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学习工作计划(精选12篇)
1.校本研修学习工作计划 篇一
个人校本研修学习计划
确山县第三小学 王亚
为了更好地发挥前段学习所获的技能及学习所得,也为了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本研修中取得质的飞跃和提高.结合实际,克服不足,特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时期里,新课改新理念要求下,每个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个人素质都需要不断提高。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教了几年语文课,除了积累了一些经验外,并没有什么进步。面对各种教师考试,总是临阵磨枪,突击学习,弄得心力交瘁。其实教师这个职业需要过硬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只有厚积薄发,才能轻松应对各种挑战,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我将始终以“教学相长”为指导思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教师的要求。
二、分析不足:
上学期我自认为在个人基本功方面停步不前,没有什么进步。钢笔字需要加强练习,课堂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得还不到位,挑战课堂环节还只是流于形式。在课件制作方面,还需要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电脑水平。这些都是这学期努力的重点。另外,这学期学校继续实施“快乐作文”计划,我要在学生的作文辅导上下功夫。在班级工作方面也遇到了难题:我所教的五二班学生基础差得让人无法想象,在纪律、学习、卫生、思想各方面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大部分学生懒散,自控能力差,自私,缺乏集体荣誉感,需要我花费更多的精力做好班级工作,我觉得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我还需要学习更有效更先进的方法,扭转这种散乱的局面,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学习内容 :
(一)、个人读书
1.至少精读五本教育教学专著,如:《陶行知教育读本》、《叶圣陶教育读本》、《我的教育理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论》、《情境教育》。另外,有计划地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老人与海》等。
2.必须提交一篇个人阅读的读后感。
(二)、听评课
1.听评课的对象以本校教师为主,本学期至少听20节课。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作文教学方面向有经验的、方法独特的老师学习。
2.每次听课后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本,并吸取别人课堂中的闪光点用于自己的教学。这学期至少准备三节优质课,从不同方面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是个人研究教材教法的成果,包含个人在岗研修期间所上优质课的教案。
2.量的要求:精选2篇教学设计。
(四)小组集中研修
1、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2、充分借助教研组的作用,并结合个人的具体实际开展教学研究。
3、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不断积累课改工作经验。
4、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阅读班主任优秀案例,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
6、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研究论文
论文主题:针对个人在岗研修的情况及收获或问题、困惑,谈自己的体会、思考。本学期至少撰写两篇论文。
四、学习形式:
1、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努力争做反思型、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为学生做好榜样。
2、深化反思型教研活动,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课前和课后的反思。每周做一次教后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随笔,每学期写两份经验总结四篇教学论文。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备课,能借助网络查找有关教学资料,能应用软件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4、通过钻研所教课程的课本和辅导书,使自己成为一名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学生个性,能够实施人文关怀和科学教育的勤学习善思考的新型教师。
5、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
2.校本研修学习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实验区基地学校
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层面的校本研修是渭南师范学院与澄城县教育局共建省级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验区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以实验区基地学校、澄城实验学校实验班的学生 为对象, 进行学习适应性调查分析, 研究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探讨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方法, 以期进一步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提供可行性意见。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依据学习内外条件的变化及自身学习的需要, 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与行为, 使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相互协调, 取得良好学习成就的能力特征 (实际就是学习能力) 。根据近年来学习心理学研究成果可知, 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身心健康等[1]。学生学习成绩主要靠其学习能力支撑, 如果学习适应性好, 学习方法科学, 就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 如果学习适应不良, 则会导致学业不良, 影响他们的成长与未来发展。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对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 比单纯地看成绩高低 (学生考试成绩往往因试题的范围与难度不同而容易上下波动, 但其学习能力则相对稳定) 更能客观地说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一、调查目的、方法、对象
1.调查目的 :心理学家把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具体归纳为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方面, 每个方面包括三个具体方面, 共构成12个因素, 即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调查主要围 绕这些方面进行, 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实验班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以便采取教育对策。
2.调查方法 :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 (AAT) 》团体测试。该测验 (AAT) 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 量表 , 制定出中国的常模 , 是适用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习诊断与指导的标准化测验工具。本测验折半 信度为0.71~0.86, 重测信度 为0.75~0.88, 有一定的 效度[2]。
3.调查对象 :实验中学初三一班 (实验班 ) 、初三六班 (同级对比班) 、初二五班 (同龄对比班) , 每班学生全体参加测验, 共121名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分析
分析总量表着重看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所处的位置, 中等水平说明学生只要保持现有学习状态, 对个别不足部分稍做调整可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中上等及优等水平说明学生只要保持住原学习状态就可以。中下等及差等水平则说明学生不仅要努力, 而且要在许多方面改进才能进步。
从表中看出, 实验班和同龄对比班的平均分均在50左右, 略高于全国平均值, 说明学生学习适应性属于中等水平;实验班比同龄对比班平均分高出0.71分, 标准差低2.52分, 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比同龄对比班强。另外, 同龄对比班标准差高于实验班, 说明学生学习适应性之间有差异。同级对比班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属于中下等水平。适应性等级 差等率% 中下等率% 中等率% 中上等率% 优等率% 全国常模7% 24% 38% 24% 7% 实验班0 13. 16% 57. 89% 26. 32% 2. 63% 一致性人数38 12 47回答一致性测量结果平均分 标准差平均分标准差平均分 标准差51. 39 6. 82 37. 42 3. 09 50. 68 9. 34全国平均分为50分平均分在65分以上 (含65分) 为优等, 55 -64分为中上等;45 -54分为中等, 35
(二) 学习适应性五个等级分布状态分析 - 44为中下等, 34分以下 (含34分) 为差等。标准差值越大, 说明班级内部学
学习适应性五个等级的人数分布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班级内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状态, 能够揭示出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分布及区别。同级对照班16. 67% 83. 33% 0 0 0同龄对照班4. 17% 25% 37. 5% 25% 8. 33% 生学习适应性水平越大。
同龄对照班学生学习适应性五个等级人数分布比例与全国同龄学生的分布状态基本一致, 呈正态分布, 中上等和优等同级对比班42 48. 75 41. 75 42. 33 0 0 41. 67 58. 33 0水平的学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实验班学生学习适应性则集中在中等水平区域, 占57.89%, 高出全国常模水平将近20个百分点, 说明学生整体水平较高。同级对照班学生学习适应性集中分布在中下等区域, 中等及其以上水平的为0, 说明其整体学习能力不强。另外, 实验班优等率占2.63%, 低于全国常模的7%, 同龄对比班为8.33%, 高于全国常模 , 说明其优等生比实验班多, 实验班优等生少。项目量表得分 学习热情学习计划 听课方法优等率% 中上等率% 中等率% 中下等率% 差等率% 实验班51. 08 51. 55 52. 18 52. 21 2. 63 28. 95 50 18. 42 0同龄对比班51. 74 52. 6 52. 15 53. 49 12. 5 20. 83 45. 83 16. 67 4. 17同级对比班42 48. 75 41. 75 42. 33 0 0 41. 67 58. 33 0
(三) 学习态度分析
学习态度主要指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即学习热情 (积极性) 、学习计划与听课方法。从表中看, 实验班和同龄对比班相差不大, 都属于中等水平, 且都高于全国平均值。但实验班的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人数分布明显相对集中, 且高于同龄对比班, 同级对比班学生学习态度处于中下等水平, 明显低于实验班。
(四) 学习技术分析
学习技术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学习方法, 通过此项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和熟练。表中数据说明, 实验班和同龄对比班的学生在学习技术方面有一定差别, 但差别不大, 都属于中等水平, 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但实验班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人数占94.77%, 同龄对比班占77.08%, 同级对比班仅占25%, 明显处于中下等状态。
(五) 学习环境分析
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 一方面指这些方面的客观条件与状态, 另一方面指学生对这些客观条件的认同度, 尤其是学生之间的朋友项目量表得分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朋友关系往往直接影响初中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从表中可以看出, 实验班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值, 同龄对比班则略低于全国平均值, 但都属于中等状态。其中在朋友关系方面, 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同龄对比班, 学生的认同度均接近全国中上等水平, 说明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关系比较融洽, 班级学习氛围好。而同级对比班学生的认同度则明显低于中等水平。实验班50. 45 48. 11 54. 11 51. 92 5. 26 23. 68 47. 37 21. 05 10. 53同龄对比班50. 47 47. 87 57. 17 49. 32 5. 25 31. 25 27. 08 31. 25 4. 17同级对比班35. 5 38. 5 43. 67 36. 67 0 0 0 58. 33 41. 67项目量表得分独立 性毅力心理健康优等 率% 中上等率% 中等率% 中下等率% 差等率% 实验班50.45 48.11 54. 11 51.92 5. 26 23. 68 47. 37 21. 05 10. 53同龄对50. 47 47. 87 57. 17 49. 32 5. 25 31. 25 27. 08 31. 25 4. 17
(六) 身心健康分析同级对
身心健康着重说明学生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 是衡量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和学习潜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比班35. 5 38. 5 43. 67 36. 67 0 0 0 58. 33 41. 67
从量表中看到, 实验班和同龄对比班的身心健康状态与全国平均值基本相同, 都属于中等正常状态, 相比较而言, 实验班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的占76.31%, 比同龄对比班学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而同级对比班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则处于中下等水平。在独立性这一方面, 三个班均低于全国平均值, 但实验班与同龄对比班都属于中等状态, 实验班学生独立性要稍强于同龄对比班。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从以上六个方面分析的结果来看, 实验班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同龄对比班和同级对比班, 与全国同龄学生相比较, 实验班学生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龄对比班学生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从目前测验结果来看, 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状况都优于同龄对比班和同级对比班。按照“教学是中学 , 质量是核心 , 全面发展是根本”的总体要求 , 澄城实验学校确立了“以责任之心办学、以父母之心务教”的办学理念、“差异推进, 关注个性, 内涵发展, 整体提升”的办学特色、“先研后教, 聚焦课堂, 讲究反思”的教学特色, 实验班的全体教师不辱使命, 用自己的德、才、艰辛和智慧, 谱写了实验学校实验班的辉煌, 赢得了社会的评价[3]。
针对中学生智力水平普遍较高而学习适应性水平不高、学业不良现象的现状, 教育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指导, 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力, 取得与智力相应的学业成就水平, 逐步减少学业不良现象的产生。实验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习适应性的实验, 非常必要, 效果也比较明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晓新课改的理念, 而且要用新课改理念改革原有课堂教学。大量实践已证明, 在学生的密切配合下进行课改,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悉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优化学习环境, 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适应性、强化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周步成等.学习适应性测验 (AAT) 手册[D].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1991.
3.校本研修提升智慧 篇三
一、备课反思 共享智慧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我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四轮备课:即个人精细备课、组内交流互补、领导指导共研、课后反思再备课。通过理论加实践的研究,个人与团队的合作共研,逐步探索出了集体备课的有效途径,使教师们掌握了解读教材的方法,教学各环节设计的方法,同时还掌握了一些典型课、重点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用集体的智慧支撑着学生的课堂,决不会因为教师个体影响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
1.个人精细备课
本轮备课时间教师自主安排,我们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编写意图,承载的教学任务,及训练的重点;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教参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要有准确的研读和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想,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认真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困惑,预测出学生会可能出现的问题。
2.组内交流互补
本轮备课利用校内集体备课时间完成,是组内交流互补,智慧共享的过程。重点是要解决组内教师的困惑,及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要设计出当堂统一训练的习题。大家在共同交流和评议中初步达成设计共识,形成一份共案。
3.领导指导共研
本轮备课,是利用学校每周一的集体备课时间,由教学管理人员深入学年组进行课前教学研究指导,对年组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指导和教学经验传授。
4.课后反思再备课
经过三轮备课后的教学设计还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对于常规教学我们采用的是教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后马上进行自我反思并与组内成员进行及时的交流反馈,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对于单元起始课、重点课和典型课,我们则开展教学先行课活动,即先由组内的一名教师按照共案进行教学设计,组内成员和教学领导共同听课评课,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集体完善,其余教师再带着修订后的教案在自己班级进行教学实践,之后再反思再完善。这种课后备课,一方面培养了老师反思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帮助老师掌握一些典型课如识字教学,段落及重点句教学,古诗教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计算教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数学广角等的教学方法。
学校采用的是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是共享的,是主备人精心设计的详案,供大家探讨研究,共同修正。
二、教研专题 提升智慧
校本研修应是教师自主追求专业发展,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总结提升的过程,是基于教师,发展课堂的研修。我校以学科为单位,教师间针对学科课堂、学科内容等方面研究商讨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困惑,以问题即是研究的思想,提炼出研究的主题。
在此,研究教师必须明确目标:1.依托校本,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真操作;2.促进教师自身提高,学生自主发展,亲实践;3.围绕专题,有成果预期,好的做法加以推广,善总结。
具体操作实施内容如下:
1.教研主题调度会。教学领导与各学科教师共同研究推敲所确定内容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排除一些客观因素干扰,从教师自身、学科内容、课堂模式、学生能力等方面,并最终确定研究主题,填写小课题计划表。
这种自发式的研究思想,激起了教师浓厚的兴趣。有的教师从自身思想、学识、观念出发给自己定位先是自我改变;有的教师从课堂出发探索作文讲评课模式、识字教学策略研究、体育课堂小游戏作用的研究等;有的教师从学生的能力和成长探索科学实验,体验快乐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研究、独立思考策略的研究、理财能力的养成、自我调整,体验学习幸福的研究等。这些来自教师心灵的问题,就是最宝贵的研究课题。
2.实践探索,交流提炼经验
研究主题确立之后,各个学科按照既定的主题开始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计划。并注重以下三种方式:
(1)注重课例研究
关注教师的课堂行为,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实际问题,是摆脱低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从课堂中就会发现问题,自我反思,实现从课例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2)专家引领
教师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实施者,更是学科课程的实施者,需要了解当前教育发展新动向,各学科发展的新背景。学校围绕不同专题,聘请专家、学科骨干进行专业引领,这样教师的眼界开阔了,又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并趋于完美。
(3)提炼经验
实践即是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实施研究中要及时整理书写过程中的做法,避免遗忘,不断反思和总结,提升教育教学智慧。
三、教师书写 点燃智慧
教学与书写是一位成熟教师的羽翼,教师除了记录与教育生活相关的文字,教师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也是丰富的。我们本着一边工作,一边梳理陶冶意趣的思想,倡导“我手写我心”的博文书写活动。敞开心扉,自然流露,拥抱生活;关爱学生,教学相长,启智共享。让教师理应成为一个自主的写作者。
校本研修就是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团队的相互作用,不断唤醒、激发教师的主动意识,使之在研究中不断成长。这样既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品质,也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学习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 篇四
以黉舍成长为本,以学生成长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年夜幅度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朝着“有特色、有品位、有立异、有活力”的标的目的不竭迈进。
二、工作方针
1、严酷实施教研工作打算,周全深切地推进新课程更始和研究性进修,增强教学模式研究。
2、操作现代信息手艺与资本互通的进修优势,增强研究勾当。
3、做好课题的尝试与总结工作,确保教师课题尝试质量,并作好下一轮课题研究的筹备工作。
4、坚持以校为本,增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实效。
三、具体法子和要求
(一)、把新课程更始研究放在一个主要的计谋地位,按照新课程、新尺度、新课堂的思绪,凸起对学生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实现进修体例的根柢性转变,成立既具有黉舍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处所课程相顺应的校本课程系统,争争取得最年夜化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增强理论进修 提高理论进修实效
1、跟着新课程更始尝试的不竭深切和成长,需要我们实时总结和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谈判课改尝试中呈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竭进修,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重点进修以下内容:
(1)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尺度、新教材,进一步明晰课程更始的标的目的。
(2)、继续进修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探讨若何将前进前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行为。
(3)进修有关研究性进修、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2、充实阐扬教研引率领航浸染,当真组织,按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各类形式的理论进修,不竭提高理论水平。
(二)、强化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1、当真组织加入各类培训工作。做到学甚至用,受训培训双向互动,实时对课改实施工作进行当真的总结、反思,提炼成功的经验,追求亏弱环节,采纳响应的法子,以加速我校新课程成长培植轨范。
2、继续阐扬主干教师的`排头兵浸染,当真组织优异教师上不美观摩课、经验介绍,直接与教师对话、谈判、交流、研究,促进我校课改的深切成长。
3、加速现代信息手艺培训。经由过程培训促使泛博教师把握分歧水平的现代教育信息手艺,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手艺水平。
4、对青年教师进行高条理的培训,供给他们外出进修的机缘,供给锤炼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培育一批青年主干教师(三)、抓好课题研究、细化过程打点
1、本学期,将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黉舍教研课题进行细化打点。做好进修体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育处牵头,组织教师开展多条理、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竭试探,并上升为理论。
2、黉舍严酷按照黉舍打算有轨范地扎实开展研究尝试勾当。出格注重日常平常的研究尝试,坚持教研连系。当真剖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踪,全力追求解决的法子。
(四)、增强宣传力度、推广教研功效
1、我校要开展好新课程更始交流勾当,经由过程进行教学钻研勾当,推广黉舍教研功效。
2、环绕黉舍中心工作,积极鼓舞激励策动全体教师撰写黉舍课改信息、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剖析,鼓舞激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投稿。
(五)实施打点计谋。
5.《校本研修面对面》学习计划 篇五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在平时的工作,还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都与其他老师一样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工作是极富挑战性的。我一直很喜欢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渐渐懂得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年时打力:
1、结合学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本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认真研
修以求自我发展。
2、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我们的工作的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并且还没有定型的孩子。因此,我必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累,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努力争做反思型、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为学生做好榜样。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备课,能借助网络查找有关教学资料,能应用软件制作课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5、勤于总结,不断提高
6.校本研修学习笔记 篇六
在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校本研修的理论,结合案例、录像来理解教师专业学习的规律分析:库伯理论体系这样界定学习规律,知识是对经验的利用和改造相结合的条件下产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经验学习由4个步骤构成学习圈,即具体经验获取、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验四环节;
在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的设计方法中了解了学习圈四环节的活动设计的方法:具体经验获取阶段的核心为情境分析,学习中从实际实践主动通过他人、环境的互动中获取直接经验,提出问题将新旧经验联结采用直觉决策进行学习;教师专业学习的规律分析:反思性观察阶段的核心是问题分析,需要学习者通过信息收集来聚焦寻找问题,从学习中深刻的反思获得经验的提升;抽象概括阶段的核心是解决方案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分析数据,将思考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归纳,在情境中发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合理概念形成新的行动方案;积极实验解决段为执行分析,学习者采用实践的方式在新的情境中主动实验,对新情境中发生的行为过程进行干预,同时检验在抽象概括阶段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新获得经验转换为自己所有。教师专业的学习规律是按照经验学习模型所生产的螺旋式上升的经
验学习圈的循环,从具体经验获取到反思性观察的过程生成属于自己的隐形知识,从反思性观察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再将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知识外化过程,从抽象概括到积极实践的过程,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组合化的过程,将知识元整合才一个完整有序的知识系统,完成自身知识库的补充与更新,从积极实践再次到达具体经验获取的过程又是一种显性知识到隐形知识内化过程;
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绩效评估中了解了常用的校本研修活动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结合文档阅读、视频、讨论等环节还学习了实践性知识发展绩效评估方法及其技术特点。
校本研修要重视倡导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其内容选择要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充分体现“校本研修”出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由于学校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具体性、针对性的。“校本研修”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必须与其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我们认为,“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是设计“校本研修”的具体活动的原则之一。“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应当之无愧地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点——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往往这种培训更易受到老师的认可和欢迎。
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
反思性观察活动的设计目标与策略:
反思性观察是指经验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所进行的探索经验的智力或情感活动,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阶段,要求反思者有着批评和分析的态度,探究过去贺 现在的精力与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启示,判断原有的观点与新观点之间的联系,对经验的反思既可以是经验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对经验过程的反思,既可以开展自我反思,也可以开展集体反思。教师反思的过程分四个阶段:回忆与描述阶段;发现重要的信息阶段;面对发现的问题阶段;重新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阶段。
回忆与描述阶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回忆,并根据回忆的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描述。
发现重要的信息阶段:教师会根据回忆和描述的情况,对自己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而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此时的教师的反思可能是独自进行的,也可能是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和交流的形式,通过反思寻找教学过程中有效和无效的信息,并进行自我分析或小组讨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面对发现的问题阶段:教师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新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阶段:教师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思考,或者通过交流和讨论的形式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提高
7.校本研修管窥 篇七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机制,体现课改、师训、教研三位一体的培训原则,以问题、读书、行动、反思、改进为基本模式,在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使教师培训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时又能将教师培训与教师日常工作及其个人追求密切结合起来,形成高效、自觉的培训氛围,培养教师自觉的学习习惯。学校要成为具备“自我学习”机制的组织,就要使学校中的教师都有学习的意愿。
校本研修机制还应该包括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评价,我们要鼓励教师自主评价,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学校可采用学分制管理以及课程合同管理,对任务赋分,重要的任务分值高。学校必须强化学分的权威性:实事求是评分,及时通报评分,与考核挂钩、与调动挂钩、与评先进挂钩、与升职称挂钩。学校应使评价本身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职业操守的有效手段,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结合,注重个人反思、绩效分析与学生满意度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目标明确(提高教师素养)、形式多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二、开发校本研修课程
学校要创建校本研修课程体系,使教师在使用中体会所学,在使用中发挥所学,满足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从而形成上进的学校氛围。
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课程,基本上是采用职前“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在职“专家讲座+教研员传达+教学模式推广”这两种方式。所采用的内容,重理论而少有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为此,我认为,学校应该基于教师自身的立场设置研修课程,关注教师当下的课改教学实践,以课改实践之所需,带动师训课程之所设,进而以立足于实践所需基础上的研修课程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教师立场,就是要尊重教师的实践智慧。因而校本研修课程要以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为目标。施瓦布指出:“教师将不会也不能够只是被告知要做些什么……教师实践是一种艺术……每天都会发生数以百计的瞬时抉择,而且是每一天和每一组学生都会发生不同的抉择时刻。没有任何命令与指示能够规划得如此完善,以至能控制教师的精巧判断与行为,使之做出经常性的即时抉择,来符合每一个不同情境的需求。”因此,校本研修课程要让教师们成为研修课程的开发者和授课者,即让那些同学科教师中的先行者、探索有所成的教师成为研修课程的讲师,使他们能够基于实践经验来反思课程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践理论的师训课程。
学者托马斯·古斯基认为:教师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在观念上发生改变的前提一定是因为实施了某项改革,使得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发展理论所认为的,先通过“洗脑”改变教师观念,然后才有教学效果的改善。因而,教师培训主要的策略应是行动培训,在课改与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这种基于实践的感悟反思总结的课程,亲切自然,切合教学实际,能给予其他教师以经验启发,容易引起其他教师的共鸣;同时,这些教师通过表达,运用了自身的理智,对课程现象和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了他人的认同,更促进了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学校的校本研修课程将以师德建设(包括职业操守、教育思想与组织文化)为前提,以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学校也应是以集中培训、备课组建设与个人研修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作为课程实施特征,而以项目管理、培训管理以及教师成长档案管理等为师训绩效管理的主要方式。我认为,具体的校本研修模块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系列。
1. 师德建设模块系列
师德建设模块系列指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具有学校文化建设特征的教育思想与新时期师德教育要求,建设相应的微型课程。它的内容包括教育哲学(回归教育本体,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终极关怀),学校发展历史中成功的教育案例价值分析,教师个人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案例分析等。它的实施形式可以是集中培训,也可以是个人反思。
2. 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模块系列
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模块系列指能体现课改、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组织文化特征,着力建设符合学校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它的内容包括围绕学科发展动向,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模式进行改造,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学科发展方向与规律的新型学校课程。它的实施方式可以是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实施项目研究(学校进行项目管理),也可以是对个人教学的改进计划,或者是综合研讨活动(观课、听课、评课等)。
3. 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模块系列
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模块系列指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视野,培养教师情操和生活情趣,关怀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实践、身心上的保障。它的目的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精神世界。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文化背景、相关学科知识、与课程开发实施管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文化素养与气质的培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心理辅导等。它的实施方式可以是集体活动(如工会组织相关的读书节、体育节等),也可以是专家引领式的学科组活动、个人研修、专题讲座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拓宽眼界,解放思想,形成适应当今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新课程观、学生观、发展观,并提供技术支持。
三、分类研修,分类考核
完成分类研修课程体系与考核指标建设,建成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管理平台。
首先,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基于教师队伍问题的忧患,学校应该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身内需力,抓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提升教师发展的需求与成效。由于以往教师进修大多是开展通识性课程研修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而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层次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而,学校要制定出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分类研修”的制度、课程和相应的评价学分指标。比如,我们可以把教师发展需求分为两大层次:中学初级与中级教师属于“一次发展”层次,中学高级、高级后期教师属于“二次发展”层次,制定出全面合理而实在的考量指标,不搞千人一面,不做疲于奔命、烦琐而又无实效、为应付检查评审而做的事,走出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化的困扰。
其次,针对教师潜能发展方向与学校培养需求,设置分层研训课程及相应考核学分指标。按照不同类型的教师,明确不同层次及类型的教师研训发展的具体任务。每个学校必须有一个全面、均衡、合理又实在的考量指标。我认为,考量指标可分为三类,即成果式、过程记录式和实践操作式,并配以合理的学分来量化。例如,区级课题完成验收合格,全年学分获得一半;完成市级课题,给全年学分;校本课程全参加无缺勤,给全年学分;提供完整具体的带教计划、个人教学改进探索实践全程资料、参与完成学年课程改革实践计划的给全年学分。另外,学校还可由此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动态的管理评价系统。教师所有的研修活动都采取网上登录的方式,留下研修过程的记录并自动生成研修学分。这样,网络系统就具有了研修计划达成度的提醒功能,也有了文献资料保存功能、数据自动统计汇总功能、校园文化宣传功能、教师个人研修学分认定功能、上级考评检查功能。这就促使了研训活动实现管理的网络化与动态化。
8.教师校本研修的探索 篇八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土法上马”的校本研修方式:
1、写《教学后记》。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工作尤需反思。教师应一课一反思,课课回头看。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课写简要的“教学后记”,通过后记形式强化教学反思。在“后记”的写作上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客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中成功或失误的原由简要写出来。从成功和失误中悟出规律或找出原因,只要是有价值的。
(2)及时——教学后记及时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反思就非常的有利于于下一节课的教学。
(3)简明——写后记提倡言语简约。因为写后记主要是自己看,无须太详细,否则会无形中增加老师们的负担。
写后记首先是基于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深刻思考和感悟。初写后记可以是零散的、无主题的,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主题写专题性的后记。如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写多篇后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总结,写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总结;最后,还可以在自己总结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论文。
2、抄写《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这两所学校还要求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统一安排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在学习中注意对名言警句的抄录,一般还要求熟读成诵40句段以上,并要求能学以致用。现在,每位老师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超过五六十段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说课评课以及论文的撰写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相关的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辑录《教法集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精彩教学片断和环节记录下来,并适当地进行点、划、批、注,每个月一般要求要有3例以上。过去,老师上公开课前,学校领导要组织很多老师来出谋献策,现在由于融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例,并经过自己内化后设计出来的教学设计就非同一般了,近三年来,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在县、市和自治区级的教学赛课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同伴合作——助我学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职业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
1、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后记式,由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资源共享。“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2、加强互动性的课堂研究,主要做法是:预约课—— 领导向教师提前预约所听的课;邀请课——教师自己主动向领导和同事邀请听的课;同形课——大家都上同一节课,从中探究相同或相异的教学方法;二次课——在大家评议基础上再用不同的方法上一次甚至多次,以求切实的提升; 开放课—— 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校观摩课堂教学,在更大的层面进行“合作探究”和“同伴互助”。在多种形式的上课和听课中,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对话, 在相互的说课、评课和反思中,丰富了教研的内质,生成了新的培训机制。
3、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上课、 说课、评课、教案设计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展示者;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最后由学校 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组内教师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4、在课题研究中合作探究。科研兴校就要有科研课题,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探究的活动,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学校科研室的统领下,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人都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自学、讲座、研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课改以来的几年中,这两所学校各自都有8——10个县、市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从目前结题的情况看,老师们的确是从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关系,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开辟主题论坛。学校为教师开辟教育教学论坛,曾先后举行过“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好课标准”等主题的沙龙式座谈研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使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晰事理、提升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逐渐地能教会评、能说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学习和研修的习惯。
专家引领——带我学
专家能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给予行动上的诊断,“专家引领”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显性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员、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讲座、现场指导或咨询座谈等。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就分别请了县、市、区的多位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还聘请了一些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兼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专家除亲临学校指导外,还通过电话、邮件、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指导。
2、隐性的专家引领。就是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学习吸纳专家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隐性的专家引领方式是主要的和大量的。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都有计划的统一购买了不少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一个学期着重学习一本,而且还要求做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摘录《教法集锦》、举办沙龙式的理论学习座谈会等。
3、上“移植课”和“移植报告会”。除“请进来”外,还采取“走出去 ”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回到学校后再举行“移植报告会”;外出观摩特级教师和名师的优质课后,回到学校就上“移植课”; 派出优秀教师参加脱产学习和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后,回到学校后就让他们做“学习体会报告”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专家引领。
9.校本研修学习心得 篇九
学习心得体会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
李
勇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研修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此次承德市教研室在宽城县举行的小学数学区域校本研修研讨活动,为我校今后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指明了方向,成为了我们今后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一盏明灯。
10月10日至14日,我被学校派出参加“2015年‘省市合作’农村初中校本研修与提升培训”。会上,我有幸聆听到了申卫革、潘洪建、袁益民、张健、朱雪梅、董洪亮、应爱民、王力耕等8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从他们精湛的讲说中,我深刻感受到校本研修对教师的成长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校本研究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把发现的问题提升为校本研修的问题,再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觉得这就是校本研修。
这次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对校本研修的困惑,听完讲座后,感觉受益非浅。校本研修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由此可见,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如何让校本研修活动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原来,校本研修的真谛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研修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叶澜教授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由此看来,教师专业的成长要把反思和校本研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如果遇到无法解决或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就可以在教研研讨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切磋、协调与合作,通过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信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产生火花就是校本研修的一个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研修一个好的课题研究。然后,按照“问题——课题——研究——解决问题——实践”的教研流程,想方设法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这样的校本研修就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下面将参加此次校本研修研讨活动的体会汇报如下: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以为校本研修无非就是听课、评课,或者是由学校制订好课题,教师在进行课题实验„„有时候,会抱怨校本研修的繁多,感觉筋疲力尽,无从下手。最后,校本研修活动就变成一种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学校及上级的检查,校本研修没有真正达到校本研修的目的,最后难免影响了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校本研修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研修之路。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研,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什么校本研修?要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长期以来却一直对校本研修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着很多困惑。
一、教师应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老师自己的、真实的和实际的问题、要转变听课评课思路,改变听课、评课的理念,真正走进课堂,到课堂里去学习,在原有听课的基础上,在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过建立课堂观察点,②通过观察教师移动位置和学生参与的人数,③仔细观察课堂中出现了哪些问题,④教师讲课时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培养了哪些技能。评课时,要看课堂通过那些方面落实的本课目标。评课时评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二、要想在课堂上具有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不断用新理念武装自己。为此要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崭新的头脑,最佳的状态去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传播者,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
三、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四、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实践,我们一定会在校本研修的浪潮中不断得到磨练、不断地成长起来。
10.校本研修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
校本研修培训学习心得:我与校本共成长
洪上寄宿制中心小学李育霞
校本课程是以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个性和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点,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而对教师专业的成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洪上学校近年来关于《白桑撷萃》这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极好途径,我感觉到自己和校本课程一起在不断成长。
刚接触到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全新
概念的时候,我感到茫然,神秘。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理论学习,我仅仅是知道了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组织、促进学生学习。课程的相关活动该如何有效展开,我心里没底。
当把《白桑撷萃》拿到手中时,我认为自己是白桑洪上人,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白桑的文化,白桑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教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经过几个星期的实践,我发觉我错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确是一种新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它没有传统教学活动的沉闷和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我和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有一种久违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但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以前走上讲台,教师就是权威,充满自信,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但是随着学生积极参与到
校本课程开发中来,学生对家乡白桑的了解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而很多问题我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从来未曾注意过。我急了,我可不能在学生面前“丢脸”。我抓紧每一秒钟去充电。不是埋头查阅资料,就是有意和村中的老年人聊天,以期获得更多的关于白桑的信息。我还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让丈夫或女儿陪着我在白桑的各个大小村落走一走,看一看,访一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我获取了关于白桑的大量的知识和典型的实例,我的教学指导水平提高了,我的知识结构也在这不断的积累中得到丰富和优化。
校本课程是开放、多元、整合的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学会了欣赏每一个学生,我学会了对学生的多种角度的评价。我掌握了科研的一般方法,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享受着自己成长的快乐。
校本研修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体会
蒲河九年制学校唐志康
通过五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聆听了师训中心四位老师的讲座,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对校本研修、高效课堂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几位老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谓收益非浅,进一步增强了我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育观念要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这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使我感到压力更大,作为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能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更新。
二、教育教学理论要加强
过去我对校本研修概念模糊,似是而非,不知校本研修究竟是什么?这次培训,听了陈大勇老师《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我才恍然大悟。校本研修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校本研修机制。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能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校本研修,能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含金量”; 能以文化的力量推动老师专
业成长。能让磨课真正成为教师的“练功场。能使教学反思追求有效性
三、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永远的追求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其核心理念是“生本”。以前也读到一些关于课堂的有效性的一些文章,但通过这次陈大勇老师《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的讲座,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理解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掌握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我永远的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做一名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四、教学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过去我总认为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一回事。后来弄明白了。但总认为教学设计难写,比写论文还难。这次培训学习,听了钱小军老师《课堂教学设计》讲座后,又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教学设计。使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教学设
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是在教案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些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设计的教学思想理念、课后说课反思等栏目。通过进行教学设计,我真正领会了教学设计的方法。
五、教研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教研组长,过去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总是犯难,不知搞些什么活动比较好?甚至,很多时候开展的活动都是无效的。这次通过听了史亦秋
老师《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的讲座后,使我大开眼界,让我明确了教研组活动的含义和价值,掌握了教研组工作有效开展应具备的条件、有效教研活动开展需要的技能以及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法;同时我发现了以前教研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我明确了今后教研组活动的目标和方向,极大地促进了我继续搞好教研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前,我们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时,没
有重点、没有目标,随心所欲,想到哪就说到哪,没有起到通过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这次培训通过听了陈自群老师《听课与评课技巧》的讲座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听课、评课是一门艺术,开展好此项活动,既能提高讲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又能促进评课老师改进自己教学工作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能提高整个教研组的教研水平。也极大地丰富了教研组活动的内容。
总之,此次校本研修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进行了一次充电,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为我今后开展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一定与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共同寻找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上海教科院校本研修教导主任培
训学习心得
————翠枫学校禤伟明
首先感谢区教育局民研究室组织了这次进修活动,使我获得了一次很好的进修机会,同时感谢上海教科院为我们精心设计了进修的课程,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育概论,到教学研修实务,再到教导主任的实际操作,方方面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际都使我获得了很多启迪。
上海教科院顾冷沅院长,以自身的发展为主线,洋洋泻泻,纵古博今,横贯中外,深层次阐述了中国课改原因、目的、目标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使我原有的许多困惑得以消除,颇有拔开云雾见青天之感,更透彻地理解了教改的三种精神:1)科学严谨。2)宽容大道。3)反朴归真,实实在在。同时认识到,要让老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就必须让老师常在能力的边沿行走,挑战能力的极限。也认识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在教学过程中要
充分运用。
王洁博士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方法与案例”的讲座,使我意识到,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教师的“真功夫”,要提高教师的“真功夫”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磨课”,并从中获悉了许多“磨课”时要关注的问题和方法。
李海林教授的“教师二次成长论——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的讲座,风趣、幽默、生动,并且精辟、透彻、独到。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读书和写作是教师第二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了解了一些有效组织教师读书和写作的具体操作方法,收获良多。
晋元中学骆校长的“如何从三流学校变为名校——扭转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报告,虽然是静静道来,但也掩盖不了其学识之渊博,才华之俊秀,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受,其提高教学质量的绝招是:利用人无法超越名和利的心理,充分利用舆论的压力,同
时采用分配与教学业绩挂钩的措施,使教师充分关注、聚焦在教学质量上,创设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激发教师的兴趣,首先使教师们想干,然后再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改变教师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逐步使教师成为能干之师——名师。为每位教师||、每个班级建立教学质量分析、跟踪档案,并以公示,采用各种问卷调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师评价体系中来,用经济利益强化各种目标的落实,是其成功的具体措施。大力开展课题探究,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手段。最为深刻的是他的结语:团队建设就是兄弟|、同志和战友,天下就是这样打下来的,“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
上埔东区教育研究院顾志跃院长的“教学质量检测”报告,使我进一步明晰了教导主任的职责、使命以及各种监测、分析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一些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甚丰,从思想到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具体的措施、操作方式,都颇受启迪,获益匪浅,再次感谢有关方面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2014、12、22
《校本研修试验区学科教研组长培训》后学习心得
2014年11月份,有幸参加了《2014年陕西省校地共建中小学校本研修试验区学科教研组长培训》在为期三天的理论培训中,充满了时尚的话题,引人的话题,更充满了贴近我们教学实际的话题,我们一线老师研讨的话题,怎样成长的话题。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专业成长带来了莫大的帮助,有助与在实际教学中学以致用,在校本研修中明确了方向,为此,我忍不住打开电脑,记录自己的切身感悟,以作留念。
一,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硕士生导师,赵精兵教授在这里给我县老师做题为“开展实用性校本研修”的精彩
讲座。
赵教授通过自己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通过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和生动风趣的事例告诉老师们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教学艺术中创造性、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期间,赵教授生动的语言、多样的表情、丰富的肢体、深刻的感受,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老师,虽然下班时间已过,但大家都被赵教授的课堂所深深吸引,不忍离去。
赵老师的讲座,使我感到自己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学习之后,虽然感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过都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
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二、听了省教科所校本研修专家吴积军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专题报告后,猛然间如醍醐灌顶,原来所谓的职业幸福不是靠政府机关和上级部门的恩赐,也不需要挖空心思苦苦寻找,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转换自己的心态:学会看到光明,学会良性对比,学会看到拥有,学会接纳残缺,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创新工作,我们才能在变革中求新,在求新中进步,收获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
和许多不幸的人去相比,我们还拥有工作,拥有爱心,拥有技术,拥有梦想,就凭这些,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幸福。何况,放眼望去,遍观教育名家如叶圣陶、魏书生等,都是极好地实现了职业幸福的途径,不仅仅有“偷懒”之心,更要紧的是还有“取巧”之技,他们把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切实落到了实处,工作在他们心
中完全就是事业,因而有了幸福美满的人生,名垂千秋,成为世人敬仰的高标。
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12月1日,我参加了由高碑店进修学校组织的关于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培训学习,通过这次不同以往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又一次得到了提高,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现将培训感悟小结如下:
一、心得与体会
1、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校本研修中,要认真制定明确的研修目标和完善的研修制度,开发研修资源,打造研修团队。配合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研修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要解决的全局问题和共性问题,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带动研修。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学生该读的读了没有?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哪些是学生该读、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特别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把问题当课题进行研修,这是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
3、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三种基本要素的再认识。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素,它阐明了校本研修的实现方式,同时也提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股主要力量,即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其中实践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实践反思是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的最终目的,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和基础。同伴互助既是学校
建设合作文化的手段和目标,又是促进实践反思的动力,它有利于突破教师个体实践反思的自我局限,在同伴交流分享中提升实践反思的质量。专业引领则是提升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质量的关键。
二、思考与做法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次听节课程之后,及时和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改革培训管理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强化自我反思,不断自我提升。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了解各地教改的动态。积极参与各种校本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同行们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及时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5、加强师德修养,做教书育人的
楷模。
11.校本研修之“同伴互助” 篇十一
构建互助平台,让互助由“推动”变为“主动”
同伴互助意识的挖掘,外因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教师之间真正的互助,还是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内因来发挥作用,而非借助于学校制度与规范来实现。
第一,“三人行”,让互助团队从“自愿”走向“自主”。2009年,东升小学别有意义的“三人行”学会成立了,该团队是由东升小学语文教师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团体。在以交流引导学习、以论辩促进创新的活动中,学会成员得到历练和提升。2009年、2011年,学会独立成功参与、承办全国第一、二届古诗文大赛,学会两名成员获得赛课一等奖,3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等级奖;两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为县学科带头人……
第二,“1+3+N”,让互助因同伴“各有所获”而走向“自觉”。2010年,东升小学“1+3+N”研究团队成立了。该团队由“伙伴学会”成员、骨干教师、学术主持人、其他一线教师组成。“1”指一名学术主持人,主持研究活动;“3”指理论支持、实践操作支持和课堂执教者,由每个教研组各选派一人组成;“N”指参与学习研究的所有教师,协同参与、共同成长。
该团队因其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实现了互助的多层次性,让團队同伴在不同层次各有所获。2010年,团队成员张华林、吴君送教青白江;2012年,该团队参加在达州举行的省科研共同体活动,研究课和经验论文均博得同行专家赞扬……一支凝聚各类、各层次教师的互助团队因其在互助团队中都各有所获而逐渐走向“自觉”互助。
投放“材料”,为“同伴互助”注入催化剂
当“互助”的意识已经构建,为确保“互助”的温度处于稳定,甚至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适当的外力是加深互助行为、促进互助目标实现的催化剂。适时投放“材料”(不同的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思考、探究、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加快、提升“同伴互助”的深度。
第一,预约式推门听课——提升“互助”的效果。预约式推门听课有别于传统的推门听课,我们根据不同班级及教师的具体情况,做到提前预约、明晰意图、充分准备、互学互助、发现特色、重视常规。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听课组,认真分析教师的具体情况和优劣之处,确立听课活动的意图,提前与被听课教师做好预约工作。各听课组在听课前进行分工,并按照分工认真开展听课活动。在听课过程中,对教学富有特色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跟踪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预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助”的效果。
第二,教研组擂台赛——加速“互助”的形成。2010年开始,为促进教研组同伴之间的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学校推出了“教研组擂台赛”活动。该项比赛以教研组为单位参加,分为教材解读、课例比赛两部分。组内同伴需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备课方可完成。在活动中,同伴之间明确分工: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无论是工作时间不长的“初生牛犊”型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经验丰富”型教师都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互助收获。
借助同伴互助,改变教师对话的形式,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形成一个个有着共同发展愿景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正成为我们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小学)
12.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 篇十二
一、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研修的契机
上海市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走近鲁迅》单元。这个单元选编了鲁迅的两篇代表性作品《故乡》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初,当时中国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一是辛亥革命,其二是五四运动。要读懂这两篇小说,就必须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乡村与城镇的民生状况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复杂的内容仅仅依靠语文教师三言两语的背景知识介绍是很难奏效的。上海市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有一个《民族觉醒与共和革命》单元,详尽地介绍了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中大量的相关信息。语文组教师在研修活动中思考: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可以合作,让历史教师帮助学生走进那段岁月,而语文教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过程
在上述背景下,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组成了一个研修团队,开展了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探索。针对学生对于语文课文学习中的相关历史知识已有些淡忘的情况,两名教师在协同备课的基础上,确定先上的历史课要为后续语文课的学习重点解决几个铺垫问题,并请学生合作探究。第一,有人说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辛亥革命在终极意义上失败了,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第二,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和口号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你能举例说明吗?
历史课上,学生围绕问题大胆陈述观点。历史教师则在一旁点拨学生。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样几个问题,历史教师还补充了一些关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人民的资料,一方面对辛亥革命的得与失进行了辩证的说明,另一方面对五四运动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给予了有力的佐证。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故乡》和《孔乙己》的主题进行了铺垫。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故乡》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说描写的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理解了作品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及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对闰土不幸的命运给予了同情,更被鲁迅先生唤醒愚昧麻木国民的精神深深感动。
三、对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反思
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可以使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相互联系,通过研修,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在本次的语文与历史学科知识的整合中,由于有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为基础,我们发现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和全面了,这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校本研修学习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校本研修学习体会07-09
个人校本研修学习总结01-07
学习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07-05
校本研修面对面学习心得08-15
校本研修计划免费09-15
音乐个人校本研修计划07-03
高中语文校本研修计划07-26
中学学期校本研修计划10-01
校本研修个人成长计划10-08
初中化学校本研修计划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