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案例(14篇)
1.幼儿游戏案例 篇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做准备运动,活动身体。
师:小朋友们,过会我们要玩一个游戏,现在大家跟着我活动一下身体,等下才能表现的更好。
小鸟飞,飞啊飞,拍拍翅膀飞啊飞。(上肢运动)小鸭走,走啊走,摇摇摆摆走啊走。(下蹲运动)小象走,走啊走,甩甩鼻子走啊走。(俯背运动)小马跑,跑啊跑,嗒嗒嗒嗒跑啊跑。(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树,引出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小树)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树有什么好处?(能乘凉、小鸟可以住在树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小树。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就和这小树有关。游戏的名字叫“爱护小树”。在我们旁边,地上画了个什么图形?(圆圈)小朋友们先拉好小手,站在线上,围成一个大圆圈。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老师把小树放在圆的中间,因为风好大,小树快被吹倒了。所以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站在圆内用手扶着小树。圈上的小朋友就要手拉手边走边念:“小树,小树,我们都爱护。”这时,扶树的小朋友可以随便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比如:“XX,请你来护树。一、二、三!”说完就松开手,被叫到的小朋友就要马上跑上去扶住小树,两人交换位置。如果被叫的小朋友在叫他的小朋友到他位置前没扶到树,就是接着扶树。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最注意。
3、教师提要求 师:(1)扶树的小朋友叫名字时,声音要大声,清楚,让大家都听得见。
(2)扶树的小朋友要在数完“一、二、三”后才能松开小树。
(3)圈上的小朋友不能推挤。
4、开始游戏
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让幼儿更清楚游戏的规则。
5、分组进行游戏
幼儿人数较多,可让幼儿分组游戏,使幼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师: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么?大家表现的都很好,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找出未能扶住小树的原因)我要表扬XXX。他反应很快,注意力很集中,跑得也很快,小树被他很快的扶住,就不怕大风吹。小朋友为他鼓鼓掌,也为你们鼓鼓掌,因为你们也很棒
2、做做放松运动
师:小朋友也都累了吧?现在和老师做做放松活动,抖抖脚,抖抖手(舒展运动),然后回教室,小朋友口渴了要记得去喝水。
2.幼儿游戏案例 篇二
一、游戏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国务院发布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我们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由此可见, 游戏在幼儿的生命中十分重要。不管世事如何变迁, 游戏永远是人们童年生活不变的主题。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它能够创造快乐, 是儿童积极、专注的生命投入。对于游戏特征的研究, 较有影响的是纽曼“三内说”, 三内指的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1) 。由此可见, 游戏是一种内驱性活动, 游戏的动机应该出自儿童的内心深处, 是自己决定的, 而不是外界强加的。一个真正在游戏的幼儿, 眼神应该是专注的, 表情应该是满足的, 过程应该是非常享受的。然而, 现在我国幼儿园游戏活动中, 很少看到这种专注、满足和享受。更多的是孩子在老师的命令之下被动地完成一项项任务, 看似是游戏, 然而早已失去真正的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小孩子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以说, 游戏几乎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笔者认为, 游戏最本真的涵义是内发性, 即游戏应该是孩子自主自愿的一种充满想象和创造性的活动。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
游戏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十分重要, 但笔者在走访、调查了国内多家大型幼儿园之后发现, 当前幼儿园老师们在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游戏开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存在诸多问题。
1. 对游戏的认识存在误区。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要么把游戏等同于教育教学活动, 游戏被赋予过多的教育性意义;要么把游戏认为对孩子完全放手, 不管不问。多数情况下, 教师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主导者, 教师在儿童游戏活动中过多干预, 教师安排游戏的内容、玩法、时间、场地, 想通过游戏形式教给孩子们更多知识, 游戏之间彼此孤立而无本质联系, 违背游戏的自发、自愿和快乐本质, 失去游戏原有的乐趣, 这样的游戏是名存实亡的。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师利用各种奖励办法诱导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然而这种方式下的游戏孩子是被迫接受的, 游戏成了教师教学手段和工具, 已然失去重要涵义。与此相反, 有的教师认为游戏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玩, 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缺乏细心观察、记录, 不善于引导, 不知道在游戏的自由性和规则性之间寻找切入点, 不利于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高。显然, 两种方式均不可取。
2. 对游戏环境创造存在误区。
笔者走访了多家幼儿园后发现, 多数大型幼儿园都非常注重为幼儿创造丰富、精致的区域环境, 在幼儿园户外、室内都设计各种区角活动, 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 美化幼儿园墙面、教室、区角, 各种手工作品更是堪称精湛, 几乎所有幼儿园都铺满塑胶地毯, 购置大型户外设施、多种多样的玩教具。相比较而言, 以出色教育著名的日本、德国的幼儿园却显得尤为简陋、朴素, 我们查阅了相关国外网站发现, 这些国家的幼儿园没有颜色亮丽的外观、没有“五机一幕”的现代化设备;没有精湛的环境布置与手工作品, 没有大量的玩具, 有的只是废旧报纸、纸箱子、尼龙绳、瓶瓶罐罐等, 然而就是在这样什么都没有的幼儿园环境下, 孩子们快乐地玩耍、嬉笑、欢闹, 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这种鲜明的对比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诚然, 重视创设游戏环境是重视游戏的一种表现, 然而从教师的“投入”和“产出”优质的幼儿教育这一关系看, 显然不成正比。在笔者看来, 我们在追求为幼儿创设精致、完美的游戏环境时, 忽视让孩子自己动手、想象、创作, 一味地包办代替事实上是对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限制。
3. 对游戏的观察认识不足。
很多老师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不会耐心、细致地观察, 要么忙自己的事情, 要么仅仅看着孩子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对孩子的游戏活动观察不够仔细, 对观察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然而,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行为的关键, 通过观察, 教师可以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游戏中的情感态度、认知水平和个别差异等。游戏犹如放大镜的焦点, 如果教师注意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 就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闪观点, 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不足, 并以此为依据, 为儿童准备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 进而采取最有效的指导策略, 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另外, 用心观察是教师正确评价幼儿游戏的保证, 教师只有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才能全面了解幼儿, 才能避免教师凭主观臆断评价孩子们游戏中的表现, 才能避免教师评价游戏成为不合实际的空洞说教, 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意义的。
4. 对游戏的评价、反思存在误区。
在实际幼儿园游戏活动中, 游戏结束后都有评价环节, 这个环节能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对游戏的真实想法。但是, 某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 要么草草结束, 要么只注重自己对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很少给孩子们自由表达的机会。事实上, 孩子们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分享、反思和提高的过程, 他们在游戏后相互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完整的自我, 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 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就不能得到提高, 游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另外,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在孩子们游戏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哪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下一次同样的游戏可以进行哪些变化?游戏中孩子们有哪些方面的成长体验?这样在游戏后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深刻反思、整理、总结, 才能不断积累教育智慧, 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5. 对处理游戏中孩子之间的冲突存在误区。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 其中争抢玩具、争抢角色最为常见。那么, 当孩子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 教师应该如何介入呢?笔者认为, 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适当介入:其一, 当孩子之间出现严重冲突, 凭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解决冲突时;其二, 当孩子向教师求助时;其三;当游戏长时间陷入僵局, 确实进行不下去时。幼儿游戏中的“僵持状态”意味着新的游戏规则的产生, 新的规则又会促进孩子们游戏情节的开展, 这样游戏就会向深层发展, 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因此, 幼儿教师一定要学会于观察中耐心等待, 等孩子花开, 或许在等待中孩子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总之,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每个孩子都是在游戏过程中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我们应该把真正的游戏还给孩子, 让游戏回归其最本真的涵义———内在、自发、愉悦。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游戏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和外部的平静, 同周围世界和平相处。一个能干的、自发的、平心静气的、坚忍不拔的, 直到身体疲劳为止坚持游戏的儿童, 必然能成为一个能干的、平心静气的、坚忍不拔的、能够以自我牺牲增进别人和自己幸福的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 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不就是这一时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吗?”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快乐的童年, 幼儿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教给孩子知识, 而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尽情享受游戏, 让游戏回归本身的涵义, 给孩子们快乐、自由的童年。
注释
3.幼儿游戏案例 篇三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不应仅仅满足于快乐上,而应该在满足快乐的同时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让幼儿能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但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比较差,参与能力也不高,在游戏中经常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早上入园的时间参差不齐,通常也会比中大班的幼儿晚。所以,在晨间活动时经常会带部分幼儿先做一些游戏活动,这次是请先入园的幼儿玩雪花片,幼儿发挥自己想像,任意搭建各种玩具,如飞机,汽车等。正当大家玩得兴起时,突然,多多大声地哭起来:“老师,奕奕把我的飞机抢走了……”此时,只见奕奕把两快红色的雪花片紧紧地拽在怀里。经了解,原来,多多是用红色的雪花片搭飞机的,而且只剩下最后两快就成型了。
案例二:“小白兔”的游戏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爱的游戏。在上课之前,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当教师念到儿歌中“小白兔白又白,小白兔跳一跳,跳到草地吃青草时……”就听见璠璠在那里大声哭闹:“老师,朵朵打我。”经了解后发现,原来是朵朵在游戏中抢了璠璠的“青草”。她们都哭闹着说:“所有的青草都是我的。”
三、案例分析
1.家长的过分保护,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事事家长包办代替,以至于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加上现在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要依赖家长去完成,特别表现在他们不愿尝试新鲜事物,不敢大胆表现自我,家长的过多保护,家长常常不愿孩子直面困难,导致孩子行为上的依赖,缺乏独立性。同时随着家庭居住环境的变化,使孩子接触同伴和外界环境的机会减少。幼儿在面对矛盾时,充分暴露了幼儿霸道任性的性格特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2.儿童在解决矛盾冲突问题时存在空白,缺乏解决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矛盾与冲突总是难免的。究其原因,是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需求又包括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如自己想玩的玩具没有得到;自己想加入别人的游戏却得不到认可,等等。然而,成人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不学都无所谓。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更是事事都让着她,当在家发生矛盾时,成人往往会说:“弟弟(妹妹)比你们小,你们应该都让着她。”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什么都是我应该先得到的,不管是谁都应该让着我。根本不知道在面对问题时该如何去解决。
3.孩子的年龄因素
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又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易于与他人发生冲突。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四、应对措施
1.了解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儿童心理学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假如幼儿在生活中一点冲突都没有,这对幼儿的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冲突太多,又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心理障碍。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认识到,小班的幼儿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做事情,很少采纳别人的意见,要求他们与人分享和给予更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当某些幼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常常表现出过激的行为。那么,此时就应该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并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考虑应如何协商解决问题。
2.适度地利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解决矛盾冲突
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的原理,提出自然后果法,即对儿童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儿童自食其果,从而促使其反省并改正。在幼儿的矛盾冲突中,适当利用“自然后果法”,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效果明显。针对案例一中多多和奕奕两个人都想得到红色雪花片,最后两个人开始争吵直到活动结束了,谁也没完成他们各自的作品,最后只能扫兴地离开。对于此类事件,我没有急于上前去指手画脚,而是采取“自然后果法”,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让幼儿自己体验到没有玩成游戏的不快,继而再引导全班幼儿进行讨论,“两个人都想搭的时候应怎样做?”结果,没有完成作品的多多和奕奕都说:“应该轮流玩,不能吵闹,更不能争抢。”由此,在下次游戏中,他们便自觉主动地进行轮流等待游戏,因为他们已经亲身体验了没玩成心爱的游戏的伤心与不快。实践证明,适度地利用“自然后果法”引导幼儿解决矛盾冲突,比教师像个法官似地去“判决”的方法所产生效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深刻得多。
3.家园共同配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当前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法不当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家长要在家中创设良好的氛围,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当遇到问题时,要巧妙地去引导孩子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有些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就想方设法帮他解决。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意识,改变家长的观念。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当然,教师也应该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去引导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冲突,就应该教会幼儿学会避免、解决矛盾冲突,我们教师要尽量地引导幼儿宽容待人,理解他人。
4.大班幼儿体育教案案例:体育游戏 篇四
一、航天员登陆月球
游戏准备:一个皮球(当作月球)、航天员人体玩具(或用图片)。
游戏玩法:参加游戏的入围坐成一个圆圈,裁判把皮球发给一名幼儿,相隔五人再把“航天员”发给另一名幼儿。游戏开始,皮球和“航天员”朝不同的方向传递,直到“航天员”登陆月球,也就是“航天员”和皮球同时传到一个人的手中,大家鼓掌,欢迎这个人表演节目。提示:游戏过程中只能坐着传递球和不能站起来。
二、小老鼠运粮食
准备:
1.两人一只布袋/篮子,海洋球/沙包/瓶瓶罐罐若干(当粮食)。
2.幼儿戴上小老鼠头饰,扮成“小老鼠”。
3.从起点至山洞沿途设置“草地”、独木桥等,在另一处设置“老鼠洞”(在地上画圈即可)。
游戏玩法:
1.将“小老鼠”分成两组。同组内两只“小老鼠”手拉手从“老鼠洞”出发,爬过草地,快步走过独木桥,来到“山洞”里,将布袋/篮子放在地上,取lO袋“粮食”。
2.两只“小老鼠”共同抬起布袋/篮子将粮食运回“老鼠洞”,倒进储粮箱。运的过程中“粮食”不能掉。
3.所有的老鼠最先返回“老鼠洞”,且粮食一个也没掉的组获胜。
游戏说明:海洋球也可换成沙子、豆子等,游戏方式可以改成比运送“粮食”的重量、或哪组先装满储粮箱;也可以变换布袋的数量,可以多人一袋或一人多袋玩。
三、小海狮玩棒球
准备:1.幼儿腰部以下套上布袋扮成小海狮。
2.人手一根棒球棒、海洋球若干。
3.在活动场地上设置起点和终点,终点处设置球门。
游戏玩法一:
1.将小海狮分成四组,排在起点处。
2.比赛开始,四只小海狮手持棒球棒运球,将球运至终点,推进球洞。
3.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小海狮”运的球多,就赢了。
游戏玩法二:
1.将“小海狮”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各出一名“小海狮”当守门员。
2.每组“小海狮”齐心协力将棒球打到自己的球门中。
3.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进球多,哪一组胜利。
四、蚕宝宝摘桑叶
游戏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挂满“桑叶”的“桑树”若干,剪刀、胶水、彩纸、颜料及画笔等美工材料,贴纸人手三张。
游戏玩法:
1.将桑树放置在地面上。
2.幼儿站在布袋中,手拎袋口移动身体,自由选择桑树场地摘桑叶,将摘到的桑叶放到布袋中。
3.幼儿脱下布袋,将桑叶汇集到一起,自由选择美工材料开始制作“桑叶点心”。
4.将做好的点心集中一处,幼儿将手上的小贴纸粘贴到自己喜欢的“桑叶点心”上。
五、小花狗抬花轿
游戏准备:四角缝上拎手的布袋若干。铺满海洋球的固定跑道。
游戏玩法:
1.五名幼儿自由组合,一名幼儿坐在布袋中央,其余四名幼儿做小狗手抓布袋边角,将这名幼儿抬起,边抬边唱歌曲《小狗抬花轿》。
2.歌曲结束时,花轿抬至跑道起点处,将花轿放在跑道中的海洋球上,将花轿一直拉到终点。
游戏说明:
1.跑道两边有固定边界的低矮围栏,跑道可呈多种线路。
2.将布袋中的幼儿放在海洋球上,四名拎布袋的幼儿在围栏两侧移动,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六、小螳螂练站立
游戏准备:大布袋若干。
游戏玩法一:
1、将布袋展开平放在地面,规定每组人数,幼儿自由组合成凡几组,扮成“小螳螂”一个个站到布袋上,相同大小的布袋上站的螳螂最多的一组获胜。
2、重新分组游戏,要求每组队员不能和上次完全一样。
游戏玩法二:
1、幼儿自由分成四人一组,将布袋展开平放在地面上,四只“小螳螂”站到布袋上,将布袋对折,四只小螳螂继续站上去,这样不断对折,直到布袋上不能站四只小螳螂时游戏结束。布袋对折面积最小组获胜。
2、重新分组游戏,要求每组队员不能和上次完全一样。
游戏说明:
1、此游戏也可改为结合音乐游戏开展,比如:教师播放音乐,小螳螂随音乐自由活动,音乐停止,规定每只布袋上应站立几只小螳螂,未能站到布袋上的小螳螂或者布袋上数量不符的小螳螂暂时退出游戏。
2、此游戏也可作为亲子游戏玩。
七、小蝙蝠摘帽子
游戏准备:布袋若干。游戏玩法:两名幼儿一组,其中一名幼儿头上套上布袋做小蝙蝠,另一名幼儿为指挥人,指挥小蝙蝠行动。两组幼儿一起游戏,小蝙蝠相互摘对方头上的布袋,谁先摘下谁就获胜。
游戏说明:此游戏也可作为亲子游戏,家长做指挥人,幼儿做小蝙蝠。
八、森林化装舞会
准备: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布袋若干,装饰用彩纸、笔、布条等若干。
玩法:幼儿发挥想象,自行选择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布袋,将其装饰在身体的任意部位,打扮成各种小动物,参加森林音乐会。
九、抬花轿
目标:在音乐中幼儿两两合作抬花轿,体验与别人分享游戏的快乐。
玩法:两名幼儿合作用绳子将一个彩圈从中间系扎牢固,变成椭圆形状,另一名幼儿坐在上面,并将他抬起。
十、风火轮(适合中大班幼儿)
目标:锻炼幼儿的左右手脚的协调能力,感受游戏中战胜困难的愉悦。
玩法:每位幼儿两个彩圈,分别用左右手将彩圈竖着拿起,并对应踩在脚下,比比看谁最快到达终点。
提示:只要幼儿保持手脚都在圈上即可,可以自由选择走、跑、跳等方式。
十一、龟兔赛跑(适合中大班幼儿)
目标: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发展身体运动的灵敏性。
玩法:一部分幼儿双脚踩住彩圈,双手将圈立起,跳跃前进,扮演兔子,另一部分幼儿将一个稍小的圈平放于后背上,双手由下而上从里面穿过,趴在垫上爬行,扮演乌龟。
提示: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扮演龟兔赛跑,游戏后再交换角色。也可以在路线上设置若干有龟兔标志的跑道,幼儿根据跑道标志自行调整所扮演的角色前进,先到终点者胜。
十二、滚轮胎大比拼
目标:在练习滚轮胎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玩法:幼儿将圈立于地上,双手扶圈,一只脚踩住,一上一下模仿打气后,手持轮胎,从起点将轮胎竖起滚动,看谁滚得远。
提示:为保持游戏的有序进行,规定打气不能超过二十次,以免“轮胎爆裂”。
十三、螃蟹走
目标:练习侧走,体会合作游戏的乐趣。
玩法:两名幼儿合作,套在圈内横着前进,先到终点者为胜方。提示: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增加圈内人数。让幼儿体验三人走、四人走.最后可以让每组幼儿自行商议如何使全组人员快速到达终点,并进行两次以上竞赛,以保证幼儿有机会自行调整游戏策略。
十四、过河拆桥
目标:通过交替搬运,发展幼儿下蹲动作中的灵敏性。
玩法:把两个彩圈平放在地上,幼儿双腿跳人第一个圈内,再跳人第二个圈,然后将后面的圈捡起放人前方,依此类推,先到达终点者胜。
提示:此游戏亦可用于接力比赛。
十五、踩地雷
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单脚跳、双脚跳,训练幼儿的灵敏性。
玩法:将若干轮胎平放在地上,形成一个方阵。在部分轮胎内放有自制的“地雷”,幼儿站在方阵的四周准备游戏。音乐响起,幼儿便在方阵内的圈里随意跳动,跳到有“地雷”的圈内或两人同时跳到一个圈里则退出游戏,最后被淘汰的幼儿为胜者。
十六、垒轮胎
目标:在垒搭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玩法:幼儿将若干轮胎垒起,看谁垒得高。
提示:游戏一段时间后,可提供一些辅助拼搭的游戏材料,如大型积木等。
十七、采蘑菇
游戏目的:1、培养幼儿按物对数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幼儿分成两队,每队跑道上有一个平衡木,每队的终点地上放有1到10的蘑菇卡片,在起跑线的两边分别放有一个黑板,黑板上写有1到10的数字。
游戏方法:
小朋友按旁边黑板上的数字,走到对面找出相应数量的蘑菇卡片,走过去时必需要经过小桥才可以过河,回来也一样,把采到的蘑菇卡片插在黑板上相应的数字旁边,就拍拍下一个游戏小朋友的手,才可以继续游戏。哪一组小朋友最快采完蘑菇并采对数量的为胜。
规则:小朋友把采好的蘑菇插在黑板上相应的数字旁边后,一定要拍拍下位游戏的小朋友的手才可以继续建议:如果是大班的小朋友在黑板上设计的是组成分解或是加减的式。
十八、工程堡
游戏目标: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
游戏玩法:游戏时,请一半的幼儿站在圈内做“守城”人,另一半幼儿站在圈外做“攻城”人,游戏开始,攻城人要想办法拿到“珍宝”,而守城人要竭力保护“珍宝”,攻城人在进入圈内抢珍宝时,若被守城人拍到,就必须退出游戏。
若“珍宝”被抢光,则表示“城”被攻破,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1、攻城人被守城人拍到后必须停止游戏
5.幼儿游戏案例 篇五
今天我去了幼儿园,参观了她们的中班自主性游戏的展示,我重点观摩了其中的一个实验室的区角。以下是我对实验室的记录:进实验室的共有四名幼儿,我着重观察了A、B,两名幼儿。
观察:A 幼儿:“我们来玩吧。”指着碘酒瓶,准备将碘酒和另一个瓶里的面包混合,只见他手拿起滴管把碘酒滴在了面包上,当他想把它们进行搅拌时,突然发现搅拌棒没有,只听他喊道:“没有搅拌棒呀,怎么办呀。”(因为双手抱着瓶子)。这时B幼儿说:“我去拿。”一回儿搅拌棒就交给了A 幼儿,A 幼儿就顺手搅拌起来:“啊,面包变黑了,我去洗干净吧。”说着拿起瓶子冲向盥洗室,轻轻地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到瓶子里,一会儿瓶子洗干净了,关好水龙头,拿着干净的瓶子回到了实验室,重新把面包放到瓶子里,又把滴管伸进放醋的瓶子里,用力地再将滴管里的醋吸满,挤到放面包的瓶子里搅拌,又举起瓶子观察着,这次瓶子里的面包没有变色,他的脸上笑了:“耶,我成功了。”转身看了看旁边的柜子,他把所有的物品整理好后。又从旁边的一只柜子里拿出了一些颜料、一只小瓶子、滴管和一根搅拌棒,只见他一手拿着小瓶子,一手拿着滴管分别将两种颜色滴到小瓶子里,再将小瓶子举高:“看变成紫色的”并且把紫色的小瓶放在相同颜色的柜子里,就这样他把几个放进两种颜色的小瓶子分别放在相同的柜子上。
分析:幼儿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活动材料要具有针对性和可开发性,活动材料的针对性是指材料能满足幼儿当前的活动需要,适合幼儿活动的特点。活动材料的可开发性是指活动材料的结构、类型和功能是多样的,能满足幼儿发现、探索和创造的需要,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对材料进行组合、加工和创新。自主性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活动材料可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教育意图提供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材料,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内容和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活动区及区内材料设置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安排既要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在材料上并非越多越好,太多会使幼儿太兴奋而导致注意分散,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活动中体验人与
人之间的情感,从中获得自信、成功、自豪等积极的情感。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主导”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过程,而发展又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并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自主行为进行活动的结果。从纲要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主体性教育已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主性游戏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不应该过多地干涉,而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情感,使得游戏自由精神得以体现,而幼儿的能力和水平也在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体现,因此游戏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一个窗口,这就意味着观察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重要任务。幼儿在游戏中大量的自发练习和探索本身也是有发展价值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价值。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自主性游戏都不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引导,事实上有成人的参与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关键是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游戏的创设者、观察者、支持者,这样既体现了幼儿的主题性,又体现了教师的能动性。因此在游戏中,幼儿自发的一些游戏行为,正是他们自主性的体现,游戏活动是由幼儿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的,能带给幼儿快乐,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可以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创造,并使其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反思:通过这次的观摩使我正真理解了,什么是幼儿自主性游戏:是幼儿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的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作的语言,自始至终伴随着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鼓励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学会文明,保持安静也是一种文明。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是文明游戏实践的大好时机。
开展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的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为幼儿自主性地发挥创造条件和机会。从而达到促使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为了能让幼儿建立一种良好的交往形式,形成良好的交往倾向,我将幼儿在活动时常出现的诸如争抢玩具,大声吵闹,乱扔物品等问题出来,让幼儿自己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启发他们自己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让他们了解交往中的一些常识。
实验幼儿园:
6.案例大班结构游戏案例分析 篇六
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局部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结构区里大局部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开元寺,除了建构已学过的东西塔、大雄宝殿外,幼儿还联想到在开元寺里看过古船,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古船建构中,家鑫与学钊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较晚入区的许斌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家鑫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学钊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买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许斌不愿意去其他区。江海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约许斌:“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但许斌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他们答复了好多种:“亭子、椅子、船浆、大炮、旗子等。〞“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再与大船组合起来。这时,许斌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江海一起用花片装饰古船。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开元寺的古船展、东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
分析与反思:
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开展的时机。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7.幼儿游戏案例 篇七
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上) 》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一) 图片的处理与合成》。本课主要讲述图片工具栏中“设置透明色”的图片处理效果及对图片工具栏的简单介绍,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绘图工具栏的简单介绍。
●学生分析
对多媒体工具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 并且很多学生已经很熟练。本节课教学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停留在对个别知识点和操作技巧的掌握上而已, 学生并没有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共通方法与技巧, 要培养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PPT中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与合成的常用方法及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拼图游戏使学生掌握处理与合成图片的基本操作方法;小插曲的设置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意识;通过自主探究实践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PPT中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与合成的常用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实践来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与创设情境:游戏比赛
1. 教师提问与课件演示:什么是文盲——未来文盲——达尔文的名言。
(1) 联合国公布了重新定义的文盲标准:第一类, 不能读书识字的人, 即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 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 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2)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埃德加·富尔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3) 达尔文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 提高学习成绩最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盲定义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意义及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当前看,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 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看, 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 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 所以学生必须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学生拼图游戏实践 (如图1) 。
设计意图:设置拼图游戏比赛目的一: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掌握正确方式方法的重要性, 连玩游戏也不例外。目的二: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罗杰斯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 氛围营造得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角色”。拼图游戏要求:这里的拼图游戏是加了难度的, 它有时间限制, 学生需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才能过关。而PPT拼图游戏加了处理图片的难度, 目的是将处理图片的知识点集中体现在游戏中, 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
(二) 新课导入与设置小插曲
1. 教师提问与课件演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制作拼图游戏分几步:找到适合自己拼图主题的图片;用Flash等软件进行制作。
2. 教师提问与课件演示。
总结图片素材的采集方法:扫描仪扫描书刊等纸质图片;数码相机;网上下载;利用制图软件手工绘制图片;程序屏幕截图;光盘, 电子音像制品。
3. 教师提问与课件演示, 学生上教师机演示。
总结启动应用软件的方法:通过快捷方式启动软件;通过开始菜单启动软件;通过打开文档启动应用软件;通过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启动软件。
4. 教师设置小插曲:提出问题——真假任务栏。
操作方法:程序屏幕截图——假桌面背景图片;鼠标操作方法:右键快捷菜单把假桌面背景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
设计意图:小插曲的设置为事先做好假桌面背景, 把任务栏属性设置为自动隐藏并且移动到其他位置, 目的一是在学生演示通过开始菜单启动程序时, 开始菜单不好用,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二是程序屏幕截图这种图片采集方法的应用。小插曲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
5. 教师演示操作启动应用软件的方法。
最后通过打开Word范例文档启动应用程序, 学生观看掌握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通过文档启动应用程序打开Word范例, 导入新课。
(三) 任务驱动:PPT拼图游戏与教师点睛
1. 图片的合成。
(1) 教师演示Word效果对比范例。
(2) 教师启动PPT并介绍软件学习共通之处。
(3) 教师演示Word合成图片。
(4) 布置任务:在PPT中做出同一Word合成图片。
2. 图片的处理。
(1) 教师讲解演示PPT中制作Word这张合成图片的操作方法, 并示范对图片应用“设置透明色”的操作方法 (图片工具栏处理图片操作方法) 。
设计意图:对于实践操作部分知识来说, 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在学生实践PPT拼图游戏之前, 采用讲解演示的办法让学生对基本操作方法有所了解, 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
(2) 教师打开PPT拼图游戏, 简单讲解操作步骤。
(3) 布置任务:教师组织并辅导学生完成PPT拼图游戏。
图片工具栏涉及知识点:插入图片、图像控制、裁剪、设置透明色、增加亮度、降低亮度、文字环绕、重设图片、线型、设置图片格式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
问题探究:学生发现图片有多余的边框无法去掉。
教师讲解解决方法:选中图片, 点击“绘图”工具栏→“阴影”→“无阴影”。
绘图工具栏涉及知识点:三维效果、阴影、填充颜色、线型、自选图形、绘图、箭头样式、线条颜色等。
设计意图:在PPT拼图游戏教学过程中, 我除了用图片工具栏对拼图小块进行了设置外, 还故意用绘图工具栏“阴影”设置了图片的边, 目的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 自己解决问题。
3. 教师点睛。
教师演示完成PPT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选中全部图片, 点击图片工具栏→“重设图片”;选中图片, 点击绘图工具栏→“阴影”→“无阴影”。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的方法很简单, 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会发现“重设图片”这个按钮, 他们缺少这种尝试探究的思想, 通常教师讲哪儿会哪儿, 其他的不会去自己尝试, 因此需要靠点睛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意识。
(四) 知识拓展与学生尝试自学
1. 教师演示。
放映幻灯片的方法: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放映按钮;“幻灯片放映”菜单→“观看放映”命令;“视图”菜单→“幻灯片放映”命令;快捷键按F5从第1页观看放映;快捷键按Shift+F5从当前幻灯片放映。
出现问题:教师由意外出现的Flash拼图游戏动画以及加油两个字的动画效果 (如下页图2) 引出PPT多媒体作品的素材包括:图片、文本、声音、视频、动画, 并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与讲解演示。
设计意图: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操作方法与技巧;目的二是Flash动画意外出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引出多媒体作品中还包括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其他素材;目的三是提示学生PPT程序不适合制作拼图游戏, 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功能, 要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 呈现主题, 表达创意。在这里, PPT拼图游戏制作中对于插入的Flash动画的制作要精心准备, 让动画在编辑状态下是黑色图片和背景一致, 只有放映幻灯片的状态下才能看到动画。
2. 教师布置任务与辅导。
学生在辅助课件帮助下尝试自主完成多媒体作品版面设计。辅助课件有两种:操作过程、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辅助课件可以让学生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 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
1. 教师总结知识点,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总结软件操作学习方法:鼠标操作方法应用;工具栏中工具按钮与菜单栏菜单命令。
2. 布置作业。
规划设计自己的多媒体作品中所涉及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采集与加工做铺垫。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在上课开始通过拼图比赛来让学生体验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就连玩游戏也不例外, 而且还可以创设活跃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小插曲的设置使他们不断地产生问题意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在学生实践环节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 以达到教学任务, 故我把知识点集中体现在了PPT拼图游戏这个任务中, 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通过辅助课件可以让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精神。
本节课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学生水平有偏差的话, 课堂时间会较紧, 这时可以将PPT拼图游戏难度下调, 由12块拼图变成9块或者6块拼图。
点评
《图片的处理、合成与游戏》教学课例表明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生本”思想, 主要的特点有下面几个方面。
1.熟悉学情。一方面, 教师通过前置性评价了解到学生的“双基”。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多媒体工具软件的基本操作, 而且很多学生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运用知识和图片处理技能。另一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讲究策略。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研究学情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学重心放在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共通方法与技巧上, 重点要培养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为达此教学目标, 教师采用游戏的策略,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学习和游戏结合在一起, 寓教于乐。
3.导学有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学资源准备充分, 主导作用明显。以问题导入, 指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究, 引导学生将以往的经验总结上升为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8.《小数的性质》游戏化教学案例 篇八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通过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2.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3. 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
(二)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三)学习形式: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学生自主愉悦学习。
二、教学策略
运用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平台制作了一个游戏化的课件,编撰了《拯救欢乐城》的童话故事,将《小数的性质》这一数学学习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活泼可爱的角色、绚丽多彩的画面、紧张刺激的游戏和战斗式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平凡的课件变得妙趣横生。在这种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强调学习的过程,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自我评估考核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故事情节是:人们在欢乐城里快乐地生活,忽然来了作恶多端的坏蛋波波拉,把欢乐城里的人们变成了怪物。主人公奥尔决定去拯救欢乐城的人们。奥尔的爸爸告诉奥尔和卓尔要依靠知识的力量才能得到战胜波波拉的卡片。奥尔用自己的智慧,用“小数性质”的知识,一路过关斩将,解决了一些难题,获得战胜坏蛋的卡片,最终解放了欢乐城的人们。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在游戏课件中设计了九个场景。当学生完成了每个场景的任务,拿到了战斗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卡片后,便完成了一段学习任务。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紧张的故事情节中不由自主地掌握了知识点。如果遇上困难无法应付时,系统会提示回到前个场景,温习知识,补充体力和生命值,学生在这样反复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最后用智慧打败波波拉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片段
四、教后反思
9.小班游戏案例 篇九
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除了需要一种生理的安全感之外,还需要一种心理的安全感,游戏则是幼儿心理成长的要素之一。所以,对于低年龄幼儿,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就成为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本次案例分析,通过前后两个阶段孩子典型的游戏行为表现反应孩子的游戏水平和兴趣激发点,分析总结小班幼儿在此年龄阶段时所表现出的游戏行为特征和游戏心理特征,从而得出有效地引导策略,满足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营造宽松、温馨的师幼氛围。
案例一:
小雨一进小厨房就忙活得不亦悦乎,东瞧瞧,西摸摸,一旁的小男孩帅帅跟在她后面无所事事。过了一会儿,小雨拿起小茶壶像模像样地倒饮料,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天太热了,我倒点饮料喝喝”。这时,帅帅畏畏缩缩地拿着一个小茶杯,细声细气地说:“我也想喝”。小雨很大方:“我给你倒”。两人就这样开心得“喝”饮料„„见此情景,我并没有多想,只是心里觉得好玩。
案例二:
今天,小雨运气非常好,又有机会进小厨房玩了。没过多久,帅帅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也想去小厨房里玩。”虽然人数已经够了,但是面对很少提出要求的帅帅,我真不忍心拒绝他,就同意他进去了。他开心极了,马上跑到小雨旁边,和她一起配菜,帅帅很熟络地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空盘子,递给小雨,等小雨配好菜,他就拿给“小厨师”下锅。一来二回,他俨然负责起了递送工作。虽然,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但是他们玩得津津有味。我开始对这两个孩子进行了跟踪观察。
对他们跟踪观察的第二个星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只要小雨进小厨房玩,帅帅就会跟着她。小雨玩什么,帅帅也玩什么。帅帅就是在模仿复制小雨的动作、玩法。游戏一直进行着,突然,正在包饺子的惠惠说:“你们谁来帮我啊,饺子太多了”。小雨叫帅帅去帮忙,一开始帅帅还站在那边,小雨又叫了:帅帅,去帮惠惠呀,去包饺子”。帅帅就跑过去包饺子了,他包得可开心了,一直到游戏结束,他都在包饺子。
经过上次“包饺子”后,帅帅在游戏时更加独立、更加活跃了。5个孩子进入娃娃家,都各自开始忙活自己的工作。小雨烧起了大杂烩,她忙得不可开交。而帅帅这次出乎我的意料,他没有跟在小雨后面,也没有给别的小朋友去当帮手。他很自然得拿起刀和一篮水果、蔬菜,在另一张桌上,用心得切起来。等切好了,他一点点地归类放在空盘子里,拿到小雨那里下锅。还到处吆喝着:“水果和蔬菜,到我这里来拿”。
分析:
最初,帅帅对材料不熟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时,他以小雨为榜样,为模仿对象。他跟在小雨后面学样,也许这样他很有安全感,觉得这样不会被老师发现。自从他包过一次饺子后,他发现包饺子也很有趣,自己也可以包得很好,对自己有了信心。接着,他不断地尝试摆弄新鲜材料、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游戏。他消除了榜样意识,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在游戏时表现出了自我心理的需求。慢慢地,他开始独立游戏,以自我为个体,和同伴开始了行为合作、语言交流。这时,他在游戏中,已不纯粹是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生成了创造性游戏。小雨本身就是一个开朗、能力比较强的小姑娘,她在带帅帅游戏的同时,满足了她当大姐姐的心理,也满足了她想和同伴一起游戏的渴望。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开始小厨房游戏时,幼儿对于这种自主的、摆弄性强的游戏是很有兴趣的,但是游戏水平具有很大差异,个性开朗或内向都是影响游戏水平的因素。常常会发现:当大部分孩子兴致勃勃地“办家家”时,有个别孩子却在一旁无所事事。一些年龄小的幼儿常常跟随在年龄稍大幼儿后面,学样模仿,摆摆弄弄。而有些能力比较强,经验较丰富的幼儿则独自游戏、沉浸在摆弄材料的乐趣中,自娱自乐,不受他人打扰。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开学初期小班孩子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行为被自身的直觉意识所左右,兴趣是他们游戏的最初动机。他们的角色意识较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与人交往。而后期孩子的游戏又有了新的层次递进,他们进入小厨房后,已经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材料,而且对材料有了分类。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浅的角色意识,知道所选材料的用途,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所以他们知道在小厨房里,哪些材料可以烧,哪些材料可以烤,在材料选择上更加有针对性、统一性。也许他们对具体的角色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的行为已有了经验的表现。开始建构小型的、初浅的角色合作。游戏的动机已不再是材料这一外在因素,而是转变成自身游戏渴望的内在因素。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游戏常规也好了。
在孩子的游戏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欢乐和沮丧。每一次的玩耍与摆弄,都是孩子内心的表现、情感的流露。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成长,教师在指导中自我提升。游戏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10.游戏案例(杨媛媛) 篇十
——有感于“小厨师”游戏的介入指导
东南幼儿园 杨媛媛
(一)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活动,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游戏的情节,因此必须学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才能使游戏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想象游戏过程,运用各类工具,创造游戏内容。于是,智能就被充分调动起来,既提高了认识能力,又发展了创造能力。
然而,对于刚上小班才一个多月的幼儿,我们设置的三个娃娃家,只能满足一部分幼儿的需要,对于另外的一些孩子,如何设置合适的主题游戏和区域,成了教师要思考的另外一个难题。经过思考,小班孩子的游戏必须是出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有深刻印象的事件才能引发孩子的游戏。于是,在我们的节日活动“重阳节做重阳糕”和主题活动“娃娃家”中做披萨的活动之后,我们设置了“甜甜屋”的主题游戏。在甜甜屋中,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仿真的蛋糕,自制的馄饨、荷包蛋和各种各样的盘子,同时为了发展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情节,我们还提供了平底锅,简单装饰过的圆盘,以及各种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因为我们认为,各种好吃的甜甜地点心应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先做披萨的重阳糕的经验也有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然而,在游戏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那样玩......(二)事件
镜头一:
自主性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进入各个游戏区。在“甜甜屋”的游戏中,孩子们纷纷拿出里面的蛋糕、鸡蛋摆满了桌子。小风等几个孩子系好围裙,拿起摆在操作台上的平底锅和圆盘,左看看,右看看,我期待着他能够和同伴展开对话或者至少进行游戏,然而,好几分钟过去了,他并没有和同伴进行任何的互动,反而拿起平底锅和同伴进行了打闹的游戏,他抡起平底锅,正准备拍向另外一个同伴。此时,及时制止了他的这一行为。我问他:“你在做什么?”小风说:“我在做小厨师”我又追问:“平底锅可以帮助小厨师做什么?”小风说:“可以烧好吃的。”我笑着说:“真的啊,我也喜欢做小厨师呢,做好吃的呢。我们一起玩吧。”
分析:
小班幼儿的游戏经验少,小肌肉动作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在游戏中,他们更喜欢操作和感知游戏材料本身,这本身并不需要教师的干预。但是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可能会危及同伴的安全时,教师应该要及时的介入和处理,因此,我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有不安全的因素出现时候,选择了介入孩子的游戏。
镜头二:
我和小风一起来到操作台前,我摆好平底锅,把圆盘放在上面,拿起一支固体胶和彩色的碎纸头,开始在圆盘上进行黏贴。小风看我这样操作,也学着我的样子开始玩起来。他一会儿拿起一块方形的贴在上面,一会儿又拿起一块圆形的贴在上面,不一会儿,将圆盘打扮的特别漂亮。我问小风:“你做的是什么好吃的呀?”小风说:“我做的是披萨。爸爸带我在万达里面吃过的。”我及时鼓励他说:“你做的披萨五颜六色的,香香甜甜一定很好吃。”
分析:
小班孩子的游戏多处在自我中心的平行游戏阶段,对他们而言,语言的暗示和提醒,并不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介入方式就是和他们一起游戏。因此,当孩子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之后,我采取了以孩子同样的角色身份“小厨师”介入了游戏。当然,小班孩子在游戏之前并没有预想到底要做什么,或者做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当孩子投入游戏后,他能够继续开展游戏。因此,当孩子装扮好圆盘以后,他能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迁移先前吃披萨的经验,让游戏继续。
镜头三:
听到和我小风的对话,小嫣着急地说:“我最喜欢吃披萨了,我要吃披萨。”小风说:“好的,你快来吧。”于是,小嫣坐到“甜甜屋”的桌子旁,小风给她拿来甜甜得披萨。小嫣开心地吃着,小风得到了鼓励,又开始买力地做披萨了。
分析:
从做披萨开始,小风就进入游戏中了,当教师的鼓励,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兴趣以后,小风的游戏又开始从做披萨发展到,请顾客吃披萨了,游戏情节有了进一步的推进。从后期的游戏过程来看,教师的平行介入游戏的方式是符合小班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的。
(三)分析
通过以上的观察,我觉得在小班幼儿游戏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出现镜头一中出现的情况,游戏行为通常是几个孩子同时在做小厨师,然而,他们并没有进行教师所期待的分工或者进行厨师所应该从事的工作,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想玩的能不能玩的上,自己手里有没有拿到想要的玩具。在这个层面上,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满足每一个幼儿的游戏需求,提供充足的玩具材料让幼儿快乐地体验游戏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甜甜屋”提供的材料还是非常充足的。
2、关注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
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热衷的情节不外乎就是吃饭、烧饭、买东西等平常小事,这是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所决定的,然而,平常的内容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观察小班幼儿的游戏中,要善于捕捉游戏中无意萌发的各种新经验,推动和提高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在“甜甜屋”游戏中,更多的内容可能还是吃的内容,然而,由于在我们的游戏中有了小围裙,平底锅,就引出了小厨师的内容,继而引发了做披萨的内容,幼儿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
3、关注小班游戏的介入方式
11.管窥幼儿园游戏与幼儿游戏之异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游戏;秩序化教育环境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相比听、说话、看书、图片实物、动作表情和故事场景等诸多活动形式,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多感官吸收。为此,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并为之开展了各种研究、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幼儿园游戏等同于幼儿游戏,忽视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对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指出: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同时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斯波戴克指出:“幼儿园游戏的性质是‘教育性游戏’;这种游戏的特征在于:一方面服务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教育满足与快乐。”
然而,幼儿不是一张被动的任人涂抹的白纸,而是天生具有主动探索、感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下面,谈谈在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尝试中的所悟。
一、幼儿园游戏富含自觉教育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小朋友玩“扮家家”“小老师”的游戏,甚至就是一堆沙子石头之类的,他们也会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或菜品,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究其原因就是小朋友从婴儿期转入幼儿期后,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们便会逐渐渴望参加到成人社会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幼儿本身具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能力,又令他们不可能现实地参与成人活动。于是,为了满足这一愿望,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和模拟,便理所当然地被引入到幼儿世界里,因能满足他们潜在的愿望而受到幼儿们普遍的欢迎。
但是,幼儿园的游戏,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那完全自发的游戏,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按照教育目标特意创设的一种秩序化了的环境,富含自觉教育性。所以,德国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福禄培尔警示:“学前儿童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此,幼儿园游戏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班级特点的、又能使幼儿能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完成学习内容,达到间接的、隐蔽的对幼儿进行自觉教育。
二、幼儿园游戏蕴含主体性指导
幼儿园活动不是单个的或几个人的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整体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不是幼儿自发的、散漫的游戏,而是一个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活动。
雖说在游戏中,幼儿是按照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游戏伙伴、内容,而决定使用活动的材料的方式、方法,以及游戏的主题和解释游戏活动的结果,以及分享游戏体验的权利,是由我们教师来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保留独立的游戏活动的前提下,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学会与人交往。并制定好计划和做好记录,了解幼儿游戏的水平,才能保证幼儿能较好地开展游戏。
事实研究也表明:教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可以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游戏是已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性和幼儿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幼儿游戏既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
参考文献:
[1]斯波戴克.幼儿园游戏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福禄培尔.幼儿园游戏:本体价值的失落与回归[J].学前教育,2009(10).
12.幼儿游戏案例 篇十二
案例描述: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教师在示范讲解之后,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运球技术动作。渐渐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降低,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偷懒或不想练的现象。
应对策略:改变练习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做“红绿灯”、“运球问候”、“运球抢球”、“运球追人”等小游戏。
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适时运用篮球运球的小游戏,从而不仅让学生可以在欢快的氛围中练习运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和应用运球的技术动作。教师在教授某一技术动作之前,应先开发一些与主教材有关的小游戏,以应用于课堂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
二、运用游戏保持学生的高涨情绪
案例描述:教学内容为快速跑。学生依次鱼贯式练习后,已经掌握了快速跑的技术动作,大家情绪高涨,一致要求进行比赛。
应对策略:教师召集学生异质分组,进行往返、迎面、圆周等接力比赛,进行“长江黄河”、“顶报纸跑”、“拉手跑”、“把杆跑”、“让距跑”等游戏。
反思: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快速跑的游戏,将快速跑教材趣味化,使本来枯燥、单调、乏味的快速跑,变成了学生们兴趣盎然、你追我赶的快速跑,使学生在奔跑中愉悦,在奔跑中增进友谊。
三、运用游戏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案例描述:教学内容为山羊分腿腾越。教师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跳跃山羊,大部分学生畏畏缩缩,不敢跳跃。
应对策略:将不敢跳跃的学生集合,带领他们进行跳“人羊”的游戏,由低至高,逐渐尝试,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跳跃山羊。
反思:假如教师要求不敢跳的学生继续跳山羊,会使学生有畏惧心理,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此处插入一个跳背游戏,不仅能打破僵局,还能激发学生学练动作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挑战自己,进而完成跳跃山羊动作。教材的生活化、游戏化,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四、运用游戏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案例描述:教学内容为耐久跑。分小组体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几次练习过后,学生觉得反复地体会跑枯燥乏味,产生了抵触情绪。
应对策略:“红军不怕远征难”(在跑道上划分草地、沙滩、沼泽地、平原、丘陵、雪山等一些虚拟的“长征”路上的险境)、“勇敢者之路”(在跑道上设置跳箱、垫子、体操凳、纸箱、跨栏架、呼啦圈、绳等一些障碍物,让学生运用跑、跳、钻、跨、爬、荡、越等动作形式通过)、“勇闯天涯”(设计用高抬腿登上珠穆朗玛峰,用碎滑步下山,用跑跳步游过大海,用交叉步通过山间小路,用变向滑步过树林,用低姿蹲走通过隧道,用前踢腿、后踢腿跑直奔天涯),也可进行逛商店、警察抓小偷、闯迷宫、参观植物园、找寻宝藏等情境跑。
13.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篇十三
角色游戏开始了,宋涵宇扮演爸爸,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在娃娃家里来来往往。一会儿,他抱着宝宝走出了家里,边走边说“宝宝,爸爸带你出去玩哦”。突然,伍子涵不知从哪里飞快地冲出来,两人狠狠地撞了一下。宋涵宇摔倒在了地上,伍子涵也摔了出去,他就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伍子涵不应该在娃娃家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伍子涵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宋涵宇边哭边说:“伍子涵刚才走路走的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你摔倒了!那可不得了,很痛吧?伍子涵还不赶快扶他到娃娃的床上躺一会儿。”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伍子涵扶着宋涵宇慢慢地躺在了娃娃的床上。我说:“伍子涵快帮宋涵宇揉揉腿啊”于是,两个孩子就这样把发生的不愉快解决了,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分析: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矛盾。如此,不仅避免了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幼儿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幼儿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指导策略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14.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案例 篇十四
游戏主题:麦当劳、花店、玩具城、我的家、超市、银行 游戏目的:
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4、尝试选用替代物来丰富游戏.游戏准备:(1)、家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食品等;(2)、货柜、货架、商品、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3)、汉堡包、薯条、鸡腿、可乐等;(4)、各种绢花、塑料花、纸花、包装纸等;(5)、各种玩具、“存折”、“钱”等.游戏预设:
一、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选择.二、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观察分析:能够从录像上看得很清楚,上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取钱没排队,花店的东西乱放,很不整齐.孩子们都提出了改正的方法,要排队,请工作人员监督;东西不能放地上,可以多搬一张桌子来放东西;去超市买的东西太多时,可以用袋子来装等.三、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游戏,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所.观察分析: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只有玩麦当劳的孩子,由于有好几个人都想当经理,商量了好久都没定下来.后来只好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看来孩子们都已经会运用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四、师以“记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选择可用的替代物.观察分析:因为之前看过录像,所以孩子们取钱时都能排好队,花店的孩子也搬了一张桌子放东西,看上去整齐多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会向顾客介绍各种好吃的东西.玩具城的生意非常好,组装玩具的技术员都忙坏了.不过孩子们对价钱还没什么概念,对物品的标价和收钱都是随意的.而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利用替代物.五、结束游戏,讲评游戏.(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观察分析: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反思: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来越投入了,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玩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的招待客人,无论是本班的小朋友,还是客人老师,他们都能够大方的介绍.花店的花和玩具诚的玩具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游戏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是游戏能够受到孩子喜欢的基本.因此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玩越爱玩,每一次玩都能够深入一些.不过,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没有放开,不会选用替代物.以后玩游戏要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选用替代物.大班角色游戏 上午游戏:角色游戏
游戏内容:美美理发店 健康诊所 麦兜银行 游戏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准备: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健康诊所: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麦兜银行:点钞券、IC卡,小电脑.游戏过程:
1、启发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师:上次的游戏中我们的按摩师工作的态度非常好,被评为了“最佳工作人员”,今天我们要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希望你们今天的服务人员能向他们学习,为了让其他工作人员组做得更好,我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2、引导幼儿开展讨论.(1)顾客应该怎样做?(2)营业员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3)幼儿讲述,教师做小结.3、幼儿按意愿自由分配角色.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受欢迎的顾客”.游戏内容:美美理发店 健康诊所 麦兜银行 游戏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准备: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健康诊所: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麦兜银行:点钞券、IC卡,小电脑.游戏过程:
1、启发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师:上次的游戏中我们的按摩师工作的态度非常好,被评为了“最佳工作人员”,今天我们要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希望你们今天的服务人员能向他们学习,为了让其他工作人员组做得更好,我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2、引导幼儿开展讨论.(1)顾客应该怎样做?(2)营业员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些什么?(3)幼儿讲述,教师做小结.3、幼儿按意愿自由分配角色.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受欢迎的顾客”.角色游戏(大班)(一)角色游戏大班
一、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经历了两个月的暑假变成了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虽然如今是大班孩子了,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开学第一个月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会表现出兴奋与热情,然而也同样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新学期不知道原先的主题是否还能玩,各个主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玩,玩具在什么地方取等等.除此之外有很多幼儿还会回复到几个月以前的游戏水平,整个过程中少了许多社会化的内容,更多的是些动作的操作,在娃娃家.医院等主题活动中会出现许多孩子争抢玩具的现象.幼儿的游戏动机又变得简单,同时还会出现“许多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不和同伴协商角色就直接进入游戏hh 应该说出现这些状况是完全正常的,这和两个月的暑假生活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教师在把握这一阶段的游戏时应该注意和中班时期的衔接.有的甚至可以用中班的要求来指导幼儿.二、活动目标
1.熟悉游戏环境,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2.愿意与同伴协商角色,理解角色;有一定的角色意识.三、游戏指导 1.自由选择.这里包括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环境、游戏中玩具的放置、游戏场地的相对划分,还包括向幼儿介绍自制玩具素材的提供.在幼儿自主选择时,教师还可以和幼儿共同回忆上学期游戏的主题,共同聊聊上学期游戏中的快乐事,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恰当地进入游戏氛围,对主题的延续也能有作用.说明
面对大班上期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主题、角色、同伴、玩具等教师要有足够的心态允许他们出现”混乱“,比如一个主题出现八九个甚至十几个孩子,而有的主题谁也不去;比如抢游戏场地hh出现这些情况是幼儿”自由选择“的结果.但这无妨游戏的进程,教师在幼儿确有困难或有过激行为时可以重点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来帮助幼儿解决.2.自主展开.九月份大班的幼儿在游戏展开后整个教室里是热闹的,许多幼儿能像中班时候那样开始投入地玩耍,有一些简单的情节,同样的也会出现一些和角色相匹配的动作.语言、神情,教师应该共享幼儿游戏的情感和快乐,并以教师的表情、动作和简洁的话语来鼓励、肯定.引导幼儿”做谁要像谁“.然而,九月份的大班角色游戏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想玩新主题新情节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比如有明确角色身份的孩子和不商量就擅自进入角色游戏的孩子之间的磨擦,教师要全面地有重点地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全面的观察包括观察全班幼儿是否都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还包括教师要了解在游戏中的活动流程.教师还要重点观察幼儿产生的新主题:重点观察某一主题的游戏.适时指导包括幼儿求助时的指导,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的适时指导,出现不安全情形时的适时指导;还包括观察到幼儿有与所担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为、动作、语言时所给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3.自发交流.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在集体或小组面前讲自己游戏中的感受,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满足幼儿愿意说.爱说的心理,这能给他的游戏添一份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知道要协商角色,并且感受角色知道做谁要像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点评,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来达到目的,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角色游戏教案(大班)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监守岗位;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活动内容: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 妈妈一起将娃娃家整理干净;普遍指导各个服务场所能应用礼貌用语;教师观察:
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
4、观察幼儿游戏的声音是否比较安静;
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幼儿介绍今天自己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
3、对于全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低音量地进行游戏给予表扬,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游戏中也要看他们的表现;角色游戏:梦想成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沟通、交往协调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2、幼儿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角色,通过行为、肢体的语言及相应的操作来体现角色的特征.活动准备: 各角色区标志牌及胸卡;各区域隔断用鞋架、桌椅、角色区背景乐、生日歌碟片、玩具架、幼儿床铺、爱婴医院:医生、护士的衣帽;指示牌、挂号单、视力表、医药箱、医学器械、多多药房:帽子、药品标价签、各种药瓶药盒、电脑收款机、人体称、面包物语:衣帽、幼儿自制各种糕点、电子称、面粉、橡皮泥、模具、面包蛋糕样品、盘子、纸杯盒、纸袋、鲜花店:各种假花及花篮、彩纸、胶棒、吸管、幼儿自制纸花若干、中国银行:提款机、纸币、银行卡、急救中心:电话、急救车、公用电话亭:电话 活动过程:
1、导入:以梦想为蓝图,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热情,拓展思路发掘幼儿想象空间.”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⑹奔淅先说某鱿郑?给予幼儿想象得以实现的新希望.师化妆后悄然出现”小朋
友们好!我是时间老人,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好高兴啊,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让我来帮你们实
现伟大的梦想,好吗?“"现在我把时间调到20年以后,(转时针)很快就让你们梦想成真!”
2、活动以各职业工作人员的一日工作为核心,完整的展现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得到模仿实践的机会.音乐 切入,以一首《剪羊毛》开始一天的工作,幼儿自己进入活动工作区域,独立进行准备工作:穿制服,整
理用具等,医生、护士、面点师、药剂师、收银员、花艺师、急救医生、银行服务人员各就各位之后,其
他选择成为顾客的幼儿进入活动区以卡及学号密码取款进行游戏活动.3、设计情境,进入活动的最高潮,有病人突然晕倒,医护人员全力急救,激发幼儿治病救人的情感.4、活动的最后,随着下班音乐的响起,孩子们有序的整理制服,收好用具,走出活动区域.面包物语这一
活动区域准备为时间老人庆500岁生日的大蛋糕,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角色游戏:多彩的服装
游戏由来:班级近期开展“多彩的服装”主题活动,幼儿在主动参与“收集服装的资料”、“认识多彩的服装”、“布置服装展览馆”的基础上,提出想自己来动手来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服装.于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装饰纸等材料,并把它们投放到美工区指导幼儿进行服装的制作.当教师请小模特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装一展风采时,孩子们很开心,并提出想玩“时装模特”的游戏.但由于在游戏区中没有小观众欣赏,小演员们觉得很可惜,于是想在角色游戏中开个小剧院进行表演,这样就有观众来观看了.同时,幼儿发现商店里的服装常常一下就卖完,不够了,于是通过商量在游戏中产生了开个“服装加工厂”的游戏新内容.因此,教师就根据幼儿的想法与需要开展游戏.预设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意愿确定游戏的主题,通过大胆地假想、模仿和扮演社会角色,能创造性地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2、能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分工合作,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能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引导幼儿大胆、有创造性地选用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的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自制简单的玩具材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动手操作能力.4、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行为品质.5、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次游戏
游戏主题: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具有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的游戏经验.新增材料: 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指导要点:
1、结合班级近期开展主题
活动《多彩的服装》背景下的美工区制作服装这一活动,引导幼儿提出可以把制作好的服装送到商店里去卖这一游戏内容.2、教师重点深入到“商店”中,引导顾客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同时,提醒售货员在顾客购买商品后,要用计算机刷卡付款.3、在“医院”游戏中,提醒医生挂号时要用计器机进行登记并给病人病历,同时注意观察了解“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情况,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是否正确给予必要评判.4、提醒小吃店的“服务员”应热情礼貌地为“顾客”服务,“顾客”应文明“用餐”,不浪费“食品”.游戏观察与推进: 在本次游戏中,教师第一次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幼儿感到很新鲜,于是在游戏一开始便出现了“抢购”的现象,并随即伴有争吵;同时,由于一次性购买物品过多,在拥挤的过程中东西掉了一地.教师立即以商店服务员的身份建议顾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由于商店中购买物品的顾客较多,在评议中“收银员”提出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根据需要建议下次游戏时再增添一个“收银员”.小吃店游戏中,幼儿能大胆使用服务用语与客人交流,但在客人吃完东西后服务员没有意识要立即收拾,导致小吃店的环境比较脏乱.评议时教师提出了这一问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幼儿都能很好地说出“要及时收拾”.同时,幼儿还提出每次客人来吃东西时,都要和客人说一遍有哪些东西吃,觉得很麻烦,经讨论一致同意制作一张点菜单.大班幼儿以物代物的水平较中班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能通过自制玩具或替代物来丰富游戏;同时,能主动待客、做客,但交往的礼仪有待提高,教师将在下次游戏过程中以角色的身份深入指导.第二次游戏
游戏主题:新增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在区域活动“快乐小舞台”中进行过“时装模特表演”游戏.新增材料:
1、创设新场景:小剧场(提供背景装饰树、录音机、音乐磁带、观众的小椅子等)
2、在商店中投放幼儿在区域活动“创
意工作室”中制作的服装,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围巾、帽子、头饰等表演装饰材料.3、在小吃店投放点菜单.指导要点:
1、教师通过谈话与孩子共同提出新游戏主题“小剧场”.“前一阶段我们在区域活动l快乐小舞台r中玩了l时装模特表演r的游戏,小演员们表演地非常精彩,可是没有小观众欣赏,多可惜呀!于是,小演员建议把小舞台搬到角色游戏中去,开个小剧场.今天我们的小剧场就要开张啦,大家高兴吗?”提出小剧场这一游戏主题,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2、教师重点深入到“小剧场”中,以副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协助总导演排练“时装模特表演”,帮助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3、提醒“小吃店”的“服务员”要及时收拾和整理小吃店中各类“物品”,保持整洁卫生.4、引导“娃娃家”中的幼儿在做客、待客时要知道做客、待客的一般礼仪.游戏观察与推进: 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快乐小舞台”中玩 “时装模特表演”游戏时,小演员们觉得他们表现得很好,可每次都没有人来观看欣赏,感到很可惜,于是,幼儿建议把小舞台搬到角色游戏中去,开个小剧场.在本次“小剧院”的“时装模特表演”排练时,小演员不时发现有小朋友老在门口探头探脑,纷纷跑来反映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与幼儿展开讨论,有的说“不让进来,否则会影响演员排练”,有的说“小声一点进去看,不要影响他们”、还有的说“等演出开始了再去看”hh最后,经大家的讨论决定:小演员可以在“快乐小舞台”中进行排练,下一次游戏时就进行表演,但小观众要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中做客,引导幼儿注意待客的一些基本礼仪,但同时发现幼儿从商店购买了很多的物品,用完没有地方放,扔得到处都是显得很乱,教师提醒幼儿东西太多啦,该怎么办呢?幼儿想了想就纷纷把物品都送回了商店.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评议时对幼儿提出并讨论“你们家中用完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你们家的东西用完有没有又送回商店去呢?” 幼儿听了纷纷大笑,接着急忙说:“不不不,是扔到垃圾筒里.”接下来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大家建议在每个娃娃家都提供一个垃圾筒,把用完的东西扔到筒里,等游戏结束后再返还给商店.第三次游戏
游戏主题: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丰富幼儿做客、待客的一般礼仪.新增材料:
1、增加商店中时装表演所需的服装、装饰品等.2、为每个娃娃家投放一个垃圾篓.指导要点:
1、启发进行“小剧院”游戏的幼儿根据所扮角色的职责进行排练,分工合作,共同布置演出环境、准备演出道具.2、提醒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有空可以带着宝宝到小剧场去观看演出,但要保持安静,不影响演员的正常演出.3、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做客,提醒幼儿家里要保持干净整洁,并把垃圾扔到垃圾篓里.游戏观察与推进: 在上次游戏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本次游戏活动时幼儿更加有序,游戏情节也日渐丰富.教师再次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去做客,发现幼儿能使用礼貌用语较为热情地接待客人;同时,幼儿对处理垃圾有着深刻的日常经验,加上上次游戏的讨论,幼儿能很自觉地整理物品,并把垃圾及时扔到垃圾筒里.本次游戏中,有一家幼儿主动到另一家去做客,其它家幼儿看见了就纷纷效仿,相互邀请起来.于是,教师就引导幼儿该怎样做客.小剧院游戏开始时,小演员们还是处于准备道具排练阶段,直到来了一些小观众,他们才意识到要演出了.来看表演的小观众也十分开心,有的戴着墨镜,有的戴着围巾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有的妈妈带着宝宝,有的姐姐带着弟弟一起来看表演;还有的带来的照相机、手机来照相hh观看表演时秩序较好.在评时有部分幼儿提出“商店里的衣服一下都卖完了,不够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启发幼儿讨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说“从家里再带些小时候的衣服”,有的说“在美工区多做一些衣服”,柯嘉说:“可以在我们游戏中开个服装加工厂,让他们把做好的衣服送到商店去卖!”就柯嘉小朋友的提议教师征求了全班小朋友的意见,大部分小朋友赞同柯嘉的提议,于是商量决定在下次游戏中开展“服装加工厂”的游戏.同时,教师就“林良恬小朋友很想要一件坚领的衣服,可是商店里没有她喜欢的这种款式 ,那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又展开了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决定回去先设计好自己喜欢的衣服图纸,在下次开展“服装加工厂”游戏时把订单交给制作师,让制作师根据图纸设计制作服装.第四次游戏 游戏主题:新增服装加工厂、小剧场、娃娃家、商店、医院、小吃店 经验支持:
1、在区域活动的“创意工作室”中幼儿已能较熟练地制作服装.2、在平时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服装订单.新增材料: 在服装加工厂里提供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装饰纸、水彩笔、剪刀等材料.指导要点:
1、教师通过谈话与孩子共同提出“服装加工厂”新游戏主题.“今天我们的服装加工厂就要开张了.制作师们可以根据顾客设计的服装订单来进行加工制作,然后把制作好的服装送到商店里去卖,这样顾客们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了.”让幼儿主动提出服装加工厂这一游戏主题,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2、教师重点深入到“服装加工厂”中,以总经理的身份介入游戏,提醒“制作师”应按顾客设计的订单进行装饰制作.3、引导幼儿以到商店送货的方式增强“服装加工厂”与“商店”间的联系.4、以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下班后到剧场观看演出,并进行集中评价.游戏观察与推进: 根据上次游戏中幼儿提出“商店里的衣服一下都卖完了,不够了”的游戏需要,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在本次游戏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游戏主题“服装加工厂”.由于是新的游戏主题,所以每个幼儿都十分想玩,于是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聘请报名参加的“制作师”到加工厂上班,未被聘请到的幼儿请他们下次可以继续报名参加.由于在美工区中有制作服装的经验,所以游戏一开始幼儿就十分迅速地制作起服装来.但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似乎只对制作服装这个过程感兴趣,并没有和其它游戏主题产生联系,感觉有点像美工区的活动,没有具备游戏的性质;同时,幼儿在设计投放的订单内容较为单一,多是小背心.所以建议在游戏结束后与
幼儿共同讨论“加工厂的游戏可以怎么玩?”“哪些游戏中需要服装,需要什么样的服装?”并丰富订单内容.第五次游戏
游戏主题:服装加工厂、小剧场、娃娃家、商店 经验支持:
1、与幼儿共同讨论了有关“服装加工厂”的游戏.2、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根据需要设计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服装订单.3、利用集中活动学习手套、帽子、围巾等制作方法.新增材料: 在娃娃家中投放他们设计好的订单.指导要点:
【幼儿游戏案例】推荐阅读:
幼儿园结构游戏案例07-10
幼儿园幼儿手指游戏10-21
幼儿游戏考试10-20
幼儿户外游戏论文07-13
小班幼儿游戏教案09-12
幼儿小游戏09-28
幼儿小班游戏教案参考09-10
幼儿简单手指游戏大全09-10
幼儿园乡土游戏09-15
幼儿家庭游戏心得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