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2024-10-13

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共8篇)

1.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一

争做文明大学生,共创和谐校园

秋随最后一片落叶的飘落而终结,却迎来了因文明和谐而温暖的冬天。为了我们美丽的校园,让文明与安全意识二者得兼,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1.深海莫去戏,书海任你游。

2.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3.绷紧安全琴弦,奏响生命旋律。

4.一花一草藏世界,一言一行现精神。

5.警惕诚可贵,谦让价更高,君为安全故,两者岂敢抛。

6.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智慧;舍近求远品质可叹,人生。

食科学院食安一班王嘉欣***

2.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二

一、生态文化与影视艺术的概述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的不断加深, 人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 也加大了对自然的压榨, 打乱了其原有的秩序。然而, 人类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就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也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在这种背景下, 各种反应生态文化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 承担起了传播生态文化的历史使命。

电影工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盈利, 也就是必须要靠其票房实现收入, 而吸引观众的却是影片本身能够带来的视听享受。3D科幻影片《阿凡达》单单子啊中国就获得了6.8亿的票房, 这也表明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虽然说商业电影都是快餐式的, 但《阿凡达》这一影片中所传达的生态问题和表现出的人类的贪婪都是非常的深刻和独到, 通过与潘多拉星球人的对比, 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表现的淋漓尽致, 加强了人们对自己的深思和反省。由此可见, 通过影视艺术作品来形象的表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回馈”, 通过采用高科技影片拍摄技术和电脑特效, 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 来预演人类将来的灾难 (如:影片《2012》) , 使得其宣传效果更加独到、批判效果更加强烈。

二、影视艺术作品剧情中的生态文化蕴含

1.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生态主题

在表现生态文化的影视艺术作品中, 也会因为影片观众的个人经历和主观感受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使影片主题多义化。而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化类的影视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二元对立, 在这种影片中代表“人”和“自然”的两大角色一直处于斗争和矛盾的状态中, 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批判意味, 其中最为典型的影片就是2009年上映的《2012》;二是主体间性, 这种影片中则是侧重表现人与自然获得了和谐共处的结局, 更偏向于理想主义, 如《指环王》。

2.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生态场景

在表现生态文化的影视剧作品中, 生态场景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现未来灾难的场景;另一种则是表现生态奇观的场景, 而这些场景的制作无疑都离不开电脑特效。灾难场景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制作场景的漫画草图、制作初级CG版预视其效果、选好场景进行真人拍摄、模型装配和布局, 最后再加以渲染效果实现模型与真人的无缝结合。而生态奇观, 如《阿凡达》中的灵魂树, 则是使用了色彩组合和丰富和想象力来虚拟的构建一个新奇的事物, 来得到观众的认同, 并拉伸其想想空间。

3.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生态角色

影视作品中的生态人物一般都是“救世主”, 在具有平常人的思想、感情的同时, 还具有超于常人的特质, 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情节的发展, 将故事推向高潮。另外, 在影视作品中的生态角色往往在影片的开始并不肩负拯救世界的使命, 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 使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逐渐投入到保护自然的斗争中, 也就是生态角色的“人物弧光”。

4.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生态批判

在影视艺术作品中, 主要就是进行生态批判, 而这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人类的中心主义;二则是打破自然规律。自古以来, 人类都是在以自己为中心向自然索取或者管理自然界, 而当以后因为生态问题使得人类不足以成为主宰, 而是被动的群体, 那将是难以想象的, 在影片《嗜血破晓》中就将这个颠覆性完全表现了出来。对于自然规律的破坏, 往往是由于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带来的,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影片《逃出克隆岛》, 则是讲述的人类为了一己私欲而将克隆人任意宰割, 疯狂的克隆技术彻底打破了自然规律, 使得整个世界失去了其原有的秩序。在影视艺术作品中, 大都是通过这两种批判方式来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原有的规律。

5. 影视剧艺术作品的生态之路

恐龙在它的时代可谓是一代霸主, 而终抵不过自然的猎杀, 人类也是一样, 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也束手无策。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 对此采用的方式一般包括:灾难启示录和去高科技。玛雅人曾预言过世界末日, 虽然预言并未成真, 但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警示, 因为目前不断有珍惜物种已经灭绝, 并且还有一些正在处于灭绝的边缘。在不少影片中也都有采用这种与动物相关的题材, 如影片《哥斯拉》中的怪物便是由于人类的核泄露造成蜥蜴基因突变引起的。而有些影片对高科技的诠释则是高科技最终成为了人们作茧自缚的原因, 强调自然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三、影视作品中真实记录的生态文化蕴含

在商业化的影视艺术作品中, 影片虽然传达了生态文化, 并且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 但其对于生态文化的诠释不够具体和深刻, 对现存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并无效果, 这就需要真实记录的影视作品来弥补。比如英国BBC电视台的《动物园探奇》和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 让人们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更好的了解到了真实的自然界, 了解到生命的传奇, 从而呼吁人们加强环境的保护和动物的保护。

结束语

当前, 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表现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在相关的影视作品中, 将生态文化表现到其中, 唤起大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危机感, 也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苏婷.影视作品中的生态文化蕴含[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哲.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山水文化蕴涵[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三

关键词: 列宁;生态文明;国家治理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體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搞好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和研究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列宁生态文明思想梳理

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视生态文明问题,在一些报告和讲话中对此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归纳起来,列宁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中明确指出过度放大自然力量是不科学的,以前原始人从自然界中无偿获取必需品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对于现在来讲只是一个拙劣的童话,在那个时代,原始人生存条件很困难,需要跟自然作斗争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存下来,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的伤害不得不采取措施,现在工人们所面对的环境比之前更糟糕,虽然自然界所带来的影响小多了,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受到的压迫也无法想像。不过他也肯定了自然环境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其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工人们的劳动是替代不了自然的,我们现在只能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借助机器和工具等减少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列宁在哲学笔记还有“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以及“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

1.2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和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对社会生产目的的要求相一致,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导致财富源泉的枯竭,导致农业中土地的枯竭和工业中工人的枯竭。”[]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全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大家的需要,还要能够给大家带来全面自由和充分福利,促进大家向前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上,这是满足一切条件的基础,也是区分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性差别。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生产的目的,即意味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推进中需要摈弃过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摒弃以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列宁在《省苏维埃主席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的、力求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的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必须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列宁指出“把一切资源有组织地转到苏维埃共和国手中,并严格地有纪律地支配它们”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道路自信,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

1.3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阐述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已经面临全面崩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面临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困境,当时生产资料极度紧缺,人民吃不好穿不暖,整个社会陷入生活困难。列宁为了大家提出了勤俭节约的观点,并表示在任何一个时期,国家政府机关都要做到精简,能节约的尽可能的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列宁针对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批判,认为要坚决同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斗争。

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节流,但是更重要我们还要开源,循环经济就是我们生态资源开源的重要措施,列宁在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批判中对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阐述,他说道: “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非常迫切的想逃离这个地方,只要有可能,都希望抛出城市去喝一口甘甜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我们可以清晰的从列宁的话语中看出他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厌恶,他从人造肥料的角度进一步从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为了合理地利用对于农业十分重要的城市污水特别是人的粪便, 也要求消灭城乡的对立。”“十分明显, 人造肥料代替自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部分地) 的事实, 丝毫也推翻不了下述事实:把自然肥料白白抛掉, 反而染污市郊和工厂附近的河流和空气, 这是很不合理的。就在目前, 在一些大城市周围也有一些土地利用城市的污水, 并且使农业获得很大的好处, 但是这样能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污水。”“为了反驳考茨基, 切尔诺夫先生恰恰选了这样的村庄做例子, 那里由于位置靠近城市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对农业进步的障碍。资本主义使农村日益荒凉, 使人口集中于城市, 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丧失了大量的自然肥料, 但是与此同时, 微不足道的市郊农民却依靠他们位置的优越而获得特殊的利益, 依靠多数人的贫困而发财致富。上面说的村庄, 每年用41 000马克向邻近3个城市的卫戍部队购买厩肥,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购买污水……因此这种村庄有这样高的收成是不足为奇的。”[]

1.4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肯定科学技术在资源开采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情况下,地区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生态文明水平越趋于较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其生态文明水平是趋于明显改善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强调: “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其论述中对劳动生产率表现出高度重视,他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nlc202309012351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体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写到,当前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拥有很多自然资源,比如在乌拉尔一带有很多矿石,在西西伯利亚储藏着很多煤,在东南部地区埋藏着很多石油,以及广袤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等。通过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挖掘它们肯定可以创造出很多财富,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性,他强调:“由国家动员一切农艺人才来大力提高农业经营水平。”[]针对农业列宁在俄共(布)八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中提出:要督促领导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工作,检查农民土地情况,调整不合理的土地结构,清除零散土地现象,方便农民使用;帮助农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不科学使用耕地;给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和肥料,促进增产增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列宁在针对当时苏联类似状况时认为:“技术奇迹首先应该用来改造最接近于全民性的,占用人数最多的又最落后的生产——农业生产。…… 我们的义务和职责是利用这种力量把最落后的农业生产纳入新的轨道,对它进行改造,把它从按照旧的方式盲目经营的农业变成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成就基础上的农业。”[]

1.5推进自然保护立法,主张改善人居环境

前苏联成立后,列宁很早就看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为此签署的法令多达200 多件,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加下, 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就立即制定和通过了一批保护土地, 地下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和自然遗迹的法律及文件。1917年4月24—29日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土地法、改良土壤发、卫生法等问题。[]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 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由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土地法令》乃是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它首先废除了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私有制, 宣布其为全民所有的财产, 受到苏维埃国家的特殊保护。这样, 由于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国有化, 就为苏联的自然保护立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列宁对国内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状况高度重视,1918年4月9日列宁在接见从彼得格勒来的科学院院士谢·费·奥登堡等时同他们谈到科学院进行苏维埃俄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决定以及科学院主持或制定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同年5月11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法令,5月14日又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基本法》草案,随之于5月27日颁布了《森林法》, 開始对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加以法律调整,1920年4月20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地下资源的法令草案,同年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地下资源的特别法令》。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建立气象站的法令》、《关于全国性疗养区管理的法令》和《关于自然遗迹、花园和公园的法令》。前苏联在成立初期非常困难的年代里,在饥荒蔓延和国内战争时依然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然保护法体系,这些法律充分反映了列宁对生态自然的科学态度。

列宁在革命最紧张的时期仍然对人民生活细节问题非常重视,1919年11月8日列宁主持工农国防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成立全俄卫生状况改善委员会,列宁在《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一文中说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能使劳动的卫生条件更好,使千百万工人免受烟雾、灰尘和泥垢之苦,使肮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尽快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在1917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卫生法和住宅法的问题,在该材料中,列宁认为应“颁布卫生法规,在一切使用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把卫生工作交由工人组织选出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同时配套住宅法规,并设置由工人组织选出的住宅检查机构(检查住宅卫生状况)。”[]1920 年5 月25 日, 列宁在《对正确分配劳动居民住宅的办法的法令草案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卫生状况的重要性: “应当责成各地方卫生局(+劳动人民委员部)①颁布必要的规章制度; ②对不讲清洁等行为加以惩罚, 拘留在一个月以内的和强制劳动在两个月以内的不用审判; ③对保持清洁组织群众性的监督( 通过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下设的特别队) 。”[]

1.6重视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参与成立环保协会

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1917年,列宁参与成立俄罗斯自然保护协会,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看成是一种美学的、伦理的、文化的、爱国的努力和行为,并建议政府设立自然保护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给民间组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支持及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在当下的中国,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能力建设和意识方面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一个有着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的要求。列宁无论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中国的生态文明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社会多元化生态文明治理主体持续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稳步提高,中国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才有可能建立,人民群众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立的根本力量,这其中包括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治理中所要表达的意愿、所显示的智慧及所发挥的作用等。列宁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他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nlc202309012351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启示

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尽管由于列宁过早去世,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但是,列宁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对于今天我国加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价值诉求要上升到思想意识的系统理念高度,习近平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做好生态建设工作,这不仅仅是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扭转我们思想观念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所以要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年来,我国以开发和发展为名破坏环境的行为仍时有所见,违规围湖造地、填湖造地,还有以“楼市化”偷换“城市化”的现象仍顽强地存在,2014年5月13日深圳暴雨后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458辆公交车运营受阻,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48个,广深线动车全部停运,深圳西站部分列车晚点;航班延误取消超200架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针对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种种现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为了顺利推进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目前社会有“新自然崇拜论”观点的存在,极端环保主义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这种极端理论的认为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是至上的,认为自然是不应该被利用和开发的,盲目的反对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支持原生态、有机农业,把地球视为比人类更为重要的目的。这种极端的观点与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相驳,我们应警惕这种对自然力量过度放大的观点,避免陷入自然崇拜唯心论的泥沼之中。

2.2转变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措施

列寧关于生产目的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思想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过去我们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我们以最大限度压榨自然资源能量为生产目的,只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漠视我们的粗放式生产和资源使用已经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了危害,目前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的影响,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唯GDP论,要求我们全面制定资源分配和利用方面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按照根据制度来执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导致浪费严重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的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建立节约型与资源循环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大战略任务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关系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从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性统筹性谋划,以调整转变产业结构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2014年5月13日新华社报道在广西柳州市新兴工业园一企业建设“楼顶田园”面积约3亩,种有水稻、蔬菜、荷花,养有荷花鱼、田螺等。酒厂产出的酒糟可作为作物的肥料得以高效使用,楼顶作物本身还调节了车间内的气温,利于该酒厂酒类的生产和储存。这种“楼顶田园”将生态农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合理利用空间提升了效益,展现着当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于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与探索。

2.4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利用科学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必然途径

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必然途径,较低劳动生产率意味的是用高消耗来换取低收益,中国科学院曾发布多份报告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这深刻的反映了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从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角度看,主要应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依靠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同样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nlc202309012351

2.5生态法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制度保障,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直接体现

生态文明写进我国《宪法》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生态文明立法规范人类文明活动,减少或摒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行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牵系全人类命运和延续的头等大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有显著区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有理论思想、机构人员组成、法律规章制定、制度协作运行等相关要素组成一整套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体系。[]而以往的相关概念只是具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这说明我们当下应更加注重于生态文明治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具体微观表现,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要立足国情,在“生态文明”指引下建设人居环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统筹扶贫开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我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2.6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趋势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方方面面,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纵向治理体系观点,传统纵向治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各自为政,部门化倾向严重,无法实现整体协同化的治理格局,因此,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构建必然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内在诸多要素相互关系的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通过各要素的互动和集合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全会公报多次提到治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意味着我们在生态治理中,由以前刚性的、强制的、单向性的运作模式开始转向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模式。意味着我们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治理理论的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同时这也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其他主体良好合作关系,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营造成网络化治理环境,促进治理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切实弥补政府在这块上的缺失。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同时要引导公众参与。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有序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绿色、低碳观念。增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198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五、六、三十七卷

[2]列宁.列宁全集[M].199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卷

[3]列宁.列宁全集[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三、五十五卷

[4]列宁.列宁全集[M].198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九、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

[5]列宁.列宁全集[M].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十三卷

[6]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200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7]列宁.列宁文稿[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卷

[8]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第二版.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案出版社,2002年

[9]吕世伦.列宁法律思想史[M].2000年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10]孙春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

[1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

[12]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

[13]邵忍丽.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0.10.27

[14]许耀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J].理论探索,2014(1)

[15]余源培.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16]田猛.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0.3

[17]王树义.苏联自然保护立法及立法体系研究[J].法学评论,1991.3

[19]朱京玉.列宁经济正以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4.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四

论文题目: 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 姓

名:

号:

任课老师: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而两者主客体关系的产生,是由社会实践劳动来确定的,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性原则是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也是我们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于人是主体,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就应当自觉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肩负起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人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保护人类社会发展赖以需要的物质资源,更是为了人与自然能够更好地和谐相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实践方法

当今世界主要有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近年来人们为了发展农业或为其他目的砍伐森林,造成世界范围的森林面积骤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10万公顷的森林被 毁。伴随着森林的砍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己达40亿公顷,1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全球的草原约占陆地表面积的20%左右,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各大洲均有分布。由于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开垦,引起草场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并进一步荒漠化,并严重损害了草原

动物的生存。世界上的濒临灭绝的物种越来越多,有的物种还没有被人认识就灭绝了。物种的减少给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要知道,目前人类还不能做或做得很艰难的事情,可能在远古就被某个生物用效率更高的方式做到了。而我们将可能失去许多向生物学习或利用生物资源的机会。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等问题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谈及环境危机,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问题或者经济问题,甚至将其原因归结于科技的进步。这些说法都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生态危机做出的理解,均未触及到其深层原因。究其本质,生态危机源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问题,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对其都十分关注。

1.马克思主义解读生态问题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自然的运动并非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应该科学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并且尊重自然规律。马恩通过对19 世纪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单纯的追求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却忽视了长此以往下去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代价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来进行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时,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属性。马恩指出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受破坏。其次,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自

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要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把握,而不能抛开社会单纯地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属于典型的“资本霸权逻辑”时代,多数企业和组织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基本都忽略了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选择滥用环境的手段,向外部转移成本,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久而久之,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在环境中集聚起来,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现代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索取太多,已远远超出环境的承载限度,并且是用一种有害的方式进行索取,造成大量物种消失,使人类日益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窘境;第二,社会产品生产需要的能源太多,每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生产所烧掉的能量是我们这个星球用一万年时间才能创造积累出来的,且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和污染物过多;第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本身也产生超量的废物,有些甚至是地球需要经过万余年才能降解的废弃物,这严重危害着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现实安全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规定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共同构成了我们常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大自然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场所。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某些方面,更重要的前提是,人类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改造利用大自然,并使其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2.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生态问题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环境问题远不如今天严重,但两位伟人以辩证的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指出了正是资本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相容性,带来了对人生存的威胁和伤害。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大中心的城市人日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根源的最深处挖掘导致上述丑陋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指出,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具有了超级霸权话语,它对于利润的天然偏好,必然导致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中疯狂地掠夺性使用资源,带来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损害环境的责任并尽力改善环境;除有法定和约定的情形,任何主体不能被人强加环境费用和环境负担:任何主体的环境权利都有可靠保障,受到侵害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给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调整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社会转型期与社会和谐时期的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针对当前中国出现的环境公正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环境保护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将失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机会,势必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享受先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成为一纸空谈,甚至连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都将断送。保护环境有助于夯实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根基。

3.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今生态问题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阐述,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消弭最终将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塑。当社会利益被一部分人凭借资本所“强制和垄断”,而另一部分人不得不为此丧失自己利益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可能是合理的,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满目疮痍的生态景象已经觉悟了一部分人的生态意识,一些国家和民族为了抑制资本逻辑的霸权话语,开始陆续引入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对现有的生产体制、流通模式、消费方式等进行调整。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对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21 世纪一开始,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指出和谐社会建设要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在这六点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关系。如果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建立和谐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追溯,表明两位伟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内蕴的特点和规律,指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对立同解决人与人之间对立的内在关联性,这些都将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提供宝贵的精神启示与实践指导。4.结论

伴随着人类社会面临全球性问题,人们在全面批判反省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观历经多次演变,最终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上,我们要逐渐实现科学发展。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真正实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参考文献:

发展"。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对待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

[1] 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2]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 J].东南学术,2002,(6).[3] 黄正夫, 等.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4]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文集[ C].内部印刷, 2004.[5] 王克英, 等.生态时代的城市抉择[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读《生态文明论》有感

《生态文明论》让我对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实,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中央到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也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对如何推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和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一起努力,形成凝聚力,把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具体的实践中,促进生态型政府的构建,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加强对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从观念到行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依赖政府、企业与个人等多方面利益需求的博弈与全社会主体生态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是一个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消耗和污染是不可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以工业为主导。我认为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导向的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经济生态化为理念,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强生态项目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利用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加快推进生态空间开发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加快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水平。加快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基本要求。要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伦理道德,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把建设生态文明有关要求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党员干部、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绿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创建一批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绿色单位。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引导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购买使用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一套长效机制来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有序推进。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探索建立污染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项目的政策扶持。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完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减排等规定,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提高入园项目“三同时”执行率,确保实现“项目增加、污染减少”。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生态问题的现实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一种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求真、至善、达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真、善、美落实到生态文明观念中,就是要做到生态规律之真、生态道德之善、自然诗意之美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在规定性应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遵循生态规律的观念。生态规律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内在的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彼此牵连,相互制约,却始终处于一种稳定的生态平衡之中。正是稳定的生态规律促使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有序发展。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首要的是正确认识生态规律,形成生态科学意识,在生态规律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马克思始终以整体论的思维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又是经人改造后的自然,也就是“人化自然”。实践证明,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是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不仅被人类改造利用,更应该被人类尊重。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土地破坏的事例告诫我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三是生态正义的观念。生态正义指的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及生态责任的分担上体现公平,在行使正当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生态正义的观念要求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始终秉持生态责任、生态义务、生态治理的理念。生态正义始终以人类永续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也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四是生态关怀的观念。古代尚有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自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向大自然攫取资源的同时,我们更要以一种道德关怀对待自然界的每一位成员,不过分掠夺,尊重其本身的生态规律,适度利用。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前提,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生态问题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诉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环境等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文明观念是价值取向,是实现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环境的思想前提。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为生态文明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促进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是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及利用,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由于受“资本逻辑”的驱使,我们在享受资本带来的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生态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平衡,是不利于人类永续发展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必然要求转变过去的错误观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质上是对过去片面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错误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所谓“生态”就是指要维护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促进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共生共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生态型政府正是应对生态问题的巨大挑战而提出的新型政府执政理念。所谓生态型政府就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其基本职能,并能够将这种目标与职能渗透与贯穿到政府制度、政府行为、政府能力和政府文化诸方面的政府。更具体地说,生态型政府就是追求实现对一个政府的目标、法律、政策、职能、体制、机构、能力、文化诸方面的生态化。生态优先理应成为生态型政府的价值导向。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生态利益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后代人,而政府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调节者。因此,政府在理论宣传、制定决策、执行管理职能时须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者,环境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企业转变观念,更需要培养每个公民的生态道德自觉,引导科学的生态消费。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人们的生态利益诉求。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须要加强对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生态保护意识、生态责任意识、能源节约意识与生态消费意识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公民在生活消费上选择自然、健康、绿色的食品;在生产消费上,注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生活品质上,追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高效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历经千百万年,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古老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华民族欲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前途命运的真切关怀,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目前世界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世界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与国际社会普遍主张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和谐世界创造条件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的问题还要多,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解决不发展问题还要难。当前,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改变,蓝天、碧水、绿地、新鲜空气竟然成了奢侈品。2003年中央9号文件首次提及生态文明,2007年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大计,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可收釜底抽薪之效。

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穷山恶水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重点,增添了世界和谐的推动力量,展示了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

资源、能源消耗大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继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这是为农业生产留下更多良田的根本措施。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报告强调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林业产业是循环型产业,林业资源又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依托。加快林业发展是增加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增加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兴林开源这条路,同时,林业全过程也需要节约资源、能源和水资源。必须认真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落实森林植被恢复的各项措施。

能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能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根本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是从制度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才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放慢,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放慢。同时,要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使之更加严格,更加有效。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各部门共同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的合力。

5.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篇五

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作 者:李卫东 Li Weidong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北京,100091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9 24(2) 分类号:C913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范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构  

6.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 篇六

周先旺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7 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消除环境危机隐患的重要保证。黄石市着力做好 “加减乘除”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加法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国内第三大PCB生产基地;通过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强制关闭和整治全市348家“五小”企业和438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乘法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特钢、铜材、建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使传统企业提升效能;通过除法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提高生态产业比重。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灾害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覆盖城乡的“五边三化”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持续大力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坚持把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统一起来,把采矿显性收益与环境治理成本兼顾起来,把原矿开采与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形成产业链布局统筹起来,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做到依法开采、规范开采、集中开采、科学开采,实行开发一片、治理一片,开发完毕、治理到位,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黄石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健全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是支撑。黄石市在各工业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热电气联供、生态隔离带等环保设施,实现园区生态化、低碳化;在城区打造一批小型森林公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星级公厕、污水管网等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出租车换代升级等系列交通改革;在村镇,推动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力争到2017年,每一个乡镇至少建一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一个村有一辆垃圾清运车。

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创建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黄石市大力开展生态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和评选最美乡村活动。扎实推进森林城区、卫生城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举办各层次园林博览会。2013年,铁山区将500多亩乱石成堆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园林花卉展览会,使工矿废弃地变成了大花园。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积极筹办2014年首届市级园博会,坚持以园博会为导向,以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基础,加快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7.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篇七

一、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范畴, 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到目前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没有它, 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之中,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已有的发展成果也必定会化为泡影,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 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 天然气占0.7%, 铁矿石不足9%, 铜矿不足5%, 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 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 人均水资源为1/4, 人均森林资源为1/5, 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 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 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2012年上半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监测中, 有近三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6%, 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临近阈值, 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

三是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 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 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 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 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最难突破的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 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同时,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 具有一定难度, 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 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 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在国际产业链中,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 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 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 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 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 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调整产业结构, 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基础设施规模加大,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 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 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 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 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既是政府的职能, 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 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 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 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 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 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 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不断深化, 人类的文化积淀不断增加, 以及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 崇拜自然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 因而, 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 同时, 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灾害和恐惧。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 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崇拜的原始宗教。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以及各种图腾保佑平安, 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 其实质是对大自然的恐惧和依附。

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 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能力, 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和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人类先后又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也不断增强。当人类的历史进入16世纪时期, 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帷幕, 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英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二) 征服自然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西方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思维的主导,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近400年来,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 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 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 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 然而, 这短短的四五百年中, 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 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 片面、单纯地把科技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蔓延, 忽视了人文精神, 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 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 巧取豪夺, 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 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三) 协调自然阶段

《红楼梦》有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事实, 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 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眼界原从经历来, 地球至今存在了46亿年, 生命诞生于30亿年前, 人类出现了约200万年, 产业革命不到300年, 人类还太年轻, 经历还太浅。因此,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人类逐渐认识到,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升华境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 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 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 共生共荣。

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协调自然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由此, 借鉴范式理论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范式, 以往常见的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早期阶段,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 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还较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于是, 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 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现阶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范式仍然以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为主, 这一范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因此, 必须以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末端治理范式, 通过“范式革命”, 避免新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随着人类进入协调自然阶段,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也在逐渐成熟, 这种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范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它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 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3)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 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 (4) 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 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 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 (5) 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还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 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 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 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在关于生态观的理论上也在不断演化。在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问题上, 人类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面对生态恶化的现状, 人类积极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生态观念向自为、自觉的一种理性回归。

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 人类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 再到“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认为, 人类是世界存在最高目标,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唯一的, 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因而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或最终价值依据。按照这样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 只是看它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 至于是否伤害了其他物种均可不予理睬。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生态视野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通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 特别是动物, 判别善恶应以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的, 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 生态观又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包括无生命的岩石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休戚与共, 对局部或个体的破坏就是对整体的伤害, 不能够为了局部的利益伤害整体。

各个生态观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 既有合理的因素, 又有不足的方面。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以人类利益为标准, 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 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 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 否认自然价值, 这在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命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推崇尊重生命, 信奉生物平等主义,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理论认识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生命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主义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 它认为判断一件事情时, 如果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那就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生态中心主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 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 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 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相对更大、更深, 因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传统生产消费范式, 结果导致了资源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开始从环境污染的末端着手治理, 依靠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 短期内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缓和与遏止资源日趋枯竭的进程, 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为了使地球上现有为人类所认识的资源能够被使用更长的时间, 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繁衍、文明进步的无限性协调统一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它要求不同的生态观从分立走向整合, 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态观, 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包容的理论, 它需要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提升。上述三大生态观存在整合的基础, 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在这样的条件下, 发挥不同理论的优势, 综合它们合理的内核, 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 弥补其不完善之处, 形成既开放又统一的科学生态观, 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 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 既符合人类利益, 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 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有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 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 主张遵循和正确运用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起落、文化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 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 5个发育不全, 13个已经消亡, 7个明显衰弱。而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 汤因比十分重视并着重论述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气候、水利、交通条件等外部生态环境。汤因比深刻地注意到, 不适当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毁坏所造成的恶果, 他关注着人类将与自然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在汤因比所论述的26个文明中, 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遇破坏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举其要者, 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文明的失落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这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华民族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我国自古以来,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也称为天人之学, 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首要研究的问题。汉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命题, 这里所讲的“际”, 就是关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 坚持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 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 主要有三种: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扑”“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一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一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观点各有差异, 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既改造自然, 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 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传》认为, 人类和万物一样,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说:“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有万物, 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 才有人类社会。因此, 人是自然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 《易传》认为, 人有卓越的地位, 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 合称“三材”。“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 (《系辞上》) 又说:“天地设位, 圣人成能” (《系辞上》) 。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 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 肯定了人的价值。

第二,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易传》认为, 天有天之道, 地有地之道, 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 天地之首, 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 也就是说, 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说:“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然后, 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 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 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深, 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 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 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 怎么的变化细微, 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 又要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 《易传》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 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 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 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 《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系辞上》) 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 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裁成天地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 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 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尔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孰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系辞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 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 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 所以天有德、有善, 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象》)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一个“生”字, 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 天地以此心, 普及万物, 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 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 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盎然不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 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 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 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 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文言》) ,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 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天、地、人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 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 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 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如此,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目标。

8.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先行 篇八

秸秆焚烧曾经是陕西咸阳机场面临的极大挑战。麦收季节,航班屡屡因浓烟被迫取消。禁烧令不好使,警察到田里抓,也管不住。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大出乎很多环保人的预料:一支环保文艺小分队!渭城环保局的公务员们把秸秆焚烧的政策化为文艺演出,从村头演到田间,从渭城演到咸阳,生生把一场演绎多年的秸秆焚烧大战成功化解。演出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件事,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文化的力量。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结构有3个层次:一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包括伦理观的生态转型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二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 度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无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重视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扶持、支持有关生态文化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加强生态理论研究,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发扬光大,从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文化产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要注重提高环境文化类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推出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和图书;加强对环境文化创作的引导,扶持社会环境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建立环境文化产品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创作。

二是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是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效能来传播生态文化。要发挥各级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屏幕等,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要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省、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使其成为全社会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四是推行生态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改变。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鼓励选购新能源、小排量汽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因过度装饰而购买大量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品,实践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上一篇:第一的散文下一篇:学习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