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共青团

2024-09-05

建设共青团(共9篇)

1.建设共青团 篇一

五队中学共青团组织与建设

学校共青团组织是学校青少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少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后备军和预备队。

一、把握团队组织特性,加强团队组织建设

1、学校团队组织的特性

政治性、教育性、社会性

2、学校团队组织的地位

是党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校团队组织的职能

发挥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好青少年儿童;

发挥支柱作用,协助学校管理好学生事务;

发挥桥梁作用,依法维护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4、学校团队组织建设

中学团委、团支部、团小组

学校团队组织生活——团队员代表会议、委员会议、例会制度

团员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团队组织里的主人、选举和被选举权、对团队工作和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

服从组织决议、参加组织活动、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

5、入团、入队的程序

6、团队干部的职责(学生群体)

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在团委领导下,负责主持支部的日常工作。

团支部组织委员:对团员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积极分子,团证团籍团费管理

团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团课学习、开展主题活动、办好宣传板报 刊物

团支部文体委员:组织课余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7、学校团队干部的任职

团队组织做好干部任职工作是给团队员提供一个服务集体、服务他人的机会,提供一个锻炼能力、培养进取精神的机会。要坚持民主选举,原则上一年改选一次,按照申请、审核、参选、投票的程序选出学校的团队干部。

8、学校团队优秀集体的创建

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

二、强化团队文化意识、开展团队组织教育

学校团队文化是植根于学生群体,面向未来具有鲜明教育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的独特组织文化,是团队组织强大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力量。

1、团队文化的结构形式

物质文化――团队旗、标志、微章、团队室、鼓号队、宣传活动阵地

行为文化――团队干部、教师的言谈举止所反映的价值取向

制度文化――学校团队制度有形或无形物化出来的文化理念

精神文化――是团队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全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2、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特点

团队文化是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灵魂

团队集体的创建是学校团组织教育的基体原则

自我教育是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重要特征

3、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主要内容――团章、队章

4、学校团队组织教育的方法

团队组织的事务和常规管理进行组织教育

入队、离队、入团、迎新、选举、团队论坛、推优荐才

团队组织的特定仪式感染进行组织教育

升旗仪式、宣誓仪式、检阅式、团队活动课、授旗颁奖仪式

依托团队活动阵地进行组织教育

团队活动室、红领巾电视台、广播室、网站、体验营地

特定节日纪念日进行组织教育

5、团队一体化建设进行组织教育

“初中团队一体化”是指在初中少先队组织与共青团组织并存的环境中,将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让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少年全员全程性的主体组织,通过推优入团,留队带队,把初中团队建设和教育融为一体,扩大团队组织在初中阶段的交叉、相容,形成团队全程衔接教育的整体合力,构建“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中学团队工作新格局。

“初中团队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初中少先队全员全程一体化

把现行的少先队员离队时间从初二推迟到初三毕业,使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学生唯一的全员性、全程性的主体组织,消除以往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断裂层,保持初中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完整性。初一队员应佩戴红领巾,初

二、初三队员可佩戴红领巾徽章或队徽,集会和重大活动时佩戴红领巾。团队组织建设一体化

在强化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留队带队,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负“团带队”的任务。在初中各年级建立团队组织交叉并存的组织建设网络,达到“强队建团”、“强团带 3 队”的双重目标。团队教育活动一体化

举办少年团校,普及共青团知识教育,团队联合开展争章推优活动,达到争章推优齐奋进,形成初中团队主题教育系列,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加强“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基本做法 坚持“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的原则,实行“初一建团,初三离队”的组织机制。

在初中少先队思想教育活动中,渗透团的知识教育,把团的建设及教育向初一扩展,举办少年团校,推荐优秀队员骨干入团,建立优秀队员入团后备队。初一建立年级团支部,各中队成立团小组。同时,少先队的建设与教育向初三延伸,将少先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使初中三年成为初中少先队的三年,从而消除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空白期,团组织实现全程全员全面带队,成为团结全体初中少年的核心,形成团队自然衔接、相互交融的强大合力,提高初中教育层次,拓宽教育空间,加速初中少先队改革进程。坚持“面向全体,自主自动”原则,构建“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1)制定实施方案

从少年人生发展多方面任务来规划世纪之交的初中少先队的教育,使“初中团体一体化”建设与少年利益保持一致,结合本学校学生特点,制定《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面向全体队员,分年级制定团队一体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内容涵盖团队组织教育、团队组织建设、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雏鹰争章活动以及推优入团等,教育内容涉及学科教学、环境感染、家 4 庭教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努力形成少年化教育特色

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是实施“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核心。初中少先队的少年特点应具备较之小学少先队更深刻的哲理思辨性,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性,更自觉的主体参与性,更广阔的知识包容性,探索建立以少年化为特征的“初中少先队全程全员”的教育机制。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的原则,规范“初中团队一体化”的运作方式。

(1)建立团体一体相互交叉的教育模式

“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实施,建立了丰富多彩的团队一体联合活动的形式,高年级团支部与低年级中队结成“团带队”友谊的团队,逐步规划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辅导员为主导,以争章推优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运作方式,使团队教育相互交融,形成相互交叉的教育模式。

(2)规范争章推优操作程序

规范雏鹰争章,推优入团的操作程序是实施“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关键。雏鹰争章活动坚持和规范“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四个环节的教育过程;推优入团则坚持“争优—育优—推优”的工作程序。“争优”:队员们按照初中雏鹰争章活动要求,主动参加“奖章伴我行”活动,积极争章达标;“育优”:少年团校吸收争章积极分子参加团校学习,系统接受共青团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推优”:对于在争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队员,经过团校考核后,及时推荐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对于符合入团标准的优秀队员,按照《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工作细则》的规定,及时吸收入团。

(3)建立团队员留队带队制度

优秀少先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在队内充分发挥初中团组织全程带队、团结教育全体初中少年的作用。坚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指导网络。

(1)建立多种指导方式。建立辅导培训、课题研讨、现场观摩、团队干部考核细则制度。在市里,分管少先队工作的教委、团委领导亲自抓,担任课题研究组第一组长;在学校,校长(书记)具体抓,或任实验组组长;在基层由团队干部具体负责,协同班主任和有关学科教师全面实施,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行“多辅导员制”。即中队辅导员由班主任担任,并聘请高年级联谊团支部副书记、少年委员兼任低年级第二辅导员;同时聘请共建单位负责人、先进人物、青年志愿者、优秀家长作中队校外辅导员和假日小队辅导员,努力形成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网络。

二〇一二年九月

2.建设共青团 篇二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而青年正处于不断学习的黄金阶段,当今社会各种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蓬勃而起,各种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这就需要青年干部积极的去学习探索,提升综合素质,以此来为地勘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地勘企业来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青年团队的素质提升和技术创新。当前地勘技术不断发展,地勘的准确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勘探设备和勘探技术的应用能力,地勘企业的老员工虽然在经验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受年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应用程度等相比共青团员存在明显的弱势,所以地勘企业需要共青团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优势和学习能力优势,不断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先进的地勘技术,努力探索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共青团员应结合地勘企业的工作范围和特点,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既保证地勘企业可以对现有先进技术有效的应用,又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在技术、手段、设备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来为地勘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强自身思想意识

共青团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党与青年团体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柱。面对地勘事业的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共青团来做好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当前地勘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有待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年职工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要求积极引导并加强共青团员的思想意识。

从具体的实践上来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团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强化了团员教育和培训,使地勘企业的共青团员可以作为党建工作的得力助手,认真落实地勘企业党支部领导的相关工作,这对提升地勘企业共青团体的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审,使地勘企业的共青团员在参与精神文明活动的过程中思想不断得到净化,进而全面的认识党的思想、路线等。群众工作不断改善,把职工排忧解难工作落到实处。为职工开展健康查体,看望困难职工、送温暖等活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特点鲜明、形式活泼、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优秀青年集体。

坚持创新,推动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经营形式日趋严峻,如何整合优秀的青年力量来促进地勘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地勘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备受重视,地勘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实践应不断创新,旨在加快地勘企业共青团员的锻炼和成长,以此来促进地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当前地勘企业共青团的工作对象普遍是80后和90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厚,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青年职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青年职工崇尚个性的展现和个人的成功,这就要求地勘企业共青团工作要以青年职工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加强创新,坚持创新,以此来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当创新沟通方式,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这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青年职工更愿意通过手机微信、互联网进行交流,因此地勘企业共青团工作要积极创新沟通方式,拓展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群等信息化时代特有的方式来组织建设,以此来跟踪了解青年职工的需求和发展情况,增强团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其次,应当积极创新动员方式,在共青团工作中,单纯的依靠政治话语进行动员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积极创新动员方式,利用青年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动员,例如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送温暖活动、唱歌竞赛等形式来凝聚青年职工,发挥动员效果。再次,地勘企业应积极创新情感激励机制,共青团员的特点决定其对硬性的管理容易产生抵抗情绪,甚至在心理上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所以地勘企业在组织、引导共青团员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情感路线,使共青团员在心理上对地勘企业产生认同感,例如地勘企业可适当的组织技能竞赛,使共青团员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定期开展奖励大会,使共青团员的思想积极性被调动;建立情感咨询室,使共青团员的心理波动得到及时的调节等。

夯实基础,激发组织活力

基层团组织处于共青团和青年职工的边界,是实现共青团各项功能的重要载体,团工委要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和力量向共青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倾斜,优化组织网络,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基础,以此来激发组织的活力。共青团工委应当建立完善的团干部选拔机制,培养作风优良、业务素质良好的团干部队伍。积极探索企业的培训方式,加强对团干部队伍的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努力培养地勘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应当积极打造地勘企业青年职工展示的舞台,让地勘企业青年职工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展示自我、展示个性,将地勘企业的发展与青年职工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组织活力,促进地勘企业与青年职工的协同发展。共青团的人员组成决定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地勘企业应充分发挥共青团体的优势,通过落实专项的技能培训、思想强化等工作,使共青团体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不断的强化,这是地勘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共青团作为地勘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其能否在工作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潜能的挖掘,直接关系到地勘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所以激发共青团组织活力应受到地勘企业的高度重视。

3.建设共青团 篇三

关键词:素质学习能力 企业共青团干部

广大共青团干部大多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工作热情,朝气蓬勃,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在团员青年组织中承担着承上启下和上传下达的特定职责。他们既承担领导责任,又承担管理责任;既要为人负责,又要为事负责。共青团干部既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更是企业大厦的四梁八柱。加强共青团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1.1 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一是政治思想素质。就是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坚定的信念、较高的政策水平,把企业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对共青团干部来说,最大的政治就是企业的发展,就是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单位整体工作位置上看问题、想办法。自觉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关注上级政策法规、理解企业发展思路,工作扎实细致,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工作思路清晰明了,组织实施方法得当,处理问题有理有据。

二是理论素质。一名共青团干部没有足够的理论素质是不可能胜任工作的。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分析新问题,熟悉新规则,研究新政策,以此来指导工作实践。

三是心理素质。要努力做到诚信、正直、有责任心和事业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努力进取,有战胜困难、承担压力的意志和毅力,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要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

1.2 要有较强的纪律性和责任心

①共青团干部要有严格的纪律性。要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没有铁的纪律,就完不成工作任务。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严格请示报告制度,要坚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接受任务要愉快,完成任务要坚决。

②共青团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责任性。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谈兵,实践证明,以什么态度抓落实,效果大不一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成效就会明显。

③共青团干部要有敢抓敢管的魄力。首先要敢管,要大胆地管理,要敢于管理,勇于管理。其次,要树立经常管理思想,要持久管理,不要今天管,明天不管。最后是管好重点,着重要管好青年队伍、管好业务、管好事务。

1.3 要有良好的品格

共青团干部不仅“能”胜其任,更要“德”负其重,树立自身形象,提高信任度,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是要有公道正派之心。能走上共青团干部岗位,是组织的关心和领导的信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去工作,尽职尽责,问心无愧。

二是做青年的表率。公平地对待周围每一个人,主持正义,做青年的好朋友。拥有高尚人格的共青团干部,廣大青年能从他身上体验出无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和情感,这些道理和情感会在青年们的内心形成巨大的动力。共青团干部的影响力,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树立起来。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困难面前不退缩,荣誉面前不争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得到大家的认可。要及时和周边的每位青年沟通思想,交流工作经验,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疏通引导,为他们排忧解难。

2 强化学习,做学习型干部

共青团干部要做讲学习的表率。一个人要想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必须不断地学习积累,总结提高。要在知识层面等给周围的青年作表率。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要学以致用,学了以后马上在实践中用,又在实践中开始新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①学以立德,提高境界。学习的过程也是智力、记忆力、理解力、思考力、综合力开发的过程。“是非明于学习,正气源于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丰富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领导魅力,做到胸怀宽广、品德高尚,做到学有所悟、研有所得,努力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

②学以增智,开阔眼界。共青团干部要与时俱进,开眼界,长见识,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用开放创新的精神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接受新观念的洗礼和新思想的熏陶,才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和差错。

③学以致用,改造世界。必要的管理知识和方法要学习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要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把失误降到最低限度。有些干部认为管理不用学,照章办事,但是别忽略了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充满着艺术,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处理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方法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共青团干部不仅要强调与职务相应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还必须懂得和掌握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具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在复杂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培养这种能力。

①分析、判断能力。看清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发散性思维,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归纳梳理,去发现、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②组织、指挥能力。共青团干部要善于运用各种力量和资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克服,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选定项目,确定青年攻关目标,让有创新潜能的员工参与到项目中来,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工作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与广大青年打成一片,与大家交朋友,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带领他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③协调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共青团干部要做好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使青年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对上,争取帮助支持;对下,平等待人;对内,有自知之明;对外,热情、公平。进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知人善任的能力。要注重培养青年人才,要根据企业需要和个人诉求,积极为人才搭台子、给梯子、铺路子。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了解青年需求,服务青年成长,引导青年发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特别总之,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要练就一身好本领,虽不能处处胜任一筹,但起码要有一两个强项,这样才能展现自身的价值。更多地积累经验,更好地提高素质,更快地增长才干,才能担当起改革和建设的重任,并从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张培驰.企业中层领导手册[M].中国致公出版社.

4.共青团的工作理念及建设 篇四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永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性质、保持共青团组织先进性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保证中国青年运动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新世纪的青年工作,必须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到共青团的建设及其各项工作中去。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深化对共青团组织性质和职责的认识,始终坚持共青团组织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全面加强团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对青年的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为党做好青年工作,进一步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凝聚和激励青年,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共青团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永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性质的需要。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与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始终以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共青团在自己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青团十四大通过的《团章》明确规定,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共青团近八十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紧跟党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我们党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就是共青团这种光荣传统的生动写照。在新的世纪,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团的建设和团的各项工作中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体地说,就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指导团的整个工作,认识团的整个工作,评价团的整个工作;就是把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就是把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团的各项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保持共青团组织先进性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其本质的集中体现。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同样也离不开先进性。“三个代表”的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坚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跟党走在时代的前列。共青团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既体现在组织的行为中,也体现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中。坚持先进性,对于团的组织而言,首先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新世纪团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使青年运动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始终坚持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使青年把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凝聚和激励青年,使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先进性,对于共青团员而言,必须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牢固树立模范带头意识,在青年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作为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进一步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的需要。把党的政策和主张传达到青年当中去,不断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始终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任何时候,共青团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在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这是党的一贯要求,也是《团章》的规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这项任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日益深刻的情况下,青年对组织的选择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模式。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在政治上与我争夺青年的斗争,将会长期存在下去。面对挑战,共青团要把更多的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就必须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挥好两个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共青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是共青团与一般青年组织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发挥好这一优势,共青团组织就能够站在青年思想的制高点上,从理想的层次把广大青年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二是组织优势。共青团组织有着从中央到地方和行业,并一直延伸到基层的组织体系,有着六千八百五十多万共青团员,联系着广大的青年群众,在团员青年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是任何其他青年组织所不能相比的。发挥好这一优势,共青团组织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这样,就可以把青年中的各种积极力量都纳入到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之中,纳入到团的运行机制之内,从而把青年更广泛、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

保证中国青年运动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的需要。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表明,中国青年运动始终是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与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前进步伐紧密相连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奋勇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广大青年主动适应伟大的历史转变,发奋学习,锐意进取,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可以说,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成为中国青年运动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所在。新的世纪,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共青团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把亿万青年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就是新世纪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方向。

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共青团的建设及其各项工作中去

第一,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团的建设。

自觉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在党建的带动下不断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共青团组织,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的建团工作,使基层团组织真正成为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是党交给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共青团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重要体现。共青团是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青年在这所大学校里学习锻炼,成长进步,其中的优秀分子不断地充实到党的队伍之中,这对于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对于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青团要根据党员的标准,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配合党委组织部门,搞好优秀团员的选拔工作,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团员输送到党的队伍中去。

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年轻干部的一部分,团的干部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做党的合格干部,做青年的表率。一是坚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团的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定这样的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二是勤奋学习。着眼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努力开阔政治视野,善于把握大局,提高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着眼于时代进步的要求,广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三是埋头苦干。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四是勇于开拓创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作为求发展。

第二,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到团的各项工作中。

动员组织青年在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积极为青年发挥作用搭建舞台。通过广泛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国青年西部创业行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等,来推动青年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中大显身手,竞展才华,从而把青年的潜能有效地挖掘出来,把青年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为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加大培养青年人才的力度。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共青团应当发挥在实践中育人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使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广泛涌现,使具有成才潜能的优秀青年更快地脱颖而出,使青年人才的聪明才智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形成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局面。三是推动青年投身创新实践。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创新至关重要。共青团应当积极推动青年锐意创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把青年中蕴含的创造与创新潜能转化为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既要用先进文化塑造青年,陶冶青年,又要推动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邓小平理论是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共青团用先进文化塑造青年,最重要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帮助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面向世界的。共青团应当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陶冶青年,使青年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拥有面向世界的胸襟,具备与一切民族的优秀青年相媲美的素质。青年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塑造和陶冶的同时,也是促进先进文化前进的有生力量,能对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是发挥开创社会新风的现实作用。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特点,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开创社会新风的现实作用。共青团要把青年的这种现实作用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之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协调、相一致,成为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二是发挥青年在创造生产精神产品中的积极作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中,青年在创造生产精神产品中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共青团应当积极推动青年在精神产品的创造与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生产出更多反映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既要竭诚为青年服务,又要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服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青年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多为青年办实事、办好事,在服务青年中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青年中蕴藏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巨大热情,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广大青年着眼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热情参与青年志愿者扶贫支教、支医行动,广泛开展公益性服务,在全社会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现在,志愿服务已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互助的重要内容。共青团要深刻认识组织青年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义,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共青团安徽省驻浙江团委办公室

5.共青团市委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结 篇五

村建设。

一、全心全意解难事

(一)大力推进希望工程,积极向上和对外争取资金,切实帮扶农村困难青少年群体。全市共救助贫困学生300名,新建了2所希望学校,规范了和管理好现有的希望学校,提高教师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市共打共青井100口、修共青便民路10公里、建共青医疗站10个,植共青林300亩。

(三)在全市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切实解除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各级团组织依托农村青年中心和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广泛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了慰问联谊、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讲座等活动,从精神上、物质上对“留守学生”给予关爱;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募集资金、物资,为农村“留守学生”争取更多的扶持基金。截止目前,全市183个乡镇、办事处中已有109个乡镇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建立了25个“留守学生之家”,共筹集专项资金6万余元,注册志愿者1200余人,受益学生达13875人。

二、示范引导促生产

没有经济底子建设的新农村是脆弱而难以为继的,只有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让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才能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委紧紧围绕“发展生产”这个核心,承办了“四川青春建功新农村论坛暨名特优农产品项目推介会”,团省委领导、省农业厅专家及省内优秀青年农业民营企业家100余人为农村发展献计献力,成功签约了10个农业合作项目,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掀起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营造了全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培育了10名青年农业业主,建成共青团主导的包括“青少年生态体验教育基地”在内的青年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0个,项目涉及体验旅游、肉牛养殖及以木本金银花为代表的特色种植,示范带动了基地周围群众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三、搭建平台育新人

搭建“青春创业行动”的平台,扎实开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深化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农民300名,与沿海发达地区团组织和劳务中介组织联系,进行劳务开发、输出,并适时做好回引工作,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青年回乡创业带头人、农业产业化带头人,为农村的发展注入资金和人才活力。

四、和谐创建树新风

以创建和谐家园为目标,广泛开展了以“两创建、三下乡、四入户”为主要内容的树新风活动,即开展青年文明户和青年文明镇(村)两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抵制黄、赌、毒,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观;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水平、文化素质和卫生意识;开展以赠送一个垃圾桶、一面礼仪镜、一盏节能灯、一张文明画为内容的“四入户”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五、夯实基础强组织

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历史使命,要加强农村青年组织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群众基础,让青年有所作为。为此,我市团委加大投入建设标准化的团支部活动室,给团员青年一个固定的家;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大力推广西部计划志愿者、乡镇团委书记充实村团支部的工作方式,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发展青年社团组织,延伸团的手臂,凝聚各方青年力量,长期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目前全市新增在建农村青年中心30个,新增农村青年合作组织10个,进一步活跃了团的生活,加强了团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立足农村、面向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为此需要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将多项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扭结再一起,形成推动的强大合力。

因此,纵观全市团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表现,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的思想方法,容易陷入就工作论工作的思维圈,不善于把握工作的关联性,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投入资金搞硬件设施;二是各地团委对重点工作的把握度不准,容易顾此失彼,一度减少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三是由于缺乏市场洞察力及资金支持,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发展生产,信心不充足,实施力度不够大。

为此,我委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注重解决思想问题,用思想的力量推动工作;加大对“留守学生关爱行动”、“青春创业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的督办力度,发挥这些活动对新农村建设助力配合的作用;继续保持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进一步完善五大综合工作措施,积极完成后续建设任务,把青年生产示范基地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共青团广安市委

6.用信息化建设 推动共青团工作 篇六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大力加强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满足广大青年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和学习的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对于强化共青团的服务功能,开拓共青团新的工作领域,扩大共青团的社会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计算机互联网这一共青团新的工作领域,充分重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谈到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大局。团委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高线厂党委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全厂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早在2003年,厂党委就专门抽调人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生产日报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用以提高管理效能。近两年,除了加强首钢ERP建设外,还加强了厂内网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就是在那时,团委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比赛、网络知识培训和中文Dreamweaver MX网页制作培训等,提高全厂青年职工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为信息化建设做准备。

为了搞好全厂的信息化建设,团委在厂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年网络攻关小组,开展相关的调研、设计和开发工作。在厂内挖掘潜力,用自己的力量开展信息化工作,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切合自身实际需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有利天节约维护和 更新成本。在厂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小组成员通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达到了厂党委把信息化建设做成“资源共享、交流反馈、形象展示和提高管理四个平台”的要求。

高线共青团网站——[高线青年]的建设是与全厂网站和高线党办网站建设统一协调规划的,是整个网站的一部分,也是由高线青年自己建设起来的。到目前,高线厂共青团网站经历了两个阶段,逐步完善了栏目和内容,并引入了后台管理。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共青团网站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正在吸引着更多的青年点击。截止目前,高线青年网及所在的高线党办网站共有90个栏目和1100余条信息,约17000次的点击量。

改版后的高线青年网站,风格统一规整,色调清新,图文并茂,操作管理方便快捷,从栏目设置、功能模块、内容侧重、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文化性、知识性、服务性原则,突出了鲜明的共青团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厂党委“四个平台”的总体要求。

资源共享的平台。从精彩影讯、软件下载到首团动态,从党团知识、休闲生活和为您服务,适应青年学习、生活和娱乐方面的需求,提供信息和应用共享的平台。如:“精彩影讯”每月更新古城影院的最新影视资讯;“软件下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下载学习、文字处理、系统安装等各类软件的平台。

交流反馈的平台。从专业英语、好书推荐、体会心得到实习青年和留言板,结合青年的兴趣、爱好、感想和意见建议等方面加强与团委与青年、青年之间和交流,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英语专栏,讲解专业英语,提供学习资源,讲述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好书推荐”栏目,每月向团员青年择优推荐一本好书,建议他们阅读;“实习青年”栏目实时发布新入厂大中专学生的从学校到社会转变期的想法和感想等,反映他们不断适应工作、成长成熟的人生转变。

形象展示的平台。高线青年作为高线厂青年工作的一个窗口,展示着优秀青年的形象和青年工作的态度。无论是“青年之星”还是“风采人物”,每人个人都展现出了他们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和优点;无论是“荣誉室”还是“团内活动”或“重点工作”的记录,都承载着共青团工作的点滴和历程。

提高管理的平台。作为共青团网站建设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共青团工作和管理的水平。从建设之初,就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结合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从号手活动、达标创优、青安岗、创新创效、主题团日到学练赛选、青年成才等团内品牌活动的介绍、开展和评比,从团员的日常管理到推优入党、志愿者和青年人才库的建设,加强共青团的基础工作,实现团务工作信息化,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青年人才库”的建设,能够运用数据库,开展我厂青年人才的基本情况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信息的查询。

高线青年从04年下半年正试运行以来,得到了公司团委和厂党委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厂团委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减少传送时间,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信息的全面与准确,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可以简化团的组织机构运作环节和程序。以基层反映意见为例,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基层团组织或团员青年可以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意见、建议反映到有上级团组织。再次可以降低团组织运作成本。更重要的是,有了完整的网站系统,就须有及时的更新,更新从哪里来,需要团干部积极开展工作,这样才有“内容”。于是网站的建设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素质。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参与建设和使用的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节约了团干部的精力与时间。前者成为团员青年团干部不断学习与培训的直接动力,后者则提供了可能与机会。同时,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如网上团校),更为基层团干部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与运用现代化的团组织管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共享资源和拓宽团工作渠道。然而,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手段也在飞速发展,要真正将共青团的信息化工作做好,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解决信息化应用的深度问题。可能很多团委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大多数起到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尤其是互动程度比较低,主要从事活动有:网上发布信息、介绍工作等等。

二、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团组织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的团内规章和制度保障,这一点在共青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三、与共青团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上网工程,都是共青团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提高共青团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将团的业务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如何将信息化工作与团的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

四、注意网络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些单位在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之间,没有从物理上完全隔开,这样就会在安全性和保密性上存在隐患。

7.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篇七

高校共青团作为联系党与广大大学生的纽带与桥梁, 是党的得力助手, 也是未来社会力量的后备军。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面向大学生的, 是教育、团结和引导大学生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高校共青团担当起了培养社会未来力量的重任, 同时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 许多学者和教育者对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研究, 形成了一系列提高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成果。但总体而言, 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有待提高, 研究的视域还不够宽广,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 因而形成的研究成果理论成熟度不高, 系统性不强, 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完善。建立起健全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构建保障机制, 加强对团干部的规范化选拔、系统化培养、科学化管理, 形成用好学生干部的工作格局, 必将大大提升团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研究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 有利于形成团干部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 有利于强化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三是, 有利于形成团干部队伍良好的工作格局, 进而充分发挥团干部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因此, 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我们需要建设起一支优秀的大学生共青团干部队伍,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 对于社会、高校、老师与学生都具有深远意义。

2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高校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容忽视。

2.1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的问题

2.1.1 责任感不强

责任感是对工作基本的意识, 是爱岗敬业的标准之一。一个人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学校都同样需要责任心才能服务于他人, 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才能让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部分共青团干部的责任感不够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这样不成熟的做法不但阻碍自己的成长, 也会影响团组织的发展。

2.1.2 服务意识不强

为学生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宗旨之一。一些共青团干部不主动深入学生, 对待同学很冷漠, 没有耐心, 不愿意服务于大学生, 想问题、办事情不顾大局, 而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这样必定会影响共青团组织的形象, 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1.3 抗挫折能力不足

在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有些团干部在平时能努力工作, 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就会沮丧甚至轻易放弃, 不能正确面对其而振作起来, 给自己和组织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1.4 实践与创新意识不足

团干部应该做到求真务实、深入基层, 一切从实际出发, 勇于实践, 同时还应具备创新意识, 在创新中才能不断前进。一些团干部不仅实践能力较差, 不为大学生办实事, 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 而且创新能力欠佳。由于团组织的工作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想克服困难, 必须要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在探索中前进, 才能实现目标。

2.2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的问题

2.2.1 对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 有些高校对共青团干部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随之引来一系列的问题:培训经费不足, 培训课程设置不科学、培训师资力量以及工作人员配备不齐等;另一方面, 由于干部队伍培训没有类似于学历教育的具有硬性学习指标, 部分缺乏上进心和自觉性的学员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共青团干部培训。这些学员由于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学习目的也不明确, 在培训过程中不积极主动, 没动力, 也无压力, 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参加培训, 而没有认识到培训与干部自己的工作以及成长相关联。

2.2.2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理论联系实际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部分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培训中没有将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没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不能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 培训课程缺少实用性、创新性, 不能完整地起到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

2.2.3 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一方面, 部分共青团干部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整地、系统的参加培训, 而有些团干部完整地参加了培训, 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对团干部的培训调控力度不够, 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考试机制不够严格, 没有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联系起来。

2.3 选拔、监督、考核激励制度的问题

选拔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起点,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选拔工作对于团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 高校共青团干部的选拔方式和选拔程序还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政策。就监督制度来看, 高校共青团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 不能很好地控制、解决出现的问题。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共青团干部的工作上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反则会影响团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 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采取有力措施, 提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素质

3.1.1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团干部, 对同学负责, 对组织忠心, 为社会贡献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培养团干部强烈的责任感, 立足于工作岗位, 努力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认真负责, 积极进取, 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高校共青团干部对学生负责、对组织负责才能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

3.1.2 培养主动的服务意识

团干部应深入基层,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高校团干部是大学生的利益的忠实代表, 培养团干部的主动服务意识, 从大局出发, 维护同学们的广大利益, 才能将大学生团结起来,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

3.1.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团干部, 在工作中必会遇到各种的困难, 甚至受到心理打击。培养团干部应该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 在没有得到理想要求时, 应从容面对, 不应怨天尤人,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2 完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的选拔与培训制度

3.2.1 建立科学的团干部选拔制度

第一, 在高校共青团干部选拔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对所有大学生敞开大门, 凡具有积极上进心与责任心的同学都可以接受培训与考察。第二, 共青团组织应对参选的同学严格考察, 考察的主要内容有:思想积极向上, 有端正的人品, 成绩优良, 热爱集体, 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以及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等。第三, 严格控制任用程序。在考察结束后, 任用前必须经过团组织成员的一致同意方可任用, 最大程度的把优秀的大学生选拔到团组织的岗位上来, 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3.2.2 提高对高校团干部队伍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团干部而言, 培训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 高校团干部是共青团的核心与执行者, 他们的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团内工作的贯彻落实;其次, 高校团干部是高校班级建设发展的主导者, 他们是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主要力量, 直接关系到班风, 班纪的建设质量;再次, 高校团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倡导者与组织者,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很大程度地影响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高校而言, 充分认识共青团干部培训是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是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 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团工作方针的需要。

3.2.3 切实提高团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要在培训内容上精心设计, 力求将理论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培训课程, 重点在于通过培训提高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在培训思路上, 以从实际出发为原则,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3.3 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与激励制度

3.3.1 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

监督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建立起合理的监督制度是确保团组织实现最终目标的有力保障。对于工作, 通常为了有效解决工作中随时遇到的问题, 就要对工作进行全程有效的监督, 不能等问题出现后才去解决, 以免造成被动的局面。在团干部自身问题上, 以主动教育为主, 努力提高团干部的思想境界, 主动避免犯大的错误, 防患于未然。在监督形式上, 不仅需要团组织对干部进行监督, 同时需要发动广大大学生对团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加大群众监督覆盖面, 这样更加科学合理, 实际地起到了监督作用。

3.3.2 建立规范的考核与激励制度

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 建立合理的考核内容与指标是关键。考核工作内容应包括思想态度、工作能力与群众基础等方面。为切实落实对团干部的考核, 应坚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定期对团干部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考核结果可用于团干部的评优依据之一。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干部, 应立即寻找自己的原因, 及时纠正。同时, 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制度, 通过定期考核工作成绩和广大学生的反馈等各项数据来评价团干部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形势下, 高校共青团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因此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我们也必须客观地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让团干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让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更好、更快地发展, 日益强大。

参考文献

[1]刘泽双.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谢枭鹏.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黄敏.加强和完善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能[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 (6) .

8.建设共青团 篇八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坚持党建带团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学校,突出特色,争创一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在社会文化和青年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高校共青团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使命日益明显,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职能拓展的需要。

新时期共青团组织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意义重大。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加强思想正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使命,对促进学生会全面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使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在高校共青团实践工作中,教育职能具体体现在理论学习、素质培养等方面。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是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要达到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就会产生师生互动,因此,在教育职能的体现中,同时贯穿着学生的咨询和教师的解答。在具体的共青团工作中同样如此,要得到全面的提升,就要依据青年学生的疑虑、需要有的放失,是青年在成年过程中,尤其是在即将跨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

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作为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的价值导向,通过基层团组织的上级做出正确决策,才能引导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诸多高校通过实施“党建带团建”工程,不仅进一步密切了党团关系,使党的建设和团的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更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为完成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也为良好校园文化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也为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指引了正确方向,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共青团工作政治职能、教育职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相互渗透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中团干部是校园文化建的直接策划组织者。不论是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还是活动的最终开展,都能充分展现出一所高校的文化面貌。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通过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职能在培养学生干部各项具体工作中的体现,同样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校团干部距离青年学生最近,是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力量和重要保证,要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自己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学习,具备学术精神,了解和把握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学术成果、前沿知识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各种最新思潮和动态;要熟悉社会生活,善于分析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个人遇到的矛盾,把握本质。要能够贴近青年学生,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渗透团的工作、创新组织建设模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确定任务、组织活动的基本依据就是服务职能的体现。要以广大青年的需求为目的,策划组织有限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特定的社会职能为前提。共青团工作是从共青团的性质派生出来的,并以满足党、社会与青年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结合广大青年的长远利益,不仅要巩固专业知识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在课余开展类似答疑解惑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人机交往能力的提升、切合专业的丰富社团互动以及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共青团工作通过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式,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利,王铁军.对先进文化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2]彭瑞娟.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山东电大学报,2003(02).

[3]陆经纬.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9.建设共青团 篇九

内容摘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上海共青团组织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整合与共享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基础、多种接入方式并存、后台资源统一调配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活动、建设与服务的三位一体。建设上海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资源统筹与有效配置的科学体系,是实现共青团组织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的联系纽带,是构建上海“数字共青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通过对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意义、目标、功能、架构和流程的重点研究,以及对相关试点单位的试点成果归纳,探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模式,同时指导各级团组织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积极参与,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共青团 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凝聚

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作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对党的执政理想的追随和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王兆国同志指出,“必须特别重视群众团体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群众团体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联系群众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巩固国家政权方面的社会支柱作用。”

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关键在于通过提高团工作的有效性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周强同志在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切实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我们认为,共青团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发挥在党的青年工作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关键在于以凝聚力为核心加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从实践来看,共青团的凝聚力主要来源于思想凝聚、组织凝聚和服务凝聚三个方面,而服务凝聚的关键是对青年提供有效帮助。

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通过一系列具有组织特色的品牌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先进评选活动,聚焦了优势和先进青年群体;爱心助学、青少年社工、青少年维权岗等,把团组织的目光也投向了弱势青年群体。但总体上,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中间群体的青少年有影响的活动和服务相对还比较少。

当前,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资源配置尚不是很均衡。究其实质,就是资源在时间范畴和空间范畴没有得到有效的统筹。从时间序列上看,我们把较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阶段性活动的开展上,而在长效性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的建立方面较为缺乏,从而使得共青团组织的许多工作和活动很难长期地发挥应有的、持续的效应和作用。从空间序列上看,上级团组织拥有较多资源,如各类团属青年社团、各类活动阵地、各类青少年网站等,以及来自党政和社会方面的资源,但这些资源多是相对独立没有关联的,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机高效的整合,也没有在更大的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越往基层,团组织往往在资源的获取上难度越大,从而制约了团组织为青年提供有效的活动和服务。因此,共青团要强化资源配置,争取党政资源、协同社会资源、整合团内资源,努力改变团内资源“横向分隔、纵向衰减”的现状,建设面向青少年、开放互动的服务体系,以个性化的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需求。

共青团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求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开展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的一个传统优势,也是共青团组织的强项,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理念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和体现。但一般来说活动存在着时间延续性短、受影响面有限、效用持续性差等客观情况,能对青年提供的服务相对有限。青年呼唤长期的、有效的、符合个性需求的、全方位的服务,这是对团组织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

共青团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求共青团组织实现青年工作的网络化,并在组织网络、工作网络和阵地网络的基础上,形成把这些网络贯穿起来的新手段。信息化手段提供了这样一种解决途径。通过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更大范围地整合党的执政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团内资源,为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提供统一的、庞大的后台资源支撑,把服务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青年,使青年得到长期、有效、个性化的服务。

建设上海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充分体现了上海共青团组织“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综合推进团的事业发展的工作理念。公共服务平台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一个以信息化为基础,功能强大、受众面广、影响力强的综合平台,这将使上海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手段和自身建设的创新,树立上海共青团组织的全新“品牌”。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协调、整合各方资源,为最广大的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构建一个服务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长效体系,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共青团组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提升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共青团组织要实现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核心目标,关键是要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使广大青少年切实体验到来自共青团组织的有效服务,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与关爱,会自然而然地凝聚到团组织的周围,从而有效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

3、实现资源统筹与有效配置的科学体系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在时序结构中提升非一次性资源、非耗散性资源的比例,并将网上和网下的资源、团内和团外的资源、局部和整体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及在时空范畴的有效配置,从而使各级共青团组织在资源的利用上更好地消除不关联性和不对称性,并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资源为团的工作提供服务。

4、实现共青团组织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的联系纽带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建设和服务三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活动,展示团组织的活力;建设,夯实团组织的根基;服务,体现团组织的价值。围绕服务开展的活动,将使服务更为生动,更广为人知;通过服务凝聚的人心,将使组织建设更有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成为三位一体的联系纽带。

5、构建上海“数字共青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青团要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关键在于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而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必须实现共青团的现代化。信息化是共青团组织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是构建上海“数字共青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和工作流程的再造,是实现组织变革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主战略的要求,通过建设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核心目标。

(二)建设目标

要打破团内资源掌控权的壁垒,充分整合党政资源、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青少年服务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整合与共享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基础、多种接入方式并存、后台资源统一调配的上海共青团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

(三)基本原则

1、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设计制定平台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纳入上海共青团事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

2、资源整合与充分共享相结合服务平台建设中,一方面要整合,解决资源从哪里来;另一方面要共享,解决资源如何利用。所有的团组织既是平台的建设者,需要向平台共享自己的资源,同时又是平台的受益者,可以从平台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去服务青少年、开展工作。

3、试点先行与经验推广相结合既要在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方式照搬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试点,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归纳服务模式和流程,形成一定经验后,逐步推广经验、扩大服务资源的整合面。

四、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特征和实现功能

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二是以整合与共享为目标,三是以信息化为基础。

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按服务性质、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服务性质分类

①提供发展型服务。在教育、就业、参与、健康、闲暇活动、维权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六个促进上海青少年发展的优先领域提供针对性服务。

②提供指导型服务。依托专家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政策、法律、维权、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③提供资源型服务。为共青团各级组织开展工作、活动提供资源,如讲座、报告等教育资源,活动场馆、会场等阵地资源,联系、交流等平台资源,等等。

2、按服务形式分类

①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围绕青少年发展的六大优先领域,为青少年提供政策、法规、知识、行情等各类信息。

②提供投诉举报服务。结合维权服务,为青少年提供涉及权益保护的网上投诉、举报。

③提供互动咨询服务。通过论坛、视频、留言板等形式,依托专家力量,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健康、发展导航等方面的实时在线咨询服务。

④提供个性诉求服务。对青少年个性化的诉求,上述服务形式无法满足的,通过相关团组织整合团内、行业内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在允许范围之内的个案服务。

3、按服务对象分类

①提供面向基层团组织的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使任何一级团组织通过一定的权限,使用平台上的稀缺服务资源,为本系统、本单位的团员青年提供服务。另外,可以通过平台的建立,为团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提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②提供直接面向青少年的服务。通过菜单式的服务项目,把更多的服务选择权交给广大青少年,使他们能够通过服务平台自主地、直接地获得服务,所有的服务流程将通过平台自主运转,而不需要通过团组织。

③提供面向管理、研究、决策者的服务。通过服务平台的建立,使团市委和其他有关青少年问题研究机构、政策决策机构等,可以直接面对青少年在竞争加剧趋势下日益膨胀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中所产生的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第一时间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的智能化分析,提供相适应的服务。平台还将为团市委在信息预警、动态研究、对象调研、广泛联系、扩大覆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架构

(一)逻辑架构

公共服务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前台接入层(Access)、中枢平台层(platform)和后台资源层(Resourse)。

1、前台接入层

前台接入层是接受广大青少年提交服务诉求的窗口,由五个“A”构成:Anyone、Anywhere、Anytime、Anywise、Anything。

Anyone:任何青少年都是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学生、职业青年、社区青少年等;

图1 公共服务平台逻辑架构

Anywhere:青少年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服务平台提交诉求,如家里、学校、社区信息苑,青年中心,团属阵地甚至网吧里;

Anytime:平台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诉求提交不会受服务机构的工作时间限制;

Anywise:青少年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提交服务诉求,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BBS、传统书信,以及到专门的服务受理点上门寻求帮助等;

Anything是指青少年的任何合理需求都能够通过平台得到来自后台服务资源的可能的有效帮助。

服务平台将通过具有“5A”理念的前台接入层,提高为青少年服务的广泛性,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2、中枢平台层

中枢平台层是公共服务平台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是信息技术的集中应用环节。其主要功能,一是将所有前台接受到的青少年诉求信息标准化和电子化,通过系统自动汇总、归类,再将有关任务派送到后台与之相关的支撑资源;二是将后台有关的处理情况按照设定方式反馈提出诉求的青少年;三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跟踪服务和有效查询、分析、研判等奠定基础。

从逻辑架构来说,中枢平台层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硬件基础平台层。硬件基础平台层是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位于中枢平台层的最底层,包括了共青团组织的团属网站,电子邮局、手机短信、网络论坛、视频会议、网络电话等共青团工作基础平台,等等。

二是数据库层。数据库层位于硬件基础平台层之上,主要包括:

用户数据库——记录用户个人信息和行为轨迹的数据库。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普通用户可以浏览一般信息,无需登陆。注册用户采用“通行证”,只需一次登陆,就可以访问相应权限的信息。系统只记录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但对所有用户在网站上的动作轨迹均予以记录,以进行用户行为分析,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

专家信息库——提供服务的专家资料库。如心理咨询专家库、法律援助专家库、医疗服务专家库等。各库由相应的服务提供单位负责建设和维护,确保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专家队伍,为青少年的各种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服务信息库——记录服务的基本信息,如服务类别、注册信息、基本介绍、服务设置、报审和监督、服务评价等。

知识资源库——各种知识类信息的数据库,如政策法规信息、服务案例信息、知识介绍信息等。

流程规则库——每种服务所套用的模式、流程和规则库,如针对不同类别的服务流程,以及服务过程中采用的实现方式(信息发布形式、信息单向传递形式、在线互动交流形式、网上留言形式)等。规则库建立后,每一项服务均可以套用其中的一种模式进行。

审核监督库——针对每一项服务,建立审核和监督机制。服务由三级团组织(团市委为一级,区(县)、局(公司)、高校和市属单位团组织为二级,其直接下属团组织为三级)负责审核,并接受用户投诉,对其实施监督。

三是应用层。应用层位于硬件基础平台层和数据库层之上,包括了各种应用系统,可以对任何一个通过平台处理的服务事件进行科学分类、跟踪督办和信息传递,并可进一步提供诸如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如:

信息查询系统——对平台内信息进行关键字模糊查询,以方便青少年快速搜索到相应的服务内容。

在线交流系统——通过BBS、聊天室、视频等形式,与青少年直接“面对面”地开展诸如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

后台管理系统——构建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网页等进行管理与更新。系统管理员应拥有足够的权限对所有的后台进行管理;每一家提供服务的单位均有相应的权限维护与其相关的服务内容。

统计分析系统——对平台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页面访问量、访问者地域分布情况、各栏目点击量分布情况等,便于决策者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形式。

调查评估系统——通过网上调查、网上投票、网上评估、网上公示等形式,提高团员青年的参与度和评估的可靠性,推动共青团组织民主建设与评价体系建设。

网络动员系统——通过电子邮局、手机短信、视频会议等形式,建立共青团组织全新的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使服务信息、活动信息、组织信息可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大范围地传递到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中。

3、后台资源层

后台资源层是整个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各种服务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主要负责完成通过中枢平台层分类派送过来的服务任务。后台的支撑资源是否庞大和丰富,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后台资源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加载新的服务资源。

①团内资源

协会资源——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杰出青年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文学联合会等。

称号资源——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文化新人、IT青年十大新锐、青年经济人物、青年岗位能手、三好学生、新长征突击队、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共青团号)等。

奖项资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挑战杯等。

阵地资源——青年文化活动中心、青年中心等。

媒体资源——青年卡、青年报、学生导报、生活周刊、青年社交、团的生活、上海青年电子社区、城市青年网等。

活动资源——十八岁成人仪式、雏鹰争章、希望工程、志愿者行动等。

教育资源——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团校)、希望工程教师培训基地、青少年野营基地等。

②党政资源

青年局——承担政府青年事务。

行业资源——房地、工商、公安、民政、劳保等。

政策资源——推优入党、再就业免费培训等。

③社会资源

专家资源——百名心理专家、百名法律专家、医务专家等。

企业资源——电信、汽车等。

4、纵向贯穿流

在逻辑架构的三个层次中,还纵向贯穿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

信息流——服务诉求提交和处理情况反馈的来回信息传递构成信息流。

资金流——服务过程中涉及资金往来和结算构成资金流。资金流包括支付平台、银行结算、账务处理等环节。

物流——部分服务项目还涉及物品的传递,构成物流。高效的物流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对服务的满意度。物流包括仓储、配送、调度等环节。

工作流——为服务的有效性设定的工作流程形成工作流。工作流由一组规则构成,如受理、输入、处理、反馈、评估、投诉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与衔接程度。

若再考虑人力资源配置因素、技术扩展因素、第三方评价因素等,还将形成更多的贯穿内容。这些纵向贯穿的内容与横向各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了服务平台的三维逻辑架构。

(二)技术框架

图2 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框架

1、服务平台网站

建立一个服务平台的主网站,青少年通过访问网站获取最直接的信息服务,并可实现诉求的提交。青少年直接看到的网页是前台接入的一种方式,隐藏在其背后的程序、数据库等才是最核心的中枢处理系统。因此,网站只是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服务平台的全部。

2、信息化基础平台

完善电子邮局、手机短信、视频会议、BBS和网络电话的各项功能,作为平台服务手段的技术支持系统。信息化基础平台是相对独立的技术运用,可以嵌入在任何一项服务中,丰富服务手段。

3、服务热线

以12355热线电话作为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并根据服务量扩充呼叫中心的席位和硬件、人员配置。热线是前台的重要组成之一,工作人员通过信息输入系统,将电话求助的服务内容录入,实现信息的标准化,由中枢处理系统进行统一调度,完成服务。

4、受理点

以青年文化活动中心、青年中心为青少年服务诉求受理点,开辟受理专区,配置计算机设备并接入互联网。配备专门的服务接待人员,把青少年提出的需求通过计算机录入服务平台,寻求解决办法。受理点可为无法上网的青少年提供一种服务接入方式。

5、数据库系统

建立用户库、专家库、服务信息库、审核监督库、资料库等各类数据库。各数据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应用程序在执行时按需调用相应的数据库。

6、处理系统

由标准化系统、任务分发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等模块构成的中枢处理系统。标准化系统可以对来自前台任何接入方式产生的信息设置统一的格式,并按关键字不同,通过任务分发系统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来执行。任何一个操作以及数据的流向都会被记录,由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分类统计。服务提供者和系统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的友好界面来对服务和系统进行管理。

六、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工作流程

1、加入流程

图3 加入流程

流程说明: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每一项服务都应建立审核机制。服务由其上级团组织负责审核并对其实施监督。审核权限最低到三级团组织。

2、服务流程

服务窗口型流程——适用于具有服务窗口单位提供的服务,如服务性行业的共青团号(青年文明号)等。这类服务一般由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完成,类似于电子商务模式。

图4 服务窗口型流程

行业服务型流程——适用于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行业类服务,如房地、工商等。这类服务以提供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为主,服务提供者通常信息化基础水平较好,内部行政流程比较完善,服务流程一般通过前台接入后纳入其内部流程完成。

举报投诉型流程——适用于在线投诉、举报的服务,如110信箱、消费投诉等。这类服务提供者通常都有内部的处理流程,但不会提供分析统计,需在纳入其内部流程前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统计和监督。

图5 行业服务型流程

图6 举报投诉型流程

阵地服务型流程——适用于提供活动、教育阵地的服务,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类服务都有实际的阵地依托,通过平台提供基本的介绍、接受预约等,除浏览信息外需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完成。

图7 举报投诉型流程

线下服务型流程——适用于仅在网上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由线下完成。这类服务提供者一般没有或很少有上网条件,仅需在网上发布服务信息,不提供预约或在线功能。

图8 线下服务型流程

3、监督流程

图8 监督流程

上一篇:白岩松重庆大学演讲稿下一篇:高级日语词汇