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8篇)
1.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一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三)(一)、X年X月X日 07:38,某铁路局某分局某线甲车站值班员王某接到上行乙车站Ⅰ次列车发车通知,王某办理2道接车进路; 07:39又接到了下行丙站通知:Ⅱ次列车已开车,随后进行跟踪出站调车作业;王某只在《行车日志》上作了记录,但没有办理Ⅱ次列车的接车进路。随即甲站值班员王某因私离岗,委托该站站务员岳某替代顶岗,王在离岗前向岳某交代:上行乙站Ⅰ次列车已开出,下行丙站正在进行跟踪出站调车。07:53,两台机车重联牵引的Ⅰ次列车接近甲站,司机用电台询问车站列车能否通过,站务员岳某回答:“慢一点,看信号。”岳随后就询问丙站值班员赵某:“跟踪出站调车是否完毕。”赵回答:“调车作业已完成。”甲站站务员岳某即用电话询问丙站值班员赵某:“闭塞表示灯亮的是什么灯?”赵回答说:“是红灯”。岳与赵两人就商量由谁取消,赵要求甲站取消,岳就使用下行半自动闭塞故障按钮,取消了原上行列车占用区间的红灯,办理了Ⅰ次列车的闭塞手续,开放了下行出站信号。07:57,Ⅰ次列车通过甲站,岳某向T分局调度员李某报告了该列车的通过点,本应在该站停车会让的Ⅰ次列车进入了正有列车相对运行的区间; l min后,调度员询问甲站上行列车是否通过,此时,岳某查看《行车日志》才发现 Ⅱ次列车还在区间。08:00整,Ⅰ次列车与Ⅱ次列车在区间发生了正面冲突,造成机车乘务员死亡9人,重伤3人,机车报废4台,中断正线行车25小时15分钟。
根据国务院75号令规定,该事故造成人员死亡9人,构成重大死亡事故;根据规定,该事故构成列车冲突重大事故。1.试分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试分析事故责任划分及提出事故处理意见。3.提出整改措施
(二)、X年X月X日下午13时过后,某钢瓶检测站站长指挥6名职工将一只400 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作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将瓶阀门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就把阀门卸下,仍没有残液和余气流出,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再将环乙钢瓶底部的一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后,即听到有“滋波”的漏气声,随后工人们都去干其他工作了。下午15:20左右,检测站作业现场环氧乙烷钢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正在作业现场的4人受伤,伤者立即被送到市一院、二院进行救治,经抢救无效有3人先后在6日内死亡。公安消防部门接报后立即派出7辆消防车、43名官兵赶赴现场,投入扑救抢险工作。爆炸导致站内大部分厂房和围墙倒塌,并造成周围一部分民宅门窗玻璃不同程度损坏。
事故发生后,市安委会、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质监局领导和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国务院25号令规定,在当天成立了由区政府领导任组长,市、区有关部门派员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分成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管理3个小组,开展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事故次 日成立了区委副书记任组长、两位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 乡政府干部组成的社会稳定、善后处理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区党政联席会议,对事故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分工,迅速开展工作。市安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安监机构汇报了事故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展情况。
1. 试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 3. 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4.(三)、某车间原布局不合理,厂领导决定重新改造,并指定由张工负责进行车间布置设计,请问应如何设计车间的布置?在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时,应注意什么?请分析。
(四)、某造纸厂有一台WNG4—1.2 MPa型锅炉,1982年11月某锅炉厂生产制造,1996年9月移装到该造纸厂,当年10月投入运行。1998年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工周某对锅炉进行点火升压,l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2 MPa。由于纸厂停电,纸机车间没有生产,周某就离岗回家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当锅炉压力升至0.3 MPa时,开始向车间供气。下午2时50分左右,全厂停电,锅炉也停止运行。当第2次来电时,因锅炉房灯泡不亮,周某让相邻锅炉房操作工张某替他照看一下锅炉,他去领灯泡。在周某领完灯泡返回距锅炉房20多米远,时间是下午4时10分时,锅炉突然爆炸,强烈的冲击波造成锅炉房全部倒塌,相邻21.4米的另一锅炉房横梁倒塌,周围车间、库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锅炉炉胆爆炸撕裂,锅炉前后烟箱盖、炉门、炉条飞出锅炉本体4—46.4米不等,操作工张某倒卧在距锅炉正前方26米处,这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试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五)、1999年1月26日,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需要招收工人,刘丽应聘到该公司工作。金乐公司在没有对其进行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的情况下,即让刘丽及8名新聘工人上岗,并为他们颁布发了上岗证,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未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当年2月3日下午,因与刘丽同车间的机床操作工张某不在岗,其机床无操作,刘丽想多学些技术,在未经任何人允许和指派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张某的机床。操作时,因电表盒歪了,刘丽用左手去扶,机床将其左手轧成粉碎性骨折,致左手第1、2、3和4指缺损。经鉴定,刘丽左手损伤构成6级伤残,劳动能力部分丧失。金乐公司是否应对这起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呢?请分析。
(六)、参考答案:
(一)、1、事故原因分析
(l)值班员王某在办理接发列车作业中,擅自离开岗位,私自委托岳某替班;离岗前既没有向岳某交代丙站Ⅱ次列车已开车,也没有交代Ⅰ次列车在站内停车会让的计划,使替代人员不清楚接发列车情况,为事故埋下了严重隐患,这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站务员岳某简化作业过程,下行区间被Ⅱ次货物列车占用,甲站下行出站信号机开放不了时,岳某没有认真确认下行区间是否空闲,违章使用下行半自动闭塞故障按钮,开放下行出站信号机,将列车放进有列车占用区间,导致两趟列车发生正面冲突,这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3)丙站值班员赵某,违反《铁路技术管理规定》第242条和部颁《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第1503条规定,在未收到Ⅱ次列车到达甲站通知的情况下,不确认区间空闲,就承认Ⅰ次闭塞,实属玩忽职守,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4)T分局调度员李某违反《铁路技术管理规定》第147条、《铁路调度管理规定》第90、97条规定,没有布置中间站3h会让计划,未注意列车运行情况,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
(5)甲站助理值班员于某,违反部颁《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第1503条规定,在车站值班员办理接发列车作业时,对有关作业环节没有监督确认、复诵,未起到监督作用,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2、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甲车站值班员王某、甲站代务站务员岳某、丙站值班员赵某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该分局调度员李某是这起重大事故的重要责任者,给予开除路籍处分。(3)甲站助理值班员于某对这起事故负有一定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4)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或领导责任的甲车站站长、丙车站站长、分局车务段主管运输副段长、主管安全副段长、段长、党委书记,以及分局主管运输的副分局长、分局长、党委书记等,按照政纪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3、事故整改措施与对策
(1)开展“一讲,两查”活动,即讲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和血的教训;干部查责任,工人查纪律。向干部职工进行遵章守纪教育。(2)组织干部队伍下基层,调整干部队伍,整顿干部作风,保稳定,保畅通。
(3)掀起学标、对标、达标活动高潮,将落实作业标准化作为保安全的主题,长期抓下去。加强职工队伍技术业务培训,使行车工种人人掌握应知应会。
(4)作好职工和家属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
(二)、1、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某钢瓶检验站站长违章指挥,在确认气瓶内存在残液的情况下,指挥工人松开底部易熔座塞泄放瓶内环乙气体,且明知环乙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却听之任之,未采取任何措施,导致环乙气体大量泄放,因环乙气体比空气重,沉伏于地面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最终酿成爆炸事故。
(2)工人无知操作,3名职工在清理地烘炉时,由于对环乙气体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缺乏了解,在存在环乙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环境条件下,使用铁锹清理煤渣,因摩擦、碰撞等原因,导致了混合气体的爆炸。
间接原因:
(l)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处理时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对现场操作工人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
(2)专职安全员未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力。
(3)该检验站挂靠的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不问不闻,疏于管理,从而使该站安全工作无人过问。
(4)该站未按国家标准(GB/12135—1999)关于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之规定,到公安消防部门报审,单位安全“三同时”不到位,从而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
(5)市有关专项安全监察的职能部门,虽能按国家规范标准核发证照,但缺乏日常的监察力度。所在区、乡对该站安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安全管理疏漏。
2、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该钢瓶检验站站长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建议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2)该钢瓶检验站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管理责任,建议开除公职处理。
(3)该站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不到位,应对该起事故负管理责任,建议质监部门吊销其气瓶检验员资格证书,今后不准再从事气瓶充装、检测、管理工作。
(4)市质监局对钢瓶检验站虽在核发和换发许可证过程中按国家规范标准进行,但平时缺乏日常的安全监察,应对该起事故负一定责任,建议市质监局向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立即报请省质监局吊销钢瓶检测站检验许可证。
(5)区政府、乡政府疏于管理,应对该起事故负一定责任,建议区政府向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6)导致事故的3名职工无知操作,是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鉴于该3人已死亡,不再予以追究。
3、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1)市质监局立即召开全市气瓶充装、检测单位负责人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对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组织一次认真细致的安全检查,重点要检查残液处理装置的完好性,要对充装检测单位的所有职工进行各类介质的理化参数、危险特性、处理方法等内容的专门培训教育。按省安委会确定的土锅炉和气瓶专项整治的要求,严格审查气瓶检验站建站条件,对经检查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取证单位,要采取果断措施,吊扣或吊销其充装、检验许可证,以杜绝类似或重复事故的发生。市质监局要针对这起事故,专题向国家局、省局汇报,并建议修改《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增加残液和介质处理的安全措施、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气瓶充装介质的理化参数、危险特性、处理方法等)内容。
(4)区经贸局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下属单位的外来挂靠企业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对于同意挂靠的单位要严加管理。对于不同意挂靠的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中止挂靠关系,杜绝人情挂靠,以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2(5)区各乡镇要加强对位于本地区范围所有单位的安全管理(无论是租用厂房、土地、还是挂靠的),以防止安全管理出现死角,避免出了事故由乡政府来承担责任的情况再度发生。
(6)各级公安消防等安全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所有气瓶充装、检验单位的监管,由于气瓶本身具有危险性,充装的介质也大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体,因此,建议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将气瓶充装、检验单位列为重点监督对象。
(三)、车间布置首先应根据生产流程特点与要求,将整个车间进行功能分区。考虑控制装置的合理布局,将使用频率高的控制装置布置在最适于作业的区域,并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相互之间尽量安排得近一些,形成一个流畅的作业线路。根据设备本身的特点(功能、形状、色彩、数量和使用情况等),尽量把功能相同和相互联系的设备组合在一起,做到机器设备布局合理,以利于操作、监视和管理。
功能分区后,应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根据作业特点不同,一个车间可能有多个作业空间,每一个作业空间的大致范围、地点都应确定下来。在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时,应注意:
(1)充分考虑作业者的行动空间
在作业空间中,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是为了实现作业目的或作业者自身活动的目的。从观察实际的作业情况可知,在实现作业目的的动作中,往往要加进一些作业者自主目的的行动,如离开工作位置及移动等。因此需要比作业空间更宽敞些。使每个生产岗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对于多人集体作业应考虑协同作业空间
实际作业中,常常不是一个人单独作业,而是由多人组成的集体作业。他们在按照自身的任务独自进行作业的同时,还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协作。这种集体作业的空间,并非单个人和物形成空间的简单迭加,必须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协同作业的需要。保证工人之间联系方便。
(3)考虑预留空间
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空间范围在生产中也是动态的。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堆放空间,车间内运输设备的移动空间等。因此,布置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
作业空间定位一旦确定,就可进行其它布置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物品的搬运路线布局,包括人行走路线,搬运车行走路线的布局。
(2)各种管线的布设,包括动力线,照明线,水管,蒸汽管,气体或液体原料管等。
(3)危险点位防护栏或安全装置的布置设计。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
(4)车间各种标志的布设,包括通道标志,危险标志等。
所述车间布置设计涉及因素较多,要统一考虑,全面权衡。因此,设计时很难一步到位,经常需要进行反复修改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车间布置。
(四)、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锅炉没有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二是安全附件失灵,两个水位表汽水连接管一个全部堵塞,一个堵塞了3/4,锅炉水位反映不准确,造成缺水干烧,在操作工的误判断情况下,盲目操作给水,致使锅炉产生大量蒸汽,压力骤增;三是曾经大面积挖补过的锅炉炉胆,补板焊缝质量不合格,致使炉胆不能承受工作压力。
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是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保护装置。如果锅炉严重缺水,水位报警器则发出水位低的报警信号,可采取立即停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水位表是锅炉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操作人员通过水位表来观察水位,防止锅炉发生满水或缺水事故。对水位表必须定期检验,以保证其起到应有作用。本案例中,如果该造纸厂按规定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水位表的性能,锅炉操作工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这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吨/时的锅炉,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器(高、低水位警报信号须能区分)、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吨/时的锅炉,还应装蒸汽超压的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运行的锅炉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验。新锅炉运行头两年及实际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锅炉、汽改水的卧式锅壳式锅炉,每年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五)、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场所的安全,我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向工人介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而且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介绍企业安全技术知识,如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过程、作业方法、危险设备、危险因素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同时还可结合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对工人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
本案例中,刘丽应聘到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为其办理了上岗证,且刘丽已上岗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由于该公司违反《劳动法》及有关法规,没有对刘丽进行必要的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实际生产中管理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刘丽串岗操作而发生事故,造成伤残,应承担刘丽的工伤赔偿责任,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
2.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二
1.1 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电力企业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还不够,在电力生产中所营造的安全氛围还不浓,导致很多电力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各种违规操作经常出现,这就为电力安全事故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部分临时性工作,例如配电设备的维护,很多时候都没有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例如没有开具修理证书就开始工作,在一些时候没有断电就开始进行操作,这样就很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的发生。这些违规操作现象正是因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够,电力职工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所导致的。
1.2 事故责任划分不明
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普遍都是由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所引起的,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基本上每一个电力企业都有自身的安全预防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但是依然有少数部门缺乏安全意识,对待电力安全工作仅仅是应付了事,个别部门管理人员忙于生产活动,并没有重点去抓安全,发生事故之后也常常推卸责任,这种情况之下很难解决好问题,更不用说预防安全隐患。
1.3 应急体系尚不完善
一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事故应急体系或者应急制度还不够完善,当电力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不能第一时间的进行有效、有序的抢救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忽略了应急预案的筹备和事故应急准备,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往往就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下,让本来可以及时补救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4 安全监督力度不足
很多电力企业内部设置的安全监督机构较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性的知识,电力生产的安全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加之很多电力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部门常常会被部分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他们所开展的安全监督工作仅仅是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责任调查。最近几年以来,很多农村地区的电力设施常常被盗窃和破坏,给电力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电力设施常年没有专人进行检查,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 电力安全事故防范策略
2.1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系统
一方面,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随时做好事故准备,科学规划电力生产安全工作流程,落实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测工作,定期组织电力技术人员在冬夏两季用电高峰期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习,从而增强安全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必须积极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科学合理的对应急预案进行设计,确保其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做好相应救助物资和应急设备的存储,同时要加强对电力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生产意识,从本质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2 坚持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电力企业应该坚持定期对电力职工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增强电力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在电力企业引进一些新技术新设施之后,必须要先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之后才能允许其上岗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员工生产的熟练度,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违规操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该注重安全培训工作,尽可能让所有员工都可以规范进行操作,在员工心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观念。
2.3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现场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常常就是由于现场操作的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规操作所造成的。有部分电力工作人员由于怕麻烦,常常在没有深入分析问题本质的情况下就开始操作,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安全操作的基础是要做好班组管理,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对于一些多发性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在班组中反复总结,避免发生重复性错误。
3 结语
总之,电力安全生产是确保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电力能源的基础。
电力安全生产能够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作为电力工作者,必须将电力安全生产这一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将安全理念深入心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范;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不断完善安全机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积极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不断提升电力职工安全生产技术,确保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各项生产活动都对电力能源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电力行业也处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就变得更加重要。电力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检验电力行业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 就当前电力安全事故成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力行业,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明迪.事故成因论对现代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启示[J].科技信息, 2011 (05) :P15.
[2]柳明.电力行业误操作事故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才智, 2011 (06) :P38.
3.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67-03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且是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总体状况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趋缓,三是部分地区形势严峻,四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遏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指导。
1 建筑结构引发事故的统计分析
排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厂房建筑的常用结构类型,而预应力大跨结构则多受报告厅、体育馆等对空间需求大的建筑物青睐,办公楼、居民建筑以及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多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部分还使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公共或民用建筑中多采用框架结构和大跨度结构,所以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大跨度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27.9%,框架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34.6%(事故统计详见表1)。
2 建筑施工中常见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可参照在建筑安全事故后人员所受的伤害程度及经济财产的损失程度来划分,即为普通事故、较严重事故、重大事故与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判断依据如下:
(1)构筑物、主体结构及建筑物严重倒塌。(2)建筑物基础超出限定范围并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建筑物出现倾斜现象;建筑主体结构开裂、强度不足,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使用周期均造成严重影响,并存在永久性且不可修复的缺陷。(3)对建筑物系统和相关设备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建筑设备严重变形、隔热效果和隔声效果较差等。(4)由于收集的事故资料中,很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资料都无法取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大多都无据可依。
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与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区别在于: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四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及其他类(如表2)。而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五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表面缺陷类及其他类(如表3)。从表2可知,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严重变形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48.3%,严重变形类占34.5%。从表3可知,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开裂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37.4%,开裂类占33.3%。主要是由于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跨度相对较大,变形控制难度大,且混凝土本身具有容易开裂性质。
3 事故发生时间段的统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间段可分为两部分,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其发生时间段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知,不管是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还是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除了开裂类安全事故之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几率高于建筑工程使用阶段。其中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占69%,高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占62.7%。主要是因为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且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变形严重、表面缺陷、坍塌等安全事故均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而混凝土裂缝形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开裂事故通常发生在建筑工程使用阶段。
4 事故产生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4.1 设计方面的原因
4.1.1 地质勘查错误。由于建筑工程在地质勘察上出现严重错误,不能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清楚反映或者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导致地基基础在设计时出现误差,建筑结构严重失稳、主体结构开裂,甚至出现严重倒塌现象。
4.1.2 工程设计错误。在设计时,未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或者直接套用同类施工图纸,导致工程内力分析或者荷载分析出现严重误差。例如,某建筑物倒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梁柱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其南北方向边柱的轴压比值为1.53,超出了规定比值0.9,而中柱轴压比值则为2.82,也是超出了规定比值0.9。其配筋、地基、底板等承载力都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量。
4.1.3 构造处理不当。施工单位对建筑构造要求不够重视,采取的构造处理措施不合理。例如,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未能达到配筋率的最小值,混凝土强度未能达到工程规程要求,框架梁柱上的节点未设置箍筋,梁端也未设置负筋,填充墙内也未设置有相应的拉结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2 施工方面的原因
4.2.1 施工违反设计。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特殊性的建筑构造也未能按照规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临时使用设施也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搭设。例如,某建筑未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较差,建筑中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70%,而边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60%,而框架柱基底面积承载力未能满足规程要求,混凝土强度不足规程标准的二分之一,导致整个建筑物需全部拆除。
4.2.2 施工现场混乱。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很多违章施工现象的产生。大多数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施工安全事故遗留隐患不够重视,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
4.2.3 施工材料低劣。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较差,因为入场前未进行严格质检,导致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某综合建筑楼倒塌事故中,经过分析了解到,该建筑楼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仅为10.2MPa,而最低甚至达到6.1MPa。对其钢筋进行检测,发现大多数钢筋都不合格。
4.2.4 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很多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知识了解甚少,不具备上岗就业资格。
4.3 使用方面的原因
图1 事故施工方面原因分析结果柱状图
图2 三个方面原因事故对比结果分布图
4.3.1 使用功能改造。使用功能不符合工程设计规程的要求,任意增减建筑工程使用荷载量,最终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某厂房由于机械故障,产生气体在屋面形成冰块,而其荷载量超出了设计规程的4倍,导致厂房屋面严重坍塌。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68页)
4.3.2 建筑结构改造。施工人员未经过准确运算,就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任意改造,如,在上部结构上增层;任意设置洞口或者减小结构处的承载力等。例如,在某建筑物接层施工中,未对接层进行有效计算,未对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也没与地质资料核对,盲目设计施工造成倒塌。
通过对各类施工安全事故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可以针对不同安全事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事故监督和控制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产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性的,也可能由设计、施工、使用三个方面原因导致。所以,对三方面导致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如图1、图2所示。
由统计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导致事故的三方面原因中,施工原因占的比例最大,为59.5%,这与前面的事故发生阶段统计分析结果相吻合。在设计原因当中,设计方案不合理占到68.3%,这主要是事故中设计方往往没有对具体工况加以详细分析,随意套用图纸造成的。同时,方案的不合理也为日后其他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施工原因中,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这两种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0%和27.3%。而在使用原因中,擅改结构因素所占比例(57.9%)略大于改变使用功能因素(42.1%)。
5 结语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框架结构的事故最多,且在施工阶段的事故也较多。而从事故类型来看,坍塌事故与变形过大事故最多。最后就事故原因而言,施工原因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9.5%。总体来看,设计原因中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原因中的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还有使用原因中的擅改结构和改变使用功能,是引发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毫无疑问,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英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5).
4.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为保证消防安全,在灌装易燃液体时,容器应留有__的空间。A.1% B.5% C.10% D.15%
2、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由进行安全条件审查。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D:劳动保障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3、[2010年考题]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民用爆炸物品购买和销售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后,方可销售民用爆炸物品
B: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备案后,方可销售民用爆炸物品
C: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
D:民用爆炸物品使用单位申请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购买申请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__处罚。A.从轻 B.减轻 C.不予 D.减免
5、以下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是__。A.消除事故隐患的义务
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 C.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 D.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6、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__,以消除水击现象。A.逆止阀和安全阀 B.控制阀和防爆阀 C.安全阀和凝结罐 D.防爆阀和凝结罐
7、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__评价法。A.危险性分级 B.事故后果安全 C.致因因素安全 D.系统危险性
8、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消防储备水应当有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使用后的补给恢复时间不应当超过h。A:24 B:36 C:48 D:12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企业必须从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A:企业营业额 B:矿产品销售额 C:企业利润 D:再生产投入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__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A.现场指挥部 B.场外指挥部
C.紧急事务管理部 D.公安指挥部
11、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A: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B: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关闭
D: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最大危险是__。A.给人以电击 B.引起过负载 C.引起爆炸
D.降低产品质量
13、永久气体气瓶的充装量是指气瓶在单位容积内允许装入气体的__。A.最大压力 B.最大体积 C.最大质量 D.最大密度
14、在目前冲击地压(岩爆)的预测方法中,是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的冲击危险程度监测和解危措施效果检验的主要方法。A:声发射和微震监测方法 B:钻屑法
C:综合指数法 D:单项指数法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__;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该协议无效 C.责令限期改正 D.吊销营业执照
17、[2010年考题]生产性噪声可归纳为三类。分别为。A:空气动力噪声、言语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B:冲击噪声、机械性噪声和脉冲噪声
C: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D:冲击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8、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__。A.赔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1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__。A.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D.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整顿;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不包括__。
A.未按照规定提取或者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B.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矿山事故 C.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
D.未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分配职工上岗作业
21、气密试验又称为致密性试验或泄漏试验。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作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的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__。A.0℃ B.1℃ C.3℃ D.5℃
22、《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A:人身伤亡 B:1人死亡
C:轻微财产损失 D:2人重伤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3、2010年11月11日10时30分左右,某省某市某城二期住宅工程某栋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8人死亡、1人受伤。据查,该工程建设单位为某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及租赁单位为某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单位为某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将施工电梯擅自升高,第二天未经检测民工乘坐施工电梯至18层时发生坠落。依照《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对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是。A: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 C:该工程监理总工程师
D:该工程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
E:施工单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4、关于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B:政府监管主体 C:企业责任主体 D:企业监管主体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2009年考题]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
A:操作者与管理者 B:监视者与控制者 C:操作者与控制者 D:监视者和管理者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__常用来检查内部结构的裂纹、搭接、夹杂物、焊接不良的焊缝、锻造裂纹、腐蚀坑以及加工不适当的塑料压层等,还可以检查管道中流体的流量、流速以及泄露等。A.铁谱分析 B.红外线监测 C.光谱分析 D.超声波探伤
2、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__。A.2m B.50mm C.15cm D.3m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的处分,对逃匿的处15日以下的拘留。A:警告 B:记过
C:降职、撤职 D:开除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对的特种设备及时予以报废。
A:无改造、维修价值 B:未按规定检测检验 C:技术性能下降
D: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E: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A.生产单位许可证书 B.安全技术说明书 C.质量合格证书 D.产品认证证书
6、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__,防止事故再次发生。A.安全管理制度 B.技术整改制度 C.防范和整改措施 D.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7、下列关于控制生产性噪声的措施描述正确的是__。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将焊接改为铆接
B.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将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
C.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胶、软木和砂石的隔绝噪声 D.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E.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8、以下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是__。A.生产场所A,有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4.4 t B.生产场所B,有易燃物质乙炔0.3t、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0.75t、有毒物氯乙烯13t C.储存区C,有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17t D.储存区D,有有毒物质氯乙烯25t、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24t
9、对混凝土搅拌机使用与管理描述正确的是。
A:固定式的搅拌机要有可靠的基础,操作台面牢固,便于操作,操作人员应能看到各工作部位情况
B:使用前无需空车运转即可投入使用
C:作业中严禁将头或手伸进料斗内,也不得贴进机架察看,运转出料时,严禁用工具或手进入搅拌筒内扒动
D:运转中途可以停机但不得在满载时启动搅拌机
E:作业后,要进行全面冲洗,筒内料出净,料斗降落到最低处坑内,如需升起放置时,必须用链条将料斗扣牢
10、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的材料包括。A:消防设计文件 B: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C: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D: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E: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11、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评价项目概况应包括的评价范围。A:工艺参数 B:项目委托约定 C:生产运行现状 D:工艺过程
E: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2、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______。A.立即停止作业 B.撤离危险区域 C.限期消除隐患
D.并给予警告和罚款 13、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 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 mg/。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14、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动力包括。A:精神动力 B:信息动力 C:物质动力 D:内在动力 E:语言动力
15、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等。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B.应急过程中各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通信不畅通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过程的一切活动应向领导汇报
16、__负责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A.事故指挥官 B.后勤部
C.资金/行政部 D.策划部
17、根据《消防法》的规定,对营业性场所的,责令限期改正。A: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
B: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C:不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 D:不设立业余消防队伍
E:职工不经过消防专业知识培训
1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A:给予行政处罚 B:依法从轻处罚 C:不予行政处罚 D:依法减轻处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9、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列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15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B: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C:电梯应当至少每30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D: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在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周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0、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__,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
A.微观监控信息网络 B.监控预警系统
C.宏观监控信息网络 D.救援体系
21、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__的过程。A.补充 B.完善 C.改进 D.修缮 E.实施
22、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应保持最少__以外的距离,并且离开压紧装置。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2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__的方针。A.劳动保护 B.安全管理
C.职业安全健康 D.安全生产管理
24、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提出__的技术和组织措施。A.详尽 B.实用 C.明确 D.有效 E.系统
5.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五
因素产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不属于炸药爆炸的三大特征的是__。
A.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B.反应过程的高速性
C.反应过程的燃烧性
D.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2、《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__,告知从业人员和__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人员
B.安全措施;相关人员
C.应急预案;安全管理人员
D.应急预案;相关人员
3、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_km。
A.70 B.80 C.100 D.120
4、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
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5、耐压试验主要用于检验压力容器承受__的能力。
A.静压强度
B.动压强度
C.液压强度
D.气压强度
6、《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自收到煤矿企业提交的申请书和有关文件、资料之日起__天内,应当完成审查核实工作。
A.30 B.40 C.50 D.60
7、生产性噪声是由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摩擦等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可分为__三类。A.振动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B.冲击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C.气体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D.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8、利用职业之便,贪污、索贿、受贿或者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__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其执业证,__年内不得再申请注册。
A.3,5 B.3,3 C.5,5 D.3,1
9、某化学工业生产车间的8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腹泻。可据此推断为()中毒。
A.铅
B.铬
C.四乙基铅
D.锰
10、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__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A.评价
B.控制
C.辨识
D.规划
11、审核范围是指受审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确定审核范围实质上就是明确受审核方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保证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和正常运行的__。
A.权力范围
B.义务范围
C.责任范围
D.实施范围
12、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____其有关证照。
A:吊销B:注销C:暂扣D:废止
13、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故障树
B.危险指数
C.安全等级数
D.事件树
14、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一项新的__执业资格制度。
A.专业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C.技术人员
D.特种技术人员
15、乙炔发生站的管道应有良好的__措施和定期检测记录。A.导出静电
B.通风
C.防潮
D.防寒
16、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而场外事故应急预案由__制定。
A.科研机构
B.评价机构
C.公安机关
D.政府主管部门
17、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培训和政府监管监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的事故调查工作小组是()。
A.技术分析组
B.综合组
C.设备管理组
D.管理调查组
18、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本质,并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__运行的一门应用科学。
A.快速、高效
B.高效、经济
C.可靠、经济
D.高效、可靠
19、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补偿实行__补偿的原则。
A.按过错大小
B.过错推定
C.有过错
D.无过错
20、安全生产“五要素”中,__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应该在其指导下进行。
A.安全文化
B.安全法制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21、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__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
A.5 B.6 C.7 D.8
22、__IEC和ITU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的标准。
A.ISO B.OTC C.UFO D.UN
23、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等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__。
A.罚款
B.警告
C.拘留
D.行政处分
24、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安全操作规程
2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__。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D.缓冲器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厂内干道在进入厂区门口处和某些危险路段,需设置__。
A.限速牌
B.指示牌
C.警示牌
D.红绿灯
E.停车牌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了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
A.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80%的罚款
B.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C.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E.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60%~100%的罚款
3、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4、重人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有__。
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主体预案
D.专项预案
E.整体预案
5、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7、安全部门联合__部门对上报的措施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后,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并报有关领导审批。
A.技术
B.生产
C.财务
D.供销
E.计划
8、学习实施《安全生产法》,应当掌握贯穿于全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这就是《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包括__。
A.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E.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的形状,有“防护”之意;盾牌中间采用字母“S”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10、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包括__。
A.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 B.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C.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D.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E.确定净化投资额
11、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应根据__来定。
A.股份制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
B.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
C.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经理予以保证
D.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予以保证
E.合伙经营法人予以保证
12、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错综复杂,但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_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D.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E.从业人员的财产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__。
A.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B.防止矿山事故
C.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D.防止矿山爆炸
E.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
14、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可分为__。
A.热锻
B.温锻
C.冷锻
D.水压锻
E.超高温锻
15、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设计审核人员
B.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C.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场所和设备
D.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E.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16、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
A.时间
B.空间
C.地点
D.照明
E.管、线布置
17、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18、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
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19、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__因素。
A.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
B.处理好预警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
D.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
E.要处理好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0、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__。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身体状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D.病人的病因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21、从原则上来讲,事故调查组应该自事故发生__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30 B.60 C.70 D.100 E.40
22、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__条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的。
A.有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
B.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C.可行性研究报告
D.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E.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23、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A.按需计划
B.统一规划
C.合理分配
D.合理布局
E.严格控制
24、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调查的权利有__。
A.火灾扑灭后,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B.调查、认定火灾原因
C.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D.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E.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25、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__。
A.轴承
B.齿轮
C.电料装备
D.模具
6.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六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定型设备。
A.换热器
B.精馏设备
C.反应器
D.搅拌器
2、内部审核又称为:__。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四方审核
3、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本质,并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__运行的一门应用科学。
A.快速、高效
B.高效、经济
C.可靠、经济
D.高效、可靠
4、在对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如果分析结果的最小割集数较多,表明__。
A.系统的安全性较好
B.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数
C.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D.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5、起爆器材中,__常用于非煤矿山。
A.雷管
B.导爆索
C.导火索
D.继爆管
6、__是安全监管监察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是规范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A.国家标准
B.地方标准
C.国际标准
D.安全标准
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安全生产检查人员 D.从业人员
8、班组长__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A.全面负责
B.负责
C.监督
D.监察
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职业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__。
A.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大员的年龄、性别和营养状况
B.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
C.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性质、接触剂量和接触人员的易感性
D.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态
10、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__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A.10% B.20% C.30% D.50%
11、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确保煤矿用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我国对煤矿专用设备、器材及仪器仪表等产品实行__制度。
A.产品认证
B.安全标志
C.行业安全标志
D.资格等级审核
12、__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在煤气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产生此种气体过多,就会中毒。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氨气
13、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
A.简要列出主要风险
B.明确职工应对风险的能力
C.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风险
D.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4、在工作面打2个或3个钻孔。钻孔每打1m测定一次钻屑量,每打__m测一次钻屑解吸指标。根据每个钻孔沿孔深海米的最大钻屑量和钻屑解吸指标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A.2 B.3 C.4 D.5
15、注册安全工程师履行的权利不含__。
A.从事规定范围内的执业活动 B.对执业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项提意见
C.申请设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中介机构
D.参加继续教育
1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单方免责的无效协议,应该对生产经营单位的__以及个人经营的投资人进行法律制裁。
A.项目管理者
B.协议签订人
C.主要负责人
D.推荐人
17、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故障树
B.危险指数
C.安全等级数
D.事件树
18、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
A.救援队伍
B.管理机构
C.功能部门
D.应急指挥
19、以下属于潜在职业性致癌物的是()。
A.芳香胺
B.氯乙烯
C.铅
D.芥子气
20、()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A.危险指数评价
B.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C.预先危险分析
D.故障假设分析
21、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__。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22、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23、生产矿井丰要通风机、反风设施必须能在____min内满足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且风流方向改变后,上要风机供风量不少于止常供风量的____ A:5;30%B:10;40%C:15;50%D:20;60%
24、__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
A.分级响应
B.法制基础
C.保障制度
D.安全理念
25、高压电容器组总容量不超过__kVar时,可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和控制。
A.100 B.100~300 C.300~400 D.400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注册安全工程师有__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A.无业绩考核证明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2、《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__。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C.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E.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3、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如下__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身份证或户口簿
C.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D.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情况
E.医院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
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可对其实施的行政处罚有__。
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停产整顿
C.吊销营业执照
D.处5万元以下罚款
E.责令关闭
5、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书面程序,以便对职业安全健康文件的__,以及对职业安全健康有关资料进行控制。
A.识别
B.批准
C.发布
D.撤销
E.销毁
6、应急救援专家组在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包括对__等行动提出决策性的建议。
A.城市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
B.应急资源的配备
C.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
D.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
E.事故后恢复
7、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__。
A.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
B.是一项预防性措施
C.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
D.是本质安全化的前提
E.是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__。
A.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B.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9、以下属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的有__。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E.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原则
10、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11、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E.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具有注册建筑工程师执业资格
12、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耐酸碱用品
C.防寒用品
D.防机械外伤用品
E.防噪声用品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渗透检测特点的内容包括__等。
A.形状复杂的缺陷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显示的痕迹
B.不需要大型设备,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现场检测十分方便
C.检测程序少、速度快
D.检测灵敏度较磁粉检测低
E.材料较便宜,成本低
14、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
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15、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__等过程。
A.接警
B.响应级别确定
C.应急启动
D.救援行动
E.外部救援
16、生产经营单位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的目的是__。
A.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
B.实施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C.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
D.将绩效测量和监测的结果予以记录
E.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持续改进
17、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案件调查终结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应当及时对有关案件材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材料、听证会笔录等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如下决定:__。
A.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政府机关
E.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进行刑事处罚
1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通常以__表示。
A.色彩
B.数字
C.图形
D.符号
E.文字
1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
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20、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_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设计人
B.负责人
C.设计单位
D.主管单位
E.主管单位负责人
21、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
A.机械化的程度
B.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D.人员素质
E.人为失误率
22、这起事故构成__。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一般死亡事故
D.重伤事故
E.轻伤事故
23、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24、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__。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B.行政管理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E.设备设施管理
25、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等。
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7.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篇七
1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 具体表现如下。
(1) 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的72.8%~89.6%。
(2) 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 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 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例如: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州大平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148人;2004年11月28日发生在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166人;2005年2月14日发生在阜新孙家湾矿的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214人;2005年11月27日发生在七台河东风煤矿的煤尘爆炸事故, 死亡171人;2009年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山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死亡74人;2010年, 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2011年4月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38人遇难。
(3) 由于煤矿事故多, 死亡人数多, 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
2000年至2004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3, 而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如2000年, 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 印度为0.42, 波兰为0.26, 俄罗斯为0.46。2002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025。由此可见,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4) 煤矿特大及特别重大瓦斯 (煤尘) 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 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条件下, 我国煤矿必须大幅度减少和控制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发生。
(5) 实际上, 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 涉及许多方面, 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 也有人为的条件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 社会的传统观念, 煤矿企业的文化素质等等。
2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从对我国煤矿安全的总体分析可以知道, 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 开采条件与世界主要产煤大国相比属于中等偏差, 高瓦斯矿井多, 瓦斯灾害严重。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炭二迭纪的煤层, 其中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 地质构造复杂, 目前全国共有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约9000多处, 占矿井总数的30%左右。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 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 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2) 技术装备水平低, 安全投入低。长期以来, 煤矿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技术水平不高, 要求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而长期以来, 技术投入不足, 装备水平差, 产业技术人才匮乏, 劳动效率低。把“千军万马”的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劳动, 因而一旦出现瓦斯 (煤尘) 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时, 容易导致损失惨重, 甚至全矿毁灭的现象。煤矿管理体制改变后, 国家不再投入, 煤炭企业本身无能力投入或不愿投入, 截至2003年底, 原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账高达164亿元。安全技术改造措施成了“盲区”, 相当多的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 设施设备简陋, 安全没有保证。全国58%的小煤矿仍采用巷道开采和手工开采, 效率低, 伤亡事故多。
(3) 安全管理方法落后、基础薄弱。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涨的情况下, 不顾安全条件, 而突击生产, 盲目超产。
(4) 煤矿职工队伍素质较低。大量农民工、临时工进入煤矿, 逐步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煤矿违犯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违规操作现象相当普遍, 直接威胁着安全生产。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为例, 2001年至2003年, 流失的高级工程师就达162人;四川省连续6年没有进一个学采矿的大学毕业生。其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另一方面已有的安全技术装备由于缺乏高水平的人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煤大平煤矿的“10·20”瓦斯突出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为例, 一280水平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流逆行到上水平运输大巷, 多处瓦斯浓度监测仪超限报警, 预示着全矿处于瓦斯爆炸一触即发, 面临毁灭的边缘时, 竟然在31分钟内没有采取切断电源的措施, 致使架线电机车行驶到巷道拐弯处引起瓦斯爆炸, 造成死亡148人的特别重大事故。
对于广大的煤矿职工来说, 安全文化素质更是—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 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 应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从事该项工作, 才能应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但是, 实际情况是:由于工资较其他行业低、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时间长的现状, 加上当前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的情况下, 就很难招收到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因此, 就只能招收农民工, 而且缺乏应有的技术培训。采用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低下的劳动者, 在这种高危环境中作业, 产生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8.采矿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篇八
关键词:采矿事故 安全管理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31-01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类矿产资源种类异常丰富,近年来,采矿事业在我国获得了蓬勃发展,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并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由于我们采矿技术的落后、设备的不完善、开采环境的局限性,往往导致采矿工程事故频发,给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并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采矿事故的分析,消除隐患,推动采矿事业的发展。
1 采矿工程技术中的不安全因素
采矿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采矿工程技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管理、生产、人为和环境因素,以此来做详细论述。
1.1 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在管理因素中,制度不完善、现场管理流于形式、安全与经济脱钩、奖罚不分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预防和处理事故中缺乏专业手段以及用于生产经营费用和维修费用少等。
1.2 生产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生产过程中以及掘进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防护用品质量差或者未佩戴相关防护用品、支护质量不佳、未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顶板压力过大、设备伤害;在爆破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参与爆破的药量过大、材料质量差、管理松散、制度执行不严谨等;工程设计方面的因素有:图纸与实际不符,设计施工不达标,相关组织工作混沌等。
1.3 人为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人文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比如:违章作业、操作失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1.4 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矿内透水;电压不足,亮度不够,光源距离远;噪声干扰:来自人为的、机械的和外界的;顶板岩渣方面有:顶板或边帮冒落、岩帮滑落、爆破、顶板未及时处理等等; 设备装运方面因素有:道路及相关机械有缺陷、超负荷运转、设备不符合要求、不匹配等方面。
2 安全管理措施
2.1 采矿工程前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
实际证明,通过采矿工程前的安全检查能够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正所谓防范于未然,事前的检查能够减低大约55%的事故率。相关的采矿企业急需建立健全自身的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大检查、日常检查、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进行安全检查,并指导认真落实,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意识。这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
2.2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逐层分解,签订安全责任书,将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使安全生产的责任更加细化、明确,实现安全目标的管理。
2.3 加大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力度
加大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力度具体做法包括:重视反面事故的宣传警示作用,提高企业员工遵守安全规范的自觉性,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认真的经验总结,汲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针对常见的瓦斯事故,除了正常的投入技术培训之外,还应该建立安全检查系统,编排瓦斯排放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测与防范。
2.4 明确奖惩制度
将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绩效结合起来,实现全员安全管理,实行责任与义务的统一。对于安全生产中管理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其高的绩效奖励;反之,对于安全生产中管理成绩较差的,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出现重大损失的,给予其较低的待遇,并严肃追究其相关责任。通过这种形式,来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另外,采矿企业还应该广泛招收采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待遇,留住人才,利用好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
2.5 其他措施
采矿前,应该对相关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调研,掌握采矿作业区域的相关地质构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的防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生态环境来选取合理的采矿技术手段,并加强防护,尽可能地防止掘进中顶板冒落的情况发生。采取合理型号的器械以满足矿山排水能力,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形成合理的防排水系统,并坚定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健全防排洪措施。
3 结语
采矿工程的安全、高效的生产依托的是正确的管理方法、先进的采矿技术、完善的安全责任机制、可靠的安全通风设施、安全的生产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工作。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会议,对工作进行阶段总结,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并把安全教育引入实践中。同时,提升矿业企业的安全技术与生产技术水平,健全责任制搞好安全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使管理体制焕发生机。这样才能保证采矿安全,实现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收获。
参考文献
[1]张忠东.关于煤矿井下采矿安全管理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3(9):100-101.
[2]余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11-112.
[3]邢冬梅,叶义成,赵雯雯.我国矿山透水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J].金属矿山,2010(6):178-181.
Xing Dong-mei,YE Yi-cheng,ZHAO Wen-wen.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of Mine Water Inrush Accident in China[J].Met al Mine,2010(6):178-181.
[4] Li Ying-ying,YE Yi-cheng,HUANG Jun,et al.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gray-exponentially smoothing and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面授冲刺试题08-10
水泥安全事故案例06-19
游船安全事故案例01-09
物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07-29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材料10-09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论文11-15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分析08-26
安全阀事故分析09-25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总结06-10
第六章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