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2024-10-25

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共11篇)

1.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篇一

1、加强了教学反思,教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一堂好课的教学,取决于教师的功底,教师的积淀和智慧,需要教师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手段和具体的课堂细节等方面做大量的充分的思考和准备,预设和生成的各种情况都要进行考虑。虽然我们每天踏入的是同一个课堂,但每天发生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正如古希腊哲人说过: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教师要把琢磨和推敲当成每一天的工作习惯,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反思状态。“同课异构”能促使教师群体深入钻研教材,设计教学,充分的备课,然后讲课。课后和大家一起评价讨论,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设计上课。这样,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研究氛围,极大地鼓舞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每次课后,大家急着去反思,听取别人的意见,去评价、研讨,为下一位教师讲好课再一次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反思,是积极的反思,有益的反思,是创造性的反思。使每位教师在实践中,有了更多向别人学习和全面审视自己教学的机会,受益无穷。而且每个人都成为了教学研究的主体部分,同时增进了同组教师间相互协作的感情。受到教师由衷的欢迎。

2、“同课异构”让教师研讨走向实效。马克思?范梅南指出:“学会了教学的所有技术但却仍然不适合做老师,这是有可能的。显然,教师的培训内涵要比传授知识和技巧深的多,甚至也比教授职业道德规范深的多。成为一名教师还包括那些不能被正式传授的东西:教育智慧的最具个性色彩的体现。”从目前国内整体的教师培训方式来看,偏重技术理性的“外铄式”教师培训模式占有很大比重,但由于这种培训忽视教师以往的信念、经验和成长背景,漠视了教师的内在需要和个人知识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而限制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而“同课异构”却能更好地架设起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变的桥梁,通过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促进作为隐性知识的教育智慧的显性化,达成教师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同课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在“异构—-交流—-实践—-研讨-—反思-—创新”的螺旋式进程中,既有对课标理解的和谐共振,也有不同看法的碰撞。第四、有助于教研团体专业化成长

教研团队专业化成长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本教研绩效的核心要素。在过去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集体互研的校本教研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一是目标取向同一,说课、备课、评课往往拘泥于统一的标准模式,教案、作业、试卷也趋向同一,忽视了教师个体差异和特征优势,淡化了教学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二是由于目标的统一性,导致很多教师放弃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努力学习他人的教学特色,但结果往往是水土不服,收效不大,或丢到了西瓜,捡到了芝麻。在这“趋同”的教研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只是极少数人,很多教师只能作为一种陪衬。这种以牺牲很多教师个性风格的教研方式无助于教研团队的成长与发展,反而是一种束缚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交流学习、展示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反思,更深地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会建构出完全不“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交流学习、展示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反思,更深地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会建构出完全不同的课堂同的课堂

2.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篇二

三位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 陌生的学生, 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风格, 现概述如下。

卫老师通过文本分析“证据”, 结合刘亮程《村庄的事情》《扛着铁锨进城》等文章片段, 得出结论:物质的证据———证明以往的生活;内心的存在———精神的家园, 拒绝精神的荒芜。进而联系现实, 让学生与本单元其他怀乡的文章比较, 谈“这样的笔触, 这样的主题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后, 师谈自己体会:沉静、谦卑的情怀看社会、人事。最后以作家李锐的评价结束全课。

程代军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范读和学生接力朗读, 让学生寻找“证据”, 院墙、草、土墙、圈棚、炉灶、房子———作者自证;通过反问“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明确否定“我曾经生活过”———无证。教师引用了三则材料来说明自证是困难的。引入黑泽明的《罗生门》, 来说明“何处觅真相”。结论:道德层, 不可靠。引入沈天鸿的《邂逅》:没有人能将我们的邂逅证明。结论:回忆层, 不可靠。引入心理学家韦斯克兰茨的分析来说明虚假记忆的产生: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 导致不真实的回忆, 就是虚假记忆。结论:科学层, 记忆不可靠。明确:外在的生存———物质证据———村庄;内心的生存——精神证据———家园。意图从哲学的层面引发学生思考, 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并以相关图片佐证:“当家园废失,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已经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陈莲香老师将本课放在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的背景下, 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看课文, 寻找有关“证据”的语句, 归纳这些证据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出这些句子, 教师读4-6段, 师生共同解读“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得出结论:证据———情感———内心的生存。生齐读第7段, 思考证据的意义, 师明确:证据消失, 无尽的感怀。师引用刘亮程的话, “故乡, 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 ……它都是有意义的, 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 是人生活的物化。”点明证据的意义。总结课文后, 让学生探究“当家园废失,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 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最后拓展延伸:请唤醒你沉睡的记忆, 回忆15年来生命中的某个片段、场景、异象、细节、情感, 仿照第四段的文句写一段话。学生展示, 老师展示人大附中学生写的片段和自己写的片段。

可以说, 作为一次展示课, 三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 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实力, 的确达到了“异构”的目的。这通过上述的简介不难看出, 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 在“异构”的同时, 这种展示课在相当程度上, 仍然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展示, 在缺乏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 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学生只不过是配合教师“表演”的配角而已, 课堂教学中一些应该共同追求、共同遵守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所以, 在“异构”的同时更要追求“同”, 这些“同”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共同追求的原则。笔者以为我们从备课到上课还应该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一是对学情的把握应尽可能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 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 是了解学情。“同课异构”一般是作为教研组、备课组通过深入的研讨, 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 研究怎么教和教什么, 也就是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的框架, 是建立在对学情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而作为借班教学的展示课, 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 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学生, 至多是提前一天和学生见个面, 布置一下预习的内容, 应该说开课老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的, 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是否对学生在高一起始阶段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呢?学生刚上高中才两个多月, 基本上还是初中毕业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反馈预习情况时, 已经说课文深奥、难懂了, 我们还去和他们谈黑泽明的《罗生门》、萨特, 是否有点高深莫测呢?根据学生现在的阅读面, 就是大学生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真是勉为其难。还有我们许多老师上课, 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之类, 常常是讲完一篇课文, 当堂就进行仿写或者片断练习, 当学生对文本还懵懵懂懂、不甚了解的时候, 这样的训练有效果么?要么就是机械的模仿和套用, 这样没有真情实感的训练, 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吧?当然, 我不能排除这些方法用在他们自己训练过的学生身上是有效的, 但归根结底要根据学情来定。

二是对文本的理解要尽可能贴近作者的本意。毋庸讳言, 由于教师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经验以及教师在理解课程前所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形成的教育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决定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 文本的解读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 对文本的创造性的解读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但是当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再创和建构的同时, 也应当受解读对象即文本的制约。正如著名接受美学家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 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 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就《今生今世的证据》而言, 作者究竟想言说的是什么?是简单地反映“精神家园的消失, 拒绝精神的荒芜”吗?还是从哲学层面解读为“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这些观点也许是可以的, 但我觉得似乎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的经历, 作者的思想还得从对文本的仔细解读中发现。笔者认为本文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其一, 作者以感伤的笔调对“证据”的消失而遗憾, 然而又说“即使有它们, 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这是否矛盾?其实, 作者是在说:一个人内心孤独承受的苦难和创伤是无人能够证明和理解的, 表达了“内心的生存”不能被见证的忧思。他在《寒风吹彻》中记叙14岁时, 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 “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 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 ……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从中可以看出, 这种刻骨铭心的独特的痛苦体验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这与前文“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 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以及后文所说的“无人感知的”孤独、惊恐是相照应的。所以, 这“内心的生存”反映的恰恰是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作者独特的心路历程无人能够证明。其二, 第8段作者是以“不知道”和“是否”来否定过去吗?显然不是, 作者希望作为今生今世的证据, 大红公鸡、黑狗、夕阳不应该与尘土一样归于沉寂。“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 “当家园废失,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就是说“家园不能废失”、“证据不能消失”, 即使是家园废失了, 证据对于人也是有意义的。即使证据消失了, 一个人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亦即人的经历、快乐、痛苦等心灵历程不应该变为“虚无”。我们在教一篇课文之前, 自己能否抛开参考资料, 裸眼反复阅读课文, 揣摩作者的意图, 尽量避免解读不足或过度解读的倾向。

三是对语言的品味要尽可能多地留驻。所谓语言品味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揣摩、辨析文章语言, 弄懂并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 即它表了什么意, 传了什么情;另一方面, 揣摩辨析它是如何表意传情的, 即学习语言运用之妙。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品味。

现在许多教师上课, 特别是上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 常常是围绕事先设计好的方案, 对文本解读简单化, 或是学生快速默读, 或是师生朗读, 接着就寻找有关信息, 然后就是直奔主题, 解决文章表达什么, 有什么启示, 或者是大量的拓展延伸、架空分析。好像不进行所谓的“能力提升”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就不能体现执教者的水平, 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留驻, 对重要的语句、学生不懂的语句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带过。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值得仔细体味、感悟的句子有很多。比如说开头“我走的时候, 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其中的“不懂得”“怜惜”表达的是一种遗憾、惋惜的情感, 为全文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同时又用了“我知道”、“我清楚”、“我早知道”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他面对这些事物的理性思考。在第7段中, 有两个句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 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 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 “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这些句子, 既是理解的难点, 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这些地方, 正是作家思考的地方, 也是表达他的思想的地方, 值得仔细玩味。另外, 本文人称变化丰富, 第2段, 用“你”把土墙、房子拟人化, 表达“我”对他们的亲切感情;第7段连用两个“他们”, 表达证据的消失是一种宿命, 在流逝的时间面前, 一切包括生命都在消失。可惜, 这些有意味的语言, 或多或少地被我们疏忽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花一点时间留驻在这些句子上仔细体味呢?

3.同课异构的思索贺 篇三

关键词:同课异构;终身发展;教育教学

上学期我们学校为促进教师的发展组织了同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我们选择的课题是阅读理解之技巧点拨,其中我们三个选择了猜词技巧点拨,一个选择了全方位的技巧点拨。在进行完后,我们几个教师在集备以及在听取其他听课教师的意见时,就产生了这样的困惑:一、到底什么是同课异构?有的老师选择了全方位的阅读理解技巧点拨是不是不符合同课的要求?老师们都选择了同样的猜词技巧是不是符合异构的精神?二、同课异构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些困惑我研究了以前听过的同课异构的课例,细读了关于同课异构的文章,终于对这些问题有了一点眉目。现在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就是相似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目标,相近年龄和认知特征的教学对象。但在实际操作时相同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衡量的标准。记得以前我们出去听课,课题是Sandstorms in Asia。当时一个教师的教学内容是课本上的阅读文章和workbook的文章,而另一位老师选择的是课外的材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文章。但所有的文章都是和sandstorm相关的,阅读的目的也都是让学生了解sandstorm的现状和危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我觉得同课并一定是相同的教学内容,达到相同的目标才是最关键的。

所谓异构就是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虽然面对相同的教材,但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不同,就会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

由此看来,“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用同一教学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独立备课,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上课,听课后进行比较性的研究。有了这个依据我觉得我们的课也符合同课异构的标准,首先,尽管我们教学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我们达到了相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其次,尽管有的教学内容很相近,但我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构思并不完全一样。

比如在讲上下文猜测词义时,我用的是这个例子.

A)The children are looking at an ape.

B)The children are looking at an ape at the zoo.

C)The children are looking at a large,hairy ape at the zoo.

A.a kind of monkey B.a kind of tree C.a kind of fish

ABC三组句子依次呈现,依次添加提示,让学生一步步地体会上下文语境的重要性。

而赵老师用的是He sounded quite nervous and he had been talking for a minute or so before I understand anything.Even then all I could make out was that someone called Milly had had a very bad accident.

A.see clearly B.understand C.expect学生能直接从上下文中找到同义词的例子。尽管两位老师选的例子不一样,但学生都领会到了上下文语境的重要性。

二、同课异构的意义是什么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同课异构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虽然我们选择的是同样的课题,但听课的学生不是一张张白纸任由我们在上面描画,他们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有思想的一代人,所以我们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就必须要把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等考虑在内。不把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设计在内的课注定不是一节好课。

比如有一次星期五听课在教学导入部分教师想引导学生复习play the piano,after-school activities等词组并用过去时这个时态:A教师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一个学生回答:I studyed at school.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叫了另外一个学生Me,too.第三个、第四个学生也是这样回答。教师没办法只好自己说:But Li Ming played the piano...B教师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vening?看来他有所针对,叫了一个可能是钢琴比较擅长的学生I played the piano yesterday evening.然后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A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学生考虑在内,要不然就不会在星期五问学生星期四做了什么,星期四做了什么,除了在学校学习也确实做不了什么,所以大家都是Me,too.学生的回答无可厚非,可是教师没有顺畅地导入新课,只能自己说了。而B教师稍微改动了一下问题多了一个Evening就好多了,晚上就是课外时间,做的事情就不仅仅是study了,正好教师肯定对学生有所了解,问了一个擅长钢琴的学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是应学生发展而生。

2.为了教师的终身发展。“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比较我们能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能看出不同教师不同理解和处理之间的优劣。这些通过“同课异构”显现出来的差异和优劣的材料能使我们每一个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有机会看清问题在哪儿,改进的方向在哪儿。这样的研讨活动就能让老师们在共同探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很快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4.开展同课异构的意义(苏炎明) 篇四

中山市阜沙镇牛角小学苏炎明

什么是“同课异构”呢?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意义:

一、“同课异构”更好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

1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发展。“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教学活动是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份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率的教学决策。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做出无数的教学决定,而且通常是要依据当时复杂的现实情况来判断如何做最好,没有所谓的“正确的”或“单一的”最佳教学决定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这样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同课异构”活动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论是课前对课程标准的讨论还是课后对教学设计与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之间的深入讨论互相取长补短、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等,对教师的成长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三、“同课异构”提高教师感悟。

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同课异构”活动中的相互听课或者是个人用不同教学设计上同一个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这些体验和感

悟通过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同课异构”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同时还使每位听课的教师看到了不同的课堂模式,即可通过对比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以研究不同的教学切入点和展开方式,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

四、“同课异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2011年10月28日上午,东区雍景园小学与阜沙中心小学开展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我们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必须要改变现在教学中的不足,而能及时改变这些不足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学习、多研究,多参加集体备课,汲取众家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和长处,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特点。通过 “同课异构”活动,让更多的老师看到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同课异构”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必要,我深感到“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教师教

5.同课异构 篇五

2016年9月27日,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前往五小听课教研,有幸请了两位老师分别对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是王康民老师还有五小的老师邝继红老师。两位老师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我受益匪浅。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华美的语言描写了拉萨天空的“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课文语言精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景、细细品读语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很自然地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和“美”。

一、创设情境,发现天空的“蓝”

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但是像拉萨那样的天空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和遥远的。因此,在上课伊始,通过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文插图,再次走进文本。通过两次视觉感受,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说出拉萨的天空“蓝”这一最大特点,为学习文本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字词入手,品读天空的“蓝” 通过画面整体感受拉萨蓝天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补充完整作者眼中的是“()的天空”。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和伙伴的补充,很快就找到了“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等描写天空蓝的关键词,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分布在文本的各个段落,就能理解全文都是在描写拉萨天空的“蓝”。结合课文插图,读一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在朗读中品味天空的“蓝”。

三、赏析句子,感受文字的“美”

6.同课异构 篇六

“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同课异构”;二是“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以“同课异构”为组织形式的一种校本研修方式。“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于课例研究,着手于“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的科研方式。它是教师为了解决相同教学问题,达到相同教学目标,针对相同教材课题,相同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现有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实施途径,发挥不同优势,实施不同风格,建构差异性课堂,进行比较反思的研究系列活动综合而成的一种校本研修模式。董升将:求“异”是搞好“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关键

“同课异构式”中的“异构”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差异。“同课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同一个教师或者是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对于执教教师来说,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具使用等方面都可以求“异”。

教与学的方法之异,是指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教与学的模式;教学流程之异,是指在具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巩固提高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选择不同的教学素材。“异构”目的是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异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异构”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取长补短。

王乐永:要充分认识“同课异构式” 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

“同课异构式” 校本研修毫无疑问与其他研修方式一样,承载着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也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可以引导教师在专题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在观课议课中说课议课,比较鉴别求同存异;在行为跟进中解决问题,优化策略;在总结提高中反思得失,提升智慧。具体来看:第一,有利于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有效提高教师深入思考教学中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二,有利于群组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学习、展示平台。第三,有利于打开教师思路,发散教师思维,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

教学,方便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第四,有利于增加校本研修的科学性、实效性,为培养名师、打造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李雪芹:要注重解决“同课异构式” 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老师们比较偏爱“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认识不到位。对什么是“同课异构式”研修,为什么要进行“同课异构式”研修等都不是太清楚,从而造成对后续一系列工作的不到位。其次是形式单一。目前情况来看,多为就同一课题,两个人上两节课。事实上,“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形式比较多样。除了两人或多人异构外,也可一人异构。第三,“形化式”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忽略对同课中 “同”的研讨,“异”的比较分析,仅仅是安排两人去上课而已。通过同课异构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研讨、上课、分析,最后得到怎样的发展,以后将有怎样的改进等这都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

陈曦:开展“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要做好规划和管理

做好规划是开展好“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做规划时,要把“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研修方式之一,纳入到学校校本研修整体工作中通盘考虑。“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的选择,都要与整体研修工作的目标、研究问题协调一致;研修的课题、执教人的确定、研修组成员的确定、负责人的确定、时间的安排、条件的支持等方面都要作出细致的规划,避免“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做好管理是开展好“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的重要保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制度保障。学校要为“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活动落实。2.创造氛围。校本研修团队之间要营造和谐积极的研修氛围,强化科学比较,削弱对教师个人风格的比较。3.科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在评优树先、业务考核时有所侧重,激发教师参与研修的内驱力。

王红:“同课异构”式校本研修观课议课的维度

7.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篇七

先从导入来讲吧, 课前肖老师没有让学生看书也没有让学生思考, 却是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像放电影似的, 用一段视频材料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历史事件呈现给了学生, 既让学生复习了一下所学的所有知识又让学生总结出了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抗日, 在上课的一开始她就用电影《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来引入课题《血肉筑长城》, 水到渠成, 学生立刻就能感受到那样的氛围。这一课我也上过了, 我是由古代的砖筑长城和抗战时期的长城来导入的, 由学生思考抗战时期的长城是用血肉筑成的, 而引入本课的课题《血肉筑长城》。两者相比, 立刻觉得自己的逊色很多。

第二个子目“百团大战”时肖老师的做法, 令我耳目一新, 她是采用角色扮演、提供材料的方法来解决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的。她把学生分成了四组:第一组充当情报人员负责搜集各方面的情报;第二组充当指挥人员对情报组的情报进行分析并作出战略部署;第三组充当战地记者, 报道战况;第四组充当八路军战士, 让学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从而得出百团大战的背景是日本改变了对华的策略, 加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剿、中国共产党的武器落后等。在讲述百团大战的经过时又是通过一段视频来进行的, 学生身临其境, 把百团大战的知识点都解决了。在做这些的同时肖老师还时不时地提醒学生要团结合作, 应了本课的主旨:团结合作。我在处理这一子目时是这样的:通过地图册上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这幅图来讲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让日本人十分吃力, 也让蒋介石很不舒服。同时对于日本的“囚笼政策”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并就该政策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做了分析, 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出路, 得出中国共产党要打破这个“囚笼”就必须破坏构成该“囚笼”的交通线, 从而得出百团大战的重点是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对于其历史意义, 我采用的仍然是用材料呈现给学生, 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的方法。

最后一个子目“众志成城”。她首先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 利用其中的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来再次点题, 并过渡到当前线战士英勇杀敌时, 我们的后方的人士在一无枪、二无炮的情况下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抗日的。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抗日的决心跃然于纸上,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得到了升华, 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体现落到了实处。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 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被感染了, 一个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我在这个子目的处理上也用了《黄河大合唱》, 但我在过渡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当前线的士兵们浴血奋战时, 我们的普通民众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进行着抗日斗争,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并找找看课本上列举了社会各阶层抗日的哪些代表人物, 他们都是怎样来抗日的, 并要求学生做表格来归纳。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以及对肖老师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我感到自己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要不断地开阔视野, 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

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 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 因此每个教师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在听课的过程中, 其他教师的优点就可以被学习过来。

二、不怕丢人, 多向别人请教

真正地抛开所谓的自尊心, 打开自己的心扉, 讲述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想法, 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 “脸面”丢的越干净, 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自己的进步也就越大。

三、比较不同, 认真反思

听课、观摩只是一种不断提高的途径。要提高不是仅仅出去观摩, 而是在观摩后的反思、比较。比较授课者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不同, 比较课堂反应的不同。

四、同课异构确实非常重要

8.初中数学同课异构的活动交流反思 篇八

1.选题要好,要小,要易于合作探究,易于学生理解,交流探讨。

2.教师、学生语言流畅,分析透彻。

3.选题要典型,选复杂就典型了,越变从简单到复杂,选题太难,火车过桥太难。行程问题,同时出发,同向相向,变式训练,甲先走,没有本质,在原来基础上,本质上一样,螺旋式上升过程。

4.提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小组合作前独立的还是共同的,还是交流完再展示有个程序,细节决定成功与失败:(1)先独立;(2)再交流;(3)你们组做好再展示,学生讲解到位了,展示中,展示后发现问题时自己纠正。

5.用什么样的语言,恰当评价,不要放过一次肯定和赞扬的机会,这个写得很规范,书写的正确性、规范性、美观性,功在平时,利在千秋。

6.教师基本功非常好,题的顺序由易到难,不要把最难的放在刘继春展示课(语言应该精炼)评价杨林最好,表达层次不同,加点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学数学很亲切,小组学习展示好一些。延长时间,后面时间不够留做作业,过桥演示完(王艳凤老师)时间控制得好,解题规范7分钟,适当选取,艳凤(名师,老教师)课堂环节和学生能拉近。

7.年轻教师要学会少讲,老教师说话不多,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干啥心里要有数,提问题:(1)方程组列对了,是否能表述清楚,为什么这样列式,表述清楚;(2)检测、拓展(做到什么程度适宜);(3)评价方式要适当,由学生决定。

8.教师要少说,以“三不讲”“三不说”为原则,很多教学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悟,更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让学生都能听懂,学会,营造氛围,推进高效课堂,搞好全面提高,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参与。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系统的高度,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经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设计好、用好导学案,学生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相信我们的学生会更出色,我们教师也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9.同课异构 篇九

。“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老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

活动亮点:

一、授课教师导课形式多样,显现教师各异风采。

二、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台阶》同课异构评课稿

肖开平:

昨天和今天闫琪老师分别在八(2)班和八(1)班上了两节生动活泼的“生命课堂”示范课。这两节课闫琪老师施展自己所长和特色,向我们展现了既符合“生命课堂”理念而又娴熟高效、精彩纷呈的展示课。这两节课在两个班上,而又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这属于典型的同课异构,又是闫琪老师对自己的大胆挑战,从这两节展示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充分展示了闫琪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力和个人教学风采,显示出了她深厚扎实的文学基本功。

这两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闫琪老师能娴熟地掌控整个课堂节奏,可以说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八课《台阶》这篇小说,篇幅长,容量大,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比较含蓄,需要读者反复阅读和揣摩才能清晰地理解父亲形象和性格特征。闫琪老师对这两节课的处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台阶”和“父亲”的辩证关系为主线。这两节课我总结了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强。我们凡是听过闫琪老师课的,无不佩服闫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驾驭掌控能力。为什么她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我认为是闫老师对文本独特而敏锐的把握,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对主人公的情感层层深入的感悟。例如在八(2)班上的那节课,在探讨父亲是看重台阶的实用功能还是看重台阶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的时候,闫老师要求学生从父亲的外在表现去捕捉父亲的心理活动,而且要求在分析时有理有据。这里闫老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去剖析文本,思考父亲为什么那么重视台阶,让学生深入揣摩父亲内心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有新意,有突破。闫老师的两节课设计上有亮点,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层次感。整体性体现在不管是开篇导入,还是梳理文章结构,合作讨论,闫老师的两节课都始终围绕主要问题以一贯之;而层次性体现在教学流程分为若干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不仅有“热身”“头脑风暴”“大显身手”,“拾级而上”等环节创设,还有归纳提炼。例如在研讨父亲的性格特征时,闫老师先是追问父亲为建台阶做了哪些准备?这些准备有什么共性?从中又反映了父亲什么心理?能不能结合文本提炼出父亲特征的关键词?一路下来,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三、化解重难点的能力强。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读,有感情朗读是重点,如何让“有感情朗读”这一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闫老师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特别注意将指导朗读与感受、体会、想象、点拨、相结合。例如在八(!)班上的那节课,在研讨第一部分中哪些事件和场景是紧紧围绕台阶和父亲展开的问题,闫老师让学生先默读1—9段,再让学生挑出重点段落朗读,让学生揣摩第二段中的“一下子”、“还没”、“太”,五段中的“轻飘飘”等字眼,从中逐渐提炼出“台阶见证了父亲的劳累和幸福”的结论。这样的处理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也体现了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翟博云:

(一)能把欣赏文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努力打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闫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导”的尺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论把握情节,还是赏析形象,探讨主题都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就是很小的细节,比如课堂回答问题都给学生以课堂展示的机会。

尤其是能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如“本文为什么以台阶为题”这一既有过渡又有深度的问题,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抓住全文关键的一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引导学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本文的主题和父亲形象的典型意义,让合作探究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能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进行恰当的点评。

这节课闫老师始终都在巧妙使用“点评”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点评,她完成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利用点评,她与学生一起对精选的段落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父亲这一典型形象的把握;利用点评,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主题,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利用点评,她帮助学生完成了对本文作者对父亲的思想感情的把握。点评帮助她实现了与学生的对话,可以说恰到好处的点评“点”亮了她的课堂,让她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功力与魅力。

彭爱娟:

听了闫琪老师的《台阶》,我真的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令我佩服和思考的地方:

一、过硬的业务素养令我折服

首先同样一篇课文,闫老师在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授课,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本来已经是个挑战了,但是她还要在从没接触过的班级教授,这是更大的挑战!但是,她做得让我倍感新颖、十分佩服。我想这绝对不是几天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闫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教学潜心研究的结果。这种素养需要积淀,需要智慧的思考!

两堂课,不论哪一堂课,也无论是在怎样的班级,她都是把学生的心拿捏得很准,整个课堂教学游刃有余,特别是追问和点拨方面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想这不正是生命课堂的最好诠释吗?很佩服老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这是对生命最好的体会和思考。

二、游刃有余的教学过程令人叹服

听闫老师的课,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整个过程都是在欣赏学生被老师引导、点拨后的精彩呈现,整个课堂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不仅仅是星星点点的相遇,而是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且能回到文本中找到依据。

整个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设计了独学、群学这样的环节,既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也教学生养成了互助合作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闫老师的课堂上有了非常成功的实践,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作用。

三、贯穿课堂始终的新理念令人信服

闫老师的课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贯穿始终。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点拨学生自己思考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不是灌输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了“读”“思”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思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

以上便是本人的听了闫老师课之后的一点感悟,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点。

廖一鸥:

1、极富亲和力,思维活跃,颇有诗意,声调平和,感情细腻,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

2、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打造富有个性的课堂;

3、懂得欣赏欣赏,极力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4、课文篇幅长32自然段,主题深涉及到当时中国农民生存状况和思想状况,闫琪老师引导学生理顺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有利于学生领悟主题;

5、闫琪老师让学生先走进父亲,然后感受父亲,最后理解父亲,充分的展示了闫琪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素质和教学才能。

建议:

1、如果能够引领学生更深的走进父亲的心灵世界,加深对父亲那一辈人的理解,并思考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及其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效果会更好一些!

同课异构话语文 评课就是评自己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上午好。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机会。在这半天的学习之中,一个个思考的瞬间,一次次感动的刹那,源于两位老师和孩子们带给我的太阳般的温暖。

套用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评课就是评自己。”因为,在评课之中,我们在评论课的价值取向时,掂量的其实是自己所秉承的课程宗旨;我们在评议课的实施策略时,反观的其实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我们在评价课的生成效果时,最终检验的其实是自己所信奉的质量内涵。所以,我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现针对两位老师的《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谈谈自己肤浅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两位老师的整体教学流程来看,课前进行了细致的文本研读工作。两位老师都抓住了诗歌的第2小节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精心地赏读,注重了重点词语“洒、拔”的理解,在赏读之中进行想象说话的训练。从周老师的课来看。诗歌的第一小节只是作为赏读的引子,第三小节是过渡,第4小节是全诗情感升华的高潮点。特别是周老师运用一篇多带,给学生们了拓展了《地球只有一个》这首小诗,升华了诗歌主旨之处,还开拓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而这正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拓宽教材的一个体现。

二、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当下的语文本体已由“写的什么”转向了“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也正是这个。两位老师显然十分明确这一点,课堂并没有在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诗歌内容之中止步,而是抓住了诗歌第2小节的文本留白之处,让学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从而内化了文本的表达形式。

“瞧,太阳在一天中还做了哪些好事?”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语言内存,知道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提升的。

崔峦曾指出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即在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的同时,落实听、说、读、写,也就是语言的积累与语感的训练。透过两节课,两位老师都注重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让课堂的当下展现出学生的生命张力之美!

三、润物无声的细节智慧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今天,两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细节处理的智慧。

比如,孟老师在课堂中,始终运用温柔细腻的语言在引导着学生们学习。“举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这篇文章很美,老师想把它读给你听,行吗?”“我觉得你们一定读得更好。”

比如,周老师的“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清楚了吗?开始吧!”“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特别的团结一致,心都是齐的,要读一起读。”“将这个字在你书上的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幽默的语言中暗含期待,评价之中饱含要求。还有周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让我们明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让课堂更加的简洁、干净,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四、商榷之处。

两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第2小节中的“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这句中的关键词“洒”的理解与朗读时,老师们从太阳的角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值日洒水与浇花去理解体会“洒”的意思。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两种生活中的“洒”与文本中的“洒”所表达的意蕴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吗?我想文本中“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透过“洒”让读者体会万物受太阳普照的恩惠,感悟太阳的温暖、无私、慈爱。这个教学环节是否可以处理的诗意一些呢?

总之,一节好课,如同一篇好文章,有开篇之新颖,有重点之突出,有过渡之自然,有高潮之迭起,有结尾之余音。感谢两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让我在评课之时,评价了自己,反思了自己。

谢谢大家!

10.同课异构教案 篇十

设计者:周长柱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4页。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教学用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题,看谁能算的又快又好,好不好?

1、开火车口算(课件出示)20+20=

20+7= 60+30=

30+5= 30+50=

60+8=

2、师问:比较两组算试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形式的不同,并引导学生发现在解答两组算式时的不同计算规律。

二、引入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解决新的问题,看一看这张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写字)(课件出示情境图)

1、师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看图回答)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 小红说:我才写了20个。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小林要写多少个字?(2)他们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三、探究新知: 1.教学25+2

提问:会算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算一算呢?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哪个小组能把计算的过程用小棒摆出来的?上台演示。(一组里找两个同学上台演示)教师提问:

先摆哪个数?(25)然后呢?

追问:把2摆在哪一边?把5根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它们都是单根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27)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2个一和5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2个十和7个一合成27)方法二:口算、数的组成

提问:如果不用小棒,你会算吗?谁来说一说。先算2+5=7,再算20+7=27。方法三:计数器

教师提问:谁能给老师说说用计数器怎么计算25+2的?给老师说说,让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加

教师提问:除了这三种方法,大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

归纳算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口算,都得到了25+2=27。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都先算了什么?(都是先算5+2=7,再算20+7=27。)

2、教学:25+20

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0=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会算吗?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小棒来验证一下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2捆小棒为什么要摆在这里?(先算...再算...)

小结:先把2捆小棒和2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4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45。

3、课件展示回顾摆小棒和数的组成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4、对比总结

提问: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25,它是两位数;都用加法进行计算;

不同点:有加一位数的和加整十数的;计算顺序不同,25+2先算的是5+2=7,再算20+7=27(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和十位数相加),25+20先算的是20+20=40,再算40+5=45(先把整十数相加,再和个位数相加)。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四、梳理知识,巩固提高 算一算。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姚成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3+6

40+5

20+6 30+60 40+50 20+60 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4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45=()+()

38=()+()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一、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显示:

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

①25+2

②25+20

二、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a.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

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

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4、师生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 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 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课件出示)

【学习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答案:

1.8

40 38 88 93 45 2.80 90 80 90 88 94 89 9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聂春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

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个()。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 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

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

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一)小猴摘苹果。(书上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四、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可能会有: 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五、学生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慧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习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空:

(1)4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2、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3.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探究新知】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学校要举行书法比赛了,你们瞧!小林和小红正在练习呢。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课件出示问题)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因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根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课件出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两位数个位是几,得数个位上就写几。

【巩固练习】

1.口算(课件出示)。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快与你的同学说一说吧。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海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教具:

课件、图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课件出示)。

1、填空。

88是有()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7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

2、口数下面各题。

5+3+40=

2+6+70=

60+20+5=

3、计算下面各题。

34=30+()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

65=5+()65等于5加多少?(65等于5加60)

如同上面的方法,26=()+()。(26=20+6或者26=6+20)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1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什么?

(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20个字。)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老师提问: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可以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字和还要写的2个字合并起来,列式:25+2)

板书:25+2

(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

板书: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25+20=45 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25+20=45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25+2=27

25+20=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就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三、学习总结(课件出示):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让学生比较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二题。

2、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43+5=

24+60=

23+70=

32+20=

77+2=

35+50=

91+8=

80+9=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左宝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1.44中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

个()。

2.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40+30

50+30

40+5 60+3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1.了解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课件演示)

(3)师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三、练习巩固

(一)改错题(见书上65页)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完成课本做一做1、2题,练习十五第3题(幻灯出示)。

四、拓展

课件出示卡片上的数字。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师:你能比较出所写式子的大小吗?

五、学习总结

11.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篇十一

在课后研讨时,两位教师及相应城市的教研员阐述了他们的教学目标。A老师把教学目标主要设定为在识字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在她制定的教学月标中有两条涉及到识字写字:正确认读九个一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地书写三个生字,把握它们上窄下宽的结构特点。另外两条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好奇”一词,了解小鸟与“小树”相识并结下深厚情谊的过程,体会小树的热情、友善,能朗读好对话。而B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则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识字教学。在读通课文方面和A教师是一致的,她设定的目标还有: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体会小鸟和驯鹿一家的纯真的友情,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听完她们的教学目标之后,我颇有感触,同一节课,为什么在目标的设定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个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另一个则以阅读教学为主。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呢?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应该是随意的,而是应该“别有用意”的。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心。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同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没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这两个执教者都紧紧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的认识汉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要求。A老师把识字作为主要同标,B老师也将识字放到了一定的位置,可见两位老师都重视对《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解读,都认识到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制定教学目标要重视学段目标的研究。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段目标,有日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目标。

这篇教材处在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时期,此时已经是二年级下半学期,此篇课文处在这册书的倒数第二篇课文,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段目标的研究,既要研究低年段的目标,也要研究中年段的目标,这样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日标。在这个方而做得比较好的B老师是把目标设定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教学。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只要对字音、字形加以提醒即可,而且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识字也能更有效地为阅读教学服务,这样做也为孩子中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再次,制定教学目标要考虑教材的特点。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需要适当展开或补充,如何取舍增补,都需要教师去深入探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教材。基于教材本身的特点电应该把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主要位置上。在B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认识并写了本课的9个生字,还动情地朗读,大胆地想象,踊跃地发言,学生的朗读水平、想象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这得益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有效运用。

最后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基础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同标制定得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B老师的课上,考虑到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抓住这篇课文中一个能体现时间的“第二年春天”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在无形中教给孩子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符合二年级下半学期孩子的学情,可谓匠心独具。课堂上B老师在同学们学习已得的经验中适时地“教“了学生三个成语:“一见如故”“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教师“教”得恰如其分,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

上一篇:学校网站建设管理制度下一篇:游黄鹤楼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