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预防措施

2024-08-29

结核病预防措施(精选15篇)

1.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一

新形势下高校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摘要] 目的 通过总结2006年以来某高校在结核病预防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以提高高校新形势下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减少或控制高校师生结核病的发病率。方法 健全防控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加强联系,争取外援,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对新发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结果 自2006年以来某高校在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的新形势下结核病发病率却连续下降,无结核病暴发疫情。结论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得力,某高校近年来在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的新形势下结核病的发病率却连续下降,无结核病暴发疫情。结核病的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核病的防控措施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结核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136-03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病。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结核病已经销声匿迹,而事实上它现在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世界上1/3人口,约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平均每一秒钟就产生一位新的感染者。每年新发生患者约800~1000万病例,2/3的患者是青壮年,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患者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1]。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因患结核病延迟就业甚至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影响继续深造、工作的例子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令人痛心。

为了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我校对结核病采取了积极地预防工作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防控效果显著,校内结核病新发病例连续下降,下面把近几年来的结核病预防工作措施总结报道如下。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校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由分管后勤的副校长负总责,学工处负责大学生的协调,人事处负责职工的协调,具体业务工作由校医院的业务院长分管,校医院各科室密切配合。设专人负责结核病的培训、登记报告、追踪、消毒、监督检查、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加强联系,措施得力

2.1 加强联系,引进外援

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对于校医院的职工来说有点力不从心,一是从业务知识上来说,毕竟不是专科医生,知识有点匮乏。二是校医院的职工普遍老化,能力上有些不足。为此,我们积极和泰安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援助。

2.2 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对于大学生开展新生结核病专项筛查工作

2.2.1 新生刚入校时,进行体检,此时主要进行胸透,以排除肺结核病的可能 发现疑似病例一律送往结核病防治中心进行确诊和排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结核患者,立即送往泰安市结核病医院进行系统的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学疗法(DOTS),回校后根据医院证明给予休息或休学,并定期复查[2]。在大学生入校前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2.2.2 新生入学1周内,对所有新生行结核菌素(PPD)实验,以筛查结核菌感染者 目前在学生中进行PPD试验并对PPD试验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降低学生中的结核病发病率,这已经得到专家及学者的共识[3]。具体由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专业人员按国家标准每人用PPD0.1mL(含5个结素单位)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72h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直径,硬结直径取硬结纵径和横径之和的1/2。测量值<5mm,为阴性,测量值5~9mm,为弱阳性,测量值10~19mm,为阳性,提示结核杆菌感染,测量值≥20mm或<20mm但有水泡或坏死,为强阳性,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4]。对于结核菌素(PPD)实验阳性以下的同学,由校医院专职人员对他们进行一次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告知他们结核病的预防知识,暂时不做特别处理,定期观察;对于结核菌素(PPD)实验强阳性者由校医院负责集中起来,由结核病防治中心的专家对他们再进行一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告知他们注意事项并采取防控措施。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防控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注射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预防结核病的机制:是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使CD3、CD4值明显增高,CD8明显降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还具有增强巨噬细胞?资晒δ埽?阻止结核菌从感染到发病的整个过程,从而起到预防结核病的作用[5]。一般是每10天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瓶(22.50μg),连续注射3次。二是口服异烟肼,每次300mg,一日一次,连服3个月,服药时要定期检测肝功能,防止出现肝功能的损伤。这两项工作均在泰安市结防中心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一般选择注射微卡。以减少口服异烟肼而带来的毒副作用。自2006年以来,所有进行防控措施的同学,无一例发病。取得了很好地防控效果。

2.3 疫情的监督寓于日常的工作中,严格筛查密切接触者

对于在校的老生和职工来说,平时在门诊发现连续感冒、咳嗽、咳血2周以上,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者,一般建议转往上级医院诊治,对疑似病例立即与泰安市结核病防治中心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进行排除和确诊。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于密切接触者,无论多少人,一律进行胸透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在结核病防治中心的指导下按国家相应的标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在老生即将毕业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刚入学一样进行一次体检,其中主要一项体检就是胸透,如果发现疑似结核病例,采取和入学查体时一样的流程,进行确诊和排除,确诊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和学校及相关就业单位联系,给与相应的照顾,待符合国家规定的出院标准后,由泰安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出具证明出院,再参加工作。以防进入社会无有效的监督引起相应的传染。

2.4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我院经常派人参加国家、省、市结核病防治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掌握了结核病的发展动向和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技术。回来后组织校医院的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校医院作为师生看病的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门诊经验和责任心很关键,这对于及时发现结核病疑似病例很关键。为此,我们除积极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业务知识外,还定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办法》等法规和条例。以使每位职工都树立起责任心,并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提高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这项工作对于学校职工和老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很重要。

2.5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

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06年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公众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为48.9%,2010年全国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7%。所以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每年都采用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板报等强化教育,结合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开展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大学生中培养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并与2011年开始参加了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联合省高校工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心火相传,全面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的大型宣教活动。使我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自2006年以来我校在招生规模连续扩大的情况下结核病新发病率却明显下降,无结核病暴发疫情。我校也成为了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制定赏罚分明的制度

平时加强监督检查,以促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业务副院长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结合校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奖罚措施,对于工作拖拉,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处罚,限期整改,对于落实制度到位,工作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表扬,奖励,以先进带动后进,全面落实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措施。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仍属于结核病高流行地区,结核患者中的青壮年占很大比例[6]。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潜伏期从数十天到数十年不等,其中约有5%~10%的人可能发病[7],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流动人口增加,艾滋病流行和耐药结核病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结核病在全球重新蔓延,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高校流动人口多,居住环境密集,因此掌握高发患者群并采取有效地针对措施是大学生结核病控制的有效方法。有报道显示PPD试验筛查发现患者的效率是因症就诊方式的12倍[8]。由于正值青春发育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体格发育、内分泌系统变化比较大的青春后期,其年龄段也正处于结核病发病的上升阶段[9]。因此,高校的结核病预防工作就是重中之重。

我校自2006年以来,建立健全防控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和泰安市结核病防治中心的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对新生刚入校时开展大学生结核病专项筛查工作,主要是进行PPD实验,对于实验强阳性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积极联系防控中心的专家来给强阳性者作专题教育。由于防控措施得力,这项工作开展的深入人心,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我们的记录,近几年来所有参加防控的同学无一例发生结核病,而且大大降低了我校结核病的发病率。极大的保障了我校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另外,我们对于结核病疫情的监督寓于日常的工作中,严格筛查密切接触者。这项工作对于在校的老生和教职工的结核病的防控很关键。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的培训工作,经常派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结核病防治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增长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通过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对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认识,改变他们陈旧的和错误的观念和认识,使广大师生采取相应的正确行动或改变不正确的行动。因此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不但可以有效的预防青少年发生结核病,同时也可对全社会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10]。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制定赏罚分明的制度,提高大家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些防控措施。

我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在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的新形势下结核病的发病率却连续下降,无结核病暴发疫情。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健康。这些经验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介绍全国肺结核疫情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2):186.[2] 景存仁.做好大学生结核病预防工作的体会[J].交通医学,2001,15(6):728.[3] 屠德华.大学生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标准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5):268.[4]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4.[5] 孙照平,刘辉,李静,等.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机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158-160.[6]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43-46.[7]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77.[8] 李志华,郭玉霞.结核患者三种发现方式的分析与评价[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9):39-41.[9] 杨月华.某大学新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0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0):1909-1010.[10] 王陇德.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收稿日期:2013-12-20)

2.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 男18例、女22例, 其中有30例患者属于本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10例患者属于前来就医的非结核病患者, 年龄处于15~55岁。

1.2 治疗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化学药物治疗, 即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等药物, 以早发现早治疗、遵循治疗规律、全程监控、药量得当、分期治疗为治疗首要原则, 将诊治过程分为两个时期:针对性诊治时期、康复性诊治时期。初步治疗呈阳性的患者, 在针对诊治与康复诊治时以3HRZE/5HR作为药剂搭配标准, 间断、停歇治疗期间以3H4R4Z4E4/5H4R4作为药剂搭配标准;初步治疗呈阴性的患者, 在针对诊治期与康复诊治期以3HRZ/5HR作为药剂搭配标准, 间断、停歇治疗期将3H4R4Z4E4/5H4R4作为用药标准[3,4]。

2 结果

在专业医师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之下, 40例结核病患者的病况表现全部消除, 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检测呈阴性;结核菌素测试为阴性。

3 讨论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由于不合理使用医药以及疾病根治情况不佳等系列原因, 致使结核病的疗效持续降低, 出现了病发率不断上涨的结果[5]。为了达到患者于住院时期不产生耐药性、保障治疗成功的目的, 现阶段医学界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对患者实行诊治, 疗程长达7~10个月。本院的治疗方案中, 对于40例结核患者的初步诊治得到了患者、家属以及医师的肯定, 使其对治疗结果十分满意, 由此说明化学药物不只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传染源以及阻止结核细菌的传播与流散。

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工作不仅要掌控传染源, 更应加大宣传预防结核病的力度, 本院详细宣传核心有以下几点: (1) 对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 提醒社会大众不要在公共场合随便吐痰, 用纸巾或者是遮挡物掩盖打喷嚏、咳嗽时的鼻涕与唾液, 在方便后以及用餐前记得将手洗漱干净, 并定时将餐具进行消毒杀菌, 多将衣物、床被晒于干燥通风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作风, 保持居住地以及工作环境的洁净和通风; (2) 及时发现结核症状:如果身边存在发烧、咳嗽、咳痰超于4周并不见好转的人群, 应主动提示其做详细的检查或者是前往专业的结核病医院加以记录、检查, 若已确诊则应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3) 督促身边结核病患者的诊治:若周围人群患有结核疾病, 则社会大众应主动积极遵守杀菌和隔离的专业举措, 随时督促患者接受诊治疗程并将其完成, 鼓励患者投身运动项目, 制定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饮食清单。

本院对抵抗力较弱、容易被感染的大众提出了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 将对其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1) 组织疾病的防控专员, 对管辖区域内的常住居民实行定期的身体检查; (2) 对初步入院的结核病患者实行全方位、细致的常规检测, 可透过所拍胸片以及痰液培试等检测结果筛选结核病群, 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3) 对高危群体实行结核菌素检测, 此群体包括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结核病患者存在过度接触的群体、曾出现在结合环境里的孩童或者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长期进行静脉注射并对其产生强烈依赖感的患者等; (4) 为大众接种卡介苗, 帮助提升群体的抗结核功能。

摘要:目的 对医院内结核病感染的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加以探究、总结。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 对其临床记录加以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案例中抽取的40例患者的结核病临床表现全部消除, 经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检测及结核菌素测试显示病况呈阴性。结论 增强结核病在医院内部的防御和治疗措施, 能够帮助减少结核病的病发率。

关键词:结核,医院,感染,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蔡丽芳.结核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J].全科护理, 2012 (30) :2852-2853.

[2]王爱国.结核病的预防浅谈[J].求医问药 (下半月) .2012 (10) :690.

[3]韩凤云, 张世传, 王艳波.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7 (23) :2226-2227.

[4]马福德.耐药结核病流行现况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师, 2008 (32) :50.

3.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吗 篇三

卡介苗是一种无毒活菌疫苗,能够预防结核病发生,尤其对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与结核性脑膜炎的功效尤为明显。这是大量的实践证明,也为大家所公认。

新生儿对各种疾病包括结核病的抵抗力很差,由于抗结核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不可能从母体带给婴儿,所以一旦感染了结核菌,就很容易发生血行播散,随之而来的便是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这两种最严重的结核病死亡率也最高。卡介苗可以防止结核菌血行播散,因此对预防粟粒性结核与结核性脑膜炎有特殊功效。一些坚持接种的地区,0~4岁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几近绝迹,14岁以下儿童已无一因结核病死亡。所以,发育正常的婴儿刚生下来就接种卡介苗,对结核的预防效果最好。

要不要卡介苗之争

要不要接种卡介苗,一直是国际上长期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持有不同见解。在结核感染高危险的国家或地区,为防止儿童结核病的发生及减少结核病死亡率,长期卡介苗接种可起到很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迄今卡介苗仍为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

但是,卡介苗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成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就很弱。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武器是发现病人,治愈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而不是接种卡介苗。卡介苗只能预防原发性结核和痰菌阴性结核病,因此不能改变其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一个结核病低流行国家(或地区)考虑中止卡介苗接种之前,必须达到下列标准:①前3年,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平均登记率应在5/10万人口或以下;②前5年以上,5岁以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平均登记率应低于总人口1/1000万;③结核平均年感染率应在0.1%或以下。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疫情高的国家,与上述标准相去甚远,故近期内不仅不可能中止卡介苗接种,而且还要加强。1999年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规定,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为新生儿,最迟在1岁以内接种。

新疫苗即将登场

鉴于卡介苗还存在不少“先天缺陷”,在全球结核病正处于紧急状态的今天,许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抗结核菌疫苗。

4.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四

摘要:目的 对医院内结核病感染的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加以探究、总结。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对其临床记录加以回顾性总结。结果 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生的不懈努力,本案例中抽取的40例患者结核病临床表现全部消除,经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的检测显示病况呈阴性;经结核的菌素测试显示病况呈阴性。结论 增强结核病在医院内部的防御和治疗措施,能够帮助减少结核病的病发率。

关键词:结核;医院;感染;预防和治疗

作为一项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结核病的病发率逐步呈上涨趋势,且愈演愈烈。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截止至2013年初,我国患有结核病的患者总量处于世界人数总量之首[1-2]。结核病医院内是患者最密集的区域,换句话说,在医院内部传播结核杆菌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区域的感染率,此种现象的可能性不只会威胁到非结核病患者,还会连累到院内的工作人员,所以将医院内部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做到位,是保障无辜患者、人群生命健康的重中之重,本院对40例结核病患者的情况加以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其中有30例患者属于本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10例患者属于前来就医的非结核病患者,年龄处于15-55岁。

1.2治疗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化学医药的治疗,新涂阳和新涂阴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方案:2HRZE/4HR进行治疗,即:在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4个月,用药120次[3]。复治涂阳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方案:2HRZES/6HRE进行治疗,即:在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6个月,用药180次[4]。结果

在专业医师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之下,40例结核病患者的病况表现全部消除,在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的检测下,病性呈阴性;在结核的菌素测试下,病性为阴性。讨论

3.1结核病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伴随抗结核医药的相继出现,从世界范围看,出现了结核病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快速、有力控制的局面。但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不合理使用医药以及疾病根治情况不佳等系列原因,致使结核病的耐药性持续降低,出现了病发率不断上涨的结果[5]。为了达到患者于住院时期不产生耐药性、保障治疗成功的目的,现阶段医学界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对患者实行诊治,疗程长达7-10个月。本院的治疗方案中,对于40例结核患者的初步诊治得到了患者、家属以及医生的肯定,使其对治疗结果十分满意,由此说明化学医药不只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传染源以及阻止结核

细菌的传播与流散。

3.2宣传措施

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工作不仅要掌控传染源,更应加大宣传预防结核病的力度,本院详细宣传核心有几下几点:①对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和大肆宣传,提醒社会大众不要在公共场合随便吐痰,用纸巾或者是遮挡物掩盖打喷嚏、咳嗽时的鼻涕与唾液,在方便后以及用餐前记得将手洗漱干净,并定时将餐具进行消毒杀菌,多多将衣物、床被晒于干燥通风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作风,保持居住地以及工作环境的洁净和通风;②及时发现结核症状:如果身边存在发烧、咳嗽、咳痰超于4周并不见好转的人群,应主动提示其做详细的检查或者是前往专业的结核病医院加以记录、检查,若已确诊则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③督促身边结核病患者的诊治:若周围人群患有结核疾病,则社会大众应主动积极遵守杀菌和隔离的专业举措,随时督促患者接受诊治疗程并将其完成,鼓励患者投身运动项目,制定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饮食清单。

3.3保护措施

本院对抵抗力较弱、容易被感染的大众也提出了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对其的保护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①组织疾病的防控专员,对管辖区域内的常住居民实行定期的身体检查;②对初步入院的结核病患者实行全方位、细致的常规检测,可透过所拍胸片以及痰液培试等检测结果筛选结核病群,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打下坚实基础;③对高度危险群体实行结核菌素检测,此群体包括滋滋病携带者、同结核病患存在过度接触的群体、曾出现在结合环境里的孩童或者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长期进行静脉注射并对其产生强烈依赖感的患者等;④为大众接种卡介苗帮助提升全体成员的抗结核功能。

3.4高危群体

工作于结核病医院的人群作为结核病感染的高危群体,由于其工作的关系需接触诸多疑似病例或者是确诊病例,因此提升了工作人员被结核杆菌入侵的几率。就此结核医院应建立一套完整、紧密、安全的工作流程,增强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本文将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在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宜,尤其是操作完对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后,务必使用消毒洗液配合流动水源对接触过病源的肢体进行清洗、杀菌;②在工作时应自觉将医用服饰和头饰穿戴齐全,减少身体暴露面积,降低接触病患而受感染的几率;③在需要接触液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将手套、口罩必备齐全,避免液体喷溅至皮肤上和刺激性气味对身体带来危害;④在妇科手术过程里,降低羊水喷射以及血液喷溅发生的几率;⑤需要进行注射穿刺以及为医疗器械清洁、杀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时刻注意尖锐利器,防止自己和周围人员被割伤,若出现刺伤情况,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流动水清洗、医药杀菌、纱布包扎等措施;⑥使用消毒药水对医院内部,包括医生办公室以及住院部实行定期消毒杀菌。

参考文献:

[1]蔡丽芳.结核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J].全科护理.2012(30):2852-2853

[2]王爱国.结核病的预防浅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90

[3]韩凤云,张世传,王艳波.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7(23):2226-2227

[4]马福德.耐药结核病流行现况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8(32):50

[5]宋建奎,杨淑梅,陈丽.两起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处置[J].中外医

5.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篇五

(一)全程督导化学治疗

全程督导化疗是指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因故未用药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按医嘱规律用药。督导化疗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规律用药,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减少死亡,能够使患病率快速下降并减少多耐药病例的发生,符合投人效益的原则。

(二)病例报告和转诊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各级医疗预防机构要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肺结核疫情。同时要做好转诊工作,转诊对象为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乡镇卫生院和没有能力进行X线诊断和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的医院应将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三)病例登记和管理 由于肺结核病程较长、易复发和具有传染性等特点,必须要长期随访,掌握患者从发病、治疗到治愈的全过程。通过对确诊肺结核病例的登记达到掌握疫情和便于管理的目的。通过病例登记,医务人员就能够在督促规律用药、按时复查、指导预防家庭内传染以及动员新发现患者的家庭接触者检查等方面采取主动措施。

(四)卡介苗接种

迄今,卡介苗问世已80余年,在182个国家和地区,约40余亿儿童接种了卡介苗。卡介苗接种的效果远不如脊髓灰质炎糖丸和牛痘在预防小儿麻痹和天花那么理想。目前新结核疫苗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之中。普遍认为卡介苗接种对预防成年人肺结核的效果很差,但对预防由血行播散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有一定作用。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仍须注意采取与肺结核患者隔离的措施。

(五)预防性化学治疗

6.学校预防控制结核病的培训内容 篇六

(一)疫情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结核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人类与结核的斗争史至少有两千多年。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十痨九死”,“痨”指的就是结核病,当时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结核病的死亡率相当高。解放前,外国人讥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也主要是指结核病。以前有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写结核病的情节,如《红楼梦》人物中就可发现有17人有结核病症状,最典型的是林黛玉死于肺结核的咯血。

结核病仍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据2015年WHO报告,我国结核病估算发病率为68/10万,估算发病数为93万,占全球的10%,占西太区发病总数的58%,占22个高负担国家的12%,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22个高负担国家的第三位。我国结核病疫情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依然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发病人数多,疾病负担重,影响因素复杂,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的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得了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和彻底治疗,不仅病人会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在校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传染他人。

(二)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以引起感染。

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感染结核菌或患结核病。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一般来说,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

(三)症状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连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极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肺结核一般不咳嗽和咳嗽较轻,慢慢加重,如果咳嗽经过抗炎

/ 3

治疗两周不愈,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病,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咳痰:是常见症状,早期咳粘液痰,量少,空洞形成后痰量增加,块状,合并其它细菌感染后呈脓性痰。

咯血:是病变损害血管所致;在所有肺及支气管疾病中肺结核咯血占首位。

(四)检查

我国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城镇和城市设有检查治疗结核病的专门机构。

在我国所有的县城和一般的城市都有结核病防治所(站),大部分结核病防治所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来的卫生防疫站)。这些机构是专门检查治疗结核病的,拥有专门的检查仪器和设备,还有专科医生。有肺结核症状者应该到这样的专门机构去检查。

主要的检查项目有查痰和拍胸部X光片等。

(五)治疗

肺结核病人应转诊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正规的治疗和管理,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结核病的正规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而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如果病人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中途停止吃药,就很难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要求病人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以保证尽可能治愈所有的结核病人,减少传播。

一般的医院因其本身工作特点,难以实现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的督导管理,如果病人中途停药导致不规则治疗,极易产生大量的耐药病人,增加结核病的治疗难度,因此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登记、治疗和管理。

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地完成6-8个月的疗程,绝大部分病人都是能够治愈的。

(六)免费政策

国家免费为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拍摄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的范围包括: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七)杜绝歧视

只有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会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传染性就会逐渐消失。

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凭当地结防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人。

只要进行正规治疗,90%以上的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八)预防

/ 3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治好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

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痰中带血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BCG),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学校结核病的预防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学校的特点,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

2、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认真做好新生入校体检和每年的教职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并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3、要做好在校师生的结核病治疗和管理工作。

4、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校医或分管卫生保健工作负责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使其了解肺结核病的症状,及时发现并向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可疑病人,督促可疑肺结核病人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严防结核病在人群中的感染和暴发流行。

5、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工作,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九)学校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与管理

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校医或分管卫生保健工作负责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使其了解肺结核病的症状,及时发现并向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可疑病人,督促可疑肺结核病人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严防结核病在人群中的感染和暴发流行。

要做好在校学生的结核病治疗和管理工作。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要实行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对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其治疗由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或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由校医负责,执行“监督化疗”,确保规则用药。

学校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结核病疫情必须及时向所在地县(市、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7.牛结核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篇七

1 牛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

牛结核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在家畜中发生,因为畜舍拥挤、阴暗潮湿、卫生差等,饲养的牛更容易感染牛结核病。未经治疗的结核病人和患结核病的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牛的尿液、大便、生殖器官及口腔分泌物等排出体外后,通过空气、水、饲料等途径传染给健康牛,或者生殖道或胎盘传染给健康牛。

2 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5d,有的甚至可在几个月以上或几年。临床常见的是慢感染,比如肺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乳房结核,还有一些少见的比如子宫结核、睾丸结核及生殖道结核等。

2.1 肺结核

肺结核初期病牛呈渐进性消瘦、贫血,偶有短促干咳,食欲及反刍均无明显变化。之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咳嗽逐渐加重频繁,呼吸困难,但长期干咳为主要症状,尤其在清晨、运动之后最为明显,食欲不佳,精神不振。有时从口腔或鼻腔内流出淡黄色粘性浓鼻涕,股前、颌下、腹股沟、肩前等处淋巴结肿大。病情加重恶化时,病牛体温极度上升达40℃以上,最后会因心理衰竭而死亡。

2.2 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可表现于牛结核病的各个时期,临床多表现在病牛的体表,淋巴结肿大突出,且有变形硬块,有时候硬块会溃烂,形成很难愈合的溃疡,淋巴结核常见于肩前、颌下、咽、股前及腹股沟。但病牛无痛、不发热。

2.3 肠结核

患肠结核的病牛初期一般会出现交替性的便秘和腹泻,腹痛、消瘦;患病后期,病牛排泄物味腥臭,有粥样的稀便,在胃肠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有时会有血便。

2.4 乳房结核

乳房结核的表现是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患病初期乳房上淋巴结肿大,表面有变形硬块,然后乳区病变,无痛,不发热,但是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变稀质量下降,严重时乳腺萎缩,停止产乳。

3 牛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综合对牛结核病的防治,目前没有理想疫苗。在发病初期,用一些西医药物对症治疗,可对此病有所改善,但是无法根治,而且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因此,药物治疗不是最有效最可取的方法。一旦牛患结核病,通常都不进行治疗,要将病牛扑杀,并且焚烧深埋。针对以上情况,只有加强防控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3.1 加强检疫

每年应在春秋两季对牛场进行结核病检疫,检疫均为阴性为健康牛,阳性为结核病牛。对结核病牛一般不做治疗,一旦发现病牛就立即隔离,扑杀焚烧,以免病毒传染于健康牛。

3.2 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定期对牛场进行消毒工作,要对牛舍、运动场全部进行消毒。在牧场和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确保奶牛出入时也可进行消毒。

3.3 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防止疫病传入及蔓延

8.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八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8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23-02

引言

随着结核病控制工作深入开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我院严格贯彻国家关于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医务机构相互协调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前提下,大力采用结核病门诊—住院—出院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并且取得了较大的临床成果。

一、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此积极开展结核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通过对于患者结核病治疗前后的教育以及护理,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系统回顾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在进行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案例,就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分析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为结核病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

(二)全程健康教育具体开展措施

在开展全程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对相关的护理人员采取较为系统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专业培训,能够在结核病患者接受治疗阶段—住院阶段-出院阶段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对于结核病患者开展健康指导。为了配合患者的有效治疗,要求医护人员加大结核病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结核病健康知识讲座,对于结核病患者开展单独的健康指导,就结核病护理工作开展积极的探讨。为了提升全程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要求专业的健康教育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根据结核病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健康教育计划。

(三)实验的影响因素

实验理论依据是在理想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的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在实际中不可避免而又对护理效果产生未知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减弱这些风险因素。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情况、相关的医疗器械使用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病房的整体环境、护患之间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和组织工作、护理人员的数量等。

二、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开展效果

(一)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通过系统的进行结核病全程健康教育的案例,再结合我院以前的结核病治疗案例,可知采取全程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了解程度不断加深。

(二)结核病患者化疗规范治疗、治愈、复发情况的比较

在采取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之后,结核病患者化疗规范治疗、治愈、复发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达到97%,新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93.56%。其次通过强化全程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结核病治疗的配合程度也不断增加。

三、促进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开展的措施

(一)成立专门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小组,进而形成完善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监控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患者病理情况等各类信息,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各类风险,找出安全隐患,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风险管理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负责机制,并且负责护理效果的分析及统计。

(二)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通过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强化护理风险意识,进而提高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医院护理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指导。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仪器的使用要严格制定操作規程与管理制度,并上报备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制定各种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应该根据本科室的组织特点以及常见的突发风险因素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如输液过程风险管理预案、输血风险管理预案、输液管堵塞或者脱落紧急处理预案、医疗药品短缺处理预案、预防烫伤/触电/高空坠落应急处理预案、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等,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应急处理的方法,并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慌张,迅速处理。

(五)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持和蔼热情的工作态度,耐心听患者讲解自己的生理病症,以礼貌周到的服务接纳患者。定期开展结核病疾病的健康知识讲座,对于治疗后患者在饮食习惯、活动量、情绪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让患者对于肺结核病临床治疗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地进行讲解,让患者掌握结核病术后治疗中如何饮食,如何运动,如何有效控制情绪等。

(六)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每个班组制定出工作程序和基础护理定量评价的形式,定期征询病人,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根据工作计划严格管理,防止出现纰漏。按照医院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举办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对各个护理环节质量监控,以确保护理的有效实施。通过建立床位与患者的绑定,严格检查等方式以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此外,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护士应确保“看服到口”,并及时按照他们的用药效果,提出科学的服药方式。

(七)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排头兵,护理人员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寻求治疗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关心。护理人员必须学会和患者沟通,通过进一步沟通交流来增进患者的信赖度。许多情况下的医患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够了解患者的想法所导致的。因此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在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耐心、细致、贴心,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同时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放探视室,使患者尽可能与家属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在心理上的负担。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结核病病例的多样化,传统的结核病防治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当前大部分疾病防治医疗机构的防止人员多为普通的公共医疗服务者,这些医疗服务人员缺乏對于结核病患者的诊疗,降低了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效果。因此对于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推广,要不断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以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为主导,促进医疗机构的工作协调,从而提高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津,李仁忠.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诊断治疗管理现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

[2] 董玉军. 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3.

9.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九

Sdfz ly 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是防止肺结核在学校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常规体检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筛查也可以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病患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有效预防结核病在校园内的传播。

一、常规体检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将结核病检查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对体检中发现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并将患者转诊到属地结核病预防机构(或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结核病检查内容及方法

幼儿园、小学、初中生新生入学体检应包括肺结核可以症状调查、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调查。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进行PPD皮肤试验,对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水疱,或具有可以症状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X线胸片检查异常高度怀疑肺结核者及有可疑症状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痰涂片检查阳性者进行痰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

2、高中生等体检应包括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和胸部X线检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者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 3次痰涂片检查,有条件地区可同时进行痰培养和培养阳性者的抗结核药敏试验。

3、体检后的处理

(1)对体检发现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体检中发现的异常结果。由实施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将患者转诊到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治。对于体检发现的确诊肺结核患者应根据“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单纯PPD反应≥15mm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开展预防性服药治疗。对预防性服药患者服药期间要加强服药的督导治疗管理,保证预防性服药的规则治疗和完成规定的疗程,降低发病风险,实现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口前移。

(3)对于体检未发现异常者,要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档案,同时加强学生健康状况的随访医学观察。

二、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

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中早期发现患者的关键,也是避免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最有效措施。通过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学校可以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对传染性肺结核 患者的隔离和治疗管理,可以及时阻断结核病在校内的传播。

1、晨检

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晨检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要建立健全学校-班级肺结核可疑症状监测网络,由班主任或班干部担任班级监督与。

(1)学校医务室要组织对监测员的培训,有监测员负责每天到校学生的晨检;了解到校的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有上述症状者及时督促学生就医诊治。

(2)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痰中带血丝),监测员及时登记在“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患者排查登记表”中。对于学生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还应同时通知学生家长。

(3)对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上报学校医务室,由学校医务室将其登记在“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登记表中,并使用三联转诊单将患者转诊到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

(4)对已转诊的学生,学校医务室要密切追踪转诊后的到位情况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最后诊断结果。

2、因病缺勤追踪

班主任或班干部应当关注本班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对 因病缺勤的学生,应详细了解学生的患病种类、可能的病因、在何处治疗等。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及时报告给学校医务室,并由医务室登记在“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患者排查登记表”中,并组织开展患病学生的追踪,了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三、密切接触者筛查

(一)筛查范围

如果同班、同宿舍发现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要对与该病例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进行筛查;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同学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患者,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于患者同一教学楼楼层(或宿舍楼楼层)的学生。

(二)筛查方法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采取下述检查措施,并将筛查结果填写在附表中。

(1)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询问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2)结核菌素试验:所有的密切接触者均开展结核菌素检查,同师询问卡介苗接种史,检查卡痕并记录有或无。

(3)X线胸片检查:15岁及以下学生PPD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水疱等反应者,以及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15岁以上密切接触者均进行X线检查。

(4)痰菌实验室检查:PPD试验反应硬结平均直径≥ 15mm或有水疱、或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者、乏力、食欲不振等)、或胸片异常怀疑肺结核病者,收集三份痰标本开展涂片检查,有条件者应做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要注意保留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菌株,以备上级复查和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的溯源调查。

(三)筛查后的处理

(1)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到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进一步确诊,并对确诊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和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的涂阴患者者实行隔离治疗),建立患者的病案记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确定的化疗方案和疗程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督导管理。

(2)单纯PPD反应直径≥15mm或有水疱者,X线胸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或者HIV感染者PPD反应直径≥5mm,或服用免疫抑制剂超过1个月者PPD反应直径≥5mm,在征求其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治疗知情同意书见表)

(3)对于PPD反应直径<15mm,与涂阳患者同一班或同一宿舍接触时间超过3个月的15岁以上的学生,应在本次检查中3个月在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以早期发现肺结核 患者。

(4)未进行预防性服药的其他密切接触者,应加强卫生宣教和随访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就诊检查。一般医学观察期限为2年,建议在6个月、1年、2年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

(四)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治疗

1、治疗对象

预防性化学治疗的主要对象是已收结核菌感染人群中发生结核病的高风险者。对符合预防性治疗条件者,在征求其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治疗知情同意书见表)

具体包括以下对象:(1)与涂阳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幼儿园儿童;(2)(2)幼儿园,大、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者;

(3)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或2年内PPD反应增加≥10mm者;

(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1个月者。

2、推荐用药方案(1)单用异烟肼。剂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0-15mg,顿服,每日不超过300mg,疗程为6个月。此方案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疗程长,在服药过程中需加强治疗管理。异烟肼耐药率高的地区不推荐此方案。

(2)异烟肼和利福平。异烟肼的剂量同前,利福平剂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0-20mg,顿服,每日不超过600mg,疗程为3个月。此方案不良反应稍多,但疗程短,患者依从性相对较高。

(3)异烟肼和利福喷丁。异烟肼的剂量和服用方法同前,利福喷丁每周两次,剂量450-600mg/次,顿服,每次不超过600mg,疗程为3个月;此方案不良反应较少,疗程短。15岁以下儿童尚无剂量规定和经验。

3、预防性服药注意事项

(1)在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方案;

(2)进行预防性服药治疗前,必须排除活动性肺结核;(3)无预防性服药禁忌症,如药物过敏、精神疾患、肝肾功能损害等;

(4)服药期间应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有监管措施,由校医、家庭成员等监督服药,保证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的疗程;

(5)预防性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

10.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十

一、依照全省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实施计划的要求。市的结核病人统一归口 县、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防疫站)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

二、湖区、开发区的结核病人“查、治、管”工作划归 区管理。确保对辖区内每一例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化疗和全程管理。区管理两区结核病人所需结防项目配套经费由两区财政划转给 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统一使用和管理。

患结核病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市直行政机关和中央、盛市属企事业单位参与了医疗安全的职工。由市劳动保证部门负责与 区、县和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并划转有关费用。

铁路系统和 职工(军人)及家属的结核病患者的查、治、管”工作可依照本系统的要求,考虑到 公司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铁路、部队的特殊性。由所属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自身管理; 公司结核病人的查、治、管”工作由 公司医疗机构和防疫站负责。公司医疗机构、卫生院、医院只能诊治本系统职工(军人)及家属的结核病患者,其他结核病人应依照市卫生局的规定及时转诊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完成病例列入 区的查、治、管”任务。区负责对 公司、铁路系统和 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考评。公司、铁路系统的职工及家属和 的家属结核病人应按要求将“查、治、管”资料及时报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都必需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填写《市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和《市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并按区域管辖转诊至 县或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不得擅自收治结核病人。

应分别转诊至市人民医院和 县人民医院治疗;市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对出院的结核病人应按要求转诊至 县或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治疗。各医疗机构和县(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对患有并发症及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病人。

四、县(区)政府、管委会要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加强管理和督查,强化责任,确保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和全程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各地政府要具体落实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人员、设备和专项经费,确保结核病防治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归口管理工作的督查协调。要按照《污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同时,要加强专业防治机构自身业务能力的建设,不时提高对结核病的检查、诊断、治疗和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全程督导管理等关键性技术,使之真正成为当地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中心。

11.对肺结核预防的新看法 篇十一

应该怎样预防肺结核呢?与其它传染病一样,构成结核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三个,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者。预防肺结核要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采取有效措施。

凡是痰涂片检查阳性,有咳嗽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即是传染源。平均每个传染源可以感染10~20人。受感染后,由于各人的环境、身体抵抗力及其它因素不司,平均约有10%的感染者发病,其中又有半数可成为新的传染源。过去没有药物能杀灭结核菌,就强调在郊区建立结核病院或疗养院,把病人“隔离”。自五十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合理应用高效的化学药物治疗以后,结核菌的传染性显著下降,其原因主要有四:1,痰的含菌量大大减少。据测定病人在用药物治疗二周后,痰的含菌量即减少到原来的5%,四周后更降为原来的O.25%。2,治疗后病人咳嗽症状好转。据调查病人的咳嗽频率,治疗二周后减少到原来的35%,四周后减少到原来的22%。减少咳嗽频率就是减少结核菌的传播。3,治疗后结核菌的毒力与生活力均减低,即使痰内仍查到菌,它的传染力也已大大减弱。4,病人咳出的飞沫内含有化学药物,其浓度可比血内高100倍。

关于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吐痰与咳嗽经呼吸道传染。前者是病人把带有结核菌的痰吐在地上,干燥后随尘埃飞扬侵入人体,称为尘埃传染。后者是病人咳嗽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喷出来,浮悬在空气里,被健康人吸入肺内,故亦称飞沫传染。通这实验现已证明,在自然条件下,尘埃传染较为少见,飞沫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据专家们研究,咳嗽出的飞沫直径一般为2微米,只有直径为1~10微米的飞沫才能较长时间的浮悬于空气中,并携带结核菌进入肺泡。每次咳嗽出的飞沫大约有500个,相当于五分钟谈话时排出的飞沫数。由此可见,咳嗽在传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病人痰内含菌量的多少以及咳嗽的频度,是决定结核菌传播的两个主要条件。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对人咳嗽,当病人咳嗽或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减少空气中带菌飞沫与尘埃的量,是预防肺结核,同时也是预防其它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样是简易可行的办法。这里要特别强调说明,结核菌传播的危害性,主要是在病人未被发现或化学药物治疗以前,一旦进行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传染即可迅速被控制,所以,病人最有效的消毒隔离方法是立即进行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由于对传染理论有了新的看法,国外近年来已不再设结核专门病房,只要有合适的通风条件,普通医院的病房亦可收治肺结核病人。同时,只要有合理的化学药物治疗,即可使95~100%的肺结核病人治愈。一般无合并症的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这一事实已为世界各国公认。

当人们感染了结核菌以后,不一定都发病。这主要决定于结核菌的毒力、数量以及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感染结核菌以后,人群中因身体抵抗力弱而有可能发生结核病的人,称为结核病易感者。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抵抗力,一种是只对某种疾病有作用的特异性抵抗力。从结核的发病原因来说,除了所感染的结核菌的数量多少与毒性大小以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非特异性抵抗力。这与身体的素质以及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解放后,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状况改善,人群对结核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普遍增强,从而减少了结核病易感者的数量。但是,一些疾病亦能减弱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如儿童麻疹后,糖尿病与矽肺病人均容易发生结核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等,亦可使结核病复发或恶化,这都必须注意。对没有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接种卡介苗——一种无毒的牛型结核活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世界各国(不包括我国)迄今已接种人数估计在5亿以上。我国自1950年即推广卡介苗接种,对象是15岁以下少年儿童,重点是婴幼儿,显著地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开会,计划:“到1990年时全世界要预防接种的儿童都能接种四种疫苗,以预防六种传染病的发生”。其中一种疫苗即卡介茁,用以预防结核病。

12.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十二

1 结核病难以净化的原因

1.1 监测时操作技术不过关

(1) 注射技术不熟练

结核病监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变态反应,即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必须由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将结核病菌素注射到皮内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但因牛的年龄不同,皮肤厚度有很大差异,操作人员注射时不能灵活掌握注射角度,皮薄的牛极易注射到皮下。有时遇到监测量大、人手不够时,请非专业人员代为注射,大大影响了监测的准确性,致使阳性牛、疑似牛漏检,等再次监测时病情已经发展,且造成新的感染和传播。

(2)注射剂量不准确

正确注射后注射部位应当有一个红豆大的小包,皮薄者明显突起,皮厚者略呈丘状。但在注射时注射器旋钮容易松动漏液,加之奶牛监测都是利用上槽饲喂时进行,时间紧,畜主为了减少对牛群的惊扰,要求速度要快,即便注射失败也难以进行第二次补注。当监测量很大时,重速度、轻质量,极易造成漏注。

1.2 检出的阳性牛扑杀困难

(1)奶牛的经济价值较高,每头在万元以上,优质高产奶牛达到2-3万元,养殖户难以承受扑杀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虽有扑杀补偿,只是论头补偿,不是论质补偿,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检出的阳性牛难以及时扑杀。

(2)乳品收购企业不查看“奶牛健康合格证”,政府部门对检测出的阳性牛又不敢向社会公开,缺乏公开、透明的原则,使阳性牛牛奶不愁销路,所以饲养者不愿处理结核病牛。

(3)缺乏有效的动物防疫监督手段,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严格限制结核病牛的流通买卖,有些养殖户为了一己私利,把结核病牛转移或卖掉,致使传染源长期存在,造成新的扩散和传播。

1.3 新的疫源不断传入

有些养殖(场)户从外地引进奶牛不报检,不查看有无“奶牛健康合格证”,未经检疫就随意引入,并与其他奶牛混群饲养,不断造成新的疫源传入。

1.4 监测安排不科学,感染发病不同步

因奶牛是多头大圈饲养,而结核病检测隔年才进行一次,检出的阳性牛由于补偿费等因素不一定能及时扑杀,仍存在感染其他牛的隐患。而其他可能被感染的牛,本次监测尚不能检出,等到再次监测时已发展为阳性牛,如此循环,致使结核病难以净化。

2 今后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1)动物防控中心要制定科学的监测规划,严格按操作规程对辖区内的奶牛进行监测。

(2)结核菌素的注射工作由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注射角度要根据牛的大小及皮厚的不同而变化,尽最大可能提高检出率,避免阳性牛的漏检。

(3)经监测合格的奶牛发“奶牛健康合格证”,一牛一证,凭证售奶、出售和运输。

(4)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及时扑杀阳性牛,并给予经济价值相当的经济补偿,坚决杜绝阳性牛、疑似牛的流通和买卖,违者重罚。

(5)要强制性地要求乳制品收购企业凭“奶牛健康合格证”收购鲜奶,违者给予处罚。

(6)检疫人员在奶牛调入调出时,必须严格按乳用、种用动物的规定进行操作,必须凭“奶牛健康合格证”出具检疫证明。动检防疫监督机构对调入的奶牛要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养。

13.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十三

牛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传染性极强,但死亡率不高,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的传染病,本病的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上述两种疫病如不能有效净化,必将对养殖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净化措施势在必行[2]。

1诊断方法

1.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①取一长方形洁净玻璃板,用玻璃铅笔划成几个4cm2方格,将玻璃板上各格标记被检血清号,然后加相应血清0.03ml。

②在受检血清旁滴加抗原0.03ml。

③用牙签或火柴杆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

④每次试验用两个格分别滴加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各0.03ml,分别加抗原0.03ml,用来做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对照。

⑤在对照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反应正常的前提下,被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片或小的.颗粒状物,若液体透明判为阳性(+),若无任何凝集物,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

1.2结核检测。

①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牛只编号登记后,在颈中部上1/3处剪毛(3个月以内的犊牛在肩胛部进行),直径约10cm,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作好记录。

②注射剂量。无论牛只大小一律皮内注射提纯结核菌素0.1ml(含2000IU)。操作时先将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稀释成20000IU/ml。冻干菌素稀释后应当天用完。

③注射方法。保定好牛只,以75%酒精棉消毒术部。一手提捏起术部中央皱皮,另一手持皮内注射器向皮内注射定量的结核菌素。正确注射后局部应出现小包。如注射有疑问时,可另选15cm以外的部位或对侧重作。

④注射次数和观察反应。于注射后72h观察注射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并以卡尺测量术部皮皱厚度。详细作好记录。对疑似反应的牛应立即在另一侧以同一批结核菌素同一剂量进行第二回皮内注射,经72h观察反应结果。对阴性反应和可疑反应的牛在注射后96h和120h再分别观察一次,以防个别牛出现较晚的迟发型变态反应[3]。

2结果判定

2.1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mm以上;

2.2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mm、小于4.0mm;

2.3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mm以下[4]。

3污染牛群的处理

3.1牛群进行反复监测,布鲁氏菌病污染牛群间隔2个月检测一次,结核病污染牛群间隔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发现上述两种病牛或检测阳性牛要及时扑杀,在扑杀无害化处理前应在隔离牛舍内饲养。对发现的疑似“两病”病牛、检测疑似“两病”阳性牛,须在隔离牛舍内复检。

3.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一旦发现的“两病”病牛或检测阳性牛,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两病”病牛、检测阳性牛扑杀无害化处理前生产的乳,“两病”可疑牛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均需经高温等无害化处理。布鲁氏菌病病牛及检测阳性牛的胎儿、胎衣、排泄物均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感染发病。

3.3奶牛群中检出病牛、阳性牛后,对病牛、阳性牛、可疑牛的牛床及其食槽等每天进行一次消毒,饲养工具使用后及时消毒,粪便等排泄物应单独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其整个牛舍、饲养工具每天进行一次消毒,直至病牛、阳性牛、可疑牛无害化处理完毕;对运动场地要彻底清污并连续消毒3-5天,每天彻底消毒一次。奶牛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饲槽、饲养工具、牛栏、天棚、舍内地面、墙壁、粪尿沟、分娩室等,可用2%烧碱、5%来苏儿或氯制剂等有效消毒药消毒;运动场地清扫后可用20%石灰乳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粪便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或深埋处理[5]。

4讨论与结论

应用本检测和净化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和判断,适用于普查筛选和场区内牛的净化。筛选出的阳性反应血清,再做试管凝集试验,以试管凝集的结果为被检血清的最终判定依据,可为后续净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经扑杀病牛及阳性牛后的牛群为假定健康牛群。凡连续两次以上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者,可认为是健康牛群。

参考文献:

[1]姜学.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9:57.

[2]彭宏刚,徐建平.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及防控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08(4):21.

[3]刘颖,刘冬光,廖娟红,等.梅花鹿γ干扰素克隆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1):1-5.

[4]王伟忠,杨莉萍,杨晓芳,等.奶牛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的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88-90.

[5]胡来根.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110-111.

★ 布氏杆菌病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鸡白色念珠茵病的诊治措施

14.预防结核征文 篇十四

一声急促的.电话声,光头强接过电话说:“谁呀?”“光头强,你怎么还不去砍树?”李老板,我这两天生病了,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行了,那你还不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看一看是不是得了结核?”“天啊!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开,我哪有钱去医院呀!”呜…呜….光头强放声大哭。

“熊大、熊二,大事不好了,光头强得了肺结核,他以后砍树你们可千万别管了,听说这病传染极强”。肥波大声地说。熊二说:“什么结核,俺可没听说过。”熊大着急地说:“你懂什么呀,听说这病很厉害。不行,咱们还是得通知大家一下,开一个紧急大会。”

吉吉国王看到大家都到齐了,大声说到:“现在本王开会了,关于这个结核病的事情,大家可要认真听。肺结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等使带菌液体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就会被感染。”

“那俺们该怎么办呀?”熊二问道。“这个吗?仔细听我给大家说一说。”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肺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对肺结核治疗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三、锻炼,增强体质。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

四、饮食要注意,预防肺结核饮食要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五、加强预防常识,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

“这下俺们可明白了有关结核病的一些知识。听说光头强这个月还没有开资,咱们大家一起帮他一下,为他捐款,让他去医院吧!”大家都举手表示同意。

“哈…哈…我强哥可真是虚惊一场呀!医生说我只是得了重感冒,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休息、不喝酒、不抽烟….”光头强说道。熊大说道“预防结核  人人有责,现在还有一点你更要做到。”“什么?”光头强惊讶的问道。“不要再砍我们的树。”大家齐声说道,所有人都开心地笑了。

黑龙江省鹤岗市红旗一校

三年二班   王艺霖

15.结核病预防措施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某市206所村卫生室的206名村医。

1.2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试卷测试、实地考察等形式,对206名村医培训前后进行测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统一发卷、答题、统一收回。问卷内容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以及结核病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防治知识和我省结核病减免费政策3个方面。

1.3 分析方法

将调查的数据收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方差检验,进行统一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206份,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男142人,女64人,年龄<30岁44人,30~49岁126人,≥50岁36人;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81人,大专23人,无学历2人;全部参与当地组织结核病预防网络,参加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培训次数平均0.8次/人。

2.2 村卫生室的基本工作条件

均不具备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及值班室分离等条件。

2.3 村医答题情况分析

村医答题情况见表1~表3。

2.4 村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比较

将问卷按60分及格计算,平均分数为70.8分。大于80分的为22.6%,不及格的为7.7%;结核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为74.6分,专业知识平均得分为68.8分,结核病减免费政策平均得分为69.0分。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的村医间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知识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通过对206名村医的结核病理论和专业知识、政策了解的测试,评估村级医疗机构应对结核病能力,结果有以下特点:

3.1 对结核病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

本次对206名村医结核病理论和技能的调查显示,村医对结核病的感染途径、预防措施、一般症状方面知晓率高,与积极开展结核病基本知识培训、宣传有关,进一步证明了定期开展结核病知识培训和社会宣传的重要性。

3.2 抗结核药物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

村医对专业性较强的结核病理论知识、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药物毒副作用、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偏低,平均为68.8分;提示由于基层人员基本素质、接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的层次低,基层机构医疗卫生条件差,对疾病的综合知识、多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减免费抗结核治疗在县级以上的结防机构开展,使基层医务工作者缺少了主动了解治疗知识的积极性。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首诊为村医的比率为57.7%[3],因此村医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在结核病发现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提高村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可有效地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3.3 结核病政策了解情况

村医对结核病政策了解平均得为69分。按照卫生部《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要求,村医承担一定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这就要求村医明确自身的职责,掌握化疗方案,以及国家的结核病防治政策。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OTS)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其中病人在监督人员的直接面视下服药(DOT)是DOTS策略的核心要素,其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村医生是执行DOT的主体[4],按国家规定,农村结核病人要在村医的直接面视下进行服药,因此村医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掌握,对执行DOTS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应对措施

3.4.1 加大培训力度。

每年对村医进行1~2次结核病预防和基础治疗理论知识培训,传授新的防治信息,不断提高村级医疗救治水平。从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的医务人员间知识得分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知识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村医的文化程度已经不能再次改变,但加强结核病专业知识的培训是可以提高整体水平的。

3.4.2 加强民众健康教育。

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进行结核病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预防结核病传播的社会氛围。

3.4.3 政策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改善农村落后的医疗条件,改善工作环境,不但为预防结核病传播锻炼基层队伍,同时也为农村地区锻炼一支水平较高的防病治病队伍。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医疗设施配备情况;村医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态度、需求以及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接受培训情况及培训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结核病流行的政策、加强治疗工作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试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河南省某市206所村卫生室整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着重对村医预防治疗结核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村医对结核病的感染途径、预防措施等一般知识方面知晓率高,对专业性强的结核病基础理论知识,如抗结核药物的规范治疗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处理方面的正确回答率偏低,对我省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方面的知识缺乏。结论改善落后的医疗条件,加大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卫生工作者对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和能力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结核病,村卫生室,农村地区

参考文献

[1]林定文.结核病现状与控制策略[J].广西预防医学,2003(9):8-11.

[2]全国结核病流行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社会学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创新城市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探索与思考)下一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