,行注目立的升降国旗,举止文明的弯腰行礼,无不是从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事积累而成的,疏忽了小事,班主任工作就会有影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性格开朗和蔼可亲,做事细心周到,讲求实效,信守诺言,严以律己的班主任一定会带出一个生命力旺盛,团队精神强的班集体。

二、一个优秀班主任要具备“宽容、理解、信任、平等、公正”的健康心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自古就是许多有识之士行为的标准,也是现今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哲理,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的成功机会对他来说是十分遥远的,班主任宽容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它包含着对同事、任课教师、领导的宽容与理解,一个班主任对这些关系处理不妥,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就容易失去理智,武断专制,从而分散了搞好班级管理的精力,也会影响领导、同事的支持力度,要始终以真诚包容的态度期待学生的悔过自新,包容不等于包庇,也不是对学生缺点的忽略,而是对无意识、偶尔犯错的一种谅解与宽恕,是行之有效的鼓励,以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平等。学生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这是常有的事,如果班主任凭一面之词不仔细调查,凭感情解决就会适得其反,这时一定要冷静耐心,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引导,公平公正不偏不移的解决矛盾,任何徇私舞弊的风吹草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宽容、理解、信任、平等、公正”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法宝,也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这个班级才会一路阳光,蓬勃向上。

一个优秀班主任要具有勇于创新,顾全大局,激励评价的工作思路。

3.我对"创新"的认识 篇三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取得进步。“创新”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或刚从实验室发明的理论。创新其实是教你如何成功的学问,是指导和实现发展的学问。

就像牛顿说他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创新也许要基础,厚积方能薄发嘛!而这基础应该是对人类所创造优秀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糟粕的总结与反省自戒。

没有实践,便不可能有创新。这几年来“创新”一词用得很频繁。天天讲创新,人人要求创新,可是究竟这个社会是否因为人们在嘴上念叨着“创新”而进步呢?我看未必。任何成功都是实践者,相反地,任何夸夸其谈者的“创新成果”就想他夸夸其谈时嗓门中所发出的声音即刻消失一样而孱弱无力。

创新要有创新的敏感。这个敏感是可以建立的。多观察,而且要仔细观察,它能为“创新”提供第一手的感性资料,多思考,更要深入思考,建立在观察为基础上的思考为你提供创新的火花。

创新的结果需要实践来检验。变化不等于发展,改变也不能同改进划等号。若所创之“新”与客观规律是冲突的,那它注定是要被现实所抛弃。创新应立足当前现实并着眼于这一现实。披沙拣金,现实是一把筛子,实践便是执筛者,筛上所存留的便是“合格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驴是马,拉出去溜溜。

要创新,你 须接受别人的创新。别人的创新成果是一个你创新所需的最新鲜的基础,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所以更应加以关注。这就要求创新要与时俱进。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文章

4.我对党的认识 篇四

尊敬的会议指导员,各位同学晚上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自1921年建党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另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将面临许多关系中国国计民生的大事件,首先是现在受关注度最高的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奥运会开幕式就将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随着时间的一天天临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不法分子都开始蠢蠢欲动,更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横加指责,让人不齿。前不久,圣火传递在北京拉开序幕,一些不法分子更嚣张的扬言要破坏圣火传递过程。然而这并没有吓倒中国人,因为中国人认为奥运会已成为一项全世界人的体育盛会,它象征着健康和和平。任何妄想破坏奥运会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都将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唾弃,他们是不会成功的。

与此同时,西藏**分裂集团利用此契机,又开始搞分裂运动,破坏奥运,发动叛乱。此次叛乱规模较大,波及重庆、四川、青海几省,人员众多。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已经蓄谋已久,这次是有备发难。虽说如此,中国却并没有手忙脚乱,他们迅速组织军队进行反击,并迅速将叛乱压了下去。在中国主权问题上,人的立场是坚定的,他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允许任何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事情发生,这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心声。这次叛乱并不会就这样结束,他还会持续一些时间,也许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包括一些西方的势力,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然而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主权问题,却是台湾问题。中国始终坚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却一直由于台独分子的阻挠而一再搁浅。很多人为,马英九的登台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会起到促进作用。虽说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我们对此也不能一味的乐观,必须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台湾问题的解决是势在必行的,至于何时解决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问题之外,中国今年的经济也不容乐观。随着全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中国政府虽宣称中国的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粮食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一种趋势,成为一种必然。美元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可随之而来的物价普遍上涨,却又成为了中国人的心病。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和个人所得税的额度,保证了工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加大了补助的金额,使我们大学生也从中受益。

在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努力学习各门文化课,并在大一时担任了班干部的社会工作。工作中踏实肯干,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班集体。长期作为学生会干部,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良好。

我在以下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有三:

一、理论学习过于死板,虽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但在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显得有些不足,就其原因,就是学习时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

二、做事时易自我满足,办事情、想问题不够成熟。

三、存在一个习惯性的问题,就是遇到事情总想要自己一个人去解决,缺乏与他人的商量和沟通。不过我会尽我所能尽快改正的,同时还请组织给与指导和帮助。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我深知,在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我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便使我更快进步。今后,我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5.我对党员的认识 篇五

大一第二学期来通过班组织的几次党课学习活动,加深了我对党和党员的认识;而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接触那些优秀的党员,也拉近了我和党之间的距离。我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思想和信念。跟任何政党的成员都必须具有这个政党的共同信仰是一样的,这是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要有比较强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组织观念。共产党员是社会的先进分子,理应促进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民主与法制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持中国这个超级人口大国的稳定尤其重要。

另外,党员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党来源于群众,不能脱离群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帮助社会群众的途径稍有欠缺,不过我们可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主动积极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还应在思想上和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世纪之初,是一个反思过去、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伴随着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并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种现代传媒,对我们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等产生着空前、迅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党员具备良好的定向能力,学会在复杂的信息世界中正确地观察、思考和选择。

6.我对管理的认识 篇六

刚一接触这门学科—现代企业管理,对于我这个工科生来说觉得没什么用!无非就是叫别人干着干那,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经过这半学期的学习及老师经典的案例讲解,对它或多或少的也有点了解,知道了在生活中应用它的地方也非常多!发现它真的是一门学问,值得一学!

我觉得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在刚开始讲的那几案例,是它把我对管理的偏见带到正规的道路上!老师也说这里没有正确答案,但说实话,如果我是案例中的主人公我确实想不到更全面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去处理那些问题。从另一方面,也给我的人生定位添加了浓妆艳抹的一笔!

再到后来的对管理概念的定义,我觉得很确切。管理是管和理的统一整体!在生活中,管—听起来像是比别人低一截被别人管着,但理—却不一样像是个讲道理的地方!给了我耳目一新的解释!然后又联系课本: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管理问题。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就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二是理,就是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管”有俩种理解:一是狭义的理解—人治,这种理解就是我之前的理解,是权力的体现,往往体现上位者的意志,体现当权者的武断,有人甚至把管与官联系在一起,官能管人,当官就是要当管人的官,当官就要讲话算数,也不问“管”的是否有道理,“管”的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广义的理解,管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是纪律的,法律的、规章的,还可以是道德的,当然也可以是人本位或官本位的。理,是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理,是梳理,理顺的意思,具体一点就是理事,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各方面效益最大化,它体现的是一种合作意识、一种协调意识、一种理解意识、一种配合意识、一种责任意识、一种规则意识和一种补台意识,体现的更是一种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

随着时间的继续,课程的推进,慢慢的我从它了解了更多关于如何成为像史玉柱那样的巨人以及怎样使自己的企业在危难中走的更远!为什么有一些企业长盛不衰,而有些企业昙花一现呢? 通过比较发现长盛不衰的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区别不在于所谓的竞争战略上,也不在业务安排上,而在核心竞争力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企业文化(如郑州亚细亚、四通等一批曾名噪一时的企业,他们当时的市场占有份额不少,如今不少人可能已经把这些企业淡忘了)。当然,当一个企业已经风靡一时时,作为管理者也应该有忧患意识,学会转型,制定正确的战略方案,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管理者的本职。

回到管理这个概念,在我们工作当中我认为我们所说的,所用的管理,在很大比重上就是管理人的过程,管理事件、任务的流程的过程。管理的过程也是我们建立规章制度的过程,规章制度的建立是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以保证工作按即定目标方向发展,且过程是有序的,有控制的最终要确保是有效的。在管人的过程当中,也是沟通交流的过程,是传受指导与接受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沟

通也是管理,管理也离不开沟通。

因为我们说管理是沟通交流的过程,是传受指导与接受的过程。所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及上下级之间人际关系的融洽性,要建设我们的团队,使我们的团队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执行力。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应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而且总是有改进空间的。

在职场中管理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只要你能把损失降到最小化,受益最大化。这就是个好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管理的思想、管理的制度和管理的规定都展示在你的管理活动中,不会安排 和设计管理活动就无法得到管理的结果。韩国三星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叹,如果我们看到三星董事长李健熙在三星开展的“从我做起,除了妻儿,一切换新”的彻底改变之举,你就可以知道三星为什么可以与GE、索尼并肩齐驱,没有彻 底的变革活动,不可能有三星今天瞩目的成就。“从零开始,全员下岗”是惠普世纪整合成功所在。2001 年9月4日惠普“女强人”卡莉.菲奥里纳向全世界宣布惠普计划与康柏合并。在2002年5月8日正式启动,很多人持冷眼旁观的态度。然而,一年后,整合后的新惠普交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成绩单。新惠普不仅顺利完成了对于康柏的整合,而且在经济低迷、恐怖袭击、战争阴云的笼罩下依然拿出了漂亮的财务业绩。“世纪整合”成功背后的机理,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因素是惠普内部的“从零开始,全员下岗”的贯彻,也就是将原有组织结构和人员岗位全部废除,完全根据新惠普对业务市场的预测,进而决

定销售目标,再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最后再决定适当人选。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

一 很多人用各种标准来评价管理水平,比如有人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做评价标准;有人用使用的管理工具来评价;有人用管理经验来评价;还有人用专家来评价。但是,评价管理水准高低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是否能够透过管理,让组织里每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合而为一。在管理中,人们都感觉到一个问题:有能力的员工常常会不受组织目标的约束,更有可怕的情况是这些有能力的员工会背离组织的目标。在管理中一个最常见的争论是如何看待“忠诚”。我们理解的忠诚更多的是对于企业的感情,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板之所以对于员工对公司感情的忠诚看得这么重,其根本的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老板们知道自己的有价的资源有限,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够靠无价的情感来祢补了。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留住那些需要情感满足的员工,而对于需要能力发挥得到满足的员工来说只能是离开,这样的企业想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好的管理能够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了解个人的目标,能够让组织的目标代表个人的目标。管理就是让一线的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管理需要资源,而且对于管理的资源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一个老板对我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下属做不好,因为他已经非常授权,除了人事 和财务的权力,其他的权力他都给了下属。我说,其实你什么权都没给下属,因为除了人事和财务的权力,其他的权力对于管理来说都是次要的。管理的关键是要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有权力运用

资源。在管理的架构中,管理者因为处在结构的上层,因此拥有了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但是越是处于上层的管理人员,就离顾客越远。而处于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反而没有资源以及资源运用的权力。这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区别!

同时作为管理者应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回顾过去,巨人集团的老总史玉柱,凭借一套汉化软件,占领了中国的软件市场。但在他一帆风顺的时候,却忘记居安思危,后院起火了。资金的短缺成为他致死的猛药,至此他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没有颓废,他在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为的是东山再起!几年过去了,脑白金诞生了。他又成为保健品行业的老大。浮浮沉沉中,他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分析巨人集团那时的资金还有,只是还未收回来,但那却没能接了燃眉之急。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资金流”是什么。搞企业资金链不能断,它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行。自己的东西放在自己手里最稳当,放在别人手里跟没有没两样!成功的管理者大都有超远的眼光,他会正确的把握企业的动向,正确定位企业的市场,把企业做大做强。健力宝的老总李经纬在这方面就是个好手。他生逢其时,把健力宝的品牌打响于全国。他正确地与体育事业挂钩,把广告打到奥运会,亚运会,使其名著全国;正确的定位市场,不做虚假广告,专做健力宝这一品牌,使健力宝引领全国,深入人心!从管理者的角度,李经纬是先驱,因为后来的宗庆后,李宁的成功是它的翻版!可以说他影响了很多管理者,企业家的思维!虽说后来他被判刑了,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7.我对党的认识 篇七

从小时起,共产党在我心中是一种朦朦胧胧的高大而神圣的形象。听取了党校老师的讲课,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基础知识概论课,并阅读一些关于党的知识的书籍,增进了我对党的认识,拉近了我和党的距离。

下面就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党的认识的提高和入党动机的改变。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是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新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防力量;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的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开展,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靠中国共产党。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标准。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

对党的进一步认识也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了更加清醒的把握,具体说来,一要明确政治方向。这一点要时刻牢记在心,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用这一标准去衡量、去辨别、去判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辨别真假的能力。二要先做人、后做事。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有着底蕴深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社会公认的做人的标准和道德水准,我们做人、做事,首先应符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好人”的标准。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认识世界、尊重客观、有益有利地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自己的满怀着憧憬与期待来到了这里学习。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让我深受党的良好的教育与启迪,自己内心深处一直藏有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梦想。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向党表达自己的期盼之情了。从小到大,在良好的家庭氛围里,我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母亲等亲人,时时刻刻都在教育我。从小在我的心里,就已经铭记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虽然那时幼小的我,对此有些迷惑,但一直将伟大的共产党当成是神圣的我们的大母亲。

来到学校后,让我真真正正的受到了党的教育,让我对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幼小时的迷惑也随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丰富而褪去,代之的是我对党认识的不断深入理解,更是一种崇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更深的印记。此时,我面对伟大的党,我已是心潮澎湃,加入我党已经不是简单的崇拜了,而是一种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今后我会怎么做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来说,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种坚定信念建立的基础来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层次的指导;作为一名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不仅要用正确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还要将这种思想转变成实在的行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指出了行动的纲领和具体的措施。经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可靠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决心和信念,为我今后思维方式和学习作风的进一步培养和完善指出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

其次,从行动层面来说,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使我在做人和处事方面有了更多的感悟。

第一,就做人方面而言,一是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是我一贯的做人原则。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一贯传承的优良美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有悖于诚信理念的思想观念层出不穷,作为美德的诚信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滑,诚信理念的重建成为我们当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建设中最为迫切的方面。诚信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坚持的美德之一,从大处讲我们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忠实于民族的事业,忠实于祖国的事业;从小处讲,我们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本。只有这样,我们这样才能更好地熔于人民群众之中,团结人民、领导人民、服务人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熔于革命队伍之中,团结同志、帮助同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二是要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正直正派同样是做人基本的美德,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主义,我们更应该将正直正派作为我们人格品质去格守和培养。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纠纷、民族矛盾、文化冲击甚至反动敌对势力活动不时抬头,只有保持正直正派的作风我们才能勇敢面对各种反对势力、敢于同各种反对势力作斗争,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只有保持正直正派的作风我们才能勇敢面对来自各种层面的压力和诱惑,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第二,在做事与学习方面,一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坚决不办,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坚决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协调和理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科学规划、统一协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二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民心向背是我们事业成败、为人立德的试金石。三是坚持改革的方向。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工作一切都到位了,我们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需要不断深入地改革下去。我们应该看到改革越深入越艰难,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8.我对儒学的认识 篇八

以前只知道儒学是一种深奥而又富有哲理的学问,并不清楚期中蕴含的的精神。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儒学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体会。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儒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

儒家思想在春秋末期产生,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战国时期的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为儒学的进一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然而,秦朝时期,由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这并未影响它日后的发展,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使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在与佛教、道教的相互辩驳中相互渗透。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理学。明清之际,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使传统文化思想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永恒的生命力;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两千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儒家思想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渗透到方方面面。

9.我对素质课程的认识 篇九

书上的概念是: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咱们这里的素质教育,是有区别于上面的概念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区别,让我们的素质教育更显得有特色。来公司虽然也只有这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由于一进来就开始带素质课,可以说是当初来就是因为看到咱们这里的这些特色才选择了这里。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听到要把素质课程淡化,只是作为一个噱头来促进签单的话,心里着实不是很愿意看到,也是促使我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原因。

在这里,我就我自己对素质课程的一些理解分享一下,也希望能得到认可。那么我就从素质课程的好处说起吧: 1.首当其冲的是素质课程能促进签单。这是从咨询师们交单的过程中以及他们的沟通中很明显的体现了的。我记得很多咨询师来交单的时候都是说因为父母认可我们的教育理念,说清晰点就是把素质教育和方法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这里也能看出素质教育在家长们的心里是很有位置的。那么为什么家长会这么重视素质这一块呢?其实做着咱们这个工作我想我都没必要说的太多大家都能够很好的给出自己的答案。

2.有益班主任工作管理。我自己是从事着班主任这样的一个工作,而且我还兼代素质课程。我的岗位职责其实也在某一方面让我对这一个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什么说有益班主任工作管理,其一,班主任在接单跟家长的第一次面谈时,都是要介绍工作流程的,而每一次都是在说素质课程的时候让家长更加放心,也能让谈话更加融洽;其二,从教学的过程中来看,当素质老师真正用心的去解决孩子面临的迫切问题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比兼职老师辅导文化课的效果来的更快,这样也就让班主任在进行三方互动维护家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在这里我也想说一下,不能把这个素质教育的问题简单的嫁接到班主任的工作中,当然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素质老师,他们应该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但是从家长的需求,从我们的理念,我们要想达到更大的目标,素质课程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深入挖掘的东西。

3.是对整个工作流程的完善。试想假如我们把素质课程淡化,那么我们所做的360度测评的意义何在?我们市场部所做的我们咨询师在签单时跟家长的沟通是不是还要有所变化?难道就只是为了班主任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有借鉴性?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样不妥。

4.有益续单。这一点从第二点看来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也没必要

多说。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如果我们能更专业一点的把这个做好的话,能让续单来的更快。就拿我这里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家长都

是因为看到我们在这块的用心才续下来的,说实在话成绩上我们要

做的工作还很多,意思就是说家长并没有看到太多惊喜。我这还有

一个叫陈玺竹的,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我能看到孩子问题的改善,我就续费。不过说实话我也做的不是很好,这孩子因为各种

原因确实也挺让我头疼的。

5.有益于提高同行业内的竞争力。举几个列子吧。一,有家长这样说:

我们把孩子送来之前,也去了解了很多的机构,从收费的角度说你

们也没有优势,为什么选择这里,就是因为你们的教育理念。我们

反过来讲,如果没有这个实质是不是家长就会选择其他呢?二,我去学校接学生,看到很多托管的或是发传单的,但凡做的好的受家

长追捧的都能看到他们宣传的“素质”二字。三,其他机构现在大

力宣传的,比如什么‘心灵方法班’,这班那班的,说白了也就是

在提倡素质。而我相信的是,我们的素质一定比他们有优势。因为

很可能他们也只是为了宣传。所以我想的是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个落

到实处的话会是潜力无限的。

6.有益增进知名度,提升公司形象,加快公司品牌建设。当然这一切是在我们用心的做出成绩的前提下的。我们都知道做这个家长的口碑是很重

要的,而好口碑从哪里来,这“素质”两个字就是我们有别于其他机构的最好的口碑。那么口碑好了再加上我们做的宣传,公司的形象当然也

就ok了。至于为什么我要说到品牌建设,说实在话要说作为公司底层的员工来讲,这些不是我们考虑的内容,有点过了。但是对于一个有志

于把这个事业当做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的人来说,我有这样的考虑我还

是希望能说出来。我一直都很坚信不管是什么行业,至少在中国这个大

环境下,要想有关注度、信誉度和价值印象,品牌才是最有效。那么我说素质课正好可以当做我们的一个特色品牌进行建设。从外部环境来

看,我们的家长有这个需求,我们在竞争对手那里又有优势,而且通过

这个可以让我们跟学校的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合,增加更多的合作机会。

从内部环境来说,能够提升大家的素质,当然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当然

就能提升公司的活力。说实在话,如果撇弃素质这一块来讲,我们的企

业文化优势在哪,我看不到公司有区别与其他机构的品牌在哪里。说

这些话可能是我对公司的不够了解,也是我应该去反省要去认真对待的地方,但是从对行业的了解来说我还是有这样的顾虑的。

最后把20号光明日报上的一个报道分享一下,虽然他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可

能跟我们有出入,但是“素质”这两个字是一样的。希望在这样一个大环

境下我们能真正的把这个重视起来做成一个很好的东西。当然写这些也仅

代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而且只是一个普通员工的简单的想法。我只是觉

得,我们有这样的优势基础,我们一直在提倡这个也在实施这个。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做好这个,应该是比同行业的任何一个机构都强。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是今后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是,课业负担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肩负着大众希望的素质教育还需突破。为此,专家学者们纷纷直言。

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各地都有积极的探索。但是必须看到,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

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着只重视考试成绩,抑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就业的竞争、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有考试制度的制约等等。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就教育本身来讲,首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发现有特别天赋的人才,因材施教,特殊培养。其次,要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第四,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第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当然还涉及评价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我们的校长、教师,当然还有家长和全社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科学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

王渝生(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我认为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更强调推广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学教育体系可划分为正规教育(学校系统教育)、非正规教育(组织化的校外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融于生活中的教育)三类。如果以学校为分界点,则又可分为学校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学校科学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主要是课内科学教育和课下科技活动。社会科学实践教育由不同的部门、组织承担,主要包括科技团体、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人民团体等,形式上有科学实验室、科技俱乐部、少年宫、科技馆、科学中心等等。掌握这些社会实践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应充分意识到育人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实地体验,促使其激发出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以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

张民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对于素质教育,目前社会上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其推进仍然是困难重重。这首先是片面的人才观,传统的用人制度,唯学历,唯名校,加剧了升学竞争。第二是在社会和教育中,重育分轻育人的应试教育势头不减,单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思维受束缚,课业负担过重;第三是虽然有山东等省市和不少学校的改革经验,但聚焦内涵的突破动力不足。推进素质教育,还需加大力度。

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以兴趣为起点,以能力为目标,在不同学段突出不同的重点,上下联系,相互衔接。能力为重就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强化能力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责任。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要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落实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只要坚持改革、勇于改革、智慧改革,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上传时间: 2010-12-20 11:25:34]

10.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十

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在宗教的幌子下,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当今一切社会秩序和世俗国家,建立神权政治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行为。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于“泛伊斯兰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沙比提大毛拉等人,鼓吹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在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死灰复燃。鼓吹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未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大肆煽动宗教狂热,疯狂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形成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各族人民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11.我对课改的认识 篇十一

建国以来,国家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八次,可以说像走马灯似的。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改变,课标的修订,迫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之而改变,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名词便应运而生。

2008年9月,我开始分管我县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当时,我就想,在我任职期间重点干三件事:一是规范常规教学;二是有重点地推行课改,最起码是在一小部分,甚至是个别学校推行课改;三是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多方面征求意见,经过半年的修订,最终形成了“伊川县常规教学管理手册”,这个手册从学校的管理机制到教师的“备、讲、批、辅、考、评、纠”七个环节以及教学反思等角度都做了具体而规范的要求,自2009年下半年在全县开始正式实施。这个手册是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是指导全县“建立基本教学秩序,对学校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文件。我们可以这样说,“抓常规万万丢不得”,因为抓常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一些同志可能会这样质疑:像你这样说,不用搞课改了吗?既然抓常规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搞课改做啥啊?或者说,常规还抓不好呢,还搞什么课改啊?持这种思想的老师不是少数啊!乍听起来,也是这个道理,其实不然。搞课改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抓常规教学,而另一条腿就是抓教改教研。抓常规是为了夯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抓教改教研则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我们每一位教师或者校长都在致力于上述的两项工作。我们只有更有效地抓好这两项工作,才能体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000年以后,我们县已经开始学习洋思、杜郎口的经验,全县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那里参观的人次不少,我们也曾经把杜郎口的老师请到我们县做课,传授经验,我们推行了七八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本质上讲,基本上没有大的进展,现在为什么还要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呢?基于如下三个理由(理由当然很多,这里只阐述最重要的三个),我们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深化课改是新课程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的确定,新教材的编写,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从教育对象上讲,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教育方法上讲,更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从培养方面讲,更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革。

第二,深化课改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网络发达的今天,知识的传递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事物的方式都在转变。在这样的时代中搞教学,不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是不行的。

第三,伊川的基础教育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伊川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教师配备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最关键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和教师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工作,是在应付的状态下从事教育教学。这些因素导致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长期处于低谷。

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稳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多方论证、多次讨论,经教育局党委研究,于2010年3月31日召开了我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效果好。会上印发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实施课改的方法、步骤以及具体措施,提供了经验模式,同时从组织上给予强力的支持。按照梯次推进课改的计划,我们确定了32所学校进行课改(其他学校不强制)。5月19日,我们召开了改革座谈会,会上,实验中学朱站菊老师的发言震撼了全体与会的同志。我在那次座谈会上讲“课改呼唤有锐气的校长”,对我县的课改,我一直讲:强化学习,致力于转变观念;鼓励大胆尝试,闯出路子;及时总结反思,扶正祛邪。

自4月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积极推进课改。比如,教育股、教研室的同志经常下乡调研,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学校校长和教师共同探讨课改方法。教研室接连在《教学动态》上刊发“教研员论课改”系列文章,刊登试点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介绍。第二届中小学校长论坛班的主题就是“推进课堂改革,成就智慧校长”。我们还诚邀洛阳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我县实验中学听课、研讨、把脉、会诊,结合我们课改实际进行指导,等等。通过努力,我县的课改已经稳步开展起来,但是,课改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更亟待我们解决。今天,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教与学”这个话题,谈一下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课改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是什么?就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那么,课改的精髓自然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课改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与学的理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所以,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就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弄明白这个问题对于整体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认识非常重要。

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对课堂教学改革持怀疑观望态度者大有人在。一些同志总是认为,多年的教学方法已经运用得很好了,教学效果也不错,何必要改变呢?个别同志甚至认为,课堂改革是胡闹,谁改革,谁吃亏;个别同志不但不能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而且对热心课改的同志冷嘲热讽,对教育局以及学校的工作部署不予配合。

这是思想问题,对这些同志而言,观念不转变,课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旧教学方法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很难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就是课堂主宰者,教与学的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不学。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周而复始,差生越来越多,教师越来越沉不住气。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研究一下教师的教书方式。这里有两种方式,试和大家讨论一下: 一是因教施教。因教施教是指教师必须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因学施教。因学施教是指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的差异,灵活运用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使教学与学生的风格相匹配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因教施教和因学施教的结合,体现了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认识自身的特点,更要认识学生的特点,从而设计教学策略。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教离不开学。我们常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生的差异与个性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把握学生的差异,因学施教。

新课程正是树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交往互动式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互助合作;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从教学中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明白了这样的区别,有利于我们认清课改的精髓。我们不但要转变观念,我们更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以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改的模式有什么作用?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这种结构和方式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有一定的可操作程序。

我们要充分肯定模式在课改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等),重建新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一个既破又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破”比较容易,“立”有一定难度。“立”需要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新路子、新方法还必须结合地域实际、学校实际。洋思的经验之所以被教育部认可,得益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强行推广;杜郎口的经验曾经被称作“杜郎口旋风”席卷全国,应该得益于“三三六”模式的强行推广。而且,他们的模式以“高效优质”为特点,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我觉得,离开了既定的模式,洋思、杜郎口都不会成为全国名校。

今天,当我们面对课改,观念不清、方法不明、束手无策的时候,模式的规范与指导意义更为重大。结合我县课改实际,我建议试点学校必须首先选准自己的课改模式。因为,课堂教学改革就像是一个人进行书法训练,现在,只是处于“描红”阶段,只有按照一定的模式描画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才可以逐步地“脱贴”,之后才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选准自己的课改模式是搞好课改的关键一步,走妥这一步,才可以在今后的路程中走稳走好。

课改初期,一定的模式可以“迫使”大家行动起来,这是教师从事课改的“被动时期”。依靠模式引导教师达到“自觉运用模式,从事高效课改”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措施。

在课改起始阶段,模式的强迫性对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战术意义。因为,课改的方法和策略来自于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备课、讲课等教学环节都是在既定模式下操作完成的。教师遵循一定的模式,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合理,方法得当,从而积累经验,日臻完善,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培养起自身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完成自身从传统型教师到课改型教师的嬗变。这就是战术,有了这样的战术,就有了颇有价值的战术意义。

我们不但要认识模式在课改中的战术意义,更要认识模式在课改中的战略意义。这就是因“脱贴”而形成的自己的风格——浓淡相宜,虚实相生,下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达到这样的境界,模式就成了铭记于心、灵活运用的东西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说“杀猪杀屁股,一人一杀法”的说法,有人把这句话化用到我们的课改上来,认为“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多样化”。教无定法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看谁方法最科学,最简便,最符合规律。谁都知道,杀猪的时候,一刀捅进心脏的手法与“杀屁股”的手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捷径,猪死得快,受罪少;后者是拙办法,猪死得慢,受罪多。我们的课改要“高效”,不要“低效”,这是必须树立的正确观念。否则,便无从构建“高效课堂”,也无从追求“课改中的高质量”。

如此说来,从被动运用模式,到灵活运用模式,这无疑是提高教师课改能力的有效办法。

三、如何处理课改课堂中的“教与学”?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媒介”。教师的课堂三大功能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因时而教,因事而教”。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正确处理课改课堂中的“教与学”是我们必须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是不容替代的。

长期以来,在倡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课改课堂总有一种错误导向,似乎说到新课程、新课改,课堂教学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然后是廉价的表扬、肤浅的肯定与模糊的评价。这是对课改的误解,淡化或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新课程中的新课改并不是要教师淡出课程,而是要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中,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一条课改核心理念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教学行为,但无论何时,教师在课堂上必要的讲解、分析、点拨、启发、评价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个三主方针同样适应于课改课堂。

认真设计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问题;同时要养成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设计问题的能力。余映潮老师的课好就好在设计上。他给我们上过展示课《夸父逐日》,从知识的传授,到学生的积累,到文本的解读,再到课外拓展与升华,余老师对教学的各环节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分组讨论,但时刻引导着学生在探索——按照余教师的设计在探索。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就是很好的课改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结合我县课改实际,我有五点建议,希望大家采纳: 第一,不要把所有问题全都交给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必须要讲,而且要讲透彻;

第三,充分备课,保证在课堂上正确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第四,结合学科实际,结合课时实际,创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第五,准确把握并使用教材。新课改的课堂,教师应该是“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学生的“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下的“学”。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追求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追求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既然是互动的,教与学就必须是相融而不能分离的。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按照一定的学习要求,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

我认为,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应该考虑这样三个要素:

第一,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依据教材,区分梯度;考虑学生,照顾多数;循序渐进,把握尺度。

第二,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方式。力求多样化,避开单一化;力求灵活性,避开机械性;遵循一定模式,兼顾学科特点。

第三,应重视课堂训练中的启发与拓展。让学生多做课时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以此为契机,启发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总结;让学生多做发散性思维,在自由思维中寻找契机,诱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读自然与社会的实际问题,实现高效拓展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对全县正致力于课改的同志们有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学校的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不是口号,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胸怀,是互助友爱的体现,团结才能产生纯真的友情。搞课改更是离不开团结,百金安家,千金买邻,和谐的人际环境是我们取得课改成功的重要前提。十年数十年过后,当我们回首今天的成功与收获,我们更会为曾经并肩战斗而欣慰!

第二,希望学校领导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是课改的指挥者,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是课改的真正主人!教师也要自觉拥护学校的决策,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三,希望教研员搞好研究和指导,真正起到学科教研员的学科指导作用。教研员与科任教师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尤其是县、乡两级教研员,要体谅教师们的苦衷,要认真研究,深入课堂和师生交流,要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教师从事课改,切不可一知半解,信口开河。盲目地肯定或否定,既有伤教师的积极性,又有损自己的形象。我们的教研员要向洛阳市教研员学习,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既能深入细致地分析,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使授课教师心悦诚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上一篇:厂长的辞职报告下一篇:扶贫政策性遭遇贷款商业化 扶贫贷款不断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