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精选12篇)
1.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一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崇拜心理论文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持续高涨,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可以说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与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崇拜心理的特点与引导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类通过自我意识的一种产物,更是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历史发展、想象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崇拜心理是一种人的精神支柱,反应了人们特定的实际需要,可以说对于处在人生旅途转折点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崇拜心理的根源
许多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都对崇拜心理有过讨论。对于唯心主义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义者也讨论过崇拜心理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导致他们对于崇拜心理的论述有许多不足之处。直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熟后才准确揭示出了三种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关于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关重要,人们往往在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时候,并且处于缺乏对现实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时候,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超现实的想象力来催动现实的.发展趋势,期望得出一种理想的现实,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认识根源:人类的思维能力必须达到某种高度是崇拜心理的产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类必须把自身与自然区别开来,并且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还受到本身认识水平的制约。这种水平的制约,使人们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总是处于一种有限的认识中。那么,如何处理这种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呢?人们只有借助神灵崇拜、祖先崇拜来渴望灵魂永生,以化解个体生命的无限性和自然无限性的矛盾。
社会根源:崇拜心理在一开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现的,其产生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恐惧,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法解释便把自然当做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顶礼膜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的压迫、剥削、斗争十分激烈,阶级对立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恐惧比大自然还要频繁和沉重。广大劳动者对摆脱阶级压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终形成对带领他们打破压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因为社会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广泛了开来,产生的偶像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这样一个主流而且特殊的社会活跃群体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二、偶像崇拜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积极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是一个从准成人向成熟成年人过度的时期,是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建立正确理想的时期,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自我的确认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锋就是人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众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可见,正确的偶像崇拜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大学生对个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恋也常常给大学生带来一种近似童话世界的精神满足,一种自我陶醉似得情感体验。而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也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来梦幻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
消极方面:心理学认为,对偶像人物的神话会导致狂热的个人崇拜及个人的自我迷失。当我们在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时,我们不能将其在舞台、屏幕、书籍中的形象过分美化或夸张,那样会使偶像脱离生活而成为个人心目中的神。一个偶像人物一旦变成了神,则很容易导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热的追逐。结果是不但会情迷于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无比。虽然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维独立性较强,但他们重感情、好幻想、情绪易冲动、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社会阅历,认识水平也有限,有时就分不清什么是虚幻的偶像、什么是自己真正应该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恋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内涵,甚至出现超越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如一些大学生出现性观念激进、故意破坏社会规则等行为。
三、如何对待大学生崇拜心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初期就已经有了崇拜心理,这是一种需要的产物,一个人从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经历和自己的期望影响孩子,而学校则以国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学生是在这种环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人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印证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应需而生了。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偶像崇拜是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种正常表现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大学生虽然年龄、学历较高但依然处于成长阶段,心理成长并不一定与年龄成长成正比发展而且大学生对涉及自我的认识问题更关心,更希望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加之现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市场行为、商业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科学理性地选择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正确看待大学生崇拜这一现象,走进其内心世界,尊重选择,平等沟通,协助其寻找适宜崇拜对象。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通过科学的分析崇拜心理影响加强思想品行,道德素质的教育给大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在社会教育方面: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弘扬正确有益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媒体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大学生群体形成科学、正确、合适的崇拜心理营造出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二
一、就业存在侥幸投机心理特点
大学生“裸考”的社会现象, 说明当代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成功, 就业存在侥幸投机“撞运气”的心理特点。很多的毕业生把找工作看成是一次赌运气, 所以报名参加各类考试。他们“裸考”的心态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说不定运气好就能进面试, 多碰几次运气, 总有一样能成。但是毕业时的繁忙, 如毕业时写论文、找工作、准备研究生考试, 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 再加有的多岗位超低的录取比例, 最火职位竞争激烈程度已近“万里挑一”, 这让不少毕业生不抱任何希望。许多毕业生报名也就是来凑个热闹, 采取“裸考”的方式, 抱着跟买彩票中大奖的心理。找工作“撞运气”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没能很好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选定明确目标进行良好职业规划, 而是处在“广泛撒网”的“撞运气”状态中, 参加各类笔试面试, 最终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就业存在盲目跟风, 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特点
大学生“裸考”也凸显出大学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随大流, 人云亦云, 缺乏个人主见, 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不少应届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 对自己工作定义不清晰, 快毕业了感到很茫然, 在面临各种毕业去向时不知所措, 而盲目从众。看见其他同学报了考研或是考公务员, 自己就盲目跟风, 根本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 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如考研, 全国2010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 较2009年增加13%, 近十年翻两番, 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人数纪录, 而在2001年则只有46万人报考。许多大学毕业生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继续深造, 只是随大流地报考了研究生, 这样就很难花时间很好地复习, 很容易导致最终‘裸考’。”
三、就业存在“精英意识”和求稳定的心理特点
“裸考”也体现出大学毕业存在“精英意识”和求稳定的心理特点。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以前“精英教育”过渡到今天的“大众化教育”, 就业制度从以前的“统包统配”到如今的“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 但是由于父辈们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对大学生期望值过高, 许多大学生受家庭传统文化所影响, 仍存在精英意识, 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和就业时追求稳定的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 所以, 在择业时大学生们往往更倾向于公务员此类有地位又安稳有保障的职业, 而不愿意选择临时的、具有挑战有风险的职业, 更不用说去自主创业, 他们认为有固定收入的事业单位才是大学生最好的选择。因此, 许多的大学毕业生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工作难找, 有的同学甚至毕业了就待在家里作“啃老族”, 也不愿意到私人企业去工作。
比如历年的公务员考试, 人数逐年的增加, 表现出大学毕业生“裸考”一族正在壮大。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从2003的87609人增长到2012年的96万人, 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当了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虽然公务员考试2012年录取率才1.44%, 而且最热职位的参考人数比例是4221:1达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但是来自岗位本身的诱惑的公务员这个“金饭碗”, 促使百万大学毕业生踏入“国考”考场, 不管能不能考上, 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 先报名考试才是硬道理。
大学毕业生“裸考”显示出的以上心理特点应该引起高校就业部门的重视, 特别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指导。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而不是把生涯规划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拘泥于课堂上, 要采用多种形式, 如开设模拟招聘活动、生涯设计大赛、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更新就业观念。在就业问题上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说要认清自我,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弄清自己的条件 (优势、劣势) , 摆正自己的位置, 根据自己的情况, 形成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 而不是盲目从众。并且, 要适当表现自己, 做回自己, 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的统一。不要拿自己身边的同学的就业标准来定位自己, 要培养择业主动性, 果断地做出自己对职业规划的选择和决定, 平时要注重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 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引导大学生们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 认清就业形势和自己所处的时代, 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 使自己从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 就业区域由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只有认清自己的位置,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1]耿铁军.浅析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管院学
[2]王宗荣.大学生择业心理探析[OL]光明日报, 2007 (11) .
3.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三
关键词:道德教育;高校德育;接受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16-02
一、大学生的需要特点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形成的动力基础,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总结大学生的需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1.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存。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革,也导致了需要观念的改变,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专业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使得需要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有政治追求上的需要,也有学业追求上的需要;有物质追求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追求方面的需要;有高品格的需要,也有庸俗的需要;有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有社会交往性需要,有成就性需要。
2.现实性与虚幻性交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介于成熟和未成熟之间、尚未完全独立而又极度渴望自立的社会特殊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和学习条件都有其特殊性,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常是既受个人家庭背景的影响又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面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维信仰、多种思想的冲击,以及消费文化、竞争文化带来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学生本身的需要可能在选择的多样性中出现迷茫。
3.矛盾性与非平衡性交融。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其需要的內容日趋丰富。虽然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优势需要,其他需要相较于这个优势需要就处于次要的地位,即人的需要的不平衡性。对于那些贫困大学生而言,如何填饱肚子、如何挣钱维持学业对他们来说是头等需要,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对他们而言去谈论需要大量金钱支撑的高级需要是很奢侈的。
4.渐进性与超越性交替。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绝不会单纯和单一。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大学生对各种需要的渴望和追求。他们不仅有来自满足父母期望的需要,也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既有功利性的物质需要,也有超越性的精神需要。社会上的各种需求在大学生身上同样存在,不同层次需要之间的区分也很清晰。他们渴望归属于一个组织和团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爱和友谊,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良好的评价。
二、从需要角度审视当前高校德育的误区
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个体行为活动的源动力,在维持个体与环境、社会平衡的过程中,它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当前高校德育的误区使得大学生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使得德育接受心理脆弱,相应德育效果不佳。
1.单向度性的德育缺乏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发展需要的认同。高校德育经历了一个由凸显以道德为中心的德育环境到以政治为中心的德育环境再到以经济为中心的德育环境的发展过程,相应产生了以道德人、政治人、经济人为目标的人的发展取向。受中国历史传统的深远影响,德育又常常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独特价值,在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自我与社会关系发展不平衡的环境下,其功能发挥便必然受到影响。
2.理想化的德育目标脱离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无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忽视大学生需要的可接受性,导致德育要求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错位,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大学生道德追求的积极性,有时甚至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限制了大学生品德的开放性发展;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大学生或者从教育者的主观意愿出发制订规章和条例,使学生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道德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通,大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减弱,使得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缺乏,失去了现实基础。
3.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关怀。用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话来说,在德育过程中“知识成为奴役师生的工具,具有‘优越感’的教师总对‘无知’的学生规定一切,学生实际上被当作‘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来支配。反过来,学生也可能视教师为轻蔑泄愤的对象。”这种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心扉。
三、从大学生需求角度重构德育接受心理
德育接受心理是指发生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道德需要,并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信息加以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思想道德认识过程。高校德育应当尊重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引导其合理需要,促成自觉需要的规范性、提升需要的层次性和超越性,来提升德育接受心理效果,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1.高校德育要体现人文关怀。鲁克A.H.认为:“在大量的外部刺激中,人们通常接近的只是那些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坐标网’范畴内的东西,而无疑地抛弃了其余的信息。”高校德育要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选择的多样性的需要,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尊严和价值。而在社会大背景下,统一、孤立、对抗思想的多样性形成具有自发性,人是理性与非理性、工具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所以,高校德育首先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接受主体内在需要为核心的心理驱动力,将思想主导性形成需要自觉性,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处理个体发展中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冲突。
2.高校德育要坚持主导性教育。高校德育要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作为心理导向规范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合理的需要是指符合社会现行道德规范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需要,反之就是不合理。高校德育要坚持主导性教育,以接受主体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导向来规范需要的选择的合理性。由于现阶段我国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周围的环境也大不相同,造成人的需要的复杂多样。接受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人与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人,还有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个人和群体,自我选择的标准是不同的,对需要的自我调整和改造也就不同。高校德育要基于社会现实,用主流价值观、人生观来培养和提升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社会要求和利益与个人需要和利益的矛盾关系。
3.高校德育要引导学生进行现实选择。开放的社会背景要求当今的德育、德育模式必须是民族的、多元的、开放的,即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封闭的缺陷,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真知灼见,展示传统道德中丰富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道德上的变化。
4.高校德育要引领学生实现道德情感的超越性。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高校德育的最终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对善的需要成为一种终身的精神性需要,并让这种崇高的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德育的情感超越性要以接受主体的非理性因素为主的心理调节系统,使学生达到情感认同,是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需要,也是一个人自我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造福人类社会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合理需求的引导和规范,在理解和尊重的有效沟通下,让学生的需求成为一种思想情感的升华,一种个性观念的深化,一种高尚精神的滋养,一种超越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李瑾瑜.布贝尔的师生关系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5][苏]鲁克A.H..创造心理学概论[M].周义澄,毛疆,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6][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7]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作者简介:黄元章,(1984-),男,福建上杭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辅导员工作。
4.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奴性” 篇四
一,栖止
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复活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无意识事件。
从于丹的“《论语》心得”到奥运开幕式,从网络上流传甚广《孔子的秘密档案》到据说要冲击奥斯卡的大片《孔子》,“孔子”这个意象正在借助现代传媒悄悄兴起一场还魂运动。
二,知识
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百家讲坛”里面,好像一向只有讲者的镜头,只见讲者在讲台上口沫横飞,挥斥方遒,而听众基本上是一片静静地沉默,偶尔出现几阵配合性笑声或者一两个伸长脖子、专心投入的镜头,点缀用的。
新入行的心理治疗师大都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在咨询的时候变得如此权威,如此滔滔不绝,而这种态度正是以前他们深恶痛绝的,正是他们的老师苦口婆心一再告诫要避免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对他人话语权完全剥夺的教学模式和心理治疗方式会受欢迎,尤其是受到权力被剥夺者的欢迎,以及这些权力被剥夺者为什么有朝一日上讲台后,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把人际关系变成这种模式?
梁启超对此的总结是,“自以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也!”
李孟潮:“最直接的答案当然是鲁迅式的——因为我们有奴性,我们有被奴役的需要。”
三,分定
其实所谓奴性就是成年人的依赖性。所谓奴性认同就是和他人形成一种沉溺性依恋关系。
中国文化的口欲期特征正是和专制权威主义并行的,而这必然会带到中国人生活的各方各面,比如说心理咨询,很多咨询师进入到咨询室的第一刻,就开始条件反射地口若悬河,脑袋不断跳跃的思维就是:“搞定!搞定?搞定!”
5.从苏东坡看积极心理学 篇五
苏东坡,一个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在我们看来,他的一生是布满荆棘,充溢者各种各样挫折的。然而他却是乐观潇洒地度过了他传奇的一生,并且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他担任地方长官时做出的利民之举。在我看来,虽然苏轼生活的年代距离积极心理学这门新兴科学的诞生将近一千年,但是他毋庸置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者。他的积极情感,他的认知上的乐观与希望,他的积极人格特质,以及他积极的人格关系等等,无一不实现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所以我们可以以苏东坡为例,系统地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
首先,积极的情感。很显然苏轼拥有极高的主观幸福感。尽管他一生屡遭磨难,却对自己的人生总体上拥有很高的满意度。无论什么时间,无论被贬到何地,他总是能够充实的生活。他从未丧失过乐观、积极的人生信念。从遗传上讲,苏轼的父亲苏洵年轻时游遍名川圣水,培养了豁达乐观的性格,而苏轼之母程夫人信奉佛教,也是能够轻松做到知足常乐的信徒。所以说苏东坡的基因里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除了遗传,苏轼父母在他幼年时期对他的教育也对他日后的旷达潇洒的性格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的健康、成功、婚姻、金钱等方面,苏东坡也同样具有极大的优势。苏轼身体很健康,他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健康,又陶冶了性情、完善了心灵。他精通中医药学,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养生家。他通常会摸索出一些既能满足美食的养生方,又治病保健。说到成功,尽管他在政
治上总是不得志,屡遭贬谪,甚至谪守的地方一次比一次远。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功确是任何人都必须瞻仰的。作为一个全才,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书法绘画无一不晓。在地方为官,他也是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他与王弗的婚姻美满幸福,以至于在王弗去世后他将对亡妻的思念完全寄托在了诗词书画上,很多名作为此而诞生,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关于流畅体验,他在吟诗作画的过程中无数次的经历过,在他作画的过程中,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意识与行为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苏东坡能够做到积极的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即便在他被遭到贬黜,到地方就任。在担任杭州太守期间,他疏浚西湖,筑成堤坝,即“苏堤”。
积极的认知。苏轼的乐观旷达令人赞叹不已。一直以来,他都拥有乐观归因风格。定**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对过去的解释他的解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表现。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贬到谵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说起希望,就要谈到著名的“乌台诗案”。遭人诬陷的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但他却从未丢掉希望。希望在实现个人目标时具有重大作用。苏轼身陷囹圄却仍坚信自己会摆脱困境,最终他的表现也感动了宋神宗,得以洗刷罪名,重获自由。
积极的人格特质。VIA体系中包涵的人类本性中的六大美德苏东坡几乎完全具备,他在人格方面堪称完美。智慧,这个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拥有的认知层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勇气,他认为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于是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宁愿遭贬也不肯屈服,这点非常难能可贵。当然苏轼在面对王安石变法确实展现了自己保守的一面,但这里我们主要谈论他的优异的人格,就姑且不论变法的正确与否。仁慈,苏轼在接受他母亲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对佛教的信仰,因此他对人格外仁慈。正义,苏轼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具备应有的公民责任。节制,苏东坡年少时也曾年少轻狂,但很快他就懂得了谦虚谨慎的道理。超越,他的自我实现,他的巅峰体验。苏东坡还具有极强的复原力。他的一生尽管充满着亲人离去的悲痛和政治失意的苦闷,但他都能够从中恢复过来。
积极的关系。苏轼父母对他养育之恩他从未淡忘过,即便到了晚年,他也仍然时常回想起幼年父母对他的精心培育。作为一个佛教信徒,他更是深知感恩在一个人身上应该占据的分量。这让他获得了极大地社会支持。即便是作恶多端的高俅高太尉因为曾经受到苏东坡的恩惠,在日后飞黄腾达之际从未忘记苏轼对他的恩情。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他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他的大度宽容也是让人敬佩不已。旧党曾经打压过苏轼,当宋神宗驾崩,新党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掌握权力时,他却没有像其他新党成员那样打击报复,而是宽容地对待他们。
6.从传播心理学看穹顶之下的成败 篇六
1420550312裴梓雅
2015年2月,柴静带着自费投资百万制作的《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重回公众视线。这部时长100多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一时间柴静的雾霾调查在互联网世界炸开了锅。
在视频刚发布的当天大家纷纷转发,觉得终于有人敢站出来说实话。到了第二天,质疑声、批评声开始出现。受群体心理的影响,柴静制作《穹顶之下》的目的也被讨论得面目全非。研究群体的心理和感情特性,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
(一)群体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群体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群体”的含义有所不同,《乌合之众》一书指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体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纪录片《穹顶之下》所聚集的群体即所有在互联网上观看该视频的网民,由于他们观看《穹顶之下》时的关注点不同、情感不同,随之产生的意见也不尽相同。针对《穹顶之下》的观点大致分为赞同和反对两部分群体,赞同的声音相似,而反对的声音却各有不同,因此大群体中又聚集着众多小群体。
(二)群体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群体具有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易受暗示和轻信、夸大感情等特点。
《穹顶之下》带来的震撼能立刻激起群体对雾霾的关注以及恐惧,而一句“柴静是资深烟民,开4.0大排量SUV,曾经做过小三”则迅速将群体的注意力带向柴静的八卦花边新闻。群体情绪的夸张和单纯还表现在部分群体不喜欢柴静的主持风格,进而也不喜欢柴静拍的纪录片,他们甚至不看完纪录片内容就开始在互联网上破口大骂。还有部分群体的关注点被引向了柴静的孩子身上,他们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了不少讨论却对视频真正想讨论的雾霾甚少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数量上考虑,群体就是优势,数量的强大势不可挡,这使他们敢于发泄自己的本能欲望。群体中的个人处于匿名状态,本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平时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随之消失。
第二,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第三,群体容易接受暗示,在暗示的作用下,个人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行动。
(三)结语
许多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的公民到了互联网上仿佛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们加入各种意见群体相互攻击,群体的数量就是他们的最大优势,表面上能言善辩,实际上并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关于《穹顶之下》的讨论已逐渐冷却,争吵过后狂热的群体也一哄而散,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他们的注意力被带向其他地方。
7.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七
关键词:普通高校,艺术类社团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在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六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中也指出“加强美育, 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 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公共艺术教育为重要内涵的文化素质教育, 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化素质教育, 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加强普通高校艺术类社团的管理, 对于促进高校公共艺术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类社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艺术, 是创造美、感受美、演绎美的过程, 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 比如声乐、舞蹈、器乐、戏剧、美术等等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交流相互情感。正是这样追求美的理想, 使学生们聚集在一起, 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类社团, 这些社团对于整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艺术类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艺术社团除了具备一般社团的示范功能、社会化功能外, 还有最突出的就是审美功能、想象功能和创造功能, 在一所非艺术类院校里, 如果活跃着这么一批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学生们, 将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艺术类社团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核心, 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作为高等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 艺术类社团不但传承校园文明、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重任, 还是高校对外展示校园良好风貌的重要窗口。而且, 通过参与艺术类社团, 可以培养学生们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 艺术类社团是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参加各种艺术类社团的过程中, 学生们逐步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们基于个人的兴趣参加各种艺术类社团, 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 得到了艺术技能的提高,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他人的认同, 在接受美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人格。
二、艺术类社团在管理中注重的原则
现在普通高校对于各种社团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划分在团委或者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 很少有像本校一样专门成立艺术教育部这样的部门对各种艺术类社团做专门管理。笔者有幸担任部门大学生艺术团的行政管理老师, 有机会参与各个艺术类社团的管理, 结合本人的经历, 笔者认为, 在普通高校艺术类社团的管理上, 要注重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引导和指导、审美情趣和创新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一) 注重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 来参加艺术类社团的学生, 都是凭借浓厚的个人兴趣加入的, 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受过专门的艺术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更少一部分是学校专门招收的艺术特长生。对于在艺术技巧方面程度不同的学生, 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比如, 对于艺术特长生, 需要对他们严加训练。俗话说“琴不离手、曲不离口”, 只有严格的训练, 才能保证这些“精英”们的专业技巧不至于丢失, 才能在各项展演、比赛和演出中发挥出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对于凭借自己浓厚的兴趣却没有进过专业训练的学生, 加入到艺术类社团中, 对于他们的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的, 因为艺术技巧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 在保证他们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尽量可能多的给予他们专业上的指导, 把重点放在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上。
第二,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 如果说参加艺术类社团的学生可以被称为这一领域相对“精英”的话, 那么对于教授参加各类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生就可以称之为“普及教育”了。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些不同, 首先,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制的不成熟, 大部分学校对于参加艺术类社团排练的同学是不给学分的, 也就是排练课程没有进入到教务处的大课表, 虽然来参加艺术类社团的学生都是凭借浓厚的个人兴趣和强烈的追求艺术的心理来排练, 但是没有学分的排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艺术类社团成员的流失。另外, 艺术类社团的排练和公选课的教学还在教育的形式和活动内容上有所不同, 艺术类社团的排练重实践, 对于艺术性要求更高, 而且基本都是小班授课, 小组排练, 教学效果较为突出, 而公选课授课面大, 但是实践少, 艺术性相对不强。综上, 只有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的对艺术类社团进行管理, 也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 注重引导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审美方面有着很明显的特征, 比如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审美娱乐性和功利性比较突出、审美途径狭窄, 缺乏对高雅艺术的了解等等, 基于这种现状, 在艺术类社团的管理上, 引导和指导相结合将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艺术类社团的管理, 一方要对学生进行高雅艺术和主流艺术的指导, 另一方面, 也要关注此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导向, 对他们加以适当的引导, 这样, 既能保证学生对于参加艺术类社团的兴趣, 又能在参加社团的过程中接受到较高层次的艺术指导和艺术修养的锻炼,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促进学校美誉的整体效应的体现。
(三) 注重审美情趣和创新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古今中外教育家、美学家都非常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 要求教育应该“美善结合”。席勒说“艺术通过塑造理想人物, 表现人的完美性格, 将国家和民族的理想渗透到个人身上, 使社会成员高尚起来”。审美情趣的提高, 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完善他们的审美结构。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一段时期, 正确、高雅的审美情趣与创新体验相结合, 将更加完善学生人格,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对艺术类社团中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学生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的具体领导者, 是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基石。虽然在我校, 艺术类社团的管理有专门的行政管理老师, 但是, 很多工作还需要学生干部的加入和管理, 因此, 学生干部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艺术类社团的发展。目前, 本校的大艺团管理机构如下:正团一名、副团两名、秘书长一名、行政助理三名、外联社长一名及分团干部若干。在工作中, 我们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 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上,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院系, 学习时间安排大都不同, 再加上学生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艺术团的很多排练工作无法严格保证。
(二) 在遇到重大演出时, 由于缺乏演出经验, 包括剧务在内的很多演出任务无法及时准确到位, 为整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三) 在平时演出及排练工作中, 艺术团干部过多依赖老师, 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这样使老师难以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而不能专心从事指导和创作工作。
经过以上问题的分析,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艺术类社团的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
1.加强艺术类社团干部和校内其他社团干部的交流
首先, 基于本校的情况, 艺术类社团划归到艺术教育部直接管理, 而校内其他社团则继续由团委直接管辖。艺术类社团划分在艺术教育部以后, 要多多吸取团委管理学生社团的有益经验, 举办“学生社团管理经验交流会”等等讲座, 也可以借鉴团委的经验, 成立“社团联合会”等等组织机构。
其次, 可聘请兄弟院校对于艺术类社团管理有经验的专家和老师对于本校的学生干部进行指导, 或者组织一些考察活动等, 提高社团干部的认知水平。
2.加强对社团干部开展岗前培训
鉴于本校的情况, 艺术类社团的管理干部队伍是一年一考核, 一年一替换, 在新一届干部队伍上任之时, 也就是下一届干部队伍的实习期, 这样循环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 在最大程度上锻炼了新任干部队伍的岗前能力, 使之上任后更快适应自己的工作, 做好工作的良好交接。另外,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提高干部队伍岗前培训效率:
首先, 在成为一名社团干部的同时, 就要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其次, 社团干部要高度的团队协作意识。一场演出, 一个节目, 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 是很难完满完成的, 如果社团干部没有团队意识, 在工作中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不与他人交流沟通, 工作很难完成。
最后, 制度保证。对于社团内部, 要有严格的社团管理制度, 不管任何社团干部, 都要严格遵守艺术团的管理办法, 不能随意变更, 只有制度保证, 才能使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
3.形成一套对艺术类社团干部监督检查和考核的制度
本校大学生艺术团有着严格的干部考核制度, 对于社团干部的任职、责任、义务以及负责的工作范围、奖惩办法都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而且本校大艺团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 所有社团干部及行政指导老师参与, 交流、讨论、汇报工作等等, 目前各项工作运行良好。
4.充分发挥艺术类社团中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
从2011年起, 本部门成立党总支,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统计, 现在目前部门共有教职工正式党员三名, 学生正式党员157名。有着这样壮观的学生党员队伍, 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模范带头作用, 做好节目的组织、舞台剧务、舞台监督等工作。并且做好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锻炼工作, 加强对艺术类社团日常的管理。
四、通过加强艺术类和团的管理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一)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继承并感悟世界优秀艺术文化。
高校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教育, 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能充分了解中西方优秀艺术文化, 提高艺术修养,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开拓视野, 明辨是非, 提高文化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是美的创造, 也是美的载体。艺术的世界是人类智慧的宝藏, 其中蕴含着灿烂的文化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通过接触并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批优秀的人类文明的结晶, 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是指精神生活得到升华, 对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作用。
2.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 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而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一所财经类院校当中, 学生所接触的都是跟计算和数字有关的内容, 而较少接触到艺术审美和艺术欣赏, 更少接触艺术技巧的提高。因此, 在本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类活动, 可以大大丰富学生们第二课堂的学习,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也促进了第一课堂的学习。
3.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
艺术和科学也是相同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此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 给予学生认知世界、感悟世界的办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艺术具有创造性, 公共艺术教育也是旨在引导人们发现自我, 创新自我, 体现自我价值, 显示自我力量。
(二) 目前各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首先,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把艺术实践类课程列入教务处大课表, 也就是参加艺术团排练的学生大都是没有学分的。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不能进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在普通高校中, 这样的措施会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另外, 很多学生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唱唱跳跳玩玩, 并不值得花费时间去研究和认真学习, 使很多艺术兴趣不是很浓厚的学生上艺术类公选课只是为了拿学分, 上完一个学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2.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要符合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首先, 从教育者来看, 教师大部分都是专业院校出身, 本身在专业院校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 习惯于专业院校的指导学生方式, 而在普通高校, 学生都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 艺术技巧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 对于怎么调整教授方式, 使之更加适应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是教育者应该充分考虑并且研究琢磨的问题。
其次, 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方面没有艺术专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 另外, 他们也不像专业院校的学生在艺术训练上花费很多时间。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 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只是课余时间所做的事情。但是对于艺术类学科的特殊性, 没有大量的时间练习是不能真正掌握或者表现一部作品的, 这也会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大打折扣。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 所以各方面的保障都不是很尽如人意, 而且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成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凸现出来, 而且由于各方面的不够重视, 艺术类学科老师的正常排练时间不能和其他学科老师上课一样算作正常工作量, 或者在工作量作比较的时候会打折, 这种评价机制, 会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评价就显得更加微乎其微。因此, 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
(三) 艺术类社团的发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不但是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行政管理老师, 而且也担任着校内艺术类公选课《音乐鉴赏》和《流行音乐鉴赏》的教学工作。对比这两项工作, 笔者充分认识到, 艺术类社团在整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相比较艺术类课程来说, 艺术类社团更加注重实践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展示自己艺术方面的才华, 参加各类艺术团排练的同学, 可以比听公选课的学生多了很多实际动手的机会, 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 学习不能光听和看, 自己亲身的体验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艺术体验, 而这些体验是在课堂中单纯听老师讲课的学生所不能感悟的。比如, 很多学生喜欢流行歌曲, 认为唱流行歌曲很容易, 但是通过加入到声乐团有了专门的老师指导, 才知道原来流行歌曲的演唱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 也需要学习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因此, 在这方面, 艺术类社团在整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类社团弥补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利性的不足, 提升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 学生参与艺术类选修课程, 大都考虑到这门课比较容易结业, 学分较好得到, 较少同学是出于真正的艺术兴趣而选修这门课, 而老师们处于对这些学生的普及教育, 在选课上课内容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浅显易懂,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而艺术类社团则不同, 学生参与这些社团都是凭借浓厚的个人兴趣, 而且还有人是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的特长生, 那么这些人在参加排练和接受指导的时候, 上课的积极主动性比一般上课的学生要强很多, 那么上课的效果和质量当然也就比单纯听公选课的学生要好很多。再加上他们又参加艺术社团, 又去听公选课, 那么这种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就和单纯功利性想法的学生大不相同。所以, 笔者认为, 艺术类社团在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艺术类社团更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来说, 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可以是全校的学生,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班级, 在同一课堂上课, 相互之间不熟悉, 有可能上完一个学期班上的同学都不认识, 更谈不上什么合作。而艺术类社团的学生不一样, 虽然有不同的社团, 但是在一台晚会中就能相互合作和了解, 而且晚会的演出, 没有大家的团结协作, 是不可能做好的。比如, 交响乐团的学生在演出的时候, 会有话剧团或者其他社团的学生帮忙做剧务的工作, 如果没有大家的协作, 演出不可能顺利进行。而对于90后来说, 在演出中团结协作, 更能培养他们关注他人,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这也是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体验和管理经验, 认为对于艺术类社团的管理, 要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 使之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 2006, 1.
[2]刘永涛.后现代艺术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9.
[3]蔡玮玮.关于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 2007, 20.
[4]王巍, 钟天娥, 池阿海, 李敏.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5]汪萃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视窗, 2010, 12.
[6]胡凯.对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社团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 2007.
[7]王晖.江苏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09.
[8]章莹, 李逢春.新形势下财经类高校团学活动和谐发展的方法研究[J].今日科苑, 2009, 12.
[9]何琼.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困境与出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 5.
[10]张学玲, 张军.立足当今展望未来——谈普通高校艺术社团的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
8.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八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 藏区“9+3” 问题学生 教育问题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与发现“9+3”学生的问题,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相比,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学生更倾向于从发现“9+3”学生的优点的角度加以适当的引导,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
二、本文中藏区“9+3”问题学生的操作性定义
为帮助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09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这是继2001年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后,又一个助推藏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目前,四川省已有五届藏族学生到省教育厅确定的80余所省级以上重点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学习,本文将这些来自藏区的学生称为藏区“9+3”学生。这其中因打架或逃课被记处分或进入行为训练班的学生在本文中被作为问题学生进行探讨。
三、对抽样的藏区“9+3”问题学生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两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即:访谈法,观察法
1、访谈法:对问题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访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该项记录体现在班主任日志中。
2、观察法:在学生上课或进行课外活动时,我在旁边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表现。其一是通过上课或举办中秋晚会,参加校内集体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他们内心的想法;其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到宿舍、到教室观察学生的表现。
(二)个案分析
1、怕若龙布的基本情况
(1)基本资料姓名:怕若龙布,性别:男,年龄:16岁,入校日期:2011年9月1日,文化程度:中专,家庭住址: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2)主要问题表现
①易怒,易冲动
②爱喝酒,缺乏自律
③打架
2、张明彩的基本情况
(1)基本资料姓名:张明彩,性别:男,年龄:19岁,入校日期:2011年9月1日,文化程度:中专,家庭住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2)主要问题表现①2011年入学后不久即因参与打架事件受记过处分②旷课。
(三)综合分析
这些学生对未来的道路显得比较迷茫,虽然也怀有某种希望,但是并不清楚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到达,对完成学习任务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积极的心态,即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觉、主动、创新地做事,完成诸如布置寝室、打扫教室、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认真做好应做的事,不做学校禁止的事,快乐地接受自己的生活,不放弃希望,总有目标等方面。在这一问题中,教师拥有积极心态在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班主任对被研究对象的积极关注,怕若龙布在2012年教学部篮球比赛中带领班级取得了教学部第一,张明彩被任命为班长后不仅自我约束,还能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并在节假日时通过社会实践为家中贴补家用、为亲人们购买新衣。
四、藏区“9+3”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特点
(一)心理特征
1、多元化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心理特征。
藏区“9+3”学生的身份首先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然后才是某一个地域的学生,从外出求学的本质讲,与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最初他们带着政治意义而来,其身份的特殊性又导致了他们必然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褒贬;他们大多来自交通比较闭塞、教育相对落后的山区,但是他们具有其他同学所没有的高职单招、征兵入伍和通过公招考试成为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机会;节假日中,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丰富的课程与活动,但是出于对他们安全的考虑,除寒暑假外想要回家,却需要层层签字。
2、恰逢青春期叛逆,较高的辨识度使他们具有寻求认同感和将自我理想化并存的心理特征。
藏区 “9+3”学生的语言中掺杂着有别于当地学生的口音,有较高的分辨率,所以在最初很容易被其他学生当成是与自己不同的人而显得比较受排斥,在打架等恶性事件中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他们是带着留在城市中的梦想外出求学的,渴望自身的付出得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认可与尊重,在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后,凡是他们认为更靠近城市化的行为和新鲜词汇都迫不及待地进行尝试,这种尝试有时是有利于他们快速融入本地环境的,而有时是阻碍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的。
(二)当前教育特点
1、以制度管人,而非以“心”管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靠法律、规范等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任何人都不例外。但是,对于教育而言,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完全归咎于他们来自哪个地方,正如藏区“9+3”学生的问题也同样出现于内地其他学生身上一样,这其中教师与学生是否能够建立良好的心理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成为学生旷课、早退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用心在考虑学生的未来,才会在每一次的教育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决定。
2、处罚性制度多于激励性制度
9.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九
沟通交流是日常工作最高频次的行为之一,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交流,除了增加同事之间的信任感,培养团队默契外,还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企业即时通讯以沟通协同为切入点进军企业市场,满足了员工心理和组织管理的双向需求,因此企业即时通讯领域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广大!
为什么要即时通讯?
人是群居动物,这点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因为他们需要合作去对抗敌人和狩猎,通过语言、手势、动作等交流产生合作,才能让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现代工作中的沟通交流,满足了基本的工作需求之后,更深层次的是为了寻找存在感,存在感有一个特点,它无法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必须通过企业即时通讯映射在他人或者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
再继续深入看,存在感强烈的人会转化成心理感受上的成就感,成就感使人变得自信,自身会觉得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变强,这十分有利于人们再次去获取资源,他相信自己能做到。
使用即时通讯背后的动机?
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使用即时通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共鸣和认同。孤独非常可怕,它就像黑暗,不同的是原始人都是用手势、动作来驱逐黑暗,而现代人怎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即时通讯手段来驱逐黑暗。
我发出一条消息最希望的就是有人回应我,如果组织内部第一时间对我的消息给予回应或帮助,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日后的工作,更加高频次的使用企业即时通讯产品。相反,如果我发的消息迟迟得不到回应,我会感到很沮丧,找不到认同感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即时通讯产品对我而言意义就不大。因此,组织对即时通讯产品的重视和推广程度,应该优先于即时通讯产品的功能和价格。
什么的沟通最容易引起共鸣?
Nozuonodie,秀奖励、秀荣誉、秀提成的状态最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因为人都有嫉妒心,不会承认你的这些消息会打击自己。虽然表面上大家都热烈的表示祝贺,其实内心无疑将你鄙视的要死,呵呵,话题扯远了,究竟什么样的沟通最容易引起共鸣:
1、以组织的角度阐述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求他们协助,因为人都具有趋利性,凡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东西,大家都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帮助;
2、分享一些高逼格、高大上、或者或励志感人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与大家形成共同的认同,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变成他们努力想要成为的那部分人。
3、分享一些高级黑和自己实战总结出来的文章,这类文章都已上升到一定高度,它以接地气、实用的知识让广大同事汲取经验,快速成长,能非常迅速地获得团队成员的认可,同时增强个人在团队中的存在感。
企业即时通讯软件的工作社交模式
企业即时通讯主打的是熟人社交,因为信任是沟通协作的前提,而同事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微信生活社交,用企业即时通工作社交的原因。与社火社交模式相比,企业即时通讯的工作社交模式更受组织欢迎。原因有三:第一大家有着共同的社交圈,第二以工作动力出发目的性明确,第三大家兴趣集中,可以迅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10.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 篇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宝洁作为行业的标杆一直影响企业的经营思想。宝洁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广告特别是明星广告拉动商业强劲增长,占领货架以及渠道为王的管理战略。这些确实给宝洁带来了骄人的业绩。然而进入后,随着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日益加大,特别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开始改变业态,面对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宝洁高层的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并从其他客户的评价中获得对品牌的认识,不再单纯听信于厂商的一面之辞或明星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体验决定品牌的价值。这就是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心理的最大变化。
近十年来虽然宝洁的广告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但销售业绩却停滞不前。有关分析认为,受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宝洁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都面临着提升销售额和削减成本的压力,宝洁利润增长率自 年到 年一路下滑,同时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广告拉动的营销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失效,广告驱动的宝洁经营模式也基本到了尽头。
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环境已经变了,消费者不想要那么多选择,谁不想生活简单、方便。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讲,他们不在乎规模大小,更关心的是产品或服务是不是我的选择,我的产品我做主,这就是今天消费者的格言。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大量投放广告的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可以说,今天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保证成功,电视等这样的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80后、90后)不再看电视而是手机控,随着媒体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消费者注意力的分散,依靠大众媒体已经很难打中最具价值的消费人群。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是以“族群”聚集在一起,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动作,而是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心理因素双重驱动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生活者。今天消费品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核心逻辑不再是将消费者一网打尽,而是先去寻找自己所在品类的真实人群,通过真实人群中的领导者去引领大众市场,从而赢得规模效益。
市场营销要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这可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然而现实中企业或商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认真分析与洞察的结果。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决定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看他们手中拥有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头脑中的消费(价值)观念、自我体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11.从棋手“筑巢”看心理压力应对 篇十一
心理学家将现代人生活中的压力来源,归为6个方面:
1.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如搬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初做父母等。
2.身体的病痛或不舒服:包括自己感受到的生理疼痛、生病,或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的不适等。
3.抑郁或焦虑:包括某种事件或情境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以及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所造成的长期抑郁和焦虑。
4.遭受挫折:包括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遭受的种种挫折与失意,以及动机受阻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
5.矛盾和冲突: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都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冲突,形成心理压力。
6.A型行为:A型性格(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分类,指急躁、急于求成、争强好胜的性格)的人以及表现出A型行为的人,通常较为容易感受心理压力,易患心脏病和胃病,因此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压力源。适度的心理压力,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在压力下,人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自然反应,调动全身的所有力量来应付突发的意外事件。这时,人们往往会有超常的表现,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这种超常的状态是不能持续较长时间和反复出现的,否则将损害健康。
那么,遇到压力时,怎样妥善应对呢?
首先,正确估计面临的心理压力。错误估价面临的事件,是造成心理压力过高的原因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导致这种误区的根源是一些不正确的、非理性的假想前提:(1)我必须从某人那里得到爱和感情;(2)其他的人应该行为得体,为我着想;(3)希望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如果你确实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你就不要再夸大问题的严重程度。当你将很多问题看淡后,便构不成心理压力了。
其次,寻求外界的帮助来减少压力。有些人羞于寻求帮助,觉得有些事情很难对人启齿。其实,社会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方面的帮助和合理的建议,并能在物质上提供支持力量。此外,感情方面的认同和鼓励,朋友的真心帮助和关心,也会使你重新鼓起勇气,找到生活的信心。寻求帮助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朋友、家庭、同事等等都可能为你提供帮助。
再次,在生活中寻找有替代性的内容,转移注意力。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都是我们可以克服的,有些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我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你不能改变一种压抑的局面时,建议你转向寻求其他的可以令你满足的生活内容。发展新的兴趣,探索新的生活领域和内容,可以使你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心理学家对60对已婚夫妇的调查表明,转移注意力是许多人常用的应付压力的策略。心情烦躁时去看看电影、散散步、与人聊聊天等,都可使不良的心情得到缓解。
第四,及时释放被压抑的感情。当心理压力较大时,你要学会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紧张情绪,注意感情的适当发泄。同时要注意遵守一条原则,即你的行为不能伤害别人。
在日本,流行着一种有效且无伤害性的发泄情感的方式。即设计一个你所痛恨的对象的橡皮模型,并提供一间单独的房间,然后将你和这个橡皮人单独安排在一起。平时那些早就对上司一肚子意见的低级职员一进入房间后,立即会对橡皮人发动猛烈的攻击,并且可以任意地摔打房间里的玻璃器皿来泄愤,直到他们认为够了为止。
有时候,压在心里的怒火一说出来就会得到缓解。如果你有善解人意的朋友,那么对他宣泄一下怒气,效果可能会很好。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称这种方法为“精神宣泄”。许多心理治疗方法都是以这种原理为基础的。
过分悲痛时,哭泣一下也是一种方法。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哭是最直接宣泄感情的方式,适当的哭泣可以起到放松紧张情绪和缓解抑郁心情的作用。
12.从赌博心理看交易的发生 篇十二
关键词:赌博心理,风险偏好,可信度,购信度
赌博这一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基本上属于零和博弈, 也就是说赌博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因此, 一定程度上赌博是不好的, 我们可能会禁止赌博。但赌博者的心理是无辜的, 我们大可以去仔细研究, 从中获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目前, 还没有人从赌博心理的角度去解释交易发生的原理, 去认真探求一下它们的关系。而我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1 从赌博心理的角度理解消费和投资的倾向
赌博为什么能够让人上瘾?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简单来说, 因为输了的人总幻想自己能够“翻盘”, 而赢了的人还希望去赢更多的财富。这也正迎合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总之, 在这一活动中, 人们对未来自主活动的预期总是偏向于好的方面。这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所说的“风险爱好者 (risk lover) ”这是我们理论的重要前提。简而言之, 人们会倾向于相信未来自己会有“好运气”。这个观点是有很多佐证的。有一个例子更容易使我们直观地去理解这一心态, 就是股市。对于每一个理性的股民来说, 他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购买任何一支股票时, 他必定认为这支股票会涨, 会在未来给他带来收益。这就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经济个体, 无论他是消费者, 还是投资者、生产者, 他们的每项经济活动对未来的预期都是偏向于好的方面。不然他会终止这一活动。
因此, 针对消费者自身而言, 进行消费的动机一方面来源于需求, 而另一方面则来源于预期。例如, 没有一个消费者在购买某商品时会认为会损坏或对自己不利。
为了论述方便, 我们人为将商品分为正常商品和非正常商品。
(1) 可信度 (C) :指消费者对商品的一种主观评价。对占商品大多数的正常商品而言, 可信度受到价格需求程度和品牌效应三者的影响。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价格。从0到1变动。1代表完全可信, 0代表完全不可信, 中间值0.5代表基本可信。
(2) 购信度 (BC) :指消费者可支付起的可信度, 是消费者经济实力的体现, 即消费者愿意付出多少来购买商品。是对消费客观的制约。
总之, 我们的结论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人们对未来自己消费行为的预期会倾向于好的方面。即人们倾向于正常商品和非正常商品 (1) 类, 而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自己要购买的商品是非正常商品 (2) 类, 这并不难理解。但事实上非正常商品 (2) 类并非不存在, 如下面要提到的皮衣的例子就是很好的例证。
2 赌博心理与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一个交易的过程总是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主观感知, 认为商品或服务好或不好;另一方面是商品或服务它本身的实质, 好或不好。两者不一定总是一致。通过思考不难发现, 在交易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一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起决定作用的消费者的主观感知入手进行分析。
在经济活动中, 有一种现象, 如一件皮衣, 可能出价300元时没人购买, 但当出价3000元时, 反而有人争相购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目前经济学还没能给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解释。下面, 让我们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在赌博中有一种赌技叫做“诈”, 与之类似。即使手中的牌不好, 但由于下注额甚高, 便会使对手信以为真不敢继续跟而认输,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张声势”。
其实每一个经济个体, 包括消费者、销售者等都可视为一个赌博者。以消费者为例,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消费者总是怀有这样一个心理:同一类型的商品, 其价格越高质量就会越好, 可信度就越高。
故可信度C是关于价格p, 需求程度d, 品牌效应b的线性递增函数。
为了简化分析, 假定需求程度和品牌效应是一定的, 因而主要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记为C=hp (h>0)
另一方面, 理论上而言, 某人收入水平越高, 能购买起可信度越高。BC是关于收入I的增函数:BC=Φ (I)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 (MPC) 递减规律, 可知BC=Φ (I) 非线性。
理论上, 收入水平既定, 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去购买和消费任何一件商品时都是相同购信度下的。那么消费者究竟是如何决定购买那一商品的呢?针对同类型商品, 购买时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购信度 (BC) 和可信度 (C) 。我们假定对同类型的各种商品在消费者心中是可以按照可信度进行排序的。下面以购买空调为例来进行说明。我们暂且不考虑需求程度、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只关注与价格。假设格力某空调4000元, 美的某空调6000元, 海尔某空调8000元。根据上边分析, 它们的可信度C应呈递增趋势。购信度BC为某一定值, 我们设为Z。如图1:
消费者最后的选择将是“美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下面让我们来解释一开始提出的皮衣的例子。这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价格严重主导了可信度的特殊情况。消费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仍保持了价钱越高, 品质越好, 可信度越高的心理。当购信度正好等于了可信度, 于是交易发生。
由此可见, 消费者的主观感知确实主导了交易的发生, 而客观实质有时却不能被准确反映。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有很多, 比如著名的苏州檀香扇在香港标价68元无人问津, 厂家加上成本5元的包装后摇身一变标价168元, 却被抢购一空。我们同样可以类似分析消费者在这个经济活动中的心理。
3 赌博心理与证券投资
如果我们将股票视为特殊的商品, 上面的理论便可以在证券市场上继续延伸.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购买股票日益成为日常交易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股市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 任何一个个体, 从理论上来讲都无法操控股市的涨跌。这就使股市的波动更加倾向于一个随机的客观的变化, 也就使股市投资与赌博发生了某种隐约的联系, 也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
众所周知, 股票的价格是不断变化的。那购买股票的交易是如何发生的呢?根据上面的分析, 当股票的价格波动变化到一个价位, 投资者都会在心中产生与之对应的一个可信度, 我们假设这个可信度运用某种方法是可以测得的。那么当这个可信度与投资者的购信度相等时, 交易发生。
根据前面的分析, 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总偏向于好的方面, 即投资者只会去购买自己认为价格等于低于其“品质”要求的价格的商品 (或股票) , 这样才有增值的潜力。他在购买股票时认为这支股票会涨 (谁会去购买自己认为会跌的股票呢?) .如果这支股票果然涨了, 投资者在心理上就容易接受;如果这支股票跌了, 投资者在心理上有心理的落差, 就很难接受, 因此投资者在股价上涨时, 急于抛出股票, 实现资本增值, 股价下跌时, 则不会及时止损, 而是继续持有, 期待股价会反弹。连跌股票的持有时间要显著高于连涨股票, 投资者是越跌越舍不得卖, 难怪有那么多被“套”的人。
由此可见, 用我们的这一理论来分析证券投资者的心理是恰到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热手效应VS.赌徒谬误[EB/OL].中国投资者的心理分析, 网易.
【从社团看大学生心理】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业社团简介06-18
大学生社团面试试题09-27
大学生社团个人简历06-20
大学生社团个人活动总结08-07
大学生社团竞选自我介绍09-18
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09-26
大学生社团的自我介绍10-29
大学社团新年寄语07-27
大学社团竞选社长08-30
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方阵解说词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